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创新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习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倾向。如果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处在兴奋的状态中,就能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学科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只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效果会非常不理想,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因此,教师教学时一定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或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美妙动听的歌曲、诙谐幽默的漫画等来讲解政治理论知识,增加对国内外重大问题的关注,把一些理论知识尽量感性化,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学生能通过政治学习产生一种新的认识,获得一种新感觉,并始终对政治学科保持浓厚的兴趣,思维也处于活跃的状态,创新能力也能提高。
(二)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只学习,不思考,就会对知识懵懵懂懂,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实际上,教学过程就是质疑、释疑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给学生设置良,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学生乐于创新。例如,在讲“商品”时,我并没有把商品的概念直接讲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商品的含义。我启发学生思考阳光、空气是否属于商品,并组织了一个简短的有关超市购物的小品,让学生弄清楚商品的真正含义,进而扩展商品的范围。在学生对商品有了清楚的认识后,我再引入商品的定义: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这种联系生活设疑的讲课方式,能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形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概括。在解疑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得到锻炼。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所讲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讲“集体主义”时,我安排学生结成小组,让他们自己来制定班级班训和本班发展目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集体主义的含义。在讲哲学常识的时候,我组织辩论赛,让学生通过激烈的争辩,进行知识层次、结构的创新。讲“时事述评”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新闻资料和视频,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敢于创新,就能在教学过程中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三、结语
一、知识创新驱动下,企业战略管理的行为特征
1.个体战略管理行为。
首先,表现为个体战略管理行为的刺激。当个体持续受到来自环境的刺激后,就会产生各种感知变化,比如听觉、嗅觉,味觉等。同样,企业管理者一旦接收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就会产生新的想法。在企业管理中,对知觉的注意力要求非常高。比如:员工的绩效得到积极反馈后,对评价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远远大于消极评价。这种内部反应主要包括:态度、动机,以及来自个体的感觉。其次,知识创新涉及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以知识创新为愿景,在战略管理的目标下,实现企业的知识创新,从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源与价值。另一方面,战略管理有助于发挥员工的创新精神,实现知识传递的、共享,以及创新的高效性。其中,第一层含义指的是:在知识创新环境下,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更加频繁,为了防止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盲目的状态,必须建立知识创新型的战略目标。比如:增加产品的知识含量、改进工艺、流程,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等。第二层含义指的是:针对企业中的个体而言,知识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及成就动机。当个体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时,就会激发内心的创造力,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组织管理行为。
首先,战略制定需要发挥每个员工的主动性,与环境积极互动,从而达到全员协作的系统模型。在这种交互式的系统中,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群体氛围,更有利于发挥个体的创造力。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战略目标的成效。其次,在制定战略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要从知识的角度出发,将杂乱无章的信息、知识进行提炼、编码,从而达到知识的转换与共享。然后,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缺口,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在整个过程中,全面发挥参与者的创新精神非常重要。
二、知识创新驱动的企业管理行为要素
相关专家与学者认为,对企业进行战略评估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企业战略管理者知识创新行为要素、策略性企业战略管理行为要素。在企业战略管理者知识创新行为要素中,战略管理行为中,知识创新要素更重要。在策略性企业战略管理行为要素中,策略性战略管理行为要素特别重要。企业界及学术界中的大部分人认为,策略性战略管理行为要素的地位更高。另外,除了以上行为要素外,也对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给予了很大肯定。但是,在行业中的意见不统一,有一定的分歧。
三、知识创新驱动的企业战略管理行为案例研究
首先,以知识型企业海尔为例,对知识创新驱动的企业战略管理行为构建进行分析与探究。
1.企业家直接领导团队,提高战略水平。
最早,海尔只是一个亏空百万的小厂,后来在张瑞敏的直接领导下,企业推行了人才管理、核心能力、技术诀窍方面的战略目标,为企业的发展争取到了更多的资源力量,最终使海尔走出了发展的困境,实现了年收入超过1000亿的辉煌销售目标。
2.战略支持型的执行文化。
企业文化在无形中影响了员工的战略行为,以及战略执行的成果。可见,企业执行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战略支持型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息息相关,因此企业文化必须在企业战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通常情况下,企业不同,战略需要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在元化的过程中,“激活休克鱼”就体现了海尔在成长中建立的执行文化。该文化指的是:对无形资产的激活,以及对企业有形资产的兼并。以上为海尔企业文化成长的战略。其次,以某知识型企业B公司为例,阐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效利用知识创新的办法,从而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将决策者、分析者、执行者作为核心,同时使其他员工、企业外人士、专家顾问参与到其中,使整个战略管理行为成为群体性的活动。在探讨项目的过程中,该公司与咨询机构人员加强了交流、合作,并采用多种方法分析项目的可行性。这种交流不但达成了统一的共识,而且实现了知识的隐性转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更加科学、有可行性的方案。另外,基于各种交流建议与意见,需要形成书面性的报告,使最终的方案得到落实,体现了显性知识的传递。最后,在交互性的知识环境下,有效激发了参与人员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在反思方案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修正。这样,管理者的决策就会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
四、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给企业的战略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实践证明,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积极运用知识创新驱动使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更加明晰,有助于建立交互式的合作环境,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敏锐地感受到市场变化的气息,做出积极的应对,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张渝 单位:三峡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合作创新;starlogo;仿真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1-0211-02
0 引言
在当今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合作逐渐成为高校、企业和个人青睐的一种方式,凭借个人力量无法完成的任务往往通过合作能够很好地完成。研究表明,进行有效地合作是企业和高校获得隐性知识,从而进行技术学习、知识和能力的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企业在异质性资源基础上参与合作进行创新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能够产生新的核心能力,且合作创新能够实现双赢的效果。合作双方进行资源和能力的组合,会带来技术和知识的大力发展,提升知识创新的效率,而且合作还具有协同优势,不同知识领域的结合常常能够产生全新的技术。
1 Starlogo软件介绍
StarLogo是由麻省理工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开发的一个可编程的建模环境,用于研究分散系统的运行机制。在分散系统中,纵使每一个个体都按照一定的独立规则进行运转,整体却呈现出有序模式,与知识的自组织有很强的相似性,其中的例子有市场经济、交通运输、鸟群及蚁群等。StarLogo软件采用的是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在软件中有三种不同的角色:海龟、点和观察者。用户在其中对这些角色进行一定的编程处理,以构建这些角色的规则,从而形成相应的复杂系统,以模拟现实世界的各种复杂现象。StarLogo允许用户对海龟和点进行编程,如同写程序一样赋予它们不同的行为规则,使得海龟及其所处的环境都有其独立的变化方式。基于此,用户就可以通过此软件来描述主体以及主体与环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过程,并在软件运行时直观地显现出来。
本文运用StarLogo软件对不同知识背景人群合作创新的仿真进行模拟研究,以探求其与相同知识背景人群合作创新的差异。
2 问题描述
假设有两种人群,分别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设为A和B。在限定的环境下,两两相遇会产生创新,创新分为小范围创新和大范围创新两种。以starlogo为基础构建创新模型,通过一定的行为规则进行约束,进行模拟实验。
3 模型构建
笔者将拥有A知识背景的人群用红色标识,拥有B知识背景的人群用黄色标识,黑色部分为空白知识,蓝色代表小范围创新,大范围创新用白色标识。在实验一的环境中,假设初始只有一个拥有A知识背景的人,上限为4人,在一定的行为规则下进行实验;在实验二中,假设初始拥有A知识背景和B知识背景的人各有一人,上线均为2人,在一定的行为规则下进行实验。
实验一:单知识背景人群创新模型
主体 颜色 初始值 上限 行为规则 含义
A知识背景人群 红色 1 4 遇黑色则涂红;
遇红色则涂蓝,
当红色主体未超过4时,再复制一个自己;
遇蓝色且该位置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海龟,
则涂白。 遇空白则写A知识;
遇A知识则产生
小范围创新且介绍一个
A知识背景的人加入;
遇小范围创新知识
且有其他用户参与,
则产生大范围创新知识。
实验二:双知识背景人群合作创新模型
主体 颜色 初始值 上限 行为规则 含义
A知识背景人群 红色 1 2 遇黑色则涂红;
遇黄色则涂白;
遇红色则涂蓝,
当红色主体未超过2时,
再复制一个自己;
遇蓝色且该位置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海龟,
则涂白。 遇空白则写A知识;遇B知识则产生大范围创新知识;遇A知识则产生小范围创新,且介绍一个A知识背景的人加入;遇小范围创新知识且有其他用户参与,则产生大范围创新知识。
B知识背景人群 黄色 1 2 遇黑色则涂黄;
遇红色则涂白;
遇黄色则涂蓝,
当黄色主体未超过2时,再复制一个自己;
遇蓝色且该位置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海龟,
则涂白。 遇空白则写B知识;遇A知识则产生大范围创新知识;遇B知识则产生小范围创新,且介绍一个B知识背景的人加入;遇小范围创新知识且有其他用户参与,则产生大范围创新知识。
4 仿真模拟结果及分析
(a)实验一 (b)实验二
图1 实验进行180次后效果图
(a)实验一
(b)实验二
图2 实验进行180次后统计结果图
从图1可以看出,在单知识背景人群创新模型中,产生大量小范围创新(蓝色),但大范围创新却非常少,在实验运行了180次之后,绝大部分区域变成蓝色,表明在单知识背景下,相同知识背景的人碰到一起,产生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极容易产生新的想法,但这些新的思想很难突破专业领域的限制,演变成更大范围的创新,从而停留在小范围创新上;
与此不同的是,在双知识背景人群合作创新模型中,小范围创新和大范围创新几乎同步产生,数量也不相上下,可见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群进行交流和碰撞,更容易产生新的思想,这些新的思想突破彼此专业领域的限制,在知识的交叉融合中发展地更好。
图2为知识随时间变化的统计分析图,可以看到,在单知识背景环境下,在单知识逐渐减少时,小范围创新呈对数形式增长,有逐渐放缓之势,然而大范围创新则增长平缓,几乎维持不变;在双知识背景环境中,值得一提的是,小范围创新和大范围创新几乎同步增长,不相上下,说明在此环境中,创新大量繁殖,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群结合会带来创新的显著增加。
5 结论
从以上的模拟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群结合相比相同知识背景的人群结合,更容易产生创新,且此种创新范围更大,能带来更好的效用。在现实工作中,若是相同知识背景的人总是呆在一起,很难进行创造,然而一旦有了外界的影响,介入了新鲜的力量,创新便会变得更加容易,能带来更好的效用。故无论是高校、科研机构还是企业,都不能固步自封,要勇于接受新鲜力量,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周军杰,李新功,李超.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与隐性知识转移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12):1914-1919.
[2]张辅松.企业合作创新模式探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6):55-57.
[3]http://education.mit.edu/starlogo/.
关键词:数学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思考
一、关于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育人”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实践性。首先,教育中作为目的和手段的“人”是复杂的、多样的、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且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而言,它不可能像科学实验那样,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然后按照方案进行操作,所以教育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其次,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社会实践性,故教育活动不能脱离现实社会,成为一方“圣地”;教育活动要顺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其需要的“人”;另外,社会也应该为教育创造美好的环境使其健康发展。
二、关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既是结果形态,也是思维模式,应该内化为教育者的一种教育情怀,远离功利和浮躁。素质教育扎根于我们民族的土壤和时代的背景中,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支撑和论证着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价值目标,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其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总之,素质教育要使人成为人,需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智慧的知识世界和丰满的生活世界。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引导不成熟的人追求善并获得善,使灵魂的理充分发挥,这与我们的素质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三、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推进素质教育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素质教育不可能有一个可操作的科学范本供大家参考。因此,素质教育在落实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有人甚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增加艺术类非考课程”等,人大代表称“这是对素质教育的错误理解”。数学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推进与落实素质教育时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好学科素养,“培养人”,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新课程增加了过程性目标,强调“让学生经历一下总比不经历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迫于各种压力,将过程形同虚设,更多地注重结果。这里的“注重结果”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数学知识――“结果”的静态呈现,较少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未能体现“做数学”中活生生的、火热的数学思考。这样势必给教和学带来不少麻烦。首先教学中会存在华而不实的现实,比如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为情境而情境等等;其次,在这样的思维模式的“潜移默化”下,学生最终“功利化”。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结果”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经历“过程”,背离了素质教育“使人成为人”的目标。所以,任何“重结果、轻过程”,抑或“重过程、轻结果”的做法都不可取。鱼和熊掌,二者应该兼得。一方面,任何教育活动或课程都应追求一定的结果,数学教育要达成落实学生学科素养的目标,也必须追求“结果”。过程产生结果,而结果同时又催生了新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只知道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缺失。另一方面,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知识爆炸”“信息海量”的现状,学校教育不可能使学生继承人类已经获得的所有知识。因此,如果不让学生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和掌握其方法,不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念,必将导致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甚至被淘汰,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则将导致其未来综合竞争力的减弱。因此,在数学教育中,要注意过程与结果并重。首先是“结果”以“过程”为基础,且“结果”催生新的“过程”;其次是“过程”以“结果”为目的,对学生而言,“过程”本来就是一种“结果”。过程与结果之间应当像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认识上的自然升华。
2.尊重生命与凸现知识的关系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知识是“教育”找到的培养人的中介物,教育并非默认有了知识就成了“人”。在教育中尊重生命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教育情怀;凸现知识是一种手法,两者合二为一,构筑起了学生完整的精神世界、智慧的知识世界和丰满的生活世界,实现教育“育人”之目标,就像画家用傲立风雪的腊梅凸现出寒冬的风韵一样。在数学教育中尊重生命,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诉求,而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实践。
3.固本与创新的关系
“钱学森之问”给广大教育者敲响了警钟,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了传统教育的诸多弊端: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努力在工作中克服改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因此在教育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从扎实的基础产生“质变”,达到“创新”。但是创新也有几层含义,针对不同的人群含义不一样,并不是非得发生点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的“化学变化”才是创新,更新也是属于创新的范畴。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也是一种创新,基于不同时段的创新。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的学科特色,决定了基础不可或缺,没有基础,数学教育寸步难行。”“基础和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是辩证统一、相互补充的。”固本才能创新,固本是前提,创新是目标;并非“固本”必然“创新”,但没有“固本”,“创新”就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就像并非每个人都能像大厨烹饪出美味佳肴,但是“巧妇一定难为无米之炊”!另外,“固本”也要以“创新”为目标,不以“创新”为目标的“固本”是多余的“本”。
参考文献:
[1]程广文,宋乃庆.论教学智慧[J].教育研究,2006(09).
[2]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08).
[3]张旺.人类的生命与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2010(08).
[4]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03).
[5]孔凡哲,王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看待过程与结果[J].广西教育,2005(06).
【关键词】自主学习;大学生;能力培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传统的使学生“一劳永逸”的教育时代已经不存在了。现代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当代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作为当今教育领域热门的学习方式,在大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在如今大学教育中,尽管自主学习得到相当的提倡,由于制度上、人的意识上的种种不足,使得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无法科学的,充分的进行,进而直接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也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因此,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进行探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三个方面的含义: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依靠自己;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学到或用到的一整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者要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和拥有确定学习目的的权利。
总之,自主学习的定义可归结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并不以为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存在一定的作用,我们应该把自主学习和自学区别开来。自主学习只是对学生与教师的作用有了定位。自主学习是由教育机构(学校)提供多种学习资源(教师只是资源之一),由学习者科学的、自主的利用教育资源以获取知识。[1]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此外,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一旦达到目的就一劳永逸的过程。为了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拥有更大自,需使他们认识到一些对自己可能有用的策略,并最大限度地鼓励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特点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三个基本特点:
1、自主学习的独立性。自主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个人的独立性基础上,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不依赖教师和别人,自主独立地开展教学活动。
2、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自主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个人的能动性基础上,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有: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这一转,转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也转出了原来处于压抑状态时的那种不能自己决定、自己判断的智慧。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不仅开发出了学生的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3、自主学习的异步性。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学习的异步性,使不少学生脱颖而出,使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赶上来。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我的事,自觉自愿的事。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自学是创新的基础,是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生活,主要途径就是自学。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就能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之间、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必要的有效的实践条件。因此,自学能力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中外有无数的名人,尽管他们的专业和工作领域千差万别,但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自学能力都是超强的人,如、华罗庚、爱迪生等等。
2、自学能力是社会的需要,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毕业后的大学生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踏上工作岗位后的学习主要靠个人的自学,自学能力是使一个人知识不断扩展和更新的基本保证,是每个人能够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深入许多人的心中。培养学生具备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高科技社会的需求,显得十分必要。
3、自学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把全部知识教授给学生。对于教师没有讲或在讲授中简单提到的学习内容,只能靠学生通过自己来学习、掌握和逐渐消化。有些知识容易理解,课堂上可以明白,但有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后花时间自学来理解这些知识,毕竟学生在校的时光有限,而知识的海洋却无限。因此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给学生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使学生具有自己更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头”。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自然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将来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第一,作为基础教学,素描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①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目前国内的素描教学沿袭着传统的写实绘画形态的素描教学体系,对造型能力的培养更侧重于通过技巧的传授来获得保障,从而对造型能力的认识比较容易偏向于技术的层面。然而现代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绘画形态和艺术观念,对造型能力的要求也趋向丰富和多元化,许多领域是传统素描教学未能触及的。笔者以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作为素描教学的主要目标。其特点是,通过素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再现客观物象所应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技巧,而且通过素描教学能够使学生去掌握视觉艺术的规律、了解艺术的认知知识和增强艺术表现的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使之具备完整的艺术的感知、评价和表现的能力。虽然对于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素描教学中也部分地有所体现,但不够全面和突出,而且缺乏相应教学模式的支持。
第二,素描教学应以先进的素描理念为指导,把培养学生运用素描语言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纳入素描教学的范畴。由于受到高考模式和传统素描教学的影响,建立在传统意义之上的素描理念影响着众多学生对素描的认识,造成了学生对素描缺乏完整的认知,并且影响到学生在素描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和表达能力。因此,为了改变学生对素描固有的认识,有必要在素描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素描理念去引导学生。那么,何为先进的素描理念?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准确、全面地理解素描的含义。关于素描的含义钟耕略先生有过这样的描述:“素描是一种用铅笔、粉笔等媒介,以线条来描写物体或景象等的艺术。素描并非只局限于描绘的技法和功力,素描应该是指导艺术家的创作构思和演绎其内心的理念的有力工具;素描应当主导艺术作品构成的方式、表达的层次、轻重的掌握、虚实的变化和感染力的凝练,是形成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内容。”②笔者以为以上所言比较恰当地概括了素描的基本含义。其次,全面架构素描的内容。时至今日,多元化的绘画形态已经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写实绘画形态的主导地位。素描的内容不仅涉及写实绘画形态的知识材料和表现形式,还涉及到其他绘画形态的内容。素描知识不仅包括系统的规律性知识,还包括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素描的知识及相应材料去完成具有个性化意义的艺术表现。再次,对多元化素描表现形式的包容。笔者认为对多元化素描表现形式的包容应该成为当前素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素描教学应成为促进学生使用多元化的表现方式来艺术地认识自我和艺术地探索世界的有效平台。
在目前的素描教学中,学生对素描语言的认知服从于以真实地再现客观为基础的造型的需要,并集中于技术的层面,学生缺乏应用素描的语言来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未能全面认识到素描语言的艺术价值。因此,素描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类型和基础教学的内容,应该由原来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载体转变为进行艺术思维的方式之一。现代素描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语言的技巧,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的语言来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其目的在于把对素描语言的应用纳入更高的艺术要求和更为广泛的表达领域,而且通过素描教学使素描真正成为学生艺术地表达自我的有效手段和学会艺术地认识世界的一种基础。这既是对素描本质的认识的必然结果,也是改善当前素描教学的需要。
第三,素描教学应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纳入教学的范畴。有关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容一直是国内素描教学的软肋。其消极影响表现为:阻碍了学生在艺术上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们目前在素描教学中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未达成共识。笔者认为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素描教学的内容是当前素描教学应当予以关注并加以改善的重点。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素描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调整:
第一,打破固有的传统素描思维模式,树立以现代的素描观念为基础的全新的素描思维模式。在目前的素描教学中,传统的素描思维模式可谓先入为主,主导着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和理解。由于传统的素描从观察方法到素描的表现方法都有着既定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对于诸如素描的空间、虚实的认识,结构和透视等方面知识的认知,都存在着惯性的思维模式,学生只需照本宣科,并以模式化的素描样式为榜样不断地锤炼技巧。实践证明,学生因此具备较强的写实能力是不争的事实,但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弱,缺乏从事高级艺术活动应具备的素质。因此,有必要采用包含了现代素描观念(这里提及的现代素描观念是指吸取了现代素描艺术的优秀成果,符合现代艺术思维方式的素描理念)的素描思维模式来打破固有的传统素描思维模式,比如以现代素描观念所确立的全新的空间观、虚实观、结构观和透视观来充实或替代原有对空间、虚实、透视、结构等方面的认知思维模式,以此来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素描思维方式。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培养学生对创造性思维规律的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建构学生以创造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素描思维模式,最终形成学生的艺术创新的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而设置新的教学课题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二,应用多元化的素描教学形式。以写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是目前素描教学主要的教学形式。由于其固有的知识传习模式和相对狭窄的教学内容,并不完全适应现代素描教学所涉及的广泛内容和对教学形式多元化的需求,以及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倚重。针对目前的素描教学而言,需要采纳和应用多元化的素描教学形式来补充和调整原有的写生课堂教学,通过多元化的素描教学形式来拓展素描教学的内容和满足素描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需要。
目前的素描教学还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随着国内素描教学改革的深入,对于素描教学相关问题(如有关素描教学的内容、素描教学的评价等)的探讨将进一步展开,并且针对素描教学各方面问题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化,由此,素描教学将趋向于更加完善和合理。
注释:
一、科技创新的内涵
1.科技创新的含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30年代的蒸汽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电力革命以及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新科技革命都是典型的科技创新。总结这些实践,有学者这样表述科技创新,它是科学技术活动领域的创新,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就是要在科学前沿研宄和高新技术领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并通过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科学技术的本质在于创新。”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科学创新,是探索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创新,其直接目的是认识客观与主观世界,追求真理,解释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创新,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新工艺!新技巧、新方法、新手段及新产品的活动。两者没有绝对的区分,在实践中这两者往往都能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两者也都是法律在知识产权领域所关注的内容。
2.科技创新的特征
现代的科技创新具有以下特征和趋势:1)大量出现迅速淘汰型、互补型与跳跃型的技术创新;2)改造型的科学创新趋向于用更新型的科技创新来替代;3)多数发展中国家从以引进型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发展到以消化独创型和出口型为主体的科技创新;4)科技创新的生产类型具有从大量生产到成批生产以至单件生产类型的反趋向;5)科技创新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以至风险密集型企业。
二、知识产权的内涵
1.知识产权的含义
一般地认为,知识产权一词来自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我国台湾地区译为‘智慧财产权”日本译为“知识的所有权”我国大陆自70年代以来多数译为‘知识产权”现己为学界普遍采用,并为公众所接受。依据通说,知识产权指法律规定的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在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利,民事权利。但知识产权是一种财产权,还是人身权?学者一般也将其划归为财产权[3](P79)。对于知识产权的范围,广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智力劳动成果。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对知识产权所下的定义,知识产权应包括以下权利:1)与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2)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活动、与录音制品及广播有关的权利;3)与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切领域内的发明有关的权利;4)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5)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6)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7)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8)-切其他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由于该公约第16条明文规定了“对本公约,不得作任何保留”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己对上述关于知识产权的定义表示接受。
2.知识产权的特征
(1)无形性。无形性是知识产权最重要的特点,它是指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无形的智力成果。知识产权的载体可以是有形的有体物,如图书、光碟等,但知识产权保护的却是其承载的内含--在其中的智力信息。
(2)专有性。知识产权是专有权,以独占实施权利为核心内容。知识产权作为专有权,与所有权一样具有排他性,即这种权利为权利人专有,权利人之外的任何人不得干涉、妨碍或侵犯,未经权利人同意不能实施或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权。
(3)时间性。知识产权的效力具有时间性。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发生效力并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法律保护。
(4)地域性。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范围具有地域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按照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原则上只在该国领域内具有法律效力,受到该国法律的保护。
(5)法定性。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范围具有法定性。并非所有的智力成果都可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
三、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直接调整充实、完善知识产权内容和体系的原动力。反之,在法制社会里,合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直接保护和促进科技的发展。故而,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有着特殊的密切的关系。
1.技术创新推动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科技直接带动社会的进步。由于技术创新的推动,也使得知识产权制度不断获得发展和完善,可以说知识产权制度是科技和法律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激励和调节的利益机制。世界上己有170多个国家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果多处于科技前沿且多样化,比如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微电子技术、网络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使得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从传统的专利、商标、版权扩展到包括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植物品种、商业秘密、生物技术等在内的多元对象,这使传统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正面临着高新技术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尤其是在由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化技术影响形成的数字环境中,知识产权面临更新更大的挑战。只有科学地解决这些新问题,改革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不断产生的新技术,21世纪的技术创新活动才有良好的支撑条件,知识产权制度本身才能再上一个台阶。在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意味着是一个知识产权的时代。
面临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世界各国正在加紧研宄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加速对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和修改,逐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从而使知识产权制度为技术创新成果提供充分而不过度的保护。
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科技创新是知识产权的源泉,知识产权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扩展其范围,充实其体系,而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造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科技创新经济利益的实现,以鼓励科技创新。生产经营者拥有技术和品牌,是一种自然占有或事实占有,仅表明其取得某种科技优势和经营优势;只有获得技术与品牌知识产权(如专利技术与注册商标)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形成法律意义上的独占性占有,确保创新者对其成果的独占和独享,排除仿制者对创新产权利益的侵犯,使创新主体最大限度的享受经济利益。一旦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创新主体可以运用法律赋予的支配权及相应的请求权,保护其自身利益。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丰厚的市场回报,必定启发和激励人们积极思考和实践科技创新,从而使科技创新建立在更广泛、更积极的基础之上,吸引广大科技人员和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经济利益的取得,使创新主体不仅能收回前期投入,而且有能力继续进行新一轮的发明创造,使科技创新走向良性循环,不断扩大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域和范围,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知识产权制度不仅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有效的法律保证,同时为合理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正确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国外,发明创造(专利、商标)估计己超过四、五千万件之多,技术创新人员可以通过专利检索,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动向,从而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有效地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起点和水平,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从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1.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科技创新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构建了法律平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处在同一规则下公平竞争,创新成果一旦经法定程序确认取得知识产权,持有人就可独享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及相应的经济利益,这既有利于提高创新主体遵守同一规则的自觉性,又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创新秩序,有效防止各种纠纷的产生和市场秩序的混乱,是促进科技创新及成果应用的有效保障。仅就规范知识产权侵权为例来说,现阶段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制度直接决定侵权行为法定成本的高低,它设计并规范关于侵权行为的制裁与惩罚方案、措施、办法等。从现代各国的知识产权立法情况来看,加大对侵权行为惩处力度均为通行做法,例如増加有关严惩侵权行为的刑事制裁条款,明确规定侵权行为的法定赔偿额,完善行政处罚措施等。这一立法趋势实际上是立法者对侵权行为成本与收益比例关系的调整,意在从制度安排上制止侵权行为泛滥,规范产权交易市场,维护竞争秩序。
四、关于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建议1.创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缺少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我认为最首要的是在全社会努力促进,以不侵犯知识产权为荣的价值观的形成和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科技创新、创新发明、专利保护,同时也包括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知识产权文化的基础是努力发展科技,促进源头创新要从青少年抓起,既要重视直接面向需求的研宄,也要重视源头的基础研宄。现在,一些世界上的大企业,他们创新了很多的专利,用这个专利去开发新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然后用得到的利润再来支持研发,加上自己的新思维,又产生新的专利,然后再支持包括基础研宄、公益性活动、青少年教育等,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2.加入知识产权连盟,强化维权效果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侵权现象的多样化与严重性,仅靠单个企业的力量维权效果不佳。联合相关2权利人组成行业知识产权协会、联盟,以团体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行业或地区也相继成立了知识产权联盟或协会,如2003年11月21日由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16个城市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一批知名企业如华为、中兴、广钢、韶钢、TCL、创维、康佳、美的等联手在广东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同年汕头市成立专利保护协会等等。
3.完善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
在文明的法制社会里,对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有一个完善科学的法律体制存在才是最为根本的。而基于我国当今知识产权法制现状的考察,在这一方面的工作显得极为迫切。
首先,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内容有滞后性,缺乏科学性。立法机关应通过颁布新法、修改旧法等方法将其进行改进,进而扩大并明确保护的范围。同时,结合本国知识产权的特点在法律保护措施领域积极创新,寻求更佳的保护方法。
其次,从执法和司法完善这一法律,使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必须规范政府各部门权责,理顺各层关系,必要时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理论上和实务上过硬的专职队伍,保证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正常运转。对创新的成果要严格依据知识产权的法律进行申请、登记与公布,并依法严格保护技术创新主题的权益。
纵观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难断言,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的实质和核心是创新,谁抢占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拿到了21世纪的通行证,谁就会成为21世纪的主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怎样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励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创新教育的目标所在。
多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都是传统式的照本宣科,属于应试教育的模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几年高考的形式、内容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政治科高考试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重基本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加突出重点和热点问题、更加注重考察创新能力。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就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才能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教养;重灌输注入、轻探索创造;重理论、轻实践;重模式统一、轻个性发展等等,这与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格格不入的。黑格尔认为:“一切改革,归根到底是观念的更新。”一个人获得知识的能力远比知识本身更有意义,更富有创造性。很多专业知识都是在离开学校的实践中边干边学得到的。现代科学对智力的理解并非就是死记硬背仓库式的储存书本知识,而是大脑思维活动的能力,是全身心把握世界的能力,它不仅是对外界信息的吸收、加工和存储,更主要的实具有超前性和能动性,对实践目的、手段、方法等的预测性、对实践的操作性。因此,我们要摆脱狭隘的学习观,开拓多层次、全方位的智力、知识观。
二、真正理解创新的含义
人们日常所理解的创新是指能够发现人们尚未发现的规律、创造出世界上尚未创造出的东西的能力。而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够解决他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所提高,就属于创新。教师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目标明确,懂得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正确处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学习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曾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的华裔科学家朱棣文认为,中国学校过多强调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注重书面应试能力,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则明显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错把学习手段当成学习目的,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略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要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能力。
四、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一个宽松的、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环境
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成绩好坏、能力层次高下,都给予他们公平竞争、创造性尝试的机会,要鼓励和称赞学生富于创意、别出心裁的念头和思想。要学会以“正信息”鼓励学生,使学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从老师的肯定中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充满激情,渴望成功。
海伦・凯勒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有了高飞的冲动,就 绝不甘于在地上爬。”有了想要成功的思想,就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自觉地去创新,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比尔・盖茨就是因为有了要“在每个家庭和办公桌都要放上一台电脑”的梦想,才促使他去创造,去完成伟大的事业的。
(二)进行扩展性提问,突破思维定式
不少学者认为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思考方法作为思维方式,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智力价值。科学思维方式比某种专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爱迪生发明蓄电池曾失败了一万次,但他不说自己失败,而说自己发现了一万种不行的方法,发现一种方法不行,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司马光看到小孩调入水缸,不是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逆性思维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高斯提出的“基数相加”理论等……都属于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维“开窍”的机遇,教师提出的问题,追求的目标不应是得到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应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地独创性地去思考、去探索。如学完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一课时,要引导学生梳理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我抓住了“价值”这一基本观念辐射有关知识,进行连环式提问:
1、价值的含义是什么?属于商品的哪一方面的属性?这是从质的规定性角度思考问题。
2、价值量的含义、决定因素及其连带比例关系。这是从量的角度思考问题。
3、价值的表现形式在货币产生前后的变化。与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4、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点:含义、基本内容、发挥作用的形式、三方面作用。
这样,以“价值”这一概念为主线,使学生把握住了教材分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上的知识网络。
(三)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努力寻求解决疑问的途径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一切科学发现都发端于疑问和好奇心。爱因斯坦在16岁上高中时,就对多少年来一直被当成真理的时间的同一性产生怀疑,最终导致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伽利略的大胆质疑,更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同一高度下落的物体,重物落得快、轻物落得慢的错误,并用实验加以证实,从而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哥白尼对地球中心说的怀疑,导致宇宙观的革命……要培养其创新质疑观,就要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敢于进行合理想象;更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不强求用统一的思维模式来教育每一个学生。创新教育真正需要的是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学习思路和教学方法,应多用讨论式、学导式启发学生思维,师生双方多进行互动式的双向交流,吸收对方创新思想的火花,产生灵感,克服自己的惯性思维,因为惯性思维是创新的大敌。
(四)注重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学生去论证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问题
高考改革的深入和当前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再是过去“书痴”、“书虫”型的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也不可能再囿于过去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也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所学内容有血有肉,学以致用。政治教师只有善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寻找知识与实际的结合点,做到从实际中归纳理论,用理论来分析实际,从而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学与用、知与行的有机统一,才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当前高中教学三个年级内容均可联系扩大内需、收入分配公平、环境、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文化产业、道德建设、国际社会等热点问题。
(五)精心组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一题一解、单向思维、就事论事、因陋就简的练习方法,已不适合高考的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演绎能力、横向思维、立体分析能力的培养,它会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呆板僵化、缺乏灵活性的危害。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有必要精心设计每一道题目,使之具有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综合性特点,使学生做好每一道题的过程中都能进行多元思维,全面把握,综合分析更多的知识点,从而培养知识迁移、灵活运用、全面掌握,深刻理解、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产业创新系统 创新网络 网络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14-03
一、产业创新系统与创新网络含义
产业创新系统是以企业活动为中心,以知识发展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政策调控为导向,以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保障,以创新性技术供给为核心,以实现特定产业创新为目标的网络体系。产业创新系统是不断变化的,是在动态过程中演化的,一是系统本身不是稳定的,处在反复的整合过程中,由一个稳态过渡到另一个稳态;二是内部的技术状态,处于演化和变化之中,技术转移、技术学习的过程,总不停止;三是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把系统推进到新的状态。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通过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各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演化而成,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各种机制所起的作用不同。
创新网络的概念,弗里曼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连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因既有内因——单个企业掌握知识和信息的有限性和相互依赖性,又有外因——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引起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的结束。 产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在产业创新过程中,行为主体间逐步结成了一些或简单或复杂的组织形式,于是创新网络也就产生了。
从创新环境角度看,创新网络对于产业创新的作用表现在:创新网络通过营造共同的区域软环境,促进了区域内企业的协作和交流,强化了区域企业文化形成,加快了产业创新的速度,加快了企业产业发展阶段向成熟阶段的步伐,提升了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延缓了产业进入整体衰退阶段的时间,从而使区域成为该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从创新网络对于产业创新的具体作用来看,创新网络通过影响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进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二、产业创新系统的网络结构
产业创新系统的网络结构是指产业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组合形式或关系模式,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顺序。在产业创新系统中,企业处于中心位置,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它创新活动主体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但这些互动关系受产业创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依据产业创新系统的组成模块及相关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产业创新系统网络结构模型(图略)。
一般来说,各系统网络要素的功能是确定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主要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是企业创新活动非常重要的知识源,大学主要从事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活动,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激发和规范各系统要素的创新活动,对创新过程进行宏观调控,为创新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保证系统有序运行,促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
但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各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又存在着很大差别,同一系统不同时间各要素的功能也会不一样。同一时间,不同的产业创新系统各要素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系统要素的边界也是确定的,但随着系统的展开,也会引起要素边界的变化。对于一个刚刚出现的产业创新系统而言,由于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确认系统的结构组成相当困难。而且,在早期阶段,正式的网络还没有形成,产业创新系统相关的某些制度还不存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规则模糊不清。确定结构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在这个分析过程中,不断地有新的信息加入。确定产业创新系统的网络组成、结构是分析产业创新系统功能的基础。
三、产业创新系统的创新网络运行机制
网络机制指系统网络特征的总体描述。在产业创新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网络形式对促进技术机制与学习机制的运行效率的作用不同。强的网络关系是通过参与者之间经常的和密集的接触形成的,在系统中可能存在重复的信息流动。弱的网络关系指参与者之间比较松散的连接。如何优化网络结构,需要结合产业创新系统所处的阶段,进一步分析关系的强度和它吸收外部知识的潜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关系持续时间、接触频率、公开性、关系内容范围。
网络关系密度与强度的不同结合,形成了不同的网络结构。我们的目标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优化它们的组合,促使网络结构合理化。在探索型向开发型转化过程中,主要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稳定性增强。这种条件下整合的组织结构是比较合适的,较好的协调机制,关系强但松散的网络结构。开发型向探索型转化过程中,主要的协同演化过程是通过实验,偏离现存的标准与日常规范,不稳定性强,需要一个更加宽松的组织结构。更宽松非正式的协调机制,伴随着一个密集的但关系强度较弱的网络结构。
在完成一个困难的任务时,需要结合多种知识,包括直接相关的和间接相关的不同领域,产生了复杂的局面,需要其它的公司加入共同完成任务。为了减少复杂性,网络结构的设计应该是保持网络中公司间关系的持续性,其中一部分可能是唯一的关系。这样较强关系的网络结构能够减少复杂性,提供有效的、快速的协调,增强知识的溢出,增强相互的学习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