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第1篇: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原则;制度变迁;制度创新

课题项目:2009年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09079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一、合作社制度的历史变迁

合作社制度是指包括体现合作社性质、宗旨、目的、价值的合作社原则以及合作社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内的规则体系。研究农业合作组织制度创新应以研究合作社制度的历史变迁为切入点。

(一)合作社的历史发展。合作社在各国的发展进程虽不尽相同,但就世界范围内,以合作社原则发展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等因素为主线,可分为五个阶段:

史前期:1844年现代意义上的合作社——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诞生前。该阶段的合作社从今天所研究的合作社制度内涵角度讲都不具有典型性,可称为史前期。

初创期:从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产生至18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创建。该阶段合作社大量涌现,消费、生产、信用、农业合作社在这一时期均已形成。各国有关合作社的最初立法基本完成。

发展期:从18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成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国际合作社联盟的成立加强了各国合作社组织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各国政府也开始更为积极地扶持合作社发展。合作社立法大多从综合性合作社法转向了各类专业合作社法。

成熟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七十年代。这一阶段,几乎所有发展

(四)利益分配机制。(1)分配方式。收益分配方式主要有:按经过组织销售的产品数量分配、按经由组织销售的产品价值分配、按提供给组织的资金分配、不分配利润(其收入全部用于组织的开支);(2)分配项目。盈余分配项目包括:公积金、公益金、风险基金、二次返利和按股分红。能够提取公共积累的组织占一半稍多(各组织提取的比例不等)。二次返利的标准主要有按成员的交易量、交易额、股金等。二次返利的分配范围主要有:在所有与合作组织发生交易的会员和非会员中分配、在全体成员中分配、在持股成员中分配等。

上述运行状况表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国际合作社的发展相比,一方面需要加强规范;另一方面需要在入社条件、资金来源、利益分配等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推进制度创新,促进组织发展。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

任何组织的制度安排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适时的制度调整和创新不可避免。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原则。原则是对客观规律的总结和反映,研究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原则,对于指导创新,实现其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现实问题原则。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矛盾就是问题,就是差距。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在哪些方面取得创新突破,首先取决于它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什么。

2、发展趋势原则。从问题出发是立足当前,创新更要立足长远。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必须研究社会经济、农业经济、整理

第2篇: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我国内需不足,原因有四点:一是过度依赖外需所致。二是投资消费需求失衡导致。三是与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四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所引起。从深层次分析,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增加而非效率提高拉动。过去几年间,我国资本回报率出现了明显下滑。为了保持投资增长的速度和规模,不得不通过排斥消费的增长来扩大投资。从而导致收入分配失衡,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消费难以拉动,内需难以扩大。

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发展不是基于人口、财富的积累性增加而造成的规模扩大,所谓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整个经济社会不断实现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及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可见,熊彼得所谓的发展,本质上就是创新,他把创新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资源利用,这种模式带来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缺乏创新能力。现在,这两方面的潜力已经不大,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根据熊彼得的理论,创新不仅是单一的革命性的技术发明,而应该是全方位的,如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等。这些对扩大内需都有重要意义,都能够促进效率提高,拉动有效需求扩大。其中,制度创新尤为重要。因为制度创新是完善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的根本手段,其意义在于发挥改革红利的作用,因此,制度创新更具有根本性意义。

制度创新意味着对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一系列规则的变更。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制度创新的直接结果,推动社会进步是其最终目的。制度创新滞后是造成我国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简单而言,由于我国现行体制机制的市场化和法治化滞后,政府主导经济,其直接控制的资源过多,且政府行为缺乏规范性,资源配置并非遵循效率原则,加之主要依靠低要素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导致投资效率低下,限制了有效需求的扩大。政府替代市场,必然造成对市场的挤压,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就会出现供给不足甚至缺位的情况。

因此,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要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处理好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关系,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从而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内需扩大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使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进一步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为此,要树立“有限政府”的理念,按照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划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建立制度框架和法律规范,并将两者关系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防止政府越位操作。为避免行政审批权扩张,应设立必要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以促进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转变,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使民间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场、企业和社会的空间扩大了,市场的自由度和活力必然增强,提高投资效率和扩大内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都必须通过改革的深化来推进。通过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环境和宽松市场环境的营造与改善,增强其自主创业、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的能力。用改革的方法和市场的方法推进创新活动及创新体系建设,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使我国经济增长能够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更快摆脱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依赖。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发现,改革每迈出重要的一步,就会推动创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正是由于30多年来我国经济政治等领域的改革,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克服阻力,破冰前行,为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使创新活力不断被激发出来,支撑着国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顺利实现了经济起飞和快速发展,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有体制和制度还是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在资源配置上,创新驱动面临着条块分割造成的资源封闭、分散、重复建设,使创新效能受到了影响和限制;在创新主体建设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不够突出,核心技术自给率低,产学研等环节的结合不够紧密,科研成果利用率不高;在管理层面上,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管理方式和方法与创新规律和要求不相吻合,不利于创新活力的激发;在人才培养上,缺乏吸引、培育和使用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措施,评价人才的机制和方法不够合理,创新能力施展的环境还不够优化,等等。

实践证明,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政府自身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上。党的十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政府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政府转型,实现政府从经济建设型角色向公共服务型角色的转变,建立一个以保证市场经济体制高效运转为目标的廉洁政府,强化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要按照党的十的要求,着力推进政府自身的改革,并以此带动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包括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垄断行业改革以及城乡发展制度改革等。通过改革,革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障碍和束缚,推进全社会创新潜力的再激发,创新资源的再整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内生增长,有效拉动内需。

第3篇: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有更高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要对农业科研单位的物质资源进行更好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经济管理对于农业科研单位其他管理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

二、农业科研单位经济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很多农业科研单位都存在管理观念落后的毛病,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没有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不能准确用他来指导农业科研单位的日常经营与管理活动。很多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者以及领导者都以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为主,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落后。就算有少部分的农业科研单位有一定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其也没有从本农业科研单位的具体实践出发进行综合利用,更没有发挥出农业科研单位经济管理应有的水平和功能。

2.管理制度欠缺

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是我国目前很多农业科研单位面临的另一个经济管理问题。很多农业科研单位管理制度在单位管理过程中只是一个摆设,没有引起农业科研单位的足够重视以及得到具体落实。很多农业科研单位只重视眼前的经济效益,并不重视建设自身的经济管理制度。此外,还有很多的农业科研单位重在落实管理制度程序化的执行,但是其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并不会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周边大的经济环境变化而更新新的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着各种缺陷,无法适应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甚至还造成资源浪费。

3.内部的控制管理缺乏

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管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内部的控制管理,由于没有很好的危机管理意识,很多的农业科研单位根本无法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推出的全面的经济管理更是纸上谈兵。多数农业科研单位为了有效控制成本,都是采用财务审计的手段。而通过总结经济管理的实际经验发现,单纯的财务管理并不能完全有效控制成本。

三、农业科研单位经济管理的创新路径

1.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是指要具备新的经济管理理念,要用与时俱进的思维与视角来看待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要革除掉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用满足现代农业科研单位经济管理需要的理念来指导农业科研单位的日常运作与发展。农业科研单位的所有科研工作者都必须要具备理念创新的意识,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员工,都必须要用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来推动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

2.制度创新

农业科研单位要发展就必然要选择制度创新,这不仅有利于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管理,更能够保证农业科研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和运作。为了能够让农业科研单位经济高效运转,使其内部体制框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规律以及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就必须要进行制度创新。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经济之所以农业发展很快规模很大,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具备有效的经济组织。

3.坚强内部监督控制

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的加强也能促进经济管理的有效进行,农业科研单位要实现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运营目标,就必须将内部监督控制落实到实处,来推动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面临变化万千的市场环境中,农业科研单位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内部监督控制,让农业科研单位在严谨的内部组织结构中进行日常经营,得以不断的发展。内部监督控制的加强要以财务管理为主,要有计划地监督控制农业科研单位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和控制,使农业科研单位更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四、结论与建议

第4篇: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组织形式

农业市场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当前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的具体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这种形式大体有两类:一是以村组集体组织为核心,以农户为成员,以组织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服务为内容而形成的组织形式;二是以大户为核心,以专业户为主要成员,以某种专业品的加工、流通为内容而形成的组织形式。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农户的小生产、小流通转化为大生产、大流通。

“公司+农户”。这种经营组织具体又有“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生产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以合同为纽带,以公司的市场化经营为导向,在不改变的基础上,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的大生产、大流通,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实践表明,这种组织形式是农业市场化经营前景广阔的一种形式。

股份合作经营组织。这种形式多是由农民出土地或劳务,农业科技人员、工商企业等出技术、资金等组合而成的,其利益分配机制是按股分红。这种组织形式是在的基础上,通过自愿结合,集中生产要素,优势互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实现农户与市场对接的,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民营农场。这种形式主要是由工商业资本或种田能手,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承包、转包、租赁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利用雇工方式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而形成的。民营农场由农场主实现与市场的对接,直接形成大生产、大流通。这种形式目前在农业市场化经营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农业市场化经营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形成有利于农业市场化经营的明晰的产权制度。只有产权明晰,才能为实现外部效应更大程度的“内部化”提供动力,才能产生竞争,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为了实现产权明晰,应重点做好这几项工作:首先,清晰地规定农业生产资料、工商业的农业投资、农业经营实体等的产权关系,保护其产权的实现;建立土地产权的最严格保护制度,在农用地的流转和买卖、治理及结构调整等问题上,充分体现农村集体的所有权、农民的使用权所应享有的利益。其次,制定维护和规范“公司+农户”等市场化经营组织正常运行和利益实现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其经营行为和惩罚其违约行为,降低“公司+农户”等组织的交易成本,保证经营组织的正常运行。再次,制定对产权保护执行情况的检查程序,以保障制度执行的公开、透明和有力。

第5篇: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一、服务型导向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内涵和价值追求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管理模式单一,研究生部集中管理,统揽一切,重管理,轻服务,沟通不畅,政令不通,已经不能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明确了“培养质量至上,服务师生为本”的创新思路,采取了“凸显服务意识”的管理模式,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全局统筹观念下保证了研究生教育的高效、良好运转。新公共服务理论由罗伯特•登哈特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2年登哈特在其新著《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详尽地阐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就是公共服务的价值和力量、强调公共服务的价值和灵魂,是一种与传统“统治的与管理的治理模式”相异的、新的、代表着未来治理趋向的理念。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一种公共产品,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公共教育事业的部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履行国家教育职能,提供教育公共产品,可以比照服务型政府对行政部门的要求,创建服务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因此,建立服务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不仅是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而且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种延伸。服务型导向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可以界定为:研究生管理部门遵从学生、教师的要求,在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学生、教师、参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其他部门和社会方面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服务,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协调、持续发展,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提供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责,明确教育管理为研究生教育培养活动服务,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

二、服务型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特征与路径分析

以人为本、电子教务、制度创新、参与管理是基于服务型导向的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的四个核心价值和特征。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服务型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型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以人为本是管理者的一种管理方式或理念,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建设服务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就是要从服务的理念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将服务理念渗透到教学管理之中,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保证,建设服务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

1.加强专业化建设。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具备科学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科学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专心致力于研究生教育发展事业。

2.强化学习创新。通过团队学习,提高文化修养和亲和力,建设一支富有活力和创新力的高素质的学习型管理服务团队,并实现内部关怀向外部关怀的延伸,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从而向广大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提供优质、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3.严格考核制度。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完善奖惩机制,实行职员职级制和聘任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竞争上岗,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能。

(二)电子教务

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电子教务,有效配置和利用各类优质资源,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转变培养方式,对促进研究生教育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电子教务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全新的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优化事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降低管理成本,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公开的教学管理模式,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吸引广泛的参与,全方位地向师生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以服务为目的、以师生为中心的电子教务的有效实施,为管理部门提供新的理念,确立“以人为本”、“服务中心”的管理价值理念,并积极引导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机构的变革、权力分配的调整,实现管理部门的职能由控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使得管理部门能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管理模式。电子教务一般包括两个信息平台的建设:一个是研究生教学管理网站建设,包括通知新闻、规章制度、招生信息、管理队伍等板块信息的和维护;一个是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包括学籍管理、导师信息管理、学位论文管理等。信息化建设是基于服务型导向的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实现研究生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便捷化。

(三)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通过引入一项新的制度安排来代替原来的制度,以适应制度对象的新情况、新特征并推动制度对象的发展。制度创新是创新之本,通过制度创新来巩固创新的成果,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制度创新是保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动力,制度建设是服务型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前提和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基本文件,规范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从制度上明确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活动中主要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并使之相协调,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包含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方面是面向服务客体(师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做到研究生各项管理活动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如我校出台了《燕山大学研究生教务管理规定》、《燕山大学研究生培养校院两级管理暂行办法》、《燕山大学研究生业务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另一方面是面向服务主体(管理人员)的研究生教学管理队伍的制度建设,包括岗位的合理设置与科学管理等,如《燕山大学研究生学院文明服务规范》、《燕山大学研究生学院机关干部文明服务守则》等。

第6篇: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途径

    1 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环节,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对于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不仅总体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企业管理也比较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也被陆续引入,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的局面有了较大改观,涌现了一大批管理水平较高、技术研发能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企业。但也应看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企业尤其是从事竞争性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市场拓展上,相对疏于内部管理,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 企业管理创新要点

    2.1 企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自身实际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生产力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其创新和发展必然要求作为生产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管理为自己提供最有效的发展形式。无论培养选拔科技人才、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加强科研设施建设,还是培育企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都要通过管理观念的创新、管理方法的探索、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由于管理科学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我们在进行企业管理创新时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国外企业管理理论中的制度前提和人性假设与我国的国情、社情不相符合,如果完全照抄照搬,必然导致“水土不服”。

    2.2 企业管理创新重视战略管理

    战略谋划是企业的灵魂,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所面对的世界“超级队”——跨国公司的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工夫。企业战略创新首先是指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今后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因此,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必须放眼全球;另外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核心竞争力也叫核心专长,就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资源。今后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来展开。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如顾客价值,竞争者和替代品的变化。顾客价值是指产品或服务提供的效用多少。面对变化了的顾客价值,应采取的措施是重新选择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避开变化了的顾客价值;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预测、跟踪并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面对经济全球化、贸易壁垒减少带来的企业竞争对手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企业必须及早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运作方式,在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有突破性。

    3 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3.1 思维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管理思维模式的创新就是企业为了取得整体优化效益,打破陈规陋习,克服旧有思想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思路。思维创新直接地表现为一种创新性思维活动,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经营的创新,它深刻地影响企业的行为和效益,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思维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模式,即浓重的小生产意识、经营理念上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组织管理上的“等”、“靠”、“要”,意识、管理决策上的“一言堂”、“家长制”作用。其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建构全新的思维观念,即着眼世界振兴民族经济的使命感和机遇感、培育和维护企业形象的CIS意识、严格成本观念和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确立名牌战略意识、强化危机管理观念、竞争意识;树立以人为本、“顾客即上帝”的现代文明经商观念等。

    3.2 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求得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合理实施技术改造,发挥技术优势的创新活动。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而非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技术开发引导着市场需求,技术变迁决定着企业产供销流程体系和企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国家应该对技术开发研究给予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稳定的政策支撑系统。就企业本身来说,必须有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可产业化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项目;同时有对引进高技术产业项目创新能力。

    3.3 组织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现代企业组织创新就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资源进行重组与重置,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新的组织结构和比例关系,使企业发挥更大效益的创新活动。企业组织创新是通过调整优化管理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现有管理要素的效能来实现的。作为企业的组织创新,可以有新的产权制、新的用工制、新的管理机制,公司兼并和战略重组,对公司重要人员实行聘任制和选举制,企业人员的调整与分流等。组织创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的组织创新,要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要对未来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筹划;要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信息、宏观调整信号及时作出反应的反馈应变系统;要不断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组合,开发人力资源;在注重实物管理的同时,应加强价值形态管理,注重资产经营、资本金的积累等。

第7篇: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土地制度家庭承包制土地股份投包制创新

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完成农业的现代化改造。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升,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与现行分散承包的土地制度之间的矛盾将日渐加剧。如何通过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土地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和方向选择

土地制度不是某种因素、某种力量作用的简单函数,它是某个特定时期特定政治、经济及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地制度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制约其生成的种种条件。制约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创新的主要条件有: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始终被认为是决定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由于土地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土地制度不仅是农业部门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最基本的方面。特别是对于那些农业比重还很高甚至是国民经济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土地制度更成为整个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鉴于我国整体经济性质和土地制度在整个经济制度安排中的重要地位,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不能也不应当越出公有制的框架。

第二、从总体技术特征来看,我国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广大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的特征还相当明显。全社会70%左右的人口仍然要依靠这个最原始产业提供生存保障,近50%的社会劳动人口仍然只能从农业中得到就业机会。根据马克思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原理,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必须与农业发展过度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而不能超越农业发展阶段去建构现代农业阶段的先进的

土地制度模式。

第三、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追求的而且是希望尽早实现的目标,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应有利于将农业生产导向现代化目标。鉴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以及工业化加速导致农业资源的非农转移,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推动农业发展的首选目标。政府这一农业发展目标偏好,决定了它必然倾向于有利于上地产出率提高的土地制度选择。增加农业生产收人,缩小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之间的利益差距,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追求的最现实的目标。上地制度的设计必须有利于满足农民对收人增长目标的追求,这#才能使农民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最积极的力量。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设计,既要有利于政府产量增长目标与农民收人增长追求之间的协调,又必须使它纳人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长远目标的轨道。

第四、一种土地制度是否合理有效,最终只能由农民在这种制度下的行为反映作出检验。一种可行的土地制度,不仅不能背离广大农民的意愿,相反应当反映他们的利益要求。在我国农业发展现阶段,占有土地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愿望,土地的流转化程度低就是证明;产权不受侵犯是来自农民最强烈的呼声,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民对过重负担的抵制和抱怨;家庭经营是最受农民欢迎的生产组织形式,改革前后农民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是最有力的说明。

土地产权制度的有效性,来自制度安排与其所对应的约束条件的协调性。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只能实行不同的土地制度安排。我国新型土地产权制度,只能在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框架内生成,并且只能是这些条件的内在要求处在耦合和均衡状态时的产物。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空间是相当狭小的。它们决定了我国土地制度创新只能沿着如下方向推进;(1)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寻求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权能完善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也就是说,虽然对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是必要的,但这种改革最好是集体所有制的完善或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建构,而不应是对集体所有制的替代。(2)在家庭经营不变的基础上探求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方式和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土地利用方式。家庭经营方式的改变,不仅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意愿,也会使政府粮食总量增长目标至少经受不确定性的风险。

二、土地股份投包制:新型土地制度模式的设计

在理论界提出的各种土地制度模式中,完善家庭承包制模式对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约束条件的考虑相对最为充分,因而它受到政府的推崇并成为我国现阶段上地制度建构的主体模式。这一模式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对家庭经营方式的充分肯定。这种肯定首先源于推行改革20年来农业家庭经营的成功实践,并且可以从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经验中获得支持,同时现代产权理论和农业发展经济学中亦不乏理论依据。但是,家庭承包制完善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对传体体制下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的权属关系存在的固有缺陷采取回避态度,试图绕过所有制通过经营形式的改善来克服根源于所有制的产权缺陷。不可否认,这只能延缓和积累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的不足进而刺激农业增长。

在现有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中,土地股份合作制最具创新意义。一方面它在集体所有制或公有制的前提下比较好地实现了集体产权的明晰化,另一方面又为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一条极富启发性的思路;一方面它迎合了农民实实在在占有土地的愿望,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政府土地制度创新低政治风险的要求。不难分析,土地股份合制与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依赖的约束条件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协调的,因而它的出现受到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关

注。现有土地股份合作制探索反映出来的最突出问题,是存在着以合作化经营或集体化经营否定家庭经营的倾向。尽管其出发点是试图克服家庭分散承包带来的规模不经济,但这种倾向还是值得认真反思的。因为农业中集体经营的低激励效应和高管理成本不制转变为土地股份共有制,并把股份共有制视作集体所有制的新型实现形式。土地股份投包制提出的主旨在于消除一些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误区,即忽视农业产业特性而试图以集中化、统一化经营取代农户的个体经营。因此,与土地股份合作制相比,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突出特点,是试图使家庭经营方式在土地产权清晰健全、土地配置规模合理的基础上继续成为农业持续增长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制度性保证。

三、家庭承包制向土地股份投包制的过渡

土地股份投包制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希图在较易得到政府和农民双方接受并支持的基础上,建构起土地合理流转和有效集中的机制,从而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过渡。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现代化指向和规模经济偏好决定了其建构的主要条件是,农村非农产业应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能够实现较大规模的非农转转移,使目前紧张的人地关系与劳地关系得以改变。如果没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出相对宽松的人地比例关系,70%左右的农业人口依然凝固在农业上实现就业和维持生存及低水平发展,那么,以减小土地有效流转阻力的土地股份化设计必然失去意义,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投包机制亦无发挥作用的可能。

土地股份投包制建构条件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还不具备该模式普遍推行的条件。因此,上地股份投包制在我国的建构,第一,在时间上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我国农业人口的比重还很高,农业人口的非农转移任务还相当艰巨;第二,在空间上将由点到面逐步扩展,首先在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地区形成,然后随着非农产业发展的地域扩张而逐步推开;第三,在农业发展战略上,应把土地股份投包制的建立与加速二、三产业特别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土地股份投包制是土地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而这一制度变迁的起点则是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由于在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方面的一致,使得两种制度模式之间能够实现较好的衔接。其衔接过渡可以通过三个阶段完成:

1、由农户土地承包权向农户土地股份所有权转换阶段。(1)认定目前集体土地按人均承包的合理性;(2)限定这种合理性的有效期限为截止目前,以后土地不再根据人口的变动而调整;(3)在承包权稳定化的基础上,赋予农户对经营的集体土地份额的股份所有权;(4)实行土地股份所有权和相应份额土地经营权的统一,农户可以直接经营自己应占股份的土地。

2、股权与经营权统一向股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转换阶段。在农村二、三产业获得一定发展和非农就业机会增加的基础上,确立股份共有土地的经营数量下限,促成小规模经营农户在持有土地股权的条件下寻求农外就业和放弃经营土地,将土地逐渐向少数种田能手手中集中。

3、股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完成阶段,即社区农民股份共有上地的少数农户规模经营阶段。这时,原大部分农民持有土地股权而在非农部门就业,少数农民通过竟包在完成农业税和交纳地租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参考文献

1、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2、D.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3、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6年.

第8篇: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 影响力 探讨

在当前经济与知识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文化创新,并且通过文化创新来促进企业的管理与其创新,制定战略化的发展策略,使获得长远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企业文化其创新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一、企业文化及其创新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与灵魂支柱,因此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注重并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并且采取有效方式来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与使命感,然后再不断培养企业科学的精神与现金经营管理理念,实现企业行为与规范的优化,最终实现企业形象的优化,激励和凝聚企业内部员工与各个级别经营管理者,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与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竞争力与凝聚力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企业和谐与可持续性发展。在现代化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企业的创新性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创新制度,它的产生与发展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的。然后,企业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文化基础,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战策略,不断实现企业的文化创新。最后,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就需要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满足市场化的发展,因此需要优秀的文化作为向导。由此可见,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根本源泉。

二、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创新存在的影响

1.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形成创新性理念a的重要基础

经营理念对一个企业而言,是获得员工与领导共同认可并追求的价值观念,是企业的文化核心所在。要使企业众多员工与领导在价值观上保持一致性,需要为公司的发展创建一个平等、公正与和谐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还需要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倡导文化创新、尊重人才,营造一个创新性的发展氛围。

2.企业文化创新可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养成与发展

创新对企业而言,首先需要经济与物质性的支持;其次,需要企业文化这种无形资产的精神推动力量。也就是说,这种物质与竞争力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就好比两个前进的轮子,只有这两种燃料一齐点燃才能使这两个轮子一起转动,齐头并进,为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从某个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的软性力量,是企业获得有效发展的强大生产力。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经济中,企业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理念与先进文化将自己武装起来,然后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三、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的文化创新需要建立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因为,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这需要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敢于冲破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创新的管理价值挂念,以崭新的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明确经营价值观念,不断提升企业的生存、竞争与发展的能力。因此,企业在文化建设与创新的时候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真正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的管理状况、技术水平、生产特点以及员工素质,进行有效的概括与提炼,反映广大员工所认同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

四、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

1.企业的管理创新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管理科学自身不仅具有社会属性,而且还具有自然属性,因此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的时候需要适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当时值得考虑的是国外管理经验是比较先进,但是国外企业在管理理论以及涉及到的制度不符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果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完全照搬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性管理,而且很可能会阻碍企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由此可见,我国企业要想在行业市场中乃至国际上获得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就需要立足于现实,然后选择一跳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管理道路。

2.企业的管理创新要注重并加强战略化的管理

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战略化的发哈咱策略是企业获得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战略化的管理与企业发展的方向密切相关。而对于当前世界上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式,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都给我国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实际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力,再加上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正式加入到世界范围竞争的队伍当中,因此需要面对很多跨国性公司的挑战。由此可见,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就要求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战略化的管理创新上。而战略管理与创新首先切实保障企业在战略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并且从全球竞争的角度出发。

3.企业的管理创新要加强不同企业间的创新性合作

第9篇: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范文

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许多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长达20年高速增长的黄金期,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西方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将创新与经济增长相联系,从而形成了当代西方创新经济学。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二是以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其中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又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家为将技术进步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所作的努力,包括经济发展增长理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声势颇大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二是以美国经济学家施穆克勒、罗森伯格和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侧重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及影响因素等问题。

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是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基础上演绎而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索罗、阿罗、曼斯菲尔德、卡米恩和施瓦茨、门斯等。其研究成就主要有几个方面:在分析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引出了技术创新理论;在分类研究熊彼特的创新类型的基础上,界定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内容;初步探讨、描述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理论命题等。

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内容,早期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索罗(1951)提出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是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伊诺思(1962)认为技术创新包括创新的选择、投入资本、建立组织、制订计划、招用员工和开辟市场等行为,它是这些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曼斯费尔德定义创新为一种始于企业新产品的构思、终于新产品的销售和交货的探索性活动。Muesor(1985)则通过对350多篇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调查认为,尽管不同学者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有不同的侧重,但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技术创新是一种新设想,具有非连续性,它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成功应用到实际中去。显然,早期的研究把技术创新看做是技术的应用过程。我国也有许多学者把技术创新理解为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过程。

随着人们对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更多的学者逐渐转变了把技术创新等同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传统观念,更加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如Kline与Rosenberg(1985)一起提出了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国内学者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可见,人们对技术创新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早期的研究只是把技术创新视为“技术经济”的单向线性过程,未能从经济活动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出发对技术创新作出充分的阐释。而关于技术创新是一种“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创造性活动”的认识,不仅强化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拓展了技术创新的研究领域,使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不再局限在R&D活动上,技术进步与经济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与企业经营的关系,对企业、行业、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测度方法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制度创新理论

熊彼特在论述经济发展问题时,也很重视“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由于受制度学派的影响,他把“制度”看做是一个“体系”、“社会形式”或“经济组织方式”,以及市场结构,如垄断等。以诺思(D.C.North)和戴维斯(L.E.Davis)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继承了熊彼特的观点和方法,运用“制度创新”来解释美国等国的经济增长。

Davis和North(1971)指出,制度创新指的是能使创新者获得超额经济收益而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的各种政策与措施,如工会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国有企业、股份公司等。由于新制度代替旧制度需要有一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且一种新制度的出现往往会受到现有法律规定范围的制约,因此制度创新存在着一定的时滞,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现实中,制度创新有三种层次或三类主体:个人、团体和政府。相对而言,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推动者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这是因为,一方面,政府在承担巨大的创新费用、消除私人产权对超额经济利益获取的阻碍等方面具有个人或团体无法替代的优势,另一方面,政府制度创新获得的超额经济利益,将归全社会共有。但不管是哪一层次上的制度创新,其预期创新收益都必须大于预期成本。

1973年,诺斯从制度变迁视角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了技术进步并非突如其来,而完全要依赖有利于资本积累和市场交易的制度的逐步演变,制度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他指出,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原则,它通过抑制可能出现的个人机会主义行为而使人们的行为更具可预见性,并由此促进着社会劳动的分工和财富的创造。诺斯进一步揭示了产权的界定和变化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一个系统的产权制度上,从而保证创新者的私人收益接近于社会收益水平;如果一个社会的所有权体系能够明确规定和有效保护每个人的专有权,并通过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从而促使创新活动的个人收益最大,则会促进经济增长。

在制度创新研究中还有舒尔茨的制度调整论和拉坦的诱导性制度变迁理论。舒尔茨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服务的提供者,制度必然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变迁以及经济的动态增长而做出反映和调整。拉坦(V.W.Ruttan)提出,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源。

创新理论在国内的兴起与发展

西方创新理论引入我国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者结合我国企业的实践,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意义、内容、机制、过程与管理、效果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其研究特点突出表现为数量大、内容广、方法和视角多样。笔者以“创新”为“题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截至2009年底,共得到了255 691条查询结果,其中2000年之后的记录就达231 678条,说明创新在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在研究对象上,既包括对创新的共性问题研究,还包括对特定地区、产业、企业创新的个性问题研究;研究内容上,涉及创新的重要性、概念及分类、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途径、创新体系、创新投入及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计量等;研究方法上,包括规范、案例、实证等多种研究手段。研究视角上,既有运用经济理论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优化、企业发展的关系进行的研究,也有从管理学视角对创新是如何在企业中发生、发展,最终被市场认可的过程以及企业怎样通过创新获取经营有效性的研究,还有从哲学视角对创新体系、全面创新管理等进行的研究。研究层面上,包括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在研究成果方面,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是傅家骥等所著《技术创新学》,许庆瑞所著《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等。

另外,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我国一些著名大学率先成立了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如浙江大学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的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等,旨在系统研究、总结创新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中国创新实践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这些中心在研究创新基本理论和方法方面成果颇丰,如由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以许庆瑞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于2002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的“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理论。

除了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外,学者们还从管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更广泛的视角对创新理论进行了探讨,丰富和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如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其1984年出版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指出,“‘创新’是一个经济或社会术语,而非科技术语。我们可以用萨伊定义企业家精神的方式来对它下一个定义: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或者,我们可以按照现代经济学家的习惯,用需求术语而非供给术语给它加以定义:创新就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上述两种定义究竟哪一种更合适,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至此,创新理论形成了一个非常综合的体系,从观念到管理,从微观到宏观,从技术到制度均存在着创新的空间。

研究启示

创新理论从无到有,从“束之高阁”转变为社会主流,其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如下:

(1)理论的提出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但其最终的目的一定是用来指导和服务实践,也只有在其运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迅速发展并不断完善。在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推动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于西方传统主流经济理论无法对二战后由科技进步带来的美国经济快速腾飞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需要新的经济理论对其解释和指导。这要求我们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一定不能“人云亦云”、“简单跟风”,一定要把已有理论与中国国情和现实需求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是理论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还是新理论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