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范文

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1篇: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范文

学生常规管理是学生一天生活的行为规范要求和学生的全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它指引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使学生的行为符合国家、学校的准则。我认为学生的常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教育,讲清道理

每项常规的贯彻,都要向学生讲清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使学生明了其意义、内容和贯彻执行的要求。提高其贯彻执行常规管理的自觉性。我校经常开展各项的主题队会和主题班会,有的是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的,把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有的是教育学生要热爱国家,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多为学校集体做事,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为学校集体做事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的则是教育学生应该保护环境,使他们懂得校园的学习环境是大家的,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它,从而使学生不但自己不去破坏环境,而且还有义务去制止一些乱扔垃圾、乱倒饭菜破坏环境的行为等等。教师在平常的思品课和常规课程中也渗透德育,使学生能正确树立自己的行为道德标准从而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2、注重训练,形成习惯

常规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实践性。要学生遵守社会主义规范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在不断练习和反复强化训练中形成的。只有把常规要求通过训练,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并且形成习惯时,常规管理才算真正落到实处。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我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听到口令,教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提出问题,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如有小动作专门训练1分钟无小动作。渐渐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站队基本作到“快、静、齐”,“声落、动止、队形成”。再如:为了安全学校要求在学生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走,刚开始很多学生经常忘记,我们就要不断的提醒,反复强调,到后来忘记的学生越来越少,慢慢成为习惯,谁走错了大家都会提醒他了。

3、加强经常性的检查

对于常规管理的观贯彻执行,必须坚持经常性检查,没有经常性检查就谈不上常规管理。学校管理者必须制定执行各项常规的具体标准,严格按标准经常检查,使学生通过检查,了解自己的行为和目标之间的差距,缩小这种差距就是学生的实际进步。我校每天都由老师和学生组成执勤队对学生的日常规范进行检查评比,如早读、早操、课室卫生、个人卫生、眼保健操、放学、午饭、午休等都进行检查督促,对一些违规的同学及时进行提醒帮助,并进行评比。让学生逐渐形成习惯,达到学校的规范要求。

4、树立先进典型

榜样和楷模在教育学生中具有导向作用。树立贯彻执行常规的先进典型,以榜样教育学生,比单纯的说教或强制性的条规约束,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我校经常以“英雄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祖国在我心中”经典诵读比赛,讲英雄故事比赛、以3月5日学雷锋日为契机,开展学雷锋活动,以活动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从而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第2篇: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和谐企业;特征及意义;矛盾和问题;对策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fairness and justice, honesty and friendship, full of vitality, stability and order,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roposed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Enterprise is the cell of society, creating a harmonious enterprise is the basic unit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Key words: harmonious enterprise;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22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创建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意义

1.1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

和谐企业是企业结构合理的企业。所谓企业结构,是指企业的治理结构、文化结构、员工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各种资源要素结构等等。所谓合理,是指企业结构的各个子系统处于一个均衡、稳定的状态,企业内外部的张力很小。因此,企业内部资源要素的整合以及对企业的控制难度相对较小,成本较低,企业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强。

和谐企业是行为规范的企业。一个和谐企业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时,应该是一个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照章纳税、诚信经营的企业;一个和谐企业在把握企业内部关系时,应该是一个秩序井然的企业,有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有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方向,有透明公正的晋级和薪酬规则等等。

和谐企业是运筹得当的企业。有了合理的企业结构和良好的企业规范,还要有优异的企业运筹能力,企业才能最终得以和谐。这就是所谓的企业家和优秀的管理团队在企业中的作用。

1.2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首先,和谐企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财富源泉,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就业载体,同时也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生活载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生产载体。只有企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建设和谐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致力于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企取得长足进步,不仅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业,而且培育了自己的管理和技术队伍,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改变粗放性、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的和谐发展就显得更为必要。

第三,建设和谐企业是解决各种不和谐因素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在不断调整;就企业来说,市场竞争无序化,劳资关系白热化,利益相关者关系紧张化,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不和谐现象频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在理性发展中寻求妥善化解矛盾与企业冲突的理想方案,只有化解了诸种社会和企业矛盾,才能避免冲突与对抗,企业才能顺利地提升到更高的发展平台,使整个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2当前影响企业和谐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2.1对构建和谐企业的认识不深。国有企业虽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构建和谐企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但整体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和具体措施不够明确。一些企业强调投资环境,注重招商引资,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创建和谐企业重视不够。

2.2部分企业重企业发展。轻职工权益,劳动保护不到位,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参保率“双低”。 一些企业领导和经营者仅仅把职工看成是“打工者”和管理对象,“以人为本”的和谐双赢理念不强。某些分配不公平造成贫富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均可按贡献参与分配,但实际情况是各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是不公平的,作为最重要的劳动要素,在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而资本和管理等要素却处于强势地位。职工收入偏低,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成为当前劳动关系矛盾中的主要问题。经营者、管理者与职工的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不少企业还存在着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的现象,由此引发的也相应增加。

2.3增长方式没有完全转变。企业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必然对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一些企业盲目强调做大,片面追求规模,忽视对先进、成熟技术及清洁工艺的开发应用,对新建项目安全环保“三同时”把关不严、审核不力、措施落实不够,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形成了新的浪费和污染。

2.4企业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一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国有企业形成了多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包括在岗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内部退养人员、离退休人员、家属工、待业子女等,不同的利益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加之历史与现实的问题互相交织,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维护企业内部稳定的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市场开放程度加大,竞争日益激烈;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对企业发展的制约性较强;国家对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给企业维护和谐稳定增加了新的难度。

3创建和谐企业的主要对策措施

3.1创建和谐企业必须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各种关系

①要处理好依法治企与加强民主管理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公平公正。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严格遵守《合同法》、《劳动法》、《工会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落实“依靠”方针,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坚持依法治企、依法管理,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和谐企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要处理好科学发展与合理分配之间的关系。创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企业要和谐,根本地讲主要取决于两条:其一是要把“蛋糕”做大,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其二是要把“蛋糕”切好,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用分配原理的合理化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要处理好企业稳定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和谐企业首先是一个稳定的企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企业。要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着力发挥维护稳定网络的作用,及时沟通、及时收集、及时报告、及时处理;要主动超前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建立可靠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要进一步严格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从远着眼建立起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要下大力抓好安全生产,从根本上说,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

④要处理好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强调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统筹兼顾。一是在企业内部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使一切有利于企业进步的愿望得到尊重,活动得到支持,才能得到发挥,成果得到肯定;二是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引导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的员工提供发展平台和上升通道。同时,要始终坚持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要以强化执行力为主线,保证企业各项制度的落实;要正确处理在岗职工与离岗职工、主体单位职工与改制单位职工,干部与职工等群体之间的关系,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承受能力;要通过适当的活动和形式,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沟通思想、增进感情的机会,融洽员工关系。

3.2创建和谐企业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①注重抓好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和谐。要尊重和服从地方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积极了解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遵守法律、法规,调节企业和国家、地方的各种关系。要严格依法纳税,履行应尽的义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与合作,多向地方政府传递企业有关的信息和情况,协调好企业与地方政府中各部门的关系,争取他们对企业的理解、支持和指导。

②注重抓好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和谐。要坚持把施工所在地当作自己的家园,时刻注意企业形象,积极参加当地公益活动,加强与地方组织以及当地群众的沟通,并为当地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施工安全,强化环保意识,坚持安全文明施工、绿色环保施工,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促成企业与环境和谐相融。

③注重抓好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因此,企业在营造自身“小环境”的和谐氛围时,还应该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大环境”相和谐。要十分注重加强与新闻媒介的沟通联系,既要通过新闻媒介了解社会动态和经营环境,获得更多的有利于企业生产的信息,更要注意通过新闻媒介,将企业介绍给社会,帮助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以利于企业发展。

第3篇: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范文

社会组织是由互动的个人或团体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通过一定的结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以一个相对独立单位存在的社会系统。学校是众多社会组织中的一种。它具有一般社会组织的共同特点,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结构和文化这两个方面对学校组织进行分析。学校组织结构文化从词源学上来考证,组织一词来源于希腊文“ORGANON”,意思是“工具”“手段”。1873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将组织一词引进了社会科学,他在提出“社会有机体”这一概念的同时,将组织看成是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被西方社会学誉为现代化组织社会学创始人的马克斯・韦伯认为,组织是一个法人团体,是一个用规章制度限制外人进入的一个封闭的团体。我们认为,社会组织是由互动的个人或团体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通过一定的结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以一个相对独立单位存在的社会系统。结构和文化一直以来是研究社会组织的重要视角,作为众多社会组织的一种,学校在这两个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一、学校的结构分析1.异质性结构学校组织结构的异质性体现在很多方面,这里主要从学校中的主要群体的角度来分析讨论。(1)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教师是社会代表者与文化传递者,而学生是社会未成熟者与文化学习者,因此他们是具有几乎互为相背的‘社会属性’的组织成员。”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很多相对的差异,如地位,角色,价值观等。正是因为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这种异质性,学校在制定活动的评价标准和尺度时就要相应的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去考虑。(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在任何社会组织中都存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校组织也不例外。“正式群体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扮演一定的角色的群体。而“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学校既要构建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正式群体,又要为学生的交流互动提供一个非正式群体的平台。这两种群体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是同时发生作用的、交互影响也是相互制约的。正式群体体现的是学校的主导性,非正式群体体现的是学生的主导性。若能处理好两者关系,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正确的引导,那么两种群体的功能相互促进,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都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2.多权威性结构学校组织的结构具有多权威性,学校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冲突学派认为学校教育通过对知识、文化、价值观念的生产和传递,已经形成社会中最有力的压制力量。统治阶级通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霸权将统治阶级的观念传递和强加给学生。为维护教育中的这种社会功能,不能允许学生对教师所传递的社会知识出现质疑。”因此,对学生而言,教师具有权威性。学校组织中教师有很多,班主任和不同科目的任课教师,对学生而言他们都具有权威性,而且每一位教师的权威性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在学校组织中就形成了这种多权威的组织结构。3.多层次性结构学校是个多层次的组织。校长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中介的机构和角色实现的。科层制理论中最具权威的是M・韦伯的理论。韦伯规定了一套“组织原则”,并认为它们具有普遍的可应用性。这些原则将会使组织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其最大的效能。A.层级结构。一个组织中的权力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体系,每个官员能对其部下的行动和决定负责。B.劳动分工。由于对个人来说,要学会同样胜任一个组织中各种各样的工作是过于复杂了,所以只有当工作上有专门分工,而且按个体受过的训练及技能、经验来指派他们各自的任务时,才会有高效的结果。C.以规章制度来控制。官方的决定和行动以成文的规章制度为依据,以此保证一致性、可预科性和稳定性。D.不含人情关系。如果在一个组织中去除纯粹个人的、情绪的和非理性的因素便可建立对人员和各种活动比较有效的控制。组织的成员更在他们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控制下服从系统化的严格纪律。E.职业定向。雇员的录用以专长为基础,升迁以年资和(或)功绩为依据,工资与科层组织中的各级职位接钩,个体有辞职的自由,也有权享受养老金。所有,这一切要素对职业雇佣者队伍的构成作出了贡献。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韦伯的组织原则的。校长具有学校工作的决策权,学校组织层级呈金字塔状;学校中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具体的分工,每个老师也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学校对老师和对学生都有成文的规章制度;学校聘请老师的时候,都是以老师的专长为基础的。老师的职称和工资以工龄和功绩为依据。但是,科层理论也并不是完全适应于学校的。科层原则中的“不含人情关系”就不符合学校以人为本的组织原则,而且科层制只适合于规模较大的学校,对于乡村中的小规模学校也是不适合的。二、学校的文化分析“根据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区分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和群体,特别是比较宏观的社会组织和群体,文化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标准,而不仅仅是他们的职业、血缘、居住地,等等。”所以,对学校组织的分析,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学校组织的文化构成主要有如校园建设等的物质文化,如规章制度等的制度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的观念文化。学校的物质文化主要指学校的硬件方面。比如,设施设备,校园建筑等。校园物质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学校的经济水平,也是学校意识形态的一种外在表现。同时,我们通过考察学校的物质文化也可以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在学校中除了硬件设施以外,学校成员还有比较稳定的互动模式和交往关系,这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上。学校组织的制度文化主要指成文的规章制度以及不成文的习惯和传统,等等。通过制度文化的建立,学校中成员可以明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特征,从而更好地使自己符合角色要求。分析一个学校的制度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学校的运行机制。在学校实施变革和发展方面制度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学校的观念文化是指学校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等。观念文化并不呈现于条文之中,但学校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却无不受观念文化的影响。学校的任何决定和举措都可以在观念文化中找到合理解释。学校组织的三种文化共同构成了学校的隐形课堂。构建一种好的学校文化,无论是对学生的发展还是教师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当然,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学校组织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那么,怎样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中构建积极的学校文化,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学校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分支,对于它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了解了各种学校组织的基本特征,我们才能更好地探求学校背后的一般规律,才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进而思考学校的发展和变革。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57.

[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72.

[3]纪河.学校教育社会学[M].江苏: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117.

第4篇: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路桥施工; 施工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star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road and bridge projects. Thereby determin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bjective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afety net programs, to predict the acciden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scientific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several specific steps on the accident-prone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safety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produc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safety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

路桥施工,大家都很熟悉,是一个复杂而且要求细节完善的工作,也是一个将设计意图、设计图纸转换为工程实体的过程。任何一个路桥工程项目,任何环节一个施工出现问题均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一定或者致命的影响。而路桥施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安全生产管理则是重中之重。 1 路桥施工工程的基本特点 众所周知,公路、桥梁工程勘测具有线长、量大、时空跨度大的特点,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的社会综合性工作。整个过程分为平整场地、修建临时道路、机械设备装运、搬御安装、桥墩柱基的钻探、岩心取样、构件的现场浇筑、测试及吊装、吊装设备的现场移位;路基岩体的爆破、挖运、碾压等项目。由于这些工程项目勘测、施工的特殊性,同时又以人工体力劳动为主,决定了此项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多,意外风险概率较高的特点。所以推广应用安全管理系统工程管理办法,对减少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和安全,提高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路桥施工工程一定要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溶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在生产活动中对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路桥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利用传统的经验方法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是达到安全生产目的的基本特征。但是传统的管理是以经验为主,而经验是一种个人技术和技巧,是靠人的直观感觉对事故本身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作出类似的判断,不可能对整个勘测、施工过程作出安全因素的定量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公路、桥梁勘测、施工过程中必须把以经验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通过科学的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成为科学的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并依此制定出更加适合勘测、施工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2 路桥施工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步骤 2.1 确定安全管理目标 。路桥施工单位为了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在全面推广工程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一套由主要领导负责,职责分明、组织严密的管理办法和安全网络体系。同时要充分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对各方面因素和信息进行调查总结并通过科学定量分析,确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路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目标,要结合野外施工的性质和特点,依据安全管理总目标,以人为本,确立以人身安全为主要内容,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重于抢”、“防忠于未然”为原则,以“杜绝重伤、死伤事故、减少其它事故”为目的的安全管理具体目标。只有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才能保证职工的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才能更好的发挥工人对工作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更好的发展生产,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2.2 建立健全安全网络体系。 要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由单位领导具体负责,责任分明,组织严密的网络体系,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管理,使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及每个生产环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

第5篇: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和谐 校园 构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我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

        学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为广大师生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具体而言,就是要多为师生员工谋实事、办实事。对教师而言,除了关注其角色期待外,更应关注其群体的身心状态。对学生要给予子女般的爱护,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和身体情况,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快速成才。

        二、民主法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准绳

        民主和法制是学校管理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学校的民主管理首先是学校领导的民主,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要民主。和谐的学校还要做到依法办学。一方面,学校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学校要经常组织师生学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树立法律意识。学校依法办学还表现为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遵守国家大法的前提下,学校要有自己的“小法”,做到事事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三、加强学校班子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学校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第一要素。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班子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和治校的自觉性、主动性、前瞻性,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个人修养,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以工作和事业为重,努力实现工作效率、人际融洽和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是我们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法律依据。实行依法治校,就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

        五、创设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 

        学校作为一个服务性组织,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其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其组织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教师潜能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关键是要创设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无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还是对教师工作的评估,都应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剔除弹性较大的项目指标,一切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让所有教师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专心教学又和谐相处。

 六、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民主氛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动力

        一是强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程序。对涉及学校政务、财务以及事关学校重大发展或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情况,都要及时通报。要充分发挥教代会和职代会的作用,明确决策机构的议事规则和程序,提升决策水准。二是鼓励全校师生员工畅所欲言,积极为学校的发展

献言献策。学校所做的一切决策,都要通过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序,要建立民意充分表达的渠道,使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顺畅地传递到决策层,并作为制度决策和布署工作的重要依据。 

        七、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首先是各处室之间的关系。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要充分发挥各处室、学科组、教学组的作用,进一步做到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强化服务意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相互理解和信任、支持与配合的工作格局。

        其次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真诚是基础,理解是关键。教师之间,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应以诚相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以宽容的心态、豁达的气度、谦逊的品格,重塑新时代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第三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由于我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十分复杂,所以彼此间的矛盾时常引发,既严重伤害了学生间的感情,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悖于和谐校园的生成。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共同战胜困难,圆满完成学业。

        第四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主要矛盾是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和影响与学生能否接受这种教育和影响的矛盾。“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教师,一定要以身示范,严以律己,要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坚决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6篇: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经济 农业产业化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又称农业合作社,是指农民尤其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及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守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新型的农业合作关系,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归大堆、硬撮合”,而是农民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自发性地广泛联合,是农业生产者自愿结合起来,将资金、劳动、技术和其他生产资料作为股份入股,按自主劳动、经营和民主管理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从而实现互利的目的。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

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使得个体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农业经济主体的合作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市场地位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合作经济组织的一般特征。包括成员的自愿加入和退出、民主平等管理、互助共赢和利益共享等。

2.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协作经营。农业作为特殊的行业,即经营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从而农业经营的个体经济就是家庭经营经济,这使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更带有社区性和综合性。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启动有较大难度。农业经营是一种典型的分散经营,尤其是传统农业,其商品化率很低,农民的合作欲望和合作意识不高,这说明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竞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4.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壮大农业经营主体的力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但由于农民的合作意识较差,自我管理能力不高,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启动和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在教育、培训和信息方面予以积极的支持。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基本原因

1.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需要农业合作制。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农业生产越专业化、商品化,就越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或联合。如果利用非经济手段强行地把不同的农户组合到一起,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在各个农户之间,出现相当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各个不同环节、阶段由不同的生产组织去完成的情况下,彼此之间才有合作的必要。

2.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农业需要合作制。分散的农户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骤增;农业还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产业,单家独户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

3.农产品的易腐性和农业资产的专用性使农民需要合作制。大部分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特别是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等,这些产品一旦成熟或采摘以后,如果不进行储存或加工,就必须马上卖掉,否则就会腐烂,农户会因此蒙受损失。农业生产中所购买或建设的许多生产资料具有专用性,若放弃该项经营的话,处理这些资产的价格也非常低廉。为了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农户也在寻求长期的合作。

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需要合作制。一般来说,农户的经营规模比较狭小,单独采购生产资料难以获得价格优惠和运输上的经济实惠,单独出售农产品也难以卖得好价钱。在生产中单独使用某些大型农业机械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也可能变得不经济。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就需要通过合作制联合起来,借助外部交易规模的扩大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寻求规模经济。

5.农业合作制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合作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的扩张是农业合作制产生的土壤,而农业合作制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为它的进一步协调发展起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晓霖,方天堃.对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般性思考[J].南方农村,2005,(4):17-19.

[2]蒋康穆,王学林.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其相关措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44-48.

[3]刘劲松.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体模式及治理机制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273-276.

[4]王海娟.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J].现代化农业,2008,(10):37-38.

[5]巫肇胜.我国现阶段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44-48.

[6]云南省盐津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报告[R].2006.

第7篇: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行为导向型教学方法。“项目”是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立的事件,但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施,需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来源于真实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经营活动有直接关系。二是能将理论知识和岗位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具有综合性。三是具有一定难度,结合项目实施必须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新的实际问题。四是学生为完成项目,需要独立或合作制订任务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评估,在实践中探究学习。五是关于项目评价,有明确而具体的工作成果,可以评判优劣,师生共同评价。

(二)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解决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在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二、项目教学法在连锁企业管理课程中开设的重要意义

(一)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于连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作为主要教学平台,教学理念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以及个性的发展,而连锁企业管理课程采用项目教学后,较多的是通过工作小组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操纵者、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推进者和辅导者,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

(二)更好地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

由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特殊性较强,其实习基地一般都是规模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大型连锁企业,组织大规模学生到连锁经营企业实践有一定难度,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实力有限,难以构建自己的校内实训基地,然而项目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按照连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教学任务分解成相互独立而自成体系的教学单元,把某些典型的教学项目,从企业管理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去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作业流程,深入认识和体验企业员工角色,掌握企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实现专业与职业的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的高效转化,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行动过程;从连锁企业的设立到构建连锁企业MIS和POS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连锁企业的商品采购到具体连锁门店的日常管理,学生经历连锁企业由开设到正式运营的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老师只是项目教学的指导人员、参与人员和学生交流的对象。

三、连锁企业管理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示例

连锁企业管理是目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连锁经营的本质、基本特征、连锁经营的开发及设立,构建连锁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连锁企业的采购与配送管理,连锁企业的商品管理、连锁门店的顾客服务,以连锁企业的营运管理、连锁经营活动的工作流程为主线,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连锁经营管理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技

能要求,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形成若干教学项目和教学任务从职业方向看,笔者根据连锁企业管理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如何实施及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的规定,制定了课程标准。通过研究认为,具体教学内容按90学时(理论+实践)设计。本课程标准将连锁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分三个模块:连锁经营基础知识篇、连锁企业技能管理篇、连锁门店营运管理篇,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三个模块将本课程划分为项目,每个各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单元,在任务驱动下,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二)项目教学设计示例下面以理货服务管理的教学项目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1、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该项目教学目标。

2、项目教学法的前期准备。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各连锁门店观察理货员的理货行为,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查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理货员职业标准。

3、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理货作业这一教学项目的总体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准确的规范的及快速的理货具体任务:(1)营业前:打扫责任区域内的卫生;检查劳动工具;查阅交接班记录。(2)营业中:巡视责任区域内的货架,了解销售动态;根据销售动态及时做好领货、标价补货上架、货架整理、保洁等工作;方便顾客购货,回答顾客询问,接受友善的批评和建议等;协助其他部门做好销售服务工作,如,协助收银、排除设备用故障;注意卖场内顾客的行为,用温和的方式提防或中止顾客的不良行为,以确保卖场内的良好氛围和商品的安全。(3)营业后:打扫责任区内卫生;整理、劳动工具;整理商品单据,填写交接班记录。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自愿的原则分组,两名学生一组,完成以上三个任务。然后,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规范的地方,并且进行改进,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根据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进行重点总结,指出学生理货操作中做得好及需要完善的地方。

4、项目教学法的考核与评价。项目教学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创造活动,项目考核既要评价学生的工作成果,也要评价项目完成过程的表现,笔者将项目教学的评价内容量化,具体见34页表4。

四、小结

第8篇: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社会保险制度;问题;完善对策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主要通过法律强制和政府的有效管理得以实施,以国家和广大居民为主体, 内容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最终达到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致使生活困难的广大群众给予相关帮助,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的资金支持方式包括:国家资助、个人投保、集体投保、强制储蓄等一系列筹集资金的方法。然后国家对这部分资金进行合理利用,对符合相关标准的群众实施救助,达到增进我国广大公民的物质和文化福利,最终促进社会稳定以及生产力发展。如何将社会保障资金进行合理利用以及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实现,这就需要我国必须制定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的社会保障法律规范和相关制度。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社会保险制度

指国家为了保证劳动者在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和失业时享有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制定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2、社会福利制度

在某种程度上讲其与社会保障具有相同的含义与作用,在我国主要是指国家或社会制定相关法律和制定相关政策,并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以全体公民为对象,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化服务的社会性制度。

3、社会救济制度

指国家为了保障那些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群众拥有最低生活保障,而通过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形式得以实现的方式。

4、社会优抚和安置

指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和采取一定的政府行为,对有特殊贡献的军人及其眷属、烈士家属等实行的具有奖励性和优抚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互助制度

指民间组织对部分劳动者的帮助,主要是解决政府政策规定之外,没有很好解决但仍需获得外界帮助的实际困难。社会互助是社会救助的补充,是社会成员的权利。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

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致使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最终使部分成员陷入生活贫困。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种分配机制使得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尤其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和就业机会的弱势群体就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遭受摧残。现代社会主义经济中,人们已经达成共识,即人的生老病死以及人的最低生活需要,不应当由市场裁决,应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虽然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干预收入分配,但可以采取收入再分配措施来缩小收入差距。

2、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内在稳定器”

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现在各个方面,其制度化规定了社会保障的收支便与财政收支以及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某种函数关系,基于这种关系,社会保障支出随着经济周期而发生的反向变化,可能弱化经济周期的波幅。

3、私人保险存在种种局限,不能完全向人民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

这种局限体现在四个方面:(1)由于私人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导致私人保险市场的失灵;(2)私人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免费搭车”的问题;(3)私人的保险市场难以抵御系统性风险;(4)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

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分配存在的不足,通过国家强制行为达到相对的公平,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险制度能够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解除劳动者在失业、退休等情况下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障制度只有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进而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就达到稳定。

三、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尚未形成有效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自我国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以来,其中较为显著的问题之一就是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为对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保险界定不清、未能惠及全民、保险基金不能随人走动等情况,导致了养老保险制度难以实现和谐、公平和公正。比如说,从当前我国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属于国家劳动部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属于人事部管理,由于不同部门的管理导致了同样是离退休人员,但是退休工资差别却很大。

2、社会保障模式单一,缺乏多层次的保障

虽然我国结合人口众多的基本特征先后进行了多次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模式的改革,但仍存在着保障模式单一和改革滞后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形成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未完全形成国家保障项目、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等模式充分结合的良好局面。比如说,完全由国家财政负担的社会救济等项目在社会保障的执行中都能够有效实施,而对养老、医疗保险则缺乏多层次的保障制度,导致了难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广阔覆盖性。

3、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相对较小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保障对象为国有企业内部员工,并且大多国企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并且相关的制度仅在国有企业能够有效的贯彻落实。而大多数私营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权利大多无法实现。逐渐形成了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仅适用于国有企业,医疗保险改革试点与取得的成绩也局限于国有企业,而非公有制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比例相对较低。导致了目前许多的社会灵活就业人员心存疑虑,对自己的社会保障问题较为关心。

4、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偏低,属地原则较明显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统筹层次都不同程度地偏低。主要是由于当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以市县级统筹为主,而各个市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这就难以保障全民都公平的享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同样我国在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方面也是按归属地进行划分和管理的。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贫富不均,逐渐削弱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共济作用。

5、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困难和资金管理存在漏洞

当前,我国社会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为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其中,大部分资金由企业来负担。然而,目前能够负担社会保险统筹且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经营很不景气,使其无法按时足额缴纳比例相对较高的社会保险费用,出现了拒缴率或欠缴率逐年上升和实缴率逐年下降的现象。在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方面:虽然我国先后出台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未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的有效分离、难以改变收支一条线情况;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资金管理规定和惩处措施,但仍有挤占、挪用社会保障基金的行为产生,并呈现出多元化的方式。

6、社会保障社会化速度缓慢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大多都改变为合同关系,职工与企业均有双向选择的权力,职工通过劳动合同实现就业,企业通过劳动合同选择职工。在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管理关系后,即使职工没有生活来源,企业也没有义务再承担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用。这些大多都体现于私有企业之中,而国有企业对广大职工具有一定的保障,我国的很多国有企业要负担大量的退休员工保障,导致我国的国有企业无法与其它经济类型的企业进行平等竞争。从总体上形成了社会化保障速度缓慢的局面。

四、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1、逐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首先,应清晰的认识到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立足我国现状和基本国情,对原有体制进行完善和改革。加强对社会保障的统一管理,做到保险制度的统一、收费标准的统一、业务管理的统一和基金使用的统一。要求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专管机构对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障对象实行统一管理,由中央政府部门和全民做好监督工作。其次,应全面打破以往的部门管理模式,将以往的部门管理在一定的时期内转变为由政府职能机构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2、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也就是要求将原本由区县进行统筹的社会保险转变为由省级统筹,或者说逐步由县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在实现过渡的过程中要求社会保险应具有社会性和自我保障性,必须做到全社会统筹,范围应覆盖全民,力争做到消除贫穷,特别是做好需要重点保障人群的社会保险工作。杜绝搞行业自我保险、部门自我保险或企业自我保险等违规行为。同时,在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的社会化统筹过程中,还需要与各地、各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结合,逐步实现。提高社会统筹层次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使社会保险具有共济性、具有社会性、具有长久性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真正体现社会保障的作用。

3、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新情况,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和战略前景,不仅能够将改革大潮当作是挑战,还应该看到改革带来的新机遇,进行大胆创新和探索,努力寻求能够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新方式,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对于在国有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都应要求其参加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险,尤其是加强对私有企业的检查力度,要求私有企业为广大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基金。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促进企业发展,消除企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障碍,为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社会保障大市场开辟道路,扩大养老保险参保率和覆盖面。

4、加强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除过需要立法之外,还需要拥有一定的资金保障。首先要建立各种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渠道,明确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多方供款责任,保证基金的供给。其次,应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组织,完善社会保障基金有效营运保值增值办法。最后,在对社会保险资金的管理方面,设立专门的机构从事资金管理工作,对账户实行专项保管,加强对资金管理者的教育,并打击和严惩挤占挪用现象。

5、发展社区化的社会保障服务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如何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并把社会保障服务真正落实到位。而社区是我们群众生活中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是我们广大群众信任的一个基础机构,与居民群众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基层组织。如何发展社区化的社会保障服务,就需要我们认清社区的功能,进而将社会保险的服务功能从政府和企业分离出来,使其逐步转变为以社区为载体的模式,真正实现社会保障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化。比如说,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城市社区平台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社区内广泛实行,为居民的参保登记、缴费、就医管理提供基础。

第9篇: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特征范文

失地农民进城后,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市民化程度差,影响城市市民化进程;生活方式转换滞后,很容易形成“城中村”,给城市管理增加难度;文化素养普遍较差,影响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另外还有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生存保障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不仅会影响城市化进程,还将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建设村失地农民问题就应引起我们深思。该村1、5社的土地在计划经济年代被国家征占,现在人均土地只有0.03亩,600多位村民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生活没有保障。几十年来,他们多次集体上访,曾惊动过当时的四川省政府和重庆市政府,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成了该镇乃至九龙坡区的主要不稳定因素。六百多失地农民的生存保障问题就带来了这么严重的社会后果,我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可能产生上百万失地农民,如果不解决好他们的问题,可想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后果?因此要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重庆,首先要着力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根据我市实际,笔者想从征地补偿、失地农民再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市民化四个方面提十条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征地补偿方面

1.按“片区综合价”分别补偿。通过区分土地用途,兼顾国家、市场征占主体和农民三方利益。统一制定分片征地综合补偿标准,严格区分商业用地和社会公益用地,结合土地的基准价、级差价、市场浮动价以及土地用途、土地出让受益、人均耕地和经济发展水平情况,划分片区综合价区别补偿。

2.先安置后征地,增强征地工作的透明度。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原则,坚持征地补偿安置前置审批制度,确保补偿安置费用按时足额到位,做到“先安置后征地”;增强征地工作透明度,推行土地征用政务公开制度,赋予农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诉权,让农民参与土地征用的全过程,以保证他们的土地使用权和处置权得到充分尊重。

3.适当保留土地供农民发展。在制定土地征用规划时,适当给农村集体经济、失地农民的就业留有发展空间的土地(10—15%),以便他们发展第二、三产业,解决部分就业困难问题。

二、失地农民再就业方面

4.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按照“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思路,把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突破口。一是建立再就业培训中心。由政府出资,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中心,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对各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长效机制。各中心以提供技能培训为主,同时开展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劳动保障事务、政策咨询等,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建立技能培训与提高就业率的联动机制。可根据失地农民的就业意向、市场需求及经济发展规划、招商基本情况,采用“定单”、“定向”、“联合培训”等模式,对失地农民进行多层面、多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实现培训与再就业的有效对接。三是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券”制度。由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失地农民持“培训券”在六个月内到指定的培训单位参加培训。

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失地农民再就业机会。据测算,第三产业的就业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1000个就业岗位,所以可以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一个主要途径。可指导农民发展商贸、餐饮、娱乐、美容、休闲度假等产业,可根据地区特色,进行功能分区,规模发展。同时鼓励社区居委会兴办市场、物业、家政、商贸、餐饮等经济实体,通过努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安置失地农民。政府对困难农民可适当减少中小企业注册费,同时提供一定贷款支持,并在企业开办前后给他们提供创业培训和提高性培训。

在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提高标准化程度。第二产业提供的是过程化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品牌辨别质量优劣,而美容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所提供的是过程化产品,要制定硬性标准很难,所以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二是注意提高组织化程度。行业主管部门指导成立分类的行业协会,行业内部进行自我规范和约束。

6.发展专业合作社,引导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纵观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普遍规律:市场经济在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的两级分化,产生一大批弱势群体。这些弱势群体只有联合起来,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于是就产生了合作社。根据国际合作联盟通过的决议,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共同管理的企业组织形式,来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其基本原则是:社员自愿参加,社员民主管理,社员参与经济活动,实行自主和自立,进行教育和培训,推进合作社之间的合作。

失地农民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弱势群体,政府理所当然应该下大力气解决他们的生存保障问题,但是,目前政府财力还比较弱,完全靠财政很难解决。所以引导失地农民发展合作经济,是解决其自身困难,改善自身处境的重要出路。可由供销部门牵头,农林、计委、旅游、劳动保障等部门配合,作好项目选择、技术咨询、市场调查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

7.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制度。可以考虑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以及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收取,作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可利用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以确保未来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受教育培训和法律援助等。

8.科学设计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容体系。提高农民土地收益分配标准;建立“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的养老保险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再行商业保险;留地、调地安置;就业、投资入股安置;生产资料转换安置──把单位农地转换为一定面积的厂房;大病医疗等。

9.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区别对待。不要完全纳入城乡统筹层次,要有效地区分失地农民这一群体,区别对待。为失地农民设立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宜直接与现行城镇的类似制度衔接,而应该要循序渐进,对于已经实现再就业的失地农民,可以归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尚未实现再就业的失地农民应建立有别于城镇的养老保险模式,可参照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设计,设为多个档次,缴费水平与保障待遇挂钩。

四、失地农民市民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