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各民族春节习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春节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会过此节,如藏族、壮族、布依族等。
春节(SpringFestival)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来源:文章屋网 )
这是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令人迷醉,常常给人一种山水美、米酒醇、情更浓的美好感受,即使是旅游倦乏,工作疲累,或心情烦闷也会顿觉盎然春意,心旷神怡——这就是有山有水的黔南民族文化带给你的神韵!
每座山每条河都有传说
黔南民间流传着丰富的口头文学。可以说,黔南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种习俗、每一种技艺,都有一个或几个关于它形成和来历的传说。如反映人类起源的《洪水潮天》、《兄妹结婚》等传说,各民族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由于各族人民环境、经历的不同,因而各有其不同内容的神话、起源、传说,给人以智慧、知识、勇气、力量和乐趣。关于天地万物及民族起源的神话史诗如布依族的《月亮歌》;苗族的《果乐》;水族的《人·龙·雷·虎争天下》;瑶族的《创造歌》。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自然风物的传说,如布依族的《王乃》、《铜鼓的传说》、《芒耶寻谷种》、《围腰的来历》;苗族的《吃牯葬的传说》、《斑鸠石》;水族的《薅九线》、《端节的由来》、《卯节的由来》、《石宝马》、《泐虽的故事》、《简大王的故事》;瑶族的《射树神》、《白裤瑶的由来》、《打猎舞的起源》等。关于机智人物故事的,如布依族《甲金的故事》、水族《金贵的故事》、毛南族《秧鸡》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民族特色,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黔南的古老文字,以水族的水书最为骄傲。水书是水族人民所拥有的类似甲骨文、金文的古老文字,水语称为“泐虽”。水书是水族古老的文化典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完整地、活态地保存并应用至今的古老文字;水书的内容博大精深,记录了水族的历史、哲学、天文、历法、原始、语言、民俗、舞蹈、文学、书法等,是水族人民来自远古的,最深刻、最刻骨铭心的东西,水族之所以是水族,是因为她具有这种灵魂和精神。《水书习俗》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布依族的方块布依文也越来越倍受国家和世人的关注,用方块布依文撰写的傩书,如《献酒备用》等古籍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每个月都有节日
民族节日,是一种综合文化现象,不仅有物质的内容,更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它强烈地反映着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和外貌特征,许多民族习俗的精华、多彩的文化传统都在民族节日活动中展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在黔南,多种民族节日集会丰富多彩,每个月都有节日,据统计,一年中黔南民族节日集会共300多次(处),其中万人以上参加的就有20余次。黔南少数民族节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祭祀性的节日,几乎各个民族都有。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苗族的“四月八”、“牯葬节”;水族的“端节”、“卯节”,其中,《水族端节》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南族的“迎春节”;瑶族的“大年”、“小年”等。二是与生产有关的节日。其中最普遍的是“吃新节”、其次是“牛王节”,还有苗族的“芦笙节”、“杀鱼节”,水族的“拜霞”等节日,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有的是祈求风调雨顺,有的是庆祝丰收。三是纪念性节日。如匀独坡歌节、苗族的“赶秋坡”等。此外,还有汉族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等都已成为黔南各民族的共同节日。
黔南各少数民族自古能歌善舞,那古朴粗犷的风姿,令人陶醉,驻足留恋。布依族的大歌、小歌、大调、小调明快清新,《好花红》已唱响海内外,其《好花红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织布舞、粑棒舞动作潇洒、热情细腻,“花灯”是别具特色的布依族民间剧种,《独山花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脸覆面具的“地戏”、“傩戏”、“祧戏”则被专家誉为中国原始戏剧的“活化石”。苗族的“飞歌”激昂、奔放,芦笙舞、木鼓舞淳朴活泼,《鼓龙鼓虎·长衫龙》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东方探戈”。水族被誉为“摆起的米成山丘,唱起歌来似水流”的民族,以歌会友,用歌达情是水族的特点,其铜鼓舞、斗角舞也颇具特色。古老的毛南族民歌属中国民间音乐同宫系统五声调式的征调式,旋律平整,节奏刚健有力,词曲结构严谨,每个乐句的句尾音符都在重音上,有的情歌则属民族小调音乐,角调式,旋律优美含蓄,曲调流畅,“猴鼓舞”刚健有力、舞步灵活、场面动人,《猴鼓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瑶族歌舞,发源于原始的生活与劳作,其“打猎舞”、“诱虎舞”、“挡虎舞”,舞姿矫健豪放、情绪开朗。这些歌舞,戏曲以及特有的姊妹箫、笔管、木叶、铜鼓、木鼓、芦笙、芒筒、古瓢琴、锁呐、口弦琴、牛角等伴奏乐器,生动地反映了黔南民族文化艺术的古朴风貌。
奇异有趣的民间习俗
黔南各民族奇特风趣的婚姻恋爱习俗,热情、豪放、尚礼,充满欢乐、各具特色,有着很浓郁的民族情趣。布依族婚恋习俗有“赶表”、“丢花包”、“背新娘”、“要荷包”、“戴假壳”、“抢喜物”、“打亲”等。苗族支系众多,婚恋各异,有“坐花场”、“游方”、“跳月”、“赶秋坡”、“牵羊”、“拦姑娘”等。水族婚礼以“吃大酒”最为隆重,以“抢亲”最有风趣,婚礼中男女双方对唱古歌《诘俄讶》等纷繁礼仪。毛南族的“哭嫁”;瑶山瑶族的“箫筒探情”,瑶麓瑶族的“凿壁谈婚”、“火塘定亲”、“月夜迎亲”等等。这些奇异有趣的婚恋习俗无不使人沉醉。
毛南族节日特点:
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节日祭祖,一般多用猪、鸡、鸭、牛肉、酒、糯米饭等作祭品。毛南族逢年过节、操办喜事,都喜欢做豆腐圆。
毛南族过年习俗:春节放鸟节
春节将到,毛南族家家户户都上山采集蒲叶回来。除夕这天,他们用菖蒲叶精心地编织“百鸟”、给“百鸟”的空腹灌上香糯,有的拌饭豆或加上芝麻馅,煮好后,用一根甘蔗把“百鸟”的麻绳子提耳串起来。
百鸟祭祖。所谓百鸟,是以昌蒲叶编成形似鹧鸪、鹭等各类飞禽,然后灌入用盐和佐料调制的香糯、饭豆、芝麻和肉丁。煮熟了挂在一根甘蔗上,再悬吊于堂屋的“天地君亲师位”神台下,点香祭祖,名叫“槽鸟”,从除夕供至元宵。
毛南族的其他过节习俗:
在节日里,毛南族喜欢用开水涮牛肉接待客人,这是毛南族民间最常见的宴请形式。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说。有的人家还自己用高粱、玉米酿制。但以市场出售的瓶装白酒居多。
毛南族的节日,除了与附近壮、汉族相同的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外,毛南族自己也拥有着属于自己独特文化的节日,毛南族的节日是农历五月的庙节,清明节“赶祖先圩”和元宵节“放飞鸟”也是他们独有的纪念活动。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
南瓜节
毛南族的“南瓜节”,时在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天。各家把收获到的形状各异,桔黄色的大南瓜摆满楼板,逐一挑选。用砍刀劈开“南瓜王”,主人掏出瓜瓢,把饱满的籽留作来年的种子用。然后把瓜切成块,放进小米粥锅里。
文火煨炖,煮得烂熟,先盛一碗供在香火堂前敬奉“南瓜王”,尔后众人共餐同享。中国许多民族把重阳节视为老人节,有敬老的传统习俗。毛南族也不例外,只是风尚不同。对于年过花甲而又体弱多病的老人,毛南人一般在重阳节时为之“添粮补寿”。
分龙节
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分龙节”,又叫“五月庙节”,是毛南族特有的节日,在阴历的“分龙”日前两天开始举行,主要是祭祀神灵与祖先,全村男女以及外嫁的女子和远道的亲友都赶来参加,隆重而热烈。
过分龙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还要烤香猪。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米饭捏成小团团的,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硕果丰收,祈望五谷丰登。分龙节也是毛南族青年男女聚会的日子,活动内容有上坳口、坡脚对歌等。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贺,特别要向寨子里的长者拜年。拜年时,双方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沧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节日晚上聚在广场跳圆圈舞,老年妇女则穿长裙,几十个人为一队,手搭前人双肩,边唱古老的歌曲边轻移舞步。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一、拜年礼仪。
拜年佤语估补(grūb)是一年一度小辈向长辈拜访的一项礼仪活动。根据各地的宗教信仰、节庆日的不同,拜年时间一般分别为佤历大年的初二,公历元月的初二。所谓为小辈的亲生父母和舅舅、婶婶,拜年时,小辈一般要携带自己的妻子(丈夫)儿女,带上米饭一盒、熟鸡一只、芭蕉一梳、糯米粑一盒、一包烟、一瓶酒、三节甘蔗、猪肉一串、一节白布(或一条毛巾),一早前往长辈住所拜访。拜年过程,小辈向长辈鞠躬并握手,然后倒出温水给长辈洗手,洗手时小辈男者前行搓洗,女者随后揩擦。事毕,请长辈坐于桌前,说小辈给长辈拜年,求得恩惠和保佑。长辈礼仪接受,并给拜访者祷告祝福,拜年完毕长辈给小辈以回敬送些什物和零币。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二、做客礼仪。
走亲访友,礼物可多可少,可有可无,但带点酒,那怕是一斤半斤不可无,所带之酒须得礼节性的交给主人,否则就会失礼。如此,主人须得以自己的酒迎接,滴于地、念酒词,祭告祖宗,表示迎客之意,否则,也会视为失礼。再将客人带来的酒滴于地祭告祖宗,说明客人来由来意。最后大家共饮。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三、待客礼仪。
贵客来,主人要即刻接过客人的背包,挂在挂钩上,适当存放好其它所带物件,然后殷切让座。客留期间至少要杀给一只鸡,作为主菜,将头敬于主客,以示敬重。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四、敬酒礼仪。
敬酒先敬年长者。集体饮酒时,让某一老者代表在座各位滴酒于地,酒词念罢众人同饮,第一杯先斟敬于在座之最年长者。斟酒要专人,双手以敬,行礼方式由下而上到饮者嘴边。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五、敬舅礼仪。
佤族民间,人们敬重舅父胜于敬重父母,拜年第一要拜舅父;男婚女嫁第一要求得到舅父的同意;人死后,要舅父(或其后代)主持处理丧事。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六、妇女礼仪。
我国少数民族在新年期间举行的各种风俗活动,蕴涵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鹤山的乡村,有新春初四以活鲤鱼拜门的习俗。那一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手提一条用红头绳吊起的生猛鲤鱼,到各家门口叩拜,一边拜,一边唱鲤鱼歌:
“鲤鱼合合口,金银来到手。
鲤鱼碌碌眼,百病无侵犯。
鲤鱼头,祝你全家福禄寿。
鲤鱼腮,长年兴旺永无衰。
鲤鱼鳞,生意兴隆多利润。
鲤鱼肠,米顶到梁。
鲤鱼游,祝你今年起高楼。
鲤鱼心,朝进白银晚进金。
鲤鱼蛋,餐餐九味(菜)白米饭。
鲤鱼摆摆尾,年头好到年尾。
大生鲤,大生鲤,今年好运属于你!”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要进行“抛绣球”活动。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份,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蒙古族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蒙古族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之意。“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早已挑好的骏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习惯上这种敬酒每敬必喝,有的还边歌边舞。串包男女利用这个机会赛马,尤其是青年男女更互不相让,他们大都以“浩特”之间距离为比赛距离,开始男女追逐。
除夕那天,藏族人会穿上艳丽的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举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橘,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广东地区还流行着新春佳节互赠橘子的风俗,这个风俗是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的。在民间,人们习惯上把橘字写成桔字,而桔字和吉字又很相近,新春时节民间用橘子相互馈赠以求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人们的护身符。通常,女人到亲戚朋友家里拜年的时候都要准备一些红橘,用篮子提上作为新春的礼物,而所得的回赠礼物也都是这些东西。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橘,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橘,长街之上,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关键词] 民俗学 民间文化 世界民俗 融合
一、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是民风、谣俗、习俗、风俗。狭义上来说,是文化的遗留物,是一个已经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包括精神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民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活。民俗为满足一定群体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产生的传统行为模式。它与科学行为和官方行为相对应而存在。科学行为旨在追求真理,官方行为旨在维护秩序,而民俗行为重在表达信念和感情。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等现象的一门社会科学。民俗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主要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的意义。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
二、民俗学的主要任务
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它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理论探索与阐释、对民俗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与叙述、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对民俗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探讨。
三、民俗学的研究对象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生活里的种种民俗文化现象,大体具有以下特点:它们是社会性和集体性的,一般要经过民众的认同和长期实践,才能成为风俗:它们大多以类型或模式的形态存在:它们在时间上具有传承性,空间上具有扩展性。上述特点使得民俗现象能够显著地区别于社会生活中那些个人的和暂时性的现象。
民俗文化现象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首先是物质的生活和相应的社会心理需要而生成、传播和继承的;同时它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相应的功能,研究各种民俗文化现象,将有助于对社会历史传统的梳理与展示,有助于对民众实际生活及其观念、心理的考察与理解,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注重实证,要求开展田野实地调查以获得研究的基本依据,包括搜集在民间保存、记忆、变通运用的各种民俗资料,观察和体验民众实际生活。同时,至少在中国还应结合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民俗学研究强调对民族或地方的生活文化进行客观描述,也对其形成及演变规律、内外部关系和性质特征等作出解释。由于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和需要有多种观察角度,因此,亦经常借鉴相关学科的资料、理论和方法。民俗学尤其和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艺学等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四、从民俗学角度分析传统节日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
“传统节日”内容涉及民俗学等多学科知识,与社会学内容非常接近,必须对此进行深刻探讨及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主要有一是表现在吃的文化,比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腊八节吃腊八粥,过节大多离不开吃,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特点之一。二是表现在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个节日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人们都过,但又各有各的特色,同样是过春节,北方大多数地区都是吃饺子,但有的地区吃肉馅,有的地区则吃素馅,而南方甚至不吃饺子,却有同样的称呼“过年”。三是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各民族都有不同的传统节日,比如藏族有藏历年,回族有古尔邦节。四是传统节日都是表达了群众向往幸福生活的良好心愿,比如春节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中秋节是为全家人能够团团圆圆等等。
影响传统节日民俗形态的文化因素有:一是先秦周礼的影响。周代是一个非常注重礼的朝代,那个时代的礼制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人。二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三是百姓精神信仰的影响,比如信仰祖先神灵等等。四是道教的影响。五是佛教的影响。六是历史伟人的影响。比如据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但中国节日受宗教的影响要远比西方弱。
今天,当我们强烈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时候。不能不对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传承的濒危状况做出分析,特别是对它们濒临失传的原因进行论证。传统节日民俗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传统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
近日,国内民俗学专家们聚首恳谈,呼吁法定春节假期可考虑从年底安排起,使之与民间从年底过渡到年初除旧迎新的习俗相契合,并提出对于个别“洋节”,应加强对民众的教育和指导。个别洋节的越来越红火,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对冷清,使得捍卫传统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甚至有“抵制洋节”的声音传出。但是,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很难想象抵制能够有什么效果。而从历史角度而言,我们的穿着、习俗等都曾经有过异化的时候,但自信的中华文化允许并包容了这种异化,这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总之,立法、放假是振兴传统节日的一个办法,同时,将传统节日的内涵与现实有机结合并“广而告之”地进行重温,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们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且内容丰富,承载着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如果能够将这份宝贵的遗产继承并光大,那么,对于个把洋节的“入侵”,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汉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在云南,受到地域文化发展影响,除夕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特色。
叱
按照传统,过节前,人们要将家里全部打扫一遍,凡属于庭院里破损废弃的物品、已经死掉的植物,要全部在岁除日前清理掉,有去旧换新之意。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今天云南的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以免财水外流。
贴春联与封门神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是我国特有的为春节而诞生的文化习俗。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此外,春节还有贴福字与年画的习俗。福字一般贴在屋门和墙壁上,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联习俗发起地是南京,而云南汉族多数起源南京,带来了完整的春联习俗,比如,春联应该在年三十中午开始贴,大门上除了春联与门神外,在大门外左右两边墙上贴印有招财童子骑龙马的封门纸。俗称“利市仙官”和“甲马”。全部贴好之后,在除夕夜的年夜饭开吃之前,在大门前放一挂长长的鞭炮,俗称“封门”,封门后,任何人都不会再随意出入,开始吃年夜饭,守岁到次日。
打醋炭
“打醋炭”是流行于昆明一个颇具特色的年俗。除夕之夜,在火盆里装着烧红的炭和松针,然后往火盆里洒醋,用醋蒸汽来“清洁”空气,然后关门,把火盆拿出大门倒掉,寓意着一年的晦气被彻底驱除出家门。打醋炭据说源于陕西,明朝时期传入昆明,不仅仅是一种年俗,哪怕放在今日也是一种十分科学的空气消毒法。
青松树与青松毛
云南松,是云南本地最常见的树种,与云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青松高洁耐寒的特性自古也被人称道。过年的时候,云南人有门前栽“松蓬”的老习惯,过去过年时家家都要从山上挖一棵松树回来栽在门前,树下用松毛做一个包,插上香,乞求来年的好运气和一家人的幸福。
在农村过年有的家里不光要门前栽“松蓬”,家里地板上还要铺松毛,一屋子的清新气息。过去的除夕夜,云南人的年夜饭甚至都是在青松毛上吃的,这意味着生命的长青。
据说,院子里面插青松树,最早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起源于对松树的崇拜,以及过节搭青棚待客的习惯,彝族现在还流行有青棚调。过年时彝族将这个风俗传给了汉族,在过去也解决了桌椅板凳不够的问题。此外,滇西一些少数民族也有过年在院里栽青松的习惯。
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禁止随意砍伐,青松树远离了人们的过年习俗,最近几年连青松毛都不许去摘,这个习俗只好从简,现在大家只是象征性地在年夜饭的桌子下面洒一点点,意思一下了。
甘蔗顶门
滇中及滇南,有习惯在春节前购买整根粗壮的甘蔗。甘蔗尾部要带一点根须,顶上长长的绿叶也不能去掉。这甘蔗可不是为了吃,而是作为除夕夜的顶门柱。因为甘蔗有越吃越甜、节节攀高的特征,预示来年日子更加美好。
吃长菜
在除夕,人们一大早就会洗一大桶长菜,包括青菜、白菜、青蒜等,和整鸡、猪骨、酥肉等一起煮,这锅菜的特点就是不切,一根根保留完整。寓意长吃常有,长长久久。
传统的长菜是将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煮一大锅,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过小年,味道微微发酸为止。
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
在云南,也有的地方相对简朴,由家长在吃年夜饭前盛上一碗“浆水饭”,献给祖先以及各路神仙。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中国人的年夜饭都讲究团圆、吉利、丰硕,象征“年年有余”的整只烧的鲤鱼几乎是必不可少。富贵人家一般选很大的鱼,鲤鱼、草鱼不论,红烧、清蒸都可以,只要是完整的。过年吃鱼符合中国人对来年的美好愿望――年年有余,生活富足。
此外,还有整只烹饪的鸡也必不可少,而且这只鸡还有讲究,只有毛色鲜艳的大红公鸡才上得了年夜饭的席面。
除了这几样外,传统年夜饭通常还包括千张肉、粉蒸肉、炸酥肉和上面洒满红绿丝的八宝饭,寓意来年生活甜蜜。
滇西大理白族的年夜饭,会在餐桌中央摆一个大的铜火锅,必上猪头肉,周围有碗(东坡肉、酥肉、粉蒸排骨、凉拌拼盘、煮大白豆、煮干竹笋、杂碎汤、酸菜扣肉)寓意深刻的节日菜肴,此外还有当地特色的乳扇沾蜂蜜,寓意明年甜甜蜜蜜。
在西双版纳,很多少数民族都喜欢在过年过节时用芭蕉叶合盛一团糯米饭,而昆虫宴、冬瓜猪、炒竹笋、鸡肉烂饭、傣味烤鸡都是春节期间必吃的。
与西双版纳相邻的德宏,过年的吃食还包括回龙茶、堆花米酒、扒肉米线、卤水粑粑、稀豆粉、松花糕、米糕、凉粉、葱花饼、熏鸡等。
普洱地区有一种独特的年货小食品,称为麻脆,每逢春节前夕,普洱地区的年货街上都会出现制作成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麻脆。年夜饭上,家家户户都会用油锅炸膨胀后食用,脆酥香甜。当然,紫米八宝饭、酸笋鱼等特色菜也少不了。
守岁
关键词:春节联欢晚会;文化符号;文化性;出路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06-01
春节联欢晚会于1983年首次创办,到2015年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这是由中央电视台组织,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以固定节目形式,表达着共同的主题思想,通过电视、网络渠道传播的综艺晚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春晚已经在艺术晚会的基础上附加了叙事性,在强调艺术性和叙事性的同时,凸显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春节联欢晚正因为它独特的文化意义,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强烈,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电视事件和文化事件,成为中华民族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一、文化特色的集中展现
春节联欢晚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保持晚会基本的艺术性,还赋予晚会一定的叙事性和文化特色,以声、像等直观的形式传达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春晚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文化特性迎合了中国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同时现在中国的发展也需要这样的一个国家声音来增强国民之间对于文化、民族、国家的认同感。春节联欢晚会逐渐成为一台在国家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综合性的文艺晚会,在满足晚会的艺术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晚会的文化性,凸显晚会中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不管是以实体形式出现的文化符号、文化遗产,还是以潜在的形式述说民族文化特点和民族认同,这些都是春节联欢晚会之所以能够发展到现在的最强大的支撑力和动力。
在春晚的舞台布置与节目中,黄河、长江、红灯笼、中国龙、大大的福字、剪纸、对联等一系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符号时常出现,晚会在颜色的选择上以红、黄为主,在烘托节目气氛的同时,注重中国元素的添加,在整体的晚会氛围中营造出一种浓浓的中国味,凸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谐和美的特点。在节目的设置上,春节联欢晚会越来越突破限制,追去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化。在传统节目小品、相声、歌曲、舞蹈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民间的传统文艺,如皮影戏、京剧、昆曲、中国杂技、中国功夫、口技等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一方面丰富了晚会的内容,另一方面以一种正式的形式将中国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在世界面前,既能加强百姓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又能很好的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
最开始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没有人能够预测到春晚能够发展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想象春晚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在亿万观众的心中,春晚已经不仅仅是一台除夕夜的晚会,它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成为一种文化习俗,刻入中国人的记忆。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的心里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个团圆饭,放鞭炮、守岁,人们以一种红红火火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晚会以具体的形式将观众对于团圆、幸福的概念强化和升华,在观众心理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像除夕夜要守岁一样,“看春晚也成为和吃年饭挂灯笼、贴春联等民俗相提并论的‘新民俗’”①。春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过年习惯,丰富了百姓生活,成为一种新的民俗文化。同时,春晚以艺术的形式述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亲情、爱情、友情的表达,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将父母与孩子、夫妻、兄弟之间的行为准则娓娓道来。
二、春晚的文化认同
春晚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到了春晚对观众的影响,并将能够影响观众的部分适当放大,因此,会发现晚会中穿插国内每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体现国家的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常态。借助艺术的渲染力和感染力,以感恩的心态带领人们一起重温过去一年的挫折和成功。
之所以赋予春节联欢晚会这样的一个抒情和叙事主题,与当前国家和社会的现状有关,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威胁有关。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出现移民热潮和崇洋的现象,不利于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也不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在全球化和全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各民族、国家都在弘扬传统文化、夯实认同基础,以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②国家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有一个代表国家的声音出现,春节联欢晚会就和新闻联播一样成为大众电视传媒语境中的主流话语体系。相比较而言,春晚因为它独特的时间背景,决定了它比新闻联播的传播更易于观众在情感上接受。春晚通过他的娱乐性、艺术性以及意识形态化,以一种轻松地方式实现这种需要。在除夕之夜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符合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不管是春晚的艺术性还是它的叙事性,都不能舍弃对文化的表达,都不能丢掉春晚自身的独特性。
春晚在继承与创新中的发展,春晚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存在,与其说中国人在看春晚,不如说中国人更注重的是看春晚的过程,显然国家支持举办春晚也是看到春晚对于国民的影响,通过春晚使得全球华人实现了对于文化、民族、国家共同的认同。
注释:
近年来,春节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可能还要争取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使全体人民增强对于春节的重视,提高对于自身文化的认识,还可以防止别人把这一古老传统的发明权抢走。但是面对眼前的春节景象和气氛,我们也不免会发生疑问:春节作为活生生的传统,难道跟古代留下来的书籍和文物古迹一样,也具有某种遗产的性质吗?像现在这样来过春节算不算是在保护这种遗产呢?
作为强大传统的春节
春节是集中展现中华民俗文化的节日,也是由全民族共同承担和运作的一个历史久远、内涵丰厚的传统。我相信,尽管有许多旧日的民俗文化正在消失,但是春节作为一个整体传承的文化现象是不会消失的,因为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灵魂。因此,说春节是一种遗产就有些牵强了。进一步来看,像春节这类全民族的节日文化,它们呈现给我们的并非是一个个固定的模式,而是表现出地方的多样性,具有丰富多彩的面貌。如果说节日文化需要保护的话,首先应该是去调查各个地方都是怎样度过节日的,有哪些传统的活动形式正在流失,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否则,笼统地将中国的春节等习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缺乏针对性,也多少忽视了各地民众欢度节日的热情和自由的心境。
2003年11月,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由于我国政府的重视及各方面人士的努力宣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说法自上而下渐渐地被人们所熟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概念是根据制订文化保护名录的需要而提出的,主要是出于在文化形态上进行分类的考虑,是为了扩展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跟以前提出的物质文化遗产相并列,界定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它主要就是我们所说的“民俗文化”或者“民族民间文化”。因为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特别是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和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这类属于生活知识和习惯的文化现象最容易发生变化,也最容易流失,即使是一些民族特色鲜明的精华也可能被强大的全球性商业文化所淹没,所以在国际社会中被得到特别的关注。
但是,某些民俗文化现象,包括节日、仪式、婚嫁、戏曲表演等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传统力量的强大,并非像我们原先所预料的那样脆弱。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只作为“遗产”来保护,还要作为“传统”来保护。两种保护的意义是大不一样的。作为“遗产”的民俗文化的保护,可以把某种习俗现象作为资料记录在案和进行固化的处理,也可以开发成旅游节目,但都是把文化跟它原来的主人分开,不再具有连续的生活文化的意义。而作为“传统”的民俗文化却不可以跟主人分开,而且要让它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并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春节,实际上仍然是全体中国人身上的民俗文化,也得到全体中国人的保护,表现为一种强大的传统。也就是说春节文化并没有跟它的主人分开,也不大可能分开,何必急忙提出将春节作为“遗产”来保护呢?
民俗文化的正确解读
我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属于文化保护者的工作语言,并不是严格的学术语言,所以还不能拿它来理解那些在世界各民族生活中传承的民俗文化的共同本质。在实际讨论所要保护的文化现象时,不妨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运用民俗文化的概念。
民俗文化,是指一个社会集体在实际生活过程中所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尽管每个人对于这些文化所持有的情况并不一样,但是哪一种持有都是以集体的期待为前提,都代表着集体而非个人的传统。调查研究不断发现:民俗的传承并非只是简单的师傅带徒弟一类的关系,而是离不开整个社会的知识交换体系及知识的等级结构,例如:某些朝圣仪式的传承是在村落之间以及地域等级结构关系中才得以建立的,其价值也并不取决于社会外部的评价,而是取决于礼仪和知识的交换过程。
所以,民俗文化的性质并不在于它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而在于它是否属于广大民众集体合作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现象,这种文化一般必然具有在这个社会里世代继承的作为传统的表现。民俗文化只有在一定生活过程中才能形成其价值,不是遗产一词可以概括的。春节作为一个气魄宏大的民俗节日,之所以成为民族的伟大传统,就是因为它离不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参与和传承。虽然在春节期间个人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和经验,扮演好各自不同的角色,但都是汇入到一个完整的春节文化系统中,使春节能够实现其无与伦比的精神价值即凝聚社会的巨大力量。所以,对于春节等民俗文化而言,保护的目的应该是使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并非是使它们成为知名的遗产而已。
民俗文化的一般特征是它总以生活事象本身的形态而呈现,可让人参与其中或者感同身受。民俗学家所说的“生活事象”,可以理解为包含有生活事件和生活现象这两方面的意思。正是在这一点认识上,民俗不同于写在书本上的言论、创作或设计图纸,也不同于古人留下的建筑、器物和遗迹等,虽然它们都可以见证历史,但只有民俗才是活态的见证。民俗作为生活事件的表现,既具重复性和模式性,又具有一次性和变通性,没有哪两次同类民俗事件的发生是完全一样的,这也是它作为活态文化的特点。时代的变化更导致民俗的变化,不可能有绝对意义上纯粹的民俗。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的理解也应该结合对于民俗文化特征的理解,不要以为它是指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观念性或神秘性的文化现象。
总之,如果能够正确解读民俗文化,那么就大有利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人人都是民俗文化的承担者
在民族民俗文化上,我们每个人都既是承担者,又是保护者。说承担是要对文化传统的延续负责,说保护是在我们现在意识到这一传统的珍贵与可能濒危的状态,因此应该采取更加自觉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