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市场信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流管理强调流动、优化和科学化。学校应该是中小企业家的摇篮,卓越工程师的殿堂,这一切离不开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的融合。以为首的管理团队敏锐地意识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必须改革,改革的突破口就是把如何使物流管理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这也符合国家倡导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定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社会对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课题组围绕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环节、教材、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
模式创新
领导的团队在国内首次提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SLIT模式(思利特模式)。所谓的SLIT模式就是模拟、物流管理、创新和信息、技术和物流工具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SLIT即为每个环节的首字母简称。而SLIT在英文中意为“裂缝”,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市场“裂缝”中寻找创新和发展地位。“用信息技术模拟物流管理流程的思想有利于物流管理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在物流人才培养中大力提倡使用信息化手段并充分与物流管理理论融合的教学理念,解决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课程与产业的结合存在巨大矛盾等问题。在网上购买一件衣服,品牌款式都不错,但有味道,衣服能不能穿?是否有毒?如果有了条形码追踪技术,就可以通过条形码追踪到衣服的材质,所含成分,甚至包括设计师的信息。为了与纺织行业相结合,夏火松带领学生深入纺织企业,分析企业所面指导本科生应用物联网系统。临的问题,用SLIT模式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引入知识管理、数据挖掘、案例推理等内容,紧密跟踪世界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站在理论的前沿;实践环节中,课题组在学校的支持下构建了教学和实践的资源平台,先后建成物流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信息管理实验室;在教材建设方面,实际上早在2002年,就将条形码、GPS等内容引入到课程中,并编写了国内第一本的《物流信息系统》教材。2007年该教材被列入国家精品教材。知识时代的到来要求课程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课题组充分利用案例推理技术,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改革,包括自主学习资源、与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接轨、在线学习、立体学习资源、可视化的案例和自主开发学习软件等。
效果显著
关键词:市场经济环境;流通企业;财务会计管理
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越来越注重财务管理的多样化,尽可能的结合企业财务的经济管理方法,实现财务的有效预测和决策,做好企业的多样化计划和控制,实现企业的筹资管理以及投资管理,实现企业利润的有效分配和管理,进而体现商品交换的核心经济组织模式,实现企业财务的优化管理,带给企业发展更大的经济效益。基于新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做好流通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始终是商业企业高度重视的一个焦点,因此本文对新市场经济环境下流通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流通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影响因素
1.企业经营规模小
对于我国流通企业的发展而言,需要做好企业利润的均衡分配,实现企业的科学化管理。但是当前流通企业的管理环节,不仅仅缺乏科学性的管理理念,同时科技人才的投资力度不足,一旦企业谋取一定的利润之后,资金的规划管理不科学,主要是采取集权式的管理模式,财务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很多经营者仅仅注重当前的利益,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采取固步自封的态度,以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难以实现,企业产品创新和结构创新力度不足。流通企业的发展,虽然注重设备和厂房的多方面投资,但是员工薪酬水平仍然较低,有着落后的薪酬管理体系,流通企业的发展,仍然有着不健全的利润分配制度,需要做好流通企业利润的有效监管和分配。
2.薄弱的财务管理水平
新形势的经营管理中,主要是采取连锁经营以及联营的管理模式,同时也采取代销的形式进行有效性的经营和管理。关于针对性的会计核算管理中,同样也有着全新的管理模式。当前流通企业的管理,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财务状况的深入了解,以至于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环节,和新经济的发展主题不适合,在经济短期行为的投资发展环节,投资项目风险价值相对较低,投资项目的调查管理难以实现。流通企业的投资项目决策性应用环节,投资项目规模相对较少。流通企业往往有着较小的发展规模,投资的选择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一旦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应用,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增加,难以直接的回收资金。当前流通企业的发展,积累原始资金的时候,主要是不断完善自我的发展,融合内源融资的主要性形式。但是当前企业财务的资金管理,始终有着不规范的管理方式,资金难以进行有效的抵押处理,专业机构的融资过程难以实现。金融机构贷款力度不足,一旦流通企业进行扩张发展,企业资金不足。
3.经营资金不足
基于新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流通企业的发展,会计整体管理比较薄弱,资本大量闲置,整体效率使用情况相对较低,企业资本周转率不高。流通企业的发展,需要做好资金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在传统理财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流通企业在资金管理环节仍然有着较为保守的管理,尤其是在银行账户上滞留大量的资金,资金实际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流通企业的管理过程,企业财务管理意识相对薄弱,企业营运资金周转不通畅,对流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新市场经济环境下流通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策略
1.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关于新市场经济环境下流通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就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逐步的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基于人员的建设,主要是制度体现的根本灵魂,同时也是企业增强管理的主导者。企业管理层需要逐步的强化自身财务管理意识,不仅仅要有着先进的知识理财信念,同时也要有先进的信息理财观念,基于财务管理中,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技术指标,优化财务管理活动。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就要严格的考核学历以及业务能力,做好职业道德优化考核和管理,逐步的完善培训体系,同时也要进一步的明确财务人员给予教育学习培训计划,丰富财务人员的培训内容,做好在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改善管理工作。在财务队伍的创新管理中,就要优化财务岗位人员交流制度,尽可能的逐步优化财务岗位结构,结合财务人员的专业特长,进而不断强化财务人员的团体意识。
2.做好流通企业存货管理
流通企业存货管理中,就要结合市场的有效调研和开发管理,确定合理的采购方案。流通企业的发展中,需要及时的清理库存积压品,同时也要结合购物品种和数量的优化管理,结合企业的资金规模结构,分析市场的整体需求,逐步的提高商品销售能力,进而确定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商品的安全性优化管理,同时也要做好存货的优化管理,尽可能的实现采购商品的安全性优化管理和应用。尽可能的避免非财务人员直接基础存货,同时也要重点抽查存货的数量以及成本,做好财务的相关记录情况,确定存货严格的计量制度和收发制度,同时也要确定存货的盘点制度。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尽可能的避免偷盗存货以及毁损存货,从根本上遏制了存货的流失。
3.做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优化财务预警体系
21世纪经济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做好应收账款的优化管理,逐步的完善财务预警体系模式,逐步完善客户信用档案的时候,定期的分析客户信用情况,同时结合客户应收账款的实际记录情况,分析客户的信用情况,一旦客户信用较差,就要取消客户的赊销资格。一旦资金周转不灵活,就要制定延期支付制度,尽可能的做好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工作。同时也要逐步的完善财务指标体系,结合相应的财务预警体系,分析企业发展现状,指出企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尽可能的分析企业的危机突发性分析,使得财务危机危害程度逐渐的降低。坏账准备金制度的完善中,需要合理的控制应收账款,及时冲销长期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降低坏账带来的直接损失。
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需要结合激励约束机制,逐步的完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内部岗位责任,做好财务优化管理,同时也要从根本上保证有着安全性的财产,保证有着正确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同时也要充分的体现内部审计的根本作用,分析内部控制以及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结合资金变动的多种情况,及时的汇总判断现代流通企业的资料信息。关于资金结构以及资金比例情况的预算,就要结合资金的供求分析,尽可能的确定有条不紊的财务管理工作,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5.采取分权式经营模式,做好财务预算管理
流通企业的管理,就要实现企业的优化管理,做好产权的变革,实现多元化的股权管理,管理者及时的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融合现代产权制度管理,不断完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在企业产权的规模化管理过程,及时的完善组织结构,并规范组织的当前结构。基于财务预算的管理,尽可能的做好财务的规模化管理,实现财务的优化管理,并做好财务职能的控制性管理,认真的编制采取预算,实现财务的动态性预算管理,确定财务预算目标,定量的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做好企业经济行为的考核管理。
作者:刘艳艳 陈烨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常健,孙金文.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危机来源、预示方法及排除措施[J].商业经济研究,2015,07(30):95-96.
(2001)民一终字第79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海城市百柳镇人民政府,住所地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
法定代表人:高士佩,镇长。
委托人:孙伟,北京市瑞驰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人:关德才,男,汉族,1952年6月10日生,辽宁省鞍山市东顺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住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胜利一中委四组。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海城市诚信房屋开发总公司,住所地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石景村。
法定代表人:郝德彪,经理。
委托人:曲永茎,鞍山东北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海城市西柳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镇政府)为与海城市诚信房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诚信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侵权赔偿纠纷一案,不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1999)辽民初字第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1994年3月30日,辽宁省海城准征用海城市西柳镇45公顷旱地并出让给海城市西柳镇服装市场管理委员会,用于扩建服装市场。出让年限50年,地价每平方米30元,出让金总额1350万元。同年5月17日,镇政府取得海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给的该45公顷土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994年6月4日,镇政府与诚信公司签订了《关于西柳市场扩建工程市场南正楼的投资建设协议》,约定:一、镇政府将8576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以每平方米200元出让给诚信公司,考虑到一楼通往市场楼道的占有量,镇政府退还诚信公司土地出让金20.16万元,实际土地出让金151.36万元,协议生效后一次交付给镇政府。二、诚信公司按照镇政府的市场建设总体规划投资建设市场南正楼,具有独立产权资格,自行处理房屋产权。三、诚信公司享受镇政府市场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工程于1994年11月15日投入使用。四、镇政府享有对诚信公司经营的所有商业网点的管理权,负责工程投入使用后的配套来源,综合配套费按决算价格合理负担。五、如诚信公司中途停工,视为诚信公司放弃工程建设,其投入的资金无偿交付镇政府。如不能如期将工程交付使用,每延期一天赔偿镇政府2万元。该合同经海城市公证处公证。
1994年6月6日,镇政府与诚信公司签订《关于西柳镇人民政府购买城信房屋开发总公司的建市场正南楼第四层楼的协议》,约定:镇政府购买诚信公司投资建设的西柳市场南正楼四层的全部建筑房间,价格为基本造价,约每平方米1200元,共计893.76万元。协议签订后一个月内付款200万元,房屋投入使用时付款结束。该协议签订后,镇政府没有交付购房款,但南正楼第四层楼一直由镇政府占用。一审期间,诚信公司表示南正楼第四层楼可以由镇政府使用,但应确认诚信公司的产权,由诚信公司和镇政府协商使用期限和租金数额。
1994年6月18日,诚信公司向镇政府交纳土地使用权转让金150万元(收款收据名义:市场南楼土地征用费)和暂存款50万元。诚信公司和鞍山市第八建筑工程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同年11月15日市场南正楼建成投入使用。工程建设期间,镇政府和诚信公司分别对外预售了南正楼的摊位及一楼门点。镇政府收取预售款后再转给诚信公司。经一审法院委托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对镇政府预售摊位的时间、数量、收款金额、资金流向及预售门点房的收款等情况进行了审计鉴定,该事务所依据镇政府提供的会计资料和凭证、海城市西柳镇财政所提供的会计凭证和明细账,确认镇政府售出摊位1350个,收款2565万元;出售门点1021.51平方米,销售款510.755万元,两项合计3075.755万元。镇政府向诚信公司共转款2100万元,其中800万元是以销售摊位款的名义,1300万元以镇政府投资款的名义划转。诚信公司向镇政府出具了收款收据。剩余的975.755万元销售款镇政府没有转给诚信公司。镇政府另占用门点房屋1860.49平方米,按门点房屋销售价每平方米5000元计,合款930.245万元。
镇政府主张,工程施工期间,镇政府曾与诚信公司达成由镇政府投资1500万元与诚信公司进行联建、双方按62%和38%的比例分配利润的口头协议。诚信公司则称镇政府提出过联建要求,但双方没有达成口头协议。
1999年2月20日,诚信公司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享有百柳镇服装市场南正楼的全部产权和经营管理权,责令镇政府为其补办相关的产权手续,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其经济损失2100万元,承担违约责任。2001年2月11日,诚信公司向一审法院请求以2001年1月2日的审计报告为准确定镇政府欠款的数额。
一审法院认为,镇政府与诚信公司签订的《关于西柳市场扩建工程市场南正楼的投资建设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诚信公司依据该协议向镇政府交付了土地使用权转让金,委托鞍山市第八建筑工程公司完成了建设施工,支付了工程款,已经实际履行了合同义务。镇政府主张该协议已经废止,双方另行约定了联合开发的协议内容,没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不予采信。镇政府虽以投资款名义转给诚信公司1300万元款项,但经审计确认,该款是镇政府预售诚信公司开发的房屋所得,并非镇政府的实际投资。依据双方协议的约定,工程建成后其产权归诚信公司所有,前期预售的摊位、门点,应由诚信公司为购房人办理相应的产权或使用权手续。因此镇政府销售摊位、门点所得款项应当返还给诚信公司。镇政府使用的四楼房屋,应与诚信公司协商使用期限和房屋租金。镇政府收取的3075.755万元预售款,除已返还的2100万元外,尚欠的975.755万元应当返还。镇政府占用门点1860.49平方米,合款930.245万元,亦应返还。因双方未约定销售款的给付期限,且镇政府为诚信公司销售房屋亦做了一定工作,故镇政府可不赔偿上述款项的占款利息。关于已售出的摊位、门点的管理费,除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取的管理费之外,其它基于市场南正楼房屋产权而产生的费用应归诚信公司所得。本案涉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权属证书,诚信公司可持相关法律文件到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办理,镇政府应予配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第一款、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条的规定,判决:一、海城市百柳服装市场南正楼的产权及相应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归诚信公司所有;二、镇政府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返还诚信公司售房款975.755万元;三、镇政府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将占用的门点房屋1860.49平方米返还给诚信公司,如不能返还房屋,则应返还该房屋的折价款930.245万元;四、驳回诚信公司的其它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15010元,审计费30000元,由镇政府负担。
镇政府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上诉,请求改判镇政府对南正楼享有62%的产权,诚信公司享有38%的产权。理由是:1、1994年6月4日镇政府与诚信公司签订的《关于西柳市场扩建工程市场南正楼的投资建设协议》是无效协议,实际上没有履行。南正楼建设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摊位和门点的预售款。诚信公司称南正楼工程款为3600万元,而镇政府陆续以“预售摊床款、工程款、付市场综合楼投资款”的名义向诚信公司拨款3300万元,因此预售摊位和门市的款项基本满足了工程所需资金。如果认定为工程投资,也应视为双方投资,不能认定为单方投资。镇政府与诚信公司曾口头协商过镇政府投资1500万元,按62:38与诚信公司分配利润的问题,在向诚信公司拨付预售摊床款的工程中,镇政府也以“镇政府投资款”的名义拨付了1503.35万元,诚信公司开具了收据。因此口头协议已经实际履行,南正楼建成后,双方也是基本按此比例实际占有的。另外,一审诉讼转让没有实际解决,诚信公司1994年6月24日才领取其营业执照,《关于西柳市场扩建工程市场南正楼的投资建设协议》应认定为无效协议。2、一审判判决依据审计报告判令镇政府返还诚信公司款项合计1905.1万元数额有误。诚信公司在起诉状中称镇政府预售摊位和门点的收入共计3312.68万元,先后转给诚信公司3300万元,尚欠12.68万元。但一审判决却判令镇政府返还预售款975.755万元。而一审诉讼中诚信公司并没有增加诉讼请求。3、一审判决遗漏了镇政府的其它投资。包括配套费663万元、含南正楼在内交纳二期工程各种税款2311万元,南正楼防火设施费120万元,奖励施工单位90万元等。
诚信公司答辩称,《关于西柳市场扩建工程市场南正楼的投资建设协议》合法有效,已经实际履行。根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政府机关从事市场经营行为是为我国法律所禁止的。镇政府作为政府机关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镇政府主张工程施工过程中双方口头达成联建协议,没有事实根据。一审法院委托沈阳市华伦审计事务所进行的审计是依据镇政府提供的账目进行的,结果客观、公正。镇政府所称的其它投资从性?上看,配套费不是对南正楼的投资,税款是整个市场工程的税款,不仅是南正楼的税款。防火设施费缺乏证据证实,奖励施工单位的款项与本案无关,是镇政府的单方行为,财务凭据上也表现为鞍山市第八建筑工程公司的借款单。同时镇政府在一审期间也没有提出反诉请求,主张其权利。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院认为,镇政府主张其与诚信公司存在联建的“口头协议”,缺乏证据。镇政府作为政府机关,称其与诚信公司“投资联建”,与其政府机关的性质、职能不符。1994年6月4日双方订立的《关于西柳市场扩建工程市场南正楼的投资建设协议》是土地使用权转让性质的合同,其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虽然诚信公司1994年6月24日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双方当事人已经实际履行该协议,诚信公司是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和建设者,一审法院认定合同合法有效并无不当。诚信公司对镇政府预售摊位款的情况提出异议,请求对镇政府的收款账目进行审计,镇政府表示同意。经一审法院委托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确定了镇政府预售摊位的时间、数量、收款金额、资金流向及预售门点房的收款情况等,其依据是镇政府提供的会计资料和镇政府财政所提供的会计凭证和明细账。审计鉴定程序合法,双方当事人无异议,审计结论经双方当事人质证。诚信公司于2001年2月11日请求一审法院对镇政府欠款数额以审计报告为准,应当视为其已变更了诉讼请求。一审法院依据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的审计结论确认欠款数额作出判决并无不当。镇政府上诉提出一审判决超出了诚信公司的诉讼请求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二审期间,镇政府也没有对返还预售款的数额问题提交相反的证据证明审计结论有错误,因此镇政府应按审计结论确定的数额向诚信公司返还尚欠的预售款。镇政府主张的配套费等“其它投资”问题,因镇政府对此没有提出反诉,可由镇政府依法另行解决。镇政府与诚信公司之间的《关于西柳市场扩建工程市场南正楼的投资建设协议》合法有效,镇政府应协助诚信公司办理相关的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手续。我国实行的是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一审判决第一项确认海城市百柳服装市场南正楼的土地使用权归诚信公司所有不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变更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1999〉辽民初字第3号民事判决第一项为:诚信公司享有海城市西柳服装市场南正楼的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
二、维持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1999〉辽民初字第3号民事判决第二、三、四项。
一审案件受理费按一审判决执行,二审案件受理费115010元,由镇政府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胡仕浩
审判员 张雅芬
审判员 杨兴业
文章介绍了烟草信息采集工作模式,分析了烟草商业企业信息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以加强市场信息应用为主线,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深化四项职能,拓展物流供应链向上(工业公司)下(消费者)两端延伸。
【关键词】
信息采集;烟草;弊端;改革
烟草信息采集工作是指烟草商业企业采集、加工、分析与应用零售市场信息,为工商协同、精准营销提供信息支持的活动。信息点作为了解卷烟市场的真实情况和变化趋势的样本媒体,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可以说烟草行业的信息采集工作就是一项密集化、常规化了的市场调研工作,是高抽样比例的终端进销存研究。同时通过拓展零售户的经营措施,还肩负着了解消费者需求动态与信息传播职能。
一、信息采集工作模式
信息采集模式分为人工信息采集和自动信息采集两种方式。
在人工信息采集模式中,由信息采集员每周进行,对信息采集点的卷烟库存、价格以及品牌(规格)断货天数进行采集。为保障采集库存尽量接近于最低库存,并进一步推算出周期内的平均库存,采集时间定为到货前一天。
在自动信息采集模式中,通过信息采集工具自动获取并上传信息采集点经营明细及卷烟品牌(规格)需求数据。通过信息管理分析员的审核、信息采集员的现场辅检查等检测环节,最终形成自动采集数据。
由于自动信息采集工作在我国卷烟营销体系终端建设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成熟、易推广的工作模式,目前的信息采集工作仍是以人工采集为主,以探索式自动采集为辅。
二、信息采集过程中的不足
通过对卷烟信息采集工作在德州市场开展的总结和研究,探讨信息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六种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问题
在统计学中,样本的选择比例决定了统计数据的置信度、误差率,进而影响到整体数据的推算。因此信息采集的首个问题是确定采集点样本范围。
德州烟草从2006年的信息点工作开始,一直采用的是人工采集方式,采集比例要求最初为10%,到2010年下降到1%。由于客户经理并非专职的信息采集员,同时肩负品牌培育、客户服务、网络建设等工作;因此对于德州市来说,并非是采集比例回归到合理范围,而是人工采集的执行比例下降到合理水平。那德州市信息采集的合理比例应该是多少呢?
以公式 ,误差率2%计算,当N=20000时,采集比例为10.7%;当N=25000时,采集比例为8.8%。德州烟草的零售户总量在20000与25000之间变化,即采集点比例至少为8.8%,远大于现有的1%要求。其中的差额就需要用自动采集来补充。自动采集的便捷、准确、低误差率的特性可以弥补人工采集不能大范围、高周期频率采集的缺陷。因此自动采集是信息采集工作实施的趋势,也是确保地区公司样本代表性的解决方案。
2、信息质量问题
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各项工作开展的方向。错误的调研数据,会影响销售策略的制定。人工采集受填写、录入错误等因素的干扰无法确保信息的质量,采集过程的不可控因素较多。虽然可以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信息采集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3、采集点的配合度问题
信息采集工作需要零售户配合参与库存盘点工作,同时反馈在销品牌的市场价格变化与断货情况。因此采集点的配合度,即零售户提报信息的主动性同样影响到信息质量。
零售户每日要管理自己店面的经营,卷烟市场信息价格、库存的提报配合对于零售户来说是只有负担,没有收益,也就缺乏主动提报市场信息的动力;我们现有的工作与零售户的经营、切身利益没有结合点,这也是智能终端机在前期的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
4、信息不能有效反馈
目前客户经理每日采集市场信息的动作仅止于采集——上报,一项工作就算完成了;而零售客户的接触面就是不定期的客户经理来盘盘库、问问价或者通过智能终端机报报需求,他们的应用也仅止于此。我们缺乏一个对零售户、客户经理的反馈、激励机制,他们的“劳动”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对这项工作的热情就会越来越淡,最后变成流于形式。
5、标准粗放,难于考核
市场上采集到的信息数据,除了非常偏离逻辑的,没有一个切实可以衡量的标准,也无法对这项工作进行一个量化而具体的考核,而一项缺乏考核的工作,也就缺乏了运转的活力。在实践、经验中摸索制定出一套量化的考核方案是大势所趋。
6、缺乏应用接口
目前的信息采集工作,仅流于分析,缺乏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接口和实力。没有接口,是指的目前的品牌培育、货源组织、货源投放、管理决策、致富工程、非烟物流等工作还没有一个与市场信息完美结合的结合点;没有实力,指的是目前的数据应用,还不能起到支撑日常工作运转的能力,代表性还不够。
因此,如何能够让信息采集工作能有效、更有用的运转起来,以上六点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改革对策
以加强市场信息应用为主线,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深化市场分析、品牌培育、客户服务、网络建设四项职能,拓展物流供应链向上(工业公司)下(消费者)两端延伸。
1、以加强市场信息应用为主线,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
通过为零售户提供店面购销存明细、经营理财报告、金融服务、积分管理、网上配货等服务,将零售户提报市场信息活动由被动转为主动。对零售市场采集的信息进行汇总与梳理,形成标准的零售市场信息仓库,在需求预测、货源组织、货源投放、管理决策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零售市场信息的价值,并最终形成更加完善的信息采集、分析与应用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调运指挥 保障 信息化
神华集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创造性地将与煤炭相关的产业整合在一起,围绕煤炭延伸经营链条,实现了产、运、销一条龙,煤、电、路、港、航一体化运营的模式。而产运销一条龙,矿、路、港、电一体化运营的模式下的调运指挥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协调平衡。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的关系、产、运、销综合平衡的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贯穿调运指挥执行始终。这就要求神华集团公司加强调度管理和运输协调,调运指挥管理体系自始至终,控制着整个生产、运输与销售全过程,成为企业富有竞争力的独特优势。提高一体化的调运指挥管控水平,要进一步强调计划管理的突出作用,强调计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强调处理事情的执行力和及时性,这种链式反应使每个单位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通过调运指挥体系精细化管理,加强组织,保质保量完成计划。逐渐形成产业关联和利益共同体,提高了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本文通过如何保障科学的调运指挥管理制度,有效的提升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调运指挥能力;使神华集团的调运指挥的集中管理达到企业集团效益最大化,达到企业集团资源整合优化,以最少的资源消费达到最大的经营目标,从而实现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能在经济效益上成为企业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文章从以几个方面着手,对调运指挥体系采取保障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销售调运管理制度
(一)完善销售调运指挥工作管理制度
神华销售集团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运销调度工作管理制度,对各个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进一步明确,并且要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具体的个人。调运指挥系统要及时解决在一体化运行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集团产运销运营系统是24小时连续运转的系统,是一个半军事化的系统,任何事情不能拖延,拖延就会直接造成影响和损失,一个环节的影响、损失会波及到其它各个环节,损失会不断地、无限地放大,这就要求我们在遇到问题、遇到困难、遇到矛盾时,必须迅速解决。要强调及时性,强调执行力,决定下的事情必须要立即落实、尽快办理。各单位在运行中遇到困难需要集团解决的,要及时地反映上来,否则就会积少成多、积轻成重。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各个部门的协调机制,对于销售调运问题,要指定调运协调处统一负责,各个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而且为了减少推诿扯皮,要将具体的情形下,调运协调部的具体权力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相关义务明确规定。
(二)重构调运计划编制与考核制度
现有的调运计划编制制度对于煤炭物流的动态状况考虑不足,无法最优化的处理产能、运力以及销量之间的关系。基于此,神华销售集团要对自身的调运计划编制制度进行重构,明确调运计划的实时性和动态性,并且确定调运计划编制的数据支撑要求。通过调用实时反馈的生产、销售以及运输信息,科学确定调运计划。除此之外,还要规定一个计划的动态变动幅度,及在多大的范围内是允许调运计划进行适度的浮动的。通过这样的规定,能够避免相关人员,为了预防突况,确保自己的调运计划不出错,而尽可能的减少运输安排,使得集团的运力得不到有效运用的问题。同时,在重构调运计划编制制度的基础上,神华销售集团还需要对各个部门的考核标准进行重新设定,使得各个部门的考核标准不再完全独立,也不存在纯粹的部门利益,如果集团利益得不到实现,则部门利益与个体利益也无法保障。从而使得各个部门能够相互协调、配合,为销售集团创造更多的效益。
(三)确立现代物流管理体制
物流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神华集团将物流以及销售业务由神华销售集团分管,其用意也在于此,基于神华集团在运输通道方面的建设,应提前布局,建立模型,根据不同线路、不同煤种,优化出各种方案。所以高效率的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了神华集团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增强其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二、加强集团公司销售调运的信息化建设
(一)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作为转变集团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手,全面提升神华集团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确保流程优化与信息化总体规划成果的有效落地和持续提升,确保其有效落地和持续提升提出的新决策、新任务。其核心是构建神华集团“两大横向协同信息平台”,即产运销协同调度指挥、人财物协同资源整合和“一体化纵向管控平台”,总称“两横一纵”信息平台;支撑七大业务能力的管理提升,即集团管控、资源整合、业务协同、专业管理、本质安全、集约化服务和综合管理等。通过神华“两横一纵”三大信息平台建设和七大业务能力的提升,借助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展开,提升集团管理经营能力,实现生产管理效率最大化、生产运营流程最优化,充分支撑管理变革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依据神华销售集团以及神华集团自身已有的企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要及时的建立起与现代物流发展相匹配的物流信息系统以及网络交易系统。并且通过当前神华销售集团已经构建起来的或者与其他机构合作的采购网点,实现采购网与客户服务网点的对接,从而建立起功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便捷的物流网络体系,实现客户订单信息流带动配送物流。使得网络技术能够将神华销售集团散布在不同的领域的各个服务网点完全连接起来,形成自身的物流服务平台,将煤炭生产、仓储、运输、装卸、加工、搬运乃至于配送等各个环节都实现全程跟踪。而借助于物流信息网络化,则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前神华销售集团在煤炭销售调运上的粗放管理,将生产信息、销售信息与运输信息进行整合,并且实现实施传递和分析,为销售调运指挥系统作用的发挥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使得神华销售集团能够与客户进行同步的生产或者货源组织,当神华销售集团接到客户的订单之后,就能够马上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供货。减少中间的时间损耗,以及由此带来的效率降低和成本提升。实现门到门、库到库甚至是线到线的精益管理。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二)改善物流基础信息化设备
神华销售集团要立足于当前自身的实际需求,与第三方合作开发煤炭物流专用设备,从而改善自身的物流基础设施配备状况。比如,针对自身不同的煤炭加工产品,开发应用煤炭物流专用车辆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装卸、仓储信息技术。对煤炭物流基础设施进行信息化改造,使得仓库建筑、场站设施、装卸设备、运输车辆乃至于运输通道都实现物联网的互联。有条件的线路还可以实现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射频识别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以及信息系统的协同。从而为现代物流管理在神华销售集团的煤炭销售调运体系优化致中国的应用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三)建立神华电子交易平台
随着神华信息化工程的实践和推进,神华在管理上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电子交易是神华信息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信息化建设上一个实践性的探索,是销售方式改变的一次重大变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电子交易平台能够规范运作,阳光销售,提高效益,树立品牌,扩大影响。要想实现交易,一要有煤源,二要有运输,三要有市场,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神华一体化运行具有核心竞争力。
电子交易平台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以销售部门为主开展好电子交易工作,以调运部门为主做好运力保障,不断提升顾客满意度,扩大使用范围,循序渐进,持续改进。
三、 改进销售调运的监控和指挥系统
(一)提升销售调运监控和指挥系统权限
为了加强神华销售集团的销售调运能力,有必要对当前的销售调运监控和指挥系统的权限进行升级。目前的销售调运监控和指挥系统主要是由调运协调部负责。然而,调运协调部当前的权限主要是协调各个部门,而并无实际的指挥权。当然这种权限的设置,在一定的程度上确保了各个部门之间的权益平衡。但是,却丧失了效率,尤其是在当前神华销售集团自身的运力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而且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前提下,这种低效率,必然带来高成本。
(二)监控指挥系统与市场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动
监控指挥系统作用的发挥除了依赖于实时信息反馈之外,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市场预测,确保监控指挥系统做出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就需要在神华销售集团内部建立起监控和指挥系统与市场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之间的联动机制,使得调运决策的做出,能够依据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煤炭产品的需求预测。这些信息预测得到的结果,能够有效的减少调运决策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使得调运指挥系统的各项决策能够保障对神华销售集团的生产、销售以及运输的最大限度的优化,提高配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调运效率。
除此之外,在监控和指挥系统与市场信息技术研究所的联动过程中,后者还可以将监控和指挥系统的各项决策以及带来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提炼出一定的知识成果,得出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监控和指挥系统的强化和不断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市场信息技术研究所的主要职责包括市场研究与分析、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管理等。建立国内外相关信息搜集渠道,及时获取与销售相关的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生产能力、供需情况、运输情况、国际煤价、煤炭库存、产品质量,气候因素、价格波动情况等市场信息。充分应用成熟的市场信息分析与研究的方法和工具,逐步建立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信息分析模型,对市场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与研究。充分利用社会各方的技术力量,开展神华产品市场的研究工作,寻找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及其定量影响程度。通过对市场信息的筛选、分析、研究,定期编制《每日市场要情》、《市场要情周报》、《市场运行月报》、《季度市场研读》、《年度市场报告》。研究神华的企业类型,选择匹配的产品定价模型,搭建数学模型,服务于神华产品(指标品种)定价和中长期产品价格预测。检验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正式使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
(一)加快产运销系统化建设
神华销售集团可以尝试整合资源,推进煤炭产运销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部门分割、地区分割以及物流市场的不统一,减少市场进入的壁垒;完善铁路煤运管理体制,组成铁路部门集路、站、运、港统筹一体的协调格局,实现各运输环节的高效衔接;鼓励煤炭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重组,展开竞争,提高整个物流系统效率。
(二)推进内部物流一体化
神华销售集团可以尝试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或者物流公司,基于前文述及的信息化的系统支撑,实现煤炭的供应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的物流职能集成与优化,在内部实现物流一体化。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组织、控制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精益的运作方式,缩短整体供应链中的物流沉淀,加速物流周转,从而实现整条供应链成本的控制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建设煤炭供应链联盟
关键词:电子商务;社会主艾新农村建设;农业
一、实施电子商务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农业正在从只追求产量的粗放式农业向重视效益的效益型农业转变,实现这一转变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新产品的推广,也不是生产结构的调整,而是供求信息与交易市场。
(一)供求信息交流不畅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下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供求信息是决定生产的依据,但由于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中,缺乏信息交流,而且仅有的信息交流也不对称,从而使得一方面是由于不能掌握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信息来有效地调整生产结构,造成机会损失: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信息滞后造成市场错位。产生了“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造成市场均衡的脆弱性和市场进入的盲目性,造成短缺和过剩交替出现,农民私人产品的价值无法实现,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如前段时间,在市场的引导下,句容春城镇的数百户村民放弃了种田,种上了桑果。但因为信息不对称,致使千亩桑园100多万斤的桑果大量积压、无人收购,从而使农民陷入困境。从上面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信息特别是供求信息对于农民的重要性。而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实时性和公开性,在农业中实施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地将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形成农业信息的商务化、公开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二)专业市场建设滞后影响农民增收
在我国农业中存在的主要市场交易方式是农村集市贸易。农村集市贸易属于市场经济交易的底层,农业市场化改革初期集市交易的兴起意味着市场经济交易底层的构筑。随后市场化改革深入也使现代上层市场交易在部分城市中出现,但它们远离农村,与农业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研究表明,由于中国60―70%甚至更高比重的农户要自己解决农产品的运销问题,从而在流通环节损失的利润每年就高达200亿元。所以,我国农业问题关键在于“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分散的独立生产者所生产的大宗农产品要汇集到城市中去,分销给众多的消费者,需要一套有组织的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也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二、建设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对农业的意义
(一)实现农业信息共享,加速农业信息流通,保持农业稳定
我国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较小规模生产。农业生产者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信息交流。单个的农户仅仅凭借自已往年价格的经验选择生产项目,而农产品又是一种供给弹性大而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农产品的生产都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一旦决定本期产品和生产规模,在生产过程完成之前,一般不能中途改变。因此市价的变动只能影响到下一个生产周期的产量,而本期的产量只会决定本期的价格,这就是经济学中蛛网理论描述的状态。根据这一理论,当商品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产品价格会处于一种越来越不稳定的状态,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会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加强信息交流,而这一点恰恰又是电子商务的优势所在,建设农业商务网站,让农产品的生产者能够以一种快捷方便的途径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合理地组织生产,避免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不稳定。
(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改进农产品的销售方式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仍然很窄,一般农户仅能通过当地的供销社或一些收购商销售农产品。由于信息交流渠道的不畅,使得许多农产品找不到买家,同时又有许多潜在的客户无法购买到他们所需要的农产品。如果能充分发挥农业商务网站的功能,提供一种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让供求双方最大可能的直接交易,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三、当前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电子商务在农业中应用的作用十分巨大,但是,电子商务在农业中应用的困难也十分明显,这些困难和问题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观念较为落后,对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到位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基础差,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千万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网络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网络交易的概念几乎为零。同时,受传统观念束缚,加上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事实,使得部分农产品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也不到位。认为电子商务不适应农业,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基础设施薄弱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在网络覆盖率、网络技术、网络管理水平、通讯资费和速度方面都难以满足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的需要。因为大部分农村地区都不具备上网条件,使得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的采集变得非常困难。
(三)农户文化素质偏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农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农业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反馈,农业市场的管理和调节,都需要专门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恰恰又是农民所不具备的。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限制,一些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和管理的人员不愿到农村去,使得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影响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农产品配送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极少,像中农网这样的大型农产品商务公司也是与其他物流公司合作进行物流配送。目前,刚起步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多是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单位小,组织化程度低,法制不健全,物流技术难度高。
在我国,整个电子商务大环境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如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网络经常会受到病毒的攻击,还有相关制度与法规的不健全,网络认证、支付、信用体系没有能够完善建立,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四、我国农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具体措施
通过上述几点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具有很多如效率高、低成本、实时性、透明性等突出的优点,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作用是巨大的,农业有实施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农业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受许多客观环境的局限,使得很多人对农业开展电子商务顾虑重重,不论是从商业模式和流程的设计角度,还是现实的可操作层面而言,似乎都要比旅游、制造业、商业、金融等行业推广应用难得多。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就应该根据农业的特点和问题巧妙地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第三方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具体的实施方案是:
以县为单位建立农业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一方面,在县设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非常方便地了解本地区的农产品特点以及当地的供求信息。另一方面,在县设立电子商务平台也可以解决农村电信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的问题。这样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作用也有两点,一个就是向农户提供了市场信息,另一个就是为农户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
以上述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为基点,派出业务人员,一方面了解当地农业特点和产供销情况,以便向互联网登录相关信息,寻找当地优势产品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从互联网采集相应的市场需求信息,向当地农户传达,通过期货的形式,引导农户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增加农户的收入,提高农户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新疆农产品 物流信息化 现状与对策
信息对农产品物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对农产品物流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物流信息的影响越来越直接。随着新疆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新疆经济的增长势头迅猛。传统观念下的农产品供应概念已经不再适应农产品供应的紧张局面,而农产品流通不畅日益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大力发展新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势在必行。
一、新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模式是通过基于信息网络的供应链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农产品生产者、供应商、经销商通过信息平台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运作,各个环节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农产品物流不仅包括供应商到消费者的物流链,而且包括信息链、资金链,农产品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然而,现阶段,新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成为制约新疆农产品经济的瓶颈,农产品不能做到货畅其流,及时高效地进入市场,农民收入难以提高,消费者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
(一)农产品市场主体多元化、程度低。在整个农产品销售系统中,农民应该是农产品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然而,目前农民却很难真正承担起农产品市场经济发展主体的角色。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农民的农产品交易方式和经营规模。新疆大部分农产品中介组织依赖性比较强,流通和信息功能比较弱。同时,在获取及时准确的农产品市场信息,采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标准并获得相应的指导等方面也存在一系列无法得到解决的问题。
(二)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新疆的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首先,新疆的许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与内地和国外相比还没有形成一个高效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不能充分满足农民的农产品向外运输。其次,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运输条件和工具、信息网络平台等公共设施很落后。最后,现代化冷藏储运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新疆农产品中有许多是鲜活产品,对于时间的要求很高,因此要保持高质量的农产品就必须保证运输快捷,而目前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没有满足农产品物流的运输要求,致使农产品运输成本偏高。
(三)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与其他行业相比,物流起步较晚,农产品物流的总体信息化程度滞后,农业信息化网络不健全,农村的信息队伍并未真正建立起来,无法实现生产者、销售者计算机联网,资源供销、信息共用,对物流各环节不能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的产品市场信息时效性差,信息质量不高。无法真正起到市场信息的指导服务功能,使农民获取信息难度加大,成本过高,收益过低。
(四)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人才是最富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拥有一批数量充裕、质量高、结构合理的信息人才队伍,是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是为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减少农产品流通费用,提高农产品流动效率,降低损耗,规避一些市场风险。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则不仅要对农产品物流进行合理规划、设计、管理,有效控制,以及成本核算,专业的物流人员还要运用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物流实践经验来完成。而新疆目前农产品物流发展较为落后,专业人员还未成长起来,严重阻碍了新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二、加快新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当前,从世界各国物流水平来看,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下面结合新疆具体情况,对加快发展新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物流业是固定资产投入相对较大的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物流业的基本要求。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涉及面广,主要包括交通、通讯、道路、储运、仓储设施等。在加强农产品开发生产的同时,要重视规划和发展农业物流基地、园区、中心、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的建设。
(二)增强现代农业物流意识。在现代农业物流方面,应通过教育、培训,来增强农民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市场经济观念,增强现代物流意识。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切实转变单一运输经营的观念,彻底转变小而全、大而全和自货自运的经营模式。运用系统优化原理、最小总成本方法、供应链管理等物流方法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大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当前要着力抓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广大农民的素质提高两个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信息服务和管理人员的信息质量意识、信息商品意识、信息产业意识,加快建立一支能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信息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农村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提高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及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信息意识和文化素质,把当地农村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与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职业教育、科学普及等农村科技工作相结合,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通过宣传、授课等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进行农业信息化的普及教育和相关的培训。
(四)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的灵魂是信息,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目的就是把农产品信息收集起来,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并及时传递给农民,引导他们按照市场的需求从事生产经营,避免因信息不灵而导致农产品市场大起大落。加强市场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者、销售者计算机联网,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五)强化政府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中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综合性基础工作,必须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政府要在这方面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根据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建设方向、目标、重点,并具体落实相应部门提供服务职能。重点扶持本地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把农业信息工作当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来对待。
新疆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地位尤其重要。要建设新农村,新疆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制约新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人才、信息化程度、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化程度、物流技术等都是影响新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从宏观政策、流通体制等方面入手,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贾会棉,路剑.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6,(2).
ERP系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地快速发展,被国内大中小型企业广泛应用于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之中,极大方便了诸如企业财务数据整合,差错漏洞审核等工作,且精确性高,不仅提高了企业会计财务工作的工作效率,也为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政策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技术。然而ERP系统的应用潜力尚未被完全发掘,近年来也在不断丰富之中,将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工作发挥极大建设性作用。本文就将在对ERP系统做简要说明的基础上分析其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为企业对ERP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经验指导。
二、ERP系统介绍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简称,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从上世纪90年代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具体来讲ERP是企业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集成一体的企业管理软件。它由客户构架、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组成,此外它还具有品质、过程运作管理等其他特性。
三、ERP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ERP有助于企业各种资源数据的有效整合。现代化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是具有完整组织结构的系统化单位。企业良好的发展运作离不开各个子系统间间协作与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诸如企业人才的引进需要企业财务资源提供成本支持更需要与企业岗位空缺相匹配,而子系统合作的第一步便是对企业各种资源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企业资源数据不仅总量巨大,而且类别复杂,诸如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流资源、土地资源等等。在传统人工环境下,仅仅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统计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成本,更不必说不同类型资源之间衡量指标不同,涉及不同部门合作,整合难度巨大。特别是在现代企业内部资源数据更新速度更快的背景下,传统效率低下且易出错的人工数据统计更是难以满足要求。
(二)ERP有助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及动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能否及时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动态是企业能否把握机遇,规避风险的关键,直接关系企业成败。EPR可以及时统计市场各项基本数据,帮助企业分析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金融市场涨落变化,从而更加及时合理的制定对策,减少因企业与市场信息不畅所造成的机会成本与风险。例如在我国2013年大蒜价格猛涨之后,不少农民纷纷选择种植大蒜,而忽视了大蒜市场基本稳定的需求,从而导致自
2014年起大量大蒜积压,不少种蒜大户纷纷破产……近年来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农产品领域也很常见。这都是由于农业规模扩大与农民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对称所造成的。
农村经纪人的存在与发展,是对农业产业传统销售渠道的一种变革,或者是对现有的“公司+农户”农产品经营模式的一种大范围的普及推广。现在,我们不需要去了解农村经纪人是一个什么概念,农村经纪人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政府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大力支持,农村经纪人作为一个活跃农村经济市场的因素,已经在兴起并迅速的成长。它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农村经纪人由自然人或者企业法人组成,和任何新兴的事物一样,这一带动经济发展的组织处于一个高速发展但需规范的阶段。”为此,中国数字农村网时代中国之声《聚焦三农》栏目组作了深入调研。摆在农村经纪人面前最为关键和迫切的任务是认识他们如何以有效的方式,联动起农产品生产者、物流以及终端消费者市场。
渠道变革
自农民将产品卖给收购商那一刻预示着农民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束,这之后发生的经营效益自和农民无关,这是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中间商低收进高卖出,促成农民增收难和终端消费者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矛盾的激化。
2010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大蒜的价格涨到8元左右每斤,而2011年又是由于市场因素的制约,蒜农滞销。2011年,农民生产种植的农产品滞销的矛盾更加凸显。究其根源,一方面是菜农没有掌握的到市场信息盲目生产,另一方面是农民徘徊在市场经济的边缘。农业生产需要和市场接轨,需要变更传统的销售渠道,农村经纪人成为缩短农民农业生产和市场接轨的重要途径。
“市场+农村经纪人+农民”、“市场+企业+农村经纪人+农民”、“企业+农村经纪人+农民”,农村经纪人作为中间环节,实现农民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的直接接触,摆脱中间商环节的层层盘剥,将利润最大化的递交到农民手中,农村经纪人收取交易佣金。
农村经纪人对农村经济渠道的变革是深远而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农民增收的希望。但是,农业经纪人的快速发展,也导致农村经纪人队伍结构的层次不齐,简单的分析一下,农村经纪人的构成,我们知道是自然人、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社会机构,而目前农村经纪人的兴起是自然人多于法人,这一群体是由各地政府组织培养,也有社会上致力于农村经济建设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实体来推动,可以说是个体经营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亦或者几个人合伙组织的小型团体,在应对农村信息经纪的环节上存在不知道如何操作以及不规范操作的问题,这是关系到这一个行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问题。
也就是说农业经纪人必须要具备市场信息和具备开拓市场的能力,同时掌握广泛的和农产品经营有关的资源,才能够发挥他的优势,产生效益。
经济效益与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纪人的诞生是在国家大力号召解决三农问题大背景下的,为解决农民增收致富难题,破解城乡二元化体制和将农村经济纳入市场经济体制下而采取的措施。国务院副总经理回良玉表示,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衔接,能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农民的增收。
渠道的变革在于追求中间成本的最低化和市场效益的最大化。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小规模性和分散性。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自给自足性。伴随社会化的发展,一些地方的农民也在开始实施规模的化得种植,但是由于农民自身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不多,再加上一些地方在鼓励规模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由行政化的指导来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导致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生产的盲目性,缺乏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另外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是农产品生产品种单一、产量低下、没有技术含量。农民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低下。
农村经纪人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市场信息多、社会关系广以及办事效率高的特点为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摆脱农业生产的盲目性,根据市场的需求指导农民进行生产,同时联动更多的农户加入进来,统一生产管理,会在农产品生产资料集中的过程中,产生规模效益。
农村经纪人有效联动农户
自始至终摆在农村经纪人面前是如何联动农民和市场的问题。农村经纪人要想在这一领域发挥作用,作为中间人,要明白自身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以及如何高效的将农户联动起来。
以订单农业为例,这里有一个前提是确定下来的,农村经纪人因为社会关系或者通过对市场新的了解,通过商务谈判,获得市场的认可,委托农村经纪人进行某一农产品的生产。很显然,这时发动农户、组织农户进行生产作业成为迫切的任务。农村经纪人明白,传统的小农经济以户为单位,土地生产资料不集中,生产管理不规范、不科学,没有统一的标准等等,因此他与要做的是将这些分散的农业生产资料集中起来,发动农户的积极性,通过他的统一管理,将农民农产品生产的标准不断提高,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另外,以市场信息提供为主导类型的经纪人,或者称为信息员,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带动当地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易的方式。这类信息员首先要对市场信息非常敏感,不断的关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经营的信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交易信息和推广农产品的渠道,同时,要对当地农产品的生产结构进行了解,农户是否是在进行规模生产、是不是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品牌农业、规模农业的生产并遇到销售难或者受中间商盘剥的问题,当地农产品销售的物流情况,以及当地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如何通过周边农户的补充来满足市场的需要或者交易的需要。
农村经纪人联动农户的过程当中,还要明白自己的定位。农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结合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会有不同的分类,你是什么类型的经纪人,要明白,才能够带动你所关注的领域然后产生经济效益。农业科技经纪人,以向农民传授有关种植、养殖和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搞科技承包,科技示范指导,提供科技咨询,使得科学技术商品化、技术价值化服务农业生产和增加个人收入的人。营销经纪人,以农产品市场开拓为主体的农村经纪人,能够通过商务谈判将大量的农产品销售出去。信息经纪人,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市场需求信息,联动农户调整农户生产结构,向农民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经济作物等等,储运加工经纪人,以掌握物流市场资源服务农产品交易的人。
农业经纪人高效联动市场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已经成为一种消费取向。农村经纪人作为联动农村和城市的桥梁,在不断转变农民的生产观念、农业生产的结构,为市场提供高质量、健康、绿色产品提供保障。掌握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监督体系,懂得农产品认证和标志制度,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地方农产品品牌,为开辟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