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师职业计划范文

幼师职业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师职业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师职业计划

第1篇:幼师职业计划范文

会计实习实训考核办法上为使实训教学收到良好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应建立一套科学的成绩考核办法。实习实训课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学习课程,不能单纯通过笔试来考核学生成绩,加上会计工作本身具有书面资料多、数据多、应注意的细节多、工作量大等特点,这些都给实习实训成绩的考核带来一定难度。对于成绩的考核,大多数实训指导教师的做法是:兼顾平时成绩的基础上,通过审查批阅学生的最终成果,即要求完成的所有“账、证、表”,再结合学生写的实训报告,评定出最后成绩,考核形式有些单一,不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目前高职实习实训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

(一)会计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实训的基础,没有过硬的理论功底做支撑,在实训中往往表现为无从下手,不要说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这些工作,即便是会计分录都做不出,后续的工作便无从展开。实训中,我观察到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都想按照我们提前预定的实训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但就是由于平时学习不够扎实,对业务的判断不准确;导致凭证中的会计分录都是错的,按照错误的会计分录进行登账,自然记的账也是错的,最后还要错账更正,费时费力。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会计教学中不仅要把理论知识讲透,还要讲清楚这个知识点跟会计实践工作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其内在关系,学会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生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会计能力

实训中我发现学生在整个会计工作链条上处理单项工作的能力还可以,例如制作单个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但要运用账簿中的数据编制报表,就不知道从何下手,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有些学生缺乏对记账原理、会计资料间的勾稽关系及会计流程间关系的理解。并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往往很难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缺乏处理复杂会计事务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会计的工作职能;这显然与高职教育的目标是相背离的。因此,我认为不仅要教会学生“做账”,还要让学生“懂账”且会“看账”,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实习实训开始,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一个小组的成员也都能相互协调着完成工作,但由于业务量大,实训到100笔业务后,每笔业筹都是综合业务,例如,编制科目汇总表,编制成本结算单,编制收入费用的内部结算等,每笔业务都不简单,都要用到前面的业务数据,这就需要学生会分析、思考、计算,这时候,可能有部分学生打起退堂鼓,积极性显然不如从前;这与学生本身的素质有关,也与指导老师的教导鼓励有关,我们必须认清高职学生的现实情况,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辅导,要告诉他们,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会计人员是很不容易的,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品质

三、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习实训的对策

(一)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时比例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各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性教学的学时比例基本上都是1:l,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个比例很难达到,原因在于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法规性,可以说会计实践就是对会计理论和法规的具体运用,并且必须严格按照理论和法规的规定操作,不能够自己发挥,否则可能会违反会计法规。

(二)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第2篇:幼师职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运营;计划预算;精准执行;协同联动

一、背景

企业运营管理主要是基于经营管理现状和整体目标要求,围绕公司运营价值链,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和方法,进行的运营计划、组织、控制与改进等管理活动,从而实现公司的战略部署。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主要原则和理念是以提升公司运营绩效为目标,包含精准执行、一致的目标、科学的管理配置、有效的持续改进、积极的风险控制等五个方面。

定位为企业运营的综合管控平台的运营监测(控)中心(以下简称运监中心),其核心价值应围绕上述五方面实现,即:建立运营监测(控)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通过从整体运营效率效益出发,对企业运营进行动态、准确、快速的监测、分析与协调控制,发现管理短板,优化业务流程,增强跨专业、跨部门协同能力,实现公司核心业务和整体资源的集中运作和高效管理,使公司资源配置更优、内部控制力更强、管理效能更高,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提供保证,实现公司战略落地。

目前,各级运监中心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在运监体系理论建设、运行机制建设、制度体系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系统性的深入研究,形成更高效有序的业务运行秩序,提升业务运行效率和质量,满足公司对运监中心作用发挥的要求。本文着重围绕运监中心运行机制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围绕两条主线,构建企业级运营监控运作模式

综合计划与预算是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而按时完成重点工作任务是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可靠保障。计划预算与重点工作任务密不可分,计划预算是重点工作任务的目标和基础,重点工作任务是计划预算的保障和实践,因此只有对计划预算与重点工作任务实施全面监控,才能保证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和运营目标的实现。

精准执行是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精准执行是指在一定的资源配置和管理配置条件下,在正确目标指引下,取得最优的结果。其内涵包括精准、合规、高效、及时和低成本。因此,运监中心的核心工作应紧密围绕保障计划预算和工作任务精准执行、实现企业级运营监控的管理内涵开展。

1.对计划预算指标和项目实施全面监控

从计划预算指标中筛选确定核心监控指标,对指标进行趋势研判并进行关联量化计算,以指标值完成优劣为重点,从自身完成值加趋势分析、关联指标变化对目标指标量化影响程度、相关业务活动处理效率三个维度进行综合判断,形成指标完成情况优劣评估及后期预测展望。对综合计划下达的资金项目实施全过程闭环监控,按照事前导入提醒、事中纠偏预警、事后评估验证,对每一类项目按照监控点,从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合规性等多个视角,明确异动或问题识别标准,采用比对判断、关联分析等方法,进行动态监控,保障项目精准执行到位。

2.以提升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为目标,实施重点工作任务监控

每月月初,将本月各部门应开展的工作事项分部门在系统中进行提醒。对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进行动态监测,在节点到期前3天对尚未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预警,实现由测到控。并开展结果属实性验证,对已完成的工作事项,通过与协同办公、公司门户网站新闻报道、各部门业务系统等相关内容进行比对,验证完成情况,保证工作完成质量。

三、规范两级中心业务,打造一体化协同监控体系

根据运监中心的职责定位,各级运监中心都是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分析与控制,实行分层闭环管理模式。由于业务源头在基层,大部分情况下问题产生后的整改处理环节也在基层,若全部按照省市两级分层闭环管理模式,省公司层面发现的问题通过省公司业务部门,再由业务部门督促基层单位落实整改,再反馈运监中心,造成协调督办环节效率偏低,并且业务部门在反馈时往往对问题产生的真实原因进行回避,造成经常出现同类问题频繁出现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业务开展实践,只有把各级中心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资源、统一运作,才能高效发挥协同作用。通过不断提炼总结,逐步确立了“监测各负其责、分析协同配合、问题分层解决”的新思路。在此思路指导下,确定了省市两级运监中心通过三种模式实现业务联动,即:省级监控、地市督办,分级监控、成果共享,省级指导、地市监控。两级中心分别按照日、周、月监控模式,实行本级分层监控,同时对协同业务实行联动监控。根据实践经验,已对基建项目工程进度、新投设备转资、新装用户电价执行等多项联动业务进行规范固化。协同联动机制的建立,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四、结论

第3篇:幼师职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石油企业;改制上市;计划管理

在石油企业上市以后,石油企业的营运模式和经营方式都会和市场经济的规律相结合,运作也会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而是在市场经济支配下的石油企业应该怎么对自己的管理制度进行改变,如何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需求相适应的石油企业计划管理模式,成为石油企业计划管理部门必须面对和探讨的问题。

一、 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计划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铺垫,是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前先拟定好的措施和步骤。

1、市场的激烈竞争。市场经济现在在我国社会已经逐步深入,让市场上出现了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的企业公司,要获得生存的空间和发展动力,企业一定要加强对计划的管理,制定科学准确的计划、明确合理的发展目标,才能够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然企业会因为缺乏发展目标和动力遭到社会的淘汰。

2、公司发展策略的改变,上市之后公司的股东不会把发展眼光定在短期,而是更加注重长期的发展。所以公司的上市会导致发展目标的改变。企业长期发展计划的制订,就是着眼于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为确保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必须加强中长期计划管理。

3、虽然公司上市后是依据市场规律运作的,但是依然不可以忽略计划的重要性。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发展目标先制定好生产的计划,然后在生产的过程中严格地依照计划进行生产活动,这样在科学有效的计划指导下进行生产活动,才可以让企业保持竞争力,获得发展空间。

二、 建立与改制上市相适应的石油企业管理模式

1、在资源采集开发工作上,油田采集分公司应该把资源作为长期发展计划的目标。石油企业是资源的开发挖掘业,自然维持企业继续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就是资源。石油企业对于资源的计划定位应该要用最小的成本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源,加强以资源为目标的跨地区发展计划管理,用最低的成本进行对资源的开采,改革更新勘探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石油企业在资源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应该要从国内、国外两个资源市场进行开发和研究。第一种情况要是企业勘探能力水平不高,但是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应该充分地利用外界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对地区的勘探开发,共同获取发展的资源,增大企业的实力。第二种情况是当本地区的资源发展前景不乐观,应该要积极地往国内资源发展前景良好的地区进行开拓,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和自身的素质。扩大资源的战场和视野,扩大企业的资源拥有量,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是充分借助世界全球化的趋势,积极与国外资源丰富地区的资源开发企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与他们进行合作的勘探和开发,寻求多方面的发展途径。

2、借助存续公司来实现以资产为纽带的跨行业发展计划管理。在石油企业进行改制上市之后,一定要进行思想的解放。企业要对自己内部进行充分的解体,以行业来划分并且进行重组。存续公司的计划管理重点可转向优化投资结构、优化资产存量,使资金投向有效益、发展前景好的项目。

资产作为计划管理的纽带,对部分资源接替难度大、队伍和生产负担大的石油企业进行计划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鼓励企业往新领域探索,寻找新的发展支点和动力,实现减员增效,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而存续公司在企业运用小部分资金来盘活资产存量的工作中,对所属单位进行调查分析,对有发展前景、先期投入较大,因资金和技术等影响效益欠佳的厂点,应从长远利益出发,给予适当的资金投入,扩大规模效益。

3、实现以项目为主线条的全程计划管理,石油企业一般都是大型、特大型的工程项目,所以项目的效益是维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石油企业计划管理着眼于项目的效益,严格把好项目立项关和项目设计审查关,真正体现效益优先的原则,搞好项目的前期工作。除了做好项目前期的设计计划工作以外,在工程的中期企业的监督工作也是不能轻视,企业要根据市场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从实际情况出发对项目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修正计划的指标,让工程可以达到工期最短、投入最少、产出最大、效益最好的最理想效果。

4、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全面的生产计划管理。在重组改制之后,企业中的因素都要和国际市场接轨,上市之后要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实施全面的生产计划管理。

第一是对产出投入进行测算。企业传统的先干后算的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合改制上市的需要,应该要改成先算后干,要在计划中确保产出大于投入,项目的效益要排在第一位。

第二是对生产经营作出全面的计划管理。全面的计划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的两种计划方式。在纵向管理上,分别是由生产阶段计划管理,拓展为勘探风险计划、资源计划、开采计划、炼油计划、销售计划、财务利润计划管理等这几项管理构成的;横向的管理主要是改变原来的原油单一生产计划,要将其扩展成全面计划管理,包括企业的发展计划、资金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成本计划、市场开拓计划、股票增值计划管理等。

最后企业应该把握好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关系,企业要在短期目标的执行之中结合市场的具体要求,不断对公司的中长期计划进行调整,确保长期目标能够实现,获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第4篇:幼师职业计划范文

摘 要:通过深入剖析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并以一个区级层面的实践经验为案例,通过聚焦于江宁区这一都市郊区的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我们试图进一步地把握两者的互动关系及验证其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此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产业优化;城镇化;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01503

许多研究表明,产业优化和城镇化是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国际上大城市圈经济的勃兴为这一论断提供了经验事实,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以东京和纽约城市经济圈表现出来的经济活力及其强劲的产业竞争力。在我国,沪宁杭、京津唐、冀鲁穗港城市圈也有类似的经济绩效。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进程表明,产业优化与城镇化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共同驱动经济不断发展。

1 产业优化和城镇化的互动作用机制

1.1 产业优化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农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能为进入城市的人口提供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部分工业原料,才能支撑城镇化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特别在城镇化、工业化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非熟练劳动力,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吸收得尤其迅速。

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工业以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为特征,必然引起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的空间上的聚集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发挥聚集和规模效应,实现效益最大化。受交通成本的限制,生产集中引起了居住集中,这些被吸纳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会聚集在工业企业周围,于是企业和人口的聚集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劳动力、人口、市场等的集中,最初的单个工厂迅速发展成为互联的城市,并不断扩大规模。

第三产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工业化的后半期,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提高,工业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吸纳能力逐渐减弱。第三产业此时在推动城镇化、发挥聚集效应越来越占主导作用。其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也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如果说第三产业在工业化前期是适应工业发展需要而不断成长,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只是工业化的助推力量,那么在工业化完成后,人们收入水平普遍得以大幅提高,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新型的、以高科技为依托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已上升为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完善的主导力量,通过第三产业的资源配置效应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张并拉动经济增长。

1.2 城镇化对产业优化的影响机制

城镇化优化了第一产业发展。农业经济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而“三农”问题直接源于人地矛盾。根据国际通行标准,人均耕地0.7亩只能维持基本温饱,10亩可以达到温饱有余,100亩可以达到小康以上的生活水平,1000亩以上才可以主要依靠农业达到富裕。城镇化的发展逐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生产的增长方式,从而优化第一产业的结构。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的有效转移,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空缺岗位,城市又能够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城市聚集功能的发挥给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后者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第二产业,在此期间服务业能有效促进城市功能发挥,吸纳劳动力作用显得更加突出。此外,城镇化还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生产的专业化和分工程度越高,相关产业活动的联系就越紧密,这种外部网络经济客观要求相关产业要就近集结,以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优势。

城镇化推动工业向城市集中,使企业能够获得聚集效益。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一些高级人力资源和熟练工人,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另外城镇化发展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这些条件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这些设施条件由于需求有限且成本不能分摊,所以其供应不足成本过高。城镇化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城市聚集了众多不同的企业,使得不同制造商、供应商专业从事网络式分工、垂直分工的某个单元或环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柔性供货能力;金融和商业机构的集中,可以在融资和管理方面为生产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城镇化的推进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便捷的服务、广阔的市场,从而提高了其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提高。

第三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依赖于区位聚集。第三产业产品一般具有非存储性、生产消费同时性的特点,只有人口聚集到一定规模,形成对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巨大市场需求,才可能支撑其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城镇化过程推动了第三产业传统行业的发展并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了需求,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结构也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扩展。城镇化的规模不仅与第三产业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而且还会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和内容。第三产业中许多行业规模经济性特征非常明显,所以这些行业的发展往往和规模经济联系在一起。大城市中第三产业的核心部门主要是外部效应较高的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门类较齐全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国民经济中占较高的比重。

2 南京市江宁区产业优化与城镇化互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江宁区位于南京市区以南,原是南京的一个郊县,面积1573平方公里,人口92.7万,占南京市总面积和总人口的23.9%和14.7%,2001年撤县建区,成为南京的新市区。建区十年来,江宁区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开发园区的迅猛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整个区域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高。2012年江宁全区GDP926.6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79280元,财政总收入335.2亿元,社会经济发展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2.1 江宁区城镇化及产业优化的特征事实和所处阶段的初步判断

综合评价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相互关系,我们需要采用适当的指标。一般而言,反映城镇化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而三者将分别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城镇建成区面积占区域总面积比重来衡量。反映产业结构的指标包括两个方面: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其中产值结构水平将用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来衡量;就业结构水平将用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衡量。为了便于分析,本文仅采用人口城镇化指标和GDP结构指标,不影响分析结果。

(1)江宁城镇化发展轨迹。

根据各国城镇化的实践来看,各国的城镇化一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诺瑟姆1975年总结为城镇化发展的S曲线。在第一阶段城镇化水平小于30%,此时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当城市人口比重超过10%才缓慢加速增加;第二阶段城镇化水平介于30—70%之间,属于加速发展期,城市人口比重迅速提高;第三阶段是当城镇化水平超过70%后,城镇化的进程趋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趋于成熟。

表1 江宁区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演变(2000—2012) 单位:%

年份 城镇化水平 GDP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2001 23.8 11.9:58.9:29.2 35.1 :38.1:26.8

2002 26.2 10.4:58.2:31.4 33.0:38.7:28.3

2003 43.7 8.8:59.3:31.9 32.9:39.6:27.5

2004 54.0 8.3:61.4:30.3 32.2:40.4:27.4

2005 55.4 7.4:61.4:31.2 26.1:42.5:31.5

2006 61.8 6.5:62.1:31.4 22.2:44.1:33.4

2007 62.0 5.6:62.6:31.8 19.6:46.7:33.8

2008 62.1 6.8:62.9:30.3 15.8:52.4:31.8

2009 62.4 6.0:62.1:31.9 13.7:53.9:32.4

2010 66.06 5.03:63.9:31.07 12.64:54.15:33.21

2011 68.11 5.04:62.79:32.17 11.17:55.6:33.03

2012 69.4 4.71:58.39:36.9 10.88:54.12:35.08

江宁区2012年的城镇化率为69.4%(注:本文按城乡人口结构计算城镇化率,与《江宁统计年鉴》的计算口径不同,按常住人口口径计算城镇化率可能造成高估结果的“伪城镇化”现象),比2001年撤县设区时20.78%高出约48个百分点,城镇化增长速度惊人,每年平均提高城镇化水平近4.4个百分点,按S曲线推断,江宁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且已经接近成熟期。考虑到江宁区产业结构的持续演进和优化,第二、三产业不断吸纳农业劳动人口,达到70%以上更高水平的城镇化水平在今年就可以实现,这意味着需要转移约1万农业人口。

(2)江宁区产业优化的特征事实。

一是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尽管随着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农业劳均资本比率上升较快,农业增加值保持一定的增速,但是其GDP比重持续下降。2012年占GDP、就业人口比重分别只有4.7%、10.9%,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近7个、24个百分点,体现了江宁撤县建区后城镇化对农村人口的强大吸纳能力以及工业化对劳动力的转移效应。

二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略有上升趋于平稳,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第一,工业规模越来越壮大。江宁区工业规模得以越来越大,2011年江宁完成工业总产值190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639家,其中通讯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器材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四个行业规模超过百亿元。第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构建规模经济的同时,江宁区大力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实行政策聚焦,支持和鼓励各类要素资源、资产向优势产业集聚,积极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名特优新产品,培育优势产品。规模以上工业产出占全部工业经济总量的90.2%。产业空间布局集中,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电力自动化、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在开发园区的集聚度达90%以上。第三,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江宁区顺应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发展的趋势,引导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新产品开发为重点、产学研究一体的技术创新机构,近年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全区市级以上名牌产品160个,名牌产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总量24%。

三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稳中有升。2012年江宁区的第三产业比重为35.08%,连续数年保持较快的增速,考虑到南京都市圈服务业聚集和幅射效应过于强大,以及在这种条件下郊区工业导向的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功能互补型资源配置机制,因此,江宁区第三产业与兄弟城区具有一定的产业交叉影响,其系数大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江宁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霍夫曼系数是指轻工业增加值与重工业增加值之比,数值越小表明重工业化程度越高,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2012年江宁的霍夫曼系数为0.3,已经达到工业化后期向经济发达初期过渡的阶段,从江宁的现实情况来看,一直处于资本深化的路径中,资本劳动比大幅增加,尤其在重工业部门,资本投资和存量增长率远大于其它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推动产业竞争和总产值不断提高。如果再按钱纳里的标准判断,2012年江宁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也可以得出江宁区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发达阶段过渡的结论。按照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0-14000美元将出现工业的拐点,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

图1收入与药占比对比总的来看,江宁区的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大体一致,两者关联度相当高,发展水平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符合一般理论描述的特征。江宁的发展经验证实,产业优化和城镇化成为本区发展的增长机器,共同驱动江宁经济增长。

2.2 江宁产业优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一般机理分析

江宁区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为产业优化和城镇化交互作用提供了实证支持。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优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向导力量,农业发展、工业化、第三产业崛起先后依次成为城镇化的推动力量;同时城镇化过程存在三种机制,分享机制、匹配机制、学习机制,不断提高经济生产率和效益,从而通过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们通过调研发现,江宁区依赖于产业优化和城镇化互动机制推动经济增长离不开江宁区特定的起飞平台。

(1)初始的低要素成本驱动。建区伊始,江宁区既有毗邻大都市的独特区位优势,还保持着涉农大县的低要素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土地、人力、环境等方面的低成本工业化,政府的积极政策导向又强化了这一优势。江宁区依托低要素成本构建了较大的比较优势,形成了强劲的产业竞争力,开始进行工业产品国内外的规模扩张。在初始阶段,产业结构的持续微调不断累积着推动城镇化的动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工业化和吸纳劳动人口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本身的发展也得到了强劲的推动,随后区域比较优势出现动态转化,工业资本劳动比率不断提高,从而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城镇化的大幅提高需要更为能动的动力条件。

(2)开发区的极化效应拉动。江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蕴含着强大的经济活力和能量,成为了江宁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加速装置。开发区作为是江宁城市空间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引领老城区空间多点、多核、多轴扩散,并逐渐从初期的“孤岛”演化成江宁新型的现代化城区,深刻地影响、改变着区域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开发区不仅为企业网络实现产业集聚搭建了最佳平台,通过推动企业专业化和分工深化发展来提高企业经济绩效,为企业价值链的构建和升级创造有利条件,而且同时由于强化了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有力的推动了江宁区的城镇化进程,江宁开发区起到了一体两面的作用。开发区这种推动生产率持续提高的优势是长期发展和动态升级的结果,而且越来越呈现出不断差异化和不可复制性,成为江宁区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独特一极。

(3)独特的郊区文化背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植根在于当地社会关系、文化土壤和制度规则之中。研究人员越来越发现,文化因素在地区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可感知的区位优势背后深藏着一张“无形的人文之网”,后者深刻地影响着企业和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有形的区位优势使企业能够便捷、低成本地获取生产要素和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助于其向区域集中,从而有助于形成产业竞争力;而文化网络是指对经济行为主体所嵌入的本地由亲缘、地缘、业缘等形成的社会关系、文化信念及制度规则,特别是产业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的过程中,地区文化网络是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因素。江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作为都市涉农大区,其城镇化和工业化具备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改革开放后长期滞后于主城市区发展,产业结构落后,城镇化水平低下,人均收入水平不高,资本投入和产出均衡落入低水平陷阱,远远落后于潜在发展水平。这种情况下江宁人有着强烈地推动发展的动机,创新意识强,接受新事物速度快,而政府工作效率较高,对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响应能力不断提高,创新制度的供给能够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由于社会成员置身于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不保守排外,吃苦能干,积极乐观,其经济行为镶嵌在同一文化氛围、环境和交易规则之中,人们相互竞争、合作和交流,人力资本得以迅速增加,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又因为对增长具有高认同度和信赖感,干部群众、政府企业之间彼此信任、相互沟通,大大节约了交易成本。这就反过来更有助于建立以信任与承诺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网络,从而推动了市场和产业的成熟,大大加快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4)分享式的拆迁模式。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大量土地用途发生了改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江宁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独特实践经验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实施了与民分享的拆迁模式,将土地货币化的大量剩余转移给农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一,分享的拆迁模式降低了与拆迁户的交易成本,避免利益的激烈冲突带来的麻烦,提高了动迁的效率,并为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引入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其二,这种模式产生了有利于增长的收入效应,不仅直接赋予失地农民财产权利和货币收入,增加了农民的生计资本,扩大和优化了其生计策略空间,使其福利水平得到爆发式的上升,而且能够间接刺激地区经济的有效需求,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为产业的发展和规模扩张提供大批“有恒产兼有恒心”的产业工人。在这种征地模式下,江宁区以城镇化、工业化双轮驱动经济增长得到有力的支撑。

3 结论和启示

第5篇:幼师职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审批 优化

“审贷分离”一直都是商业银行信贷体制改革与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各个商业银行所关注的焦点所在。建设银行自从1999年信贷体制改革以来,就建立起了信贷业务的“一级审批”的审批机制,并且是最早开始推行专职贷款审批人制度的,实现了彻底的“审贷分离”。但是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信贷业务发展也相当的迅速,国内商业银行现行的信贷审批制度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开始逐渐的暴露了其不足之处。文中主要就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机制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当前商业银行在审批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批条件的设定存在问题

在商业银行中,很多审批人员都不愿意到一线去了解实际的情况,进而导致了在决策的过程中不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来提出合理的审批意见,包括了放款条件的设定、能否落实以及各种条件的可行性等诸多方面,都不能够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也不具备合理的前瞻性,难以做到真正的预防风险。

(二)审批决策不具备有良好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当前,很多国内商业银行在审批决策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上都不足,“羊群行为”不能够被杜绝,信贷审批机制还不具备有真正的独立、公正以及专业性。例如建行现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就仍然是以“块块”层级管理为主要特点的,风险管理与信贷审批部门组织机构与人员都是隶属于所在的分支行,并且向其所在分支行的行长负责,加上审批的牵头人一般都是分支行的副行长,这就导致了审批决策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都不能够从制度上得到保障。并且抵扣审批人员在进行审批决策时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很难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充分的发表意见,没有足够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这就不可能杜绝“羊群行为”。

(三)很多审批条件都不能够落实到位或者执行不够坚决

对于信贷审批条件,往往都难以落实到位,或者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够坚决的执行。例如国家政策要求逐步的对某些行业的信贷规模进行压缩,但是银行却不予执行,依然是在进行大规模的放贷,客观上来看是对信贷的风险进行了增加,很容易引起资金的损失。2009年央行报告显示有四万亿信贷资金流入到产能过剩行业。在以前银行的不良贷款大部分新增都是来自于长三角,例如建行,在2012年的不良率已经从2011年的1.09%下降到了0.99%,但是在其划分的区域汇总,长三角地区的不良率却从2011年底的1.31%增加到了1.97%。这些现象都不得不进行思考。

(四)信贷授权没有能够体现出“差别授权”的原则

在国际商业银行中,根据风险大小进行授权是其通行的做法。但是从国内的商业银行来看,很多都是采取的“授权到机构”的授权方式,建行所采取的就是在这种授权方式,这种授权方式很容受到被授行评价等级的影响。这种授权反思,将授权差别化单纯的和所在行的评价等级、授信金额的大小等各种因素进行联系,进而忽视了各种各样的信贷风险之间的真正的差别,特别是忽视了贷款品种、对象等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别的风险。例如跨国、跨省、跨地区经营的集团客户,即使是贷款金额不大,本地分支机构因为受到地域的限制以及受到对经营的认识上的限制等等,都很难从整体上对这类客户的风险进行识别、把握。对于这一类的客户由处于更高级别的行来进行审批将会更好。相反对于那些贷款额度虽然较大,但是经营活动却只在本地的,因为当地的分支机构对这个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更加的熟悉,由当地行进行审批将能够更好的控制风险,而且效率也更高。而如果仅仅是采用“授权到机构”的方式就很容易导致权责不清、责任不明的现象发生。

二、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机制的优化

(一)对信贷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进行完善

我们可以积极的对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成熟的信贷风险管理经验进行借鉴,推行全面垂直的风险管理体系,这样将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的运行,同时也将有助于银行价值创造力的提升,为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同时银监会也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指引文件中明确的提出了要逐步的构建起风险管理的“业务垂直化的管理体系”。为此,可以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对商业银行现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进行优化,对当前“以块为主”的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改变,实行上下垂直的条线管理模式,让其能够相对脱离于所在的分支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到所在层级行的行政约束,对风险管理政策、制度、标准以及信贷审批和风险监控等各种工作的条线管理进行强化,让风险管理条线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都能够得到增强。因为信贷审批只是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再加上每一个层级行的行长有着业务经营与风险管理上的双重责任,因此,需要建立起风险条线各级机构和所在分支行的沟通渠道,实现风险条线的双向报告制度。

(二)实行审批授权差别化管理

随着市场发展,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客户对于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当前的审批授权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并且很难有效的提高信贷审批的效率,最终就容易失去很多机遇,导致银行自身的竞争力下降。为此,根据当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与风险控制水平,在学习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授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国内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授权上,可以根据各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审批人员的配备等情况,从目标单一维度的授权方式逐步的向多维度的授权方式进行转变,可以根据区域特点、机构类型、客户类型以及信贷产品种类等多个方面来实行差别化授权,并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到管理思想中去,在对进行差别化授权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授权到具体的个人。随着商业银行基层的内部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现代授权方式需要进行积极的改革,要从“授权到机构”转变为“授权到个人”。这样才能让信贷授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通过不同的管理者所具备的控制能力来进行差别授权,让风险控制的敏感性程度能够更高,进而使得信贷管理与贷款决策能够具有更高的效率。与此同时,“授权到个人”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被授权人的权责以及风险意识,进而能够让审批方式可以更加的灵活有效。

(三)对于一票否决需要慎用

对于一票否决必须要慎用,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减少内部营销的成本。对于一个信贷项目,客户经理都是经过了调查了解的,并编写好申报材料递交审批,因此,客户经理应是对企业最为了解的,也是最有把握的,但是一个项目的成败最后却是取决于审批的环节。一票否决,没有关注过程,不能够进行及时的调整,只注重结果,这样的工作方式很容易让前期的工作完全白费,造成相当大的浪费,容易导致客户经理与审批人员之间相互进行争斗、扯皮,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到了内部的营销上。这种现象是相当不好的。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在调查客户阶段,审批人员就应该及时的介入,和客户精力一起对客户进行调查和了解,将一票否决的时间进行提前,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改善申报与审批工作之间的协作程度,在一开始时就解决问题。

三、结语

信贷审批机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其涉及到的因素与环节都很多,并且具有动态复杂的特性。因此要对其进行优化也存在有较大的困难。在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机制运行的过程中有可能还存在有一些隐性的难以发觉的问题,并有可能会在信贷也业务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显现出来,这些都需要去进一步的进行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1]魏春旗,朱枫著.商业银行竞争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第6篇:幼师职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泄漏堵漏倒罐注水

中图分类号:U473.2+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易蒸发、热膨胀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运输、储存容量较大的储罐区储存过程中一旦泄漏,极易导致燃烧爆炸、中毒事故,甚至引发恶性环境污染事故。1998年3月5日,西安液化石油气公司发生的液化石油气无控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因此,有必要针对液化石油气可能出现泄漏的不同情况及其危险性特性进行分析,并讨论相应的对策。

二、液化气易泄漏部位

一是管道法兰、阀门等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液化石油气储存系统中蒸汽压力高,对法兰橡胶密封件的溶胀性强,因此较容易出现泄漏;密封垫片老化、开裂等破损或螺栓紧固不均匀也容易产生泄漏。

二是管线泄漏。由于集中应力的作用,各种接口、焊缝处较容易出现泄漏。气相管泄漏泄漏量要少一些,如果是液相管泄漏,则泄漏量较大。

三是罐底及罐底阀件腐蚀泄漏。液化气中含有水分,长期贮存时,水分会逐渐积累下沉,积聚在储罐的下部,在罐底水层的作用下,罐底及罐底阀件的腐蚀比其它部位严重,容易出现泄漏。

四是罐体泄漏。因储罐超装或超压,或受高温烘烤急剧增压而开裂泄漏 ,这种泄漏量大、扩散快,危险性大。

三、泄漏处置

(一)堵漏排险

首先,可以根据泄露部位不同,采取相应堵漏方法。管道、阀门泄漏或罐体孔洞型泄漏,在无法关闭阀门的情况下,采取管道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堵漏,或用金属螺钉加粘合剂旋拧,或利用木楔、硬质橡胶塞封堵。因螺栓松动引起法兰泄漏时,应紧固螺栓,制止泄漏。若法兰垫圈老化导致带压泄漏,可利用专用法兰夹具,并在螺栓间钻孔高压注射密封胶堵漏。罐壁脆裂或外力作用造成罐体撕裂时,可利用专用的捆绑紧固和空心橡胶塞加压充气器具塞堵的措施。在不能有效制止泄漏时,采取疏导的方法将其导入其它容器或储罐。

其次,根据泄漏点缺口形状决定堵漏材料。缺口为圆形时,可用尖木料堵塞。泄漏口为较长的带状时,应选择棉被、石棉被、加压气垫或汽车橡胶内胎等较平展的物品作垫,用安全绳、铜丝,石棉绳等加固,再给加压气垫或汽车橡胶内胎充气的方法堵漏。泄漏点为环状时,可用石棉绳、棉布条等进行缠绕堵漏。泄漏点为不规则的形状时,可用密封胶填塞,再用绷带、石棉绳加固的方法进行堵漏。

(二)倒罐

运用倒罐手段降低燃烧罐液面,因此当罐内液面较高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倒罐措施来降低燃烧罐液面。倒罐适用于储罐顶部或罐体上部的第一道阀门、法兰、丝扣、焊缝发生无控泄漏。

倒罐的方法有液压泵外压倒液和烃泵倒液两种方法。使用烃泵倒液,不需要准备时间,倒液快时间短,一个10立方米的储罐,使用烃泵倒液需18分钟,而用压缩机外压需30分钟。而采用压缩机外压倒液,见效慢、时间长、危险大。

利用烃泵倒罐,即用泵将燃烧罐液相气抽出,输转到其它罐。倒罐注意事项:进行倒罐抢险作业时能否顺利将事故罐内液化气倒入事故备用罐、导入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压差,所以备用罐平时不能盛装液化石油气。此外启动压缩机抽取事故罐的气体降低事故罐的压力时,升压后的气体不能注入事故罐内,这样只能加快泄漏点处液化石油气的快速泄漏而不利于堵漏抢险。倒罐完毕后,应采用较强射流,长时间地向罐内注入大量水,彻底稀释残液和余气。

(三)注水

注水原理:液化气储罐底部或从储罐底部引出的液相管及阀门发生泄漏时,利用液相液化气比水轻且与水不相溶的性质(液相液化气的比重是水的0.5~0.6倍),向储罐内注入一定数量的水,在罐内底部形成水垫层,使泄露处向外泄漏的是水,而不再是液化气,中毒、冻伤和燃烧爆炸的危险性均大大降低,在这样相对安全的抢修环境中,抢险人员可按照事故应急方案的操作程序堵漏,堵漏的难度也大大降低。

根据罐内液位情况(泄漏点低于液面且罐内的液位较高时)改通流程,开启强自吸消防泵给水加压至8.0Mpa向罐内注水,而外界温度为常温时,液化石油气储罐内的饱和蒸汽压为1.5Mpa以下,因此用强自吸消防泵完全可以将高压水流注入储罐,并将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顶起并从储罐顶部的回流管排出后,流入事故备用罐。同时启动液化气循环压缩机抽取事故罐的气体,降低事故罐压力以利注水。

注水操作流程图如下:

注意事项:高压注水技术工艺操作简便,但是因注水管线直接与液化石油气管线连接,管线、阀门的设计压力、材质、消防水泵的参数选择非常重要。各种参数的压力等级必须与液化石油气管道的压力等级一致,而不能选用水管线的压力等级。要控制好注水量,所注水的体积加上液相液化气的体积应小于储罐容积的90%,即:注入水的体积(m3)+ 原有液化气的液相体积(m3)<0.9贮罐的容积(m3)。

第7篇:幼师职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221

有机化学作为其他专业学科的基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社会的适用性也比较大。作为职业院校应努力改革有机化学教学,促进有机化学教学水平以及质量的提升。当前职业院校的有机化学教学中,学生存在着知识面不全,理论知识欠缺等现象,教师与学生都疲于教学,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要从多方面着手,实现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促进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职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的现状

以往的职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的理论教学模式主要先讲理论,然后进行实践,也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掌握有机化学理论的基础上,然后通过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对有机化合物的物理以及化学性质进行证实。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在很多职业院校中应用。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现有的传统有机化学教学模式与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学理念并不相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术性的应用人才,是理论过硬并且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并不是研究性的人才,因此就需要加强对实践教学方式的重视程度,这就使得有机化学的教学手段以及内容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二、职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新的教学内容构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的有机化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不必注重传统教材的系统性以及科学性,而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转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实现。还需要注构建新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需要注重广度上的必需以及够用。注重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学生就会越适应问题,越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构建需要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其创新意识以及思维能力,应为学生安排一些应用型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注重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以及速度,注重教学内容的启发性。有机化学教学中,还需要将最新的教学成果以及技术引进,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人文精神。2.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有机化学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注重观念到方法上的转变,促进有机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中教师不在权威性的地位,而是教学的指导者和引导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理论与实践中,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注重问题的解决,强化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融会贯通,强化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的使用多种教学工具,通过实物或者实验开展教学。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设定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运用网络信息平台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例如,在学习杂化轨道理论、烷烃的构象、反应历程以及各种有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的反应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制成三维动态画面展给学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能够使抽象的教学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论和掌握,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注重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训力度,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实训训练可以利用基础性的实验开展,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实训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实践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教学大纲以及规划需要注重操作性,规范学生的操作习惯,注重知识的先进性以及适用性。实践的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学校的实验室,也可以是专业学科范围内的企业、工厂等,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在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探索精神的强化。4.强化教学考核,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在职业院校的有机化学教学中,应注重考核,科学的考核方法能够了解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知识的程度,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的成绩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学生有机化学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考核过程中需要加大考核力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过程性的评价应占到整个成绩的5成,理论成绩占到最终成绩的3成,学生的平时成绩占到2成,通过科学、真实的教学评价方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实现有机化学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当前职业院校不断发展,职业院校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有机化学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使学生能够明确实际应用的学习方向,注重实用性的知识,培养出全面的、复合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宁波.职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析[J].才智,2013

[2]刘志平,盛家荣,展军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第8篇:幼师职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在事业单位当中,对会计进行监督是对整个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机制建设的基础部分与核心部分。如果一个事业单位具有完备的会计监督机制,就能够提高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增强本单位抵御面临财务风险的能力。但是,因为事业单位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许多工作人员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就会导致会计监督机制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与不全面之处。由此可见,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进行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监督机制概述

1.会计监督内容

事业单位的工作运转情况存在着相当的特殊性,这类单位的工作目标不是为了生产物质产品供人们消费使用而是给社会提供特定种类的服务,区别于生产性企业的盈利经营目的,事业单位并不把盈利当做工作目标,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资金和社会广泛捐款来支持其正常的工作运转,这样的现实情况会影响到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工作时的热情和动力,常常出现一些消极怠工和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私自挪用和侵吞单位资金的情况。所以,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就一定要完善好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从一般情况来看,其包括下面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要在事业单位开展一起经济活动的时候积极介入,严格记录资金的使用情况,搞清楚资金的具体流动情况。第二,来自单位外的监督,主要是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这些国家部门会认真调查事业单位的会计数据信息,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经济活动开展深入的调查监督工作。良好的会计监督机制能够让国家下发的资金被事业单位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保障事业单位的工作合法性和国家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

2.会计监督意义

从相关理论角度来说,会计监督机制在事业单位中的运用是依托于相应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的性质一直保持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是人造的较为合理的监督体制。从事业单位本身的角度来讲,其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找到的监督机制缺陷要马上上报,方便监督结构能够对问题给予研究和解决,让监督和管理两个方面的工作能够有所联系,相互促进,一起帮助事业单位的快速健康发展。

事业单位的会计是以本单位在运作中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作为对象,对这些业务进行记录、反映与监督,并对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做出预算、执行和结果的专业会计。在事业单位里,会计的监督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可以保障事业单位正常开展一些经营业务的活动,可以确保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使本单位能够有效的运作。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可靠,就能够实现事业单位的经营目标与经济效益的各种经营活动。事业单位会计的监督机制既关系到会计系统在整个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真实的反映,也会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因此在武警事业单位当中,会计人员不仅应该做好日常的财务收支处理工作,还应该对单位的财务状况以及流动资金情况做好监督,使会计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单位财政的实际运行情况,从而保证事业单位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

二、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新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已经进入到了新经济时代,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加快信息化的进程,尤其是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增添了新的意义和内涵。由于市场化的建设和管理理念制度的创新,事业单位需要逐渐完善和建设会计监督机制,这样就能够促进事业单位体制的深化。事业单位中一个健全的会计监督体系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治理结构来支撑,因此事业单位在新形式下需要对财务管理的模式进行调整,提高本单位的办事效率。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许多事业单位在会计监督机制上已经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和企业比起来还是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所以,在现在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我国,事业单位是国家政策的贯彻者与执行者,大部分的收入来源都是政府的财政资金。在我国现在的许多事业单位中,会计监督机制就如同虚设,有些事业单位甚至都没有制定会计监督机制,导致有许多问题经常发生。这个问题是许多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会影响会计工作的效率,更严重的还会使政府的财政资金流失。要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就需要制定一套比较完整、操作性较强、符合规范的会计监督机制,从而起到加强事业单位控制与管理的目的。

三、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观念淡薄

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会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合作,但是在现在的情况看来,大部分事业单位管理者的会计监督观念都很薄弱,缺少对会计监督机制的建设,有些管理者还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只重视单位的运作、经营与发展,却忽视了单位的效益工作,这样会阻碍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国家对武警事业单位的投入与支出也在日益加大,这样使得许多事业单位相互攀比,在购置设备时只是注重求大求全,并没有注重设备的实用性,导致资金严重的浪费。由于这些事业单位没有对单位的设备成本以及预期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实用价值做出分析就购买,导致单位的资金以及资源都浪费严重。除了这些情况以外,在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理时,对许多设备的估价不实、回收不及时、随意对单位的资产进行变卖,这些情况都会造成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与实际的账目不符。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时,基本都是形式主义,没有做到对单位的重点、定期和全面的盘点。

2.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许多的事业单位都没有建立与财会相关的内审机构,有些虽然建立了,也用的是单位领导担任内审人员,这种做法导致会计内审人员的监督能力很低,会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内部需要定期进行审计;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控制制度也要做出合适的效果,并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客观的评价,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改正,争取能够做到使财务制度更加健全、会计审核制度更加规范,真正能够通过会计监督的控制来提高整个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事业单位如果外部监督能力下降就会使单位会计监督的实效性减弱,换言之就是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财政、审计等属于监督机构的工作往往不能合作,使单位的管理工作难以进行。

四、优化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策略

1.构建良好的控制环境

要想做好事业单位的会计与财务的内部监督工作,就应该先控制好单位的环境,因为单位的环境与财务管理内部的监督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要想建设一个良好的会计内部监督环境,首先需要深入贯彻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自我监督思想,制定好会计内部监督措施。要对事业单位的风险控制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切实落实单位内部的管理职责与风险管理责任,使单位内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营造出良好的会计内部监督环境。一旦发现对单位的不利因素,就要及时修改,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实现单位的管理目标。

2.加强对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

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审计与监督工作,不仅需要独立,又是一项服务工作,是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的建设是单位内部审计人员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审计人员需要找到制度中的缺陷与不足,对整个制度体系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然后给出改进措施,使单位的会计内部监督体系能够不断完善。首先,要确保事业单位里科学和合理的监督机制,做到程序的规范;其次,需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利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同时也要实施一些奖励和惩罚制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管能动性,提高单位内部的管理水平。

3.搞好外部监督的工作

在进行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时,可以与相关的一些经济监管部门做好沟通与协调,加大政府对于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国家政府在进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审查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收支监督与管理,通过会计信息中的各项数据来监测会计财务是否正确与真实。同时,也需要通过外部人员对本单位进行收支状况的监督,从而促进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完成。

总之,在事业单位经济监督当中,会计监督机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也能够不断的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质量,提高事业单位在经营当中的合法性与真实性。

[参 考 文 献]

[1]王玉宝.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探讨[J].商业会计,2013(6):71-73

第9篇:幼师职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适用性绩效、考评管理

1 企业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经营者业绩主要通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来体现[1]。也可广义理解为,“绩”为业绩(经营效益水平)、成绩(综合管理水平);“效”为效益(财务运营成效)。科学理解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企业绩效考核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1.1 保障绩效任务的完成和提高。企业将绩效任务、过程管理以指标形式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进行考评,并合理有效利用考评结果,将考评结果与干部职工切身利益挂钩考核,有效加大员工压力和动力,促使员工认真对待,努力完成任务。

1.2 有助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系统的绩效考评有助于战略的落实传达[2],发挥绩效指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员工围绕企业共同目标和要求开展工作。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涵盖了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业绩指标和衡量自身品质、行为形象评价指标,促使员工努力提高工作能力,更加注重行为表现,才能在考评中取得理想成绩。

1.3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通过考核,可检验各员工对现有岗位的适用性,工作能力、行为表现与岗位管理的匹配性,为企业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保障员工对所任岗位的适应性提供基础信息,以推进企业员工队伍建设。

1.4 保障员工利益分配和奖惩实施的公平性。许多企业或多或少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的不良现状,绩效考核的科学实施和合理运用,可保障员工利益分配和奖惩实施的公平性,也能使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3]。

2 企业绩效考核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生产经营目标考核,轻基础管理。部分企业注重目标管理,以目标完成定奖惩,对基础管理,尤其是保障关键业绩指标实现的过程管理和一般业绩指标未予以重视,未纳入考核,导致对环节工作推进情况缺乏监控和预见,待考核期临近时,发现最终目标难以完成,企业则一点补救措施都没有。

2.2 指标体系不科学、不合理。考核职能部门受管理水平、业务技术等因素限制,对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方式掌握不够,或觉得考核指标制定及其带来的监控测评、结果应用的一系列工作程序多、量大等,简单制作考核指标,导致一些指标空泛,可操作性不强,或难度不大。

2.3 指标评价标准定义广泛,难以评判。如品质特性、行为过程方面指标的评判,要求考评主体对考核对象具备日常了解的条件并对考核对象进行日常监控。

3 烟草商业市级公司组织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设计

市级公司对直属单位(部门)的绩效考评,应采取“组织绩效考评体系”,并侧重于工作结果型的绩效考评[2]。考评结果应用于直属单位(部门)管理层的奖惩激励约束,那么管理层领导成员的品质特性、行为过程的考核又必不可少,鉴于上述2.3存在的问题,则应将反映品质特性、行为过程的部分主要指标科学地纳入到工作结果型的绩效考评指标中,如“处理工作有条不紊”纳入办公业务的文件办理、督办事项等指标,将“调研能力”纳入政工管理的考核范畴等,需要我们科学地对直属单位(部门)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设计。

3.1 绩效考评体系的总体架构设计。绩效考核的总体架构由指标体系、评价沟通、结果应用等方面组成,其横向架构采取“目标考核+过程考核”的模式,纵向架构为“市级公司考核各直属单位(含机关部门,下同),直属单位考核下属部门,下属部门考核员工”的三级考核模式。

3.2 指标体系设计。指标体系由“关键业绩指标+基础管理指标”组成,关键业绩指标(战略目标)由生产经营目标、质量指标、财务运行效益等支撑企业经营发展的指标组成,基础管理指标(战术目标)则涵盖办公管理、财务内控、安全生产、质量体系运行等市级公司各部门职责管理内容的或支撑业绩目标实现的因素指标。

(1)关键业绩指标的制定。指标来源于公司年度或考核期的战略性目标分解,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和本公司研究制定,形成公司级关键业绩指标库。明确各指标责任部门、考核时间、保障措施。围绕指标库的具体指标及其保障措施等,合理设计和编制各直属单位、各考核期的关键业绩考核指标表,明确各指标定义和评价标准。

(2)各类考核指标的权重界定。根据经验判断法[5],考核领导小组制定各考核分表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而各分表中的具体指标分值则由制定部门予以明确。

3.3 绩效评价与沟通。

(1)考核目标的沟通。企业应及时与考核对象沟通,征求其对考核指标的意见,并进行合理化修订后,以适当方式将考核指标传递给考核对象,为考核对象指引工作方向和目标。对于考核期内出现战略调整等原因需要再次修订考核指标时,企业应给予再次修订的机会。

(2)考核评价主体的组成。市级公司应从各单位(部门)选取合适的人员,组成能够胜任绩效考评工作的考核评价人力资源库。对各直属单位实施考核时,从人力资源库中选取人员组成考核评价主体。公司应开展一定的培训学习,提高考核评价人员纪律性和综合能力。

3.4 考核结果应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应用体系,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共享。将考核结果合理用于企业管理改进、绩效奖惩、干部职工职务任免、岗位调整、评先奖优等工作,有效地将企业目标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结合,发挥考核管理效应最大化。

(1)用于企业管理改进。企业考核结果,总结分析考核期内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等,督促责任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实现考核管理助推企业管理上水平的目标。

(2)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市级公司划定奖惩分数线、奖惩规定,按考核得分依照奖惩规定兑现各直属单位(部门)、机关各部门绩效工资,保障其待遇的公平性。

(3)作为检验干部职工综合素质能力的依据。一些单位通常将品质特征、行为过程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员工综合素质能力的依据,由于主观因素导致误差、个人偏见等现象,将此类考核结果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时,会使部分考核对象不服,导致产生员工内部矛盾。公司将上述工作结果型的绩效考核结果,设定优劣等级,并明确对应的分数线。某公司设定了优、良、中、一般、不合格五个等级标记,对应分数为100分以上(优秀)、95-99.9分(良好)、90-94.9分(中等)、85-90.9分(一般)、84.9分以下(不合格),此结果作为员工职务任免、岗位调整或培训提高的依据,公信力比较强。

4 结语

本文从一般角度分析了该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一些设想。而在实际工作中,需全面深入学习和领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并对企业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灵活掌握相关方法,逐步探索出更加合理的绩效考评措施,有效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 周国光.李祥义.王楠.俸芳编著.长安大学会计系列教材 财务管理学(修订版).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

[2] 安鸿章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

[3] 杜斌.烟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机制的研究[J],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