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循环的起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除尘器 循环水排灰系统 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283-01
1、传统供水排灰系统的问题
湿式脱硫除尘器是近十几年发展的对环保有效的一种脱硫除尘装置,它对于降低排放大气中的S02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尽管各种湿式脱硫除尘器的结构不尽相同,但原理基本一致,即让烟气与水或水滴(雾)充分接触,使尘粒凝聚沉降,使烟气中的SO2与碱性水反应溶于水中,从而达到除尘和脱硫的目的。
早期的湿式脱硫除尘器基本上是采用浮球阀或电磁阀自动供水(非循环),配合加药箱加药脱硫。除灰方式有的用链条刮板除灰机,然后将灰输送到除渣机内或指定地点,除尘器旁设有检修或定期泄放沉淀坑;有的通过除尘器下部排灰口定期排灰,将灰水混合物排到沉淀坑沉淀,或排到设于地面以下除渣机内。排到沉淀坑的灰进行定期清理,沉淀后的水有的进行了循环利用的,有的就直接排掉了。
上述供水排灰系统缺点如下:
(1)单供水(非循环)方式
由于除尘器内的水与烟气中的硫化物等不断发生反应,水不断浓缩,达到一定浓度后,脱硫效果会急速下降,这时为了达到脱硫效果,需定期泄放除尘器内高浓度的水(粘稠状),这时就涉及到泄放出的水中粉尘的沉淀和清理问题,需设有沉灰池, 还需定期清理。
另外单供水方式,如果除尘器的液位控制失灵,液位高容易造成引风机带水,或除尘器缺水,这将对风机的磨损、失衡、安全运行等造成严重的后果,液位低将影响到除尘和脱硫的效果,缺水的话易造成防腐层的损坏。
(2)沉灰池循环供水方式
这种方式需设计除灰池、沉淀池和清水池,除灰池的灰可以用刮板除灰机或用其他方式除灰,但这种设计,池子的占地面积大,还需有部分备用池,有的池子需人工清灰,造价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运行不可靠。
2、无沉淀池、清水池的除尘器循环水排灰系统的技术应用
(1)原理与设计
我们知道,工业锅炉的灰渣一般通过刮(重)板除渣机或重链除渣机除到贮渣斗内,除渣机内保持一定的水位,一是封闭锅炉烟气系统,二是炉渣必须经过水的浸湿冷却。除渣机内冷却水的PH值取决于炉渣的酸碱性,尽管组成炉渣的氧化物种类很多,但对炉渣酸碱性影响较大和炉渣中含量最多的是CaO、MgO 和SiO2 、Al2O3,其中CaO、MgO是碱性氧化物,SiO2 、Al2O3是酸性氧化物,通过测试,炉渣水的PH值在8~9左右,就是说炉渣水是显碱性的。
除尘器的灰原是通过链条刮板除灰机送到联合除渣机内,链条刮板除灰机易磨损、故障多,运行不可靠,制约着锅炉的运行。
基于上述的情况,构想了除尘器的供水采用循环方式,水源取自除渣机的碱性水,可以节省一部分脱硫需要的碱性物质。除尘器取消其配用链条刮板除灰机,改用通过除尘器底部排放口排放至联合除灰机,再用联合除灰机奖灰送入除渣机内。
(2)实施方案
①除渣机的水源取用方式
曾经用传统的办法取用除渣机内的水,即过滤、一级沉淀、二级沉淀、清水,由于场地的小,只能在地上做钢板水箱,但经过使用,供暖负荷比较低时,循环水能满足要求,但负荷高时循环泵易堵塞,且清理沉淀池内的灰十分困难。
通过仔细研究,设想一下能否将循环泵直接放置于联合除渣机内的刮板之上,这样将所有的沉淀池取消,省去了全部沉淀过程,在水进入循环泵前设有足够面积的不锈钢过滤网。由于除渣机的刮板是运动的,除渣机内水受刮板运动的影响,而过滤网又在刮板之上,过滤面积足够大,所以过滤网上不易挂灰堵塞,循环泵也不堵塞。
经过试验实施,完全达到了预期的设想,过滤网不堵塞,循环泵不堵塞。
②排灰方案
将原来的链条刮板除灰机全部取消,改用除尘器下部直接排灰,设一趟联合排灰沟、一合重板除灰机,将灰送到联合除渣机内。由于联合除渣机设置于地面上,所以需要一台除灰机将灰送至除渣机。如果联合除渣机设置于地面以下,可将除尘器的灰直接排至联合除渣机。重板除渣机(除灰机)是近几年刮板除渣机的改进型,效率高,运行可靠,除灰机、除渣机均可使用。
③水循环方式
首先循环泵取自除渣机的碱性水,直接进入除尘器水箱,通过连通管送入除尘器,除尘器设一溢流装置,恒定液位溢流到排灰沟,然后进入除灰机,联合除灰机内设一提升泵,将溢流水和排灰的水提升到联合除渣机内,形成除尘器的水循环过程。如果具备条件,除尘器的溢流水可以直接流到联合除渣机内。
④加药方式
设置加药装置一套,将碱性溶液送入除尘器循环进水的母管中,或也可送入除尘器水箱内,通过检测除尘器溢流水的PH值,决定加入碱性液的量。
(3)具体的技术措施
①循环泵、提升泵的选择及控制
应选择除尘器专用循环水泵,耐磨、耐腐蚀的液下泵,循环泵采用变频自动调速控制,根据不同的负荷自动调节循环水量。提升泵采用液位自动控制,使除灰机的液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上限使除灰沟内不存水,下限不低于泵的入口。
②循环泵的过滤网
过滤网面积应足够大,条件允许情况下水流速尽可能的越小越好,避免过滤网上挂灰渣。过滤网沿除渣机的两端,用钢板将水面封闭,避免浮渣尽到过滤网周围。过滤网采用40~60目的粗径不锈钢网。
③除尘器液位的溢流控制
除尘器的液位在满足除尘和脱硫的要求时,采用恒液位溢流控制,避免液位过高引风机带水给风机带来危害,过低达不到除尘脱硫效果。溢流量适中,过大电耗高,过小除尘脱硫效果差。
④加药泵、循环水的PH值控制
加药箱尽量采用恒浓度碱液,加药泵采用手动变频控制,便于量的调节,配合溢流的调节,最终控制除尘器溢流水的PH值不低于7。
⑤提升泵安装的位置
提升最好安装在除灰机链板之上,泵入口处不积灰,如果选择其他位置,要采取措施保证泵的入口处不积灰,提升泵入口处不设过滤装置。
⑥联合除渣机内的水流动
为了充分利用除渣水的碱度,循环泵的取水点要与提升泵和除渣机的入水点分开在除渣机的两端,使除渣机内的水流动。
⑦联合除渣机的液位控制
整个循环系统补水用联合除渣机的液位来控制,采用自动补水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联合除渣机液位以上应有一定贮水空间,满足提升泵一次提升水的要求。
⑧每台除尘器设有备用补水装置
每台除尘器设有备用自来水自动补水装置一套,一是作为循环系统出现故障时的随时自动备用,保证除尘器除尘功能的正常,二是作为紧急情况的补水,比如在启炉(包括冷启和热启)阶段,使除尘器快速加水。
3、结论
综上所属,通过实际使用证明,该系统运行可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且占地面积小,投资少,又能保证所有的控制指标,即适用于新设计的锅炉房,又适用于需改造的锅炉房。上述的技术创新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工业锅炉实用手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关键词:流域 水资源 合理配置
进行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是能够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因为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又相對较少,所以只有采取相应的水资源配置方法,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保证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也在积极地进行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和探析,通过目前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的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并不断提高我国流域水资源配置水平,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涵义
虽然水资源合理配置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但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具体涵义至今还没有定论。国外学者在进行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成功和经典的实例,但是并没有将水资源合理配置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课题,而是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水利的设计和运营管理相结合,所以對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涵义并没有进行具体的研究。
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相关学者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一项水利方面的重要研究工作,希望通过對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缓解我国日益严竣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不断提高我国饮用水的质量,使我国的生态环境能够不再恶化,逐渐朝好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八五”重点科技项目中,首次提出了水资源合理配置这一概念,并以此为起点,在水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和决策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通过我国学者的不断发展,及借鉴外国的相关研究理论,逐渐确立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大体框架。而水资源优化配置可以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相符,因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指的是在原有水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使水资源的配置情况与以前相比更加更加优良,最终使水资源的配置情况逐渐趋于合理。所以可以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含义理解为在进行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还不会對环境发展和人类生存造成破坏。
2 流域水资源配置的研究和探析
因为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所以在进行水资源配置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水循环的全过程考虑在内,在综合考虑各方面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工作。因为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领域局限于径流性的水资源,因此在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中,应该以流域内水资源的评价作为流域总量的约束,还应该以水资源规划作为操作的框架。国家對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逐渐加强,所以更应该對水资源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因为對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一种规划性的行为,所以还应该制定相应的评价,来對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行检验,使水资源在进行合理配置的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加优化。
而在进行流域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狭义的定义则指的是配置内的机制研究和相关的实践操作及合理性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3 水资源配置研究
目前国际上的水资源配置主要依据水资源配置的内在机制划分为边际成本价格、行政管理手段、水市场运行机制和用户等方面。因此,现行的水资源配置模式主要有市场配置、行政配置、综合配置及用户参与式配置等模式。且多数是以国家为机制进行水资源的配置的。但是随着水资源配置模式的不断发展,配置的主体也逐渐冲出了政府的限制,纯粹的政府配置已经很难满足水资源的配置要求了。我国现行的水资源配置模式主要以行政指令的配置模式为主,部分地区采用市场配置和用户参与式的配置模式。
我国在进行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受我国经济发展及认识的影响,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约在1949年到1965年,这一阶段,因为水资源是无偿供应的,所以在进行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按需配置的方式。第二阶段发生在1965年到1978年,虽然这一阶段水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了分离,但是由于在计划经济的政策下,所以水资源实行的是低价配置的模式。直到1978年后的第三阶段,在市场经济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水资源配置的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经济成为进行水资源调控的主要依据。水资源配置机制也逐渐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4 我国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水资源配置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的来说配置的情况并不乐观,在进行流域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主要存在水资源的配置研究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差,在实行一系列配置措施的过程中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分离。而且在进行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没有将水资源这种再生资源的特性考虑在内,忽视了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水循环模式的重要性。使水资源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配置基础,伴生问题逐渐突出,并最终對水资源的配置产生了影响。我国在进行流域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包括没有建立有效的水资源配置评价体系,当进行水资源配置时,没有及时的通过相应的评价机制进行有效的监督,使水资源在配置的后期缺乏实效性,最终影响了水资源配置的整体水平。
而就狭义上的水资源配置来说,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缺乏有效的初始水权的分配机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我国固有的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国虽然對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法律上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但是水资源的具体配置和经营的权力却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流域水资源的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出现“市场失灵”或是“政府失灵”的现象。在进行流域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还存在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的问题。因为同一流域内,上游和下游的水资源的质量和流量不同,所以下游流域进行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相应的补偿和激励,但是我国在目前的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却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补偿机制,导致水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在进行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后效评价机制,无法對水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系统的监控和评估,没有反馈机制,使水资源配置后的合理性得不到验证。
5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5.1建立现代水循环认知模式
为了改变原本一元静态水资源配置的形式,使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应该建立“天然-人工”的动态水资源循环模式,通过對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认知,使水循环中的天然水循环和人工侧支水循环之间能够处于动态的联系之中,并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5.2进行统一的水资源配置调控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不同发展层次,站在全局和长远的立场上,使社会的经济效益都能够被兼顾到,同时因为经济层次不同,所以對水资源的需求也会不同,因此应该在水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共同基础上统一的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對管理的层次进行调度,使水资源的调控能力也能够不断地得到提升。
5.3建立有效的水资源后效评价机制
为了实现對水资源配置情况的合理评价,對水资源配置后整体流域内的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应该认识到评价机制在这当中的重要作用。在评价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及效率等方面合理性的基础上进行。
因为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對现有流域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应该综合分析我国流域水资源的配置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浩,王建华,秦大庸,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水科学进展,2009(01)
[2]柳长顺,陈献,乔建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09(04)
[3]任加锐,唐德善,洪娟,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研究[J],人民黄河,2009(05)
[4]曾国熙,裴源生,梁川,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河水利,2009(04)
关键词: 加热炉;汽化冷却;开裂;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TG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318-02
0 引言
河北唐银钢铁有限公司带钢车间新建推钢式加热炉2010年7月投产,炉内有效加热长度33米,内宽6.6米,炉内有四根纵水管,尺寸为?准140×22。投产后3个月至7个月期间陆续发生4次纵水管漏水事故,其中三次位于纵水管靠近炉炕部位。为解决频繁漏水问题,2011年2月底车间停炉7天将全部纵水管更换,更换后使用效果比较满意。但在2012年11月下旬即全部更换1年零9个月后再次发现一根纵水管靠近炉炕部位漏水,但因效益较好未及时检修。2012年12月26日生产过程中漏水突然恶化,纵水管连接仅剩下半部一小部分(图1),加热炉被迫停产,带病作业整一个月。
几次漏水事故严重打乱了公司生产均衡,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杜绝此类事故,带钢车间进行了认真的事故分析。
1 水管材质
加热炉水管应使用20#,2011年2月炉内水管全部更换前,在处理漏水时曾更换下部分水管,对水管断面打磨检查发现水管断面存在若干米粒般气泡,这说明钢材本身存在缺陷,但当查看钢材质量证明书时发现炉内同规格纵水管竟有三个生产厂家,以致无法落实具体责任。2011年2月炉内水管全部更换后又发生了一次漏水事故(2012年12月的事故),将漏水部位更换下来的水管化验检查排除了水管材质问题。
水管质量好坏是影响汽化冷却正常运行重要因素,因此对汽化冷却水管材质必须严格把关,尤其加热炉炉内水管一旦漏水只能停炉处理,即使炉外部位漏水因为运行压力高漏水后处理起来也很困难,所以加热炉汽化水管漏水严重影响生产,同时水漏到炉内也会严重影响炉内砌体的寿命。
2 水质
如果软水水质不好,管壁结垢。水垢的导热系数远小于钢材导热系数,造成管壁温度过高造成开裂。但从断口处割开看,管内壁光滑,仅有少量铁锈没有水垢等杂质(图2),排除了水质问题,这得益于加热炉汽化冷却使用了公司软水站统一制备的软水,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极低。
3 汽化冷却系统循环
唐银带钢加热炉为自然循环汽化冷却,从操作角度看影响循环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汽包液位、汽包压力、加热炉生产率。
汽包的液位必须低于汽包内上水管最高点,以避免汽包满水造成水循环停滞,但是汽包液位又不能过低,否则会增加汽化冷却循环阻力。唐银带钢曾经采用人工上水,缺点是液位控制不精确,上水间隔时间较长,这样的缺点在于一次性大量补水会造成汽包内水的欠焓增加,上升管内气泡大大减少,循环动力减弱,而后造成炉内水管温度过高,随意性较强,后改为自动上水,将水位控制在一个固定的区间内,为减弱补水对循环的影响,尽可能将液位区间缩小,即少上水勤上水。2012年12月水管漏水前,控制汽包液位低于上升管最高点200mm左右,为降低汽化循环重位差阻力将次数值改为100mm左右。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由于水的沸点与水的压力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所以汽包压力对于汽化冷却正常循环意义也很大,汽包压力突然升高会造成水的沸点升高汽化系统内气泡减少汽包液位迅速下降,而汽包压力突然降低会造成水的沸点降低汽化系统内气泡增多汽包液位迅速升高,因此保持汽化压力稳定运行对汽化系统稳定循环意义重大。唐银带钢加热炉送外网蒸汽调节阀曾采用人工手动控制,每班汽包压力波动较大,后改为采用PID调节的自动控制,压力控制非常稳定,从历史曲线观察可见汽包压力基本为一直线。
衡量自然循环汽化冷却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是管内冷却介质流动速度,流速越大表明系统运行越稳定,对于同一根水管,由于各处汽化率不同,流速也不同,图3为某厂推钢式加热炉实测纵水管入口处单相水流速随加热炉生产率和汽包压力变化曲线(图中1~7对应的生产率逐步增大)。由图可见,不同生产率下,汽包压力存在一个临界值,在临界值下,流速最大。也就是把汽包压力调整到临界压力下运行,汽化运行最稳定。由图3可见随生产率增加,汽包压力临界值减小。
唐银带钢加热炉汽包压力曾经运行在0.4MPa左右,后来公司上马低压蒸汽发电项目,汽包运行压力提高至0.75MPa,因自然循环纵水管无流量监控设备,目前尚不清楚唐银带钢加热炉临界压力与运行压力偏离情况,需要进一步深入测量。
4 汽化系统水管焊接质量
加热炉纵水管水梁滑块焊接质量尤其重要,对2012年12月唐银带钢加热炉水管漏水断口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仔细观察断裂处,发现以滑块和水梁的焊缝为中心,有放射状的有规律的裂纹,见图片中标注“1”的部位;2、3、4的地方有条纹,经分析和查阅相关资料,认为是以部位1为起点,向内开裂,通常把1点称为“发源区”,2、3、4点称为“扩展区”,5点称为“断裂区”。
通过观察发现断口部位的“1”点恰好是焊接时引弧的部位,造成“1点”处存在着焊接缺陷,纵水管承受着频繁变化的推钢力;滑块与纵水管材质不同收缩系数不同,在温度的频繁变化下,焊接部位又会承受较大的热应力;1点处长期在这些力量共同作用下,首先开裂,并不断扩大,直至水管彻底断裂。
建议对此类事故的预防措施:①建炉前设计人员要仔细考察现场采集数据,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②水管及滑块质量必须有保障,水管滑块焊接施工前后做好探伤检查。③滑块焊接过程中严格执行焊接工艺,纵水管通水冷却,滑块对角同时焊接,如果有条件最好将水管滑块加热到150~200℃(即工作温度)下进行焊接,以减少工作时热应力。④液位及汽包压力采用自动控制,将波动限定在较小范围,保持汽化系统平稳运行。如果有条件将软水加热至100℃后再补水对汽化稳定运行更有利。⑤控制好汽化冷却水质,避免产生水垢。⑥监控测量汽化冷却水管流速,将汽包压力控制在最佳范围以保障水管的冷却效果。⑦保证水管包扎料牢固不脱落,每次停炉时进行修补。⑧尽量保证炉温均衡稳定,控制好升降温速度,以减少热应力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训才,赵渭国.汽包压力对连续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的影响[J].黄金学报,2001,3(4):266-268.
然而,由于我市的中考科目没有地理,多数初中学生对这门课程很不重视。在初一、初二年级,有些学校常用地理课上主科、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地理课;在初三年级又没有开设地理课,因此学生的地理知识普遍遗忘和欠缺,几乎是一片空白;升入高中后再上地理课感到十分吃力;这是高中地理教学及学考、高考的拦路虎。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高一年级地理教学中,依托各班配置的先进电教设备的优势,在地理课堂教学别注重了高、初中地理知识的衔接融合、地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进行复习、补充
高一地理上册涉及到许多初中地理知识,例如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这部分内容是高一地理的重点。学生在初一学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此内容几乎是空白。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如果按照教参书安排的进度教学,不仅课时紧、而且多数学生听不懂。因此我采取了以下方法:(1)对学生难懂的章节放慢讲课速度;(2)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内容进行复习;(3)制作高中地理课件,用动态的图象演示地球的运动。通过观看课件要学生自己总结地理规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特点和意义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又如,关于昼(夜)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地方时及计算等内容也是高一地理的重点和难点,是以初中地理的经纬线作为基础的;如果东经、西经、北纬、南纬及其度数真正弄明白,这个难点就难以突破。为此我采取了以下办法:(1)首先作板图,边讲边画经纬线、经纬度;(2)用多媒体展示东西半球图,让学生知道东半球有哪些大洲、西半球有哪些大洲。(3)播放课件,观看晨昏线及其变化和太阳直射对昼夜长短的影响。(4)最后启发学生得出“因为日出早,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的结论;进而推断出地方时的计算原则为“东加西减”的结论。就这样,地方时的计算、日期的换算等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的关键不在于计算本身,而在于对地球运动的真正理解。
二、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初中数理化知识进行整合
有人说地理学是“文科中的理科、理科中的文科”,高一地理涉及到了大量数理化知识,有的知识还未学过:如角速度和线速度、椭圆有两个焦点……等。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怎样应用数理化知识突破教学难点。例如:
1.在地理教学中要涉及到数学中的数轴、坐标等知识。如“大气的垂直分层”等书上插图,学生的读图、识图的能力并不理想;大多需要老师重新从数学的角度来介绍,然后再回到地理知识的传授上来。
2.在地理教学中要涉及到初中物理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例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气温度与运动的关系”(即热膨冷缩原理)、“大气密度与气压的关系”(密度小气压低、密度大气压高)、上升气流常出现阴雨天气(凝结)、下沉气流常天气晴朗(蒸发)、季风的特点及成因等内容,如果教学中仅作为地理现象讲授,而不复习相关的物理知识的话,学生很难真正掌握。
3.在地理教学中要涉及到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化学元素与矿物、岩石的关系、光合作用与生物循环的关系、土壤的形成等,都涉及到很多初中化学的知识,在教学中要进行适当的复习并加以应用。
三、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校是省级示范性高中,每个教室都有先进的电教设备。这对于采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讲台、一张嘴”的传统授课方式,提出了挑战:怎样才能提高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效率?通过探索与实践,针对地理课的特点,我尝试采取了下列方法:
1.利用多媒体突破地理学的教学盲点
地理学科所特有的综合性、直观性、动态性的特点,特别需要有这样的先进设备。因为地理教学涉及到大量的图片、照片、表格、录象及一些动态过程(如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等)需要展示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方法十分抽象,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使地理教学长期存在盲点。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是增大教学容量:二是将书本上抽象、枯燥的内容、情景形象的再现、活化教材,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三是可将节约的时间用来复习初中的内容和讲解习题。
2.利用投影仪对有关表格、地图进行讲解
关键词: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前言
对于生态型住宅建筑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笔者理解应包括以下几层涵义:首先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地安排组织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住宅建筑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其次是拥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满足人们工作生活所需的舒适环境,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能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再次就是在住宅的建筑精神上既要体现时代性,也要反映地域的历史与人文环境。
1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生态一般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型建筑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同时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又要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建筑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1 以人为本,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我们强调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但也不能只强调人的健康和舒适,而不顾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1.2 使用洁净能源,降低能耗,保护自然资源及绿色生态
建筑要通过优良的设计、优化工艺和采用适宜的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改变传统建筑产业的粗放、浪费污染型的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工艺生态化。要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积极采用洁净能源,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如自然通风和通风道技术),减少废弃物。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两大课题结合起来,以最低的资源,最少的污染获取最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3 循环、有效利用资源与能源
循环使用建筑材料,废物再生利用,水循环使用,能源的多级多层次利用,使用高效率的设备和控制系统。扩大代用、再生利用材料资料,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有用的经验转化为标准、规范条文,以利推广。
1.4 保护利用环境,尊重历史、自然设计与地方相结合
利用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保留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湿地和自然水系,保持绿色空间,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使建筑空间布局充满活力。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1.5 整体优先,全寿命设计
设计必须从整体出发,经济性应从全寿命周期通盘考虑。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适宜的建筑技术和绿色建材的集成,增强其性能及灵活性,延长建筑整体系统的使用寿命;通过技术进步和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积极发展智能建筑,提高设施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1.6 保护生态系统调控城市气候
创建舒适健康、高效清洁、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生活追求。这要求设计及规划采取合理的城市结构与绿地系统布局,考虑建筑通风与遮阳,控制污染,合理处理与建筑相关的垃圾及工业废弃物,广种乔木并用当地杂草绿化(节约水资源)改善城市气候,铺地尽量用可渗透性地砖,以利于水和植物的生长。
2 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
生态型住宅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2.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
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妥善安置。
2.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
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2.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2.4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
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建筑材料- 建筑- 建筑材料- 新建筑的良性循环。并积极利用其他工农业废弃物料,使用先进技术,降低建筑运行管理费用。在结构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不要拆除旧建筑,应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节省建筑造价。因此,现代生态型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3 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思考
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总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地形条件及地形地貌的制约,这是造成住宅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设计师应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相融。自然环境是生态型住宅建筑的背景与组成因素,因此在住宅的选址方位上要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状况,依势而建。其实在建筑选址上,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风水理论便有了体系阐述,它强调建筑所处环境的好坏对人的生活与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具体思考如下:
3.1 加强现代住宅建筑空间结构与材料的生态设计
对于生态住宅建筑的空间结构与材料运用方面应尽量运用下面几种生态设计方法:
一是生态住宅建筑空间中的少量化设计。我们可以运用多种设计手法与技术条件对材料及其它组成部件最大限度的利用,以减少物质与能量消耗。如在结构造型上以采用简约风格为主,从而减少复杂造型结构造成的材料物质消耗。另外建筑所用材料的本土化也减少了材料长途运输所带来的能量消耗。
二是生态住宅中资源再利用化设计。住宅建筑空间中的装饰与结构部件应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设计与运用实现其可拆卸、可替换、可重新组装,以此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三是生态住宅中流动空间的运用。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的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与改造打开建筑传统的封闭围合面,使室内外通透一体化,也可以通过这些面的开合设计使空间产生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住宅中合理引入天井,通过天井的设置达到对建筑整体的自然通风、采光、温湿度调节、改善建筑的微气候。
四是生态环保型与天然材料的运用。生态环保型材料由于生产的洁净化和产品的生态化使其生产和使用过程都不对环境产生危害,更新的旧材料也易于降解与转化并可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土是组成物质世界中最基础的一种,不论是对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来说,土既是作为结构的基础又是一种提供支撑的源泉。土的物理和化学特征使得它成为被动式气候设计的一种非常好的起点。基于它良好的热惰性作用,用泥土或石头为建筑材料实现的住宅建筑体,通过减弱热量的传导从而使室内达到湿热平衡。讲到光,我们的设计师善于利用人工照明,以至于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阳光的存在。阳光是所有有机物的能量来源,同时心理健康和感觉也离不开阳光的作用。
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悠久的园林与建筑环境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媒介可以利用其固有的性质降温,具有增强环境象征意义和愉悦感官的功能,还可以创造诸如宁静、运动、声音、光亮等艺术效果。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人工设计,将高地的溪流水源引导经过住宅建筑的玻璃屋顶,薄薄的水层沿东面的泻水屋檐泻下形成水幕,通过流水渠迂入江水中,循环的水层减弱了较强的辐射热,光影班驳的折射光使空间内弥漫着自然的绿,流水声与鸟语花香共同在这里创造动态自然居住环境。
3.2 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应表现出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内涵
对于住宅建筑来讲,人的本体存在状态和精神层面的获取与满足状况较其它类型建筑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生态型住宅建筑还应表现出相应的精神生态内涵。生态型住宅建筑的生态内涵基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型住宅建筑要表现出它的时代性。在历史时序的标轴上,不同时期人的物质、精神生活状态存在差异,住宅建筑的物质形态也应与时序中其应处的点段同步,以满足居者实际的供需关系。时代性体现着生态住宅建筑的精神与发展。再次,现代住宅应体现其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所决定的历史文化的传统。我们应在地区传统中寻根,发掘有关“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地域化,地域住宅建筑现代化,使居者在精神上获得亲切感。生态型住宅建筑在注重其现代特征的同时也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溶入,建筑空间的流通性、室内设计的灵活性与简约作风、家具的实用性与装饰性、书画印章等造型饰物的象征性等都体现了中国建筑空间设计的永恒特色。因此,现代住宅建筑的生态性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综合反映,地域文化是其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其建筑内涵的品位。
(一)海洋资源状况要求宁波必须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相对于陆域资源,宁波海洋资源较为丰富,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海洋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过度开发和索取,已导致海洋资源紧张。过度捕捞和开发,近海养殖布局超出海域容载量以及临海工业污染等因素已导致海区水域生物链缺位,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无渔获区逐年扩大。许多种类的海洋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海洋生态环境也必然会随着人类开发力度的加大而受到影响,过度的开发和索取导致海洋资源的紧张,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压力。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可以提高渔业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有助于宁波在渔业捕捞资源日渐匮乏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势头,实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愿望。
(二)海洋生态系统平衡要求临港工业发展循环经济
随着宁波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趋突出。根据港口资源特点,国家要求宁波建设成为华东地区的重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一大批电力、石化、造纸、钢铁等临港工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临港船舶工业的较快发展,每年产生大量的船舶废油污水,与油品有关的航道、港口码头的近海区域,石油类污染较为严重,大量废油污水的排放严重威胁临港海域环境,加剧了海洋污染,造成严重的海水富营养化问题。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和资金投入都不及临港工业扩张速度,加之环保和治污处理措施滞后,导致海岸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种类减少和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等次生灾害,海洋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在临海区域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减少临海工业排污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是势在必行。
(三)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宁波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了临港工业、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足鼎立的局面,进入了工业化中级阶段。在看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宁波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产业链较短、产业关联度较小,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多数高新技术产业以仿制技术和组装加工为主,处于价值链底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不多,低水平加工的一般产品生产能力明显过剩,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势必导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同时,也会造成我市能源需求、水资源需求、土地资源需求出现很大的缺口,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地处良港无疑为发展外贸带来便利,外贸自然成为拉动宁波经济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宁波外贸企业不断受到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刁难和制裁,其中也包括“绿色壁垒”的门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ISO14000国际标准,可以使我市企业成功应对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巩固已有的国际市场,并拓展新的国际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五)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宁波发展的迫切政治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把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水为魂,倚港衍生”的宁波,新一届市委领导在全市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宁波真正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中的核心区,承担起龙头引领作用,争取浙江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改革试点无疑是宁波市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宁波构建海洋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优势明显
(一)海域区位优势明显
宁波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基础扎实,具备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宁波拥有丰富的“岛、涂、渔、景、油”等海洋资源,组合优势明显,适宜较大规模开发。海洋产业体系比较完备,临港工业方面,初步形成以石化、钢铁、能源、汽车、造船等行业为支柱,绵延20多公里的沿海临港产业带,基本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港航物流方面,14个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加快建设,2010年实现交易总额近2000亿元,现代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07亿元,现有各类物流相关企业4000多家;在海洋新兴产业方面,培育了浙江造船、新乐船厂等一批高端装备生产企业,2010年实现产值200多亿元。
(二)制度政策初步形成
近年来,宁波市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政策、法规和制度之中,合力推进全市循环经济的科学实践。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出台了《关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结构调整升级的若干意见》和《宁波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等工业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上升到33%。在资源利用方面,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实施意见》和一系列节地、节水、节电政策,明确导向;在生态建设方面,实施了《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宁波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在环境保护方面,出台了水污染防治、烟尘防治、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等条例,使推进循环经济有章可循。同时,行政监察部门还把生态环境保护列入监察范围,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促进了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落实。宁波还围绕推动循环经济,制定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评价指标体系,推行了新的干部绩效考评办法,以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论成绩。
(三)依据科技支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宁波按照生态规律规划整合产业链,做到规划先行,统筹设计,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产业链条“生态化”的产业集群模式,并从规划布局上引导这种模式不断完善,形成了“电厂——粉煤灰——水泥或新型墙材”、“污水——污水处理——污泥——焚烧发电”、“竹制品——废竹白——竹胶板”、“高炉渣——矿渣微粉——水泥添加剂”等12类40多条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宁波一批设施共享和以资源循环为特征的工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按照“产业集聚、工业集中、土地集约、管理集成”的要求,通过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整合提升,实施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利用,实现排污的集中控制和集中处理。如北仑区积极引进“吃废”小企业群,积极构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产业链,生态化工业园区初具雏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通过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环保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首个通过ISO14000论证的工业产业园区。纵观近年来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宁波市走出了一条从非循环经济到线性循环经济,再到环形循环经济,最终达到网状循环经济的道路,实现了循环经济链条从点到线、从线到环的飞跃。
(四)中小循环生态治污成效明显
为了实现对初级能源的利用从一次性不完全利用,到多次循环完全利用,宁波市通过构建经济活动中的“排-吃”双向互用来破解这一难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宁波市的“小循环”,即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建设已实现突破性进展,一些大中型企业,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措施,减少了生产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了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中循环”,即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建设已进入示范实施阶段,不少园区在规划和建设中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大循环”的构建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如宁波镇海化工园,“排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可以被“吃掉”,所有循环经济产业核心围绕镇海炼化等炼油、乙烯等大型龙头石化企业展开,把上一个企业的废料作为下一个企业的原料,并逐渐向下游延伸。宁波市用循环经济助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与2004年相比201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77.5%提高到90%以上;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28%上升到75%;城市污染集中处理率由42%提高到75%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由3.3%提高到2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83%提高到99%。
(五)体制机制灵活与科教实力强
宁波是我国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达,在全国较早地开展了要素配置市场化、资源环境有偿使用等改革,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较高。近年来海洋资源开发领域的改革顺利推进,市场信用建设不断加强,民营企业积极进入海洋开发领域,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宁波拥有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拥有海洋与渔业领域重点实验室9家,海洋科技工作人员达2000余人,在航海航运、海洋养殖、海洋生物等领域取得一批关键技术成果。海洋科技教育实力较强,有利于打造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宁波构建海洋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的几个设想
(一)构建以引导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广泛开展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论坛,添加海洋循环经济题目研讨,在创建海洋经济开发示范区的同时,把海洋循环经济作为其中重要的考评参数来抓,倡议海洋经济大开发必须要以海洋循环经济的方式推进,先应从可再生可循环保护海洋式的开发入手,才能延续“蓝色的梦”。
(二)构建临港工业良性循环产业链
借鉴已有的成功案例经验,构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如国华浙能宁海电厂一期可构建煤-电-粉煤灰-水泥、煤-电-粉煤灰-新型墙材、煤-电-石膏-石膏板三条产业链,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资源化的闭路循环;宁波化工产业园区遵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互通互联、相互配套、高起点、高标准”的开发机制,坚持循环经济理念,以“炼油乙烯”项目为支撑,以液体化工码头为依托,采取油头化尾、顺流而下(即从基本石化原料开始,逐步向后加工产业发展)与逆流而上(即从后加工开始,与上游原料产业对接)相结合的模式,以烯烃、芳烃为主要原料,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及其深加工为特色的石油化工产业,配套发展基本化工原料产业;象山石浦水产品循环工业园区通过对水产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对水产品加工实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海洋循环式渔业
一是发展循环利用育苗业。育苗业是新兴海洋产业,也是海水增养殖业发展的基础。育苗业对海水的需求量较大而且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其循环经济模式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海水循环利用等方面。宁波沿海很多地区都能独立培育海珍品幼苗,各育苗企业通过利用太阳能加热系统加热,不仅可以节煤、节电,减少大气中烟尘排放量及有害气体,且大大降低成本。二是发展海水增养殖循环产业链。其核心理念是利用海洋生物间食物链及共生关系,增加有益成分,减少物质残留,分散风险,降低海水污染,形成鱼虾贝藻立体多元养殖格局。从生态控制和养殖环境保护入手,推进象山港海域标准化网箱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有效推进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促进海洋渔业系统内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及流通,拉动和提升养殖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三是发展海洋修养捕捞作业。海洋捕捞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关键,是降低渔船对海洋的污染和加强捕捞品的利用效率,对捕捞品种的规格、捕捞量、捕捞网具的种类、规格、网目进行控制,在一定时间内休渔、禁渔,使渔业资源得以休养恢复,以象山休渔节为载体展示海洋捕捞作业示范点。四是发展水产深细加工循环利用。水产加工业是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产业。水产加工业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加工废水、加工下脚料等废弃物等,水产加工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的核心在于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鱼类产品精细加工通常一种鱼可食部分仅为60%左右,废弃物高达40%。而这些废弃的鱼头、鱼内脏及鱼骨骼等非可食部分中,都含有丰富的鱼油、鱼蛋白和各种酶等活性物质没有提取。这些含有鱼油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泄不仅严重污染了近海区。而且每生产1吨鱼粉就有约200kg的鱼油被舍弃,而这些鱼油里正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脑黄金)。水产品精细加工模式不仅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减少了贝壳垃圾带来的污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符合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
(四)打造滨海“参与式”生态旅游
滨海旅游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景区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旅游景区管理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减少旅游投入及垃圾产出量,避免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增强旅游景区的生命力。旅游景区环境问题主要是废弃物增加、水电资源浪费、植被破坏、白色污染等。可以把景区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作为景点,让游客既了解循环经济又参与其中。以废水处理为展示景点,可在景区隐蔽处建立小型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水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水可作为景区绿化用水、卫生用水、道路冲洗用水等做好介绍和使用说明。而对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主要是将塑料袋、包装纸、易拉罐、剩余食品等分类回收,并分别进行一级资源化或二级资源化,不能够再利用的就采取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游客经济参与,通过激励机制,对积极主动配合做到循环经济的游客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荣誉如奖励纪念品。在景区中做一些相关的宣传教育标识牌,让游客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行为会给景区带来的影响,做到“参与式”的“生态”旅游。
(五)构建海洋循环经济展示厅
构建海洋循环经济示范展示厅来宣传宁波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一方面展示厅可以图片、模型、文集、视频等多种形式反映宁波构建海洋循环经济的情况和成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展示的方式,向观众介绍建立海洋循环经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海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海洋绿色GDP核算体系;宁波建设海洋循环经济的示范工程和示范园区应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城市开展海洋循环经济试点;以及宁波加快制定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需要法制作保障。
今天的会议是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省、市环保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工作,部署安排2012年工作,进一步夯实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刚才,同志对全县2011年环保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回顾,对2012年环保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符合我县实际,符合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完全同意,请全力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1年环保工作成效显著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我县环保工作充满挑战的一年。挑战来自于巢湖流域可能再次被限批、流域内企业被挂牌督办的压力;挑战来自于庐南区域众多矿山企业污染排放的压力;挑战来自于极少数群众不能理智地对待环保工作,到京、到省上访的压力;挑战来自于推进全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压力。刚刚过去的2011年,也是我县环保工作站在新起点、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一年。在全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县环保工作成效显著。一是较好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全县上下狠抓污染减排措施的落实,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污染减排指标任务,为全县经济发展腾出环境容量,为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庐南环保行”专项行动成效显著。4月份,县政府决定开展了“庐南环保行”专项行动,整顿区域内环境污染的采选矿企业,依法对17家违反环保规定的小选矿企业实施断电停产,石门尾砂库内的7家非法浮选尾砂企业生产设施;依法责令黄屯河流域内3家重点排污企业停产整治,督促3企业投资1300多万元建设完善废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达标排污;建成黄屯河雨季环保应急工程并投入使用。“庐南环保行”专项行动的开展,规范了矿山企业环境行为,改善了黄屯河、砖桥河水质,黄屯河水质PH值已从过去的2左右上升到5-6。三是维护了环境安全。始终把保护生活饮用水源等环境敏感区作为工作重点,加强执法检查,遏止违法排污,保证敏感区域环境质量,防止发生饮用水源、渔业水域受污染,全年没有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四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2011年,郭河镇、柯坦镇分别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双福粮油被评为首届“省环境友好型企业”。五是高质量开展污染源普查。扎实有序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目前已较好完成清查、入户调查、表格填报、数据审核、录入和汇总等阶段工作,并代表全省通过国家污染源普查办核查验收,并得到高度肯定。六是关心支持环保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环保工作,主要负责任人多次听取汇报,亲自深入基层督促检查,县人大、政协把环保工作纳入重点监督、调研和视察,各镇、县直各部门积极参与环保工作,全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人人支持、关心、参与环保的局面初步形成。
去年我县的环保工作得到省、市充分认可,在今年省、市环保工作会议上,我县被命名为首届“省十佳环境优美县”,双福集团被命名为首届“省环境友好型企业”,县环保局被省环保局、省人事厅授予先进集体,我县获全市污染减排工作一等奖,县环保局获全市环保工作一等奖,县污染源普查办获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一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重点企业、各镇、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协力推进的结果,是全县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把握形势,突出重点,全面做好2012年环境保护工作
2012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发展遇到困难最大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程度持续加重。反映在环境保护方面,企业由于谨慎心理,趋利心态更为严重,停运治污设施和偷排漏排的现象将会增多,一些已列入计划的排污治理项目可能延缓或停止实施,这都会对环保监管工作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提出挑战。当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减排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将在城市环保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循环经济、农村环保等方面加大投入,为环保事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今年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政策机遇,狠抓重点污染治理项目,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全面完成“一个目标”,突出抓好“五个重点”,努力促进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全面完成“一个目标”。
“一个目标”就是全面完成市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书目标。今年的责任书是我代表县政府与市政府签的,责任书分5大块共19条,内容涵盖了我县全年环保工作的所有重点领域,对加强环保工作领导、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环境保护主要约束性指标、生态文明建设、环保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等主要工作目标都做了详细规定。不仅提出了各项工作的具体衡量性指标,更重要的是明确了承担的责任。今天与各镇政府签订的责任书,是通过进一步分解和分担,落实责任。各镇要对照环保目标责任各项内容,分解落实,责任到人。要加强调度协调,严格考核监管,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特别是污染减排工作要作为责任书的重中之重,落实到领导、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个人,全力实施,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突出抓好五个重点
1、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污染减排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和今后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要依靠重点项目减排。治污设施是污染减排的基本保障措施。今年要下大力气抓好县益民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工程和泥河镇、汤池镇的1万吨/日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减排项目的建设。二要督促重点企业实现减排。切实抓好双福粮油公司、跃华绿色食品公司、海神黄酒集团、宝祥食品公司、同鑫水产公司生产废水深度治理和纸业公司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等重点减排项目;关闭大江公司3条水泥机立窑熟料生产线、龙磁科技公司的4条煤窑;关闭金太阳啤酒公司。各重点企业和企业所在镇要切实履行治污义务,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困难,筹措资金,加快进度,确保污染减排项目按期建成,尽快发挥减排效益。三要实施结构减排。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帮助企业加快污染减排关键技术创新,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推动一批企业技术升级,实现科技减排。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设备。强化对已关停取缔的“十五小、”“新五小”及小选矿企业的监管,防止“死灰复燃”。今年市政府SO2减排项目中要求我县关闭16家实心粘土砖轮窑厂(城西、许桥乡一厂、石桥、邓湖、罗埠、光明、东风、铺岗、富民、章冲、陈仓、黄屯、金湾、白湖村、青帘村、站岗)。四要强化管理减排。要抓紧完善污染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强化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经济制约和监督,确保减排措施落实到位。加快实施污染源在线监控、执法监督、监督性监测、信息传输与统计、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强对减排企业的监管;加快污染治理设施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步伐,加大环保设施和在线监控设施的运行监督,加大现场检查频次和力度,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2、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一是连续第六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专项行动。继续巩固“庐南环保行”专项行动整治成果,建成规范的尾矿、废石堆场,庐南矿区废水基本实现达标排放,生态破坏得到修复,地表水体水质有所改善。坚持铁腕治污,定期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提高现场执法的快速反应能力,严厉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切实保护庐南矿区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抓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要切实加强对巢湖流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其中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入湖河口断面、西河出境断面、罗埠河断面、黄陂湖断面水质要求达到三类标准。三是强化监管,加大对城区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整治力度,积极创建“安静小区”,营造优美舒适、安静祥和的人居环境。四是继续做好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已进入总结阶段。县普查办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搞好污染源普查总结验收,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任务。
3、狠抓环保基础项目建设。一要完善要件,认真做好扩大内需项目前期工作。要紧紧抓住国家在扩大内需中对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农村环保等方面加大投资的重大机遇,抓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城镇环保基础设施、环保能力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投资计划。重点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力争一批环保项目列入国家、省、市投资计划。二要积极行动,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县益民污水处理厂今年要完成配套管网建设23.95公里以上,在城西、城东新区建设中,必须将雨、污分流管网同时建设,提高收集处理率,确保稳定达标运行。县垃圾填埋场要正常运营,建成渗滤液处理站,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泥河镇、汤池镇污水处理厂今年要建设完成投入运营。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我县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也是矿产资源大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暂时仍以矿产资源为依托,走以资源、能源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之路。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的压力也很大,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县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一要立足县情,狠抓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坚持以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吃干榨尽”为目标,打造工艺相互依存、物料近距离转运、“三废”集中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要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和区域大循环的格局。二要坚持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加强对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的宣传力度,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使循环经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三要优化工业园和镇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产品链,引导培育企业、产业集聚,努力实现集约化、集群化发展。
5.努力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一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积极争取国家2012年“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示范工程,加快争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二要治理面源污染,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有机、绿色农业,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三要大力开展国家级和省、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2012年度要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以上绿色学校1所,分别创建2个以上省级生态村和绿色社区,3个以上市级环境优美乡镇,5个以上市级生态村。
三、强化举措,形成合力,全面提升环境保护水平
同志们,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检验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要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会议部署,在推进科学发展上下功夫,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加强科学监管,强化工作合力,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行动、长效推动的工作格局。
1、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落实“环保一票否决权”。各镇各部门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各镇政府对本地区环保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环保局要充分发挥对环保工作的协调、督查、指导作用,强化措施,促进工作落实。县政府督查室、县监察局要加强考核督查,组织专项督查和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督查,对环保不达标的,要启动责任追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去年,在全县环保工作考评中,有两个乡镇被考评后进,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启动一票否决,今年将进行一步完善考核指标和办法,严格考核,坚决一票否决,对出现严重环境污染事件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污染减排落实,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对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企业,既要追究企业法人责任,又要连带追究主管部门的责任。
2、夯实基础,增强能力,切实提高环保工作水平。环保工作业务性和综合性强,需要精通的专业人才,精密的仪器设备,必要的工作经费才能正常运转,各镇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环保能力建设,为搞好环保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环保部门要把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抓住这次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争取,多方衔接,大力加强环境监管和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认真抓好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管,全面提升环境保护能力。
3、严格执法、提升服务,切实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环保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现场巡查与联网监控相结合、定期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强化挂牌督办、专项行动、限期治理等措施,严密防范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查处环境违法案件,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和防范。既要严格监管,也要科学监管,既要无情执法,也要有情服务,多办有利群众、有利企业、有利发展的实事,通过主动服务、有效服务来解决环境问题,推进科学发展。从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帮助整改,把问题消除在基层,确保我县不会出现重点企业被上级停产整治或关闭,不会出现全县被上级区域限批的情况。切实保障企业能够发展、污染得到治理、民生得到改善。把好项目准入关,加强项目审批,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要切实抓好工业园、工业集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的规划环评,特别要对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扩大内需项目,提前介入论证,主动提供环保服务,简化审批程序,加快环评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台站是在特定区域或生态系统分布区建立长期观测研究设施,用于对自然 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格局与过程进行长期监测,通过长期定位观测能够识别和剔除生态环境短期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研究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演替的内在规律和变化机制,揭示生态系统的周期性规律’为生态环境管理及调控提供支持。世界上最早开展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的是英国洛桑试验站(RothamstedResearch),于1843年开始农业生态系统的观测试验和研究,所设立的7个长期定位试验已经连续进行了150?170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发展迅速,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建立了不同尺度的生态研究网络,用以开展生态系统在人类和自然双重影响下的演变机理和过程研究w。目前生态环境长期观测研究从单站点的定位观测逐渐向台站网络观测研究发展’同时借助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及数学模型向综合集成研究发展。
在国务院的《“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提出要加强农业、气象、生态、环保、交通、水利等领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的建设,同时《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建立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逐步形成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综合决策需要的野外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笔者就目前区域和国家尺度的主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及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国环境保护观测研究台站的建设提供借鉴。
1区域生态环境观测网络
区域尺度的生态环境观测网络多数在20世纪90年代由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领导建立,用以收集区域的生物、大气、水、土壤以及污染物的综合观测数据。目前主要观测网络有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0S)、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全球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以及国际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GE0-B0N)等。
1.1GEMS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全球淡水质量数据库;197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0)、世界气象组织(WM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支持下,GEMS水项目在加拿大国家水环境研究所启动,其宗旨是以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为目标’提供全球内陆淡水水质现状及趋势方面的数据、信息、评估及研究。
截至2013年底,该网络在全球共布设4055个监测站点,其中非洲368个、北美洲1124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1454个、欧洲358个、亚太地区636个、西亚115个。该网络成员分为2类:官方的国家节点和非政府组织、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协作节点,其中国家节点的成员国有83个,非洲18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12个、北美洲2个、亚太地区23个、西亚6个、欧洲22个。积累了从1965-2013年的460万个水环境监测数据,监测指标包括物理和化学、营养、主要离子、金属离子、有机物、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以及水文学等8个方面的内容和项目。
1.2GTOS
为了观测、模拟和分析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以便维持其可持续发展,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0)、UNEP、UNESCO、WM0以及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联合发起筹建GT0S[9]。1995年,筹建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编制了《全球陆地观测系统一从概念到实践》规划报告。1996年,5个联合发起的国际组织代表在罗马召开会议,标志着GT0S进入实施阶段,同时组建了由全球范围内的17名专家组成的GT0S指导委员会。GT0S的目标是要解决5个方面的关键性问题:①土地利用变化及退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未来土地能否生产足够的粮食满足人口所需;②评估哪些地方、哪个时候会出现淡水资源的短缺,并且评估缺口有多大;③气候变化会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哪些影响;④生物资源丧失是否会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哪种资源将会消失,在哪些地方会发生;⑤有害物质在哪些地方和何时会成为人类及环境健康的主要威胁,生态系统降解有害物质的能力有多大。
GT0S通过遥感和地面观测2种手段获取陆地生态系统数据,数据采集均采用全球一致的标准和方法,保证了全球不同区域数据的可比性。为了推动全球和地区性的生态系统数据整合以及区域性监测网络的构建工作,GT0S还组建了4个技术委员会,分别为海岸带、陆地气候观测、陆地碳观测以及全球森林和土地覆盖动态观测技术委员会,建立了从宏观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台站-采样点多尺度的观测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不同时空分辨率的多源遥感影像,最终能获得时间分辨率为1d、空间分辨率为30m的陆地生态系统观测数据。目前已纳入观测的生态环境指标超过180个,社会经济指标达55个。
此外,GT0S与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0S)和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00S)组成了目前全球尺度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环境观测系统[12],它们之间互相交叉又形成了一些新的观测系统,如GT0S和GC0S联合建立的陆地气候观测系统(T0PC),GT0S和G00S联合建立的海岸带观测系统,GC0S和G00S联合建立了海洋气候观测系统(00PC),GT0S、GC0S、G00S联合组建的全球观测系统信息中心,用于全球陆地、海洋和大气观测数据的整合和共享。
1.3ILTER
为更好地促进全球层面的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交流与合作,1993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埃斯特斯公园召开的美国长期生态研究会议上,来自16个国家的39位科学家和官员提议建立ILTER。ILTER主要研究领域有5个方面,分别为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联系及相互作用、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策略、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截至2013年底,ILTER包括39个国家级长期生态研究网络,其中非洲地区4个、中南美洲地区3个、东亚太平洋地区8个、欧洲地区21个和北美洲地区3个;组建了东亚-太平洋地区、欧洲、非洲、北美及中南美洲5个区域性监测网。在组织模式上,ILTER建立了由主席、副主席、执行委员会、协调委员会和组成成员国组成的组织结构,目前主席由墨西哥的ManuelMaass博士担任,副主席由中国的傅伯杰院士担任,执行委员会6位委员来自6个区域(中南美洲、东亚太平洋、东欧、西欧、北美洲和南部非洲),协调委员会32位委员来自32个成员单位。
在ILTER的国家级成员中,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络(US-LTER)、英国环境变化网络(ECN)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3个最为重要的国家级生态网络,也是ILTER的发起成员网络。目前,ILTER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学术组织,并与GT0S等全球性观测网络一起,为全球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自然资源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1.4FLUXNET
FLUXNET的概念最早在1993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被提出,1995年国际科学委员会正式讨论成立FLUXNET,随后在1996、1997年欧洲通量网(EuroFlux)和美洲通量网(AmeriFlux)相继建成,1998年,NASA以验证E0S产品为目的正式成立了fluxnet。
目前,FLUXNET注册的国家或地区网络已达53个,区域性监测网络主要包括13个,有美洲、亚洲、非洲通量观测网以及中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通量观测网等。截至2013年底,已注册的通量观测塔有555个,主要分布在地球南纬40°?北纬70°之间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植被区,包括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原、苔原、灌丛、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观测指标不仅包括二氧化碳、水分和能量交换,还有区域的土地覆盖类型、气候气象以及植物、土壤等。FLUXNET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碳收支时空格局以及生态系统水碳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全球范围的实测数据。
1.5GEO-BON
为全面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状况,以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008年,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计划(DIVERSITAS)、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国际和地区性组织联合建立了GE0-B0N,目标是构建一个全球性平台来整合各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和信息。GE0.B0N下设9个工作组,分别为基因多样性监测工作组、陆地物种监测工作组、陆地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组、淡水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组、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工作组、遥感跨尺度整合及模型模拟工作组、监测数据整合和标准化工作组、生物多样性指示指标研究工作组,每个工作组都有各自的成员单位、研究计划及目标。
2国家尺度的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
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纷纷建立本国的生态环境观测网络用以开展生态系统观测与试验研究,而且大部分都成为了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的成员。在国家尺度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中,US-LTER、ECN和CERN各具特色,各有代表性,是ILTER及其他全球性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的发起成员网络。
2.1US-LTER
US-LTER建于1980年,是世界上建立最早、覆盖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国家长期生态研究网络’由代表森林、草原、农田、湖泊、海岸、极地冻原、荒漠和城市生态系统类型的26个站点组成。监测指标体系囊括了生态系统各要素,包括生物种类、植被、水文、气象、土壤、降雨、地表水、人类活动、土地利用、管理政策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格局;②种群营养结构的时空分布特点;③地表及沉积物有机物质聚集的格局与控制;④无机物及养分在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间的运移格局;⑤干扰的模式和频率。
US-LTER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观测的标准化’制订了有效度量标准’实施标准化测量’如《长期生态学研究中的土壤标准方法》(第二版)、《初级生产力监测原理与标准》、《环境抽样的ASTM标准》、《生物多样性的测量与监测:哺乳动物的标准方法》等,同时也非常注重监测数据的规范化共享?。在US-LTER基础上,2000年,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NSF)提出建立“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站网络(NEON)”的设想’目标是针对美国国家层面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利用最先进的仪器和装备,在区域至大陆尺度上开展生态系统的观测、研究、试验和综合分析;在组成结构上’先按照植被分区图划分为17个区域网络,每个区域网络由1个核心站和若干卫星站构成;17个区域网络组成国家网络。
2.2ECN
ECN建立于1992年,1993年开始陆地生态系统监测’1994年起开始监测淡水生态系统[22]。该网络由12个陆地生态系统监测站和45个淡水生态系统监测站组成(河流站点29个、湖泊站点16个),覆盖了英国主要环境梯度和生态系统类型。其突出特点是非常重视监测工作,对所有监测指标都制定了标准的ECN测定方法,同时也形成了非常严格的数据质控体系,包括数据格式、数据精度要求、丢失数据处理、数据可靠性检验等;所有监测数据都建立中央数据库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共享。在监测指标上,ECN不追求监测生态系统全部要素指标,而是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特点来确定监测指标体系,如陆地生态系统监测指标在类型上包括气象(自动气象站13项、标准气象站14项),空气(二氧化氮),降水(14项),地表水(15项),土壤(15项),有脊椎和无脊椎动物’植被类型与土地利用变化;淡水生态系统监测指标在类型上有地表水(34项),地表径流量’浮游植物(种类、丰富度、叶绿素a),大型水生植物(种类和丰富度),浮游动物(种类和丰富度),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丰富度、畸形程度)。
2.3CERN
CERN建于1988年,由1个综合中心,5个学科分中心(分别为水分、土壤、大气、生物和水体)和42个生态环境定位监测站组成,覆盖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湖泊、海湾、沼泽、喀斯特及城市9类生态系统,观测指标达280多个,建立了42个综合观测试验场’113个对比观测试验场’1100多个定位监测点和15000多个调查样地的国家层次的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系统,覆盖中国主要气候地带和经济类型区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构成了中国区域长期生态观测-水、碳通量观测-生物多样性观测-陆地样带观测研究一体化的野外综合平台体系。
CERN非常重视观测的标准化’制定了一系列水文、土壤、气候和生物要素监测标准方法’编制了诸如《生态系统大气环境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土壤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规范》、《水域生态系统观测规范》、《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数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丛书,建立了数据管理、质控和集成分析系统’监测数据实现了开放共享,成为国家科技共享平台的特色数据资源[23-24]。在CERN基础上,2005年,国家启动了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建设任务,目的是对现有的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进行整合,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现资源整合、标准化规范化监测、数据共享。通过对已有台站的评估认证,目前有53个台站纳入了CNLRN,其中包括18个国家农田生态站、17个国家森林生态站、9个国家草地与荒漠生态站、7个国家水体与湿地生态站以及国家土壤肥力网和国家生态系统综合研究中心。
2.4日本长期生态研究网络(JaLTER)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全国性的自然环境状况普查,在1972年制定的《自然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必须每5年实施一次生态环境基础调查,内容包括地形、地质、植被、野生动物等,为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实施提供依据。1973年开始第1次调查,截至2012年已完成7次自然环境保护基础调查,建立了全国1kmX1km网格单兀的植被、野生动植物、地形地貌、水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普查数据。其特点是每次调查都在上一次调查基础上,突出不同的重点内容,在最近完成的第6次(1999一2005年)、第7次(2005-2012年)调查中重点开展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及植被状况普查,并编制了1:2.5万比例尺植被现状图。
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面,2002年日本政府启动了“新?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由环境省自然环境局生物多样性中心负责网络管理,计划在全日本建设1000个左右的固定监测子站,开展动植物栖息地环境及生活状态的长期监测,每5年为一个工作周期,连续开展100年的长期监测。该计划2003-2007年开展第1期工作,2008年起正式开展调查监测,截至2011年,共设置了1013个监测子站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同时每年度按照生态系统类型调查报告,每5年汇总分析编制一次综合报告书。
2003年,日本生态学会与其他学会联合发起了JaLTER建设,在森林、草地、湖泊、海洋生态系统开展长期定位观测。重点围绕3个研究目标,分别为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响应与反馈机制、海陆生态系统的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相关作用关系、不同时空尺度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和技术研发。该网络监测站点分为核心站和辅助站,截至2013年,有20个核心站、36个辅助站,监测指标包括气象、水文、水质、物候、植被及二氧化碳通量等。JaLTER建立了台站的定期评估机制,每4年评估一次,通过评估一方面吸纳新的台站加入网络,另一方面已有台站如果达不到评估标准,会被剔除出网络[27]。
3中国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状况
在中国的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中,除了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CERN外卜,林业部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也具有重要影响,该网络目前已发展成为横跨30个维度、代表不同气候带的73个森林生态站组成的网络,覆盖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区,同时也在积极建设湿地生态监测网络和荒漠监测网络,规划到2020年,森林生态站数量达到99个,湿地生态站达到50个,荒漠生态站达到43个。为了规范网络运行管理及监测标准化和规范化,也制定并颁布了森林、湿地和荒漠方面的一系列标准规范[28]。
此外,中国水利、农业、环保等行业也根据业务需要建立了相应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如水利部门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7大流域监测中心站、31个省级监测总站、175个重点地区监测分站以及分布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典型监测点构成了覆盖全国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农业部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由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草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构成,分别负责农业、渔业以及草原的例行监测与管理。环保部门以国家环境监测网为主,其目标是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状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经过3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涉及水、空气、土壤、生物、生态、近岸海域等环境要素的网络,在运行机制上建立了由国家、省、地市和县4级监测站组成的业务化运行体系,负责不同层级行政区域内的环境监测业务。
4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的发展趋势
全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共性生态环境问题,其形成机理、演变过程及解决手段的研究,均需要基于系统科学的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数据,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区域性及国家不同尺度生态环境观测网络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国际上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主要围绕4个研究领域,分别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和响应、人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耦合关系。
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呈现出4个发展态势:①多个台站甚至多个观测研究网络的联网观测与研究逐渐成为主流。随着生态系统研究的时空尺度不断拓展,基于单个台站的数据资料已经无法满足研究需要,需要跨区域的不同监测站点甚至不同观测网络进行联合观测与研究,建立从样地到区域甚至到全球多尺度的、系统的观测与研究成为趋势[29]。②重视观测的标准化、规范化与数据共享。生态系统的联网观测研究必须保证观测数据的可比性,因此,规范化、标准化观测尤为重要,目前几乎每个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网络都将观测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作为首要任务,另外也在积极推动观测数据的共享。今后需要继续推进观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统一不同生态环境观测网络的观测标准,最好建立国际统一的观测标准和规范。③观测手段多样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生态环境观测设备、实验仪器以及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成套自动观测设备的大量装备,监测数据精确性得到提高,部分监测指标数据获取的频率从原来以天为单位甚至提高到以秒为单位[1]。④综合观测与模型模拟日益得到重视。地面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在空间尺度上具有局限性,只能反映有限空间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过程,为了实现对区域甚至更大尺度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观测研究,需要将长期定位观测数据、遥感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集成和同化,同时借助数学模型开展的综合研究日益得到重视[2931]。在环保业务领域,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台站建设也是对国家环境监测网的补充和拓展,目前国家环境监测网在单个环境要素(如水、空气)的监测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监测断面(点位),但是按照生态系统角度进行综合观测(包括生物群落及水、气、土等环境要素)与综合评价还相对薄弱。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管理的需求,国家环境监测网需要对目前的监测任务和工作进行统一布置,对实行“一把尺子”的现状进行调整,未来要根据自然区域(如区域、流域等)开展综合监测与评价,需要拓展生物、生态、土壤等监测要素,同时研究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评价方法、技术规范、数据质控及能力建设等,补充完善现有的环境监测技术系。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