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本科金融就业方向范文

本科金融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本科金融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科金融就业方向

第1篇:本科金融就业方向范文

 

跨专业考研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好多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起点,认真备考,跨专业考研成功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

 

一、会计学

     

据统计会计学是跨考人数最多的一个专业。学员本科专业大多为统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跨度并不算大,好多理工类的专业也会选择跨考该专业。

 

会计学专业女生居多,并且在以后的就业薪酬和就业方向上比其他专业都要好。因此好多人热衷报考这个专业。不仅考研,在高考报志愿时,会计专业与金融学,还有财经类的高校分数线都特别高。加之,会计专硕是两年制,更加注重业务时间能力,所以社会的认可度也会更高。

 

就业方向会计师事务所、国有企业、银行、外企等,薪资也相对较高。

 

二、金融学

    跨考金融学专业中理科背景的更多一些,因为金融学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所以理科类的专业比较占优势。

 

看一些金融分析师的招聘要求,好多公司明确要求工科背景的毕业生,其实这不是歧视, 因为相对于文科类专业,理工类专业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更强一些。

 

该专业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薪资相对也会很高。

 

三、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是最纯粹的跨考专业,因为它只招收非法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除去个人爱好和就业等因素,考生热衷报考法律硕士还有一个原因:不考数学!

 

还有法律硕士是全国统考,教育部统一出题,有统一的参考教材,所以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都一样,直接消除了跨专业考生担心比别人基础差的顾虑。

 

法学的就业方向有地方公务员、国企、大投行、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

 

四、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可以看成管理学上的"万金油",几乎每行每业都离不开它。现有的行政管理职业无论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所以就业机会也会很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企业的建立,老企业的扩大,七分管理。因此,企业等单位增设行政管理人员职位便成为大势所趋,这从量上增加了本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从目前来看,本专业人才需求量正呈上升趋势。

 

就业方向适合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管理规划、外事交流、宣传策划等工作,但是行政管理往往没有很明晰的工作范围,升职空间不大,好多时候要从杂活做起。

 

五、新闻传播学

    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现在新媒体迅速发展,新闻传播学本科毕业就业率相对较高。并且他们更需要拥有各种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学科背景的毕业生,着力培养专家型新闻业从业人员。

 

一个拥有相关学科背景的记者,其相关领域的报道往往更具水准和深度。因此,新闻专业也是在众多跨考专业中,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考生比科班考生更有优势的专业。

 

就业方向网络编辑、高校老师、记者、线下刊物编辑,新媒体、广告公司

第2篇:本科金融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CPE模式;培养模式;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措施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已成为多所高校的重要目标。广东金融学院作为一所具有金融学科优势与特色的经管类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广东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社会发展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其专业紧密结合金融行业的需求设置,这样的办学方向以及专业设置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向必定是应用型本科人才。

“本科层次”和“应用型”决定了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依赖于课程体系设置等一系列问题。笔者将从课程体系设置角度,以广东金融学院为例,研究金融计算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问题。

1 广东金融学院金融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广东金融学院突出金融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特色,通过将三创(创意、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推动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转化知识,形成了以下几个特色。

1.1 构建综合能力培养专业平台

专业平台是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形成专业素养的基础平台。计科系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坚持理论适度超前、能力与行业同步的课程设置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构建基本满足对口行业需求的、较为完整的、实训突出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围绕综合能力培养所构建的专业平台与实践平台的衔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图1是金融计算机应用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模型。

1.2 构建能力转化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是学生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化的关键平台。学校努力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训基地为重要补充,构建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平台。计科系产学研合作基地暨学生实习基地是由广州市正泰商业数据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平台,给计科系作为教学与科研所用,还支持学校举办各类创新设计大赛,比如正泰数据杯金融行业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创新设计大赛,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和技术开发活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带着体验与感受回课堂。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获得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不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专门人才的技能和技巧,增强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三创教育融入就业平台

就业平台是为学生提供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升的平台。计科系以“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市场化”为目标,以“三基”(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早”(努力促使毕业生早接触社会、早接触专业实践、早进入岗位工作)、“三适应”(努力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社会环境、适应工作要求)为要求,通过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就业实习的机会,还与产学研合作单位共同探索培养三创(创意、创新、创业)人才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所谓三创教育是指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知识经营为内容,培养能够创新并转化知识为创业活动的教育,更是以学生为知识经营的载体,通过创业实现知识商业运用,从而达到将知识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教育。三创教育是新型的产学研平台。

计科系的三创(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大学生实习基地而构建,它既是一个三创教育的平台,也是一个通过项目实践将专业知识与规划商业模型、尝试商业行为相融合的平台,通过专业教学与三创教育的融合,为金融行业以及IT行业培养既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又懂金融商业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2 传统课程模式的弊端

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离不开课程模式的科学设置。然而,目前许多高校虽然已确立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延续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很多高校注重理论灌输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对实践课程体系也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课堂上,被动吸收书本知识,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实际,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传统的课程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刚刚踏人大学校园、充满求知欲望的新生,到大四已蜕变成只懂得在考试前突击背书的“应试机器”,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只懂纸上谈兵,不懂实际应用,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储备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缺乏就业竞争力。

3 CPE教学模式特点

3.1 CPE模式及精髓

为了有效实现对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克服传统课程模式的弊端,在吸收传统课程培养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创业与就业发展需要,广东金融学院推出了CPE三段式课程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实现“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培养目标,由基础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就业导向课程组成,凸显“大金融”应用型人才特色。

(1)前3学期为基础核心课程培养阶段,按照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设置基础核心教育课程模块(CoreCoures);

(2)第4—6学期为专业课程培养阶段,按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专业教育模块(Profession Coures);

(3)第7、8学期为职业教育课程培养阶段,根据学生创业就业发展需要,设置就业导向课程模块(Employment Coures)。

CPE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把本科生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进行了重新划分和定位,按照对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和作用来划分为CPE3种类别,不再仅仅把知识按照学科进行划分。

3.2 课程教学的GPE模式

参照专业CPE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将CPE精髓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对某些课程尤其是实用性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划分,即进行CPE分类,对每个知识进行定位,进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c类知识即核心知识,这是课程的基础,跟专业培养及就业关联性弱,知识类型侧重于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c类知识需要学生必须掌握,因为这是课程的基础内容,主要涉及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P类知识主要涉及该课程在不同专业、不同领域应用或者不同技术阵营的知识。不同专业对同一门课程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因此,P类知识紧密联系学生基础和专业背景。这一类课程是课程教学的主体,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课程知识,而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专业或者爱好进行选择。

E类知识主要包括课程知识的最新发展,是在实际工作中对该课程知识的应用技能和应用技巧,对学生就业很有帮助。E类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材外的知识。学生掌握了E类知识不但能感到学有所用,还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总之,抛开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CPE模式对课程知识重新组织,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结合专业背景,紧盯社会应用,做到学有所用。

4 金融计算机应用课程CPE模式构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必须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金融计算机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为学科基础,兼容并蓄金融、会计学科基础,以财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为专业的两条支柱,发展“面向金融,财会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课程应用性强,技术发展迅速,非常适合CPE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设计上,CPE模式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与基本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金融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三大模块:核心课程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拓展课)、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包括职业集群课程、拓展提高课程以及创新创业课程)。

为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要求,学院建立了较为完整和实用的课程体系。我们首先突出专业文化和实用性、人文性特色,加大学科基础课的选修比例,提供更多的专业选修课和科学、人文素质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其次保证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基础课完整、稳定的同时,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与金融、会计等优势学科相结合,不断扩大专业选修课的范围。课程内容的CPE划分见表1,各类知识的教学目标见表2。

第3篇:本科金融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

一、引言

据统计,普通高职专科的总体就业率要高于普通高等学校一般本科的总体就业率。这值得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就业管理部门的深思。随着社会针织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会有许多新变化,所需求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也会有许多变化。学校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人才需求变化,深层次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本科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对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将是一个最有力的解决途径。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和解决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顺利对接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院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负责课堂教学、实践实习、就业安排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目前该模式被广泛应用在中专、高职院校,并且实践效果较好。

在发达经济体,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德国的“双元制”和北美的CBE(Competence Based on Education,基于能力的教育或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教育模式,均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块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保证了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尽快融入工作环境。我国高校也应借鉴和学习其先进经验,考虑直接与企业开展高等教育的合作办学,为企业培养用得上、用得好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最大化。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校和专业定位的准确性,建立起完善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开发与调整体系,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使学校的发展有了源头活水。订单式培养模式要求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注重企业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街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吻合,促进了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化,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和学生就业,使培养方案的各环节设计更趋合理,街接更加有序,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加有效。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实施形式,突破了学校依赖企业接纳学生,企业依赖学校补充人力资源的简单供求关系,体现了校企平等合作的互利关系。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学校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学校的发展有赖于企业人才源源不断的需求,校企双方真正把对方的发展当做自己的发展,把对方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使得校企双方更全面、更深入的合作有了基础,校企的相互持续发展有了可靠的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用会更好。

三、金融学(证券期货方向)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探索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取得快速发展,但行业面临人才瓶颈,专业人才需求潜力较大。在现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方面距离市场需求也有一定差距。

北京物资学院在广泛的市场调研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意向,对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与调整,不断寻找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已有校企合作办学的成绩和不足,尝试和探索金融学专业(证券期货方向)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能够培养造就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较强应用能力的专门业才而努力。从而提升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准,扩大本专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为其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一)两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1.模式一:“三加一”订单培养模式

“三加一”订单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提出需求订单后,学生在第三学年完成金融专业所有课程的学习后,第四学年进行实习和实践培养,由用人单位承担部分课程的集中培训和实习安排,从而实现了从松散型合作向紧密型过渡。

该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和就业的紧密结合,所培养的人才在最后一年的实习时间段,由用人单位提供实践机会,推荐和直接吸收优秀毕业生就业。此类模式本专业设立初期采用过,效果较好。当时北京物资学院和中国国际期货公司、天津市物资局、中储天津公司、北洋钢材市场等单位都有过此类合作。

目前该模式在高校已被借鉴和推广,比如天津商业大学和光大期货公司的合作、浙江大学和永安期货公司的合作等。

2.模式二:校企合作授课订单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授课模式,是在合作企业提出用人订单需求后,在第三学年本专业的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聘请合作单位行业专家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和互动学堂。此类课程部分内容由任课教师组织,由合作单位期货行业专家讲座为主,任课教师穿插点评、行业热点问题课堂研讨等。从而使课程内容贴近期货市场理论与实践的前沿,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兴趣的目的。此类课程,加强学生和行业的接触,为下一步到合作单位实习和就业打下基础。当然,合作单位每年都要提前提出招聘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意向。

此模式在高校应用和推广也是较为广泛,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在谋求理论和实践的接轨,该尝试是一种较好的方式。比如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期货公司开展期货大讲堂进高校、高校期货后备人才培训等项目,获得了北京物资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学校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后续具体用人单位和高效的紧密合作也已经开始,该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并且做得有声有色。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求

金融学(证券期货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必须建立在理论教学、课堂实践、企业实习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1.建设好一支出色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相融合的师资队伍,包括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做到较好融合。

2.加强校内实践课堂建设,在校内实验室完成系列实操类课程。比如股票投资模拟、外汇投资模拟、期货投资模拟、计算机财务模拟、财务分析模拟等。用于满足金融专业学生全真化教学需要,有利于对学生金融职业素养、金融业务流程、金融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培养。

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便于学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和专业教师的业务实践,需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5家左右,涵盖期货、证券和银行等方向,这些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教师业务实践与提高提供了便利,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4.加强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建立指导教师跟踪制度、学生自我评价制度与用人单位访问制度,以开放办学的要求,实现质量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动态的反馈与保障机制,从而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5.加强从业资格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实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制度,相继推出了证券、期货、银行、等相关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普通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相应培训,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证书,增强就业能力,进一步缩短就业与金融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三)金融学(证券期货方向)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市场潜力

中国期货市场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已逐步进入稳定健康发展阶段,市场的核心功能日益显现,初步起到了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期货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其专业化服务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从业者的能力和素质,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以及期货分支机构的大规模扩张,期货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期货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金融衍生品推出的步伐加快,不但对期货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加剧了对期货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和竞争。

经过调研发现,高校定向培养或高校专项推介是引进基础人才、储备人才的有效方式。行业专家建议高校加大对期货专业知识的灌输,各期货经营机构定期举办“期货走进高校”活动,开展“期货大讲堂”活动以及考前辅导培训等活动,加大对期货行业的宣传。每批毕业生都可能是期货市场的宣传机和播种器,是强大的有生力量。同时,建议各有关高校和期货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人才的培养、实习基地的建设、期货课题的研究以及研发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形成合力,这将是期货市场强有力的后备力量和助推器。

校企合作的开展,为培养实用性人才提供了舞台,订单式培养人才是校企合作的高级模式,大量企业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实践教学的开展是校企合作的普遍模式。据估计,近5年内期货行业对本科应届毕业生的专业人才新增就业量将会超过1万人/年。本专业发展潜力长期看好。

四、结论

在现有教育体制下,订单式培养模式能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国内高校教育走向社会的出路之一。

对于北京物资学院金融学(证券期货)专业建设而言,如欲在品牌建设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必须谋定而先行。在实践中发现,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推动专业的市场化建设,而且有助于本专业贴近市场、贴近需求、贴近行业前沿,永葆专业竞争力和高水准。

参考文献:

[1]臧冠荣.“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高层论坛综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3).

[2]杨俊英.试论高等教育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探索,2007(9).

[3]艾洪德,徐明圣.新形势下金融专业本科教和机遇[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第4篇:本科金融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培养模式;变迁;影响;教学改革

收稿日期:2007―10―25

作者简介:江金锁 (1968―),男,湖北省红安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教学研究。

李西明(1971―),女,湖北省黄陂人,广东金融学院 讲师。

一、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有一批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导致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变迁。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在特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和教育评价五个基本要素。其基本关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反作用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变化,要求培养目标做相应调整;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实施后的培养结果,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教育评价加以论证。本文以会计人才培养为视角,对“专升本”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展开研究,以期对这类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的参考意见。

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

(一)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

对于“专升本”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专升本”院校尽管升格为本科,但在全国的高等教育格局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应保持不变。既然专科时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则本科时期应仍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另一种观点认为,“专升本”院校作为本科院校,毕竟不同于专科学校,它们之间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专升本”院校升本后就不应仅仅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应做到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

前一种观点,用静止的思维去对待变化了的事物,将本科教育等同于专科教育,目标定偏低,是不正确的。而后一种观点,没有考虑到“专升本”院校同老牌本科院校或重点本科院校存在的差距,只是简单照搬老牌本科院校与重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目标定位偏高。

有人认为,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本科应用型人才”比“专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强。因此,“专升本”院校应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我们认为,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之间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别主要不是表现为创新能力的差别,而是表现为应用型人才层次上的差别。应用型会计人才存在三个层次。(1)工程类应用型。这类会计人才的特点是,他们具有非常丰富的实务经验,在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他们偏重于实务,这是他们与学术型人才的区别;他们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有很强的财务分析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还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参与企业日常各项管理、税务筹划、投融资决策等活动。(2)技术类应用型。这类会计人才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有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能进行一定的财务分析,参与一定的管理活动。(3)技能类应用型。这类会计人才从事执行性会计工作,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会计核算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技术,能够操作计算机和使用会计软件,并能编报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报告。

“专升本”院校以培养工程类应用型会计人才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定位与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能力极其所承担的任务一致。与会计专业的特点以及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相一致。会计专业是实务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大量的会计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从事会计工作。根据市场调查,我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保持高速增长,企业对既懂核算、又懂管理的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同时开办会计专业的院校也非常多,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扩招,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更多地走上了考研、攻博之路,博士毕业后基本就业于高校、科研机构。因此,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空间主要在企业。把“专升本”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工程类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务实的。

总之,“专升本”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由原来的“技术类应用型”演进为“工程类应用型”。

(二)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变迁

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知识、能力、素质是构成培养规格的 “三要素”,缺一不可。高等专科学校培养技术类应用型会计人才,重在技术,兼顾管理,对学生的素质与知识两个方面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专升本”院校培养工程类应用型会计人才,重在管理,兼顾技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要素同等程度的重视,即“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厚知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统一,是广博与精深的统一;强能力是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统一,是应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统一;高素质是专业素质与公民素质、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统一。厚知识是基础、强能力是核心,高素质是目标。具体表现为:(1)从知识方面看,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中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学生应具备良好的金融学、保险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法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高的英语与高等数学知识;(2)从能力方面看,培养学生很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很强的财务分析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应能进行企业管理、税务筹划、投融资决策等。(3)从素质方面看,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守法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品质与情操,心理素质过硬。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变迁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专才”,因此,会计专业设置上突出了行业特色。如,工业会计专业、商业会计专业、银行会计专业、保险会计专业等。这种专业设置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但会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专升本”院校培养“通才”,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应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以会计(狭义)、审计、财务管理三分天下的格局来设置会计(广义)专业。尽管我国本科教育专业目录将会计类专业划分为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但是,“专升本”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宜将审计学独立出来,形成会计(狭义)、审计、财务管理三分天下的格局,这样才能与实务工作中会计、审计、理财三分天下的职业格局完全对应。

(四)人才培养途径的变迁

人才培养途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包括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环节等,其中,课程体系是核心。高等专科学校的会计课程设置受专业设置的影响,职业教育的特色比较鲜明。其会计课程设置过细,如开设了工业会计课程,又开设商业会计课程,往往造成教学中部分内容重复讲授的现象。“专升本”院校在会计课程设置上采用以模块教学为思路,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既可以避免课程设置过细造成重复讲授的现象,又可以避免课程设置粗放从而带来知识脱节的现象。“专升本”院校宜将全部教学课程分为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5个模块。前3个模块是基础,可相对固定,后2个模块可视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以体现本科教育特色。在5个模块中,(1)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经济应用文写作等课程。(2)会计学科基础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审计学原理等课程。(3)会计专业核心课包括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中级审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经济法、税法、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在专业核心课设置上应把握两点:第一,不分会计(狭义)、审计、财务管理专业方向,体现本科教育培养通才的特点;第二,应突出“专升本”院校的办学特色,例如,金融类“专升本”院校应强调金融企业会计与保险企业会计这两门课程。(4)会计专业限选课应按会计专业设置三个方向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会计方向应开设高级财务会计、会计史、会计制度设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会计英语、会计理论前沿等课程;审计方向应开设高级审计学、审计史、审计英语、审计理论前沿等课程;财务管理方向应开设高级财务管理、理财史、财务管理英语、财务管理理论前沿等课程。(5)任选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可以突破会计专业的框架,涉及美学、文学、音乐、书法等领域。

(五)人才教育评价的变迁

人才教育评价,是指对实施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和测评,包括学校内部评价与社会评价(外部评价)。社会评价,主要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学生毕业就业率、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状况和学校招生情况可以作为社会评价的替代变量。高等专科学校在外部评价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毕业就业率,学生毕业时能找到工作就行,就业是硬道理。这没有错,但还不够。“专升本”院校在外部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还要关注学生就业后的发展问题,一句话,其外部评价深度化了。而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外部评价的变化,对内部评价有重要影响,外部评价深度化要求内部评价范围宽泛化。总之,“专升本”院校在对会计人才教育评价的广度与深度上都有变迁。

三、适应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迁,进行会计教学改革

(一) 更加突出办学特色

“专升本”院校能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一般普通本科院校,表明其在专科时期有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无形资产。以金融类“专升本”院校为例,其办学特色是以金融为品牌,金融立校,金融兴校。在专科时期,每个会计专业中都开设了银行会计、保险会计等课程,学生毕业后主要在银行、保险公司就业;升本后,不能仅满足于开设银行会计、保险会计两门课程,还应该开设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等课程,更加突出办学特色,让本科生掌握较多的金融理论,以便他(她)们日后能在银行、保险公司就业与发展。会计专业还应该优先将“金融企业会计”、“保险会计”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直至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在“会计学原理”或“财务会计”课程的建设上,金融类“专升本”院校比不过重点财经院校,但是,在“金融企业会计”或“保险会计” 课程的建设上,金融类“专升本”院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 强化实践性教学

“专升本”院校专科时期比较重视实践性教学,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实践性教学经验。升本后应该强化这种优势。一方面,提高校内实训实效,校内实验室要具备 “仿真”和“综合”的功能,使学生能够进行手工“实账训练”、案例分析、计算机账务处理、报表分析、报表审计等实验;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把所学会计理论知识转化为会计技术能力[7]。“专升本”院校升本后,人们对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在教学上表现为重视理论性教学而轻视实践性教学。这种现象必须纠正,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同等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三) 进行制度创新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就是生产力,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其制度之间的竞争。“专升本”院校的制度在总体上与它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是相适应的。但是,“专升本”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以及学校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大等均对原有的制度构成一定的冲击。例如,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原来主要依靠学校教务处完成大部分工作,现在规模变大了,教务处有些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以便充分调动各个系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郭 亮、 晋 波,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研究,会计之友,2004(6):9~10.

[2]朱锦余、陈红、徐融, 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优秀会计学专业人才的思考,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113~117.

[3]李 锐、孙世鹏,构建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5):132~136.

[4]沈 英,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4):43~45.

第5篇:本科金融就业方向范文

邱宁(南京财经大学招生办老师):金融学专业与金融工程专业的区别较小,这两个专业师出同门,都属于同根生的经济学学科门类,专业基础课大体相同,都要求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方法。但是,金融学专业历史久远,主要是研究资金融通方式、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职能与运作的专业。国内传统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两部分,研究理论问题、质的问题较多,知识多属文科范畴。金融工程专业是金融学中的新贵。我国对金融工程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对此类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显得较为迫切。2002年,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四所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先招收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金融理论、现代数理工具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较注重数学和计算机在金融产品及衍生品技术开发、资产定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数理技术、量的问题较多。因而,金融工程专业一般只招理科生,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

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业务和管理工作;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资产定价、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设计等工作。

前者属工商类,后者属经济类

邱宁(南京财经大学招生办老师):财会专业与财政学专业都是财经类中带“财”字且引人注目、较为看好的专业,但两者的学科门类、培养目标等并不相同。财会专业一般指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学科大类属于工商管理类,而财政学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大类。财会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会计、审计、财务、投资、金融等方面管理的专门人才,就业涉及面广,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可具体到某个会计事务所,单位不论性质与大小,都有用武之地,是“吃百家饭的”。而财政学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财政资金分配、政府预算、资产管理、资本运作、税收规划与咨询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利用财政税收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和监督,就业面向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层面需求要多一些。从这点上来说,该专业培养的是国家税务部门的“会计”,是“吃公务饭的”。就职业特点来说,财会专业人士的特点以按部就班、忠于职守,以逻辑的头脑、对数字的敏感性而著称,性格内向些、思想保守些也无妨。而财政学专业人士的特点则在于精通税收理论与实务,在强调“核算”能力的同时,擅长灵活把握与策划财力保证、关注横向协调等方面。

前者研究基因,后者学制药

褚惠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书记):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从生物技术专业延伸出来,其前身是生物技术的生物制药方向,2008年升格为生物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这两个专业的最大区别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与生物相关的技术知识,课程相对来说偏理论,毕业生拿理学学士学位,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科技人才。近一半优秀学生通过保送或考研进入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研究生学习,也会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医药、化工、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偏重于生物医药方向,主要培养与生物制药领域相关的生物工程科技人才。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和生物技术类似,但后两年的专业课主要与药学相关,比如药事管理、生物制药等课程,所学知识应用性更强,毕业生拿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相关产品、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在商检、药检、药事、海关、工商、税务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前者是传统的中文系,后者高等数学、计算机等课程都要学

骆冬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葆嘉(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言专业的区别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是传统的中文系,在我国起步较早,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开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汉语言专业则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2001年6月成立的,国内目前只有南京师范大学开设有该专业。这门专业本应叫“语言科学与技术系”,是在当时的普高本科专业目录框架内设置的,旨在培养语言科技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汉语言专业(语言信息处理方向),但由于国家规定的专业名称中没有“语言科学与技术专业”,因此就采用了“汉语言”这个名称。该专业招收文、理科学生,一般每年招收20人左右,以理科为主。目的是用科学的手段来研究语言,以语言学为本,沟通计算机科技、应用数学和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学生要修读语言学、计算机、认知科学、数学等专业。目前南京师范大学设有该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后培养点,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可以从事软件开发、网站研发方面的工作。

前者强调应用,后者注重研发

周华(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党总支书记):生物医药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制药工程专业与药学类专业的相同点在于同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就业前景好。不同点在于所属的学科门类不同,培养方向也有侧重。制药工程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药学类专业属于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目前开设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及药物制剂四个专业方向,其中药物制剂方向的毕业生也可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制药工程专业以工程应用研究为主,专业学习主要围绕药物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药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依托学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高校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卓越制药工程师”。大四时,学生将进入大中型医药企业接受工程实践方面的训练。学生就业后大多进入知名药企,从事医药企业的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工作。药学类专业偏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以新药开发为主。专业学习围绕新型药物设计制造、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新剂型开发和药品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依托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江苏省中美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学科平台,学生毕业后可胜任新药研发、药品质量检验及药品临床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前者偏化学,后者偏物理

徐蔡余(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在研究领域方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顾名思义,是研究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有机高分子材料(橡胶、塑料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方法,另外本专业也着眼于一些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研制以及材料改性方面的研究,例如如何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韧性、使用寿命等。

在课程设置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和设备等基本理论课程,相比较而言更偏向于化学方向,尤其是有机化学和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则有很多物理理论的课程,如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材料物理等,比较强调对原子物理结构的认知,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物理基础和求知欲。

在就业方向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和在化工、汽车、电子、医药、航空等国有及外向型企业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如陶氏化学、京东方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与金属材料相关的大型传统机械制造类企业(汽车、航天、船舶、重工业)、电子类制造业、建筑类行业、特种材料制造加工单位、环保检测行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一些特殊的认证类机构等。

前者强调金属的提炼,后者注重金属的使用

马立群(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冶金工程专业关注的是金属产业的前期过程,主要是从矿石中冶炼提取金属与合金,包括黑色冶金的炼铁、炼钢、轧钢和有色冶金的炼铜、炼铝、炼锌等,偏重于化学知识的运用。就业一般面向黑色冶金行业的炼钢厂、炼铁厂、设计院等,有色冶金行业的铝业公司、铜业公司等。目前冶金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很好。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关注的是金属产业的后期过程,主要是将已经提炼出的金属与合金进一步进行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形变处理和腐蚀防护,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注重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应用的结合,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均有所涉及。就业一般面向金属、机械、汽车、化工等与金属材料相关的行业。

前者偏应用,后者重理论

张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主任):这两个专业相当于信息家族中绝代双骄的“两兄弟”,名称相近,却大不相同。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信息处理系统分析、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等方面基础知识的人才,具备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信息处理以及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的专业应用技术,能够独立设计、开发专门化信息处理系统。

第6篇:本科金融就业方向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地方本科院校应以全程就业指导作为破解这一问题的落脚点。本文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及相关实践内容。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规模、质量、效益上的不断提高,为缓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旺盛的矛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出现新的特点,逐渐从绝对的卖方市场开始走向相对的买方市场,其中,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显露,无疑给地方本科院校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地方本科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

1.人数众多、形势严峻

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毕业生近500万人。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7年,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且在今后若干年将会持续严峻。而在这组庞大的数字中,众多的地方本科高校占了相当大的份额。

2.就业预期较高、自我认识不清

确定一所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必须综合分析该校的办学实力和服务范围的社会需求。一所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预期。与国内一流大学和办学历史较早的老校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师资力量弱、设备条件差、区域位置偏等先天不足,另外,学生来源中尽管不乏有可造就的精英之苗,但总体上讲,仍不可否认,生源的知识基础整体上还是较弱的。然而,现实社会中,由于长期的“考上大学光宗耀祖”的影响,家长和学生对自己的就业预期还是相当高的。非白领不做、非经济发达地区不去、非高薪不去的现象比比皆是。

3.就业指导存在误区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始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的政策起,虽说已经有一段时间,但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其中主要在于就业指导仅限于就业。即,对象上只对临近毕业的毕业生进行指导,内容上仅限于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调适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提供,缺乏创业教育,缺乏对学生发展的指导,更缺少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设计的全程指导。在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人才配置模式下,这样的指导是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大多由辅导员和部分管理人员承担,不仅人员少,指导的专业性也不强,难以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4.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大学生就业

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金融机构出现连锁性破产,并引发金融业裁员潮。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全球相关行业和许多企业面临困境。本次金融危机,已引起更高的就业危机,一些大型企业纷纷取消全国校园招聘计划,而今年毕业生比去年急增64万。原先,大批外贸企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创造了大量的中、低端劳动力市场,成为地方本科高校主要的就业流向地。然而,受金融风暴影响,大批被裁员工(包括一些破产倒闭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的再就业和留学生的回国就业,势必会加大国内高端人才市场的竞争,延伸到中低端人才市场,让国内应届毕业生求职更为艰难。

二、地方本科高校大学毕业生全程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鉴于对当前及未来就业实际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地方本科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全程就业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程就业指导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和理念,提升全面素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实现,高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转变为大学生们求生存的必要环节,演化为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涯设计规划、获得职业成功的有效途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需求、就业途径与方式,呈现日益多样化的态势。“一次分配定终身”已经成为过去,一个人一辈子从事单一职业的传统职业生涯被易变性职业生涯所替代。因此,在学生进入大学之日起就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提前进行设计有助于引导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全程就业指导有助于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重要的落脚点。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必须把解决理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必须把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大学生人生发展、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此,从新生开始推行专业化的、有针对性的全程就业指导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实际,与时俱进。

全程就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专业化。专业化的大学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职业选择能力。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生涯设计指导需求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队伍的形成,追在眉睫。

全程就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金融危机虽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通过生涯辅导,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周期发展的必然性、合理性,减少无谓的抱怨和对未来的迷茫,看到经济危机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带来的契机,以及大学生在这些岗位面前的优势。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拉动内需的措施、政策扶持自主创业、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拓展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机会。

三、地方本科高校大学毕业生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及做法

实践中,笔者将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活动对象确定为每年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以年级为阶段、不同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分块进行。已经在校的各年级大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参加相关的职业生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具体的可分为“三个阶段、四个体系”。

“三个阶段”是指工作必经的三个过程:

1.初期阶段(一年级):帮助学生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专业学习的价值和专业前景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

力。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与潜能、优势与不足,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习通用性技能,提高基本素养,为未来的人生发展做好专业准备。

2.中期阶段(一年级第二学期、二、三年级):帮助学生自我拓展,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事业观。通过开展职业测评、组织职业咨询、职业信息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根据自身条件、职业志向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和督促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决策,推荐和鼓励学生参加职业培训、社会实践、创业锻炼等活动,拓展职业知识技能,提升自我素质,培养高度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后期阶段(四年级):帮助学生自我发展,树立开拓务实的职业观、创业观和择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决策的修正,帮助学生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通过毕业实习、个人辅导、职业信息的收集和选择、就业技巧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行为的“自主、自尊、自信、自强”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实现人生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内在统一,鼓励他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行业建功立业,完成向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四个体系”是指在实际操作中要努力形成和依托的途径和形式,以便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形式开展工作。

1.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有意识、成系统地讲授生涯规划、使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主渠道。在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既可以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达到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的目标。

2.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结合大学生不同阶段的职业人生发展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内通过成立专业社团、主题研讨与论坛、素质拓展训练、职业角色扮演等模拟训练、团体辅导、职业测评等多种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吸引力的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课外活动。积极探索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新途径,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设立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主题网站或网页,扩大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受众面和受益面。

3.社会实践体系: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用人单位、参加社会实践,邀请校外有关专家指导学生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和社会需求,树立职业精神,拓展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个别辅导体系:构建院系、辅导员和班主任三级辅导体系,充分发挥职业发展专业辅导人员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个别职业咨询、测评和辅导。要不断扩大职业发展指导的覆盖面,提高个性化职业发展指导的服务水平。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元阳,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J]华中师范人学研究生学报,2005(3)。

[2]刘雪蛟,论我国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3]潘效军,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生产实习有效途径探索[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第7篇:本科金融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金融营销能力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5-0082-02

自2006年以来,随着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及由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我国金融市场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各类金融类企业实行经营转型。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金融企业开始意识到金融营销的重要性。然而,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一直把精力放在培养大专层次的金融技能型人才,很少重视营销能力的培养,在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受过专业化营销训练的却寥寥无几。因此,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应依据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和方向,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金融营销能力的培养,为金融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金融营销人才。

一、培养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金融营销能力的必要性

(一)转型中的金融业急需大量有金融营销能力的金融人才

在市场日趋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能否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基层金融营销队伍从而实现成功营销,直接关系着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然而,我国目前金融营销人才的供给却远远跟不上金融机构的需求,金融市场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金融营销人才短缺问题。据预测,全国所有券商的4198个营业部需要30多万一线营销人员。如果再算上外汇、期货、信托、基金以及各类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理财顾问公司和商业银行等,以及正在陆续来我国的各类国外的一些金融机构,那么,最少需要100多万金融营销人员。

(二)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最适于培养一线金融营销人才

金融机构需要的是直接面对客户的一线金融营销人才,而这些营销人员并不特别要求具备很深的金融业务知识,只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即可。尽管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如银行在招聘人员时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但相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言,大专生期望值不高、比较务实,比较稳定。另外,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实用性”人才。因此,大专生在基础营销岗位上则比本科生更有竞争力。

(三)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

从我对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近三届高职金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尽管刚参加实习时专业对口率比较高(连续三年均达到84%之上),但是到签订三方就业协议时的专业对口率比较低(不到50%),毕业一年后对口率仅为14%左右,其中2010届毕业生415人,就业的对口的学生只有59人,就业对口率只有14.2%,2011届为13.5%,2012届为14.8%,从我们目前对2013届目前实习期时的对口率也只有26.8%。另外,从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来看,近四届毕业生在银行、证券、保险及投资等类型的金融机构就业的比重大致为5.9%、15%、和20.8%。从以上数据说明,按说金融专业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转型中的金融业也需要大量的金融营销人才,然而最终毕业后学生在非金融企业就业的比重较高,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深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主要是与金融专业目前培养的人才不能充分满足金融机构的需求有关,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我校学生在校六学期只开设一学期的金融营销课程且每周只有四节课,而他们学到的这些书本上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于他们实际工作的需要,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频繁的跳槽。因此,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基于当地金融行业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培养策略。

三、高职院校金融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每年也培养了大批的毕业生,但是由于培养学生时没有根据当地金融市场的需求――金融营销人员的目标去培养,以至于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和方向与金融机构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最终出现了金融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金融业如保险业缺少大量的基层营销人员的同时,许多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则工作难找,大量改行。我认为造成这种结果虽然有用人单位对大专生的歧视,也存在部分高职毕业生职业定位不是太清晰、学生本人期望值过高、心理素质不高、怕吃苦、怕吃亏等一些客观原因,但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在培养目标和方向上没有跟上金融市场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知识,却很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金融营销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金融专业金融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搭配不能适应金融业对金融营销人才的需求

我们都知道,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根据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市场的需求,再结合本校自身办学的优势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目前而科学制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一直在沿用好些年前设置的主干课程,这就造成了目前高职金融专业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关系上出现两种现象:一是部分院校金融专业片面重视实践教学而严重忽视理论教学;二是更多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采用则是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这两种模式的教学体系最终造成毕业生跟不上金融行业发展的需求和步伐,最终被金融业所淘汰。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偏少

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尤其是培养学生金融营销能力,必须依靠一批既精通现代金融业务,同时又有着深厚的金融理论素养、实际工作经验、懂银行业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高职院校同时具有金融专业的学术背景和实际金融操作经验的“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师还不多,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及培养金融营销人才的需要,更无法跟上金融业务的发展,这种教与学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都会极大地阻碍了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如金融营销是的一门知识较为全面、专业性又很强的新开设的课程,金融营销不同于一般的市场销售,只有营销能力而没有金融专业基础是不可能教好这门课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般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们认为不好教都不愿意上,最终都有刚就业的新教师上,然而这些教师根本没有营销教学实践经验,更不是“双师型”教师,他们更多的是自己边看边教学生,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力会高吗?

(三)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不适合金融业的发展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就是为金融业培养一线金融营销人才的,因此,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金融和经济学常识,更要具备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金融人才。然而,一些高职院在课程设置时要么照搬本科院校课程的设置,要么一直沿用多年前设置的课程体系,尽管大多数院校金融专业尽管开设了金融营销课程,要么是总课时很少,要么就是忽视金融营销的专业化特点,随便找个不懂金融业务的教师上课,或者只是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加一门市场营销课;另外,实训、实践课程学时也明显偏低,这样,最终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技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就使得他们到金融机构上班后远远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而最终选择跳槽。

三、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金融营销能力的培养对策

在当前经济环境条件下,面对金融企业转型所引发的对金融营销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变观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构建适应金融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通过完成及加大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金融营销能力。

(一) 制定适应金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岗位的需求。一般情况下,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大多是在生源地所在的区域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应调研分析研究本区域及周边地区的人才需求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明确金融企业需要人才的类型。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目前金融业如河南省的金融业需要的大量的高素质的金融营销人才,主要岗位是综合柜员、大堂经理及客户经理。因此,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以 “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指导思想,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性强的实用型金融营销人才。

(二)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打造实用型人才

营销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为了提升金融专业学生金融营销能力,我认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应设置不同的实践课程、分实践教学的方法,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以保证教学逐渐接近岗位实际。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建设银行信贷业务实训室、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实训室、证券业务实训室、电算化会计实训室、险业务实训室等实训设施,引进金融企业真实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更要求所配置的仿真的教学环境要与金融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所和业务场景高度相似,并且要使用和实际工作相同的软件,并且按照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这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修养、综合素质及金融营销能力有了更好的效果

(三)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我认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在课程设置时,要不断地与金融机构进行联系和沟通,预测和了解金融市场需求变化,一方面知道用人单位需要的用人岗位,另一方面,适应现代金融业经营发展的趋势,要树立 “以需求为导向”的理念不断地改进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更好地体现出“一专多能”的需要。在校期间学校一定要培养金融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营销技巧、与客户的沟通及管理能力等,应进一步加大营销类课程的比重,重点结合证券基金业、银行业、保险业及期货公司等行业的特征、产品的特征及客户的特征培养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具体行业的营销技巧。我们在设置课程时应增加诸如市场营销学、营销心理学、商务谈判、金融产品的营销、金融市场营销等课程。第二,课程安排的顺序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本人能力形成的规律及金融企业员工的岗位轮换规律,按照 “由易到难,由单一技能到复杂技能”的前后顺序,防止课程顺序发生倒置。最后,在教学内容上依据金融业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重点对学生职业专门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金融营销能力。

(四)进一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践教学方法对金融专业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金融营销课程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业务操作能力与其理论水平同样重要。因此,高职金融学校金融专业应尽快推进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整体上存在理论强、实际技能差的不合理结构。进一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鼓励教师到金融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水平;二是聘请或引用金融部门的业务骨干来充实教师队伍。改变唯学历是从的招聘高学历教师的思路,从政策上支持引导和培养在任教师,逐步建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

总之,培养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金融营销能力是一项不断发展的系统工程。加大对金融专业高职大学生金融营销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本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改变自己,更需要学校对教学方向、人才目标的培养和模式及所开设课程等都要做出及时调整,同时也需要金融企业加强对毕业生的培训。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应有前瞻性,时时密切关注国内外金融业的发展,以金融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地改变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金融业培养出大批的合格的基层金融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廖宜静.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06):117-121.

[2]刘璇.高校金融专业要重视学生金融营销能力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8,(08):31-33.

第8篇:本科金融就业方向范文

1、就业去向问题:课题组对1991届到2012届的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共计1541人)的毕业去向进行了细致的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按照毕业生从事的职业与法学相关的有515人,这里法律类职业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律师所、立法机构(人大)和其他执法机构。有超过33%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和本科所学法学专业相关。按照毕业生从事的职业与财经类相关的有589人,这里财经类职业包括金融类(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经济类行政机关。有超过33%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和财经类相关。这一数据较为完善的展示了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专业对口相关度问题。根据《就业蓝皮书》显示,多数专业的对口率会随职业的发展而降低,而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最低的专业门类中专业对口率最低的为法律大类(33%),在本科专业门类中三年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是法学(55%),但法学专业比毕业半年后的专业对口率(50%)提高了5个百分点,法学专业毕业生毕业三年内专业对口率不降反升。这可能是由于部分毕业生三年内通过了司法考试,因而有更多的毕业生从事了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毕业生由于独特的财经法律专业特色,在就业选择方向上有很强的自主性,因此维持着超过三分之二的对口率。2、性别问题由于法学专业是传统文科专业,财经高校又是清一色的文科背景,高考报考者大多数为女生,导致毕业生的男女性别比有着显著差异——通常在1:3左右。而法律对口行业尤其律师这一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和对思维、工作时间等的特殊要求,往往在招聘时对女生限制很大。这一点在东财体现的也较为明显,从事律师工作的大多为男性,而女性则通常选择较为轻松的金融部门、高校等就职。3、地域选择问题根据就业蓝皮书和我们的数据分析显示,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具有吸引力。从就业地域来看,大多数毕业生工作地都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几乎没有在农村工作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且收入水平较高,生活质量较好,社会福利较完善,因此成为了大多数毕业生优先就业的地区。

二、就业形势仍欠佳的原因分析

这里笔者无意就社会大环境和提供职位的单位进行赘述,故仅根据调查问卷和数据反映出来的结论和问题撷取一二进行简单的探究,以飨读者和同行。(一)学校方面:在财经院校,相关市场经济实用性课程虽然有开设,但是学生对枯燥抽象的市场学知识和相关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见识少,应用欠缺。进入行业内后普遍靠爬摸滚打,没有一条统一的规范性的道路,没有万金油。导致学生虽然了解具体的财经类法律知识,但缺乏对其深入的理解,在进入企业后也往往上手慢,更不如屡屡跳槽的老手,因此这类方向就业大形势并不突出。司法考试通过率仍较低。财经院校相对课程开设较为丰富,但并未针对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进行统一的专门辅导,这样导致司法考试通过率虽然比全国平均通过率高,但仍然在50%以内,这样未通过的学生没有“司法考试通过”这张敲门砖,求职、就业必将大打折扣。(二)学生方面1、学生自我定位不清。由于法学课程学习中理解性的方面相对较少,导致学生课下花的时间太少,将法学定义为一门只需背一背就可轻松通过的学科,因此对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差。上学时挑容易的功课,喜欢敷衍的老师,排斥严格的老师,旷课、带夹带,种种投机取巧的手段混来的文凭,在当今社会日渐严格的用人标准之下不过是废纸一张了。[2]2、大学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有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既没有全面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又没有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还没有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特长。因此,在就业市场上自然竞争不过综合性大学法学院和政法类院校的学生。[3]3、在以前,本科不是学法律的学生可以考法律硕士研究生(非法学法硕),而本科学法律的学生只能考法学硕士研究生。现在国家教育改革之后,不管本科是否为法学专业都可以考法律硕士研究生,因此对于法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来说,选择读研深造的机会就增大了,法硕为他们提供了另一个毕业的去处,因此部分毕业生选择读研以暂时延缓就业的压力。但由于法硕吸引力惊人,带来全国范围内的报考热,并且由于其相对偏实用,对本科法学专业教育也是一定程度的触变,报考人数增多的同时法硕毕业人数也在增多,使得法学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时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三、相关对策

第9篇:本科金融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西部 普通本科院校 日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H3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09-02

1 我国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中日这两大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需要,一些高校相继成立了日语专业,培养专门的日语人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短短十余年,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日语专业也进入了不寻常的发展时期。办学规模空前,学生人数剧增,传统教育与应用型教育并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教学质量发展不均衡,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日语专业正在逐渐进入新的转型期。

近十年来,日语专业的发展可谓“火爆”至极。据教育部公布的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以及开设学校的资料,开设日语专业的学校在2010年已达到466所,仅排在数学专业之后,列开设学校数量的前十二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具有日语专业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本科学校为820所(含民办),经过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311所,合计1131所,占大学总数的

41.2%。[1]

与日语专业的极速发展相应的是大量毕业生激增,而与此相对的却是就业岗位急剧减少造成日语专业学生入口和出口的巨大反差。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和中日关系紧张以及东日本大地震带来的负面效应直接影响着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校间教学水平和生源素质的不均衡、专业教学的时间缩水等,都成了日语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2 西部普通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发展步入窘境

2.1教学资源缺乏成为发展瓶颈

虽然近年来,从日语专业的整体发展来看,西部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资源已经有大幅度改善,但是与东部沿海和东北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西部地区的日语专业,尤其是近几年新建的日语专业和名气不大的普通本科院校的日语专业,在图书资料、教师队伍、对外交流、专业建设等方面基本上还处在摸索阶段,前景不明朗。虽然近几年高教出版社、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等专门为西部地区举办了培养师资的研修班,但是大多数西部普通本科院校的日语专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还有待时日。

2.2办学定位尴尬凸显劣势

目前开设日语专业的本科院校,从学校性质及办学资历上,主要可以分为重点本科院校、专门外语类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四类。重点本科院校及专门的外语类院校的日语专业,办学时间长,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强的师资力量,依托它们自身多年在招生和就业市场积累的名气,在发展中有压力但优势明显。

职业技术学院,即高职高专的日语专业往往跟自身的职教特色相结合,向一些专门企业定向输送日语人才,订单式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一般定位日企蓝领,不挑剔不抱怨,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优势。

最尴尬的就是大多数西部普通本科院校的日语专业,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师资缺乏,课程设置老套、毫无特色,知名度和师资不能和重点院校及专门外语院校竞争,技术类专业知识,和学生培养方向不敌高职高专,在招生和就业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

2.3经济条件制约专业实践导致理论偏离现实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条件有限,日企数量少,本土企业涉日业务也少,加上信息滞后,使得西部普通院校无论是从教师角度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还是从学生视角看的专业实践机会、实践条件,都使日语专业的教学无奈地成为纯语言学习式的“空中楼阁”。学生得不到锻炼,会直接延长将来就业的适应期,也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西部普通本科院校的日语专业要想长足发展,谋求创新之路已成为当务之急。

3 西部普通本科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3.1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与时俱进”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为实现这种结构所采取的方式,即通常所说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规定着人才特征,它不仅直接反映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工作思路,决定着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就业方向,而且关系着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长期发展环境的维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出相应地调整。因此,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只重视外语本身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这种注重语言能力培养、重视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做法已经与实际严重脱节,与行业和企业需求相去甚远,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五六年以前,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外事、外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等工作。但近年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职的比例逐渐增加,估计这种趋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近年来,日资企业或从事对日经贸活动的外向型中资企业要求日语专业毕业生既会普通话、方言、日语、英语、韩国语等多种语言,又懂得经贸业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等等,他们不愿意雇佣只懂外语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外语毕业生。事实上,如果不懂专业领域相关知识,也不可能做好该领域的翻译。因此,现在日语专业既要培养日语语言文化的人才,更要培养懂得外经贸业务、金融业务,能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化、多元化、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总之,社会需求对高校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2人才培养思路僵化

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在发生变化,而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步伐却很缓慢。据调查,有半数以上的西部普通本科院校,日语专业的培养方向仍然是“日语语言”或“日语语言文学”,课程设置基本相同,没有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大多数学校虽然开设了经贸日语、旅游日语、科技日语、商务日语等应用方向的课程,但在教学方面趋向于形式化,表面化,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用性体现得还远远不足。

西部地区上百所普通本科院校中,仅四川省就有十几所开设了日语专业,以笔者执教的乐山师范学院的日语专业为例,从2002年招收第一届日语专业开始,十年来虽然几经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但修改的都是些具体课程的课时及开课时间调整,或增减部分课程,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没变,最终导致课程设置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以我校日语专业最新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为例,主要课程是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日语阅读、日语写作、日汉互译等,全是培养日语语言技能的课程。虽然在第三学年也开始了经贸日语和旅游日语两门课程,但这两门课程仍然由日语语言专业教师担任,从课程内容上看,教师仍然是在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而缺乏对经贸、商务、旅游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的讲解。[2]

再以西华大学日语专业的最新人才培养方案(2011版)为例,主要课程仍然是日语精读、日语语法、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语翻译理论及实践、日语口译、日语写作、日语泛读等等。尽管从大三也开设了中日跨文化交际、日语商务谈判与技巧、国际商法等所谓的发展基础课程,但基本上也是以选修方式开设,学生不可能深入地了解这些领域的知识。

从查阅研究文献来看,还呈现一种现象,即针对日语教学的研究与英语研究思路雷同,对西部本地高校研究与东部高校研究雷同,这种忽视开设日语专业院校本身条件,缺乏地域细分的研究思路显然不利于西部高校日语专业的健康发展。

4 借“它山之石”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培养复合应用型日语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日语+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顺应社会的需求而出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英语专业率先开始改革的,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通过商务英语等多种途径,培养了大量具有英语能力和经济、金融、商务等相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日语专业也进行了很多尝试,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经济文化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国际商务日语等等。

除这些重点大学外,东部及东北的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改革也很值得借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系正在探索实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学生就业和技能为核心、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实训体系,形成了知识技能深化知识提升技能的实训课程体系,从一年级基础日语教学开始就融入了商务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支柱性核心主干课《商务基础日语》课程的建设为主导,并开设了《日本商务礼仪》《口译技能实训》《写作技能实训》等课程,以及《日语商务场景实训项目》《日语商务流程实训项目》《商务日语综合实训项目》等二级实训项目。[3]这种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使学生毕业后能更从容地在日企从事翻译工作。鸡西大学的日语专业也正在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置了“基础日语+专门用途日语”模式,学生在二年级时分流,可自主修旅游日语、商务日语会话、外贸电函、商务日语、科技日语、旅游日语等课程。此外,还设置了“日语(主修)+英语韩语(辅修)”的双语专业,使学生在毕业时同时会做日语、英语、韩语翻译。[4]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采用“专业+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日语知识+专业技能+职业发展能力”,形成了“日语过硬,技能领先”的复合型、高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5]

借鉴以上院校的成功经验,西部普通本科院校也可尝试“日语+方向”的培养模式,根据各个高校的专业配置及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来具体设置“日语+英语”、“日语+电子商务”、“日语+法律”、“日语+企业管理”、“日语+对外汉语”、“日语+国际贸易”等等培养模式,使学生就业范围扩展,提高就业率,最终提高西部普通院校将来在招生和就业中的竞争优势。[6]

另外,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外语导游人才缺乏,尤其是日语导游以及部分小语种导游人才急缺,而在专业方向上,设置了旅游(方向)专业的外语类高等院校仅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学院和西安外国语大学4所院校。[7]西部仅有川外一所,针对目前市场的需求,在日语专业设置“日语+旅游”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完全可行的。

5 “日语+方向”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施关键要素

“日语+方向”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无疑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借鉴目前部分高校的经验和教训,作为西部普通本科院校,在具体实施中还应特别注意两个关键要素:

5.1结合地方特色,强化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体现高校的最大价值。但西部普通本科院校的日语专业不能人云亦云,切忌全都改革成一样的培养模式。各个高校应注意整合本校已有的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突出自身的特色,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各个高校应跟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和地方需求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日语人才。这样既能使毕业生在就业中占据优势,也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5.2结合学科建设,强化专业师资培养

“日语+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日语教师队伍的构成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高校日语教师中80%左右的教师都是语言文学方向出身的[8]。在实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后,需要有一部分日语、日本文学出身的日语教师,也要有一部分日本社会文化、日本政治、日本经济等领域出身的日语教育者。“日语+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对日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科研要求,日语教师进行的科研范围将扩展到日本研究的更广领域,使日语教师一方面是日语语言教师,另一方面也是某一日本问题研究的学者。因此,要实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日语专业学科建设,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给现有教师创造学习机会的同时,适当引进相关方向的专业教师。对西部普通本科院校来说,更便捷的一种方式就是结合自己学校已有的专业,将日语专业与经贸等相关院系或专业联合起来培养的方式,实现院系之间资源共享。

总之,西部普通本科院校的日语专业,要想在日语专业急速增长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迫在眉睫。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劣势,在改革中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通过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变劣势为优势,化压力为动力,终将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4.

[2][6]杜玲莉.西部普通院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构想――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3]王玉.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实施[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3.

[4]李萍.高职院校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探索[J].鸡西大学学报,2010.8.

[5]杨丽华.高职院校“专业+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