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以来,新一轮国企改革浪潮以混合所有制、分类监管、组建投资运营公司、员工持股、薪酬改革为主线,正从中央到地方,以“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模式加速推进。作为2015年A股市场最大的投资主题,国企改革相关概念股也被众多投资者一致看好。券商2015年度A股投资策略报告,几乎都将国资改革列入关注焦点,并提及国资改革是行情发展的最大动力。
而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相关标的股票表现日益强势,逐步形成了板块效应。从二级市场走势看,中国铝业、中粮屯河、国投新集、交通银行、中国联通、一汽轿车等央企改革股近半年来呈现出单边上涨的中长期形态;受益于地方国企改革的实质措施,像广州友谊、赤天化、洛阳玻璃、中纺投资等连续涨停的一批黑马飙升股也显露峥嵘。此外,广电运通、桐君阁、杭钢股份等一批具有国资背景的地方上市公司相继停牌。有机构认为2015年国企改革股很可能复制2014年军工股的表现,成为最大的投资题材。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混合所有制概念,2014年7月15日中央国资委推出央企混合所有制试点,各地方国资委随后围绕混合所有制纷纷推出国企改革方案,由此拉开了从中央到地方国企国资改革的序幕。央企层面,国资委组织6家央企进行4个方面的试点,各试点央企在筹划设计自身改革方案,预计未来3-6个月内有望陆续出台;能源、电信、金融等领域的央企改革也在自下而上地推进。
地方国企方面,重庆市早在去年5月就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未来3至5年,三分之二左右的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目前重庆国有资产上市平台主要包括重庆钢铁集团旗下的重庆钢铁和重庆商社集团旗下的重庆百货,另有涪陵榨菜、重庆水务、川仪股份、建峰化工和渝三峡A等。
上海则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前沿阵地,相比其他省市,上海不仅国资实力雄厚,且改革力度更大。中金公司就筛选出潜在的受益股,如新华传媒、徐家汇、上汽集团、百联股份及老凤祥等。
广东省及广州市的国资改革方案也颇为引人注目,除越秀金控借壳广州友谊上市,广州浪奇、广电运通皆已停牌外,目前潜在受益标的还包括华侨城A和格力地产等。另有券商提及,在广州市的国资背景公司中,后续集团资产注入概率较大的投资标的有广日股份和广百股份。
不过,与市场对央企改革这一概念的热烈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项改革”的象征意义可能多过实际层面的价值,更像是安慰久等桌前不见饭来的吃客们的餐前小菜。
无论是国资委自己在会上的说明,还是被选中的六家央企本身,都揭示了这次改革从“易”从“轻”,偏“经验总结”、少“开拓探险”的谨慎特点。央企改革的硬骨头并没有啃,好戏还在后头。
央企改革小步前行
国资委此次在中央企业启动的“四项改革”试点,包括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董事会行使职权、派驻纪检组。整体来看,步子迈得不大。
最有新鲜感、也最被看好的当属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改革,这项改革若是能实现预期目标,不仅会改变国有资产的监管方式,也会使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方式从企业转向资本。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前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告诉《证券市场周刊》记者,目前的双层国资监管架构将变为三层架构,国资委的职能会有所变化,更倾向于监管和规则制定,出资人即股东的权利下放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运营公司。这样的公司预计会建成类似淡马锡的投资公司,而且可能不止两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向本刊记者表示,未来对经济的干预,宏观领域有宏观政策,微观领域则通过资本运作而非具体业务来实现。
参与这一试点的两家央企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中粮集团,可能预示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两种发展方向,一是跨产业的国有资本管理;一是全产业链形式的资本经营。前者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加强对关键领域的影响力,后者以小撬大,增加对重要行业的投入。
国投是三家国资经营试点企业之一,在跨产业的国有资产和资本经营方面有近20年的经验,涉及电力、煤炭、港航等基础性、资源性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这些实业与金融服务业、国有资产经营一起构成其业务框架。目前,已有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物资(集团)总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和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等5家企业先后并入国投,并完成了对中国包装总公司的托管。
中粮集团之所以能越过诚通控股、国新控股两家从事国资经营的央企成为试点,可能不只是因为较强的资本运作能力,更可能是因为它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特别是2013年以来对尼德拉和来宝农业的收购,已将产业链延伸至国际重要粮食主产区。中粮集团表示,其投资公司型组织架构已具备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雏形。
最受瞩目的混合所有制是对已经发展十年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公司治理上的进一步完善,本次试点的重心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而非不同所有主体的产权变更。
根据国资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彭华岗表示,国资委想从六个方面入手,包括有效制衡及平等保护的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市场化劳动用工制度、市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员工持股、有效监管机制、党建工作。
混合所有制试点所选定的央企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二者之前已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中国建材已经形成了一批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所属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已超85%。国药集团的国家股份也不到50%,国药集团新闻发言人石晟怡表示,国药集团已初步完成了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这两家企业同时还是董事会职权改革的试点企业。董事会授权试点主要涉及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权,试点央企有四家,还包括了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上述四家企业,有三家早在数年前就先后被列为国资委的董事会试点企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虽然不是董事会试点企业,但因为成立时间较晚,在董事会建设上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由此,四家企业无一例外,均在高管选聘、薪酬和业绩考核的规范化和市场化运作方面站在了央企前列。此外,减少试点数量以及董事会与混合所有制的治理一脉相承也可能为国药集团和中国建材有所加分,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则可能因为同时跨越环保、节能、新能源胜出,而新兴际华的“225”管理创新体系已被国内外各方肯定,甚至被多所世界名校商学院选为案例。
从试点的内容和试点企业的选择来看,国资委很谨慎,所有企业都是在竞争性领域,并已在相应改革项目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不难理解,正如罗仲伟所言,中国目前的国企改革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带有创新性质。何况围绕国企改革浅层问题都已基本解决,剩下的都在深水区。
试点避重就轻
但是,这样的试点可能失去了它原本应有的意义。“什么是试点?”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告诉本刊记者,“前人没做过的、很难的改革才要先试点。试点就是要攻坚克难,啃硬骨头。不是对大家已经普遍进入并有所成就的领域进行试点。”
文宗瑜认为,上述参与试点的六大公司已经到了总结经验的阶段,而竞争性领域的改革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垄断领域,真正需要试点的是单一所有制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如石油、电信、电力、航空、铁路、烟草、军工等等。产权关系不捋顺,会衍生很多问题,比如,产权多元化后,董事会试点改革才有意义。
而垄断行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却需要明确现阶段国有经济的定位,也就是具体到某一个行业或企业,哪些领域哪些层次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放开,推进混合所有制?这些问题不解决,各方难免畏首畏尾,也少有动力往前推进。
央企层面的混合所有制边界问题目前仍有很大争议。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已经给出了国有经济布局的大原则,也就是“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但是,在操作层面如何拿捏,却涉及到观念的革新和各方的博弈,还需要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要考虑全球化大背景下负面清单的兼容问题,比如中国的自贸区、中美将于2015年启动的投资负面清单。
另一个改革的难点正是国资委自身。周放生认为,改革后国资委的职能会有较大的调整,但自我改革是比较难的。
目前的“四项试点改革”只表示,要“探索国资委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关系”、“研究国资委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文宗瑜指出,还看不到国资委怎么转变自身职能。
短期内国企改革还得看地方
从国资委动态看,央企改革的总体方案仍处于讨论阶段,推出尚需时日。7月15日,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六次专题会议,研究《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总体方案(讨论稿)》,这一讨论稿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到7月底前提请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然后再尽快征求有关方面意见。
短期内,国企改革的重头戏还在地方。目前,上海、贵州、湖南、天津、重庆、四川、湖北、江西、山西等省市的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北京等省市的方案也将很快。
在已公布方案中不乏亮点。上海市在7月3日了《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这是目前地方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意见,”周放生指出,“以负面清单方式,明确了混合所有制经济改制的范围。”
重庆的改革方案甚至给出了时间表和量化目标,明确提出要力争通过3-5年扎实推进,使2/3左右的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适宜上市的企业和资产力争全部上市,80%以上的竞争类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实现证券化。
老白干酒(600559)的混改方案正在推进当中,沱牌舍得(600702)已经迈出白酒股国企改革实质性的一步。而在高端白酒领域,五粮液(000858)则是国企改革的最大看点。
我们认为,2015年是酒类国企改革的大年,后续白酒企业的改革将陆续到来,将对板块形成持续的催化。这其中,五粮液是观察白酒股改革动力的重点标本,能不能改革、如何改革,对白酒板块未来走势影响大。
老白干酒破题白酒股改革
在老白干酒公布的混改方案中,将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分别引入战略投资者、经销商以及员工持股。
其引入经销商的战略预期是借助混改提升公司资本实力,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并提升营销理念,借助与优秀经销商的合作强化公司品牌运作,巩固在北方市场的影响力,并强化公司全国营销网络的市场推广能力。
同时,老白干酒也推出针对830名员工的持股计划,成为首家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白酒上市公司。
沱牌舍得:改革进程待观望
沱牌舍得此前公告集团国企改革方案为,国资委拟向投资者转让38.78%股权,转让后,投资者对沱牌舍得集团增资11844万股,对集团进行重组。完成战略重组后,投资者将持有沱牌集团70%的股权。
这是近年来首个涉及国有资本退出控股权的混改方案,但其进程仍需观察――接盘方需要接受业绩承诺:意向投资方须承诺做大沱牌舍得酒业,2018年沱牌舍得集团销售收入力争实现50亿,税收10亿。2020年,沱牌舍得集团销售收入争取实现100亿,税收20亿。
中信证券方面测算,要实现业绩承诺,沱牌舍得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须达到22%,结合到产品和主销地市场竞争的考虑,这一业绩承诺能否实现待观望。
专销公司:拉开五粮液改革序幕?
五粮液在2014年末传出的信息是,已经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正在做总体设计,接下来将大力推进国企改革。
在今年四川两会期间,五粮液董事长刘中国又再次明确了五粮液的国企改革,称目前是国务院要求企业升级,推进混合所有制。在这样的前提下,公司要主动出击,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可以拓展更宽的视野,对于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企业可以做一些主动出击的工作。
此前,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五粮液系列酒计划成立两家专销公司,头曲、特曲一家,五粮醇一家,未来可能会引入经销商,成为混合所有制公司。专销公司的成立,或许将是五粮液国企改革拉开的一个序幕。
长城证券白酒行业分析师陈鹏认为,五粮液集团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股份公司的改革也在深化,集团在股份公司的股权肯定要减持,引入战投、商家持股、薪酬体制改革、员工持股均有可能。专销公司值得看好,一方面可以专业化运作,更快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决策和反应;另一方面,专销公司未来可能会让经销商入股,成为混合所有制公司,与经销商利益绑定,提高经销商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解决串货、价格混乱等问题。
调研摸底,科学谋划改革“路线图”
2014年3月,省委书记王东明亲自率队调研国有企业,听取企业负责人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在全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会议就国资国企改革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针对四川国有资本存在战线过长、效益低下等问题,全省国企的净资产平均收益率低于东部,且没有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等实际情况,省委省政府将国资国企改革列入四川省“一号工程”的“重头戏”,明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要服务稳增长调结构大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增强四川产业竞争力、推进“两个跨越”;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推进国有企业去行政化、去垄断化、去社会化,把准方向、分类实施、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走出符合四川实际的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之路。
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提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把国资国企改革作为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谋划国资国企改革,打造四川经济升级版,推动四川经济发展转型。 四川继上海、湖南等省市后,全国第六个出台《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为四川新一轮国企改革制定了“总纲要”、“时间表”和“路线图”。以后,又陆续配套制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专职外部董事队伍建设等20个专项改革方案,形成了“1+20”改革制度体系。省所属21个市(州)也全部制定出台各自的改革方案,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呈现出上下呼应、整体联动、有序推进的良好态势。国企改革“路线图”坚持科学施策、一企一策,全面发力、多点进发,开拓具有四川特点的“因企施策”的国资国企改革新路,得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国企改革“路线图” 引导四川国企改革加快步伐,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通过深化改革增强活力、结调整构提高质量、创新驱动增添动能、开放合作拓展空间;在市场化选聘、产权多元化改革、三项制度改革等关键环节的改革持续深化,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省属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预定目标。
真抓实干,主动作为聚焦“执行力”
深化改革是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四川国资系统始终坚持在全省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动改革发展,主动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力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在全省“两个跨越”中发挥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
蹄疾步稳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落实好董事会在重大决策、薪酬考核、选人用人等方面职权,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省国资委出台规范建设董事会、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等制度,全面落实企业董事会在重大决策、薪酬考核、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职权,推进董事会制度建设“由虚入实”。富润公司等6户企业落实董事会选人用人职权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有色科技等3户企业经理层整体市场化选聘稳步推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关键要用市场机制选好用好国有企业经营者,省委书记王东明亲自对国企负责人如何“掌好舵、当好家”提出四点要求: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精打细算、殚精竭虑、用心尽力;二要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尤其要加强学习,真正懂市场、懂经营、懂战略、懂管理;三要保持干事创业精神,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雄心壮志,克服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四要有社会责任感,重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讲究经营诚信,守住人生底线、不触法律红线,树立良好社会形象。2016年底,省属企业已累计市场化选聘150余名高管人才。
“以人为本”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四川国企的三项制度改革启动于2014年,走在全国前列。通过推行契约化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竞争择优、责任到人、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体现岗位价值和业绩导向的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员工收入与岗位价值、个人贡献和企业效益挂钩。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建立市场化用工制度和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职工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确定薪酬结构和水平,建立与企业选人用人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的差异化薪酬制度。引导企业职工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参与、支持、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2016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省属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预定目标,“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初步建立。分流富余人T5900多人、节约人工成本2.9亿元。省属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覆盖率达100%,四川发展基本实现在岗职工公开选聘、本部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直接出资企业高管人员市场化选聘的“3个100%”。加大薪酬制度改革力度,基本建立了与企业选人用人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的差异化薪酬制度。完善职工工资总额管理,探索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指导意见、省属非上市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试点指导意见即将出台。广元、南充等14个市州34户一级企业市场化选聘工作有序推进。稳妥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突出以增量为主,存量为辅。“增量上放开,存量上慎重”。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加快国有企业上市融资,推动新华文轩回归A股和蜀裕矿业H股上市工作,全力推进能投股份、川航股份等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充分利用现有上市公司平台,加强资本运作,加快注入优质资产或推动集团整体上市,提高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尽快出台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意见,研究制定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施办法。
依托资本市场调整优化国资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科学编制“十三五”全省国有经济发展规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向服务全省发展战略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推动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支持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企业通过合并、划转、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整合,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川商投资集团二次重组,打造全国知名、西部一流的综合性商贸流通企业,构建更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川商”。筹备组建省旅投集团,致力打造国内一流、西南地区实力最强的现代旅游服务业投资商和运营商。推动交投、铁投、能投集团进入“五百亿企业”行列,长虹、五粮液、华西集团等企业向“千亿企业”迈进。依托资本市场提高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省国资委与天风证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深化双方在投融资、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领域的合作,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融资融智支持。通过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有进有退,引导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集中,在重点发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先导型服务业上发挥积极作用,占领产业制高点。加大创新力度和技改投入,鼓励国有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柔性合作,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杠、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实现瘦身健体,加快清理无效库存,进一步调整融资结构和债务结构,去除低效无效资产,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推行股份制改造,鼓励企业法人和各类投资者按照市场规则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国企改制重组;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国企股权结构;积极推动国有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全省有962户省属一级及下属法人公司有39.5%转型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其中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3家,总市值3000亿元,夯实四川经济发展的基础。
省国资委把抓改革强活力作为首要任务,以改革促发展,抓重点、破难点,坚定不移推动改革落地见效,2016年纳入省委改革台账的35项目标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多项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得到中央深改办、国务院国资委以及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敏于创新,国资监管实践“管资本”
产融结合建西部“淡马锡”。积极稳妥推进授权经营改革,改组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落实和用好资产收益权、财产监督权、资产处置权,优化监管模式。2015年6月底,四川发展完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改革,被赋予了新的职权,初步建成四川省级金融控股平台、重大产业投资平台和国有资本运营平台。集团合并总资产将超10000亿元,本部新增资产超过1000亿元。着力发展国内一流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以金融、产业等综合性投融资为主的大型集团企业。组建金控集团,整合川内金融资源,坚持国有资本运营的职能定位,根据市场价格处置,变成国有资本,国有资本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资本运作,寻找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投资管理方向。四川发展通过引进更多的民营资本,扩展发展的渠道和空间,四川发展被定位成四川乃至中国西部的“淡马锡”。
为贯彻落实中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
二零一5〕2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三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电〔
二零一7〕724号)和**省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
の委发〔
二零一4〕1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省re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和战略发展规划,制定本方案。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是**省省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成立于**年,注册资本**万元。主营业务修复等。截止二零一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万元,营业收入**万元,利润总额**元详见附件一)。
公司下设办公室、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管理部、市场开发部、战略投资部、党群组织部、纪检监察部、法律事务部、审计部和安全生产部。公司现有2个全资子公司、3个控股子公司、1个参股公司及1个分公司。公司现有员工**人,其中正式员工**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围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工作大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宣贯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创建积极、健康、向上的和谐工作环境。根据公司发展定位及发展目标,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宣传,以此凝聚人心,树立形象,吸引人才,助力市场开发及客户服务,提高公司品牌影响力及对优质战略投资者吸引力。
二、混改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业构建现代法人治理体系,形成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
2、有利于改善公司资本和治理结构,促进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和效益。
3、有利于充分调动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企业凝聚力、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改革方案主要内容
(一)剥离不良资产和股权
为了做强公司主业,将公司控(参)股的**等不良资产进行剥离。
(二)混改方式及股权比例
本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步推进员工持股工作。
再次,混合所有制为资金大规模聚合运作以及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在当今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各国企业对全球市场的争夺愈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实际上是规模和实力的较量,依靠资本的联合和集中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已成为世界潮流,仅1996年,全球企业跨国合并、兼并就达5540起。230家世界跨国公司进入了中国市场,有的已占据了行业主导权,并吞没了我国不少的国货名牌。面对跨国公司市场的巨大压力,下决心铸造我国企业的“航空母舰”,以与外国工业巨头相抗衡,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打破地区、行业、部门乃至所有制的限制,把全社会分散的资金按市场效率的原则聚合运作,并实现所有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由于全社会生产要素的可动员规模,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是所有制形式,即所有权的聚合机制和配置机制。不同的聚合和配置机制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织形式,而生产要素利用的范围和深度不同,其利用效率也不相同。单一的所有制形式由于不能使不同性质的所有权相互兼容,因此其吸收和调动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便受到种种限制。只有混合所有制,才能做到使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经济要素自由组合、任意配置,并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达致最优。在迅速把社会闲散资金吸聚为大规模资本的能力方面,混合所有制具有其它单一所有制不可比拟的优势。与此同时,混合所有制还造就了资产所有权的流动机制,使资产的存量结构和增量结构,遵循市场效率原则,在动态中不断得以优化,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和稳步发展。
最后,混合所有制为国有企业顺利转制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我国国有企业长期缺乏活力的最根本原因,是企业既无外在市场约束,又对内不负盈亏责任,产权不清,权责不明。要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只有改变现有的经营机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其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在单一的国有制下,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归国家,资本的各种权利和职能都由国家一个主体承担和执行,企业只是行政的附属物,产供销由主管部门决定。这种国家直接占有、经营的国有企业,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人”企业,因此,该所有制形式不仅难以使企业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而且国家也不得不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既不存在有效的外在硬预算约束,也缺乏竞争生成的内在激励机制。
mbo概念综述
mbo为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的一种,由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特(mike
wright)于1980年最早提出,专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
管理层收购活动完成之后,企业的管理层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实践证明,管理层收购在激励内部人积极性、降低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mbo的特征
首先,mbo的发起人或主要投资人是目标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人员。由于他们本身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比外界更为了解目标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和所处的商业环境。
其次,管理人员们往往先要新设立一个公司,以新公司为操作平台来收购目标公司。成功收购后,他们的身份也就由单纯的经营管理人员转变为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的集合体。
另外,mbo主要是通过借贷融资来完成的。管理层自身财力一般有限,需要对外融资进行收购。因此,要求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有较强的资本运营能力,提供的融资方案需满足贷款者的要求,也必须为权益所有者带来预期的价值。
2.2.2实施mbo的动因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管理者进行mbo的动因主要包括
摆脱公开上市制度的约束,施展自己的才能。有些经营者认为证券监督机构对上市公司制订的法规制度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寻求合理回报,获取与业绩相称的报酬。在由许多部门组成的企业中,出于公司整体发展的需要,部门管理人员的报酬常常与公司总体情况挂钩,而难以如实反映部门的经营业绩。mbo将部门资产剥离后可以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和提高效率。
防御敌意收购,保住职位。管理层为了保住职位,往往会采取不同措施,修筑防御壁垒,而mbo可以提供很有效的而又不那么具有破坏性的保护性防御。管理者以mbo形式购回公司整体,已发展成为一种防御敌意收购的越来越广泛采用的新型金融技术。
mbo的作用
将国有企业通过mbo的方式转让给企业经理层及员工,既回收了国有资本,实现了国家“抓大放小”战略,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一次制度变革,保证了企业良性持续发展。
通过mbo解决民营企业带红帽子的历史遗留问题。
在中国原有的体制框架下,许多企业家的价值都被严重低估,其对企业的贡献与其所得到的报酬严重不符,通过mbo实现企业家对企业的所有权,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股权集中于管理层,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部分统一,从而降低了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成本,避免了企业决策的短期效应,有效保证了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在我国mbo实施过程中经常伴有职工持股现象,即管理层与职工共同收购目标公司,职工参股形成利益主体多元化,保证了企业内部的纵向和横向监督。
mbo属于杠杆收购中的一种,在操作中必然形成管理层债务,偿还债务的压力以及债权人的监督都会对管理层的行为形成有效约束。
管理层持有本公司股份,并在一定时期内予以锁定,将公司利益与管理层利益捆绑在一起,这有助于增强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信心。
mbo实施的三个要素
1卖者愿意卖
现实产权的所有者有转让该产权的意愿,一般来讲,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转移、当地政府对企业产权明晰的愿望以及企业集团经营方向的转移都会形成卖方意愿。
2买者愿意买
企业经营层有受让企业产权的意愿,这一般取决于经营层对企业前景的判断,以及其对企业的长远打算,同时也与管理层能否接受mbo这种先进的观念相关。
3买者有能力买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级经理层(特别是国有或集体企业的高级经理层)处于相对较低的收入层次,所以收购主体的支付能力都远低于收购标的的一般价值,因此资金必须通过融资来解决。
mbo成功实施的必要因素
1适合mbo的收购目标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做mbo,理论上来讲,适合mbo的企业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有良好的经营团队,产品具有稳定需求,现金流比较稳定,有较大的管理效率提升空间,拥有高价值资产,拥有高贷款能力等。
2国有和集体资产的处置
在我国的mbo操作中,经常涉及国有和集体资产的处置问题,这一方面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同时在当前还有很多的法律法规限制,从我国目前mbo实践来看,这一问题的处理好坏是整个过程成功的关键。
3融资渠道的选择
mbo项目一般都涉及到巨额的收购资金,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有效利用资本市场,以最低的成本得到所需资金,关系到mbo项目能否最终实现。常用的融资渠道有银行借款、民间借贷、延期支付及mbo基金担保融资等。
4收购价格的确定
合理、科学的收购价格是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也是mbo实现多赢的前提。
功能性企业:
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中,3户功能性企业为:贵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能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以承担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投资、重要资源开发等全省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打造成为投资运营公司,提高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能力。
贵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通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强投融资能力,加强对优势产业、战略性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的投资引导,突出投资带动和资本运营功能,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将公司打造成为贵州省产业投资的引领者和带动者、西部地区综合金融服务实力较强的产业投资集团,力争到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利税9亿元。旗下贵州产投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贵财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子公司,依托产业项目全面引进战略投资者,扎实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发挥产业或项目“孵化”作用。
西南能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通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划入有效资产、处置部分入股矿权等方式,到2016年,全面完成对集团公司层面股权结构的调整,使集团公司股份向省国资委集中,由省国资委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集合集团公司股权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控制无形资产(主要是矿业权)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在70%以内,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资金实力。锦磷公司、矿产公司、西南建工、页岩气等子公司实现股权多元化,引进企业参与公司股权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
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资本运营、资产收购,资产处置、投资咨询等业务。在本轮改革中,将通过改革改组实现集团功能向资本运营管理转变,发展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平台,授权其运营管理部分国有股权。
公共服务性企业:
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
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贵州省国资委监管的2户公共服务性企业。其总体改革目标与思路是,以提供公共服务和公益性产品、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加大国有资本投入,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引入社会评价。
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将根据战略定位,按照“完善机场服务功能”和“发挥机场资源价值”两条主线,分层分类设计实施,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推动机场股权多元化改革,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激发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对与机场日常运作或航线拓展直接相关的业务,拟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依托客流、物流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对延伸机场服务或发挥机场资源价值直接相关但机场尚不具备专业优势的业务,通过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广泛吸收各类社会资本,盘活现有存量资源,开发潜在优势项目,推进子公司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贵州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强化保障食盐市场稳定供给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非盐业务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多元化,坚持走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把贵盐集团打造成为集市场网络、房地产业、酒店旅游、资本运作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竞争性企业: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
贵州省国资委监管的15户竞争性企业将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产权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提升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在15户竞争性企业中,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户为资源型企业。其总体改革思路是,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在具有技术、管理和资源优势的重点行业和领域择优改组形成投资控股公司。
到2017年左右,集团整体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级,成为产融结合的多元化控股集团,这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改革发展目标。
茅台集团将借助品牌、文化和资本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核心竞争力,按照产融结合的战略发展方向,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推进茅台酒(含系列酒)、其他酒业、上下游产业等7大业务板块全面发展,逐步培育形成6―7个子集团,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产融结合的多元化控股集团。
推动再融资,做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子公司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制上市、员工持股等多种方式,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
盘江控股和水矿集团的改革总体思路是,集团层面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加强资源整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成为以煤炭开采及深加工为主、相关产业多元化的企业。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
盘江控股将以股权改造为切入点,自上而下进行改革,其上市公司盘江股份以重塑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实施内部主辅业分离,构建市场化改革体系,加大去行政化力度,适时增发股份,加快公司发展,建立骨干员工股权(或期权)激励制度。水矿集团将围绕煤炭主业,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拓宽产业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循环经济。
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贵州省国资委独资企业,在新一轮改革中,在集团层面,将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围绕资源开发,发展成为精深加工为主、相关产业多元化企业。旗下贵州开磷建设建材总公司等子公司,将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核心产业整体上市。
贵州省国资委监管的竞争性企业中,有11户为一般竞争类企业,包括贵州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遵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久联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盘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七冶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般竞争类企业的改革思路是,通过集团层面及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企业整体改制,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充分利用现有上市公司平台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配置以及股权结构,实现国有资本有序进退。推动一批企业在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挂牌融资,增强融资能力。对目前生产经营相对困难的企业,在深化内部改革减亏脱困的同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转让、破产等方式稳步推进重组,确保企业稳定。
另外,对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中有参股企业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中电振华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在新一轮产权制度改革中,国资委将积极协调配合控股股东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推动省属国有资本有序进退,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和带动力。(责任编辑/喻丹)
类型 公司名 改革目标
功
能
性 贵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2. 子公司实现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
西南能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股) 1.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2. 子公司实现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
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集团功能向资本运营管理转变,发展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平台,授权其运营管理部分国有股权。
公
共
服
务
性 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1. 进一步加大国有资本投入。
2. 推进子公司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
贵州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非盐业务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
竞
争
性 资
源
型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 强化行业整合,推进相关产业多元化。
2. 推动再融资,做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
3. 积极推动习酒有限责任公司等子公司上市。
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 集团层面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
2. 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
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 集团层面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
2. 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核心产业整体上市。
一
般
竞
争
类 贵州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 通过集团层面及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企业整体改制,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2. 充分利用现有上市公司平台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配置以及股权结构,实现国有资本有序进退。
3. 推动一批企业在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挂牌融资,增强融资能力。
4. 对目前生产经营相对困难的企业,在深化内部改革减亏脱困的同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转让、破产等方式稳步推进重组,确保企业稳定。
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遵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久联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盘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七冶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
股
企
业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积极协调配合控股股东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推动省属国有资本有序进退。
贵州中电振华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委托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
二、申请单位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
三、研究课题
1.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研究。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研究。
3.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研究。
4.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
5.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6.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研究。
7.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和制度机制研究。
8.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新机制问题研究。
四、具体要求
1.课题申请单位要根据自身研究优势,精心筹建课题组,并对课题组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负责。鼓励组成跨领域、跨学科的专家团队联合申请。
2.课题组负责人须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高级(或相当于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具备此条件的,须有两名同领域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
3.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挂名或不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作为课题组负责人。
五、申请、评审事宜
1. 申请单位可登录网站:http://,下载《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改革研究课题申请书》。
2.申请单位根据自身研究优势选择课题,如实填写《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改革研究课题申请书》,并于2014年6月30日前通过邮寄或快递方式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以邮戳时间或快递交寄时间为准)。
3.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课题评审小组,从研究的创新性、深入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对申请单位的申请书进行评估,重点评估课题研究方向是否可以为改革方案研究制定工作提供参考,择优遴选课题承担单位,并于2014年7月15日前通知承担单位联系人。
六、课题进度要求
1.承担单位接到遴选结果通知后,于2014年7月25日前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签订项目协议书。
2. 承担单位应于2014年8月10日前完成课题研究大纲,提交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审查。
3. 承担单位根据审查结果,对研究大纲进行修改完善,于2014年9月底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提交中期研究报告,并根据要求做好中期成果汇报的准备。
4.承担单位根据中期评审反馈意见深化研究成果,于2014年11月底前提交最终研究报告。
5.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重大课题验收相关管理办法,对最终研究报告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正式向承担单位印发结题报告书。
七、课题研究经费
根据课题研究具体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一般在10万元左右)。
八、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邮编:100824)
联系人:马楠、赵少钦
联系电话:(010) 68505838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国有企业提质增效
【中图分类号】F121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对我国而言,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的经济高增长的模式难以持续,经济进入增长减速、结构升级、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节需求结构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最终要落到结构改革上,通过比例调整来设计新结构、改善效率,通过创新来提供新供给,通过改革来构建新动力,核心是将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12月18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杠、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2016年1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改革方案,供给侧改革从顶层设计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的内容中,特别强调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国企改革既是老问题,也是难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国有企业既是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的使命
供给侧改革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发生两个方面的重要调整,一是供给管理将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重点,二是改变过去行政化的供给管理手段。其实质是通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再组合、再配置,重塑我国产业体系,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而生产要素的再配置必然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回归,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度支持。2015年9月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贯穿了新供给经济学的思想。我国国有资产总值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从体量上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仅要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还承担着部分宏观调控的功能,并兼具社会责任,在促进现代化、保障民生、维护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体制机制转换和历史负担等因素的影响下,国有企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格外艰巨,是当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攻关领域。
二、供给侧改革下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中坚力量,国企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之一。国企改革的重点在于激发企业活力。国有企业是否具有活力,主要体现在决策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两个方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的分类推进国企改革、支持国企整体改制上市、加强资本管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内容,都是激发企业活力的有力措施。按照《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21号)紧紧围绕“四个更加突出(更加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更加突出基层实践和创新,更加突出抓改革措施落地)”的要求,以增强市场微观主体活力为目标,国务院对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深入部署。这使国有企业整体上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也面临来自市场竞争和自身经营风险的挑战。
市场竞争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行业及产业准入门槛放宽、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经济效益下降。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有企业的总收入为454 704亿,同比下降了5.4%,实现创收利润总额为23 027.5亿,同比下降6.7%。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继续处于亏损状态。煤炭和钢铁行业亏损面过半,煤炭价格跌成了白菜价,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主营业务亏损数额巨大。其中固然有经济下行、产能过剩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在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其面临的市场风险加剧是毋庸置疑的。
市场竞争风险方面: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利润下降的同时,财务费用却在不断上涨,企业负债比例较高,且融资方式单一,尤其是重资产的国有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不断增大。一些依靠杠杆艰难生存的企业,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就会给整个行业的稳定带来冲击,甚至引发区域性、行业性金融风险。
得益于长期的经济增长,我国的供给能力总量与总需求基本均衡,但供求之间还存在结构性失衡,还不能将供给能力转化为有效需求,因此,供给侧的提质增效十分重要。化解当前国有企业的困局,唯有转机制、增活力,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提质增效。
三、供给侧改革下国有企业提质增效的对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实现预期的目标,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在厘清政企关系的前提下,政府应着力于有效政策供给和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国有企业应致力于提升经营水平,增加新型供给,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一)以制度创新引领国有企业提质增效
1.政府:以新的制度供给促进要素流动
供给侧改革不仅要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而且要最大化地减少政府干预,增强市场活力,逐渐由市场来代替政府进行资源配置。因此,厘清政企关系的关键是要简政放权,明确国企定位,确定战略布局,有进有退,加强监督,以新的制度供给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政府要做的是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打通生产要素流动通道的制度瓶颈,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改革增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投入,促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等要素升级。
在加快去产能方面,应从国家层面确定削减产能总量的目标,按现有产能将减产配额分配到各地,允许配额交易,推动优势企业主导的市场化兼并重组。在经济下行期,高税收、高融资成本和不断抬高的生产要素成本,不利于增加有效供给,应以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减税降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让企业充分利用生产要素不断创造财富。进一步完善融资功能完备、市场监管有效的股票市场,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并购重组的政策,通过资本市场促进产业、行业间资源的高效流动和配置,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善产业发展质量。鼓励外资参与国企的改造、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通过资本市场等途径,引入新的投资者。
2015年以来我国简政放权改革步伐加快,下一步是向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纵深推进,持续为企业减负,为企业营造宽松的营商环境。一要营造公平竞争的秩序和政策环境,规范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秩序。二要给予不同所有制类型的经济主体平等的市场待遇,完善和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三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要保护知识产权,依法保护私人产权。五要为发展混合所有制创造便利条件,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2.国有企业:理念创新引领实践创新
理念是人们依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合理认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以及日常行动。革除旧有的固定看法和既定的思维模式,用新方法、新视角以及新思维,创造出新思想、新观点以及新结论,进而用于指导实践的过程就是理念创新,它包括管理和观念两个方面,其本质是对原有的或者固化的观念的突破与超越。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优秀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超越创新的过程。国有企业需要破除旧有的、固化的思想观念,就必须进行理念创新,形成与市场经济下供给侧改革的背景相适应的理念体系。
当前,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等理念创新的意识还不够浓厚,部分企业虽有创新理念,但还未付诸实践。在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在供给侧发力,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理念,以理念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创新,以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企业活力,通过化解过剩产能,努力降低经营成本,依靠创新提质增效。
(二)以深化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的目的不是“去国有化”,而是要进一步增强国企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竞争力,使国企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并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发挥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培育企业这一供给主体,调控的效果最终决定于企业自身的动力强弱。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实施供给管理,经过30多年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市场成为调节社会总供求的主要手段,但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而影响供给体系的格局并未完全消除。市场竞争虽然使得国有企业在一些行业的渗透率大幅下降,但在石油天然气开采、烟草制品、供热供电供水等工业领域以及电信、民航、铁路等服务行业,国有企业凭借行业垄断地位,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渗透率和控制力。行业垄断保护了国有企业,但也降低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是国企冗员严重、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应当主动作为,破除垄断、促进开放,提升行业市场化程度,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国有企业优化供给、提质增效的压力和动力。
应继续深化国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要点包括:一要在重点领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二要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改革。在2015年出台电力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推出多项行业改革举措,包括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出台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政策、出台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等;三要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尤其在重点行业的新兴领域,要向非公资本全面开放;四要深入推进价格改革,包括电价市场化改革、成品油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天然气门站价格和管道运输价格等。
(三)以创新推动国有企业提质增效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赖于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供给侧改革需要通过化解产能过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予以落实。创新是国企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力量源泉。
供给侧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创新提升生产率,来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在目前产能过剩的形势下,国企改革需要做好加减法。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造成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因此,现阶段减法应该主要指用市场方式依法处理僵尸企业。加法主要是通过激励使员工与企业股东实现利益共享,使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1.发挥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主力军作用
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就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推动技术进步,扩大企业规模。在战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巨额资本的产业中进一步新办和扩大国有企业,通过国有企业带动国家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一要完善支持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和推动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二要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国家科技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制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的中长期目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引导全社会增加投入。三要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研发成果转化率。建立大学、科研机构研究成果转移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重点大学、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年度报告制度,加快完善知识产权、技术入股等法律法规,促进高校、科技机构科研成果产业化。四要完善技术创新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知识产权推广和交易。
2.发挥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
国有企业应通过完善产业链、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积极参与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带动国内其他企业,特别是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政府应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
四、结语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明显。基于此,我国政府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国有企业产能过剩、效益偏低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是供给侧改革的难点和关键环节。国有企业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2015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细化了国企改革的路径,意味着国企改革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国有企业要积极转变转念,主动出击,发挥资本和技术优势,以创新为驱动力,努力化解过剩产能,通过提质增效不断激发自身活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文斌,苏剑.供给侧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01:16-19.
[2]钱津.论国有企业改革的分类与分流[J].经济纵横, 2016,01:35-40.
[3]邵宁.国企改革指导意见解读[J].企业管理,2016,01: 6-10.
[4]田涛.华为的理念创新与制度创新[J].企业管理,2016, 03:6-11.
究竟未来哪些企业会成为中国联通混改的参与者?在2017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展上,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对相关媒体表示:“对参与者唯一的标准是,我们看重企业在战略层面的一致性。”并表示,混改方案已经提交,审批通过目前还没有时间表,具体请以公告为准。
否认阿里腾讯入股传闻
此前6月23日,路透社的一则报道称:四位消息人士指出,在中国联通共计筹资约100亿美元的计划中,中国科技业巨擘阿里巴巴及腾讯都将参与成为新股东,且投Y规模居前,而百度已退出。这是中国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一部分。
此则消息传出后,中国联通港股6月23日上午跳空高开,大涨4%,报收12.04港元,创22个月高,据相关人事预测中国联通股价将持续上升。
但6月26日晚间中国联通公告,否认了相关媒体关于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内的投资者将参与认购公司股票的报道。并澄清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拟以公司为平台,筹划并推进开展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的重大事项,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但截至目前,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发行对象、发行规模、发行价格、募集资金用途等正在筹划论证阶段,尚未确定。
布局物联网新业态
涉及混改的问题繁冗复杂,中国联通今年已陆续停盘多次,目前A股仍没有复盘。年内也多次公告,但尚未确定混改具体细则。但从中国联通在本次世界移动大会上一系列行动可见,联通下一步重点在于物联网。
6月27日中国联通举办“2017年国际合作伙伴会议”,发起物联网“全球连接”协作倡议,提议共同推动物联网全球部署,打造物联网全球连接能力。陆益民表示:“中国联通开展了大量创新实践,尤其是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互联网、支付金融、视频业务六大领域创新成效显著。尤其是在物联网领域,中国联通正加大全球物联网布局。”会议同期物联网新一代连接管理平台。标志着中国联通支撑物联网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又迈出了又一坚实步伐。
5G到来之前,中国三大运营商以物联网等新业态为突破口抢占市场,为避免被管道化,运营商正在打造各自的智慧生态圈。在过去的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都没能够在新兴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在物联网时代,由于物联网产业需要综合方方面面许多因素,而运营商拥有巨大的用户资源、深厚的物联网技术、庞大的渠道,运营商在物联网时代将会扮演更加重要角色,发挥比以往更大作用。而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混改能够最有效地集合多方资源,拓展新兴业务。
与BAT联姻不断
从去年10月联通混改公告后,当时市场猜测腾讯或将成为联通引入的资本之一。随后联通先后与百度、腾讯、阿里签署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逐步吹响混改号角。
与腾讯联合了“腾讯大王卡”和“腾讯小王卡”,受到业界广泛好评。在2016年11月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与腾讯就安全、征信、云计算等6大领域达成战略合作。与百度达成合作,双方就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尤其在人工智能方面更为深入合作。2016年双十一后的第二天,与阿里在杭州签署框架仪式,双方在基础通信服务、移动互联网及产业互联网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当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更是豪言,阿里和中国联通的合作,一定可以对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经济的变革产生巨大作用。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BAT三家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巴巴对入股联通混改积极性最高,一度期待持有最高比例的股份。对于阿里来说,入股可能希冀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而不是仅仅分享作为联通股东的投资收益。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未尝不是好事。此前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中国联通目前所受到生存与发展危机,并不单单是来自行业内其他运营商,更为重要的是受到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而带来的危机。如果能让互联网巨头的战略投资真正参与到联通的运营决策中,才是最大的利好,仅仅是入股是没意义的。”
联通混改确能为联通带来充足资金,为联通输血带来新鲜血液。但相较于输血,增加国企自身机能,打造自身造血能力更为重要。今年5月9日,中国联通在深圳召开2016年年度股东大会时,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就表示,联通混改的目的不是为筹集资金,而是配合政策发展,令集团的运营更加市场化。
独大之下的“联吴抗曹”
一方面是混改一直混而未改,另一方面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合并传闻并未坐实。根据《电信条例》,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国有控股不应少于51%。有猜测认为,中国电信将成为中国联通第二大股东,两家公司借助混改平台实现某种形式的合并。
目前中国电信市场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局面愈演愈烈。从三大运营商5月运营数据显示,虽然中国联通以562.1万4G用户净增创下新高,但中国移动月净增4G用户约千万,累计用户达5.832亿户,这一数字比联通电信4G用户数总和两倍还要多。固网宽带方面,中国移动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中国移动宽带用户数已达9048万户超中国联通的7690.5万户,已稳居宽带老二地位。
电信联通日益加强合作对抗移动独大愈演愈烈。两年间联通和电信越走越近,在网络建设和业务经营方面多有携手,尤其是日前宣布联合推广六模全网通。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联通众筹5.0大会上,中国联通表示,移动“机”割掉的正是品牌和用户的未来,号召大家,大做特做全网通,正式与“机”宣战。全网通和“机”之争实则为联通电信反抗移动一家独大之战,且硝烟日益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