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生的职业规划范文

护理生的职业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生的职业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生的职业规划

第1篇:护理生的职业规划范文

通讯作者:者晓玲

【关键词】 护士;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管理

在目前护士职业价值感低下、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职业选择自由的大环境下,如何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士职业忠诚度,是值得每个护理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进行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管理,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谈几点看法。

1 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

1.1 对刚参加工作的新护士(工作1~3年)进行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培训,教会护士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剖析、正确设计和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从刚开始工作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有感性的认识,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实现自己的设计目标不断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修正不规范行为、保证目标的实现。

1.2 工作3~5年的护士,在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训引导使护士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自觉地为医院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而努力工作,达到医院和个人双赢的目的。

1.3 护理管理部门在护士职业生涯过程中除加强对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培训外,还应注重培养和管理,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提出指导意见,使计划更结合实际,目标的实现更具希望,并通过培训教育,使护士及时发现误差和偏移,以便及时调整,使其清楚地看到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素养,稳定和促进护理队伍建设,同时促进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医院未来发展培养储备人才,对医院的长足发展十分重要。

2 评估

2.1 护士评估 包括护士自我评估和组织评估。(1)护士自我评估首先护士要对自我进行剖析,包括个人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能力特点、知识结构、专业方向、个人志向等。明确自己的定位,结合所处的职业环境对个人的要求和期望,从中找出自己有哪些优势,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和目标。(2)组织评估、护理管理组织对护士的需求、兴趣、工作能力、性格、情商、思维方式、为人处事能力等进行了解和评估,分析每个护士的优势和劣势,根据每名护士特殊的个人因素制定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即人才梯队培养计划)。

2.2 职业评估 一个人对待职业的态度大体可分为五个层面,第一层次,将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下一步没有任何设想。第二层次,工作只是为了占据时间,并不思考工作的真正意义。第三层次,清楚自己工作的立场和方向,能够认清自己将来要干什么。第四个层次,追求专业,对工作要求精益求精,希望做到优秀做到卓越。第五个层次,对自己的工作有神圣的使命感,能做到:“超越小我,追求大我”。而职业阶段又可分为工作1~3年、3~5年、5~15年、工作15年以上。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工作1~3年护士的特点:希望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医院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操作规程等。工作3~5年护士的特点,能够胜任护理工作,如常规操作、疾病常规护理,有一定观察、评估、预见能力,此阶段护士大多进入结婚生子阶段,扮演多种社会角色、能体验生活和工作的甘苦。工作5~15年护士的特点,工作有一定的经验,是整个职业生涯的成熟期,此阶段的护士能理论联系实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高护理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能力、协调能力、科研能力。工作15年以上护士的特点,此阶段护士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有的已经担任一定管理职务,有的已成为专业骨干或护理专家,有的则由于年龄身体因素开始考虑退出临床一线工作。护士应根据自己的职业态度,结合各个职业时期的特点、综合分析,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3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目标 在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时,护士应明白职务的升迁不是唯一的职业发展目标,护理职业发展道路包括专业技术发展道路和管理道路两条,而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国际上越来越注重专业技术的发展,如专科护理及临床护理专家等。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常见病及常用护理操作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向专业技术道路发展,成为某种疾病的专业护理人员(如糖尿病护理专家)或某项技术的专业护理人员(如压疮护理专家),掌握了一定专业技术的护士同样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在职业生涯中,如何使个人职业生涯目标与个人的价值有机结合,从职业发展前景和职业环境着手,调整好自身条件与客观条件的接洽度,学会适应环境,才能有助于在职业生涯过程解决遇到问题和困难。护士根据自我评估和职业评估,分析自我、考虑内在和外在的职业环境因素,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和目标。

3 管理

3.1 制定培养管理方案 护理管理部门应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管理方案、目标和标准。

3.2 培养

3.2.1 根据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制定操作性强的培训计划,提供继续教育、在岗培训、科室轮转学习、进修、深造学习等机会。

3.2.2 积极引导护士与时俱进、主动学习。组织培训内容广泛、实用性及针对性强,对每个阶段的培训要有阶段目标和评价标准,使护士适应社会环境和形势的需要,更新知识,提高整体职业能力。

第2篇:护理生的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 专业课程教育 大学生 职业规划

随着高等教育近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竞争的日益激烈,用人单位也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让大学生及早做好人生规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容面对国际竞争,适应现代生存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落到实处?这是一个长期困扰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问题,尽管近些年高校陆续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状。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发现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失为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好途径。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和内涵

所谓生涯,是指个人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是一个人多重生活角色的结合,包括工作者、学生、父母、子女、配偶(伴侣)、公民及退休者。而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的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连续性等特点。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妥善安排,在这种安排下,个人能依据计划在一定时期内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并运用综合资源达到各阶段的生涯成功,从而最终达到既定的生涯目标。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确立职业目标,通过培养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打下较好的工作基础,进而找到较为理想的职业,充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经验表明,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2.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大学生对自我重新认识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体真正了解自己。古希腊雅典达尔菲神庙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证明了自我认识的困难。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即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等待走向务实应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从自我走向融合与合作,自主学习、自我超越、自我发展成为个人追求的动力。而要切实处理好这些,就离不开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规划在这里实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分析、自我认识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能帮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强项,发挥自己的优势,包括兴趣、爱好、天赋、专长、知识水平、操作能力、身体条件、价值观念、意志、创造性、智力、情商、家庭条件等,同时找出不足,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步使自己提高、完善,以适应专业和社会的需要。

3.职业生涯规划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当前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已从之前的社会的精英逐步演变成了社会的普通劳动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更为实际、具体,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意义的本身就是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质朴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公式。大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在教育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教育的重点在于追求人类潜能的充分发挥,培养人的才智与想象力,发展人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把人培养成独立、自主的自由人,融于历史、文化之中,立于天地之间,面对个人与社会、有限与无限,能担负起公民与人的张力、可能与现实、超越与审慎的张力。大学引导学生在追求知识与真理的过程中,让学生面对人生与世界的基本问题,让人不把自身局限在原有的一方之地,而是不断地激励人们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卓越。

二、当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些年绝大部分高校日益认识到了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部分高校未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摆上主要的课程体系,以讲座、通识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职业生涯规划仅仅成为学生的选择,而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2.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混乱。一是职业生涯规划课时段设置不一:有的设置在大一,有的设置在大三、大四;二是归口管理部门复杂:有的挂靠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有的挂靠在教务处,有的挂靠在团委;三是师资混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中既有专业教师,也有政治辅导员,还有院系党总支正副书记;四是内容空洞、陈旧,泛泛而谈,不具有针对性。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针对性不强。目前,大学生基于专业基础的个人发展与规划能力极为欠缺,专业的本质、专业的学习方法、专业的发展出路、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不是一两个讲座能解决的,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基于专业基础去讲解职业生涯规划,介绍团队和沟通的理念,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

因而,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对所有课程教学渗透“以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学生成长”的思想,是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重要途径。

三、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应用分析

1.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能强化专业对职业规划的影响。

每个大学生在进校之前的专业选择过程中,实际上就包含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分。所以在高校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开展职业规划,能强化专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与学习热情。比如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及社会人群对护理价值认识不足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针对此情况,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如南丁格尔事迹教育,能激发学生对本职业的热爱,从中感受护士职业的责任与伟大,还能帮助他们形成对本专业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充分认识本专业的优势及劣势,使学生增强就业信心。高等教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专业课程教育,而专业课程教育则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载体。同样,专业课程教育也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最重要载体。专业课程教育的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文化背景、教育经历对职业规划的影响,尤其是对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都将通过专业课程教育这个载体展现给学生,进而强化专业课程教育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2.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能强化职业道德对职业规划的影响。

每个行业都有其相对应的职业道德,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强化道德对职业规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的架构和专业课程教育管理体制对道德教育实施的有效性上。经济、管理、文学、法学、艺术等学科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支撑。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准确深入传达文化内涵,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的文化背景,理解文化与专业领域的关系,使学生融入到更为广泛的对专业的思考中去,培养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人格素养。“以学生为本”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主旋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以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目标,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或是研究型人才为基本工作要求,在此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交集的内容。因而,以专业为载体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就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架构中充分体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分量”,强化专业课程教育对职业规划的影响,而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职业道德教育。当下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给大学生的成长空间带来了新的困惑,渴望融入专业领域的又不知从何下手,这时,他们特别需要人生的导师和成长领路人,而最好的导师莫过于他们的专业老师。所以新时期大学的专业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专业学习的探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专业追求,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导”为主,将对今后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3.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能强化专业素质对职业规划的影响。

当下用人单位要求毕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规范的操作技术,还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应变及合作意识、科研及教学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同情心与责任感等,综合起来就体现为专业素质,专业素质一方面包含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包含人文素养,是专业课程教育的重要目标。所以,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让大学生及时地了解提高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培养主动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专业学习方法,强化专业思维,加强职业素质及综合素质的培训,进而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成功实现。

总之,以学生为本,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贯穿专业教学、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个环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侯志瑾著.伍新春等译.职业知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2]刘文娟.以职业生涯规划促高校学生管理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第3篇:护理生的职业规划范文

1我校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学生招生及就业情况统计(表1)

毕业生总数为504人,其中,专接本学生4人,在“三甲”以上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为93人,其他基层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为355人,在其他单位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如药品营销、医疗器械营销、药房工作人员、导医等)大概52人。2009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年7月1日,我国已有415万普通高校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2009年7月9日《中国青年报》)。相对于全国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无论在就业人数还是从就业单位的水平方面,我校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堪称良好,学生基本上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

2原因分析

自从1995年招收中医护理专业的大专生,我校一直密切关注国内同类院校的招生、培养和就业情况,还多次安排领导和老师到兄弟院校学习、交流。在掌握了护理专业—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容易出现的问题之后,我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师主导思想、引导学生技巧等方面作出如下努力,提高了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2.1结合中西医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

2.1.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专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临床课程的教师,更要适应新教材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我校通过“西学中”、“中学西”培训班的开设,普遍提高了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从而做到在授课时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真正做到厚积薄发。

2.1.2寻找中西医结合点,引导学生兴趣综合中、西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研究与实践的努力,创造中、西医学有机结合的理论和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的基本内涵[2]。目前,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上,只是采取一种单一的加合方式,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融合,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西医皆通。而中西医结合关注度远远够,据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6月的一份调查报显示,仅有19.3%的医学生主动地去了解中西医合的发展情况,78.6%的医学生很少去了解中结合医学的情况[3],医学生尚且如此,其他行业更不用说了。怎样达到中西医的融会贯通,关系到学生的兴趣所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最后体现在治疗和护理效果上,现代中西医结合在疾病的护理上确实获取了单纯中医或者西医不能达到的效果。这就是中西医在临床和护理中的结合点。比如在外科疾病手术—尤其是腹部手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决定着患者进食、进水的时间,这又关系到患者营养的摄取和恢复的速度。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法、白萝卜汤口服等可明显缩短排气时间,效果肯定[4],作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教师,不应该简单的教授“病”与“证”,而是要“病证结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学会创新,正如“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

2.2优化合理的课程设置

2.2.1强化中医护理特色,进行课程重组

改革现有的医疗护理课程设置,弱化医疗,突出护理;弱化理论,强化实践。中医理论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增加学生的中医护理、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在临床护理方面,我们开设了中西医内科护理学、中西医外科护理学、中西医妇产科护理学、中西医儿科护理学等课程,这样在临床护理中学生就能掌握两套护理技术,为患者服务。

2.2.2适应社会发展,调整课程设置

传统医学护理教育“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及护理+临床实习”的“三段式”培养方式[5],容易使学生习惯于从医疗的角度去考虑并解决问题,学生在理论学习期间,护理理念建立较晚,很难形成适合护理职业的思维模式。为适应护理功能多元化发展,除开设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相关课程以外,还开设预防医学、健康教育、社会学、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美学、公共关系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等课程,为即将面临的老年化社会和世纪整体护理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逐步与国际护理接轨[6]。

2.2.3增加教学中的中医养生保健常识

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整体护理观和辨证护理观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因此,课程内容突出养生保健理念,对每个护理问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要体现辨证施护的特点,并将具有中医护理特色的针灸、推拿、养生康复、食疗、气功、保健体疗等内容贯穿在各个疾病的护理中,使中医护理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

2.3合理的实践安排

2.3.1与实习医院沟通,提高护理实习带教老师的整体水平,保证实习质量“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什么样护理人才的关键问题”[7]。对于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临床实习环节对于巩固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护理技能尤为重要。目前,许多院校在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选择了更多的西医医院,临床带教老师缺乏中医护理的专业知识,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从而未能完成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中西医结合。所以,我校教务处临床科以及学院主管教学的领导多次和实习医院联系、协商,加强临床教师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培训,教师通过参加中医护理知识培训,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8,9],从而充分认识和肯定将中医护理融入西医护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临床实践。

2.3.2建立灵活的反馈机制,教学相长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反馈机制,重视护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同时,也要尊重、理解、关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提高带教水平。

2.3.3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保持良好的实习情绪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提前到了学生毕业前的1月份左右,甚至更早。新的就业形式和“双向选择”的招聘应聘模式使得多数学生的实习和求职在时间上发生冲突,学生容易表现为思想不稳定、情绪易激惹,实习中易出现护理差错。针对这一问题,我校进一步加强了实习生的心理指导,通过就业情况统计,准确掌握学生求职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定期与实习生座谈,帮助平衡实习生的心态,确保实习质量。

2.4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招聘会安排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加快发展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大趋势、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社区护理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对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的需求均决定了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增加。适应当前市场需求,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2.4.1定期召开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机会

针对应届毕业生,我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会随时和用人单位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计划,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将用人单位请到学校里来,召开面向本校学生的人才双选会。有效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学生求职的安全系数。10年中,这种方式使得相当一部分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学生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

2.4.2及时校园网信息,拓宽就业途径

通过学校网站,专门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主页,随时招聘信息,拓展学生就业空间。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接受学生咨询,对学生就业技巧进行指导。

2.4.3加强学生人生和职业规划的引导

帮助学生准确分析现在的教育和职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及时把握就业机会。由班主任担任主讲教师,把学生的人生规划和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培养学生自主择业和创业的精神,为谋求一份合适的职业奠定基础。同时,通过人生和职业规划竟赛,激发学生的规划意识,激励学生完成个人职业规划,并通过学生间职业规划的分享,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4.4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4篇:护理生的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老年服务专业;职业认同感;现状;对策

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养老服务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招工(生)难、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也不容忽视,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它需从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个方面加以解决,其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是一项可行的解决策略。

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以及其他因素的看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作为养老护理领域的后备人才,其职业认同感将直接影响到对养老服务知识技能学习的态度和主动性上。若没有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则难以在辛苦而又默默无闻的养老服务业中坚定地走下去。因此,研究老年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发展,对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解决养老护理人员流失和用工荒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服务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现状

为调查老年服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情况,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了职业认同感调查。共发放问卷299份,回收有效问卷29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大一学生109人,大二学生108人,大三学生82人,男生49人,女生250人,合计299人。

问卷涉及老年服务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承诺、职业社会支持、职业价值观等方面内容。经统计分析,老年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不高,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职业认同和行为方面,有53.5%的学生“认为自己适合从事养老服务行业”,有58.2%的学生“乐意去养老院实习和见习”,但也有46.5%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老人不太好伺候”,66.5%的学生“认为一直从事基层养老护理工作没有出息”。

在职业情感和社会支持方面,有66.5%学生为“自己学习老年服务专业感到自豪”,43.1%的学生“通过和学长交流,对工作更有信心了”。52.8%的学生“父母支持所学专业”,47.5%的学生“亲朋好友认可所学专业”,但只有45.1%学生选择“父母希望我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在职业承诺、期望和价值观方面,有88.3%的学生“认为养老护理工作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主要职业之一”,63.9%学生选择“将来会从事养老服务工作”,45.5%的学生选择“成为一名优秀的养老护理员是我的人生目标”,但只有49.5%的学生“愿意长期从事养老护理工作”,52.5%的学生“希望可以尽快从事养老服务的管理工作”,还有10.7%的学生明确表示“毕业后将不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

二、老年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认同不高的原因

老年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有关,也与学生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职业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

1、存在专业抗拒现象,不喜欢所学专业

在就读原因分析中,仅有36.1%的学生因为喜欢而选择该专业,其他学生都是因他人推荐、调剂等原因就读该专业,其中父母让选的占23.4%,高中老师推荐的占14.7%,调剂的占12.0%,其他原因占13.7%。由此可见,真正因为喜欢养老服务而报考老年服务专业的学生并不多,很多学生在此之前既不了解老年服务专业的发展前景,也不具备基本的学习兴趣,因此会出现专业抗拒现象,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在个别座谈中发现,有的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很少会主动学习,即使是老师要求或作业也不认真对待、敷衍了事,厌学现象明显。遇到学业困难,极易对所学专业产生怀疑,产生消极职业心态,不能积极主动地调适职业价值取向。在这种状态下,自然其职业认同感低下,有十分之一的学生明确表示毕业后将不会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2、职业规划不足,对个人职业前景没信心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很多学生认可养老服务产业是朝阳产业的说法,但他们却很少乐意从事这一行,尤其不愿意长期在一线养老护理岗位工作。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足,不知将来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同时,受当前社会、职业行业发展和他人影响,学生的主观效能感低,很多人对自己能不能做好养老护理工作表示怀疑,用学生的话讲“自己都怀疑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认为“与其做了之后证明自己不适合,不如一开始就不选择入行”。也有的学生担心个人发展空间问题,对职业前景信心不足。因此应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热爱所学专业,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3、职业社会支持度低,觉得低人一等

目前养老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不高,很多人认为这是低人一等的、伺候人的工作,甚至有的护理员在遇到有人问起工作时,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养老护理员。而且社会上不理解、不尊重养老护理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很多人不愿意自己或家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大多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让他们去关心、照顾老人,或许会难以转变角色和心态,在一些服务操作,特别是隐私部位护理中容易出现抵触、畏难情绪。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需提高其职业社会支持度,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若社会上人们不认可养老服务及其从业人员,尤其是父母亲友不支持、不认可,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他们难以养成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应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增加老年服务专业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正向情感。

三、增强老年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对策

1、加强专业导入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

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行业。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不仅应当具备基本的关于老年照料、保健、护理和康复的知识和技能,懂得如何照顾好老年人;还应当充满爱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掌握社会工作的科学方法,善于对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关爱。

因此,在老年服务专业学生入学之初就应做好专业导入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认同感。在老年服务专业导入教育中,应以老年服务专业价值观为核心,帮助学生了解养老服务业以及老年服务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课程(如老年学概论)、讲座或报告、职业规划和自我成长、见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热爱老年服务专业,加强职业道德认识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认同感。在专业导入教育中,要注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认知水平,避免出现专业抗拒、厌学等现象的出现。

2、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职业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它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老年服务专业的教学中应根据职业教育特点,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应建立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如教学内容应更贴近养老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做一体。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老年服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注重老人护理中现实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实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总之,在教学中应打破以往“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3、注重情境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

在老年服务专业教育中应注重学生养老服务技能和职业情感的培养与提升,学生普遍感到所学知识和服务实践之间存在差距,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去各类养老机构进行学习。在进一步座谈中发现,一部分学生要么每天忙忙碌碌,效能感不高,要么不知学什么、怎么学,白白浪费了时间。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实训实践环节,通过职业规划、情境训练、实习实训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使他们乐于和老人沟通,热爱养老服务事业,树立为老人服务光荣的理念,积极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总之,在老年服务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中,我们应重视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将来投入到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第一线,为千万老人的幸福养老、尊严养老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媛媛,王晓洋,李爱娟.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5)35-37.

[2] 杨波,孙白虎.高职化工类学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5(5)166.

[3] 赵雪峰,石先进.让养老护理员成为高尚职业[N].健康报,2013-04-19.007.

[4] 高艳,乔志宏,宋慧婷.职业认同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7-53.

[5] 张永.基于自我认同的职业认同研究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4)43-47.

第5篇:护理生的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麦可思;毕业生评价;护理专业

麦可思是得到公众共同认可的、具有良好公信力的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机构。我校连续两年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开展“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12月16日学校经教育厅批准为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并组成项目团队。团队针对我校特色对本次研究模式和内容提出了相应需求和建议,提供了有效的信息采集渠道。麦可思团队作为第三方独立完成了报告数据的调查回收和各指标计算,对数据回收和指标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负责。根据麦可思公司提供的我校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本研究主要针对护理专业毕业生,对连续两届护生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护理专业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进行改革,切实提高护理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调研背景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我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培养质量,提高本校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功能,学校委托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与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实施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评估项目。麦可思负责项目的问卷设计、问卷调查、数据清理、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工作。

1.2调研方法

向毕业半年后的2012届、2013届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帐户,答卷人回答问卷,答题时间15min~30min。毕业生人数及样本回收情况见表1。有效邮箱覆盖率表示学校提供的邮箱多大程度上覆盖了该专业毕业生总数,抽样比例则表示该专业回收样本多大程度上覆盖了该专业毕业生总数。有效邮箱数是保障足够毕业生答题的基础,而回收问卷数一方面同毕业生的母校认同度有关,一方面和调查过程中学校督促毕业生答题的力度有关。

1.3评价指标

①主要指标:包括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就业现状满意度、校友推荐度和校友满意度。其中校友推荐是指在同等分数同类型学校条件下,毕业生是否愿意推荐母校给亲戚朋友就读。推荐度计算公式的分子是回答“愿意推荐”的人数,分母是回答“愿意推荐”“不愿意推荐”“不确定”的总人数。校友满意度指在调查中,被调查的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分为“无法评估”“很不满意”“不满意”“满意”“很满意”。其中“满意”“很满意”属于满意的范围“很不满意”“不满意”属于不满意的范围。校友满意度是回答满意范围的人数百分比,计算公式的分子是回答满意范围的人数,分母是回答不满意范围和满意范围的总人数。②就业现状不满意原因:由被调查的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现状进行满意度打分,是毕业生的主观判断指标,代表着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程度。③教学满意度及改进方向:被调查的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评价分为“不好说、很不满意、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其中“满意、非常满意”属于满意的范围,“很不满意、不满意”属于不满意的范围。满意度是回答满意范围的人数百分比,计算公式的分子是回答满意范围的人数,分母是回答不满意范围和满意范围的总人数。如果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是本校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则将对实习和实践环节需加强的地方做出评价。

2结果

2.1护生毕业半年后主要指标(见表2)

3讨论

3.1调研结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校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主要指标在专业相关度和离职率两个指标明显优于平均水平,在就业现状满意率、校友推荐度和校友满意度3个指标也高于平均水平,在就业率、平均月收入两个指标稍高于平均水平。说明我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目前就业需求。但2013届毕业生与2012届相比,除了平均月收入稍高以外,其余所有指标都有所下降,特别是就业现状满意率,为此,深入分析教学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革措施,希望进一步提高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

3.2存在问题分析

3.2.1职业期待与现实处境的差距

通过对就业现状不满意原因分析,排在第1位的是收入低,第2位是认为发展空间不够,其次是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不好,还有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等原因。说明毕业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不够明确,在校时对职业的期待较高,对护士实际工作缺乏深入了解,实习过程中由于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等工作的实施,产生失落感,引起就业现状满意率下降。

3.2.2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待进一步改革

对教学满意度总体较高,说明我校教学质量满足工作需求。但对不满意的原因分析毕业生反应最多的是无法调动学习兴趣,其次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第三是课堂上学生参与不够,还有反应教学内容陈旧、不实用,考核方式不合理等。调研结果说明目前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较单一,还是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应用很少,信息化程度不够,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很好体现。

3.2.3实践教学仍需加强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本研究结果显示,毕业生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技能实训,其次是专业认知见习及毕业实习环节,说明实践教学仍需加强。

4改革探讨

4.1职业前瞻教育需要加强

加强专业教育、专业认知、就业指导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认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都会对学生的职业期待或职业规划起重要影响。需要构建这一教育体系并对每个阶段进行评估,及时修正学生的不合理职业期待。

4.2针对毕业生就业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临床护理,专业相关度高达98%,因此,从护理职业特点入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结构。结合毕业生对教学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入手,积极调动学习兴趣,调整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不断完善专业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师生交流程度,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毕业生对核心课程的有效性评价。

4.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规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为接近总学时的一半,所以高职院校应更加关注实践教学环节[1]。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只能通过实践教学来进行[2]。因此,通过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大校企合作教学力度等措施落实实践教学。

4.4加强求职服务指导,提高职业期待吻合度

毕业生初次就业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求职阶段,有效的校园招聘和职业发展规划辅导对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有积极影响。学校可以结合毕业生就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在校生进行职业规划,同时邀请相关用人单位到学校开展招聘活动,使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主观期待更加吻合。

4.5完善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是提升学生能力和在校感受的重要途径。建议学校适当加强相关活动的扶持力度和指导,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满意度,鼓励学生更多参与其中,使更多的学生能从中受益,从而增强其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好和更有效地学习知识技能。

4.6构建全培养过程管理评价体系

毕业生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各环节进行改进。但其落实效果必须可测可评,因此,有必要构建学生培养过程的管理评价体系以方便学校对各项工作的管理。建议继续采用“第三方评价”,打破传统的以德、能、勤、绩为主线,学习成绩为出发点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以实践技能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3]。

作者:侯继丹 吴秋霞 贾婷婷 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耀嵩.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5(1):35.

第6篇:护理生的职业规划范文

不可忽视的高中生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个人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行之有效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储备。

高考填报志愿,则是人生职业的第一次定位,是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一次设计。如何选报高校和专业,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今后的职业方向,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人生的发展轨迹。因此,面对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家长与学生应该把职业规划前置到大学开始以前,未雨绸缪,通过专家咨询、收集资料、网络查询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为高考后的志愿填报做足功课。

奏响规划三步曲

第一,了解自己,如性格和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一个人的性格与职业的适应性有很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外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和积极性的专业,例如管理、法律、经济、市场营销等;内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计划性、敏感性、逻辑性的职业,例如研发、会计、技术等。如,有个内向的同学报考了旅游管理,结果发现自己与这个专业格格不入。她喜欢静,而旅游专业的活动较多;她不喜欢表达自己,而旅游管理又要求她要多与其他人接触。同样,如果一个外向的同学选择了药剂研究,他同样会觉得很痛苦。在社会资源方面,我们最不可能选择的就是我们的出身,出生的时间与地方、家庭条件、环境、教育资源等都是我们不能改变的,而实际上,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却会对我们的职业生涯产生密不可分的影响,所以不得不有所考虑。

第二,了解专业和学校的信息,要考虑院校和专业的情况。被录取的专业与毕业后的就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慎重对待。同学们应尽量多地了解院校的社会声誉、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奖(助)学金的设置等,了解所要填报专业的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发展前景,以及这些院校和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报考情况等。如果同学们对专业的选择有了“超前意识”,考虑到了将来的发展趋势,就能在以志向定志愿的前提下,克服一味随大流而盲目追“热门”。

第三,综合分析自身的情况和专业、就业的信息,仔细对比,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填报志愿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很多的,在兴趣爱好、专业情况和就业前景之间,如何取舍、如何平衡,都要深思熟虑,不可顾此失彼。如有个同学很喜欢考古学专业,立志要当一位考古学家,而且他的高考成绩也足够填报该专业排名较好的高校。从个人意愿和性格出发,该同学是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但是回归现实,考古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时选择面比较小,而且工作条件和环境会比较艰苦,该同学是独子,毕业后家里的担子几乎是全部落在他身上的。通过各方面的权衡考虑,该同学还是决定放弃最喜欢的考古学专业,选择了对自己来说可以接受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由此可见,当面对现实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各方因素和条件,确定另一个较为适合的目标,或许才能实现最佳的结果。

时刻勿忘三切忌

切忌只报热门忽视冷门,未能结合个人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的分数线一般都较高,如果学习成绩不太突出,最好避“热”就“冷”。报考时也要注意“冷”“热”结合,集中选择几个热门专业,然后搭配几个冷门而且又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不要一味地盯“新”逐“热”。将来能否顺利就业,考生及家长在选择专业时,无疑是需要眼光和智慧的。一些专业之所以“热”,实际上是被盲目追捧的结果,而且招生中的“热门”与就业市场上的“热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反而是一些人们眼中的“冷门”专业的毕业生成了招聘会上的“香饽饽”。根据统计,被一贯列入“热门”专业的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人数高居榜首,但其就业率并非第一,有的学校此类专业的就业率还低于平均水平。但机电、数控、机械、自动化、护理等考生眼中的“冷门”专业,这几年就业形势却一直高攀。

切忌随波逐流,忽视个人的意愿和兴趣。

同学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个职业规划,要有明确的目标,选择感兴趣且合适的专业方向。如果将来希望留学,或者做研究型人才,选择基础学科就更合适一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对某一件事情兴趣盎然,就会乐此不疲,创新不断。有位同学,大学学的是铸造专业,他的家人觉得铸造专业的前景不错,是高利润的行业。但他不喜欢,觉得整天对着冰冷的器械不是他所追求的工作和生活。由于无心向学,该同学专业课学得一塌糊涂,他永远不能很清楚地弄懂各种金属材料的属性。成绩单上的分数,自然也可想而知了。不过,这位同学最终还是遵循自己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复习,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找准自己的兴趣点,作出职业的选择,才会在专业的道路上走得更为轻松顺利。

切忌望“名”生义或心存偏见,志愿平行缺乏梯度。

第7篇:护理生的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班主任工作;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11-001

一、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中的问题与困境

正处于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时期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不同,在就读期间,他们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对职业生活充满好奇,但是却缺少理性的思考和设计,渴望成功却又背负着初中学业失败的阴影;虽然有九年通识教育的训练,但是开展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较弱,需要职业生涯发展的辅导,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有效转变。

职业生涯规划自2008年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来,是中职学生第一学期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本身是完整的指导体系,需要学生在现实中不断感受和体验,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内化于学生。学生大多通过直接从网络下载来对待老师布置规划任务,以“一次性”的功利心态面对持续的职业发展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目标往往在现实中流于形式。虽然,随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的持续展开,逐渐得到了重视。但是,多数中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是基本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参与竞赛的阶段,没有真正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贯穿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无法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与班主任思政工作存在契合之处,目的一致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课程指向学生对职业的适应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提高,通过对学生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分析所处环境的优势与不足,树立相对科学可行的职业目标,建立完善有效的规划方案,促使学生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

而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则是借助各种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通过激发学生对工作、家庭和个人生活的思考,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和人生境界的提升。通过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本身,也使得学生德育内容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纵深化发展。二者殊途同归,育人目标是一致的。

三、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与班主任工作有效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全程性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生涯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人的一生所经历的职业及非职业的活动都应视为职业生涯的内容,职业生涯除了职业角色以外,还包括各种生活角色。”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这个释义展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性观念,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应当是全程性的而非随机分散的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支撑,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起着引领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结合,也就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结合起来,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第一学年入校时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对所学专业选择的无可奈何的心态和对自己的需要的茫然,第二学期在适应新环境后,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具体工作内容与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第三学期逐渐深入学习时,需要改变学习方式,拓宽视野,第四学期时即将面对实习和未来就业,需要提升具体的参与就业竞争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既是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学风、自我意识、学生成长也是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贯穿于中职学生在校两年与实习生活的全过程,既能真正将中等职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落到实处,又能真正体现将以可持续发展这个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要求。

2.建立“双效”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教师数量有限,不足以承担整个学校全程性的职业规划辅导,而班主任在学生实习前的就业指导又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如果借助和依靠第一支中坚力量对全校班主任进行系统培训,可以提升班主任职业规划辅导的认识和能力,在有效提高班主任自身职业规划意识的同时,通过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与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主题班会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大限度地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抓出成效。

3.建立个性化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是使学生真正的、全面的认识自己,通过挖掘自身的潜力,主动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工作的内容,确定符合自己的目标,制订适合自己的计划,因此,职业生涯辅导又是极具个性化的体系。班主任是学生面对时间最长,相对任课教师而言更稳定的个体,也是最了解学生的个体。职业生涯辅导和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建娣.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6)

[2]孙文昭.困境与定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德育教师功能探析[J]职业技术,2012(5)

第8篇:护理生的职业规划范文

社会经济发展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学生的择业观念,尤其是在上海这座大都市,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留在城市发展。统计显示,每年仅有不到25%的学生选择郊区就业。城市优良的生存环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择业观,也在影响着家长的观念,而后者恰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这种就业风气还在影响更多学生就业区域的抉择。据不完全统计,80%的学生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留在城市发展。学生的择业观和家长的干预,导致了郊区畜牧兽医行业留人难与学生就业对口率低的尴尬局面。

2影响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就业的主要因素

据报道,上海地区畜牧兽医行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但上海高校培养的高职畜牧兽医类毕业生依然会出现就业难甚至不就业的情况,究其原因,往往是毕业生个人的专业认识、就业理念存在一些误区所致。

2.1专业信仰淡化,缺乏吃苦精神

专业信仰是扎实干专业的动力所在,信仰的深浅受到行业境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成长在物资富裕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就业时更多关注的是社会地位和报酬,淡化了吃苦奉献。反观畜牧兽医行业自身的工作条件艰辛、发展远郊化、职业成长慢等特点,就社会地位和报酬而言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心理需求。再看小动物行业,它依托城市,在工作条件和环境上都要优越于畜牧兽医行业。

2.2就业理念不成熟,职业规划能力弱

高职毕业生还处于青春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往往由于心理还不够成熟,生活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导致设想与现实存在一定距离,在现实中往往急于求成,表现出实用主义思想。例如在择业时,有些学生想通过就业证明自己的能力,表现出对就业的起点要求过高,不愿从基层做起,还有些学生对待遇、工作地点、单位性质、工作环境等方面挑剔,很少去考虑自身的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工作中也仅仅是想更多地获取眼前实际利益,而不重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这些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一旦踏入社会,往往会感触现实社会的残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就会有失败感,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会随之增大,甚至会挫伤就业的积极性,甚至选择不就业。

3提高高职畜牧兽医类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的途径及对策

3.1培养爱农情怀,强化专业信仰教育

畜牧兽医类学生毕业后不从事本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爱农情怀,对畜牧兽医行业存在偏见和误解。专业教育重在理念,既要进行行业地位和重要性剖析,也要就学生关心的发展问题给予中肯意见,内容中既要分析行业情况,也要讲从业特点,让学生对就业发展能够提前预判,教育形式上一方面可结合企业生产参观,在生产一线开展教育,一方面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交流,现身说法,解析就业后发展情况。专业教育还应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去,通过长时间不间断地引导和教育强化学生的专业信仰。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特长,利用寒暑假到行业内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或通过社团和志愿者团队等形式开展服务活动,促进学生对行业的了解,提升他们的就业热情。

3.2紧跟市场需要,优化专业建设

依托市场办专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存根本。当前,小动物行业和畜牧兽医行业一样,成为畜牧兽医类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领域,满足小动物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应从专业设置上入手,开设相关课程、实验实训等内容。如在专业方向上增设宠物诊疗与护理专业,课程上开设《实验动物》、《宠物美容》等。此外,根据市场的需求,还可引入考证培训或行业培训内容,如宠物美容证、实验动物上岗证等,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畜牧兽医行业自身的专业建设应紧密围绕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深入开发校企合作机制,进行校企合作办学或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模式,定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3.3结合行业特点,开展职业发展规划

畜牧兽医行业存在职业成长慢、工作单调等特点,加之职业规划知识的匮乏,导致很多毕业生就业后又放弃了行业发展,究其原因,既有教育的缺失,也有学生个人的问题。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的职业规划教育,在毕业班中开展就业指导,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就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职业健康发展。一年级可侧重自我认知和情感素养教育,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类问题活动,培养吃苦奉献精神,不断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年级可侧重择业观、就业理念的教育和引导,同时采用企业参观和企业进校宣讲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接触企业、了解行业的机会等,使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回归到合理水平,避免学习和就业的盲目性。

第9篇:护理生的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护理毕业生 精细化 职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目前各大中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中职学校,这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中专学校只有就业率高,毕业的学生有高质量的就业,才会成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其核心工作内容就是对应届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这对良好的就业局势的建立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有利于学校今后的招生工作。所谓精细化就是追求精细的实际工作过程,使工作的效果接近完美,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精细化就业指导的重要意义就是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本文主要就目前严峻的中专护理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提出了一些实践性的解决办法。

一、指导中专护理生转变就业观念

中专护理生也就是以前说的卫校生。这类学生一般在年龄上是偏小的,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大多是片面的,在就业观念上的认识也是非常少的,这就要求学校做好职业指导。首先是指导护理生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指导他们认识到自己专业的特殊性,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其次,指导护理生择业时,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根据目前的社会需求来就业,培养自己自食其力的能力,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慢慢择业,通过实践学习,对工作有一个实质性的认识,然后再择业。第三,在指导护理生就业时,可采取一些择业技巧,即主动出击,主动向社会推销自己,要去医院,而不是等医院来找你。在自我推销时,对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要夸大其辞,要实事求是。前期也可以找一个实习医院或诊所,找一个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单位,不要只盯在待遇上,对护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做好随时上岗的心理准备。要看清目前的护理就业形势,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不要只选大城市、大医院。目前,我国各大医学类院校设置的专业都有护理,当然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理生就业是不一样的,中专护理生与之相比,从某些方面讲是处于劣势的。而且国内就业形势严峻,中专护理生的就业就更没有市场了。所以要开展精细化的中专护理生就业指导,帮助护理生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长,并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二、打造专业化的护理生职业指导团队

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发展较晚,由于学校和地方政府教育部门没有重视职业指导工作,使得很多学校的指导工作流于表面形式,都没有真正地开展。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投入,使得就业指导部门没有专业性的人才,学生对社会及就业情况了解甚少,导致很多毕业生还处于迷茫彷徨状态,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为了有效地进行中专护理生精细化就业指导工作,中专学校就应该先落实基本的就业指导工作,打造出一群具有专业素质的职业指导团队,保障中专就业指导工作有序地进行。职业指导团队要根据护理生自身的情况以及目前社会上对这类人才的专业需求方向,帮助护理生建立精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鼓励护理生在有了准确的职业规划后明确自己接下来的目标,不断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实现目标,在基层积累经验,并鼓励他们全面地发展自我,培养自身的积极主动和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三、开展针对性强的中专护理生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不管做到怎样的“精细化”,针对不同的学科在具体操作进程中都要有所区别,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对于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要紧密地依据护理专业就业方面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针对性要做到贴近护理生,在职业指导中要根据每个护理生面临的不同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方针和解决措施。由于每个护理生在性格、能力以及知识储备等方面都不同,所以教育方式上也要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帮助每一位护理生更好地去挖掘自身的价值和实现自我的突破。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职业指导能够贴近每一位护理生,这样才能够获得学生的青睐,让护理生在职业指导团队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就业,这对护理生自身又会有一个更好的社会定位。此外,职业指导要有针对性地对护理生的专业特点以及能力层次做一个评估,从而更好地选择跟中专护理生贴近的社会用人单位,避免误导中专护理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发生。这就要求护理职业指导突出开放性强的特色,加强社会实践这一环节的职业指导,让护理生走向各医院的实习中去,感受自己职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最后,我们还要鼓励毕业生抓紧时间进行继续教育的思想准备,与毕业生同学甚至毕业生家长阐述目前的社会形势,不要只顾眼前的安逸或经济上的负担,护理人才是短缺,但缺的是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因此要鼓励学生尽快考取大专文凭、本科文凭,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使毕业生的工作有一定的稳定性、可发展性,从而形成我校高质量的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映云 如何提高中专护生在新形势下的社会竞争力[J].教育研究,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