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学校的管理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大学生; 管理; 时间; 习惯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14-01
一、在校大学生管理时间现状
目前,在校大学生有超过九成的同学早上是在学校规定的起床时间以后起床,甚至这其中一小部分在没有课的情况下会在午饭时间或更晚起床,而晚上没课选择去主动晚自习的人仅为三成。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进入大学以来的时间没有一个清晰合理的安排。早上容易睡懒觉,不仅没有充分利用早上的黄金时间,反而养成了少吃或没吃早饭的不良习惯,长此以往,必将影响身体健康。进入大学,学校、老师的外在压力逐渐减少,很少学校设有固定的晚自习时间或强制晚自习的规定。这给了大家充分自由支配的时间,有的同学可以充分利用时机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却更像脱缰之马,对自己的时间没有很好的安排,浪费宝贵的青春,人生资本最重要的积累阶段竟成了颓废的开端。高达七成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活还不如高中时代充实,其实主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安排。
二、大学生如何合理管理时间
(一)结合实际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1. 确立切合实际的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一种独特的工具,它是意义和行动之间的桥梁,使理想能扎根于实际之中。而学业的最终目标是由一个个短期目标而成的。有很多学生经常是“放眼于未来”而不“着手于现在”。当然,广泛的学业目标也有用,因为它有整体的观点,可以解放想象力,帮助我们探究所有可能的选择。所以,要将二者合理结合,才能发挥效用。
2. 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依特定目标而不是依程序和规定来思考。制定特定的目标,以及支配时间去做最能达到这些目标的活动,是求得高效率的要诀。对于所制定的目标可以用稳定的进度进行,而不必在最后时刻拼命地赶工。对于自己所制定的完成目标的期限,要持尊重态度,如果养成了拖延限期的习惯,期限就会失去功效。所以,当目标活动被影响时,一定要抵制外界因素的“诱惑”。每一天,认真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后再按照既定目标开始行动,会发现自己开始有目的,而不是毫无目标地四处瞎摸。
(二)结合目标制定计划表
1. 有效制定计划表。既然合理地利用时间可以增进学习效率,就应该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制订一个可行的、适宜自己的待办计划表。
(1)在睡觉之前想想第二天的工作是个好办法,可以安稳入睡,不会满脑子胡思乱想。第二天做起事情就不会毫无头绪。(2)适时检查计划表,有助于计划的安排和完成。(3)限定计划数目。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地调整,使自己处于一个协调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既可完成既定计划,又不影响身体健康。
2. 推进计划。(1)合理分配精力。先用心做计划中最重要的事情,利用剩下的时间去做那些较不重要的事情。这样可以自我控制时间,并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情,而不让你的有效时间为琐事所占据。另外,要对每天、每周、每月的时间进行分配,以便能够巧妙地处理许多同时进行的计划。(2)“一鼓作气”。心智的持续专注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如果无法一次完成一件事情,那么最好毫无间断地把大部分的事情做好,并把剩下的事情集中在一起,直到做完为止。(3)排除干扰。这是很多同学难以做到的。在娱乐与学习冲突时会很矛盾。选择你应该做的主要事情,有第一次的克服,就会有第二次的胜利,以后就会毫不犹豫。这就是所谓的自制力,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中积累的。(4)密切注意计划的进展情况。越密切地关注自己的进展,进展就越大。建议同学们最好把每天做的事情最好能罗列在本子上,这样以后就会注意减少没必要的事情,从而“挤”出更多的时间。
(三)立即行动
把握住今天,就要抓紧现在。“过去”是“现在”发展的基础,“现在”又是向“将来”发展的起点。“现在”的重要性还在于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加珍贵。对于时间,只能从现在去掌握它。认真地去完成每天的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计划在今天做的事放在明天,不要拖延到最后一刻,及早动手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处理意想不到的事情,获得更多的资料,提早打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三、合理管理时间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条理与节奏
克服做事缓慢的习惯,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行动,养成快速的节奏,不仅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给人以良好的作风印象,而且也是健康的表现。对于时间过剩,关键在于控制时间过剩并及时使它向有利方面转化。并且在生活规律上应该养成有系统的习惯。在适合自己的时间里处理好事情,那就需要掌握自己最有效的时间。状态在巅峰时,做些主要的事情;处于低潮时,可以做些简单的事情。但要尽量避免生活步调混乱,那样脑筋就会变得不灵活。
(二)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效益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求效率,学会利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效率高者,便是竞争中的强者、胜者。反之,则是弱者、败者。古语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学会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时间利用率,是自己学有所长的一个重要方法。另外要注意把握和利用零碎时间。在短期内也许没有明显的感觉,但经年累日,将会有惊人的收获。同时,使时间增加效益要有坚守的原则,做事情的方法应因时因地而变,防止计划被经常性打断;充分利用好黄金时间,根据实际灵活改变已定的计划;制定一个日常学习的定额,不要翻来覆去地检查每一件事情,舍弃不必要的个人外事活动,妥善安排好时间。
(三)学会休息
不要忘记休息。不论面对如何要紧的事情,一旦发现自己疲倦了,就应该停止,进行必要的休息,让紧绷的身心得到喘息的机会,因为,若明知自己的体力极限已至,却还勉强自己继续工作,除了会陷入工作的低潮之外,对自己也无益处。但是休息也绝不是要你放肆的放松自己,建议可以在走廊散步,做些简单的身体运动等,如果环境不允许,不如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打个哈欠。所以,一旦出现了警告讯息,最好停下来,让负担过重的部位恢复功能,这是明智之举。
四、结语
大学生合理的管理时间归根结底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而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性格的塑造,习惯和性格是人们稳定品格的外在表现,一个良好的习惯是你一生中最可贵的财富,一种品格决定一种命运。同学们应该明白的是,行动才能是我们实现目标的惟一保障。当火车在静止不动时,在它的驱动轮前面放一块小小的木头,就使它永远停滞在铁轨之上,而同样的火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前进时,却能洞穿近两米的钢筋混凝土墙壁,这就是“动力”,请现在就拿出行动的勇气,冲破介于你与目标之间的种种阻碍与难关吧。
参考文献:
[1] 郭咸刚.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三版)[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9).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血脂异常人群64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版)》[2]中血脂异常诊断标准:空腹血清TC ≥5.18 mmol/L, 和(或)TG ≥1.70 mmol/L, 和(或)LDL-C ≥3.37 mmol/L, 和(或)HDL-C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两组均采用调查问卷采集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生活行为方式、既往健康状况、服药情况、家族史等。对照组血脂异常人群保持原有生活饮食习惯, 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采取健康管理措施干预6个月, 方法如下。
1. 2. 1健康教育根据血脂异常受试者的体检报告, 发放健康教育手册, 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 使受试者充分了解血脂异常的病因、病理发展及其危害性等, 制定可行的健康管理计划。
1. 2. 2膳食干预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版)》制定每位受试者的个体化饮食方案。控制原则: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控制总热量, 选择能够降低LDL-C的食物, 戒烟和限盐, 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1. 2. 3运动干预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如太极拳、慢跑、爬山、爬楼、骑车、打球、游泳等简便、有效、可行的运动项目, 保证中强度有氧运动, 每周锻炼3~4 d, 60 min/次左右。
1. 2. 4跟踪随访通过电话、短信或家庭每月随访受试者1次, 了解受试者干预措施实施的情况和健康状况, 根据受试者在执行健康管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1. 3血脂检测分别在干预前后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5 ml, 离心分离血清后,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TG、LDL-C和HDL-C含量。
1. 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干预前, 两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干预组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健康管理是对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和提出干预策略的一种健康行为, 其通过调动人们积极性, 利用各种资源来控制疾病发生, 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 大多数人逐渐认识到亚健康的早期干预的效果要远远优于疾病的治疗, 健康管理工作势在必行。由于血脂异常人群无任何症状, 所以大多数人对其健康危害性认识不够。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人们对血脂异常危害性的认识,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由于血脂异常与人们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因此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通过膳食干预纠正血脂异常人群不良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如戒烟、限酒、限盐, 减少过多的热量摄入, 控制和减轻体重, 从而控制血脂异常的发生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李根林, 张华, 徐玉叶.血脂异常的调脂策略.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9):204-205.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390-391.
论文关键词:技校学生;使用手机;利弊;管理措施
技工学校生源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中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绝大部分初中毕业生选择了上普通高中。而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首先考虑上中专,大量技工学校的招生已经到了无生源可选的地步:只要有人报名,不严格限制年龄、不要求初中毕业、不管有无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统统录取。即使这样,也很难完成招生计划。于是,不少技工学校采取向本校教工下达招生任务,完不成任务的处经济惩罚等措施,形成了校长为招生头疼、教工为招生发愁的局面。从目前形式看,这种状况短时间内难有改观。近几年,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技校招收的农村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实行了助学金政策,但吸引力不大,对改善技校招生困境效果不明显。
手机已成为技校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靠邮寄信件、有急事发电报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去不复返了。电话已成为人们之间联系、交流的重要工具,手机的出现更为人与人联系、交流带来了极大便利。在校学生已成为手机的庞大用户,他们以拥有一部功能齐全、外观漂亮的手机为时尚。
技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都离不开手机。手机已成为技校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果哪天手机出现故障,无法使用,学生通常会感到学习、生活变得索然无味、无所适从。
技校学生具有购买和使用手机的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对贫困家庭学生及农村家庭学生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除国家每年每人1500元的补助外,各地方政府对技校学生也有不同程度的资助,以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上学难问题,这也充分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扶持。
这部分助学金是通过银行直接转到学生个人账户上的,至于学生如何使用却无人监管。事实上,许多学生并没有将这部分助学金用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上:有的拿到助学金就去大吃大喝、吸烟喝酒、买高档服装,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用之购买高档手机,用来听音乐、看视频、上网聊天、玩游戏等等。因此,技校学生具有购买和使用手机的条件。
技校学生想拥有手机的迫切性
技校学生很多都是初中没有读完、在社会上游荡多时,家长无法管教者。为使子女有一技之长,生活上能独立,将来能有份工作,家长才把他们送到技工学校。这些学生大多素质较差,不安心学习。
为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使学生安心学习,大部分技工学校都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学生的行动自由都受到了极大约束。学生想到校外餐馆换一下口味、利用课外时间上网等想法都无法实现。
封闭式管理看似管理严格,实则并没有让学生把心思全都用在学习上。很多学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门心思想走出校门逛逛,利用手机上网则成了替代途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看视频等习惯。于是,学生迫切需要一部功能齐全的手机。
技校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使用手机便于技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学生还可利用手机上网了解国内外新闻,真正做到不出学校门可知天下事。有了手机,学生还可在学习生活的闲暇时间听听音乐、玩玩游戏,使身心得到放松。但由于种种原因,技校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打好文化课基础,学习成绩不理想,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以至于经常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指责和埋怨。很多学生十分怀疑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产生了自卑心理。而技工学校由于招生困难等原因,对在校学生管理十分宽松,对于违纪学生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开除。也就是说,凡是报名上技工学校的学生只要在校期间没有特别严重的违纪行为,无论学习成绩如何,都能毕业并就业。这就增强了部分学生在技工学校混日子的思想,使他们认为学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差不多。因此,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并不关掉手机,手机铃声不断,甚至在课堂上接打电话,严重者以接到电话有事为由离开课堂,把上课放在次要位置。 在技校课堂上利用手机听音乐、看视频、看电子小说、玩游戏者大有人在。而教师也无可奈何,只能批评教育,并无显著效果。若强行没收手机,也不好处理,因为要为学生保管,万一手机丢失或出现故障,无法向学生交代。可见,教师在管与不管以及如何管的问题上处于两难境地。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很多学生玩手机游戏、上网聊天到深夜,而在白天上课时睡觉。所以,学生滥用手机严重干扰了技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
甚至于出现了个别学生用手机炒股的现象。学生利用手中闲散资金买些股票,使资产保值、升值是一种理财能力锻炼,无可厚非。但迷恋上炒股,长时间利用手机查看股市行情,人在教室,心在股市,严重影响学习,就得不偿失了。如果操作不当,使来之不易的资金出现亏损,必然影响个人情绪,他们会更加无心向学,甚至影响个人的日常行为,产生不安定因素。
此外,学生不停地使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要消耗大量电能,充电的无序性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有引发火灾的可能。学生的手机没有有效的保管措施,时有丢失或被盗现象发生,学生之间有时因此互相怀疑,影响了团结。
对学生使用手机的几点管理建议
高科技通讯手段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与手机相伴,要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很不现实。如何管理好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已成为了考验技校管理者智慧的课题。
下面就在不影响学生正常使用手机的情况下,管理好学生手机使用的无序状态提出几点建议。
技校学生管理部门、教学部门以及后勤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解决好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管理部门以管理、检查、监督为主,教学部门以正面引导、思想教育、强化教学为主,后勤部门则以加强电源管理为主,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将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消除。
一要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要让学生知道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在课外时间与校外同学、家长进行必要的联系是应该的,利用课外时间听音乐、上网了解国内外新闻都是可以的,但在上课时间应关机,以免影响正常上课。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做好表率,上课时间关掉手机。
二要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自然会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这也是对技校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一个考验,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为了使学生乐于学习,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形式上下功夫,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活跃课堂气氛,即要营造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要把政府发给学生的助学金直接交到父母手中,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手机消费,从而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使用。
四要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把学生精力吸引到有益的课外活动中,比如开展球类比赛、棋类比赛,举办文学艺术班、书画班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也能使学生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可组织学生参加讲座,学习一些模范先进人物事迹,以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发扬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的精神。
五是学校严格手机充电管理。学生大量的手机充电不仅浪费学校的电力资源,而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应建立严格的充电规章制度,严格限制充电时间,规定充电次数,如每周1次(完全够一周内接、打电话使用)。也可实行收费充电政策,充电过程派专人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定位不明确,水平参差不齐,致使企业管理效率较低,甚至因为财务问题而导致企业破产。招聘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企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积极分析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以期培养出全面满足企业管理需要的财务专业人士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调查数据分析
为进行有关财务专业教学改革问题的研究,本文根据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企业类型,通过在招聘会上请招聘企业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共收到100家企业的有效问卷。根据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定位等四个主要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回收的问卷对以上问题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的要求
只有深入了解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业务知识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全面教育。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如图一所示:
企业除了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外,还对专业人才的法律知识、金融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经济学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以及数学知识有要求,其中对法律知识、金融知识以及企业管理知识的要求相对较高。
2.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
企业财务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势必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企业对财务人员素质的要求如图二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财务人员素质要求的问题上,企业更为重视敬业精神(18.21%)、责任心(15.86%)和职业修养(16.56%),以上三个方面是职业道德的主要要求,企业对职业道德的重视远高于对业务素质(19.88%)的重视程度。
3.企业对财务人员能力的要求
业务知识不等于实践能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能够有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比较重视财务人员的决策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而对这几项主要能力的关注也存在着差别,如图三所示:图中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更注重财务人员的公关能力,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决策能力。企业财务人员需要经常与银行、税务、政府部门等打交道,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公关能力。
4.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岗位划分
调查数据显示,100家被调查企业中赞成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存在差别、在具体工作中的作用不同从而导致财务人员与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有差别这一观点的占68.59%;赞成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差别不大,从而会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知识要求差别不大这一观点的占29.12%;而持财务管理就是会计这一观点,将二者等同的比例为2.29%。基于以上认识的差异,企业关于财务管理与会计岗位的设置也存在很大不同,将会计与财务管理分开设置的大约占35.12%,在会计机构中设置独立财务岗位的占28.59%,单独设置会计机构的占36.29%。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以及竞争的加剧,大部分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有了清楚的认识与区分,这就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企业关于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以及职业定位等四个方面要求的调查分析,能够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明确方向。根据以上分析,目前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尚存在以下不足:
1.重财务专业课程,轻相关业务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会计、财务、金融、税务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能融会贯通。而目前高等院校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尚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重视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而忽视金融、税务、法律等课程。法律、金融等本就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而教学中对以上课程只是停留在学生了解相关内容的层面上,并未让学生深入学习,有些院校甚至将这些课程作为考察科目,一学期结束学生根本不知道学了什么内容。这种教学状况导致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只要把财务管理课程学好就可以了,极为不利于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水平财务管理人才。
2.缺乏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财务管理在现实当中体现出更多的是对企业资金的管理,如果财务人员不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隐患,严重的甚至导致企业最终的失败。财务工作的这一特点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修养,相比业务素质,用人单位更看重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修养。目前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基本没有,高校将精力主要放在学生财务业务知识的培养上,对职业道德与修养的培养基本忽略,只是在大一的公修课《思想道德与教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缺乏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特点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课程。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很难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3.缺乏有效的实践课程
财务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的手段,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财务工作人员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更注重学生业务知识的培养,而轻视能力培养,主要表现就是缺乏实践课程,目前高等院校的实践课程基本上仅限于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增加ERP沙盘模拟实训课,而该课程虽是模拟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但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难以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效果。有些院校在毕业前安排了实习,但这些实习多以学生自由自愿的形式开展,学校没有相应的监督,也缺乏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难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4.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定位不明确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财务与会计是等同的,这一观点不仅在很长的时间内影响着用人企业,更影响着财务管理的教学工作。一些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与会计的教学目标上定位不明确,甚至出现混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课程与会计课程的设置基本相同,最多是在授课过程中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偏重于财务,而对会计专业学生更偏重于会计学,以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自身专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在职业选择上更多的是偏重于会计;二是教学方式基本相同,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财务理论,学会公式套用,缺乏案例分析与讨论课程。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财务人员与会计人员差别不大,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对策建议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管理手段的改进,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全面设置相关专业课程,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实际工作中仅具备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而欠缺金融、经济、法律、税务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很难全面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不懂金融、经济,就很难从微观以及宏观角度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准确把握。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因此,高等院校应全面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改变过去仅重视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而轻视相关专业课程的做法,切实加强对金融、经济、法律、税务等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在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同时,循序渐进地设置经济、法律、税务、金融的专业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提示学生学科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在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注意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2.增加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财务管理工作可以说是高危行业,财务人员没有较高的职业修养不仅可能给自身带来麻烦,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危机。为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素质财务工作者,高等院校在注重学生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必须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给予充分重视。一是可以在各个学期增加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以及财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操守;二是可以开展讲座,以反面教材作为宣传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
3.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
财务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注重理论教育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令学生眼高手低。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院校应充分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一是重视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ERP沙盘模拟等仿真软件开展教学活动,配合财务管理专业的学习开展案例分析课程,以增强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安排实习机会,高校可以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个学期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学习,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工作状况,摆脱过去学生实习的管理方式,将学生每个学期的实习状况进行反馈计入学分。
4.明确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定位
财务与会计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财务管理需要会计提供信息,以便于分析、预测和决策,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差别:会计主要是对实际发生事项的核算,财务人员需要决策和预测,财务活动中面临着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环境,需要对一系列突发事项作出迅速反应,这就决定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公关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等,从而要求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科教育上必须进行区分,明确财务不等于会计,在教学培养上两者应该是有区别的,从而促使高校真正按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以及企业要求进行学科教育,而不是按会计学科培养出顶着财务专业的名号实际仍以会计为就业取向的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温素彬,彭敏,王碧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09,(12).
论文摘要:以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实施特色建设的必要性、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障措施。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高校之间竞争的加剧,每所高校都想从各个方面努力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及办学层次,以此奠定在高校中的地位。对于国内重点大学而言,其综合办学水平和实力都领先于一般普通高校,因而不存在生存问题;而不少一般普通院校为了生存走上盲目求大、求全“趋同化”的发展道路。这一现状也直接影响着作为高校发展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早在2O世纪30年代。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提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至理名言,它昭示着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图书馆如何建设才能走出“百家皆有我也有,百家皆无我也无”的局面,这一问题已成为当今图书馆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1高校图书馆实施特色建设的必要性
1.1完善学校办学水平及提高图书馆的声誉
从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现状看,大多数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基本相同,即“百家皆有我也有,百家皆无我也无”。趋同化的馆藏资源难以吸引高校广大读者,特别是从事科研的教师队伍。作为高校发展三大支柱的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应当是其支持学校办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应以本校的学科专业特点来确定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藏书体系。建设应着重在“特色”二字上下工夫,即根据本学校的专业特色收藏图书,以提高资源的共享效果,力争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具有特色权威性,使其他院校无法替代,以此提升学校的品牌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馆藏的价值。提高图书馆的声誉。
1.2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得以合理利用
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图书馆将由各个特色馆藏组成,而衡量图书馆的标准不再是看馆藏多少,更重要的是看为用户提供了多少有使用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各高校图书馆应搞好各自的特色建设。特色建设能够弥补资源建设中的缺漏,最终形成整体优势与合力。特色馆藏最终不仅要满足校内用户的需求,同时还要通过对外开放服务,满足其他院校及社会渎者对特色馆藏的需要,使资源达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从而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1.3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信息时代,资源获取的多元化趋势使得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以及服务水平都提…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如不及时更新,没有自身的特色,相互重复,那么其生存就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发展就更无从谈起。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重新定位,科学地选择今后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只有搞好特色建设,突出自身个性化的优势,凝练特色学科方向、汇聚特色建设的学科队伍、推进特色建设发展、构造富有特色的图书馆文化和品牌竞争力,才能在学校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2高校图书馆特色建设的基本路径
2.1强化特色意识
高校图书馆的各级领导要把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统筹规划之中,这样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图书馆的特色工程建设,保障文献资源购置经费能够合理有效地分配到特色文献上。强化特色意识,就是树立个性化服务理念。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需要的就是改变传统服务方式,以知识服务来满足各类读者对知识的更高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真正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2.2整合资源及确定特色建设的范围
根据学校的专业学科强项,建设具有特色的图书馆馆藏。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上存在两种模式,即数量型模式和质量型模式。图书馆不能只走数量型的发展道路,重藏轻用,追求藏书数量,要做到质量和数量的有效结合,既要具备一定的藏书量和规模,更要重视藏书建设的质量。任何一所图书馆都不可能将所有的文献收藏齐全。因此,图书馆需要整合信息内容和技术,需要研究学校广大师生的层次机构、学科结构和科研状况,以此确定馆藏资源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和载体结构,确定馆藏重点建设的范嗣;同时,还要发展特色化建设.既要考虑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还要考虑将来为其他林业院校资源共享提供服务。
2.3强化特色服务能力的提升
图书馆开发特色资源,其重点是强化特色服务。采访人员是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的一个关键落脚点,其知识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质量的优劣。采访人员在资源存储和提供服务上,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的资源建设特色。这就要求采访人员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兼具计算机、外语等相关专业知识。另外,为了加强特色建设,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强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学科馆员应由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熟悉图书馆馆藏结构和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手段、较强文献组织加工能力的网书馆々门人员担任,在学科专业与图书馆问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满足对口学科研究人员的文献需求,提高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文献支持能力。
3图书馆特色建设的运作模式
为存本校及高校罔书馆发展巾占有一席之地,已具规模的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在成为黑龙汀省著名罔书馆之际,义开展了特色建没,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3.1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特色建设的基本原则
多年来,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紧紧用绕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彤成“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渎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人义关怀的服务特征、渎者满意的服务日标”的特色建馆指导思想,在人力资源、文献资源等方面的建设上走fH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1)坚持以特色建设为中心与教学科研相协’周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罔书馆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特色建设这个中心,即以“特色牵动、载体拉动、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原则来扎实稳妥地推进义献资源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学科体系、文化体系等方面的建设。特色建设遵循与教学科研相协渊的原则,突出学科性,以建设促发展,以有为促有位。
(2)坚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原则。以人为本是新时期依照科学发展观对渎者至上原则的延伸。该原则体现}}I图书馆服务的人义本质及罔书馆的人义精神,它也是我馆多年来工作(全天候一站式服务)的一大亮点,这仍是今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3)坚持科学性与整体性、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科学定位尤为重要。按照学校和我馆的发展战略,通盘考虑各种文献、人力等资源的建设问题,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一些优势学科(如林学、野生动物学等)已形成一定的资源,在其领域已显示独特的优势。要使之保持连贯性,将科学性与整体性、连贯性相结合,科学地配置。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图书馆的各项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全体馆员是罔书馆组织之本。只有广大馆员共同参与,承担起应负的责任,才能实现图书馆的发展战略。
3.2图书馆特色建设的主要奋斗目标
坚持以“建设东北林业特色图书馆”为工作主线,重点建设“三大T程”。即:以特色资源建设工程为核心、以特色服务建设T程为主导、以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为亮点,全面推进图书馆资源、队伍、学科、管理、基础设施、2l1工程等工作的展开,努力将罔书馆建设成为传播文化的阵地、知识更新的源泉、传承文明的摇篮、人才培养的沃土、东林义明的窗口及特色建设的标志。
3-3特色建设实现的具体保障措施
(1)找准定位,科学规划特色资源建设工程。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遵循“在巩固巾发展、在探索巾创新、在开拓巾突破、在捌研巾求实、在规范中提高”的原则.从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资源两方面人手。主要包括:一是合理配置々业义献与公共基础文献的比例、巾文文献与外文义献的比例,重点保障擘业文献的连续性和品种的完整性。二是以纸质文献、中文义献为主,保障基础性义献和素质教育义献的需求。专业研究性图书种类力求齐全,复木量较少;基础和素质教育罔书力求经典和权威,复本量较大;以电子文献、外义义献重点保障业性文献的需求。三是书以纸质为主,电子书适当补充纸质种类和复本的不足,定期通过义献借阑率统计、数据库使州统计、渎者定性评价、义献定量分析等进行订购评价,适时调整采购方向。充分做好灰色义献的调查研究、收集与开发丁作。同时,搞好与各系资料室的对接,做到义献资源共建共享:四是专业类期刊以电子版为主,同时保证印刷版期刊的特色和品种。五是多媒体资源在满足素质教育和基础性教育的前提下,按需购置々业文献六是多渠道采集、研究和开发特种文献资源:擘利义献、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技术标准、学位论义、政府版物、产品样本、技术档案等。七是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种类要齐全,将数据库内容重复性降至最低,于々业研究需要的数据库类型以一次义献为主、二次文献为辅,保证重点学科覆盖面,兼颐非重点学科。川于素质教育需要可以选择视频库、电子冈书等其他类型数据库。
(2)突出重点、科学管理特色服务建设丁程。存特色服务建设方面,罔书馆现有博十、硕十研究生44名.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16名,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擘业背景的人员占总数的20%以上。根据人力资源现状,展开个性化服务,开拓服务项目,完善服务体系使我馆在服务上能够上层次。使之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标杆。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图书馆要采取引进和培训、定向培养与实践锻炼、请进来与送fIJ去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业务精通、技术精湛、勇于创新和结构合理的高素质々业技术队伍。二是充分发挥我馆人力资源优势,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川的良好氛嗣,形成团队展开特色服务。三是改善服务手段,探索和开通VIP推送服务,确定VIP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四是基于VIP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研究用户的科研方向及各自不同的信息需求,做到事前采取分析制,事后采取总结制,通过网书推荐、学科发展动态研究、相关信息推送、集成化信息过滤等形式,为VIP服务对象提供点对面、点对点全方位、深入细致的特色服务,力争通过此项服务使我馆在学校确立有为、达到有位。
(3)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特色文化建设T程。在特色义化建设方面,不断提升馆员的文化素养,形成东林罔书馆精神,即: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人文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敬业乐业、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文化建设是特色建设的重头戏,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注重创新、丰富内涵、嗣绕核心,特色”贯穿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始终。一是以物质文化建设即图书馆环境建设为重点,对我馆内部环境进行整改,包括:门窗、连廊装饰、围墙修整、楼宁粉饰、办公条件改善、冈书馆网建设、绿化美化环境、各种文化设施建设等,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使我馆环境达到体现林业大学特色的花周式图书馆要求。二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特色内化为素质,使其成为一种精神、一种风格、一种文化。要提升其中的文化精神.深刻挖掘图书馆义化的内涵,展开内容丰富的各种文化活动,确立我馆文化建设“诚信、笃学、求实、创新”为基础的馆训。是以思想建设为纽带,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塑造图书馆职业精神,不断增强馆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制订与完善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
关键词:时间管理法;高职护生;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49-03
时间管理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下,通过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工作,本质就是一种个人的作业计划,教会人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增强个人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现代管理实践中,时间管理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研究是把时间管理法应用于高职大一护生的学习实践,实施时间管理方面的干预,观察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护理教育领域的应用,现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级护生。入学的高职大一护生共分为4个大班,抽取其中一个大班,学生人数为161人。然后再随机分组,获得对照组学生80人,实验组81人。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神志清楚,自愿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愿意配合本课题研究的学生。
2.调查工具。①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由黄希庭等编制,该量表1共有44个项目,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3个分量表组成。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1~0.81,重测信度在0.71~0.85。本量表每个条目采用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5点评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越高。调查问卷量表编排于试卷上,量表前附有指导语和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的主试均由教师担任。采用以班为单位集体施测,统一指导语,问卷当场收回。干预前发放161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93.8%,其中观察组76份,对照组74份。两组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总分数据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后发放调查问卷161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95.0%,其中观察组81份,对照组71份。②考试成绩包括第一学年两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涵盖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及期末试卷考试成绩),共有25门考试科目的成绩。
3.研究方法。观察组学生,实行时间管理法的教育,包括讲座4学时、时间管理互相沟通2学时(1学时为45分钟);每一个月的自我时间管理的自我记录和改进作业;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两周的时间管理自我记录表;对照组学生无上述时间管理法的干预措施。讲座具体干预内容如下:①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向观察组护生介绍大学三年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我时间管理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学习时间管理方法,并加以应用。②学习时间管理的常用方法,介绍如下:a.ABC时间管理法是美国企业管理顾问艾伦・莱金(Lakein)创立的,提倡编制每日工作时间表。首先,在每天工作开始时,对全天工作列出清单,然后根据事件特征,将一天要做的事情分成ABC三类:A类即最重要且后果影响大的事情;B类即重要但影响不大的事情;C类即无关紧要的事情。其中抓紧做的是A类,B类次之,C类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必理会。b.时间“四象限”法。著名管理学家科威提出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又不重要。对于既紧急又重要的事务――尽量减少;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务――可以委托授权;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务――尽力去放弃。c.帕累托原则又称为“80/20法则”或“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的,最初是用于经济领域中的决策。其中的内涵是:如果工作项目以价值排序,一般来说,80%的价值来源于20%的价值。因此,作为学生要做的是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时间表,找出那些最优价值的20%的项目,尽量压缩低价值的时间浪费,将时间管理的重点放在真正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的事情上,以提高学习的效率。③学习时间管理的技巧,学会授权和拒绝的艺术。学会授权和拒绝艺术也是合理使用时间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减少时间的浪费,有效地利用时间,管理者必须学会拒绝承担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责任,以保证完成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另外,要避免“时间陷阱”。最危险的“时间陷阱”就是活动轮回,即漫无目的的行为反复循环出现。宜采取的针对措施为:明确列出有价值的学习目标,并为各目标保留执行所花费的时间,按照计划实施,并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估。④学生时间管理沟通和指导。包括学习时间、课余时间、睡眠时间的管理沟通和指导。⑤时间管理自我记录表,学生自我计划和评估时间管理活动。
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学生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及第一学年两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
二、结果
由上可见干预前尚不能认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学生ATMD量表总值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学生在干预前时间管理水平无显著差异。
说明干预后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按照每个学生总得分计算,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说明在干预后观察组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没有比对照组学生高。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三、讨论
根据2001年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中的论述,一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是这个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但是时间管理技能可以通过实践来形成。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能够降低学习倦怠的状况,学习成绩也能提高。从本次研究观察的指标看,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时间管理水平从统计学角度来说没有显著差异,两次期末考试成绩也无显著差异。预先设想并实施的时间管理法的干预措施,没有达到在实践中提高护生的时间管理水平,从而没有促进学习成绩提高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因素较多,时间管理水平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已有的多项研究也表明,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积极等现象。如何提高高职护生的时间管理水平呢?在可以查询到的文献中,对时间管理量表的研究和学生利用时间的状况调查较多,实施干预方案目前没有查询到。本研究采取的是讲座、指导沟通、自我时间管理记录的方式,但是成效不显著。因此,应该继续探讨其他提高个人时间管理水平的方法,在具体的指导中发挥优势。
总之,本课题对学生的时间管理情况进行了干预,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和观察。在护理教育改革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观念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罗增辉,师宾.护士长做好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06,(2):48-49.
[2]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3]李黎明,等.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46.
[4]鞠梅,陈海英.护理管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34-45.
[5]杨险峰.80/20法则与秘书时间管理[J].秘书之友,2011,(1):39-40.
[6]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7]易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感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9):1081-1085.
基金项目:本课题是2012―2013年度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类B类项目(ZB12663S)
(一)“征求意见稿”引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原则,即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实行“权责发生制”可以解决“旧制度”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产生的收入成本不实,债权债务不实,事业结余不实等问题,可以为决策层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比较全面、及时和准确的会计信息。
(二)“征求意见稿”要求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折旧”和“摊销”是对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进行弥补。在会计核算中,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损耗程度进行补偿的方法即为折旧(摊销)。通过折旧和摊销,一方面可以完整地体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转移和补偿;另一方面可以准确地反映高等学校真实的资产状况。
(三)“征求意见稿”将基本建设收支并入高等学校“大财务”统一核算“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在建工程(含基建工程)”用于基本建设支出核算,取消了“自筹基本建设支出”。《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已将“基本建设支出”作为“教育支出”的组成部分,即“教育支出”既包括“教育事业费”,又包括“教育基本建设支出”。因此,基建收支并入“大财务”统一核算既可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相衔接,又可全面、准确反映会计主体全貌。
(四)“征求意见稿”完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报表体系一方面,根据“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完善了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的相关栏目;另一方面,增加了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反映高等学校预算收支情况、基建收支情况和现金流量等。财务报表体系的完善,可以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
(五)“征求意见稿”增加“进行绩效考评”与“防范财务风险”等内容“绩效考评”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高等学校或其所属单位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的综合性评价。通过绩效考评,可以合理配置高等学校资源,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高等学校财务风险是伴随着高等学校筹资多元化尤其是银行贷款的产生而出现的。强调“防范财务风险”,从一个侧面确认了高等学校资金来源多元化尤其是负债办学的局面,但重点要关注融资尤其是负债的“度”。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将“捐赠收入”从“其他收入”中单列出来,以适应高等学校捐赠收入日渐增多的客观形势;增加了“依法加强票据管理,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完整编制决算”,“建立科学的财务指标体系”。取消了“上级补助收入”,合并进入“政府补助收入”;取消了“经营收入”;用“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取代“结余及其分配”。
二、“征求意见稿”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征求意见稿”对高等学校预算与核算工作的影响一中权责发生制要求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因而在编制预算时要对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有更准确的预见;二是会计核算基础的改变,对学费、住宿费、应付工程款(设备款)等作为收入和负债的确认,需要有完全区别于收付实现制下的思维模式,充分运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准确确认债权、债务、收入和支出等;三是核算会计科目和预算会计科目的平行设置,要求核算能够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供预算使用,同时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核算的质量。因此,“征求意见稿”将进一步密切核算和预算的关系。
(二)“征求意见稿”对高等学校资产负债率与融资工作的影响 一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不含文物和陈列品)、无形资产按年限平均法分别进行折旧和摊销。作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备抵项目,折旧(摊销)将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资产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高等学校按权责发生制反映债务,这将使“旧制度”无法反映的应付工程款(设备款)等作为负债在当期反映,必然使高等学校“隐形”债务“显形”化。以上两方面使高等学校资产负债率大大提高,进而影响高等学校融资工作。
三、“征求意见稿”的完善与改进
(一)“征求意见稿”与“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不匹配 “征求意见稿”的财务报表中包括有“现金流量表”,而“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无此表;“征求意见稿”虽将“上级补助收入”合并进入“政府补助收入”,但“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仍有“上级补助收入”会计科目;“征求意见稿”已经取消“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也无“后勤收入”和“后勤支出”的说法,但“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有“后勤收入”和“后勤支出”会计科目。
(二)“征求意见稿”对二级管理人员保护减弱 “征求意见稿”规定“校内二级财务机构主管人员的任免、调换,须由学校财务处(室)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相比“旧制度”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对二级财务机构主管人员的保护力度有所减弱,建议参照“旧制度”的提法,即“校内二级财务机构主管人员的任免必须经过上一级财务主管部门同意,不得任意调动和撤换”。
(三)“征求意见稿”缺乏科学与实践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规定“规模较大的学校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相比“征求意见稿”的提法,教财[2007]1号文件的提法更科学,更切合高等学校实际。
参考文献:
[1]朱爱丽、贾天银、陈长亮:《征求意见稿变化及其影响》,《财会通讯》(综合上) 2009年第12期。
[P键词]机制创新;班主任;绩效工资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由此可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很多学校,多数教师不愿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着学校管理机制的问题,必定会制约学校的发展。
一、精准判断制约学校发展的真问题
学校的机制创新,既要大胆积极,又要稳妥务实。而机制创新的前提是找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客观的分析。正确归因,才能使机制创新取得实效。
2015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侨谊中学在学年结束前按惯例进行下学年工作意向调查,结果在全校近百名专任教师中有超过90%的教师强烈表达不愿意担任班主任一职。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学校首先对教师畏惧班主任工作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一方面由德育处梳理班主任日常工作和一年中所有其他工作;另一方面广泛听取年级组长、班主任的意见,开展专题研讨。调查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管理难度增加。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个人素质提高,对学校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自特殊家庭或单亲家庭的学生比例升高,使学生思想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增加;有些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少数家长甚至过分维权,使班主任感到无奈和委屈;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也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影响,等等。二是班主任工作量增加。根据现有编制,教师是在教学工作量满额的情况下担任班主任工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很多班主任经常要利用业余时间与家长沟通,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受到影响。三是班主任的工作标准提高。随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办学品质的提高,学校对全体教师包括班主任工作设定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教师对班主任工作产生畏难情绪的原因主要在于工作强度大和思想负担重。所以学校决定,先从为班主任减负着手,大胆进行机制创新,改善班主任生态环境,打消班主任工作顾虑,为班主任赢得和谐的家校生态链。
实践证明,学校科学改革与创新的前提,就是通过多途径、多角度、多方面地发现和了解校情,对制约学校发展的真问题作出精准判断和客观、准确的归因,然后才能结合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对学校发展作出理性、科学的决策。否则,改革力度越大,其推动学校偏离发展轨道的可能越大。了解校情可通过以下途径。
一是有效的课堂观察。教师是一个学校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任何一所学校要得到发展,首先要在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上做文章,所以了解教师水平就至关重要。课堂是观察教师管理及专业水平的最佳场所。管理者要做到听课全覆盖,对教师个体而言,尽量能将随堂听课和教师有准备的课堂观察相结合。要使得课堂观察有效,教育管理者自己先要“备好课”,即要预先对本课的目标要求、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通过课堂观察对教师形成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二是有效的沟通和访谈。沟通可以拉近管理者与教师心灵之间的距离,心灵的距离越近,就越能相互理解与支持。课堂是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沟通时永不枯竭的话题,除了与教师讨论教育教学问题,也可以对教师进行个体访谈,还可以通过参与学科、年级集体活动,从中感受群体氛围、个体特点,听取学科、年级的问题反映。
三是有效的主题调研。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越尊重教师的意见,就越能激发教师关心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对学校阶段性重点工作或机制改革,往往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要积极发挥工会、教代会和理事会等机构的作用,也要广泛听取学校民主人士及不同群体对学校机制改革、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使决策更客观、更科学。
四是有效的常态巡视。这是直观地了解班级学生状态、各班班风和教师管理最直接的渠道,也可从中发现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亮点和不足,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和困难。经常巡视也有利于对偶然性问题或常态问题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
五是有效的亲历教学。管理者可以有计划地选择不同班级和年级蹲点,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学问题和学生问题。尤其是遇到有“特殊”学生的班级,要主动选派管理者担任该班的教学工作,现场跟踪研究“特殊”学生的行为,用实际行动告诉教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共同努力”,让学校成为教师的坚强后盾。同时还可以为学校教学管理与改革决策获得第一手资料。
二、机制创新是助推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制约学校发展的共性问题的解决,只有依靠机制创新,才能使学校得到持续发展的动力。但创新的目的要切实符合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要有政策依据,要争取绝大多数教师的支持,合乎绝大多数教师认同的逻辑,要对问题进行整体思考作出系统解决方案等。
2015年,学校针对90%以上专任教师不愿做班主任的情况,制订了《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关于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学校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依据《教师法》《无锡市事业单位岗位说明书》、本校各级岗位工作职责及有关管理规定制订《意见》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工作,营造全员育人氛围,减轻班主任负担和压力,更好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并为教师职务聘任、岗位晋升、评优等创造条件。《意见》中将班主任工作与教师晋级、职称挂钩,增设副班主任,并明确了详细的岗位职责与奖励办法。《意见》还对学校德育处提出了要求,规定德育处要规范、完善德育常规管理、科学合理安排德育活动,全心全意为学生和班主任服务,真正为减轻班主任负担着想,阶段性工作突出重点、分解任务,整合活动;积极有效地调研班级管理中的难点、焦点问题,为班主任排忧解难,利用班主任半月谈等机会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和帮助,和班主任一样,要对副班主任进行定期指导培训。
在将《意见》提交教代会讨论之前,征求了不同年龄层班主任代表的意见。将《意见》提交教代会讨论时,教师代表提出了副班主任的人x能否自由选择、要明确副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等问题,于是,在《意见》中又增加了“副班主任人选在尊重班主任意愿的前提下安排”,以及“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等内容。考虑到有些班主任年富力强,无需配备副班主任的情况,还规定了奖励措施。
最终,教代会全票通过《意见》。2015年新学年开学后,所有班主任、副班主任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工作。2016年的教师工作意向调查显示,愿意做班主任的人数比例增加到85%以上,即使有暂不愿担任班主任的教师也都注明了原因,加以说明。全体教师呈现出积极向上、敬业爱生的精神面貌。
三、学校机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机制创新与制度维护同步的原则。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学校每年要对改革举措征求意见,根据新情况对现有制度进行微调。如绩效工资制度,学校每年都会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微调意见,交由教代会讨论,以作出相应的调整或补充。
二是坚持追求结果与注重过程相结合的原则。任何一项改革都或多或少地会影响部分群体的利益,所以在改革举措推出之前,要广泛深入地做好沟通、协商工作。既要平衡绝大多数教师的诉求,又要使改革起到激励作用。通过广泛、耐心、细致、深入地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以取得理解和谅解;通过恰当地做好宣传工作,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正是通过采用这些策略,最终,学校的绩效工资制度,在不同岗位和工作成效之间拉开了明显的差距,并在教代会上得到全票通过。
三是坚持系统思维原则。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是相互联系或交叉的,所以对某一具体工作进行改革或调整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其关联进行整体思考;对教师某方面的工作提出规范意见时,要对其权、责、利同步思考。如班主任工作制度改革,既要思考班主任工作本身,又要对德育管理部门提出要求。不能只用单向思维解决问题,要多角度或换位思考,站在多方的立场体会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是坚持刚性制度创新与人文关怀不可偏废的原则。刚性就是制度的严肃性,就是要有原则。在管理过程中,刚性管理是主旋律。如果在教育的法规、学校的理念、教学质量面前不能坚持原则,学校就难以立身,对敬业勤奋的教师也是一种伤害。但刚性不代表没有温度。机制改革一定会损失一部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人文关怀作为基础,只依靠制度,也许会事与愿违。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尊重、信任、关爱教师,特别是在教师遇到挫折时,多点宽容,多点真诚的帮助。只有平时温暖教师,才能在学校发展大局中得到教师的理解与认同。
本文以“摘要+简析”的方式,对其中提出的一些创新意见,以及读者较为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解读。
预防体系:制定标准,专业服务
《意见》指出,完善有关学校安全的国家标准体系和认证制度,不断健全学校安全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标准并予以推广。根据学校特点,以保护学生健康安全为优先原则,加强重点领域标准的修订工作,尽快制定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形成有关学校安全的国家标准体系。建立学校安全事项专项认证及采信推广机制,对学校使用的设施设备、教学仪器、建筑材料、体育器械等,按照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规定,做好相关认证工作,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简析】近年来,由“毒跑道”、劣质体育器材、不合格校舍引发的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对于学校使用的设施设备、教学仪器、建筑材料、体育器械等尚未制定系统的强制性认证标准,导致相关商家在主观或客观上制售出了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倘若能够像管理医疗器材的生产与销售一样,制定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强制性标准和认证制度,那么校园安全事故必将大大减少。如今《意见》就此提出要求,各有关部门应抓紧落实,尽快完善学校安全的国家标准体系和认证制度。
《意见》要求,探索建立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专业服务机制,积极培育可以为学校提供安全风险防控服务的专业化社会组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引导和支持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机构、组织,研发、提供学校安全风险预防、安全教育相关的服务或产品,协助教育部门制定、审核学校安全风险防控预案和相关标准,组织、指导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安全演练、预防和转移安全风险等工作。
【简析】把专业的事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能把事做得更专业,效果将更好。在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中,虽然学校是责任主体,但并非每一件事情都得自己去做,在安全预案制定、安全器械布控、安全演练和学校安保队伍建设等方面,学校可以交给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完成。当然,其前提是有必要的资金支持,为此《意见》提出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进一步减少学校的运行压力。
管理机制:落实责任,警校合作
《意见》指出,学校要明确安全是办学的底线,切实承担起校内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对校园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健全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落实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责任,狠抓校风校纪,加强校内日常安全管理,做到职责明确、管理有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学校应当积极组织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等,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
【简析】此处强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学校应当积极组织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等,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是对近年来某些学校取消春游、长跑等户外活动的回应。但什么才算“风险可控”,《意见》没有提出具体标准,也很难提出具体标准,需要学校会同相关部门和相应的专业机构,积极制定安全预案,想方设法为学生增强体质、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而不是因噎废食。
《意见》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公安机关和学校要在信息沟通、应急处置等方面加强协作,健全联动机制。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完善与维护校园安全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设置形式和警力配置,加强学校及周边警务室建设,派出经验丰富的民警加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指导。要将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接入公安机关、教育部门的监控或报警平台,并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共享平台对接,逐步建立校园安全网上巡查系统,及时掌握、快速处理学校安全问题。
【简析】目前,不少地方已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警校合作,但仍存在合作不紧密、“走过场”等问题。为此,《意见》提出了多项举措进一步加强该项工作,其中的“将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接入公安机关、教育部门的监控或报警平台”,能为学校处理突发事件提供更便捷和迅速的通道,更有利于保障校园师生的安全。
事故应对:统一领导,依法处理
《意见》指出,学校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地方政府要在第一时间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统一领导,及时动员和组织救援,并开展事故调查、责任认定及善后处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故,应当优先对受影响学校开展救援。教育部门应当指导学校建立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健全学校安全事故的报告、置和部门协调机制。在校内及校外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应当及时组织教职工参与抢险、救助和防护,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简析】统一领导,优先救援,体现了国家对学校师生安全的高度重视。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意见》对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除了相应的救援措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安全事故报告”等也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举措。事实证明,及时准确公开信息,积极面对媒体报道,主动接受舆论监督,才是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正确方式。
《意见》要求,健全学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和处理制度。发生造成师生伤亡的安全事故,有关部门要依法认定事故责任,学校及相关方面有责任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学校无责任的,要澄清事实、及时说明,避免由学校承担不应承担的责任。司法机关要加强案例指导,引导社会依法合理认识学校的安全责任,明确学生监护人的职责。积极利用行政调解、仲裁、人民调解、保险理赔、法律援助等方式,通过法治途径和方式处理学校安全事故,及时依法赔偿,理性化解纠纷。对围堵校园、殴打侮辱教师、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等“校闹”行为,公安机关要及时坚决予以制止。
【简析】近年来,“校闹”行为猖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别地方和学校在处理校园安全事故时未能依法处理,存在“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心理。对此,各地除了执行《意见》提出的要求外,还应进一步引导学校树立法治意识,强化法治思维,通过法律手段处理突发事故,逐渐消除“校闹”存在的土壤。
风险化解:共同分担,多方支持
《意见》提出,建立多元化的事故风险分担机制。学校举办者应当按规定为学校购买校方责任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投保校方责任险所需经费从公用经费中列支,其他学校投保校方责任险的费用,由各省(区、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各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实际合理确定校方责任险的投保责任,规范理赔程序和理赔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积极探索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校外实习、体育运动伤害等领域的责任保险,充分发挥保险在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方面的功能作用。
【简析】通过保险理赔,能有效分担校园安全风险,化解安全事故带来的矛盾。当前,购买校园安全保险是根据自愿原则,部分家长不愿投保,一旦出事势必存在赔偿难题。对此,《意见》提出了部分投保经费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承担,是教育惠民的重要体现。此外,政府、学校仍需引导家长进一步增强保险意识,主动分担学生在学校期间因意外而发生的风险。
《意见》要求,积极构建学校依法处理安全事故的支持体系。各地要采取措施,在中小学推广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增强事故发生后的舆情应对能力。要发挥安全风险防控专业服务机制的作用,借助专业机构在损失评估、理赔服务、处理纠纷等方面的力量,帮助学校妥善处理事故。教育、司法行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在有需求的县(市、区)设立学校安全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吸纳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社会公信力、知名度,热心于调解和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担任人民调解员,依法调解学校安全事故民事赔偿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