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范文

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

第1篇: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范文

1、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金融学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二、投资学专业研究如何把个人、机构的有限资源分配到诸如股票、国债、不动产等资产上,以获得合理的现金流量、风险和收益率。其核心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个人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

1、投资学就是对投资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更科学地进行投资活动。投资学主要包括 证券投资、 国际投资、 企业投资等几个研究领域。投资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当代世界政治、 经济视野,了解中国 投资政策,能够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 投资咨询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及 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工作的高素质的投资专门人才,以及到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投资管理及相关业务的应用性人才。

第2篇: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范文

关键词:行为金融;信用风险;金融租赁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基于传统金融学理论许多金融机构和研究者对信用风险管理作出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计量模型和支持工具,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研究信用风险管理。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Morgenstem)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Debreu)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发表了著名的论文“portfoliosdeefion”,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上个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Sharp-Limner),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至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至此,现代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学科。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传统金融学的反思和修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MP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m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而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

2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

2.1风险偏好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于传统金融学理论下风险偏好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会随着绝对财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投资,也是众多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改变。风险偏好的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最终会影响贷款方面临的信用风险。

2.2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人们在作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投资者可能对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盲目投资的产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贪大求全。

2.3羊群行为

企业决策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涉及较多的技术环节,其决策往往由决策团体共同协商作出,主要属于群体决策,而群体决策有可能导致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的发生。羊群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在企业决策中,羊群行为的表现可能是决策团体中多数人对团体中领导者的遵从,也可能是领导者对决策团体中多数人的遵从,而且是一种盲目的遵从。决策中的羊群行为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2.4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内容是: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如果证券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发行的是什么类型的证券,只要把公司发行的所有证券的市场价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这个公司未来利润的现值。无风险套利活动也使得资本结构无关紧要,如果两个本质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资本结构不同在市场上卖出的价格不一样的话,套利者就可以将更便宜的公司的证券全部买下,然后在价格相对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因此,公司的资本结构就不再是不相干的问题。不同的现金收入流量对不同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各不相同,这些投资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现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价。特别是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满风险。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其公司价值显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风险必然不同。

3行为金融对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第3篇: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范文

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演化而来的。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金融学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结合实际重新研究和阐明的金融学说,另一方面则扭转了完全排斥西方当代金融学的倾向,并展开了对它们的研究和评价。同时,随着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作用的日益增强,金融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就为以中国实际为背景的金融学创造了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限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以及对各国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分别研究和比较研究,信托、保险等理论也在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内。在金融理论方面主要研究课题有:货币的本质、职能及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银行的职能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质和作用;在现代银行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货币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控制的理论等。

说起金融学专业,很多人都会想到它是一个与钱打交道的专业。那么,金融到底是什么,金融学专业又涉及哪些相关知识呢?

金融学(Finance)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简单的理解就是,货币的供给需求如何影响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授予经济学学位。金融学专业的综合性很强,包含的范畴比较广。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金融学主要学习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在本科阶段,金融学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金融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比如分析、预测股票和外汇价格的变动,掌握时机买卖证券赚取利润的技巧等。此外,金融学专业还将告诉学生银行和保险公司怎样吸收存款和保险以及如何投资赚钱等。

金融领域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要求专业性比较强,因此,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才能应对日渐残酷的就业竞争。理论上,要求具备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由于金融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证券投资等银行、证券及保险相关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因此,该专业学生还要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及计算机应用技能,能熟练使用现代信息化工具从事专业工作。一般来说,对数字比较敏感,同时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更适合选择金融专业。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从事金融工作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承担投资风险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金融学专业的很多专业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并且该专业毕业生进入外企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多,因此,金融专业对学生的外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专业链接: 金融学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课程。

与金融学相近的专业有: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学,金融工程学,金融经济学,投资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学主要研究金融理论;金融工程主要研究新型金融工具与方法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为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后者则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而投资学则重在培养学生从事各类投资活动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其针对性、适应性更强。

第4篇: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范文

    论文摘要:金融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说明,我国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建立金融资源意识,其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可以基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进行必要转换。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学界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不断关注。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和发展,对比说明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具有的质性发展观。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是金融资源观,其研究基轴是金融功能的不断扩展与提升。 

一、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曾康霖(1998)就针对金融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过较全面的论述。世纪之交,教育部设立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这一研究项目,项目(张亦春、蒋峰,2000,2001)比较了我国和西方在金融学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给出了概括性的设想[1]。以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学校的“21 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给出了我国金融专业发展的学科定位,制定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2005),项目更强调了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 

在西方,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1952),分离理论(tobin,195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sharpe, 1964; lintner,1965; mossin,1966),金融工程科学(john fonnerty, 1988; hayne leland,1989),行为金融理论(debondt and thaler,1985;statman,1995;bernstein,1996;shiller,2000)的不断提出和扩展,使得我国学者开始更多的关注金融专业教学内容的扩充、转变,更多的考虑教学与实际的衔接,学科发展和国际的接轨。王广谦(2001)[3]、张新(2003)[4]、封思贤(2005)[5]和张文颖(2006)等在各自的文献中都特别强调了这一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另外,李芒环(2007)、佘德容等(2008)和梁玉等(2006)结合各自所处学校的特点,对金融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整体性设计,提供了个案经验。张亦春、蒋峰(2001)[6],何嵬(2009)专门针对金融专业和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改进的思路、方法、经验,为金融教学改革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手段。 

我国现有针对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多是寻找差距,模仿和学习西方金融学的研究范式、学科体系和教学方法。然而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这并不完全符合金融发展规律,而且容易受制于人,甚至严重的会造成金融资源流失,金融主权丧失,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黄达(2000)[7]、白钦先(2007)关于金融学科建设、中国经济学金融学理论与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等进行了思考与论述,他们的论述从思想方面提出了独到观点,这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 

1.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两年多时间,其造成的影响严重、持久和深远。这场危机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更是给我国的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挑战和质问:即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金融的结构、金融的功能和金融的发展?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多局限于技术的层面,且争论颇多,莫衷一是。 

要正确、准确地认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需要掌握和理解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工程等知识在内的微观金融体系;而要抓住危机爆发的根源和本质,以及日后最大限度的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又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微观金融的观察视角,要有金融资源的意识,大金融的意识和具备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 

2.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视角 

自20世纪70年代始,以black-scholes公式为代表的数理金融理论的创立,西方的金融专业逐步形成了以金融工程为代表的微观金融的理论体系。金融学科逐渐数学化、模型化和微观化,而且往往将金融专业设在管理类学科之下,这与我国传统的以货币、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专业形成了较大反差。 

与此同时经济金融学家(以我国学者白钦先(1998、2001)等为代表)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主权等基本概念,形成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契合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可藉以对金融本质进行更深化的认识。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下,我们能更清楚的知道,对各类金融资源的运用应以金融功能的扩展和提升为基轴,以金融效率、金融安全的实现为归宿,避免简单的金融量性发展观。如果我们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历程及其研究视角来审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市场)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对危机的理解及对金融学科教学改革的推进会更加具有指导和针对性。 

三、从金融发展理论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形成 

1.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金融发展问题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goldsmith(1969),其最早给出了金融

发展的定义,即金融发展是指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并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对金融发展进行了量性描述。作为对goldsmith金融发展观念的深化,shaw(1973)和mckinnon(1973)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由于两个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同一问题,故一般可简称为“金融深化论”。mckinnon和shaw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的理论背景是: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即政府过分干预金融市场,实行管制的金融政策,同时存在着较高的隐形或显性的通货膨胀,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生扭曲,致使利率、汇率不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严格的利率管制、高额存款准备金、信贷配给、高估本币汇率等。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就应该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包括六个方面:提高或放开利率、放宽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建立与发展国内统一的资本市场、抑制通货膨胀、财政和外贸配套改革。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但其在体系上比较粗糙,分析模型过于简单,包括因素较少,不具有动态特征,很多观点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理论分析尚显不足。更重要的是,根据mckinnon和shaw的理论框架,其认为金融部门并不创造财富,金融的发展也只能影响资本的形成,并不影响全要素生产力,这些也都较大地削弱了金融发展理论的解释力度。 

2.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一些经济学家汲取了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成果,在其金融发展理论模型中引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外部性等因素,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1)“金融供给论”和“金融需求论”。patrick(1966)研究了金融深化对国民财富的构成及使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货币供给带动下的金融发展战略。他强调,贫穷国家应当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的货币供给带动政策,在需求产生以前率先发展金融。这种战略要求政府在短期无明显效益的情况下,坚持对金融进行投资和重点发展(陈岱孙、厉以宁,1991)。1996年,帕特里克提出了金融发展中“供给导向法”和“需求导向法”之间的区别。“需求导向”的金融发展是实际经济部门发展的结果,这意味着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增长必须更有效地分散风险以及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因此,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了一个更好地推动作用。此外,“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先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对经济增长有着自主的积极影响,对动员那些阻滞在传统部门的资源,使之转移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并确保投资于最有活力的项目方面可以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后者对早期的经济发展有着支配作用,一旦经济发展成熟,前者便发生作用。

    (2)金融约束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在反思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对发展中经济或转轨型经济而言,金融抑制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落后。而推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仅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金融动荡,因此有必要寻找另外一条道路,这便是由herman, murdock and stiglitz等人提出的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论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的假定前提为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这在现实中难以成立。同时,即使现实中存在这些条件,由于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行为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失灵。金融约束论认为,金融市场失灵本质上是信息失灵,它导致了金融市场交易制度难以有效运行,必须由政府供给有正式约束力的权威制度来保证市场制度的充分发挥。政府可通过金融约束政策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并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有效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可预测的低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为金融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如何实施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框架。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抑制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作用。因而它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而是对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3)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理论把金融因素作为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重要变量,研究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用与作用机制。内生金融理论认为,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金融交易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交易成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内生地要求金融

体系形成和发展。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引入了诸如不确定性(流动性冲击、偏好冲击)、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之类的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作了规范性解释。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既放弃了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又坚持了从金融与经济关系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问题的立场,金融学家们试图建立一个一般金融发展理论。它带来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转变,使有关金融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令金融发展理论在沉寂了20多年以后重返主流学术界。但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坚持了金融发展研究的机构观,即从现有的机构出发来研究金融功能,导出其产生、发展和作用于经济的机制,依然具有一定局限性。[8][9] 

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态势,金融与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金融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性和主导性要素。这一切要求人们重新认识金融的本质以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有学者认识到金融发展的现实效应与主流理论不符,提出了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面向21世纪新的金融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金融理论的融合与升华,是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扬弃与创新。 

国内学者对金融发展作了比较全面、深刻论述的代表人物是白钦先教授。在其《论金融可持续发展》(1998)中,白钦先教授首先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主权等基本概念,并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发展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金融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体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经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其他文献(白钦先等,2001)中,白钦先教授及其合作者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切入,从金融发展的一般性出发,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更系统的阐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既不是孤立研究金融的发展和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是孤立研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是在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即在两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发展。 

在这一领域,白钦先教授一直关注并持续不断地研究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两个方面同时展开,针对西方学者只包含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两大要素的特指金融结构理论,提出“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理论;针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变迁即是金融发展”的量性发展观,提出“金融结构演进(质性与量性发展相统一)即金融发展”及“金融功能演进(扩展与提升)即金融发展”的金融发展理论;并在发展金融学的整体框架内,梳理整合了“发展金融学是以金融功能为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联结点,以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为其研究的基轴,而以金融效率为研究的归宿”。[10] 

四、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现代金融已成为包括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理论金融与实务金融、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观念与金融意识等众多因素,并直接涉及经济与社会、财富与资源、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及经济风险与经济危机等众多因素的庞大的复杂巨系统。我们在研究金融,进行金融学科建设的时候需要始终具有这样的大金融意识,始终将金融问题与金融的功能提升紧密联系起来。 

第一,强化金融资源意识,树立金融主权与金融安全意识,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发展中的经济体尤其需要有这样一些意识,并形成相应的对策措施。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对这些问题没有给出直接回答。而金融发展首先也是一国的金融发展,在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发展中经济体往往处于被动和被掠夺的地位,发展金融和金融发展,就必须给与它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第二,对于我们国家这样正处于发展成熟中的金融体系来说,仍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我们要形成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状况的合理的金融结构,在某些市场化改革不利或行不通的行业与部门,我们仍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金融倾斜并非是惟一正确的金融改革方向,其关键是要看改革能否充分的发挥出金融相应的功能性作用,是否实现了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应鼓励创新,鼓励对外开放,但我们要有自己的时间表,要与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完善金融的监管体系同步。 

第三,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需要适当转变,凸显人文价值观的认同。包括金融发展理论在内的现代金融学科体系和大多数经济类学科一样,呈现出研究方法数学化、模型化的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在金融这样一个充满风险因素的领域,在金融虚拟化程度不断强化的时代,我们应该,而且也不得不转变我们认识、发

展金融理论及其实践的思路,重新审视金融的本来目的到底是什么?金融的人文价值观又是什么?这对维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防止危机的发生都不无裨益。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讲,在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也应发展起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这不是简单的中国特色,而是金融发展理论的中国化。[11] 

当代金融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货币非中性基础上的金融非中性,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引人金融学研究,拓宽了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这一研究范式确立了金融学的最终研究目标,在最高层面上给出了我们进行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金融发展观;在方法论上,这一研究方法注重了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的有机结合,并突出了金融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实现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的真正变革。[12]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 峰. 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0(5):69-73. 

[2]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6-18. 

[3]王广谦. 正确定位加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2):13-14. 

[4]张 新.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 金融研究,2003(8):36-44. 

[5]封思贤. 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2):38-41. 

[6]张亦春,蒋 峰. 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32-35. 

[7]黄 达. 金融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9):1-7. 

[8]龚明华. 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及前沿[j]. 国际金融研究,2004(4):4-11. 

[9]刘 澄. 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演变简评[j]. 当代财经,2001(1):35-39. 

[10]白钦先.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历程[j]. 经济评论,2005(3):39-45. 

第5篇: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范文

关键词:行为金融理论;公司并购;投资者非理性;管理者非理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014-02

一、引言

传统的金融理论是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借助的基本观点有:市场是有效的,公司管理者和市场投资者是理性、信息充分、追求效用函数最大化和风险回避的,能获得决策所需的全部信息并作出无偏估计,实现最优化决策等。然而,这些基本假设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满足的。

行为金融的研究者认为心理因素会对传统公司金融理论的假设造成影响,具体表现在:心理偏差使管理者很难完全理性地作出决策,证券的风险溢价并不完全取决于 系数,并且股票的市场价格通常会偏离它的内在价值。在公司资本配置的过程中,市场投资者和公司管理者是影响公司决策的两大行为主体,他们的理性与非理性对公司的资本配置有不同影响。行为金融理论框架下的公司投资决策行为研究主要关注的正是这两种非理性对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影响:一是强调投资者非理性,将投资决策看作是公司管理者对于资本市场错误定价的理性反应;二是强调管理者非理性,研究管理决策偏差对公司行为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了两条不同的研究主线,从行为金融的角度研究公司的并购问题也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

二、行为金融理论与公司并购动因

应用于公司并购活动中的行为金融理论主要包括市场驱动理论与过度自信理论。这两种理论的假设刚好相反,市场驱动理论认为市场是非理性的,亦即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而收购公司的管理者是理性的。当一个公司的股票市值被市场高估,该公司就有收购其他公司的动机,并以换股的方式进行支付。而过度自信理论则认为,不理性的是收购公司的管理者,由于收购公司的管理人在并购过程中倾向于乐观估计和评价收购活动,这将导致他们过高支付收购价格,从而参与并不能创造财富的并购活动,招致“赢者的诅咒”。这两种理论可以看做是行为金融理论对控制权转移活动的解释。

1.基于投资者的非理性

在股票市场普遍存在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时,这种非理性的行动可能导致股票价格高估或者低估,股票的市场价格不能正常反映公司真实价值,从而导致市场价格影响公司管理者的资本配置行为,在股票价格存在高估的前提下,公司的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高估了的股票去并购其他公司,这就是说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所产生的公司股票价格被误定会对公司并购行为产生影响。

股票市场驱动并购的理论模型假定了市场是非有效的,管理者则是理性的,且充分掌握了信息,他们能从自己的公司和从并购对象的管理者角度准确把握估价。收购方的管理者意识到其股价被市场暂时高估,因此管理者会通过收购以相对廉价的方式(以换股支付)取得其他公司的资产,转嫁未来价值下跌的风险。

2.基于管理者的非理性

并购方管理者的非理性,亦即在并购过程中的过度自信体现在易高估自身对证券价值的估价能力,而低估了估价过程中预测误差的方差。行为公司金融认为,部分公司并购产生的绩效低下并不一定是公司治理低效、激励不足等管理问题带来的,而是管理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和行为特质在决定公司并购时就产生了。因为这些管理者往往是公司的大股东。在公司并购决策中,由于始终存在委托及其信息不对称性,公司经理人的行为特质很有可能影响资本配置,如经理人为实现自己的“帝国梦想”并购扩张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过度自信对公司购并活动的负面影响难以从根本上完全消除。但是,这一理论对于公司激励机制和购并决策机制的优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过度自信的公司管理者总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在最大化公司价值,因而内部激励措施不可能修正他们的非理性决策;另一方面,由于公司管理者处于内部董事决策机制的中心,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将影响其他内部董事的决策行为。因此,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并发挥其在项目评估与选择中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减轻过度自信带来的消极后果,进一步提高公司购并的质量。

三、结语

基于经典金融理论对公司并购动因的解释,其结果往往与现实产生偏误。正是这些“未解之谜”使得一些学者不仅依托经典金融理论对经济金融现象作出解释,而是结合了心理学对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和观察等作为投资者和公司管理者的行为基础,开创了金融学研究的新领域——行为金融。

正是由于行为金融理论结合了投资者和管理者行为决策的心理因素,更贴近现实情境,其提供的理论依据便具有研究和借鉴的意义。因而有助于分析公司并购的动因。更有助于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分析和探索思路。

行为金融以崭新的视角对公司并购的动因进行了审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够成熟,投资者的理性层次较低,管理者的非理突出,两者的结合很可能导致公司的非理性并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引入行为金融理论加以研究,对我国监管主体和市场行为主体都有重大意义。

[1]张新.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金融研究,2003,(8).

[2]艾青.企业并购的动因与理论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

[3]余明桂.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激进负债行为[J].管理世界,2006,(11).

第6篇: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范文

“金钱”游戏与运算法则

金融和经济,感觉上似乎是交叉的专业,其实,从学科属性来说,金融学专业是经济学学科的一个分支,从属于经济学专业。通俗(但不是非常准确)地说,金融学专业研究的是一个与金钱打交道的数字游戏,经济学专业研究的是社会经济运行的计算法则。

经济学专业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学科领域,收入、失业、通货膨胀、消费、出口、政策调控等都属于经济学的范畴。经济学能帮我们解释很多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肯德基餐厅大家都不陌生,它们的各种优惠措施,如发放优惠券,常让大家觉得划算,但很多人可能没有去思考,肯德基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人会说,促销呗!也有人会说,图个好口碑,也算是给肯德基打免费广告。其实不然,这里藏着更大的经济学秘密。我们以肯德基优惠券为例,在一定时期内,肯德基会对优惠券的回收情况进行统计,哪种优惠券回收得越多,说明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反之,则价格弹性越小。弹性大的产品,说明顾客消费可有可无,而弹性小的产品,说明顾客消费是稳定的,于是,弹性小的产品就可以涨价――这便是肯德基的涨价策略。当然,你还能学到很多有意思的经济学法则,在日常生活中很实用、很有趣。如“羊群效应”、“大树法则”、“劣币驱逐良币”、“丛林法则”、“口红效应”等。如“羊群效应”就是说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它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在某个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金融学则主要是一个与货币相关的专业,它直接指向货币。如何购买股票、上市公司的股票如何定价,黄金是否能够保值增值、存款储备金率上调、买房时向银行贷款多长期限最划算,银行卡为什么要收取年费等,这些都是金融学的范畴。我们知道,1997年亚洲发生了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又发生了金融危机,这两次危机的导火索是什么呢?这就需要用金融学的知识来分析。原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因为泰国中央银行放弃了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体制,改由市场浮动决定汇率,导致泰铢对美元的汇率大幅下跌和泰铢贬值。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则是因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信用等级较低、无法按期偿还的房贷使得银行濒临破产。总体来说,金融学的主要内容是针对金融货币流通在市场上的经济活动,如期货、股票、债券、保险、银行、风险投资等。

经济学偏理论金融学偏实务

大学里所见的经济学专业一般是基础学科,主要偏向理论分析,其涉及的面很广,所以一般不针对具体实用的经济学科领域。其培养的是掌握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工具,会分析各种经济现象、经济运行本质的理论型人才,如政策分析、现象解读是经济学专业学生最擅长的工作内容。金融学专业是研究经济领域中金融工作的实务。所以,同一个经济现象,用经济学的眼光和金融学的眼光来看,着眼点是不同的。如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飙升现象,经济学眼光更多关注的是CPI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对企业、居民生活的影响,如货币购买力下降,财富重新分配,有些小型企业将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大型同类企业吞并。而金融学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投资(理财)以抵抗资产严重缩水的风险,通货膨胀导致存贷利率上调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等。

与经济学专业用经济学理论阐释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论性教学不同,金融学需要用你所学的知识真正投身到金融实践中,如怎样选择股票、上市公司如何定价、如何进行公司的并购、怎样完成证券报表分析等。在金融专业课上,讨论活动和模拟操作是家常便饭。国家的每一项经济政策出台,都会成为第二天讨论的热点。比如说,在“资本市场和投资”课上,要求大家对某一支股票或一个投资组合做详尽的分析和估值,并据此拟定交易策略,评选最佳股票交易提案。记得我在一次虚拟的证券交易中,开始以买卖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为主,有一段时间还排名第一。后来,“鬼迷心窍”,我看中一支以色列新上市的生物股,大量买进,同时大量卖空另一支我不看好的美国生物股,并构建了一个模型计算二者的相关性,想做一个低风险的套利交易。没想到,两支股票的走向和我的预测完全相反,业绩排名也就飞流直下。这件事给我两大教训:一是不要投资自己不熟悉的股票;二是尽信模型不如不信模型。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些实验操作,一个学期下来,对整个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无论是经济学还是金融学,数学、英语是学习经济学类专业的基本工具。英语主要是应对国际金融市场,时刻以国际市场出现的情况分析所在行业和地区所受的影响,真正做到未雨绸缪。数学则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计算工具。当然,金融学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更高,它需要依赖数理和计量工具进行相对精确的分析,很多学校选用工科数学作为学习内容。

就业互有交叉,金融优于经济

经济学的就业面比较宽,没有严格的限定,有些专业要结合学校背景和个人能力看,才能知道其就业前景。进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等)、咨询行业、政府部门、公司企业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共通之处。特别是知名学校毕业的学生,更没有什么限制,只要是经济类的,都能得到各类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面也相对其他专业广。不过,经济学作为我国最早开设的经济类专业,近年来,普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比较严峻,主要原因一是大部分比较理想的职位对学历要求较高,二是经济学虽然课程设置“广”,但存在专业技能不“专”的弊端。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在广泛学习的同时,要力争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参加报关员、注册会计师等考试,为将来的就业找好突破点。

第7篇: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范文

这种悲观论调,必须从一个行为金融学的说法讲起。行为金融学有个观点认为,人们并不是风险厌恶,而是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的,即人们在投资时,最大的顾虑不是风险,而是损失。

比如,股民在炒股时,股票涨了,要抛掉可能有点舍不得,很多人都希望最后再来一个涨停板。还有一种情况呢?是股票下跌,舍不得“割肉”,希望回本,哪怕回一点再抛。因为,抛掉就意味着损失变成了现实。

这种实现“浮亏”,比实现“浮盈”更难的心理状态,就是一种损失厌恶。另外一个损失厌恶的例子是这样的。

一位普通白领,他被骗子骗了10万元产生的痛苦,和他赚了10万元产生的快乐,这两者是不对等。从常理讲,两者的“感情效用”方向相反,但“绝对值”应该一样。但现实中,前面一个痛苦的量,要远远超过后面一个快乐的量。

损失厌恶的逻辑,其实可以用来解释当今全球治理的某些现象,比如西方部分国家的高福利。在一个正常国家,过低的福利肯定是不好的,它会损害“人力资本”。但过高的福利同样不好,它会增加企业税收负担,让企业不愿投资和创新,乃至资本外逃。

在一些济深度衰退的国家,当国民享受了高福利之后,他们开始对损失深恶痛疾,他们都是“深度损失厌恶者”。如果拿掉福利,不但是政客失去选票,甚至可能是社会出现动乱。这并非不可能。

至于削减福利搞改革,其所带来的收益,一是太遥远,二是“收益”本来就没有“损失”来得重要―这正是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的。因此,这个经济体只会用高税率维持高福利,福利支出越来越大,企业成本越来越高。于是,“刚性衰退”难以避免。

相反,那些长期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福利水平的国家,则是另外一番场景。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每年的全球富豪排名中,只有弹丸之地的瑞士,亿万富豪的数量经常超过欧洲大国。背后原因是,那些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的相当一部分富豪都会移民瑞士,或者把资产转移到这个相对低税的国家。

目前为止,瑞士依然是欧陆发达国家中少数没有实现全民医保的国家。但就是这样一个到处是山地,举国都是“山民”的小国,却成为了英美体系之外,最强大的资产管理中心之一。

此外,瑞士既不愿意加入欧盟,更不愿加入欧元区。似乎,这些富裕的“山民”并不愿意对地中海沿岸的“欧猪朋友”进行转移支付。

同样,美国是另外一个没有实现全民医保的国家。特朗普对奥巴马医保不以为然,而现在又祭出大减税的计划。他的减税中,最狠的是将公司所得税从35%降到15%。这在美国经济,乃至西方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将是一次颠覆性的事件。

当然,特朗普的减税计划还有繁琐的立法程序,不一定能够变成现实,但这至少说明,西方人开始认识到了高福利和税率对经济的“决定性”影响。

事实上,我并不是反对国家“善待”国民,而是说“善待”的方式很重要。高福利真正的问题不是“惯坏”国民,而是“国家强权”,而这种“强权”深度伤害经济。国民福利是二次分配,即国家利用税收强权从经济发展中拿走“蛋糕”,然后分配给国民,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国家权力的不断强化。做大政府,挤压市场。

第8篇: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范文

在交易中投资者经常要面对这样的决策困境: 如果停止投资, 前期的投资成本收益都无法挽回; 如果继续投资,有可能挽回损失, 也可能继续损失。大多数投资者往往因为不愿意放弃前期投资, 不愿意承担已有损失而选择在大概率风险下的追加投资。大量事实证明,决策者这种行为最后不仅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也通常会使企业陷入困境。这种选择被称为恶性增资。Conlon and Parks (1987)的调查表明, 国外有38%的信息系统项目存在恶性增资。而在中国(Chow, 2000), 接受调查的93%的经理人承认自己的企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增资现象, 其中56%的管理者认为恶性增资现象比较广泛。恶性增资是一种常见的投资选择,并且显然是有悖于理性投资原理的。但为什么现实中仍然有大量的投资者进行恶性增资?本文将通过行为金融学中部分理论对该现象的成因进行解释,并提出初步的治理思路。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础理论

行为金融学的核心理论是前景理论,在这个理论上逐渐衍生出了心理账户、心智成本以及认知偏差理论。

(一)前景理论前景理论认为决策时人们关心的并不是财富的绝对水平,而是相对于某一参考水平的变化,即相对水平。人类的感觉机制是与变化的估计相协调的,并不是与绝对量的估计相协调的。决策的过程基本上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编辑阶段和评估阶段。在编辑阶段中,人们将根据选择结果建立适当的决策参考点, 大于参考水平的部分被编辑为获得,低于参考水平的部分被编辑为损失。参考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既可以是决策者现有的财富起始值, 也可以是决策者在对未来的预期基础上,渴望达到的财富水平。因此,参照点的变化就经常影响人们对同一个决策结果的看法。在评估阶段, 人们根据损失和获得的不同心智运算过程进行估价,不同概率的事件的决策权重是不同的,因而做出最终的选择。卡尼曼在前景理论中提出了价值函数这一概念。价值函数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其一,价值函数是人们在决策行为时对于某个参照点的相对得失的详细说明,因此人们的“得与失”是个相对概念。人们对某一决策结果的主观判断是相对于某个自然参考点而言,而不是绝对的财富值。因此,参照点的变化会引起人们主观估价的变化,人们更关注的是围绕参照点引起的改变而不是绝对水平的变化。其二,价值函数的曲线是一条近似“S”形的曲线,反映了价值曲线的边际递减特征。其三,等量的损失比获益对人心理感受的影响更大,因此在决策的时候人们尽量避免损失,其表现在价值函数曲线上,损失曲线的斜率比获益曲线的斜率更大。详见图1。

(二)心理会计心理会计是芝加哥大学教授泰勒1980年所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往往不能对复杂事态的全局进行周密的考虑,而是在心理上无意识地将把每一项决策分成几个不同的账户。同时,对于每个不同的心理账户,投资者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并作出不同的核算。人们习惯将不同来源、时间、用途的货币视为独立性很高的不同物品,并在心目中按不同的账户分开记账。泰勒认为作决策时,潜在的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与显在的经济学计算规律矛盾的规则。心理会计账户与传统的会计账户不同,其本质的特征是非替代性,也就是不同账户的金钱不能完全替代,这使人们产生“此钱非彼钱”的认知感觉,从而导致非理性的经济决策行为。

心理会计的核算规则与前景理论符合。我们假设两个事件X、Y(多事件以此类推),记做(X,Y);根据价值函数的凹凸性,我们很明显能看到事件合并进行判断人们所产生的效用小于于分开判断时所产生的。故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面临得与失的时候,分开的效用和整合的效用将有规则的变化。因此,根据函数图我们推导出以下四个结论:

两个收入账户要分开,即V(X+Y)

两个损失账户要合并,即V(-X-Y)>V(-X)+V(-Y)

损失小,收入大要合并,即X>Y,有V(X)+V(-Y)

损失大,收入小要分情况讨论:

当X

当X>Y时,V(X-Y)>V(X)+V(-Y)

(三)心智成本 心智成本是指经济人为达到最大效用所需要进行的理性计算。这种理性计算需要经济人去深思熟虑并且耗费心智,如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分析信息,需要进行成本和收益的配比,判断和推理,对新旧信息进行协调,使其认知达到一致,最终能够作出决策。但这个过程中地“深思熟虑”和“心智耗费”并没有记录到实际的成本中。

新古典经济学假设社会人为完全理性人,因此他们的心智成本为零,意味着无需支付时间、努力和资源等便可以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然而,社会人并非完全理性,当有限理性影响决策,意味着处理信息产生不可能轻易地完成,于是便产生了约束效应,只能依靠启发式推断进行判断。因此有限理性是心智成本产生的根源。图2是理性与非理性决策模型。图2表明心智成本与理性决策呈正相关,与限制理性呈负相关。

三、恶性增资现象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笔者将基于行为金融学里最核心的前景理论,结合从该领域里衍生出的心理账户、心智成本两个理论对恶性增资起因进行解释。

(一)基于心理会计的解释在具体的投资活动中,决策者在对一个已进行了初始投资,但将面临损失的项目进行后续决策时, 由于发生了最初的投资,即沉没成本。但是继续投资所能带来的收益将会大于初始投资,尽管风险很大,能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此时决策者的内心便针对该项目设置一个专门的投资账户,一个收益账户。初始的投资金额可视为从该账户中的一笔支出,当继续投资时,该账户继续增加支出,但如果该项目一旦成功,将有一笔不菲的收益,因此决策者又会在收益账户记录一笔收益,且金额大于所支出的成本,不过这个账户因为风险极大,有很大的概率成为坏账。根据上述第三个结论“损失小,收入大要合并”,设X=风险极大地未来收益, -Y=投入的成本,即X>Y,有V(X)+V(-Y)Y,所以根据价值函数,V(X-Y)在参照点右方,所以其效用值是正的。所以决策者通常会选择将心理账户合并。也就是说,决策者考虑时主要以两个账户的数字为基础,仅仅简单地进行了加减,而忽略了风险、环境等相关重要因素。因此,决策者通常会选择继续投资,最后导致了恶性增资现象。

(二)基于心智成本的解释当心智成本大于零时,有限理是思考成本约束下的最大化行为。由于心智是一种稀缺资源,其稀缺性导致了经济人对心智的节约与配置。所以通过节约脑力资源,对情感、感觉、习性以及前例等手段的依靠可以视为对思考成本的节约。在这种情况下,决策结果依赖于它的信息内容。决策人可能会在无意中用到它一直存在大脑中的以前知识经验来做决策。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决策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理性计算成本十分昂贵,人们有降低心智成本的倾向。运用情感、满意进行决策不失为一种简化、节约成本的思维行为。理性地考虑决策意味着决策的准确性增加,使结果尽可能地朝自己有利化。但是伴随的是心智成本的增加;非理性决策则会导致失误的风险增加,但是心智成本会降低。决策人选择哪种类型取决于他们的偏好、以往经验以及项目所处环境和预期收益。决策时,经济人将会把理性思考所需付出的心智成本与有限理性时作出的决策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比较权衡。决策人之所以出现不理性的行为,是由于理性考虑的成本太高。

所以,当一个项目的收益和风险均极大时,此时的环境是复杂和高不确定性的,决策者对该项目进行认真考虑会产生极大的心智成本。于是导致他进入有限理性的状态。只凭着过去的经验和感觉,以及一种侥幸的心理对该项目进行决策。把希望寄托在小概率的事件上,继续对高风险项目投资,导致了恶性增资的发生。

四、恶性增资现象的治理路径选择

恶性增资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资本项目决策和投资行为中,不仅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社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 如何有效地控制决策者的恶性增资行为, 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最早提出恶性增资控制程序的是Brockner和Rubin(1985), 他们分别试验了几种管理程序以判断哪一种在治理恶性增资方面更有效。Keil(2000)从分析恶性增资的程序入手提出了针对IT 项目不同阶段的治理建议。在近几年研究给出的恶性增资治理方案中, 具体的措施包括: 根据决策程序来评价管理者,而不是决策的结果(Staw,1992),设置资金支出上限(Tan&Yates,1995) ,提供关于初始决策以及未来投资的明确信息(Ghosh,1997),为管理者创造有效的道德环境(Rutledge,1999) , 设定项目的最低报酬率(Cheng, 2003);采用先个人决策再集体决策的形式(刘青,2007)。

笔者认为以上的治理方案,大部分是根据从外部观察到的现象来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以达到对决策者恶性增资行为的限制,而对投资者的认识和能力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探索尚少。控制恶性增资现象可以先从决策者内部的心理情况进行研究,比如从心理账户、认知偏差、首映效应方面等了解决策人在不理性决策时的真实想法。在设定控制方案和机制时,主要从决策者的认知风格、感觉机制、个体动机和情绪入手。更多地以决策者的心理因素为基础变量设立相应的控制机制,再辅以外部控制机制,达到控制恶性增资的良好效果。

另外恶性增资现象发生在资本项目的追加投入环节,因此要降低其发生频率,可从投资项目起始环节着手加以治理,防患于未然。如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充分掌握市场信息与环境变化态势,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盲区;利用市场中介机构专业与智力优势提供客观公正的咨询报告和投资建议等路径避免决策者个人情绪、偏见、固执与独断导致起始投资失误,降低和消除潜在状态的恶性增资现象与行为。

由于目前对恶性增资控制机制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学家对于恶性增资的研究大部分处于描述性阶段,还没有清晰的方法来探求投资者内部心理的因素,很难进行数量化模型处理, 做不到精确分析。这一领域必将成为行为金融学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志远、刘超:《基于实验研究的恶性增资行为解释: 自辩理论还是前景理论》,《中国会计评论》2004年第2期。

第9篇:金融学财富管理方向范文

投资银行

随着更多的基金项目和基金管理公司的产生,社会需要众多的基金管理人才,基金经理就是这一行当中的高层次人才。其职责大致可分为:负责某项基金的筹措、负责基金的运作和管理、负责基金的上市、上市后的监控。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其职业的前景看好。基金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又以基金经理需求最大。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基金经理并不容易,一般要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有风险控制专业知识背景,还要具有较强的多学科、多行业分析判断能力,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必须的。

但是证券、信托、基金这三家均存在行业系统风险因素,赚钱相对较易,短期回报较高,但风险亦大,且按真正的企业管理机制运行。在投行业有一句话是“公司 80%的利润是由不到 5%的员工所创造的”。如果想在专业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建树,在这一行业做是极佳选择,很多基金经理、投资银行经理人员都年薪过百万。

难点是学历要求在逐步提高,最低要求硕士学历,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对这些行业有兴趣,可以选择证券投资、金融市场、金融工程专业方向,如果是学财务管理、法律硕士专业(本科是金融经济)的,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代表企业:摩根、花旗银行(美国)、德意志银行(德国)、美银美林(美国)、摩根大通(美国)、瑞信、瑞银(瑞士)、麦格理证券(澳大利亚)、星展银行(新加坡)等。

咨询公司

经济预测分析人员的行业分布非常广泛,但一般只有各个行业中的跨国公司、大中型企业和政府经济决策部门、公共研究机构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该岗位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管理咨询人员主要是流向一些咨询公司,比如 IT 咨询、战略咨询、营销咨询、审计、上市辅导等。

代表企业:麦肯锡、罗兰贝格、埃森哲等知名咨询公司。

一般企业

任何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会有一些金融方面的工作,包括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汇总和报告、项目和部门和企业的财务预算和管理等。一些特别大的企业还有和专业金融机构相类似的工作。比如一些企业自己管理养老金,所做工作就和投资管理公司较相似。也有一些大型企业有自己内部负责企业兼并与收购的部门,与投资银行协调工作。企业内部的金融工作压力比直接在金融机构工作要小一些。如果你希望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家庭和有自己的私人时间,这或许是值得考虑的选择之一。

代表企业:各行各业。

保险公司

保险行业与商业银行的就业体验类似。在保险行业,逐渐培养起保险营销、风险管理经验之后,职业发展空间也依然非常大。虽然保险行业的工资回报可能不如投资银行那么高,但是其较为稳定,发展空间也不小,对于需要承担更多家庭责任的女生来说也是极好的选择。

因此,希望获得稳健回报的朋友不妨将保险行业作为一个选择来考虑。

代表企业:法国安盛公司(AXA)、德国安联集团(Allianz)、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up)、美国国际集团(AIG)、忠利保险公司(Assicurazioni Generali)等。

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