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循环主要来源范文

水循环主要来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循环主要来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循环主要来源

第1篇:水循环主要来源范文

由于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的岩溶石山分布十分广泛,这里的气候条件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种气候也对地质条件有一些影响,地质条件带来的劣势对农业生产又有一定的制约。由于地表地下岩溶的发育,使得地表附近的浅部岩石出现破碎,从而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使得当地的地表水资源十分匮乏。整体来讲,我国的西南地区呈现“山多土少、雨多地漏”的特征,缺水干旱是岩溶地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会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对表层岩溶带地下水进行利用是对岩溶水进行开发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这部分水源也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水源之一。从各种地质研究中可以看出,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的资源量和表层岩溶带的水文地质结构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岩溶石山地区要加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从而为表层岩溶带的地下水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支撑。

1. 洛塔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洛塔位于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交界地区,属于典型的岩溶山区,该地区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型湿润型,每年的平均气温为13.3℃,每年的平均降水量为1649.7mm。岩性为石灰岩,属可溶性岩石,区域内的岩溶地貌比较丰富,在地表和地下都有岩溶地貌,而且岩溶的形态很多,地表的岩溶大多是洼地、漏斗、石林、石牙等形态,地下的岩溶则主要是溶洞、消水洞、地下河管道等形态,岩溶的发育是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和可溶性岩石在水流作用下缓慢溶蚀而形成。本地区岩溶发育具有多层性。根据岩溶地下水水动力的分布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分别是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饱气带岩溶水文地质子系统、饱水带岩溶水文地质子系统。

2. 洛塔地区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特征

2.1 表?友胰艽?水文地质子系统水循环过程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是岩溶水文地质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岩溶水文地质系统中,一般会形成一个低昂对独立的表层岩溶带泉域,这个区域内的水循环是整个岩溶水文地质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对整个岩溶地区的水循环有重要影响。就洛塔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大气降雨是区域内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但是降雨一般首先会落到地面上,形成地面水,在不同的地区,地面水的循环也是不相同的,比如在裸露的岩溶区,降落的雨水具有较高的渗透能力,能够很快从各种岩溶的缝隙中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经过表层岩溶带的调蓄之后,有一部分会蒸发到大气中,还有一部分会继续通过溶蚀的裂隙或者落水洞进入到下部系统中,还有一部分会排向地表,在排出地表的这部分地下水中,有一部分会汇集到地表河中,另一部分会再次渗透到低位浅表层岩溶区域中。对于覆盖型岩溶区,当雨水降落之后,一部分雨水会直接形成坡面流,在坡面流中,有一部分会直接渗透到地势相对较低的浅表层中,再经过水循环,其水循环的过程与裸露的岩溶坡面流中的水循环过程比较类似。

2.2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水循环的基本特征

第一,水循环的补给特征。在水循环中,水的补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洛塔地区而言,其水循环中的水的补给一般是通过降雨来完成的,当地的年降水量虽然比较丰富,但是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够均匀,在补给过程中,整体呈现一种非连续脉冲式的特征。大气降雨的补给面积大约在0.05km2~0.15km2,降雨对洛塔岩溶区域的水分进行补给时主要有直接快速补给和间接慢速补给两种方式,在裸露的区域,雨水的补给会通过一些密集的溶蚀裂隙快速地渗透到地下水中,从而实现快速地补给,在被覆盖的区域,则一般是间接慢速补给。

第二,径流特征。根据水动力的类型进行划分,洛塔岩溶地区的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内地下水的径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汇流状,一种是散流状,岩溶地下水的流向总体上与地势有关,受到地势条件的控制,具体有三个方面的特征:水力坡度大、径流途程较短、径流路径通畅。

第三,排泄特征。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岩溶区域内的水流排泄主要

有集中排泄和分散排泄两种方式,属于汇流状水动力条件的地下水一般都会以集中排泄的方式进行配些,而属于散流状水动力类型的地下水一般都会以分散的方式排出。

2.3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的调蓄功能

表层岩溶带所形成的泉域对表层岩溶水有一定的调蓄功能,该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能够对水分进行积蓄,尤其是能够对地下水的水量进行调蓄,使得一些降雨能够及时地渗透补给到地下。第二,带有滤波功能,主要表现在对水流过程进行调节上,也就是可以通过水文地质子系统内部结构的滤波作用对降雨的脉冲输入补给形式进行转换,使其成为连续波状的排泄形式。表层岩溶带的调蓄能力和泉域的特征有很大关系,泉域的含水空间、规模、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等,都会对调蓄能力产生影响。一般来讲,泉域内表层岩溶带的含水空间大、泉域规模较大、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大的一些平缓地带的泉域,其调蓄能力也比较强。比如该区域内向斜西翼赵家湾一带的S14泉泉域,主要是大型的溶沟,溶槽,而且发育非常完整,其岩溶率大约有35%,泉域面积大约为0.408平方公里,结构也比较松散,具有很好的蓄水能力,这块区域所处的位置的地势也比较平缓,也使得该泉域对水量的调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表层岩溶带泉域的调蓄能力还和表层岩溶带的汗水结构、水文子系统等有紧密联系,如果含水空间比较复杂,以细小溶隙为主,植被的覆盖率较高,则可以使得岩溶水流在经过泉域的时候,有较长的停留时间,能够形成一个舒缓的波状输出。比如S12泉泉域,其含水结构主要是低浅的溶沟、溶缝、溶隙等,植物覆盖率较高,地势也比较平缓,所以当水流通过这一带的时候就能有较长的滞留时间,使得水量一直保持不断。

3. 表?友胰艽?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3.1 表层岩溶带含水空间结构类型

不同的表层岩溶带的含水空间形态是不相同的,根据不同的空间形态可以将其划分为几种结构,第一,主要是由溶沟、溶槽等构成的含水空间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单一;第二,以溶缝、溶管、溶隙、溶孔等构成的含水空间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复杂;第三,由小型溶隙网络为主的含水空间。

3.2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的结构类型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包括几种不同的形式,分别是岩溶带、土层、植被三个部分,根据这三种要素在区域内的不同搭配与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类型。第一种是一元结构,指的是只含有表层岩溶的地质结构;第二种是二元结构,是两种形式搭配而成的,比如表层岩溶带和土层组合而成、表层岩溶带和植被组合而成;第三种是三元结构,指的是由表层岩溶带、土层和植被共同构成的。

第2篇:水循环主要来源范文

1.绿轴式居住区之理水方式

绿轴式居住区的理水有以下4种方式:1)规则式:运用矩形、多边形、圆形、弧形等几何形态,其水际线坚硬分明给人以特定图形感,多位于居住区建筑物前方或绿轴中心,以人工美为出发点使之成为视觉轴线上的重要点缀物或关联载体。2)自由人工式:在几何形态基础上进行自由形变,破坏其固定感,使得水际线柔和流畅,水面曲折有致,宽窄不一,给人以变化的图形感和自由的围合感,多位于绿轴视线中心丰富其景观空间。3)自由自然式:模仿大自然中的天然湖泊,强调水际线的自然曲线变化,有着天然野趣的意味。可使居住区的不同环境区域产生统一连续感,充分发挥自然式静水的系带组景作用。4)综合式:多运用2种组合理水方式形成居住区水系景观。如规则式与瀑布自由人工式的组合、自由人工和自由自然式的组合,规则式与自由自然式的组合等(见表2)。

2.绿轴式居住区之水岸型式

不同理水形式会产生相应的水岸型式,在绿轴式居住区水系营造中主要有以下3种水岸形式。1)壁立式:由于水体水深较浅,绿轴式居住区中木桩护岸、干砌直立的水岸型式运用较多。既可以采用密排松木桩的型式,也可采用石质、混凝土等材料塑造直线型护岸,顶部以石块装饰,侧面则贴装饰板材;或顶部为绿化,侧面为石砌饰面,保留岸坡的缝隙为溪流与土地之间架构水循环的通道,保证水、空气的渗透顺畅并为生物提供繁殖和生长环境。2)坡地式:由于绿轴式居住区坡度较缓或腹地较大的地段多为草坪和乔灌绿化,因此护岸与水体接触部分或构筑石质、木质台阶,或直接通过多种植物来达到稳定水岸的目的,同时保护水岸的自然状态。如在水边种植垂柳、水杨、白杨以及芦苇、菖蒲等喜水特性的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依靠发达的根系来稳固堤岸,使之更类似于自然状态的水岸。3)置石式:绿轴式居住区中的水系多根据水位的变化及水深情况,采用置石,叠石的方法以减少水流对土壤的侵蚀,同时水系护岸坡度自然舒缓,控制在自然安息角的范围之内、水位落差小而且水流平缓。

3.绿轴式居住区之水系水源

绿轴式居住区水系用水一般有以下3个主要来源:1)自来水供给:绿轴式居住区内面积和用水量较小的水景,如喷泉、水池、瀑布等其供水来源主要依靠城市供水管网,用水量和水质都有保证,但缺点是费用较高。2)就地掘井:绿轴式居住区可以从自备水井抽取地下水补给水系用水,在满足水量、水质要求的前题下可节省建设投资,水源地应尽可能靠近供水区;为降低取水成本应选择在地下水位浅埋或自流的地段。3)雨水利用:现代的水系用水可通过雨水收集方法获得。在居住区内建筑物的四周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面的蓄水系统、管网布设的输水系统、过滤系统以及配水系统),再加上地面的蓄水系统共同构成雨水的再利用体系,最终达到节水的目的。

4.问题与讨论

由于水系对改善环境、调节现代人紧张情绪、营造欢快愉悦气氛等方面有着显著效果,越来越多的水系出现在我国绿轴式居住区建设中。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比较突出,值得讨论。1)关于营造形式的问题:由于受绿轴的空间大小、用地面积形状等限制,使得理水形式较为单调。同时开发商们也考虑到相比其他传统形式的居住区,其水系多次开发及运行的经济性尚不那么明显,可行性也较小,故而导致其形式趋向单一化。所以,这就要求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可用地的特点,同时考虑运行成本等经济因素,以获得最佳的水景效果。2)关于取水途径的问题:由于绿轴式住区水系开发面积一般不太大,部分开发商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水循环利用的长远经济效益,采用自来水供给或自备井抽取地下水,较少利用雨水循环系统补给用水;又因这类水系面积较小所以不具备水体自净能力,只能依靠外来水源的注入和替换来保证水质,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住区环境的后期维护成本。我们认为:即便水系面积不大耗水程度较小,也不能忽视节水带来的长远经济效益,以及雨水利用和住区自身再生水利用的生态效益,应鼓励开发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第3篇:水循环主要来源范文

【关键词】变频节能;中央空调;发展趋势

引言

当前,社会对节能问题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的建筑物都对中央空调进行了配备,中央空调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能源消耗总量中占据很大比重,并且正逐年增加。所以,加大对中央空调能源消耗的控制力度,不仅能够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更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之中,通过对变频技术的使用来调节交流电动机的转动速度是一种被较为广泛使用的节能手段。本文对变频技术在中央空调冷却水压差控制中的应用加以了研究说明。

一、.中央空调变频和定频工作原理分析

所谓的“变频空调”是与传统的“定频空调”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我国的电网电压为220伏、50赫兹,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空调称之为“定频空调”, 中央空调系统机组中有冷却水和冷冻水系统。传统的方案是通过改变压缩机机组、水泵、风机启停,或者改变室内送风系统中的风门或水泵系统中的节流阀开度来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这样的调节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它们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前一种是以频繁开启电机缩短使用寿命为代价,且温度调节波动很大、舒适感差;后一种是以增加管网损耗、耗费大量能源在风门、阀门上为代价的,且对空调的调节是阶段性的,使空调系统工作在波动状态、稳定性差,而与之相比的“变频空调”通过变频器改变压缩机供电频率,调节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室温波动小、电能消耗少,其舒适度得到较大提高,运用变频控制技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使居室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所需要温度,并在低转速、低能消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实现了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效果;供电频率高、压缩机转速快空调器制冷(热)量就大,而当电频率较低时空调器冷(热)就小。

二.中央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从设计角度考虑,冷却水泵是按最大换热量情况下乘以一定的安全系数确定的,而通常情况下,实际换热量小于设计值,水泵电机容量大于实际负荷,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的情况。再从冷却水流量考虑,冷却水的作用是要及时将冷凝器中的热量带走,以保证制冷机能正常工作。制冷机正常工作范围内,冷却水流量越小系统越节能。根据流量公式Q=SV(S―截面,V―流速),在过去,电机不可调速,需通过节流阀调节流量,造成系统阻力增加,产生节流损耗。在冷冻水系统中,如果冷冻水泵转速过高,导致冷冻水流量大。当冷冻水流经风机盘管组件时,还没有充足时间将所携冷量全部释放完就又回到制冷机中,造成能量浪费。

三.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主机制冷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三个系统组成

(一)主机制冷系统

该系统是中央空调运行的核心环节,是空调制冷的主要来源,包括冷冻主机、冷凝器、蒸发器,冷冻水与制冷剂之间产生热量交换,实现冷冻水的降温,制冷剂吸收大量的热量之后在冷凝器中蒸发,己经蒸发的制冷剂与冷却水之间进行热量交换,此时制冷剂释放热量,并通过冷却水被带走。

(二)冷冻水循环系统

冷冻水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冷冻泵、冷冻水管道,冷冻水通过冷冻主机流出,经冷冻泵加压处理之后流入到冷冻水管道中,并输送到风机盘管位置;风机盘管将冷风吹出,带走室内环境的热量,以降低空气温度,另外当热量被吸收之后,冷冻水的温度升高,将再次流回到冷冻主机中往复循环。

(三)冷却水循环系统

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泵、冷却塔以及冷却水管道。由冷却泵将冷却水压入到冷却塔中,冷却塔的风机对冷却水实行反复喷淋,以达到冷却目标,与空气中的热量进行交换,最后将冷却水输回到冷凝器中,将制冷剂释放的热量吸收,实现冷冻主机的降温,由于回水温度比出水温度略高,因此产生温差。

四.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变频技术应用

(一)对冷冻水系统的应用

冷冻水进入到空调环境内,即称为“出水”;经过所有房间之后的冷冻水,即称为“回水”,由于回水的温度高于出水的问题,因此产生温差;一般情况下,在制冷机组的冷冻水循环中,分别安装可以检测温度的传感器,同时与变频器、PID调节器形成一个闭环式的控制系统,以冷冻水的温度来调节变频器运行频率,以优化电机转速的最佳值,调节出水量。如果温差较大,则空调环境中的温度比较高,室内的负荷量较高,此时需要加快冷冻泵的转动速度;如果温差较小,则空调环境中的温度偏低,室内的负荷量较小,此时可以减缓冷冻水泵的转动速度,这样冷冻水泵机组的转动速度将随着热负载的实际情况而优化运行,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控制,实现节能目标。

(二)在自动控制平台上我们通过变频器、核心控制设备实现自动控制调节,可以根据热负荷的需要,决定水泵运行的台数和风机开启的台数,自动监控系统采用回水温度监测,来自动控制电机的转速,随时监控回水温度的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水温、水压的恒定,同时也保证能源的合理使用。例如 :在热负荷较大的运行周期里,开启一台空调机组时同时也会运行两台冷冻水泵和两台冷却水泵,以保证末端的用户能达到制冷量供应的需求,这时,系统也可手动选择切换任意一台的水泵轮流运行(其中要保证相应的机组能运行其相对应的水泵),这样可以使不同的水泵有相同的磨损周期,同时也避免了长期只开一台水泵而造成的腐蚀现象。由于交流电机转速不可调,过去经常出现运行一台水泵不够,而开两台水泵又多余的现象,但是为了保证水系统循环质量,只能运行两台水泵循环,这样,就产生了能量的浪费。我们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后可使电机转速连续可调,当开启一台水泵不够时,要开第二台水泵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量而设定其转速,从而节约了本来多余的那部分能量。因此,在这种系统中,任何时候只要求有一台水泵电机处于可调状态,就可达到达到节能的目的,而且这种方式对系统中并联运行的水泵的台数没有任何限制。如我们有多台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分别构成管路并联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和冷冻水循环系统,只须在冷却水和冷冻水循环系统中各采用一台变频调速器,分别各用一台 PLC 控制器和切换控制器对一组冷却水泵电机和冷冻水泵电机进行切换控制,使两个系统都有一台水泵处于可调节状态,这种控制方式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了投资,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三)中央空调末端送风的变频控制

在中央空调系统之中,清洁空气在末端以及热交换器得到充分交换之后可以通过风机直接送入室内,这样就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在全部输送过程之中,通常输送介质使用水,而当水温不变时,室内的制冷(热)量的调节则可以通过改变送风量的多少进行调节,而送风量的调节又可以使用调机的转速进行控制,使用变频器来对风机的控制,那么就可以实现无级变速,在频率改变的之时,输入端的电压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不仅仅实现能源的节约,也可以不断地降低了系统噪音,以及降低成本,提升其舒适度。

结束语

随着变频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变频器、PLC、数模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温度模块等器件的有机结合,构成温差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泵的输出流量,为达到节能目的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在操作上,为了便于日常维护,所有系统的采集程序,都设计成Windows 后台的服务程序,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实时监控的模式,完全独立运行,互通信息,又互不干扰,保证了系统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第4篇:水循环主要来源范文

一、 用词不恰当

1.P8,“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规定,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其他太阳系小天体。”这段内容中的“包括”一词用法不当,建议修改为“分为”。这是因为,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规定的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增加了谁、减少了谁,谁是、谁不是,而是把“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重新进行了分类,由原先的分类方法变成了现在的三分法。

同时,这段表述在“小天体”前加定语“其他太阳系”,作为对“小天体”范围的一种界定,显得罗嗦,语言表达不简洁。建议把“其他太阳系”删除。

2.P14,“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低峰年。”这一表述中的“高峰年”、“低峰年”用词过于口语化,不严谨。建议修改为:“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大年,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小年。”

3.P26,“除了氧之外,地壳上层硅和铝的比重大些,密度相对小些,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镁和铁的比重则相对增加,密度也比硅铝层大,称为硅镁层。”这段内容中的“比重”一词易让人产生歧义。因为“比重”可解释为: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也可解释为:物质的重量同它的体积的比值。如果以后一种解释来理解,则会造成表达语意上的矛盾和混乱。这是因为,人们日常对“比重”和“密度”的理解是相近的,甚至是相同的。再者,从上下文语意看,“除了氧之外”的表述可有可无。因此,建议将这段内容修改为:“地壳上层硅和铝的含量多些,密度相对小些,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镁和铁的含量则相对增加,密度也比硅铝层大,称为硅镁层。”

4.P32,“于地表的岩石受到多种因素(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破坏作用,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如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等,这个过程称为风化作用。”这段内容中“破坏”一词使用不当。这是因为,一般来讲,“破坏”是贬义词,是指对组织、事物的损害、损坏。而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作用促使岩石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不能单纯说成是破坏。事实上是,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作用促使岩石颗粒变细,促进了土壤的发育,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为生成有机质、新岩石提供了可能。这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孕育的过程,建设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因此,建议将“破坏”删除。

5.P36,“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如上一条所述,这里用“破坏”一词并不恰如其分。根据上下文内容,建议把“破坏”改为“风化”。

6.P45,“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射到地面。”其中的“射到”一词不太恰当。这是因为,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但是,大气逆辐射并不能全部到达地面。因此,建议把“射到”改为“射向”。

二、 语法不规范

1.P16,“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称为恒星日。”这段表述中的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尤其后一句,因过分的省略,造成语言跳跃性大,缺少应有的过度,让人理解起来有难度。建议修改为:“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恒星日。”

2.P44,“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又持续向外(主要是向大气层)释放辐射能量,形成地面辐射。”这段内容中的“释放”和“辐射”同为动词,皆为谓语,造成谓语重叠。因此,建议将“释放”删除。

3.P60,“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这段表述由于主语模糊,谓语缺失,造成语句不通顺,语意不清晰。根据下文语意,建议修改为:“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水循环,能量在地理环境中作大规模的转化和交换。”

4.P61,“去河流实地勘查应注意安全,避免掉进河里。”这一表述动宾搭配不尽合理,读起来拗口。如修改为:“去实地勘查河流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掉进河里。”会更清晰、容易理解。

三、 定义不确切

1.P12,“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这是因为太阳辐射不仅是指能量,还指能量传递的方式和过程。建议将原表述中“能量”前的“的”删除。

2.P31,“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这一定义易让人产生多处歧义。(1)“岩石圈”后加“(地壳)”易让人认为“岩石圈”就是“地壳”,两者为同一概念。而事实上“岩石圈”和“地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岩石圈”是从物质组成上讲的,“地壳”是从地球内部分层上讲的,虽然两者都是由岩石组成,但是“岩石圈”厚于“地壳”,“地壳”包含在“岩石圈”之内。(2)“体积较大的”是“固态矿物”的定语还是“固态矿物集合体”的定语不明确,但不管是作为“固态矿物”的定语还是作为“固态矿物集合体”的定语都不恰当。难道只有“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才能组成岩石吗?难道只有“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才是岩石吗?难道体积较小的“固态矿物”不能组成岩石吗?难道体积较小的“固态矿物集合体”不是岩石吗?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因此,建议将这段表述修改为:“岩石是固态矿物的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3.P40,“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地垒。”这一定义表述不清楚。“断层中”怎么会“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让人不知所云。建议修改为:“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

同页,“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地堑构造。”这一定义表述存在着与上述内容同样的问题。建议修改为:“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

4.P59,“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这一“水循环”的定义宽泛,没有揭示出水循环的本质,犯了“外延过宽”的逻辑错误。建议修改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往返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周而复始的变化。”或者修改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四、 概念不明确

1.P10~11,“阅读”内容的标题是“探索宇宙中的生命”,“阅读”的内容中出现了“智慧生命”、“高级生命”、“生命”三个内涵和外延都有些交叉的概念。概念的混乱,造成了语意表达的模糊、不清晰。建议将“智慧”、“高级”删除。

2.P47,“每年早春季节,……由于受寒潮、倒春寒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一般来讲,“倒春寒”是由寒潮和连续性降水造成。因此,表达时,“倒春寒”与“寒潮”并列不妥。再者,“倒春寒”也是一种低温天气,是春天气温回暖过程中出现的低温现象。因此,把“倒春寒”说成是“低温”的原因不妥。建议修改为:“每年早春季节,……由于受寒潮、连续性降水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或者修改为:“每年早春季节,……由于倒春寒的影响,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

3.P59,“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一表述有误。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已经通过决议,规定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分为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三类;以后不再有“大行星”的称谓;太阳系的行星有八颗;冥王星不属行星系列,而是划入了矮行星的类别。因此,建议原表述修改为:“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

4.P70,“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主体,“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的客体,把“人类”纳入“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明显主、客体不分。建议删除“人类圈”。

此外,该处正文下面还配有“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和“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在大尺度范围示意图中标有“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地下水”和“风化壳”等7种“自然地理要素”;在小尺度范围的示意图中标有“大气要素”、“地形要素”、“生物要素”、“土壤要素”、“水文要素”、“地质要素”等6个“自然地理要素”。

同一页三处表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各不相同,就是同一要素的名称也各有差异。各处表述的不同,造成概念外延的模糊,内涵的不统一,让学生眼花缭乱,难以理解。建议应有所调整,统一起来。

5.P83~86,课文中多次出现“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和“荒漠自然带”等概念。“森林”、“草原”和“荒漠” 本是自然之物,其后缀“自然”一词,语意重复。因此,建议将“自然”二字删除。

6.P83~84,“森林自然带”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带”等,“草原自然带”分为“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荒漠自然带”分为“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同为自然带名称,有的加“自然”一词,有的不加,造成同类概念前后表达形式不统一。建议将这些概念中的“自然”一词删除。

7.P99,“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农业”是一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概念,广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这段内容中的“农业”应指狭义“农业”,即“种植业”,但是,人们也可能会以广义“农业”来理解。如果以广义“农业”来理解,则会造成“农业”概念与“林业”、“牧业”、“渔业”等概念外延的交叉,内涵的重叠,引起语意表达的混乱。因此,这段内容中的“农业”一词调整为“种植业”更好。

五、 论证不充分

1.P44,“对流层大气能够直接吸收部分地面辐射,其中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多。所以说,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这段内容为一个论证,第一个“。”前为论据,后为论题。第一个“。”前的论据不足以证明其后的论题。这一论证存在明显的论据不充分的问题。建议修改为:“对流层大气能够直接吸收地面辐射,吸收率高达75~95,其中,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多。所以说,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2.P60,“水循环在总体上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所以说,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这段表述中“所以说”前为因,“所以说”后为果,因与果没有必然联系,犯了“理由虚假”的逻辑错误。这是因为:“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的物质,并不都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建议原表述修改为:“水循环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在连续不断的运动、转化状态,所以说,水是可再生资源。”

六、 插图有问题

1.P8,图1-3“太阳系示意”中没有画出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没有画出彗星等其他太阳系内的天体。图中内容显得不够丰富多样,不利于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

2.P10,图1-5“总星系的一部分―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中,各级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并不清晰,尤其是太阳系与银河系之间、银河系与总星系之间。

3.P12,图1-7坐标系中,水平数轴表示的是太阳的辐射波长,垂直数轴表示的是太阳的辐射能力。根据水平数轴和垂直数轴所表示的内容判断,这幅图所要表达的内容应是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但是,这幅图的标题却是“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标题与图中表达内容不相符。再者,标题“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是指所占的谁的比例并不清楚;在图中也确实看不出“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因此,建议将图的标题修改为:“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

4.P13,图1-9“太阳外部结构示意”不清晰,从图上看不出光球、色球和日冕的空间层次关系。建议把现在的太阳俯视图修改为太阳外部结构的剖面图。

5.P45,图2-2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中,画出了“太阳”。这是视觉感觉上的太阳。这种画法在强调图上内容形象性的同时,却失去了科学性。这是因为: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而在这幅图上,显然没有表达出这种地球与太阳的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当然,日常使用的一般图纸也难以表达出地球与太阳的这种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这种以视觉感觉来表示事物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做法,对学生是一种误导。所以,建议把图中“太阳”删除,把太阳光线画成平行关系,在太阳光线的上方标注上“太阳辐射”一词,然后再绘上相应的其他内容。

参考文献

[1] 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 倪鼎夫,张家龙,刘培育.学点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第5篇:水循环主要来源范文

核心价值之一:贝斯印设备虽然昂贵,但是使用成本最低

从图1可以看出,普通PS版和CTP版的价格曲线越来越平缓,价格差距也越来越刚性,原因在于CTP版的生产成本比普通PS版要高,主要是版基不同、砂目不同、涂层数量不同(普通PS版2层,热敏CTP版3层,紫激光CTP版4层)等直接造成了热敏和光敏CTP版比普通PS版成本高。CTP版和UV-PS版之间的刚性差价为7元,CTP版和普通PS版的刚性价差为9元。当制版量不大时,使用贝斯印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但当制版量达到一定数量时,使用贝斯印CTcP最划算。

普通PS版产能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其耐印率高、成本最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不会退出市场。贝斯印客户一般会同时使用UV-PS版和普通PS版,当耐印率要求不高时,使用UV-PS版,当耐印率要求较高时,使用普通PS版,如果客户有保留版和翻版要求,也适合用普通PS版。很多冲版机和冲版液可以在普通PS版和UV-PS版之间互换和通用。贝斯印既能用普通PS版,又能用UV-PS版的特性,比只能使用UV-PS版的UV-CTP,可节省20%以上的成本。

贝斯印的制版厚度为0.12~10mm,在薄版制版方面,贝斯印具有无与伦比的成本优势,因为普通PS版或UV-PS薄版价格仅为14~16元/平方米,而热敏CTP版的薄版价格和厚版一样,均在30元/平方米以上。

核心价值之二:对大版小版混合的制版中心来说,贝斯印的工作效率最高

在所有计算机直接制版机中,贝斯印是唯一采用平台式结构的设备,其运动系统是磁悬浮曝光头,只在版材范围内进行运动和曝光,而不需要超出版材所在的范围,从而节省了时间。贝斯印的曝光时间和版的面积成正比,而其他鼓式运动系统设备的曝光时间是和版的边长成正比,再加上鼓达到一定转速和停止所需的时间,均比贝斯印要长。贝斯印曝光一张对开版的时间为2分钟,曝光一张八开版只需25秒。

表1为贝斯印4家客户制版量跟踪统计。每家客户月均制版量都超过2万张,而所有贝斯印客户的月均制版量均超过1.5万张。我们算一笔账:以南昌的某客户为例,其90%的业务采用薄版,单价为45元/平方米,月平均制版量折合四开版13000张,月均营业额为30万元,版材成本8万元,管理及人员工资4.5万元,那么纯利润为17.5万元。事实上,该客户在设备投产后11个月内就收回了所有设备投资。

核心价值之三: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设备稳定性最好和设备寿命最长

1.设备稳定性

贝斯印CTcP设备的稳定性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一是曝光系统,二是磁悬浮运动系统,三是水循环冷却系统。

(1)曝光系统

贝斯印使用德国原产激光器,安装在一个激光模块中,通过光纤汇合后,进入曝光系统,这个结构最大的好处是单个激光管的衰减不会影响曝光质量。

(2)磁悬浮运动系统

贝斯印是唯一采用磁悬浮运动平台的制版机,其运动精度为±0.3μm,磁悬浮运动的最大优点是无摩擦,可以长期保持运动精度,可以胜任夜以继日的高强度生产,对运动系统无任何损伤。

(3)水循环冷却系统

贝斯印设备的曝光系统、运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重要部位均采用水循环冷却,这使得其可以保持连续开机一个月以上,这和良好的冷却系统是分不开的。其他设备均采用相对简单的风冷系统,无法及时散发热量,高强度生产易导致设备高温,容易造成设备损坏。

2.设备寿命

由于贝斯印CTcP具有独特的曝光系统、磁悬浮运动系统和水循环冷却系统等,既让它可以承担高强度生产,也极大地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贝斯印使用寿命完全可以超过15年,这是任何一台同类设备无法比拟的。国内很多贝斯印设备,使用了七八年,仍在良好工作中。使用五六年左右的贝斯印二手设备仍卖40万元就是最好的明证。

核心价值之四:最新机型:独一无二的全能型制版机

1.狮子王

2012年,德国贝斯印公司推出了最新全能型制版设备lion(狮子王,如图2所示),这是一台真正的全能制版机!除了最重要的胶印版材外,它还可以用于丝网印版、树脂版、烫金镁版及局部UV上光版,所有功能在同一台设备完成,无须更改设置。制版中心凭借贝斯印的强大功能,可更好地为印刷厂提供一体化的制版服务,从而大大拓展生存空间。

2.lion全开机型

第6篇:水循环主要来源范文

关键词:游泳池;直接补水;无管道壁挂式过滤系统

沈阳市城建生活园综合楼,总建筑面积80000m2,地上12层,地下1层,总建筑高度近50m,是集商场、办公、公寓、游乐为一体的综合建筑。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在裙房顶部4层增设室内游泳池。游泳池除对办公人员提供游泳、嬉水服务外,还对社会开放,以满足游泳爱好者的需要和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一、供水方式的选择

鉴于定期供水方式卫生条件差等缺点及直流供水方式受水源的限制,室内游泳池一般采用循环过滤方式供水。设置独立的水净化设备,将使用过的池水抽出一部分经净化和消毒后再送回游泳池里循环使用。目前国内外游泳池供水的循环方式很多,如按游泳池水流形式可分为两种,升流式和顺流式。采用升流式供水的做法是池底进水,池顶周边溢水,目的是使漂流物能够较快溢出水面。此种供水方式要求池水绝对满溢,否则水处理无法进行,因此在施工中对土建要求极为严格,即要求池顶边上表面,都必须在同一高程上,否则就会造成溢流出水的不均匀。为弥补这一缺陷,常采用的方法是加大循环流量,必然造成能量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池底进水口的面积与池底的面积比相差悬殊,池水的平均上升速度很小,除进水口处水流是自下而上外,周围的水流都是自上而下的回流,沉淀照样进行。而采用顺流式供水就避免了以上缺点,泳池中沉淀物能顺利排出池外进入过滤器,避免了新、旧水的过度掺合,增加了过滤器的除污能力,确保了出水质量。根据以上分析及本设计中游泳池纵向尺寸不大,设计中采用一端(池浅端)池上方进水,另一端池底下回水的机械循环方式(游泳池水循环方式及处理系统见图1、图2)。

二、循环水量的计算

首先确定池水深度和平面尺寸。根据游泳池的使用性质及建筑布局,参照练习游泳池和公共游泳池的尺寸规定,最浅端水深定为1.2m,最深端水深定为1.8m,游泳池的平面尺寸为8m×25m。

循环水量是设计机械循环设备的主要数据,一般根据循环次数按下式计算:

Q=aV/T

式中Q――游泳池的循环水量,m3/h;V――游泳池的水容积,m3;a――管道、水处理设备水容积调整系数,取a=1.1;T――循环周期,h;本设计池水循环一次时间按6h计代入公式得循环水量为55m3/h。

三、采用直接补水方式

游泳池设置补水箱(或称平衡水箱)的主要目的是间接连续不断地向池中补水,使游泳池有一个稳定的水位,另外还能使循环水中较大颗粒污物得到初步沉淀。对于小型室内游泳池来说,由于游泳池失水造成的水位下降不大;加之对游泳池水位又没有一个严格的要求;游泳池水中浊度的主要来源是人体的分泌物,污物颗粒度较小,比重较小;水源一般都是经供水设备供给,非城市自来水源直接供给,因此在设计中可以取消补水箱,采取直接补水。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游泳池排污、过滤设备反冲洗、池水表面蒸发、游泳者身体带走水等原因,池水不断损失。其中蒸发和人身带走的水量损失较小,而排污损失的水量比反冲洗的水量要大,因二者不在同时进行,故补充水量可按排污损失的水量计算。根据对同类游泳池的考察,此类游泳池的补水量为总量的3%―5%。本设计中按游泳池容积的5%计算,其补水量15m3/d。取消补水箱后,池水水面开池满水到闭池时时水面下降按下式计算:

h=Q×1000/S

式中h――池水水位下降的高度,mm;Q――游泳池补水量,m3/d;S――游泳池的面积,m2。由此可知水面下降高度为75mm。对于一般游泳池来说,池面水位在75mm范围内波动不会对游泳造成影响。只需在闭池后及时打开游泳池的补水管阀门,将池水补满。由于取消了补水箱,不仅省去了水箱占地,节约了设备投资,降低了成本,而且降低了水耗及管理费用。同时取消补水箱有利于保证池水温度,因为一般补水箱补水水温较低,往往影响池水温度。

四、循环过滤系统的选择

过滤循环系统采用无管道壁挂式过滤系统,该系统具有过滤格层及盐水制氯机,泳池水通过吸水口吸入,通过过滤膜过滤、盐水制氯机和真空吸力泵从前面或侧面的喷嘴回到泳池,有效射程为8m,以达到水立体循环过滤消毒的目的。本设计采用两台无管道壁挂式过滤器即可满足游泳池水循环过滤要求。

五、池水的自动计量加药

游泳池池水必须进行pH值调整和消毒杀菌处理。为了保证池水清洁安全,防止传染疾病、防止产生臭味、防止游泳人员的眼睛感到不适,避免和减小管道、设备的腐蚀,需对池水pH值进行连续监控并自动投加消毒剂,使余氯经常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本设计采用先进的盐水制氯机,通过高纯度的精制盐产生消毒用的氯剂,经监控仪控制精密计量泵的投药装置,完成对水质的pH值的监测控制及消毒处理,保证池水中平衡的含氯水平,避免普通氯消毒的副产品,减少pH值的大幅度变动。同时根据气候条件和池水水质变化不定期地间断式向过滤器的出水管中投加定量的除藻剂(硫酸铜)。游泳池pH值和消毒剂浓度的自动控制及自动计量加药,除了能保持良好的池水水质使游泳者很舒适以外,还可以由于自动投加药剂而节省运行费用。

六、池水的加热

首先确定游泳池池水温度,根据游泳池的使用性质,游泳池的池水温度定为27℃。池水的加热分两部分:初次充水及补水加热、循环水加热。依据锅炉房提供65℃的热水条件,初次充水及补水加热方式为采用冷、热水混合器直接加热,冷、热水混合后水温为27℃。所需冷热水量计算如下:

Kr=(th-t1)/(tr-t1)×100%

式中Kr―热水量占混合水量的百分数;th―混合水温度,th=27℃;tl―冷水温度,tl=8℃;tr―热水温度,tr=65℃。所需冷水量占混合水量的百分数:Kl=1-Kr。

初次充水时间一般按24h―48h计,根据设备情况本设计初次充水时间定为24h。因游泳池容积为300m3,则充水流量(混合水流量)为12.5m3/h。设2台冷、热水混合器,每个流量为6.25m3/h;则每个混合器所需热水流量为2.1m3/h;所需冷水流量为4.15m3/h。冷、热水混合器的设计加工参照国标S156“大型冷、热水混合器总图”(管径尺寸做适当修改),冷、热水及混合水管道上均安装止回阀。初次充水2台混合器同时运行,闭池后补水使用一台即可满足要求。初次充水及闭池后补水,均需对池水循环消毒后方可投入使用。

循环水加热方式为采用钎焊板式换热器,间接加热,热媒仍为65℃热水。钎焊板式换热器,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由于是焊成一个整体,因此不用定时更换衬垫,另外设有保温外壳,安装很方便。设计选用1台OM-100/50型,压力损失为17kPa,包括保温水壳,外形尺寸仅为955mm×490mm×335mm。换热器进水(热媒)管道上设德国产SAMSON型(规格2231)恒温控制器。

七、附属设施

给水口采用SP-1424型可调式布水口。可调式布水口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通过调节布水口过水面积,改变局部水头损失,从而达到游泳池均匀布水的目的。设计中,可调式布水口共设3个,每个均设有格栅护板。布水口设在游泳池浅水端,水面下0.5m处,距池壁1.5m,布水口间距2.5m。每个布水口流量为11m3/h,接管管径为DN50mm,格栅流速0.75m/s。

回水口采用由进口材料ABS组合而成的SP-1030型,开口面积大,强度高,耐腐蚀,安装方便,上设有格栅盖板。回水口设在深水端池底,距侧池壁1.0m,间距2.0m。每个回水口流量为:8.25m3/h,接管管径为DN70mm,管内流速0.65m/s;回水口直径为DN150mm,流速0.15m/s,格栅盖板孔隙的流速为0.3m/s。泄水口与池底回水口合用。根据考察,池水泄空时间定为6h,则泄水流量为50m3/h。池水开始靠重力泄水,当池水下降速度较慢时,利用循环泵泄水。

溢流水槽采用池岸式,槽内设DN50mm高水封地漏,间距为3m,槽宽为150mm,槽深为200mm,槽边距池边为400mm,槽内纵向坡度i为0.01,坡向排水口,槽上设PVC排水格栅。溢水管管材采用U-PVC,设在管廊中,并与循环回水管相接。

洗净设施设淋浴器、浸脚清毒池、浸腰消毒池。为防止游泳池水被污染,池岸、池壁应保持洁净、池壁两侧各设一个冲洗水龙头。

第7篇:水循环主要来源范文

关键词:暖通空调;施工管理;技术难点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暖通空调设备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到跟大型的高层办公楼,星级酒店,小的直接跟民用的建筑有着重要的关系,其施工技术关系到管道工程以及图纸设计等关键技术,我们作为专业的暖通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把握好每道施工环节,保证建筑物的暖通系统正常使用。

二、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管线、设备的定位和标高交叉方面 对于综合性的建筑物,吊顶空间内有空调末端设备、送回风管、排风管、冷冻水管、冷凝水管、喷淋管、消防管、电气桥架等专业管线。在图纸标注不足的情况下按图进行施工,往往是先安装的管道施工很方便,后安装的管道施工很困难,只能装在不该安装的位置或标高上,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针对以上问题,必须遵守管线工程综合设计原则:

1、根据管道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建筑物中的管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给水管道:包括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生产用水等;(2)排水管道: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废水、消防排水、雨水、其他排水等;(3)中水管道:包括中水收集及中水供应;(4)热力管道:包括采暖、热水供应及空调空气处理设备中所需的蒸汽或热水;(5)燃气管道:有气体燃料、液体燃料之分;(6)空气管道:包括通风工程、空调系统中的各类风管,以及某些生产设备所需的压缩空气管;(7)供配电线路或电缆:包括动力配电、照明配电、弱电系统配电等,其中弱电部分包括共用电视天线、通信、广播及火灾报警及智能建筑系统等。

2、管线工程综合设计时各专业管线互相避让的原则如下:(1)小管道避让大管道。因小管道造价低易安装;(2)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3)新建管线避让原有管线;(4)压力管道避让重力自流管道,因为对重力自流管道有坡度要求,不能随意抬高;(5)金属管避让非金属管。因为金属管较容易弯曲、切割和连接;(6)冷水管避让热水管。因为热水管往往需要做保温层,造价较高;(7)低压管避让高压管。因为高压管造价高且安装要求高;(8)空气管避让水管(指管径相近时)。因为水管更宜短且直。

(二)设备噪声超标方面 设备噪音主要来源于空调末端设备碰撞,噪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安装产生,尤其是安装所产生的噪声不容忽视。暖通空调除自身专业外还涉及建筑、声乐、结构等各专业,噪声控制需要各专业相互间的协调配合。

(三)空调水系统水循环 水系统中央空调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施工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最常见的问题是冷冻水系统管道循环不畅。造成管道循环不良的原因是:1、管道因各专业管线交叉,施工中没有协调处理好,造成管网出现许多气囊,影响管网循环;2、空调水系统管道清洗不干净,直接造成空调水系统堵塞。

(四)水凝结 空调系统在调试和运行中会出现结露滴水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凝结水排水管的坡度小,或根本没有坡度而造成的漏水。或由于风机盘管的集水盘安装不平,或盘内排水口堵塞而盘水外溢。由于冷冻水管及阀门的保温质量差,保温层未贴紧冷冻水管壁,造成管道外壁空气冷凝水的滴水。还有的是集水盘下表面的二次凝结水滴水。因此管道安装和保温不良、管道与管件、管道与设备之间接触不严密、管道安装违法操作规程等都可能造成这一问题。管道、关键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安装的质量,所以在管材安装之前进行系统认真的检查是有必要的。 三、施工技术难点的总结

(一)设备噪声超标处理 1、设备安装 新风机、空调机安装采用弹簧阻尼减振器,风机与风管连接采用软连接,新风机组与水管采用软接头连接,风机盘管采用弹簧吊钩,风机盘管与水管采用软管连接。对空调机房进行吸音处理,比如在空调机房内采用隔声材料做成围护结构,以防止设备噪声外传,或在机房内贴吸声材料:采用凹凸型吸声板作为机房墙面或吊顶板,以增强吸声效果:机房应尽量减少设置门窗,且设置门窗应采用吸声门窗或吸声百叶窗,尽量减少设备噪声外传。

2、水管安装 水管安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冷冻水主干管及冷却水管吊架要采用弹簧减振吊架,而且吊架不能固定在楼板上,应尽量固定在梁上,或在梁与梁之间架设槽钢横梁固定。水管穿过楼板或过墙必须采用套管,且套管与水管之间要用阻燃材料填封。 3、风系统安装 风管制作安装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施工,在风机进出口安装阻抗消声器,新风进口处采用消声百叶,风管适当部位设置消声器,风管弯头部位设置消声弯头,空调和新风消声器的外部采用优质保温材料保温,与静压箱一样其内贴优质吸音材料。由于送酬风管均采用低风速、大风量以降低噪声,风管截面积比较大,如果风管安装强度及其整体刚度不够,就会产生摩擦及振动噪声。建议风管吊架尽可能采用橡胶减振垫,确保风管不产生振动噪声。 4、冷冻水管主管支架安装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程安装经验发现噪音会沿冷冻主管传递,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对设备运行带来一定的损害。经过研究、试验,对刚性支架做出改进,即在原主管刚性支架上加装弹簧减振器,使振动及噪音被在楼板与刚性支架之间的弹簧减振器有效消除。在笔者调查的某施工企业的几个工程施工中均采用了此工艺,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故建议有关施工企业,在机房内的供回水主管、冷冻水主管也使用此工艺施工,消除噪音。

(二)解决水循环故障方法 1、注重管道质量 基于循环冷却水的以上特点,要求管道连接方式考虑温度、水压、耐腐蚀、间隙使用故障,例如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管线坡度和标高、安装排气阀等方法改善水循环故障,在实际运用中有很强的操作意义。 2、改善水质 对冷却循环水进行处理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对于冷却循环水系统,可采用物理法进行水质处理,进行连续排污,连续排污的量控制是有一定标准的,在循环水量的05-10%左右。对于新安装的水系统,或是已完全除垢的系统,也可以进行每一周或两周排污一次。化学法有投加水质稳定剂法和离子交换法。投加水质稳定剂法是向循环水中投加具有阻垢、缓蚀、杀菌、灭藻作用的水质稳定剂,对循环水进行处理。投加的水质稳定剂配方,一般需进行水质分析,并过动态模拟方式确定。同时需要注意其缓蚀、阻垢、灭菌、防藻的协同果。如果水质稳定剂配方选择不当,将造成顾此失彼。对于空调冷却循环水来说,此方法技术要求较高,操作、管理麻烦,工程中很少采用。

(三)水凝结解决方法 1、在设计管道时,管道的长度和坡度都应适宜,否则会出现滴水现象。管道的安装和布置要适合冷凝水的尽快排出,必要时可以设置水封装置。 2、注重材料的保温。风管与冷冻水管必须注意保温,管道的保温必须把握好两个方面,一个是保证其完整性,另一个是密闭性。管道保温的完整性要求不允许出现冷损的存在的,一旦存在冷损的表面,都应该进行保温材料敷设隔热处理。而保温的密闭性则要求保证所以保温层面都不允许有任何破损,必须保证密封不透气。

(四)加强各专业配合 在中央空调安装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专业之间的配合,往往由于各专业之间缺乏良好沟通给施工造成诸多不便,甚至影响工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工艺对土建的要求 (1)未将通风管道在混凝土墙、楼板等处预留的孔洞尺寸提供给土建专业,并落实到土建图纸上,造成施工时现凿洞,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甚至影响了建筑结构强度,特别是大型设备的吊装孔、人防工程的通风管、测压管等预留孔洞预埋工作若做不好将难以处理。 (2)对土建未提出风道具体施工要求。如对通风竖井砌砖时应该用水泥砂浆抹面,保证风道内壁光滑不漏风。 (3)对机房排水未提出要求,结果出现机房无排水设施。冷冻机房应设排水沟和就近设置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带水位控制器的排水泵。特别是地下室设备较多,冷水机组、过滤器等都要定时冲洗,万一系统跑水且机房内无排水设施,就会发生设备被淹事故。

第8篇:水循环主要来源范文

【关键词】暖通空调;施工管理;技术难点

0.前言

暖通空调设备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到跟大型的高层办公楼,星级酒店,小的直接跟民用的建筑有着重要的关系,其施工技术关系到管道工程以及图纸设计等关键技术,我们作为专业的暖通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把握好每道施工环节,保证建筑物的暖通系统正常使用。

1.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管线、设备的定位和标高交叉方面

对于综合性的建筑物,吊顶空间内有空调末端设备、送回风管、排风管、冷冻水管、冷凝水管、喷淋管、消防管、电气桥架等专业管线。在图纸标注不足的情况下按图进行施工,往往是先安装的管道施工很方便,后安装的管道施工很困难,只能装在不该安装的位置或标高上,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针对以上问题,必须遵守管线工程综合设计原则:

1.1.1根据管道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建筑物中的管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给水管道:包括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生产用水等;(2)排水管道: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废水、消防排水、雨水、其他排水等;(3)中水管道:包括中水收集及中水供应;(4)热力管道:包括采暖、热水供应及空调空气处理设备中所需的蒸汽或热水;(5)燃气管道:有气体燃料、液体燃料之分;(6)空气管道:包括通风工程、空调系统中的各类风管,以及某些生产设备所需的压缩空气管;(7)供配电线路或电缆:包括动力配电、照明配电、弱电系统配电等,其中弱电部分包括共用电视天线、通信、广播及火灾报警及智能建筑系统等。

1.1.2管线工程综合设计时各专业管线互相避让的原则如下:(1)小管道避让大管道。因小管道造价低易安装;(2)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3)新建管线避让原有管线;(4)压力管道避让重力自流管道,因为对重力自流管道有坡度要求,不能随意抬高;(5)金属管避让非金属管。因为金属管较容易弯曲、切割和连接;(6)冷水管避让热水管。因为热水管往往需要做保温层,造价较高;(7)低压管避让高压管。因为高压管造价高且安装要求高;(8)空气管避让水管(指管径相近时)。因为水管更宜短且直。

1.2设备噪声超标方面

设备噪音主要来源于空调末端设备碰撞,噪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安装产生,尤其是安装所产生的噪声不容忽视。暖通空调除自身专业外还涉及建筑、声乐、结构等各专业,噪声控制需要各专业相互间的协调配合。

1.3空调水系统水循环

水系统中央空调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施工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最常见的问题是冷冻水系统管道循环不畅。造成管道循环不良的原因是:(1)管道因各专业管线交叉,施工中没有协调处理好,造成管网出现许多气囊,影响管网循环;(2)空调水系统管道清洗不干净,直接造成空调水系统堵塞。

1.4水凝结

空调系统在调试和运行中会出现结露滴水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凝结水排水管的坡度小,或根本没有坡度而造成的漏水。或由于风机盘管的集水盘安装不平,或盘内排水口堵塞而盘水外溢。由于冷冻水管及阀门的保温质量差,保温层未贴紧冷冻水管壁,造成管道外壁空气冷凝水的滴水。还有的是集水盘下表面的二次凝结水滴水。因此管道安装和保温不良、管道与管件、管道与设备之间接触不严密、管道安装违法操作规程等都可能造成这一问题。管道、关键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安装的质量,所以在管材安装之前进行系统认真的检查是有必要的。

2.施工技术难点的总结

2.1设备噪声超标处理

2.1.1设备安装

新风机、空调机安装采用弹簧阻尼减振器,风机与风管连接采用软连接,新风机组与水管采用软接头连接,风机盘管采用弹簧吊钩,风机盘管与水管采用软管连接。对空调机房进行吸音处理,比如在空调机房内采用隔声材料做成围护结构,以防止设备噪声外传,或在机房内贴吸声材料:采用凹凸型吸声板作为机房墙面或吊顶板,以增强吸声效果:机房应尽量减少设置门窗,且设置门窗应采用吸声门窗或吸声百叶窗,尽量减少设备噪声外传。

2.1.2水管安装

水管安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冷冻水主干管及冷却水管吊架要采用弹簧减振吊架,而且吊架不能固定在楼板上,应尽量固定在梁上,或在梁与梁之间架设槽钢横梁固定。水管穿过楼板或过墙必须采用套管,且套管与水管之间要用阻燃材料填封。

2.1.3风系统安装

风管制作安装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施工,在风机进出口安装阻抗消声器,新风进口处采用消声百叶,风管适当部位设置消声器,风管弯头部位设置消声弯头,空调和新风消声器的外部采用优质保温材料保温,与静压箱一样其内贴优质吸音材料。

2.1.4冷冻水管主管支架安装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对设备运行带来一定的损害。经过研究、试验,对刚性支架做出改进,即在原主管刚性支架上加装弹簧减振器,使振动及噪音被在楼板与刚性支架之间的弹簧减振器有效消除。

2.2解决水循环故障方法

2.2.1注重管道质量

基于循环冷却水的以上特点,要求管道连接方式考虑温度、水压、耐腐蚀、间隙使用故障,例如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管线坡度和标高、安装排气阀等方法改善水循环故障,在实际运用中有很强的操作意义。

2.2.2改善水质

对冷却循环水进行处理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对于冷却循环水系统,可采用物理法进行水质处理,进行连续排污,连续排污的量控制是有一定标准的,在循环水量的0.5-1.0%左右。对于新安装的水系统,或是已完全除垢的系统,也可以进行每一周或两周排污一次。化学法有投加水质稳定剂法和离子交换法。投加水质稳定剂法是向循环水中投加具有阻垢、缓蚀、杀菌、灭藻作用的水质稳定剂,对循环水进行处理。

2.3水凝结解决方法

2.3.1在设计管道时,管道的长度和坡度都应适宜,否则会出现滴水现象。管道的安装和布置要适合冷凝水的尽快排出,必要时可以设置水封装置。

2.3.2注重材料的保温。风管与冷冻水管必须注意保温,管道的保温必须把握好两个方面,一个是保证其完整性,另一个是密闭性。管道保温的完整性要求不允许出现冷损的存在的,一旦存在冷损的表面,都应该进行保温材料敷设隔热处理。而保温的密闭性则要求保证所以保温层面都不允许有任何破损,必须保证密封不透气。

2.4加强各专业配合

在中央空调安装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专业之间的配合,往往由于各专业之间缺乏良好沟通给施工造成诸多不便,甚至影响工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工艺对土建的要求:

(1)未将通风管道在混凝土墙、楼板等处预留的孔洞尺寸提供给土建专业,并落实到土建图纸上,造成施工时现凿洞,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甚至影响了建筑结构强度,特别是大型设备的吊装孔、人防工程的通风管、测压管等预留孔洞预埋工作若做不好将难以处理。

(2)对土建未提出风道具体施工要求。如对通风竖井砌砖时应该用水泥砂浆抹面,保证风道内壁光滑不漏风。

(3)对机房排水未提出要求,结果出现机房无排水设施。冷冻机房应设排水沟和就近设置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带水位控制器的排水泵。特别是地下室设备较多,冷水机组、过滤器等都要定时冲洗,万一系统跑水且机房内无排水设施,就会发生设备被淹事故。

第9篇:水循环主要来源范文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概述:暖通空调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分项工程,其设备安装和调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施工过程,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功能。与建筑工程配套的暖通空调工程,其设计功能主要包括:供暖系统设计、制冷系统设计、冷却循环系统设计、新风系统设计、排风排烟系统设计、管道系统设计、风道系统设计等。功能涵盖除土建、电气以外的几乎一切安装工程,主要表现形式是空气调节,也即是人们熟悉的供暖气和送冷风。因此,建筑工程的暖通空调安装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实体的使用功能。要使建筑工程的功能齐备,不仅要做好土建工程、电气工程,还要严格控制暖通空调工程施工过程,保证暖通空调工程的安装质量。

空调工程施工中的问题:通风空调工程一般是大型建筑物的重要安装工程,在安装施工过程中与土建、结构、电气桥架、消防管路、给排水管路等专业工程存在管路、风道交叉、重叠及施工顺序、工序衔接等问题,也是暖通空调安装工程施工的难点。结合暖通空调安装工程施工过程,对此做一些简单分析。

管线定位困难,管路交叉严重:暖通空调设备安装工程是一个较繁杂的施工过程,所涉及的管路、管道材质各异,输送介质不同,温度有常温、高温、低温等,这些不同系统相连接,其安装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果设计图纸对管道规划、走向布置与现场实际存在不符情况,就会出现各种管线标高、定位发生交叉、重叠等现象,严重时几乎无法施工,给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和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空调冷热源设备与送排风管、冷热水管、冷却循环水管、冷凝水管和风机盘管、新风换气机、加温加湿除尘等设备管道系统的对接也存在以上问题。不排除以上问题,贸然施工就会造成先安装的管道施工容易,后安装的管道施工困难,还会造成管道安装在不合适的位置或标高上,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甚至无法实现系统的功能性要求。

空调水循环故障问题: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是由水作为媒介来输送的,当空调系统的管路出现故障,冷热源不能由管路输送到散冷散热设备,就无法实现调节空气温湿度的任务。因此,保证水系统循环通畅是暖通空调设备安装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其水系统设备及管路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在水系统循环管路中,冷热水系统循环管道流通不畅是其最常见的问题,造成这一故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管道交叉、相互翻弯,造成管道行程加长,系统阻力增加,降低输送流体压力及流速;二是管道系统在施工中未冲洗或冲洗不彻底,管道中遗留有焊渣、管口翻边、毛刺等异物,堵塞管路;面对存在这两方面的问题,就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管线坡度和安装高程,管道交叉按规范要求合理避让,尽量减少管道上下翻弯;适当增加安装过滤器、排污阀和阻力小的新型阀门和排气系统,进行管道除锈除污工作,改善水循环状态,可以较大程度的减轻和消除这一问题。

系统水力平衡问题:在暖通空调系统调试及运行中会出现有的管路热,有的管路冷,冷热资源分配不均现象;类似的风冷、风热问题也会出现在风管系统中。这种现象就是系统的水力不平衡问题,不平衡问题既有水平方向的,也有垂直方向的;出现的原因有设计的,更多的是施工不当造成的。管路在分配系统热媒时出现流量不均衡、两边管路行程差别过大、管路两边大小管径相差过大、控制管件(如阀门)形式不一、排气装置设置不合理、管路自控装置失灵等,都会造成水利失衡现象。解决此类问题,一是严格按照设计图和规范施工;二是选用符合质量要求的管材、管件和配套的控制装置;三是安装合格的控制管路流量的自动平衡装置,并保持其处于完好状态。

管道结露滴水问题:空调系统在调试和运行中会出现结露现象,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保温材料使用不当,管道与管件、管道与设备之间连接不严密,管道与支架连接未隔断,存在“冷桥”现象,管道保温不彻底或存在遗漏,管道安装施工不规范等。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正确使用合格的管材、管件和保温材料;第二,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到位,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规范操作;第三,认真执行“三检”制度,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完善施工质量规范验收程序。

系统设备降噪问题:系统设备噪音主要来源于空调末端设备震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空调系统设备技术相对成熟,厂家生产的风机盘管产品都能符合噪声标准。一是要求设计的设备选型必须符合现场实际,要有设备噪声参数要求,尽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静音和超静音产品,从源头上控制噪声的产生。二是设备安装之前须做细致的检查和通电试运行,保证安装的设备符合技术要求,还可以采用弹性吊架和加装减震装置等技术措施降低噪声。

安装问题解决方案:暖通空调设备安装的施工问题通常为以上五个方面,此外,还要注意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材料的选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工程造价、施工条件、材料特性、工程难度等各个方面,在选择的过程中需各方权衡,达到质量和效益的最佳。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管道设置的位置、标高、坡度,减少管道位置、标高和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并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严格按规范操作,管道交叉合理避让,控制装置优化设置。将系统设备、管路设置、控制装置位置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为系统综合调试和运行打好基础。

加强各专业间的配合:建筑工程是多专业之间相互配合完成的,暖通空调设备安装施工更是如此。从施工前期的预留孔洞、预埋管线、设备基础预制和后期的地面、墙面封堵,明沟、暗沟砌筑,地面找平,电源接驳、电气控制装置的设置等。这些配合均需在施工初期专业间就相互沟通、制定配合方案相互配合,为暖通空调工程的安装施工工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