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第1篇: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 科学素养 培养策略

一、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

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是人才,而要评判人才质量的高低,主要看由其科学素养水平。所谓科学素养,具体包括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富有创造力的科学精神及科学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的价值观。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学校教育则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主要阵地。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已将培养人的科学素养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而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作为重中之重。生物学科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自然科学,其众多的研究成果及科技不断影响着社会发展及人类,生物科学素养同样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物学科中涵盖了大量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且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合作的科学精神,多样化的科学方法,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方式,有着得天独厚的科学素养培养条件。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生物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当前生物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积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实生物课程的目标,采取多样化的途径,不断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科学眼界,加强科学思维及方法训练,给予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熏陶,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一)夯实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知识体系包括生物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这是是支撑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前提。生物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以往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对知识、概念、原理的进行讲解,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理解记忆,这种方式使学生难以真正去理解并掌握生物科学知识,也体会不到其中蕴含的生物科学思想,甚至使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丧失学习的乐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生物基础知识概念原理的教学效果,从而夯实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初中生物学科中有许多抽象晦涩的知识概念,超出了初中学生的思维理解范围,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比喻对其进行解释,使抽象晦涩的概念显得形象具体,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教材中有许多知识内容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出发,将生物科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概念,同时将生活中与生物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将被广泛应用的生物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等介绍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眼界,还可鼓励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生物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现实问题,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从中体验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就感,提高对生物知识及方法的理解及应用,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而且有利于养成正确的生物科学价值观、科学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生物实验不仅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其科学素养的重要路径。生物实验中各种有趣的实验现象,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亲历观察生物现象,探索生物本质,加以分析、归纳及总结等一系列过程,不仅能加深对生物基础知识、概念及原理的理解及记忆,还获得丰富的生物实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物科学方法及思维,而且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实际需要形式多样的实验,包括观察实验、探究实验、模拟实验等,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物问题,指导学生操作具体实验,培养其实验操作方法及技能,鼓励学生开动思维去分析探索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及创造力。例如,组织学生观察蚂蚁群体的信息交流方式,探究细胞的吸水及失水、植物根吸水实验,探究并模拟种子萌芽所需环境条件,通过实验研究并分析胆汁在食物的消化中的作用,验证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原理等等,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实验操作方法及步骤,即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指导学生及时记录、总结、整理, 在形式多样的实验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了生物科学知识,体会到了科学思想及科学的精神,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养成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

科学素养的培养应贯彻于生物教学的全过程,因而教师应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全面渗透,时刻为学生营造出浓郁良好的科学氛围,根据课程、环境、教学情境等教学活动实际情况,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强调科学的重要所在,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来诠释并解决生物现象,揭示自然科学的奥秘,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分析方法,不断总结生物科学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及应用,引导并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及科学思维,激发学生科学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求知、创新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导入生物科学历史,给学生讲述生物科学家的成就及探索奋斗历程,分享科学研究的成果,分析科学家从发现问题,到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及其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境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实事求是、坚持不懈的科学素养。又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及知识去观察、讨论并交流,启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允许出现多种答案,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黄鹤.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赵会景.初中生生物科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验证[D].河北师范大学,2012.

第2篇: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物教学 生物科学素养 实践探究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引入中学生物课程,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并且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阐述,把我国的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将来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科学素养的能力。努力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科学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向学生普及生物科学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中贯穿的新理念。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一理念,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一、把握课堂教学阵地,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科学素材。

科学素养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素养,在这三维目标体系中,知识是基础。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因此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建立在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之上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主要途径是生物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素材,并加以充分利用,以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强调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

在现行的生物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生物科学史上有关研究的事例和方法,不仅记载着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蕴含着科学家的创造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轨迹。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生物学史例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物学家的生平和事迹,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淡泊名利,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为我国的农业生产作出了卓绝的贡献;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历尽艰险,出生入死,做环球考察,完成了生物界的巨著《物种起源》;沃森和克里克合作研究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创下了科学界合作的典范,让学生受到互助合作精神的启发,等等。其中有好多事例是介绍有关研究的思维和方法,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良好的教材。通过这些生物史例的教学,既可以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理解生物学概念及原理的形成过程,又可以将生物知识由传统的结论式教学变成过程式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趣味性。

2.寻找与生物学知识联系紧密的生活事例,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生物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知识的应用性也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生物教材中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充分挖掘利用,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例如:南方产的水果为什么糖分少?农民为什么要间苗?种过豆类的农田种植别的作物为什么收成很好?人类ABO血型系统的遗传特点,等等。这些内容,所蕴含的知识原理是科学素养培养的良好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好生物学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极大的意义。我们应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地关系。

二、倡导探究性学习,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

生物学科是一门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为学生提供参与科学探索与发现的动态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既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观念。

开展探究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体验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领悟科学的本质。

现行生物教材中涉及了许多探究性学习的案例,教师应选择一些探究价值较大的问题作为大家共同探讨的课题。例如:植物向光性的探究、室内种植绿色植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等。同时,在探究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探究式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特点,它是一种把教与学有机融为一体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在活动中,学生始终能带着问题学,并且总是处于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的积极的学习状态,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些都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强化学科间知识的渗透与综合,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科学中的各门学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综合的科学文化视角、以科学的方法去连结多门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影响、科学方法的角度去认识自然界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现象和规律,理解和把握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网络关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生物学知识与物理和化学联系紧密,如纸层析法等,同时也蕴含着许多哲学原理,如内因与外因、对立与统一的观点,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等。另外,生物科学与数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人文科学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因此,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便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四、渗透STS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STS指的是科学、技术、社会,从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一些国家率先开始STS教育,后来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STS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STS教育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人类发展中的应用,强调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关注和参加与生物科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又一途径。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一些新的科技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中学生物教材中广泛地渗透了STS教育,把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紧密地联系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结合现实生活中生物与环境的各种鲜活事例,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使其充分认识到教材中的知识是可以应用在生活当中的,使其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而萌发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适应社会生活的诸多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人生态度,使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由地争论、自由地探索,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及辩证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然而,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有不同的天赋和特点,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介于此,对不同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都要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中学生物老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科学素养,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杨永欣.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佳模式.教育探索,2002,(3).

第3篇: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

科学素养;

培养

一.影响青少年科学素养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1.功利性需求异化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衡量青少年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有研究机构做过调查,在理性上,有43%的学生是盲目地怀疑,或者是盲从专家和他人的观点,对事物较少有自己的看法。当前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目的不再关注青少年学生个体对科学精神的体验与内在发展,而更多地受外在社会功利的制约,其教学活动也越来越带有功利的色彩。功利主义使得青少年缺少远见,依赖性强。在科学精神养成上,青少年缺乏实验探索精神,重逻辑思维,轻价值情感体验。在科学精神探索上,青少年的科学价值观被金钱等物质需求所异化。

2.应试教育遮蔽了科学教育纵观我国的学校教育,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被应试教育的阴影所“笼罩”,学校科学教育逐步演化为对科学知识的灌输,学生成为接受教条的“容器”。科学教育轻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导致青少年多是高分低能。

二、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1.营造科学素养氛围,完善科学宣传教育方法优良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对青少年都必须上好科学素养教育活动课起着不可或缺的激励作用,积极乐观、探索创新、实践求知的教育氛围是科学教育客观环境的体现。良好的班风、扎实的学风和求实的校风不但可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和求真的价值观。学校在改革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同时,要改进科学教育方法和途径,积极探索“发现式教学”,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研究问题,最终找到科学途径和解决方法,使科学教育充满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利用大众媒体,提升科学素养认识水平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科学素养的培育途径主要是利用大众媒体(包括电视、手机、互联网等)来开展。具体做法是,学校、家庭和公共教育机构通过专职科普教师,结合互联网、新媒体等开展科技素养的养成教育。专职科普教师可以发动共青团、学生会等科普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教育实践与创新教育活动,通过多种科普教育方式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品质。青少年也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于提升自身科学人格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科学素养应该关注如下四个指标:(1)情感与价值观。这主要来自于青少年真实的生活情境和学校的学习生活,与科技知识的学习和体验度密切相关。评价内容一方面是个人情景体验,主要包括学生本人、家庭和社会群体的生活及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是指价值观养成,即社会情境,包括社会团体、跨地域生活情境。(2)知识与技能。该指标主要考察青少年对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主要包括对理工科科学(数学、物理和化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信息科学五大模块。其中理工科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与我国基础教育科学新课标中的主要内容模块是一致的。(3)探索与体验。包括探索科学命题、分析科学事件、解释科学现象、养成科学品质、解决科技问题五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分为三个依次递进的子层次。(4)方法与品质。包括对科学命题或结论的个人兴趣、对科学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以及科学价值观及科学品质三个方面。同时涵盖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解和体验,即对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科学和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理解。

青少年科学素养评价指标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逐步递进和深化的联系,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平行关系。第一,情感与价值观是科学素养评价命题所依据的素材信息,它是评价青少年利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在不同层面解决问题提供的背景信息,不是对情境本身的测评和评价。不同的情境体现了青少年对科学情感和科技知识的评价,而且在特定的情景下,要求青少年具备一定科学素养能力来解决与科学有关的命题。第二,知识与技能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一方面,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科学技能、养成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态度能够促进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良好的科学方法和丰富的科学知识能够提升科学品质,科学方法和科学品质是青少年科学素养评估体系的主线与核心。

第4篇: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

关键词 生物 实验 科学 素养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世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科学技术及其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增强。要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生物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必须要求学生经历基本生物知识形成的科学探究过程,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熏陶。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加强对科学素养的认识

科学素养是由文化素养引申而来的。科学素养一词译自英文scientific literacy。素养和素质含义接近,但素养与素质相比更强调后天修习涵养的作用,即学习提高的重要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把科学素养明确界定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由此可见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实践能力是科学素养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

科学素养的基本结构可用三个同心圆表示。最核心部分是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中间部分包括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最部分是科学行为与习惯。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阅读科技文章,倾听并参与科学问题讨论,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熟悉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了解科学原理在实用技术中的应用。

二、如何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注重对生物实验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

新课程将认识实验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实验教学的目标之一。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展史、遗传物质的发展史、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遗传基本规律的发现等内容的阐述,都是在科学严谨的实验基础上得出来的。通过一些史实的阅读和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生物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进行生物学史的教育和认识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学到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2、根据生物课程内容的特点渗透生物科学素养教育。

教师要充分理解课程内容,并从课程内容中提炼出科学的观点、方法及其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渗透科学素养教育。课堂教学是生物教育的关键,应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渗透,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受到科学素养的陶冶。

课程内容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较多。例如,在讲解遗传和变异原理在实践上的应用,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了解遗传变异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的知识是怎样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和改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如,在探讨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遗传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等内容,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而且要使学生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双重作用,提醒学生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时,要考虑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要符合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

3、提高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开展实验的能力,锻炼抗挫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摩尔根通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发现了遗传学规律。巴甫洛夫根据长期的实验研究发现了条件发射。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创新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的最大特点之一。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的关键是创新,包括实验方法设计、对照实验的确定、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数据收集等方面的创新。教师对此应逐步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尝试、总结。

①通过验证实验培养操作技能。科学技能是构成科学素养的另一个基础要素。新课标对此有明确要求,实验操作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中,采用开放实验室、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实验操作,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从操作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并严格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科学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②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创新能力。新,是科学精神的灵魂,是构成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在实验教学中,要善于创造“科学研究”的气氛,激励学生大胆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的程序开展探究学习。也可以通过使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学习设计、动手操作、尝试分析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滋味,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生物学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现象,还能在探索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③培养抗挫折能力。自己开展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是培养抗挫折能力的绝好途径。在实验的成功和失败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与痛苦,培养抗挫折能力,形成良好的品质。

第5篇: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 3)02C-0015-02

2010年,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7%,相当于发达国家公众在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素养水平。与2011年1.44%的比例相比,中国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缓慢。基于此背景,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

一、科学素养的含义及学校教育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影响

(一)科学素养的含义。科学素养一词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前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首次提出了要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从此,不同的科学家对科学素养一词作出了不同的阐释。我国自1992年开始进行的八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科学素养的定义都是以米勒科学素养三维体系为依据,认为科学素养包括对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

(二)学校教育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影响。一般来说,影响一个国家公众科学素养的因素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范冬萍认为科学教育仍然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最基本的途径和最主要的手段。雷绮红的研究也表明,教育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对比历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发现公众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科学素养越高,大学生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远远高出全国平均线。

二、高职院校实施科学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教育轻科学教育的现象。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研究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以及工作流程来开发课程,构建课程体系,使得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高职教育虽然逐渐开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更多的是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育,对于科学教育,在高职院校鲜有提及。有学者甚至认为,高职学生并没有受到真正全面的教育。

(二)高职院校科学教育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设计。学校的科学教育一般通过科学课程教学、开展科技活动来实现。目前,分析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不难发现,纳入课程体系的科学课程非常少,大多数限于哲学类及计算机类的文化基础课,选修课中对科学教育鲜有专门提及。纵观高职教育几年来举办的技能竞赛,能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及创造性思维,与科学教育成果相关的项目有机械创新、软件大赛等,而这些比赛专业性较强,无法代表学院普遍的科学素养水平。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科学教育实际上是缺乏主动实施、系统性设计的。

(三)高职院校师生对科学教育的认识普遍存在偏差。高职院校的科学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从属地位。高职院校对科学课程不重视,很少投入建设经费,科学课程获得精品课程的数量非常少。由于高职院校和教师的影响,学生也更为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太重视科学课程。

三、高职院校实施科学教育的原则

(一)普适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科学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在关注与专业结合紧密的科学教育的同时,应同时关注高职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多样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原则。高职院校开展科学教育,应有效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根据学生专业、兴趣的不同,同时根据时间空间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系统设计高职学生科学素养培育体系。

(三)开放性原则。高职院校拥有优秀的软硬件资源,应发挥平台作用,主动承担开放性的科技活动,甚至将科学课堂教学对象延伸到社会。

四、高职院校实施科学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机制,保证科学教育有效实施。拥有批量的专业教学及科研人员,拥有较为完善先进的设备设施,使高职院校具有实施科学教育的良好土壤。为促进学生的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职院校应系统构建一个能保证其有效推进的机制。一是成立一个由不同部门人员共同组成的工作组或科技协会,明确工作职责,通过工作组或科技协会,推进科学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指导和协调学生科技小组活动,举办科普活动,开展科技比赛,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功能,有效保证科学教育的实施。二是建立一个激励机制,保证科学教育工作、活动及奖励经费投入,保证科学课程教师的培训,鼓励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建立一套科学素养培育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反馈、调控、改进机制,使高职院校的科学教育落到实处。

(二)开发课程,保证科学教育得到普及。课程是教育的主要载体,设置科学课程是有效开展科技教育的方法。中外学者们对科学教育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基于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教育理念开发科学课程,用技术来联系科学和社会,以社会问题来设计科学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探究的精神和运用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创造力并应用于社会上。STS教学理念与高职院校推行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行动导向教学没有冲突,高职院校可以基于STS教学理念开发科学课程,通过对某些专业课程进行改造,以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社会问题为核心来设计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可遵循以验证性课程为基础,以综合类课程为核心,以创新型课程为拓展的思路,打破专业界限,注重学科交叉,实现文理渗透。

在开发设置科学课程时,还应考虑普适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这一类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通过对选修课进行分类,并规定每个类别的选修课学生需修得的学分要求,可以保证科学课程的选修率,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从而保证科学知识的普及。

(三)实施教学改革,促进科学方法的掌握。开展科学普及,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还可以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在推行教学改革时,高职院校应帮助教师普遍树立科学教育的意识,鼓励并指导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上,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探究习惯及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对比实验、逻辑推理、头脑风暴等方法,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建立社团,搭建学生科技活动平台。学者们通过研究认为,学校科学教育课程内容只是影响公众科学素养的因素之一,应采取多种途径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社团无疑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丰富科学教育形式,开展科技活动的良好平台。目前高职院校里最活跃的社团大多数都是与生活、艺术相关的社团。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建立一些普适性或个性化的专业社团。可配备指导教师、开发实验室等使其活动常态化;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科技成果实现转化;通过举办或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五)建设环境,营造科学教育的氛围。高职实施科学教育软环境建设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应通过制度建设、机制形成、网络传播、宣传造势等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学、走进科学的氛围,形成教师与学生乐于参与科学教育的良好态势。

(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保证科学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高职院校的科学教育有别于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职科学教育不仅要注重科学常识的普及,还应加强对高科技及前沿科学知识的关注,更应关注专业教学内容与科学发展的适时对接,这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师培训成为高职院校实施科学教育的核心。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应包括教师科学知识的培训,以保证教师的科学素养,从而保证实施科学教育的深度与品质;还应包括教师科学教育意识与方法的培训,这样才能保证科学教育的广度,保证科学进入每一个专业课堂。

科学素养的培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建立科学教育机制,搭建课程体系、学生社团等科学教育的平台,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建设环境,实施科学教育,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需要,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

第6篇: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

在科学技术乜速发展的今天,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无论是哪方面的竞争,说到底都是综合国力的竞争,都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都是教育的竞争。”目前人们对于科学的整体性和相关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教师的科学素养提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教师作为科学兴趣的启蒙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引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其科学素养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然而,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显得非常紧迫。师范院校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科学教育的成果。本课题通过调研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摸清制约因素,建构“六结合”培养模式,以利于为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利于推进高师教育制度的改革,最终达到使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能够适应未来基础教育的目的,藉此实现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高师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1年起,我们致力于如何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研究。了解到制约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如师资水平、学生素质等,客观因素如活动资源、课程资源等。

1.学生素质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缺少了对事物的直接接触和动手操作,他们的实验能力普遍较低,科学探究的能力较差,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亟待提高。

2.课程设置

高师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学科专业化,缺少文理的交叉和融合,造成学生的义理知识并不均衡。不少文科生、艺术类学生缺乏基础性、常识性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知识,理科生缺乏人文学科知识,使得当前的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

3.教材选取

教材作为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可以而且应该具有探究性,但至今仍然很难找到真正具有探究性的、适合师范专业的高等教育教材。现行教材内容过多阐述“是什么”,而没有从“为什么”的角度给学生以详细解读,呈现给学生的是大量的缺少思考成分的陈述性知识,要求学生的也是对书本的机械记忆,让学生误以为学习科学就是掌握一些现成的科学知识,极大地淡化了学生的追根究底的问题意识,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4.教学方法

高师教学方面存在着重科学知识传授、轻科学方法训练的倾向,课堂讲授侧重于讲解科学原理、概念,较少采用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较少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没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综合、总结、归纳,使得学生未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5.教育资源

探究式科学教学以学生的探究为主,主张学生在做中学,教学设备有很多新的改进。若要在师范院校有效开展探究式科学教学,需要建立资源支持系统,包括四大资源:理念资源(如理论研究政策)、活动资源(如资料、器材、网络资源、媒体资源)、人力资源(如指导教师、辅导员等)、场所资源(如学校科技活动场所、社区科技活动中心、科普基地等)。

6.评价方式

高师传统的考试内容,没有将能体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技能考查的内容渗透到学科知识的考查中去,而是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再认识和重现等原因,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关注做考卷、解习题、背教科书,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本质缺少有效的理解和真正的掌握。

7.培养目标

对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目前强调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多能一专能力,强调加深学生的教育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但却较少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原因是在于开展科技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设备和资源,而且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科学精神等不如直接传授科学知识来得快。正是由于在培养目标上出现短视现象,从而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8.教育理念

由于很少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大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滞后。如探究教学强调学生探究,而教师大多不习惯探究。一个自己都不会探究、不愿探究、不习惯探究式思考的教师,是很难教会学生学会探究的。

三、高师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六结合”模式建构

鉴于高师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尝试在科学教育中建构“六结合”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整合的自然科学知识结构,同时又能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基础教育师资。

1.课程设置:主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比较完整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调查显示,当今学生的文理知识并不均衡,所以必须对课程没置进行改革,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基础课,加强实践课,做到主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具体措施是:构建“三段结构,五个板块,综合为主”的课程体系。第一阶段由理科学科群构成专业基础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知识层次,促进整体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包含了对各专业技能的培养。第二阶段则是教育课程,包含了对教学技能的培养。前两阶段是主修课程。第三阶段则是分流选修课程,主要有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特色课程包含了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包含了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包含了对指导课外活动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个性发展要求,选择一个方向作为主修,同时可自由选择其它两个方面的部分课程进行学习,以扩充知识面。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选修课教学的管理。选修课是大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渗透、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知识拓展和知识升华的重要学习环节,更是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多数学生未认识到选修课的重要地位,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提高学生对选修课重要性的认识的同时,加强对选修课的考核力度,保证大学生这一重要的学习历程得到落实。

2.教材选取: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教师要选好用好教材。目前高校教材版本很多,要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基础性、先进性和教师应用性关系处理好的教材。要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就必须在国家课程的大体框架下,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任教学校的实际状况、当地社区课程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与同家教材配套实施的校本教材,做到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结合。校本教材应以探究性的教材为主,选择、补充对学生有益的内容和研究主题,提供探索空间和资源,才能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校本教材应具备如下三点:一是教材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相关的情境文字,在引起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将他们置身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当中,易于产生疑问,就能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教材便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把自身融人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当中,就容易发现并明确问题;三是教材中设置开放性问题,提出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或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究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变传授知识为提高学生能力,在导学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做到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究相结合,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课堂教学中开展理论探讨,引导学生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从其它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各种科学知识问的关系,并能将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使学生既得到逻辑思维训练,又得到科学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究相结合的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深人生活,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亦能使学生及时摄取科学发展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和掌握并合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促进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

4.教育资源:课堂内外与学校内外相结合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且他们在课内习得的知识、技能、态度若不向课外、校外、家庭迁移拓展,很难形成真正的科学素养;而课外、校外、家庭又存在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为课内学习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课内外的学习相得益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真正做到课堂内外与学校内外相结合,应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广泛宣传科学,创立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具体措施: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宣传资源,如宣传橱窗、校广播、校园网,介绍科技发展史、科技新发现、世界科技新动向和新成果、科学新知识、科学名人名家。二是挖掘、整合科技教育资源,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开放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学生的科技操作室,使学生耳濡目染,达到自然地渗透科技教育的目的。三是创新科技活动内容,如举办科技文化节、大学生科技讲坛、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竞赛、科技文化展览、科技讲座、放映科教电影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不断提高。四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科普宣传活动,鼓励大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深入到社区或乡村,开展义务实践活动;宣传科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宣传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破除农村封建迷信思想。让大学生志愿者以科普宣传员、科普报告团成员、科技馆讲解员等身份出现,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

5.培圳方式: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相结合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基础教育教师应是一个具有较强自我建构、自我培养、自我成长能力的教师群体。因此,高师要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培训,同时将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相结合。为形成良好科学素养,教师的职前培养应包含四类学习方式。一是建构性的学习,掌握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基本结构,寻找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注入自己的理解、体验和经历,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科学知识结构。二是探究性的学习。通过探究、实验等多种形式学习,使学生具有浓厚的科学兴趣,激发创造力,培养探究精神,且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是开放性的学习。通过不断“进人生活”,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丰富的情境之中,尝试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以培养学乍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A我指导学习。在教师指导F,学生选择并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因此町以在设汁与管理独立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由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源自自身的需求、兴趣和抱负,他们通常都会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兴趣。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基础教育教师在日后教学实践中要显性或隐性碰到的,因此必须n显对这些学习方式的培养,并创设条件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实践运用这些学习方式。当前,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在专业知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在职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师的在职进修,提倡以“课题式”为主,运用多种教师培训模式,针对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提炼培训主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案,学员围绕问题的解决,通过实践、交流、讨论展开学习活动。通过系列培训,基础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至少应符合如下要求:一是对科学教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以及决定这些概念、规律和原理的基本事实达到“精通”的程度。二是在深刻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二三是了解、掌握、合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只有教师J解和掌握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的特点与要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从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第7篇: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物 科学素养 培养

中国科协组织进行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4%。 这一比例虽然比1996年前有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差距明显,必须切实抓好全社会的科学普及工作,我国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工作任重道远。据了解,1985年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到1990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将近7%,我国到2001年的最新数字仅仅为1.4%。差距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弊端是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他们的记忆、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能做题、会考试。但由于很少有机会走出课堂去接触自然与社会,动手能力普遍差,特别是县区学生更是如此。其科学素养结构性贫乏现象更加明显,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呈现潜力不大、后劲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的现象。为此,新课程中各学科教学大纲与教材中都安排了很多课外实践活动,弥补他们在这方面的不足。

一、 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

一般说来,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涉及到四个方面:

(1) 科学知识与技能;

(2) 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

(3)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4) 科学、技术与社会。

学校的科学教育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以培育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基础科学知识及其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背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的行为和习惯。

要把作为科学实践指导与规范的科学思想(包括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它所应用或创新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不足,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熏陶,从而培养比较全面的科学素养。

在进行科学知识教学中,将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及社会、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渗透进去,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特别是自然科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与意义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从而建立起比较符合时代特征的科学观和以科学实践服务社会、服务祖国的自觉意识,并学会在实践中逐步综合地加以运用。

二、 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原则

1、力求体现科学本质

科学本质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其过程是科学探究活动,其成果是科学理论知识,其认知主体是科学家,其活动规范是科学精神,其社会功能是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从这种广义的观点出发,把对科学教育和科学素质的理解,建立在这种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基础上。科学教育不仅要涉及到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涉及到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2、全面提高科学素质

根据上述广义的科学本质的观点和科学教育的内涵,科学素质就不只是科学知识一个方面,还涉及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

3、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确定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质的具体内容,应面向全体中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分子,所以它应该具有普及性。同时还应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中学生正处于学知识、长知识的阶段,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其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应与这种特点相符。要选择那些对他们这个年龄段来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科学素质。此外,还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全面考虑基础性与现代化的关系,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要选择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与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有关,又是他们能够接受的、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内容。

三、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

1、 深化生物科课程教材、课堂教学的改革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实现素质教育科目化,把课程、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

(1)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中常用的、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如:生物体最基本的形态结构、生物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遗传、进化和生态学的基础知识,普通的生物常识及科学史知识,重要的生物概念和规律等。

(2)使学生掌握与生物学知识联系密切的实际知识。主要有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生物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高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

①较熟练地掌握显微镜使用、徒手切片和制作装片、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生物学基本方法和技能。

②初步学会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等,并且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正确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

③初步学会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④逐步形成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学会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⑤通过完成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探究、实习和参观等项目,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并逐步确立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 确保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设,提高质量

注意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知识、社会实践相联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重视各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

从综合的科学文化视角,以科学的方法去融合与连结理科各学科内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从各学科相互渗透和影响、科学综合知识网络和科学方法的角度去认识自然界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现象与规律,认识不同运动形式中的特殊现象与规律,理解和把握各学科知识点与综合知识网的关系,进而逐步建立正确的、比较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第8篇: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

关键词 科学素养;科学微博;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38-05

1新媒体

1.1新媒体的定义与类型

新媒体是20世纪后期在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 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相对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新型 媒体形式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根据新媒体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不同,可分为互联网、手机和数字电视三种主要形态。其中互联网新媒体包括网站、网络社区、博客微博自媒体、个人网络通信软件等。以手机终端的媒体形式包括手机短信、手机视频、手机彩信、手机电视、手机报等;电视基础上的新媒体包括移动电视、楼宇电视,IPTV等。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种允许用户即时更新的简短文本,并可以公开的博客形式,具有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等特点。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平台浏览,所发信息实时传达,并可一键转发。

1.2新媒体信息传播特征

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具体如下。

1.2.1 传播主体多元化

在互联网等新媒体普及之前,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权利大多被官方媒体所控制,传播主体十分单一。信息的传播需要经过官方认定的把关人层层审核过滤后,再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从业机构统一。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在于,它打破了以往自上而下消息传递的束缚。当前社会处于改革攻坚期和转型关键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国公众的信息传播权利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保障。微博、微信、QQ,任何信息,任何时间地点,只要连接互联网,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公众的角色由受者亦转变为传者。新媒体环境中,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1.2.2. 传播速度即时性

新媒体的即时性表现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传播过程和公众的接受过程几乎感觉不到时间间隔。这加快了信息的流动,减少了信息流通的成本。第一时间、第一速度,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及时了解热点事件的进展状况。“案件”的微博直播正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成为了中国司法审批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1.2.3传播内容交互性

注重互动与反馈,这是社交媒体走红的最重要原因。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传者与受众身份的一体化,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更趋于频繁。传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受众的反馈,及时的交互和反馈不仅有利于传播过程的深入,也有利于调动受众参与性,成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

2青少年与科学素养

2.1科学素养

2.1.1科学素养的内涵

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对公民科学素质进行了最新定义是:“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可见,科学素养的层次可分为四个: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2.1.2科学素养养成的传统渠道

当前青少年获取科学信息的前三个途径是:课堂教学;报刊杂志;广播电台与电视。除正规教育外,大众传播媒体是学生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和影响他们科学素养变化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认为,“在拓展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途径时,一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二要适应个性发展;三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让学生了解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①媒体对青少年的冲击更是大有超越学校这个第一课堂的趋势,正如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媒体已经超越物件本身,而成为生活环境。

2.2青少年

2.2.1青少年的群体特征与认知发展规律

青少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龄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青少年的头脑灵活,好奇心和自我意识都很强。因而,他们会比社会上其他人群更为关注我们生活变化中的世界,也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十分有限。因此,青少年阶段是培养起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亟需通过正确的途径进行引导。

2.2.2青少年的媒介使用习惯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19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26.6%,成为仅次于20-29岁年龄段的第二大群体。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正处于成长期,并日渐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作为“数字原住民”,他们使用网络更加深入、接触内容更加丰富、使用过程更加自主。根据最新的《201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报告显示,82.9%的青少年每天使用上网,10.6%的学生趋于过度用网。56.9%的学生课外知识主要来源于互联网,72.2%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获取学习资源,77.8%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扩大知识面。可见,青少年主要利用网络来扩大知识面和获取学习资源。

因此,将新媒体作为科学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既符合当前信息时代的潮流,迎合青少年的媒介使用习惯,又能便捷高效地推广科普知识,这对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3 善用新媒体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科学微博对青少年科学态度养成的影响

基于以上假设,本研究聚焦新媒体中颇为流行的社交媒体,选取其最流行的应用之一:微博,进行深入探讨。在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维度,结合微博平台的自身传播特点,重点关注传统渠道难以评估的科学态度层面。运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将研究主题逐步缩小为:科学微博对青少年科学态度养成的影响。研究框架如图1。

3.1研究对象

微博用户。以传播“科学知识”,提高个科学素养为主题的微博用户,并且通过新浪微博的官方认证,加V。粉丝数量超过10000人。微博内容。选取关于科学传播内容有关的微博,10条,评论数大于20,转发数大于50。

3.2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本研究参考了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一书,阅读并撷取其中方法论的部分。得知:阐释学或阐释学的方法,适用于某一现象的意义研究;民族志的方法,研究问题的发生过程和具体细节;象征互动的方法可以了解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关系;常人方法学观察被研究者行为过程,了解其认知方式;实践性很强的行动研究,用于改变现存的社会现象;女性主义的方法,适合探讨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关系,特别是性别、种族、社会阶层带来的差异;话语分析的方法,主要针对于对话或文字分析的资料;个体生态学的方法,能够帮助形成对一个个体的整体性了解。因而,本研究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青少年的行为过程,来了解他们的认识方式。

3.3研究过程

选取5个加V的科学微博账号,选取有代表性的微博内容10条,分析其粉丝或其他微博用户对其的评论内容。

3.3.1微博账号

中国科普博览:官方微博,中国科学院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粉丝11147,关注168,微博2056条。

图2

酷炫脑科学:私人账号,原创专业脑科学科普微博。粉丝34688,关注1827,微博458条。

图3

瘦驼:私人账号,科普作家。粉丝538079,关注660,微博15819。

图4

科学松鼠会:官方账号,民间科普组织松鼠会。粉丝929082,关注370,微博7215。

图5

3.3.2微博内容

关于自闭症:评论23条,转发106条。

图6

关于二手烟:评论156条,转发1470条。

图7

关于放射线:评论56条,转发460条。

图8

关于环境污染:评论10条,转发24条。

图9

有关孩子的科普知识;评论75条,转发501条。

图10

3.4研究结论

3.4.1微博内容的呈现

本研究旨在寻求微博对科学态度形成的关系,故选取微博的内容全部涉及科学知识。统计分析数据后,可大致将科普微博的内容分为以下几类:基础科学知识、生活常识小贴士、佳节假日相关微博、通知通告招募类。微博者试图在求新、求变的主旨上,迎合粉丝的喜好,能够吸引粉丝眼球的微博内容。微博虽以科普为主题,但其内容的趣味性、时效性、贴近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3.4.2受众对内容的反馈――科学态度的养成

微博内容对公众科学态度的养成有何影响?研究以“自闭症主题”的微博为例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探究粉丝的科学态度的改变状况。

如图11所呈现,在所有23条微博评论中,绝大多数的微博用户流露出个人态度的变化。譬如,微博账号“端端的后院”发表感慨:“那我也自闭好了”,涉及到个人的行为改变。“孤独的仪式”认为:“可以装作迟钝以保命,可以屏蔽个人感受”,这是对一条科学微博的观点的评价,一方面显现出对此微博内容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个人态度的显著变化。“逢冬草木”对此内容表示认同,并提出自己的以为:“那么多动症呢?”这是因一条微博而产生的相关其他思考,属于知识迁移范畴,调动起其运用知识的积极性,所以在科学态度方面属于积极的。“李湘林”点评,以为“《长安乱》里的情景与此条自闭症的内容相仿”,联想到其他作品中的人物与行为,加深了其对此条微博内容的理解。“酷炫脑科学”,作为同类微博的认证用户,

对自闭症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补充理解分析,属于内容传播叠加的互动形式,评论并转发,于是有更多的受众可以获得关于自闭症的新的知识。相关账号还涉及到“北京朝阳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试图引起相关部门从医学的专业化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从以上分析可知,一条科学微博的内容能够引起其粉丝的关注于讨论,这是调动其科学态度积极性的重大表现。而科学态度的形成,不仅在科学知识的积淀中提高,也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细微变化中。微博强大的互动性特征,最大程度上扩大了内容传播范围,提高了其影响力,并调动了微博粉丝的个人体验、相关知识迁移能力、人际传播分享的过程。因而,科普微博对于公众科学态度的养成,具有很明显的正面影响。

新一代青少年成长在新媒体环境中,是典型的数字原住民,对于新媒体传递信息的内容与形式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因而运用新媒体向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是一个大胆创新且前景看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一凡.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

[2]姚望.电视科教节目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形成的影响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

[3]张春楼.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现状及其模式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张春楼,田应利. 论加强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研究的必要性[J]. 理论界,2007,No.40310:145-146.

[5]秦浩正,钱源伟.上海青少年科学素养调查报告[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4:31-35.

[6]徐进,俞真. 上海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05,19:47-50.

[7]余翔.试论青少年科学素养及其培养[J].科技广场,2004,7:123-126.

[8]林爱兵,刘颖. 论新媒介时代公众媒介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共生关系[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科学时报社.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科学时报社,2006:8.

[9]李贤.浅议媒介素养在推进科学素养发展中的作用[A].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科学时报社.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科学时报社,2006:4.

[10]胡咏梅,杨素红,卢珂. 青少年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研发及质量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12,No.23603:16-21.

[11]张春楼,田应利.浅谈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的外部环境构筑[J].法制与社会,2009,11:294-295.

[12]翟雪.试探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态势和机遇[J]. 科技传播,2009,No.102:58-59,62.

[13]刘涛.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探究[J]. 东方企业文化,2010,6:116.

[14]丁诚,张阳德,彭锴,李坚.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与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v.2020:3193-3195,3198.

[15]徐卫东. 六步联动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0,No.28112:63.

[16]魏冰. 科学素养――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中心概念[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05:1-3.

[17]刘静波,李隐.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区域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N].广东科技报,2011-09-02007.

[18]钟莉.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展青少年科技活动 提青少年科学素养[N]. 学知报,2011-08-22B03.

[19]青少年科普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沃土[N].光明日报,2001-07-09,B03.

[20]陈鹏. 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第9篇: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

一、农村小学科学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知识传授,轻自主探究。新课程理念强调,科学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使之在探究的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和发现,进而建构知识体系。但在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总是摆脱不了直接传授客观规律、原理和结论的教学套路,无法让学生亲历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重视知识结论的直接传授(或变相传授),轻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其过程中的感悟、发现和生成性知识的获得。

2、重陈旧的学科体系,轻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虽然我国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随着国际大背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总不能突破过于注重科学知识教学的怪圈。也正是因为过于重视科学教育的学科体系,我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不能及时地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3、重科学研究实用价值,轻科学研究经历。科学研究是经历多次甚至无数次的困难和失败后才成功的。成功地开展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专业的科学知识,更需要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我们的教材仅断章取义地介绍了与科学成就紧密相关的科学研究过程和内容,很少介绍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及所犯的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完整地介绍科学研究的真实背景。小学科学素养教育只重视科学研究的实用价值,轻视科学研究的真实历程,也就无法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发现的真实过程,更不能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研究中存在的矛盾及研究的局限性、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这又怎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科学未知的原动力?

4、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

二、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思考

1、搭建校本课程,开设科普选修课。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阵地,在小学广泛开设科普教育选修课,将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纳米技术、磁悬浮技术、航天技术等学生感兴趣的当代科学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和前沿动态纳入选修课程。也可紧密联系当地特色编写校本课程。如果地处山区,可建立中药园等,农村可建立蔬菜基地、花卉基地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2、现行教材中增加人文教育和科学史的内容。在科学教育的教材中增加科学研究小资料、科学家解读等内容,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科学家从事该研究的背景、实验中的得失、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表现出的科学情感和价值观以及科学家的兴趣和爱好等真实地展示给学生,可以消除学生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神秘感,使之学会正确地认识科学和科学家的平凡与伟大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探究情境和环节,以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科学研究的真实历程,拉近学生与科学探究的距离。

3、提升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师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领者,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这是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教师的定位。教师要胜任这一角色,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要通过广博阅读和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引导科学教师理解科学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力图体现的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各个目标及其内涵,感悟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教育本质及其实施方法,从而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培训从层次上可分为校级、区(县)级、市级、省级等;从培训形式上可参加现场培训,如各级骨干教师培训、金钥匙教练员培训、三模一电教练员培训、各级教学研讨活动等,也可参加网络培训学习,如网络科学教育论坛、QQ科学教育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