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劳动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工伤保险的概述
所为工伤保险是指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是强制实施的,可以促使局面享受基本权利,可以给工伤职工提供物质上的救助,促使工伤职工的生活不受到影响,可以促进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为降低工伤情况发生创造条件。
工伤保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其一,对象范围为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因为职业危害无处不在,工作中的劳动者随时随地都可能受伤。为了有效的保障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的健康,工伤保险的提出,要求对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都有效。
其二,工伤保险的责任具有赔偿性。因为劳动者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的生命健康、生存能力、自我财产可能因为生产劳动而遭受损失。单纯的精神弥补是无法补偿劳动者损失,这就要求工伤保险进行物质上的补偿。所以,工伤保险具有赔偿性。
其三,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工伤事故的责任归于用人单位还是职工,职工受伤这一事实已经发生了,就需要对职工工伤予以补偿,相应的工伤保险就要有效落实。所以工伤保险还具有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特点。
2 工伤保险的类型分析
可以说,工伤保险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的健康,同时促进生产活动安全性的提高,为促进社会良好发展,国家不断进步创造了条件。可以说,工伤保险的有效落实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我国对工伤保险的分类主要是从职业伤害保险制度为依据,职业伤害保险和社会保险。
2.1职业伤害保险
职业伤害保险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雇主责任保险。所谓雇主责任保险是又受伤工人或遗属直接向雇主索赔,雇主直接赔偿或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由商业保险公司负责受伤工人的索赔。雇主责任保险的有效的实施是具有法律依据的,这要求雇主责任保险的落实一定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的支付工伤工人的费用。当然,在实际落实雇主责任保险的过程常常出现一些纠纷,比如索赔款项过多、工伤责任问题。此种情况下,就需要法院的介入,根据工伤工人受伤情况来判定工人是否属于工伤,如若判定为工伤,那么雇主或雇主投保的商业保险公司支付相应的索赔款。总体来说,雇主责任保险经历自保、商业保险公司投保、征收保证金的形式后,其落实科学性、合理性更强。
2.2社会保险
通常工伤社会保险是有国家立法、政府有关部门或监督机构负责的工伤保险事宜。这使得工伤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要求雇主必须为工人投保。也就是雇主在雇佣工人的同时,向保险机构缴纳一定的工伤保险费,为工人投保,确保工伤人员受伤,可以得到相应的抚恤金。可以说,这种保险制度的落实,可以起到统一筹措基金、共同承担风险、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使社会良好发展创造条件。
3 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
因为工伤保险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保障性,促进筹措基金、共同承担风险、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所以,科学、合理的落实工伤保险是非常必要的。但要想工伤保险有效落实,则要求工伤保险一定要遵循基本原则,即无责任补偿原则、雇主缴费原则、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
3.1无责任补偿原则
工伤保险的无责任补偿原则是经过过错责任原则向无过错责任原则后转变而来的。工伤保险无责任补偿原则的落实,可以使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受伤,无论责任在于自己还是用人单位都会得到相应的补偿工伤保险无责任补偿原则的有效落实,有效的保障了受伤工人受伤期间生活不会受到影响。可以说,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实施工伤保险无责任补偿原则是利民的有效举措,因为其充分的发挥了社会保险的功能,并增强了工伤事故处理的效率,有效的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3.2雇主缴费原则
工伤保险费用全部由雇主或用人单位交付,这充分的体现了雇主或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为了使劳动者在工作的过程中支配工人进行生产劳动,为其创造经济利益,那么雇主或用人单位就需要对劳动者的安全。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出现受伤,劳动者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雇主或用人单位需要对劳动者有所补偿。所以,工伤保险实施的原则之一是雇主缴费非常必要,非常可行。
3.3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补偿、预防、康复作为工伤保险的三大功能,其应当充分体现在工伤工人身上。一旦事故发生,使伤者得到及时救治,并给予经济补偿,保障其和家庭的基本生活,是工伤保险最为首要的内容。为了确保工伤保险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在推行工伤保险的过程中要求补偿、预防、康复这三个工伤保险的三大功能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如此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保障工伤工人的权益,促使工人在受伤期间不需要对生存和生活问题予以担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落实的根本目标。为了增强雇主或用人单位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推行工伤保险的过程中注意体现补偿、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体现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墨子;劳动说;生产与消费;节用说
墨子的经济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过作用。对于指导中国现代经济建设仍然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因此应当以理性的目光,重新研究墨子的经济哲学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一、墨子经济哲学思想产生原因
(一)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之交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变的时代。经济上:生产力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大工商业暴兴。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取代分封宗法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由此产生了新的阶层――“士”。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诸侯征战,民不聊生。大量的奴隶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还有不少小生产者――农民,小商人,小业主,手工艺人,遭受着重重的压迫与剥削。小农阶级、小商业者、手工业者也迫切的需要一个代言人来为他们代言,由此,墨子的出现就是历史的必然。
(二)墨子的主体条件及其思想渊源
墨子是当时出身于手工业者的“士”,做过木匠,手下有大批可称之为“能工巧匠”的徒弟。他本人系统的学习了古代文化知识,从事独立的社会活动,成为社会知名度颇高的学者。由于墨子所从事的工作,所以接触的人大都是来自社会下层的劳动者,他深深的体会到下层百姓生活的疾苦和忧患。同时他也不耻于“王公大臣”的好战喜功与生活奢靡。他以“自苦为极”,决心“摩顶放踵利天下”。
墨子经济哲学的思想,应该源于尧舜禹和夏文化,同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而且墨子总是将当今的王公大臣和过去的尧舜禹汤文武作比较。庄子在天运篇有这样的论述“老聃曰‘禹之治天下,使民心竞,儒墨皆起’,盖墨起于禹”①。而在其《天下篇》中也指出“墨子称道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_,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②所以后世的墨者大都用兽皮粗布为衣,穿着木屐草鞋,白天黑夜不休息,以自苦为准则,并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吕氏春秋・慎大览》高诱注:“墨子名翟,姓墨氏,鲁人”。墨子生于鲁国,而鲁国是经过孔子的儒家思想多年教化的国度,墨子早年曾经受过儒者的教育是毋庸置疑的;当他发现儒家所维护的礼、繁文缛节,非一般民众可行,久丧厚葬,有违农事时,他便毅然背周礼而用夏政,开创一个简单易行的墨家学派,是很自然的。刘安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行夏政。”③“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④
二、墨子的经济哲学思想
墨子的经济哲学思想涉及生产、流通、消费诸多领域,较之儒家有许多精辟见解,集中于《节用》、《非儒》、《非乐》、《节葬》、《七患》等篇中。简言之,其思想要旨是发展生产,理性节约,目的在“利民”。
(一)墨子的劳动说
墨子将劳动称为“从事”,他认为劳动是百姓生存、种族延续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能劳动,而动物只是被动的本能的去适用自然。墨子认为人必须“强力从事”,参加生产,才能获得生存;在生产实践中,墨子基于男女性别差异和工种的不同,提出了“分事”,也就是今人说的社会分工,“分事”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墨子看来,人人“强力从事”,人人各司其职,因而获得一定的回报,墨子反对不劳而获。
1.强力生产观
作为一个生产者,墨子明白物质生产劳动的重要性,他认为物质财富的生产劳动既是人类社会生存维系的基础,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动物只能本能地去适用自然,人类却能够通过生产劳动获得生活资料。麋鹿、蜚鸟、贞虫之属“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以为裤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故唯使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织,衣食之财固已具矣。今人与此异者也”。⑤“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⑥墨子认为劳动是人与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成员都必须努力劳动。据此,墨子提出了“强力从事”的社会史观,提出了劳动创造财富,人人必须劳动。
墨子认为男子应当“蚤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⑦,女子应当“夙兴夜寐,强乎纺绩织,多治麻丝葛绪”⑧。从“蚤出暮入”、“夙兴夜寐”,我们可以看出男子和女子的工作时间都很长,也就是在靠时间的延长来扩大效益,这是原始的强化劳动的方法;“不敢怠倦”⑨,是对劳动强度的增加,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墨子将这两种最原始的方法用在提高劳动成果,满足民众的需要上。对以后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人类的生存必须依靠劳动生产的观点出发,墨子还把生产状况的好坏、物质财富的富足提高到了一国内政外交取得成功的基础地位上。这一点是前所未有的。其实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谁能解决好农民问题,谁就能使农业得到发展和繁荣,谁就能够巩固政权。
2.社会分工说
墨子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一个社会要是想达到上下相安,正常生活,社会劳动是必须的。但是由于社会的不同需要,地区物质资源差异,个人能力强弱等等客观状况,社会劳动实行分工也是合理的。墨子提出的“分事”,墨子的分工既有社会分工,如工、农、商、吏等,“王公大人,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此其分事也。士君子竭股肱之力,其思虑之智,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⑩。又有一个生产单位劳动过程的分工;既有按性别进行的自然分工,如男耕女织,又有按各自的能力进行的分工。关于社会劳动进行分工,墨子坚持认为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劳动进行的更为有效。具体地,墨子提出了两点看法:其一是提倡各尽所能,各从其事,各守其职。其二是认为社会分工没有贵贱之分,提倡择贤使能,使人得其用,使人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劳动才能的长处。
由于男女性别差异造成的男女之间生理能力上的不同。男子力大耐劳,妇女心灵手巧,男女各自从事所适宜从事的工作也不尽相同。墨子认为男耕女织这种由于性别差异所造成的较为普遍的社会分工是合理的。分工合理,生产的效果也较为显著。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技术的复杂性,也可能按照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同阶段进行分工,这有利于技术的熟练掌握,使劳动效率提高,墨子肯定了这种分工的合理性,“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B11。一种复杂的生产劳动被分解成若干简单的劳动过程,他们的操作技术就更容易掌握,个人的生产技术就更易熟练,这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然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一个人要想掌握各种生产技术和其他工作技能,以满足其他各方面的需要,是不可能的,所以,按照各自的能力进行社会分工是一种自然的、合理的劳动分工。墨子提出:“凡天下群百工,轮车、W匏、陶、冶、梓匠,使各事其所能”B12。
3.反对不劳而获的获取观
墨子“赖其力者生”的主张是针对社会全体而言,不是局限于一部分人,使另一部分人可以不劳而获。小则偷人钱财,大则攻伐别国,墨子认为这些都是违背了劳动创造财富,人人参加劳动的道德,不合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圣人之道。墨子认为,只有人人参加劳动,才能使人人足衣足食,劳者得息,真正解决“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B13的民生三巨患。因此墨子反对不劳而获,人人必须参加劳动。
(二)生产与消费理论
墨子认为人们必须“强力从事”,大力生产来满足消费的需要;消费又当适用生产的发展,并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另外,物质财富不会自己增加,墨子据此提出“节用”的观点。
(1)生产与消费
墨子认为应当强力发展生产来保证消费,发展生产来提高消费水平。他主张消费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消费水平必须与生产发展状况相适应。墨子在其文《七患》中用“为”和“食”概括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如果“为者疾,食者众,则岁无丰”B14。从事生产的少,吃饭的人却多,就不可能有丰裕的年成。据此,若想保证和提高消费,就必须努力发展生产。墨子常怀“昭昭然”之心为生产满足不了消费而忧心忡忡。因此他强调应积极加强社会主要消费品的生产,指出“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B15在《墨子》一书中,墨子还举出古代圣王贤君的政绩对强力生产的重要性加以论述。
墨子同时还认为社会和人的消费水平应当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有所提升,“饮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B16,衣、食、住、用、行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个需求是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一步步提高的,但是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它首先必须满足生存的最低要求――饱、暖、安,然后才能进行更高的追求,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人的生活必须逐步提高,而不应当追求超前消费,越级去追求不现实的生活享受。
(2)墨子的节用说
墨子在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思想中,论述了衣食之属不会自然生出,而是依赖于人的劳动的观点;同时也论证了只有强力从事各种生产劳动,各种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才会充足,社会才有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财富的增加有两条途径: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即发展生产,这是增加物质财富的主渠道;但是如果不厉行节约,进行节流,物质财富纵使再多,也终将化为乌有,因此墨子十分注重节用。认为节用可以有效的利用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凡五谷,民之所养也,君子所心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B17,物质财富的开源和节流相辅相成,才能使劳动创造出来的财富得以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墨子强调节用是针对社会上层的贵族阶层,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生活资料不很丰富的背景下,要求贵族节用,对百姓来说就是生利。所以墨子认为“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力者,圣王勿为”B18,“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B19。墨子明确地指出,一切工艺制品以能满足百姓的生活需要即可,饮食只要能维持人的生存即可,衣服只要做到冬暖夏凉,穿着轻便即可,房屋只要能躲避风雨、能居住即可,车船等交通工具只要做到迅速、安全即可。在吃穿住用行方面,墨子坚决反对追求奢侈享受,以求达到社会全民的温饱,是墨子求天下之利的基本目的。重视物质生产的开源,强调生活消费的节用。
墨子在其强力生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必须通过节用来保证大多数人的消费,其实纵观墨家的经济思想体系,墨子的生产论俨然成为节用论的附庸。墨子差不多把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囊括到了节用之下,把节用看做是解决国家经济问题的法宝。正是由于墨子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深刻认识。所以墨子主张在国家治理和经济领域提倡节用。那种不顾生产对消费的决定和制约,盲目追求奢侈消费的行为,是亡国的罪魁祸首。“节俭则倡,佚则亡”B20,弱国国君横征暴敛,奢侈逸,最终将影响国计民生,导致亡国的厄运。据此,墨子分别在衣食住行方面给出了节用的准则。当然在衣食住行方面理性节约,并非是为了抑制消费,而是在消费领域杜绝资源浪费,更不是压缩消费,降低生活水准。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三、墨子经济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墨子的经济思想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自然经济的小生产时代,但是对于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墨子经济思想的特色是重视生产,崇尚节用。
墨子的关于农事的论述是非常有意义的,农业、耕地和粮食的足量供给是社会安定的产业,农业是否稳定发展最终决定着国民的衣食住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农事缓则贫,贫且乱政之本”B21。对于我国的农业问题,我们应当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把握农民的诉求与期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向农业和农村基层倾斜,向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体倾斜。
墨子的另一经济思想就是崇尚节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推崇“节用”有利于缓解环境破坏和资源匮乏的危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和民众应当在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节约观念,倡导节约文化、节约文明,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积极创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注解:
① 张丰乾编,《庄子・天下篇》注疏四种[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第24页。
② 张丰乾编,《庄子・天下篇》注疏四种[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第24页。
③ 何宁,淮南子集释[M].中华书局,1998年,第1459页。
④ 何宁,淮南子集释[M].中华书局,1998年,第1460页。
⑤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257页。
⑥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257页。
⑦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258页。
⑧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258页。
⑨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258页。
⑩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257-258页。
B11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426-427页。
B12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163-164页。
B13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253页。
B14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28页。
B15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25页。
B16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656页。
B17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25页。
B18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164页。
B19 孙诒让,墨子间诂[M].中华书局,2001年,第159页。
关键词:价值创造;物质生产观;大物流
中图分类号:F014.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001-02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商品的内涵不断扩大,从有形的物质商品到无形的服务商品、精神商品,且这些无形商品所占比重呈不断增加之势。在马克思时代,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他所关注的商品主要是指物质商品,认为只有物质商品的生产才能创造价值。关于服务产品和精神产品能否创造价值,马克思论述的较少。对此,学术界也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服务和精神劳动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所以不是生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服务和精神劳动能为资本带来利润,所以是生产劳动,并创造价值,因为它们也凝结着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从形态上来看,物流提供的只是服务,属于服务产品。物流是如何创造价值的?物流创造的价值与生产创造的价值有什么关系?仍需要做进一步探讨。本文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一般规定为基础,通过对现代物流运作过程的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系统而深入地揭示价值创造的延伸过程。
一、马克思的生产观与现代物流观的差异
关于价值创造,马克思提出的是物质生产观,即生产劳动创造价值,它不同于现代物流观。现代物流观认为生产劳动和流通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产生背景的不同。《资本论》首版于1867年,是马克思四十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当时,虽然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但由于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所以产品仍然供不应求,营销哲学处于生产观念阶段,如何把产品尽快、尽多地生产出来成为企业和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一方面,企业通过加班加点的生产,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致使工人的劳动强度不断增大,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另一方面,企业也在改变商品供需之间的矛盾,缩小供不应求缺口,促使营销哲学向产品观念转变。在生产和消费关系中,生产处于主导方面,且生产远离消费;在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精神产品的关系中,物质产品处于主导方面,且三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关注的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商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市场已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买方市场已经形成,消费者有了更大的选择权,从而使消费者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展示。消费者往往喜欢购买与自己个性相一致的产品,使得企业必须生产与消费者个性相一致的产品,才能卖掉,企业才能生存。营销哲学演化为市场营销观念,企业更多地关注于对消费者的个性研究,并依此作为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依据,从而迫使企业的生产过程必须逐渐接近于消费者的消费过程,导致了部分生产活动开始向流通领域转移,成为流通的一部分。同时,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精神产品之间的界限也逐渐变得模糊,物质产品开始慢慢融入服务产品和精神产品之中。所以,现代物流观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消费过程。
其次,主要观点的不同。马克思生产观认为商品的价值创造源于物质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仅仅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而已。马克思认为,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中,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商品的价值创造过程既是活劳动所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这两种过程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与此同时,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了新价值,即把生产过程中所支出的劳动凝结在新产品中。工人的劳动一方面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又创造了新价值,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商品的总价值。关于商品流通,马克思仅仅看成是运输。运输业一方面形成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从而形成生产资本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如下的特征:它表现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并且为了流通过程而继续。马克思的这种流通观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物流观,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组织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中,几乎不涉及到加工活动。在传统物流中,流通是为生产服务的,因为生产决定消费。而现代物流则不同,现代物流的主要特点是它的集成性。现代物流不仅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环节,而且还包括包装、加工等环节,是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的有机结合,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最后是回收物流。所以,在现代物流中,生产是为流通服务的,因为消费决定生产,即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商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包含劳动过程,而且还包含价值增值过程。
再次,研究目的的不同。马克思生产观的研究目的是从政治的角度解释商品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劳动价值理论,为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提供理论依据。《资本论》的第一卷揭示了资本与劳动间的本质关系;第二卷揭示了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第三卷揭示了资本的分配关系;第四卷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剥削性。马克思把整个生产过程看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它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因为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现代物流观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加快物流速度、提高准确率、减少库存,降低成本,为顾客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现代物流的价值创造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时间价值。商品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企业通过缩短时间、弥补时间、延长时间等手段来创造价值。二是空间价值。商品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还有一段空间差,企业通过把商品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等手段来创造价值。三是加工附加价值。这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面向需求者而从事的带有完善、补充、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虽然它创造的价值不能与时间价值、空间价值相提并论,但它的产生具有重大的意义,甚至改变了整个物流的性质,促使大物流观念的产生。
二、价值创造的延伸:大物流
随着生产活动逐渐向物流领域的转移,物流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大,从生产物流向物流生产转化,产生了大物流观念。生产物流是指以生产带动物流,是一种传统的物流形式;物流生产是指以物流带动生产,是一种现代的物流形式。
首先,大物流价值创造观把生产看成是物流的一个“环节”,以物流发展带动工业发展,凸显了消费者的重要性。一方面,它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与企业的联系,使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成为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一是生产企业将物流业务进行外包,自己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二是物流企业通过“嵌入”生产企业的各个环节,既保障生产企业的基本生产需要,又通过采用JIT、RFID等先进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实现了物流服务的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经营,不断降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它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逐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其次,通过生产前移,提高物流价值创造能力。生产前移是指把部分生产工序,如组装、灌装等,移植到销售环节,即这些生产工序要等到收到消费者订单后才开始进行或由物流企业提品的终端加工与包装。它与传统生产不同。传统的生产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以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而生产前移建立在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基础之上,以实现企业的柔性化生产,有效地解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与企业的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能够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通常的做法是,产品的标准性和基础性部分采用基于预测的规模化生产,而将有个性化特征和有订制倾向的生产工序前移到收到订单时开始,因为物流企业在地理位置上更加接近消费者,所以更能了解与把握消费者的需求。通过精确和可靠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利用生产前移不仅能够及时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而且还创造了价值。
再次,通过库存位移,提高物流价值创造能力。传统上,人们常常把库存分为生产库存和流通库存。生产库存是指为了使生产正常而不间断地进行必须在各个生产阶段设置的必要的物品储备;流通库存是指为了及时满足客户的订货需求必须在流通环节之间设置的必要的物品储备。生产库存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库存、半成本库存、产成品库存等,它是任何一家企业生产所必须的,可以被看成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同样能够创造价值,因为它们不仅凝结了工人的劳动,如装卸搬运、保管、包装、分拣等活动,而且也是为物质产品生产服务的劳动。生产库存的缺点是它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成本与维护费用,对企业发展不利。现代物流的出现,使生产库存发生了位移,既有原材料(零部件)库存向后位移,进入流通领域,也有产成品库存向前位移,进入流通领域,从而使流通库存逐渐取代了生产库存,不仅降低了库存成本和维护费用,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更主要的是通过压缩每件产品的“空隙时间”,加速资本周转,提高流动资本在一定时间内创造价值的次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结论
现代物流是一种高度协同的物流。它通过自己的价值创造活动将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物流与消费协同,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不仅为消费者创造了功能价值、服务价值,而且还为消费者创造了精神价值;物流与生产的协同,不仅为企业减少了库存成本,而且还为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企业的利润需求。所以,现代物流促使了价值创造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消费领域转移,实现了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和消费者的“三赢”。
论文摘要: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主流社会长期盛行的妇女观念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方面突出地表现为旧欧洲陈旧、传统的妇女观念在英属北美殖民地主流社会的移植和延续,即妇女只是男人的附属物和私有财产而已;另一方面明显地体现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新社会环境之中,妇女是殖民地时期主流社会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当然这两种妇女观念表现出的内容在社会地位与影响上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前者是主线与核心所在,后者仅是前者在新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必要调整与补充而已。而陈旧、传统的妇女观念的形成与盛行是与基督教密切相关的。
美国立国之前的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就某些时间段、社会的某些领域来说,旧欧洲大陆陈旧的、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对英属北美殖民地主流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人、极其严重的。这是因为,当首批到达北美大陆进行拓殖的移民们从旧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下逃离出来的时候,几乎整个世界都还是处在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管理与控制之下,即便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英国也概莫能外。所以,当移民始祖踏上北美大陆这块新土地以后,他们自身便不自觉、无意识地扮演着旧欧洲大陆上形成于封建专制统治时期的所特有的一整套的人生价值观念、社会习俗以及伦理道德观念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的角色。尤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整个17世纪,北美大陆上的英属殖民地与她的宗主国一样,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或者恢复封建专制统治的岁月中度过的。
一、陈旧、传统妇女观念的宗教思想渊源
大家知道,《圣经》是基督教的主要经典与教义集中体现之所在。在整个西方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无孔不人的,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从大的方面来说,国家或社会的重大事件或者活动均离不开基督教;从小的方面来说,个人的生老病死一生中的重要时刻都基督教密切相关。《圣经》是在男权当道的时成的,它曾经明确告诉妇女们,她们和男人一样,都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虽然在字面意义上它公开承认男女在精神上是平等的,但是此种承认往往是没有任何社会的实际意义。因为同时《圣经》又明确告诉妇女们,服从男人是她们的义务与天职所在。因为男人是上帝首先创造出来的,而女人则是导致伊甸园丧失的第一人。第一个被上帝创造的男人优越,夏娃应该独自承担“原罪”的全部责任。比如在《创始记》中,上帝就直截了当地对女性始祖夏娃说过:“我必多多增加你怀胎的苦楚,你丈夫必管辖你。”在清教徒们看来,上帝之所以要那样惩罚夏娃,原因就在于她对人类在魔鬼撒旦的诱惑之下才遭受的首次堕落有着无法推卸的罪责。夏娃的堕落不但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魔鬼撒旦诱惑的铁证所在,而且还是要对男人进行的严重警告的内容所在,因为女人天生就具有诱人堕落的可怕力量,男人必须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圣保罗曾经说过,禁止女人教导或者管辖男人。所以,作为女人就应该是深居简出的,穿戴严谨的,必须为其丈夫多生养子女,终生服侍且服从丈夫。总之,女人必须格守妇道才可能减轻自身与生俱来的重大罪孽,她们必须避免公开从事社会活动,特别是在教会里要沉默寡言,以免诱人堕落进而危害到整个社会。通奸被看作是严重的社会犯罪行为。在17世纪的新英格兰,法律明确规定通奸者要判处死刑。
传统的基督教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变迁自然也发生了许多改变。特别是在欧洲大陆上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更是深远和深刻。具体到当时的英国来说,其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清教的产生与发展。
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主流社会的清教徒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之一,就是神学思想和内容在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具体应用和实践的执行过程中遭遇到必须克服的最大难题与障碍所在,就是当时英属北美殖民地女性人口与劳动力均严重缺乏,生存环境与条件非常的糟糕与恶劣。严酷的社会现实和生存欲望要求妇女和男人一样必须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共同劳动。尊重妇女参加社会生产活动,高度重视妇女从事生产活动的价值所在,认为妇女是当时美国主流社会中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还是殖民地社会能够生存且发展下去的希望所在。但是,此种观念是以维护长期以来习惯性的家长制伦理道德制度的权威性、有效性为大前提条件的,仅仅是作为陈旧的、传统的主流社会妇女观念的必要的补充与调整而出现的。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主流社会中,特别是在男人们眼中,妻子和丈夫共同承担获取全家人能够经常吃饱、穿暖所必需的住所、食物、衣服等生活必备物质基础而付出的繁重与艰辛的劳动,本身就是家庭主妇的义务和职责所在,是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社会习俗既是陈旧的、传统的妇女观念的载体,又是支持与维护陈旧的、传统的妇女观念的无形的、强大的力量所在。妻子从属于丈夫,女人低人一等,天生就是男人的附属物。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主流社会长期执行的法律体系,基本上是以英国的习惯法体系为蓝本的。根据英国的习惯法规定,女人婚后,自身就不再存在了。因为她已经与丈夫合为一体,而一体是属于她丈夫的。她在法律上不再对家庭的任何财产享有支配权,甚至对自己的嫁妆也不例外,对自己的行为不再承担任何责任。她没有诉讼的权利,没有选举权,也没有对孩子的监护权。妻子的一切经济收人,包括婚前的个人收人,均属于丈夫。法律允许丈夫可以像惩罚契约奴一样在肉体上任意惩罚妻子。正因为“妻子常遭丈夫打骂,所以法律禁止丈夫用直径大于手指的棍棒殴打妻子。”
二、妇女仅是男人的附属物和私有财产而已
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主流社会中妇女们来说,深刻地影响她们生活的各种封建专制主义的道德伦理规范、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夫权大前提之下的家长制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在整个殖民地时期,不论是北部地区还是南部地区,主流社会的妇女们均生活在家长制的严密监控之下。男人们都按照家长制观念去看待妇女们,认为女人仅仅是某件具体婚姻或者某个家庭的附属物,她们是依附于男人而生存的,终生服侍与服从丈夫是她们最重要的职责和义务所在。此种观念在清教势力影响强大的新英格兰地区表现地非常突出。在清教徒们看来,在家庭中,妇女与孩子必须绝对无条件地服从作为家长的那个男人。他们把家庭中的家长等同于天堂里的上帝,认为两者的权威与地位是完全一致的,家庭中的妇女与子女只是他统治、管理与教化的“臣民”而已。依据这种家长制观念,妻子的天职就是顺从丈夫,必须时刻以此来指导和规范自身的日常生活。
在17世纪后期与18世纪的英属北美殖民地主流社会中,大家公认的最有权威性的专门论述妇女行为准则的《女士天职》中,具体明确地对殖民地妇女的天职做出了如下规定:作为一名家庭妇女,必须对丈夫温柔体贴,逆来顺受,忠贞不渝,绝对服从,并且要深居简出,勤于操持家务。“这就是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美国主流社会对妇女们提出的要求。特别是当时的殖民地社会里男女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女性人口相对比较少、社会劳动力又严重缺乏的环境下,很自然要想真正成为一名理想的妇女,那就应该是多多生养孩子。成年女子必须出嫁,否则被视为耻辱。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们崇尚与羡慕人丁兴旺的大家庭,鼓励妇女们早婚早育,渴盼妇女能够给家庭生养很多孩子。当时非常流行的祈祷词之一就是,我们的土地是无偿提供的,我们的男子汉是诚实的,我们的女人的儿女成群的。比如:托马斯·杰斐逊的女儿玛莎·杰斐逊·伦道夫有12个孩子;弗吉尼亚殖民地的富婿玛莎·劳伦斯·拉姆齐在16年中生了11个孩子;南卡罗来纳殖民地的玛丽·希茜给第一、第二、第三任丈夫依次生了7个、7个、3个孩子,共有17个孩子。在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乃至立国初期的美国社会,大多数的家庭都有12个孩子,有的甚至拥有16个、18个乃至更多的子女。[3J13妇女因为生育负担过重,往往寿命短促,而且婴儿的死亡率很高,妇女难产致死者甚多。结婚、生养子女,深居简出,做个贤妻良母,就是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美国主流社会男人对妇女幸福全部内涵的理解与认识。对于做女儿的来说,能够让父母亲感到最开心、最欣慰的事情,就是她能够早早嫁人,然后按照男人的要求做个好妻子与好母亲。
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主流社会的政府部门把维护家长制家庭的道德伦理,惩罚违背社会性别规范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天命和职责所在。家长制家庭既是当时英属北美殖民地主流社会的缩影,又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坚强支柱。家长制家庭结构稳定与否,关键在于确保丈夫的权威,同时要求妻子的言行举止绝对不能超出女性规范,即必须格守妇道。比如说禁止女人辫发、戴耳环和珠宝、穿昂贵的衣服等。从17世纪60年代开始,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的行政管理部门不仅通过公开惩罚违背家长制家庭道德规范特别是女性性别道德规范的行为,而且还通过制定极力维护丈夫与父亲的权力、主人的权力的法律法规,来不断强化家长的权威、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 三、妇女是殖民地时期美国主流社会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的主流社会中,由于女性人口严重短缺,外加生存环境恶劣,当时还存在一种妇女观念,即妇女是当时殖民地社会能够存在并发展下去的希望所在,尤其是她们的辛勤劳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
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在拓殖的早期,可以说几乎是个清一色男人的世界。比如:1606年12月,伦敦公司运送的144名男性移民到达切萨皮克湾。1607年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据点詹姆士城建立时,这里仅有两名妇女。1620年12月,前往北美大陆的第一批清教徒乘“五月花号”在马萨诸塞一个荒凉地带靠岸时,船上101名乘客中也只有29名妇女,其中未婚的年轻姑娘仅有11名。在弗吉尼亚,1619年一艘商船一次运来了144名单身妇女,她们被以每人120磅优质弗吉尼亚烟叶的价格卖给了这里的殖民者为妻。这样,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初创时期,虽说不断有妇女或者随家人、或者以契约奴身份、或者被人贩子拐骗与绑架漂洋过海而来,但是男女人口比例始终是严重失调的。
正是因为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美国女性人口的严重缺乏,外加生存环境的极端恶劣,因为物以稀为贵,无形中就提升了妇女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使得男女的生活与劳动趋向于高度一致。在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的主流社会中,人们要求并且鼓励妇女们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尤其是夫妻之间高度的劳动与生产协作是他们生存的必须要求。这是因为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美国社会正处于前工业化阶段,还是一个以土地为核心的典型的农业社会,家庭始终是社会生产与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与执行者,担负着绝大多数的社会与经济职能。英属北美殖民地初期开始行政管理部门就积极鼓励男子结婚成家。家庭经济的成长与发展依靠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而对于想要实现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家庭来说,妇女的生产劳动自然就是不可或缺的了。所以,在18世纪的卡罗来纳边疆,人们经常看到“妇女在放牧牛或猪,制作奶油、奶酪,播种,收获玉米,研制草药”的农家田园生活景象。1710年左右在弗吉尼亚的边地经常会发现妇女“在树林里拿着一杆枪,捕获野鹿、火鸡等等”。因此,不论是在家内劳作还是在家外的劳作,总是能够看到妇女们的忙碌身影。富裕家庭的妇女们同样也要参加各种社会生产劳动,她们与贫穷家庭妇女们的差别只是前者的劳动条件与劳动环境相对好些罢了。在城镇,人们同样积极鼓励和支持妇女们尤其是那些必须自谋生计的寡妇、单身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或者从事服务行业。比如:她们可以经营旅店、酒馆等,也可以成为女工匠、技术工人、工厂主等。在纽约、波士顿、巴尔的摩以及那些较小的城镇,妇女生产和销售从干货、食品杂货到瓷器、家具和五金的几乎每一种日用品。通常情况下,她们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当然,我们必须强调的地方是,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的主流社会和19世纪的美国主流社会差不多,在城镇,吸纳妇女们最多的职业部门是家庭服务业。有机会成为出门做工者或者开店经营者主要是那些怀有一技之长或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妇女,对于更多的没有一技之长又没有济基础的妇女们来说,她们择业的机会非常有限。对于绝大多数的已婚妇女们,尤其是其丈夫在世的情况下,她们在旧欧洲陈旧的、传统的妇女观念的影响之下,受到丈夫的重重束缚与管制,整日都处在生养子女与繁重、乏味的家务劳作之中,事实上就是长期廉价的家庭奴隶而已。老处女和寡妇的法律地位稍微高些,有诉讼权,有权管理和处置自己的财产,可以保留自己的劳动报酬。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劳动技术 教学体会
将来世界最重要的竞争将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各阶段的教育当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日常教学计划。我国为加强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分别设立了劳动技术课程。课程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化,全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可目前,社会对劳动技术课程的认识和客观实践需要还有一定差距,致使开设劳动技术课程不容乐观,有些学校迫于形势,简单开课应付上面检查,甚至有些教学设备、实验场地、劳技教育的经费乃至师资严重不足的学校根本没开这门课程。高等师范院校没有针对培养劳动技术教师的专业系科,从事这方面教学的大多是半路出家,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技术课程教学。
一、初中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中学阶段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以及掌握一些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劳动技术课的学习,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积累知识,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1.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在日常的劳技教学与实践中,能培养学生学习、钻研技术的兴趣,动脑、动手的习惯;在劳动的实践中能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比如开设园艺课程,可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通过计算机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英语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劳动技术课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灵巧双手,不难发现一般热爱劳动的学生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究其原因是劳技实践过程中促使脑的思维和手的劳动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劳动技术教育不能兼并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手脑结合,学生的心灵手巧了,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学生越聪明,教学目标越容易实现。
2.能促进德育教育
一个人的世界观、道德品质及思想修养是在劳动中,人与人交往中形成的。在劳动中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美德,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合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护公众设施、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能促进美育
在劳技课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一些问题时,独立思考透过细节完成某些科学试验,将享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功,劳动创造美的愉悦。学生动手制作劳技作品时都会要求作品的造型美,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美能力。
二、有效提高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1.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必须加深对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劳动技术教育摆到“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并举的位置上来,使劳动技术教育同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的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思想认识不从根本上改变,出路问题就无从谈起,家庭、社会、学校是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破除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劳动技术课程提升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进行认识。按照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计划开足课时,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认真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根据年龄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专业齐全、数量充足、质量较高并相对稳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师队伍。学校应彻底改变那种临时拉夫的错误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让部分具有相应专长的文化课教师改任劳技课,这是当前解决劳技课教师缺乏的主渠道。有条件的学校从师范院校毕业生直接选派,也可从大中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择优录用品学兼优者做课程教师,积极开展劳动技术课程教师的培养工作,甚至聘请农村的农业技术员或厂矿一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促进劳技课程的发展,各级教研室必须建立和健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研究网络,配备专职的劳动技术课教研员,成立相应的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劳动技术课教师的评价、考核及奖惩制度,甚至在职称评定时,可适当对劳动技术课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他们继续从事这项教学工作。
3.继续坚持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初中劳动技术课与所开设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联系紧密,我们要积极寻找渗透点,扩大渗透面,让学生学到的学科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例如植物嫁接时为提高成活率,学生可利用生物中茎的结构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形成层要对齐的结论;也可运用物理、化学中分子运动和溶液浓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小麦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的原因;这些实践活动既可验证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课程教学评价须以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宗旨,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关注他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操作的结果;既要关注学生日常学习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进步与发展,又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心得与创新。初中劳动技术课必须贯彻发展性学习评价,把实践操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环境下,坚决抛弃传统的只以纸笔考试作为评价标准的方法。
总之,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师来说,教学须始终围绕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好书上好课,才不会与当前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渐行渐远,切实增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德夫.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11,3.
1、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虽然本病的致残率比较高,但如果获得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仍可控制其发展甚至治愈。所以,若能普及本病的一般知识,医生和患有关节肿痛症状的病人对本病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就能提高诊疗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致残率和增加劳动能力。
2、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如保健体操、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内经》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这个道理。
3、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大部分病人发病前或疾病复发前都有汗出遭风吹、接触冷水等病史,说明这些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乍暖还寒之时,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季节,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当令,不要贪凉受露,暴食冷饮等。许多患者因卧睡石板、水泥地面或长时凉水浸泡而发病者,不在少数。秋雨绵绵,秋风瑟瑟,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另外,有些职业是工作在水湿潮冷的环境中的,如井下、露天作业等,一定要注意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劳动或劳动后,不可乘热汗出便入冷水洗浴。褥垫、被盖应勤洗晒,以保持清洁和干燥,劳动出汗后应避免风吹,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洗净。
4、注意劳逸结合
祖国医学历来主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适时劳作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过度劳累,正气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得到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但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5、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发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现代免疫学研究证明,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样受神经和内分泌因素的调节。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很重要的。祖国医学认为,七情(喜、怒、哀、思、悲、恐、惊)能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功能紊乱,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与培养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的培养、交通规则安全意识的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生产劳动意识以及创新自主意识的培养等多个方面,希望能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生教育 学生培养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在家中是一个好孩子,在学校是一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一个好公民。基于这一点,学校教育就不应该仅仅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这也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而我们的学校体育课同样不应只是传授体育技术为宗旨,我们所选择的内容除了要遵循大纲的基本要求,还必须因地制宜,客观实际。教育的真谛是让每个人在教育中明白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最本质的东西,而我们大多数学生又都将是未来普通的劳动者。因此我们学校体育活动要多选择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体能的锻炼与生活常识的培养。生活的意义,充分地、活跃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应达到以下几点:
一、集体主义荣誉感
最能反应出集体主义荣誉感的体育项目就是集体项目的对抗赛。代表项目是接力赛。不管是班内中的组与组、男生与女生的对抗,还是班与班之间的对抗都能体现出这方面的特点。我们在一次年级体育活动中举行了换岗接力赛。两个班那天男生的状态都狠好,都发挥了应有的水平。由于一个班的班主任指挥不当,导致这次对抗赛失败了。活动结束后这个班女生都哭了,而男生在放学后还与获胜的班发生了冲突。这一事件充分证明了小学生都有不服输的性格。其实这就是集体主义荣誉感的体现。
针对这次活动出现的现象,我抓住了时机,在课堂上帮助他们分析失利的原因。1.锻炼的次数少;2.在比赛中活动准备的不充分;3.班主任对项目规则不清楚,不够重视;4.交接棒不正确。首先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了教育。这个班的学生平时都喜欢上体育课,但一到上课时自由散漫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听招呼,拖拖沓沓,上课吃零食,只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不受人约束。这样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失败的根本问题。这以后,他们上课的积极性,组织纪律性大大改变,再也没有一上课就闹着自由活动的学生了,接下里我又给这两个班安排了一次对抗的机会。虽然他们输了,但他们也认识到实力的不足,承认了差距,输也输的心服口服。
二、交通规则(安全)
安全工作是学校常抓不懈的内容。我们在体育课中可以用一些游戏来帮助学生加强安全意识。在游戏“红灯绿灯”中,游戏开始前,让学生说一说平时在行驶路上应注意哪些问题,遇到红绿灯又该注意些什么,把游戏活动与生活紧密相关联,引起他们的兴趣。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游戏活动。但学生参与的兴趣极高。这样不仅使体育课生机盎然,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安全的认识。
三、团结合作
现在大多数学生团结合作意识薄弱,而平时的说教又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在体育游戏“栓的稳,跑的快”中,学生除了要跑的快与拴的快外,还必须的把带子拴的稳,一旦滑落到地,哪怕你跑过来交接后也得重新跑回过去另外拴好。但如果你拴带子的技巧不好又会耽误时间。这样拴与扯,快与慢的矛盾就体现出来了。在实际活动中,许多学生就只顾自己的那一环。结果一轮下来该胜的胜不了。但游戏有游戏的规则。在弄清楚规则后,大家都注意了各个环节,最后配合好,合作得好,理所就会获胜。一堂看似单调的拴、扯与跑的游戏课,却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生产劳动
现在不管是农村的孩子还是城市里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对生产劳动感到陌生。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生产劳动的意识,而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切身的体验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游戏“抢种抢收”就有着这方面的教育功能。没有农民的田间辛苦与锲而不舍的劳作精神,就不会有我们千家万户桌上的美味佳肴。在游戏开始时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有游戏的规则。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生产劳动与体育锻炼相结合,生活常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虽不算完美,但肯定是有趣的,教育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五、创新、自主与相互学习
究竟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与相互?学习这是多种学科不断探索的课题。而体育方面又改如何让去做了?在一次“跳短绳”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与提示去学习。自由散点中,我边巡回指导边观察。同时也在思考:会跳绳的学生不外乎就是传统的双脚跳,单替跳、垫脚跳、各种挽花跳、后摇绳跳等等。偶然间我眼前一亮,几个女学生在做造型练习:一字形、方形、菱形……其间有一种跳法格外有创意。方法是:如果两个人。分别握住自己绳把的一头,另一头由另外一个人握住。两绳平行交叉,然后发令摇绳跳起。如果是三人以上,边上的人握住一头自己的绳把,中间的人则双手握两边人的绳把,然后发令一起摇绳跳。这种跳绳方法看似很平常,但难度不小,它讲究几个人之间的配合,除了要有非常熟练的个人跳绳技巧外,对配合的要求极高。毋庸置疑。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稍有闪失,那么跳绳就将失败,因此,高超的个人技巧与团队协调配合一致的精神必须同存,我把方法告诉大家,学生都积极去尝试练习,兴趣自然高涨。学生的创新往往不起眼,容易被忽视。其实孩童的语言只有他们的同龄的人才懂,只要他们能相互学习,读懂对方,这便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作为承认不能够用我们的思维对对待。只要发现哈子们的独特之处就应该加以鼓励,推广,这才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否则扼杀个性,就是扼杀创新,再来空谈创新那就没有一点意义了!创新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宽容的态度与宽阔的扩展空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递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讲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不断丰满人性,促进人实现最佳发展。
六、认识责任
其实在学习与生活中时时处处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否则就不能正常学习与生活,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因为一时的大意可以危及生命。因此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就极为重要。而在我们的许多体育游戏中都包含有这方面的功能。“接力赛”不认真负责就谈不上获胜,进而再谈集体荣誉感也是没用的。“红灯绿灯”要求安全为首,但必须认真顺利的完成自己的任务,给后面的同伴提供优势;“拴的稳跑的快”只有认真合理的拴好带子才会给下一位同学取带子创造便利;“抢种抢收”更是要有及其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按照游戏规则,摆放在制定的位置,自己的马虎将造成非常大的劣势,或者将前面队友创造的优势丧失殆尽,最终导致本队的完全失利。只要每个人都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这个世界就会很精彩。
七、在游戏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一、教学目的任务
1、学生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健康教育的自主性,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学生简单了解一些常见病预防,掌握简单的基本的卫生常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能与日常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学有所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都健康活泼,有一定的健康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性,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我想只要我能端正教育思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有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就一定能扎扎实实地掌握本学期的卫生保健知识。
三、教材简析:
本学期主要学习内容有:体育锻炼好处多、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吃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冷饮不宜多、膳食要合理、水果与健康。本学期内容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卫生常识。
四、改进教学工作措施:
1、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按时上好每节课。
2、课内外相结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3、抓住重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
4、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讲卫生的好习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经济;影响
一、引言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总体得到了稳步增长,时至今日,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广阔。因此,我国仍然面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以及农村存在潜在的不安定因素。缩短城乡差距,解决以上问题,关键的办法就是加快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指导。高速公路开发建设是加快城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究
(一)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工业现代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以城镇化为方向,引领农村的社会建设,将城镇的公共建设引向农村,让农民生活向市民生活转变。要通过农村现代化建设,引导农民集约集聚居住,以市民社区化生活为方向,在乡村规划、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社区建设,既能节约耕地,又能改变农民散居的生活方式。在引导农民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加大投入推进水、电、气、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会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择业、就业机会从数量上减少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增加了农村人均自然资源的实际占有量,在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农村工业、农业人均经营规模的提升,在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基础上,缩小城乡差距。另外,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仍然是农民,在农民收入水平低、居住分散、重视自给自足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之下,当然不会产生较强烈的消费意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规模式发展,增长农民收入,在改变农村人口自给自足消费方式挤出上,刺激农村的商品消费意识。例如,近年来,贵州某乡的多数农村劳动力纷纷在城镇上买车买房,通过彩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多种形式购买家用电器或者进行其他消费,为该乡的經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推动农村经济消费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贵州省某市在加快建设过程中,除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及户籍管理等民生发面加强政策,还树立了3至5年形成交通畅通的道路体系,树立形成在城镇地区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为中心,现代化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化的农村经济体系,全力建设领先全国的新型农村经济产业格局。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生产要素流通的枢纽
作为连接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城镇是大型、中型城市的“辐射和缩影”,新型城镇要求实现城乡一体、城乡结合、产城互动。这一城镇模式不但可以接受来自大城市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还可以确保多种信息资源、资金资源以及物流资源输入到农村城镇中,促进农村城镇发展,带动广大农村经济接收最快、最新的经济信息,提升农村经济的地位和重要性。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城镇具有集聚效应和吸引效应,城镇周围辐射的农村地区的生产资源和生产劳动力向城镇靠拢,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生产效益,在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中,获得高于农村成倍甚至数倍的经济价值,作为交通枢纽、生产要素的枢纽,新型城镇是广大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的服务中心和集散场所,是贯彻一乡一村一体化的支撑,建设新型城镇能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繁荣。
(三)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省人民政府出台了《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迫切要求。我省仍有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镇扩容提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引导人口有序转移;有利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矛盾,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是促进城镇化空间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我省城市群发展尚处于培育阶段,城镇体系结构仍不完善。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形成体系健全、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有利于发挥黔中城市群和区域城镇组群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资源要素合理布局,促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协调发展。
三、结语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广大农民收入,消除城乡差距、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重点关注的、与广大农村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民生民计政策,也是中央始终不渝贯彻“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只有不断总结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得失,及时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带动经济发展,带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成全,焦雷.基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小城镇建设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4):112-114
[2]高利,杨子明.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3):245-248
[3]邓小华.城镇化建设一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8),(3):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