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范文

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

第1篇: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范文

(一)重点加强婴幼儿主辅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二)继续落实农村家宴申报备案制度,做好农村家宴食品卫生指导服务,农村家宴申报备案率达90%。

(三)做好白酒、肉及肉制品、“大桶水”等大宗食品食材,以及食品包装等相关材料的监督检查,做到安全检查全覆盖。

(四)全面开展“餐桌污染”治理工作,强化小卖铺、小商铺、小餐馆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五)强化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学校食品安全。

一是开展“违禁超限”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饲喂不合格饲料、滥用农兽药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加大白酒、酱油、醋中塑化剂、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调味料中苏丹红和罗丹明B、婴幼儿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等监测和监督抽检力度。

二是开展“假冒伪劣”专项整治。严密排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小作坊小摊贩小市场、食品初加工集中点等领域,严厉打击过期食品、冒用品牌、虚假标识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组织开展好清剿“黑窝点”攻坚战。

三是加强农村家宴管理。集中整治农村家宴中的不规范行为,落实5桌以上聚餐申报制度,对厨师进行食品安全强制培训,对农村流动厨师实行备案管理,定期开展健康检查,督促实行亮证经营。重点强化许可准入管理,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

四是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重点项目实施期间,按照省、市、县统一部署,开展联合执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加强各监管部门和监管环节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进一步落实报告、通报、交办、督办和联系会议制度,真正形成监管合力。

严格规范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行为,强化药械质量监管,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提升药品稽查工作效能。加强药品广告监管。

开展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及化妆品违法使用禁限用物质专项整治。对缓解体力疲劳、减肥和辅助降血糖类保健食品和宣称美白、祛痘、祛斑、染发类等化妆品加大整治力度。切实加大对假冒伪劣保化产品的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秩序。

加大《新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培训力度,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素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宣传,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宣传教育,组织集中培训,加强舆情研判,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修订完善《__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__镇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统一指挥、步调一致的应对处置机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研判和应急处置,加大正面引导力度。

一是健全制度,完善体系。各村(社区)、镇属相关单位及食安委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兼职人员,完善制度,明确监管责任。

第2篇: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范文

这样的事情并非罕见。我曾经慕名到了芝加哥的中国城,看见一家被推荐为“菜很地道”的餐馆处于停业整顿状态。在美国各个州或县,都有类似的餐馆食品安全检查体系。纽约州从去年开始的“安全评级”很值得一说。

消费者将评级作为

选择餐馆的可靠依据

2010年,纽约州决定从7月开始,对餐馆不仅要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查评分,还要根据评分进行分级,餐馆必须公开标识所得到的评级。

在这一体系中,主管部门会派检查员突击检查餐馆。检查项目是统一设定的,分为三类,每一类又有很多细致的小项,违反各项会给不同的分数。第一类是 “危害公共安全”,可能直接影响食品安全,比如从非正规渠道购进原料、使用野蘑菇、生牛奶等不合格原料、接触熟食不戴手套等,这类违规如果在检查结束之前没有纠正,会导致至少24小时停业整顿;第二类是“严重违规”,指能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的,比如有老鼠活动的痕迹之类,会得到至少5分;还包括在检查结束前被纠正的“危害公共安全违规”,比如食物没有充分煮熟、该保温的没有保温、该冷藏的没冷藏、工作人员上厕所后不洗手、生熟食混杂等,每一项至少得7分;第三类“一般违规”,指可能间接影响食品安全的,比如地面不清洁、垃圾桶放置不合格、厕所比较脏等,每项至少得2分。根据每一项的情节轻重,还会增加分值。比如说,破损或者有污点的鸡蛋是严重违规,7分起评。如果这样的鸡蛋不超过6个,是“一级”得7分;25个以上就是“四级”,会得到10分。所检项目的得分相加,不超过13分会得到A级;在14~27分之间,是B级;而28分及以上,就是C级。

这个评级必须张贴在餐馆的醒目位置,使路过的顾客也能清楚地看到,否则就会受到处罚。此外,在政府的网站上,可以查到每一个餐馆是什么时候被检查的,不仅可以看到是A级、B级还是C级,还可以看到具体的得分是多少。对于消费者,这是一个选择安全餐馆的可靠依据;而对于餐馆,则是很大的约束。

评级体系需要被公正地执行

其实,这样一个体系也并没有太出奇的地方。它是否真正有用,还是取决于能否公正地执行。不谈执法人员的素质因素,这个体系在设计上作了这些努力来避免腐败:

1.评级的目的不是为了罚款或者“认证”,而是促进餐馆改进。对于初检没有达到A级的,允许餐馆使用“评级进行中”的标识,从而获得至少一周的时间来改进,若在重新检查中合格了,就可以获得A级。评定为A级的餐馆一般一年内不会再次被检,得B级和C级的餐馆则分别在5~7个月和3~5个月之后会被重新检查,从而获得改变评级的机会。

2.政府会为从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让他们学习如何保证食品安全。评分表也是公开的,每个从业者可以对照着进行“自检”。

第3篇: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范文

努力创新工作,深化食品安全“三网”建设,使我镇食品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现将20*年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职责明晰积极深化食品安全责任网建设

今年以来,我镇根据县政府《20*年*县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年初,我镇就在认真搞好调研的基础上,科学拟定并及时下发《20*年*

镇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班子会上,镇主要领导多次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好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

主要困难和问题。分管镇长围绕各阶段食品安全工作重心,多次主持召开了食品安全专题工作会议,及时研究部署工作并多次带头深入一线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为统一组织领导、协调好各成员单位抓好食品安全工作,今年,我镇在健全食品安全工作相关制度、深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建设上狠下功夫。一是与相关单位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在县、镇

两级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后,我们根据本镇实际情况,随即与各村(社区)、有关企事业单位签订《*镇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及时配套出台了《*镇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

《*镇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将食品安全责任区域的划分细化到村、社区、单位,并且明确了责任人,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各级的食品安全意识,确保各单位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二是制订

完善了《*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案》。该方案在确保镇食安委发挥统一、权威、高效的组织协调作用的同时,又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分工,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分解落实

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三是修订完善了《*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应对全镇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我们根据新近制定《*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修订完善了《

*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能快速反应,有效开展应急处置,控制事态发展,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察工作。四是完善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制度。为了尽可能减少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盲区,化解监管工作中的难题,进一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工作,我们今年继续实行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制度。质监、卫生、工办等食安委成员单位通过定期联系工作

、共享信息、例会等方式,互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探讨加强综合执法和日常监管方面的措施、对策,及时协调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二、强化监管通力合作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食品安全工作环环相扣,覆盖面广,监管难度大,我镇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始终坚持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原则,配以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积极落实分

管措施,努力抓出监管工作实效。

(一)强化防范意识,做好假日值班及日常检查工作。坚持始逢节假日“三有”制度即:有人接待、有人拍板、有人实施。在20*年春节、元旦、五一、十一以及各周末都安排了三名以上政府公务人员

值班,确保在发生诸如食品安全等突发性事件时,群众及相关单位能及时找到事件处理人,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保障百姓人身财产安全。

同时政府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遵循节假日重点检查,平时不定期抽查的工作原则,政府带头,各食安委成员单位配合执行,20*年多次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截止到目前,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共出动执法人员65人次,检查餐饮单位167家,对存在卫生隐患的单位发放卫生监督告知书,责令整改。在后期的整改检查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单位基本都整改到位,全镇食品卫生安全情况大幅度好转。

(二)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对食品行业进行分类、分段整治,取得不菲成绩。

1、兽医站协同各行政村积极落实禽畜检验、检疫措施。认真吸取供沪生猪瘦肉精事件的教训,给每户养猪户发放宣传资料,并与其签订保证书,同时,强化对屠宰上市生猪的“瘦肉精”检测力度。积极

配合农经、经贸、工商等部门整治生猪屠宰秩序,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强化源头治理,严防各类问题猪肉流入市场,确保了我镇群众能吃上放心肉。

2、质监站积极做好本镇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日常巡视巡查及食品抽检工作。我镇共有6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具体涉及糕点、饮用水、酒类、饮料及食品包装容器等的生产加工。一年来,质监站

对这6家企业全部进行了巡检,全年共检查78余次,共出动检查人员132人次。通过日常巡视巡查,实现对每一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从原料把关、添加剂使用、到出厂检验等各环节的全程监管,并及时将

检查情况录入数据库,实现了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长效动态管理。同时,在日常巡查中,他们还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起票证档案和进销货台帐,从而有效地防范了各种违法食品进入市场。其次是做好

食品中微生物、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等重点指标监督抽检工作及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监管工作,努力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关。对于连续二次抽检同一种食品不合格的企业,他们进行加严检验,

加大执法检查和后处理力度。二次以上抽查不合格则将该企业列入“黑名单”数据库,进行重点监管。

3、今年以来,*工商所从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出发,把食品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调整巡查队伍,强化食品监管力量,查处无照经营,公布举报电话,组成快速反映体系,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确保辖

区食品安全。今年除及时完成上级局交办的各项任务外,该所还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和宣传活动:春节前夕,组织开展节日市场整治,共检查经营户126多家

,取缔无照经营12户,其中无照饮食摊点2家,立案查处假冒卷烟案件3起;鉴于苏丹红的巨大危害性,根据国家总局《关于查处含苏丹红辣椒制品的紧急通知》精神,*工商所立即开展专项检查,出

动工商干部4人次,巡查车1辆,排查各个农贸市场和超市,对存在问题的,标注有“重庆诚远食品有限公司”的“美名洋”海椒面等数种辣椒制品做撤柜处理。*工商所还积极开展了多次专项调查、

宣传工作,为全镇百姓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4、镇卫生院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卫生监管工作,坚持每月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对本镇范围内的商店进行抽查。继续落实家宴监督管理制度,针对家宴涉及面广,监管难度大,影响严重的特点,镇卫生

院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对在本镇范围内举行家宴的居民进行指导,并作好监督工作,尤其是五一期间,集中指导监督家宴17家,确保居民用餐安全。中考期间,卫生院对中小学食堂进行重点检查,对

学校周边小吃店、小卖部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学生考试期间有个安全良好的用餐环境。镇卫生院一如既往地开展食品从业人员体检及培训工作,对流动摊点进行经常性整治,为本镇的食品安全工作作出

不懈的努力。

5、今年,镇食安委根据群众举报,果断出击,端掉了一大型保健食品非法宣传销售点。该宣传点打着“四川成都科创药业集团”的旗号,宣传并销售银花胶丸等一些保健食品。经调查发现,该保健食品

宣传销售点规模较为庞大,每天早间5-6时,有将近500名群众围观和购买,其中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人。并且举办者在宣传和销售上存在诸多违规行为,有欺诈、误导消费者的情况。据此,相关部门责令

该宣传销售点立即停止相关活动,并要求其负责人到卫生监督部门接受处理。经过严格整治,该点的宣传、销售行为均已停止。避免了更多居民上当受骗,保障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6、20*年*镇还大力开展不规范豆制品小作坊整治工作。镇政府召集质监、工商、卫生及经济建设服务中心等部门共同商讨整治步骤和策略,制定实施方案。镇政府分管领导带头上门给各豆制品小作

坊业主做思想工作,使其充分认识不规范生产豆制品的危害性,支持配合整治活动。对在规定期限内拆除关键设备——锅炉的业主,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对有意愿规范生产豆制品的业主对其进行业务

指导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对整治后已停产的豆制品小作坊加大巡查力度,巩固整治成效。通过专项整治,我镇原有的五家不符合生产条件的豆制品小作坊已全部停止生产。其中,四家豆制品小作坊的

锅炉均已拆除,一家豆制品小作坊正在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在该镇市场上已看不到无“QS”标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豆制品。

7、面对霍乱防控的严峻形势,我镇积极行动,多措并举,严防霍乱疫情发生。周边乡镇霍乱疫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在第一时间召开防控工作紧急会议,周密部署防控工作。明确各村各单位负责人是

霍乱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抓好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各联村干部肩负督导责任,督导不力的要负连带责任。根据霍乱传播规律,土井和露天粪缸是重要的传染源,落实这两大重点部位的专业消杀工

作尤其重要。我镇首先组织各村分管人员进行消杀工作培训,再由各村对承包组长进行二级指导培训;其次是实施漂白粉发放层层签字落实制,确保漂白粉投放消杀到位;三是抓好投放消杀工作抽查。

防控期间,对打算近期举办宴席的家庭进行劝导,建议延期举办。对延期有困难者则督促举办者和厨师提前三天向村卫生人员报告备案,并作个人身体健康状况承诺。镇村两级卫生监督员逐户上门进行

卫生指导,严防群体传播事件发生。根据霍乱发生人员以外地民工居多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了外来民工聚居地管理。要求企业负责人切实保障民工聚集地的卫生,并强化了对外来民工的霍乱防控知识

宣传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在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各有侧重的抓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上,镇食安办协调各方力量,协同作战,有重点、有针对性开展对本镇辖区内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及整治活动,以期更好地发挥联合执法优

势,完善综合执法机制,从而更好地保障本镇食品安全。

一是20*年元旦、春节、两会期间,*镇政府对全镇131家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包括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学校、幼儿园、宾馆、饭店、小吃店、超市、商店、食品加工企业、生猪屠宰点等多家单

位进行检查,检查次数多达8次,人次达150多人次。此次检查取缔了无照经营户12家,对存在卫生隐患的单位发放卫生监督告知书,责令整改。二月份,镇政府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我镇董司村一村民在

家中自制酱油并出售。镇食办会同质监站、工商所、医院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取缔了这家私制酱油窝点。五·一期间,根据政府《关于做好20*年“五·一”期间食品安全监管的通知》、《关于开展

20*年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等通知的精神,政府又对全镇103家相关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共计检查次数7次,检查人次达36人次,责令一家无照经营的食品生产企业停止其经验活动

。经过多次重点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基本保证我镇居民吃的安心,用的放心,健康安全得到了保障。在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镇食安办组织工商、质监、卫生、工办等成员单位,以冷饮、饮料、饮

用水、糕点、奶制品、豆制品、儿童食品等为重点品种,对全镇范围内的部分食品生产企业、所有的超市、批发部、商店、小卖部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170多人次,发现部分小餐饮业存

在证照不全、进货索证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及部分超市、小商店将生活用品与食品混放等问题,检查组都要求限期整改到位,从而有效地杜绝了食品安全隐患。

二是围绕“防控急性肠道传染病”为中心抓好食品安全,主要措施是落实了农村家庭宴席申报备案与指导相结合的管理办法。首先是抓宣传教育。镇食安委通过各村食品监督员上门分发宣传资料、广播

站举办家庭宴席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宣传,让农民群众特别是家庭宴席举办者和农村厨师切实增强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知晓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等方面的卫生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5500多

份;其次是抓申报备案,镇食安委要求各村食品安全监督员在农村家庭宴席举办前三天做好申报备案相关工作,摸清情况,把握工作主动权,对农村家宴作业厨师进行了基础情况调查,并对每次农村家

宴实行了申报备案;最后落实在上门指导。在宴席举办前由村监督员及社区卫生专业人员到每一户举办者家中开展上门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

三、完善网络,下移重心,着力推进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管理。

抓食品安全要“治标”更要“治本”,而扎实推进“三网”建设正是实现农村食品安全的一项治本之策。今年,我镇在积极深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建设的同时,又努力在巩固深化“基层群众监督网”

、“农村现代流通网”上做文章,着力推进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打造农村安全消费环境。

一是积极抓好群众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努力下移监管重心。农村是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最薄弱的地方,为改变这一局面,我镇在今年切实加大了各村(社区)食品药品监督员和消费维权联络员队伍建

设,举全社会之力,打食品安全之基。镇食安办联合卫生部门对各村(社区)的监督员进行了农村家宴指导知识培训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11月30日,根据县食安委的统一部署,我们又组织全镇的食品

监督员参加了县级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全镇食品监督员队伍的业务知识得到更新,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安全群防群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增强。群众监督

队伍建设的日臻完善,大大充实了农村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下移了监管重心,减少了监管盲区,扩大了监管的覆盖面,增强了监管的时效性。一年来,各村食品药品监督员和消费维权联络员除了

做好食品监管法规、消费维权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及消费争议的调解工作外,还积极履行食品安全教育监督职责,及时发现并上报涉嫌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案件线索,确保了农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二是完善区域配送中心,积极深化放心店长效管理。为进一步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建设,今年,在镇食安委大力支持下,*县首家区域配送中心——*镇大众商行继续对我镇“放心店”食品实行统

一配送,配送率达到70%以上。该商行与浙北配送中心紧密链接,大部分商品从中心进货,质量有保证,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村群众消费安全。为巩固深化“百村放心店—示范商店”创建成果,实现放心

店长效管理,今年镇食安委协同工商部门对已验收通过的“百村放心店—示范商店”,在“五个统一”的基础上,又建立健全了示范商店督查、退出制度,进一步增强了经营业主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

、规范经营意识,让每一家示范店真正成为农村群众放心的消费场所。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努力形成各方关注食品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

食品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镇食安委十分重视宣传教育。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努

力营造食品安全“人人重视,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来关注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达成群防群治、综合管理的目的。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期间,镇食安委早作安排,开好协调会,与工商、质监、卫生等成员单位共同制订好宣教计划。镇工商所通过展板向群众宣传了一些假冒伪劣食品的辨别知识;镇消协分会、卫生

部门通过向过路群众赠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手册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维权等知识。宣传活动当天,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质监部门则通过召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培训会的形式,宣

传贯彻产品审查细则相关内容和法律法规知识,督促企业及时做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报工作,提高其法制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为扩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从去年起,镇食安委就在春节、五一、国庆等食品消费高峰期,都通过农民信箱短信平台,向辖区内群众发送食品安全小常识或警示短信,教育群众积极关注食品安

全。另外,工商部门还通过不定期“消费警示”,对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通报。

第4篇: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科学技术;食品安全管理;支撑作用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2-0112-07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解决食品数量问题要依靠科技,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同样要依靠科技。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是食品安全研究的重点课题。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管理的支撑作用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必要手段,因此加快科技创新,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对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管理的支撑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指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技术,既包含了食品中的农药、兽药残留和致病菌等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技术,还包括其它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扩展及衍生指标,如食品的原料及包装材料各种指标,食品生产环境的检测技术,食品的生产、运输及保存的各个环节的检测技术等,包括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1]。因此,仅对食品的最终产品进行安全指标的检测,不足以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评价,还应该对食品生产的每一个过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测,才能真正保证食品的安全。同理,食品安全的监管也应包括食品生产、运输、储藏的全过程,每个过程的监管都需要相应的检测技术的支持。所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一切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的前提,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先决条件。

1.2 国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现代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源自于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国家,如美国的EPA、FDA食品检测方法,欧盟标准委员会的食品检测技术等[2],代表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陆续被其他国家所采用,其最新检测技术研发,特别是对食品中未知危害因子的检测技术开发,更是保持着一定的优势。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正是因为具备完备的检测技术体系和相关的制度,具备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质量处于较高的水平。

1.3 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可检测指标较少,仅限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理化指标。此后,一些现代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逐步引入我国,首先引入的是以色谱技术为依托的农药、兽药残留和生物毒素等食品中痕量有毒物质的检测技术,初步形成了以色谱、光谱等仪器为基础,以酶免等快速检测技术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

我国食品检测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检测技术多为国外引进,自主研发检测技术较少,不利于食品的对外贸易。二是检测技术手段相比落后,主要体现在高、精、尖检测仪器的配备上。三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室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发展较好,西部地区及基层检测技术相对较弱。四是从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科技人员较少,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

1.4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科技的发展使食品变的更加丰富,但是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需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断创新,才能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当前对于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

传统的食品检测主要在实验室完成,一般需要采用大型仪器设备,检测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无法进行现场检测,使得食品安全的监管存在盲区。免疫检测等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食品现场检测成为可能。虽然现在的快速检测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譬如灵敏度、准确性等与仪器检测方法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对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纳米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提高。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重要依据,对科学指导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对食品及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食品安全风险由三个方面因素决定:食物中含有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可能性,这种影响的严重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危害。即食品的风险可以看成是概率、影响和危害的函数[3]。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三部分内容之一,是一种系统地组织相关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度,用以回答有关健康风险特定问题的方法。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式主要按照危害物的性质分为化学危害物、生物危害物和物理危害物风险评估[4]。

食品安全监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保证食品的安全,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一种食品里面有什么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人体摄入多少才有害,这需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来确定;与此相对应,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均来源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监管部门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由被动应对危机走向风险监管预警,改变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2.2 国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欧盟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先后了《食品安全绿皮书》和《食品安全白皮书》,提出食品安全立法应以科学证据和风险评估为基础,明确食品风险评估的功能定位,是欧盟食品安全政策的蓝本。美国的风险评估制度比较成熟,1996年《食品质量保护法》规定在形成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时,要基于现有公开的科学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并且征求公众建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负责大约80%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工作,而农业部(USD)下属的食品安全检查局(FSIS)负责剩余的20%。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领域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质和微生物方面[5]。

目前国际进行风险评估的机构主要是食品添加剂FAO/WHO联席委员会(JECFA)和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二者对风险评估进行指导并提出一般性要求[6]。由于在化学分析、毒理评估和风险评估步骤的明显进展,2001年11月由FAO和WHO举行JECFA与JMPR风险评估的国际会议,启动食品中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原则升级规划,食品中化学物质风险评估方法有了很大改进。

2.3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应用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及相关工作起步较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卫生部自2000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根据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卫生部组建了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专家所组成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制定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的监测和评估计划,拟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则,解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开展风险评估交流,承担卫生部委托的其他风险评估相关任务。与此同时,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于2010年开始相继建立了国家及地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专业研究机构,开展食品安全相关的风险评估研究及监测工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及监测体系初具规模。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基于科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初步采用国际通用的风险评估原则和方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国内外部分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进行了风险评估。2012年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做出了规划,这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3 危害控制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支撑作用 食品的危害控制技术是指在食品生产、储藏、流通及消费过程中可能发生危害的环节,应用相应的控制方法来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一种技术体系,对于食品的安全监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3.1 危害控制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供应链的环节不断增加,从农场、牧场的原料生产到食品生产企业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销售,食品的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因此食品安全监管与控制应该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的所有方面,建立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控制的技术体系。国内外各种先进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体系不断出现,其中主要有GAP和HACCP控制体系[7]。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是初级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其目的是提供解决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矛盾的切实有效途径,并建立流通与国际贸易的质量诚信机制。GAP主要针对未加工或最简单加工状态下出售给消费者或加工企业的大多数果蔬的种植、采收、清洗、摆放、包装或运输过程中常见的危害控制。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是作为一种世界公认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正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各个领域,并将成为未来食品安全控制的基础体系。危害分析是HACCP 系统方法的基本内容和关键步骤,对食品生产全过程中可能引起食品污染发生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和确定有害污染物及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可能发生问题的生产环节采取防控措施,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也属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范畴,其作用主要在于预防。不同控制技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并有各自不同的着重点,通过危害控制技术体系运用,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3.2 国外危害控制技术在食品生产及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食品生产中的危害控制技术也是国外最先提出并推行。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不当导致的生态灾难,以及大量化学物质和能源投入对环境的严重伤害,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的出现。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表了“博斯登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概念。在保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寻求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平衡,达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目的,从而产生了良好农业规范(GAP),并成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8]。

HACCP最初是由美国太空总署于20世纪60年代为了生产百分之百安全的航天食品而产生的食品安全控制系统[9]。197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开始研究HACCP体系在食品企业的应用,成为第一个将HACCP应用到强制性法规的国家。除美国之外,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出笼了实施HACCP体系的法规和命令。目前,HACCP正在普遍受到世界各国食品卫生主管当局和食品生产行业的认同和采纳,HACCP证书是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食品的通行证。以GAP和HACCP为代表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在国外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内容之一[10]。

3.3 我国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所采用各种食品危害控制技术均借鉴国外先进的控制技术,结合国内食品生产现状和特点发展而来。在诸多的危害控制技术体系中,GAP和HACCP已在我国农产品和食品的生产中得到了运用。

为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国家认监委于2003年起开展了良好农业规范国家系列标准的研究工作。中国《GAP良好农业规范》于2005年12月31日,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11]。GAP标准的制定有助于中国企业突破技术壁垒、促进农产品出口、提高食品安全、保护环境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

我国的HACCP开始自20世纪80年代,起初对于HACCP的实施只是探讨和应对进口国的要求,主要在出口食品企业实施。2000年以后,HACCP体系开始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2002年国家认监委了《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拉开了我国食品企业HACCP认证的序幕。2004年国家了《基于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使全国范围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和各认证机构对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和认证的实施有了统一的依据。

目前,由于我国食品业基础条件的限制,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管理体系仅在一些大型生产基地、企业以及意识超前的中小企业中实施,所占比例较低。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管理体系的实施势必会全面展开。4 食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执法的基本依据,也是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准则。

4.1 食品安全标准化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安全法》没有对食品安全标准作出明确的定义,仅对食品和食品安全的涵义作了界定。食品安全标准是指,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食品安全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各有关方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的,对食品的安全性能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由于食品安全本身是一个横贯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链条的概念,具有全过程预防和控制的特征,涵盖了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动物疫病防治、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到食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的各个环节。因此,食品安全标准也是一个涵盖食品链条各个环节相关标准的集合性概念,所指的是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从标准的性质上讲食品安全标准全是强制性标准;从标准的级别上讲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从标准的内容上讲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标准[12]。

食品安全标准具有科学性、可靠性、渐进性、强制性的特点。作为重要的食品安全监管工具,食品安全标准不仅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日常监管的重要依据,也是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准则,也为消费者识别食品质量提供了具体的导引。食品安全标准作为法律法规体系组成部分,是实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保障,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因此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的先决条件。食品安全标准是贯穿行政执法工作的一条基线,一切监管活动都必须以食品安全标准为基本依据。

4.2 国外食品安全标准研究进展

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历来重视食品安全,制订了严格、复杂的系列食品安全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62年成立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是以保障消费者健康和确保食品贸易公平为宗旨的一个制定国际食品标准的政府间组织,自1961年第11届粮农组织大会和1963年第16届世界卫生大会分别通过了创建CAC的决议以来,已有173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国组织(欧盟)加入该组织,覆盖全球99%的人口。CAC下设秘书处、执行委员会、6个地区协调委员会、21个专业委员会和1个政府间特别工作组。所有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都主要在其各下属委员会中讨论和制定,然后经CAC大会审议后通过。自从1961年开始制定国际食品法典以来,负责这一工作的CAC在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工作已得到世界的重视,在相关食品标准制定方面,CAC标准也因此成为唯一的、最重要的国际参考标准[13]。

4.3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技术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食品质量安全规章制度早在建国初期就已开展,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加快了制定食品标准的步伐。1988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前,我国食品行业有1 070项国家标准、1 164项行业标准和578项进出口食品检验方法行业标准指标[14]。

《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国内加快了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步伐。《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强制标准,2010年12月颁布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对食品安全标准做出了严格规定。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主要有食品卫生标准、产品标准、包装标准、添加剂标准、加工机械标准、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标准等。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外比仍有较大差距。以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为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评价了200多种农药,了3 000多项限量标准;欧盟评价了400多种农药,了145 000多项限量标准;美国评价了380多种农药,了11 000多项限量标准;日本通过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了579种农药51 600多项限量标准[15]。截止2011年底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仅对230多种进行了评价,了1 150项国家标准。因此,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需要不断完善,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5 可追溯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食品可追溯技术是监管者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监管的有力武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食品追溯制度将成为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5.1 可追溯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

食品可追溯技术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的每一件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环节进行全面跟踪记录,并且利用这些跟踪记录信息回溯到每一件食品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处的具置及其具体信息。

食品可追溯系统是一种制度设计和技术设计的统一体,其本质是对食品生产-流通-储藏-销售等过程的全程监管,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商品信息和经营责任的追溯。食品可追溯系统由食品经营者内部的食品可追溯系统、食品可追溯信息数据中心、公众服务信息系统、第三方审核系统和政府监管服务系统五大部分组成。食品可追溯系统行为主体涉及到食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和政府监管者。政府作为食品可追溯系统的主体之一,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5.2 国外可追溯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欧盟的可追溯系统是国际上应用最早的体系,尤其是活牛和牛肉制品的可追溯系统。欧盟把食品可追溯系统纳入到法律框架下。2000年1月欧盟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提出一项根本性改革,就是以控制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为基础,明确所有相关生产经营者的责任。2002年1月欧盟颁布了178/2002号法令,规定每一个农产品企业必须对其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辅料及相关材料提供保证措施和数据,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美国的食品可追溯系统,政府主要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了自愿性可追溯系统。由70多个协会、组织和100余名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组成了家畜开发标识小组,共同参与制定并建立家畜标识与可追溯工作计划,其目的是在发现外来疫病的情况下,能够在48 小时内确定所有涉及或与其有直接接触的企业[16]。

5.3 国内可追溯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关于食品溯源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年,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如为了应对欧盟2005年开始实施水产品贸易可追溯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在借鉴欧盟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牛肉制品溯源指南》。

目前,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制度建设还处于推行阶段。北京市制定了食品追溯编码规则,启用了食品追溯系统,在超市设立终端查询系统,对食品的产地、培育过程、加工、运输过程等进行全程追溯;南京市2003年启动农产品质量IC卡管理体系,2009年经过升级改造,建成全市饲料生产企业地理信息系统、农资连锁经营店监管地理信息系统和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管地理信息系统;2005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实施“中国条码推进工程”,推动条码技术在我国食品可追溯系统中的应用,先后在陕西、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开展食品追溯技术研究和试点;上海市开发“上海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条码查询系统”,利用ERP软件、条码识别和网络查询等对农产品的种源情况、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栽种养殖过程、用料用药情况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2010年海南首次采用EAN-UCC系统,对该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追溯,实现了从养殖到销售的全程跟踪[17]。

5.4 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与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

我国实行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食品监管模式,各个部门监管的内容不同,造成监管的不连续。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信息可追溯,需要各个部门协调与配合,这也增加了可追溯体系在供应链全程推广的难度。因此,应将可追溯体系与生产者诚信体系相互配合,有效实行食品安全的监管。

食品生产经营者既是可追溯系统行为主体,又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围绕遵纪守法为核心,失信惩治为手段,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信息数据库和信用管理制度。在信用管理中,以企业数据库为基础,为每个企业建立质量档案数据库。根据企业的信用情况,实行例行监督和重点抽查。对于质量记录不佳的企业则严加检查,增强企业的自律性。政府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可追溯系统,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完善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有效保证食品质量安全。6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科技水平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将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规划,要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科技支撑水平。

6.1 依靠科技提升食品产业发展水平

首先依靠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研究制定技术先进、系统完整、切实可行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建立统一、持续、高效的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靠科技手段,通过制度创新,提升生产加工过程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6.2 依靠科技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开展可靠、快速、便携、精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重点加快现代快速检测技术研发,研发出一批成本低、检测时间短、精确度高的速测技术和设备。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在有机整合现有检验检测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各级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检验检测技术和设备,鼓励检验检测方法创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科学高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检验检测体系。强化检验检测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检测技术,积极培养食品安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具备创新能力的检验检测队伍;完善基层食品安全检测队伍,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满足基层监管部门对检测人才的需求。

6.3 依靠科技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意识

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建设集食品安全风险排查、监测、评估、预警等于一体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全面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研究。要强化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五大危害因子及其他未知污染物及其危害的研究和评估,建立风险评估预警系统。

二是树立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理念。加强风险排查监测工作,对我国迫切需要控制的食品污染物残留危险性评估技术进行系统攻关,全面做好食品安全风险源普查工作。

三是加强与公众风险沟通并合理引导舆论监督。通过现有信息传播技术促使人们更为理性地认知食品安全风险和看待食品安全事件。

四是做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确定食源性疾病控制对策的重要依据,动态掌握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并果断采取措施。

6.4 依靠科技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作为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必须主动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起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操作规范3个层次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根据中国现实和发展情况以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能力,对以往制定的指标低的标准进行修订,对目前已经检出的尚无标准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尽快制定标准和检测方法;优先做好各类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农兽药类残留为重点,以科学实验和风险评估数据为依据,以我国居民日常膳食结构为基础,不断提高标准的完整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6.5 依靠科技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系统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有效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现有管理模式下,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信息可追溯,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在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上有效对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可追溯系统,有效实现食品安全的监管。要加强追溯技术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建立数据交换、通识通查的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从农业投入品以及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记录与溯源,降低追溯标签标志成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提高可追溯系统有效性,建立完善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普及消费者食品安全科技知识,使得全社会都成为促进食品安全质量水平提高的参与者。参 考 文 献:

[1] 杨天和,褚保金.“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技术体系研究[J].食品科学,2005,3,:264-268.

[2] 鑫 垚.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食品,2010,2:80-83.

[3] 宋 怿. 食品风险分析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4] 吴 培,许喜林,蔡 纯.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原理与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2006,4:200-203.

[5] 周建民,刘娟娟,徐晟航,等. 发达国家食品质量风险评估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农机化, 2011,1:95-98.

[6] 袁玉伟,王 强,朱加虹,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94-399.

[7] 曾庆祝,曾庆孝.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控制技术[J].食品科学,2003,8: 264-268.

[8] 孟凡乔,周 鑫,尹北直. 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EUREP GAP)介绍[J].蔬菜,2005,5:13-14.

[9] 崔春红,陈延刚,王白鸥.HACCP的起源、特点及发展[J].中国果菜,2006,4:53-54.

[10] 袁 妮,邵 蓉.国外HACCP系统简介[J].食品与药品,2006,7:64-67.

[1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良好农业规范》(GB/T20014.1~20014.11-200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2] 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13] 徐学万,崔野韩,魏启文.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与中国实践[J].农业科技管理,2005,6:59-62.

[14] 宋华琳.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研究[IB/OL].http:///lawhtml/llyj/lw/4433.shtml

[15] 马爱进. 中外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差异的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12-14.

第5篇: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日本;食品安全机制;改革;启示

一、规制与食品安全规制

作为社会性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规制是以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为目的,对食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制定一定的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社会性规制。在国外,食品安全规制已形成三次浪潮,即:行为规范(Practices)、危害性分析(HACCP,又称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和危险性分析。第一次浪潮为建立良好的生产规范(GMP);第二次浪潮的重点是鉴别、评价和控制食品中危害因子;第三次浪潮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人类健康和整个食物链。世界卫生组织(WH0)、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62年成立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其颁布的食品法典,已经成为全球消费者、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各国食品管理机构和国际贸易唯一的和最重要的基本参考标准。随着现代食品安全管理第三次浪潮“危险性分析”的到来,对人类健康和整个食物链安全的关注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众多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都加入了关心食品安全的行列,甚至制定了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多边协定,WHO也提出了“全球食品安全战略草案”(D.Banati)。

二、日本食品贸易中的安全规制

1.相互协调的食品贸易安全规制机构

日本负责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主要有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日本法律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门是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

食品安全委员会(FSc)于2003年7月设立,主要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风险管理部门(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等)进行政策指导与监督以及进行风险信息沟通与公开,直属于内阁。食品安全委员会设事务局,负责日常工作。食品安全委员会有权独立对食品添加剂、农药、肥料、食品容器,以及包括转基因食品和保健食品等在内的所有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科学分析、检验,并指导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的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安全对策。

农林水产省成立消费安全局,主要负责:国内生鲜农产品及其粗加工产品在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农药、兽药、化肥、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在生产、销售与使用环节的监管;进口动植物检疫;国产和进口粮食的质量安全性检查;国内农产品品质、认证和标识的监管;农产品加工环节中推广“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流通环节中批发市场、屠宰场的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搜集、沟通等。

厚生劳动省将原医药局、食品保健部分别改组为医药食品局、食品安全部。增设食品药品健康影响对策官、食品风险信息官等职位,增设进口食品安全对策室,加强进口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部主要负责:食品在加工和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定食品中农药、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和加工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对进口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检查;核准食品加工企业的经营许可;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以及食品安全信息等。

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在职能上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各有侧重。农林水产省主要负责生鲜农产品及其粗加工产品的安全性,侧重在这些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阶段;厚生劳动省负责其他食品及进口食品的安全性,侧重在这些食品的进口和流通阶段。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则由两个部门共同制定。

2.具有较强时效性、完善的食品安全规制的法律体系

日本《食品卫生法》于1948年颁布并经过多次修订,仅1995年以来就修改了10多次,最近一次修改在2003年5月。为了进一步强调食品安全,2003年日本颁布了《食品安全基本法》,为日本的食品安全行政制度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要素。一是确保食品安全:以消费者至上为原则,以科学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实现从农场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二是地方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参与。三是协调政策原则:在决定政策之前进行风险评估,重点进行必要的危害管理和预防,并实施风险信息交流。四是建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进行风险评估,并向风险管理部门也就是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提供科学建议。“消费者至上”、“科学的风险评估”和“从农场到餐桌全程监控”以及加强风险管理的食品安全理念都得到确立。《食品安全基本法》要求在国内和从国外进口的食品供应链的每一环节确保食品安全并允许预防性进口禁运,使日本政府在元法要求出口国遵循和日本国内相同的强制性检验程序时可根据该法对进口产品进行更严格的审查,从而从制度上保证食品安全。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制法规除了两大基本法之外,还包括了《农药取缔法》、《肥料取缔法》、《家禽传染病预防法》、《牧场法》、《土壤污染防止法》、《农林产品品质规格和正确标识法》、《植物防疫法》、《家畜传染病防治法》、《农药管理法》、《持续农业法》、《改正肥料取缔法》、《饲料添加剂安全管理法》、《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包装容器法》、农林规格制度(JapaneseAgricuturalStandards,JAS)等。随着国内对有机农产品需求的扩大,日本于1992年颁布了“有机农产品及特别栽培农产品标志标准”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管理要领”,并于2000年制定、2001年4月1日正式实施了“日本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农林物资规格化和质量表示标准法规》(JAS)还规定,转基因食品必须加以标识,经过指定机构认证方能加贴有机食品标识。

3.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及标准

日本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有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全国48个道府(县)、市共设有58个食品质量检测机构,负责农产品和食品的监测、鉴定和评估,以及各级政府委托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督检验。

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了2000多个农产品质量标准和1000多个农药残留标准。农林水产省颁布了351种农产品品质规格。日本希望通过严格的针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制度,确保进口食品安全。根据新的《食品卫生法》修正案,日本于2006年5月起正式实施《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禁止含有未设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且其含量超过统一标准的食品的流通。2004年8月公布的《肯定列表》在原来仅制定残留标准的350种农药基础上修改和制定了669种农药、添加剂和动物用药残留标准,基本覆盖了世界上实际使用的700多种农兽药,对没有制定残留限量标准的农兽药设定的“统一标准”数值非常低,仅为O.01PPM,实际上就是禁止尚未制定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的食品进入日本。

综上所述,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日本食品安全规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贯彻遵循了消费者至上的基本原则,实施各部门协调一致的食品安全管理策略。食品安全规制部门均把消费者健康保护和利益放在最高地位;严格贯彻产品责任原则,要求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对食品安全负有全部责任;在保护健康和保障安全中应用预防性原则(在不确定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预防性措施);食品安全管理高效、透明、可靠。强调法规管理机构的一致性、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的一致性、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一致性、各部门协作的一致性、公众的积极参与性。

其次,日本通过比较完善的时效性很强的严格食品安全规制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构筑了保证食品安全规制体系和食品贸易的有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本的食品法规种类很多,涉及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所有领域,与法规相关的标准也很多。日本还制定了大量的涉及食品安全的专业、专门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规章及实施标准、检验检测标准等。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配套质量标准等,从方方面面完善了食品安全规制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的范围包括了农作物的生态环境质量、生长、采收及加工的全过程。整个法规体系形成一条主线,多个分支,脉络清晰的框架。各法规间相互补充,系统全面。

第三,日本特别强调从农田到餐桌的连续管理,注重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强调预防规制,抓住了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强调所有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即运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3种模式。风险评估的基础是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包括食品或饲料的各个环节得到的数据、疾病监督网络、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分析等;科学地协调与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风险交流也需要科学信息的广泛产生和及时获取,这些都体现了法规的科学性。日本将食品安全的行政管理法规和技术要求相融合,对于政府管理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使规制机构责权明确,可依法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日本的《食品卫生法》仅1995年以来就修改了10多次,最近一次修改在2003年5月,可见其效率之高。

此外,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制还重视食品溯源制度为基础的风险管理、食品与营养标签制度、信息制度,重视信息技术的积极利用,食品安全规制的社会监督,加强信息的供给,确保食品安全规制透明、公正、公开,使规制合理、合法、可信、可靠,使食品安全规制切实达到了保护消费者食用安全,起到了良好的规制效果。

三、日本食品贸易规制经验对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改革的启示

首先,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和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降低制度成本,提高效率,成为确保食品安全的基本保证。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规制的一种重要经验就是由统一协调的国家食品安全规制机构对食品安全进行规制,同时辅之以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加强规制规制者。日本尽管由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两个机构负责食品安全规制,后来增加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主要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部门之间综合协调统一,保证了规制高效、经济。借鉴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我国宜组建一个跨部委的国家食品安全规制机构来统一组织、协调、管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机构的领导和组织下,以风险评估为科学基础,以检测技术为评价和控制食品污染的主要手段,建立快速预警应急系统,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涵盖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方面。

其次。建立、完善一个以食品安全核心法律为基础、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法规新框架,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框架,有效减少了契约不完备可能造成的败德行为和逆反选择行为的发生。控制源头是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借鉴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规制的经验,可以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实行管理为主线,重新通盘考虑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调整,使法规覆盖整个食品链的全过程。核心法律的建立将会对我国食品控制措施的效能产生深远影响。还要加快相关配套法规体系更新和完善的速度,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要根据食品安全形势的变化,加快法规体系更新和完善的速度,防止在发生全球性食品安全事件时形成被动局面。我国还要考虑食品安全立法的国际化。在法律框架下,保证依法规制。

再次,建立和完善预防性的规制体系,加强风险管理。西方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规制普遍强调预防性原则,普遍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预防性的危害与关键点控制体系,加强风险预测与风险管理,同时加强风险交流,将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极致。这样规制成本将大幅度下降,即使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对社会的危害也是最低程度的。

第6篇: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范文

据市质监局有关人士介绍,今年全国质量月的主题是:“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在今年质量月活动中,市质监局结合自身职责将组织全系统开展以下活动:

一、组织2010年天津市名牌产品表彰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企业争创天津市名牌产品,提高我市工业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召开2010年质量攻关优秀成果发表会。通过树立质量管理工作的先进典型,带动更多企业开展质量攻关、质量改进活动,达到加强质量管理保增长,减损降废增效益,技术创新上水平的效果。

三、开展“七查一访”活动。组织全市企业开展“查质量责任意识,查质量安全水平,查质量保证制度,查标准执行情况,查计量检测保证,查现场质量管理,查质量损失,访问用户”活动,对比情况找差距,解决问题促提高。

四、开展计量执法检查活动。一是组织开展对我市国道、省道及加油密集区和私营加油站内加油机的检查,二是开展商品量和定量包装商品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缺斤少两等计量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开展“大比武”活动。一是组织全系统开展执法打假“大比武”活动,二是组织全系统开展检测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大比武进一步提升全系统执法打假和检验检测能力与水平。

六、举办“爱眼工程”系列活动。提升与完善我市验配眼镜行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严厉打击欺诈消费者、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等违法行为,促进我市眼镜验配行业坚持依法生产,守法经营,积极探索标准化服务在该领域全面推广的新模式。

七、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检查活动。以在津召开的达沃斯论坛为契机,继续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对宾馆、饭店及民用电梯安全大检查,确保论坛与会人员和居民乘梯安全。结合“十一”黄金周,组织对游乐场所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查,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使用。

八、举办实验室开放月活动。9月1日,与天津检验检疫局共同举办实验室开放月启动仪式;举办现场咨询服务、知识讲座、免费检验样品等活动。

九、开展强制性地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我市重点建设项目,与市有关部门开展《地铁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DB12/289-2009)等地方标准实施情况的检查,推动我市地铁等重点建设项目的标准化建设。

第7篇: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范文

 ****年以来,社会事业发展局在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园区新的功能定位,克服了人手少、任务重、对口单位多的困难,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实现了园区教育、民政、计生、卫生、文化、体育、劳动保障和再就业、民族宗教等社会事业工作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一、****年园区社会事业工作开展情况

(一)、教育事业

在园区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确保了园区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1、完成了园区幼儿园、学校的综治、安全、创建等的日常监管落实工作。首先是制定了社会事业工作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按制度开展安全检查,认真督促各学校、幼儿园制定安全措施、落实责任、排查安全隐患。其次是与学校和各幼儿园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三是开展了多次的食品卫生检查。确保了辖区内学校、幼儿园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园区未来发展规划,制定了园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初步方案,现已上报园区管委会和市政府。

3、通过与学校协商,顺利完成园区约1400名学生****年春季和****年秋季入学工作。

4、完成了园区就读学校九年义务学生人数的清理核实工作,并计算出教育成本补偿费数额,协调拨付了教育成本补偿费。

5、协助完成双语学校的撤迁工作。

6、完成园区15名贫困大学生入学救助工作。

7、完成园区城市16城市低保家庭义务阶段学生的统计和学杂费减免工作。

8、完成园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686名贫困学生的统计上报工作,争取到****年秋季国家专项补助资金47.2万元,并按要求随时进行该项补助发放的监控。

(二)、民政工作

1、完成了****年退役义务兵补发安置费的报告的起草及实施工作,在八月将安置费15.399万元补发到他们手中,及07年退伍人员的自谋职业的安置费报告的起草及实施工作,并于12月完成了14名退伍人员安置费的发放工作,全年共发放安置费46.91万元。

2、对园区享受低保对象的人员136户280人每月按时发放低保金,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72639元。对园区享受优抚补助金人员48人每季度按时发放优抚金,全年共计发放61463元。

3、根据市民政局的要求完成了原8023部队人员体检结果与核辐射无关但有其他疾病四人的填表、体检及上报工作。

4、按照市民政局的要求对符合条件且无工作,原8023部队人员七人及18人参战人员的调查、核实、统计上报工作,并从****年8月起按上级文件精神,为以上25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的生活困难补助。

5、对申请临时救济32户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及时地将救济金发放到困难户手中,全年共计发放金额6100元。

6、完成了市老龄委要求上报我区九十岁以上老人的统计工作

7、及时完成了市民政局要求的双拥、复员伤残人员的统计上报工作,及双拥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材料的上报工作。

8、完成了市上要求的对园区低保户及人均收入在250元以下人员469户的调查、核实及微机的录入工作,并在规定时间上报到市帮扶中心。

9、完成了市县级领导干部对园区困难群众结对子帮扶名单的上报工作。

(三)、劳动社会保障工作

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1、完成再就业培训570人;

2、新增就业人数321人;

3、走访登记园区企业单位用工信息38余次,登记岗位320个;

4、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坚持通过标语、电视字幕和专栏宣传劳动保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5、组织社区干部及协理员培训就业再就业政策三期;

6、完成辖区大小56个企业劳动用工情况调查和非法用工检查;

7、完成农民工维权的宣传和大检查工作;

8、开展了辖区4050、低保、残疾人未就业人员情况统计工作;

9、开展公益性岗位设置和补贴工作。

10、开展社区职业介绍补贴工作。

11、向上争取劳动保障再就业资金16万元;

12、开展辖区居民失业登记和优惠证办理工作。

(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年计生工作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年共出生83人,人口出生率为 0.82 ‰;死亡3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符合政策生育率为100%。

1、顺利完成**年第二次三查一治妇检工作;

2、开展社区计生专干培训二期;

3、进一步规范了育龄妇女信息网络的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实现了网上报表。

4、通过发宣传单、办培训班、做宣传栏、在广播电视上设专栏等一系列活动宣传中央新决定和计生知识。

    5、全面启动园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制定了《关于加强流

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区流动人口计生联络员工作任务》、《区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分片管理名单》等文件,并进行实施。

6、严把二孩生育关,多次到射洪、三台二地调查取证。

(五)、卫生工作

作为园区社会事业发展工作的重点,首先是抓好了学校、社区、幼儿园的日常卫生工作。****年,我们会同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共对学校、社区、幼儿园的食品卫生开展了3次比较大的集中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社区、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力度。2、为更好的管理好辖区内学校、社区、幼儿园、寺庙食品卫生安全,今年2月我们同以上单位签定了安全责任书。3、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药品质量检查,重点检查了园区学校的医务室,并整改意见,确保园区群众用药安全有效。4、按照国家、省、市的安排部署起草了《****年园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5、开展了对学校、社区、幼儿园乙肝疫苗的普种工作。6、积极争取专项经费1万元用于开展社区的查螺、灭螺工作。7、积极参与筹建科创区惠民社区卫生站建设工作,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申请,并上报市卫生局。8、开展以除“四害”为首的园区爱国卫生运动,共投放病媒防治药品5000余袋,有效的防止了流行病的发生,为辖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健康的生活环境。

(六)、文化体育工作。

1、解决了拖了几年的社区居民网吧办证问题;

2、积极向体育局争取园区社区体育设施;

3、坚持每月的网吧检查,确保了网络安全运营。

(七)、宗教工作。

****年园区社会事业发展局与市宗教事务局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并就园区寺庙有关申请、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多次的商榷和请示,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宗教政策,圆满的完成了莲花寺新的用地的申报、审批事宜,同时,对辖区范围内寺庙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有力的监督,为园区的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8篇: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范文

省教育厅在泸溪调研农村学生用车管理情况

本刊讯 9月21日,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廖湘生一行深入泸溪县洗溪学校、潭溪中学、潭溪小学等学校,对该县农村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调研。

在调研中,廖湘生详细询问了学校接送学生车辆的数量、运行时间、行驶路线等情况,登上车和司机亲切交谈,当场查看了司机的所有工作证件。他充分肯定了泸溪县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希望大家务必要以对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行职责,落实责任,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的安全管理,保障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唐彤)

新晃营养午餐晒微博 食品安全放首位

本刊讯 每天学生营养午餐吃什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还要让学生家长知道,更要让社会各方面人士来监督,保证营养午餐资金真正用到实处。2012年秋季开学第一周,新晃侗族自治县35所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相继开通新浪微博,将当日的菜谱、饭菜等情况公布到网上,接受社会监督。

“如何加强营养午餐监管,保证食品安全,是实施营养午餐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晃县教育局负责人告诉笔者,8月16日、22日至23日,该县教育局分别召开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学籍管理人员培训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9月3日,组织全县35所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了学习培训。对注册、登陆微博,上传、照片等进行详细地说明。由于措施得力,监管有方,该县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赢得了社会的称赞。(吴可勇)

沅江:四部门联手督查幼儿园接送车辆

本刊讯 9月19日,沅江市教育局、交警大队、交通局、安监局四家联手对新湾镇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现状进行督查。重点检查车辆车况、驾驶员资质,有无超员和超速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督查中,交警们反复叮嘱司机:“安全第一,决不允许有超载等违法行为出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李为民 周卫广 曾庆华)

凤凰县文昌阁小学:培训教师消防安全知识

本刊讯 “老师们,假如你家在六楼,楼层共有十楼,二楼发生了火灾,请问,你逃生的时候是往楼上跑,还是往楼下跑?”9月18日下午五点钟,凤凰县文昌阁小学140多名教师集中在该校多媒体室,参加一次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培训会上,省消防协会的教官用详实的火灾数据让大家了解火灾的突发性和危害性。同时,为老师们讲解学校、家庭常用火、用电、用气应注意的事项,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发生火灾后的逃生方法。(龙俊华)

新邵洪溪学校:安全教育实打实

本刊讯 “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最是好;私自游,很危险,不去深水很重要……”9月21日,笔者走进新邵县洪溪学校,学生们正在上安全教育课,朗朗的儿歌伴着快板的节奏,声声入耳。

宣传栏里、黑板报上,安全知识也是随处可见。每节课下课,各楼梯的拐角平台还有教师在“站岗”,学生上下楼梯秩序井然。校长王文廷告诉笔者:“我们把安全教育列入课表、列入常规检查、列入教师考核。有计划、有教案、有考试、有演练。”(肖汉斌)

洞口创新学校:

“开学第一课”师生“火场逃生”

本刊讯 9月16日下午2点,洞口县消防大队组织官兵走进洞口创新实验学校,为该校400余名高一新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洞口消防大队首先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消防安全知识课,并与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随后,官兵们重点传授了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对火场应急疏散与自救逃生技巧作了详细讲解。

下午5时,消防疏散演练正式开始。同学们在广播指导及各班老师组织下,用毛巾将口鼻捂住,分别从教学楼两侧楼梯疏散逃生。5分钟后,400余名师生安全撤离到学校操场,整个过程紧张有序,达到了预期目的。(张玉梅)

南县:

加强消防教育 整治学生接送用车安全问题

本刊讯 9月24日上午,南县三仙湖镇中学为该校师生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消防安全知识课。当天下午,南县交警大队邀请城西中学、南洲实验小学等1600余名学生,先后参加该队主办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图片展示、案例警示、参与执法等方式教育学生明白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针对备受关注的学生接送用车安全问题。从9月下旬开始,该县组织监察、教育、运政、交警等部门,对县域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接送专用车的路线、标牌、超载、资质等情况进行了拉网式集中整治。(谢春成 陈梅芳)

道县加大学生用车监管力度

本刊讯 近日,道县交警大队、交通局、安监局、农机局、教育局等部门组成四个整治组,深入各乡镇开展校车安全督查与整治行动,共查处各类违章行为20起。

为有效杜绝学生用车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该县建立起一套“政府主导、部门负责、职责明确、符合县情”的学生用车管理模式,“三无”车辆和农用车违规接送学生的现象基本消除,近三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学生上下学交通责任事故。

自该县校车整治办成立以来,共处理超员超载车辆480台(次),非法接送学生农用车46台(次),取缔了接送学生报废车辆16台(次),依法处罚了严重违规接送学生车辆182台(次)。

(何云飞 李俊涛 胡满辉)

赫山区开展学校饮用水安全检查

本刊讯 9月25日,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工会会同区卫监所来到谢林港镇各学校进行饮用水安全检查。

检查组走访了部分师生,查看了学校饮用水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与制度,检查了饮用水设施设备及消毒记录,并对各校饮用水进行了采样。

第9篇:食品安全检查的目的范文

尽管有专家及时回应说,中国大米镉限量标准要严于国际标准。此次镉超标的大米,超的是国内标准,而与国际标准大体相持,公众不必恐慌。但毕竟,超标就是超标了!正因此,有一种强烈呼唤:请明确告诉我,我的口粮中镉污染状况!

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消费的食品,安全程度究竟如何。这种“知情”,不仅在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将抽查情况及时公开,也包括,应在商品包装上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并且像药品说明书那样,对相关成分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一一告知。“民以食为天”的时代含义,不仅是要能填饱肚子,还要有利于健康。企业真实地告诉消费者其所产大米的镉含量等,是态度,也是义务。

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食”这个字,是由“人”和“良”组合而成的,为人们提供良性的产品,是企业的底线。由于“镉米”主要是由于土地重金属污染所致,从这个角度看,讲清楚“镉米”的前世今生,比稀里糊涂的信任,或者简单盲目的怀疑,都更加理性。作为大米加工企业,如实坦然地告诉消费者所生产的大米中的镉含量,虽然这可能是一个“污”点,但也说不定成为新的卖点。比如,消费者今后选择大米时,那些数据相对低的大米就可能更受青睐,产地与生产企业也能“质优者胜”。

对大米遭受镉污染这场“慢病”,需要持之以恒的“综合治理”。比如,加强对终端消费市场上大米等粮食的安全检查,对镉污染超标的情况如实告知公众;强制大米等粮食加工企业,向消费者公开所生产的每一个批次产品中的镉含量等。与此同时,还要对那些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惩治和打击。从更宽视野来看,更加注重人们的环保和安全诉求,控制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为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解毒,都应该列入政府工作的目标。

总之,只有生产者有所敬畏,政府部门有所作为,才能够彻底纾解“镉米”焦虑,降低“镉米”危害。

(2013年5月22日 《人民日报》)

点评:乱世用重典,甚至要让违法者“倾家荡产、人头落地”!这是不久前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新闻会上,相关人士所作的表态。结果,话音犹在绕梁,镉米事发,国人主粮有毒,底线又被洞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