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双向选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技术方案;FTTH;HFC;EPON+LAN;EPON+EOC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220-02
1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意义
首先,有线电视网络带宽的优点,但是,现如今,有线电视网络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单向传播这种方式,这样的交互业务,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字化的同时也要不断的提供新的业务和新的服务来满足用户的新的需求,这样一来,有线网络电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本文笔者认为,双向有线电视网络的基础是交互数字电视业务,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于有线电视双向化的改造业务是从交互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开始。换句话说是如果没有可靠、可控的双向的网络,交互式数字电视业务就不复存在,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也更加不可能实现。
2 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方案
2.1光纤到户(FTTH)
FTTH这个方案包括多种不同的传输方式,比如双纤传输、单纤三波传输等。下面笔者对这两种传输进行介绍,双纤传输一般情况下传输数据和传输CATV信号是通过两条光纤进行的,另外,对于CATV业务则要经过分光器的分光,通过分光之后,实现ONU传达,然后进行光电转换,连接到RF射频接口电视机。单纤三波传输的一种是外置合波器,另外的一种是OLT内置,单纤三波传输是通过单一的光纤来将CATV信号和数据语音信号融合在一起,利用PON接口实现光网络上的传输。
2.2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 (HFC)
光纤干线、同轴电缆支线和用户配线是构成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的主要的三条网络,传输是通过光纤将光信号直接在干线上传输,之后电光转换是通过前端来完成,到达用户区域后,使得这两者之间的转换得到了实现。HFC与早期CATV同轴电缆网络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是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能够实现干线上处理有线电视台传输过来的节目信号,从而在根本上实现了光信号的传输,之后在用户区来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提供给用户使用。
2.3五类线直接入户 (EPON+LAN)
EPON+LAN (以太无源光网+局域网)设计方案,主要是结合五类线的使用,在用户端,实现多项业务的综合性能,包括宽带上网、回传数字电视点播信号等。 EPON OLT与远端机房这两者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分前端光纤进行的,然后接入到楼道ONU,这个过程是通过光分路器分光接入的,然后ONU可以直接接入STB,也可以间接的通过交换机接入STB;数字电视信号及其下行的模拟的入户方式为结合原有的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线路和光纤下行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实现;最后双线入户能够将有线电视网络双向问题给予解决,同时运行两张网络,之间不会产生干扰等问题。于此同时,倘若CATV信号波长是1550nm的话,那么在一定意义上就可以实现分前端光纤与EPON OLT这两者的合波,最后,将 E-PON光信号和CATV信号这两个信号进行区分便可以在园区机房进行,然后将信号提供给用户使用,如此一来,使得线路光纤资源可以得到有效是使用,换句话说是节省了线路光纤资源。
广电数字网络的双向问题,相互之间不存在干扰,在现实应用中,在一些建筑中已经完成五类线可以推荐使用EPON+LAN方案,另外,在一些较容易铺设五类线的,也可以推荐使用该方案。但是,如果在建筑中,已经预埋了同轴电缆的,那么对于入户需要完成LAN,则造成该方案应用的限制。
2.4同轴线缆入户 (EPON+EOC)
在EOC技术系列中,主要的包括无源EOC,高频有源EOC和低频有源EOC。当前业界采取的有源EOC技术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表现为方案的种类多,规模大小不同,成熟度差别大,使用调制技术的方案较多等。相比之下无源EOC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更多。通过无源EOC技术,可以进行有线电视信号和IP数据的双向传输,在单一的电缆上实现HFC网络传输入户,在该技术的应用中,一是可以通过双模机顶盒的应用,IPTV、VOD等是在用户端能够将上述混合信号进行入户使用,然后用户便可以直接获得交互电视服务,相对来说,宽带上网服务的获取是机顶盒与电脑在以太网RJ45接口连接后,使得宽带上网服务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另外同时还采用了客户端的处理,能将通过电视机分离出来的电视信号或者是通过机顶盒分离出来的有线电视信号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太数据信号将有线电视信号连接到计算机。EPON+EOC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安装的成本更低,容易操作,无需调试,入户后用户不用调制解调器,可自行安装。网络系统使用中,回路没有侵入噪声的干扰影响;
2)适合HFC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可利用性,利用干线光纤资源,减少网络改造工程的资源浪费,实现HFC网络的光纤和同轴线缆资源的充分利用;
3)能够较为容易地进行系统网络维护,维护的费用成本较低,稳定性好。局端机房和用户端通过无源光分配网(ODN)的连接,没有其他设备或者多余的环节,用户端直接使用无源设备,即可获得有线电视网络信号。可以避免过多的有源环节,并且能够对系统网络进行整体的维护;
4)无源EOC系统技术特点:用户的传输速度高达10Mbit/s,主要是因为在系统种,一根同轴的电缆可以经过频率分割处理,在基本条件保证下,即以太网信号的传输是在10MHz~25MHz内宽带直接进行,且50MHz~860MHz内, RFTV信号的传输仍然可以得到实现,另外还要遵循以太网协议,标准化的程度。用户端直接使用无源终端设备对于系统的稳定性起到了保障性的作用,采用无源终端作为客户端,能大大降低运营维护的成本,有效的解决了楼内重新铺设线缆施工困难问题,采用EPON技术进行都是性能最佳而且最经济的。
总之,光纤到户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光纤到户就可以把用户的电视接收终端变成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但是在有线电视网双向化建设和改造过程中,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拓宽有线电视网络音视频业务的优势特点,融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结合有效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网络的改造。
参考文献
[1]张红涛,浅析农村有线电视双向改造的规划、技术选型及工程管理[J].广播电视信息,2011,9.
[2]杨永来.光纤传输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J].中国商界,2009,4.
[3]林传东.城镇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设计[J].中国有线电视,2011.
为了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结构,减员增效,在完成各部门正、副职领导竞争上岗和择优选任后,对非领导岗位,在业务部门实行双向选择,综合部门实行择优选用。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基本原则
1、党管干部的原则;
2、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
3、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4、群众参与、注重实绩的原则;
5、用人所长、优化结构的原则;
6、强化公安业务部门的原则;
7、组织需要与个人意愿相结合,服从组织决定的原则;
8、严格按程序办事的原则。
二、参加人员范围
全局中层以下干部
三、实施步骤
(一)全局中层以下干部每人填写《机关工作人员定岗意向表》,按规定的时间报机构改革办公室,机改办将情况汇总后,向各部门反馈。
(二)各部门根据反馈情况,研究提出择优选用、双向选择的方案和拟定人员,报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审核。
(三)综合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个人的德才表现在全局范围内优先择优选择。业务部门原则上在本部门选择或在业务相近的部门人员中选择。
凡在一个部门连续工作时间较长的,原则上应轮岗。
各部门在择优、双向选择时,应空出一定岗位,具体名额由机改领导小组确定。
(四)经第一轮择优、双向选择后,如仍有空缺岗位,可再进行第二轮择优、双向选择。机构改革领导小组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对部分人员进行适当调配。
(五)机改领导小组根据个人意见、部门选用意见和调配意见提出选用、定岗意见报党组审定,向全局公布政治部办理有关选用、定岗调转手续。
(六)对于落选人员,按照《机构改革中落岗人员分流实施办法》执行。
四、有关事项
(一)在确定人员时,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编制人数进行选择,不得以任何理由超选。
关键词:财政赤字政策 民主国家 财政预算 原因剖析
1 民主国家财政赤字政策成为常态
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也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国家职能的必然产物。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主国家的财政政策呈现出以财政赤字政策为主流的态势。据统计,1970年-2008年39年间,美国有35年财政实行了财政赤字政策。正如布坎南在《赤字中的民主》一书中所说,“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在政治上没有任何障碍可阻止一个存在着真正凯恩斯失业现象的经济产生预算赤字“。
2 民主制度下财政政策是由社会公众集体决策做出
在民主国家中,公众对公共预算方案的偏好不是通过市场购买方式表达,而是通过公共选择过程,运用选票对公共预算方案的决定产生影响。在预算方案的决定过程中,相比与一致同意原则过于高昂的成本,决定了决策机制必须采用多数投票规则。选民、政治家、政府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组成了民主国家的集体决策制度。
3 民主国家赤字财政政策成为常态的原因
3.1 民主国家预算平衡体系的坍塌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的经济危机,传统经济理论对此束手无策。此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顺时应势出版。在此书里,凯恩斯论述了他的国家干预理论。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是有效需求的不足,只要能够提高有效需求,资本主义就能重现繁荣。而这一切可以通过国家干预实现。国家干预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实现赤字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财政赤字不仅无害,而且有助于把经济运行中的“漏出”或“呆滞”的财富重新用于生产和消费,从而可以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
但凯恩斯关注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公正的说,并不等于赤字财政。事实上,凯恩斯追求的是更大范围的动态平衡:公共财政收支应保持在“繁荣―衰退”完整经济周期内的平衡。但当政府收支平衡的约束被解除,难免会造成这样一种机制:经济衰退时期增加开支轻而易举,繁荣时期紧缩开支困难重重。这种预算内在扩张倾向使财政赤字政策逐步成为常态。
3.2 选民和政治家作为“经济人”的双向选择
政治家与选民在参与财政政策制定与选择时,都是从“经济人”的原则来做出自己的行为。经济人的特征决定了选民在投票中会选择那些能给自己带来较大利益的政治家,而政治家也往往会在财政政策选择中选择那些能给自己最大政治利益的财政政策。与财政赤字政策相比,预算平衡方案带来税负的增加与支出的减少,会使选民直接感觉到收益下降,尽管这从长远上看是有利于公共利益的。相反,财政赤字政策往往能给选民带来在税收不变下公共利益的增加,但受损的却是长远的公共利益。总之,公众的利益需求迫使追求私利的政治家选择财政赤字政策,这是选民和政治家作为“经济人”的双向选择。
3.3 双边垄断关系中的优势使得官僚得以实现预算最大化
财政赤字政策在民主国家成为常态还得“归功于”官僚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造成的恶果。官僚对个人私利的追求――往往是对薪金、职务津贴、社会名望、权利、人事权等地追求,会通过预算制定过程中信息垄断优势转化为政府预算最大化的追求。Niskanen在《官僚制与代议制政府》一书支出,政府预算规模与官僚追求目标存在着单调正相关的关系。在政府预算制定的过程中,官僚与上级主管机构是一个双边垄断关系,官僚机构预算方案的提出要受到上级主管机关的制约。但相对于上级主管机关,官僚机构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限制了上级主管机关对政府机构工作进行决策或监督的能力,这使得官僚总是能获得他们所希望的最大预算。
3.4 预算方案决定过程中利益集团的作用
在代议制民主制度下的选举行为中,具有共同利益的选民采取联合行动形成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会对选举的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选举中存在部分不重视自己选举权额选民,利益集团的争取使得这部分选民按照利益集团的意愿投票,使投票结果体现利益集团自身的偏好。其次,利益的集中性与公共产品成本承担者的庞大基数,使得利益集团所能获得的利益是巨大的,而公共产品分摊到选民头上的成本是极低的。因此,利益集团有积极的动力与官僚勾结争取有利于他们利益的预算方案获得通过,而社会公众却因反对所需承担的成本大于收益而选择沉默。最后,利益集团之间可能存在着选票交易情况,这会导致价值相对较低的公共产品评价过高,直接带来政府预算规模的扩大。在这几种因素的影响下,利益集团的作用会使公共概预算规模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3.5 财政幻觉使选民低估预算收入与支出
在公共预算方案的选择中存在着财政幻觉,一方面导致人们对自己所承担的公共产品和劳务的税收价格判断不清,另一方面使人们从公共产品和劳务的提供中获得的收益产生错误评价,从而影响着人们对公共预算方案的选择。财政幻觉存在着多种形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政府对财政赤字政策的选择。从税收和支出分离上看,政府和选民都存在着强烈增加支出的倾向,而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由不同部门决定而导致的分离为政府扩大公共支出提供了方便;从税负的设计上看,间接税使得社会公众因无法掌握所有信息,难以对自己所负担的税额做出正确的估计,致使公众更倾向选择更多的公众支出;从公共收入获取形式上看,所得税源泉扣缴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对税收负担强度的感受,纳税人会更偏向于更高的公共预算规模。
选民与政府在这样的财政幻觉综合影响下,在预算收入上使选民低估自己税收负担,在预算支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让选民感觉政府支出数额比事实上的小,从而得以不断扩大超出公众意愿的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规模。
4 结论
本文从公共选择角度研究了财政赤字在民主国家频频出现的原因,并得出正是选民与政治家的双向选择、官僚、利益集团对私利的追逐以及财政幻觉的存在导致财政赤字政策成为民主国家的常态。长期的赤字财政政策损害的是长远的公众利益,因此,有必要逐步改革选民与政治家间的博弈结构,改变选民对政治家的不合理胁迫,恢复选民与政治家的民主理性,提高民主方案的有效性。不仅如此,改善政府行为,提高公共预算使用效率,逐步缩减财政预算,并建立预算平衡体系约束,最终使公共预算决策回归理性。
参考文献:
[1]刘怡.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P57-P81.
根据昨天下午主任办公会议的安排,今天召开办公室全体会议,动员部署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府办党组在去年“一学双创”活动中就提出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同志双向选择”的思路,可以说,这项决定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策划、认真讨论后作出的。这是加强办公室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政府办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县也是首开先例。这次,我们先对中层正职进行竞聘,中层副职和一般同志双向选择随后再作安排。刚才,同志宣读了《府办中层正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和岗位竞聘条件,同志们要认真领会精神,下面我强调几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竞争上岗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首先,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志曾经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拔任用好党政领导干部,使干部的选拔、任用公开化、科学化、制度化,增加透明度,加强干部监督和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建的新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推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必将会优化人事结构,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新的工作局面。
其次,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办公室面对新形势做出的正确抉择。县政府办公室在全县政务系统中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枢纽位置,是县政府的左右手和参谋部,府办“三个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县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中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府办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因此,如何让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中层岗位,担负起重要责任,始终是办公室领导班子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次竞争上岗,就是府办领导班子给大家创造的一次机会,让不同岗位上的干部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为优秀人才提供一个展现才能、发挥作用的舞台。
二、积极稳妥地推行竞争上岗,把我办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实行竞争上岗,必须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依据,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原则,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需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是要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上下功夫。实行竞争上岗,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真正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来。群众是评价干部的一面镜子,实践是检验干部的唯一标准。不论担任什么职务,不论职务有多高,都首先是一种责任,也可以说职务就是责任。作为一名优秀干部,必须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锤炼自己,做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因此,实行竞争上岗,就是要在府办形成一种激励干部奋发向上、自觉接受考验的良好风气;就是要引导干部干事,干成事;就是要做到既不让老实人吃亏,也不让投机钻营者占便宜。
二是要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功夫。如何把干部选拔好,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对干部是否看得准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更需要的是建立起一种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不仅把竞争职位、任职条件、竞争办法、决策过程统统公开,而且对个人竞争的意愿也予以公开,让群众参与选择和评判,使竞争上岗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种广开渠道、扩大民主、加强监督的选人用人机制,切实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同时,通过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构建一种新的机制,营造一种鼓励大家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也就为造就一支优秀的符合“四化”标准的干部队伍创造了良好条件。版权所有
三、加强领导,群策群力,确保竞争上岗工作的顺利进行
竞争上岗关系到每一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同时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组织上必须做到十分周到、严密。为此,办公室专门成立了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组成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组成员同志任主任。随着竞争上岗各环节工作的推进,将要选调—名作风正派、原则性强、不参与竞聘的人员配合志强同志做好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协调等工作。被抽调的同志要服从安排,认真负责,做好相关工作,保证竞争上岗的顺利进行。
希望全体干部职工都要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中来。这次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我办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组织上鼓励符合条件的同志积极参与竞争。同志们要敢于展示自己,敢于让领导和群众来评判自己。如果这次没有成功,应该看作组织和群众给了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这也是对一个同志胆识和水平的考验,希望同志们不要放弃这个权利和机会。
为了保证群众的意志得以实现,在这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要进行民主测评。希望同志们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从全局和发展的高度,珍惜手中的权利,积极参与,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个人,保证这次竞争上岗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真正选出合乎要求的人才。
最后需要强调是,在此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工作中,要严肃纪律,切实反对不正之风,对私下搞小动作、串通一气破坏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的人和事,请大家随时向府办党组举报。经查实后,绝不姑息迁就。
一、着眼人才培育,突出适配和谐,强化责任意识引领。
为充分发挥中层干部在基层工商队伍的领军人才作用,该局紧扣人才适配和岗位责任的关键点,努力推进中层班子和谐建设。一是推行适岗定人,实现基础性和谐。打破原有人员岗位界定,应新“三定”方案后职能转变需要,明确提出中层正职干部上岗推行“适岗定人”。即按编设定中层正职岗位,通过发放《中层干部正职适岗意向表》,先由全体中层正职干部根据其个人能力专长竞选三个意愿岗位;局党委再综合分析干部能力水平、综合素质与意愿岗位是否适配进行充分研究,合理布局中层正职岗位人选,努力使中层正职岗位的干部配置实现基础性和谐。经过调整,大部份中层正职干部根据个性特点,如愿轮换到其专长适宜岗位,通过自主择岗进一步强化了岗位责任意识,切实解决“有位无为”、人才不能“专用”的问题。二是推行适配定编,实现功能性和谐。在调整中,打破以往干部调整选拔任用时实行满编满员的惯例,针对个别虽有定编的岗位但与其他岗位的功能职责相近可兼顾的岗位,坚持由合适干部进行兼岗不满编;对功能职责比较少的岗位坚持能不设正职的就仅配一副职工作,能不配副职岗位的就仅配一正职开展工作;对人员较少、事务较少的山区基层所配一名副职就能开展工作的,就不再设两个副职岗位。通过该次调整,中层正职岗位配置缩减了_个;中层副职岗位缩减了_个,岗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精简高效。三是推行适者搭配,实现匹配性和谐。即在组合中层正副职搭档时推行“双向选择,适者搭配”的理念。即由中层干部正职填写单位《选副职意向表》,每单位可按编数_:_比例申请副职对象名单;中层副职填写个人《择岗意向表》,每人可申请_个岗位,并注明是否服从组织安排;根据双向选择意向,局党委根据双向选择的结果从年龄结构、业务水平、性格类型等多方面着手,对正副职中层干部进行排队组合,反复酝酿各单位中层领导班子搭档是否合适恰当,提前消灭人员搭配出现不匹配的因素,力争实现中层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布局。最后,有__位中层副职干部通过双向选择交流到新的岗位,大大增强了中层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二、实施开放选才,突出操作公开,强化竞争意识引领。
为了使这次人事改革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局党委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纪律要求,无论是岗位推荐或是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是公开方案,推行竞争上岗。该局精心制定公布了《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部分中层干部副职竞岗工作实施方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层正职选拔任用方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层副职干部岗位双向选择实施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让全系统干部了解竞争上岗的每一个程序与步骤,公开表明不搞因人议事,不先定人后定标准,更不提前安排,最大限度地鼓励了干部的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在中层副职竞争报名,系统内共有__名干部参与,占符合条件人数的__%。二是公开操作,实现公平竞争。该局在中层副职竞岗工作中,从竞争上岗资格条件、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考核、党委研究任用等结果一律以网上公开张榜的形式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笔试出题、批卷全部由温州考试中心负责、监考则由市纪委人员负责进行;面试官由党委成员_名、市人事局面试官_名组成,监督员由市纪委人员担任,面试程序严格按照公务员面试程序执行,面试情况由前一位面试人员现场监督,面试成绩现场公布。三是公开测评,坚持选才公正。民主测评根据投票人员对被测评人员的情况熟悉程度采用“三票制”,即党委成员a票、中层干部b票、一般干部c票,a、b、c三类票依次分别占测评分值的__%、__%、__%,合成测评结果以__%的比例计入总分;考察对象由党委成员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以__%的比例计入总分;最后,根据笔试成绩占__%、面试成绩占__%、民主测评得分占__%、市局党委评价占__%的比例加上加分合成总分,按方案规定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干部拟提拔名单。
三、坚持团队培育,突出核心价值,强化协作意识引领。
此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局十分注重团队精神培育引导,努力构建中层干部奋发进取的内在核心价值理念体系。一是培育“用心思考”的事业心。在干部调整前,发动全体中层干部开展“发现问题就是水平,解决问题就是政绩”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转变中层干部的思想观念,引导培养中层干部用心思考事业发展、用心思考工作方向、用心思考工作方法、用心思考工作重点、用心思考队伍建设。在干部调整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有想法才有办法,有思路才有出路”的人才观,将一批年轻有为事业心强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并优先安排到重要岗位或特殊岗位。二是培育“用力工作”的争先理念。对不能发挥岗位作用或作用发挥不到位的中层个别干部,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形成让“在野”的人有动力、有希望,“在位”的人有压力、有紧迫感的工作氛围;该次调整共有__名中层干部变换了岗位角色,其中__名中层干部进行城乡、局所交流,切实解决在干部任用上“一劳永逸”的倾向,形成一个“用力工作才有位”的良性干部竞争机制。三是培育“鼎力相助”的团体精神。主动搞好团结是一个中层干部必备的素质,更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明确提出中层副职的定位为“鼎力相助”,要求做到尽职尽责而不越权,协助工作而不添乱,帮忙补台而不拆台,摆正位置当好配角,顾全大局当好参谋,服从领导做好助手;对中层正职的定位要牢记责任,搞好团结,高屋建瓴,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中层领导班子要彻底破除“部门本位主义”的“小我”意识,开展用力服务大局的同目标、同创新、同发展“三同”教育,实现打造高绩效大团队的目标。
四、推动人事改革,健全监督机制,强化和谐意识引领。
为增强直播卫星村村通传输技术平台的安全性,规避相关专利有可能带来的风险,广电总局决定在直播卫星村村通传输技术平台上增加安全模式。今后入网认定的直播卫星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都必须采用安全模式。2009年7月19日,广电总局召集了24家具备《入网认定证书》的厂家进行研讨。在会上,广电总局决定在直播卫星村村通技术平台上增加条件接收(CA)功能;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各厂商生产的直播卫星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要求集成CA,并必须重新做入网认证。
新标准 严要求
对于“新”机顶盒而言,其信道必须采用安全模式的信道解调芯片,处理器必须序列化并支持控制字加密;必须支持安全启动。与此同时,J-TAG调试接口也被要求锁定,并要求在机身前面板增加智能卡插槽。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要求就是通过信道解调芯片(加密模块)控制解码,即“对于非加密的频道不能直接解码,应该由加密模块控制是否可以解码”,以防止机顶盒接收未经允许的开路信号。
相关解决方案
从目前条件来讲,央视CA技术公司对CA集成支持的资源和能力有限,不可能同时支持24家已获入网认定证书的机顶盒厂家,而海尔、国科、国芯三家厂商有机顶盒集成设计的经验,可以为机顶盒厂家提供信道解调芯片,目前它们已研发出五套机顶盒方案(详见表1)。总局也首先支持海尔、国科、国芯研发可以满足机顶盒新技术要求的方案,并要求三家厂家将各自方案免费提供给相关机顶盒厂家,各机顶盒厂家根据相关机顶盒方案生产机顶盒,并提交CA的QC和入网认证。
配对方案
在时间方面,总局也希望各厂商能够尽早通过入网认定,不仅提出了9月30日前各厂商力争获得第一台符合新标准的机顶盒《入网许可证》的要求,也提出了合理的双向选择配对方案。具体如下:
各机顶盒厂家在海尔、国科和国芯当中自主选择一个方案,并与方案提供商沟通好;
三家方案提供商按最先排名原则顺序选择机顶盒厂家;
将名单排序后上报总局科技司。
从表1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机顶盒生产商有24家,而方案只有5种,并且仅由3个公司提供,在时间方面又安排比较紧,因此这道选择题对机顶盒厂商们也是有点难度的。由于中九机顶盒对各厂商来讲都是其发展规划的重头戏,牵扯到研发、生产、销售等多方面因素,而其规则与考试报志愿又有些相似之处,一经总局确认就无法修改。因此要各厂商在几天的时间内“交卷”也并非易事。
第二次会议:尘埃落定
截止至7月24日,广电总局召集“考生”们进行的第二次会议上,各厂商仍在紧张地与各方进行着沟通。经过两小时的考虑与修改,得出了下面的配对结果。这一结果也是“村村通”工程发展历程中一次重大的变革,同时也为厂商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详见表2)
列表解析
在这个配对列表中,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除标题之外,我们共使用了3种不同的表格颜色来表现厂商与解决方案之间的配对关系。分别是黄色,红色与白色。下面为大家简单解释一下:
前面我们谈到了机顶盒厂商与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尔、国科、国芯)之间存在着双向选择的关系。即机顶盒厂商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将意向告知解决方案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再对各自方案下汇集的厂商进行排序。
除此之外,每家机顶盒厂商最多可以选择3个解决方案来设计产品,其中第一方案作为主打,要求在9月30日前通过CA的QC检测和入网认证测试,以便拿到新的入网证书。第二、第三方案则可根据自身生产研发能力进行,如厂商希望自己能有二至三款产品得到入网证,则可报出相关方案,总局要求第二方案在10月7日之前完成相关检测,对第三方案则无具体时间要求,只是其在入网方面的检测时间必须排在第一、第二方案之后。
为了便于大家阅读和理解,我们将表2中机顶盒厂商第一意向方案字体底色设计为黄色,第二意向方案设计为红色,第三意向方案则为白色。
1“.委托培养”与“订单培养”。“委托培养”指用人单位根据自身人才需求情况委托院校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学员学成后回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根据院校情况给付一定数额的培训费。“委托培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打破国家人才培养和就业安置“统招统分”体制的一项改革创新,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了院校与用人单位间的直接联系,实行对口培养、对口分配,解决了一批用人单位急需专门人才“分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问题,相对弥补了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同时也挖掘了学校的办学潜力和办学效益。但“委托培养”仍属于招生就业制度创新范畴,用人单位只是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承担部分人才培养成本,并不介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实行,“委托培养”模式逐渐式微,而“订单培养”模式日渐兴起。“订单培养”是高职院校借鉴企业生产领域“订单生产”概念而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它不仅是一张“用人数量”的预订单,更是对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考核鉴定等整套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定。“订单培养”包括六个基本特征:
(1)用人单位与学校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
(2)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
(3)双方优势资源互补共享,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4)用人单位提供实践岗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5)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估、认定;
(6)用人单位按照培养协议约定录用学生就业。可见,“委托培养”和“订单培养”都属于面向特定用人单位的“定向培养”,但在用人单位和院校关系上“,订单培养”是双方深入到培养过程的“合作培养”,双方构成了“培养共同体”。可以说,“定向合作培养”是“订单培养”的本质内涵,它反映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从一般培养到定向培养,再到定向合作培养的发展逻辑。
2“.企业订单培养”与“行会订单培养”。既然明确了“订单培养”就是“定向合作培养”,那么“定向谁”“与谁合作”“采取什么样的合作形态”等问题就可以在逻辑上展开探讨。考虑到“订单培养”涉及三个基本主体——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和学生,那么可以进一步探讨:培养单位只能一所院校还是可以多所院校?用人单位只能一个企业还是可以一个行业相关的若干企业?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提出两种基本的“订单培养”类型“:企业订单培养”和“行会订单培养”。“企业订单培养”就是校企一对一单线合作培养,学生就业定向单一的企业(或某企业的特定岗位)。“行会订单培养”,广义上指由行业协会主导,组建多院校、多企业的校企合作联盟,定向培养行业人才;狭义上指一所院校借由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与行业内的一批龙头或骨干企业合作定向培养实用人才,这批企业较好地代表了行业的特定领域,这既意味着学生就业能定向行业领域(或行业领域的一类岗位),但又不妨碍学生企业间双向选择。
二、“企业订单培养”的机制缺陷:绑定企业,三方诉求难平衡
1.全凭“企业订单”的风险。规模适度、持续稳定的“订单”是开展“订单培养”的先决条件。学校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一是考虑规模效益,一个“订单班”需要确保一个适度规模并保持相对稳定;二是考虑培养周期,培养期内培养目标既要明确又要保持相对稳定,且培养到期时人才应被批量录用;三是考虑教育专业化特点,学校投入“订单培养”的师资、课程、教材等诸多教学资源具有专用性,且需在多次循环中才能得以不断优化配置和提升效益。但是,在校企一对一的“企业订单培养”模式中,企业“下单”的依据是其自身的人才需求预期,而这又受企业经营发展状况的深刻影响。换句话说“,订单”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取决于一个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受技术变革、同行竞争和相关宏观调控等的影响,经营状况不断变化,这就必然导致用人数量的随机性、用人周期的不确定性和用人标准的动态性。因此,随着企业经营发展状况的经常变化引起用人需求的快速变化,将不仅降低“订单培养”的有效性,从而有违企业“下单”的初衷;而且会导致“订单”的应急性、短期性和不可持续性,从而影响学校办学的稳定性和相关教学资源的长期效益。总之,将“订单”系于单一企业,不仅可能增加企业经营负担,而且会使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传导为学校稳定办学的风险。
2.绑定“企业就业”的困局。企业采取“订单培养”的目的在于:一是先于市场渠道抢先获取优质人才;二是避免市场招聘中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选错人、用错人以及入职适应期较长等问题;三是经过一段培养期,在心智上、文化上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因此,通过签订培养协议,期望将学生与企业“绑定”“互锁”,实现共赢,然而,实际上却可能得到一个事与愿违的尴尬局面。首先,培养协议的不同签订方式,意味着对学生的不同划分。如果采取“双向选择、自愿签约”的形式确定“订单班”,那么那些对自我期望比较高,敢于拼搏的优秀学生,往往并不甘于限定于一个企业,从而会放弃“订单培养”;相反,那些对自身前景相对缺乏信心,乐于安稳的普通学生却更乐于选择“订单培养”。但如果采取招生入学后直接整专业、整班“订单培养”,虽然锁定了优秀学生,但也锁定了大量相对平庸的学生,虽然通过后续的学习表现可以筛选出优秀学生,但由于他们是“被迫订单”的,因而违约的概率也会增加。其次,由于协议是事先签订的,会给学生提前锁定了就业的预期,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努力最小化的倾向,即只需使自己达到企业录用的基本条件即可,反而使得部分优质学生相对平庸化。如果录用条件定得过高,会降低整体录用率,从而降低“企业订单”的吸引力;而录用条件定得过低,不仅对优秀学生,对普通学生也将缺乏潜力激发,并最终录用更多的普通学生。再次,订单培养协议是个“弱协议”,在国家“双向选择”就业制度下,对学生的约束力较弱,优秀学生违约概率较高。即使不违约,优秀学生也未必愿意与企业签订长期就业协议,往往短暂就业后离职跳槽,“下单”企业难免落个“为他人作嫁衣”的结局。最后,绑定企业的培养协议是个“糟协议”。除上述提到的可能抑制学生潜力发挥之外,“订单培养”使学生知识、技能相对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弱,限制了学生后续转岗或再择业的空间;对最终被拒绝录用的学生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造成他们的挫败感;另外,企业万一因经营发展不利,导致违约“断单”将导致学校办学调整困难和学生就业危机。
3.仰仗“企业培养”的障碍。“订单培养”的关键在于“合作培养”,在于企业实质性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协同开发课程和教材,投入或开放共享用于实践教学的优质资源,安排胜任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共同评价认定人才培养质量等。但在校企一对一的“企业订单培养”模式中,需要仰仗单一企业来完成“企业培养”的全部责任和任务,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动力不强、能力不足和资源不够。企业实质性参与“订单培养”过程动力不强的原因,正如上文所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企业经营状况的不断变化,在用人需求上,具有用人数量的随机性、用人周期的不确定性和用人标准的动态性等特点,使得“订单培养”能不能真正契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会不会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额外负担等问题成为企业时隐时现的顾虑;二是“订单培养”很难真正或者全部锁定企业所需的优质人才,不是某种平庸化就是优秀人才流失到竞争对手那里,使得人力资本收益或下降或外溢,导致企业总体成本—收益不对等。企业实质性参与“订单培养”过程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人才培养工作天生不熟悉,其主要的工作重心是生产经营,因此其从组织架构到工作运行,都是围绕生产经营展开的。即使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其主要职责仅是招聘和简单岗前培训,对与学校合作的“订单培养”也缺乏全面的参与能力和全局的掌控能力。而学校对生产经营过程又天然不熟悉,导致学校和企业两种话语体系在沟通中面临很大障碍。因此,企业一方面由于精力有限和能力不足,又加上与学校深层次沟通的障碍,在“订单培养”过程中,企业总是处于被动中,参与合作培养也往往只能停留于浅层,或限于局部。此外,单一企业可用于“订单培养”的资源也非常有限,特别是中小企业,较大地影响了“订单培养”的质量。总之“,企业订单培养”的核心是建立“有规模的校企直接合作培养共同体”,这对企业的要求非常高,从实践情况来看,除一部分中大型优质企业与优质高水平院校合作开展的“订单培养”取得较好成效外,大部分普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与普通院校实行的“订单培养”,往往形式大于实质内容,效果并不理想。
三、“行会订单培养”的机制优势:行会主导,宽领域定向,大合作培养
1.大订单优势:行会订单集合行业需求。“企业订单培养”模式中,受企业经营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基于企业用人需求的“订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始终是个突出问题,且无法通过企业自身解决。行业人才需求相对企业人才需求,不仅规模更大,也更稳定、可持续,即使变化也更平缓温和。因此,基于行业人才需求而成的人才培养“大订单”,将更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组织,是政府、企业和学校间相互连接的桥梁和纽带,除了是企业的指导者、约束者,还可以是职业教育政策的宣传者和建议者、校企合作的推动者和职业院校的服务者。因此,由行业协会主导开展行业人才的“大订单”培养,具有先天的优势。
2.宽定向优势:学生就业定向行业领域。相对于学生“绑定”企业给双方带来的不利与尴尬“,行会订单培养”基于行业需求的“定向培养”,将学生“绑定”行业,但又不妨碍学生与行业内企业“双向选择”就业。对学生而言,选了专业就意味着定了行业,因而定向行业培养不仅不违背其意愿,反而更好地体现和满足了其意愿;因为就业时需要和参与合作培养的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就学期间自然会尽最大努力学习好、表现好,有利于激发潜能;同时由于不限于一个企业、一个岗位,学生的知识基础更宽、能力素质更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最后“双向选择”获得的工作的收入待遇和发展空间也将更好。对于企业而言,由行业协会牵头“订单培养”,且多企业参与合作培养,所以培养成本得以分担,但了解掌握学生的信息、吸引和获取优秀学生的机会是对等的,从而在成本下降的同时,成本—收益更加匹配。
3.大合作优势:行会主导构筑培养联盟。在“企业订单培养”中,因企业的主动性不够或能力不足等因素,校企“合作培养”总体效果不尽如如意。在“行会订单培养”中,行业协会利用其独特的身份,在政府、企业和学校中能更好地发挥利益协调和资源整合的作用,构筑起一个目标一致、多方联动、运行顺畅的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在“订单”的签订关系上,行业协会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同时与会员企业达成委托协议,形成三方多边协议。行业协会作为中介,既是人才需求者,向学校“下单”提出人才需求,又是人才供给者,向企业提供订单学生。在“订单班”组建上,行业协会按与学校的协议从会员企业中组成订单企业库,收集企业的订单需求计划之后反馈给学校,学校按照协议挑选学生组成订单班。在培养环节上,学校为订单班制订基础理论课的课程教学标准,并负责实施教学;行业协会按照行业发展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及相关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案,组织企业按要求提供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和实训场所及岗位。基于行会自身的职能特点,行会能够更好地根据市场和行业的动态变化建立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修正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引导企业发展,纠正人才需求的方向。在考核录用上,学校、企业和行会联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并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根据订单需求计划将学生分配给订单企业。总之,在行会主导下,有了行会对企业的约束和对行业的长期把握,以及行会强大的利益协调和资源整合能力,能较好地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和行会四方的各自利益诉求,达到共赢。
四、结束语
一、坚持两个原则
本次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我们在坚持党管干部等组织人事有关规定的同时,将择优录用和公开公平作为两个基本原则,贯彻整个活动的始终。
㈠坚持公开公平原则。立足基层国土所人员、编制等现实,本着维护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原则,首先确定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在全县定编定岗的基层所工作人员中进行。二是竞聘前现任所长一律免职,使全体基层所工作人员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聘。三是将竞选的职位、职数、条件等明确在方案中,下发到工作人员中,使同志们有充分的知情权。四是在人员聘用的决定上,以改以前单纯局党组研究,将决策权下放至科级干部和局属单位、股室负责人,组成20人的评审团,无计名综合评定打分,大家说了算,以成绩决定聘用。
㈡坚持择优录用原则。根据组织人事和选拔干部有关规定,结合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我们将“优”定到四个点上。即政治素质优,能够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时刻与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无违法违纪等行为;思想道德优,看人品用人,要有服务意识,为人正派,作风扎实,要有大局意识,勇挑重担,务[此文章由21秘书写作网/独家原创]实苦干;业务素质优,国土管理政策性、业务性强,必须精通国土资源业务知识,并有一定的工作阅历;工作能力优,要有组织领导能力,能够统揽工作全局,要有沟通协调能力,善于破解工作难题,要有一线实践经验,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引进一个机制
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改革开放、竞争激励是我们的成功经验。对此,局党组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制定方案之初,就把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作为本次基层国土资源所改革的大前提,特别是在所长、副所长的聘用方面,在坚持以往个人申请、单位推荐、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聘用的同时,大胆引进竞争机制,做到拟聘用职位公开、职数公开、任职条件(资格)公开。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报名,大胆竞争,真正使哪些政治业务素质高,工作组织领导能力强,年富力强,想干事,能干事且干成事的优秀人员选聘到领导岗位上去。在人员优化组合方面,以改过去领导选同志的做法,实行双向选择,即所长选工作人员,同时工作人员也反过来选所长,增强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形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达到以压力促动力,以动力促发展的目的。
三、重抓三个环节
基层国土资源所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我们拟定7个环节进行规范操作,其中重抓了资格审查、竞聘演讲和优化组合三个关系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环节。
㈠资格审实际。在对所长、副所长竞聘资格审查环节我们坚持把软条件,不把硬条件,把实不把虚。在政治素质方面,必须立场坚定,无违纪前科;在文化水平方面,必须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在业务素质方面必须通晓国土资源业务知识;在工作能力方面,必须有基层一线实战工作经验。而在年龄、身份等方面,只要是特别优秀的,则可适当放宽。
㈡竞聘演讲重实绩。竞聘演讲是体现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最有效载体。为此,我们把此作为竞聘上岗的关键环节突出抓好。一是在方案上明确竞聘演讲稿的主要内容,从演讲稿的撰写上看文笔、看业绩、看思路。二是演讲时规定一律脱稿,通过现场演讲看气质、看反应、看胆识。三是明确演讲成绩为综合评定成绩,看以往工作打分,看现场演讲打分,看今后潜能打分。
㈢优化组合重和谐。优化组合的目的是整合人力资源,促进工作开展。为此,我们在人员的优化组合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并做到三个兼顾。一是兼顾个人意愿,先由个人填写拟工作单位申请表,充分听取工作人员的个人意见。二是兼顾所长意见,由所长选聘所属工作人员,维护所长的领导权威。三是兼顾全体人员结构,即年龄上老中青结合,文化水平上高中低结合,性别上男女兼顾,区域上方便生活,力求人和、气顺,增强基层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以和谐促稳定,以稳定促发展。
四、达到四个目的
经过七个环节的规范运作,全县14个基层国土所所长、副所长人选脱颖而出,工作人员得到优化,达到了选拔人才,优化队伍的目的,得到了乡镇政府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㈠选出了人才。通过竞聘上岗,28位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精、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基层国土所工作人员走上了所长和副所长的领导岗位上,达到了选拔人才的目的。特别是14位副所长人选的产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队伍建设,增加基层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其前沿哨所作用,根据20**年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文[此文章由21秘书写作网/独家原创]件和各基层国土资源所所长的任职批复精神,借鉴**晋城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先进经验,经局党组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对全局14个基层国土资源所所长、副所长实行了竞聘上岗,对所属工作人员按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了优化组合。通过宣传发动、报名、资格审查等7个环节的规范操作,达到了选拔人才,优化队伍的目的,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注入了活力,奠定了基础。
㈡优化了队伍。在竞聘上岗和优化组合工作中,每个工作人员都进行了一次自我锻炼,经历一次全新的挑战,素质等方面得到了一次全面提高;理顺了关系解决了一些遗留问题;整合了力量,增强了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队伍的整体能力。
㈢上级部门肯定。从制定方案、研究讨论到组织实施,整个活动的每一环节,我们都积极主动的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汇报、请示,争取大力支持。严格依据组织人事有关规定,按照既定工作方案,认真对待,规范操作,取得了预期目的,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1.实习单位与实习生的双向选择
现阶段,对于顶岗实习,多采用这种实习单位与实习生二者的双向选择办法,这能够充分体现出学校以及社会对于学生自身意愿的尊重,学校会与签订合作的实训基地进行联系,从而确定实习的人数以及实习岗位的具体要求,然后就会向学生发出信息,学生会更具这些信息,来确定自己的实习岗位,最后实习单位会对前来报道的学生进行面试,合格之后,学生就会正是进入实习岗位。
2.实习生的双重角色
在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双重性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他们既是学院所派出的实习生,同时也是实习单位的教师。
3.双师指导在顶岗教育实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工作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其未来的就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对于其自身所在学校来说,也是其就业率得以提高的关键,所以说,学校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对于学生的顶岗实习都非常重视,并且都会安排顶岗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的期间内,学校内部以及实训基地的教师会共同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4.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双方管理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以及实训基地都会学生采取管理,学生必须要接受这种双重管理,即要遵守学校的各项实习规定,同时也要履行实训基地的各种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保障实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英语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的管理
1.对各项教学环节的有效安排及管理
根据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通常将顶岗实习安排在学生即将毕业时。因此为了能够具备更好的专业素质以及更多的就业条件,学校应该合理的设置一些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课程,并且要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联系,事前签订合同,保障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实习阶段。除此之外,学校以及校外的指导教师应该积极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自身岗位的特点,教学要求以及实习目的,从而制定实习规划,真正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实习基地应该为学校安排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学校则应该为其购买学习期间的保险,这样不但能够确保学生的实习效果,同时还能够保障其人身安全,学校与实习基地必须要签订合作协议,协议中针对各种责任的归属必须要明确,与此同时,需要还应该在学生实习阶段的薪酬方面与实习基地进行沟通,并在协议中明确标出支付的金额以及支付的方式,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学校在教学环节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上,实现学生定岗实习前的教育与管理过程中,为学生的实习活动提供更多的条件和准备。
2.顶岗实习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
有效的过程管理来自于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积极沟通,共同制定方案,明确双方的管理范围。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育目标为学生进行实习岗位的安排,同时,实习单位应该委派实习指导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实习指导,学校要制定各种管理,学校指派的指导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指导,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内部的指导教师要依据方案,不定期的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利用各种新媒体方式进行考察,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并进行全程管理与监控,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解决方案的研究,另外,学校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并能够将定岗实习考核手册,学生要将实习情况自行记录,与此同时,学校需要定期安排指导教师对实习的情况进行总结,从中了解学生的近期动态,发现问题,积极沟通,及时了解并解决顶岗实习生的各类问题,还应及时对实习过程中的岗位调整及变动进行记录和跟踪,保障对学生实习全过程进行管理监督。在实习将要结束之前,实习单位应该安排公开示范课或观摩课,学校及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均到场听课并评课,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有所了解。学生结合实习过程和实习收获撰写实习报告,作为实习成绩考核的依据之一。
3.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对顶岗实习进行考核
在结束顶岗实习后,学校需要进行相关的考核,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实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这是对定岗实习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学生实习状况的了解和掌握,考核应该综合监督人员评价、本校指导教师评价以及实习单位方面评价等各项数据,将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并作为评价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