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农业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校农业实验站公共设施的设计要素
作为依托于高校的农业实验站,其公共设施设计的内容和方法都与普通的 农业实验站有所不同。多重要素影响着设计方案是否能够实现人与农业及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公共设施是否能为使用者带来更为美观、舒适、便捷的多重服务体验。
1.设计性要素。设计性要素主要包含了设施的功能,颜色,结构,材质及工艺等多种要素。首要的功能要素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基础,决定了设施的实用价值。其次的颜色和结构要素,承载了公共设施产品的美术概念。富于艺术感令人赏心悦目的公共设施往往更能获人青睐。最后的材质及工艺要素则满足了设施对于安全性,耐用性的要求,同时也对设施的量产化给予了支持。
2.技术性要素。技术性要素是高校农业实验站公共设施的强大支撑。不同于高校常规设计,农业实验站往往能获得更为便利的技术支持。诸如新能源,新材质,互联网新技术等都比普通高校更加容易导入公共设施的设计当中。例如通过光伏农业一体化供电的技术为农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提供电力支持,既完成了农业项目的研究,又避免了研究成果的浪费,自产自销,形成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3.地理环境要素。公共设施设计要因地制宜,这一点在高校农业实验站显得尤为突出。不同的作物有着不同的自然需求,不同的农业技术也有着相应的环境条件。有的要求采光,有的要求风力等等。对此,公共设施设计应从避免对相关农业实验产生影响的方面入手,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于避光避风沙等可能产生的需求进行设计考量。
4.其他要素。多为经济及政策方面的要素。公共设施设计不是空想,必须根据实际的经济条件进行构建。设计师在详细掌握实验站经济条件的同时,也应多方了解政府农业建设相关的优惠政策,以期在获取最大资源支持的情况下,为农业实验站提供最优的设计方案。
二、高校农业实验站公共设施的设计理念
如果说前文论述的种种设计要素相当于“砖瓦” ,那么若想砌一面墙乃至造一间房,就需要相应的设计理念。遵循一个合理的设计理念,往往有利于设计师裨补阙漏,避免因忽视某些环节而造成设计方案失败的局面。
1.功能性理念。前文所述,功能要素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基础。同理,功能性理念也在设计理念中占据着同等地位。功能性是公共设施存在的意义[1],没有功能性的产品也就无从称之为公共设施。实现这一理念,旨在于设施中体现其可识别度及可操作性。比如实用性的椅子,在考虑到美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确保它的功能,不能因为刻意添加所谓的“艺术设计”而模糊了设施功能性,导致用户的迷茫。另外,在农业科技的引入上也应有所斟酌,即便是融合了高新科技的设施,也应有可被大众接受的可操作性,不然无论构想如何天马行空,没人会用的设施也不过是一堆废品。
2.可行性理念。可行性理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要的是安全性能。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设计师在公共设施设计中贯穿始终的课题,也是可行性理念最重要的部分。不管是材质,尺寸,安置地点还是操作实践,无论哪个环节的安全性无法保障,设计方案的都将被彻底否决。其二是承前文所述的可操作性,使用的难易程度决定了设施是否可以在大众当中推行,这需要广泛的调研与测试结果作为支撑。最后是实现设计所需的物料条件,考虑到实验站面积往往较大,需要从成本、量产等多方面进行考察,以获得最为经济实用的可行方案。如果要求资源过于脱离实际,难免会沦为空中楼阁。
3.生态性理念。作为农业实验站,同时作为高校的农业人才培育基地,对于公共设施的设计更应该着眼于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在选材,制造过程,投放使用等环节中都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于环境的破坏。例如选用可降解材料,使用绿色能源,生态废料循环利用等等。另一方面,也可为公共设施采用整套的以绿色生态为主题的艺术风格,使整个园区富于整体性,成为学校,乃至地区的文化名片。
4.艺术性理念。对公共设施的设计应具有艺术感、时尚感。这是大部分公共设施设计所遵循的普遍原则。主要通过色彩,明暗的对比以及结构,造型的韵律突出产品的设计感。
三、高校农业实验站公共设施的未来展望
人类社会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身边每天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公共设施设计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随着人们的思想以及生活水平的进步,公共设施的概念和功能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2]。限于国情,我国近年来才逐步兴起各种农业园区及实验站,相较于国外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1.更多功能。作为高校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比如结合现在已初具规模的农业自动化,高校农业实验站的公共设施必将在未来为农业人才储备提供更多便利的功能。
2.更加生态。生态技术及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将促使高校农业实验站公共设施向着更加生态的方向前进。智慧环境的建设以及精准化的管理,将使农业实验站更好的转向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引领的资源化能源化发展模式。
3.更具?模。当前高校农业实验站公共设施大多存在专项设计,小批量生产的特性。难以推广的背后,显露的还是经济与科技硬实力的不足。而随着科技进步,高校农业实验站的公共设施也必将更具规模,形成以一站带动全校,以一校带动地区的绿色生态新模式。
最新农业局土肥站工作总结
在局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全站工作人员共同努力。20XX年度土肥工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三农”为目的,开创了土肥工作新局面。
一、认真搞好基本农田保护,切实抓好农业环境管理。保护基本农田是国策,农业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抱着对社会、对子孙负责的态度,我们依法依规进行保护和管理。
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民意识
针对我县基本农田逐年减少,农业环境逐渐恶化的现状,我们利用标语、培训等多种方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树立社会全员参与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环境保护的意识。
2、认真调查研究
对群众反映较多、较集中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茶恩青坪国土整理项目耕作层被破坏,经实地调查,我们写出“国土整理应重视耕地质量”一文,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根据文中所制定的改造方案进行整治好。河口三联整理区渗水漏肥问题,在调查后也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方案。
3、积极参与规划修编
今年是基本农田中长期规划修编年,我们积极配合国土部门工作,同时收集过去未收集到的耕地利用现状图和耕地利用规划图。
4、搞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
从农业投入品着手,设定柳桥村为生态农业建设试点村,该村全面推广复混肥和肥。
二、搞好肥料生产管理,维护肥料市场秩序。
肥料市场的纯净,是农业生产安全的基本保证,所以我们重点抓源头—肥料生产管理,协作执法大队搞好肥料市场管理。
1、抓肥料生产管理
对我县境内有规模的3家肥料生产企业,一是督促办理各种法定手续;二是不定期检查生产记录,促使各企业规划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2、公布肥料信息
春播期间,经肥料生产企业调查和肥料市场调查,发放了一期肥料信息。
三、积极推广土肥新技术
1、开展技术培训
上半年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对全县232个重点村开设培训班,培训村、组干部3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万份。
2、设立土肥试验
早稻在泉塘子农技站设立不同肥料对比和不同施肥量试验两个。
四、实施好两个项目
(一)标准粮田建设项目
本项目去年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和主要工作,今年重点抓好工程扫尾、验收、资料收集整理等。
1、工程扫尾
田间工程扫尾工作4个标段都在2月份完成,土化室建设经请教多方专家,设计方案,目前正在加紧施工。
2、验收
经市水利质监站主持,邀请县各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验收全部合格,其中c2、c3标段被评为优良工程。
3、工程结算
田间工程结算书全部进行了初审,目前已送县财政局内审。
4、资料整理
4个标段资料全部搜集齐全,基本整理完善好,只差工程验收书盖章手续。
(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该项目3月份申报,被农业部、省农业厅立项后,按照要求、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抓好早稻测土配方施肥
早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万亩,使用配方肥万吨,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万份,设立示范片22个,连片面积万亩,培训技术骨干44人,培训农民近3万人,发放技术资料4万多份。
2、工作人员培训
一是选送4人参加省农科院化验员培训;二是派出3人参加省农业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管理培训;三是对乡镇土肥专干培训,聘请市有关单位专家培训22个乡镇土肥专干,结合乡镇土肥专干的培训,编写、印发规范性技术资料8篇。
3、宣传发动
X月X日,县人民政府召集各乡镇的乡镇长、主管乡镇长、农技站长、土肥专干,对测土配方施肥进行专题研究。各乡镇在县工作会议后,分别召开了宣传会议。
全县出动宣传车22台次,书写宣传横幅22条,永久性标语200多条。
4、编制工作方案
针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量大,细化程度高、专业性较强等特点,制定了工作草案,经局党委集体研究,最后形成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发展现代农业是关键
传统的农耕时代,已经是遥远的过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发展现代农业则显得格外重要。而现代农业就是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改造中低产田,加快农业标准化种植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健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推行农业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所共知,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和重要的生活保障。因此,稳定并完善土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的必须选择。
但是在农民人均耕地面积1.45亩的关中地区,要依靠这点儿土地发家致富是不可能的,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要破解这道难题就必须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依法加快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也就是说每个家庭所分得的承包土地经营权,名义上仍然属于这个家庭,这个家庭可以将这个经营权进行流转,从而获得流转经营权带来的相应收益。流转后的土地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集中连片种植,从而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承包流转后的集中连片土地的农户可以靠此实现生活宽裕。这样既稳定了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确保了流转土地经营权农户的基本生活,维护了农村稳定,也为这些农户离开土地从事其他产业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实施现代农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依法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首先是进行土地规划(主要用于现代农业)。按照土地自然形成的条块,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由自然形成的整片土地的各村民小组共同协商,对该片土地整包规划,整包开发利用。规划利用要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和对该地区的整体规划。其次要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推进。整包规划的土地,其承包经营权在相关农户,要引导、宣传农户自愿参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对自愿参与流转农户的土地要按照其亩数和土地品质及近几年来土地收成情况,合理估测全年粮食产量。在此基础上,协商每年有偿的粮食数量或按每年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折合的现金数量。并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合同中除了有偿流转的条款外,还要加上如果需要帮工优先从流转农户中选用的条款。对不愿意参与流转的农户可在其他地块与愿意的农户对调土地。再次对流转土地进行招拍。按照该片土地的规划,公开对流转土地承包开发权进行拍转,拍转对象不限定在该片土地所属的村民小组内,但是在同等拍价的情况下,流转土地的农户具有优先权,其次是村民小组内的农户,然后是行政村内的农户,最后是行政村外的农户或其他自然人。拍转期限以10年为宜,最少5年,这便于竞拍者作长期投资,作长远打算。
同时,要着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此,首先要科技包扶。各地县政府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为整包开发的农户提供全程的科技支持,明确专人包扶,免费检测土壤成分,根据土壤成分提出粮种配方,同时根据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施肥配方、施药配方等,使整包开发的土地能够按照农业标准化种植,确保粮食生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其次要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关中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数农民是靠天吃饭,能够灌溉的土地有限,而灌溉多采用大水漫灌形式,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政府要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整包开发农户,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兴建集雨水窖设施和采用节水灌溉设备,把整包开发的土地变成旱涝保收的粮仓。其次,要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减少务农人员的比重。要切实兑现国家农机补贴政策,鼓励整包开发的农户积极购买农业机械,提高农业作业速度和水平,减轻农业劳作的强度,为深度开发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也为逐步减少农业人口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这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民增收是目的
党的农村政策只有一个:就是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陕西省出台的一系列劳务输出配套政策,积极组织实施劳务输出工作,特别是对流转了土地使用权的农户要认真进行登记,要根据性别、年龄、特长和劳务输出愿望等进行分类造册、登记在案,同时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以便有组织地实施劳务输出工作,确保每户流转了土地使用权的农户有一至两名劳动力转移输出出去。这里要注意:年轻人劳务输出的去处重点在外省、在沿海地区,年纪较大的人劳务输出的去处重点应该放在就近的关中城镇。因此,关中地区的各级政府要出台有关政策,即本辖区的各单位在劳动用工上要优先使用本地区的劳动力,特别是适合农民工的岗位要优先安置流转了土地使用权的农户。这对确保农村的成功和未来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要积极开发公益型岗位,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关中地区有中心城市8座,建制镇405个,城镇化水平达到40%,这为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从关中城镇群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城镇存在脏、乱、差的状况(尤其是背街小巷),绿化覆盖率较低,城镇管理水平较差,人居环境亟须改变,这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因此,各级政府要建立目标,健全机制,确定专人,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才能取得长期效果。那么这里面可开发的公益型岗位一定不少,除了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外,应该主要用来解决农村愿意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农户的就业问题。城镇道路的养护、绿地林木的种养护,也都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安置流转出来的农户。同时城镇里面的大商场、大饭店、大宾馆也有农民工可干的工作,有关部门不妨有组织地进行开发用来安置这些农户。
另外,围绕关中城镇群,开展“一村一品”工程。“一村一品”工程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狠抓农村经济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关中农村要立足关中城镇群,树立配套城镇、服务城镇和城镇人的思想,开展“一村一品”工程。首先政府有关部门既要掌握城镇群需要什么配套、需要什么服务、城镇人需要什么服务,还要掌握农村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文化民俗资源等情况,取长补短,引导、开发、培植、服务于城镇群的“一村一品”工程。比如:根据城镇人的饮食需要,培植种养业,养猪、养鸡、养肉牛奶牛、养兔子鸽子、养鱼蟹虾青蛙等,种植杂粮、豆子、蔬菜、水果等,当然培植种养业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这样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一村一品”工程才能发展壮大形成规模,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渠道。还可根据城镇人对改善环境的需要,培植花卉苗木业,用花卉盆景装点装饰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根据城镇人的文化旅游需要,培植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生态农业游、瓜果采摘游、农耕体验游、民俗文化游等,并配套以品尝农家饭菜,使城镇人节假日有个好去处,农民有个好收入。当然,也可根据城镇产业发展的需要、基础建设的需要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开发培植“一村一品”工程。总之,要下大力气、想方设法开发“一村一品”项目,使之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整治村容乡貌建设生态家园
农民生活质量如何,与农村卫生环境不无关系。因此首先应重视做好村庄的远景规划。建议关中各地的县政府,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帮助村庄制定高起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远景规划。这是村庄建设的目标和蓝图,是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因此,也应该成为全体村民共同的念想。这是建设整洁美好家园的前提。
其次要抓好村庄道路的硬化。农村道路大多是土路,一遇下雨下雪就泥滑不堪,不仅影响老百姓的出行,进而影响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也直接影响村容村貌。因此,硬化村庄道路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首选。目前,政府出台了农村道路建设资金补贴政策,但对某些农村而言,自筹部分仍然有困难。这就需要村干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以资源换资金解决这些难题,推进农村道路建设,为建设整洁家园奠定硬件条件。
同时重视抓好沼气池建设。沼气池建设对解决农村生活用能、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治理畜禽粪便造成的面源污染、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五”期间,陕西省户用沼气池建设总数达到37.5万口,占到全省农户总数的5.3%,2006年又新建户用沼气池15万口,累计总数达到52.5万口。2007年全省户用沼气池建设的任务是20万口,比前几年建设总数的1/3还强。但是,仅靠户用沼气池还不能完全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粪便污染和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等问题。还应该建设规模更大、众多农户共用的沼气池,这样的沼气池不仅可以处理人畜粪便,还可以处理庄稼秸秆、落叶、瓜果蔬菜等生活垃圾。这样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供生活用能,还可以为生态农业提供有机肥料,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有关部门不妨就此加以研究,进行示范试点。
另外要积极开展绿色家园建设。目前陕西省围绕新农村建设实施的以庭院、村庄、路渠绿化和村周一片林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工程已经启动,102个试点村的作业设计方案全部完成。关中地区未纳入试点村的村庄,应该参照试点村的作业设计方案,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制定“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工程方案。庭院林木应以果木为主,配以花草等观赏性植物。村庄应以观赏性林木为主,并点缀必要的花草植物。路渠和村周应以用材林木为主,即可获得经济效益,又可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绿化所需的种苗应统一供应,管护可实行村庄绿化与路渠、村周林木捆绑式责任制,林木收益与管护效果挂钩的办法。
当然,结合陕西省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的现状,关中还要加强集雨池塘的建设。这对村庄绿化和农作物灌溉都有好处,这样的集雨池塘还具有湿地作用,对调解局部小气候有很好的作用。建议大的村庄(800户以上)应设计两处集雨池塘,小的村庄(500户以下)有一处即可。下雨时,能使全村的雨水都流入集雨池塘;下雪时,可成为全村堆放积雪的场所。
该县的主要做法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因地制宜,推行择优选项,竞争立项,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一是严格执行项目申报条件,“宁可少些,也要好些”。对把关不严、滥竽充数、申报不优的一律“拿下”。二是科学规划。在项目安排上,以水系流域为主进行规划、设计;聘请有资质的市水利设计院和县水利局总工程师等参与设计,编制扩初设计概算,做到设计有图纸、有负责人,项目执行中不走样。并聘请了工程造价公司进行工程预算、决算,设计方案一经审定,就严格执行,不随意变更,不搞“照顾项目”、“人情项目”。三是创新模式。在项目区实施稻鸭共养、频振杀虫,以虫养鸭,以鸭除虫,促进了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健全机制,创新管理。加强资金运行和项目建设全程管理,确保项目工程、基础设施、农田林网等农发资金有效使用。一是坚持项目建设“五统一”原则。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物资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保证了开发项目建设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二是坚持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在加快工程进展上,采取大兵团作战和专班施工相结合。对机耕路、开挖沟渠、平整土地等土方工程集中突击;对于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工程,实施招标及拟标承包制,承包给专业队伍施工,达到了质量好、工期短、材料省、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三是坚持项目建设目标管理原则。在施工质量把关上,组织有技术专家参加的工程技术督办指导小组,分片住在每个项目区,对工程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施工管理上,先规划设计,后按图施工,先完成土方工程,后做好硬件配套。每一单项工程完工后必须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结账付款;每一单项工程必须落实一名乡镇责任人,实行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定投资、定奖惩的目标管理。四是实行工程监理制,加强质量的跟踪检查。该县聘请县水利局高级工程师以及各镇水利人员参加工程监理。对砼管渠,还聘请县质检所进行现场质量检测和验收。五是实行大宗物资政府采购制。袁港项目区目前在建的近4公里预制砼管渠的网管集中政府采购,把住了质量关,节省了投资成本。六是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制,建管结合,发挥项目永续效益。2005年两个项目区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项目工程管理,镇、村两级分别签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人,明确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工程永久发挥效益。七是实行“浠水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公示”。公示开发任务、投资规模、开发效益、项目名称、建设时间、建设地点及主要建设内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等。八是按项目管理资金的原则,实行县级报账制;严格执行“三专制度”,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突出重点,增强质效。坚持集中资金办大事,突出重点抓关键。充分利用当地农民会种蔬菜和养鱼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花大力气,采取抬田改土、降低地下水位,裁弯取直港道,改善了生产条件;加固港堤,进行田间格局配套建设,使这里旱涝保收,成为高产示范区;修建渠道、提水泵站和排水泵站等设施。从而,整体提升了农发质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为发展避灾农业,建设抗灾农业起到了样板作用。
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灾后农村基础设施和住房重建的重要途径,是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村社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省建设厅将我县柳树镇竹林村、金华镇上方村、瞿河乡金龟寺村、明星镇五通桥村、金鹤乡才子村列入省级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按照《省建设厅关于切实抓好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川建村镇发〔**〕203号)要求,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体要求,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规划建设为动力,以治理村容村貌和开展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为载体,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住房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的,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各项工作。
二、组织机构
成立射洪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县政府办纪检组长
**县规划和建设局局长
**县城乡规划局局长
成员:县目标办、县政府督查室、县农办、县国土资源局、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环保局、县卫生局、县林业局、县旅游局、县畜牧食品局、县农能局、县爱卫办、**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规划和建设局,由县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李伟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三、工作原则
结合灾后农村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农房修缮加固,确保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顺利开展。本着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环境治理与创造灾后农村住房重建条件,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村新型社区基础配套设施,保护林盘资源,培育农村支撑产业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引导,节约土地,扎实有序地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四、工作目标
通过治理,试点村要达到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成为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特色突出、生活舒适,充满活力的村庄。
五、治理内容
(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结合当地实际,修建符合要求的村内主干道和户通道路,完善供排水、能源、通信、电力等基础,修建村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治安联防室、便民商店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配套路灯、绿化、健身等附属设施;广电、通讯、电力安装规范,进村入户。
(二)治理农房院落。在开展“两池六改”和“六清四化”工作的基础上,拆除乱搭乱建房屋和残垣断壁,统一围墙、建筑风格,清洁墙壁,整理屋瓦,清理院外林盘,填埋粪坑灰池;柴草农具杂物分类整齐堆放,做到院外风格一致,院内整齐干净,室内清洁卫生。农房重建的设计风格要与川西民居风格一致,与周边建筑协调统一。
(三)整治村容村貌。以治理“脏”、“乱”为重点,推行柴草农具入户进屋措施,治理乱堆乱放现象;改变家禽满村放养习惯,改为院内圈养,解决村户院落粪便满地问题;修建垃圾池、垃圾中转站,配套垃圾清运制度,改变房前屋后堆放垃圾的不良陋习;疏浚沟渠河道,清淘堰塘垃圾淤泥,建设生产、生活污水沉淀过滤和净化设施,实现水流干净清亮,村容整洁清爽。
(四)民居建设。对试点村内的木质穿斗结构、小青瓦坡屋面、三合或L型布局为特征的传统农家院落采取维护、修缮措施,对风貌不协调的农居要按照当地民居风格进行调整,要做到与当地的古建筑风貌、人文环境和地域特色相一致,与历史建筑风格一脉相承,充分展示历史的、真实的农耕文化气息。
六、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4月25日至**年5月25日
在已确定农村环境治理试点村的基础上,做好试点村的调查摸底工作,明确治理目标和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完成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同时进行宣传动员,全面部署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二)实施阶段:**年5月26日至**年11月30日
按照治理目标、内容和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规划设计方案,根据各试点村的治理工作计划,缓急有序地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在**年11底顺利完成。
(三)验收考核阶段:**年12月1日至**年12月15日
县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形式对5个乡镇试点村的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完成情况进行验收考核。
七、工作措施
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任务重、综合性强,各试点村乡镇要紧紧围绕灾后农村住房重建、修缮加固实际,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注重实效;相关部门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在充分尊重农村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使治理试点村的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整合力量,组织专家分析并解决治理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各试点村乡镇为试点村环境整治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抓好治理试点工作的落实,每月底前将治理工作进展情况书面报送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四结合”。
1.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灾后农村住房重建、修缮加固相结合。以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为切入点,加快试点村道路、沟渠、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鼓励受灾群众在原有宅基地和房屋上重建和维修,避免异址建设,占用耕地。
2.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农村集中居住区、农村新型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相结合。对试点村内已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村新型社区,要配套完善道路、沟渠、垃圾池、沼气池、通信等基础设施,满足社区功能要求,提高其环境承载能力和居住凝聚力。
3.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林盘资源保护相结合。对试点村内已纳入规划保护的林盘,一是要加强聚居型林盘道路、供水、排污、电力、能源、通信和卫生等基础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提升林盘内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二是要保护生态型林盘的树木和植被,禁止砍伐、移栽和买卖林盘内竹林、树木,挂牌保护古树名木,维护林木树种的多样性,治理林盘周边的河流、沟渠,保护林盘整体的“田园风光”景观和生态系统。
4.坚持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各试点村要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立足自身地域条件、资源特点和产业布局等实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地处城镇、风景名胜区周边及河流沿岸等生态环境较好、林盘规模较大、传统民居保存较好的村庄,要充分利用其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厚的农耕文化资源,通过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环境、卫生、房屋的治理,增强接待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场所,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休闲度假,体验农耕文化气息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对其余村庄要积极探索,整合现有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发展适宜小型化生产的庭院经济、苗圃园艺、反季节蔬菜、水产牲畜养殖、中药材等特色生态农业,并加以科学规划和引导,不断凝聚产业力量,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使农村经济逐步走向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的特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把握治理重点,突出治理效果。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综合性强,各试点村乡镇要从灾后农房重建、修缮加固实际出发,把握轻重缓急,明确治理重点,由易到难,逐步推进,从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密切的路桥沟渠、拉圾清理、污水治理等方面入手,突出治理成效,解决与农民利益密切联系的基础公共配套设施缺乏问题,使农民切切实实得到实惠,为争取农民积极参与治理打下基础,提供动力。
三)协调部门分工。相关部门从自身职责出发,在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有序推进治理各项工作。
县规划和建设局牵头抓好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试点工作,协调试点村乡镇与部门之间相关事宜,为试点村镇房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试点村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的指导协调工作;
县城乡规划局负责村庄人居环境规划方案的编制审查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村庄道路修建、路标设置工作;
县水利局负责河沟堰塘等水利设施和农民饮用水水源规划建设工作;
县农能局负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清洁能源使用的指导工作;
县畜牧食品局负责畜禽、水产养殖的技术指导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本级财政经费落实和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
县环保局负责污染源治理和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指导监督工作;
县林业局负责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绿化树种选择栽培的指导工作;
县卫生局负责对试点村卫生院提供业务指导。
县旅游局负责试点村内乡村旅游、农家休闲开发规划指导和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县爱卫办负责改水、改厕、改圈、改厨的卫生达标和灭“四害”的指导工作;
县农办负责对试点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业务指导。
县目标办、县政府督查室负责将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2016年5月21日,重庆市首届青少年创客嘉年华活动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鹅公岩小学举行。这是重庆市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成立4个月来的首次大型活动,吸引了市内外400余人参与,为我们感受重庆中小学校涌动的创客浪潮,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机会。
人人皆可创造,
创客教育成就天赋精彩
鹅公岩小学是本次青少年创客嘉年华活动的承办学校。该校与创客教育的结缘,是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与现代化的硬件设施有机融合的结果。
鹅公岩小学于2012年改扩建后,成为一所高起点、高规格的学校。学校在何军校长的带领下,确立“让天赋成就精彩”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核心的“小天鹅”课程体系,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未来、走向世界”之人。
学校从肯・罗宾逊、加德纳等专家的理论中受到启发:“天赋”是每个人具备的潜能与个性,要让每个学生的天赋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学校把创客教育作为“小天鹅”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
学校基于教室空间充裕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向上级部门和社会机构寻求资源支持,打造了功能齐备的“天赋创意坊”校园创客空间。天赋创意坊中,不仅设有体现时代科技元素的机器人创作室、物联网体验空间、3D小创客屋,配置了先进的3D打印机、电子创意模块、机器人实验模块等教育和实践器材,还设置了贴近学生社会生活需要的生活技能训练区、艺术设计实践场地,配置了供水系统安装、家具安装、厨艺创新和美工创意、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器材。通过创客空间建设,全方位地为孩子们提供实践、合作、创造的空间、平台和资源,发现孩子的天赋、发展孩子的天赋,让不同天赋的孩子都能成为具有创新潜质的“小创客”。
学校的阿尔法机器人,不仅会自我介绍,还会唱歌、跳舞、劈叉,这些动作均由学生自行编程实现。
“对于创客教育的课程建设,我们实行两翼飞翔。一是拿来主义,积极借鉴使用成熟的课程体系;一是基于学校实际,开发特色课程项目。” 创客嘉年华活动中,由学校潘勇老师执教的物联网创意教学公开课,让与会者大开眼界。
“3D小创客”实验室所需的平板电脑和3D打印机由重庆城雕院捐赠,该机构还免费给学校配备课程师资,并对全校老师进行培训。通过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创作出丰富的作品:精美的花瓶、小巧的口哨、有趣的笔筒……科技天赋和创新天赋被更好地激发。
校长何军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成为“创客”的天赋,关键是我们是否坚持以孩子们广泛、真正受益了、发展了为目标,站在对孩子美好未来负责的视角办教育。
融入创客精神,
因地制宜开展创客教育
重庆市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首批30个单位中,除了拥有良好基础和条件的老牌名校,也有条件一般的普通学校、农村学校。这些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创客教育。
大足区复隆实验学校以“与荷花同行,做高洁之人”为主题校园文化。学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少年科学院,后聘请中国太空荷花第一人陶德均为院长。学校把“种花―养花―护花―爱花”四环节,关联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融合创客教育理念,结合太空荷花与新型生态农业技术,建立起以鲜花为点,以物联网为线,以未来生态农业小创客培育为面的农村学校创客教育新模式。
大足区西禅小学,在创客教育中融入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棕编。在课上,老师用简单的工具启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带着孩子们用棕叶编出仙鹤、天鹅等各种活灵活现的动物标本。有的孩子还加入芯片等科技元素,让作品有声、有色、会动,闪现出小创客的智慧。
北碚区双凤桥小学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探索互联网+乡村创客教育的实施策略。学校组建了“小厨神”梦吧创客空间,从探究食材、食谱制作(协作创意、设计方案、取料制作、展示分享)、食物营养安全、制作过程中的环保、人文研究、传统厨房与云厨房的对比研究等六个方面开展创客教育研究与实践。
重庆市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发起人罗化瑜指出:“一些地区和学校以为创客空间必须和互联网关联,必须要加入高科技的元素,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创客就是努力将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只要能帮助学生将想象的东西变成生活中的现实成果,都是创客教育。”
具体来说,中小学实施创客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二是加强学科的整合;三是加强创客空间的建设,让学生有学习、操作、展示的空间;四是创客课程的设计和开设要联系本校的现有资源,在已有特色的基础上加入科技元素,进行拓展和延伸。
集聚多方力量,
掀起创新教育变革新浪潮
目前,创客教育在重庆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但一种集聚学校、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的创客土壤正在形成。
重庆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的成立,为学校搭建了交流学习、资源共享的平台。重庆市技术装备中心申请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重点课题“基于互联网+开展中小学创客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已经开题,众多学校参与研究。
一、基本情况。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我镇主要从X园区征拆工作、服务落地企业、建设政务服务大厅等方面落实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X园区征拆工作。X.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推动征拆工作顺利完成。一是充分发挥群众党员的带头作用,一方面动员农村党员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征拆工作,另一方面发挥农村党员群众基础好,说话有威信,做事有魄力的作用,在涉及两屯争议地还未解决之前,由他们号召涉及群众响应政府“搁置争议、先行用地”的创新性提议,确保了涉及争议地的多个项目进驻园区用地顺利开工修建。二是充分发挥工作组中党员的带头作用,发扬“干为先”的X精神,采用“X+X”、“白+黑”的超常规工作方法,带动工作组其他人员深入村屯作宣传动员,深入农户家中“拔钉子”、“啃骨头”。X.开创性实践“搁置争议,先行用地”的范例,成功地将涉及两个屯多达X多亩的争议地先行为企业供地。
(二)服务企业工作。
X.积极协调进驻X园区企业与群众的关系,确保项目顺利施工。园区的建设也是为了带动地方就业,在项目平整和围墙建设过程中,我镇通过政府协调,让附近的村民也能找到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X个项目的施工都有与地方施工队有各种各样、灵活多变的合作方式,既确保了企业顺利施工,又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达到了双赢,解决了园区建设过程中常见的村民阻工问题。
X.积极协助X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新街小区项目。我镇组织涉及该项目群众代表、X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代表与X投资有限公司就房屋置换、市场置换两个关键问题进行协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达成一致意愿。同时,积极主动与区建设局、区国土分局就项目建设指标、项目用地等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完成了项目总平面图、功能分析图和流线分析图等设计方案,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概况
1.1项目概况
凉州,是“丝绸之路”重镇,素有“四凉古都”之称,现以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闻名海内外。凉州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接古浪石峡,南靠祁连山麓,北抵腾格里沙漠,西临茫茫草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多处。目前按地理分布已形成了5条黄金旅游线。区内有以“陇右学宫之冠”之称的文庙,中国旅游标志之都铜奔马出土地雷台汉墓和雷台,著名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葬舌之地罗什寺,海藏禅林海藏寺,大云晓钟古钟楼,以及西郊公园、南城门楼、东关花园、海藏公园等为主的历史文物古迹旅游线路;东线有以全国第一座沙漠公园,西部最大的野生动物园,以及延寿寺、设施农业、皇台葡萄基地、高沟堡古城遗址等为主的人文景观旅游线路;南线有以正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等景点为主石窟塔寺旅游线路;西线有以莲花山寺、药王温矿泉疗养山庄等景点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线路,北线有以名胜古迹松涛寺、西宁王碑、下双大庙等为主的寺观庙宇旅游线路。这里有迷人的西部戈壁田园风情,有古老的汉、明长城遗址,有古丝绸之路的驼队足迹,有长河落日的大漠风光,有高效设施农业,有万亩葡萄长廊和中国悠久的葡萄酒文化,是中外游客观光旅游、文化访古、旅游探险、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近年来,凉州人民为打好“中国旅游标志之都”这张牌,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服务的档次和服务质量,凉州旅游业已初具规模,不少旅游品牌已在全国甚至国外打开了市场。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凉州区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景点厕所卫生条件极差,环境较好的旅游厕所几乎没有,部分景区(点)甚至没有厕所,给旅游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的影响了旅游景区(点)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为从根本解决旅游景区(点)旅游厕所的问题,为中外游客营造一种卫生、清洁的旅游环境,依据《武威市旅游事业“十五”计划》、《区域分析与规划》以及区内自然条件、给排水条件、游客日流量等因素,拟对凉州区内各旅游景区(点)旅游厕所全部更新改造为水冲式厕所和免冲式环保厕所。
1.2项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极大的拉动了西部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旅游业提出“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号召,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国家专门设立了旅游国债资金,投资建设西部旅游、生态旅游、扶贫旅游等重点项目,特别对西部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旅游厕所加大了投资力度,争取和利用好旅游国债资金对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2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九五”以来,凉州区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成和修复了一批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点),形成了行、游、住、吃、购、娱一条龙旅游服务体系。尽快新建旅游景区(点)的高档次旅游厕所迫在眉睫。
1.2.3旅游厕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
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首先要加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建设高标准的旅游厕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旅游景区(点)服务档次,美化景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1.2.4环境保护的需要。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环境保护是发展旅游的前提和保证,发展旅游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和条件。旅游厕所的修建,既可以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又可提高旅游景区(点)的整体形象,实现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1.2.5旅游者消费需求发展需要。
当前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旅游不仅要求愉悦、放松,还要求舒适、卫生。高标准的旅游厕所不仅能丰富景区(点)的内涵,而且还能满足旅游者的各项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还代表着城市和景区(点)的品味与形象。
1.3项目的可行性
1.3.1现有旅游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修建高标准的旅游厕所可以借助现有基础设施如给、排水、电力设施,修建成本相对较低。
1.3.2以“铜奔马”为标志的旅游产业正在凉州区如火如荼地兴起。
乘着西部开发的东风,雷台公园的扩建工程、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塔寺、天梯山石窟修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特色旅游形成专线,观光农业形成规模,交通通讯不断完善,民俗风情丰厚浓郁,各种景点争奇斗艳,为凉州旅游业的发展推波助浪。
1.3.3各种装饰优美的造型厕所也是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既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又点缀了景区景点。
第二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2.1各景区(点)的厕所现状。
武威市凉州区现有160多个景区(点),除文庙、雷台公园各有一个普通的水冲厕所外、其余景区(点)基本为一些结合本地条件而建的旱厕、土厕,既不卫生又不美观,无法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区内尚无符合景区标准旅游厕所。
2.2日客流量分析
根据旅游景区(点)最大日客流量和厕所使用情况,按照《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旅游景区(点)厕所厕位按最大日客流量的5‰估算,全区共需要设置厕所52个,厕位305个。具体估算表见表(一)。
2.3建设内容及规模
2.3.1新建水冲式旅游厕所21间,其中:2厕间5厕位13间,2厕间8厕位2间,2厕间10厕位4间,2厕间12厕位2间。
2.3.2新建免冲式旅游厕所10间,其中:4厕间5厕位8间,8厕间10厕位2间。
2.3.3新建太阳能免冲式厕所18间,其中:4厕间5厕位9间,3厕间3厕位6间,2厕间4厕位3间。
2.3.4购置移动型4厕间5厕位免冲厕所3辆。
2.3.5改造现有给、排水设施。
第三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3.1投资估算
3.2资金来源
申请国债资金5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地方配套430万元。
第四章
项目实施步骤
4.1建设期及步骤
该项目建设期为二年,即年6月至年12月,分期分批建设。
第一期:年6月至年10月。完成武威市凉州区各景区(点)高标准厕所规划设计方案并立项,完成文庙、雷台、西郊公园、海藏寺院、海藏公园、东关花园、南城门楼、大云寺、白塔寺、天梯山石窟旅游厕所的建设。
第二期:年10月至年12月。完成沙漠公园、濒危野生动物园、莫高旅游度假村、邓马营湖、莲花山风景区、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区、高坝智能农业示范区、沙产业室、沙生可食用动植物生态园、皇台葡萄基地、二坝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旅游厕所建设工作,沙漠探险区购置3辆可移动免冲厕所。
第五章
项目效益评估
5.1社会效益
5.1.1项目建成后,各种造型优美的厕所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既能方便游客,又能吸引众多游客到武威观光旅游;
然而创业伊始,由于没钱没资源没经验,樊伟很快跌倒了,“可以说是人生的‘loser’。”但樊伟没有放弃,半年后事业起死回生,有了40人的创业团队,有了专业的营销模式,也有了天使投资人的支持。
不再是腾讯的产品经理,但他却成为了哈哈农场的农场主,而“让人人都是农场主”也正是他创业的理念所在。
30万买来新方向
1990年出生的樊伟,2012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应聘到腾讯公司。虽然是本科毕业,却拿着和研究生一样的工资加入腾讯。腾讯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发展前景,都非常符合常人的预期。樊伟在腾讯做的是安全方面的产品,每天帮很多人找回QQ密码。虽然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樊伟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大学的时候,樊伟加入过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认识了许多创业者,他们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每天青春激扬,环境充满变化,充满了活力。在纠结了很久之后,樊伟最终还是拗不过自己的不甘心,决定创业,那是2013年的12月份。
创业,做什么呢?想想身边的环境,在深圳这个大城市,吃的橙子是打过蜡的,小区的植物也是常年不变色。樊伟小时候在农村长大,跟小伙伴们一起去池塘里游泳,抓蟋蟀,抓青蛙,被野狗追,每天非常的开心。樊伟想,难道城市就不能像小时候的农村一样生态吗?
于是樊伟开始尝试在城市做生态农业,去鄱阳湖贩过野生鱼,帮朋友卖过大闸蟹,搞过红枣、蜂蜜、燕窝等等。为了研究人们消费鸡蛋的心理,樊伟还在沃尔玛专门蹲守了3天。樊伟看遍了市面上几乎所有关于生态农业的书,但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直到有一天,樊伟在深圳南山区图书馆,看到日本人写的一本书,叫《阳台种菜》。以前积累的那些东西顿时涌入大脑恍然大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樊伟花了3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国所有做屋顶农场和阳台种菜的企业。长沙、武汉、上海、北京、东莞等地,经过三个月的调研,发现几个现象:这个行业大有可为,需求非常强烈;但没有一家公司做的好,最大的年销售也不过百万。对我来说这是个机会。
樊伟开始找合伙人。在朋友圈发“我要从腾讯离职创业了,有没有人愿意跟我一起的?”300多位好友点赞和评论,很多都是BAT的牛人,但是没有一位愿意一起来。他们说,“我还没有准备好,还想再沉淀几年,等我有了资源和人脉再去创业。”回头想想,其实,创业最大门槛不是能力门槛,而是心理门槛。
找不到人,那我就和发小一起干。樊伟和发小一起投了30万元。第一次在楼顶上建菜园的样本时,为了省钱,就自己搬土搬箱子。当时每包土是四十多斤,搬了上百包土,还有很多箱子,从一楼搬到19楼。不到1个月,发小就从190斤瘦到160斤,樊伟也瘦了十几斤。一次用小拖车拉土,实在太累了,就停了一下,但小拖车没停,砸到樊伟的左脚上,出血了。走了一会儿还是太累了,就又停一下,于是又砸到了右脚。两只脚都出血了,可是第二天还是得去跑销售。没有办法,不做销售,谁来养活我们呢?深圳宝安区跑了上百家的中小学、幼儿园、餐厅等。虽然这么卖力,但生意却不好,购买的人寥寥无几。钱很快就用光了。
经过一番详细的市场调研之后,樊伟发现,生态农业行业的思维模式偏传统,没有做得很好的公司,更缺乏爆发式增长的商业模式。
一天周末,他骑车无意间来到乡下一处菜园,满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他的内心里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平静的力量。正好一位好友打来了电话,向他推荐看看《舌尖上的中国II》走红的屋顶菜园。樊伟看罢之后,有了一个大胆念头,他要将这种屋顶菜园由想象搬到现实,要在钢筋水泥中收获绿色。在他看来,不少城市家庭都希望能拥有一片自家的菜园,而当下城市雾霾严重,需要大量绿化,全国多地已经出台屋顶绿化补贴制度,其中北京补贴为100-150元/平方米,武汉也从2006年开始推广屋顶绿化。
屋顶农场正是两者结合之下的无限商机。
降低成本 生意渐好
“哈哈农场”接到的第一单,是为深圳一所小学建一块40平方米的屋顶农场,这让樊伟和团队坚定了从业信心。随后,他们又接到一家私人住宅的4万元订单。
可是好景不长,新的问题又摆到了他面前:造价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受众定位也不太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面对困境,樊伟只好回到武汉寻找破题良方。
他的创业导师团成员魏晓明却鼓励他坚定信心,魏老师说:“屋顶菜园一定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一些发达国家的绿化面积达到100%,而中国才刚刚起步,因此你要抓住时机。”在魏老师的帮助下,他很快研制出一种新型塑料箱容器,比之前的价格降低一半。魏老师建议他:哈哈农场可尝试小规模起步,做出样本工程,再争取项目扶持资金,有一定盈利后再滚动发展;再有,“哈哈农场”宜开展业务一体化服务,即提供屋顶农场的整体设计方案,以克服容易被人模仿的弊病。
2014年6月,樊伟在武汉成立“哈哈农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然而,创业比他想象中的要复杂无数倍,面临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
樊伟住在朋友那,每天前一秒还在悔恨忧伤,后一秒依然得激情澎湃,推销梦想,拉人入伙,吸引投资人的资金。后来,终于有一位深圳的女老板看到了这个项目来考察。结果,当看到5个成员中有3个是兼职,场地也是临时借用的,非常失望。樊伟好说歹说,在她上飞机的前一刻终于把投资协议的手印按了,把几十万的启动资金转到公司账上。她说,投资这个项目一是觉得大方向对,二是觉得我靠谱,最重要的是樊伟的那份坚持。那是2014年的7月份。
生与死往往就差一口气,如果没有那份坚持,也许樊伟早已成为了一个真正的loser。
有了资金投入后,他和团队成员开始对屋顶菜园进行多次研究,从种子、肥料、菜苗的选用,再到培养菜苗,设施的完善,连种菜的箱子都是反复改良过的,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细节反复打磨,比如箱子到地面有多高,这样既能节省材料又能保证植物生长的好。
在推销屋顶菜园的时候,樊伟充分运用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樊伟研发出了“哈哈农场APP”,2014年11月,哈哈农场在Apple上架同名应用。通过这个平台樊伟提出了“傻瓜也能种菜了”的梦想。在这款手机应用里,用户可以在“发现”频道看到阳台种菜方面的种植知识,如工具、容器的选择等,也可以在“菜园”频道里添加自己所种的菜品,根据提醒卡片的指示,学习浸种、浇水、防病、播种等。如果实在不会种菜,还可以到样板农场学习种植。整个种植过程经过大量优化,让从未种过菜的人也能轻易上手。
屋顶种菜先要有屋顶,可是武汉哪个屋顶才能成为自己的菜地呢?在他看来,武汉863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至少有173平方公里为屋顶(以20%推算),即便仅有10%的屋顶成为菜园,也能种出上百亿元的大市场。闭上眼这些美好的前景让他充满信心,但一睁开眼他就要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可是他不甘心,无数次的失败经历反而激发起了他昂扬的斗志,他决心一定要成功。于是被拒绝,拜访,再被拒绝,再拜访,这是樊伟每天都在重复的工作,但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屋顶菜园终于出现了转机。
一天,樊伟的手机突然响了,等他接听之后,才知是武汉某月子中心负责人打来的,原来负责人在电视里看到屋顶菜园的有关报道,这引起了他的强烈兴趣。屋顶种菜对他们中心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广告宣传,亲手栽种新鲜蔬菜的概念对不少新妈妈来说都非常有吸引力!除了能带来很温馨的家的感觉,还能吃到和小时候一样新鲜的蔬菜,而这成了樊伟公司第一笔生意。
紧接着好事接踵而至,2014年12月份的一天,之前拒绝他的那家商业中心负责人终于被他诚意所打动,同意樊伟在商业中心屋顶上种菜园。
作为创业者,樊伟对“用户就是上帝”这句话有着比普通人更深的理解。只要用户出现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用最快速度赶到。一次,武汉这家月子中心的屋顶菜园种了一个月已经出苗了,但由于正是冬天,菜苗生长慢,月子中心希望尽快出菜使用。樊伟便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一是搭钢架棚,二是搭简易棚。最终通过反复考虑,月子中心选择了搭造简易棚。对于当初在屋顶建菜园,这家用户的负责人说,当时并没有多大把握。但是樊伟通过实践证明,选择屋顶上种菜是没错的。现在这家月子中心因为有了屋顶菜园吸引了不少的准妈妈,并且带来了经济效益。
此外,樊伟的屋顶菜园被武汉某中学、小学等学校所看重,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校方很愿意让樊伟的团队在学校屋顶给学生传授农业种植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
随着屋顶菜园良好声誉的传播,“哈哈农场”的样板房里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前来参观的人们,水灵灵无公害的蔬菜,让人不禁眼前一亮,爱不释手。
“傻瓜”式种菜
在推销屋顶种菜的时候,樊伟意识到,很多人其实对于如何种好菜是完全陌生的。为了把种菜变得更简单,樊伟的团队已经在反复调试团队研发的手机 app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樊伟要实现他提出的傻瓜也能种菜的梦想。
樊伟表示:通过他们的手机 app平台,一方面教大家种菜,第二个是能让一些菜友们来交流。用户拿到他们的种植箱后,通过aPP一步一步学会怎么种菜,非常简单,非常傻瓜化。
樊伟说,他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他不仅会在武汉,甚至在全国的屋顶,都能看到自己的菜园。他要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前行,一步步去靠近梦想。
尽管靠着樊伟和团队努力赢得了不少单位和顾客的青睐,但“哈哈农场”屋顶菜园在未来还要走一段很长很艰难的道路。
因为除了市场供应问题,国内城市形态也制约着屋顶种菜的发展。例如有的小区楼顶几乎都是不开放的。针对上述情况,樊伟也考虑过利用公司力量进入小区,在楼顶建立菜园进行租赁。但他发现,成熟小区的公共绿化地如果直接改造成菜园,会引起争议,而在小区楼顶种菜,则存在着封闭性和安全问题。
所以综合考虑,樊伟和团队在多次讨论之后打算筹备武汉第一家实体店,新开张的实体店搭建阳台展示区,让消费者拥有更直观的体验,实体店在2015年5月开放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