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1篇: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生态学原则生态设计规划原则

1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 一是保护, 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 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 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 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济看, 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2 生态城市规划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就是以生态城市为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即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进行规划。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地方,城市中的自然过程、生态环境过程、经济过程、文化过程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生态环境综合体。这一城市生态环境综合体遵循着生态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和规律而运行着。以下就生态理念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作一介绍。

3 生态学原则在城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 具有依赖性大、不完善、不稳定的特点, 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 为此, 应用生态学的原则和方法去调控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提高物质转化与能量利用的生态效率, 开发城市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资源,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对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生态学原则有以下内容。

3.1 整体性原则

据系统理论, 任何系统都是有序的整体, 它具有一定结构, 且各组成部分之间发生一定联系并执行一定功能, 其功能与结构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 因此, 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时, 应注重宏观的整体效益, 谋求经济、社会、环境3 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①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一是在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 树立全局观念, 完善和执行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 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相结合; 二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可承受的既定利用方式的综合上限, 包含人口容量、土地容量、绿化容量及交通容量等; 三是在注重经济与环境平衡的基础上, 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 考虑城市与郊区、乡村的合理区划及功能配置。如在市郊发展生态农业, 改善城区周边环境, 从而缓解市中心的生态压力; 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环境的平衡。

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强调区域性, 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要将城市放在特定的区域中, 从大的背景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规划要有全盘统筹的眼光, 促进生态稳定, 追求最佳效益。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有赖于其子系统的平衡发展, 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具体的每一幢建筑密不可分。在提倡建筑单体生态设计的同时, 建筑设计要着眼于城市设计, 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 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及所在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3.2 共生

共生是指一种生态系统中各要素间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现象。通过共生原理调控城市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及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增强城市的共生能力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尊重自然、与大

自然共生共荣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条件。它要求: 城市与生物共生, 新旧城市的共生。

3.3 循环再生与节能

生态系统中强调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两者紧密联系, 共同进行。一方面是新物质不断合成,另一方面又被分解为可利用的形式, 周而复始的循环, 构成生态系统存在、发展、演替的基础。因此, 如何将自然界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富集、转化、分解与再生过程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及生态规划中, 使有限的物质和资源循环利用, 降低能耗, 最大限度获得效益, 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

题。

①资源的循环使用。建筑材料的选择, 首选无害无污的环保性建材, 减少木材的使用, 同时积极尝试一些新型技术材料; 另一方面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 通过良好的管理计划重复利用建筑废料, 如石膏、玻璃、砖瓦、未装配的建筑构件以及一些废旧的装饰材料等。建立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及回收系统, 便于对垃圾等废物进行生态经济循环利用, 变废为宝, 走一条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化、产业化的道路。建立城市自然资源循环系统。注重城市结构布局、城市建筑物自然采光、通风、通气, 使城市成为拥有自然空气通道的开放循环系统。尤其是热带地区, 应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通风。

②降低能耗。资料显示, 全球能源消耗中有45%用于满足建筑物的取暖、制冷和采光等需求, 一幢典型建筑物的能耗费差不多占了该建筑物总营运费用的25%。如能通过设计降低建筑的能耗, 将己造建筑改造成节能建筑, 将大大减少对能源的需求。此外, 应充分利用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如地热、太阳能、风能等。其中太阳能的利用研究己日渐引起人们重视并开发利用, 在日本, 住宅设计中己较多地考虑太阳能集热器, 不但与建筑立面较好的结合,还有效的利用太阳能, 完美地解决了房屋的采暖及供冷。

4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4.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忧劣势,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城市生态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因素。城市生态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简称生产生态位,包括城市的经济水平;一类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简称生活生态位,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城市生态位的最忧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解读,从宏观层面而言,城市生态位反映整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与吸引力,应以生活活动为主,同时生产活动不能与生活活动相冲突;从微观层面而言,城市生态位在提供优良的生态位方面对每个城市居民都应是公平的。虽然城市提供给居民的居住空间从空间角度来看存在差异,但生态位大体是相当的。

4.2生物多样性原则

大量事实证明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结构越多样、复杂,其抗干扰的能力则越强,因而也越容易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指城市范围内除人以外的各种活的生物体,在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前提下,所体现出来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分异程度。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直接联系与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基础,是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与人类间的复杂关系的体现。城市生态环境是指特定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由于与自然界的生物生存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城市生物多样性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在经济价值、丰富度、地球物质循环与能量代谢等方面,城市生物多样性虽然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无法相比,但由于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面积上,近距离地为城市人口服务,因而它是非常重要的。

4.3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演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4.4生态承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2)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3)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与布局。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增加兴建城市生态森林广场来取代大型硬底广场及草坪广场,通过立方体绿化来增加绿量,提高对空气污染的自净能力。适当兴建污水处理厂对水污染的人工净化能力。(5)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再利用问题。通过对系统中人文要素的合理布局,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规划建设生态型建筑,增加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的融合性、相互增益性,从而提高城市生态的承载力。

第2篇: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环境说;理想说;系统说

1、生态城市的学说、涵义

生态城市的兴起,是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紧密相关的。“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家”和“住所”。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Haeckel)首先将这一概念用于科学的意义,提出了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二字,实际上恢复了“生态”的本意,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的含义。生态城市以反对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同时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恰当地全面表达人类理想城市的内涵。目前,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说法。

环境说。这种观念将生态城市进行单向化、简单化和现实化理解,认为生态城市是绿化率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

理想说。这种观念是将“生态城市”完美化和理想化,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的一种理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虚幻的东西。

系统说。是从分析城市的生态系统着手,认为只要实现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良性运行的城市就是生态城市。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以上两种观点的结合,也就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它既立足现实,兼顾了城市的各种生态要素,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还有其丰富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这种观点已经为多数人所接受。以上三种学说都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都是积极的、进取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环境说注重现实,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理想说注重未来的理想和完美,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的最终实现形式。系统说从问题的根本出发,将现实与理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是生态城市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立足点。本文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主要采取系统说的视角。

2、生态城市的涵义

从其内涵上讲,生态城市是指基本结构和功能符合生态学原理,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度开放和高效利用,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具体来说,生态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综合性概念。它不只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生态城市的内涵远不只是清洁的环境和体面的外表,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社会的和谐,在于其对人性的尊重,在于具有维护社会正义的社会机制,在于其居民的安居乐业。只有宏伟、美丽、清洁的外表是不可能实现整个城市的生态化的,生态城市更在于其内在的、有机的、综合性的含义,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宜人居住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性质和目标,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甚至可以说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实现自然生态良性运转,从而也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基础。

3、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应当更明确、更全面地体现城市的本质,即宜人居住。其中不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人与人也和睦相处,每个市民在其中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并得到充分的关怀,还有足够的机会实现个人的发展。生态城市具体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

和谐性。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和经济金色点缀而诚信危机、道德滑坡、社会混乱、缺乏生气的人类居所,而是一个充满关心和爱心、保护人、陶冶人的人居环境。在生态城市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们诚实善良、道德守信,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和活力,它是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生态文化浓郁的和谐人居环境。生态城市中的和谐反映为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系统内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生态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关系良性运行。

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传统城市“高消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倡绿色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化。生态城市要增强生产要素的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非循环”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低投入、少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更新、零排放的新形式。

多样性。生态城市建设不能照抄照搬、千城一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订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体现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时代精神。例如我国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出的像南京中山陵、上海中国银行大楼、紫金山体育场就具有“中国现代建筑”的风格。

【参考文献】

[1]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孙正甲.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第3篇: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殡葬建筑环境 景观生态 景观斑块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the Funeral as a Landscape Patch

Contemplation to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 Bing

(Jilin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 Changchun, Jilin 130012)

Abstract Funeral built environmen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ecosystems, assume an important human funeral, urban cultural landscape and tourism, urban development and other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Built environment as a funeral space landscape landscape pat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to restore the local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nvironmental services for the city, and to help recover the damaged ecosystems and species. This led to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city biological components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biological communities and species declining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urban ecosystem stability will play a role in repair. Built environment so as to promote eco-funeral, to create a coordinated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environment.

Key words funeral built environment;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patch

殡葬建筑环境作为实质生存环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城市景观构架的一部分,担负着重要的人类殡葬、城市人文景观与旅游、城市开发等重要职责,城市公墓是城市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人为的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的影响在这一区域最直接的反映出来。所以对于建构一个平衡发展的机制,创造一个和谐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环境,殡葬建筑环境斑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

殡葬建筑环境的景观生态化往往通过空间景观结构来表达。对景观生态化的描述许多学者都强调了空间结构的重要性。对于殡葬建筑环境景观生态化多从宏观的角度关注于大的空间尺度、区域、以及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空间镶嵌格局对一系列生态学现象的影响。它们在时空上的配置所形成的镶嵌格局即为殡葬建筑环境景观结构。而其中景观斑块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1 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涵义

由于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的不同,生态学家对斑块的定义也不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斑块定义是Forman和Godron ( 1986 ):“一个均质背景中具有边界的连续体的非连续性”。“强调小面积的空间概念”,为“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它具有同质性”,这是构成殡葬建筑环境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依赖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基底)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不同的空间实体”。实际上,强调的是斑块的空间非连续性和内部均质性。广义上,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可以是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而狭义上则认为,斑块是指动植物群落。由于在不同的殡葬建筑环境景观中,斑块的起源和变化过程不同,它们的大小、形状、类型、异质性以及边界特征变化较大,因而对物质、能量和物种分布和流动产生不同的作用。将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定义为一种可直接感观的空间实体利于比较和研究。

2 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化与斑块动态

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结构是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格局的基本特征。人们在殡葬建筑环境中的干扰、环境资源的异质性以及人为引进物种都可能产生景观斑块,最终形成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中多种多样的物种动态、稳定性和周转格局。在殡葬建筑环境景观环境中,景观斑块化是指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普遍存在于殡葬建筑环境景观生态环境系统的每一个时空尺度上。如墓园中的森林、草地、湖泊等生态系统通常镶嵌形成殡葬建筑环境景观,而每一空间景观内部又由大小、内容和持续时间不同的各种类型的斑块组成。殡葬建筑环境景观中许多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都由景观斑块和斑块动态来决定。

在殡葬建筑环境景观环境中,斑块大小是影响单位面积生物量、生产力和养分贮存,以及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而斑块的物种多样性主要取决于生境多样性和干扰状况。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形状在殡葬建筑环境景观中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考虑边缘效应时更是如此。

这种景观斑块化强调了生物和非生物实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同时认识到时间维和空间维的相互作用以及时间维对景观斑块化形成的重要性。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动态观点强调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非平衡性、等级结构以及尺度依赖性。

3 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的种类

影响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异质性、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根据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的不同起源可区分出三种类型:环境资源景观斑块、干扰景观斑块、引进景观斑块。环境资源景观斑块相对持久,其他类型斑块变化较大,其持续性取决于形成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的干扰是瞬时的还是长期的。

3.1 环境资源斑块

殡葬建筑环境景观异质性导致环境资源斑块产生。环境资源斑块相当稳定,与干扰无关。如许多殡葬建筑环境建在山坡荒原上,其外部环境中存在一些山脊上的荒原,有的殡葬建筑环境中存在的湿地,如布鲁克林的绿色森林墓园中的人工湿地,以及在位于山谷内殡葬建筑环境中聚集的传粉昆虫等,都属于殡葬建筑环境资源斑块。环境资源斑块的起源是由于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及镶嵌分布规律。由于环境资源分布的相对持久性,所以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也相对持久,周转速率相当低,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促进作用。

3.2 干扰斑块

殡葬建筑环境景观基质内的各种局部干扰都可形成干扰斑块。许多自然变化如风暴、冰雹,人工建筑物,以及人们的殡葬活动,都可以形成殡葬建筑环境景观的干扰斑块。在殡葬建筑中,用水泥石料建造的公墓,并且在墓园中不断扩充,形成墓园中的公墓斑块,成为殡葬建筑外部环境中主要的长期干扰斑块,对殡葬建筑环境的生态化具有很大的影响。又如清明节人们在墓园中祭扫,一天之内各墓园达到几十万人次,来往的车辆达到几万车次,拥挤的人们在祭祀场的各种祭祀活动以及在祭扫活动中的燃烧各种祭祀品产生对环境的污染等都可以形生殡葬建筑环境景观的干扰斑块。干扰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具有较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短,通常是消失最快的斑块类型。但这类景观斑块也可由长期持续干扰形成,中国传统的纪念节日会形成大量人群周期性的聚集于殡葬建筑中进行祭祀、慰藉,使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上的物种适应于干扰状态,与周围殡葬建筑环境景观基质保持平衡。

3.3 引进景观斑块

殡葬建筑的外部景观环境中常常把某些生物引进某一地区,就相继产生了引进斑块。它与干扰斑块相似,小面积的干扰可产生这种斑块。在所有情况下,新引进的物种,无论是植物、动物或人等,都对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产生持续而重要的影响。

殡葬建筑环境景观中引进的景观斑块有种植斑块,如农田、人工植被等,都是在殡葬建筑环境景观基质上形成的种植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在种植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内,物种动态和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周转速率取决于人类的管理活动。如果不进行管理,那么殡葬建筑环境景观基质的物种就会侵入斑块,并发生演替,同干扰斑块一样,最终也将消失。不同的是,引进物种(如在人工林中)可能长期占优势,延缓了演替过程。

4 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的镶嵌

在景观生态学中经常用“镶嵌”一词来表示生境或植被的空间配置。殡葬建筑环境景观生态化促进了空间关系模型和理论的发展,新型空间格局和动态数据的收集,以及其他生态学领域很少涉及的空间尺度的检验等。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一般不是单独存在于殡葬建筑环境景观之中的,某些特定的斑块镶嵌结构在不同的空间景观中重复出现,在殡葬建筑环境景观中,不同类型的斑块之间存在正的或负的组合,并且呈现随机、均匀或是聚集的格局。探求这些格局不仅能深人了解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成因,而且能了解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的潜在相互作用。

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镶嵌格局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斑块成为一种有害的干扰源(如火灾或植物害虫爆发的干扰源),那么当它被隔离时,干扰就不会进一步扩散。反之,如果相邻斑块与之类似,则干扰很容易扩散。而不同类型的殡葬建筑环境景观斑块镶嵌在一起,就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屏障。不论某一特定的景观斑块是干扰源或是干扰的障碍物,其空间构型对干扰的扩散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5 结论

在殡葬建筑环境景观中,要从整体出发,明确殡葬建筑环境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建成后的生态作用。殡葬建筑环境作为城市基地中的景观斑块是空间景观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应以恢复所在地生态环境为目的――它将为城市提供环境服务,诸如保持土表、维护集水区、提供适宜昆虫、鸟类及其它生物生存的地区性气候,并协助复原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斑块之间如果没有足够的连接度,这些孤立斑块的生态功能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所以在殡葬建筑环境建设中要通过水系、道路、建设防护林带、林荫道等形成绿色廊道把各个孤立的具有各种使用功能的“绿岛”连结成绿色网络结构,并通过绿色廊道连接城市与城郊的自然环境。殡葬建筑环境将成为一个运转良好的小型生态系统。这对于城市化所导致的城市生物组成破坏、自然生物群落及物种不断减少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将起到修复作用。从而促进殡葬建筑生态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同时通过多层级的绿化设计,提高城市的绿化率,保护、修护,恢复改善建筑基地的自然状况、绿化环境,形成区域内的功能性绿肺,恢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青年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及批准文号:J20091062

参考文献

[1] 刘玉华,刘奎.浅议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江苏林业科技,2004.

第4篇: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探讨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continuous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represents the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China to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principle over some discussion.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Principle;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规划是一门非常全面而综合的科学,城市规划的面很广泛,社会和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把城市规划定位在“龙头”地位。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是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规律,反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破坏的恢复以及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态社区,最终实现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及价值

2.1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按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生态规划。它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模式,即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人类住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2.2生态城市规划的价值

2.2.1有利于培育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建立健康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关系,构造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生态文明体系。

2.2.2有利于形成符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运作的发展模式,以利用本地资源条件为基础。

2.2.3有利于缓解自然资源及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阻碍。

2.2.4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之生态化,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态产业结构。

2.2.5有利于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

2.2.6有利于凸显生态经济的强势地位,保持经济发展的高速运行。

3、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现状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事业起步较晚,各方面政策上也支持不足,经验较少。而且由于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功能结构单一,城市的生态基础差,所以,我国只有通过生态化改造和提升工业科技化,减少工业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来进行。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使城市出现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的现象,这些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即城市生态建设模式的运用,对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生态之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4.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间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城市生态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因素。

4.2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态状态来维护它、保护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4.3生态承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

5、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方案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为处理和协调好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1提倡全民参与,提高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知道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和环境责任,改变坏的消费方式,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

5.2在规划中融入人性化元素。为方便居民考虑,城市建筑物要限高;减少空中架线;人流、物流中转站应集中放在一个区域;减少移动带来的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6、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景和展望

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规划建设的内容比现行常规城市规划编制与建设的内容更为复杂、宽广,它不仅涉及到城市本身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形态以及城市所在地域的规划与乡村的建设;还涉及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文化教育、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治理。因此,仅依靠现行的规划设计编制办法和管理制度已显得很不适应,需要采取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和群众的参与,不断创新,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向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宜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也是关心环境的世纪,“城市未来将决定的越来越多的不仅是国家的未来,而且是整个星球的未来”。我们必须以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城市与环境问题,以新的生态视角和时空观不断探索、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富有中国文化特色、能体现各地地域特点的生态市、生态镇、生态社区、生态村落,是应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著.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2.

第5篇: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而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规划、不断设计以及不断建设,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从根本上来看,城市的发展是一本具有历史的书,每一个设计、每一次规划,都会为城市的发展翻开新的一页。在社会不断进步、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态意识也逐渐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朝着生态城市这个发展方向前进,其目的既是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建设城市。不仅如此,大力发展生态城市,还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要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载体,如果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那么人类的生存也会面临阻碍。正因为这样,相关部门必须积极的、正确的认识到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并且及时的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开展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促进城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1. 1 多样性原则

城市作为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区域,其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存在着多样性,而这些多样性又会反作用于城市的规划设计。简单的来分析,城市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城市人口。城市除了自身原居的人口之外,还存在着大部分非原居人口,而这些非原居人口的流动必然会造成城市的多样性发展; 2) 城市资源。资源属于比较稳定的因素,但是也同样存在着变性,比如说资源的开采、资源的利用等等; 3) 城市环境。一座城市要想获得发展,就必然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带动城市环境发生变化。总而言之,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样性,而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也必须充分的考虑这个多样性,否则将难以适应生态城市的实际需求,甚至阻碍生态城市的发展。

1. 2 承载力的原则

承载力原则主要是按照生态学角度进行分析,是城市事业发展中人们长期生存的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活动极限度。城市变革规划里必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内容: 1) 对于一些可以再处理利用的资源必须要慎重考虑使用,主要是针对系统中人文要素的科学规划,以满足资源循环运用的效果; 对生态型建筑实施科学规划的同时,要不断改善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以保证自己的承载能力得到加强; 2) 理解承载力原则必须要维持良好的产业结构,对整体布局实施有效处理,从而保证生态环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些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3) 对本城市能够承载的生态能力实施规划预测,且结合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不同的方式对生态进行保护。

1. 3 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主要是物种在群落中,其在空间和营养等因素中所占据的作用。城市生态位在现代化城市中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维持良好的生活秩序。目前,城市生态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生产生态位,主要有城市的经济实力; 2)生活生态位,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主要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实现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原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即“宏观、微观”。宏观上,城市生态位是表现了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人们物质、精神等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主要集中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活动,但必须保证和生活水平相互适应协调; 微观上,城市生态位对每个地区创造的生态环境体系都是一致的,对于每个城市居民都是互相协调的。

1. 4 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演替性) 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2 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必须严格遵循、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 积极推广并且应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去处理生活排泄物以及生活垃圾等等; 2) 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则,从源头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3) 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将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 5) 以环境为本,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

3 加强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措施

3. 1 加强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城市的发展必然与资源的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过度的利用就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现象,而这一点并不利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正因为这样,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城市的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比如说城市的水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大气资源、矿产资源等等,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也只有加强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才能够促进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促使预期的生态城市目标得以实现。

3. 2 加强对城市环境污染防治

人口的密集势必会造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比如说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生产垃圾等等,而这些都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现象,使城市难以获得真正的发展,并且直接的阻碍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正因这样,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加强对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这样不仅仅能够美化城市的环境,还能够促进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并且逐步的达到生态规划目标的要求。

3. 3 加强对生态绿地的规划、设计

加强对生态绿色的规划、设计,是促进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构成内容,也是促进生态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正是因为这样,必须结合自身城市的实际条件,比如说城市的地貌、城市的环境等等,大力发展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能够满足基本要求,这样才能够美化城市,满足人们的生存要求,促进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顺利实施。

4 结语

第6篇: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现状

收稿日期:2010-12-07

作者简介:刘 乐(1983―),男,湖北钟祥人,硕士,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P94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122-03

1 引言

湿地是分布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在抵御洪水、减缓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的基因库”,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3大生态系统。目前,全世界的湿地已超过5亿hm2。

尽管湿地如此重要,然而人们对它的破坏却日益严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土地开发不断加快,人们对土地的利用不断扩张,导致湿地面积的减少,湿地生境的丧失。此外,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和破坏式的经济发展,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效益也严重下降。由于湿地被破坏的形式如此严重,因此,关于湿地尤其是湿地的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关注的重点学科与热点研究领域。如何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寻找一个合理保护和利用湿地的平衡点是目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城市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之一,更是一种理想的土地利用模式。湿地公园的营造,是对城市生态系统不平衡发展的一种挽救和恢复,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有利于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2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概况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分布广泛、种类多且类型间的差异显著。目前一般采用《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即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位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地表水多,水是导致湿地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无水不成湿地;水导致了土壤潜育化,有明显的潜育层;受水的影响,生长有湿生植物、沼生植物或喜湿的盐生植物。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有丰富的生物种类,其中包括数以万计的鱼类、鸟类、植物和浮游生物,是物种天然的基因库、种质库,成为科普和科研基地。

2.1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城市湿地公园要重点突出3大特点,即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而成为城市湿地公园必须具备的条件为:能供人们观赏、游览,开展科普教育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并具有较高保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必须位于城市规划区内,必须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内;湿地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湿地公园的占地面积须达到33hm2以上;

具有天然湿地类型,或具有一定影响及代表性的湿地[2] 。

2.2 国外城市湿地概况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稀有的自然资源,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保护以及开发利用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城市湿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湿地研究最早源于欧洲芬兰、丹麦、荷兰、德国等拥有大面积沼泽湿地的国家。美国关于湿地的研究工作始于19世纪末叶,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恢复,把城市湿地空间研究,即水域空间规划和滨水景观恢复,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局限在一条河流、一片湖泊的治理,而是从生态角度出发,将水体、堤岸、滩地、湿地、植被、生物等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统一规划设计,恢复这些自然因素的内在联系,最终实现水域的生态恢复、洪泛控制、水质自净、生物繁衍和人类休闲娱乐的综合目的。同时,为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增强景观的独特性、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的亲水天性,发达国家在住区水环境规划时,往往引人可回收利用的水资源、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等,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用水、景观用水、灌溉绿地、防汛防灾等对水质的不同需求,使住区的水环境形成经济、生态、安全的良性循环,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社区。

2.3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概况

国内的城市湿地公园在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方面还十分薄弱。一方面因为与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小,资金雄厚的国情不同,中国人口密度大,发展迅速,对土地及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外国的经验并不能完全借鉴;另一方面,国内是近几年才开始逐步重视城市湿地的作用,因此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2.3.1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理论研究。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领域,全国只有少数的高校专家和研究机构依据最近颁布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完成了一些规划和设计,理论体系尚不完善,规划设计的规范性、可行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000年由国家林业局牵头,外交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等国务院17个部门共同参加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公布实施。这是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保护湿地资源的一个重大举措。新启动的计划,将用5年时间遏制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天然湿地下降的趋势,初步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管理秩序,开展湿地恢复的试验性工作。从2006年至2020年,将逐步恢复退化或丧失的湿地,提高对国家重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使我国的天然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湿地保护属于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在不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区域,也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扩大湿地面积,提高保护成效。

第7篇: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城市的加速发展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8.5%提高到2004年的41%。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50%左右(国际经验30%至70%为加速城市化时期)。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以聚集为主要趋势的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城市的加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城市经济对我国GDP 的贡献率已超过70%,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城市人口大约为1500万,促进了城市非农就业岗位增加;城市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和优化;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城市文明不断渗透传播,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城市的加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负效应。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消费全球75%的自然资源,并产生全球75%的垃圾。

传统城市的生态环境负效应主要表现为:一是空气污染。城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烟尘,笼罩在城市上空,给城市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也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全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监测的342个城市中,只有132个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仅占38.6%;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城市有141个,占41.2%;而劣于三级的城市达69个,占20.2%。二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我国城市垃圾年清运量约1.49亿吨,并且还在以每年8~10%的速度增加,无害化处理却不到20%;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大约产生6亿吨,其中,危险废弃物占5~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到46%,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圈之中。三是水环境污染。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大约为414×108m3/a,城市污水处理率和二级处理率分别仅达30%和15%,污水回用率则更低。由于大量工业和城市生活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江河造成90%左右城市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四是资源短缺加剧。我国约有42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14座严重缺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60亿立方米。能源供需每年都有缺口并呈扩大的趋势,以天津为例,2004年可供全市消费的能源量年末库存量为-348.03万吨标准煤,缺口比2000年增加了115.66万吨,年均增长10.63%。五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2004年,我国的GDP只占全世界的4%,但消耗的原煤占世界的38%,钢材占27.4%,氧化铝占21.4%,水泥占45.8%。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资源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能源利用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25个、20个百分点。每辆汽车年油耗为2.3吨,比美国高27.8%,比欧盟高53.3%,比日本高109.1%。单位GDP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是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8倍左右。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也较低。在发达国家,废钢铁、废铜、废橡胶的回收利用率都达到了90%,而我国废钢铁回收利用率仅为45%、废铜回收利用率为30%,废橡胶的回收利用率为40%。

上述种种生态环境负效应使得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二)生态缺失是传统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城市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自然本体论”城市。这种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形成的,在自然因素完全决定和支配人类定居区域演变的特定情况下的城市表现形态,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水平在自然面前处于劣势时体现的顺应自然的城市发展思想。二是“人类本体论”城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的因素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以人类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想兴盛一时,对城市的存在和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是“生态本体论”城市。即人、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和谐、均衡的城市生态系统,这才会带来城市的持续兴旺和繁荣,即所谓生态型城市。

我国的城市,已经历了从“自然本体论”向“人类本体论”城市的转变。在“人类本体论”思想主宰下,人们只关注社会经济指标,而将生态指标排除在视野之外,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因素迷失在城市发展进程之外。人们不仅忽略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仅仅把自然生态系统看作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作是人类任意索取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场所,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而且还忽略了城市这个人工系统自身也应该具备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的自我平衡机制。我们把城市发展中这种缺少对生态因素关注的现象,称为生态缺失。城市发展理论和指导思想上的生态缺失,导致了城市系统的生态缺失,使得城市成为经济上的明星,生态上的黑洞。城市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矛盾的加剧等种种生态环境负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城市发展理论和城市系统的生态缺失,源自不适当的城市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因此,生态缺失成为我国传统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

二、生态回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生态回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是一个人工系统。它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真实体现。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对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制约瓶颈的逐渐认知,生态因素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社会因素,也要关注生态因素。只有三者的全面协调发展才会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机能能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保证城市和城市体系经济效率及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最小化。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实现生态回归,实现“人类本体论”城市向“生态本体论”城市的转变,是逆转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的必然选择,也是传统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回归,就是要使城市系统能够具备生态调节机能,能够维护城市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保证经济效率及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最小化,实现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协调,实现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统一。

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回归,实质上是一场生态环境革命。它是以人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为宗旨,以城市发展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和谐为目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为手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和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市稳定、协调和永续发展的环境复合工程。

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回归,就是要彻底改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单纯的“环卫”、“环保”和“污染治理”等传统观念,打破“生态环境建设就是投资”、“要工业就不能要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等的传统认识,建立全新的生态环境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模式。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革命整合城市发展诸要素,提升城市价值,以城市增值盘活资产存量,从而高效聚集城市财富,并以城市丰厚的经济实力投入环境和城市综合建设的良性增长循环中。

(二)生态回归所追求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英文为ecopolis或ecocity或ecoville或ecological city,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ky(1987)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 Register(1987)则认为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全的城市,是低污、节能、紧凑、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1999)在《自然生态化: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指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协调发展的地位,而其大方向只能选择走生态化的道路。城市生态化也就是“生态城市”,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生态城市包含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化。自然生态化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复合生态化是前提。从涉及领域来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和能源流动为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体。从城市生态环境方面来看,生态城市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充足的环境容量,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从城市经济方面来看,生态城市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更要保证增长的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从社会方面来看,人们的价值取向已不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的。科技、教育、道德、法律等都将“生态化”。

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更是体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要营造满足人们自身需求、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居住地。二是整体性。生态城市不是单以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经济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以“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短时的“繁荣”,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持续和协调。四是高效性。与传统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相比,生态城市的运行机制是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协调。五是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但是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考虑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必须建立在城乡的区域平衡基础上,并表现为明显的区域特征。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和生态文明时代。面对城市化、人口、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和严峻的挑战,未来城市发展也必将体现生态文明这一时代特征,只能走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回归所追求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城市发展变革的系统工程,也是走出“人类困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实现城市生态回归的最佳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将经济与社会、生态系统联结起来的全新的经济范畴。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回归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运动的本质属性,运用生态学规律改造传统经济系统的线型物质流动模式,以物质的高效利用和充分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重新构造经济系统,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和能量梯次、闭环流动型经济。

1.循环经济是实现城市生态回归的切入点

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必须选准切入点。在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的平衡发展与良性循环这个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中,经济生态化是前提,没有经济的生态化,就不可能有城市的生态化。因此,实现城市的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以经济生态化为切入点,从“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入手。循环经济正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回归,它突破了传统经济对建设生态城市的最大壁垒。

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密切相关,与传统的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非循环性密切相关,这种非循环性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致命缺陷。而且目前末端控制和治理,没有从“生态—经济—社会”巨系统的整体着眼,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恶化危机。因此,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对传统的人类社会经济体系进行创新,而循环经济代表了这种创新方向,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善待地球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它与传统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形成“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特征;而前者则要求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在系统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使进入系统的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包括四类主要行为者: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物处理者。由于存在反馈式、网络状的相互联系,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城市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为传统城市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2.循环经济能够体现城市生态回归的核心思想

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理论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生态缺失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浪费问题,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而循环经济正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主要目标是:第一,减少物质投入量。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强调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物质投入量最小化(低开发)为目标,达到既定社会经济目标。第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强调以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为目标(低排放),实现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以及社会生活各领域产生的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第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要求通过发展减物质化和再资源化技术,提高物质、产品之间的转化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输入和输出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第四,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以物质循环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强调构筑从废弃物到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企业)共生组合,建立“经济食物链”和循环链,通过系统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叠加的物质流转换和能量流循环,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尽可能降低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思想。作为一种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达到减少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人类生活、经济活动及社会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等目的。因此,可以说循环经济集中体现了城市生态回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空间、舞台、机遇和条件,而发展循环经济为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找到了有效的实现途径、形式和抓手。

四、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是实现城市生态回归的基础

城市的循环经济体系不同于传统的经济运行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首先构建循环经济体系。而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消耗大量的人、财、物力,并且对旧体系的改造比新体系的建设更加复杂,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应该在城市化进程当中,结合新城市(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市(城区)的扩建和改造,用超前性理念和系统工程思想,制定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城市建设和布局标准,以避免新建设的城市和城区的经济社会运行系统不符合循环经济系统的要求,刚刚建成就要改造、重建,造成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

未来几十年,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重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城市产业循环体系

构建城市产业循环体系的目的是要解决城市生产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问题。

我国目前的城市产业体系存在的共同缺陷:一是布局分散,缺少按照产业特色和同类产业要素集聚的原则构建的特色产业园区,现有的园区也多是综合性的产业园区,园区内多种产业并存,缺乏产业关联,各园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建立产业间和园区之间的物质循环关系。二是缺少按生态学原理构造的产业物质流循环链,即上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原料……,现行产业链主要是按照产品流向构造的,即具有前向、后向关联的产品之间构成产业链和产品链。

在城市化进程中构建城市产业循环体系。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必须要充分考虑城市产业循环链条和网络的建设内容,按照生态学原理和产业集聚原则,搞好新建城市(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划,搞好老城市(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规划。其次,按照产业布局规划和各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结合新项目招商引资和老企业搬迁改造,集中打造两类产业园区。一类是特色产业园区,将同类产业项目集中摆放,这样,即有利于同类企业共享资源、联合开发清洁生产技术,交流企业内部物料循环利用的经验,提高产业、园区内部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和排放量;又有利于将同类企业产生的成份大体相同的废弃物集中起来,寻找并供给产业“食物链”、“循环链”的下端企业或园区,形成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另一类是生态产业园区,将具有废弃物代谢关系、属于产业“食物链”上、下游关系的企业集中到同一园区,形成纵向闭合的产业循环链,以达到零排放的目的。第三,对于城市建成区已有的、暂时无法向相关的特色园区、生态园区集中的企业,也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企业内部物料循环利用的水平。并且还要在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基础上,由各城市工业主管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等牵头组织对所辖企业进行废物代谢网络调研,按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相关分析,对具备输出、输入潜能而未形成输出、输入关系的企业,组织洽谈,促成其建立链接关系;对在本辖区范围内无法找到链接对象的企业,可跨产业和地区寻找链接伙伴。第四,对于找不到链接伙伴的企业、产业或园区,要积极地组织引进和研发相关的补链项目,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力争在本市、本部门不存在产业循环链的断点。第五,要大力发展静脉产业和环境产业。静脉产业是指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产业。它是传统的动脉产业(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反馈式流程,是构成完整的产业循环链条的不可缺少的半环。而环境产业本身即是城市产业循环链的必不可少的补链环节,又是为构建城市产业循环链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和手段支持的产业,还是形成整个城市完整的循环经济环路的重要环节。

总之,构建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网络,就是要把各个产业环节和子系统中的断点或缺损的半环接续起来,形成反馈流程;就是要使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特色工业园区之间发展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关系,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以达到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

(二)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体系

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体系的目的是要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再循环利用问题。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填埋,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垃圾都采用占地填埋的处理方式。其弊端是:费用高昂, 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仅北京市日产垃圾就有12000吨,目前达到一定规模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环路以内有700多处,占地500多万平方米,每年仍以3—5%的速度增加;沼气泄露,污染空气;垃圾爆炸、垃圾场崩塌造成瞬间的悲剧;剧毒的垃圾液体泄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安全等。二是焚烧,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剧毒致癌物质二恶英就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而且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第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是焚烧发电,与前两种方式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将垃圾转化成了电能。但是它的投资更加惊人,对垃圾的质量(可燃性)要求较高,而且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垃圾液和二恶英污染。所以,这也不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最佳途径。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许多国家,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回收总值已达到2500亿美元/年,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40%、锌产量的30%、纸制品的35%来自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并且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不仅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遏制垃圾泛滥,而且要比利用天然原料进行生产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例如,利用1吨废纸,可造纸800公斤,节约木材3立方米、烧碱300公斤、电300度,还可以少排大量造纸污水。因此,实现垃圾的再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根本途径。

垃圾分为有机类,无机类和弃土类垃圾,只有将它们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资源:有机类垃圾可以转换成家畜饲料、有机肥料等;无机类垃圾可以分为各种金属、纸、玻璃、塑料等大类,重新成为生产原料;而弃土类垃圾则可以用作道路垫土。那么,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体系,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再循环利用问题,其关键就是实现城市垃圾的分类,即从源头开始分类收集、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缓解城市资源瓶颈,就处理的成本与效益而言,应该是最佳选择。

在城市化进程中构建城市垃圾循环利用体系。首先,应该制定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分步骤推进办法,明确城市新建住宅或住宅小区必须安装有机垃圾处理设施;明确垃圾的管理标准,明确城市环卫系统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清运的责任和义务。其次,要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以及每个居民在垃圾分类中应履行的义务,使垃圾分类逐渐深入市民的思想和生活,并主动对垃圾分类给予支持配合,就像为能饮用到洁净自来水付费一样天经地义。第三,政府应增加相关方面的投入,保证垃圾分类的物质设施建设,为垃圾分类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如在街道两旁和居民区内设立分类垃圾桶等。第四,由政府与环保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联手,在新建住宅区安装有机垃圾(生物垃圾)处理机并建立处理生物垃圾的工作房,通过加热干燥和微生物分解等方式,将有机垃圾转换成家畜饲料、有机肥料等。也可以推广安装专供家庭使用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将厨余垃圾搅碎后,直接进入下水道。第五,结合文明社区建设,开展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由小区保洁员负责指导、监督居民将不同类垃圾正确投放到不同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或相关的产业化公司将垃圾分别送往相关企业。第六,在试点基础上,向整个城市推广。第七,大力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逐步形成废旧物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可利用物资回收系统。第八,培育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把过去的分散回收集中到规范的市场中来,为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提供更多选择。

(三)构建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缺少雨水收集系统。由于地面硬化,又缺乏相应的雨水收集管线和设施,导致天然雨水直接流入污水管线,被排放掉了。二是缺乏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虽然进行了城市的供水及排水规划,但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尤其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这势必会造成重复建设和决策失误。三是城市污水管网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一般是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工厂企业生产废水、机关单位生活污水、公共服务设施污水混在一起,大部分通过城市综合污水排放管网直接排放河流,小部分经过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排入河流,二级生物处理率不到15%,污水回用率很低。绝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目标是达标排放,往往没有考虑污水的大规模再生利用等。四是城市人类排泄物从卫生间(厕所),经过下水管道,进入化粪池沉淀,一部分进入城市综合下水管网,被排放或处理;一部分长时间积淀于化粪池,最后被当作废物倒掉。这种排放、处理形式,一方面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海洋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另一方面又造成大量肥源流失。同时,由于厕所下水的直接排放,浪费了大量的淡水资源等。

事实上,雨水是城市的天然水源,不应任其白白浪费。而城市污水更是水量稳定、供给可靠的一种潜在水资源,其再生利用是开源节流、减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途径之一。

第8篇: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约型;园林绿化

近年来,由于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使得生态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着注重视觉形象而忽略环境效益的现象。一些地方追求豪华奢侈,铺张浪费的园林绿化方式,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这些不讲科学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造成宝贵的水土、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耗费巨资带来的是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因此,建设节约型生态园林城市的提出,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很切合实际。

1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背景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在此背景下,“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不仅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生态园林绿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其建设应从改善城市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改善退化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建立完善的园林绿地环境防护体系。目标在于探索自然的合理利用方式,从而改善生态与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与特征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三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1.节约能源与资源

从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要求出发,“节约型园林”是指节约使用各种资源与能源的园林绿地建设和运营模式。就是要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及运营等环节中,按照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循环经济等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能源消耗,以最少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创造最佳的室外人居环境。

2.改善生态与环境效益

从改善生态与环境的要求出发,“节约型园林”是指有助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的园林绿地建设模式。就是要借助城市园林绿地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绿地在维持碳氧平衡、蓄水保水、调节温湿度、滞尘减污、防风减噪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园林绿化真正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出发,“节约型园林”是指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能力、展示自然魅力的园林绿地建设模式。就是要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以“阐释自然观”为文化主体,营造适宜的“自然”空间和场所,加深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认知,促进人们对大自然的积极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节约型园林应该是最合理、经济、高效的园林形式,同时,根据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节约型园林绿地应该是生态型园林,应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具有可持续性、自我维持、高效率、低成本等基本特征。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核心是节地、节水、节材、节力、节能,以最少的投入,展示出生态效益及园林绿化内涵的发展模式。

3 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主要措施

1.园林绿化的节地措施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用地矛盾的日益加剧,建设节约型园林作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在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为此,应大力提倡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形式,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利用屋顶、桥体、坡坎,甚至墙体等种植攀援、垂吊的藤蔓植物,进行立体绿化。做到见缝插绿,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增加三维绿量,能取得较好的降温、滞尘、减噪、制氧等绿化综合效益,以及良好的遮荫效果。节约用地还表现在大型绿化工程中,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尽量做到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土方就地平衡,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减少客土利用。因外来的回填土和种植土,大多来自于山地和农田,大量的园林土方工程势必对山区和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2.园林绿化的节水措施

节水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广泛提倡使用集水技术,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从提高渗水率的角度考虑,应尽量减少铺装面积,注重雨水的回收、中水的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以及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建设节水型园林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如在新建小区及有条件的地方,可在雨水管道排放处修建蓄水池,把天然降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充分利用起来。另一方面要减少水资源的消耗,重视园林工程的节水设计,适当提高表层土壤的入渗率,调整植物种植结构发展节水、抗旱型绿地。

3.园林绿化的节材措施

“节材型园林”是指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合理使用各种材料并减少各类废弃材料对环境影响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节材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以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在实践中发现许多富有创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再利用的方法,形成十分奇特有趣的园林小品,如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以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以及利用死树枯干形成的园林景观等等。此外,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与其将大量焚烧或作为生活垃圾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环境的破坏,不如将其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地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材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

4.园林绿化的节能措施

节能型园林绿化作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提倡并鼓励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力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节能型园林是指以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的园林建设和运营模式,就是要在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约水、电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另外,利用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等,既有利于营造节能型园林绿化,还能够产生独特有趣的园林景观。

5.园林绿化的节力措施

节力型园林建设应以便于养护管理作为衡量的标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减少人力、物力、则力的投入。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大约10年的养护费用就相当于园林的建设费用,园林的养护费用己经成为政府的巨大负担,尤其在中国,随着人力资源成本逐渐提高,园林绿化的养护成本也将越来越高,现在若忽视养护管理问题,园林绿化有可能很快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难以承受之重,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日标也难以实现。因此,节约人力,便于养护,理应成为节约型园林的考核标准之一。

第9篇: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现代林业的内涵

贾治邦局长在2007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对现代林业作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现代林业,就是科学发展的林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体现现代社会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建设现代林业的基本要求是:用现展理念引领林业,用多目标经营做大林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用现代市场机制发展林业,用现代法律制度保障林业,用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林业,用培育新型务林人推进林业,努力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

贾治邦局长关于现代林业的基本概念和要求,各地均表示赞同和热烈响应,认为这一论述准确地反映了现代林业的核心和建设目标、任务,同时他们在座谈中结合实际畅谈了各自的理解:

吉林省有关领导和专家认为:现代林业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综合运用国际先进的理念、手段、技术、管理体制和机制,对传统林业的突破和扬弃。建设现代林业是时代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首先着眼于建立与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林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广东省有关领导和专家认为:现代林业是生态、产业、文化并重的林业,生态是林业重要地位的体现,产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推动力,文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底蕴。现代林业建设,首先是生产主体的现代化,即高素质的林业生产者;其次是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即生产工具的机械化;第三是生产对象的现代化,即实现资源经营集约化、可持续利用和林业多功能、高效能、高产出。

我们认为,现代林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社会公共事业和基础产业,与传统林业相比,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现代林业,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和经营管理方式,大幅度提高林业集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和林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发展素质、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转变林业增长方式、不断推进林业可持续经营,充分发挥林业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的过程。

现代林业的核心内涵可以归纳为“生态良好、产业发达、文化繁荣、和谐发展”。

生态良好,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森林(湿地、沙漠)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确保国土生态安全。

产业发展,就是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确保林业资源的节约利用、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

文化繁荣,就是以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牢固树立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观、道德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伦理和行为道德规范,大力弘扬森林文化,繁荣生态文化,努力营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

和谐发展,就是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核心,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内容,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上游与下游、兴林与富民关系,充分发挥现代林业在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现代林业的概念和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循序渐进、与时俱进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林业的内涵不断深化,层次不断上升,内容不断拓展。

二、现代林业的外延

内涵是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则是对概念范围的界定。随着现代林业内涵的不断扩展,其外延也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

1、建立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完备的国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基本任务。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持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等巨大的生态功能。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恢复和重建森林(湿地)生态体系,发挥林业巨大的生态功能,是综合治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通过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着力保护和建设好森林(湿地、荒漠化)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林业在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循环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备、效益显著的森林生态体系。使林业生态体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碳汇、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他生态系统共同营造和谐的生命支持系统,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2、建立以林业资源节约利用、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为内容的发达的产业体系,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森林是巨大的物种库、资源库、能源库和基因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林业生物资源被开发利用,依赖于森林及其野生动植物等为原料发展起来的新材料、新能源和航天、环保、医药以及生活用品等产业越来越多,显现出林业巨大的经济功能。大力发展人工商品林、木本粮油林、竹藤花卉、林业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林产化工、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森林绿色食品开发、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是缓解和解决森林资源的供求之间、森林资源的生态利用和经济利用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3、建立以生态文明、崇尚绿色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一项新任务。民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即生态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图书文献信息库,生态文化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森林博物馆或博览城、野生动物园、植物园、森林标本馆、古树名木、护林碑刻、纪念林等)的建设。对传统的生态文化物质载体,应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其生态文化品味。要将生态示范区建设与生态科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具有集生态教育、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自然生态景区。通过满足人们回归自然需求、改善人居环境等措施,开展民众共同参与的、形式多样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强民众的生态意识、生态责任,另一方面,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观念的根本转变,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4、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现代林业建设肩负的主要责任。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增加农民就业,缩小城乡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充分挖掘农业增产增收潜力的同时,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物种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与林产品市场的优化配置,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农村向现代化迈进的显著标志。发展现代林业,大力推进乡村绿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筑村镇与农田林网、水网、路网,发展庭院林果经济,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态意识与道德修养,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

通过调研,我们一致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实现资源多功能利用为目标,以现代工业装备为条件,以现代信息管理为手段,以市场运行机制为引导,以现代法律制度为保障,以扩大对外开放为特色,以培育新型林农为基础,是现代林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以下9个方面:

1、现代林业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导现代林业建设的核心理念,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是建设现代林业的最终目标。这里有两层深刻含义:一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是建设现代林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充分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既充分满足当代人对林业三大产品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坚持这一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必须以博大的胸怀和战略的眼光发展好林业,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为子孙后代留更多的青山、绿水、蓝天。

2、现代林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林业。现代科学技术是建设现代林业的坚强基石,是检验林业管理经营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全面依靠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林业发展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它将伴随着林业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的重大突破而产生质的飞跃。一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森林经营的全过程。尤其要加强森林培育技术、森林保护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及开发利用技术等领域的研发,争取在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为依托的生物技术,以3S技术和IT产业为依托的信息技术,以生命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化学为依托的林业生物质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对林业的贡献率。二是要致力于加快林业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加强国家林业科学中心、区域林业研究中心和林业创新基地建设,形成国家稳定支持的配置优化、布局合理的林业研发机构和创新队伍。三是着力推进林业科技的推广应用。通过实施科技服务林改、科技下乡、科技进村入户等活动,使林业科技推广、成果转化、技术培训工作真正落实到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区,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千家万户。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骨干作用和科技能手、科技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3、现代林业是以林业资源多功能利用为目标的林业。现代林业以构建优质的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不断增加林业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持续不断地满足社会和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

4、现代林业是以现代物质与技术条件装备起来的林业。现代林业依靠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和技术装备为前提,并与国家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当今世界,所有林业发达国家都是以工业化带动林业实现现代化的。其中,以机械动力替代人力、以信息技术控制替代人工操作,已成为林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资源卫星遥感、航天育种、成套林业机械加工设备等技术装备在林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大幅度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林地生产率和林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如此大幅度地提升林业生产力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林业资源的节约利用、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5、现代林业是以现代信息管理为手段的林业。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3S技术和IT产业的迅速发展,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入了数字化时代,也为现代林业管理提供了方便、快捷、准确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平台。其中包括林业资源连续清查、生态状况动态监控,以及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建设、森林自然灾害监测、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管理、植树造林成果评价等,几乎覆盖了林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过程,为林业实施科学管理、科学经营、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6、现代林业是以市场运行机制为引导的林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必须坚持在生态公益林由国家投入的前提下,按照市场运行机制推进现代林业的发展。建设现代林业的市场引导机制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政策激励。政府制定和不断完善与林业分类经营发展模式相适应的各项扶持、激励政策,包括制定维护社会投入发展人工商品林权益的政策法规,建立社会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营造生态公益林的政府采购政策,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以及鼓励扶持林业发展的政策等。二是市场引导。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直接参与现代林业建设,形成多元化、多形式、全方位的林业投入机制和合作机制,支持林业企业和林业生产经营者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三是完善服务。按照“政府制定政策、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有利于现代林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并把配套服务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

7、现代林业是以现代法律制度为保障的林业。现代林业是建立在完整的、适合国情、林情的林业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基础之上的林业。首先,要完善立法,强化执法,搞好普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民懂法。其次,国家应建立并实行对培育、保护社会生态公益林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对发展商品林实行扶持政策,实行给予信贷、税收等方面优惠的措施。第三,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国内、国际间林产品贸易,遵循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公平公正的市场运行法则,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开展森林论证、制定林产品标准和认证制度。

8、现代林业是以扩大对外开放为特色的林业。现代林业是走向全球环境和经济一体化的开放型林业。首先,责任的国际性。地球好比是一个“生态村”。由于气候变暖、物种锐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许多全球性问题,都直接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全球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全面推进我国现代林业建设,能让全人类共同受益,体现了全球共同的发展理念和共同利益。其次,广泛的参与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发挥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提升国际林业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与交流的层次,加大开发海外资源的力度,广泛参与全球履约、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对话与磋商。

9、现代林业是以现代新型林农推进的林业。建设现代林业,最终要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林农和林业职工,这是一项“服务三农、夯实基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性任务。加快实施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培训计划,切实提升林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为林区、山区、沙区培养一支离土不离乡、能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科技人才与企业家。

以上九个方面,既集中反映了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也体现了建设现代林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基本内容、根本途径、政策措施和总体要求,相互之间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四、现代林业建设规律

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以生命科学为基础,依托科技进步和现代技术装备,同时直接受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林情实际出发,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林业发展道路,坚持实事求是,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协调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把现代林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才能实现我国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自然规律是指地球上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各成分长期以来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一种发展过程和趋势。这种相互制约与相互协调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就林业自然规律而言,主要包括:不同自然和地理条件下的森林(湿地、沙漠)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森林资源(包括野生动植物等)培育、开发与利用规律,自然植被恢复与重建规律等。

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就林业而言,主要包括:林业资源价值(包括森林、湿地、沙漠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价值)规律,林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互适应的规律,林业三大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规律以及市场运行法则等。

五、几点建议

在调研中,吉林、广东两省的领导和专家就如何建设现代林业,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普遍认为,现代林业建设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循序渐进的重建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现代林业既是理论创新,又是实践探索。针对当前我国林业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技术相对落后、资源配置行政化、开放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五点工作建议:

1、林业生态建设必须继续坚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的机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维护国家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保持资金投入与扶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加大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内的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建设与经营管理水平,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

2、产业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建设现代林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国有林区不能再走靠砍木头吃饭的老路。从长远来看,必须长期坚持以培育森林资源为本,把国有林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木材商品生产基地,在森林培育上下功夫,尽快改变低质量、低蓄积的状况,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

3、强化林业经营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我国林权制度改革作为调整林业生产关系一场重大变革,正在由试点扩大到全国,由集体林区延伸到国有林区。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尽快出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法律体系,切实解决当前体制不顺、政策缺位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现代林业发展的体制性、政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在政策上,农业、矿山、水利部门享受的优惠政策在国有林区缺位(新农村建设以及煤矿塌陷区棚户改造国家给予免除土地出让金的优惠政策等)。在体制上,利益分配不公,林区水库归水利部门管,国有林场建水电站要向水利部门缴水资源费,而国有森林资源涵养水源的生态补偿却严重不足。为此,应积极争取同等待遇,为国有林区林业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