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货币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通货紧缩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流通速度
中图分类号: F830.9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10)01-023-04
一、引言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通常治理通货紧缩主要是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是通过央行扩张货币,政府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总产出增加。我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货币和财政措施,如央行降低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取消信贷规模限制,减少资金回笼等措施;财政政策主要是减税、扩大政府支出,其中包括增加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等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振,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防通缩、促增长的有效性,以及随着经济恢复,防范通货膨胀预期上升的必要性。
为了防止通货紧缩,2008年11月国务院就提出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拉动内需,扩张货币和信贷,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央行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见图1)。由货币数量论公式MV=PY,而货币供应量M=Bm,B是基础货币,m是货币乘数,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价格水平,Y是国内产出,则BmV=PY,两边取对数得到:lnB+lnm+lnV=lnP+lnY,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刺激经济,拉动内需,提升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至关重要。
二、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一)基础货币
我们知道货币供应量是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共同决定的,基础货币或货币乘数的上升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我国2008年11月份的基础货币为119332.71亿元,比10月份增加了3617.41亿元,增幅迅速上升,其中货币发行增加413.09亿元,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更是达到3204.32亿元,12月份更是大幅度增加了9889.62元,其中货币发行增加2659.3亿元,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更是达到7230.32亿元之多。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来看,我国的基础货币主要包括现金流通量、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等。除了现金和法定准备金是已实现的基础货币外,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各项,在某种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已实现的基础货币。
一是外汇占款的增加,基础货币上升。资产项目中的外汇占款主要是以外汇储备资产为主,当中央银行买卖外汇时,就要放出或回笼等值的本国货币,如中央银行出售外汇,则基础货币减少;中央银行买进外汇,基础货币增加。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是同向变动的,外汇占款越多,基础货币增加会越快。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汇占款一直持续增加,是基础货币增加的主要来源。2008年11月份,我国外汇占款增加了430.2亿美元,12月份我国外汇占款增加了2591.89亿元,而同时我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并没有完全冲销外汇占款的增加,新增外汇占款都转化为基础货币。
二是央行票据下降,基础货币上升。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我国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减少央票的发行。2008年7月份我国开始停发3年期央票,随后6个月期央票替代品种也只发行了两个月。央票发行量减少,央行对基础货币的对冲力度减弱,央行冻结的资金将减少,会有更多的资金留在银行体系,基础货币会增加。央票发行和基础货币是反向变化的,央票发行的越多,基础货币下降的越多;央票发行的越少,央行冻结的资金会减少,基础货币会增加。2008年11月份、12月份我国央行票据的存量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分别下降了902.25亿元、745.27亿元,这说明了央行不但没有冲销外汇占款的增加,还有央票到期所增加的资金。
三是政府存款开始下降,基础货币上升。实际上,中央政府的存款的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的减少,中央政府存款的使用则使潜在的财政资金转化为现实的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存款的来源看,它与央行资产项目中对中央政府的债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包含有中央财政的借支透支部分,这部分金额以存款方式记入央行账户,就构成了中央政府存款的一部分。除财政借支透支以外,中央政府的存款还包括政府未用或结余的财政资金,因为央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有国家财政金库的职责,所以财政资金是由人行来管理的。自我国从1994年停止了对财政的透支,取而代之的是中央政府税收或通过其他筹资方式如发行国债而获得的资金存于央行。实际上,在我国全力保增长的经济形势下,中央政府加大了投资支出的力度。政府存款的使用意味着基础货币的增加,我国政府存款11月份下降了1923.09亿元,12月份更是大幅度减少了10445.47亿元,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大幅度扩大财政支出拉动内需的缘故。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来看,政府存款的下降,政府支出将增加,最终都会反映到基础货币的增加上。
四是正回购操作。央行的正回购操作也是公开市场业务的日常操作,是调控基础货币的重要手段,正回购操作的力度大,央行冻结的资金就多,基础货币会减少;正回购回笼的资金少,央行冻结的资金就少,基础货币会增加。
(二)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变动看我国货币信贷激增
2008年9月份开始,我国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经过了短暂的调整后,11月份和12月份新增贷款开始快速增长;进入2009年,我国银行信贷更是增长迅速,第一季度就达到创纪录的4.58万亿元,占全年新增信贷目标5万亿的92%,而前三季度新增贷款增加8.57万亿元,新增贷款大幅度上升。笔者认为2008年年底银行信贷增加主要是由于我国基础货币迅速增加;2009年银行信贷激增主要是由于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下降,货币乘数迅速上升所导致的。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08年11月份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比10月份增加5512.34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4769亿元;12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16521.94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7400亿元,货币供应量和新增贷款呈现大幅度回升的态势。从货币乘数变化来看,2008年10月份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为3.92,11月份、12月份分别下降为3.84和3.68,因此2008年年底的信贷增加主要是由于基础货币增加所导致的。
但进入2009年,我国基础货币并没有大幅度增加,1月份我国基础货币为129653.44亿元,只比去年12月份多增431.11亿元,2月份基础货币为125446.91亿元,反而比1月份下降了4206.53亿元,3月份基础货币比2月份下降了1170.25亿元,4月份比3月份下降10.28亿元,5月份比4月份下降1488.47亿元,2009年前几个月我国基础货币一直是下降的。但2009年1月、2月份、3月份、4月份和5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分别为20968.7亿元、10572.76亿元、23918.64亿元、9854.5亿元和7782.3亿元;新增贷款增加分别为:1.62万亿元、1.07万亿元、1.89万亿元、5918亿元和6645亿元,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迅速增加,因此在我国基础货币下降的情况下,导致2009前5个月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激增的主要因素是货币乘数。2009年初,我国货币乘数开始反弹,1月份的货币乘数上升到3.83,2月份至5月份的货币乘数进一步上升,分别为4.04、4.2697、4.3493、4.4654(见图2),货币乘数一直在持续上升。因此前几个月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是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加的主要推动力,货币乘数上升反映了市场信心恢复。
从我国6月份的数据来看,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存款较上月新增20022亿元,货币供应量上升20652.69亿元,上升幅度较大。从6月份的央行资产负债表来看,货币供应量和新增存贷款的大幅度上升主要是由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6月份我国基础货币是123929.74亿元,比5月份增加了1151.83亿元,广义货币乘数为4.5906,比5月份上升了0.1252(见图2)。因此与上半年前几个月不同的是,6月份货币供应量和新增贷款的激增是由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同时上升的结果,但货币乘数上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上半年货币乘数上升主要是由于我国超额准备金率下降,2009年年底我国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率是5.11%,2009年第一季度末下降到2.28%,第二季度末进一步下降到1.55%,整个上半年超额准备金率的下降幅度达到3.56%,推动了货币乘数的上升,有力地促进了银行信贷的增长。
随着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见底,货币乘数也上升见顶,从7月份的数据来看,货币乘数为4.5941,比6月份略有上升,8月份货币乘数继续上升,达到4.6308。笔者认为在保增长的经济目标下,随着超额准备金率下降到较低水平,货币乘数上升,货币和信贷增加,2009年前8个月就是如此。但随着货币乘数见顶或略有下降,货币和信贷的增长将主要依赖于基础货币的变动,如2009年9月份货币乘数开始下降,为4.3881,但基础货币上升较大,9月份基础货币比8月份增加了8870.57亿元,银行体系流动性上升,有利于信贷的扩张。
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变动影响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增加必然会反映到银行信贷的增加上,控制基础货币和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是央行控制贷款的两种主要途径,通过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调控,央行可以控制银行信贷的变动。
三、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经济能否有效扩张依赖于货币流通速度,即使银行资金能够贷放出去,货币供给增加,但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小还依赖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实际上,我们从传统货币数量说理论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根据这一理论,一定时期内流通的货币数量×货币的流通速度=国内生产总值,由此可以看出,实现一定规模的国内生产总值,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和一定水平的货币流通速度。即使经济体的货币存量不变,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流通受阻,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交易水平会下降,整个经济规模也会下滑,实体经济增长将变缓。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反映了一定量的货币供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下降了,货币扩张对经济刺激的效果下降。因此为了维持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促进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交易顺利完成,刺激国内经济的增长,必须提升货币流通速度。这是央行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2009年全年的信贷预计同比增长17%,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将达5万亿元以上,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保八”。如果根据去年的情况,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9%,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8.7%,全年新增贷款4.9万亿元,因此2009年我国确定新增贷款为5万亿元目标也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实际上,年初制定的5万亿元的目标是根据“保八”的目标大致确定的一个数据,这个中间目标最终到底是多少是由最终目标“保八”的实现来决定的。我国实际产出是“保八”目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否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还要取决于价格水平或(和)货币流通速度这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保八”的目标下,新增贷款数量也要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价格水平的变化。
从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动来看,2005年第一季度到2008年第3季度,货币流通速度有上升趋势,而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货币流通速度迅速下降,如2008年第3季度货币流通速度为0.168157、而第四季度下降到0.159801,2009年第1季度为0.138839,第2季度进一步下降到0.136525(见图3,表中数据都经过季节调整),上半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幅度达到14.51%,下降幅度很大。由此可以看出从2009年第1季度、2季度,虽然货币供应量增加,但是货币流通速度大幅度下滑,因此虽然货币扩张,但物价还是继续下滑,经济增长速度变缓。
此外,货币流通速度还与资金空转有关,如2009年一季度我国票据融资飙升,新增了1.48万亿元票据融资,而据估计未流入实体经济的占比大约在20%,部分票据融资存在空转现象,资金空转,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下降。2009年上半年,央行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市场资金充裕,投资者调整资产结构,部分资金流向资产市场获利,甚至有专家预测上半年的天量信贷由20%流入股市和楼市,资金在资产市场空转,也会降低货币流通速度。目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开始上升,通货紧缩的局面已经基本结束。
目前为了促进实体经济交易顺利完成,拉动内需,刺激国内经济的增长,必须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增加货币政策拉动经济的有效性。信贷资金必须进入实体经济,刺激消费和投资,防范资产市场泡沫,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如果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即使货币供应量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会太大。2009年第3季度开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经济增长达到8.9%,通货膨胀预期上升。
四、主要结论
从货币政策的整个传导机制来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要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提高货币乘数(货币扩张的程度)和货币流通速度(经济扩张的程度)。货币乘数的提高有利于给实体经济注入更多的流动性;货币流通速度提高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果。目前我国货币扩张,信贷市场活跃,货币乘数上升,市场流动性充足,我国央行已经克服了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信贷紧缩。关键是还要促进货币流通速度上升,促进投资和消费信心上升,尤其是民间投资和老百姓消费的提升。信贷途径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央行通过银行信贷的增加拉动总需求,扩大消费和投资,存在的问题是如果信贷资金不断流向资产市场,导致资产泡沫,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相对会减少,货币流通速度将下降。因此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要有效控制银行信贷的流向,以保证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货币政策要和财政政策积极搭配,促进投资和消费,尤其是消费的增加,提高货币流通速度,这样银行信贷的增加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目前我国经济正逐步回升,货币流通速度加快,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必须加以防范。
注:
1.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3011)、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8BJB024)和复旦大学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创新基地国际金融方向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2.在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基础货币就是指储备货币,其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3.2008年12月13日国务院公布的“国三十条”明确指出,停发3年期央行票据,降低1年期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发行频率,这意味着央票的发行量将进一步下降,央票存量会逐步减少。
4.见总理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news.省略/a/20090305/002988.htm。
5.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苏宁之前也明确表示,央行今年的信贷规模和增长速度是以“保八”的目标来确定的,也就意味着“保八”是央行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陆前进、卢庆杰著:《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
2.陆前进、刘德斌、蔡莉著:《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内外均衡控制研究-基于流动性过剩影响机制的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
3.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1984 ~ 199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李治国、唐国兴:“货币流通速度模型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之谜”,《上海金融》,2005。
按照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基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首次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
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首先,为提高金融调控的效率,货币政策在执行中,将在继续协调使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同时,加强对价格型工具的运用。估计在2008年金融调控中,“三率”――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调整,实际利率和汇率水平将告别“名紧实松”的状态,公开市场操作也将灵活运用。其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将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将适时、适度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在解决结构失衡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通货紧缩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刺激内需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近一轮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稳健不足、实际偏松的现象,也将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与货币政策形成紧缩合力。
还可能有不对称加息
2008年通货膨胀压力将持续存在,物价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以下方面:首先,国家将不断完善资源性产品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价格机制,理顺土地、石油、天燃气、煤炭、电力、淡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这会增加其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抬高部分生产资料产品的价格。
其次,劳动力工资上涨加大物价上涨压力。“调高、扩中、保低”的收入分配政策说明,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将是未来政府重要工作方向。增加这部分人的收入,意味着大部分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企业将会增加工资支出。而工资支出的增加最终必定会传导到产品价格上。
再次,2008年美元可能会持续走软,以美元标价的国际油价、粮价、有色金属价格还会在高位波动,甚至上涨。受国际传导影响,国内相关商品价格也将维持高位,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仍存在。我们预计,2008年CPI涨幅将达到4.5%左右。而经过2007年的六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为4.14%。按照2008年CPI涨幅为4.5%计算,在扣除5%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仍为负利率。为避免负利率对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利率仍有上调的必要。如果存款利率恢复到正值并逼向均衡利率,货币政策应能起到稳定通胀预期、控制资产泡沫的效用。
很多人认为,加息政策使用的空间主要来自外部限制。美联储已在降息,如果中国持续加息的话,中美利差将缩小,或将进一步吸引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并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但就目前形势而言,具有很强的投机性的国际游资,进入我国投机套利,主要是选择进入具有极大投机潜力的股市、楼市。因此,中美利差对国际短期资本的影响已基本失去意义。因此,在利率调控上,要从国内经济运行需要出发,不能囿于中美利差的限制。如果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过热趋势愈加明显,应选择自主加息。预计2008年仍有加息1至2次的可能,考虑到存贷利差对商业银行放贷的刺激作用以及贷款利率过高对实体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冲击,在加息时,央行可能选择不对称加息、结构性调整,根据需要,对不同期限的存贷款利率不同程度地调整,也可能维持贷款利率不变,仅提高存款基准利率,从而实现存款实际基准利率由“负”转“正”。不对称加息有助于缩小存贷款利息差,减弱商业银行利润对利差和贷款规模的依赖,从而有效地抑制商业银行过强的贷款扩张冲动。
货币与贷款增速将趋缓
信贷和外汇占款是推动货币投放增长的两个重要力量。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并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我国出口面临的外部需求将有所减少。此外,受我国“促进口、压出口”的外贸政策影响,2008年出口增速将有所放慢,同时进口增速将保持平稳或小幅加快,从而导致贸易顺差过快扩张的势头减缓,并使得外汇占款带来的货币投放压力有所减轻。在外汇占款和人民币贷款增长均高位趋缓的双重作用下,2008年货币投放也将减速,预计M2同比增速在16%左右。
2007年以来,贷款增速持续攀升,在8、9、10月份这样往年的相对淡季,依然出现同比增加较多的情况,信贷投放过快的势头并未得到控制。11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03%,增幅比上年末高1.93个百分点,比2006年同期高2.23个百分点。2007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规模已超过2006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1至11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8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6203亿元。从期限结构上看,贷款仍保持中长期化势头。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由年初的21.5%提高到11月末的24.5%,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也由年初的47.2%上升到11月末的49.9%。从部门结构看,“居民户”已取代“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成为贷款需求的主力军。从居民户贷款同比多增额占各项贷款同比多增额的比重看,除一季度占比较低外,此后占比均高达60%以上;特别是二季度以后该比重出现明显的持续走高趋势,前9个月居民户贷款同比多增额占各项贷款同比多增额的比重高达85%。
在央行与银监会不断提示贷款风险,要求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的背景下,2007年信贷投放仍然过多,信贷政策面临失效的尴尬境地。我们认为,正是商业银行改革和上市造成银行放贷意愿和能力提高,造成信贷内生性增长,削弱了信贷政策的效力。2003年底启动的以制度变革为主线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经过四年后,工、中、建三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通过注资、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等步骤,已经顺利完成任务,而交通、华夏、中信、兴业等股份制银行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已在完成改革、上市任务。商业银行改革、上市的结果是资产质量普遍大幅提高,放贷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化运作成为常态,利益最大化的取向更加明显。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变化使其由“听令于政府、听令于央行”转为“听令于市场”,因此,当企业和居民贷款需求旺盛时,商业银行必将积极放贷。
在存贷利差收入仍然是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完成改制和上市,银行贷款扩张的动力和意愿仍较强。而经济的强劲、持续、高速增长给广大企业和居民带来了良好的收入增长预期,企业家与消费者信心在不断增强。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7年三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7,为近三年来最高水平。三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3,继续处于景气高位。预计企业和居民的乐观情绪将持续到2008年,贷款需求仍将保持较旺盛的势头。
不过,需要看到,受“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影响,贷款需求会有所下降。央行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贷款需求景气度在四季度大幅下降,贷款需求景气指数较上季大幅回落了2.6个百分点至66.8%。在各行业贷款中,房地产业和教育贷款需求降幅最大;在各类企业中,小型企业贷款需求下降最为明显,中型企业次之,大型企业降幅微弱。在不同用途贷款中,个人消费类贷款尤其是个人购房贷款降幅最突出。此外,据报道,银行监管部门对2008年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和进度给予了较为严格限制,违规处罚更加严厉,2008年信贷政策从紧的程度将大于2007年。总体来看,受“从紧”的货币政策影响,以及2007年9月份以来央行与银监会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影响,预计2008年信贷过快增长的势头将有所放缓,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
股市分流储蓄存款速度将减慢
近两年股票价格快速上涨带来了丰厚的资产收益,而持续为“负”的存款利率则降低了储蓄存款的吸引力,从而促使居民减持银行存款。2007年以来,伴随着股指的节节攀升,储蓄存款增速自2007年1月起持续下滑,10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同比增长3.7%,同比增速自2006年1月份的高点累计下降17.4个百分点,创2001年以来的新低。10月中旬以来,伴随股指下跌,央行加息,居民投资股票和基金的兴趣下降,11月末,储蓄存款同比增长4.27%,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的势头有所企稳。自2005年下半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引发股市走出的新一轮牛市行情,在经过2006年持续上涨,2007年快速攀升后,预计2008年股市的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股市对储蓄存款的分流力度也将有所降低。
居民储蓄存款来源于居民收入,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有利于储蓄存款的增长。2007年,经济快速增长也给居民带来了实惠,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4.8%,高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2008年,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为刺激内需,政府将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国民收入分配逐步向居民倾斜,如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预计居民收入仍将快速增长。
在央行不断加息的刺激下,在股市调整、楼市成交低迷的影响下,城镇居民储蓄意愿在2007年四季度止跌回升,投资股票和基金的热情降低,购房意愿低位徘徊。央行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2007年二季度,居民认为存款利率“适度”的比例逐季攀升,由一季度的39.6%提高到四季度的46.3%,并达到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四季度,认为“更多储蓄”合算的居民占比为30.2%,改变了连续四个季度下跌态势,比上季度大幅提高4.9个百分点。无论从居民收入增长、居民储蓄倾向来看,还是从储蓄存款分流因素来看,2008年储蓄存款增长都有望回升,2008年储蓄存款同比增速可能回升到10%以上。
2007: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组合拳”中有创新
在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方面,2007年央行除了采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些常用的数量型工具外,还推出了吸收特种存款和特种国债市场化发行等创新工具,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一)先后十次调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9%提高到14.5%,达到了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还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4%上调至5%。
(二)公开市场操作仍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在央行票据发行中,采取了市场化发行与定向发行相结合的方式。截至目前,央行已先后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发行6期定向央行票据,共7050亿元。
(三)2007年10月下旬和12月底,央行在时隔20年后两次启用特种存款,以回收城商行及农信社的流动性。
(四)通过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和以特别国债为质押的正回购来回收流动性。6月下旬,经人大常委会批准,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15500亿元人民币,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来源。截至2007年12月中旬,已累计发行特别国债七期,其中,8月29日发行的第一期额度为6000亿元特别国债和12月11日发行的第七期额度为7500亿元特别国债,均由财政部向中国农业银行发行后,再由央行向农行购买,最终由央行全额持有,其余2000亿元特别国债则由财政部面向社会公开市场化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均为10年期、15年期的长期国债。截至12月中旬,已累计完成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五期,共1739.1亿元。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影响方面;应对措施
一、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概念
(一)金融创新概念的解析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创造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机构和新的金融市场,适应市场生存和发展,迎合消费者的需要的规格,即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二)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工具
在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增长、保证币值稳定等方面,作为一项重要的、有效的宏观调控工具,货币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货币与宏观经济之间内在的相关关系,各金融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甚至是整个金融体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断减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使得传统货币政策操作失去了应有的前提和依据。
二、我国金融创新现状
迄今为止,对金融创新的讨论我国学术界越来越频繁,但是基本都是集中在宏观层面,而对个人而言,金融创新的影响却很少有人关注。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球经济开始高速发展,金融创新的资本流动加快,在这种背景下,金融管制较为以往年代而言要显得放松,因此,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金融创新得到了发展和应用的机遇。
新的金融技术、工具、规则的出现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它最终是想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提高通过金融运行的效率。银行自身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慢慢淡化以前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而其它金融行业利润和规模又因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而渐降,所以在此背景下,银行业就开始快速向其他业务领域扩张。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现状分析
对金融创新的需求量而言,我国的实体经济层次在不断提高,快速扩大,金融体制的改革尤其是金融业全面开放后,迫使我国金融机构的新步伐,竞争直接带来创新业务。使我国金融管制趋于宽松的、放松的市场环境中,我国金融创新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全国主要中心城市是外资金融机构主要的分布点,由于经营范围,各个行业收到地域的约束和限制,就造成了国内金融机构人才的竞争威胁,但限制如果取消,外资金融机构扩大中介服务市场份额与传统金融业务,将与国内金融机构开全面的竞争,以先进的技术挖掘国内尚未开发的客户。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存贷款利率也逐渐加快,而与金融创新相关的货币政策也迎来新一轮的改革。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从政策方面看
金融创新会影响传统货币政策与货币供求机制,但这不意味货币政策没有了本身功能,只能说明传统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不起作用了。政策体系方面,需要建立有动态的自我调整机制以及自身的创新机制的货币政策体系。假如说市场本身发展力量的自发显示是金融创新,那么政府运用货币手段调整和补救市场发展中某些方面的缺陷和失灵,就可以称之为货币政策。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之间冲击与调整的对比较量会一直持续,只要仍然存在市场缺陷和失灵,那么便有必要存在这种较量。
(二)从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看
金融创新使金融创新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手段,强化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同时,金融创新使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范围缩小,又能确保负债规模的增加,如商业银行通过新的金融工具的使用而不受存款准备金制约。
(三)从对货币结构和内涵的影响看
货币的定义日益复杂,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互相替代,广义的货币与狭义的货币互相兼容。再者,金融创新减弱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在既定的总资产中,在经济活动中货币的使用减少,人们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欲望下降,在广义货币和金融资产中,降低了货币的比重。
(四)从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看
货币在市场中不断涌现和迅速扩散,金融创新增大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不确定性,从而改变了社会公众的行为,以及金融创新的金融机构。这加重了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货币的需求和资产的结构变为多变的状态,开始复杂化,这也给货币的政策的判定效果带来很大困难,传导过程变性很高,所以在时间上,很难把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滞留。
(五)从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看
新和金融国际化是相对的,跨国银行的国外利润的比重也不断上升,而金融创对国内的利率变化反映迟钝,。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不断下降,要达到增减某一货币量的目的,金融创新使得银行间资产的替代弹性大大提高,然后使利率经常波动,对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利率调控相对缩小。
五、我国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创新的措施
(一)规范和发展货币市场
在货币市场上,中心银行和商业银行维持秩序稳定的正常运作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具备相当规模的货币市场,并且这个市场稳定有序。在货币市场不健全、不稳定的不规范和情况下,货币政策也很难发挥效力,中心银行的调控是很难操作的。这就客观要求进行宏观调控间接手段提供市场基础,为中心银行运用市场机制,加快货币市场的建设步伐,以便发挥中心银行货币政策的最大的效力。
(二)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在强化信贷约束机制的同时,强化激励机制。要正确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中金融风险防范的金融创新之间的矛盾,大力支持有发展前途、有市场需求的行业、企业和产品。同样,对要追究形成风险、盲目发放贷款结构相应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信贷收缩机制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矛盾。在进一步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方面,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出台一些新的措施和鼓励政策。
(三)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决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程度低。这种非市场化的利率,抑制了宏观金融调控措施的高效率实施,使货币市场的利率弹性有限,同时不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削弱了利率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必须不断地完善利率结构,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形成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利率的市场导向功能。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逐步放松资本管制,逐步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完善中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允许资本有限制地流动,同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是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根本途径。
(五)确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科学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关键。应加快货币市场建设,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的同时,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扩大市场交易主体,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提高货币政策运用的效率,促进商业银行的资金治理水平。同时,在投放基础货币当中,要合理运用中心银行的再贷款,发挥再贴现等工具的作用。
六、结论
借助不同的政策工具,运用不同的政策方式,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针对金融创新的灵活性、动态自我调整机制,进行灵活调控。针对金融创新的多样性,严格控制改革转轨风险,适当加快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有重点、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金融创新改革,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创新的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荣中海,牛慧颖.谈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影响[J].新科教,2009年1-2月.
[2]杨星,彭先展.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0(4):29-31.
[3]崔瑛.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西安金融,2003年4月.
[4]刘小兵.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企业,2003年12月.
1997年英国将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出来,成立了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管理局,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此后,韩国、澳大利亚、卢森堡、日本、匈牙利等国家也进行了类似的变革。而随着经济金融发展的世界一体化,我国加入WTO以及金融混业经营的呼声不断高涨,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在实际运行中的矛盾日益显现。为了克服这种不协调,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顺应世界潮流,进行了改革。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中分离出来,我国的宏观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鉴于一些国家的实践经验,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究竟应该集中于中央银行还是分开独立,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和理论界争论的热点。为什么要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呢?从理论上讲,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两项职能的具体目标存在冲突。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等宏观目标,而银行监管是针对特定行业实现的目标,涉及到对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监管。如果中央银行既要制定宏观货币政策,又要对特定的银行业进行监管,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产生偏向问题,损害到社会公众的利益。第二,赋予中央银行双重职能会导致其权利过大,造成“监管者的监管者”缺位。中央银行权利越大,就越容易受到各种政治力量的影响,导致各种寻租行为的发生,损害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同时对银行业的监管也缺乏再监管。第三,分离的方式有利于更好的对银行监管。如果中央银行肩负两项职能,往往顾此失彼,偏好于保护银行系统,使公众利益受损,最终会扭曲银行行为,降低监管的效率。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中国政府将银行监管从中央银行中分离了出来。
另一方面,作为“最后的贷款人”角色,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从监管职能中脱离出来,因此两种职能的分离这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终结,准确地说这只是角色冲突的外化,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关系仍然是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逻辑一致性
(一)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良性互动
银行监管营造的稳定而有效率的金融环境是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条件。金融组织体系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严格的银行监管使银行机构稳健合规经营,不良资产占比较低,能使得货币政策在银行机构顺利传导。当然,如果监管过于严格,导致金融压抑影响金融深化,又不利于货币政策的顺利传导。反之,如果银行监管不力,导致不良资产占比较高,经营风险加大,将会直接降低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另外,金融风险将会导致货币的紧缩效应,对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实施有着直接的抵触。货币政策实施达到的币值稳定是银行监管的基础条件,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之一是稳定、可持续而又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而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与可持续性,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就是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机构只有在稳定的货币环境中才能正常运行。币值不稳将引发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债务偿付困难,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引发金融风险的产生,银行监管就难以完成确保银行体系稳定的目标。
(二)市场失灵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的融合
在古典市场经济时期既没有宏观的货币政策,也没有银行监管,有的只是作为“守夜人”的政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发的市场机制所表现出来的周期性破坏作用日益显著,市场失灵成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障碍。克服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依据,也为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产生准备了基本的前提。
1、市场失灵的宏观调控
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善,市场竞争不完全,成千上万的企业和个人事前的的分散决策可能会产生事后的重复生产和无效率,市场失灵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上就是,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剧烈波动,甚至陷入经济危机,经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破坏,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人数剧增,居民收入和社会福利大大降低,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为了平抑市场周期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政府引入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从197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国家陷入滞胀,货币政策的作用日益突出。
2、市场失灵的微观规制
市场失灵反映到微观层面上就是银行业属于高杠杆企业。由于市场竞争不完全,存款人与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银行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从事高风险资产业务,进而危害存款人的利益。并且由于现代银行体系普遍采取了部分准备金制度,银行更容易出现支付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个别银行机构的支付风险会蔓延成为系统性支付危机,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造成巨大破坏。为防范银行危机,减少银行经营中的道德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市场竞争,政府设计了必要的银行监管制度。
(三)公共职能目标的一致性
无论货币政策还是银行监管,都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维护公众利益的工具,作为公共职能,在逻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保证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目标,在根本上和趋势上必然具有兼容性。从长期看,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必然会客观地利于银行稳健经营,而一个稳健的有效的银行体系,也会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提供有效的载体。但同时,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是分别针对市场失灵在宏观和微观层次的缺陷设计的,作为宏观政策的货币政策更关注宏观指标的改善,作为微观规制行为的银行监管则主要面对微观银行个体的竞争力的提高。由于宏观指标的价值性判断并不是微观指标价值判断的简单加总。宏观运行目标与微观经济主体利益之间必然存在着不一致性,这就是货币政策操作与银行监管行为在现实中遭遇冲突的逻辑根源。
三、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现实冲突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职能分离过程是一个制度的变迁过程,是一种旧的中央银行制度向新的中央银行制度的转变。在这种制度变迁过程中,障碍之一就是路径依赖问题,即我们对原来的制度的很强的依赖性,正是这种依赖性,为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初期工作带了一系列现实的冲突。
第一,货币政策职能的实施失去了银行监管职能的支撑。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分离后,一方面在短期内便利中央银行各分支机构货币政策措施的权威性下降,使各银行贯彻执行分支机构措施的积极性受到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分支机构不可能再通过传统的监管检查的方式来及时发现和纠正银行在贯彻执行央行政策措施方面的偏差,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缩短政策措施落实的时滞。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分支机构在制定和实施各种政策措施时,失去了银行监管提供的大量基础性信息的支撑。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需要借助监管所获得的有关银行经营信息,表现在:金融机构经营信息是中央银行正确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强有力的银行监管是确保金融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基础;银行监管信息也是中央银行正确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重要保证。目前,人民银行不再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日常监管,难以象过去一样直接把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及风险状况,只能从统计报表及数据分析上求取相关信息。有无监管信息共享机制直接制约着人民银行对金融宏观形势预测和调控能力的发挥。
第二,中央银行与银监会之间会产生业务冲突。虽然中央银行与银监会之间的职责范围在银监会成立之初就得到清晰的界定,但是实现彼此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调需要有一个逐步的过程。因此,在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初期,两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在货币政策方面,银行监管部门在微观领域实施的严格的监管措施,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增加中央银行分之机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难度。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中央银行与监管部门也有可能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双方的分歧可能会延缓救助时机,也可能出现过于随意救助的情况,这都将影响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正常发挥。这突出的表现在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在经济周期中行为方式存在矛盾。货币政策具有逆经济周期运行的特点,即在经济高涨时期,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往往会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在经济衰退时期,为了抑制通紧缩往往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银行监管则具有顺周期运行的特点,在经济高涨时期银行经营效益好,风险低,银行监管对银行经营的风险约束较松;在经济衰退时期,银行业务拓展困难,并往往伴随大量不良资产,银行监管对银行经营的风险约束较紧。由于在同一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行为方式不同,导致二者经常产生冲突。如在经济高涨时期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要求提高利率,这将导致银行经营成本增加或业务萎缩,从而带来风险,与监管目标产生冲突。在经济衰退时期银行监管对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指标要求较严,导致银行贷款更为谨慎,使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传导受阻。
第三,职能的分离增加了中央银行各分支机构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本。银行监管职能分设使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之间的内部协调转为外部协调,从而导致政策协调、信息沟通和行为联动等协调成本明显上升。从目前来看,分支机构与监管部门之间存在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松紧搭配的协调。监管检查与中央银行相关业务检查的联动协调、信息资料的实时共享、发展地区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稳定与化解金融风险的合作等一系列协调问题,如不能尽快尽力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其协调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将会急剧上升。
四、实现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的制度安排
无论从各国金融监管的实践来看,还是从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上的一致性强于冲突性的现实来看,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在实施金融监管上的分工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可以而且应当寻求多层次和多领域的合作,实现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良性互动,尤其是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确保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和高效运行。
(一)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
目前,我国虽然实行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但随着金融开放不断深化和金融发展与创新步伐加快,国际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和现实中金融创新的内在需求,客观上已使不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产品之间的关联性不断加强。因此,对某种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和风险防范已不是某个监管机构或中央银行单独的责任,需要有专设机构协调各监管机构政策和力量,形成合力,超前研究和预见有关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共同构筑风险防范体系,研究防范措施,弥补三大监管当局对个别金融组织和产品的监管真空。而事实上,三大监管机构早先已经召开过监管联系会议,通过了三大机构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在协作配合上迈出了一大步。因此,对于中央银行来讲,除了整合好货币政策司、金融市场司、金融稳定局、反洗钱局等内部职能司局,努力提升工作效率之外,还应积极借鉴他国经验,建立一个由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机构参加的国家金融稳定委员会,由中央银行内设的金融稳定局召集,定期通报货币政策运行与金融监管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研究和协调金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减少机构摩擦和组织成本,使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更好的发挥合力作用,促进金融机构合法、健康运行。
(二)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从目前金融监管的要求和各监管机构的职责来看,建立基层金融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途径,可采取以下途径:
1、建立金融统计资料定期交流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将有关金融统计资料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交流,明确双方责任、交流范围、交流内容和交流时间,及时了解辖内银行金融,机构经营情况,如人行填报《信贷现金收支统计月报》、《金融机构贷款累收累放报表》、《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收入统计月报》、《非现场监管季报》、《房地产信贷业务季报》、《金融机构计划执行情况进度表》、《各项存、贷款增长情况分析表》、与银监管理机构填报的《辖内机构人员业务量情况分析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下降情况表》、《非现场监管季报》等进行交流。
2、建立文件抄送制度。对涉及有关金融机构监管、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反洗钱、金融稳定、社会征信(信用村镇创建、信用环境建设)、内控制度建设、信贷资金投向投量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与退出、农村信用社改革等重大事件,需要对方配合的文件,相互主动抄送。
3、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对在金融机构执行货币政策等情况调查中新发现的风险隐患,对银行业日常监管中涉及利率、支付结算管理方面的监督检查情况,对保险及证券业务中的出现的重大违规事项,相互间进行及时通报。
4、建立工作沟通机制。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形式,比如通过货币政策简报、金融监管简报、保险简报、证券简报等内部刊物,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协作,沟通金融监管相关工作和监管信息,商定具体工作合作事宜。分析金融数据信息和辖内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状况,研究化解辖内金融风险的建议和对策,发挥整体合力,以共同提高监管效率和风险防范预警水平。
5、建立信息查询制度。人民银行与其他监管机构可根据监管工作需要,相互间适时借阅、查询有关金融数据信息资料,以方便、及时了解掌握相关金融机构监管情况。
6、健全信息资源库。这就要求: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统一信息披露标准。中央银行与银监会可以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9颁的《货币与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做法准则》和《辅助文件》中提出的原则和做法,提高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标准的统一;鼓励在信息搜寻上的竞争性。在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的情况下,独立的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会通过各自不同的渠道和方法收集支持各自立场的信息,而统一的机构则没有这样的竞争机制。在信息搜寻竞争机制的推动下,中央银行与银监会可以获得对整个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信息,提高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决策的有效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共享信息资源库。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成果,加快金融业电子化、信息化进程,以法规的形式明确有关中央银行与银监会等监管部门信息共享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共享的原则和标准开发统一的非现场和现场检查情况反映软件系统,最终建立中央银行与银监会的共享信息数据库。
(三)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使得我国“一行三会”的“分业经、分业监督”的金融监管体制初步形成。一方面,现阶段要提高银监会金融监管的权威性,除了在法律上确立银监会的监管职能以外,中央银行应该明确对问题银行和金融机构实施“最后贷款人”援助的有条件性承诺的配合,即中央银行要慎用“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不难设想,如果中央银行对问题银行和金融机构造成的不良后果无条件的照单接收,那么银监会实行有效金融监管的可置信度就要大打折扣了,金融监管的权威地位也将难以树立。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是有成本的,监管成本大致可以分为直接成本(Directcost)和执行成本(Compliancecost):直接成本主要是指监管当局在制定和实施监管措施过程中承担的雇员费用和日常的工作费用;执行成本的构成比较复杂,包括被监管者向监管机构提供信息的成本、进行内部检查的成本和由金融监管而造成的业务收入和效率的损失等。因此,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确定监管强度、实现金融监管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了有效地减少“双头监管”带来的弊端,不加重被检查金融机构的负担,影响它们的正常经营活动,双方应通过一定的协商机制协调对同一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日程安排,避免无效率的重复检查,提高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有效性。
(四)建立和谐的执行传导机制
对于中央银行来讲,监管职能分离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强化了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能。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金融市场的规范运行和整体协调发展,需要中央银行在加强对金融市场规则的研究和制定,加强对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监测的同时,密切关注货币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之间的关联渠道、有关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这就涉及到如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将其货币政策的意图纳入金融监管的具体内容,确保其得到有效落实的协调问题。以证券市场为例,虽然在现代各国的金融制度下,商业银行和货币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日益扩大和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证券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的功能也越来越突出。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货币政策一般通过利率和信贷渠道这两种主要机制或途径作用于证券市场,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进程,而能否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功能,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业监管当局的协作配合。因此,应借助金融监管的有效手段,建立和谐的、畅通的货币政策执行传导机制,确保货币政策各项目标的实现。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条件的分析,认为在我国短期内不适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并对我国长期内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独立性
一、我国货币政策效率较低的原因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去,世界经济开始逐渐复苏,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位居世界前列,这与我国货币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不可分割,但是,近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效果却在明显减弱。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存在问题:
(1)货币供应量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越来越弱,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越来越强;第二,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降低,货币供给的漏出效应增强;第三,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运行的相关性减弱。
(2)利率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其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的效果越来越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时滞”效应,从而导致利率难以被精确控制,效果逐渐减弱。
(3)汇率。汇改后我国的汇率政策实际上仍为钉住美元,浮动汇率制度并未完全发挥效用。由于汇率传导机制的存在,从而减弱了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用,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IMF(2005)把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概括为四个部分:机构独立、设计良好的技术基础设施、经济结构和健康的金融体系。因此,要讨论我国是否适宜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必须从上述四个部分进行分析。
(1)机构独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首要条件是中央银行的高度独立性和责任感,货币政策的高透明度。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仍然隶属于国务院,缺乏独立性和决策权,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水平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另外,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统计项目还相对较少,统计数据不够完整,更新速度较慢,并且使用者较少,从而减弱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最为重要的是,人民银行沟通和监督机制建设相对较为落后,远远不能达到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要求。
(2)设计良好的技术基础设施。由于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时滞”效应,必须考虑通胀预期因素,因此,要求中央银行具有精确预测通货膨胀未来走向的能力。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导致了中国人民银行在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以及数据库的建立方面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3)经济结构。由于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顺差,严重的外部经济失衡造成了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而我国采取的是逐步放开的策略,这就导致了国际上对人民币具有强烈的升值预期。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目标制反而会增加中央银行市场操作的难度,因此,我国暂时不适宜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4)健康的金融体系。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调整基础利率,利用调控短期利率以影响与利率相关的金融市场变量的改变,进而对市场的资源配置以及微观市场参与主体的需求和供给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变量,最终实现货币政策既定的通货膨胀目标。这就要求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拥有健康的金融体系和完善的金融市场。而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是利率市场化还处于稳步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不具有完全的利率决定权,市场机制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政府常常对金融市场施加行政干预,从而导致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价格联动机制,影响公众产生合理的预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短期内不适宜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
三、长期内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建议
通过此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价格稳定和利率政策不足以实现金融稳定,而现行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基本上都是单一的钉住消费价格指数(CPI),忽略了资产价格的因素,容易导致资产价格产生泡沫并破裂,致使金融体系稳定性减弱,一旦货币当局监管力度不够,便有引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另外,资产价格的波动还会通过财富效应等影响企业和居民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和通货膨胀率,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控。因此,未来我国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框架时,不仅仅要钉住消费价格指数,而且还要把资产价格作为政策目标也纳入到货币政策体系之中,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保持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双重稳定。
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但是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没结束,并且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因此,在建立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的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目前,可以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目标制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改变我国汇率制度“管理有余,浮动不足”的现象,并借鉴运用通货膨胀目标制较为有成效的国家的经验,从而为我国长期内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积累经验,以避免因货币政策框架变动引起的经济波动。另外,由于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单纯的为了追求较低的通货膨胀目标而牺牲实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我国各项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发展完善,通货膨胀目标制在长期内将会成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的一种可行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奚君羊,刘卫江.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财经研究.2002.28.
[2]程均丽.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一、金融环境概述
金融环境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金融体制和制度下,影响经济主体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金融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们能够很好的进行生产和生活,一旦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被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国家,只要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之间有经济联系的国家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从全世界范围讲,金融危机都是非常不利的。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步,我国于世界的联系也开始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与美国之间,因此在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那一年,我国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预防金融危机的出现,或在金融危机出现时,中央政府及时调整政策对其进行解决,对于保持金融环境的稳定性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这也非常有利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平稳有序的发展,有利于这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指的是一个国家政府所制定的维护本国金融环境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有四种,一是使本国人民能够充分就业。这里的充分就业指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就业,而是尽可能的降低国家人民的失业率,使其能够保持在一个社会所能成熟的水平;二是使物价能够保持在平稳的水平,物价水平能够从整体上反应这个国家的金融环境水平,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过高,那么无疑,这个国家一定是处在通货膨胀之中;三是使经济水平得到增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能够大大的巩固其经济基础,同时也就能够使其上层建筑得到保证;四是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这里说的国际收支平衡并不是指收入与支出两者绝对的平衡,而是指收入大于支出,或支出大于收入,但能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由此可见,总结起来说,中央政府制定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国家的金融环境能够保持在平稳的状态。
三、金融环境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金融环境与货币政策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文章本部分将针对金融环境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希望通过讨论,能够体现出两者的重要性,同时使读者认识到将两者联系到一起综合进行考虑的重要性。
1.金融环境影响着货币政策的调整
这里以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为例,自2008年开始,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开始由美国出发向世界各地蔓延,中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中国政府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利用了多种手段对这次危机进行了调节,其中,调整货币政策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对货币政策的调节,中国不仅仅成为了受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打击最小的国家,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本国的国际地位,由此可见,金融环境一旦发生了变化,那么为了使本国经济不受影响,政府就一定要提出相应的货币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本国经济稳定的运行。
2.货币政策的调整将对金融环境产生影响
这里以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金融危机为例。
在发生通货膨胀时,通常会发生例如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等很多现象,使人们手中的现金大大缩水,这将会带来社会经济虚假的繁荣,也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货膨胀带来的危害便会逐渐显现,这时,国家需要采取的货币政策是提高银行存款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等,这样对解决通货膨胀是非常有利的。
在发生通货紧缩时,通常会发生例如纸币升值,物价下调等现象,这会导致很多生产者无法获得相应的利润,从而放弃急需生产,这样持续下去,对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这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对这种状况加以解决,例如降低银行存款的利率,以促进货币的流通,从而使通货紧缩的状况得到改善。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内生的不确定性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有四个重要角色:(1)中央银行;(2)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及信用社;(3)资金供给者;(4)资金需求者。在这四大角色中,每个角色又由无数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在不同时点有着不同的行为模式,因此,从数理角度来,四大角色具有多种行为模式组合,而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各种组合模式又会相互替代,具有多重均衡的特点,不可能找到最优均衡点,在多重均衡的运行过程中,往往潜伏巨大的制度变迁风险,原因在于每个个体追逐单个利益的理性行动很有可能造成集体的非理性后果。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内生的不确定性,它决定了金融风险与货币政策的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
(二)金融风险会加大货币政策的执行难度
货币政策的真正实施,通常要求在货币工具、操作目标、中期目标或指标变量以及最终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扰乱金融体系,会这些关系。当一个银行体系越来越资不抵债(即金融风险越来越大),操作目标(如利率)、中间目标(如货币或信贷总量)和政策目标(如稳定物价)之间的联系就会改变。也就是说,金融风险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目标,会加大货币政策的执行难度。当金融风险程度越来越高时,政策工具与目标之间的正常关系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例如通过货币供应和利率来传导货币政策,会受到银行流动性不足或资不抵债的影响(有银行的风险表现),因为这些银行不能根据货币政策措施调整储备或贷款,还会降低对利率反应的敏感性和预见性。不会对市场力量作出反应的银行是不能靠它们来传导利率变化的。
在那些有风险的银行体系中,各种货币工具被用来执行货币政策时均会受到不稳健银行亦即有问题银行的极大影响。例如,货币市场不会拆借资金给不稳健的银行用来弥补准备金的不足,由此造成的市场分化会进一步阻碍央行对整个银行体系的货币管理,最终扰乱金融市场的运行。而货币政策正是通过金融市场传导的,当银行体系中有很大一部分银行无法依靠时,同业拆借市场会发出极端的信号,或迅速瓦解。
当银行体系不稳健时,通过公开市场来进行流动性管理也会受挫。在公开市场央行售出其持有的证券来降低信贷扩张,可是该影响会被高风险的借款人对利率的非弹性需求而减弱,他们会提出更高的利率来谋求同额贷款。当银行极为脆弱时,执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会变得不对称,货币政策的放松比紧缩容易。
市场力量脆弱的银行体系,尤其是那些国有银行为主的体系,传导政策效率相对较低。在金融风险高的银行体系中,信贷供应不会受资本或利率的限制,因为银行为了创造收益而可能无视风险因素。当银行允许借款人将应该支付的利息资本化(即以贷收息,将应收的贷款利息转为新贷款的本金),或当借款人根本就不打算归还贷款时,信贷需求和银行贷款对利率变得不太敏感。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淡薄,赖帐现象屡见不鲜。这是地地道道的道德风险,的债转股工作要谨防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不适当的货币政策会放大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会影响银行体制,放松银根的宽松政策可以提高银行的盈利,但是当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银行可能会很难调整经营策略。因为尽管稳健的银行会有足够的灵活性资产来调整流动性状况,但银根突然抽紧会在不稳健的银行中引发流动性危机。经验表明,放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给银行带来好处,但是长久会造成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扰乱银行的经营,侵蚀银行资本的真实价值,导致银行出现有问题贷款,形成风险。
用来执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也会对银行体系产生影响。没有运行良好的“最后贷款人”的信贷便利,会打乱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转;通过抛售资产增强流动性会使流动性不足的银行变得资不抵债;信贷或利率控制会迫使银行过多的持有不产生利润的准备金;限制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会导致银行中介功能的丧失,减小银行的客户基础和盈利水平。法定准备金不能按市场利率获取利息,实际上是对银行体系征收的一种税。例如,我国以前的存款准备金率(加上备付金率)高达18%-23%。国家一边采取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一边又采取高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被高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所抵消,同时削弱了银行的获利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严重的风险会损害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导致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甚至会导致货币政策的完全失效。同时不适当的货币政策又会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导致银行出现,放大金融风险。
二、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的支撑与抑制
金融监管的主要目的就是化解金融风险,建立稳健的金融体系,确保货币政策的实施。
金融监管作为一种不同于政府宏观调控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介于自由市场和之间的特殊的政府管制行为,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征:(1)有效管理和控制货币供给,为增长和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2)保证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健全性和生存能力,以提高金融市场运行的内在稳定性;(3)保护存款者利益,约束债务人行为,以维持正常的信用秩序;(4)改善金融体系中资金流动的微观和宏观效率,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公平。
金融监管有积极监管与消极监管之分。积极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通过对金融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正面引导所实现的市场控制;而消极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通过对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各种偏离行为进行限制所实现的市场控制。当前应改变金融监管的传统做法,变单一的“消极监管”为“积极监管”与“消极监管”并举的监管模式。要实现积极监管首先要对金融机构进行主动道德化过程;其次是正确地进行市场协调;最后是对社会公德进行影响。也就是由以前的对金融机构违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处分、处罚转变为对金融机构的合法有益的行为进行表扬、奖励,由处罚变为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树立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道德观念。同时帮助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增强其内部控制的能力。通过央行的正确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培育充满活力的金融机构,为货币政策的良好实施提供先决条件。
然而,监管法规缺陷、监管宽容以及监管时机选择不当和过于严厉的监管都会导致金融机构要么肆意妄为,要么死气沉沉、缺少金融创新的动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增加货币政策实施的社会成本。监管法规缺陷和监管宽容问题可以从许多国家找到例证。更为可怕的是,与二者相伴随的往往是银行危机以及货币政策失灵。阿根廷在1980-1982年银行危机期间,金融法规框架的调整滞后于金融监管的放松,尽管审慎管理规定比较全面,但监管机构缺乏适应金融业发展变化的应变能力。监管者检查的是规定是否得到执行,而不是检查贷款的质量,在金融危机出现的前几年就停止了现场稽核检查,而且缺少有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机制。
这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监管宽容问题。对监管当局来讲,在银行出现危机(如支付危机、资不抵债)以后,往往采取一种“等等看”的态度,希望困难是暂时的,没有对金融体系产生严重威胁,而且认为问题自身会得到解决或者将问题掩盖下来直到其他人接任。结果是监管当局对采取有争议的行动非常审慎,好大喜功和缺乏可靠性,可能会造成对问题的推倭、拖延和掩盖。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已发生过类似的问题,美国和日本的监管当局变得更关心其监管工作的荣誉和不出现明显问题,而不是解决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因为它消除了存款人潜在敦促银行采取正确行动的压力。而推迟处理有问题银行的行为几乎都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因为,有问题银行可能会采取风险更大的做法,如高息揽存、高风险投资等,它不仅会最终增加解决问题的成本,而且使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载体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外部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变得困难甚至导致货币政策失灵。
监管时机选择不当也会对被监管对象特别是银行机构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抑制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这里可以从法国、日本和找到例证。法国虽然金融法律、规定和实施权力都很充分,而且监管当局(银行委员会)也拥有所需的权威、技能和管理资源,但在监管的时效性上存在问题。监管者早在1991年就了解里昂信贷银行的问题,但在1993年第一次援救工作之前没有披露任何情况,而是继续听之任之,以至于在1995年需要进行第二次援救工作。其错误在于,没有及时对里昂信贷银行实施有效监管,而是默许其迅速发展和持有高风险的不动产以及贷款集中于少数几个大的借款人身上。日本进入1990年代以后,泡沫经济崩溃,银行的巨额房地产贷款变成了不良资产。1992年,银行不良资产高达20万亿日元。但在1993年,日本银行机构有能力处理全部不良资产。因为日本银行机构持有大量的1955年左右陆续买进的低价格股票,尽管此时股票价格下跌,但银行仍有庞大的帐外利润。如果此时抛出这些股票,用以冲销不良资产,就不会出现1995年银行陆续倒闭事件。但是,银行担心公开不良资产问题会降低银行信用,也害怕因此而被追究经营者的责任。作为监管当局日本大藏省也担心银行丧失信用,造成存款外流,引起金融体系崩溃,因此而承担全部责任,故此也抱着侥幸心理,一再拖延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1998年,日本又有三家大银行破产,金融秩序濒临崩溃。从中国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为配合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进行债转股的实施工作,1999年下半年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信贷质量、贷款投向、贷款利率的全面检查,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监管时机选择上值得商榷。因为信贷质量检查与央行启动内需、增加信贷投放的货币政策的出台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信贷质量检查使得处于“信贷权利与责任不对称、收益与风险不对称”机制下的商业银行信贷人员更为谨慎,他们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发放贷款,以免因此遭受经济和行政处罚,这无疑加剧了我国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其结果是央行货币政策难以贯彻落实,这就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灵。
三、强化监管,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一)尽快创立积极监管与消极监管相结合、激励相容的监管制度
1.建立金融评先制度。其形式是由当地的央行组织该地区的金融机构参加该活动,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评选出合规经营、态势良好、获利能力强的金融机构,予以表扬,并在业务与机构发展方面给与一定的鼓励措施。
2.建立金融监管季度联席会议制度。该制度的参与者是各地区央行监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该地区各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人员包括人事部门、机构管理部门和稽核检查部门的负责人。具体形式是由当地的央行监管部门组织,当地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于每季度初召开一次金融监管季度联席会议。实施此项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1)将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与其自身的内部控制相结合,使两种力量形成合力,更加有利于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2)便于监管者与被监管对象沟通交流信息,解决金融监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3)便于监管者与被监管对象交流感情,融洽彼此的关系,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3.建立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制度。该制度的形式是由当地的央行组织考试,参加考试的人员是要获得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只有考试合格后,这些人员才能获得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才能到金融机构担任主要负责人。
4.建立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上任报告制度。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上任后应按照以下要求,以书面报告并签名盖章的形式向当地央行监管部门报告:一是要求各行在收到央行关于被审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批复十日内,将被审查对象职务聘任的文件报送给当地央行监管部门;二是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资格审查上任后,2个月内就其分管事项从“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三个方面形成书面材料,报送当地央行监管部门。通过实行该制度,控制金融机构擅自变更各级负责人的现象,便于对金融机构的违规情况划清责任,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跟踪监管。该制度的突出功能在于防范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
至于消极监管,它是我国金融监管的传统方式,其制度基础主要是一些金融法规,例如《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金融机构管理规定》、《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和《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规定》等。当然,这些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二)适当鼓励金融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创新是为了逃避或者绕过金融法规的限制和监管当局的监管,可以说是与金融监管相矛盾的。但是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如此重要,监管当局应适当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并促使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与积极监管相适应。
1.金融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健全金融法律制度,规范央行的监管行为。对待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原则上要持宽容态度,不搞事后追究。对于法律所禁止的事项坚决不能违反,违反了就按照违法违规来处理;对于法律未明确规定禁止的事项,可以允许金融机构进行操作,监管部门不要对其作违规处罚。但是金融创新必须在注意风险防范的基础上进行。
2.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收益必须大于其新增成本,这样的金融创新才能充满活力,才能由单个金融机构内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转为整个金融系统的诱制性制度变迁,从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产生“正外部性”(即收益外溢)。
3.鼓励金融创新的目的在于最终为我国银行业由分离银行制向全能银行制过渡作准备。要特别鼓励银行业进行中间业务的创新。
(三)解决金融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就是金融合约的不同当事人不能拥有相同信息的事实。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金融体系产生重要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风险。解决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具体措施是:(l)健全金融法规体系,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交易活动严加惩处,尤其对提供虚假信息牟利的交易者严惩,净化金融市场环境,理顺金融市场秩序。(2)将金融机构标准与国际接轨,使会计信息能全面反映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金融机构的会计制度必须坚持客观、严谨、审慎的原则,必须能真实、全面反映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3)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促使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流动性、安全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也可以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4)加强会计、审计、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借用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强化金融监管。(5)加大央行对金融机构的现场监管力度,注重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监管,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给予严惩,提高违法违规经营的成本。(6)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减少银企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包括:银行贷款专业化,签订限制性契约,与企业保持长期联系,向企业提供贷款承诺,办理抵押和补偿余额,对企业进行信用配给等。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可以有效地解决市场中的四大信息不对称:(1)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2)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3)金融机构与存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4)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构筑有问题金融机构特别是有问题银行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传导;影响
所谓金融创新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一定的方式创造新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逐渐实现了金融产品的多样化,这样一方面促进了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对货币的传导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货币传导对国民经济的意义重大,大量的金融产品创新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金融市场的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鉴于货币传导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研究金融创新过程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
1、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信贷类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增加,资产业务产品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提高信贷业务服务质量成为金融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实现了信贷结构优化,也改善了客户结构。当然,一些金融机构在创新过程中,过于盲目,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我国金融企业来说,实现金融创新是必要的,同时也要根据机构的现状,严格控制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2、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成为金融创新产品中的新亮点,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理财产品是金融机构负债业务产品中的一部分。能够确保本金不受损失的基础上获得一定收益成为客户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样也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银行需要承担一部分金融风险。并且对于我国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来说,缺乏个性化的服务是其需要突破的瓶颈。
3、另外,中间产品业务质量的提升是我国金融机构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就目前各大金融机构的现状来说,中间业务产品较多但是技术含量并不高。机构之间的竞争较激烈,很多金融机构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这些现状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传导政策的影响主要包括对货币供给变动以及货币传导渠道的影响两个方面。其中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货币层次界定、外汇存款、融资贷款以及基金等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货币传导渠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货币的供给受到金融创新的影响明显
(1)金融创新产品的增多降低货币供应的可预测性。金融创新产品的增多使货币层次变得复杂,加速了不同层次货币之间的转换,提高了其流通速度,因此必须对货币及其分层进行重新定义明确货币层次之间的界限,尤其是对流通中的准货币,如活期存款与准货币之间的界限等,以提高货币供应和流通的稳定性,提高政府以及央行对其的控制力度,使其及时准确的了解金融数据。在现实金融创新中,活期存款与流通资金之间的界限不明确,银行等金融机构常将其作为结算甚至支付工具。金融机构在进行创新的同时对其负债状况的计算方式不明确,如信用卡的大量出现导致一些银行的金融风险增加,但是金融机构并未降低列入资产负债表,这样很容易导致无法区分投机性货币与交易性货币,导致货币供应层次之间的划分较为混乱。
(2)外汇存款的增加改变了货币供给结构。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外汇存款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时外汇存款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兑换为人民币进行流通,这样给金融创新带来了方便,拓宽了其途径。但是就目前我国关于外汇存款的法律法规来说,其尚不属于货币统计范畴,因此造成了货币供给结构的改变,为金融机构的创新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3)票据融资业务的出现。票据融资业务是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货币传导的重要因素。其在货币供给和传导渠道两个方面都对货币政策传导造成影响。此外,票据本身的流通性和支付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流通性与支付性,如贴现或再贴现等方式。这样对我国的货币流通统计造成一定的影响。
(4)贷款融资业务改变了资金供给结构。近年来,银行系统拓宽了业务范围,融资范围扩大,如个人公积金贷款、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等方式。但是,这个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存款尚未纳入货币供应范围之内,影响货币供给计算。
(5)债券的发行改变了资金核算范围。在广义货币流通统计中,常由于无法进行合理的统计而造成货币供给量的重复计算,同时对于短期债券来说,政策性银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期限低于1一年的金融债券,并不能全部纳入广义货币的统计,这样也造成了广义资金统计的重复计算。而对于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应作为一种银行存款,但是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尚不能将其列入货币供给。总之,在债券发行过程中,资金核算的方式尚不明确,导致许多货币资金计算不准确,出现重复计算和没有计算的情况。
2.金融创新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和基础货币的关系
货币乘数的公式为K=Dd/B=1/(h+r+e+f+p)(Dd、B、h、r、e、f、p分别代表活期存款额、基础货币、实际提现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财政性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和邮政储蓄占活期存款的比率)而货币供给公式为M=K*B(M 、K、B分别代表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通过公式我们可以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的具体影响:
①由于金融创新对货币的流动性有所提高,所以现金的持有量明显减少,那么提现率就将随之下降,货币乘数被放大了②法定存款准备金由于金融创新的影响提取次数以及金额逐渐减少,法定准备金比率就会降低,货币乘数被放大了③金融创新会产生强流通性的金融工具,直接减少货币的交易性、预防性需求,相反增大了投机性货币的需求,所以货币市场是资金补充的理想平台,金融机构也就没有必要再中国银行存放超额准备金,降低了超额准备金比率,货币乘数被放大了④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广使货币流通性更强,银行类似活期存款的货币量增大,所以财政性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以及邮政储蓄占活期存款的比率都会下降,货币乘数被放大了。货币供给量以及货币乘数都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金融创新间接影响了货币当局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传导的影响
1.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需求结构,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金融工具的创新导致了货币供给的不稳定,改变了货币需求的结构,尤其是一些信用卡产品的出现,增加了货币的功能,提高了其投机需求,使银行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同时,金融创新使利率的弹性降低,金融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这使得金融工具不断趋于同质化,没有实现真正的创新。金融产品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利率就不能成为评价银行客户的唯一准则。资产的调整要通过收益以及结构利率的上升或下降的现状决定,利率不再起到绝对的决定作用,这无疑影响了货币供给的稳定性。最后,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本身与价格以及银行利率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货币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银行的利率弹性也受到影响。
2.金融创新导致货币当局的调控难度增大
随着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的发行,其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也逐渐体现出来。首先:基金等理财产品并没有纳入银行的存款范围,因此无法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保护。在没有更加合理的理财产品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的情况下,很多银行投资者就会放弃银行存款而选择购买理财产品。同时,存款利率的上升以与理财产品所获得的收益不成正比,且通常低于其收益。而相对于银行系统来说。理财产品变相增加了投资成本,提高了市场利率,同时无法实现对客户投资的有效控制。大部分银行存款被转化为投资理财产品,这样使银行的资金结构发生变化,理财产品无法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理财产品也抑制了金融机构其他业务的发展,如理财产品的增加降低了企业用于企业贷款的资金,使货币结构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对银行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其资金供给结构,使其不稳定因素增加。同时理财产品不属于银行存款范畴,无法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包括,银行虽然对利率等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但是对于理财产品业务来说,却不能构成有效地影响。与基金等理财产品相比,票据业务也对货币供给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与票据业务相关的保证金存款同样不能计入存款准备金,这样以存款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的基数就会受到影响而改变,通常会降低。票据业务拓宽了金融企业获取资金的途径,一方面维持了其经营,另一方面也使其对再贴现的相关业务依赖性降低,市场公开化程度明显得到提高,促进了货币政策传导。
3.金融创新给传导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与传统的金融市场相比,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改变了资金流通结构,也增大了其流通速度,但是这样也给货币当局的调控带来了影响,使其无法进行正确的决策,无法实现对其变化的正确把握。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使银行系统创新产品同质化,传统的银行利率和货币政策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不稳定因素增多。这样货币的传导时间就无法确定,甚至形成时滞。
四.关于降低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的几点思考
金融创新是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金融创新处在初级阶段,创新动机不明确,创新手段较单一,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提高。这与金融机构的制度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不稳定等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大量的国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金融机构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减小其对货币传导的影响,促进我国的金融创新,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规范金融市场的相关制度,扩大金融产品创新范围的同时要严格控制产品或工具的质量。
同时,应逐渐完善准备金制度,实现公开化的货币流通政策以提高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度。提高金融创新技术,这要求以央行为核心的政府金融部门时刻关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及其变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建立合理规范化的金融创新制度,促进货币政策传导。
五.总结
在我国的金融创新过程中,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金融市场出现了不稳定的现状,基金等理财产品改变了我国银行系统的资金供给结构,对其约束的相关法规不完善也给央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研究金融创新过程对货币政策传导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十分重要。随着近些年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金融产品增加,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当然金融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这也使得金融产品同质化,如何通过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提高金融系统的收益成为其研究的重点,这就需要企业认真对待金融创新,合理处理其与金融市场、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出台合理的法律法规,完善货币供应指标,促进货币传导。(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学陶,林宝瑞:信用衍生品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影响:财经理论与实践第30卷第160 期,2009.7
[2]杨子刚.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8,(6)
[3]楼文龙.金融创新的背景与主要趋势[J] .中国金融.2007(1)
关键词:经济;金融;形势;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5-0003-04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央银行对形势的关注,更加依赖于基层的调查和监测分析工作。本文从宏观分析中经常重点关注的指标与数据入手,分析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选择。
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很大程度上与国际形势相关。任何认为当前危机都仅仅由美国或欧洲自己负责的想法是不客观的。当前,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所起到的作用愈益提高和增强,所以分析国内形势必须关注国际经济的基本面。
(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每三个月一次的全球经济走势分析和预测数据,无论是新兴市场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全球不同经济体经济波动的走势是高度一致的。所不同的是,2000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发达国家,而2006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进入下行周期。据IMF最新预测,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下降到0.5%,为二战以来的最低值,如果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负值。这远低于IMF在2008年11月预测全球经济增速1.75%的水平。对比两个不同时期的预测值可以看出,目前对于国际经济形势的看法变得更为悲观,因此IMF下调了各国的经济增速,其中对2009年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测由-0.7%下调到-1.6%,对欧元区增速的预测由-0.5%下降到-2%,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也由8.5%下调到6.7%。
(二)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减退
在目前世界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的状况下,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的问题,都可能映射出其他国家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如2008年英国北岩银行出现挤提,随后美国二三线银行出现情况,最终暴露出美国几家大机构的问题。再如冰岛,一个国家出现问题后,通过类似分析发现很多东欧国家也存在同样的隐患。因此,分析当前通货膨胀或紧缩问题,不仅要关注国内物价,还应比较分析各国的价格变动状况。由于经济活动收缩以及各种商品价格下行,全球的通货膨胀压力大为减弱。从IMF的预测情况看,全球不同经济体CPI和重要商品如金属、食品的价格指数走势将于2009年下半年或2010年前探底。预计2009年全球通货膨胀将有一个较大的下降。一些国家已经将对通货膨胀的防范让位于对通货紧缩的担忧。从联合国分析预测机构对各国通货膨胀率的预测数据看,各国价格波动走势相同,通货紧缩趋势似乎有所抬头。
(三)全球贸易增速下滑
从全球经济基本面看,贸易需求的总量在萎缩,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就已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进入2008年,由于美国进口增速减缓,全球贸易增速更是急速下降,由2007年的6.3%,下降到2008年上半年的4.4%。2008年下半年来,减缓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当前我国贸易总额的下滑,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人民币的升值。从贸易增长幅度的视角看,危机前高增长的贸易额是不可持续的。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起飞初期都是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而当时的国际经济和贸易形势提供了这种需求,从而产生了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的腾飞。对于我国,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至2000年上半年,也抓住了同样的机遇。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的下滑走势,如果演变成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下行周期,那么我们将不得不面临产业结构和产能布局如何调整的问题。
(四)美元硬着陆风险上升
从目前世界货币格局看,美元是核心货币,贸易投资的80%以上通过美元结算。欧元诞生后,被人们寄予了厚望,但现在看来,欧元还不能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取代美元。从亚洲来看,日元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受到的打击也很大,对比我国2008年四季度的GDP增长6.8%,日本同期经济增长为-12%以上,这对于一个经济大国来讲是十分罕见的。目前,许多欧洲金融机构发现他们正处于破产的边缘,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急剧下跌而前景堪忧,其他一些金融机构被迫去杠杆化。种种原因使得美国国债这种安全的资产受到金融机构的追捧,国债利率几乎下降为零。但是这也使得美国的外债水平达到一个可怕的高度。只要去杠杆化等因素逆转,美元重回跌势,硬着陆风险将急剧增大。
(五)资金市场依然紧张,股票价格持续下跌
在全球金融市场中,资金市场依然呈现紧张状况,具体表现为:一是衡量资金借贷成本的利差指标(3个月的LIBOR利率与3个月期的美国国债利率之差)持续在高位运行。2000-2007年前该指标一直保持在1个百分点以下,2007年上半年迅速冲高到2.5个百分点,在金融危机加重的2008年9月-10月,迅速攀升到高点。如此高的利差意味着资金市场几乎陷入停顿状态。从最近的数据看,目前这一利差有所下降,但与历史低位相比,仍处于高位,说明资金市场仍处于非常谨慎的时期。而此时的背景,是在各国采取了大量的超常规救助措施后仍然如此,说明目前的资金市场仍处于紧张的状态。二是通过银行贷款、债券及股票发行等渠道的筹资额在2009年持续紧缩。2007年下半年以来,三大渠道的发行速度一直在放缓,其中受打击最大的是股票市场。全球来看,欧洲的筹资渠道同我国相似,主要是靠银行信贷,而在美国,银行信贷的作用相对较小,更多的是靠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总体来看,三大市场的资金面持续紧张。
摩根斯坦利股票综合指数(MSCI)表明(如图1),全球股票价格持续下跌,由2007年最高点下跌了约60%,其中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股市下跌更为剧烈,反映出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的不成熟。
(六)全球经济救助措施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各国政府纷纷动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一是增加预算赤字,实施积极的财政刺激计划。从2002年以来,各国财政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结束了下降趋势,转而不断上升,至2007年达到高点后再出现下降。但图2中的曲线尚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状况,例如各国央行购买国债的做法,目前尚没有列入政府的开支。但从美国的做法看,近期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签署协议,其中就包含当前美联储购买国债的支出和干预经济而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所产生的损失,将来要划归美国财政部,这一成本有多大,现在还是未知数。二是各国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2004年以来,全球利率经历了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美国从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利率进入下降周期。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经济下行的风险。全球协调同步调低利率(如图3),或者直接对市场注入流动性。
二、我国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在金融危机中很难独善其身,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传导途径主要有四个:一是贸易途径。由于国内贸易对全球经济依赖加深,国际经济波动通过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比以往更为明显。二是投资途径。因全球经济放缓,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处于下行通道。三是财富途径。许多新兴国家通过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为工业化国家提供融资来源,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由2004年末的6千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末的近2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易受到外汇市场波动的影响。四是信心途径。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吹草动,也影响着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我国为应对危机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一是出台“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包含灾后重建、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七大类投资项目。2009年“两会”后对四万亿投资的构成进行了调整,重点加强了对民生工程的投资。另外还有其他有力度的刺激措施,如确定钢铁、汽车、船舶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调整增值税项目,减少企业负担,刺激企业投资;扩张财政赤字到9500亿元,其中7500亿元国债用于弥补中央财政赤字,2000亿元国债为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中央财政拿出1000亿元用于补贴消费信贷、就业政策资金、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等,刺激居民消费。
二是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使得货币供应量急剧增加,银行间利率和票据融资利率处于低位。货币政策从信贷控制转为鼓励扩大信贷,对刺激银行贷款的增加发挥了主要作用。M1和M2自2008年11月份以来止跌回升,而且M2上升较快。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资金市场利率的下降反映了资金供应的基本面宽松,但宽松的资金面是否达到了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宏观数据与微观运行是否存在反差尚待关注。从信贷投放来看,2008年下半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调低准备金率、贷款利率等多种手段,各项贷款明显增长。2009年1-2月份全国贷款增长较快。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差异后,贷款月环比趋势周期项有回升趋势,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经济的回升迹象。
(一)经济增长有所回升
随着扩张性政策的快速实施以及政府出台产业振兴规划等各种刺激政策的逐渐显效,2009年我国确立了经济增长8%的目标。从当前的经济运行看,出现了一些恢复性增长的亮点:一是工业增加值回升。1-2月累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幅较上年同期低11.6个百分点;按可比天数计算,累计增长5.2%。2月份,工业增加值月环比增速为4.1%,增幅比上月高31.3个百分点;月环比趋势周期项为1.34%,增幅较上月高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长的企稳迹象显现。二是轻重工业增长双双回升,重工业增速低于轻工业增速。1-2月份,轻工业增加值增长6.5%,增幅较去年同期低7.2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2.7%,增幅较去年同期低13.5个百分点。三是发电量增长由负转正。2月份,全国发电量当月同比在连续下降了3个月后增长5.9%。发电量月环比增速趋势周期项为0.45%,增幅较上月高0.44个百分点,昭示了工业生产增长企稳的信号。四是钢铁生产增长由负转正。2月份,生铁和钢材产量月同比在连续下降5个月、粗钢产量月同比在连续下降4个月后增长由负转正,分别增长8.1%、8.3%和4.9% 。钢铁生产由下降转为增长,预示未来需求可能转暖。五是制造业景气指数(PMI)连续回升三个月。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连续三个月回升,个别分类指数(如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已回升到50%临界点以上。六是存货增速回落势头减缓,存货占销售比重增速减缓。当前各行业存货下调速度趋缓,同时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此轮存货调整中,采掘冶炼行业、原材料生产行业的存货增速波动幅度高于生产资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另外,从2008年初开始,存货占销售的比重(该指标是反映经济周期变动的先行指标,一般提前6-12个月)环比折年率开始迅速攀升,经季节调整后,至2009年2月份,该指标的环比折年率为51%,比上月高点下降12个百分点,显示存货占销售比增速有所减缓。
(二)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趋势向好
一是消费同比增长回落,环比增速回升。从消费指标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变动同比走势仍处于下降阶段,剔除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后,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趋势周期项月环比名义增长折年率有所回升,为16.78%,比上月回升5.5个百分点。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6.5%,实际增长27.8%,分别比2008年同期加快2.2和10.4个百分点。应对投资的快速增长,当前应加强对投资去向的调研分析。如果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在较长的周期内产生刺激消费的作用;但如果投资较多地投向了生产领域,且不加以科学的布局,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前期工业生产中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加大我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三是进口增速回升,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显著回落。2月份,我国实现进出口总值1249.5亿美元,其中出口649.0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增速比上月低8.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进口600.5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增速比上月回升19.0个百分点。由于出口较进口下降更快,当月贸易顺差为48.4亿美元,比上月低342.7亿美元,回落到2005年上半年的水平。对实际进出口值作季节调整后,2月份的实际进口、出口趋势周期项月环比均比上月回升,且回升速度比上月加快。从上述我国进出口的数据变化看,进口和出口同时出现下降,主要反映了外需的迅速下滑。如果此时对原有的产能过剩状况不加以改善,未来经济增长将难以继续依赖出口的拉动。
(三)CPI同比进入到负增长区域
2月份,CPI同比上涨-1.6%,涨幅较上月低2.6个百分点,走势连续第十个月回落,为2002年以来首次负增长。除医疗、家电等指标外,其他各项指标都开始下降,食品价格负增长加重了CPI下行变化。综合全年的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来看,价格下行的压力仍较大,但从2009年来看,年内部分产品的价格调整难以避免,因此新涨价因素影响依然存在。
(四)中国金融体系相对稳健安全
由于金融机构“走出去”的进程刚刚开始,持有境外资产质量相对较少,因此,受危机影响有限,当前商业银行运行平稳、资产质量良好、流动性充足。2009年1月末银行业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为21.2%和1.3%,分别比上月提高4.1和0.3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回落1.1和0.01个百分点。1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5445亿元,比上月末减少142亿元;剔除农行剥离因素,比上年同期减少186亿元;不良贷款率4.6%,比上月末降低0.3个百分点;剔除农行剥离因素,比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
(五)其他方面
除了上述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数据,在房产、股市、企业生产等方面也存在息息相关的变化。一是房屋销售价格企稳。2月份,全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跌1.2%,跌幅比上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环比下跌0.2%,跌幅与上月持平。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下跌1.8%,跌幅比上月扩大了0.4个百分点;环比下跌0.2%,跌幅比上月减小了0.1个百分点。二是股票市场迎来反弹。至2月份,沪深两市股指由2008年11月的最低点上涨了约40%。但是要关注股票市场资金来源的问题,严密监测企业对不同来源资金的运用。三是企业生产回升。企业生产指数、订单指数以及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有较大幅度回升。从调整季节波动后的趋势周期项折年率来看,利润增长自2008年4月起逐月快速下行,11月起下降势头有所减缓,2009年2月为-78%,较上月上升9.4个百分点,表明利润下降势头进一步减缓。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选择
(一)货币政策的基本方向
当前货币政策基本方向是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大局,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深化和蔓延,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依然保持优势。货币政策必须为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减少危机冲击、促进改革与创新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服务。
(二)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充分运用多种公开市场工具组合,继续保持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实现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三)继续引导信贷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
一是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统计。从数据看,截至2009年1月,全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二是关注“三农”问题,切实保障农村稳定、农民富裕、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