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劳动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美活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审美活动以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劳动。这里面又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在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中,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二是人类生活与生产劳动的静态成果,以其美的外在形式、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内容,感性地显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从而使人能够以愉快的心情对这一成果进行审美观照。
第二,由于审美活动已经从物质的生产劳动中独立出来,它所体现的审美价值不是隐藏在实用价值背后,而是已经在人类生活和劳动生产及其成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这时的审美价值将以特殊的形式成为衡量一切生活与生产劳动合理与否的重要尺度。
第三,在审美活动中,对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把握,更多是从感性形式方面进行的。
(来源:文章屋网 )
一、用《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非生产劳动理论分析节日食品包装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定我国目前的生产活动依然是以商品生产为主,那么我们就需要遵从马克思对生产商品中生产劳动的分析来认识节日食品的包装问题。 一件商品由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手里,消费者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者得到应该得到的报酬,商品也就实现了其价值属性。马克思认为,用来生产商品的劳动必须是有用劳动,必须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必须表现为某种使用价值。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 生产的产品只有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使用价值, 生产这件产品所付出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如果生产的产品不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使用价值,那么生产这件产品所付出的劳动就属于非生产劳动。也就是说, 我们判断生产某件产品的劳动性质的第一个标准是它能否给消费者带来使用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生产劳动是给使用劳动的人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同时在资本生产体系中,生产劳动是一种具有雇佣性质的劳动,提供劳动的劳动者不仅把等同于自己劳动能力价值的这部分资本再生产出来,而且,除此之外,还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可以这样判定,只有能够直接转化为资本的劳动, 才是生产劳动, 否则都属于非生产劳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自然不能完全借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定义去分析我国目前劳动的性质,这就需要对生产劳动的含义进行一定的扩展。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不断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我们自然可以这样界定我国当前社会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只要是能够提高人民福利,满足人民需求的劳动就属于生产劳动, 否则应该都属于非生产劳动。 与此同时,我们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就需要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那么自然能够为社会带来财富的劳动也属于生产劳动。
(二)节日食品包装本身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月饼(也包括粽子、元宵等节日食品,这里仅以月饼为例)作为一种特殊食品,具有容易变质、不好运输的特性,是不适合进行商业化的产品。对于商品生产来说,一种商品越容易变坏, 它的物理性能对于它作为商品的流通时间的绝对限制越大, 它就越不适于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对象。 而人们对于传统节日食品的需求又激励商家对月饼进行生产, 商家需要借助一些手段来克服它的物理性质上的缺点, 这就需要对月饼进行包装。 月饼的包装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延长月饼的保质时间,同时可以让月饼具有规则的形状,有利于月饼的运输。 这种以保存月饼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包装的生产属于一种必要的行为, 从事生产包装的劳动也就属于一种必要的劳动,自然也就是生产劳动。这种劳动创造价值, 所产生的费用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入到商品中。 这些费用的目的本身不是价值的形式转化,而是价值的保存,而价值存在于作为产品,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中,因而只有通过产品的保存,使用价值本身的保存,价值才能得到保存。
简易包装的生产保存了产品的使用价值是生产性的劳动,奢华包装的生产就是一种非生产性的劳动。可以食用是月饼最重要的特征, 也是月饼的使用价值所在,经过豪华包装的月饼也不例外。豪华包装仅仅是让月饼看起来更加美观, 并没有对月饼本身带来质的改变,也就不会增加月饼的使用价值,甚至还有可能会阻碍月饼使用价值的实现。 月饼加上豪华的包装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价格的提高, 价格的提高会影响月饼的销售速度, 让生产出来的月饼不能很快地到达消费者手里,自然会影响到它的使用价值的实现。月饼在经过奢华包装之后价格确实会比没有经过奢华包装提升很多, 不过那一部分价格的提升并不是因为包装的生产为月饼本身增加了新的价值, 月饼的价值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消费者支付的那部分由于豪华包装所产生的价格增量, 并不是因为豪华包装的生产而产生了新的价值, 这种资金流动只是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社会总价值量并没有增加,也就是通过这种价格上涨的形式让消费者的一部分资金转移到了生产者手里。
(三)因奢华包装衍生的非生产劳动
1.设计和广告类的劳动奢华包装的生产不仅自身属于非生产劳动, 而且会带来很多其他的非生产劳动, 比如设计以及宣传劳动。 购买奢华包装月饼的消费者大部分都不是为了月饼的使用价值即月饼的可食用性而对产品进行购买的,这类消费者购买天价月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送礼。送礼最看重的是商品的档次和美观性,正是由于这类需求, 生产者就需要对商品的包装进行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经过包装设计的食品需要卖出一个远高于其价值的价格来补偿生产商品所产生的包装设计的费用, 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商品的知名度来提升其社会影响力, 生产者提升产品公众知晓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进行广告宣传。众所周知,广告费用对于每个厂家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这一部分的支出自然不会由生产者承担,肯定会转嫁给消费者。礼盒月饼过度的包装和广告宣传已经超出了商品使用价值的必要补充作用,它不会创造任何价值,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价值 劳动价值 商业劳动价值 创造价值
马克思劳动价值一元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一元论是生产领域生产劳动价值一元论。马克思劳动价值一元论认为;生产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商业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商业劳动不创造价值。如何拓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认识商业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的关键。“大多数学者仍主张通过拓展生产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来继承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卫兴华认为,当代需要既重视作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又要超越物质生产范围,拓宽生产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商业店员的劳动是一身二任的:它既生产和实现相当于劳动力价格的价值,又实现转让来的剩余价值。”本文认为,当流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后,现在生产劳动和流通劳动的比例是1:9,商业劳动在商品价值实现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业劳动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劳动与制造业的劳动是商品总价值的两个独立部分。既然商业劳动是流通产业创造价值的劳动,同样也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如果承认是“实现转让来的剩余价值”,那么还得承认制造业生产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商业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
流通产业地位的上升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原理,可以拓展说明在当前社会化大流通条件下,商业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首先,马克思资本论中,肯定了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的商品形式转化为资本的货币形式是商品体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所有者。”商业职能是从事商品的买卖活动,从商业职能的起点来看,商人买进工业产品,最终完成了工业产业资本的一个循环,产业资本从货币资本为起点到货币资本为终点的一个过程结束,实现了价值增值。
其次,商品价值揭示的是等价交换规律,在交换时点上已经包含了生产劳动和流通劳动两部分。各种商品包含的生产劳动和流通劳动的比率量是不同的。生产越集中,流通劳动越多。流通劳动成为社会总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马克思第二层含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晏志杰(2001)把商品价值区分为生产价值、交换价值和消费价值。商品在商业企业,并不是商业企业消费商品的目的,还要通过销售给消费者,商品价值才能最终实现。也仅有此时,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才得以充分反映出来。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是指人类抽象劳动的结晶,这种抽象劳动撇开了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商品位置变换的运输劳动、商品待售的保管劳动、商品交换的商业劳动的这些具体劳动形态,得到的就是人类抽象劳动的结晶。从量的方面考察,商品价值用劳动时间计量,从整个商品生产到被消费为止的过程来说,系列包括生产时间、运输时间、保管时间、交易时间。
再次,从马克思资本论完成的19世纪考察,市场规模的狭小,商品生产主要是以区域市场的销售为主要目标,产、销矛盾并不表现为外在对抗的形式,通过商人资本的流通形式不占主导地位,一部分产品的销售直接在制造业完成。所以,“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交换总体上看的交换。” “所谓实业家之间的交换,从它的组织方面看,既完全决定于生产,而且本身也是生产活动。只有在最后阶段上,当产品直接为了消费而交换的时候,交换才表现为独立于生产之外,与生产漠不相关。”因此,马克思得出的结论是,“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可见,马克思《资本论》中并没有涉及到流通产业地位的上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情形的分析。当前国民经济中,流通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在这里,商业资本表现为起点,增值了的商业资本又表现为终点,流通决定生产,生产时间的缩短,流通时间的延长,使生产成为流通过程的一个要素。
流通领域产生了根本变化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流通领域的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助于商品价值形成的生产性劳动,诸如商品的保管、养护、包装等劳动,马克思认为是生产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另一类是纯粹服务于商品交换、有助商品价值实现的劳动,马克思认为不创造价值。商业利润,是生产企业利润的让渡。在分析了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的情形后,马克思指出“可见,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在指出生产和流通的关系时,马克思还说:“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分析的资本,是指生产领域的产业资本,是生产领域产业资本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以及与生活资料消费者的交换关系,在说明这个结论时,也抽象了商业独立存在的方式和商品流通费用的补偿。
现代社会中的流通领域与马克思考察的那个时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一,现代化生产方式使商品生产集中度日益增进,不断延长商品运输空间距离。产品销售的区域市场转向全国市场乃致国际市场,使产业资本的附带流通不断让位于执行专门职能的商业流通。商品独立生产价值的个性显现出来。生产价值表现为产业资本家的“大批发”价值。产业资本家与商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价值的实现,产业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产业资本运动的完结同时又是商业资本运动的继起。商业资本的商品形态回归到货币形态需要商业劳动大量增加,商业劳动遵循部门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流通价值量的规律运行。第二,产品的极大丰富使消费者更具挑选性,极大地延长了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滞留时间。产品生产的高度集中延长了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空间距离。价值形成与价值实现在时间、空间上的分离,必然影响产品价值实现。分离时间越长,产品越容易霉烂变质;分离时间越长,占用在产品形态的资金越要多付利息。商品流通的职能,在于尽量缩短商品价值形成与价值实现的时间。第三,流通产业的形成和不断规模化是当代财富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流通产业内部的资本、劳动力、组织管理、技术等要素都将对流通生产力产生巨大影响。流通产业生产力与制造业生产力具有同属的特征。可以用劳动时间衡量流通产业的商品流通价值量。第四,流通产业的劳动,是直接与消费需求相关的劳动,流通产业经济效益直接取决于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流通价值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加入的,由社会必要商业劳动决定的价值量,商业利润直接取决于商业劳动价值量,取决于流通价值的增值。
袁文平在评述《现代财富论》中指出:“本书对马克思阐述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新解释了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的‘物化’概念的含义。认为马克思提出了生产商品的抽象人类劳动物化为价值的重要命题,但是劳动‘物化’概念的含义并不等同于‘物质形态化’、‘实体化’。马克思使用的‘物化’概念的本质是‘对象化’,劳动‘物化’指的是商品生产中的抽象人类劳动这一商品关系的‘对象化’。”也就是说,判断商品价值中包含的抽象劳动不但在于是否与生产商品使用价值有关,而且与保存商品使用价值有关。商业作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出现后,商品流通的时空差都与商业劳动保存商品使用价值有关。商业劳动成为商品关系对象化的劳动,商业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当商业企业从制造业购进商品以后,商业活动的目的是要实现价值增值。从资本带来剩余价值的本质考察。商业资本的流通目的与制造业资本的流通目的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货币形态为起点而又以增值了的货币形态为终点。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实现条件,它们又是同出一辙。货币要转化为资本,“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商业价值和制造业价值一样,是商品交换价值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缺一不可,是两个过程抽象劳动的结晶。对于具体劳动来说,不论是创造使用价值,还是保留使用价值,都是体现在商品使用价值上的有用劳动,从商品使用价值物质承担者的角度,创造和保留商品使用价值并不影响具体劳动向人类抽象劳动的转化。流通价值遵循社会必要商业劳动决定流通价值量的规律运行。商品价值分为生产领域创造的价值和流通领域创造的价值两部分,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商业劳动是商业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这是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承认商业劳动创造价值,不但有利于分清商业劳动的地位,而且有利于认识商品流通特殊运动规律,从而有效指导商业经营。
商业企业流通功能的升级
贱买贵卖和无商不富是历史千古话题。由于交通运输的不发达和商品需求信息的闭塞。商品销售价格差异很大,由于表面现象的迷惑,人们似乎认为商业利润来源于机遇和市场变化。虽然在我国封建社会和改革开放之初商业利润率非常高,但是,本质还是受商业劳动价值规律的支配。
根据马克思关于商品生产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观点,商品的价值是现实商品交换为基础的价值,就是商品退出流通领域时,进入消费时的商品价值,根据马克思简单商品流通理论,为商品使用价值为目的的交换是商品价值的全部内容。在生产领域,商品被生产出来,从组成价值的内容上,只能表明商品生产价值的形成,在流通领域,通过商业劳动一方面保留生产价值,另一方面创造流通价值。商业企业购买商品和劳动力是商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流通要素的必备阶段,是流通的起点,但并不是价值增值,要实现价值增值,就必须完成商业企业组织商品流通的功能。商业企业组织商品流通的功能有两点:第一,实现商品空间位置的转移。在商品的空间位置转移中,加入了运输劳动、保管劳动、挑选整理劳动,这些劳动耗费必须通过商品销售得到补偿。这些商品流通费用形成商业企业经营成本,马克思认为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的继续,这些劳动是为了商品空间位置的转移而发生的必要劳动。没有商品空间位置的转移,商品就不能从产地到达销地。商品价值就不能实现。第二,商品拆零销售。商品拆零销售需要商业店员的劳动,这部分劳动形成商品交易费用,也要通过商品销售价格得到补偿。商品交易劳动由商品交易的等待时间,谈判时间构成。零售企业的职能,就是商品的集中购进,然后分销给消费者。零售企业的劳动是商品交易上的劳动,由于分散交易,必然出现交易时间的暂时中断,是商业劳动过程的中断,这个中断时间的长短,对于商业劳动效益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教学 乡土特色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作文往往内容空洞、语言平淡。究其原因,是他们对身边的人、事、物熟视无睹,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如何让农村孩子作文写出乡土特色?作文教学中,应巧借农村生活之“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描绘自然风光,在细节比拼中学会观察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是新课标提出的明确要求。农村有着广阔的田野、错落的村舍,有秀丽的山水,生长着各式的果蔬。随着农时变化,便形成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四季美卷。描绘农村美丽图景,是农村作文写作的首选题材。
1.布置习作任务
进行写景类习作时,有很多学生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的旅游经历,作文往往画面模糊,内容空洞。因此需事先拟定有针对性的话题,要求具体,如“我家的麦田”“门前的小溪”“家乡的那条河”等,宽泛自由的话题如“家前屋后”“菜园里的……”“……的早晨”“那一片……”等,以此把学生的知觉和感觉严密组织起来,指向和集中于要观察的景物。
2.激发观察兴趣
组织学生近距离郊游、踏青,教师实时讲解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观察兴趣。回教室后开展多种活动,如“比一比”,看谁对景物的观察和描写更细致;“辩一辩”,怎样进行景物描写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在比拼和思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3.养成观察习惯
鼓励学生写“观察笔记”,随时记录观察所得,方便日后进行整理和总结。笔记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就能不自觉地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观察得越仔细,写得就越多,也越会有写作的欲望。
二、展示风土人情,在思维碰撞中懂得感悟
农村的人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农村的风俗更加传统、更加丰富。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农村也在起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习作时,如果能把握住它们的精髓,自然能使文章的主题提升层次。
1.确定主题,展开调查
首先让学生明确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如农村仍保持的很多城市己经遗忘的风俗,乡村的辉煌历史,名胜古迹,传说故事等等。
逢年过节,组织了解民俗,如大年三十晚的“守岁、接财神”,年初一的“穿新衣、拜年”,还有清明、端五、七月半的“鬼节”等。可以了解家乡的过去、如今和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村中的古桥、古树、古建筑等人文景观的渊源,收集民间传说、优良传统等。
主题确定后,学生通过询问长辈,梳理家乡的习俗,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习俗或人文景观,进行深入调查,记录下相关故事及寓意等。
2.交流讨论,感悟深义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为了扩大民俗风情对学生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相关民俗内涵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
结合时节,举办有关风土人情的故事会,如“我眼中的除夕”、“又到端午”、“何时的月亮最圆?”等,让学生把自己真实生活中的故事与同学分享,丰富每个学生的体验;针对民风,召开民风发展趋势辩论会,如“明天你还会包粽子吗?”“土灶台真的该退役了?”“月饼还有中秋味吗?”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加深对农村的认识,丰富写作内容。
三、再现生产劳动,在生活实践中丰富体验
“实践出真知。”要想写出乡土味十足的作文,必须要亲自投身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由于经济的发展,如今农村的孩子也缺乏劳动体验,写作时便无法写出真情实感。如果把播种浇水、喷药治虫、收割庄稼等生产劳动,作为一项实践性活动,他们定能在火热的劳动场景中长见识、增才干。
1.感受场景,激发动机
带领学生欣赏以农村生产劳动为题材的画作,如凡高的《种土豆的人》、《两个挖地的农民》、《播种者》、《捆麦秸者》、《劳作中的休息》等,揣摩其中的人物感受。或利用课内外的时间,组织学生实地观看劳动场景,如插秧季节,将孩子们带至田头,让他们真切感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劳动的是你,会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亲身体验的欲望和动机。
2.集体劳动,初尝滋味
实践活动中,若不加以指导,学生往往带有盲目性,难以抓住对写作有用的信息。因此教师必须提前明确活动的方式、途径、目的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如:学习植树,先跟着老师做,边做边问不同树的种植方法、过程。学生掌握了植树的要领,文章也会变得有血有肉。
3.自主实践,写出个性
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一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时也用作文课时间。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环境,选择乐意参与的生产劳动,如插秧、锄草、晒谷等。亲身经历后,每一个劳动场景都让他们历历在目,深有感触。习作时或是写劳动趣事,或是反映劳动艰辛,或是写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说真话、抒真情。”
1 工伤保险的概述
所为工伤保险是指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是强制实施的,可以促使局面享受基本权利,可以给工伤职工提供物质上的救助,促使工伤职工的生活不受到影响,可以促进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为降低工伤情况发生创造条件。
工伤保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其一,对象范围为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因为职业危害无处不在,工作中的劳动者随时随地都可能受伤。为了有效的保障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的健康,工伤保险的提出,要求对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都有效。
其二,工伤保险的责任具有赔偿性。因为劳动者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的生命健康、生存能力、自我财产可能因为生产劳动而遭受损失。单纯的精神弥补是无法补偿劳动者损失,这就要求工伤保险进行物质上的补偿。所以,工伤保险具有赔偿性。
其三,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工伤事故的责任归于用人单位还是职工,职工受伤这一事实已经发生了,就需要对职工工伤予以补偿,相应的工伤保险就要有效落实。所以工伤保险还具有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特点。
2 工伤保险的类型分析
可以说,工伤保险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的健康,同时促进生产活动安全性的提高,为促进社会良好发展,国家不断进步创造了条件。可以说,工伤保险的有效落实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我国对工伤保险的分类主要是从职业伤害保险制度为依据,职业伤害保险和社会保险。
2.1职业伤害保险
职业伤害保险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雇主责任保险。所谓雇主责任保险是又受伤工人或遗属直接向雇主索赔,雇主直接赔偿或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由商业保险公司负责受伤工人的索赔。雇主责任保险的有效的实施是具有法律依据的,这要求雇主责任保险的落实一定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的支付工伤工人的费用。当然,在实际落实雇主责任保险的过程常常出现一些纠纷,比如索赔款项过多、工伤责任问题。此种情况下,就需要法院的介入,根据工伤工人受伤情况来判定工人是否属于工伤,如若判定为工伤,那么雇主或雇主投保的商业保险公司支付相应的索赔款。总体来说,雇主责任保险经历自保、商业保险公司投保、征收保证金的形式后,其落实科学性、合理性更强。
2.2社会保险
通常工伤社会保险是有国家立法、政府有关部门或监督机构负责的工伤保险事宜。这使得工伤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要求雇主必须为工人投保。也就是雇主在雇佣工人的同时,向保险机构缴纳一定的工伤保险费,为工人投保,确保工伤人员受伤,可以得到相应的抚恤金。可以说,这种保险制度的落实,可以起到统一筹措基金、共同承担风险、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使社会良好发展创造条件。
3 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
因为工伤保险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保障性,促进筹措基金、共同承担风险、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所以,科学、合理的落实工伤保险是非常必要的。但要想工伤保险有效落实,则要求工伤保险一定要遵循基本原则,即无责任补偿原则、雇主缴费原则、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
3.1无责任补偿原则
工伤保险的无责任补偿原则是经过过错责任原则向无过错责任原则后转变而来的。工伤保险无责任补偿原则的落实,可以使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受伤,无论责任在于自己还是用人单位都会得到相应的补偿工伤保险无责任补偿原则的有效落实,有效的保障了受伤工人受伤期间生活不会受到影响。可以说,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实施工伤保险无责任补偿原则是利民的有效举措,因为其充分的发挥了社会保险的功能,并增强了工伤事故处理的效率,有效的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3.2雇主缴费原则
工伤保险费用全部由雇主或用人单位交付,这充分的体现了雇主或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为了使劳动者在工作的过程中支配工人进行生产劳动,为其创造经济利益,那么雇主或用人单位就需要对劳动者的安全。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出现受伤,劳动者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雇主或用人单位需要对劳动者有所补偿。所以,工伤保险实施的原则之一是雇主缴费非常必要,非常可行。
3.3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补偿、预防、康复作为工伤保险的三大功能,其应当充分体现在工伤工人身上。一旦事故发生,使伤者得到及时救治,并给予经济补偿,保障其和家庭的基本生活,是工伤保险最为首要的内容。为了确保工伤保险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在推行工伤保险的过程中要求补偿、预防、康复这三个工伤保险的三大功能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如此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保障工伤工人的权益,促使工人在受伤期间不需要对生存和生活问题予以担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落实的根本目标。为了增强雇主或用人单位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推行工伤保险的过程中注意体现补偿、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体现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幸福观;幸福感;中国梦
一、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认为:“所有人类的活动的开始,历史回溯之后的起源,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人‘创造历史’的基础就是生存。而为了生存下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一些其他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人类史上第一个历史开端就是生产满足我们生存需要的材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换言之,来自于人类生存的自我需求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幸福产生的源头。
人的需要和欲望的满足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幸福的感觉。正如格雷所言,“幸福―人类一切企求的最终目的――在我们的自然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以前,是无法达到的。”“作为一种内驱力,人的欲望是一团生命的活火。这生命的活火追逐着幸福。”
二、生产劳动是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将“劳动”作为研究幸福的切入点,他曾多次提到:“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他强调,生产劳动是人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对此,马克思说:“幸福就是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能力在社会事业上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感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三、财富是实现幸福的外在条件
幸福获得的基础和前提是物质基础和财富。自从私有制产生和发展,商品产生以后,财富成为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但实际上,财富绝不是幸福的决定因素,它只是实现幸福的外在条件。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获得幸福的保障
人的自由发展是摆脱生存条件的限制和束缚,自由地、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智力、道德、健康等全面的协调发展。“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的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产活动。”
第三章、幸福观的基本特征
主观与客观统一
一方面,幸福具有主观性。只有当人类的需求得以满足,人才会产生幸福感。由于每个具体的个体所处的地位、持有的能力是不同的,幸福必然带有主观色彩。另一方面,幸福产生的载体是物质世界,是通过实践活动,把人们心目中美好的理想逐渐变为现实后的内心感受。因此,幸福具有客观性。另外,需求的满足还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追求幸福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物质与精神统一
恩格斯指出,人的“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满足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娱乐、辩论、活动、消费和加工的对象。换言之,人不仅有物质客观需要,还有意识层面的追求。因此,只有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五、创造与享受统一
首先,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劳动,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而且创造出了更多新的需求。其次,幸福的实现离不开享受。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
六、个人与社会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对人的幸福的考量最终要置于社会之中。在马克思的眼中,“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英]格雷:《人类幸福论》[M].商务印书馆,1963年。
关键词:教育 孩子 学会劳动
劳动创造世界,这是人们早已认识的一个真理。因此,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教孩子学会劳动,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它理应成为我们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学校严重忽视劳动教育的状况,却不能不令人忧虑。
首先,一些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少正确的认识。在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很少甚至没有进行“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世界”这类常识的教育,国家教委早已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小学劳动课、中学劳动技术课,在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开设,有些学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参观一下,或者“春游”“秋游”一番,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些学校虽然在课表上也标明了这些课程,但仅仅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的虚设课程,实际上有的改成上文化课,有的则变成了学生完成各种繁重作业的自习课。
其次,由于一些学校忽视劳动教育,再加上家庭教育和社会传媒的错误导向,致使一些学生在思想认识上鄙视劳动和普通劳动者的观念日益蔓延。很多调查已经表明,中小学生中立志要当工人、农民的人数只占很小的比例,而大多数人一心要成名成家,却不愿意从事一些脏活累活,不甘当一名普通劳动者。
正是因为一部分中小学生缺少劳动锻炼的机会,他们不仅在品德意志上表现出许多弱点和缺陷,而且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一旦走上社会以后,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技能准备而一时无所适从,难以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摒弃教育观念中一些错误和陈旧的东西,充分认识在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重大和深远意义,当前特别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学生进行做普通劳动者的教育。
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起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把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实践结合起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接触工农群众,了解实际生活,培养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些道理本来应当为大家所接受和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但是,由于教育指导思想的不端正,特别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全面应付考试”“一切为了升学”成为了少数学校的工作中心,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成为了可有可无以至被遗忘的事情,因此也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
要解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我们的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实践相脱离,我们的年轻一代就无法了解理想社会的建立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劳动,就不可能具备战胜未来生活上各种困难的意志和品格,就难以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同志当年要自己刚从苏联学习归来的儿子自带粮食和种子到农村去参加劳动,其目的就是要孩子补上生产劳动这一课。我们也必须以对祖国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教孩子逐步学会劳动。
我们还应当看到,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2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可能个个上大学,不可能全部去做轻松的技术工作,而必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去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如果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学生从事这种劳动所具有的思想、身体和技能,大家都不屑于或不能够从事体力劳动,我们的国家将怎么可能进步与发展呢?所以,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而当前加强进行做普通劳动者的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要教孩子学会劳动,除了思想认识的端正和重视之外,我们一定要使有关方面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必须把劳动技术课和劳动课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保证足够的课时,创造必要的条件,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开设劳动课、劳动技术课的情况要进行认真的了解、调查,并及时提出改进、完善的意见,以保证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这条主渠道的作用整整得到发挥。
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前者是人对物的能力,后者是人与人的关系,能力就是能力,关系就是关系,如果把能力看成是内容范畴,把关系看成是形式范畴,相对应的辩证关系倒也能成立,可问题就是它们的客体方偏偏不能对应,人对物的能力呼应着人与人的关系,两者的内核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我们有什么资格把它们互为对立统一?人对物能力所呼应的人对物关系(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人与人关系所呼应的人对人(劳动力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能力,又搁到哪里去了?如果照以上的定义,实在要表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那么用皮毛关系来阐述,看来是最适合的了!
正是由于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不是辩证的统一,所以造成了思维上的混乱,把人的劳动能力狭隘化,劳动能力仅等同于生产力,不承认人与人相互能力的客观存在。人与人(劳动力)的相互能力偷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由此,生产关系在理论与现实中始终得不到最充分地表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个补丁始终伴随其左右,因而,在整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劳务商品没有丝毫的立身之地,剩余价值也是十分地笼统,全世界都在分割工人的剩余价值!真不知道马克思怎样看待他家保姆的工作,是看不上她的家务能力呢,还是人与人的关系影响了他对此类能力的逻辑判断?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基于自然(生产资料)所构成的相互关系,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中的反映,它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活关系人们在非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基于劳动力所构成的相互关系,是劳动力的所有权、使用权在生产(服务)、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中的反映,它表现为劳动力的所有制。
生产关系和生活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它们的出发点却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生产资料(基于物),而后者是劳动力(基于人)。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两者是一一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着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同样,生活力与生活关系也是如此,生活力是生活方式的物质内容,生活关系则是生活方式的社会形式。两者一一对应,有什么样的生活力,也就有着什么样的生活关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共同构筑着人类完整的劳动方式。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归共同体所有;生活力也薄弱,于是,劳动力也单一地归共同体所有。奴隶制度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归奴隶主所有。封建制度下,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地主,而部分的使用权则租赁给农奴;因为农奴对地主还有着一定的依附关系,所以,在劳动力方面,农奴还只能是部分地支配和使用自己的劳动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所有权归股东(或私营业主)所有,生产资料的使用权则归职业经理,生活力在这一时期也空前发展,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的使用权归资本家,劳动力的所有权归工人,在流通领域,劳动力是商品;在生产领域,劳动力则是与使用权相联系的归资本家所有的雇佣劳动或可变资本,在分配领域,劳动力则表现为工资形式……
看了“在农村如何自学”的征求解答后,使我回想起我曾走过的一段弯路,写出来对初回农村的知识青年搞好自学,也许有所帮助。
两年前,我怀着骄傲的心情回到了家乡,满以为在农村会给我这个知识分子安排个好工作,可以不参加生产劳动,谁知竟是个普通的社员。后来,大家要我当生产队的会计,但也是不脱离生产的,白天劳动,晚上还要算账,比社员还累。劳动两个月后,我觉得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实在太苦了,所学的文化也没多大用处,便暗自下了决心:复习功课,准备升学,离开农业劳动。为此我把会计工作当成掩护,总是尽量不参加或少参加劳动,好几次开会计业务会,我都躲在一边看数理化。有时人在田间劳动,心里想的却是xy,把农村看成是暂时的落脚地,把自学当成摆脱农业劳动的阶梯。离开当前农村的生产劳动和实际工作搞自学,开始还能坚持一段,但不久,矛盾越来越大了。加上思想上的患得患失,怀疑自己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如实现不了,仍然要在农村劳动,现在的功夫不是白费了吗?因此,思想很苦恼,自学也不安心了。拿起书本总是看不下去,学数学,觉得太枯燥,学物理叉太难,结果劳动没搞好,自学一点成绩也没有,会计账目更是一塌糊涂,经常把社员的收账写成欠账,社员都说我是“书呆子”。时间就这样白白地度过了。
大队党支部书记看出了我的破绽——不安心农业生产。他对我进行了耐心的教育,给我讲公社远景,讲邢燕子热爱农村劳动的先进事迹,指出我为个人打算的危害性,并给我一些书看,我的思想才开始转变。我下决心要向邢燕子学习,在农村干一辈子,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心安下来了,自学什么也明确了,劲头也足了。我的任务是搞好集体生产和做好会计工作,自学内容便是围绕这两方面来进行。白天,我同社员下地劳动,晚上,除了读报之外,我就学习农业知识和“会计教材”。现在我基本上掌握了会计这门业务,基本上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社员也夸奖我“能干”了。今年大队还派我到别的生产队去帮助其他会计搞好账目。
我回乡的时间还很短,又走了一段弯路,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进步还很小。但经过这一段自学,我深深体会到,回乡知识青年,要想在农村学到一点知识,成为有用的人才,首先要有在农村干一辈子的决心。这是搞好自学的前提。有了决心,才会热爱农村,积极参加劳动,虚心学习农业技术,自学才能钻得进去。如果自学是为了脱离农业劳动,一心复习功课,准备升学,那是不对的,也是学不好的。因此,我建议回乡知识青年,首先要学习农业技术,争取当一个合格的农民。然后再根据生产、工作的需要和自己的条件,进一步学习。广阔的农村,大有用武之地,只要我们树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志,积极劳动,努力学习,我们的前途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