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弱势群体帮扶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部地区是中国最近及未来若干年水利水电开发的重点区域,作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全国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于此。因为水电开发项目建设会占用土地、房屋等生产生活资料,大量的少数民族居民需要搬迁安置,在搬迁安置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问题,陷入“弱势”境遇之中,急需采取各种方法予以应对。民族社会工作就是一项有效的专业方法,它的工作方法诊断出了弱势移民群体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社会等层面的问题,它的基本理念赋予了民族地区弱势移民群体帮扶工作以对象、价值理念、专业目标优势,它的个体、群体、结构制度理论都蕴含着干预弱势移民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水库移民;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3)06-0031-05
中国最近及未来若干年内水电开发的重点区域必将是西部地区,西部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就达562 211.45万千瓦,占全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总量的83%,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1 139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4 952亿千瓦时,分别为全国可装机容量及年发电量的82%与77.7%[1]。西部地区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全国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于此,西部12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92%,而西部人口总量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8.07%[2]。西部民族地区在中国水电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加之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复杂、生计方式多样、社会结构特殊、文化形态多样[3],因此民族地区的移民帮扶成为了重要且极具挑战的课题。许多移民处于弱势境遇之中,影响了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完成,不利于移民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不利于安置区的稳定与发展,与“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发展原则不一致,也与十关于“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相违背。于是,进行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的帮扶成为必然,许多政策和方法被提了出来,但是在帮扶层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这样一门助人自助的新兴且与移民工作有诸多关联性的学科――社会工作(Social Work)却毫无踪迹。社会工作以弱势群体为工作对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具有了自身比较完备的学理理念,本文将其称作“社会工作学理”,主要是指社会工作专业所具有的理念(主要指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专业目标等)、问题诊断策略、分析理论,它是社会工作运用实务方法干预实际事务的重要指导。
一、西部民族地区水库移民面临的弱势境遇诊断
社会工作的诊断其实也叫社会工作预估、事先的评估,在收集案主(本文指弱势移民群体)资料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对案主存在的问题以及案主与环境互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形成一个暂时性的评估结论过程,它为形成介入计划奠定基础[4]。以社会工作的专业学理为指导,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诊断出西部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在搬迁安置中主要存在以下“弱势境遇”,急需社会工作的介入。
(一)社会工作诊断之经济层面的弱势
贫困是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在经济上的共同特征,制约着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民族地区居民搬迁安置前,很多移民是农村民族地区居民,土地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水库建设占用了大量土地。许多民族地区居民搬迁到城镇,不再拥有土地;有的虽然安置到农村却仅获少量土地或劣地,生产资料的丧失或减少而又无法获得其他生产来源,导致经济收入减少,生活境遇恶化。同时,不能忽视的是,有的移民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但是因安置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须种植一些不同于移民库区的农作物,许多移民不懂播种、施肥等种植技术,面临难播种、减产量、无收益的问题,减少了收入,一度陷入经济困顿之中。这也就意味着移民迁移后,其生活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引发生存和贫困风险[5]。例如傣族、维吾尔族、白族等民族以种植业为主且相当发达,对耕地的依赖程度很高,搬迁将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西部民族地区,水库项目建设中有很多“纯居民”移民,即“三靠”、“三无”民族地区居民,他们搬迁到移民新区后,失去了靠路近水的区位优势和生意上的便利,既无固定收入又无外援,有的仅靠民政救济生存,生活水平大幅下降[6]。当然,在工程项目建设区还有很多贫困移民,他们搬迁前就很贫困,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生活,而搬迁会使他们的经济境遇更加糟糕,加深了他们的经济边缘化。这也是社会工作在进行问题诊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水库项目建设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移民群体,即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患病者等生理性弱势群体,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然而工程建设又需要他们搬迁,使其生活更加贫困。
(二)社会工作诊断之政治层面的弱势
在移民搬迁安置方式上,许多地方采用“插花式”分散安置,移民搬迁后进入了新的社区(农村或城市),纳入了一个新的基层行政组织当中。许多移民无法适应新组织的政治生活,得不到新社区组织的认可,丧失了社区政治参与的机会,没有了“话语权”,对社区政治参与的意见和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甚至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却寻求不到当地政府的帮助。
搬迁后,原来移民村的行政组织很多被撤销了,规划为新的社区单位统一管理,许多组织干部失去了职位,以前的权威不复存在,没有了政治资本,失去曾拥有的一些特权,陷入“政治失位”的弱势之中。
(三)社会工作诊断之文化心理层面的弱势
人类学家泰勒(Tylor)认为:“文化是一个包含了语言、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习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7]民族地区移民特别是远迁移民,搬迁后会来到一个陌生而又异于原来生活的环境之中,面临着不同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文化适应上的困难。许多移民尤其是老年移民由于多年受本地文化的熏陶,无法自主进行文化调适,陷入了“文化震惊”“文化混沌”的状态中,而这种状况在少数民族的移民当中更加明显。如澜沧江上的某水电站移民,原来居于彝族聚居区,但搬迁后来到汉、白族为主的地区,文化教育水平、生产、生活、民族习惯与当地居民差别较大,移民不习惯,融入当地困难较大。
民族地区的远迁移民搬迁后文化的不适应首先是来自语言,而语言是不同群体之间最明显的文化差异表征,也是种群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以甘肃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藏族移民为例,他们主要是从甘肃省临潭市石门乡、卓尼县洮砚乡等地搬迁到1 400多公里外的酒泉市瓜州县,两地分属于不同的方言体系,沟通起来很困难,尤其在老年人和儿童群体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老年人不如年轻人接受语言、适应语言速度快、能力强,陷于安置地环境和文化适应的困境。
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给移民与当地人交往带来障碍,甚至可能引起价值观和文化结构体系的冲突,影响移民与安置区的融合。例如,许多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的孩子是在村中的小学学习,学校里有部分老师用当地的方言教学,许多移民的孩子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成绩很差,有的干脆辍学。在酒泉市瓜州县南岔镇中学就读的移民子弟反映,由于他们不会说流利的普通话,总会受到当地学生和大人的歧视与责怪。
中国是一个具有历史、地理、生产生活多样性的国度,有着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城镇与乡村、南方和北方、沿海与内地、平原与山区的婚丧礼仪、饮食习俗不同。不同的习惯往往导致移民产生很多不适应感,有些移民因为忍受不了当地的生活、风俗习惯而被迫返迁或者离开安置地外出打工。
(四)社会工作诊断之社会层面的弱势
人生活在一定社会网络中,个体与个体之间连结出了人们共同生活的网络,个体是网点,人与人的关系为网线。对于个人乃至家庭来说,亲戚朋友以及联系密切的其他关系网络是生活、生产的宝贵财富和维系机制。然而,民族地区水库移民搬迁无法全部保留除纯正的家庭关系以外的其他联系密切的社会关系网络,因为水库移民大多是非自愿搬迁,多采用集中搬迁、分散安置的搬迁安置方式。这种强制性搬迁安置方式扰乱了现存的社会结构,使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人际关系分散,使亲戚之间变得疏远,互帮互助的关系网、相互融洽的小群体、自发组织的服务团体被拆散[8]。在社会层面的弱势最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网络解体,而这种关系无法在安置区得到恢复,移民个体显得无助、心情压抑、孤立,无法寻求到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网络的帮助,面临的经济、情感、生活等困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陷入不适应的境地。
在中国农村社会中,血缘、姻缘和地缘关系是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基础,尤其在民族地区更加明显,家人、亲戚和邻里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系统,遇到困难主要寻求这些人的帮助,然而,远迁抽离了使这种社会关系支持网络赖以生存的基础。
二、社会工作介入西部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帮扶的工作优势
(一)明确的水库移民帮扶的工作对象意识
社会工作(Social Work)自20世纪初诞生于西方早期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主要是指:“社会工作的主体――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社区,克服、解决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9]
从社会工作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它的工作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即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社区,这种不利地位就是一种“弱势”的境遇。进行弱势群体社会工作介入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维护人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的需要。民族地区水库的建设在搬迁安置过程中(包括安置后)会产生大量的民族移民,部分移民会陷于“弱势”的境遇之中。也正是因为社会工作以弱势群体为工作对象,它在移民帮扶工作中比其他任何专业具有更超前的工作意识,在对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群体问题的诊断与干预方面比其他专业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方向性。
(二)明确的水库移民帮扶的价值理念意识
中国社会工作在人道主义、保护人权等中外社会福利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它认为:“在个人方面,人应该享有作为人的一切权利,如生存发展权、受教育权、从事职业发展等权利,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与保护,当受到伤害时社会应当给予支持与扶助,当人在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后,应该有从社会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在社会方面,强调社会的和谐,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应当建立在与人们共同发展的平等尊重、相互支持以及密切的社会关系中,同时社会工作也要体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10]
价值理念往往是理性行动的先导,社会工作的理念可以更加优越地指导我们进行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弱势群体的帮扶。在个人方面,社会工作在问题诊断和干预过程中能够始终以移民的生存、就业、追求平等、政治参与得到尊重和完善为己任,受到伤害和损失也可以及时获得支持与帮助。在社会方面,社会工作在问题诊断和干预过程中能够始终以关怀社会的理念进行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弱势群体的帮扶,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主义人权的发展。以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为指导来开展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弱势群体的问题诊断、干预等帮扶工作,不仅可行还很必要。
(三)明确的水库移民帮扶的专业目标意识
社会工作在实践活动中本着这样的目标理念和专业使命:“预防问题或损害的发生,恢复受到损害的个体、群体的功能,为困境中的主体争取到资源以更好地改变困难境遇,促进个体或群体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达到一种稳定社会的功能。”
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告诉我们:在进行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帮扶工作时要相信每一位处于弱势的移民都有发展的潜质,要以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鼓励并协助他们进行自决能力的提升、潜力的发掘,通过移民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来战胜困难、克服问题。在进行弱势移民帮扶工作中,工作者还要努力挖掘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尽一切努力帮助他们,促进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移民与安置地环境的协调发展。正是这种专业的目标意识使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弱势群体的问题诊断、干预更具有科学性。
三、社会工作介入西部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帮扶的具体策略
社会工作在专业理论层面上把移民弱势群体问题的产生主要归结于个体因素、群体因素和结构制度因素三个方面,在实践工作中也要从个体、群体、结构制度三个层面并结合相应的社会工作理论提出具体的应对之策。
(一)个体层面:迅速有效地进行危机干预
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德曼(Lindermann)和卡普兰(Caplan)提出了危机介入理论,认为当个体、群体遇到一些突发的事件或紧急的变动却没能立即处理时,就会平衡,陷入生活危机中。这种危机状态主要是指:“个人面对达成人生重要目标受到阻碍的情况,或是经历紧张性事件、情境时,会感觉到运用过去习惯性的处理机制,不足以应付当时状况所产生的状态,或找不出解决对策,陷入无力感状况,引起情绪变动,出现不安、紧张及其他异常反映状况,无法单独去解决问题。”[11]这种紧张性状态或情境可以是因饥饿、贫苦、失去土地、失去亲人、失业、财产受损等原因引起,也可以是因个体生存、成长、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引起,并且这些危机状态、情境具有问题的复杂性和紧急性,在短时间内,个人一定要做选择,拿出应对措施,否则会产生一系列的次生问题。
由此理论可知,民族地区水库建设导致的搬迁即是移民危机的诱发因素,移民在被通知搬迁安置时,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震撼,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产生紧张、无助等情绪,再加上故土难离、亲友难舍等心理,许多移民陷入危机状态;当移民搬迁到安置地后,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陌生的民族地区居民、异样的风俗习惯而无法适应时也会陷入危机状态;而当他们再面临着失地、失业、食物短缺等状况时而无法找到应对措施时危机的状况会加重,陷入“弱势境遇”之中。而这种弱势境遇具有问题的复杂性和紧急性,移民需要在短时间里做出选择并找到应对的措施,这就需要工作者立即采取帮扶措施。
进行危机干预时,首先,要与这些移民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时了解清楚移民的情况;然后,工作者要评量移民受威胁的程度,检视出移民危机的严重性,清楚全面了解移民的主要问题,最终
找到
可行性的方法帮助移民处理情绪、提供协助,度过危机。这也启示,在进行西部地区水库移民帮扶时首先要与这些移民建立起沟通关系,对这些移民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继而建立工作关系,明晰移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评估出这些问题对移民影响的轻重缓急程度,快速研究出可行的干预措施。这一理论对弱势移民帮扶工作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对移民的问题要有更加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分清轻重缓急,而且这些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紧急性,需要及时迅速地帮助移民解决。
(二)群体层面:有效运用移民相关的系统资源
社会工作系统理论认为:“人们问题产生的关键是个人与环境系统之间的互动发生了困难,在社会工作介入时要特别重视环境系统与个体系统之间的互动,帮助人们意识到协助系统的存在,加强系统的关联,动员一切可动员的资源帮助困境者摆脱困难。”[12]非正式的系统(家庭、亲戚、朋友等)、正式系统(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系统(医院、学校等)对个体是有用的,而问题出现者往往没有或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系统,所以工作者要努力找出受助者与系统环境的活动之中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在进行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帮扶的社会工作干预时,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探究出移民的哪些关系网络系统出现了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继而努力协助和改善弱势移民的个人、自助群体、组织、社区等关系网络。当移民处于困难或风险中时,可以考虑从移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入手,通过关系网络资源帮助移民解决面临的问题。在移民的个人网络中,社会工作者积极发挥联络者的角色,帮助困难移民建立与家人、亲戚、同事、朋友、邻居的联系,积极动用这些群体的资源,帮助移民摆脱困境;在移民的自助群体中,积极帮助移民与移民之间建立联系,开展移民的互帮互助活动,也可以建立新、老移民之间的联系,让老移民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帮助受困的新移民;在移民的组织网络中,帮助移民建立与中华慈善总会、福利基金会、老年人社会福利院等非营利组织机构的联系,帮助移民摆脱困境,为移民的问题解决奠定基础;在社区网络中,积极帮助移民与安置区民族地区居民建立联系,形成移民与安置地民族地区居民合作的关系,同时,积极鼓励移民参与社区发展活动,为移民早日融入社区生活创造机会。做好移民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络者角色,加强移民与政府基层机构的联系。通过更好地协调和处理移民与相关资源系统的连结关系,促进移民不同群体之间、移民与安置地民族地区居民之间、移民与安置地生活环境之间的协调,更有效地促进弱势移民问题的解决。
(三)结构制度层面:赋予移民群体一定的权能
赋予弱势群体一定的权能主要源于社会工作的赋权理论,它认为:“弱势群体帮扶的工作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关注并呼吁社会来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为弱势群体向现存的社会秩序争取权益,或促使现存的社会秩序做出一些制度性安排以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通过倡导来改善弱势群体对自己生活、社区和服务的控制和卷入情况,通过赋权所运用的策略来减少、降低、阻止和改变社会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负面评价。”其实,这一理论的真正内涵就是工作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帮助弱势群体排除各种主客观障碍,克服对负面评价作出的不良反应,激发潜力,使其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并让其明白制度、规范等权力结构是复杂且可以部分改变的,最终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在对西部地区水库移民的帮扶工作中更要着眼于社会结构制度,立足于移民群体的压迫情境、无助感、无权感、剥离感,聚焦于协助移民群体重新获得或行使自身权力,促进自身问题的解决乃至社会层面的改变。移民的搬迁安置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了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而做出的牺牲,国家的相关政策都会对移民产生影响。以这一理论为据,工作者在帮扶工作中可以通过海报、媒体等宣传方式,呼吁社会来关注移民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把自己与移民交流互动中的经验与实际调查结果相结合给相关政府部门以建议,制定或做出合适的政策法规或制度安排,促进移民问题解决,境遇改善;搬迁还会使移民产生恐惧、忧虑心理,害怕安置地民族地区居民看不起自己,被当作“外来人”,使他们心理上产生高度敏感和不信任感,帮扶者要通过倡导来改善他们对自己生活、能力上的不理性评价,使其发现自己的优势,寻求改变;有些移民得不到新社区组织的认可,丧失了社区政治参与机会,陷入“政治孤立”的弱势时,帮扶者就可以以赋权理论为指导进行帮扶工作介入。
四、总结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移民而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给他们造成了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社会等层面的问题,可以说,西部民族地区水电开发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和民族问题,正如所言:“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民族关系,将民族间团结协作的关系进一步推向新阶段,团结是不能脱离经济基础,但我们在思考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时,必须着眼于当地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13]由此可见,水利水电事业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兼顾好西部民族地区的移民的利益,要运用各种合理有效的手段。通过研究发现,民族社会工作就是一项有效的专业方法,它的工作方法可以有效诊断出移民面临的问题,在工作介入中拥有工作对象、价值理念、专业目标优势,它的个体、群体、结构制度理论都蕴含着干预弱势移民问题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朱燕谋.西部地区及其丰富的水能资源[J].贵州水力发电,2000(1):71.
[2]周方.解读“五普”的少数民族人口[J].中国民族,2003(9):5-10.
[3]陈阿江,耿言虎.“留”或“去”――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安置区比选研究[J].江海学刊,2013(2):98.
[4]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游滨,刘敢新,彭建国.三峡库区移民风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6]潘勇.论三峡库区移民弱势群体及其法律保护[J].河北法学,2004(5):69-72.
[7]TYLOR.The Origins of Culture[M].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1958.
[8]迈克尔・M・塞尼.移民・重建・发展――世界银行移民政策与经验研究(二)[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9]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刘永飞,许佳君.可行性:非自愿水库移民社会整合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4):26-28.
[11]宋丽玉,曾华源,施教裕,等.社会工作理论――处理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12]范明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13].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J].北京大学学报,1989(4):2-19.
Study on Reservoir Resettlement Assistance of Nationality Regions in Western China
LIU Yongfei,XU Xiaochang,XU Jiaju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P. R. China)
Abstract:
[关键词]创新;和谐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333-01
工会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已成为工会工作中的品牌工程,成为维护困难职工和群众利益的重要载体,成为企业和现有社会保障系统的有效补充。如何确保工会的帮扶工作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困难职工服务;是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迫需要,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但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够健全,覆盖面还比较窄,保障水平还偏低,保障功能还不尽完善,这就要求,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工作,进一步更新帮扶理念,拓展帮扶职能,完善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推动帮扶工作创新发展,使帮扶工作不断向经常化、制度化发展。
一、工会帮扶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公司帮扶主要针对以下几种弱势群体进行帮扶:
1.工亡、病故遗属家庭。煤矿行业是一个危险性高的特殊行业,每年不可避免的出现人身伤亡事故。这些人紧靠抚恤费维持生活,家庭困难。
2.长病长伤人员。因受伤、患上重病及各种慢性病,无法正常工作,还需支付巨额医疗费用,直接造成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3.下岗及多子女困难户。职工下岗后没有了收入来源,致使生活困难;子女多、收入少,供养子女上学负担较重,从而导致家庭贫困。
4.单亲家庭。因婚姻破裂、丧偶导致生活困难,而且还需供养子女,生活更是困难。
5.因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致使生活困难。遭遇不可预测不可抗力灾难后,家庭随即变成了另一番情景,急需缓解燃眉之急。
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华恒公司积极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帮扶新路子,扎扎实实的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民心,温暖了民心,对保持矿区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1.提高认识,建立一项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公司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由党委书记、经理担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工会、人力资源部、恒居物业公司、离退站、医院、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公司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具体实施,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格局,切实把帮扶工作摆上了日程。另外公司出台一系列的帮扶实施意见,下发一系列文件,对帮扶对象、帮扶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做到了政策上保证;落实责任,各负其责,构建了由工会、基层车间工会、班组组成的三级帮扶网络,明确了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责任人,做到了人员上保证。
2.有序运作,成立两个困难职工帮扶常设机构。为保障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慈善救助超市两个常设机构,明确了职能和职责范围。
3.为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加强帮扶救助,切实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摸索新路子,结合矿区实际,创新实施“五化十线”帮扶工程”。
“五化”即:在公司党政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捐赠经常化、工作责任化、组织网络化、帮扶制度化、摸排信息化的困难救助运行机制。正职慈善捐款成为常态,多条救助线形成覆盖;多种信息渠道了解困难户情况,及时掌握了解社区、基层单位困难群体情况,为帮扶救助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变等人来救助为上门给人救助;开展了困难家庭基本信息采集,并录入全总救助帮扶系统档案64份;积极争取上级帮扶救助金8.3万元;帮扶救助的做法得到了公司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更是受到集团公司领导的多次表扬。
“十线”即:根据不同的情况,为困难职工提供十道保障线。
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动态管理,对城镇最低 生活保障人员及时进行调整,按照山东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为月人均收入不足470元的确实困难的家庭办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不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脱贫。
⑵慈善救助超市救助。居住在华恒公司社区,家庭仍有未成年子女(含在校学生)的工亡户,纳入慈善救助超市帮扶;家庭人均收入不足470元的困难户,纳入慈善救助超市帮扶。公司慈善救助超市每月5日、20日开门,为困难户发放价值不少于50元,不多于120元的生活物品
⑶日常救济。公司在职职工、工亡和病故职工遗属家庭因待岗、重大意外灾害、患重大疾病、子女上学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按照公司工会救济金使用办法给予救助。根据困难程度,给予100―500元的救济金,救济每年不超过2次
⑷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工作。在每年的春节、中秋节对矿区困难户、离退休干部、工亡户、工残户、祖匡七十岁以上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充分体现了公司党政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关爱。
⑸实施“一袋面、一桶油”工程。自2012年4月对矿区3户情况特殊、生活困难的“孤寡”人员施行“一桶油、一袋面”工程(即:每月每户救助一桶油、一袋面)
⑹大病救助。特困职工、供养遗属及家庭成员符合山东省职工补充保险大病种类规定的,由本人提出申请,出具住院费用结算单、费用清单、住院病历复印件、特殊疾病结算单、收费凭据等资料,由公司工会核实后,根据实际情况,由帮扶中心批准,给予一次不低于2000元,年累计救助金额不高于10000元的救助。
⑺实行预支救助款制度。为解决大病职工困难情况,经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研究决定,以后对患有大病的困难职工家庭,由困难职工家庭提出申请,由医院出具大病证明(25种大病),可实行预支救助款制度,提前救助2000元。待治疗完毕后,由困难职工提供住院费用结算单、费用清单、住院病历复印件、特殊疾病结算单、收费凭据等资料,按照华恒发(2014)26号文件规定由公司医院核定医疗费用清单,公司工会核实后,根据实际情况,经帮扶中心批准(年自费超过80000元重大疾病的职工,累计救助最高金额不高于10000元;自费付医疗费超过40000元的家庭成员,加入医疗保险的,累计救助最高金额不高于6000元;未加入医疗保险的,累计救助最高金额不高于5000元),再把救助款剩余的差额部分补齐。
⑻为困难家庭就业牵线搭桥。公司工会提供摸底调查,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积极联系权属单位及非煤厂网点,推荐困难家庭成员就业,为他们提供了自立自强的机会。
⑼困难家庭子女助学。工亡职工子女凭交付学费的发票(书费、住宿费、军训费、服装费、班级费、生活费、其他押金等除外),按100%给予补助;工残职工子女凭交付学费的发票(书费、住宿费、军训费、服装费、班级费、生活费、其他押金等除外),按70%给予补助;对工亡职工子女年满18周岁但仍在校就读的每月给予500元的抚恤。
⑽职工直系亲属去世慰问体现关爱。为进一步体现公司对职工的关怀,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不断延伸和拓展救助关爱渠道,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在职职工直系亲属去世后给予慰问的规定》,职工直系亲属去世后,给予每人1000元的慰问金。
【关键词】失独家庭 困境 对策
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一般的失独家庭是指父母年龄在40周岁以上,只有一个子女且因故失去的家庭。在父母年迈失去劳动能力时“养儿防老”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同时也是老人在晚年的精神蔚藉。而现如今的失独家庭养老问题,也不只是物质经济上的基本需求,还有精神蔚藉和心理需求等。因此,政府各界和社会大众也该为失独家庭养老尽一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一、当前我国失独家庭的困境
失独现象破坏了家庭结构,父母身心遭受打击。总的来说,失独家庭的生存困境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
(一)现实困境
据统计中国的失独家庭不少于百万。在中国社会传统的“养儿防老”、“子女送终”观念的影响下,失独家庭在养老方面有着诸多困境。失独家庭承受着失去子女的巨大打击。社会各界对失独家庭的生活状况缺少关怀,使得这些家庭被遗弃在社会边缘。很多失去子女的家庭心理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有些家庭的生活被彻底打乱,甚至会逐渐疏离社会群体和社区环境、搬离原来的社区、辞职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劳动能力丧失情况下,无儿无女的失独老人家庭生活困难重重。
(二)经济困境
我国的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是相关的制度却没有得到发展和完善。青年劳动力的丧失对于逐渐步入老年期的父母来说,等于失去了长期的经济来源。当下在法律上对失独家庭也没有具体的扶助标准。很多失独家庭的老人主要依靠政府低保生活。
(三)精神困境
在本该安度晚年的时候失去子女。对老人来说是一种很沉重的打击,他们永远失去了家庭最大精神支柱―孩子,会产生悲伤和厌世情结,引发心理疾病。他们会对未来生活表现出恐惧与担忧,产生一种孤独感。而且失独群体往往比较敏感,自卑而不愿与社会交往,把自己封锁在狭小空间中。
二、当前我国失独家庭养老的对策策略
(一)观念更新
要帮助失独家庭老人要面对现实,政府也要不断调整策略、更新观念,加大失独家庭养老的关怀力度,根据失独家庭养老的实际情况,协调各方面关系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资金进入养老范畴。比如鼓励社会组织、社会资金参与失独家庭养老。对失独家庭生活护理、精神安慰等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
(二)方式变革
对于失独家庭老人来说,在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必须大力提倡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持以家庭养老为核心,通过社区服务等社会关爱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关怀、医疗保健、心理疏导、娱乐活动等服务体系。完善和提高社区养老体系及服务能力,使社区内的失独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可以互帮互助、集中养老。政府可以建立失独养老院,将失独家庭老人聚合一起互相疏导帮助,也方便了社区和社会工作者集中有效地帮助和服务失独家庭。
(三)精神安慰
失独家庭 都特别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如何让他们不再那么空虚、孤独、寂寞与失落,尽量减轻失独对于他们生活的影响,让他们真正能够跟大多数人一样安度晚年, 需要政府与社会特别努力去做的工作,可以在社区主导关爱活动,在各类学校所属的社区开展针对失独老人家庭的一对一扶助等活动。
三、结语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社会文化、经济、政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结构也在逐渐缩小,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即将或者已经步入老年阶段。而有一部分失独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失去子女,面临着经济、精神、照料等诸多养老困难问题。这些家庭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国家和社会广大群众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失独家庭普遍在社会上的适应性会比较困难,我们要以帮助其适应社会为首要任务。因此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寻求各种资源来帮助各种失独家庭走出困境。完善社会养老和救助制度,尽力在社会的关爱中为失独家庭找到生活和心灵上的慰藉。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他们构建一个真正的养老春天,让失独群体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过上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广州,郭志刚,郭震威. 对伤残死亡独生子女母亲人数的初步测算[J].中国人口科学,2008,(1)
[2]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非经济养老风险及保障[J].浙江学刊,2007,(3).
[3]桂世勋,王秀银,李兰永,穆光宗. 对成年独生子女意外伤亡家庭问题的深层思考[J]. 人口研究,2004,(1).
自“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__社区工作组根据社区工作实际,深入群众一线,出实招、办实事、重实效,以实际行动全力解决服务社区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了民生实事由“社区配餐”向“群众点菜”的根本转变,帮助社区促进“三好党支部“建设,以务实举措做好“去极端化”和社区平安创建,促进了社区工作的整体提升,以一流工作成果向群众交出了满意答卷。 一、扶贫帮扶出实招,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针对社区正处于棚户区改造的实际情况,辖区基本特点呈现“三多”:贫困户多、失业人员多、残疾人多。工作组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实际完成帮扶群众15户,其中孤寡老人1户,贫困户14户;投入帮扶资金5000余元;与14人结对子,慰问群众和老党员10余户,发放慰问金3000余元,工作中立足三个到位:一是帮扶资金到位。工作组没有向上级伸手要钱,每月通过社区干部、辖区党员、工作组成员的爱心募捐,解决资金问题。二是帮扶措施到位。制定了走访入户计划,到贫困户、孤寡老人等家中去了解居民生活情况,并建立了对口联系帮扶制度,选择一户比较困难的家庭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三是跟踪服务到位。工作组成员对帮扶人员生活情况实行定期回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把了解到的情况和替群众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工作组定期汇报,确保对贫困人员跟踪服务到位。
民生问题是群众的大事,为了把这些大事办好,好事办实,工作组和群众零距离接触,及时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民生实事实现了从“社区配餐”向“群众点菜”的根本性转变。用工作组的话说“民生工作不拍脑门、不拍胸脯、民生实事让群众说了算;民生工程与群众的关注点对接,做到民生实事顺民心、合民意、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工作组广泛听取民情民意,发放居民联系卡300张、民意测评表150余份,已完成安全饮水、道路硬化、美化环境等民生建设项目132个,正在实施天然气安装1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0余件。辖区部分平房居民因自来水公司水表数和跑冒滴漏水方数差数太大,而未缴纳水费的情况下,关闭了自来水时间,工作组和社区干部、自来水、拆迁办等共同协商,最后达成协议,解决了居民吃水问题;由于辖区困难家庭多、弱势群体多,无力支付天然气入户费用,工作组积极联系,沟通协调有关部门,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__*小区5年没有天然气,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工作组知道后,经过多方协调,这件大事终于解决了,预计9月底工程完工交付使用。现如今,社区民生实事由群众说了算,群众有什么困难主动找社区,群众可以通过打电话针对民生工作提出意见。
三、注重配合强举措,全力当好社区“参谋顾问”。工作组进入社区以来,积极协助社区抓好各项工作,把资源和措施交给社区组织,甘当幕后英雄、参谋顾问,协助社区打好“三张牌”。一是协助社区打好“党建牌“。积极协助社区“两委”开展工作,创建“三好党支部”,明确社区“两委”工作责任和全年工作重点,健全工作制度,狠抓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发展党员2名。召开“三位一体”工作例会5次,列席街道党工委会议23次,参加奎屯市联席会议4次。召开社区支部党员大会20次,上党课12次,共协助社区“两委”班子实行“两会两票”事项4项;二是协助社区打好“稳定牌“。当好“去极端化”工作参谋,开展大揭批、大宣讲、大讨论活动4场次、275人次;做好“揭盖子”、“挖幕后”和打击防范流动人口专项工作,共配合开展“揭盖子”、“挖幕后”工作20次,协助开展流动人口排查专项行动12次;协助社区切实加强宗教事务管理,认真落实联系清基督教和信徒人士谈话制度,深入推进基督教所各项创建工作;全面落实维稳措施。帮助基层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认真排查化解矛盾,加强重点人员教育转化、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工作组共走访重点人员__人,帮教转化重点人员__人,排查登记流动人口__*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件,组织应急处突演练3场次;三是协助社区打好”文化牌“。工作组帮助社区组建文艺队伍2支,开展各类文体活动5场,吸引群众3000余人;定制法制进校园展板50余块、民族团结展板、食品安全展板、精神文明展板、宗教等展板50余块;开展制止非法宗教专项教育活动20场(次),受教育群众600余人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工作组一班人在下一步工作中,以维护社区稳定为基础,全力协助社区两委抓好工作推进,立足办好民生实事,全力打好“访惠聚”攻坚战,以一流状态全力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组织保证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居委会主任任组长,居委会副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委员为成员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再就业工作的落实。社区党支部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深入走访、建立台帐、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夯实基础
为了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社区组织人员坚持每月深入居民区、楼院走访了解社区内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详细情况。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建立优惠证发放台帐、失业人员台帐等基础资料,做到了失业原因清,家庭情况清,择业愿望清,技能水平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类台帐、表册,并将资料录入微机,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完善措施、组织帮扶、促进社区居民实现就业
针对社区内未就业群体,我们根据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排查,分析原因、分类排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技能想对策。一是积极提供用工信息,鼓励社区能人带动再就业。用工信息78条,为居民自主择业提供信息服务。分流安置了部分失业人员,缓解了就业压力。二是社区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多方筹措资金,投资140余万元将社区原来的旧危房改造成105间,3603平方米的再就业校园服务区,解决了74户210余名居民的就业再就业问题。三是认真进行空岗调查,积极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共建,学院将后勤岗位和非招投标工程交给社区,安置失地居民123人;四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服务。帮助失业人员积极联系协调公益性岗位70个。五是帮助160余名居民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为他们再就业享受优惠政策提供了方便。通过调查,进行求职登记、用工信息、开展职业介绍,促进再就业,切实解决了弱势群体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邻里贫困;社区能力;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 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0863(2013)02-0075-05
一、问题缘起:邻里贫困与社区服务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成为针对中低收入居民民生保障工作的重点项目。该类住房社区的大量出现并可能对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例如客观上形成低收入家庭的空间聚集。因此这类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可能面对着新的挑战。
相关研究中,通常将这种阶层化的人群聚居特征称为居住分异或居住隔离,由此进一步引发邻里贫困(Neighborhood poverty)问题。国际有关邻里贫困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从空间隔离到社会隔离。贫困社区居民常伴随着邻里间的不信任,从而弱化了社区组织化能力。[1]因此社区居民同时存在社会参与和表达不足问题。第二,社区配置不足。如果社区由多阶层构成,社会下层也可以分享本来只为上层享有的较好的制度或机构,例如较好的学校和医院。[2]而隔离社区的配置在市场选择背景下,无法得到持续投入则将逐渐衰败。第三,社区教育困境。在上述社区环境下,贫困家庭的青少年多会产生社会越轨行为。而聚集后的互相影响,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越轨风险。[3]因此,国际上多主张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的社区模式。
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中低收入者居住条件的改善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的扩大以及地方财政压力,该类社区多呈现出规模大、地处城郊、周边设施和交通条件不足等特点。国内一些研究也对其可能加剧邻里贫困而产生担忧。 [4]因此,后期的服务和管理对社区可持续发展则尤为重要。于是研究者开始关注该类社区的就业与社区配置[5]、交通条件改善[6]等措施。但这些研究多数从空间规划、硬件建设和居民增强个体经济能力等方面提出促进社区发展的措施,往往忽视了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角色,更多地将其视为被动的公共服务接受者。正如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强调的政府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应重视公民的参与,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而在一些领域或区域内,政府也不仅仅是掌舵者,而居民也不应该只是旁观者。[7] 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对这些已经建成或在规划中的特定社区,投资与开发社区自身资源来推进居民生活改善和福利增长呢?
二、社区能力建设视角中的弱势社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区能力建设(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的概念开始在世界各国的公共政策领域被普遍使用。其最早来源于1996年欧盟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提出社区能力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社区的投资,来帮助那些在劳动力市场中失去竞争能力的人群化解社会与经济排斥的问题,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社区问题。此后,多国学者对社区能力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应用于社会政策领域的评估和实践。其中古德曼的阐释得到最为广泛地接受。他认为社区能力建设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1)社区能力是一些能够影响社区从事鉴别、动员和解决社会和公共问题的社区特质;(2)而能力建设则是对于可让渡的知识、技能、制度和资源的培养和使用,从而影响涉及公共目标和具体目的的社区与个体之间的社会交换。[8]通过理论梳理和国际实践案例比较,本研究认为CCB视角可以给予弱势社区的服务供给三个方面的启示:
首先,CCB强调了当面对有利或不利环境时,整体地域社区的应对能力。[9]在以社区发展为核心的社会政策阶段,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往往以群体经济改善或社会效益为主要的项目评价标准。因此,社区建设主要基于“项目聚焦”(Program-focused)型管理。[10]而CCB则更加立足于一种以“居所管理”为核心的整体能力建设,重在构建和培养在一种能够实现弱势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动员结构。因此,相对于混合社区更强调项目开发为主的补充型社区服务,邻里贫困型社区则应注重整体潜在结构的提升,以期在面对不利境况时做出及时地回应。
其次,CCB存在于以居民需求为起点,以社区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为终点的过程之中。[11]传统理论针对弱势社区多采取救济的视角,然而这基于社区内部达到一致程度的假定。事实上社区中的不同群体往往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对同一区域的需求排序。[12]因此,CCB更多将社区视为差异化的、多族群的生活空间,当面对共同境况时,弱势群体也会产生问题和需求的差异。而邻里贫困问题的症结之一则是当居民被贫困标签化后,忽视了需求的差异性。重视这种差异性也意味着将贫困居民视为能力建设主体的理论内涵。
第三,CCB的整体视角重在主张社区能力通过多元主体(居民、社区组织和地方政府)的互动而构建。与更多强调居民及组织的赋权理论不同,CCB将地方管理者如何在社区管理过程中扮演合适角色也视为特定的“赋权”。例如当社区受到危害而需要重建时,往往具有长期性,并且物品供给、技术协调和人力动员等都具有不可控制的复杂性。但以往政府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社区组织活动和居民关系建设中的社区,往往能够更快地实现“自上而下”的救灾行动。[13]CCB视角较之赋权理论,将其视野扩展到了多群体(包含地方管理者在内)如何在社区整体发展中明确自身角色和资源并发挥权能的动态过程。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一样,CCB重视把公共服务供给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相结合。因此,社区能力的最终体现则是一种居民、社区组织与政府交互产出的能力。[14]
三、从服务需求到实践:基于厦门WJ廉租房社区个案的评估与分析
基于以上启示,本文利用厦门市一个发展中的廉租房社区为个案,采取顺序法混合研究路径,分析了一个邻里贫困型社区基于能力建设的社区服务发展过程。WJ社区是厦门最早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廉租房社区,位于岛内东北部,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相应的公共设施和配置也较少。社区共计951套住房,总人口为3578人,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221人,其他居民都由个人年收入低于3万元或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元的人群构成。2011年笔者首先以门楼为单位对951户家庭按照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90户并利用生日法再从家庭中抽取一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获得的有效样本为157个。同时通过走访居民、对社区干部访谈、查阅社区工作者活动日志等方式,收集了相关质性材料。
(一)认识居民需求:同一空间中的多元化
正确认识与评估居民所面对的社区问题是能力建设的起点。那么在相同的空间结构中,居民眼中的社区问题是否一致?本文首先分析了居民所认为当前最重要的社区空间问题。调查显示,对廉租房社区的居民来说,周边设施不足(例如医疗机构、购物、日常活动场所等)和交通问题成为了居民社区生活的最主要障碍,而个人住房问题则得到了大大改善。
那么居民对以上社区配置问题会形成一致的社区需求么?对此,我们在问卷中询问了居民最希望得到的9类社区服务,要求居民提出最迫切但不超过三项作为考察社区需求的指标。除了居住问题、社区服务需求外,本文将性别、年龄组、教育程度、子女情况以及就业状况等人口学变量纳入了分析。
针对多个类别变量的特点,本文使用了潜在类别分析模型(Latent Class Analysis,LCA)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分析。潜类分析可以针对多个分类外显变量探寻其所隐含的潜在类别,并得到潜在类别的类别概率和各预测变量的条件概率。这些概率取值都在0~1之间,越趋近于1,表明某指标越可能归属该类别。由拟合信息可知,包含4个潜类别的模型可以作为判定各观测指标间关系的最佳模型。在对各类别人群特征和需求进行的判定中,主要考虑了某些特征人群的条件概率在某类别有明显归类趋势的情况,帮助寻找“问题-人群-需求”三者的内在关联。
通过四类人群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首先,在同一社区,虽然都为中低收入群体,但细化特征后,人群仍会展现出了不同的“问题”观念。例如年龄和家庭结构在本研究中产生了显著的差异,社区存在的周边设施少问题对无子女的中老年群体影响更为强烈,而青年群体则更多地受到交通不便的影响。其次,除了医疗保健是所有群体共同需求外,无子女的中老年群体显示出多养老服务的需求,青年则更需要的是儿童照顾服务。第三,男性较之女性,高学历较之低学历,在业较之失业具有更多的发展性需求,例如男性对就业培训,高学历对文娱活动,而失业则对生活救济这些都展现出了以上特征。因此,社区成员在面对相同的空间结构时,对问题的看待和需求都是多样化的。这也证明了CCB的假定。那么从这些社区问题出发,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在这一过程中,社区能力又可能以何种方式而逐步建立?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将利用两类群体的案例以阐释一个邻里贫困型社区中由CCB带动服务供给的过程。
(二)两类群体的社区服务实践
在上文的定量分析中,我们注意到社区中空巢老人和青年构成了两个“问题—需求”差异显著的群体,在这里将首先展现两类人群的社区服务案例。
案例一:空巢老人的故事——宠物纠纷。对于WJ社区的养老服务实践,可以从一个宠物纠纷事件谈起。在笔者对社区干部的访谈中了解到,在九百多户的社区里,养了50多只宠物狗。曾有养犬的居民没有遵守养犬法规,放任自家犬只在小区中奔跑、大小便,甚至咬伤其他居民,致使居民间经常产生矛盾,居委会也对此感到头痛。后来社区工作者、社区民警进行入户调查,发现许多养犬人实际上多为空巢老人。“老人说,太孤单了,不养狗,怎么活”(社区干部MJ)。一些社区工作者谈到,这些老人从老社区搬来,以前居住条件不好。第一次搬进现代化小区,周边活动设施又有限,与周围的邻里又多不熟悉,饲养宠物狗成为了空巢老人们重要的精神寄托。
社区居委会注意到了这一情况,积极地以三种方式展开了对空巢老人的社区服务。
首先,推动居民间的交流和沟通。社区居委会联系了街道,曾先后邀请市动物保护协会负责人到社区开设文明养犬讲座和协会工作人员参加社区举办的节日活动开展知识宣传。此外也邀请了养犬的家庭和对此有怨气的住户一起参加了活动。在活动中,就有居民对不负责任的养犬者提出种种意见。专业人士对伴侣动物对人类影响、宠物饲养者责任、饲养宠物利弊,以及养犬法规要求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宣传,同时社区工作者对一些养犬者多为空巢老人及其困难进行了说明。通过多次活动的沟通,住户间矛盾得到了缓解,同时一些老人由于共同的兴趣还成为了生活中的朋友。
其次,推动对空巢老人帮扶结对子。社区中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超过了100人,其中4人在90岁以上。这些老人中多数没有退休金,生活无人照料,也比较孤独。然而一些老人却在上述社区活动中成为了朋友,社区的中老年爱心人士时时会上门帮助,有时自己也会得到来自其他人的帮助。为此,社区居委会积极推动这种互帮活动的制度化,建立空巢老人的帮扶结对子模式。这一活动中,许多空巢老人有时既是活动的服务对象,同时又成为了志愿者。
第三,积极组织社区内外的志愿者开展了以关爱空巢老人的“暖巢行动”。在居委会和街道的组织下,活动主要在各类节假日针对体弱多病的空巢老人开展进行。志愿者通过与空巢老人亲切交谈,了解了老人们的生活起居、身体状况等情况,积极帮助老人做一些家务,为他们送去关爱。
案例二:群体的连接——儿童照顾。笔者在调查时恰逢暑期,此时社区居委会正忙碌着暑期学校的开办。居委会干部告诉笔者,暑期学校的想法源于两位社区中的退休老人。她们在退休前都为小学老师,也是曾参与过空巢老人帮扶活动的热心人士。她们注意到,社区里的小孩暑假多数独居在家或是到处瞎逛,而家长多为工薪阶层,平时常要加班,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能力有限,没时间也没能力让孩子去专业补习学校或日间照顾机构。于是,她们向社区居委会提议,把孩子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在一起做功课,同时辅导他们。社区居委会对此表示大力支持,并提供了社区活动室作为场所。
国际实践经验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市场选择还是政府主导,居住分异现象都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与社会管理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社区发展的新思路:将邻里贫困型社区视为能力建设的空间整体,以居民的差异化需求为着眼点,在发展中以更加多元、灵活的方式推动社区服务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R.J. Sampson, J.D. Morenoff and T. Gannon-Rowley. Assessing Neighborhood Effects: Social Processes and New Directions in Research.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2(28).
[2]W. J. Wilson. When Work Disappears: The World of the New Urban Poor.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6.
[3]R. L. Wagmiller, M. C. Lennon, Li Kuang, P. M. Alberti and J. L. Aber. The Dynamics of Economic Disadvantage and Children’s Life Chanc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6(71).
[4]杨红平,宋伟轩.保障房空间布局中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以南京市为例 [J]. 城市问题, 2012(3).
Yang Hongping and Song Weixuan. Problem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Government
-subsidized Houses: Taking Nanjing for Example. Urban Problems, 2012(3).
[5]周素红,程璐萍,吴志东.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居住——就业选择与空间匹配性[J]. 地理研究, 2010(10).
Zhou Suhong,Chen Luping and Wu Zhidong. The Jobs-housing Relocation and Spatial Matching of Residents in Alleviatory Housing Neighborhoods in Guangzhou.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10).
[6]李培. 经济适用房住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1184位住户的调查 [J].南方经济,2010(4).
Li Pei.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on Affordable Housing and its Determinants-evidence From a Housing Survey in Beijing. South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0(4).
[7]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40-42.
Janet Denhardt, Robert Denhardt.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not Steering. Trans. By Ding Huang.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40-42.
[8]R. M. Goodman, M. A. Speers, K. Mcleroy, S. Fawcett, M. C. Kegler and E. Parker. Identifying and Defining the Dimension of Community Capacity to Provide a Basis for Measurement.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1998(25).
[9]S. F. Jackson, et al. Half Full or Half Empty? Concepts and Research Design for a Study of Indicators of Community Capacity. North York, Ontario: North York 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 Research Unit, 1997.
[10]P. Hawe, et al. Multiplying Health Gains: The Critical Role of Capacity Building Within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 Health Policy , 1997(39).
[11]S.E. Meyer. Building Community Capacity: the Potential of Community Foundations. Minneapolis, MN: Rainbow Research, 1994.
[12]L. A. Staeheli, A. Thompson. Citizenship, Community and Struggles for Public Space.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97(49).
(一) 研究背景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地区实行了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家庭由此大量产生。毋庸置疑,这项基本国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但是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空巢家庭的出现。随着社会中各种风险的增加,人们的生命可能随时受到威胁,独生子女时常会因为各种意外失去生命,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失去唯一的孩子是家庭面临的最大痛苦和精神负担。随着失独家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级政府针对失独家庭出台了相关的补助政策和帮扶措施,社区、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在为失独家庭提供一些帮助和服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失独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然而,失独家庭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又是社会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弱势群体,目前的社会服务供给来源和水平显然不能满足失独家庭的需求。
据人口学家易富贤的推断,中国现有 2.18 亿独生子女家庭,按照各年龄段的死亡率计算,1009 万独生子女家庭可能或者将会成为失独家庭(易富贤,2012)①。庞大的失独家庭数量意味着这不仅仅是某些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两年,失独父母多次群体进京上访,希望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给予失独父母国家补偿,为他们今后的养老问题分忧。事实上,这些失独家庭面临着许多困境和需求,由于当前针对失独家庭的社会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社会中潜在的服务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整合,他们的问题和需求远没有得到解决和满足。
因此,如何针对失独家庭建立系统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其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服务,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社会,是当前亟需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通过最大程度上发挥社会上各个领域的力量,激发社会活力,同时充分调动失独家庭本身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助于建立较为系统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可从多方面对失独家庭开展服务和帮扶,使其更好地再适应和融入社会,这对于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都意义重大。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失独家庭是最近几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以往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些家庭的现状、面临的困境、政府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对于如何针对这类家庭开展系统的社会服务的研究很少,而事实上,如何构建针对失独家庭的系统的社会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因此,本篇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充分调动社会中各层面的力量,利用各自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旨在构建系统完善的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这是本文较以往研究的一个创新点。
2.现实意义
当前失独家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包括政策的关怀、社区的支持、邻里的帮助、志愿者服务等等。但不可否认,现在针对失独家庭的社会服务还是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各个方面零散的服务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从而实现服务资源的效用最大化。目前,关于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还没有构建起来,本研究的成果将会对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的政策设计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经验借鉴。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本文以针对北京市失独家庭开展的定性研究为主,同时结合山东、安徽和广西三省所做的定量研究,在将在文献资料的回顾总结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和探讨。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为失独家庭提供社会服务的主体,主体包括两类,一类是社会服务的需求主体:失独家庭;另一类是社会服务的供给主体: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个体。
本文的实证访谈对象是北京西城区展览路街道新希望家园①的失独父母,选取访谈对象 15 人,失独母亲 10 人,失独父亲 5 人。政府机构的访谈对象有展览路街道和新街口街道主任及计生部门相关负责人。社区及社会组织方面主要访谈了新希望家园的负责人高女士,工作人员王女士和赵女士,及部分大学生志愿者。
二、文献回顾
(一)相关理论
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与普通家庭相比,失独家庭经历了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特殊过程,即“突变”。失去唯一的孩子,使失独家庭提前进入家庭的收缩期和空巢期,并且部分失独家庭还将面临着家庭解体的可能。对失独家庭来说,家庭收缩期和空巢期是
同时出现的,这意味着失独父母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而且极为担忧未来的养老问题。作为社会中极为脆弱和敏感的群体,他们需要来自社会的关怀和理解,缓解精神压力,并协助他们融入社会和解决未来的养老问题。本文将结合失独家庭所处的特殊生命周期阶段,详细分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探讨政府、社会、个人和社会组织可以为他们提供哪些社会服务和相关支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对普通人来说,五个层次的需要基本呈现层层递进的关系,但对失独父母而言,不同层次的需求相互交织。如收入水平较低的失独家庭既需要解决生存问题(生理需要),同时也渴望融入社会和获得他人的尊重(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家庭生活水平较高的失独父母可能同时希望得到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整体而言,失独家庭的需要层次主要出于中低端,其中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是所有失独家庭都较为迫切得到的需要。因此,不同社会服务供给主体在为失独家庭提供社会服务时,需要依据失独家庭的需求层次及不同需要的迫切程度,因人制宜,提供更具个性化的社会服务,提升失独家庭社会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西方社会服务理论
西方的社会服务发展较早,并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第三条道路理论、福利多元主义和公共治理理论。其中,第三条道路理论强调积极福利的概
念,特别重视公民社会的地位,倡导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福利模式①。从社会福利角度,常欣欣将第三条道路理论细分为四个主要方面:一是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强调政府要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二是强调社会公正原则;三是改变传统的“大社会”思路的社会福利模式,代之以机会和责任相结合的新的社会福利模式;四是主张建立起人民与国家、政府、雇主与工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欧美社会服务体系评述
社会服务是指国家向社会特殊(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形式的帮扶,其目的是缓和贫富分化、减少社会矛盾、保持国家稳定、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李兵、张恺悌、何珊珊,2011)①19 世纪,英国首倡社会服务,此后西方国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服务机制。目前,国际上关于社会服务的基本模式已经达成共识,包括社 会服务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多层次化、服务项目人性化、供给方式多样性等方面。在中国,社会服务是近些年才开始出现的新概念,社会服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由于社会结构、家庭结构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社会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社会服务是我国当前必须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弱势群体而言。然而,提供社会服务的主体都包括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输送资源?针对这些问题,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相对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可以为我发展社会服务提供经验和模式借鉴。
1.英国
在英国,社会服务主要体现为个人社会服务,它是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照顾,包括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
(1)社会服务机构
1971 年,英国建立地方社会服务部,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管理机构,旨在为全体国民提供以社区为基础和以家庭为导向的社会服务,并实现全民共享。地方政府负责社会服务的资金安排,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于地方税收、中央政府拨款和使用者的交费,其中 75%的支出来源于中央政府拨款。②提供社会服务的主体主要有政务委员会、非政府组织、私营商等,其中政府部门在社会服务中承担主要的责任,由希波姆委员会负责监督检查社会服务质量。
(2)社会服务的对象
社会服务提供的人群主要有:老年人;患有身体残疾和学习有障碍的人;存在精神健康问题的人;药物滥用者、酒精依赖者和吸毒者;特殊家庭;儿童支持、儿童照料和青少年犯罪。通过向这些人提供服务和帮助,使其可以在社区独立生活,促进社会融入和适应。①
三、相关概念界定.../!/.................................... 13
(一)失独家庭.......................................... 13
(二)社会服务.......................................... 14
(三)失独家庭社会服务................................... 14
四、失独家庭的形成与现状、困境与需求.................. 15
(一)失独家庭的形成与现状.......................... 15
(二)失独家庭的困境.................................. 17
(三)失独家庭的需求及其分析........................ 22
五、失独家庭社会服务的供给现状和供给主体分析......... 28
(一)失独家庭社会服务的供给现状..................... 28
(二)失独家庭社会服务的供给主体分析................ 31
六、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构建的设想
(一)理念基础
综上所述,失独家庭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个人为服务提供主体的社会服务网络。在这个社会服务网络中,不同的服务主体具备不同的资源和优势,每个主体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明确在整个服务体系中的定位,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为失独家庭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减轻失独家庭当前的压力和负担,免除失独家庭的后顾之忧,协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正常生活。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明确了社会服务的供给主体,即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个人;其次是结合自身的优劣势确立了各社会服务供给主体的定位和分工;再次是构建了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运作的机制。
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应遵循的三项原则是:服务为本、因势制宜、互为补充。“服务为本”是指以失独家庭的服务需求为根本,在为失独家庭提供一般化服务的同时,服务供给主体针对失独家庭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社会服务;“因势制宜”是指各社会服务主体根据各自的优势和资源,趋长避短,在为失独家庭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提供最有效的社会服务;“互为补充”是指社会服务供给主体之间要开展良好的互动与合作,优势互补,整合各方力量,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尽可能地满足失独家庭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实现资源利用效果的最大化。
(二)确立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众所周知,失独家庭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很多困境和需求。当前,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已经开始为失独家庭提供帮助和服务,为减轻失独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发展现状是,当前各个社会服务供给主体所提供的服务并不能满足如此庞大的失独群体的需求,而且各方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合作机制。一方面,目前的社会服务供给还处于紧缺状态,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失独家庭享受不到相关的服务。另一方面,供给和需求没有实现很好的匹配,不能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类型失独家庭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以上分析,有必要建立健全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充分整合各领域的资源,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优势,全方位地为失独家庭开展服务,从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家庭的和谐。
七、结论
独生子女家庭是当前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家庭”,一旦风险实际发生,独生子女家庭就会转化为失独家庭。失独家庭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社会环境、政策及个人因素,不得不说的是,大量失独家庭的存在是我国多年来执行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个潜在后果,就这一层面而言,政府对于失独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理所应当成为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主体。
2012年我街以巩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为目标,落实部门齐抓共管机制,认真探索转型时期人口与计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加快计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为我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现结合我街实际,提出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意见: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三结合”工作是计生工作的一大特色,抓紧抓好计生“三结合”工作是实现计生工作“两个转变”的重要措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把“三结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颁发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书。做到党政领导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综合施治的“三结合”工作机制。街道拟定年内召开2-3次“三结合”部门工作协调会,听取工作汇报,解决计生工作难点问题。村(居)委会、辖区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计生“三结合”和“三生”服务工作的领导,建立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按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颁发的计生责任目标和“三结合”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任务。各部门要制定计生“三结合”工作方案和计生“三户”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确保责任明确,人员到位,工作落实,领导小组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计生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及督促工作。
齐抓共管,综合施治。
摸清计生“三户”底子,建立健全计生“三户”档案,分析研究计生“三户”在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困难,要把农村的二女结扎户、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户及符合政策生育的计生特困户和社区内的下岗、待业人员中的计生“三户”特困户做为帮扶重点。同时,发挥村(居)计生协会会员联系户的作用,组织有一技之长的会员与计生“三户”结对帮扶。各社区居委会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要为社区和本单位的育龄群众提供“三生”服务,制定方案,建立健全楼(幢)长负责制。使计划生育与社区各项服务紧密结合,促进计划生育工作上新水平。
⒈派出所要把计划生育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在办理人口迁入和暂住证时,要审验婚育状况证件,并做好审验记录,对无婚育证明的流入人员,发放限期交验通知,督促流入人员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要督促房主、业主与各村(居)签订计生管理合同,协助开展流动人口联网清理。做到档案资料完整。
⒉街道民政办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在安排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发放救灾救济款时,对计生“三户”的贫困家庭在同等情况下,实行优先安排,并在数额上有所倾斜,把农村符合低保条件的二女结扎户和计生特困户纳入低保范围;并把计划生育宣传服务与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结合起来。
⒊街道企管委要加强企业干部、职工(含流入人员、非公有制企业招聘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完善表簿卡、双查、四术等常规工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计生“三户”就业(含流入本辖区的计生“三户”)。把人口理论、双基知识等培训与岗位练兵等技术培训相结合,做到档案资料完整。
⒋街道计生办要认真履行计划生育工作的职责,协助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制定计生工作计划和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并认真实施;当好党工委、办事处的参谋。搞好宣传教育,提高优质服务,抓试点创特色。会同有关部门把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同传授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科普教育等社区生育文化系列服务相结合,认真落实宣传访视;按照巩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市要求,负责检查督促,抓好落实。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计生责任目标。
⒌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要把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与农村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无偿为计生“三户”举办和安排各种农业技术培训服务,优先为计生“三户”提供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尤其是帮助计生贫困户和二女结扎户增产增收。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更好地发挥律师的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大力宣传县委、县政府的富民政策,积极为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提供坚强的法律服务支持,县局决定组织全县律师开展“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主题宣传服务活动。
一、活动内容
(一)以市委三届八次全会、九次全会精神为重点,深入乡镇街道和基层村(居)社区,面向基层群众宣传“民生十条”和“富民十二条”的政策措施。
(二)深入基层村(居)社区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抵押融资、农村房屋建设与“地票”交易、收入分配调节、公租房建设管理、微型企业与支柱产业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等有关“民生十条”和“富民十二条”的专题法律宣传和义务咨询活动,为基层党委、政府贯彻落实“民生十条”和“富民十二条”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和建议,为民生、富民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提供法律服务保障。
(三)开展面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贫困群体、弱势群体的扶贫帮困活动和行业内的结对帮扶活动,从物质帮助、智力支持、法律援助等多方面给予帮扶。
(四)开展基层群众对“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法律需求的调研活动,全县律师要面向基层开展法律服务,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支撑。
二、活动措施
(一)开展不少于30场政策宣讲或义务法律咨询活动。全县律师结合“五项工程”中的“担任千个村居法律顾问、助推城乡统筹”活动,围绕贯彻落实“民生十条”和“富民十二条”,为担任法律顾问的村居进行政策宣讲、开展义务法律咨询。
(二)举办以“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为主题的座谈会,积极研讨贯彻落实“民生十条”和“富民十二条”的相关法律问题,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三)围绕“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组织开展律师行业发展专题调研,切实找准本县律师行业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积极跟进“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法律服务。
(四)围绕“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积极深化“结对千户贫困家庭,密切联系群众”活动。继续开展律师结穷亲活动,对口帮扶20家贫困户,重点帮扶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
(五)围绕“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大力推进法律服务均衡化发展,各律师事务所实行行业互助,互派人员交流业务拓展、内部管理的经验与体会,共同组织开展学习培训等,大力促进我县律师业的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主题宣传服务活动,是履行律师工作职能,践行执业为民宗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具体体现,是深入拓展律师工作,宣传提升行业形象的重要举措。各律师事务所要高度重视,联系实际,认真谋划,周密安排,务求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务求丰富多样和特色鲜明,力戒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各律所开展宣传服务活动的情况,列入律师事务所的年度检查考核内容。
(二)抓好结合,务求实效。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要把主题宣传服务活动与“五项工程”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律师业务拓展和业务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宣传服务活动中充分发挥和展示律师工作的职能作用,在宣传服务活动中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律师业务,使宣传服务活动与律师自身业务发展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业务效果的高度统一,防止把宣传服务活动与律师工作割裂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