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课程安排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课程内容;课程目的;课程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7/08-0043-05
一、前言
慈溪市地处浙江沿海,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到2007年年底,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连续8年在97%以上。该市共有234所幼儿园,其中84.6%位于农村。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调查发现,慈溪市农村幼儿教育在硬性指标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软性指标与城市幼儿教育相比却不容乐观:几乎所有公办幼儿园都在城区;几乎所有事业编制教师都在城区;农村教师与城区教师的工资相差很大;幼儿园课程方面的差距尤为显著,城区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而农村幼儿园课程发展较为滞后。为深入了解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对慈溪市农村幼儿园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慈溪市各镇中心幼儿园21所,各类非镇中心幼儿园84所,共105所。
(二)调查工具
采用自编《调研情况记录表》进行调查,内容除幼儿园基本教育教学情况外,主要涉及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况,包括选取什么课程方案,自选哪些内容作为补充,为什么选取这些内容,如何补充,等等。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方法
课题组成员对105位园长和221位教师进行了随机访谈;查看了778位教师的备课本、513个班级的周计划表;以流动式随堂听课的方式观察了265位教师组织的各类活动;观察了39所幼儿园幼儿的午睡情况;分析了105所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环境。调查人员对各项调研活动均有较为翔实的记录。
三、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分析
(一)各农村幼儿园选用的主体课程方案较规范,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课程内容小学化倾向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后全国各地幼儿园都进行了课程调整。2004年开始,慈溪市学前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推行统一征订措施,要求全市幼儿园选择并使用已通过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的课程方案,调查显示,这一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90.4%的农村幼儿园订购的是已通过审定的课程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课程使用混乱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各农村幼儿园选用主体课程方案情况较为乐观,但对课程内容作进一步调查时发现,许多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包含了拼音、识字、写字、学古诗和英语教学活动,而计算的教学难度深至100以内的加减。这些内容注重向幼儿传授单纯的知识技能,有非常明显的小学化倾向(见图1)。
由图1可见,接受调研的105所农村幼儿园都不同程度存在具有小学化倾向的课程内容,甚至有慈溪市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在幼儿园实施的课程内容,如拼音和珠心算等。
调查发现,有5所幼儿园在小班就进行拼音教学,有42.9%的幼儿园从中班开始就让幼儿用铅笔书写汉字。已有研究表明,过早让孩子握笔写字,容易降低孩子对书写的兴趣并使他们形成不良的书写习惯。
在调查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课程内容的来源时发现,除拼音多选用小学教材外,其他课程内容如英语、识字以教师自己编写为主。各种学前启蒙资料和小学一年级的练习题是教师自编教材时所参考的主要资料。这类自编教材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如有15所农村幼儿园直接将《唐诗三百首》作为教材,完全没有考虑幼儿的成长规律及认知特点。
(二)幼儿园开设非正规课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家长需求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有利于儿童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一些偏向“知识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课程显然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之所以开设此类课程,主要目的就是迎合家长的需要,以吸引生源(见图2)。访谈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把教育等同于知识传授,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接受教育,就是去学知识,同时把“知识”狭隘地理解为能做多难的算术题、会写会认多少字等。笔者在调研过程中看到一所幼儿园刚收上来的“家园联系单”,其中一位家长写道:“老师,多教蒙蒙一些字,多教一些诗。”另一位家长则写着:“丽丽在家就知道玩,希望老师在幼儿园多教她写字。”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幼儿园里,类似的家长反馈意见尤为常见。
调查还发现,小学招生指挥棒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访谈中一些园长反映,许多小学都有入学摸底考试,这对幼儿家长和教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导。另外,还分别有41所、18所、15所幼儿园认为开设识字、古诗、英语课程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部分农村幼儿园课程安排随意、无序
为保证课程安排均衡、有序,幼儿园一般都要根据主题将每周的课程内容按一定比例和原则制订出计划。
调查发现,镇中心幼儿园制订周计划的情况比较好,而其他幼儿园尤其是班级数在4个以下、幼儿人数在100人以内的家庭式幼儿园问题非常突出,甚至有16所幼儿园没有周计划,课程内容安排非常随意。另有19所幼儿园的周计划质量比较差,许多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见表1)。如在某园,我们看到一个班的周主题为“恐龙”,教师写在“周一”这一栏中的内容分别为:
晨间活动:认字
活动一:语言《城里来了大恐龙》
活动二:拼音――念韵母
活动三:古诗《登幽州台歌》
离园活动:认读P
显而易见,在学科领域安排上,这一天的五项内容全是语言领域的,完全忽视了各学科领域内容需要平衡的原则,这样的课程安排很难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四)课程实施方式单一,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过程。它有别于中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形式。然而对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观察并统计发现,很多幼儿园还是以安静的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见图3)。调研人员还发现,许多幼儿园的周计划上写有“区域活动”,这说明他们能注意多种教育活动形式的整合,但进一步调研时课题组成员却只看到3所
幼儿园的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有些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涵义并不理解,许多活动室内也并无开展区域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据调查,慈溪市204所农村幼儿园全都是民办幼儿园。因为资金短缺,许多幼儿园的部分班级班额超编。在接受调研的84所非镇中心幼儿园中只有3所按有关文件要求每班配有2位教师(没有保育员),绝大多数幼儿园是1位教师统揽班级所有的教育与保育工作。班额超编、师资不足等问题使教师几乎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能力去研究课程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这些幼儿园出现大量读、写、算活动。
调研人员还对265位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进行了随机抽查,其中组织小组活动的4位教师都能与幼儿讨论并共同活动,而在206个安静的集体活动中,有58位教师在用。教师念一句幼儿跟一句的方式向幼儿教授一些古诗和计算的内容,甚至有一些教师因为看到许多人在室外观看而停止了教学活动。
(五)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较为混乱
通过审定的幼儿园课程方案要求幼儿园在原有课程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家长的需求,结合本地本园实际来选择对幼儿发展有利、适合幼儿学习、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内容,同时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这对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提出了一定要求。但调研中我们看到,84所非镇中心幼儿园中只有3所幼儿园有业务园长,13所幼儿园有教研活动,35所幼儿园的园长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日常评价。这些幼儿园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缺少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为了生存,她们最关注的是生源。可以说,这些幼儿园的教育常规管理非常混乱,对教师是“只有要求没有指导”“只有管理没有研究”。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对课程的正确理解和使用,造成幼儿园过于关注家长需求并出现许多脱离幼儿生活、兴趣及需要的教育内容的情况。
四、建议
幼儿园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农村幼儿园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镇中心幼儿园应对本镇其他幼儿园的课程选择发挥示范作用
根据市幼儿园教育规划,各镇至少要有一所中心幼儿园。从整体上说,大多数中心幼儿园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优于其他幼儿园,但由于它们的举办者大多为某个集体或个人,所以他们首先关注的是生源和自己的利益,这使得一些中心幼儿园无法在本镇真正确立“龙头”地位,更无法用正确的课程理念去影响其他幼儿园,个别中心幼儿园甚至受其他幼儿园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小学化倾向的课程内容。有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使这些中心幼儿园发挥其应有的示范作用。
(二)应大力培养合格教师来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课程的主体是教师与幼儿,可以说,高素质的教师是课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注重让过程和结果、生成与预设、互动与主动、独立和合作辩证地统一起来。据市2007年幼儿园(学前班)报表显示,目前在19个镇共有1407位幼儿园教师,其中43.3%毕业于市职业中学幼师班。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园长这样抱怨:“培养幼师的职业学校比较注重高考的入学率,而忽视直接上岗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新教师往往没有学过专业理论,只会单项技能,给我们用人单位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培训经费缺乏、教师大量缺编又导致幼儿园教师只能埋头于日常琐碎的工作而无力再参加进修学习。”因此,要保证幼儿园课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改变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大力培养大批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三)不要过分强调运用以综合主题为主要形式编写的课程方案,以利于习惯分科教学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实施课程
事实上,许多农村幼儿园教师有着比较丰富的分科教学经验,硬性规定他们用综合性课程方案来实施教学,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也不是十分必要。目前,农村幼儿园课程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但也有其独特价值和社会适应性。如果仍依据学科领域设计课程方案,而在设计、使用的过程中能从过于强调学科的独特性、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过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等误区中解脱出来,注重各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幼儿的认知规律,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㈨那么这种课程方案更易被农村幼儿园教师接受。笔者在平时参观、走访中发现,许多幼儿园在“周计划表”中都会先确定每个活动大概指向的领域,以帮助教师把握活动的核心价值。对于一支以新教师(教龄在3年以下)为主的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来说,在搞清楚各领域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主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从已有的课程方案中选择与农村幼儿园教学实际相符的内容
可以借助城区幼儿园的教研力量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从已有课程方案中选择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符的内容,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各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及活动组织要领,再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如何正确使用已有课程方案的培训,从而更新他们的课程理念,改善他们的课程行为,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五)根据需要引进优秀课程资源作为补充,规范课程内容
一方面,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各种资源,各幼儿园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培养幼儿积极情感的、同时又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调研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小学化倾向的课程内容为什么会屡禁不止?这当然有社会、教师、家长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否认的是,幼儿在识字、学英语等活动中也确实获得了一些显性的、积极的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在需要进行大量后续研究的前提下,对有些课程内容与其“一棍子打死”,不如在进行可能性筛选和价值性筛选后,引导幼儿园作出选择,并引进一些优秀的课程资源,加强相关培训,以规范课程内容。
怎样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做一个恰当的衔接,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上小学的重大的人生转折呢?
一、幼儿入学前要做的准备
1.心理准备。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解决他们心中对学校、对学习的一些疑虑,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让他及早的对小学满怀期盼与敬仰,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小学生。多鼓励,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孩子自信了,才能够勇敢的面对今后学习当中的困难,勇敢的面对各种各样学习当中的挑战,才可能取得好成绩。建议引导孩子读一下《三字经》。一部三字经,半部劝学习,孩子小的时候必须亲师友,习礼仪,长大后,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善天下。以此为戒勉励自己。
2.兴趣培养。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向孩子介绍将来要上那个小学的历史和现状,让孩子对小学充满向往、自豪和期待。请已经上学的而且学业表现不错的哥哥姐姐来跟他们讲一讲,学习中有哪些乐趣,小学老师的要求是什么,让孩子了解学校规则。与小朋友互当老师,模仿一下学校的生活游戏。感受课堂里的要求等等,巩固对学校的印象。
3.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专心阅读习惯),有初步的任务意识、目标意识,规则意识。锻炼他们为达到目标所运用的多种能力,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然后把它抛过去,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贴近书籍,增长才干:给他们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读物,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中小班看的书是以画面为主的,发展想象力,大班以后就要有文字出现了,让他喜欢文字,培养前阅读能力,一定要有过度,为今后的阅读与写作奠定基础。
4.生活能力的培养。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有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每天回家自己的袜子和手绢自己洗;在幼儿园,自己整理书包、叠衣服,洗手(洗手的程序)等等。培养好习惯,对今后学业的学习很重要。培养孩子从小的安全意识,学习自我保护。幼小衔接阶段的安全教育包括这几个方面:游戏安全,体育运动安全,人身安全教育。
5.行为习惯养成。有时间概念、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和交往等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长期坚持,一贯如此。孩子就得有这八个行为习惯:规律生活,遵守常规,积极参与,独立完成,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与人合作,收拾整齐。都把它编成顺口溜,促进养成。泰戈尔告诉我们,播种习惯、收获人生。李嘉诚先生说,播种习惯、成就事业。
还要培养自觉性,坚持性,独立性、好奇心、合作和关心他人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促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带动其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二、幼儿入学前认知能力的迁移
做好幼儿园教育内容与小学课程的衔接。充分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小学的课程要求,并寻找两者的接轨之处。秉持尊重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也致力于服从小学课程及儿童现实发展需要的最终目的,解构小学各个学科所涉及到的儿童各种认知能力和领域。专注于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迁移而不是将小学教学内容的下移。
培养幼儿这几个方面的成熟:就是视知觉、听知觉、运动与神经协调、直接转换、数学准备、语言交往、社会适应心理发展水平与状态等几个方面,以达到作为小学新生应该达到的要求,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的转换。
三、幼儿入学前学习内容安排
1.时间安排。幼小衔接活动从大班下学期开始,重点是毕业前两个月。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入学前的暑假生活,特别是要巩固已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2.活动安排。适当地调整课程安排,增加一节集体教学活动,每节课的时间稳定,课时、形式接近小学。同时,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减少游戏时间;从最后一个月开始,缩短每天的午睡时间。
关键词: 高职学前教育 幼儿园活动设计 整合与设计
“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是锻炼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是幼儿教师教育技能的集中体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活动”一词83次,5大领域均有涉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活动”76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实行)》中把“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作为七项专业能力之一。为了培养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学前教育业内人士展开了较多的探索和研究[1-3],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5大领域教法课程(幼儿园健康教育、幼儿园语言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幼儿园艺术教育),多数学校还专门设置了“幼儿园活动设计”。笔者分析认为,课程的整合和设计还需要下更大工夫。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差异较大
笔者分析了5所高职院校“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设置,比较如下:
表1 5所高职院校“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1.各院校对“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重视程度不一致,有的学校把活动设计分散到了五个领域教学中,没有专门进行整合的过程。
2.与艺术相关的领域,设置的课时普遍较多,其他领域课程课时较少。
3.有些学校把领域教法课程设置为选修课。
(二)课程内容重复率高
笔者经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5大领域教法课程相互之间及和“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教学内容重复。比如A学校,6门课程同时开设在第4学期,都把教学生写教案(活动设计)当成了主要教学内容。不仅以上6门课,其他课程也以“创新”的名义让学生写教案,真正到了“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教学生写活动设计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写过了,走进了误区。譬如说儿童文学课程教师让学生写教案,他的思路一定是局限于儿童文学的,游戏课程教师让学生写教案,思路一定是局限于游戏的,语言教育教师让学生写教案,很少能顾及其他领域。这些“活动设计”实际上成了“夹生饭”,看着好像是在给“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打基础,实际上是在地基上盖了一层“豆腐渣工程”。“练拳容易改拳难”,“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老师教授课程前要先纠正学生的思路,“李逵”碰到“李鬼”,也无可奈何。有的学校把5大领域教法课改名为“**领域活动设计”,把写教案的工作完全放在这些课程中,没有再安排“幼儿园活动设计”这一门课。学生没有整合的机会,并且课程之间重复率高。
(三)课程安排缺乏有序性
5大领域教法课和“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的安排,在笔者考察的5个学校里,有序性均有待加强。有的学校是6门课都放到了第4学期,加上内容重复率很高,就会存在一个现象:不同课程任课教师同时在做同一件事。学生上不同的课程,学的内容是一样的。拿着这一门课的作业,就可以应付另一门课。更有甚者,有的学校还没有学如何开展活动设计,譬如“儿童文学”、“游戏”等课程就让学生写教案,名曰“创新”,实为“刨活”。“创新”的结果是不得不花费一定的时间在本来不该讲“如何写教案”的课程里讲起了“教案书写”。厚此一定薄彼,相应的,本来应该讲的内容一定会受到影响。这些事情并非不可做,而是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整体设计、梳理、序化课程体系,防止各行其是,令从百口出。
(四)教学模式比较单调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5大领域教法课程和活动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比较单一,贯穿“讲―写―练”的“三段式”教学思路,老师首先照本宣科地讲述本领域课程的主要内容,其次按照自己的“经验”指导学生如何书写教案,写完后在班级里面模拟教学。全过程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本来应该是职业性很强的课程,跟职业接轨的内容不多;本来应该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仅仅体现在“模拟课堂”,并且是低层次的模拟;本来应该是开放性很强的课程,却做得很封闭,导致教法课很乏味。
二、简析“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导致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教育大环境的原因,有教师的原因,有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因。
(一)教育大环境的原因
学前教育专业是师范性很强的专业。在师范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能是最受重视的,其中包括讲课,但是学生弹、唱、舞等技能的训练基本流于形式。随着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大部分学校走向了反面,放大了各种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反而教师教育技能出现了弱化,导致有些学校的毕业生到了幼儿园能弹能跳,但是不会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
高职教育提倡教学改革朝着职业化发展,课程设计要体现职业性,所以任课教师不约而同地很自觉地把“写教案”当成了课程主要内容之一。
(二)教师的原因
教师对幼儿园实际工作不熟悉,包括写教案和模拟课堂,主要的凭借是“想当然”。一些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把学科教育的方法技巧很“自然”地嫁接到了这门课里,至于是否适合幼儿教师却不考虑。和幼儿园教育工作脱节,导致课堂“理想化”,导致老师不敢开放课堂,但任课教师还要教改,于是想当然地把“写教案”、“模拟课堂”当成了重要工作。但是越如此,越脱节,舍本逐末。
(三)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因
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安排的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进程。一般按照由易到难,由理论到实践的顺序安排。课程内容和进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任课教师不断地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之后,很可能课程间会出现一定的重复或者冲突,需要调整课程体系,使各门课程既有活力又形成合力。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尤其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4]。
三、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整合与设计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提高对《指南》的认识,把《指南》作为一个深化学生职业认识和能力的有力抓手,把《指南》全文作为学习内容[5]。整个课程分为学《指南》、写教案(活动设计)、试讲与说课三个模块。5大领域教法课程和其他职业课程重点放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讲课两个方面,教案书写不做详细讲解。
(二)教学进程的重构
“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按照内容模块,分到前3个学习,第1学期学习《指南》,通过《指南》的学习,让学生在第一个学期就知道自己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强化职业意识。第2学期学习教案书写,通过教案的书写,锻炼学生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为第3学期开展儿童文学、游戏等职业课程打好基础。第3学期学习试讲与说课,锻炼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为第4学期开设的5大领域教法课程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样的体系中,把“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变成了贯穿前3个学期的职业岗位课程。让学生更早、更多接触职业工作,同时为不同学期开设其他课程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工具和基础。
(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要立足于职业性,体现实践性,追求开放性。
1.《指南》的学习应该贯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当前学前教育的形势,通过案例式的教学灵活展开,切忌变成理论知识的刻板讲授。
2.教案的书写应该引入幼儿园一线工作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共同研讨新形势下教案书写应该注意的问题,不再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一切从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不盲目“嫁接”学科教学方法与技巧。
3.在试讲和说课中开展多形式的实践教学,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小组训练[6][7]、幼儿园见习、幼儿园实践3个层次的训练。第1个阶段利用小组内的训练模拟课堂,尝试运用项目任务式教学法[8][9],实践场所由课内改为课外。由组长监督实施,全程录像,老师在课内进行录像点评。第2个阶段是到幼儿园进行有生试讲见习和实习。第3个阶段是班内组织说课比赛。这3个阶段,充分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职业工作,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耿杰.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高专《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23).
[2]贺琼.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3]侯建平,秦葆丽.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优化再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13(06).
[4]叶圣军.论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重构――以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5]李天顺.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班上的讲话[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
[6]周立峰.“小组合作式学习”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12).
[7]马静,袁玲俊.自主・合作・实践――《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全程实践教学的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3(02).
在幼儿教育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的新形势下,探索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即我们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毕业生,依据这个目标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从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来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目标规格的多样化。因为,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促进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在办园渠道、模式和教育特色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比如,在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投资办园的同时,还提供许多平台和优惠条件动员社会多方力量,以多种形式发展幼教事业,形成了公办和民办园共同发展;正规和非正规形式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在办园模式方面,以往3~6岁是幼儿园主要的教育范畴,现在为了适应人民生活需求,还逐步兴起了一年制学前班、0~3岁托儿班、亲子园、早教中心等多种学前办学模式。在办园特色方面,以一定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特色教育层出不穷,如蒙氏教育、双语教育、艺术教育、早期阅读、特色体育、感统训练等等,可谓类型多样。而以往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保育和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或管理人员……”这一表述过于概括、笼统,尤其是对于专科性质的学前专业来说,更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使得人才培养类型单一,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幼教人才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说,检验专业质量的标准就是就业,要把就业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把就业岗位的用人条件作为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来加以考虑。比如学历问题,由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近年扩招和坚持传统培养目标定位(学前教育科研与管理、幼儿师范学校师资),导致的供过于求矛盾,让许多毕业生在就业时,因其教育收益率低而放弃或去考研,幼教机构又因其就业心态不积极、教育技能较差也不愿意接纳。使得大部分幼儿园,包括亲子园和早教中心等机构,都把专科层次人才定位为目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自己一线教师的首选。虽然这给专科类学前教育争取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但从发展的角度看,竞争是相当激烈的,要确立“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热爱幼教事业,既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扎实学前教育技能的幼教师资为目标,来赢得竞争的资本。另外,从纵向上还要重视不同学制的(五年制、三年制大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为学生提供后续本科和进一步深造的多种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横向上要加强有不同专长的幼教专业人才的培养,如英语教育类、蒙语教育类、艺术教育类、体育类等。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能够学有所长,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也适应幼教事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二、以目标为导向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课程是实施教学的载体,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更好地体现“目标规格多样化和应用型”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就需要适时地调整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重视加强新教材的选编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建设。
(一)建构稳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结构体系
以往,专科专业课程设置常遵循本科模式,理论课多而不精,专业技能训练少,缺乏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而且像目前各幼儿园比较盛行的“蒙氏数学”“奥尔夫音乐”“感统训练”“国学”“幼儿英语”等专业扩展课基本没有,学生为就业如果想学,只能自己在社会培训机构报名另学,使得我们的课程结构,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需要及就业市场的变化,灵活性差。因此,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幼教师资要求的提高,要想建设应用型的专科学制特点,在课程结构体系建立时,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本科模式”,增加校内技能训练课程类型与比例,同时要把握“一稳固两适应”的原则,所谓“一稳固”是指三大类课程缺一不可,它们所建构的等腰三角形模式和恰当的课程比例分配使得学前课程设置首先具备了全面、稳固的条件。即精选作为底边的文化类、专业理论类课程帮助学生夯实了文化基础,树立了正确的育儿观念,提升了其人文及专业理论素养,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而作为“两腰”的专业教学技能课和特色教学技能课,应重点突出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所设置的课程应以理论指导实践,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教育理论的理解,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进行各科幼儿教育活动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谓“两适应”就是课程设置一方面要适应专科学制特点和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具体条件。
(二)适应幼教多样化发展优化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繁多、陈旧,缺乏课程间的整合,一直是学前教育课程存在的一个弊端。每门课总是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忽略了整体优化;重基础理论的记忆掌握,轻理论的指导应用;导致学生不会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找到一份幼儿园工作时,适应期较长,感觉学校什么也没学到。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意优化精简、更新教学内容,适当增加目前幼儿园新需求的一些专业理论知识,这样既节省了开设新科目的各方压力,又避免了一些知识的重复讲解,还注重了知识的整合优化和教育市场的针对性。比如,现在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变快,为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0~3岁托儿班在许多幼儿园应运而生,为此所需的幼儿老师更注重保育保健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我们目前课程内容所给予学生的知识技能量不足,使得学生在面对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时不知如何对待,所以建议在学前卫生学这门主干理论课里增加一些婴儿护理知识的讲解和实训。还有对于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和缺失型家庭幼儿心理问题的教育,应该变成幼儿老师对孩子的必备课程,建议在学前心理学里增设幼儿学前心理辅导教育的内容。
(三)科学合理设置课程类别与学时
除上述专业理论课之外,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五大领域教学法课和舞蹈、钢琴、声乐等专业技能课,无法满足目前幼儿园教学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且教学学时安排不当,学生也没有选择的权利。经调查表明:儿歌弹唱、幼儿游戏设计与创编这些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而蒙台梭利课程、幼儿英语课,几乎在各个幼儿园中都有开班,入班学习的孩子较多,家长也比较认可。而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弹和唱是分离的,综合练习的时间非常短,像蒙台梭利课程、奥尔夫音乐、幼儿园课程课件制作、国学经典诵读、感统训练等特色课几乎没有学时安排;而且在最后一学期,基本课程都已完成,课程安排少,主要以毕业综合实训和学生找工作为主,致使许多学生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建议在学生有限的在校时间中,如能将与就业有关的课程有机的进行整合设置,将这些专业扩展课全部设置为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让学生们根据自身兴趣、条件自由选择;同时在学时安排上加大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真正让学生掌握到用的上的教学技能。
三、践行育人理念,不断提升软硬件条件
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重视高水平、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和较好教学设施、实习实训等硬件条件的创建,是最终体现应用型学前教育专科的育人理念与模式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在软件师资团队建设上,要注重为学前教育专业搭建具有双语水平、学历、学科种类、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重视以科研促教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培养。另一方面,在硬件建设上,要加大学前教育专业基本教学设备的投入。比如,与学生人数比例合适的琴房、形体房、画室的建设;还有,培养学生歌舞应用能力的实验剧场、进行双语教学的实训室、练习幼儿健康检测与保健的实训室、蒙台梭利教育实训室等,这些都是提升学生学前教育素质和多样化技能的校内实训条件所必备的。再有,还要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可采用与企业联合投资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基地和在各类园所建立长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方式,保证学生的见习、实习能顺利进行。
四、结语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一、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江苏大学附属幼儿园是一所镇江市比较好的公办幼儿园,师资水平,教师素质,教学水平,校园设施都比较完善。在与教师和小朋友的交流接触过程中,笔者感受到了和谐的校园环境,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学习内容丰富有趣,师生之间相处融洽。在与园长的交流中,询问了几个关于本园课程设置的问题,发现该园作为一所重点优质幼儿园,仍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内容过多,过分注重知识教学,有“小学化”趋势,幼儿游戏时间较少,对活动教学不够重视,同时没有对课程进行评价的措施。这种种现状也反映出了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情况。
(一)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水平低
课程资源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隐性资源,显性资源,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教材资源,非教材资源等。偏重显性资源,忽视教师生活经验,师生关系等非性课程资源。教师在配置课程资源时,往往认为选择恰当的课程资源就是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不会考虑教材资源是否适合本园实际情况,也不会对教材进行合理的编排和创造性使用,只能从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
(二)幼儿园课程设置呈“小学化”倾向
由于优质的小学教育资源有限,重点小学设置了招生门槛,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急功近利的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包括提前教幼儿学习算数、汉语拼音认字写字等,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纳入幼儿园教学内容之中,以“上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以故事、儿歌为主,幼儿园“小学化”剥夺了幼儿大量游戏活动和休息时间,幼儿的智力和体力无法接受这种密集“填鸭式”的教育,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加重了幼儿学习压力,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课程安排不当
1、课堂教学仍然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活动教学只占一小部分,课堂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游戏等其它活动所占比例不多。幼儿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课堂讲授教学,关注幼儿是否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忽略生活经验的重要性。幼儿缺乏情感体验和主动的探索认知,不能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2、幼儿园的活动课程多强调娱乐性,教育价值不大。活动安排随意性较大,活动创设的情境比较简单,不能很好的体现活动教学的教育意义。同时教师在材料准备,活动过程组织等方面做的不到位。
(四)忽视课程的整体效益
幼儿在幼儿园里的一日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等。幼儿园课程实施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一日活动是否科学、合理地得到安排和组织,是评价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
但部分教师不认为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就是课程,不能将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各类游戏几乎从不开展。一日活动不被认为是幼儿园的课程,课程的整体效益得不到重视。
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如今幼儿园以私立为主,公办幼儿园只占一小部分。调查显示,公办幼儿园里的教师都经过正规的幼师教育,并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但大多数私立幼园低薪聘请代课教师,这些代课教师学历偏低,很多没有幼师资格证,专业素养偏低,教学能力欠缺,缺乏对课程的基本认识,不懂得课程的预设和生成,缺乏对课程的基本认识,不懂得课程的预设和生成,从不研究教材,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的重难点,更别提开发课程的能力。
同时由于幼儿园以私立为主,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影响了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课程理念落后
1、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园的课程主要是学科教学,并不把幼儿园里的一日活动归属于课程,过分注重知识的学习,忽视生活经验的重要性,课程理念陈旧,忽视“生活性”。科学的课程理念是要把幼儿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
2、在整个课程系统中,教师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教师在课程创设、生成、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没有从儿童兴趣出发,无法充分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需要。
3、课程理念缺乏人为关怀。在幼儿园“小学化”趋势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知识教学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占重要地位,课程内容缺乏人为关怀,幼儿在机械地学习中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不能通过自我发现、自由探索地解决问题。
(三)教育目标缺乏可操作性
幼儿园传统的教育目标主要针对具体的、可定性定量的、明确的知识点。可,具有很好的操作性,便于实践落实。而新的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以动态性的、过程性的新知识观为基础的,教育目标较宽泛,重点在于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不能进行明确量化,缺乏操作性,长期习惯以具体的知识技能为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理念所确定的宽泛目标,往往不知如何下手。
(四)学前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课程评价是课程生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重地位,然而幼儿园课程改革开展得红红火火,课程评价却遭忽视,停滞不前。当前幼儿园课程评价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课程评价与幼儿生活脱离,过多强调知识评价,忽视幼儿个性、性格、能力、品质的评价。在幼儿园课程评价过程中往往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特点。传统教育中得到“三好学生”才是最出色的学生,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标准,但是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具有差异性的,智能发展具有多元性,除了成绩,不同学生在个性、品质、能力、技能等方面各有所长。在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中,往往认为教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幼儿是课程评价的客体,这是一种错误的评价理念,教师和幼儿不仅是课程评价的主体,同时也应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传统的课程评价比较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全面的课程评价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家长评价。
三、改革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对策及建议
由目前形势来看,加上对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分析和研究,当前幼儿园课程需要进行一场变革,其目的是使幼儿园课程往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特色化方面发展,为幼儿营造出良好课程教学的氛围,同时也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
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评价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也是课程设置的基本顺序和要求。如若缺少其中某个方面,则课程改革的最终结果还是失败的。针对这五个方面,幼儿园课程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大主体出发,用新思维、新理念打开学前教育另一扇大门。
(一)课程目标:三位一体
课程目标所遵循的原则是三个:体验性、过程性、结果性。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现代教育普遍的通病是,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而相对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引导。这不仅没有完善教学所布置的任务,也没有从幼儿本身出发,寻找可行的教学方法。幼儿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因而在这个阶段幼儿接受知识与技巧的训练只能通过比较简单的教育来进行,而传统上对幼儿进行算术、语言等训练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反而会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得不到均衡的发展。而这个时候,教师却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帮助幼儿获得情感与态度体验,从中让幼儿区分各种情感,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二)课程结构:综合选择
课程结构的合理布置是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幼儿园课程结构主要体现为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均衡性是指教师的计划性与儿童的主体性各占一半。而综合性是根据《纲要》要求,创造性地使用地方教材,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选择性体现了课程的动态性,要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材,也就是没有最佳的教材,只有最适合的教材。这里面涉及到的最关键的是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材为教学提供了指导,而教学又为教材提供了实践基础。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材的选择亦如此。尤其在幼儿阶段,性格多样化渐渐表露出来,幼儿对不同的事物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反应。教师应注重平时的观察,记录下每个幼儿的生长情况和性格特点,从而选择不同的教材,同时要注意资源共享,借鉴其他人的教学材料,做到取其精华。
(三)课程内容:游戏本位
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建构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应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认为从生活中学,从生活中思考是另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而幼儿园课程内容在此种思想指导下便体现为幼儿课程应注重生活游戏化。福禄贝尔和裴斯塔洛齐也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获得情感体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非从教师的说教中接受,而是从游戏给予他们的欢愉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以及与人相处之道。同时,游戏应从生活中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细微的现象,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幼儿获得感知,在脑中形成知识,又运用到生活中去,于是也就形成了“生活——游戏——生活”的循环支链,使得游戏和幼儿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从做中学”、“从学中做”的二维教育模式。但两个生活所指的主体不同,前者是指老师从生活中挖掘自然现象,而后者指幼儿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课程方式:学生本位、探究合作
1、学生本位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评价一门课程好坏的标准是学生掌握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教了多少。同样的,在幼儿接受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而课程中最主要的应是幼儿本身。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说到,课程与儿童相互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造成冲突的课程的主要价值是“为了教师”。可见,课程设置应以学生为主,考虑的是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从思想上树立学生为本的观念。
2、探究合作
幼儿园中“教师牵着孩子走”的现象依然严重,突出表现为孩子的自由活动缺乏自主性、合作探究和思考,存在着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只是在验证教师直接或间接提出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学习。这样的活动没有孩子高智力的投入,孩子在活动中缺乏自主的、有创意的、个性化的探究,是极其不利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锻炼幼儿合作能力与解决困难的能力,协调幼儿间的关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对生活的认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开发思维,增进人际交往关系。
(五)课程评价:多元智力评价
幼儿园2016年度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要面临学期结束了。回顾这一学年的工作,那种紧张的状态历历在目。本学期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已接近尾声,本着反馈、总结、自省、提高的原则,现将这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师安排及课程安排方面:
在本学年度我园还是面临比较棘手的工作局面:汉语教师少,年轻教师缺,处于这种状态,在开学初教学课程安排方面教务上精心按照在园教师的性格特点、教学能力和专业特征方面 对各位教师的课时教学工作做了精心的调整和安排 在困难重重的同时也及时解决了幼儿园教学教育工作的困难 把汉语表达能力强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调整到了教学第一线把年龄较大、耐心较强的教师放在了中班年龄较小的孩子当中 便于和孩子们多沟通 相应的把性格活泼开朗、音乐舞蹈能力突出的教师调整到了语言、音乐、幼儿智慧活动课程上有了相应的岗位 教师的热情也提高了 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调动和开发。
二、教师能力培训方面:
1. 专业教师少,幼儿园资金短缺,教师教学课堂设计局限性大,所以我们还是积极组织教师观看每周自治区教育厅播放的远程教育优秀观摩课的培训学习并且在教师中展开讨论,取长补短,学有所用,把观摩课当中适合本园环境特点,教学条件可以达到的方式运用到了本园的教学环节当中,新的模式的投入 比如音乐、道具等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投入,取得了孩子们的喜欢单一的小学式的课堂教学转变了 更多的是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2. 由于教学用具的短缺,我们还是积极组织教师在电脑上看资料,学习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还发动家长收集废旧物品和教师一起动手创造,为幼儿制作出了许多的教学用具和游戏玩具,这一活动的开展 给我们解决了已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用具单调的窘境,各种头饰和手工卡片的制作以及在课堂当中的投入使用,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投其所好,教师虽然累了一时,但是却把握住了孩子们喜欢新鲜和探究的心理,课堂教学工作变得较为轻松;
3. 通过学习,教师们已经养成了在备课当中反应幼儿年龄特点,教案中能表现幼儿性格特征的习惯在教案当中每一课后都能看到教师在本节课当中对孩子学习效果的反应和下一堂课应该注意的方面, 教师们还能不断地发现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三、教学活动设计 :
本学期我们主要开设了《拼音》、《数学》、《语言》、《美术》、《科学》、《健康》、《行为导引》等课程的教学。教师们力求上好每堂课,教务上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注意在课堂教学当中强化难点、强调重点,教学中严格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个课程的学习,并不断归纳总结,主动地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
1、拼音教学方面:
本学期拼音的教学使孩子们学会了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并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从实际出发,采用直观教学,如:图片、卡片。在教育教研方面,教师能够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早备好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纲要》,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互相听课,认真听取同事的意见,改进教学方式。每天及时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努力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主,以抓好拼读为重点,掌握一定的拼读方法,正确使用情境图、语境歌。合理渗透教材的人文性,让孩子通过编小故事;采用歌谣;编顺口溜、编儿歌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记忆。大家在课堂中努力营造着一个个生动活泼、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教学环境,引发着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以各种方式吸引了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同时完成身体上、智力上、品德行为与情感上、美感上等方面的教育,我们的教师还注重 快乐教学寓教于乐让幼儿始终保持在快乐、求知欲望高的氛围中学习。
2、数学教学方面:
我们的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这个学期当中的工作当中,我们把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在教学中组织创设各种情景,以有趣的故事和游戏展开,并配合具体形象的教具引导幼儿多方位、多角度、多方法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体作用。
3、语言、美术、健康、科学教学方面:
语言方面,孩子们熟练掌握了语言课本中的儿歌故事,能在本学期当中背诵课本当中的儿歌,并且能够复述课文中的故事,并能利用部分词语口头说话。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规范板书,详细讲解,教给幼儿正确的背诵方法;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学习和健康习惯,指导幼儿掌握了正确的背诵记忆和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要求孩子们重视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4、教学活动方面:
二月份:
1.我们组织了幼儿入园,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并将开学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了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教师加强了对班级主题环境创设、重新调整、科学规划,形成了有序的游戏环境。
4. 在本学期我园还对青年教师时常进行岗位练兵活动。
三月份:
1.经常检查各班常规,督促了教师对幼儿平日的教育。
2.各学段组织了不同的教研活动。
3.我们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观摩活动并要求全体教师听课,评课。
4.对班级主题墙调研,提升教师主题墙创设的能力。丰富班级自然角,形成种类、丰富、优美、有参与性的班级自然景观。每月更换和创新各种教学用具和游戏道具。
5.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提升了各位教师的整体素质。
四月份:
1.督促了各学段组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出现的问题,达到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不同教育形式的教学目的。
2.调动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这样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通过评课当中的鼓励和共勉,帮助青年女教师树立了自信心。
3.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开展拉进了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使家长真正了解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难度,从而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
五月份:
1.各学段组教研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多样化,同时也调动了全体教师投身教育的热情。
2.六一活动的开展活跃了孩子们的舞蹈神经,我园教师鼓励孩子们全部投身练习,无论好与坏,对与错,教师都积极给予鼓励,还给孩子们过节的权利。
六月份:
1.进行了各类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2.各个教师做好期末的结束工作,做好回顾总结以及展望。
九月份:
1.制定各类工作计划,完成对孩子的常规教育;
2.正常开展各类教学活动,监督各方面工作;
3.因为面临新的教学楼的建成,所以全体教师都在确保孩子们安全工作的前提下正常做好教学楼室内装修设计布置的工作。
十月份:
1.大力做好教学楼内手工制作工作;
2.做好各班主题墙的设计和环境创设工作;
3.完成装修设计工作。
十一月份:
1.做好冬季取暖安全工作;
2.开展主题墙应用和区角设计活动方面的活动。
十二月份:
1.做好各项工作总结;
2.做好假期工作安排。
四、增强安全意识,狠抓安全工作
1、安全是天,教学是地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也不难看出人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口各级领导对教师、幼儿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抓得越来越紧。法人负责、责任追究、责任到人这些带有一定压力的词出现在各种文件上的频率越来越高,为了加强教师们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观念,还是首先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园长任直接领导,副园长主抓,并有计划、有总结、有检查、有考核、并与年终考核挂钩。每周召开会议,让大家明确到安全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使教师门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除了少数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外,幼儿园很多事故主要还是当事者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让大家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要引以为戒,加强责任心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2、晨检是一日活动的开端,因此,我要求教师认真做到一问二看三摸四查,防止幼儿将危险物品和传染病带到幼儿园。晨检中对发现问题的幼儿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对服药的幼儿要问清缘由,并进行了登记,杜绝服错药物。在手口足病爆发时期,把好晨检关,进班前洗手,并做到有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3、各班配有消毒柜,坚持幼儿餐具每餐消毒。在本学期中对各班消毒等安全工作也不定期的进行了检查,如:杯子、毛巾、物品等橱柜,消毒药水的配制,桌面物品摆放是否整齐,甚至地面是否潮湿等。现在教师们已逐渐养成良好地习惯。
4、定期对幼儿园设施进行检查,查找园内不安全隐患,包括显在的、隐蔽的,如,开关、电器、食品卫生、消毒,消防栓、灭火器,户外大型运动器械等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确保了幼儿的安全。并建立了安全检查档案,及时总结和改进安全工作。
5、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告诉幼儿,让幼儿认识地震、水灾、火灾发生时的自救方法等。并学习正确拨打特殊电话号码:110、119、120等。还在活动过程中经常提示幼儿注意安全。如小心触电、当心危险,不推挤,以免碰撞。教育幼儿不玩火,不动插头开关等。还积极开展幼儿疏散演练,提高幼儿自救的能力。以游戏的方式带领孩子们模拟过马路等危险场所的安全知识教育。安全制度是幼儿园开展各项工作的安全准则,本学期开学初,与各班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由于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了,本学期无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总之我们在把幼儿常规学习做为本学期工作重点的同时,还要不断对加强幼儿阅读、书写的训练,最主要还是要针对对幼儿良好行为品德的训练。在下一学年要将把本学期的不足之处和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希望通过本学期的努力,本园能够在幼儿园氛围、环境创设、指南实施等方面有一个大跨度的提高!
幼儿园2016年度工作总结
幼儿园是一所拥有*个教学班,*多名幼儿,*多名教职工的全日制省级示范幼儿园。近年来,我园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树立社会化教育观,充分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构筑起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沟通互补的立体教育网络。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多种教育途径相结合的家园共育,将园内教育和园外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树立三教联育意识,形成共同办校共识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老师们越来越感受到幼儿园教育的势单力薄,而家庭、社会因素对幼儿的影响却越来越大,5+2=0的现象在幼儿园表现的尤为突出。再加上部分家长因不了解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存在重教轻保的思想。我们认识到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首先要提高家长素质,在教育过程中要内外联手,寻求外援,有效整合幼儿园、家庭及社区的资源,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家长学校工作的具体要求,提高广大教师家园合作、科学育儿的意识,树立不断开发育人资源的共识;另一方面利用多渠道向家长宣传办好家长学校的现实意义,在取得家长支持的基础上,我园于*年,创办了第一届家长学校。
二、成立两级互动组织,建立有序办学机制
为确保家长学校正常、有序的开办,我们成立了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园长亲自担任家长学校校长,校务委员会由幼儿园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家长代表、退休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家长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工作。我们还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社区力量的积极性,以教学班为单位推荐家长代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同时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成为我园家长学校的顾问,从而构成了管理层、操作层、智囊层三个家教梯次的园内立体教育场。
为把我园家长学校创办成传播科学家教知识,交流有效家教经验,启迪正确家教习惯,形成家园共育合力的平台,我们拟订出《家长学校学员学习制度》、《家长联系制度》、《家长学校领导岗位职责》、《家长学校优秀学员评比制度》等制度职责共12份,进一步明确职责,保证了分工合作,建立起有序的办学机制,促成家长学校工作有序推进。
三、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实施有效办学目标
幼儿园实施以保为主、保教并重的教育,在家长学校的课程设置上,我们也充分考虑到幼儿特点及家长需要,注重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适用性,开设有思想教育、法制教育、营养卫生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为了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教育目标,有效实施家园共育,我们还自编自印出两本家长学校教材,将《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打印成册分发给家长,还根据教育目标整理出《幼儿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基本要求99条》,让广大家长明确目标,要求一致的对孩子进行生活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我园富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课程,凸现了办学的实效性。
为保证家长学校教学质量,我们成立了由幼教专家、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交警、保健医生、兼职教师组成的讲师团,定期有序地为家长授课和举办咨询活动。我们先后邀请到***、***来园给家长授课,他们的讲座理论先进,旁征博引,引起了家长的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请交警、儿科医生等人为我园家长授课,指导家长科学育儿。近五年来,我们共组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17场,咨询活动xxxx,有效改变了广大家长的育儿观念和教育行为。
四、致力拓宽家教渠道,促进家园信息互动
传播科学的家教知识,启迪学员形成科学的家教行为,实现合作育人的目标是家长学校的立校之本,为此我们在家长学校丰富的专题讲座的基础上,开展了全方位、多途径的家园互动活动。
1、交谈。我们要求教师每日一交谈,即利用家长每日接送孩子的时间,有重点、有目的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向家长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或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和教育。
2、家访。教师每周一家访,每次走访1xxxx幼儿家庭,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教育态度,和家长交流教育方法,针对孩子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因人而异的实施教育,各班每学期幼儿家访率均达到8xxxx以上。
3、家长园地、家长宣传专栏、网站。家长园地是各班向家长有效宣传科学育儿经验、卫生保健知识的窗口,家长园地的内容来自于各类幼教书籍和杂志,教师经过精心选择和整理,提供给家长学习,家长园地的内容每半月更换一次。我们还以年级组为单位开辟了家长宣传专栏,将每月教育主题、工作重点及时向家长公布。为进一步加大家园联系的密度和广度,2003年5月,我园筹建起自己的网站,利用网络辐射广阔、速度快捷、资源丰富、交流便利的优势向家长通知,宣传我园动态,传授育儿经验等,并通过论坛和班级留言板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探讨有效的教育方式。
4、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汇报会。我园每学期初召开一次全园家长会,学期中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期结束进行一次家长汇报活动。从2004年开始,我们又将家长开放日改为家长开放周,给家长提供更充足的时间,让家长能够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到孩子在园的活动情况。
5、亲子园活动。每学年我们组织两次亲子园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园参加趣味盎然的运动会和六一庆祝活动,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和孩子同学、同乐的机会,受到了家长的热烈响应。
五、及时落实信息反馈,实现家园合作育人
首先,感谢大家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今天晚上的家长会,我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你们以往对我们工作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表示感谢!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无论谈什么,都离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如何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我想这句话是对我刚才提到的问题的最好回答,那就是“家园共育”。这也是今天我们召开家长会的目的。
本次家长会共分五个议程:一、介绍班级具体情况 二、课程设置 三、教师建议、四、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五、个别交流
一. 首先先介绍班级情况
今年我们班共有幼儿47名,其中男孩 27 女孩20 人。经过一年半的集体生活多数幼儿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自理能力有所提高,能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能独立进餐等;喜欢上幼儿园,乐意过集体生活。如 李乔野小朋友 在 数学题方面,黄墨涵,于俊翔、游可小朋友在在行为习惯方面,黄子阳、叶贝雨、吴知熙小朋友在讲故事方面, 曾如涵、 倪海若、曾宁森、林诗奇小朋友在大胆表演方面,郑婧瑾、林晨、兰飞扬、许雨鑫小朋友在绘画方面,张良为小朋友在动作发展方面等,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可喜的进步。现在,我班绝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喜欢上幼儿园,喜欢老师和小朋友,在园情绪稳定愉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加旺盛,在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周围世界奥秘的兴趣日渐浓厚。但也发现有些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不爱动脑。特别会表现在计算课时一个问题下去,举手的幼儿寥寥无几。还有部分幼儿没有形成
互相谦让的习惯,这经常会体现在游戏中的冲突,争强玩具等。还有部分幼儿动手制作能力较差,不爱动手、懒得动手,这经常体现在手工活动时请其他幼儿代办或者经常是只画图而不愿意涂色。幼儿的常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比如上下楼梯需要靠右行、安静的吃完一份点心、他人讲话时安静的倾听等这些规则的意识幼儿还比较薄弱。本学期我们将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常规意识尤其是安静倾听的习惯更有待于继续加强和培养。我们将在新《纲要》和《园务计划》指导思想的引导下,以儿童为本,积极运用各种有效的整合方法,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幼儿园的课程设置
幼儿园到底教些什么,孩子们到底学些什么,肯定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下面我进行些简单的介绍本学期我们仍然采用主题与领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保教工作。我们的目的在于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愉悦,同时又促进幼儿在社会、语言、健康、科学、艺术等领域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提高。这一学期,我们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开展了《有趣的昆虫》的主题活动。在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就会请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图片、图书、照片、实物或vcd等资料等,为幼
儿积累前期经验,同时也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孩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能积极参与讲述、操作、表演等
活动,从中学会分享经验,丰富知识,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并在每次活动中逐渐养成细致、耐心、主动学习、探索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领域活动则分为语言领域、健康领域、艺术领域、科学领域、社会性领域。本学期的语言:要求幼儿能够安静地倾听同伴和老师说话,能听懂并愿意在集体面前说普通话,学习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故事。数学 “许多”及其对10以内的物体能按大小或长短的差异进行排序。音乐:我们有歌唱、韵律活动(根据音乐节奏来做模仿动作,如:打鼓、吹喇叭小鸟飞、摘果子等)、音乐游戏、欣赏。美术:我们有绘画(学画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态、圆形方形,并用来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物体的轮廓特征)、手工(有泥工、撕纸、粘贴、折纸)、欣赏(欣赏同伴的作品或具有鲜明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物品,如:秋天的水果)。科学:引导幼儿观察动植物、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发展感知能力。健康:帮助幼儿获得健康常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参加体育锻炼,发展基本动作,增强体质。社会:关心周围的同伴与成人,愿意与人交往,愿意表现自己,有自信。我们一般采取集体教学和区角活动两种教学形式,区角教学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它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让幼儿自己通过操作掌握知识,我们班的幼儿的活动区有手工坊、故事屋、智慧乐园、探索岛、都嘟工作室、建构天地。根据主题网络我们设置了主题墙。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同一活动区活动的幼儿还能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交流不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进而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
活动。
我们的一周的活动安排都会在周1张贴在教室外面,从这张周活动安排表家长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们本周的课程安排。 这张安排表可以帮助你们更好的指导您的孩子。
本学期我们的班级工作安排如下“
三、教师建议
0-7 岁是塑造人的关键期,早期教育机不可失,让我们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孩子发展的更好。下面我在这里对各位真诚地提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1.幼儿的进餐习惯。
实际上,每班孩子都有一部分不会好好吃点心,点心时磨磨噌噌,或者个别还伴有抠吐现象,这时就有个别家长过来要求老师不要强迫让孩子吃点心。其实这样很不好。我们不要小看吃点心问题。它很有可能关系孩子今后的学习习惯和做事态度。上了小学,老师反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拖沓沓,做事责任心不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个别是身体的原因外,大多是喂养方式不当造成的。如果你的孩子现在不肯好好吃点心,我们应该找找原因,想想办法,大家一起配合教育,孩子一定会琢步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2.社会交往方面。
早在1996年21世纪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社会核心内容是做人,现在的孩子经常会发生一些冲突,有的被别人抓伤了,或者是自己把别人咬了一口,那么怎样看待孩子之间的冲突纠纷呢?这跟他们年龄小,认知水平低有关。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经验,往往采取最直接的方法,打你不商量。他打别人是为了保护自己。(举例:拥挤时别人碰了一下,两人抢一只皮球,别人
拿自己的玩具。。。。。。)这也体现了“自我中心”,打人是不好,但孩子间的冲突有正面的意义。专家指出,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成长,有时家长很紧张,孩子吵过就忘了,仍然是好朋友。我们和家长所要做的是循循善诱,坚持正面教育。静地问明事发的原因,经过,分析孩子的对与错,最后可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和能力。
3。重视对孩子的赏识教育
我们对待班级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认同孩子的做法,每天在学习、纪律、用餐、礼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表扬。用小五角星来奖励他们,他们会很开心的与同伴进行互相比较,看看谁的星星最多。在幼儿数的这个过程中,既训练了
幼儿的点数能力还激励了幼儿的上进心。希望家长也能多用您的大拇指。
4、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你可以每天抽半小时与孩子谈谈心、做做亲子游戏、讲讲故事,推荐读物:《婴儿画报》、《东方娃娃》、《父母必读》、《早期教育》等。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孩子与你的感情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增加,表达能力提高。如果幼儿感兴趣的话,家长还可以适当教些汉字,以此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四、家长配合工作
我们的工作要做好,更重要的是得到各位的支持,因此希望各位能配合我们做好一些工作:
1、本学期六月份我们将迎来福建省标准实验幼儿园的复评及福州市优质园的评审工作,我园为此购买了大量的幼儿教玩具,而幼儿的人手一件的户外活动玩具还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和帮助。
2、为让幼儿能参加晨间活动和不耽误正常的教学活动,希望各位家长能尽量让孩子在8:30前到园。如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迟入园,请您轻声的和孩子道别、和老师交谈,不要影响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
3、为了您的孩子安全,家长应把孩子送到教室门口教师的手里,孩子要有专人接送,如有事需要其他人代接,应事先通知本班教师。
4、幼儿的行为习惯和礼貌教育还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如多引导
幼儿讲礼貌用语,多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在家早晚睡觉穿脱衣服可让孩子们自己完成,并指导鼓励孩子把衣裤叠放整齐,让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得到锻炼。
5、春季早晚温差较大,请家长适时为幼儿增减衣服。如果您的孩子身体不适时,请您在送孩子入园时及时告诉老师,以便我们能好的进行照顾。
6、请及时填写家园联系手册,我们将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下午把手册发回去,请您周一交给班级老师。
7、.请家长教会幼儿学写自己的名字.,并注意正确的笔画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合作;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离不开幼儿园和家长双方的通力合作,而家园合作共育的模式结合了两个中心力量来关心幼儿的成长状况。因此,在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园应利用家长资源,构建合作共育式的家园模式,使家长转变教育态度。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联系,实现对幼儿的多方位教育,推动幼儿的茁壮成长。
1.幼儿园开展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性
(1)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环境与家长的社会价值观、思想意识等,都会对幼儿的品性、行为习惯等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家园合作共育理念的指引下,家长能够更为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和地位,能够帮助家长自觉优化自身的思想,纠正不良行为,时刻维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对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正面引导,切实发挥出榜样和模范作用。在进行家园合作共育工作过程中,也会促进家长和幼儿教师之间的密切联系,便于家长主动、及时地将自身在幼儿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幼儿教师展开沟通,用以调整家庭教育的方法,进一步构筑家园信赖关系,共同培育幼儿的良好个性、习惯、道德,促使幼儿成为品学兼优的人。(2)有助于推动家园合作共育的统一家园合作共育能够为家长提供更多和幼儿教师与幼儿园平等对话的机会,实现了由以往的幼儿教师主导家园互动,朝着家园教育经验共享、家园共育座谈会等形式的方向发展,有效优化了家长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使其可以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中。为了达成家园合作共育的目标,幼儿园也要依照自身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有意识、有计划性地适当增加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的机会,以创设形形、内容各异的活动方式,引导家长体验和开展幼儿教育,使家长、幼儿园、幼儿教师三方之间形成互相了解、互相信任的新局面。在促成幼儿园教育向家庭教育方向延伸,突破各自教育领域内存在的局限性之时,使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延续性、互补性得到充分发挥,令幼儿能够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向更为理想的方向获得全方位发展,真正推动家园教育中的目标、内容等方面的统一。
2.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1)家长的角色定位家长通常会很关心幼儿的教育和成长,在和幼儿代家庭教育教师展开交流与配合方面也表现得极为主动,对于幼儿园定期举办的家长会、教育讲座、亲子活动等都能做到积极参加。但是仍有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在家是由家长看管的,那么到了幼儿园就应该归幼儿教师管理,在幼儿园的表现与教育工作显得不够关心。这类家长在和幼儿园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属于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旁观者,并非真正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家长在家园合作共育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幼儿学习中的见证人,更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家长应主动参与到家园合作共育进行的相关活动中,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情绪状态等,全身心地参与到幼儿教育的规划与管理中,为幼儿园今后的教育活动提供更多科学的建议,而不能只是被动地观察。(2)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幼儿教师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同样是受过专业培训的,是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充足的知识储备的教育工作者。幼儿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思想,对幼儿的知识教学、生活技能培训等展开高效的教育工作,在幼儿教育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承担了多方面的责任,在幼儿的教育中要负责知识、正确三观的传授,在幼儿的生活中要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尤其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学习态度,以及和其他幼儿相处中容易产生的矛盾、在游戏中可能存在的意外危险事故等情况。在和家长的互动中,同样要为家庭和幼儿园负责。家园合作共育模式中,教师需要同时站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角度,考虑到双方各自的要求,为双方搭建合作的桥梁,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共同以灵活的姿态解决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家长和幼儿园都是家园合作共育中的主体,双方在合作中分工明确、互惠互利,各自履行自身的职责,使幼儿教育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3.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的途径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陪伴幼儿的时间越久,对幼儿产生的影响越大。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幼儿教师会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缺少与家长的交流和对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探索,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对于这种情况,幼儿园应当关注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加强。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往往能深化幼儿的教育价值,适时和家长展开适当的沟通,发挥出语言的魅力,在高效的沟通技巧的引导下,向家长传递家园合作共育的理念。通过先扬后抑的委婉方式,和家长站在相同的位置思考幼儿的教育问题,为家长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正确的幼儿教育方法,进而辅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成长的个性,认知幼儿的不足。也能够和家长共同纠正幼儿的错误,获得彼此的理解与支持,推动家园合作共育主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所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推动家园合作共育模式实施的重要因素。(2)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教师,决定了家庭教育在家园合作共育中的重要地位。家长要灵活运用科学的幼儿教育知识,提升对家园合作共育的领悟水平。可通过阅读书籍、观看教学视频、咨询教育专家等手段,转变自己的家教理念。依据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反思和更新自身的教育手段,主动探究多样化的家园合作共育模式。对于幼儿园来讲,可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实现对家长教育思想的转变。幼儿园定期组织家庭教育座谈会,可帮助家长探讨和发现新的家教方法,在家长间互帮互助、优势互补的氛围中,提升家长的教育知识水平。或者开展网络教育平台,鼓励家长订阅或关注相关的服务及公众号等,为家长随时随地展开家教知识学习提供便捷的服务平台,为优化家园合作共育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3)引导家长参与到教学中家长缺乏共同教育的观念,和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密切联系。我国以往的教育模式一般以教师为主,幼儿和家长通常处于被动的状态。随着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展的潮流,必然不会久远。若想真正走出当前幼儿园教学的困境,需要幼儿教师敢于大胆创新,对传统教育去粗取精,冲破不合理的教育框架,使自身教育的各个层面都得到改进。要想让家长也能重视幼儿的发展,需要让家长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制度,明确家长在教育中的责任。幼儿教师应该做到对家长在幼儿教学中的角色作用予以明确的认知,进而让家长认识到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家长配合幼儿教师和幼儿园,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家庭和幼儿园的双重协调配合是家园合作共育的源泉,幼儿教师要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在开展教学设计的同时,也要将家长的工作分配好,帮助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全面实施。(4)丰富家园互动的渠道第一,为了发挥幼儿园民主科学治理的“全民教育服务”理念,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投入幼儿园的教育管理中,幼儿园可考虑组织或设置家长工作委员会,以班级为单位推荐优秀的家长作为工作代表,加入委员会中。每位家长代表都要认真听取幼儿园对于教育工作的安排、要求、发展计划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或者定期举办与幼儿教育经验、卫生保健知识、交通安全常识等各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家长对于幼儿园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达成幼儿民主管理和家园合作共育的目标。第二,要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每天的入园和放学是幼儿教师与家长交换观点的最好时期。在此期间,家长可经过幼儿教师认识到幼儿在园内的表现,还有机会和其他家长一同讨论教育方法等。幼儿教师通过和家长的互动,也能了解和发现解决幼儿问题的途径,有利于消除和家长之间产生的误会或隔阂。第三,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提高办园质量。为了确保家园合作共育的服务能力,打造精品名园,幼儿园可以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设计在线调查问卷,内容可包含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幼儿教师、班级工作、家庭教育方面,目标在于询问家长的建议,使家长在回答问题时也能对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幼儿教师的工作责任感等有所了解,明确家长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评价。回收完问卷之后,可通过线上或线下张贴“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作出相应的反馈,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推动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四,使用互联网搭建即时交流平台。幼儿园可继续使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让教师引导家长利用这一平台实现家园合作共育。平台可以借助社交软件、公众号、论坛、BBS、IRS等的力量,在平台中包含各种与幼儿教育有关的信息,如特色活动宣传、班级公示板、幼儿教育常识、先进教育经验、幼儿精彩瞬间等,让所有家长、幼儿教师都能整合和开辟有关的专题,做到对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和学习表现以及活动情况实时掌握,且保持定期的信息内容更新,使家长、教师都能了解到幼儿在园内活动的进展情况和班级的最新动态等。(5)举办内容丰富的活动家园合作共育模式下的活动,通常以幼儿园为主办方,家长和幼儿作为参加者的亲子类活动,这些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便是让每位家长都能陪伴幼儿,加深家长和幼儿间的亲情。互动活动需要定期举办以联络感情,家长到园内后还能询问幼儿教师幼儿最近的表现,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或者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幼儿园教育起到监督的作用。幼儿教师可作为引导者,带领家长参观幼儿园的每日工作,为家长介绍幼儿园内的各种情况,比如办学设施、课程安排、规章制度等。家长也能在切身观察和幼儿教师讲解的帮助下,了解到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理解幼儿园各位工作者的辛苦,也有利于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配合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开展与推广。例如,幼儿园的活动安排可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在一个月内根据家长的空闲情况,自由组织亲子活动。可考虑安排文艺表演,让家长看到幼儿特长训练的情况,或安排亲子艺术活动,让家长陪伴幼儿进行绘画、手工艺制作等实现感情的加深,还可让家长依照自身的职业,轮流开展职业演讲,使幼儿了解职业特点,提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除了线下活动以外,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还可通过互联网举办线上活动。例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幼儿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助力家园沟通,帮助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幼儿教师可组建社交软件群组,邀请家长参加视频会议,为其讲解幼儿在家的注意事项等。或者使用公众号、朋友圈等转发与幼儿教育有关的知识,举办线上才艺比赛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不但能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能传播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文化知识。
4.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重大突破。需要幼儿园转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将家长引入共同的教育环境中,提升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以促进该模式的实施。通过家庭的指导和幼儿园的专业性教育,使幼儿接受更加健康的教育,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实现幼儿以更好的状态走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
参考文献
[1]陈凤,闫佳怡,王楠,冯萌.幼儿园托班家园合作的支持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1(48).
关键词:虐童;师德教育;学前教育;师范生
幼儿园虐童案的频发,让我们感到震惊又痛心。这是否是幼儿园教师师德严重缺失的表现?据此,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是否落到实处,在校生的素质教育与入职后的现实表现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对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上做一个科学性的探究。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成都大学在校的学前教育师范生,一共发放问卷共计200份,回收问卷185份,有效问卷率92.5%;除此之外,我们还对18位不同地区的幼儿园在职教师进行了访谈。
一、调查内容分析
(一)昔日乐园变魔窟
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的幼儿园近几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包括园内的一些硬件设施和教师素质。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一类新闻,例如近期发生在河南商丘的一个幼儿园,事件起因是幼儿不听话,所以老师就掌掴体罚幼儿;性质更恶劣的有发生在浙江温岭90后的幼儿教师虐待幼童的事件,只是为了好玩儿,所以这名幼儿教师双手捏住班上一名男童的耳朵,把他拎起地面20厘米,不顾幼童的痛苦,还让别人帮他拍照。除了这些曝光的虐童事件,幼儿园中潜伏的冷暴力则是一只伸向幼儿的无形魔爪,让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变得危机四伏。对幼儿漠不关心、一味批评、冷嘲热讽、进行不公平孤立等行为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被冷暴力的孩子,会感到缺爱,很容易形成敏感、猜疑的性格,并且缺少安全感、没有主见、胆小,会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和人际交往。冷暴力相比于一般暴力来说,它的危害程度要比一般暴力严重许多。这些影响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乃至孩子成年之后,这些影响依然会牵绊孩子的发展。类似这样幼儿教师虐童的事情层出不穷,让我们觉得胆战心惊的同时,我们也更应该思考,频繁出现这类事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学前教育整体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园所管理体系失衡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作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师德建设的缺失。
(二)悲剧背后的教育漏洞
细数这些暴力虐童事件,一般都遵循着新闻媒体曝光、舆论愤怒谴责、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相关责任人受到惩罚的处理思路。然而,这样循环往复的倒逼式应急处理并不能彻底根除幼儿教育环境的暴力倾向,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绝不能因为当事人受到惩罚而画上句号,相反,我们应该对事件背后潜藏的隐患进行追问和反思,虐童案的直接作案人员是素质低下、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幼师,而从这些幼师身上我们看到了现今师德教育的缺失,我们必须反思学前教育专业师德课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从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在校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师德培养方面并不是特别注重,20%的学生声称从来没有接触过师德教育。当问及“你所学的课程中是否有专门涉及师德教育”时,74%的学生表示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具体的师德教育课程,学生了解或培养师德只能通过少数课程、讲座等方式,学生能够学习的途径太少了,像通过电子网络等方面了解到的师德也只是纸上谈兵,很多时候对于实际情况却不具备可操作性,这也成为当下幼儿园教师师德教育缺失的潜在原因之一。
(三)师德教育知多少
师德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它包括教职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们可以看到师德师道越来越受重视。那么在当今21世纪的大学校园里,师范生是怎么看待的呢?从前文我们已经看到,当今的师德教育在师范类院校中简直是凤毛麟角,师范生还没有真正全面彻底的去接触和认知师德教育。由此,我们设计了问题“你曾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师德”,我们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极少数人表示从未去主动了解过,但是大多数同学都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或多或少接触过师德方面的相关讯息。“在学校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有必要吗”的调查中,接近90%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这也反应了同学们心中的诉求。综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师范生对师德的认知还比较浅薄,他们懂得师德的重要性,而这些仅仅是出于一些事件发生后一个人的感性认识,对于师德认知的理性思考还不够,对于师德认知的深度还不够,比如师德具体是如何体现的,师德应该如何学习,师德教育如何开展等方面。所以总体而言,师范生对师德的认知程度还不高。但是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师范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学前教育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值得庆幸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师德认知程度虽然不高,但是认知的渴求很强烈,他们看到了社会不好的现象和问题,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渴望通过师德教育来改善一些东西,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专业修养,成为一名合格师范生,为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四)高校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探讨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优化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师德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从受访者对问题“你所在学校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设置的课程更注重哪方面”的回答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更注重专业知识及理念方面以及教师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对品德教育方面的培养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排在最末的是艺术特长以及学术研究和创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知识技能,这有利于学生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及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专业所需要的心理、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新进展。但是品德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不高,也随之而来爆发出一系列弊端。近几年的幼儿园虐童事件不断发生,说明了我们的幼儿教师素质并不高,尽管专业知识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还是对幼儿缺少耐心、细心,所以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科学性有待推敲,我们应该调整结构的协调性,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品德教育的培养。
(五)在岗教师素质培训不可或缺
为了增强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我们对多名在职的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访谈。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的是公办幼儿园的在编教师,有的在私立幼儿园任教,任职园所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访谈的内容主要围绕虐童案的发生、师德教育展开,希望能听取教师们更专业的想法。从访谈中我们看到,教师们所认为的虐童案频发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师德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近些年,一大批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纷纷升格为专科,高中毕业的学生已经错过了培养基本幼教技能的最佳时期。而在本科院校里,课程设置上,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安排偏多,道德教育素质培训安排偏少,幼儿教师师德建设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6.22%的人认为现在幼师的师德良莠不齐,3.24%的人认为幼师的师德败坏。师德问题一直是幼儿园招聘环节以及教育环节中的一个重中之重,是万万不可懈怠的一个问题。因此,对教师的素质培训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问卷调查中,95.04%的人都表示对在岗教师进行定期师德教育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一些在岗的老师也表示教师必须进行师德教育,不仅要加强,还要落到实处,更要预防,对教师要有惩戒才行,要让教师明确的知道哪些是该做哪些是不该做的,心中要有一把标尺。
二、对策和建议
(一)师范院校开设师德教育相关门类课程
利用学科教学的教育作用开展师德教育,主要是针对师范院校在校学生而言。即把师德教育的显性内容列入到教学计划中的实体内容,还有与之相适应的、新颖的、有趣的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改进落后的教育方法,采用那些能培养学生思考与反思能力的方法,采用符合生活经验的事实和材料,培养教师的道德反思能力,使他们能够把师德教育的要求真正内化到他们自己的品德架构中去。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不仅要利用灵活生动的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还应该借用新型的教育手段———互联网。师范院校和其他教师教育机构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改进师德教育手段,构建师德教育的网络平台,达到师德优质资源的社会共享。
(二)师范院校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的活动
师范院校可借助合作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如师德内涵演讲比赛,师德承诺宣讲会,师德信用故事分享会,师德评论辩论赛,师德品质成语赛等各类活动,另外再辅之以必要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如让在校学生每学期定期去合作学校进行师德实践,感受师德教育文化氛围。加深其对师德的了解,形成对幼儿园教师职位的积极态度。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师德的内涵,进而自己教育自己,提升对教职的积极情感,使师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师德教育走进教师生活。
(三)师范院校优化师德教育环境
在师德培养中,师德教育的效果受环境的制约,如果环境的影响与师德教育的方向一致,就可以加强师德教育的引导作用,反之则不能。良好的师德教育环境包括学校内部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舆论环境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的师德评价机制、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关注以及大众传媒对师德建设的正面宣传等,这些都有利于师德教育环境的发展和优化。
作者:杨礼 单位:成都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永忠.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师德内涵解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0(4):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