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范围很大,在全球范围内对各类艺术理念和艺术载体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概念,更不具有定义自身的能力,而是一种思潮。在缺乏有效概念形态描述(这也属于后现代主义的特色)的前提下,后现代主义的目标却是很明确的。它基于历史的、现代的一切文明成果进行批判,并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社会逐渐表现出人类社会基于文明领域的两个极端:理性和混乱。从发展历程上分析,“后现代主义”的说法确立与上世纪70年代,但所包括的精神本质却来源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犬儒主义。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是一种自由、叛逆、快乐、道德的精神综合体,骨子里体现出对人性的推崇,但在形式或含义上并没有一致性的说法。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很大原因是理性主义的面对异化。哲学领域把理性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一,理性是指能够帮助人们脱离愚昧、物质、恐惧、落后的人文精神,其二是指人类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理性主义所表现出来的“工具性”越来越强,并逐渐掩盖了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人们在社会上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业法则”才能生存,换而言之,就是牺牲精神自由去换取物质回报;当工业文明出现衰退迹象之后,针对科技、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批判逐渐兴起,并借助各种形式进行反抗和抵制。如早期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完全颠覆实用主义的建筑理念,以一种混乱、奇特、混乱、讽刺的形态出现。后现代主义者试图说明,不具备现代社会所形成的一切艺术观点或技术能力,人类社会依然可以正常的运行。
二、后现代服装设计的特征分析
后现代服装是后现代主义艺术表现的一个方面,也属于国际主义设计和现代主义设计在衣着装饰方面的表现。设计者以传统的设计理念为目标,主张以装饰的手法来实现视觉上的冲击,使消费者产生心理满足;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1.隐喻和装饰特征
装饰是后现代服装设计的显著特点,也是区分于其他设计的典型因素。设计师未必会对服装主体进行太多的改造,甚至在原有的服装基础上进行装饰设计(这也是反对现代主义的表现之一)。表面上看,装饰的功能满足了视觉冲击的效果,在有限的视野里显得更加丰富。但潜在的心理影响部分,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满足,而不局限于服装的功能。
2.想象和情感特征
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本质是对人性的崇拜,因此在情感方面的表达也很丰富。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或许不使用,但它可以把人们重新拉回生活的本质当中,一切出发点以人的情感为基线。具体到服装设计层面,并不需要人去适应设计,或企图让设计满足人的需求,设计者更多的是在自己的想象空间中挖掘可用的因素,而消费者则利用情感去判断。
3.仪式和强调特征
后现代服装设计中所表现的仪式性,是针对过分理性或僵化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抗、批判。通过某一时期或某一事件的代表标志,提醒人们真实生活的重要性,宣泄情感的意义,对一些现代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不以为然的事物加以强调。
4.轻松和快乐特征
后现代主义设计中表现出强烈的玩乐心态,快乐是高于一切的,自然、诚恳的面对物质享受,而拒绝严肃的生活态度。例如很多非主流服饰的设计中,很好地表现出对严肃生活态度或严谨学术的讽刺和嘲弄。
5.爱心和忠诚特征
后现代主义中表现的忠诚、爱心,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古希腊的“犬儒主义”,有爱心是一种功能主义,而忠诚则表现出混乱状态中的目标性。后现代服装设计中所彰显出的挑衅、放浪特点之下,是一种分明的情感,认定某一理念之后不再改变。
6.潮流特征
后现代服装设计与时代潮流结合紧密,一种新的概念、一种新的现象,都可以被借鉴,并打破传统的认知束缚,将这种文化形式推向。如上世纪90年代哥特文化流行以后,服装设计的风格以冷峻、阴暗的特征为主,同时出现很多配合服装设计的饰品。
7.卖点设计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之所以能够出现、发展并繁荣,并非仅仅存在于精神层面的尝试,更重要地是它存在很大的市场。世界的开放导致文化的多元性,新材料、新技术、新问题、新现象等不断被引入服装设计,存在大量的消费群体,持续推动后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
三、后现代服装设计的语言解读
后现代服装设计领域所呈现出来的混乱、纷杂状态,恰好证明了“后现代主义”在服装设计方面的真实表现。其中不乏明星的推波助澜,以及毫无意义的市场营销行为,传统美学的底线一再被挑战,社会公众也对服装设计所谓的“时尚”、“潮流”所不解,甚至有人提出,后现代服装设计只属于表演、属于走秀。这种说法虽然与现实不符,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夸张的外部造型、功能的严重缺失、低级的露点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后现代主义对理性工具的批判作用,单纯地成为一种“任性”。但无论如何,后现代服装设计的应用已经大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对现实穿着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后现代服装设计进行语言解读,有利于指导我国的服装设计针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
1.混杂性
混杂性也可以称之为“含混性”“混搭性”,等等,后现代主义在服装设计上故意模糊了时间、空间的概念,将历史和现代混合起来,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不去考虑逻辑性、合理性,取材的随意性看起来如同随意的摘选。而对于后现代服装设计师而言,需要在摘取素材片段的时候,考虑不同取样的关联性。一些莫名其妙的图案或者装饰会出现在服装上,这就是公众对后现代服装穿着的最大迷惑。如西装上印上中国传统云雷纹,青花瓷瓶造型的裙装,鸟笼头饰等。大量的元素混搭,随着后现代服饰的逐渐增多,已经见怪不怪了。
2.解构性
狭义地说,解构性即解构主义,是相对于结构主义而言的。这一理论的基础论调是反对整体,提倡符号本身的真实性,注重研究分解后的象征意义。解构主义出现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表现为艺术家对设计对象的分解,普通人很难理解的一种符号或集合图形,放进整体中很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部分,同时通过随机组合、随意堆砌、解构抽象等方式,在服装设计中得到体现。解构性在后现代服装设计中分为四个方面。其一,对服装传统观念的解构。传统观念中,服装的基本作用是用来穿着,并实现保护人体的功能。而后现代服装设计中完全颠覆这一观点,完全当作一种“艺术品”进行展示,例如,以青花瓷瓶造型的裙装,在现实中是完全不可能传出去的,它只属于T台。其二,对服装完整结构的解构。传统服饰如西服、休闲装、帽衫等,通过切割、重组、拼接的方式,完成一个在功能部分都具有的服装整体,但某些部位经过特殊的改造。其三,对图形的解构。就现代社会来说,咨询的丰富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海量的可借鉴图像,设计师通过对这些素材进行拼接改造后,以印染、缀补或印花的形式展开组合,造成一种混淆的感觉。其四,对材料的解构。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为服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质。后现代服装设计师会引入各种不可理解的材料,加入服装功能中,如铁、塑料、木料等,其目的是为了阐述设计理念或思想,并不考虑服装的舒适性。
3.破坏性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破坏性”很符合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涵,而且具有相当强烈的目的性,即破坏现代主义所建立的建设方式、审美标准、艺术风格。作为设计师首先要了解现代主义的特点,虽然现代主义在二十世纪初具有前瞻性,并形成了现代美学的基础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主义中缺乏对自由的肯定也是很明显的缺陷,它有着固定的审美模式主张。后现代主义则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审美主张,表现出即为自由的态度,简单地说,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审美标准。只要个体觉得“美”,这一元素就可以存在,并被认为有价值。很明显,后现代主义打破了现代主义的“中心思想”,把已经认定的标准摧毁,以一种名不经传的个体行为去挑战权威。例如,在服装设计中创造出来匪夷所思的造型、结构、穿着方式,甚至完全不具备服装的功能,无论以哪一种审美标准去判断,都与人们理性中认识的审美标准不相符。“破坏性”在后现代服装设计中较为突出的一种是牛仔布料的磨损,如破洞、开线、毛边等处理,甚至采用不同的颜色布料“拼接”,被称之为“乞丐装”;一些衣服从穿着方式上进行改变,如内衣外穿。
4.游戏性
游戏性也可以视为游戏模式,在近代以后,工业文明的发展为服装设计提供了许多新的元素,而这些元素都可以和游戏中的情节一样,进行拆除、复制和重组,使原本的整体变成一种支离破碎的形态。同时,“游戏性”也用来描述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的心理,即设计和玩游戏的心理是一样的,而不管游戏的情趣是高雅还是恶俗,很多让人在现实中无法接受的元素也被引入服装设计中。就国内而言,最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图案为骷髅,甚至一些看似很柔美的服装表面也存在这一元素,让人匪夷所思。
结束语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价值内化基本特点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一场发生于欧美,并于七八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它的存在和发展深深根植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之中,是当今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危机的产物。
一、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语言、政治、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它的含义是指那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广泛地移植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中,具有类似反传统倾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全世界广泛流传。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它是伴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衰落,以后结构主义和新解释学的兴起为标志而登上当代思想舞台的。其主要流派有: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科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新解释学;以美国哲学家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尽管它们的理论来源有所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各异,但却有着共同的理论前提、理论倾向、基本观点和思想实质。这就是从否定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关系的前提出发,宣扬所谓不确定性、易逝性、碎片性、零散化,最终陷入了以推崇主观性、内在性和相对性为特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由此得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哲学作为观念形态文化的产生和迅速流行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它既是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逻辑,又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在文化上的反映。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1)超越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提出了质疑。罗蒂认为,理性主义是一种统一性的、总体化、极权化的的理论模式,它模糊了社会领域多元分化的性质。而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其相对立,提倡差异性、不可通约性、零散性和特殊性。绝对的理性导致了理性中心主义思想的泛滥,这本身也就预示着理性中心主义必然以失败而告终。正如费耶阿本德所言:“理性不再是指导其它传统的力量。它本身只是一种传统,它要求进入舞台中心的权利与任何其它传统同样多(或同样少)。”利奥塔主张把哲学的注意力重点投向我们的现实社会,他指出,世界上许多因战争和屠杀所引起的灾难都是在理性的幌子下造成的,人类的非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疯狂表现彻底摧毁了人们对理性的迷信。
(2)反主体性和反人道主义。近现代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在发挥主体性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地认识世界,为了谋求人类的幸福,人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为自己服务。而人道主义是以主体性为基础的,他从共同的普遍的人性出发,认为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中心,它高扬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提倡个性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对这种传统主体性和人道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特点。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坚决反对主体性哲学和人道主义哲学,认为人不应该是存在者的主人,一切存在者的存在并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由存在所决定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提出了“主体的死亡”。德里达提出“人已终结”。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根本不承认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把历史看成是无主体的过程,从而站在了反人道主义立场。
三、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价值内化
价值内化是价值主体将一定的社会的精神文化经学习而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因素的过程,内化是在个体的实践中经过语言文化等中介而实现的。它不仅使人类的许多知识与经验被吸收、转化为不同的个体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使一定的社会规范与价值体系被吸收、转化为不同的信念,形成不同的价值观,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实际上就是通过不断由外而内的价值转化而逐渐形成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对前现代、现代主义的质疑,即反中心性、反体系性、反元话语、反二元论、反形而上学。当然,后现代主义哲学也包含着建构性或重构性,但在“反传统”这个问题上,后现代主义哲学并不像席沃尔曼所认为的“没有特定的发源地”。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反传统的精神,即它的价值所内化的精神文化就源于西方整个反传统的精神文化之中。实际上,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精神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有其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与现代主义的兴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反对强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终结的是传统与现代的霸权主义,而现代主义终结的是教会的霸权主义。虽然二者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内容,但反强权主义、反霸权主义的精神则是一致的。如果说后现代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前现代、现代主义的某些合理性的话,那么反强权主义和霸权主义则是后现代主义从它们那里所吸取的一个重要品性,这一品性是西方文化反传统中的一个传统。绝对理性的失败,表明了现代性的危机。但现代主义中的反传统、反霸权主义、反教条主义、反理性主义的精神则被后现代主义所吸收,成为后现代主义哲学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徐飞.后现代主义与哲学的历史观比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05).
[2]华丽.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的再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8,(01) .
【关键词】后现代设计;装饰艺术;艺术设计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设计运动流派,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形成于美国,之后逐渐扩散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领域。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指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上大量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式的装饰的一种设计风格,它从70年代持续到90年代初,之后便开始衰退。后现代设计是对现代设计的一种发展, 其中心是反对密斯的“少就是多”的减少主义风格, 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 提倡满足心理要求, 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挑战,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再次反思和重新思考,在设计大量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 加以折衷的处理, 打破了国际主义多年来的垄断, 开创了新装饰主义的阶段。
后现代主义设计(Post-Modernism Design)是当代西方设计思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一个新流派,它形成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也相继出现了这种设计倾向。在将近30年的发展演变中,它由建筑艺术方面的兴起和壮大、扩展和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这种设计思潮是从最初的西方工业文明中产生出来的,是由于工业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逐渐走向修正和超越。
二、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Art Deco)一词起源于一九二五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现代工业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它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
依据传统意义上的观点来看,装饰即“文采也”。装饰是对装饰艺术的美化加工。单单从字眼上理解就是打扮、修饰的意思。装饰被看作是一种实用的艺术样式。装饰物品上的一种“文采”,是装饰物的附加成分。而从现代主义设计的观点来看,装饰就是设计。装饰是实用性的艺术种类,是一种美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既有独特的属性,又有广泛的应用性。
“装饰作为基于一种形式冲动的根本艺术活动,其特征是在于根据对称、均衡、节奏等形式原理赋予作品以抽象化、规则化的形式美。”装饰艺术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既涉及绘画、雕塑等纯艺术领域,又涉及建筑、产品造型、广告、服装、首饰等一切工艺及设计领域。
装饰艺术是一门“应用艺术”,中国伟大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勤劳、勇敢、质朴的品格和勇于斗争的生活习惯、斗争经验、性格特征形成的审美观点,必然反映在装饰艺术上而形成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形成中国的优秀的装饰艺术传统。另外,装饰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创意和艺术造型的独特方法,体现出自身的风格特征和时代感。
伴随着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装饰艺术设计从原始图案的象征性到古希腊装饰的仿真性、到东方图案的审美形式和各种表现性的艺术方法,多种艺术形式在交替中发展。装饰艺术“以自己现实存在和社会功用的完整性而成为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化行为的产物,是由文化的价值观念所表达和塑造的。建筑装饰艺术如此实际。通过对装饰的语言研究分析,以期现代艺术中的装饰性设计对体现现代文化和新时代创新理念有所助益。
三、后现代主义设计对装饰的复兴及其影响
随着60年代的到来,设计师们推出了“波普设计(pop Design),满足大众的审美趣味,追求雅俗共赏的目的。装饰艺术因此被重新运用。并且在70年代里兴起了多种“后现代主义”风格,反对国际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开创了装饰艺术的新阶段。
实质上,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在现代主义设计其实用功能因素的基础上,在形式上赋予其人格化,情感化的装饰效果。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权威、美国评论家、建筑家和作家查尔斯・詹克斯自己也说: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加上一些什么别的。 后现代主义设计中采用大量历史风格,比如哥特式、巴洛克式。并以多种历史风格的整合拼接达到装饰化的效果。比如查尔斯・穆尔设计的美国新奥尔良的意大利广场。
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反装饰,因为装饰造成不必要的额外开支,所以战后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更加夸大了无装饰的外形特征。而后现代主义设计即恢复了装饰性,并且高度强调装饰性,后现代主义设计家们,吸取历史文化中的装饰元素并加以运用,与现代主义的设计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历史主义、装饰主义、折衷主义和娱乐性。这些手法的运用适应了人们各方面需要,使人们在视觉与心理上都逐渐扫除了对工业产品中由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造成的理性与冷漠的感觉。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使得装饰艺术在设计中的地位重新回归。装饰艺术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艺术符号,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符号,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装饰艺术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复兴,很大的程度上是为了摆脱严肃的、冷漠的、单调的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带来的压抑。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初衷在于唤起人们对现代设计发展历程的重新认识和评价。80年代以来,后现代风格的演变原则的深入和现代主义一样,正以一种特有的设计思维形式和设计风格特征,反映着工业时代以来社会、文化发展的历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继承;否定;扬弃;发展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166-01
一、古典主义建筑的荣光
所谓的古典主义建筑是指十七世纪以来推崇古典建筑思潮,在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其共同特点是都采用古典柱式。古典主义建筑具有特定的组成定律,严格遵循法式、属群和均衡,强调美就是和谐,阿尔伯蒂曾说:“我认为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谐,不论是什么主题,这些部分都应该按这样的比例和关系协调起来,以致既不能再增加什么,也不能减少或更动什么,除非有意破坏它。”
二、现代主义建筑――建筑的新理想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在二十世纪中叶的主流建筑思想下,强调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相对古典主义或折衷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强调无装饰,卢斯甚至提出“装饰是罪恶”。它主张彻底摈弃无用的装饰成分,强调功能至上、经济实用、合乎逻辑、概念清晰,追求简单、明快、光亮、平直的视觉效果。而建筑的外观就像机器一样直接反映其功能,具有了某种工艺美的艺术特点,沙利文在《建筑中的装饰》中指出“形式必须追随功能”。由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符合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审美意识,一时成为了建筑主流。
三、多元化倾向的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出现于西方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但现代主义建筑的工业化导致的冷漠和僵化开始让人厌倦,所以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中走向了非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主要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反思与超越。美国建筑师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可以算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宣言,它从根本上都定了传统建筑的形式美原则。
四、古典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关系
从古典主义建筑到现代主义建筑,再到后现代主义建筑,虽然这是西方建筑史上三个迥异的建筑主张下而形成的各具风格特色的建筑类型,但是不难看出,其实这三者所体现的正是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化而促成的发展。
或者说,现代主义建筑正是在古典主义建筑发展到了一种极致时,建筑师对建筑本身开始的一种反思,而后现代主义又是在现代主义发展得炉火纯青时提出的质疑。如果说古典主义建筑是一个极端,那现代主义建筑就是另一个极端,而后现代主义正是在这两个极端之上通过扬弃而达到的一个中庸状态,这种中庸追求的布置折衷主义,而是追求更加符合人们居住要求和审美心理的平衡,追求建筑与装饰的和谐。这三个类型的建筑正是秉承着“否定”、“扬弃”、“否定之否定”的发展之路而发展至今。
古典主义建筑更多的是为宗教和皇室贵族服务,建筑的美观性要大于功能性,尽管这所导致的繁琐装饰一直被现代主义建筑师们所诟病,但是古典主义建筑的柱式、拱券以及一些著名的神庙样式,至今仍深深影响世界各地的宏伟建筑,成为大家争相效仿的模板,尤其是地标性建筑。很多后现代主义建筑中也能看到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子,无论是“破山花”还是浮雕似的柱式,无不是从古典主义建筑样式中脱胎而来。现代主义建筑表面看上去与古典主义建筑势不两立,反对装饰,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大量采用抽象几何图形作为建筑语言,强调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先锋性特征明确。但是,它和古典主义建筑一样,在对几何形式美的不懈追求上不曾改变过,所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否定”,还有“扬弃”。后现代主义建筑虽然讨厌现代主义建筑的符号化和工业化,抵制其过于刻板的几何外形,但仍不是对现代性的全盘否定,而是重拾古典主义建筑的装饰风格的同时加入新的时代内容,使其既古典又现代,既注重功能又不失人情味,是对启蒙现代性的一种反思与超越。
五、结语
无论是从古典主义建筑到现代主义建筑,还是从现代主义建筑到后现代主义建筑,这都是西方建筑史的一个发展前进过程。从对称性原则到非对称性原则就可视为是现代建筑语言的一个进步,使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和理性。而从摒弃一切表面外加装饰到重新使用山花、柱式和线脚等向传统的回归,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除功能以外重视人们其他心理需求的表现。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如走着一条“否定”与“扬弃”并存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新理性主义建筑、顽强不息的生命力
一、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及主要思想
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社会经济条件下,建筑发展中久已存在的各种矛盾激化了,创造新建筑的历史任务更加尖锐地摆在建筑师的面前。在这种形势下,一批思想敏锐而且具有一定建筑经验的年青建筑师,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向保守思想猛烈开火。
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是这些人中间的突出代表。
这些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重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建筑使用时的方便和效率;(二)注意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例如,框架结构中的墙是不承重的,在建筑设计中就充分运用这个特点而解决不按传统承重墙的方式去对待它;(三)主张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造出合用的房屋,把建筑的经济性提到重要的高度;(四)主张创造建筑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的一致性,主张灵活自由地处理建筑造型,突破传统的建筑构图格式;(五)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空间比建筑平面或立面更重要。强调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应该从平面和立面构图转到空间和体量的总体构图方面,并且在处理立体构图时考虑到人观察建筑过程中的时间因素,产生了“空间――时间”的建筑构图理论。(六)废弃表面的外加的建筑装饰,认为建筑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这样一些建筑观点被人称为建筑中的“功能主义”或“理性主义”,不过更多的人则称之为“现代主义”。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与历史价值
20世纪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人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和他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设计方案、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在这三位建筑师的影响下,在20年代后期,欧洲一些年轻的建筑师,如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也设计出一些优秀的新型建筑。
与学院派建筑师不同,格罗皮乌斯等人对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当关心。1927年,在密斯•凡•德•罗主持下,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了住宅展览会,对于住宅建筑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产生很大影响。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革新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现代主义建筑”一名也四处传播。
在20世纪20~30年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先是在实用为主的建筑类型如工厂厂房、中小学校校舍、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筑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纪念性和国家性的建筑中也得到实现,如联合国总部大厦和巴西议会大厦。现代主义思潮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建筑四位大师,除了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外,还有美国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他的代表作是流水别墅、古根海姆美术馆等。
三、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新的建筑流派诞生
1、 后现代主义建筑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 ,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2、 新理性主义建筑
新理性主义酝酿、发源于60年代的意大利,主要成员包括C•艾莫尼诺、G•格拉西、A•罗西和卢森堡的R•克里尔、L•克里尔等人,其中尤以罗西和克里尔兄弟为代表。它与诞生在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构成了当今世界建筑思潮的两大倾向。
新理性主义又称坦丹萨学派,是从两本特别具有创新意义的著作发端的,这就是罗西1966年的《城市建筑》和格拉西1969年的《建筑的逻辑结构》。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广告创意 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其关注人奉身,并且强调个体特征,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之一,影响着大批人的思想和心理。它不仅在哲学层面上影响了大批的人,而且也在心理上对人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包括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的影响。
作为营销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在进行策划、创意、设计过程时理所当然的需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因此,无论是在诉求方式还是在表现上形式上广告都必须慎重考虑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广告受众及效果的诸多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在大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后现代社会里,广告作为文化甚至是艺术与经济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像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理性和现代主义彻底的解构一样,使后现代广告创意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对传统广告的颠覆与解构。
1 表现方式的颠覆
(1)不合常理
以《耐克广告海报篇》为例,画面中首先出现的是暴雨将至的伦敦,天空中一个足球以非常快的速度“嗖”地一声飞到一座有耐克海报广告的大楼前,海报中的球星却动了起来。接了球并将球踢了出去,踢坏了大楼的一角,球又飞速地飞走,球星变成了另外一个姿势的静止。画面又换到艳阳高照的英国,另外一个海报里的球星也动了起来接球传球,同样也踢坏了大楼一角。然后球依次穿过大海,经过晚霞下的中国,到了灯光下的日本。不同的球星在世界各地的海报中接球传球射门守门。整个广告中没有一句台词,但是这广告却因为活动的海报明星、破坏力十足的踢球脚法、跨越空间距离的球赛等等不合常理的因素而紧紧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并在消费者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与此同时,该广告却并没有因为反传统的表现方法而使营销效果趋于平庸,相反这广告还给观众留下了“耐克产品畅销全球,全球消费者共享耐克的精彩运动生活”这样的印象,这都与耐克国际运动装备大品牌的形象一致。
(2)打破逻辑关系
现在越来越多的广告都有这么一个趋势,即画面的表现不受任何逻辑的约束。在很多影视广告中,我们都会看到很多看上去完全不相干的画面片段被剪辑在一起,画面的切换不受逻辑的限制,整个内容没有故事性,也很难看懂广告真正想要说什么。但是这些内容却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也往往会使人联想到一些产品或品牌的特性。
(3)颠覆美学传统
以某品牌饰品的平面广告为例:画面中是一个60岁左右满脸皱纹的慈祥的妇女和一个年轻的却很阴沉的男子,妇女戴着很多该品牌的饰品,然后一只手从前面勾住男子的脖子。从传统美学的角度来看这则平面广告,实在是很难找出有什么美感,甚至可以说,这广告是丑陋的。无论是从画面来说还是从画面的内容所展示的人物关系来说,这都与传统思维下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是这则广告却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出了商家要宣传的饰品能给人带来的魅力。同时对于商家的目标消费群――反叛的年轻人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2 诉求方式的改变
随着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无法满足追求个体情感、释放欲望、精神拜物的后现代消费观,因此广告中传统的理性诉求反而不能得到太多消费者的认同,和传统广告相比,感性诉求成了更多广告人选择采用的方式。
(1)诱发思考,而非灌输思想
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者试图对一切教条主义进行解构,他们很难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灌输的思想,哪怕知道那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比任何其他时候的消费者都更多地从自己的情感角度来思考,这使得他们的观点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以柔克刚”的太极式的诱发消费者主动思考的广告形式在面对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消费者时往往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以在1997年第44届戛纳广告节全场大奖“迪塞”(Diesel)牛仔裤《小镇篇》为例,电视广告中出现的是:清晨,在一个典型西部小镇,健壮英俊的年轻牛仔穿戴整齐,与妻子吻别。出门后,他热心地帮助一位老妇人穿过马路。而在小镇另一处,一个肮脏丑陋的莽汉吃力地把衣服套在自己肥大的身躯上,然后衣冠不整地走出房门。他抢走一个小女孩手中的棒棒糖,朝威士忌酒瓶猛击一拳,将一只狗踢出门廊。当两人在街上相遇时,一场生死决斗在所难免。看到年轻英俊的牛仔一脸的正气和自信,你一定以为胜利是属于他的。他们拔出枪对射,随着枪声响起,倒地的却是年轻英俊的牛仔,而丑陋笨拙的莽汉正在得意地狞笑。这时出现品牌和广告语:“迪塞牛仔裤,为了成功的生活准则”迪塞的广告想告诉我们,成功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准则,真实的生活太多出乎意料和偶然。
消赞者在对这类广告进行解读时是很难达到完全一致的,至少没人可以轻松肯定地说出这广告想说明的是什么。但关键的一点是,当你在看到这篇广告时,你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带入广告提供的环境中并尝试用自己的思考来对这广告进行解读,然后得出自己认同的观点和结论。
(2)诱发欲望,而非陈述商品价值
单纯地告诉消费者商品能带来的价值未必就能打动人心,诱发消费者对物质享受满足情感需求的欲望才是增强广告效果促进消费的最大动力。
在戛纳广告节获奖的索尼playstation游戏机《大厨篇》电视广告中,我们看到一个厨师,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雪白的制服,在五星级酒店的厨房内烹制一块牛排。接下来的情形却让人日瞪几呆,这位大厨竟然把一几痰吐到牛排里,以及其他更加恶心的行为……这条广告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破坏欲和恶作剧的心理渲泄。
这则广告在表现上是带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它有意为之地在风格和形式上进行反叛和颠覆,其创意表现也呈现出值得肯定的后现代主义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样的文化意向。也许它要表达的是:你可以满足你心中蛰伏多年的欲望,不论是非,只有加入playstation,这些都会成为现实。
(3)诱发共鸣,而非提醒处境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消费者的情感是有点混乱无序的,消费者往往追求情感上的刺激来体现自我的存在,这是一种拜物主义,但却并不是简单的追求物质,而是需要依靠物质来满足情感的寄托实现对自我的认识。
以一则广告为例:一天傍晚,一对老夫妇正在进餐,这时电话铃声响起,老太太去另一问房接电话,回到餐桌后,老先生问他:“是谁来的电话?”老太太回答:“是女儿打来的。”老先生又问:“有什么事吗?”老太太说:“没有。”老先生惊讶地问:“没事?几十里地打来电话?”老太太呜咽道:“她说她爱我们!”两位老人相对无言,激动不已。这时,旁白道
出:“用电话传递你的爱吧!”这是美国贝尔公司一则经典的亲情广告。广告只是一个很平常的生活场景,女儿给父母打电话,妙就妙在她仅仅是想向她父母传达了一种情感,她爱她的父母。整个广告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安宁、很和谐的一个生活场景,却带给人澎湃的关于爱的思潮。
这则广告并没有很现实地从人们对电话的需要上来进行诉求,而只是用父母和女儿之间进行情感交流这么一个小故事来说。但是广告却在提醒消费者爱的沟通的同时很巧妙地暗中显示了产品的价值,使消费者在看这广告时不会产生排斥的情绪。
3 思想内容的革新
后现代主义者试图打破所有的传统的或现代的观念建立起以人的情感和欲望为生活导向和中心的观念,,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思想枷锁,主张思想的完全颠覆与革命,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重新思考生活该是怎么样的,并且希望对延续了千百年的各种吲定模式进行重新审视重新定夺。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同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利群,让心灵去旅行”这足一则香烟广告,虽然受国家广告法规的制约,使香烟广告都必须非常隐晦,然而这则广告却通过对“人生的意义取决于人生所取得的成绩与达成的目的”进行解构,并提出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日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这么一个观念。广告虽然并没有说任何关于产品的信息,但是这么一个观念就足以让很多消费者在脱看这则广告的时候记住了这个品牌。更为重要的是,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它所宣扬的是生活态度,间接消解了消费者对香烟危害的戒备心理。
二、后现代主义广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广告创意的影响日益加深,但是要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土壤中就必须处处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实际国情。两者只有产生良好的交融与互动才能相互促进,共生共荣。
1 后现代主义广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当后现代主义出现在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时,必然会受其影响和改造。后现代的广告创意模式,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综合考虑中国与西方社会的差异,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表现方式
当激进的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思想与中庸的儒家的“以和为贵”的思想相遇时,就必然要求广告创意在表现上与其他文化语境中的表现有所不同:在西方,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广告往往在表现方式和内容上都会显得锋芒毕露,往往会表现出很强的冲突性;但是儒家思想却讲究内敛、厚积薄发,中国式的思维总是希望变革是顺理成章的,是需要有深厚的基础、然后再经过缓和的发展才出现的,而不是突兀的,这要求中国的广告在创意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表面上的矛盾性和冲突性,创意表现显得更加温婉而没有对传统尖锐深刻的批判与颠覆,却又能在仔细品位后发现其中深刻的思想。
(2)思想内容
在很多方面,后现代主义思想与以儒家思想所推崇的是相互排斥的,比如说,后现代主义推崇基于物质的个人情感享受、道德颠覆等等,而儒家思想却推崇个人内在的超越即人性的超越、伦理本位等等,“想不想”与“该不陔”的价值观念冲突成为思想冲突的中心。这些思想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不可调和的,但是我们也该看到这两者之问相通的特点,如对人的关怀、对人生的重视等等,可见两种思想在追求的目标上是并不冲突的。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环境下,当广告创意在思想内容上进行后现代的诉说企图对传统进行解构和颠覆时,不得不考虑中华文化的特点,盲目地以西方的观念在中国这一特殊文化背景下进行广告的传播往往达不到最佳的效果,相反,如果很好地利用后现代主义与中华文化中相通的特点进行广告创意,就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国特色广告创意理念的探索
我们认为符合中国文化国情与大众思想的广告创意理念应该是以本土文化为思想基础,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方法来进行广告创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广告效果。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在文化的保持上一直都维持强大的认同力和适应力,从而能保持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这主要归功于“认同”使中国文化具有内聚力,使之不被其他文化所“异化”,“适应”使中国文化能顺应时势变化,不断调整发展轨迹,并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增加自身活力。这些特点使得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延续性。
[关键词] 后现代艺术;电影;认知;多元探索
20世纪的艺术样式中发展最快的,大约要数刚刚诞生的电影和电视,即人们通常说的电影艺术。后现代主义电影在广义上对应伊格尔顿的“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后现代主义电影”指能表达后现代主义社会当前的特点所象征的一种艺术风格的电影类型。而后现代艺术风格在表达上是没有中心的,也可以是没有根据,或者拼接的一类等,它将高雅与世俗的边界变得不清晰,艺术与生活经验的边界,常常是与商业化社会的商业逻辑和现代高科技发展的科技媒介相联系到一起的。
一、如何理解与认知“后现代艺术”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界最流行的话题,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源于西方的学术名词像后现代主义这样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多义性。西方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度过了巨大的变革与危险四伏的年代,于是反文化、嬉皮士和性解放主义思潮广泛流传,这些折射了年轻人一代思想上的混乱不清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愤慨。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产生于这样的混乱时代背景。理查德・汉密尔顿总结了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相反的现代主义文化的特点,主要包括流行特点,短暂周期,可以消费,成本低廉,大量生产,年轻化,幽默,卖弄技巧和商业化等特点。以反对主流文化的立场固有艺术风格电影的深层次思索。即使电影中的“后现代”定义与“现代”定义的边界不是很容易确定,但与现代主义电影风格截然不同的新潮电影为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电影批评供应了所研究的目标。以反对主流文化的立场固有艺术风格电影的深层次思索。后现代主义电影艺术风格觉得以戈达尔和玛丽・斯特劳布的许多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法国电影其中已经涵盖了后现代电影的叛逆精神和其他形式的后现代元素,例如拼接,肆意引入文章和图片,重现拍摄现场,加入电视采访以及正面面向观众演讲等创新固有的电影语言的途径。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阿仑・雷乃的《生活是部小说》、费里尼的《八部半》、安东尼奥尼的《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这些电影被评判为后现代主义风格电影的先驱。1990年以后,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电影波澜壮阔,对于批判后现代电影理论风起云涌。后现代主义电影艺术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来自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法国的吕克・贝松和新巴洛克派雅克・贝内克斯和流行派”代表扬・库南,美国的昆廷・塔伦蒂诺、大卫・林奇和科恩兄弟,英国的丹尼・波勒等。这些艺术家的电影采用混杂的拼贴方式、反常的情节结构、电视广告式的美学语言、漫画式的叙事基调、黑色幽默的暴力诗学、讽刺和幽默仿效手法,这些表达方式都是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电影评述非常推崇的技巧。在全球化谈论日趋明确的背景中,中国电影的艺术风格成为紧要的发展关键。中国电影的特殊艺术风范,构成中国电影的“后现代艺术”的独特风格,在许多方面是有别于西方电影的,特别是内在的精神气质。
二、当代中国电影艺术文化觉醒与多元的探索
在中国的当代电影发展历程中,关于“后现代文化”“后现代主义”等名词,如何解读对电影界来说,不仅要领悟后现代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形态和含义,而且也要具有对历史主义的全面谛视和时代控制。文化研究是与视觉文化、影视文化、大众文化紧密联系的,它弥补了传统艺术理论对新出现的艺术现象的阐释和深层解读。
(一)影视艺术文化是视觉艺术文化的转变
在艺术形式中,影视艺术是最年轻的形式之一,它借助现代科学艺术发展传播成为最普及的一种现代艺术载体。影视艺术是现代高科技工业革命的成果,它的发展脱离不开工业体制运行。因此,它是独一无二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是世界性的艺术形式。因为各个民族与国家的艺术风格不同,从而区分了各自的美学特征和各自的文化性格。如在电影的发展中形成了苏联学派、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日本学派等艺术流派。后现代电影和法国“新浪潮”时代的电影一样,主题很少涉及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这样的主流“大片”题材,而把触角伸向了草民的边缘生存环境和次文化的暗地光芒。然而相对与“新浪潮”的写实文化,后现代电影更是和后现代艺术文化遥相呼应,大量的映象派拍摄,光怪陆离的画面交织,超现实的梦境意识,更是给这一些非主流电影套上了迷乱的外套。不经意的瞬间,荒诞的故事情节,非理性的讲述中解读善恶美丑成了后现代电影独自的标签。
电影后现代艺术形式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它以影像为基本的传达单位或媒介,向人们传达了全新的思维观念、视觉观念、审美方式和艺术消费方式。这种穿越电影艺术的表皮,触摸电影艺术内核的探索与碰撞,必将成为后现代影视艺术理论最鲜明的主张。
电影艺术以最直接而强烈的感官刺激效果立体地呈现于现代人的感性器官,它与我们看到的绘画、报纸、杂志等形式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种全新的视觉文化足以与传统文化相媲美,它传达了一种“虚假的真实”的影像和感觉效果。
(二)文化的觉醒和多元探索
电影后现代艺术形式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它的本质在于:并非简单地寄情于感官的表象愉悦,而是深深扎根于对时代的敏锐思考,对人文精神进行深刻的解构与解读,并依托各种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空间表现、声、电等进行的演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后现代艺术绝不仅仅是巧妙地组合与再造,最终完成让人眼睛一亮、心灵为之一颤的演绎,而是浸润着时代气息的一个思想的容器,渗透着解读世界、表达世界、解构世界以及改变世界的不同性格力量。
1.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藩篱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电影进行衡量的时期,介于80年代创造和21世纪变革的过渡阶段,90年代成为一个捉摸不定的年代。随后艺术的改革也悉数展开,因为改革开放的局势已经稳定,改革已经发展得非常深入,因而90年代的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的局势中出现了让人目不暇接的变化,共同投资制片的兴起,国外大片引入国内的冲击,推广操作方式的形式等现象使人们更关心的变化是电影的发行制作方面。9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影视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状态,强化主流形态,真实地展现原生态,新时代电影叛逆守旧派出现了人们对电影热忱的下降和现实主义变的朴素化等。在多样化处境中,市场化带来艺术方向的变化使得主旋律影片竭力革新合资电影冲击传统电影思想,搞笑喜剧娱乐电影发展迅速,都市片在电影位置上占主导地位,农村题材电影风貌变更等都是关键的特质。现代电影中汇入了更多的平民化关注焦点,侧重于人们的当前生活状态和内在心绪状态显露,关切大众生命的价值,把广大人民大众的喜好与厌恶当成最崇高的表演对象。娱乐发展为主动的寻求,丑角、诙谐搞笑角色取代了油头粉面男生的主要角色位置等,全方位文化表面上缭乱但却代表着时代的活跃敏捷的特征。
2.文化分析而非道德价值评判
90年代的现实主义潮流呈现出云涌起伏的时断时续的状态,纷乱嘈杂,幽默调侃,原生态展示和冷酷揭示是电影人看待现实的基本态度。《秋菊打官司》《背靠背,脸对脸》《有话好好说》《甲方乙方》《一个都不能少》等出色代表展现了当代现实主义加现代主义的最为复杂的状态和对时代敏锐的思考。
3.超越孤立的艺术文本,走向“文本间性”和社会文化文本
到新世纪,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95年历史,中国人为电子传媒发展的日益壮大歌颂时,为中国千年的转换感到欢天喜地,一向稳重但此时落寞的中国电影明显地感到莫名恐慌与担心。为中国电影开辟新道路的先驱也日益感到中国电影所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压力。
中国电影在这样的现状面前,急迫地寻找出路成为理论与创作的当务之急。国内电影情况我们谨慎解读世纪交接的时期会发现让人高兴与让人惶恐的事情并驾齐驱,例如,高科技技术在电影中的比重明显增大,这种情况在以前是没有的,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高投资的电影(千万以上至亿万不等)和宣称大片的巨作诞生了,高品质电影的出现不都全是孤独的例子,令人吃惊的还有一个影片的票房能卖到几千万元(如《手机》《泰》)这些都是值得高兴的事。让人感到忧心忡忡的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就是市场的挑剔性,国产电影集体票房下降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境遇,引发出如何看待电影的发展需要重新认识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对包括《大鸿米店》复映与电影分级制问题的争议中。论表现时代生活和现代矛盾状况下的心理世界,《手机》是比较深入的。这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代生活的某些层面。生活的辛酸、无奈、调侃、矛盾等人情事故,佐以冯氏自嘲和戏谑,成为独特的表现特色。
后现代电影是一门完全可以与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相提并论的艺术形态式样,以影视为核心,还形成了包括摄影、计算机、动画艺术等在高科技基础上崛起的创新艺术表达形式或新型文化形态――影像艺术和影像文化。在东方的审美里,“气”这个词在英文称之为“energy”是能够被感知的。它全方位的冲击着旧有的艺术观念,改变了原有的艺术格局和生态,它还超越了艺术领域进而渗透和覆盖了整个世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语言方式、思维逻辑。
三、结 语
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美学纪念碑。后现代艺术也是如此,它是诞生在一定历史和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后现代艺术与影视艺术互相融合,这是艺术发展朝向的又一个鲜明特征。影视后现代艺术是年轻的,是有发展前途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在不同疆域的艺术领域内游走,超脱时空与地域,成就真正的经典。同时我们也要以文化批评的角度,将各种艺术文本置于多元文化背景中,用这种有效的文化批评方法进行多角度阐释,以此来促进电影艺术的文化转向的思索。
[参考文献]
[1] 黄会林.影视受众论[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2] 邝世.天下无极陈凯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匈]贝尔・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5]艺术学研究方法与前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协商教学 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1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概念,涉及到反传统理论倾向都可以称之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崇尚人性化、自由化,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的反驳,强调人在生活行为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后现代主义理念崇尚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体质、智商、道德修养、感情、性格结合起来,成为“多远融合”的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使学生不仅拥有科学知识,更具备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挖掘与完善学生本身的价值,顺利展开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方向,将学生培养为有灵性、热爱学习、崇尚学习,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后现代主义协商教学
2.1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以知识理论为基础,在教育过程中仅仅考察学生理论掌握情况,而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只传授理论知识的平台,评价学生的凭据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数量掌握多少,并不注重学生学习中所收获的感情、学习兴趣、学习斗志、学习态度等方面。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注重“以人为本”,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对学生的身心体质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教师不能只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发展好坏的标准,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通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学习态度、学生的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发展。
2.2教学课程中的多元化视角
就教师课程设计来讲,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开发或寻找出有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念的文化教材,根据教材选择合适地开展多元化视角课程。授课前,要求学生寻找有关教材的资料,通过教师的筛选与处理,正确对待教材课程中的知识与内容,避免学生自我主观意识或偏见对教材内容的不尊重。在授课中,教师围绕“多元化”教学,让学生以多种视角学习教材内容。授课后评价的作用往往大于授课本身,教师应通过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可只看到掌握的理论知识情况,要在评价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师生之间的交流情感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念最重要的启示是教育过程中的开放性与平等性。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是作为学生的权威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有单方面的传授理论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任何的发言权。这是一种师生缺乏交流情感的表现。当师生缺乏情感交流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遇到知识难点时不敢请教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与教师进行过多的交流使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在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念中,师生之间应当互为朋友,在课堂中,教师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体现价值,通过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后的评价中,通过教师的启发与鼓励,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加热爱学习。
2.4教师授课中的平等对待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学习成绩的好坏是评判学生标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培养,而忽略了教师对全部学生应起到的引导作用,使传统课堂普遍存在“两极分化”。在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念中,学生每个个体是截然不同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不同,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是教师在授课中应当注意的。在面对学生学习能力较低时,通过鼓励学生掌握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首要工作,不能仅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否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
3高中英语写作特点
(1)缺少语言组织能力。英语写作与中文写作大致相同,但许多高中生在英语写作方面感到为难,理解题目意思,但无法用英语正确地表达出来,词汇量累计过少,语言组织能力不强。
(2)缺少文章创新能力。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对作文要求理解不够深刻,写作过程中文章生硬,甚至直接照搬教材中文章。
(3)对英语写作缺乏信心。在英语考试中,学生本能的对英语写作感到畏惧,缺乏信心,导致对写作题目理解错误,考试结束后发现英语写作不尽人意,从而更降低了对英语写作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4后现代主义协商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应用
在后现代主义英语写作的协商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予每个学生主动提问、发言的机会,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知识结论的理解程度,从而帮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并掌握英语写作的方法。通过协作学习,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解决问题,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再来寻求教师的帮助。课外时间,鼓励学生多阅读与英语有关的书报杂志,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在生活中使用英语,提升学生对口语的掌握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英语 写作的能力。
5总结
后现代主义在教育领域通过改进教学内容、过程、形式、评价来达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英语写作中协商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与知识运用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推行素质教育,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课程观;幼儿教师;课程理解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011-02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股文化、哲学思潮,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对现代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与颠覆。它的核心特征是崇尚多元、异质、对话、游戏,批判理性主义、本质主义;反对二元论、决定论;消解人的中心地位。西方社会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这其中大卫・雷・格里芬将后现代主义划分为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前者对于现代主义持一种彻底否定的态度,把现代主义有限的思维形式与框架给打破之后,却没有再建构新的哲学与思想体系;而后者则在否定之后又勇敢地进行了后现代主义的重新建构。总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复杂、多样是对现代普遍、单一性的反思与批判。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它以多元开放的的课程价值观和理论视角来理解课程,并且对当前幼儿教师课程理解奠定了新的理论根基。
一、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思想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生了重要的“教育学范式”转换,这一转换是由寻求普遍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在课程研究领域,则试图超越理性主义浓厚的“泰勒原理”及其所代表的“课程开发范式”,走向“课程理解范式”,把课程视为可以多元解读的“文本”。[1]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再也不像现代课程理论那样只注重课程的目标及目标的实现问题,而是关注学习过程中个人发展的各种历史、政治、宗教、生态和社会情景。[2]靳玉乐教授描述后现代主义课程为: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的现实机遇以及学生在现实机遇中生成与创造的过程。[3]这个“现实机遇”既注重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又是在强调课程必然是学生参与的课程;既是提供给学生学科知识方面的机遇,又是倡导学生自我体验、生成与创造的机遇。课程设计者提供了现实机遇,使得教师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这一现实机遇中,从而引发了学生的生成与创造。在这一过程中,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彼此尊重对方,相互交流和调试。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多尔针对泰勒原理的四个步骤提出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4R”标准,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种解释,它为学生的转变和被转变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可能性;回归性是指后现代主义课程产生于对自身予以反思所带来的反复性和复杂性之中,它为经验的反思性重组、重构和转变提供了机会;关联性力求超越现代主义所强调的普遍性和秩序性,不断寻求意义与观点之间的关联,不断寻求对文化的回归;严密性认为,丰富性和关联性并不代表随意性,它是对可供选择的关联和联系进行有目的、不断精致化的追求。[4]
二、何谓幼儿教师课程理解
上世纪后半叶,课程研究范式有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的转变与美国学者古德莱德(J.I.Goodlad)对课程涵义的五个层次(分别是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的划分,引发了人们对课程理解尤其是教师课程理解的讨论。课程理解是对课程现象、课程“文本”、课程事件之意义的解读过程,其着眼点不在于课程开发的具体程序,而在于对种种课程与课程事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之意义的理解。[5]
幼儿教师课程理解是当前幼儿园课程实施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关系到幼儿园课程实施乃至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幼儿教师的课程理解应指幼儿教师在熟悉与了解课程文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课程”的独特“见解”。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我们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对课程文本进行一种广义的理解,即学科内容、学生、环境和教师四个要素的解读;其次,幼儿教师的课程理解是指导幼儿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隐形之手”; 再次,我们需要从教师的教学实践去把握教师的课程理解。[6]后现代课程观下,幼儿教师对于幼儿园课程理解应分为四个部分:在课程目标的预设上,要客观、真实地反映课程理念,同时又不局限于课程理念和规范,确立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兴趣爱好以及体验需求、自身拥有的教学经验以及当地的教育状况,幼儿教师应从实际教育情境需要出发,解构课程,以形成多元的、建构幼儿的体验式的课程内容理解;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灵活多变,积极地观察和探索幼儿,以便发掘现实材料去改造创生课程;在课程评价的形成中,幼儿教师坚持多元、宽容以及动态的原则,从多角度多方位来评价幼儿。
三、后现代课程观下的幼儿教师课程理解
(一)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开放、生成
理性主义是现代教育的主要思想支柱,教育活动中人的非理性与个性特征被强制忽略了。现代教育主张用统一的手段教育每个儿童,使得他们掌握普遍的知识形式和技能,生长的过程中具有理性的自我约束,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人”,与终身教育思想背道而驰。在被视为现代课程典范的泰勒的课程理论,课程目标主要指“行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具体性,是一种无视多元文化背景差异和个体发展多样性的课程目标,势必会培养出具有同样理性面孔的“单面人”。后现代课程更多的关注学习的多样性、境遇性、开放性。多尔认为,课程作为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无法预测的。因此,课程的目标应采取一种“一般的、宽松的、多少带点不确定性的方式,课程目标是合作的、发展的,它利用意外性,指向“背景性知识”而非“技术性知识”,帮助学生获得“各种描述的不断扩展的全部技术。[7]后现代的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流变性、生成性的特征。幼儿教师对幼儿园课程进行理解的时候,真正从孩子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考虑,目标设计的丰富多彩,适时地根据课程进展的情况来调整和生成课程目标,将课程目标与幼儿的表现产生有意义的联结。
(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多元、建构
后现代主义课程内容既融合又超越了知识、经验和活动的课程内容观。作为一种现实机遇,它完全可以是知识、经验、活动或三者的融合,其关键在于,这些知识、经验、活动不再是对学生个体进行奴役和异化,而是学生的目的所在,它进入了学生你的体验之域,并激发学生去生成和创造生活的意义。[8]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课程流于形式,活动的内容空泛无味的现象大量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幼儿教师对课程内容单一浅层的理解。幼儿教师在理解课程内容时不仅仅限于对课程内容本身的解读,还应提高一个层面,即去领悟课程内容背景、价值、意义。以多元的视角、开放的心态来理解课程内容,对知识、技能的把握之外,应着力于培养幼儿发展健全的人格、独特的个性。幼儿教师在理解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在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将幼儿的体验与课程内容进行建构。在老师的引领之下,通过课程组织,幼儿的经验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多向的、反复的对话,在对话中幼儿产生了新的经验。
(三)对课程实施的理解――灵活、创造
在整个幼儿园的课程活动中,课程实施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课程目标的有效实施。传统的“目标模式”课程理论中,课程是已经确定的、固定不变的,预设的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但是,课程实施不是一个静态的、呆板的事件,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它里面包括了各种动态的因素。后现代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实施是在特定的现实情境下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实践和参与的教育经验,课程的目标与方案在实施前并不确定。这就要求课程实施必须是创造、灵活的,教师和幼儿在原有的课程方案下进行“再创造”,促进课程实施的不断变化、发展和完善。因此,相应的课程实施下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幼儿教师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还要有敏锐的判断和较强的现场反应能力。首先,在已经设定的课程目标和计划面前,幼儿教师要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做”。其次,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应是一个支持者、合作者,教师与幼儿在观察、探索、对话和讨论中,共同合作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再也不是以前在课堂上单向的灌输者、领导者。其实,教育是一种现场性很强的活动,它脱离不了教育活动发生的现场,因此,课程实施要随机应变,以灵活、创造为取向。[9]
(四)对课程评价的理解――宽容、动态
现代主义的课程评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目标的决定重视和对精确和量化的绝对追求。在我国幼儿教育课程评价领域,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手段又以量化为主;过分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幼儿教师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时刻关系到对幼儿的价值与能力的衡量,对幼儿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后现代课程观反对现代主义这种课程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封闭性,提倡课程评价的动态性、多元性。幼儿教师对课程评价的理解也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评价标准的理解,二是对评价主体的理解,三是对评价方式的理解。根据后现代课程评价标准的动态性,幼儿教师不应将评价标准看成权威的、不可动摇的,而是更多着眼于幼儿在课程活动过程中的兴趣发展、感知能力、态度和情感以及幼儿独立地思考、解决问题;幼儿教师对课程评价主体的理解也应是开放的,除了老师之外还应包括家长和幼儿自身;幼儿教师理解的课程评价方式更是弹性的,各种形式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做到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幼儿的成长是发展的、持续的,所以,幼儿教师也须用宽容、动态的眼光来评价幼儿。
参考文献:
[1][5]张华.走向课程理解:西方课程理论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7)
[2]张文军.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述[D],华东师范大学,1997,5:60-66
[3]靳玉乐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94
[4]靳玉乐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76
[6]郑志辉 伍叶琴 皮军功.幼儿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现状及其社会文化影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0,(5)
[7]靳玉乐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117
[8]靳玉乐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130
[9]郭雨欣 王洁.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学前课程编制[J],科教文汇,2008,9
From the view of post-modernist Curriculum to Perspect Kindergarten teachers'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Yao Linlin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