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循环的形成范文

水循环的形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循环的形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循环的形成

第1篇:水循环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 水循环 课程资源 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122

《自然界的水循环》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课标上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本节教材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发现这部分知识跟必修教材其他章节内容联系较大,试图整合相关资源,以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现将自己的设计思路整理成文字,以就教于同行。

导入:借助歌曲《长江之歌》导入。(利用课间,播放音乐,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长江之歌》内容的选择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埋下伏笔。)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活动探究一】水体分类

1. 课件展示长江流域示意图,请学生说出长江流域有哪些水体形态。(我们就生活在长江边,联系生活,帮助学生把已有知识和教材内容整合,掌握水的三态,延伸水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实现循环。)

2. 结合水圈的构成图,根据水体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给学生第二种分类方法,运用地理思维全面认识地理事物。)

3.目前人类直接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包括哪些水体?

归纳:湖泊淡水、河流水和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0.3%,占地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为本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作好铺垫,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承转:我们应该注意节约用水。作为南京人,我们的生产生活水源主要来自哪里?(呼应长江,保持主线贯穿。)

【活动探究二】河流的补给形式

《长江之歌》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你来说说长江水主要来源有哪些?(结合教材图3.2)

分析归纳:大气降水――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河流流量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冰雪融水――河流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湖泊水、地下水――与河流互补(水往低处流,谁的水位低谁就接受补给)。(呼应导入,引入河流的补给方式,把教材的图片形象化、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升课堂效率。)

承转:长江各种补给形式中最主要的来源是大气降水,那么大气中的水汽又来自哪里呢?(海洋)长江水去哪了?(海洋)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长江水始于海洋,终于海洋,形成了连续的循环过程。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 水循环的过程

【活动探究三】水循环的过程环节

根据长江水始于海洋终于海洋形成循环过程:请用简图表示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结合教材图3.3),完善水循环的示意图。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提问:水循环联系了地理环境中哪几大圈层?

归纳结论:水循环的概念,即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分类: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分为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把学生原有的水循环的概念和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结合,改变原有的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主动参与整个过程,强化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通过活动印证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

2.水循环的意义

【活动探究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请结合以下素材分析水循环对地理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总结出水循环的意义。

(1)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入海而不枯竭?结论:水循环促进陆地水体不断更新,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三峡电站发电的水能资源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舟山渔场能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呢?结论:水循环是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过程之一,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3)长江三峡、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第2篇:水循环的形成范文

(一)农业水资源的概念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和用水主体的竞争性,水资源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总体来看,可以将水资源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水资源是指地球上一切形态的水,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即一切潜在的经人类控制并可供人类利用或可能利用的水。狭义水资源则是指在社会经济技术可行条件下实际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规范定义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流域水循环中能够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所利用的淡水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工程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由于狭义水是与人类经济社会直接相关并具有真正价值的那一部分水资源,因此它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根据国民经济主要行业进行统计,水资源分为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四大类。农业水资源的供给源于自然水和农业灌溉水。自然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土壤潮湿;农业灌溉水是指通过渠道、扬水站等农田水利设施从湖泊中获取的水资源。自然水与农业灌溉水共同并相互替代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考虑到自然水的供给难以控制,很难对其做出可行的量化分析。

因此,本研究对可控程度较大的灌溉水资源进行专门的效率评价。另一方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自然水作为非市场产品,可以被认为是外生的,而灌溉水的供给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尽管灌溉水价很低,但有一定成本,其可以被视为农业生产函数中的一个主要投入变量。按照部门内主要行业分类,农业水资源的需求包括种植业灌溉用水和林、牧、渔业用水。种植业灌溉用水主要指种植粮食作物和其它经济作物的水田或水浇地灌溉所用的水资源,一般占到农业用水总量的80%左右,是农业用水的主体。考虑到新疆典型的灌溉农业的特征,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和研究对象的统一性,本研究中所提及的“农业水资源”专指用于种植业灌溉的狭义水资源。

(二)农业水资源的特性

1.农业水资源的自然特性

首先,农业水资源具有循环流动性,农业水资源在循环中形成一种动态资源。农业水资源的流动性,使得农业用水可以通过建设各种引、调、蓄等水利工程汇集与积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基本条件。同时,通过农业水资源利用和循环,将肥料、养分以及有机物分解和循环到农田、河道、湖泊等,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物质供应。其次,农业水资源具有利害两重性。农业水量过多易造成泛滥,农业水量过少容易形成干旱等自然灾害。

2.农业水资源的经济特性

首先,农业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可再生性。从开发利用来看,农业水资源可以凭借自然界的水循环得到补充,可以重复利用,其经济收益可以随着时间坐标无限延续。但是,水资源作为生产的载体,一旦使用和管理不当,会极大地影响农业水资源再生。其次,不可替代性和储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农业水资源的稀缺性。常年缺水区域需要采取调水、节水、循环用水等方式解决水资源的短缺,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最后,农业水资源具有波动性。这反映在农业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二、农业水资源的循环结构与过程

按照二元水循环理论,由于绿洲区强烈的人类活动完全改变了天然水循环过程,也改变了区域水资源的形成、转变和消耗过程。农业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产业,其本质是通过生产粮食及工业原料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随着农业灌溉制度和耕作方式的发展,农业的循环环节不断增加,循环路径不断延长,农业水循环系统也发生了改变,但其本质仍然是由从获取水源到农作物生产环节中消耗水源以及作物通过土壤渗回补地下水的水循环过程。

农业水循环是社会水循环的一个分支,包含“供(取)水——用(耗)水——排水(处理)——回归”五个环节。总体而言,供(取)水系统是农业水循环的始端和将自然水循环引入农业生产系统的“牵引机”,集中体现在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根据各个区域农业水资源的需求,将大气降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以及土壤水资源配置给各个区域。用(耗)水系统是农业水循环的核心,是农业生产系统“同化”攫取水的各种价值及使水资源价值流不断耗散的一整套流程。它集中体现在农业生产环节中,农作物利用所分配的水资源,通过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换为化学能,最后形成碳水化合物的用(耗)水过程。排水系统是农业水循环的“汇”及与自然水循环的联结节点,发挥“异化”社会经济系统废污水重要作用。它集中体现在将多余水量排出农业系统的过程。回归系统是伴随农业生产系统水循环通量和人类环境卫生需求而产生的循环环节,成为构建良性的农业水循环的关键。它集中体现在将农业系统排出的水回归到自然水循环系统中。从具体过程来看,如下图所示。

由以上分析可知,农业水循环具有明显的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即人类从自然水循环系统中将水“提取”到农业生产系统中,“同化”水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环境属性甚至生态属性,为人类谋福利;同时,“异化”农业生产系统的“垃圾”,排出废污水到自然水循环系统。总体而言,农业用水过程实质是一个由自然水资源到农业生产中水资源循环构成的一个“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大系统,涉及水文循环过程、水资源配置过程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控过程等相关内容,因而农业水循环过程是一个以水为媒介的综合体。由于其涉及的内容较多,各部分循环过程的机理也不同。

三、农业水资源的转化与利用解析

根据农业水循环的过程,由农业水循环中水资源转化的通量可见,农业水循环的供(取)水过程,主要体现在将已有的自然水资源转化到农业生产环节中;农业水循环的用(耗)水过程,集中体现在将生产环节中的农业水资源转化农产品的最大产出。农业水循环的排水(处理)和回归是将农业生产中多余水量转化到自然水循环系统中。

根据农业水资源的的转化过程,从水源到农作物用水,农业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了供(取)水过程和用(耗)水过程,即农业水资源的配置环节和生产环节。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根据各个区域的供水条件和农作物的需水规律,采用水利工程、农业技术、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水资源的配置和农产品生产中的损失,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使自然水资源转化效率和农产品产量的转化效率达到理想状态,提高农业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反映了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平。农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说明农业水资源的配置较为合理,农业水资源价值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因此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水平也就越高。

根据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体现或实现途径,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

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基于供需的角度,根据现有的配置能力,将不同生产单位、不同区域或不同行业之间分配有限的稀缺水资源而达到的效率,这种效率使水资源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和方向上。

第3篇:水循环的形成范文

考纲对学生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运用示意图、流量过程图,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和河流的水文特征。

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与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二、考点解读

考点一:理解水体的补给关系

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有着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1.表解河流水的补给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2.辩证地认识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

(1)图解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2)警示特殊现象。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3.掌握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要领。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①流量的大小。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③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④从曲线低谷期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①流量是由河流来源决定的。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有冰川融水补给。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而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a给所致。⑥曲线变化和缓,多为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考点二:描述和阐释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三量两期一价值”。“三量”即河流径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含沙量和水能资源蕴藏量;“两期”,即汛期、有无结冰期;“一价值”,即航运价值。

1.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

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

①全年稳定型: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大,径流量时间变化很小。

②夏汛冬枯型: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时间变化较大,形成夏汛。季风气候区的河流汛期长短取决于雨季长短。温带季风气候区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有春季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一年有两个汛期,河流汛期会较长。但是由于夏季风势力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③冬汛夏枯型: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时间变化较大,且形成冬汛。

(2)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3)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2.含沙量大小。

含沙量的大小与植被覆盖情况、土质状况、地形、降水特征和人类活动有关。

(1)植被覆盖差,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的区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2)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植被覆盖情况而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

3.水能蕴藏量。

水能蕴藏量大小由流域内的河流落差和河流水量决定。

(1)河流落差受地形影响。地形起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

(2)河流水量受气候和流域面积影响。降水越多,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水量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

(3)河流中上游河段落差大,水量大,一般以开发水能为主。

4.汛期及长短。

(1)外流河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流河则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夏季。例如,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河流都有夏汛,东北地区的河流除有夏汛外,还有春汛;西北地区的河流有夏汛。此外,有些温带地区流向高纬的河流有凌汛现象。

(2)流域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汛期长,北方地区河流汛期较短。

5.有无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由流域内气温高低决定。月均温在0℃以下的河流有结冰期,0℃以上的无结冰期。例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没有结冰期。有结冰期的河流才可能有凌汛出现。

6.河流的航运价值。

(1)河流的航运价值由地形和水量决定。地形平坦,水量丰富的河流航运价值大,因此,河流中下游一般以开发河流航运为主。(2)河流无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小,能保证四季通航。(3)天然河网密度大,有运河沟通,能四通八达。(4)内河航运可与其他运输方式连接,即联运价值大。(5)区域经济状况对运输的需求大,河流航运价值大。

考点三:掌握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意义

1.驱动水循环的两大能量:一是太阳能,二是水的重力能。

2.识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名称。

(1)垂直方向:蒸发(A、I)、植物蒸腾(F)、降水(B、D)、下渗(H)。(2)水平方向: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E)和地下径流(G)。

3.解读水循环的主要类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

误区警示:外流区域既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内循环为主。

4.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5.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的四个环节。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影响地表径流,如引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②影响地下径流,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等。③影响降水,如人工降雨等。④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2)人类活动通过三种措施影响水循环。

水利措施: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量。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增加降水量。

农林措施:①“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生态措施: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考点四: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效益三方面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自然方面: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方面进行分析。

(2)人文方面:从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方面进行分析。

2.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1)资源开发: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2)生态(恢复)建设:根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定生态建设的内容。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产生的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不合理的开采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环境。

3.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护坡、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③进行小流域治理。

(2)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①关闭污染较重的小工业;②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治理;③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调整生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

(3)对生物资源破坏的治理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适当迁出保护区内的居民;③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④加强宣传教育。

三、题型回顾

例1 (2016年高考上海地理卷,第11~12题)“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解题思路】第(1)题,考查水循环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由材料和题干可知,“海绵城市”能提高地下水位,同时也能减轻因地下水过度利用而出现的地下漏斗区,从而有利于减缓地面沉降,C项正确。第(2)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由材料可知,“海绵城市”下雨时蓄水,说明利于雨水下渗。增加绿地面积,有利于雨水下渗,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D项正确;退耕恢复湿地,是湿地建设,并不利于雨水下渗,A项错误;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B项错误;完善排水系统,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C项错误。故选D项。

【参考答案】(1)C (2)D

例2 (2016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7~8题)图4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 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解题思路】第(1)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森林火灾后第6年的森林面积比第1年大,对雨水的涵养功能和保持水土的功能比第1年强,导致第6年地表径流量较小,流量峰值小,河流含沙量小,而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峰值大,A、B、C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依据材料可知,降雨条件相同而森林覆盖率不同,则图中径流差异主要是森林覆盖率的差异所致,森林覆盖率的大小与雨水下渗量呈正相关。故B项正确。

【参考答案】(1)D (2)B

四、命题预测

1.以文字、示意图、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名称及影响因素、水循环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2.以文字、河流径流量过程曲线图或柱状图、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河流的水文特征。

3.以区域图为背景,以某流域为例,考查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的措施。

五、能力测试

1.图5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乙表示地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处代表海洋

B.环节②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C.环节④代表水汽输送

D.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图6中,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4题。

2.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雨水补给 B.地下水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3.B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A水文站,主要是因为A、B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4.甲图中AB段河流(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由正东流向正西

D.由正西流向正东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图7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 )

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雪融水 ④湖泊水 ⑤沼泽水 ⑥地下水

A.①② B.①③

C.④⑥ D.⑤⑥

6.该流域可能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山作为“中亚水塔”,主导了新疆乃至中亚地区的水循环,其周边干旱区分布广泛,人类生存与生态系统受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十分强烈。近年来,山地冰川融化加速,增加了水资源供给,使得河流对气候变化更敏感,为合理利用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专家提出在该区域山前洪积扇建设地下水库。

(1)简述天山山脉被称为“中亚水塔”的原因。

(2)比较说明甲河水循环与乙河水循环的差。

第4篇:水循环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自主;探究;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82-01

自主、探究及合作均是高中生在地理W习中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地理教师积极采取有效策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这样的要求下,一线高中地理教师积极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广泛且深入的探索与研究。研究发现,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过简单新课导入后,可引导高中生针对新课的相关知识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可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更好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执教人教版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时,地理教师在新课伊始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效,地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前可为他们列出这样的自主学习提纲: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在这样的自主学习要求之下,高中生的自主学习目标便会更加明确。高中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可实现对相关地理知识的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讲解相关地理知识时,便会更加事半功倍。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教师所述的内容。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策略的第一步,是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繁杂,要想真正学好和深入掌握相关地理知识,高中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策略时,应引导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这样的做法不仅可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探究能力,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执教人教版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时,教师可布置这样的探究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请分别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探究: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为什么会出现断流?探究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便根据课本知识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一一探究。学生通过探究发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黄河水的补给包括大气降水、冰川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说法错误,海水经过蒸发后仍会飘移到黄河上方形成降雨。而黄河之所以会出现断流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自然原因:降水量少、季节变化大;全球变暖,降水量减少。第二,人为原因:上游和中游地区过度引用、植被破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地理知识掌握也会更加牢固。探究的过程也是思维发散的过程,探究能力是在无数次探究过程中不断得以形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策略运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决定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策略能否有效运用的重要环节。对于地理课堂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仅仅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往往是无法有效完成的。此时,教师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例如,执教人教版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时,水循环的意义无疑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循环的意义,教师可要求学生分小组对水循环的意义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很容易明晰水循环主要具有如下意义:第一,水循环是水量平衡器。水循环可以使自然界的水不断产生运动与变化,使得水体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与更新状态。第二,水循环是大自然的空调。水循环可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三,水循环是地形雕刻师。水循环运动可以让地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高中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形成较强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加相互之间的感情,还可通过合作学习有效解决疑难的地理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策略时,应重点加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策略时,地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只有教师将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切实执行,方能真正提升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成效。

参考文献:

第5篇:水循环的形成范文

为未来培养具备“地理素养”的人,这就是地理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基于信息化社会发展对中学地理课程,尤其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要求。如此,也就决定了今天的高中地理课程的教育必须强化谋求“人”的内在素养与个体“创新”意识的统一。

所以,要达成谋求“人”的内在素养与个体“创新”意识相统一,寻找一种既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较好地实现地理教育的核心价值的教学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采用“探究性”问题作为教学情景的课堂教学方式(以下简称“探究性”教学方式),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教学形式。

一、什么是“探究性”教学方式

“探究性”教学方式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是基于学生学习心理活动基础上,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关注点中选择和确定某一研究,或探究问题作为教学情景,并将该情景应用于课堂教学,在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过程中传授和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课堂教学活动。该教学旨在通过发现或提出问题,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模拟科学家探索未知,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知识,体会到探究过程和得到成功的愉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探究性”教学方式与“探究性”学习形式是不同的。后者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在研究问题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一直是“策动者”和“执行者”。因此,“探究性”学习形式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而“探究性”教学方式是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它的“策动者”是教师,“执行者”是师生双方。也就是说,教师依据地理课程的安排,设计研究,或探究问题的情景,并以此情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在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从学习主体角度上看,可以说“探究性”教学的体验过程与结果是日后学生主动,并能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目前,一些地理课堂教学中使用所谓的“探究性”教学存在着诸如:一些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多,引导学生主动发问的少,教师“提问”的整体质量不高(思维性、启发性、创造性提问少),以及课堂虽热闹但整体性差等问题。因此,这种课堂上量多质差的“问题”只是具有表象意义的假性“探究性”教学方式,是一种变相的“满堂灌”教学。由此学生内在天然的自主探究与发现意识就得不到应有尊重与挖掘,情感、意志与精神得不到本来的塑造与发展,那么隐藏在学生内心的“创造性种子”的发芽就根本无从谈起。也许学生能应付试卷上的各式“难题”,但当他面对真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时却茫然无知,手足无措。所以,如果不尽快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真正地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受探究过程所带来的喜悦,那么地理教育将很难还原其本来的面目。

二、什么样的课程内容适合用“探究性”教学方式

与以往不同,今天的高中地理教学是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下进行的。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其突出的特点是强化了案例教学,但如何使用教材中的这些案例,包括是否使用课程标准没有的要求,这就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自主平台。“探究性”教学方式能在一个充满差异性、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社会里,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个体需求以及个人的先天素质、后天“主观”等多方面的“最大公约数”,选择具有研究和探究的课题搭起探究性的情景舞台。在这一舞台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来演绎“人与自然”的大剧,在师生情感交流中完成对新知识的传授和吸纳。

那么是否所有的地理课程内容都需要用“探究性”教学方式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加涅的学习模式”理论,以及课程标准的精神,笔者认为高中地理的“必修1”与“必修2”中大多数课程内容使用这一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高中地理“必修1”与“必修2”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理原理课程,属于理论地理的范畴。尤其是“必修1”的自然地理学,它具有内容抽象(部分)、信息量大、综合性强、逻辑性高、难度大等特点;但它又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基础,是地理学“最底层”的东西。因此,“必修1”的自然地理学历来就是高中地理教学与学习的“硬”内容。所以,为了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学目标,有必要如将“必修1”等地理课程的部分内容放置在“探究”的层面上,对其进行“形象”化,进行“解剖”和分析。如此在与学生一起还原地理原理的过程中,找到师生共同的交流舞台则至关重要,那么“探究性”教学方式不啻是一个较好的平台。

三、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设计

虽然“探究性”教学设计是围绕着课程内容这一核心进行的,但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要创建“探究问题”的情景,搭起一个能凝聚学生注意力,支撑起课堂活动的“舞台”。加涅认为,从学习的条件这一基点出发,必须建立一个有关单一的学习动作得以发生完整过程的框架或模型。依据“加涅的学习模式”理论,“探究性”教学设计的“探究问题”情景内容应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探究过程作为“单一的学习动作”要贯穿于整个课程内容。笔者以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的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来扼要说明“探究性”教学方式的设计过程。

1.解读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寻找教学设计切入点

解读课程标准中关于水循环的学习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我们发现:“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内容在整个高中自然地理的知识构架上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大气环流,下接地表形态塑造。是海、陆、空相互联系的“纠结点”。因此,这部分的学习能为学生未来接受更复杂的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的学习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相互联系的水体;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相互联系的水体这部分的教学目的是将静态水的空间分布逐渐引导到动态水循环这一重点教学内容上。所以相互联系的水体的教学着重点在于确定水圈和存在于地球表面各个空间水体的概念,以及水体三态(气态、液态、固态)之间相互关系,这是进一步学习水循环的前提。这里必须指出其中各种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由于课程标准没有具体的要求,因此,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完全可以设计成作为进一步阐明水循环这一教学内容的环节。如第58页图3.2针对图示可以将其设计成为解释第59页活动“黄河下游断流”问题的教学环节。

另外,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能运用示意图,即课本第59页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这里具有三层含义:1.水循环的内涵以及水循环所在的空间位置;2.水循环具体环节以及各个环节的空间表达形式;3.水循环、水平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根据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水平衡”概念可以简单提及与说明,而围绕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是此节课的重点。

从地理学方面看,水循环主要体现在围绕地表附近各个圈层之间的水分运动与交换,这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即我们对水循环过程的教学,要密切配合自然地理学的地表物质能量交换规律来进行。由于热力状况不同,水圈中的水可以为气态、液态与固态。在热力、地心吸引力等多种外力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的运动着并进行着三态的交替变化。由于受质量守恒定律的支配,水的循环运动保持着连续性。因此,它是没有开始和结尾的巨大动态系统,包含着多种路径的循环过程或环节。也正是水循环存在多种路径或环节,而每一个路径与环节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些“不可或缺”就成为这一节课的如何“探究”的关键了,也就是说这些“不可或缺”是我们要寻找和创设的“探究问题”的落实处,是布置课堂情景的着眼点,是进行“探究”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2.搭建“探究性”问题的课堂情境与教学环节

当确定“探究”教学的切入点后,我们就需要对设计“水循环”的地理原理及其各环节的“不可或缺”进行分析。从水循环各环节对人类社会存在以及发展影响上寻找“探究”问题,并搭建探究该“问题”的课堂教学情景舞台,设计围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与学生一起一边“探究”,一边学习新知识。

根据“水循环”实际就是水因热力状况不同,在水圈中以气态、液态与固态三态形式存在并相互转化。对人类而言,水的这种三态之间的转化不仅仅体现在相互间能量流动上,它更大的影响是造成水的时空方面的变化。而水的时空方面改变正是千百年来制衡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所以,笔者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利用“海水西调”工程为话题,以探究“海水西调”的可能性为课堂情景来展开这节课的教学。

下表是本节课堂教学环节轮廓。

3.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转折链”设计

在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过程中,需注意:由于每一环节是相对独立的教学片断,因此,各个环节之间要注重“转折链”的设计,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流畅,课堂整体性强。一般而言,“转折链”有四种形式:“丢包袱”形式、“设问”形式、“逻辑链”形式、“质疑问题”形式。

“丢包袱”形式一般用于下环节教学内容是上环节的基础,如:从“2”到“3”环节的“转折链”可以用“丢包袱”形式――“要知道这一设想是否可行,请我们一起学习下列关于水循环的知识”;

“设问”形式用于下一环节为上一环节“解释”、“解决”或“阐明”某一问题,如:从“3”到“4”环节利用“设问”形式――“水运动是水环境中最为重要的,那么水的运动包含哪些内容呢?”

“逻辑链”形式常用在逻辑性强,关联性密切的上下教学环节,如:“6”到“7”环节依据“逻辑链”方式――“明确‘海水西调’工程利用和改造水循环的哪一环节?判断这一工程对我们会产生什么影响?那么,我们必须从人类介入水循环产生的问题说起”。

“质疑问题”形式的“质疑问题”主要来自学生。它可能出现在教师提供素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经历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导致学生发自内心的“质疑”,“质疑”的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他的“质疑问题”。可以说“质疑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师如能把握得恰当,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将“质疑问题”用来做教学环节的“转折链”,课堂教学同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如“1”到“2”环节,对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学生通常想法是向资源短缺地区调淡水资源。但在上述教学环节设计中,用“海水西调”工程向我国西部干旱地区调海水――咸水,学生感觉诧异,并无意流入出“怀疑”,有的学生甚至会当场说:“这怎么可能?”,此时,对于“质疑问题”,教师的回答是:“不忙下结论,先看看这一设想的依据是什么”。

注重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转折链”的设计是“探究性”教学方式的重要步骤。需要教师预先估计好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各方面的状态,以及对某些问题的反应。当然,“转折链”的设计不只限于一种形式,也可以两种形式的组合呈现。

四、进行“探究性”教学设计应注意些什么

就教师本身而言,“探究性”教学方式是创设“探究问题”课堂情景从事教学活动的。所以在选择“探究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探究问题”情景的选择可以是围绕着新知识的所关注的,也可以是围绕着本节课程的中心问题。前者如“自然界的水循环”用的“海水西调可行吗?”的探究问题,后者如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可以以“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为探究问题作为课堂情景;此外,“探究问题”情景内容选择不能与新知识的传授相矛盾,应是服务于和有助于新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吸纳。

2.某一“探究问题”应尽可能从学生生活经历和社会关注点上选择,这样容易激起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容易带动师生互动和交流;此外,“探究问题”选择不一定是一些已经有了明确结论的“问题”;没有定论,或是存在多项结论的“探究问题”作为情景背景,课堂氛围可能更好,如“海水西调”,这样可以发挥师生的想象空间和增进彼此的交流。

3.某一“探究问题”作为课堂情境需要始终贯穿,并服务于一章或一节的课程(不必拘泥于一节课,如课程需多节课完成,则注意两课之间的“转折链”设计),它是某一课程教学单元的载体,这样的课堂教学主题凸显、整体突出、体系清晰、结构完整。

4.“探究性”教学方式的课堂主题要明确,环节内容安排要合理。环节的权重(时间)依据环节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分配,但要适当,一般主题环节与辅助环节比例是约3∶1至2∶1;如“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学环节“4、6、7”主题环节与“1、2、3、5、8”辅助环节比例。每节课的教学环节不易太多,大小环节共在十个以内。注重“转折链”设计,使环节之间的转折过渡要顺畅。

总之,“探究性”教学方式能一改以往所谓探究教学的“问题”之间联系不紧,授课、学习等教学环节松散等问题;它具有:教师容易与学生产生共同的话语;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容易进行课堂设计,设计出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整体性强;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便于课堂组织等优点。“探究性”教学方式不仅注意教学过程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如讲授新知识教学环节;而且该教学方式还很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探究方法的掌握,如探究问题的课堂探讨环节,更甚者该方式容易在课堂上表达出一种对人文情怀价值观的认可和对科学探索精神的执着,体现地理教育对具有“地理素养”人才培养的追求。

第6篇:水循环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 联合循环,直流,汽水循环

中图分类号:P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提高联合循环的方法有多种方法,在汽机侧可以通过提高轴封效率,优化汽轮机叶片形式,对于汽水系统则可以采取提高蒸汽参数,采用三压再热循环,降低系统管道损耗,而燃机方面则可采取提高进口温度,减少冷却风消耗,,优化工质流动及叶片形式,燃料预热等方法来实现。

本文将重点从提高提高蒸汽参数来提高蒸汽联合循环的效能,特别是提高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这个参数的提高只能依靠汽轮机和燃机的性能提高来实现,不断地提高汽轮机的入口温度需要燃机的排气温度超过600度才能保证汽水循环600度的温度。联合循环效率从1991年的52%提高到配合西门子H级燃机时的60%的过程。这个发展通过严谨的全厂优化应用得以实现。

- 把温度从565度105bar基础上提高对于余热锅炉来讲是一个设计挑战,主要原因是温度高于565度需要对锅炉的材料选择特别注意

- 过高的压力在自然循环汽包炉上不易维持恒定。

- 高压蒸汽提高了对给水品质的要求。

西门子的8000H设计已经克服了这些障碍并在联合循环效率上获得了突破。

2.增强型循环的挑战

以下将描述如何应对提高参数来带来的上述三个技术问题,其中给水品质问题鉴于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在化学水上及凝结水精处理设备上已经充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再敷述。

2.1锅炉材料的影响

增强型循环的的主要影响是余热锅炉特别是高压过热器和中压再热器部分,为了实现600度的运行温度及压力大于170bar, 关键部分的设备材料应具有以下能力:

微观结构在设计温度下有足够的蠕变强度

能够承受蒸汽侧的氧化(由铬成分决定)

足够的抗疲劳轻度来承受极端的热力循环要求。

可承受的设计方案成本。

2.1.1蒸汽侧氧化的影响

由于温度提高带来的巨大挑战就是蒸汽侧的氧化问题。管道内部的氧化层的传热系数较低,将导致管壁的温度升高,而温度的升高将导致金属材料的强度下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足够的温度余量。而且适当的腐蚀余量也需要考虑。

氧化率

内部氧化层的形成主要受蒸汽温度,管道内壁温度,材料(铬的成分),晶粒尺寸(特别对于奥氏体)的影响。

蒸汽温度

对P91材料,温度的升高将加快氧化层的增长速度。600度以上可以看到氧化层的增长出现了不成比例的快速增长,而这正是增强型循环的关键参数。这个因素已经在不同的电厂应用中获得确认,并应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铬的成分

管道内壁的氧化率由材料中铬的成分决定。更高的铬含量会提高抗氧化能力。下图给出了不同材料氧化增长曲线(基于管道内壁600度)。图中9%的铬含量以T91和T92为代表,而根据报告,P91抗氧化能力要比P92稍好一些。图中125的铬钢是典型的马氏体材料。

在下图中当铬含量大于12%时氧化速度会有明显的变化,进一步提高铬含量对于抗氧化能力则不再明显。低于9%的铬含量的钢(也就是P91/T91),抗氧化能力则相对较弱。设计中该因素也应一并考虑。

2.1.2剥蚀

相比于母材,管道内部的氧化层有不同的热动力属性。特别是传热系数是不同的。在峰值操作中,也就是启动或者停机时,会导致氧化层与母材之间的机械应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氧化层剥落是不可避免的。氧化层的剥落对于机组的汽水循环有以下主要影响。

在启停情况下由于剥落导致的固体颗粒腐蚀(此时的应力影响最大)

由于氧化层剥落导致的材料磨蚀。(母材损失,强度下降)。

氧化层的存在可限制母材进一步的氧化。剥落后会产生新的氧化层。周而复始将严重影响管壁强度。

基于以上分析,在600度以上高温下,应考虑铬含量>12%的管材来降低由于管道内壁氧化皮形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

在日本的电站锅炉在40000小时的运行后,可以观察到在T91材质的屏式再热器管材上严重的鳞片分离,开裂,以及剥落,这种剥落发生在鳞屑的在外表层。

2.2汽包型锅炉的应用限制

汽包锅炉

余热锅炉中的高压汽包是决定性的部件来限制启动速度和负荷变化率,原因是汽包壁厚度大会产生温度梯度,汽包厚度越大,因热应力变化导致的疲劳破坏就越容易发生。

典型的汽包厚度为

初步的计算表明,在160bar下材料的热应力影响是125bar设计压力下的8倍。

从热力学上分析,蒸汽压力的升高是对汽包炉的另一个限制因素。

自然循环的水动力来自于蒸发受热面与下降管的密度差。由于在180bar到190bar之间密度差异降低,这就限制了自然循环锅炉在这个压力下的使用。考虑到实际运行的可靠性余量,自然循环锅炉的压力限制在大约170bar以下。

3.应对措施

对于上述的问题,在高参数汽水循环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要找到高压过热器和中压再热器最好的材料解决方案,上面提到的影响因素必须在设计中予以考虑。西门子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项目的目的就是找到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满足在欧标及美标市场上余热锅炉在600°C 下的需要。对于欧标及美标市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是有差别的。

欧标市场的材料选用

法国瓦卢瑞克工业集团和德国曼内斯曼钢管公司的VM12-SHC 可以用在欧标市场,这种材料铬的含量为12%并被认为是当前解决蠕变,蒸汽侧腐蚀,管材疲劳及造价的最好材料,这种材料已经在西门子乌尔里奇哈特曼联合循环机组4号机组上采用来应对过热蒸汽及再热蒸汽600°C 的高温。在设计中,生产及安装中,已经获得了极具价值的经验。截止到2012年8月份,这个电厂等效可利用小时数已达到12500,并且没有出现任何相关问题。

美标市场的材料选用

由于VM12-SHC 获得ASME许可还没有获得认证,且需要至少1年的时间,因此这种材料目前还不能用于需要ASME钢印的设备中,目前还只能用于欧洲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乌尔里奇项目的使用经验,新的可行材料的研究正在进行。基于蠕变,汽侧氧化,抗疲劳属性及材料成本的各种复杂研究正在进行评估。一种铬含量在18~20%的钢材已经被认定为美标市场的最佳解决方案。

3.运行业绩

乌尔里奇哈特曼联合循环电厂是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净效率大于60%的的联合循环电厂(SCC5-8000H 1s)。

乌尔里奇联合循环电厂的显著特点是应用了本生型带三压再热的技术,该电厂是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连续可用小时数为12500,启动次数大于330次)的高参数电厂,燃机排烟温度625度

主蒸汽参数~600°C

主蒸汽压力170bar

再热蒸汽温度~600°C

这个整合实现了最大效率的突破。设计理念则是基于经过验证了的F级电厂的大量运行经验。VM12-SHC 材料的应用实现了蠕变,汽侧氧化及热疲劳及成本的最佳解决方案。

就本文所论述,在当前的技术发展阶段,600摄氏度下的直流循环锅炉技术已经发展的很完备,在此基础上60%以上的联合循环效率的燃机联合循环已经电厂已经通过了长期运行的考验,而将来在此基础上,联合循环电厂将通过更多的技术更新,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7篇:水循环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 规划; 给水排水; 循环利用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water demand is keeping increasing, meanwhile water pollution becomes more serious. Now there's more and more water resource or water quality-induced water shortage ,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or present concept on urba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could not satisfy the demand to protect the urban water resource and regional natural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paper the new concept on urba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is proposed so as to set up the modern urban water and water drainage planning concept and make the basis for realization of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city.

    Keywords:water resource; plann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水量性缺水也逐渐向资源性与水质性缺水转变。本文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

    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如何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保证排水快速安全;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是:除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安全外,是将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供水或污水废水都把它看成是一种资源,而对这种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使之合理的进行处理与循环利用,达到本区域或本流域的水环境平衡,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1水资源循环概念

    水是循环性资源,亦是可以再生的资源。根据其客观规律和循环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1.1自然水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方式存在,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范围内处于往复不停的循环运动状态中。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水从海洋蒸发变成云(水汽),又以雨、雪等方式降落到地面,部分蒸发,部分渗入地下或汇成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归大海。水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称为水的自然循环。

    自然水循环的特点:①自然水循环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而又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不论是大循环还是小循环,都和气候、土壤、地质地貌和植被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还受到山塘、水库等人为因素影响。水资源的质与量及其分布状况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②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不但存在水量的平衡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水质的动态平衡关系,即水质的可再生性。

    在大自然循环条件下,全球的水量循环是平衡的。据近期资料报道,全球的循环水量为496000Km3。其中,海洋蒸发水量425000 Km3,陆地(包括陆地水面以及土地)蒸发水量71000 Km3;全球水分蒸发水量496000 Km3;海面降雨量385000 Km3,陆地降雨量111000 Km3,全球水分总降雨水量496000 Km3。总降雨水量与总蒸发水量是平衡的。另外,在海域与陆地水量平衡方面,陆地降雨量比陆地蒸发量多40000 Km3,这部分水量即为入海径流量。海域水面蒸发量比海域水面降雨量多40000 Km3,所损失的水量由入海径流量补充,同样形成水量平衡。

    根据海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水量及其循环水量,我们不难估算出各种水体的水量循环关系及其全部交换一次的平均循环周期时间。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储水以及河流水是交换最为活跃的水体,平均交换周期分别为10d和11d。而冰帽和冰川的平均交换周期最为漫长,达8000年/次。

    1.2社会水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人类不断地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活动之需。循环系统主要由给水系统、用水系统、排水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好比是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动脉和静脉,两者不可偏废任何一方。给水系统中若过度取水,河流生态需水量就不能满足,或者用后的污、废水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到位都会影响自然水循环。

    1.3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关系

    社会水循环是自然水循环的一个附加组成部分,对自然水循环产生强烈的相互交流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变世界上水的循环运动。开发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对水资源时空分布进行干预的直接方式,在人类大兴水利带来巨大生产效益和能源效益的同时,社会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循环的途径被改变(时空变化),人工水库、人工运河、大坝、长距离跨流域引水等水利工程都大规模地截流水量,改变水循环的途径,使下游河段过水量减少,甚至干涸,导致河流对地下水补给量锐减。跨流域的调水,会加大地表水分支流域,水流的分散性增强,有可能影响地表水的更新周期和运动节律;②水循环量发生变化。人类提取的径流量每年达到全球可更新水资源量的10%左右,显着地改变了地表河流的入海量,使得不同层次区域上水循环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③水质的变化,水体经过人类用水循环的干扰后,在水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上都有了极大的增加。污染源包括未处理的污水、化学排放物以及农田中冲刷的和渗入地下的农用化学品。

    2我国社会水循环现状与传统城市给排水规划观念的反思

    目前,我国总体上来看,社会水循环仍是一种粗放式、单向流的循环机制。即从流域上游或地下水含水层取水,经过用户一次利用之后,大部分排放至下游水体中。在整个水循环过程中,水只是一次性得到利用,并没有形成负反馈机制。全国可开采水资源总量的58%已经被使用,工农业发展和生活用水的增长全部依靠增加水资源的开采量来得到满足。但是,这些用于农业,农灌尾水和农田径流挟带着大量的化肥、农药回归水体,城市用户产生的大量污水大部分直接排放,不断地加大了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从而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尖锐矛盾。

    据预测,全国可开采利用的水资源,不考虑从西南调水,扣除生态环境用水后约为8000~9500X108m3,到2050年,全国需水量可能达到7000~8000X108m3,届时将接近可开采量的极限。到21世纪中叶,预计我国城市污水仍有较大增长,见表1,其中生活污水增长量占据了总增长量的较大份额。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未来城市污(废)水排放量将继续增加,届时城市污水排放的污染物负荷将对城市排水设施提出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达到污水处理设施的快速普及和提高处理率、深度及超深度污水处理率、再生回用水应用率,未来水循环状况将更加严峻。据此,传统的城市给水排水规划观念已不能满足社会水循环的要求,必须从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重新思考城市给排水专业的规划理念。

    就传统的城市给水规划而言,给水规划是以满足城市用水量要求,保证供水水质为最终目的,常把重点放在寻找水源上。但由于区域水资源受到污染,或暂时受到污染,水源水质不能满足城市供水水源的水质标准要求,在一时难以选择到理想的水源时,许多城市不是如何想办法治理和防止区域流域污染,而仍是从源头、上游取水。总的来看,城镇发展取水用水一直沿用这样一种线性思维:从近处取水不足时从上游或周围地区调水,用后排放、废弃;水资源仍不足时,考虑从更远一些的地方去调水。这种思维方式的流行,促使很多地方建设的引水工程其规模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而把城市河流变成了天然下水道。这种用水策略越来越依赖城市内陆腹地河流上游地区水源的可用性。但这种可用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尤其是河流上游地区的用水增加,而下游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不断下降,同时水质也在不断恶化。

    这种传统用水模式的弊端是:①大量的长距离调水工程,带来日益增长的巨额费用,造成越来越重的财政负担和水价的上涨;②可供用水量会日益衰减,水质安全问题难以保证;③河流生命将逐步丧失,景观和地貌会加速改变;④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冲突和潜在纠纷会日益增加。

    在传统的排水模式方面,城市排水则是以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城市污水、保护城市公共环境和本区域流域水质为目的,普遍认为污水是有害的,应尽快排除到城市下游。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保护了局部的生活环境,危害了广大流域地区。这种传统排水模式的弊端是:①对城市排水规划理念的认识不明确,内容过于粗糙,排水规划只是简单地根据用地规划和城市道路规划划分排水区域,确定排水体制,大致勾勒出排水主干线和污水处理厂的位置,没有进行必要的区域水资源方案论证和综合协调,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案比较;②传统城市排水规划只局限于单一的排放而不具备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持续发展的观念,没有确立雨水、污水亦是一种资源以及要优先利用然后再排放的思想;③局限于本城市或本区域的排水规划,缺乏流域综合开发与利用的观念;④城市排水规划与市政污水与雨水处理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⑤缺少雨水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配套措施。

    总之,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给排水规划理念中,比较多地受到“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等思想的影响,没有把人类作为流域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和考察,片面地强调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愿望,以致干扰甚至破坏了流域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均衡。

    3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水循环理念

    其实,在流域的城市群中,大多数城市都是临水而建,通过若干年的建设与发展,从城市功能上基本连成一体,一个城市的下游同时是另一个下游城市的上游。作为良好的水环境并不是局部地域而是整个流域。

    在一座城市中,健康的水循环是要求城市具有完备的给水排水系统,既要有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统,为居民提供洁净的饮用水,又要有污水收集、处理、深度净化、有效利用与排除系统。

    如何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水循环理念,在与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相比,至少在理念上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3.1系统性理念

    系统性本来是自然界中事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以上讲的城市给排水工程,从取水、净化、到使用排放,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如果我们用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和观点去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也许会使我们更加接近掌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客观规律,从而为解决目前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水危机提供一种更加综合、可行的策略。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就是将城市水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从整体上来考虑城市需水、用水、再生循环、排水以及居民生活条件、食品供应等方面的问题,不再把这些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孤立和割裂开来,而是系统地考虑城市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流、营养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合理分配和持续发展。

    3.2资源的循环利用理念

    自然界中没有废物,各种物质应该都能得到循环利用。在城市水系统工程中建立资源循环型是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努力。它不是传统城市给排水概念上的一次性利用后排放的单向流,而是变成一种循环利用的闭环系统。即将首次利用之后的污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从而获取满足一定使用功能的再生水。这些再生水又通过专门的需配水系统,供给城市工业、市政等用水部门得到重复、循环地利用。

    3.3内在的可持续性理念

    20世纪,我们不断地修筑水坝,建设引水渠道,实施远距离输水工程,以寻求更多的新水源来满足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的需要。使水环境越来越退化,水资源越来越短缺,致使城市发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压力越来越大,社会水循环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沉重负担。可持续的水资源系统,它不仅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而且要满足未来人的生存需求。它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不是一个确切的存在状态。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可持续性是现代城市用水系统的内在特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社会用水健康循环所必需。

    根据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水资源的利用将由过去的“取水—输水—用户—排放”的单向开放型流动,转变为“节制性取水—输水—节约地用水—再生水循环”的反馈式循环流程。

    4现代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理念

    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是实现现代城市给排水规划概念的关键,城市给排水规划由传统观念向现念转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人对自然的索取向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可再生特性的观念转变;②从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转变;③从以管理出厂水质为主,向管理用户水质转变;④从各自为政、各取所需,向资源共享、流域统筹管理转变;⑤从重常规处理工艺,向深度强化处理工艺转变;⑥从开源与节流并重,向以节流为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转变;⑦从重污水达标排放,向污水资源化利用转变;⑧从只注重终端处理,向既注重终端处理更注重始端管理转变;⑨从单纯的雨水防洪排涝,向水资源利用角度强化雨水的管理和利用转变;⑩从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法制化监控,多元化投资转变。

    在现代城市供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中,新的供水规划理念是:首先考虑的是任何保护本区域的流域水源,科学分析流域水源的水量与水环境容量,全面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在缺水城市和地区,要向当地政府和规划部门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及控制用地规模,限制大耗水工业的发展,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对与城市供水存在一定矛盾的上游农业区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包括调整种植结构、产业结构使之与资源条件相匹配并推行节水灌溉,为下游城市提供丰裕的水资源环境;在城市用水规模预测中把工业节水指标考虑进去,并使工业复用水率这一主要节水控制指标落到实处;城市取水规划应立足于依靠本地区河流的水资源来解决,最大限度地控制远距离调水,在保证生态用水量的情况下控制取水规模。一般认为取水量不超过径流量的40%是较为合适的;在缺水严重的地区,在取水量不得已超过径流量40%时,必须根据河流生态需水的质和量要求,利用再生水补给,增加相应份额的生态用水量;上游城市的用水和排水不影响下游城市的用水,实现水资源共享,每个城市既需要限制取水的数量,也要控制排水的数量和质量,不至于污染下游河段,从而保证整条河流的水资源利用是可持续的。

    这种新的供水规划理念的特点:①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筹利用模式。以流域为单位进行管理符合水资源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系统特性,这种新的取水模式强调在每个流域内的用水立足于本流域解决,流域范畴内的用水,做到统筹兼顾上下游城市、人类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用水,更大程度地体现了流域水资源的公平性和共享性。②水资源的共享与循环利用。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要在本地区河流流域内解决,就要求改变一次性用水的直流模式,在城市流域范畴上实现水的利用、再生与循环;③经济、安全的供水系统。本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减轻对外流域水资源的依赖性,相应地也就提高了本地用水的可靠程度。同时,新的流域用水模式增强了城市用水的安全性,如果城市实现污水再生循环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所带来的危害。

    在现代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中,其功能应从以前的防涝减灾、防污减灾逐步转向污水和营养物质的再循环,从而恢复良好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收集、处理、再生和再循环利用中,既要强调循环利用物质的数量,也要重视这些再循环资源的质量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我国水污染控制经历了由单一污染源的治理、污水达标排放到区域综合防治、总量控制的两个阶段。但其中废水处理设备运行率、利用率、污染物去除率大部分不高,很多设备没有发挥作用。同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重视也不够,尤其缺乏污水再生、再循环的理念。

    在新的排水规划理念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保护本区域的流域水源,科学分析流域水源的水环境容量,根据地形与地貌,以流域来划分排水分区,确定排水体制,制定排放标准以及处理工艺路线,提出节能减排目标,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要及时编制区域水资源规划。排水规划应改变以往总是服从于总体规划,被动地与城市总体布局相配套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应主动探索,为总体规划提出与区域水资源规划和排水规划密切相关的合理化建议,例如,为满足区域水资源规划要求,在作总体规划时,明确提出需要保留的天然水系和满足排水要求的道路设计与高程设计等;要积极与水利、城市防洪等专业规划配合,合理利用水资源。要树立流域观念,打破行政区划,站在全流域的高度来考虑城市及区域排水规划;

    为了适应现代排水系统功能的变革,现今的城市排水系统将由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再生系统、再生水供水系统和优质处理水排放系统所组成。与传统的排水系统相比,它增加了污水再生与回用的内容,提高了污水处理程度,由污水二级处理提高到污水深度处理甚至超深度处理,达到再生水的要求。应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分区、工业分布、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现状等做周密调查,调查现有的和预测潜在的再生水用户的地理位置及水量与水质要求,并将这种结果反应到专项规划中。将污水处理厂视为再生水厂,改变将污水处理厂摆放在城市最下游进行高度集中处理的传统做法。

    在规划污水处理厂时应注意:①要近远期综合考虑污水再生回用的需要,选择污水深度处理系统,预留污水深度处理发展用地,使污水处理、深度处理系统和回用系统的总投资之和为最小;②污水厂的选址和数目。按照传统规划方法,污水处理厂厂址要根据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标、城市布局、受纳水体功能及流量等因素来选择,一般尽可能地安放在河系下游、城市郊区。但是这种系统布局使污水处理厂远离再生水用户,需铺设的回用水管网费用相应增加,不利于污水的资源化。因此,在确定污水处理厂厂址时,还应对再生水用户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再生水量的需求,在城市中适当位置设置若干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收集上游和附近区域的城市污水,根据回用水质要求加以处理之后就近回用,使得整个城市形成大、中、小,近、远期相结合的污水再生厂布局规划。这样,既有利于污水回用,又减轻了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负担,易于实现分期建设,符合我国国情。③在处理工艺选择方面,应根据污水水质和再生水用户水质的要求,对水处理单元进行多种组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选择出经济可行、技术先进的污水处理流程。在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各项指标前提下进行经济分析,除要考虑费用与技术等因素外,还应考虑该方案是否有利于实现污水再循环,即在原有技术和经济分析因子的基础上,增加“污水与物质再循环适应性”的比较因子。

    传统的城市市政管理为了保证城市安全,都习惯于将雨水当作“洪水猛兽”,以“将地面降雨尽快排入城市雨水管道,快速排入河海”为首要原则,忽略了雨水亦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这种理念。其实,蓄存、调节是涵养地下水、补充地表枯水流量的水文循环规律。在现代城市中,除了散布在市区的公园绿地及天然水体外,整个市区几乎被一张不透水的大网所笼罩,阻隔了雨水向市区下部土壤的渗透,截断了地下水径流,严重影响了城区雨水的水文循环,造成雨季市区成灾,枯水期小河干枯的局面。目前,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在我国的缺水地区已开始考虑利用雨水,但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合理地收集、蓄存、调节和利用,对改善市区的气候环境,削减城市流域洪峰,降低城市面污染对城市流域的影响都是十分有利的。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主要应考虑以下内容:①要科学合理地推导适合城市发展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采取合理的截留渗透措施,加大地下渗入量,减少地表排放量;②选择适当的排水标准,在保证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防洪措施。③提高河道的除涝标准,确保雨水排入河道时不受顶托;④合理规划建造城市雨水蓄水和修复处理设施,将雨水收集与回用有机结合;⑤尽量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降低城市流域水体的污染。

    5结束语

    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研究,目的是在传统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些新的城市给水排水规划理念。在当今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水危机情况下,采取更多的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措施,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打下良好基础,让人类和社会得以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西琴.河流生态需水理论、方法与应用.

    [2] 任伯帜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8篇:水循环的形成范文

例1 (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读图,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解题思路】 2015年4月2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名单公布,一时成为热点。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的一种形态。

第(1)题,雨水花园的主要功能是促进雨水下渗、控制雨洪,铺设树皮覆盖层增加了土壤的水分,避免土壤过于干燥而板结。另一方面,也可保证植被的生长。因此,通过图1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同时,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又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

第(2)题,问的是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铺设树皮”,在第一问说了是保持土壤水分,所以可以排除。因此答案在B、C之间。土层、砂层、砾石层,哪个是主要净化雨水的?三者的差别就在颗粒物大小:颗粒物越大,留有的空隙也就越大,颗粒物越小,空隙也就越小。这就好像家里的水槽网,肯定是空隙越小,越能阻挡杂物、净化水质。由此可见,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起到过滤作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的作用。故B正确。

第(3)题,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什么?根据雨水花园概念前半句“雨水汇集、渗漏”“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可见其有控制雨洪的功能;根据后半句“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可知其有净化雨水、利用雨水的功能。这样就减少了地表径流,起到有效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故C正确。

【名师点睛】 该题以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考查了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这一考点。读材料时要把握关键词,并提炼出的几个关键词:雨水花园、汇水、下渗、净水来分析。通过对材料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考查的主干知识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水循环中蒸发、下渗、地表径流等主要环节的发生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探讨水循环的有关地理原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

【答案】 (1)D (2)B (3)C

例2 (2015年江苏地理卷,双选)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1)~(2)题。

(1)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

A.加拿大 [WB]B.马来西亚

C.墨西哥 D.阿根廷

(2)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 )

【解题思路】 第(1)题,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受洋流的影响,其污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核泄漏物质首先随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扩散,来到北美洲西侧太平洋沿岸,然后随向南流的加利福尼亚寒流主要影响美国、墨西哥;随向北流的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加拿大及美国的阿拉斯加地区,故答案选AC。

第(2)题,加拿大西海岸纬度较高,水温较低,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结合表层海水等温线凸向即洋流流向这一规律,可判定等温线向北凸出,对应选项C;同理,墨西哥西海岸纬度较低,水温较高,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可判定等温线向南凸出,对应选项D,故选CD。

【名师点睛】 本题组以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话题为切入点,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洋流流经地区水温分布特征。第(1)题具体考查洋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住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流动方向。第(2)题具体考查洋流流经地区水温分布特征,解答该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洋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水温高低;二是洋流的性质,决定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答案】 (1)AC (2)CD

二、解题准备

1.水循环的主要类型、环节和特点。

类型发生领域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例证

海陆间循环 海洋和陆地外流区之间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陆地上(内、外流区兼有)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上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3.水资源相关问题的分析。

(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如图3所示。

(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如图4。

4.洋流模式图。

近地面风和大气运动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具体如图5所示。

[TPh84.TIF,BP][TS(][JZ][HT5"H]图5

记忆技巧:在记忆世界各洋流的分布时,可把洋流模式想象成分数式“8[]0”:中间分数线为赤道,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环流)。

5.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

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大体可分为几个区域: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印度洋海区及南极洲周围(40°S~60°S附近)海区,各海区具体规律如下。

环流系统海区模式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副热带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中低纬度海区(除北印度洋海区)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副极地环流(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北印度洋海区

西风漂流40°S~60°S附近环流

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HT6][HJ*3]

环境类型影响

气候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海洋生物(1)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2)上升流海域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航行(1)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2)寒、暖流相遇形成的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3)洋流携带的冰山对海上航运有较大威胁

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三、命题预测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可知对地球上水体运动的考查有以下几种类型。

1.“水循环各环节的构成、陆地水体间转换的方式”是常见命题点。常见考查方式:以图文材料为背景,侧重考查河湖的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成因以及河流、湖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考查角度为:以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网络图或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对陆地水体关系及相关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的认知与分析能力;以区域流域图、河流流量图为载体,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或以某一河流图为载体,比较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HJ1.6mm]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高考热衷的命题点。常见的考查方式:以模式图、文字材料、海陆分布图或海陆分布局部区域图为背景,或以热点事件为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对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由此可见,2016年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侧重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原理、规律阐释事物的能力。具体会考查水循环的类型、作用及人类活动施加的影响和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能力测试

(原创) [HTK]水资源问题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最严峻和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有些学者认为,可能比全球变暖和其他的一些问题还要急迫。结合图6,回答1~3题。

1.对两国缺水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经济以农业为主,用水量大

B.两国降水稀少

C.国土面积小,地表水、地下水存储的条件差

D.河流众多,但污染严重,不能利用

2.加强雨水收集,是解决城市缺水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城市雨水利用流程工程占地少、效率高,处理后的雨水利用达到90%以上,图7所示系统适用于上述国家中的( )

A.甲国 B.乙国

C.两国都可以 D.两国都不可以

3.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两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引用海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利用科技,循环用水

(改编) 图8为局部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依图中信息推断,此时所处的季节最有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改编) [HTK]图9示意某沿海地区甲洋流流经区域等温线T1和T2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6~7题。

6.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

7.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

A.(10°W,61°N) B.(150°W,4°S)

C.(157°E,28°S) D.(143°E,32°N)

[HTK](原创) 8.目前,能不能利用南极的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这是很多科学家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很多科学家曾提出过运输冰山形式水的构想,并提出用船的动力和洋流将南极冰山拖至阿拉伯半岛,路线如图10所示。结合图10,回答下列问题。

[TPh95.TIF,BP][TS(][JZ][HT5"H]图10

(1)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图中甲、乙两地景观的成因。

(2)试判定冰山运输的合适季节,并描述图中路线经过的洋流名称。

(3)试分析该做法对南极的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甲为卡塔尔,年降水量小,河流稀少;乙为新加坡,年降水量大,河流较多。两国都为经济发达国家,水资源消耗量大,但两国国土面积小,地表水、地下水存储的条件差,致使水资源缺乏,故选C。

2.B 该系统适用于降水量较多的城市,故选用于乙国,故选B。

3.D 两国均为发达国家,科技发达,可加大科技投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故选D。

4.B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为自西向东流,为夏季,故选B。

5.D 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的是寒流,④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故选D。

6.D 根据洋流流经地区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流向,再结合“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这一信息可以判定,该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岸(或大陆西部沿海),再调运南半球的大洋环流分布知识即可作答。

7.A 根据图中的海陆位置、洋流性质及流向可以判定,其位置在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

8.(1)甲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全年炎热干燥,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了典型的荒漠景观;乙地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盛行正常气流,降水稀少,但因为终年严寒,降水多以固体形式出现,而且不易融化,经年积累,形成厚厚的冰川。

第9篇:水循环的形成范文

1 微课的含义和特征

就微课的含义来说,它和传统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主要立足于地理的微观角度进行教学。目前,世界教学学者对于微课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因为研究人员领域和阶段的不同,对于微课的理解也会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就微课的特征来说。首先微课具有微小型,虽然各学者对于微课在宏观层面上的特征理解较为统一。其中微主要是指微小,它和传统的课堂比起来,所需要的时间更少。课主要是指应用一定的教学形式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式,属于一种教学过程或者教学自原因。实践过程中,教师经常应用模块化或者课程内容分解的方式,在极少的时间内,让教学目标能够可视化和清晰化,这种模式和过去的教学模式相比,能够让教学重点更加明显,学生的对课堂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其次,微课具有多元性,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充分使用视频或者音频等教学技术。另外微课主要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主要根据看视频或者听音频的方式,另外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将视频和音频复制给学生,且这些资源能够重复观看,能够帮助学生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充分掌握和理解。高中地理其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较强,如果学生想象力不足,很能对于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加以理解。在应用微课之后,可以通过技术来形象展示和模拟地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微课具有趣味性,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负责通过语言讲授知识,教学的效果完全靠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生的专注程度,部分教学语言枯燥无味,学生难以提高兴趣,缺乏学习动力。采用微课教学方式之后,学生在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竞争激烈,而且趣味不断,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充分调动起来了。

2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采用微课能够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从而让学生对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有效掌握。首先,微课具有可行性,微课需要教师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并更新知识体系,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并为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提供技术支持。其次,微课充分分析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保持最佳状态的注意力是一定时间限制的,在学习之后必须要通过休息来恢复精力,高中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自学能力上达到峰值。微课正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的平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重难点中更加方便。最后,微课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针对差生,微课能着重讲解知识结构并分析知识点,对于优生来说,微课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完善学习思路。微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用。

2.1 应用于新课导入预习,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知识较为繁琐杂碎,涉及到很多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除了少部分知识需要理解掌握外,大多数在知识需要记忆。在导入预习环节应用微课,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状态,并初步认识所学内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微视频中加入需要学生的教学内容,学生在预习教材后再观看微视频,从而将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做好课堂准备。另外,采用微课视频能够将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并腾出大量时间来学掌握课堂知识。在学习河流地貌的过程中,学生很难对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加以区分,对两者的地貌类型和形成原因难以理解,如果只阅读教材的话,学生难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掌握,其地理知识结构也难以达到完整化和系统化。教师可以在微视频中加以一些图片,让学生明白,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冲击旁边的地表,达到侵蚀效果,从而形成侵蚀地貌;而被河流携裹的泥土会在河流流动速度减慢时沉积在附近,从而形成堆积地貌,这样学生能够对两种地貌的概念有个大致影响,课堂学习中将会更加容易。

2.2 应用于重难点中,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有较多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能难以对其表达出来,学生也难以通过有限的想象力加以理解,这种机械枯燥的教学方法会导致课堂氛围乏味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抑制,从而丧失了地理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微课,将重难点通过视频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将需要想象和理解的文字通过可视性的视频和动画展示,学生对地理知识能够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另外针对疑难问题,可以在微课中对其重点阐释,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中,学生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类型以及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知足水循环的动画,将难以理解的水循环示意图通过动画展示出来,学生会有形象和直观的学习体验。通过观看微视频,学生充分了解到海上循环、陆地循环和海陆循环是水循环的三种形式,并掌握住自然界水体转换的整个过程。

2.3 延伸拓展,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更加具有整体性

学生在高一地理学习过程中认为地理较为容易,然而在分科之后就对地理知识很难理解了,着其实是地理学习由易到难的一个过程。在高二、高三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还要学会对其灵活应用。所以,教师可以应用微课视频对知识加以拓展延伸,应用具有多样性的问题方式,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有所收获,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差生能够基本掌握课本知识,中等生能够查漏补缺,优生能够延伸知识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对《交通运输布局变换的影响》这一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微课视频,针对个别实际案例,设计问题。学生会掌握到铁路运输也是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可以在微视频中向学生展示北京商业网点的分布,为领悟能力强的学生提供知识延伸的机会,中等生则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对交通运输线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能加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