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营销创新;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105-02
创新,即创造。创造是主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纵观当代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屹立于强者之林。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就处于劣势的地位。我国中小企业占到了企业总数的70%,竞争的激烈性不言而喻,尤其对处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西中小企业,更需要认清创新的重要性,有的放矢开展企业的创新。
一、管理创新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管理创新是企业为了更有效地运用资源来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新活动。管理创新就是要引入新的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组织方式而实现的创新。美国管理学家哈梅尔(Hamel)将管理创新定义为:对传统管理原则、流程和实践的明显背离或对常规组织形式的背离。管理创新就是指以价值增加为目标,以战略为导向,以各创新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战略、管理、文化、制度等)的协同创新为手段,以培育和增强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创新活动或过程。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源和动力。通过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各项企业管理制度,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人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让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近几年来,我区和全国各地一样,中小建筑业企业发展形势很好,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广西的泛北部湾经济圈开发政策,加快了广西建筑业企业的发展,建筑业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许多瓶颈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发展。以广西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为例,广西中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大多数是从国有体制改革基础上成立的,由于历史原因,遗留问题很多:一是企业规模小、施工设备老化、净资产不足、历史上形成的社会负担重等等。二是技术力量薄弱。建筑施工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人员队伍力量不强,尤其缺乏高级施工技术人员,如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一个一级建造师,由此导致企业资质等级低、市场竞争能力弱。
因此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治理的有效性,是实现我区中小企业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所在。
广西先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于2003年10月改制成立,近10年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开放多元的产权结构;建立健全规范的科学化、民主化的现代制度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和激励机制,公司获得了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底企业总资达到5000多万元,有施工机械设备410台(套);现有员工23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2人,一级建造师1人,二级建造师46人,近几年来接收安置大中专毕业生30多人。企业资质由原来的水工建筑基础处理专业二级,升级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2012年完成施工总产值1.3693亿元,交纳给国家的税收达763.4万元。
总之,企业管理创新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影响着企业的总体面貌。好的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开拓市场,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文化创新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破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
转变。
中小企业必须抓住三点建设企业文化:一是要培育企业独特的企业精神。中小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独特的企业精神能使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和活力,使得企业长盛不衰。二是要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创造型企业,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要认识诚信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塑造和坚持企业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形成支撑企业健康发展的独特文化特征,取信于客户、取信于社会,对于推动企业从优秀迈向卓越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当前的国际、国内市场日益深化、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创新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在员工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反过来,企业文化也会对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产生反作用,因为人的价值理念支配人的选择及行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会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的。
三、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技术创新为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它为组织的实施和过程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世界上大的跨国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都高达数十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自己的强大研发机构和团队的创新实践,使企业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成为赢家。近些年来,我国的华为、海尔、联想等国内知名大公司也加大了研发投入。更令人惊奇的是广大中小企业也锐意技术创新,在市场竞争中获取高效益回报。
技术上的创新在产品的生产方法和工艺的提高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技术创新提高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投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从而降低成本。在企业的竞争中,成本和产品的差异化一直都是核心因素,技术的创新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同样,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也会为企业的产品差异提供帮助,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其创新的能量,就一定能在市场中击败对手,占据优势地位。当然技术创新本身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性,因此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条件,才能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技术创新也逐渐成为企业一项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而企业作为利益分配主体,就意味着在照章纳税后,企业有权对技术创新收入进行自主分配。这样企业不仅可以有效补偿技术创新投入,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激励研究与开发人员,尤其是对技术创新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特殊的报酬机制。再者,企业可以根据有效的经济原则,组建有效的研究和开发组织,按要素、贡献分配报酬,激励研究与开发的有效增长。
四、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种更有效的约束本企业职员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的产生过程,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提供支撑和保障。它通过激发企业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从而推动企业进步。企业之间的制度及相关知识基础的差异,使得企业很难模仿。兰斯・戴维斯(Davis,Lance,1971)和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C.North,1989)认为制度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五个主要的阶段,即形成“初级行动集团”阶段、“初级行动集团”提出制度创新方案的阶段、“初级行动集团”对已提出的各种创新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的阶段、形成“次级行动集团”阶段、“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协作实施制度创新并将其变为现实的阶段。并认为这个过程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制度创新存在时滞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与组织的时滞,即从认识外部利润到组织初次行动团体所需要的时间;二是发明的时滞;三是“菜单选择”时滞,即搜寻已知的可替换的菜单和从中选定一个能满足初级行动团体利润最大化的创新的时间;四是启动时间时滞,即可选择的最佳创新和开始旨在获取外部利润的实际经营之间存在的时滞。
五、营销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营销创新是企业提升顾客价值、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营销创新是一个非常艰苦的活动过程,需要经营者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以及系统的创新理论的指导。从目前我国企业营销实践看,受市场对接环境的影响,许多企业已具备了紧迫的创新意识,但其中大部分企业却不知从何做起、如何努力。其实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可选择的创新策略很多,宜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灵活运用。通常,可供选择的创新策略主要有观念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等。
所谓观念创新就是企业适应新的营销环境的客观变化而形成正确的认识或看法。由于它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或者说它支配着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所以,它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灵魂。营销创新最终目的是通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营销创新有较强的目的性。正因为如此,消费者需求(即市场)的变化为企业营销创新指明了方向。
市场创新除了选择有能力企业进入并获得收益的目标市场这一内容以外,还包括新市场的进占与拓展等内容,因为新市场能给企业带来创新收益。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生命力,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它的产品是否能够不断创新,不断地满足消费者发展着的需求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直接目的,为此,企业产品需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是营销创新的核心内容。
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属无形产品,它与有形产品一样,也是市场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营销形势的新变化,企业必须着手建立战略联盟、调整营销机构、开展网络营销、强化营销沟通,实现营销组织的不断创新。因此,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消除部门之间的隔膜,提高营销效率和创新效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致力于市场需求的满足就显得尤为必要。值得一提的是,营销部门必须与研究开发等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沟通信息,保证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出奇制胜。
对企业来说,创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应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进行大胆创新,把握创新的主动权,把握市场机会和技术机会,做出适合本企业的创新决策,不断提高创新水平,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而走上一条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柳飞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
关键词:全面创新管理,转型升级,生命周期,逻辑变迁,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资源型产业以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资源对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演化起着最基础的影响作用。鉴于资源型产业的该种内在特质及其它各种外在因素,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长期存在着对资源要素的过度依赖和利益驱动,对非资源要素尤其是创新要素重视不足,造成产业层次较低,产业体系单一,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从而致使其自身体系较为脆弱,环境适应性较差。由于矿产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储量的有限性及不可再生性,任何一种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历程都将经历一个兴起、发展、顶峰直到衰退的周期性变化过程。资源的进一步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国际国内资源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动更是加速了资源型产业的衰退进程,从而对其自身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资源型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其能否成功实现华丽转型及升级,将直接影响该城市或地区的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快速蔓延,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纵观国内外关于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文献,不是着眼于宏观层面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就是立足于微观层面的资源型企业业务转型,从创新的视角着眼于中观层面的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甚少,而本文正是基于创新要素对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作用,以创新管理演化的视角结合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对其转型升级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和研究,以期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相应借鉴和参考。
在创新对于产业或组织转型升级重要驱动作用进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做了许多有利的探索。创新的思想和源泉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所开创的“创新经济学”,其指出“创新是一阵创造性的破坏”,“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质是强调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诞生了以其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此后创新管理经历了二次创新,组合创新直至全面创新的理念和实践。以钱德勒和柯林斯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学派强调制度创新对组织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沿循前人的研究路线,当代学者对于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作用的研究也做了不少探索,主要包括:1. 李英东、齐晶晶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了制度创新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1,2] ; 2.李树人,姚平等从技术创新视角下审视和研究了其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3,4] ; 3.张复明,徐君等通过研究指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组合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性[5,6] ;4.徐英吉从多个维度,运用多种方法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对于组织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而得出两种创新的协同对于组织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7]。总结已有研究发现,众多学者肯定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也有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协同对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较少提及在转型中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进程和机理,以及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协同机制差异。因此,本文尝试从创新管理演化的视角探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明确不同发展阶段各个创新要素的作用和地位,使之转化为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动力,进而推动资源型产业及其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创新管理各要素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作用
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以摆脱“资源过度依赖”的产业转行和转轨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需准确把握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各主导因素,这是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和关键。
1.1技术创新是关键驱动力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更是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技术创新是资源型产业进行自我修复和完善的关键力量。一方面,技术创新推动着产业链纵向延伸。技术升级可提高资源型产业的加工程度和深度,提升资源型产品的技术含量,最终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产业内纵向联系,解决产业链过短的问题[8]。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横向拓展。技术创新通过渗透到产品流程和工艺设备,可提高原有产业内部经济效率,进而通过兼并、入股等方式涉入新的产业,加强产业间横向联系,解决产业链过窄的问题。
1.2制度创新是根本保障力
由于相关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及其自身行为的盲目性,有效的制度创新是推动资源型产业成功实施转型升级的保障力量。的失败正是印证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条缺失制度创新的方针注定不能带来近代中国军工企业的成功变革,近年来许多技术创新做的很好的企业或产业在转型时却惨遭失败的案例也充分说明了制度创新对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制度创新可以保障资源产业的平稳有序发展。制度创新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抑制不合理需求,保障资源型产业的平稳升级和过渡,避免产业重复建设和过度消耗资源。另一方面,制度创新促进接续产业的培育和成长。制度创新通过改变需求的数量和结构、投资方向等改变各驱动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力度[9],培育接续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型产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实践中,制度创新主要通过与技术创新的有效协同来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
1.3市场创新是重要导向力
资源型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各子系统转型升级行为都包含一定的自组织特征,而且都以外部环境为其自组织行为的重要导向。由于任何的经济活动都是在市场环境下运作的,任何产业的转型升级都要通过市场才能够证明其转型实践的成功。市场创新对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现有资源和能源需求市场的调查及重新认识,可以发现现有乃至发掘出全新的市场,进而以满足该市场为导向,对现有资源型产业体系及价值链进行全新整合,通过利益导向引导着资源型产业的转型方向和模式。另一方面,市场创新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内容和方向,市场创新可以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创新思路和技术创新机会,这是市场创新引导技术创新的表象形式,而市场创新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诱发业已丧失持续发展力的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则是市场需求拉动技术创新的根本途径[10]。
1.4驱动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是创新管理各要素的协同演化
协同即系统内部各要素间、要素和系统整体间、系统与系统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模式和机制,协同通常通过有序架构的构建,实现“2+2>5”的整体效应和部分效应相结合的协同效应。协同是实现系统自组织过程的根本途径。资源型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各要素的协同驱动,各要素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受益又相互制约的协同演化关系[11,12]。一方面,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两大驱动力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存在着显性的协同关系。制度创新激励和引导技术创新发展。制度创新可引导和规范合理开发资源,激励新开采技术的应用,可通过引进资金和人才,加快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产生和投入,可通过改变技术创新的报酬系统和利润分配等为技术创新提供激励。同时,技术创新是制度创新的诱导和制约因素。资源产业技术创新形成资源经济活动的凝聚,这种凝聚活动的外部性会诱致新的制度创新,另外,各产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潜在收益能调动资源重新配置的积极性,强化新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市场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导向力,决定着技术创新的内容和方向,同时也对战略创新起着重要引导作用。全员创新渗透在各要素创新的始终,是全面创新成功实施的基础,自然也是资源型产业成功转型升级的决定力量,正如管理学家Robbins(2002)指出的,员工难以抵制他们参与决定的变革,员工创新的广泛参与不仅可以减少产业转型升级的阻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智慧,推进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的协同演化,进而改变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和演化轨迹。全员创新自身又需要制度创新的保证和协同。正是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主体的全要素创新的良好协同,才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运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大多数只在技术创新或是制度创新上做的很好的资源型企业或产业最后却转型升级失败的根本症结所在
2协同驱动下的资源型产业发展生命周期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始终受驱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驱动力主要表现在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的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全要素)的创新,并以资源、非资源和环境为主要因素。
阻力主要表现为由于资源耗竭、环境恶化、产业结构畸形和产业功能缺失所带来的产业自身持续发展问题。合力作用下的资源型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轨迹如图1 所示。( 1) 建设期( T1 ~ T2 阶段) ,驱动力占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 2) 成熟期( T2 ~ T3 阶段) ,阻力逐渐上升,产业发展缓慢; ( 3) 发展后期,若驱动力不足,阻力大于驱动力,则产业出现衰退趋势( T3 ~ T4 阶段) ; 若驱动力强劲,有效抑制阻力,则产业经历短暂过渡期( T3 ~ T4 阶段)后进入再生阶段( T4 以后阶段)[13]。
`
图一
3.协同驱动三维模型
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主体的创新管理演化的过程,各要素创新成为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进程的主要驱动力,其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14]
技术创新主导
资源型产业延伸 资源型产业平衡 资源型产业
资源型产业发展 协同发展
潜导产业规划 潜导产业扶持 潜导产业成长 潜导产业
中央制度
制度创新主导 全员创新
制度创新主导 协同 全时空创新
地方制度 技术创新 全要素创新
市场创新 三者协同主导
建设期
成熟期 过渡期 再生期
图2 创新协同驱动三维模型
(1)技术创新维。基于资源型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自身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目标,将技术创新分为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和潜导产业技术创新两个层次。其中资源型产业是指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在优势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建立的产业,包括资源开采业、资源初级加工业以及包括产业链纵向延伸和产业链横向拓展在内的资源深加工业,对资源型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潜导产业既包括与现有资源型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辅助产业及衍生产业,也包括与现有资源型产业发展无关但具有发展潜力和区域带动能力的新兴主导产业,以及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的不依赖于原有资源的新植入朝阳产业。前者可以为资源型产业的升级奠定基础,后者则可以为资源型产业今后的转型埋下伏笔。
(2)制度创新维。制度创新维可分为中央制度创新和地方制度创新两个层次,资源型产业大多是国家直接投资控制和扶持的产业,且资源型产业一般都由国家垄断,所以中央层面的制度创新对资源型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引导意义和决定性作用,此外地方层面也应充分考虑资源地区特点,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调动各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性,在响应国家制度的同时,进行符合地区特色的地方制度创新,中央与地方双层面的制度创新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制度支持
(3)全要素创新维。这一创新维各要素渗透在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的始终,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起着很好的协同与保障作用,所以其自身并不独自成为一个维度,但在资源型产业的过渡期与再生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全要素创新维以提高产业持续竞争力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最终目标,以各种创新要素(包括但不局限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协同为手段,通过全员创新的有效实施及全时空创新的合理规划,使资源型产业在过渡期成功实现转型升级,顺利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的再生期,进而促使其自身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生命周期维。创新协同驱动的演化即在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的支撑和引导下,通过发展“潜导产业”,逐步摆脱对原有资源的过度依赖,循序渐进实现“非资源化”接续的过程。其协同驱动模式为: 伴随生命周期各阶段发展,创新协同模式从技术创新主导型向制度创新主导型,再向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协同主导型演进。
4资源型产业各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驱动机制及策略分析
协同理论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耗散结构理论的启发下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概念,用以反映复杂系统的子系统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哈肯通过大量的类比和分析发现,系统的相变过程与子系统的性质无关,而是由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所引起的协同运动的结果[15]。对于资源型产业而言,创新协同可认为是通过全面创新管理各子要素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序参量,以市场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和全员创新等为从序参量或协同参量的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自组织过程。协同驱动下的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创新协同机制存在差异,需深入剖析,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化转型升级策略。
4.1技术创新主导(建设期)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建设期,因产业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源开发,产业的资源型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趋于单一,产业发展的驱动力表现为以资源新产业的技术创新为主,此时可通过资源型产业拓展――潜导产业规划策略,对今后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主动应对和规避。
(1)技术创新主导的协同驱动机制。此阶段,地区资源禀赋较好,资源储量丰富,资源保障量高,政府大力扶持资源型产业发展,产业产量稳步增长,资源型产业以处于产业链上
游的基础性资源为主,资源要素产值比重不断上升,相关配套产业发展,资源要素生产的扩大推动产业的扩张。此时,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优势明显,通过技术创新可提高资源开采能力和综合利用率,促进产业资本快速积累,资源产业产出规模报酬递增,从而带动制度对资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创新向技术创新倾斜,而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的高投入和利益驱动,使资源型产业发展迅速,对相关产业的辐射作用缓慢,甚至弱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形成产业
间断层,造成产业结构单一,内部投入要素比例失调
(2)资源型产业拓展―潜导产业规划策略。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依托资源禀赋较好的优势,在资源开发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实现纵向一体化,促进与资源相关的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16]。如: 勘探技术创新可提高资源勘探能力,扩大可探明资源储量;采掘技术创新可提高资源回采率与综合利用率,延长资源使用寿命; 资源利用技术、资源初加工的生产和工艺创新,可提高产品品质,扩展产品使用范围,提高产品利用率和资源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驱动和外部因素的限制,潜导产业受到资源型产业挤出效应,自身发展受限,此时应以地方政府为主,积极规划潜导产业布局,根据区域自身特色,规划资源型配套产业和新植入朝阳产业。如: 积极规划和扶持电力产业,装备制造业,鼓励其技术创新,自主发展; 结合地区区域及国家战略定位优势,规划新植入朝阳产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并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产业结构有序演进
4.2制度创新主导(成熟期,过渡期)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成熟期和过渡期,产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张,产业结构单一特征明显,此时需通过创新要素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的改变来促进资源型产业的平衡和潜导产业的发展,此时,可通过资源型产业保障―潜导产业扶持策略,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合理化和高级化。
( 1)制度创新主导的协同驱动机制。成熟期阶段,资源保障量逐渐下降,产量趋于稳定,产业经济规模因资源开发带来的巨大回报而高速增长,产业单一特征凸现,若不进行转型升级,资源型产业将步入衰退阶段; 过渡期阶段,资源型产业萎缩,基于市场创新所引入的潜导产业发展将决定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走向,需实现资源型产业由单一结构向复合型结构的稳步过渡。这一时期,原有基于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无法有效提高潜导产业发展积极性,为避免资源耗竭带来的经济衰退、失业和福利变差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制度创新
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制度创新倾斜于潜导产业培育,并加大扶持力度,潜导产业技术创新行为加强,资源型产业与潜导产业之间关联带动作用加强,产业断层逐步修复。
( 2) 资源型产业保障―潜导产业扶持策略。一方面,完善资源产业制度,保障资源产业发展。如:抑制粗放开发,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调整资源开发收益,对资源的稀缺性和可耗竭性进行补偿; 完善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成本要素形成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实行严格的产业规划制度,提高资源产业的技术门槛,使资源部门成为技术含量高,规模报酬递增的现代化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加强潜导产业的扶持制度,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合理化。如: 建立衰退型资源产业预警与援助机制,支持资源产业改造升级,引导新兴产业和接续产业发展,建立新兴产业体系,减少衰退产业在撤让时造成的沉没资本;提高潜导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优化资源型产业人才结构,依靠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资源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工业园区建设。
4.3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协同主导(再生期)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再生期,资源型产业结构从以资源要素为主向以技术和知识要素为主的形态转变,此时往往面临着一个多元化的跨越阶段。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加快了资源型产业所在区域的经济、人口、地域的扩张速度,在市场经济调控下,资源型产业与相关配套产业及第三产业实现合理布局与调整。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表现为以市场创新与战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主体,以全时空创新为着眼点的全员创新参与实施的全要素协同创新的过程,各创新要素间的良性互动推动资源型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此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成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
( 1) 全要素创新协同主导的驱动机制。此阶段,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不断的需求变化,资源型产业应持续的以市场创新和战略创新为导向,不断提升产业投入要素中的技术比重,因而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重要性突出,技术创新需求明显,进而产生与技术创新投入相匹配的制度创新需求,以保障技术创新的进行与持续。此时,资源型产业应着眼于全时空创新的视角,立足于全员创新的实施,在全区域甚至全球内重新配置和组合资源,使自身的优势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同时,由于关联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空间布局的调整,政府部门职能开始侧重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即产业次序及产业内技术与分工的递进与升级,而这一进程的保证需要政府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和人才资源的利用等。此阶段的资源型产业内外部环境都面临着剧烈的变动,因而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主体的全要素创新协同主导的模式,保障资源型产业和潜导产业的和谐演进[17]。
( 2) 产业结构高级化策略。此阶段资源型产业发展最明显的变化为: 从单一化的资源型产业向多元化的产业体系转变,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需求明显。一方面,产业结构的重心按照三次产业的次序递进和升级,政府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如中介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和信息产业等; 另一方面,资源型产业内部逐步实现技术层次和价值链分工的递进和升级,原材料产业完成向资源深加工产业的转化,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此时,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形成了一个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复杂自适应系统
5结论
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与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鉴于其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受到理论界,政府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创新管理演化的视角结合产业生命周期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全要素创新的有效协同是推进资源型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从而进入再生期的必然选择,其中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呈现出明显的协同性与动态演化性。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内容及价值还须市场,战略,全员等全要素创新的有效协同才可得以充分实现,尤其是在资源型产业的过渡期和再生期全要素创新协同尤为重要。经分析表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表现为包括生命周期在内的三维模型结构,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要素创新的协同过程存在阶段性差异,协同要素的相互作用和驱动形态有所不同,深入探究协同机制,可有效把握协同机遇,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转型升级策略,进而推动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英东.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模式与制度创新[J]. 经济经纬,2007( 2).
[2] 齐晶晶,阎维洁.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新视角、新观点的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9( 4)
[3]李树人,谢承泮. 技术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 12).
[4] 姚平,喻登科. 煤炭城市的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 1)
[5] 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徐君,王育红.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7] 徐英吉.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企业持续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 王志宏,何志强. 矿区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延伸[J]. 煤炭学报,2003( 8).
[9] 肖劲松,冒亚明.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 10).
[10] 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7
[11]刘丹,闫长乐.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12)
[12]B Tucker.Driving Growth through Innovation[M]. Berrett - Koehler Publishers, Inc. San Francisco,2002.
[13]刘耀彬.中部地区煤炭城市产业接续及援助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4]刘丹,鲁永恒.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的三维体系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驱动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23)
[15] 哈肯.1984.协同学.徐锡申等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6]姚平,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路径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8( 8)
[17] 贺正楚,等.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 管理世界,2012(12)
关键词土地制度家庭承包制土地股份投包制创新
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完成农业的现代化改造。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升,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与现行分散承包的土地制度之间的矛盾将日渐加剧。如何通过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土地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和方向选择
土地制度不是某种因素、某种力量作用的简单函数,它是某个特定时期特定政治、经济及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地制度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制约其生成的种种条件。制约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创新的主要条件有: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始终被认为是决定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由于土地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土地制度不仅是农业部门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最基本的方面。特别是对于那些农业比重还很高甚至是国民经济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土地制度更成为整个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鉴于我国整体经济性质和土地制度在整个经济制度安排中的重要地位,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不能也不应当越出公有制的框架。
第二、从总体技术特征来看,我国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广大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的特征还相当明显。全社会70%左右的人口仍然要依靠这个最原始产业提供生存保障,近50%的社会劳动人口仍然只能从农业中得到就业机会。根据马克思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原理,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必须与农业发展过度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而不能超越农业发展阶段去建构现代农业阶段的先进的
土地制度模式。
第三、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追求的而且是希望尽早实现的目标,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应有利于将农业生产导向现代化目标。鉴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以及工业化加速导致农业资源的非农转移,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推动农业发展的首选目标。政府这一农业发展目标偏好,决定了它必然倾向于有利于上地产出率提高的土地制度选择。增加农业生产收人,缩小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之间的利益差距,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追求的最现实的目标。上地制度的设计必须有利于满足农民对收人增长目标的追求,这#才能使农民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最积极的力量。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设计,既要有利于政府产量增长目标与农民收人增长追求之间的协调,又必须使它纳人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长远目标的轨道。
第四、一种土地制度是否合理有效,最终只能由农民在这种制度下的行为反映作出检验。一种可行的土地制度,不仅不能背离广大农民的意愿,相反应当反映他们的利益要求。在我国农业发展现阶段,占有土地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愿望,土地的流转化程度低就是证明;产权不受侵犯是来自农民最强烈的呼声,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民对过重负担的抵制和抱怨;家庭经营是最受农民欢迎的生产组织形式,改革前后农民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是最有力的说明。
土地产权制度的有效性,来自制度安排与其所对应的约束条件的协调性。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只能实行不同的土地制度安排。我国新型土地产权制度,只能在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框架内生成,并且只能是这些条件的内在要求处在耦合和均衡状态时的产物。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空间是相当狭小的。它们决定了我国土地制度创新只能沿着如下方向推进;(1)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寻求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权能完善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也就是说,虽然对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是必要的,但这种改革最好是集体所有制的完善或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建构,而不应是对集体所有制的替代。(2)在家庭经营不变的基础上探求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方式和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土地利用方式。家庭经营方式的改变,不仅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意愿,也会使政府粮食总量增长目标至少经受不确定性的风险。
二、土地股份投包制:新型土地制度模式的设计
在理论界提出的各种土地制度模式中,完善家庭承包制模式对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约束条件的考虑相对最为充分,因而它受到政府的推崇并成为我国现阶段上地制度建构的主体模式。这一模式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对家庭经营方式的充分肯定。这种肯定首先源于推行改革20年来农业家庭经营的成功实践,并且可以从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经验中获得支持,同时现代产权理论和农业发展经济学中亦不乏理论依据。但是,家庭承包制完善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对传体体制下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的权属关系存在的固有缺陷采取回避态度,试图绕过所有制通过经营形式的改善来克服根源于所有制的产权缺陷。不可否认,这只能延缓和积累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的不足进而刺激农业增长。
在现有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中,土地股份合作制最具创新意义。一方面它在集体所有制或公有制的前提下比较好地实现了集体产权的明晰化,另一方面又为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一条极富启发性的思路;一方面它迎合了农民实实在在占有土地的愿望,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政府土地制度创新低政治风险的要求。不难分析,土地股份合制与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依赖的约束条件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协调的,因而它的出现受到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关
注。现有土地股份合作制探索反映出来的最突出问题,是存在着以合作化经营或集体化经营否定家庭经营的倾向。尽管其出发点是试图克服家庭分散承包带来的规模不经济,但这种倾向还是值得认真反思的。因为农业中集体经营的低激励效应和高管理成本不制转变为土地股份共有制,并把股份共有制视作集体所有制的新型实现形式。土地股份投包制提出的主旨在于消除一些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误区,即忽视农业产业特性而试图以集中化、统一化经营取代农户的个体经营。因此,与土地股份合作制相比,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突出特点,是试图使家庭经营方式在土地产权清晰健全、土地配置规模合理的基础上继续成为农业持续增长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制度性保证。
三、家庭承包制向土地股份投包制的过渡
土地股份投包制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希图在较易得到政府和农民双方接受并支持的基础上,建构起土地合理流转和有效集中的机制,从而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过渡。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现代化指向和规模经济偏好决定了其建构的主要条件是,农村非农产业应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能够实现较大规模的非农转转移,使目前紧张的人地关系与劳地关系得以改变。如果没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出相对宽松的人地比例关系,70%左右的农业人口依然凝固在农业上实现就业和维持生存及低水平发展,那么,以减小土地有效流转阻力的土地股份化设计必然失去意义,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投包机制亦无发挥作用的可能。
>地股份投包制建构条件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还不具备该模式普遍推行的条件。因此,上地股份投包制在我国的建构,第一,在时间上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我国农业人口的比重还很高,农业人口的非农转移任务还相当艰巨;第二,在空间上将由点到面逐步扩展,首先在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地区形成,然后随着非农产业发展的地域扩张而逐步推开;第三,在农业发展战略上,应把土地股份投包制的建立与加速二、三产业特别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土地股份投包制是土地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而这一制度变迁的起点则是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由于在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方面的一致,使得两种制度模式之间能够实现较好的衔接。其衔接过渡可以通过三个阶段完成:
1、由农户土地承包权向农户土地股份所有权转换阶段。(1)认定目前集体土地按人均承包的合理性;(2)限定这种合理性的有效期限为截止目前,以后土地不再根据人口的变动而调整;(3)在承包权稳定化的基础上,赋予农户对经营的集体土地份额的股份所有权;(4)实行土地股份所有权和相应份额土地经营权的统一,农户可以直接经营自己应占股份的土地。
关键词:民间信贷 金融风险 金融创新 原生性
一、导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由于我国特有的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经济转轨进程中所造成的体制不确定性,使得我国的民间信贷既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诸多体制和环境方面的困难。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金融机构比较单一,国有金融机构处于垄断地位,市场运行效率低下,尽管曾经出现个人借贷和合会、私人钱庄等民间金融组织,但因法律地位问题或者被整体取缔,或者被迫转入地下经营。单一的垄断性的金融机构所导致的低下的金融运行效率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弊端是相当严重的。
任何的金融工具都存在着风险,国有金融机构并非不存在金融风险问题。民间借贷大部分的风险都是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和不透明造成的。政府如果一味地打压民间信贷的发展,只能迫使其转入地下经营,导致其完全游离于监管体制之外,从而加剧了风险,而且缺乏融资工具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与民间信贷能为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活力相比,风险引发的成本损失是可以接受的。如美国的“风险投资”制度,投资者自愿接受投资失败带来的损失,才能带来一系列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也是市场的配置作用。
政府应允许多种民间金融机构的并存,给民间充裕的资本和强烈的需求一个广大的平台进行资金链的运转,同时政府应当出台配套的法律措施加以监管将会使我国经济更加健康和富有活力。否则,地下金融的滋生只会增加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并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允许多元化的借贷制度的合法化经营才能遏制地下金融的产生,并且有效解决金融抑制的问题。所以,我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满足包括日渐壮大的中小企业和仍然挣扎在贫困中的广大农民的多层次的借贷需求,金融创新势在必行。
二、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
(一)民间信贷的概念界定
美国的经济学家吉利斯以是否纳入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为划分标准,把民间金融定义为:未能纳入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非正规金融机构。本文中的民间信贷是属于民间金融的具体形式,指相对于官方的正规金融制度和机构而言,自发形成的民间金融工具与信用机构。但是民间信贷正逐步地被正规金融机构所慢慢接受。
(二)金融制度创新的概念界定
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对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以及创造性变革而产生的新事物,从而获得金融领域内潜在的利润。本文所论述的民间信贷的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制度层面。
(三)激励系统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金融制度创新一定要为创新主体提供客观的利润空间,但利润并不是金融制度创新的充分条件。在国外的金融理论中,金融制度创新的激励问题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因为这些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激励机制,包括私有产权的界定、法律制度的明晰等。在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金融制度的激励问题更显其重要性。
瓦尔拉在《纯粹经济学要义》中写道:“自由竞争结构,不但对服务转变为产品来说,而且对储蓄转变为效益资本品来说也是一个自发的和自动调节的结构。” 这就阐发了市场和自由自发的竞争机制对于金融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一般来说,金融创新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在做计划,而是产生于企业和公司的单独行为。金融创新背后的基本经济动力与一般创新的动力是一样的,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的那样,通过追求自己的利益,他不断提高社会的利益,而且比他真的力图这样去做的效率还高。
有效的市场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且有自发的组织性的激励制度。这主要体现在,市场能使得金融机构和个人甘愿冒着金融风险为制度创新提供动力。创新永远是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的,犹如实验室中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一样,需要经过长年的试验并付出巨大的“试错”成本。社会科学的创新,特别对于金融制度的创新而言也是同理,许多金融机构(个人)如果因为金融风险而因循守旧,不敢创新就会停滞不前,无法获得经济上的发展。
金融制度的创新不仅能使金融产品的供给者获得利润,也能使需求方获得更好的服务。金融市场将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检验权交给了金融产品的购买者,这既促使金融市场的供求达到平衡,也有利于正确引导创新的方向,更加有利于市场上企业家的诞生――在竞争过程中优胜劣汰,有才能的经营者才能脱颖而出,获得超额利润进而扩大生产。
(四)金融制度创新的主体
从创新的主体看,在整个金融制度创新的类别中分为两种基本的类型――供给主导型金融制度创新和原生性金融制度的创新。原生性金融制度的创新是指单位创新主体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与其能导致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而实施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在理想状态中,它以产权界定明晰和自主决策为制度条件,但是现实中往往很难达到。原生性金融制度的创新是自生自发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供给主导型创新方式是指金融当局借助直接和间接的手段自上而下组织实施的制度创新,它以大量的公共产权和集权型决策体制为组织条件。在原生性金融制度的创新中,担任发起者的是金融市场第一线的参与者,他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为获得利润进行制度创新并独自承担风险。本文分析的民间信贷正是属于原生性金融制度的创新,它从破土而出到步步壮大的动力都来自于底层的民间需求。即使政府曾不断地打压民间信贷的发展,企图将其扼杀,但是民间信贷凭借强大的生命力获得了发展。
(五)金融制度创新的阻碍因素
尽管金融制度的创新有着许多的积极影响,但是实现中的金融制度创新却有着许多的制约阻碍因素,这与各国的现实情况有关。如果在一个经济高度国有化的国家,其对货币的需求通常只有较低的部分通过金融市场满足,而且由于金融的高度管制会使金融创新缺乏动力且很难实现。相反,在一些经济高度市场化的国家,金融制度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空间,通常也能更加的活跃。一个简单的逻辑是:金融制度创新的活跃性与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剧烈程度正相关。
中国外资
三、原生性金融制度的需求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需求
中国民间信贷制度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顺势而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以迅速地崛起和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因为其规模小、机制灵活而充满活力,为GDP的增长和劳动力的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民经济组成成分的变化, 国有、民营和三资企业在工业增加值中已呈三足鼎立之势,而民营企业却始终面临着融资困难的局面。比如在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金融抑制”带来的障碍,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传统金融体制不能有效动员社会储蓄和引导投资的制约。这种融资体制的现状和国民经济的现实变迁不相一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无法顺畅体现,其结果导致了地下金融的存在和发展,令金融风险增加和更加不可控制。正是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对民间借贷资金的渴求,迫切希望获得相关的融资服务,导致了对民间借贷机制的强烈需求。经济增长需要资本的投入,非公有制经济从正规途径融得的资金太少,远远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只能在民间借贷中获得资金来满足需求。
(二)中国农村市场的资金渴求
民间小额借贷还解决了农村市场对资金的大量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生产组织依然保持着传统农业的特点:经营规模狭小、劳动生产率低、资金盈利低,因而农户的收入水平一般不会很高,抵抗意外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弱,若遇天灾人祸导致农业歉收,或家庭礼仪支出过多,纳税负担过重,又或是农副产品销路不好等,农民都极有可能陷于入不敷出的境地,再加上自身积累能力的不足与近年农地收益的持续下降,导致农民在生活与生产等方面举债不可避免。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大量网点被大量撤走,而没有其他的措施填补这一空都。在正规途径无法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借贷适时地出现,解决了农村市场的大量的资金需求,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原有农村信贷制度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如借贷交易成本过高。在融资交易中,信息成本是影响交易能否进行的主要因素。信息成本包括贷款者对借款者信用状况、经济状况、借款用途或投资项目可行性的调查;贷款者对借款者行为的监督,定时核实其财务状况。一次交易往往需要耗费庞大的信息费用。这笔庞大的信息费用不会因为贷款额的减少而减少,也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转移信息成本,因此向单个农户发放贷款就意味着亏损,我国现有的贷款制度是为大额贷款量身定做的。
四、浙江民间信贷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拥有垄断的权力,为了满足其自身目标,国家必然会利用垄断权力制定出符合其利益的制度安排。在这种情形下,金融制度的设计就是以国有金融为主的安排,不论民间借贷机制是多么符合制度演进的规律和民间经济的需求,都只会受到国有正规金融的排挤和限制,从而民间小额借贷机制的外生供给很弱。但是,正如孟加拉格莱珉银行与美国的消费信贷制度一样,中国民间信贷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不断遭受打压和质疑,但是其极强的生命性使其走到了今天。而这种生命性就来源于它的原生性,民间强烈的需求和金融制度演变的必要性使得民间信贷制度从无到有,步步壮大,并开始披上合法化的外衣。通过对浙江省民间信贷发展的考察展示了中国民间信贷发展的真实进程,从浙江温州第一家私人钱庄――“方兴钱庄”的破土而出,民间信贷就开始为当地的经济生活发展提供服务。
钱庄蕴藏的巨大利润推动了各式各样的民间信贷机构发展起来,“标会”应势而生。从历史经验看,标会作为民间资金借贷的无奈之举,曾经为地方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调剂农村资金余缺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管理以及少数标头对利益的欲望不断膨胀,“倒会”事件的发生给某些地区带来经济损失。社会和政府开始过分地担忧民间信贷的风险问题,无任何经营问题的“方兴钱庄”也被关闭。钱庄被关闭,但是现实中对于小额信贷的强大需求并没有减少,反而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迫切。随后的20多年里,“方兴钱庄”的发起人方培林和众多的温州企业家一样,一直在尝试着民间金融的生存空间。2001年,方培林成立了温州首家私人担保公司――“方兴担保有限公司”,通过为公司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变通地提供民间信贷服务,在当地政府的默许下,担保公司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02年,浙江省台州商业银行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浙江首家以市场为导向自下而上组建而成的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仅作为特例存在,中央对其向更广范围的推广持谨慎的态度。其别指出的是:地方政府对民间信贷的政策――从管制到无为而治再到主动服务。这也将是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一个趋势,只是首先在浙江这个民间资本极为活跃的地方率先破土。
五、结语
将民间信贷放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制度环境下进行探讨,强调了民间金融的强大生命力和其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但是,中国垄断单一的现有金融体系对民间信贷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中国官方的金融监管机构不对民间信贷进行制度和法律上的制约和监管,导致民间信贷只能被归类为非正规金融甚至地下金融,而这也反过来使得民间信贷的风险性更加不可控制。所以我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满足包括日渐壮大的中小企业和仍然挣扎在贫困中的广大农民的多层次的借贷需求。
参考文献:
[1]国世平 金融创新:香港经验[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马国强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民间投资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瓦尔拉 纯粹经济学要义[M] 商务印书馆,1989
1.1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创新能力是企业间竞争的要素,顺应市场竞争要求,不断创新,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伴随着不断发展的知识经济与信息化,从而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了,加之同时不断提高的消费者消费水平,也不断影响变化着消费结构,这就要求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创造新产品,从而研发出一些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市场化程度,同时也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因此,也大大增加了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企业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应该勇于创新,对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1.3知识经济的要求:目前,我国处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特殊时期,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需要新的科技支撑点,新的知识型人才基础,以及创新的基础内容,力求将企业打造成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及人才密集的综合体。1.4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随着外商在我国市场投资的拓宽和投资方式的多元化,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面临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特殊态势,这就要求企业应积极改革传统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2.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大多数属于生产资料密集型企业,特点是投入大、消耗大、成本高。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思想观念陈旧: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不强,忧患意识急需加强,如:职工仅重视收入的多少;认为企业应该包办一切;抵触企业改革;对生活现状十分满意。2.2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大型企业由国有改制而来,多少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痕,计划经济体制很难消除,致使企业管理体制难以彻底改革,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3管理机制不灵活: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激励制度效果不佳,表现为:主动激励的少,被动的激励多;承诺的激励多,落实的激励少。2.4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总体来看,企业产品总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超前意识差和研发投入少,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企业无力完成管理创新。
3.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摘 要: 制度执行是否完全和有效往往比制度的设定更困难,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提供适当个人激励的有效的产权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对制度和制度执行的过分强调似乎忽视了逃避在制度规范之外的那些经济活动的创新意义。也许诺斯的新制度经济学只说“对”了一半,它强调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没有对制度给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制度创新需要调动经济最基层当事人的积极性,他们最了解自己也最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环境。
关键词: 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经济发展
目前商事制度改革正在进行,改革的结果显示全国企业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在稳增长、促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言自明。从制度本身的含义来说,执行是否完全和有效往往比制度的设定更困难。这的确是制度经济学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但是,所有这些制度也不^管制着一部分或很大一部分经济的活动,而不是全部的活动,剩下的经济活动肯定是在“体制外”进行的。长期以来,经济理论家们始终忽视对“体制外”经济活动的研究,仅有的研究也不过把这些活动仅仅局限在所谓的“地下经济”或“黑色经济”而已,远远低估了“体制外”经济活动的范围和重要性。实际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里,除了大企业和大银行之外,推动经济增长的更多的是中小企业和民间的金融活动,他们比大企业和大银行所主宰的经济更有活力和更有效率。之所以有如此优势,是因为他们不在“体制内”,因而不受规范制度的约束,从而更“真实”。
制度上要创新就需要调动经济最基层当事人的积极性,因他们最了解自己也最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同时当他们发现了现有体制的“漏洞”或者所谓“不完善”地方的时候,应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充分捕捉由这种体制“漏洞”所提供的获利机会。无论是技术还是制度上的突破与创新往往就这样发生。这个过程是民间的而不是政府组织和计划出来的。所以针对现有的经济体制,不是要责怪它的“漏洞”和“缺陷”,也许最重要的是需要承认那些发生在“体制外”经济活动的“合法性”。
事实上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来看问题,经济活动的“合法”与“不合法”本身是虚无的,它的界限是“状态依从”,就是说在讨论“合法”还是“不合法”的时候,必须针对一个稳定和成熟的经济体制而言,在这个体制中所有的制度安排和规则(规范)都可以从这体制的基本逻辑中得到解释和寻找出它们合法性基础。而对这个结构高度变化正在发展中的经济来说,合法与不合法的界限本身是在变动着的,所要合乎的那个“法”,正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市场制度建设的终极目标,它的形成正是经济当事人在自由的交易活动中通过不断的经济活动而交易出来,这正是“制度创新”的结果。
改革初期的相当长时间内,当事人拿“回扣”一度是经济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那时也许拿回扣的行为被认定为“经济犯罪”或“腐败”行为,但至少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有相当多的讨论。但是如认真研究“回扣”现象出现的原因,就可能对回扣的性质做出更合理的界定,起码这件事情出现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更需要加以分析研究,“回扣”的出现与非国有企业设法进入市场有关系。因旧的体制下只有国有企业生产的产品才能在国有采购销售系统或国有商店销售,而在当时的情况下非国有企业必须要打破这种制度的约束才能进入到更大的市场中去。对经济旧体制的变革往往也就是通过能抓住机遇的一些人的某种“寻租”活动开始的。这也就是所谓的“边际创新”,因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人们认定活动的原有准则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转轨事实上给人们提供了诸多可打“球”的机会。打赢了,体制就可能被突破,人们对新的做法就会有新的评判准则。甚至重新建立起“合法”和“不合法”之间的分界限。
同样道理,看待中国的腐败现象也不能离开中国社会和经济所处的转型期这个特征。转型期最大特点就是“寻租”活动的增长。而“寻租”活动的增长是与制度变革过程中大量创新活动相联系、相伴随,尤其是发生在企业家身上的寻租活动往往更加如此。需要特别关注企业家的“腐败”现象。一些企业家“腐败”只是因为“寻租”还没有合法化和公开化。有些企业家的“腐败”不是意味着某些体制不健全,而是体制还太落后。由于制度的落后一个企业家往往并没有得到对企业家精神足够的回报,由于制度落后一个成功创新的企业家或创业家往往因为“第一个吃螃蟹”而大起大落。所以在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期,不是制度不健全而是制度的落后导致大量的不公开“寻租”活动和企业家“腐败”现象的出现。用实例可帮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要一个更先进的制度还是要一个健全但落后的制度。这个例子对于我们来认识转型期企业家腐败现象也会是有益的。
有一位小有名气的年轻企业家身兼两职,既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同时又担任该国有企业与外国资本联合组建的“合资企业”的中方经理,两个企业生产几乎相同的产品。有一次,这位企业家遇到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他自己至今觉得这件事非常有意思。在他当厂长的国有企业里面,有一位产品的推销员出差回来,在报销时被发现作假多报了1700元。这件事“曝光”以后便被“端”到厂长那里等待处理。处理结果自然可以料想到。这位推销员即使不被开除,也肯定要严肃处理。第二天,这位厂长顺便在“合资企业”的高层会议上讲述了这件事。结果,这件事引起了讨论。在场的外方经理表达了个人对该事件的“处理意见”。这位外方经理说,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的企业里,那我就会从下个月开始把那位推销员的工资每月增加1700元,因为这件事说明我们对他的报酬大大低估了他的能力。外方经理的这个观点触动了我们这位中方经理,引起了他的思考和对问题的认定。他对曾经发生的这件事大发感叹,外方经理的“意见”对他的“刺激”不断流于言表。
这个案例引起我们思考的恐怕远远不止是这位推销员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如果我们的制度不能大大激励这个社会的企业家和创业家们更好地发展壮大,如果我们的企业家会因为“蝇头小利”而在“腐败”的罪名之下身败名裂,那么我们不是去怪罪我们体制的“漏洞”,而是应该反思体制的“落后”及这种体制上的落后对我们民间创新活动的种种抑制。只有具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观念,我们的制度才能顺利地朝前发展,来自基层的、民间的、大量的创新活动才能得到鼓励和促进,最终我们的体制转轨才有完成的希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学术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创新教授研究室制度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形式在我国长期以教研室制度为载体,立足于理性规则,重视目标、规章制度、运行程序等“硬性标准”,通过正式命令和互相交流使学者和学术相关人联结在一起,教研室制度形态的学术组织内部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多层次权力机构,也即严格规定权力与资源配置的上下级体制,在这一体制中,高级机构对低级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一、基于制度弱化的大学基础学术组织创生性驱动力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构架总体而言,上层即政府权力极大,大学权力次之,学术权力较弱,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手段,以行政权力为中心,以管理效率为主要目标的治校模式,“促使了组织的理性化与官僚制度现象的产生。带有理性、官僚制特征的学校教育,容易使人们(制度内之人)产生具有强制性和抑制性的性格”[1]。被管理者有可能向高级权力部门请求一个有关低级部门的决定,而这种请求是以一种明确的、规则的方式进行,因而具有强烈的官僚化倾向,至今它依然是我国实施范围最为广泛的高等教育基层学术组织运行和研究决策的重要模式。
大学是学术组织已成定论,这就要求大学的主体必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学术水平并非一个深奥莫测的附属物,它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核心”[2]。而就现存的教研室制度而言,其过度偏重于学科单元化和科层制的行政化功能,使人们相信应当存在另一种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的概念,它应该像一个有价值的分析工具一样,可以明确的表达出对学术组织和人与人之间的学术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关系。这个概念就是教授研究室制度,教授研究室制度预示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内置功能被重新以学术研究者为核心的功能化与资源的效能化实现制度化的重组,而且组织里的各种专门化可以相互协调。旧有的官僚色彩浓厚的基层学术组织制度设置不利于对那些似乎远离日常生活的事情进行长远和平静的研究,也排斥了对更接近教育教学和价值反省对象进行客观和公正的研究诉求,其所从事的是一种诊释性论证而不是一种引领提升,大学学术创新的低能限制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功能的发挥。凡有发展意图和求进取向的社会组织,其有效管理行为均起始于准确的组织定位。没有准确的组织定位,就不可能有准确的组织发展思路、方向、目标及措施的选择,其发展和管理也就难免盲目和混乱。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以教授研究室为载体改变了原有隶属于行政机构建制的教研室制度的等级结构和理性的管理程序,这种组织形式倡导研究者在学术活动中的个体自由与身份平等,强调一丝不苟和深思熟虑的作风。更为重要的是摆脱了官僚制的权力禁锢,在制度体系内部的决策形式基本上都是根据教授和管理人员达成的一致性意见而生成的,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做出的,每个人都被赋予了机会来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考虑同事的意见,专业能力的权威应受到重视,教授与行政人员之间彼此坦诚、互信。这种组织特性实现了学术权力的升位,与行政权力在高校发展决策选择中享有同等的投票权重。
二、基层学术组织中教授的身份角色认同与价值重建
由于传统的教研室型学术组织结构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制度创新生成新的学术组织架构来替代过时的低效率的旧有模式,以便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教授研究室制度。在理论上,教授研究室制度比传统型组织具有更高的组织再造能力和竞争能力,它强调了学者身份认同的重要性,追求更高的学术开放性与创造性。大学的教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复制、转移和传播,而是在探索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迁移性活动,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其内涵即从事探索和创造知识的实践,这不仅满足了大学发展学术职能的需要,其同步效应是提高了大学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的综合质量。被置于教授研究室制度下的知识共同体内部成员是建立在共同知识研究基础之上的平等关系,而且从空间角度看,它又可超越大学校园的屏障,成为一种更为广泛意义的存在,就内部成员的主体而言,学校是搞学术的,学校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教授,而且将来愈来愈加的如此[3],教授的角色认同与在界定是制度创新的生命载体,也可以称之为人性的职业化认知。教授角色认知的式微预示着学术道德与制度性道德的博弈开始出现关系的扭结,教授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文化与学术形象,教授的水平与人格如何,以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实体边界是明显存在的,但作为一种制度形态的实体制度,这种边界却逐步模糊和边缘化,这主要是因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正常学术功能的运行需要外置的机制性保障,这种基层学术组织是多重教授角色的结合体,这种复杂的角色又被分解到不同的环境亚组织中。教授研究室取代教研室从本质而言是一种超越式的制度革命,标志着学者的角色认同和学术边界由学者的集团化、学科化外延被延伸,学术活动看作是学者基于制度轨迹的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学者作为自然个体和社会群体成员的精神存在物,其信仰、理想、要求自主、个人成长、追求挑战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能在工作中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以及价值尊重。
三、应用型本科大学学术权力合法化提升的制度依赖
组织是权力的前提,同时也构成了权力关系得以展开的空间和场所。对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中的学术研究者其环境内置是不能游移于相应的学术组织与机构之外而存在的。理解这种学术生活的运转逻辑以及与之相应的学术权力的表达与合作形式,就演变成为教授研究室制度创新的学术权力合法化提升的理念性植入背景。所谓学术权力即大学内外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对学术机构的学术活动、学术资源等方面的控制力。所谓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协调是基于我们学术权力过小过弱而言提出的权力调整对策,也是根据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提出的一种要求。教授研究室制度实现了学者权力的释放,其重要方式就是以学术权力对象入手,以教授研究室为界,对大学内部学术权力的结构、特征、功能、合法性等的关注。
从大学本身来看,学术性是其主要特征,学术生产力是其第一要素。大学所具有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特权的合理性在于它们不断地呈现出对人类最高智慧和改造能力持久的信任的教育机构所体现出来的永久价值,即学术真理的本真接近规律揭示。而学术权力的合法化提升,就形式而言主要是从权力来源的角度审视学术权力,在制度框架下对于相关法律等规范性文件所规定的程序、规则、方式的行为属性分析,而非恪守规则性文本的价值判断;就实质性而言即是学术权力所尊奉的原则及其功能在理性、正义、自然法的行动属性分析。学术权力的实质和形式性的概念辩护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离开实质合法,形式上的合法性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而形式合法则为实质合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和表现形式。要实现大学学术权力在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的统一路向,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双向互动过程,而教授研究室制度提供了这种规则习化的路径依赖。由于其不同学校学术制度传统及学术理念的不同,故而对学术活动的规格和沿袭模式也各有差异,由此自然导致为实现学术产出多样化与效益化的设计亦即基层学术组织设置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研究者的个性,通常指作为个体的研究者区别于组织中的其他研究者或其他领域中其他者的独特的、整体的心理特征,即研究者的个体独特性。研究者的个性表现在学术活动中就形成了其个体的学术品格,有赖于多重环境与组织条件影响下,通过学术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教授研究室制度中的研究者个体作为其学术品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场域,有助于促进人格及其学术品格的充分发展。立足教授研究室的信息平台和研究空间,作为研究者的教师会创造出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学术生态环境,由此进而带动一个学科方向、一个学科领域、一批学生、一个组织,甚至是一个学院、一个大学的发展。
基层学术组织的独立性与开放性是综合了大学既是崇尚自由、尊重真理的学术机构又是开放的与社会交互作用的平台之双重特性,既满足大学之学术独立又满足大学之社会功能服务的需要,开放性选择为组织的独立性创造了自己拥有主动权的条件,而独立性又为学术组织的开放提供了丰富内容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5[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美)博耶.学术水思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论文摘要]营销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今天同质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缺乏创新的企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本文通过论述营销创新的内涵与重要性,结合烟草商业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目前商业企业创新营销的途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烟草业的格局和走向将深刻影响长期以来脱离真正市场经济砺练而保守封闭的中国烟草产业,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必将给中国烟草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做为市场营销主体的烟草商业企业,要逐步适应市场,提高烟草核心竞争力,营销创新是关键,因此认真探索和研究中国烟草行业在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创新途径,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营销创新的内涵和重要性
1.营销创新的内涵
所谓营销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非要求一定要有创造发明,只要能够适应环境,赢得消费者的心理且不触犯法律、法规和通行贯例,同时能被企业所接受,那么这种营销创新即是成功的。
2.商业企业营销创新的重要性
(1)构建“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目标与任务决定了营销创新的重要性。在国家局提出的“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目标与任务的指导下,截至2006年年底,烟草工业公司从2000年的180多家精简到30多家,卷烟品牌从1000多个整合到100个左右,但从目前市场卷烟品牌规格数目来看,同档次同规格的产品依然较多,消费者对卷烟产品的挑选余地仍然很大,能与国际卷烟品牌抗衡、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大品牌、强品牌尚未形成。这就需要商业企业加强品牌营销的创新工作,在原有细分目标市场、引导卷烟消费、宣传促销等营销方式的基础上,引入营销创新元素,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卷烟大品牌。
(2)掌控销售渠道决定了营销创新的重要性。从国内国际烟草业的发展要求和市场形势分析,无论是立足于当前还是立足于长远,卷烟销售渠道都是中国烟草保持核心竞争优势所在。零售客户做为卷烟销售终端,其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商业企业要树立“客户至上,服务为本”的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流程,搞好服务营销创新的整体策划,积极为客户做好服务,让其有利可图,有钱可赚,以此增进批零友谊,加深理解,充分提高他们对中国烟草的满意度、忠诚度和依赖度。
二、营销创新的四大要素
美国管理大师熊彼特曾提出企业创新的五个有形要素,而营销创新属于无形要素范畴。事实上无论有形要素,还是无形要素的创新都需要一种思想或力量上的支撑。从目前商业企业营销实践来看,虽然在借鉴优秀企业营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提出了服务营销和工商协同营销等新理念,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受到了传统营销模式的束缚。烟草商业企业要适应国际化竞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营销方式上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的思想和行为,在营销创新过程中切实把握好观念、思维、精神、制度四要素,才能有效发挥营销创新的作用。
1.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
所谓创新观念,就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营销环境中,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形成的一种创新意识。不破则不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已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随着烟草行业改革逐步走向深化,商业企业逐渐意识到创新对于行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身践力行,在全国烟草行业开展了以“自主创新,支撑发展”为主题的“创新年”活动。然而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只有正确的创新观念指挥支配着创新形成的全过程,商业企业的营销创新才不会流于空泛,夭折于市场竞争中。
对于具有垄断独特性质的商业企业来说,要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首先要破除“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要彻底摒弃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保守落后的观念和陈旧僵化的思维模式,在学习国际先进营销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提升烟草营销的实践经验,促使商业企业站在增强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促进行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和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的高度来思考烟草营销发展的方向,制定适应中国烟草市场的营销发展战略。
2.培养正确的营销思维
企业要做好营销活动就必须使营销人员具备正确的营销思维。思维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一般属性和内在联系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营销思维的培养就是要在营销人员的头脑中建立起一种营销意识也即工作状态。客户经理做为商业企业市场营销的“神经末梢”,一是要熟练掌握营销的理论知识,严格区分营销工作与推销工作、营销观念与销售观念的本质差异;二是要明确客户经理的岗位职能,要从过去以销售为中心的访销员逐渐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经理,客户的喜好、需求、满意应作为客户经理营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要做营销工作中的细心人,要善于观察市场上的卷烟走势、观察周围的事物“消费者”行为,深度挖掘营销创新的切入点。
3.具备坚韧不拨的精神
面对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营销创新的风险无时不在。营销创新极容易受挫,或是被束之高阁,或是不敢执行,这样就打击了营销创新的积极性和开拓精神。所以,必须要有坚韧不拨的精神做支撑,才能确保创新的大厦不倒。当然营销创新不一定成功,但是坚韧不拨却是营销创新所必须具备的精神。
4.制定缜密的营销制度
只有使营销创新制度化,才能使创新观念、思维和精神有了根本保障,从而充分的调动营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有的放矢的进行营销活动,适应变化。
三、商业企业营销创新的途径
1.树立知识营销观念
知识营销是指在企业的营销过程中,使企业的广告、宣传、公关、产品注入一定的知识含量与文化内蕴,帮助消费者增加与商品相关并实用的信息与知识,提高他们的消费与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推广产品、树立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的目的。知识营销观念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新营销观念,它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主张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烟草行业所强调赋予营销以更高的知识含量,更注重的是与零售客户和消费者建立起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使营销过程更加知识化。因此,商业企业应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通过改革改制、自主创新,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真正融入国际化竞争大格局,彻底实现政企分离,深入挖掘知识营销的潜在价值,变无形资本为有形资本,为烟草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2.建立健全营销创新组织与营销创新机制
随着烟草行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商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由于多方面原因,还没有实现有效创新,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没有建立高效的创新组织。商业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根据营销创新发展战略,以实现创新的稳定发展为目标,对营销创新组织结构进行总体的规划,为整个营销创新工作提供组织保障。笔者认为商业企业应在确立创新方向并准确把握营销创新战略的基础上,借鉴采用“金字塔”型的创新组织结构,包括设立决策管理层面上的综合机构;成立不同专业的专家委员会,从社会吸纳资深专家担任委员;按照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设立相应的分中心和课题组,比如在营销中心下设营销策划决策组、市场信息研究小组、营销创新课题组等。
在建立创新组织机构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确保创新组织的有
效运转。一是要建立营销创新效益控制机制。创新项目的开展离不开项目资金作保障,一方面商业企业应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参考国内外同行业的投入水平,确定自己的创新费用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营销创新的效益控制机制,加强创新资金的管理,保持营销创新成本的合理性、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营销组织的合理性。二是要建立科学的营销创新管理机制。要制定各项基本制度,落实各部门的职能;要同步改革现行的人事、用工及分配制度,形成“全员营销,人人参与”的氛围;要制定创新管理程序,使创新工作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三是要建立健全与营销创新配套的风险控制机制。针对营销创新组织机构、人事用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化,应制定更为严密的营销创新管理办法及各个业务环节的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防范和化解营销创新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3.营销人员管理制度创新
所谓制度创新,也就是用一种效率和效益更高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各种创新的前提,没有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制度,企业的其他创新不会有效也不会持久,特别是在当今烟草行业买方市场时期及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时代,商业企业在经历了“生产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后,必须适时转向“创新管理型”,而这其中尤其是要对营销人员进行管理创新。因为只有拥有符合要求的高素质营销人才,才能保证企业市场营销的成功。然而当前商业企业的营销人员要么素质不高,不适应现代经济形势的营销工作;要么就是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薪酬体制和用人机制的激励作用很低。这一切都是导致商业企业市场营销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使营销人员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必须尽快予以革新。
商业企业必须改革现有的用人机制和薪酬分配机制。既要建立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的激励机制,也要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商业企业必须树立使用与培养相结合的长期发展思想,培养选拔优秀的烟草营销人员。在今天这个正告别短缺步入过剩、告别资源经济面临知识经济的时代,营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补充是不可忽视的。虽然商业企业一直提倡建立“学习型企业”并坚持定期组织学习培训,然而学习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能否将知识学以致用的问题。在目前烟草行业改革过程中,商业企业要走出营销困境,就必须加强营销人员的学习培训,并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建议一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一批管理型、经营型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二是要让优秀人才优先享受公司的再教育、培训以及深造、考察的机会。并根据发展需要,开展外聘专家、自办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三是鼓励营销人员在实际营销过程中总结创新营销方式,并对学术带头人和业绩突出的人才给予相当的奖励,并在工资、职称晋升和干部选拔方面优先考虑。
4.明确营销创新目标
营销创新要有明确的目标,而营销创新目标建立在商业企业对卷烟市场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要确保营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使营销创新工作真正推动卷烟经营和市场管理工作的开展,商业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为目标,对目前中国烟草所处的市场环境、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全面诊断,找出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需要进行完善的重点环节,从而确定营销创新的目标。笔者结合烟草行业目前的营销态势,认为商业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营销创新目标:一是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与创新制度建设,提高管理综合效率;二是加强品牌培育,提高名优品牌集中度;三是加强服务营销工作,提高零售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和依赖度。
5.建立营销创新评价体系
创新评价体系是创新行为的指挥棒,对营销创新的发展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商业企业应建立起能充分体现营销人员创新素质和能力的评估内容、方法和标准,形成能客观准确地评估营销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借助营销创新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营销创新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创新目标能否实现做出全面的、准确的结论,以利于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不断推动企业的营销创新活动。创新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创新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评价,主要对创新目标、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对企业的整体影响等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二是对营销创新项目的评价,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以定量为主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支晓晔顾力刚:《国有燃气企业创新的途径和原则》
[2]刘文新:《企业营销的四大创新法则》
(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政府,河北唐山063302)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发展也就意味着挑战,市场竞争也渐趋白热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引进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走适合该企业发展的特色道路。笔者对我国企业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阐述了创新性的管理理念在企业发展中的必要性,在以后的企业管理中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068-02
收稿日期:2014-07-12
作者简介:李福静(1982-),女,河北唐山人,文学学士,稻地镇人民政府科员,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将我国的众多企业推到了国际化的大市场。在这种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要想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不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并加以改进,使其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与变革的必要性
(一)企业缺乏先进管理理念的支持
我国现今的企业经济管理中,创新性管理理念的引用仍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虽然很多企业已逐渐将经济管理提到了发展日程,但是实际的企业管理中却并没有将其很好的贯彻落实,这就使得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改革成为了面子工程。而在实际的企业运行和经济管理中仍旧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就使得企业不能很好的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在激烈的竞争中也毫无优势可言,为企业发展造成了瓶颈。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现使得企业的业务拓展也需要在全球经济市场中展开,这种大范围、多精英的发展模式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鉴于这种情况,企业更加需要不断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探索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特色道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从而扩大市场份额,这也会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跨越性的进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所以,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社会背景下,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创新性的经济管理能力,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三)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中存在较大的问题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举措。而实际的经济管理中,往往没有科学理念的支持,企业内部的人事管理也不尽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学管理理念的贯彻落实。我国现今的企业内部管理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或者虽然制定了目标但不具有战略意义,无法灵活的运用到企业发展中去,这使得内部统一的经济管理模式难以建立,使得工作人员无法进行统一的调配安排,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使企业建立创新性的经济管理制度具有很大的困难。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充分贯彻先进的创新管理理念
企业进行经济管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贯彻落实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创新管理理念对企业进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环节做好了,后续的经济管理创新才能顺利进行。在先进创新管理理念的落实中,企业发展的领头羊即高层管理者要发挥很大的作用,首先必须让他们了解到先进管理理念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在今后员工的工作任务分配中有所渗透,进而使所有员工认识到先进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并在工作过程中有所体现,自上而下的提高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此外,对于企业中存在的旧的管理理念,领导者要对其进行逐步的纠正,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要保证企业组织可以消化新的理念,从而实现很好的贯彻创新理念。通过一步步的前进,实现企业发展以创新理念为指导,促进企业的创新化管理和特色化发展,从而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二)不断调整和创新组织结构,实现组织创新
现今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方面仍沿用旧有的管理理念,但它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已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因此企业经济管理和内部的人员结构亟需投资和改革,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在进行组织创新时,第一要将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淘汰传统的层层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传递不及时的弊端,保证信息的时效性。第二要将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减少传统组织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组织结构的模式不再那么死板、单一,能够更灵活的应对市场的变化。第三,要善于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组织结构,为实际的组织结构创新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实现信息共享化,人员管理透明化、及时化,因此建立一个虚拟的组织结构创新模型,对企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三)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经济管理理念
在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中,必须将管理中的人放在首位,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现如今各行各业的国际化竞争,说到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企业创新管理中也必须将人才资源放在首位。在以前长期使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未能充分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极大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创新性的经济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员工,使员工对企业生产有极大的热情,这也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四)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创新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这一过程中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制度的约束。企业在制度创新方面,可以制定一些公众认可的条约,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双向联系,更好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再加上众多市场调研,可以使产品更好的融入市场。企业内部同样也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与上述的约束机制协调配合,共同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企业在进行制度创新时也同样不能忽略组织结构的创新,多管齐下,才能全方位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五)实现内部控制创新,强化企业的监督与管理体系
为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制定稳定的发展道路是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就必须从内部进行控制创新,还要进行科学的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企业的进步发展。财务及其相关的经济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在企业内部进行制度创新能够为企业经济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企业也不能忽略内部控制,这样有利于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经济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使企业的每个进步都在预计的范围内,减少意外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通过内部控制创新,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内在的支持力量,能为经济管理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严格的监管制度又能使企业的发展在管理者的控制之中,使发展中的危险性大大降低,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往来愈加频繁,在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旧有的企业经济管理方法已经已跟不上企业前进的步伐。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行创新性的经济管理方法,而企业经济管理方法的创新主要应集中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创新上。此外,高层管理者也应该认识到,不能仅靠经济管理创新来促进企业发展,还应该从管理制度、内部组织结构方面来进行改革创新,多方面共同进步,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文胜.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如何实现[J].时代金融(下旬),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