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施工安全教育范文

工程施工安全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施工安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施工安全教育

第1篇:工程施工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205

1 引言

在当前建筑领域蓬勃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建筑领域的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同时,新形势下国家对各行各业的安全有了更加严格的的要求。建筑工程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建筑施工企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是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一门专业必备技能课程之一,在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条件下,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学生来讲,如何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对于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十分重要。

2 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2.1 学情方面

高职高专所录取的学生往往存在很多的情意障碍,他们的自控能力弱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及、学习动力不足;同时基础知识不厚实、主动性差;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对一些课程,短期内有新鲜感,但长期接受效果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启发学生学习动机。

2.2 教学方式方面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是以文字性内容为主,知识点比较细小,主要是对一些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的讲解,课程内容比较枯燥,以记忆性内容为主,逻辑性稍有欠缺,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但同时也导致很多学生轻视这门课,觉得今后用时再学也来得及,考前突击复习也能及格,以至容易出现平时学习热情不高,上课易分心等现象。由于建筑工程专业课较多,很多课程在内容上存在交叉,而在后期内容划分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很多老师对内容重复这一情况并不知晓,造成时间浪费和教学资源消耗。同时,学生也会表现出热情不高甚至厌烦的情绪。另外,不同科目对于重复内容要求不同,致使教师对同一知识点的讲解思路上存才差异,这也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时对侧重点难以把握。

2.3 课程教学方式单调

就目前的教学方式来看,大部分时候教师在上课时以课本内容为主,虽然也会配以课外资料辅助教学,但绝大多数重点还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一般授课方式上多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最多结合多媒体进行讲授,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同时,这种单一的方式也使整个课堂枯燥无味,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在这种气氛中逐渐的放松懈怠,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 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3.1 选择适用性强的教材

目前市面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教材很多,基本都涵盖了建筑工程施工整个过程的安全技术质量管理。同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门政策性和法规性很强的课程,教材中涉及到许多工程施工与安全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的基本依据,但现行教材对这法规部分内容阐述较少,2014年国家对建筑生产领域的相关安全管理法规条例做了修改,这些建筑安全类教材上面没有及时做更新,这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给学生讲解到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

3.2 注重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介于高职高专学生特点、介于《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课这门课程操作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本门课程中,要视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门课程的教学宜采用以讲授法为核心的任务驱动法p案例教学法p情景教学法以及讨论教学法;1.讲授法作为本门课程的核心,贯穿其他几种教学方法的整个过程,其是最本质的教学方法,不因舍弃。2.任务驱动法:通过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例如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制,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多参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对所学安全技术知识随时应用后与教师积极沟通, 也是让授课老师对课程进行反思的过程,对课程的顺利开展有很好的帮助。3.案例教学法: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事故案例当中深切感受到事故现场一旦出现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之大和现场安全管理有效开展的重要性,让学生对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让其根据所学知识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然后整个班级进行讨论,给出正确的认知评价,加深对课程的认识。4.情景体验法: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体验情感。

3.3 加强课程实训比例

模拟施工现场的安全情景,加大实训课程比例,设计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体验馆,让学生身处模拟的施工环境,针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安全帽和高出作业的安全带进行体验,开展安全帽撞击体验(图1),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施工现场所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对人头部的伤害,让学生在体验馆内做系挂安全带的体验。让学生对安全防护的正确使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4 结语

建筑安全管理与技术这门课程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把课程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建筑施工现场实际,综合各方面影响,提出能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安全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第2篇:工程施工安全教育范文

(1)强调重大危险源,忽视一般危险源。施工过程中,安全教育的方向大都是针对“重大危险源”,教育的重点内容也都是针对“危险环境”下的施工行为,而对职工身处时间更多的“普通环境”往往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样做的结果通常会使人在集中注意力对待“危险环境”后,无意识地忽略其他环境,导致工人在“非危险环境”下安全意识不足,事故发生率提高。从诸多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往往越是安全的地方越容易发生事故,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安全系数大,引发人们思想麻痹、安全意识减弱。

(2)人员教育不到位,缺少针对项目部管理层的安全教育。作为施工现场直接管理人员,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管理人员承担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大部分责任,他们的每一个决策和指令,都可能影响到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尽管有执业资质考核和安全生产培训等教育成果为基础,但作业环境的多变性和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决定了各个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独特性,因此,每一个项目部管理人员也应作为安全生产教育的对象,接受针对性的教育。据了解,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对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导致管理者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不足,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能力和处理手段,甚至在临场指挥时发出错误的指令,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从某些案例的事后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如果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完全可以减小甚至避免很多损失。

(3)缺少监督,教育结果反馈方式存在漏洞。安全监督和安全生产检查是政府部门对建设项目实行安全生产全员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的情况进行督查。目前,在建水利工程现场安全生产管理通常是以培训学习和安全技术交底为教育手段,以书面考试为考核手段,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书面材料即作为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的台帐资料,在安全监督和检查过程中反馈给上级部门。在一系列形成反馈材料的过程中,大部分步骤都是施工企业自行负责,而这种自行操办、自己考核自己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侥幸心理,为节省时间和减少麻烦,采取伪造签名、开题考试,甚至作假台帐等手段意图掩盖工作不力的事实,直接导致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的后果。

二、提高安全教育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安全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帮助职工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职工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为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笔者从组织领导、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等方面对部分安全教育方式作了几点思考: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职责。在建水利工程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一般由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分管责任人组成,具体负责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巡查、检查和督查。而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也应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加大项目法人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教育过程的督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工作的重点是,要求施工单位在每次开展安全交底、学习培训等工作前告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项目法人直接或委托设计、监理单位参与其中;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台帐资料须经项目法人或监理单位代表签字确认后才能正式归档;本项目安全教育考核工作不再由项目部组织开展,而是由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负责出题、监考、评判和汇总成绩,考核对象应包含项目部管理人员在内。以上做法,虽然对项目法人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但却可以全面监督安全教育过程,掌握施工人员受教育情况,保证教育效果。

(2)加强对各级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安全教育。管理层主要是指各施工项目部及其下属基层部门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他们对安全管理的态度、精力投入程度,以及安全管理能力,将对本单位、本项目的生产、生活安全和公共安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很多责任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管理层和决策层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知识,指挥失误或不作为所导致。因此,对决策层和管理层进行安全教育比对一般生产员工更为重要。对决策层的安全教育重点,要放在安全责任感和能力上。要加强对方针政策、安全法规、安全标准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强烈的安全事业心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感;要加强对事故案例、事故预案的学习和分析,帮助他们掌握安全管理技能,提高能力。

(3)大力开展经常性教育,全面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对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在危险系数较低的施工环境下,工人的安全意识会比在危险环境下要低,这就是很多安全事故发生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的原因。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针对“普通环境”大力开展经常性教育。具体做法有:采取“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不断向职工灌输“安全第一”的理念;召开事故分析会,通过图片、影像等多媒体手段对“非危险环境”下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提醒工人随时保持警觉;采取“树典型、抓反面”的方法,记录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较好和较差的安全行为,以此为教材对包含当事人在内的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和教育,在职工中树立“以重视安全为荣,以忽视安全为耻”的风气。长期坚持教育,可以使工人在头脑中对安全隐患形成条件反射,在多数“非危险环境”下自然地保持必要的警觉,从而大大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4)加强班组协作,推行区域化安全教育。由于交叉作业多、分包作业多,以施工班组为单位分别开展的安全交底常常无法达到教育效果。如果以施工区域为单位,将该区域中所有施工人员集中起来,统一开展安全学习和交底,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走马塘张家港枢纽工程泵站厂房施工为例:在施工之前,由监理部召集所有参与该区域施工的班组和人员(包括土建、机电安装、水利机械和金属结构制作单位的瓦工、电工、吊装人员及其他施工人员)集中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各班组施工人员从自身角度出发,分别阐述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可能会造成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各施工班组还可以更好地分析彼此之间的安全影响,施工人员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施工环境和面临的安全隐患,从而更有效地规避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

(5)注重实践,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部分指导性的理论,例如事故产生过程中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办法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教育过程中配合实践演练来学习和熟悉这类知识和技能,势必能在关键时刻减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操作办法有两种:一是邀请有过类似经验的施工和管理人员,通过言传身教传授处理此类事件的经验和方法;二是模拟演习,由项目法人择时组织参建单位模拟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以安全事故预案为蓝本,针对工人现场自救、项目部负责人临场调度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演习,在实践中学习处理此类事件的经验。如遇到真正危险的时刻,相比毫无实践经验的盲目行为,经过模拟演习的有序行动无疑要更加有效和可靠。

三、结语

第3篇:工程施工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城市公交;客运交通;安全;现状;对策

城市公交客运主要是指在固定路线上运行的客车交通,客运交通有固定的行运时刻表,并且车辆相对较大,可载人数很多,所以相对运行速度较低,运营的成本也更加经济。客运交通已经成为了城市间、城市中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并且随着我国科技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对于客运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驾驶人数和乘坐人数逐步增加,所以如何保证可与交通安全也成为了相关部门研究主要课题之一。

1 城市公交客运交通事故分类

通过事故参与者之间发生冲突造成事态,或者是其自身失控所导致事故表现出来的具体事态进行分类,可以将城市公交客运交通事故分为七种。

1.1 火灾事故

公交车出现自然现象,是近几年最常出现的公交交通事故形态之一,其主要特点如下:

(1)火势蔓延极快。由于公交车车内空间狭小,人群聚集密集,并且车内存在大量的可燃物质,并且由于汽油等易燃物质存在,一旦出现火灾问题,蔓延趋势极快,很可能在三五分钟之内将公车完全烧毁。

(2)乘客逃离较难。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公车车门较少,乘客较拥挤,在人群出现慌乱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拥挤,影响逃离速度,并且由于火灾发生时会出现大量浓烟,影响乘客视线,并且浓烟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很可能引起乘客窒息甚至死亡。被烧伤的乘客也会由于身体疼痛导致行为不受控制,在狭小的空间,大量不受控制的乘客,会增加摔倒几率,严重影响逃离时间。

(3)经济损失大,影响不好。城市公交运营路线多为城市中心区域,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影响到了交通,也很可能会波及周围区域,引起大范围的伤害。并且人员伤亡后的医疗赔偿、善后等费用很高。其对于市民视觉和心理也会造成很大损伤,严重影响市民对于城市公交的信任程度。

(4)自燃事故、人为纵火损伤极大。公交自燃多为人为事故,造成的损伤很大,但是相较于人为纵火造成的伤害还不是很大。如果是或者报复社会的人进行的人为纵火,很可能会对社会、人们造成大面积的伤害。

1.2 碰撞事故

两车相撞事故的发生,会依据相撞部位和力度不同形成不同效果。这种碰撞事故的相撞时间极快,冲击力极大,很可能造成严重损伤出现。当公交与其他车辆出现碰撞事故时,主要可分为公交车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以及固定障碍物间的碰撞等。

1.3 碾压事故

主要是指公交车对于高度低于公交高度的动、静态物体压过所造成的事故,容易发生事故的对象是无人看护的动物、上下车行人以及行驶自行车过路的市民。

1.4 刮擦事故

刮擦事故主要是指公交车侧面与其他行驶或静止物体进行摩擦或钩挂的现象,相较于其他事故,造成的伤害较小,可分为双向、同向以及静点刮擦事故。

1.5 翻车、坠车事故

公交车在行驶途中如果收到离心力或者是侧向力作用,就很可能脱离轨道,使公交车发生侧翻、滚翻或者仰翻事故;并且城市最常见的坠车事故多发于河边、桥边。

2 公交客运交通安全新挑战

2.1 城市道路拥堵加剧,道路通行秩序不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车辆高度密集。现在我国从大城市到小县城,都不同程度出现道路拥堵问题。部分大城市主干路网的高峰期运行时速低于15公里/小时,由于公交车经停站点多、动力性和机动性较差,其行驶速度往往更低,导致运行时间加长。此外,当前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欠缺,不理让公交车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都容易导致公交车驾驶人疲劳困倦、情绪波动,从而引发开斗气车、强超硬会、随意变道等不安全行为。此外,为了保证公交车的准点率,部分驾驶人会超速行驶、闯红灯、抢黄灯等,更加危险。

2.2 公交线路延伸,通行路况复杂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扩大,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公交网络随之延伸,促进了城市发展。但部分公交线路过长,特别是一些城郊线路或新开发区域线路,公交车在公路上行驶,甚至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增加了安全风险。同时,城市道路构成愈加复杂,快速路、高架路、长隧道、BRT车道等,公交车在这些道路上行驶速度提高,一旦发生事故危害后果更加严重。

2.3 公交车向大型化发展,主被动安全性不足

当前我国公交车向着大型化、铰接化、美观化、舒适化发展,承载人数更多,外观更美观、服务设施更齐全。但车辆生产企业、运输企业对于改进车辆的安全性热情不高、投入不足,先进的车辆安全技术如EBD、ESP、缓速器等在公交车上使用很少。目前很多老旧的公交车更新慢,很多车辆带“病”行驶。

3 加强公交车交通安全对策建议

3.1 落实公交客运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要统筹安全与生产经营的关系,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班组建设,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强化对车辆和驾驶人的安全管理,持续加大交通安全投入。安装使用行驶记录仪、GPS平台、视频监控等设备,加强对车辆和驾驶人的动态监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2 加强驾驶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严格审核准驾车型,查询事故记录、违法记录,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对驾驶人进行驾驶适应性测试、驾驶安全度评估或驾驶性格测试,避免聘用事故倾向型驾驶人。要坚持每月安全例会和学习制度,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剖析本地典型事故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培养安全驾驶意识。

3.3 重视营运线路交通安全问题

合理规划公交营运线网,避免高度重叠线路段,避免过长线路,合理设置驾驶人休息点,减少驾驶人每趟次排查营运线路道路状况,查找交通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3.4 提升车辆安全技术性能

落 实车辆每日例检、定期维护保养等安全生产规定,保障车辆运行状况良好,组织驾驶人进行培训、演练,从而提高火灾、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下乘客的自救、逃生能力。

4 结论

城市公交客运作为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组成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出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范围的扩大,对于城市公交客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保证交通顺畅,也要保证出行安全。随着社会进步,城市要求增加,形成了新的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对于城市公交客运来说也是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第4篇:工程施工安全教育范文

1.指导教师配备不足,难以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操作行为。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实训室内有多名学生在喊“老师做完了”、“老师电机不转啊”、“老师怎么灯不亮啊”,此时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有的学生索性自行通电调试)实训教师负责的学生太多,不可能同时指导多名学生〕于是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二

2.学生缺乏安全意识或操作不够规范.常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比如,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调试过程中,学生完成接线后急于想知道接线是否成功,没有按要求进行通电前的检查,甚至没有向教师申请就自行通电调试。有的学生接线错误,在通电调试失败后未切断电源就急于查线。

3.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缺乏操作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电气实训课程是特种作业,学生担心操作不当会损坏实训器材和危及人身安全,心理上排斥实训课程而不敢动手操作,没有学到应会的知识技能。影响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改善电工实训课程安全问题的措施

1.实施小班教学,增加实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索,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教师也可以掌控学习进程,以便观察和指导学生的操作练习,消除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2.严格要求,遵守规章制度,遵循操作要求,注重安全和规范教育。

(l)上好第一节安全教育课。在开学上课的第一天,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强调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例如,教师应明确规定:学生作通电测试前,必须先向教师申请。只有教师同意了,才可以通电测试。同时,学生通电测试的整个过程,实训教师都必须在场,进行必要的提醒和监护。

(2)教师以身作则,当好表率。经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后参加电工考试,合格后取得证书才能进人社会工作。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必须强调安全教育,否则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容易出问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技能和知识直接影响未来电工的素质。但目前的情况是,受生源的影响,很多职校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出现教学倦怠,没有严格要求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的教师甚至希望学生烧一烧保险,认为被吓一吓才好管理和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安全隐患,也给学生留下操作随意、工作可以敷衍了事的印象,对安全生产没有加以足够重视,给将来的工作埋下安全隐患。

(3)结合工作岗位要求,用专业标准要求学生的一言一行。

第一,着装。职校生正是青春期的年龄,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教师有必要按照电工的标准要求他们的仪表和着装:男生的头发不能太长,以免遮住眼睛;女生的长发要束起来,不能妨碍操作。电工作业时,要着长衣长裤,脚上要穿底面绝缘良好的鞋子,绝对不允许穿拖鞋或赤脚;指甲不要过长,不戴首饰和发饰。

第二,掌握触电急救方法。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触电急救知识和技能。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生触电事故,要能迅速做出反应,并实施正确抢救措施。正确的方法是先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远离电源,将其放置在通风安全的地方,检查触电者身体状况,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进行急救。

第三,让学生掌握检查方法。在电工实训课中,凡是通电作业必须注重以下两方面的检查:①检查工具,如万用表、试电笔的检查。只有经过即时检查,确定正常的工具才能使用;②对通电电路的检查。凡是需要通电测试的电气设备或电路,在通电之前都必须检查。没有短路、断路且绝缘合格的电气设备和电路才能允许通电。比如,电力拖动电路要分别检查主电路和控制电路。首先,检查控制电路后,将万用表调到n挡,两表笔接电路进线端,观察电路是否正常。按下启动按钮时万用表显示为线圈电阻,松开启动按钮时万用表显示为0o。若按下启动按钮时万用表显示为零则电路短路,需排除故障;如果是涉及正反转的电路,除了检查按钮控制部分,还应检查自锁和互锁部分;其次检查主电路,用外力使主触头闭合时,分别测量从电源进线端到电动机出线端的三条线路,正常情况下三个电阻应分别为零。反之,用外力使主触头闭合时,如果某相的电阻为ao,说明此相电路没有接通,查出断点后排除故障。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在通电测试前,都必须过检查关。

第5篇:工程施工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方法;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U215.8;U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15-01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环保、运输量大、高效等诸多优点,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首选方案。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地铁工程项目也被列为一些大中城市的发展规划中。据资料显示,我国计划到2020年,将有40个城市建设地铁,总规划里程达7000公里,是目前总里程的4.3倍。地铁工程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因此,必须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

一、地铁轨道铺设施工方法

1、轨排铺设

轨排具有较大的重量,吊铺时应选用铺轨机进行。铺轨机具有较多类型,但其具有相似的作业流程。新线铺轨需要利用铺轨机的起重与移送装置进行施工,也就是从铺轨机后的轨排车上将轨排起吊,向前悬臂下进行移送,下落就位,并向已经铺好的轨排上进行有效连接。当一节轨排铺设完成后,应向前将铺轨机移动一节距离,重复进行。现阶段在新线铺设中,往往选用木枕与轻轨进行轨排施工,随后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枕与重型钢轨的换铺施工。一般情况下选用铺轨列车进行换铺工程施工,其主要任务就是不断进行拆除、收集旧轨到换铺新轨等。选用龙门架铺轨机进行一定量新线铺轨工程及既有线换轨工程施工,就是将组合龙门架与平板车的简易装置。在临时铺设在路肩上的轻轨小轨道上行驶龙门架,在平板车上铺设装载的轨排。每铺设一段小轨道应通过人力向前进行一段距离的推移,这种铺设方式施工较为便利,但效率不高。

2、大机整道

在大型养路机工作时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注意给工程车让路,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后方的整道工作必须进行合理的布置。在运输面砟时要连续及时,以确保大养机械施工连续。整道作业机械进入区间施工时,各个施工机械之间应随时注意保持距离在800m以上,并随时注意调整。整道工作作业的各种技术指标由电脑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应做出书面施工技术资料交底,现场人员做好技术确认,待一切确认无误后,再由操作人员正确输入,以确保工程质量。机械施工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每天及时对机械进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进行精度校正。

3、无缝线路施工

无缝线路是使用换铺法铺设长钢轨。铺轨机铺设需要25m工具轨,做好人工拨正荒道,然后完成大机整道后,存放铺轨基地的长钢轨使用长轨运输车运送到施工现场,把长钢轨放在待换长轨的线路道心,长钢轨铺设在计划线路上,装车运回换下的周转轨到轨排基地再次拼装轨排。单元焊及锁定焊均采用闪光焊,先把500m长钢轨焊接成长度为1000~2000m的单元轨节,在线路经第二次大养达到初期稳定后进行应力放散及锁定焊接形成区间无缝线路。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前应现场量测轨温,采用“滚筒法”或“拉伸器滚筒法”进行应力放散及锁定,并按设计要求设置位移观测标桩。

4、道岔施工

在道岔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铺岔基地的拼装平台上,根据道岔设计图在道岔拼装平台上准确画出每根岔枕的位置和岔枕编号,用龙门吊吊装到位并作临时固定,组装道岔,精确调整道岔各部位位置和结构尺寸,合格后将道岔分解成3~5段,导曲线和岔心部分因宽度太大,将导曲线的内轨与岔枕部分分离,以便汽车平板拖车分段运输,然后用手推式轨道检测仪和钢轨踏面检测仪进行检测,合格后将道岔分解,导曲线和岔心部分因宽度太大,将导曲线的内轨与岔枕部分分离,以便板车分段运输。再用全站仪与道岔前后相连的两组正线道岔进行联测,精确测设3个控制点:岔前、岔心、岔尾。

二、地铁轨道铺设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施工中的安全控制措施

施工中的安全控制措施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地铁施工安全隐患多,风险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各个环节,确保轨道施工的安全和正常的完成。

在施工前,现场施丁安全操作规程、细则,以及安全技术措施,分发至工班组,组织逐条学习、落实。每一工序开工前,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实施措施,报监理审批后,及时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工作的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同时全体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包括作业程序、应急材料、安全注意事项等控制点,尤其是安全隐患易发场所,更要重点控制。必须进行预防性的强调部署,做到安全隐患的预想预控,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作业内容和作业地点,了解自己的责任,从思想上给施工人员敲响警钟,做到有备无患。

轨道施工不是一项普通的施工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设施建设,因此,施工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行车安全。开始施工后,各组人员要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的进行施工,严格按照工程标准和注意事项来执行,切不可投机取巧。我国在地铁建设中也发生过类似事件,施工人员忽视安全防护,没有注意到防护人员的信号,最后酿成了惨剧。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遵守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还要时刻注意防护人员的信号,避免重大伤亡的出现。

2、施工机械的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现场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使用的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按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验收,确认机械状况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期间,指定H烁涸鹞护、保养,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机械没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点,夜间有专人看管,铺轨龙门吊上禁止载人,用手柄启动的机械注意防止手柄倒转伤人。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伞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结语

轨道系统作为列车荷载的承载体,其施工质量、稳定性、耐久性、刚度均匀性直接决定着列车的运行舒适性及安全性。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的快速建设发展,对轨道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平顺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轨道施工技术在耐用性、减振性和平顺性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作者对多年轨道工程施工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从轨排铺设、大机整道、无缝线路施工、道岔施工等方面对轨道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对轨道工程施工过程及施工机械的安全措施进行探讨,为轨道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和安全保障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 程木珍.浅谈地铁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应用[J].科技信息,2011,(5).

第6篇:工程施工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及隧道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底,我国建成的公路隧道有10022处,总里程为805.27万米;沈阳、成都、西安等城市正在建设地铁工程,工程建设规模如此巨大,遇到的岩土及地下工程灾害问题也越来越多,对各种复杂工程灾害问题的处置,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从事科研的能力,在地下及隧道工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道桥系在道桥(安全)专业中开设了“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课程,并将其作为专业骨干课程之一[1]。

围绕面向公路与城市道路和桥梁与隧道建设第一线,培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高职教育目标,有鉴于此,部分学者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隧道工程施工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力图在提高隧道工程的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2]。这些研究大大促进隧道工程施工教学的改革,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本文结合我国对地下及隧道工程人才的迫切需要,道桥(安全)教研室对“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此来促进课程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1 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1 教学学时偏少,往往难于满足教学需求。教学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是当前高职课程教学环节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就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课程内容讲透、讲通、讲精,也使得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熟练应用的难度加大,导致学生理解不透彻,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定岗实训。

1.2 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播。现有的教学方式,大多采取“板书+多媒体”的形式,再配以必要的图片和说明,通过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收,实现知识的传播,这就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缺乏独立思考,无法掌握课堂教学的精髓,从而影响了知识的实际应用。

1.3 课程教学与实践脱节严重,影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隧道工程施工实践性、应用性强,很多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只有在现场亲眼所见,才能知其所以然。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由于资金限制或缺少能够实习的场地,学生只能靠课堂上的想象,难以深入理解隧道工程的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3]。

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n程设计

所谓工作过程是指为完成既定工作任务、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完整的工作程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课堂垄断的教学模式,将实践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围绕工作任务,将实践工作过程和职业课堂教育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发展。

2.1 基于工作过程,开展情景式教学

根据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课程的教学大纲,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的过程学习包括完成实训场地的认识学习、典型施工设备认知、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学习施工方法及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预防措施与事故处理、维护作业等主要内容。学习情景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教学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按章逐节开展教学的生硬程序,从全局把握工作流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教学设计上以工作过程为认知核心,按照现场认知、知识教学、仿真实训、顶岗实习等四个过程环节来组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模拟场景和课件展示,让学生在情景化的教学环境中,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六步工作法培养学生对工作过程的整体把握和技能掌握。

2.1.1 现场认知

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的现场认知,就是在认识实习时,参观隧道施工现场,在项目部相关技术人员带领下,进入隧道施工现场,对隧道的各个施工环节及结构进行讲解,学生在技术人员的讲解下熟悉隧道各部分结构,使学生对隧道结构有一定的感官认识,为今后学习隧道施工方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 知识教学

根据《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教学大纲,将隧道工程施工分为两大模块,模块一为入门知识教学模块,主要讲解隧道的尝试、构造、围岩的稳定性、隧道设计及隧道的基本施工方法等内容;通过模块一的学习使学生对隧道施工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模块二为实例实训教学,主要讲解隧道施工监测、开挖与出渣技术、初期支护、注浆加固、防排水、二衬及附属设施等内容,通过实例实训内容巩固知识点、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2.1.3 仿真实训

利用实训场地,在教学过程中,将仿真实训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利用现有的实训场地内容,将仿真实训分为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洞口施工、施工量测、盾构施工及盖挖逆作法等内容。通过模拟施工现场,将理论教学内容应用到现场实际当中,逐步讲解,加强学生对隧道的结构及每个施工环节的认识,为以后从事隧道工程施工奠定一定的基础[4]。

2.1.4 顶岗实习

学生通过对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这门课程学习,已经对隧道施工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再利用定岗实训去施工单位进行实习,在施工现场,围绕隧道项目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施工企业的相关人员一起,结合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实地的教学,真正地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直观性,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有目的性,为能更快的适应未来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事业心、责任心。通过现场教学,强化了学生多方面能力,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2.2 根据典型化的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学习性工作任务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隧道施工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隧道工程施工的学习,让学生在技能操作中,将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在实践中积累工作一线经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最大限度地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进行有机整合。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之间搭建桥梁,使学生结合隧道施工实际,掌握隧道施工及维护过程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实现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技术熟练的工程技能型人才的完美转身。

隧道施工基层技术工作岗位群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交底、技术检查、技术指导、质量评定、安全检查、工程试验、进度控制、数量核实[5]。

将这些工作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也就是“岗位上做什么,老师要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到工作岗位上就上手就快,动手能力就强。企业也欢迎,学生也顺利。

3 课程考核

为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结束后需以一定方式对每位学生考核。考虑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课程隶属工程科学且极富应用实践性的特点,考核不应简单以期末试卷为单一评判形式。结合实际教学体会与经验,笔者认为考核宜由3部分组成:(1)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15%)。考查学生出勤率、听课表现(提问与回答问题),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理论考试(占60%)。改革传统的笔试形式,在试题的设计上和分数上尽量做到既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又通^案例分析考查其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3)实践技能(占25%)。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学习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考查,通过设置某一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查阅文献资料,参考相关行业规范及技术标准,对某一工程问题作资料整理、事故分析、解决措施、事故总结等综合训练,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方面的问题。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及隧道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急需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隧道工程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才。“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安全方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品质及促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在借鉴相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该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对于该课程的安排、讲授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雷.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0,(16):16-21.

[2]孙明磊,朱正国.“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师,2009,(20):60-61.

[3]李晓龙,郭成超.“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3):96-98.

第7篇:工程施工安全教育范文

二、大力开展自查摸底,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多方开拓渠道,积极落实资金,搞好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紧紧围绕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交通法制和安全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全民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齐抓共管,大力参与配合城市公共交通行车安全宣传月活动,解决突出问题。

四、我局积极参与配合城市公共交通行车安全宣传月活动,对城市交通情况和违章情况进行整治,加强对道路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对存在的违法占道设摊、设亭或设置广告牌进行清理,杜绝违法占用、挖掘道路以及乱设摊、乱堆放、乱设广告和占道擦洗车辆等违章行为。

五、以规划为龙头、建设为基础、管理为保障,认真参与建成区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制订,对公共交通线网、停车场进行认真规划。

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道路交通管理基础设施。扩大建设规模,保证建设质量,提高路网密度,完善路网结构。坚持道路建设与交通管理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投入使用。改建人行横道灯、人行过街设施,以及各类公共设施。

第8篇:工程施工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软件工程;网络安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8-1934-02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the Basi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YU Ying, DENG Song, WANG Ying-long

(Department of Softwar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enhance the student's applicational ability, This paper talk about the reform of network security course from such aspects a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ing method, practice step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tudent.

Key words: software engineering; network security; educational reform

近年来,我院围绕软件工程专业面向软件产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这个定位,不断探索新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文结合我院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探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

“网络安全”是我院软件工程专业网络工程方向的一门方向专业课,在专业课程中占据很重的分量。“网络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我们将授课目标定位在培养掌握网络安全的基础概念合理论,了解计算机网络潜在安全问题,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对安全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解决某些具体安全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软件工程专业“网络安全”课程不能与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网络安全课程一样,着重基础理论教学。如何进行软件工程专业下的“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之符合软件工程专业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特点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1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适应教学要求

“网络安全”课程覆盖知识面广泛,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安全技术,根据确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理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网络安全评估标准、网络安全协议基础)、网络安全攻击技术(网络扫描、网络监听、攻击类型)、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数据加密认证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案)、网络安全综合解决方案四个部分。在课程选择上从传统的偏重网络安全理论的介绍,转变为比较实用的新型技术的学习,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由于目前没有专门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的网络安全教材,通用的网络安全教材一般着重就介绍网络安全理论与常用网络攻防技术。知识点孤立、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很少有教材综合多个知识点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分析,而且教材中关于网络安全综合解决方案的内容很简单,篇幅也很少,不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整合多本教材作为授课教材。在授课内容的组织上,重新调整次序,将前三部分内容穿插在综合解决方案里,保证授课内容包含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所有知识点。

在教学大纲编写上,我们改变以往“网络安全”课程单独制定大纲的方式,将本课程和其它网络相关课程一起按课程模块统一制定大纲,使得教学内容的总体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例如,网络安全协议――TCP/IP协议簇安排在“TCP/IP协议原理及应用”课程中重点讲解,防火墙及IDS的配置安排在“网络设备”课程中讲解,避免出现知识盲点和教学内容重复现象。

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方法。围绕解决企业安全问题这条主线,把课程内容分为发现安全问题、分析安全问题、解决安全问题3大部分,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某大学校园网)贯穿始终,围绕着课程主线,逐步将知识点渗透。目前常见的攻击技术(口令攻击、木马、IP欺骗、拒绝服务攻击、会话劫持等)和防御技术(防火墙、入侵监测等)都可以在校园网中找到案例,因此将校园网安全问题作为案例讲解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案例中设计了各种常见的网络攻击的情景,通过实际情景引申出原理的讲解,原理依然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讲授,对于常见攻击要进行当堂演示,回放攻击过程,然后再讲解具体的防御措施和手段,并演示防御过程。采用这种授课方式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各种安全问题的存在,加深对各种攻击技术和防御方法的理解,灵活掌握各种防御技术的应用。通过一个完整案例的分析讲解,使各个知识点不再孤立,而是形成一个整体,与现实中各种网络安全综合解决过程相符。每个部分中各知识点均配有其它案例作补充,例如常见网络攻击技术均设计有相关案例讲解分析,而且根据网络安全最新技术,每年调整案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以企业安全顾问的角色对企业的运行过程及网络架构进行诊断,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整改措施,最后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二次案例设计。实际的案例讨论和应用将理论与实际完全结合起来,既有逻辑性,也有趣味性。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网络安全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光说不练不行。本课程实验教学最初分为基础验证型和综合设计型两个层次。实验内容涵盖了网络攻击技术、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为了加强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原有两个层次之上增加一个研究创新型实验,调整为3个层次,并加大后面层次的比重。

基础验证实验内容与理论课内容相衔接,且相对固定。包括网络扫描、网络监听、DES算法实现、程序实现简单IDS、口令攻击、木马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通过基础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密码学算法实现,网络安全设备配置,并让学生体验网络攻击防御的全过程。本类型实验安排在每个理论知识点讲解后进行。

综合设计实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网络安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真实网络环境中,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发现网络存在的安全漏洞并进行攻击,另一组对发现的攻击行为进行分析,确定攻击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遍攻防实验结束后再轮换。该类型实验主要通过课程实训、实习基地实战训练等方式实现,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网络安全知识,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整体安全意识。该类型实验安排在理论课完成后,集中一周或两周进行;

研究创新实验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针对创新课题提出有创意的设计并加以实现。该层次实验主要通过创新课题研究、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竞赛项目、兴趣小组等方式实现。内容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的自主科研选题、社会实践活动和企事业应用需求,实验内容每年都在更新。

4 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院从应用型人才标准出发认真研究了国内外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经验,认识到软件工程教育不仅要使我们的学生掌握专业相关知识、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科学分析方法、工程思维能力。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因此,在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时,要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课程的学习融合起来。在“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以项目为载体,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训练、扎实的课程学习和广泛的探索兴趣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工程思维方式以及系统分析设计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意识的培养。

将合作性实验模式引入实验教学,通过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同学、老师的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开设《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增强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培养,提高人文素质。

5 结束语

随着网络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网络安全》课程成为热点课程,且随着攻防对抗不断升级,新技术不断产生,课程内容也不断变化,这些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难度。如何设计深浅适宜,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授课内容、如何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学生易懂的知识,要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骆斌,赵志宏,邵栋.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05(4):25-28.

第9篇:工程施工安全教育范文

关键词:城市公交企业;安全评价;G1法;灰色综合评价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255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公交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的主体,它所完成的客运量是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总量的5倍。1400万的人口的城市,每天大约有超过500 万人次搭乘公共交通[1]。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业成为缓解交通拥挤、减少能源消耗的主要方式之一。城市公交企业安全评价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本文中选用序关系法和基于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价方法开展安全管理评价是非常适宜的。

1 城市公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安全管理责任不到位。城市公交安全管理是对人、车、路、环境的状态控制,实现系统安全。公交企业是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对人、车、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引发城市公交事故的根源及深层因素[2]。

(2)安全监管和防范措施不到位。如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拖延,导致出现监管交叉和盲区。

(3)应急处置预案粗略,没有形成联动机制。城市公交企业发生的事故通常突然且复杂,没有科学、合理、细致的应急预案。

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确定评价指标

根据城市公交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安全特征,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安全生产职责与基础保障、驾驶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线路及站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处理5个方面建立包含28个三级指标的三层次指标体系的框架。

G1法是通过确定评价指标之间的序关系和相邻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来赋予权重系数。其具体步骤:请专家对于评价指标集中指标按重要程度排序,设相对于某个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大于(或不小于)时,则记,若有m个评价指标相对评价指标有关系式①时,则称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按照“”确立了序关系。排定顺序后相邻两个指标与的重要性之比用,而的判断赋值如表1。

2.2 灰色综合评价法

基本步骤是:

1)确定评价等级,根据一般的评价标准和尺度,将评价等级确定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并为等级赋值,对于公交企业安全评价模型中,对应等级分别赋值为9、7、5、3、1分;

2)确定样本矩阵,请p位专家对公交企业安全状况打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样本矩阵D=,其中是第k位评价者对评价指标Cij所评的分数。

3)确定灰类的白化权函数。灰色评价中的灰数指的是一个数集或者区间,表明的信息是“不完全明确”的。白化权函数即表示灰数在指定区域内不同白化值的“可能性”,也表示第k指标隶属于第j灰类的程度。设有g个评价灰类F1,F2,…,Fg,评价灰类序号记为e,e=1,2,…,g,其对应的白化权函数记为f1(),f2(),…, fg()。本文将灰类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分类可采用不等区间,则得到对应的5类白化权函数。

4)计算灰色评价权矩阵。评价者k对指标的评分dijk为灰数,得到Bi的灰色评价权矩阵。

5)二级指标Bi的综合评价。对于Bi由三级评价指标集构成,Bi的灰色综合评价权向量记为Qi, 。

6)一级指标A的综合评价。一级指标由二级评价指标集构成,得A的灰色权向量为。

7)计算综合评价值。灰色权向量Q可以用 “最大隶属度”聚类,体现了评价者隶属于各灰类的程度,但当此方法失效时,可以采用点值进行灰类识别,则灰色综合评价值为。

3 小结

本文在分析城市公交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从人、车、管理多角度考量,根据指标构建原则,建立三级指标层,应用 G1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城市公交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价理论对城市公交企业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多种实例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比较真实的反应公交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有助于城市公交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静,艾明昱.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现状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2(06):610-6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