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1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举措。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服务贸易、服务外包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其中金融、保险、物流和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更是成为转移的重点。与此同时,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环节,也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主要内容。国际产业调整转移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为我们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以及国内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全球的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服务业。面对这种形势,把握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宝贵机遇。把承接与参与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结合起来,与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就能赢得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也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新形势,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转变,消费结构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从城市市场看。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出现,传统消费中的彩电、冰箱、空调消费热点逐步被住宅、汽车、以及保健服务等新兴消费热点所替代。新的消费领域不断拓展,从农村市场看,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建立,消费环境逐步改善,城乡消费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买方市场进一步趋向深入,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消费需求提出了必然要求。

二、近年来我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特点和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省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努力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着力改善投资结构,努力扩大有效投入,发挥有效投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抓住宏观调控机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通过有效投入,引导科学发展。5年间,全社会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88万亿元,其中全社会技改投资完成1.5万亿元,年均增长35.1%,占工业投资近80%。2007年,完成技改投资6000亿元。二是着力改善产业结构。加大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努力提高产业高度化水平。2007年,全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比重达48%,投资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4万亿元,增长40%左右。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7%。重点生物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光伏产业产值达到250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9万亿元,增长30%,规模和技术水平全国领先。规模以上企业突破万户,利润突破1000亿元。三是着力改善企业结构,引导企业做强做大,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带动作用。2007年规模企业总户数超过4.1万户,比2002年底净增2万多户,翻了一番:2007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大企业大集团从2002年的13家增加到82家。年均增加13家左右;有4家工业企业主营收入超500亿元,2家大企业大集团超过1000亿元。四是着力改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扩总量、提水平,努力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5年来,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断增强。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8.1亿元,增长18.3%。规模总量比2002年增加4000亿元以上,是2002年的2.1倍,比2006年净增1000多亿元。流通业(批零、住餐)增加值2800亿元,占全省服务业30%。五是着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集约发展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继2006年我省扭转连续多年单位GDP能耗上升的局面后(2006年,我省单位GDP能耗0.891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2007年,节能降耗基本面继续好转,工业用电增幅近5年来首次低于工业增幅。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关停企业2713家,其中太湖流域关停1894家。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有了很大提高,5年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连续保持20%左右的增幅,总量跨过万亿元大关。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73.6亿元,是2002年的3.5倍,总量全国第三。主营业务收入连续跨过3万亿元、4万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5万亿元,是2002年的3.8倍。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利润总额分别超过4000亿元和2500亿元,是2002年的3.5、4.5倍。

虽然我省产业优化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产业层次低。加工工业、传统工业比重高,占工业总量80%。加工制造是我省工业的一大特点,占工业总量的95%左右,加工贸易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60%。但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先进制造业仅占4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以来料装配和进料加工为主,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兴产业处于培育阶段,产业规模尚未形成,企业小、散、弱,同质化现象突出。另外,我省亿元产值利润偏低,2006年仅为464万元。服务业比重低,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二是创新能力弱。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70%,高新技术产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大多依靠进口。科技投入不足。200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430亿元,占GDP1.7%,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0.98%(发达国家一般在3%左右)。全省申请专利88950件,发明专利仅占8.42%,低于全国11.2%的水平。工业专利70%在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专利80%在产业链低端。三是能源消耗高。我省总能耗从2000年8612.43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16895,39万吨标煤。5年翻了一番。2007年超2亿吨。经济结构偏重,轻工业产值不及重工业1/2。高耗能行业增长快、占比高,化工、纺织、冶金、电力、造纸等5个行业增加值占全省GDP15%左右,废水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75%左右,全省废水废气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10。四是本土产业弱。在部分行业中。外资占较大

竞争优势。五是产业关联度小。产业链条不完整,终端产品少,大部分外资产业与本土产业关联度小。难以形成分工协作、专业配套,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较突出。

三、进一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和主要举措

结合我省实际,必须按照调高、调轻、调优的具体要求。以主导产业高度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为导向。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一般加工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二是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三是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调整重点和主要举措有三个方面:

(一)以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要加快发展“十大优先产业”。把成套与关键设备、车船及轨道交通运输设备、数控机床及工业自动化设备、工程机械、资源综合利用及安全环保设备、集成电路与软件、新能源及节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与新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作为“十大优先产业”,重点扶持,优先发展,拉长产业链,提高集聚度。二要加快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在产业层面,努力实现向研发、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改变高新技术产业以低端加工组装为主的状况。在企业层面,做到技术领先、加工精细、绿色制造、科学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高端企业、高端产品。三要促进服务业总量倍增和结构优化。尽快形成与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相适应、与国际化相融合的现代服务产业。四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二)以发展绿色制造为方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突破。一要从高从严确立节能减排控制指标,抬高产业准入和改造门槛,形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研究制定主要耗能产品单位定额、限额强制性标准:出台高耗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评估制度。坚持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三管齐下”。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在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五大重点耗能行业和“国家千家”、“省级百家”企业推广节能新技术,重点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机构,完善节能执法体系,加强督促检查。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打好淘汰落后攻坚战。对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要加快转移和疏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对已经落后的产业、企业、工艺、设备则要狠下决心,采取强有力措施依法淘汰。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三要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集中区、开发区、乡镇园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绿色产业试点。形成绿色产业链,建立一批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组织实施《江苏循环经济试点方案》,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第2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关键词: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034-03

一、福建省产业结构变化及现状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资源、财富、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分配形态及其作用的方式。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福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全省经济运行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明显改善,整体经济稳健运行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与此同时,福建省各产业平稳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增长最快,工业和建筑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也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从地区生产总值构成来看,十年间,第一产业占比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增加,第三产业也有轻微的上调,产业比从2000年的17.0:43.3:39.7发展到2009年的9.7:49.1:41.2,依旧处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阶段。(见表1)

二、福建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虽然福建省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但是从经济发展阶段要求看,与周边省份相比福建省现有的产业结构仍然不相适应,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不高,农村结构调整的问题趋于严峻

一是第一产业发展缓慢,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仍然偏大。十年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大多数年份产值占全省GDP比重仍然维持在10%以上。二是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升级相对缓慢。从2000―2009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重基本没有变化。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活动单位少,不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不适应市场化的要求,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四是缺乏完善的农产品运销体系,因而无法建成一个较完善的生产、市场和科技等的信息网络体系。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农民没有足够的技能得以就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创业,致使农民增收困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二)工业发展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较差,大中型企业发展不足

虽然总体上福建省的工业发展处于一个上升期,但在大多数行业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过剩,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稀缺或者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这就影响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从全省轻重工业状况分析,重工业的比重仍然偏低,传统轻工业的比重较大。与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周边省份相比,工业发展水平仍然处在相对较低的层次上。福建省的重工业比重相对稳定且呈下降趋势,而周边省市的重工业比重呈上升趋势。2003―2007年,江苏、浙江、上海重工业上升分别为6.1%、4.3%、2.6%,福建省重工业比重仅上升0.4%。

从全省主导产业效应分析,全省机械、电子信息、石化已形成加速发展的态势,但和周边省市相比,主导产业不强、比重仍偏低。2005年三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为78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2%,占全省GDP比重仍低于10%。同时,全省主导产业规模小、增长速度慢、带动能力弱的问题仍然存在。

从高新技术发展状况分析,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化工、钢铁、有色等高耗能行业仍占有相当比重。当前,福建省高新技术的发展模式在技术上表现为“拿来主义”,没有很好地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一些重要的原材料生产能力和开发能力不足。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够,致使无法更好创建优质、高技术的企业,导致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这一系列问题造成了福建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高端技术,创造不出高端产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出现了福建省的外资北上和南下现象。

(三)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福建省把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发展服务业力度,使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有了平稳的增加,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的10%的增加目标。但与先进省市相比,服务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总体规模小,比重低。2005年福建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为3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先进省份更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虽然福建省服务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已形成传统与新兴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商品业、餐饮、交通、邮电、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占主导地位,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比重仍较低。如何在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三是生产业发展不足,缺乏竞争的动力和发展活力。

三、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思路和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前期向中后期转变、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的过渡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处于关键时期。为此,福建省也必须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思路

1.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探索实现福建快速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2.坚持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规律,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主导产业多元化。

3.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的原则。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总量调控、优胜劣汰、有进有退、产量置换的原则。对不符合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要求的企业,要采取措施促使其退出市场,并要加强监督。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过剩产能调整的有利时机,将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与结构调整优化相结合,促进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以技术、资产和品牌为纽带实施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中化。要按照市场原则,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4.坚持优势优先,重点突破的原则。在重点地区、重点产业率先突破,实现产业竞争力的跨越,并带动和促进其他产业、其他领域和其他地区快速跟进。

5.坚持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结构调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而复杂,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只有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为出发点,才有利于全社会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措施

1.积极引导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福建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追赶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由路径。承接产业转移不能仅仅为了发展某一产业、为了壮大企业、为了承接而承接,而应当深刻分析本地的生产要素和产业条件,找准发展的优势和突破口,整体规划,统筹布局,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出口退税率低、贸易与技术壁垒制约、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节能减排难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已进入转出和转入并存趋势。而福建内陆地区,尤其闽西、闽北地区凭借储量丰富、种类繁多的矿藏以及富饶的森林资源和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具备了承接产业的条件。因此,要合理、有序地引导产业要素合理流动。一方面,引导沿海地区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的转移,尤其加强闽台产业对接。要打破行政区划,利用两大三角洲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有利时机,促进产业链跨地区延伸,加强与长、珠三角的产业配套,形成产业的错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拓展福建企业发展的空间,扩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引导福建省内陆地区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承接福建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例如承接沿海地区服装业和制鞋业得转移等。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技术升级

(1)建立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体系。从大科技的发展规划入手,整合各类与科技相关的项目计划,整合科技资源,加大集成力度,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实施条块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以国家级和升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加大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引进、吸收力度,以重大项目为龙头,逐步建立企业为主、政府引导、金融支持、风险投资参与的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体系。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自主创新,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指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

(2)利用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要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引导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环境。这需要大胆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努力营造适合于高科技创业型企业发展的外商投资的政策、市场空间;要着重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府管理体制、审批程序、竞争体制、产业政策和地位方法等方面进行清理,建立起规范、透明、高效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要大力鼓励外资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劳动要素与高新技术产业资本的结合能力,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之上,依靠传统产业提供相应的基础设备和技术力量,缓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增强风险承受能力,并使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广阔领域中培植深厚的根基,建立更多的生长点,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

3.走新型重化工业化道路,发展重化工业

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生产领域要重点推进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提升福建省工业机械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其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在管理领域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重点推进企业资源计划(ERP),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经营管理创新。二是促进重化工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要注重发展机械装备工业,做到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与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同时并重,要充分利用福建省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龙头产业。

4.大力推进轻纺工业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升级,增强福建省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纺织、服装、鞋革、森工、农产品深加工等是福建省传统的优势产业,要加大投入来增加品种、改进质量、防治污染、扩大出口,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

5.大力发展生产业,增强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督,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公平、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生产业。

参考文献:

[1] 王富强,呼格正贵.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6).

[2] 温春念.福建省产业结构研究[J].价值工程,2008,(8).

[3] 陈晓丽.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分析[J].科技信息,2009,(23).

[4] 康秋燕,郑珍远.福建省产业结构协调性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34).

[5] 吴飞美.基于循环经济的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in Fujian province

GUAN Xiu-hua

(Economy and finance college,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

Abstract: The restructuring of industry and optimized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health, Fujian province, Fujian provinc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it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very important actual significanc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Fujian province to analyse and review on the basis of Fujian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problem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Fujian province of the basic and important measures.

第3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仅一国国民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依赖于企业活力的增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彼此之间企业的竞争,特别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型跨国公司、企业集团等日益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拥有一批大型的、先进的、在国内具有支柱地位、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稳定份额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性大企业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而现代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微观主体——企业的参与,而且需要政府作用和功能的有效发挥。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协调和服务者,致力于解决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企业和市场机制所不能合理解决的问题。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各产业的合理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就是一项重要的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主体的行为上,通过企业行为传导其政策措施,来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我们应将以上两项经济任务结合起来,推动大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良性互动,增强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一、大企业自身优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表明,在以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发展阶段,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大企业具有融资、技术开发和资本经营等综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其他企业和政府所不具有的优势。不仅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者,而且可能并且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首先,大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资金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的建设。这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所无法企及。

其次,大企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高级化,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在于技术进步。大企业又是产业内技术进步的策源地,拥有大量技术人员,科研开发能力强,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活动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群,把产业结构日益推向更高层次。

第三,大型企业集团内形成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共生关系可以将大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产业链传递到中小企业,从而带动大批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因此,大企业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

第四,大企业能有效地执行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目前的大型企业一般以企业集团为其组织形式,集团内以大企业为骨干,集合众多的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依托于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大企业在政府产业政策和众多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起着政策传导作用,能够协助产业政策的调整,提高结构调整的有效性,保证政策效果。

最后,大企业在其经济行为中不断进行的兼并收购活动是结构调整的巨大推动力。频繁的并购活动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校正产业结构的扭曲现象,保证其按正常的轨道发展,而且其兼并收购活动造成的资产转移本身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发挥大企业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产业间形成合理的具有动态发展能力的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滞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从满足需要向选择性消费转变,但产品的供给结构却不能与之适应。同时,产业结构也滞后于生产需求的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仍然大量依赖进口。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我国达到买方市场状态的工业品已占93%以上,绝大部分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状态。整个经济呈现出过剩经济的特征。但这种生产能力过剩与装备、工艺水平低,达不到规模经济并存,与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受到抑制并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供给能力的相对过剩是在人民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结构相对于需求结构来说显得过于滞后和低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

(二)产业的内在素质差。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技术结构水平低,装备落后。从总量上看我国一次性能源、水泥、钢铁、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品等生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国内生产总值只有近一万亿美元,我们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出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是1/6。产业技术落后,使对产业质量、性能以及生产过程影响较大的技术设备进口不断增加。据调查,在我国15个行业中,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及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个别行业则落后20—30年。产业技术水平的低下造成了产品和服务的档次水平低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不断透支着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很小的份额,而对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又表现出巨大的需求。但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其他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也将逐渐被侵蚀。

(三)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仅包括三大产业间的关系,而且包括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构成状况。从农业的情况来看,我们一直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各自所占的比例远未达到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农民依然进行着维持基本生活的粮食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从工业来看,如前所述,结构严重失衡,低水平过剩与高技术层次产品的短缺并存。进出口结构的不合理源于工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不合理状况。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也不平稳。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居于主要地位,新兴产业和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特别是教育、金融创新和交通运输制约更为突出。

(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状况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西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3%,分别比1981年增加了13.8%和6.9%。对全国30个省(市、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汇总统计后发现,各地所选的支柱产业大多集中在汽车、电子、石化、机械等工业上,而且产业内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产品也极为相似。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地区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各地区在产业发展布局上,追求本地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由于市场约束机制、风险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权责利不对称,以致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一再出现,加剧了地区结构的趋同。同时,各地方政府由于原有财政体制和国有经济的原因,也成为经济利益主体,同时也作为“政治人”追求政绩,这种双重身份导致其行为的非理性,一味追求产值和速度,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地区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破坏了地区间、企业间合理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无法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使社会资源配置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经济持续发展。

(五)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缺乏配套。我国以往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拉平补齐的适应性调整,这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仅具有滞后性、低水平的特征,而且在其实施过程中与其他措施不能很好地配套,从而消解了一部分政策效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与劳动就业、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化的步伐相对滞后,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同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原有企业不断积累相对富余的职工,这使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就业问题的压力又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与其发生冲突,从而阻滞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刚性固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增加了社会负担,又减少了用于改进产业结构的资源。因此,政策不配套,使产业结构的政策效果偏离了目标。

另外,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重要产业都是大企业唱主角,不少经济学家说我们正处在以大企业为轴心的经济时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关键产业的集中度都非常高,例如美国在1979年汽车、平板玻璃、汽轮机与汽轮发动机、家用冰箱与冷柜、电视显像管几个行业最大五家企业的集中率分别为99%、92%、90%、85%和83%。但是,我国企业普遍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缺少足以在国际上立足的大公司、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数与我国国民经济的规模不相适应。而且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有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大多是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的,政府不仅制定产业政策,而且亲自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大量干预不仅使信息在部门和层级之间的传递发生扭曲,而且存在地方政府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实际效果明显低于对政策效果的预期。

其次,大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差距明显,难以较好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R&D投入一项来看,世界500强的R&D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大都在5%—10%,有的甚至更高。而我国2000年2655家企业集团中,R&D投入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9%,超过5%的很少。大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落后阻碍了其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

再次,很多大企业所进行的兼并收购等资本经营活动单纯为“做大”而进行,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很多资本经营活动脱离其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短期内把企业做成了“胖子”,却不能增强其内在素质,对产业内行业的发展和产业间关系的调整作用甚微。

三、积极发展大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另一个是政府对经济运行所实行的宏观政策,而前者是后者产生效果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以上两项经济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大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一)明确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益为导向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应承担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大企业、企业集团的产权多元化有助于企业家的职业化,使多元投资主体有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择优秀的经营者。而市场优胜劣汰的压力会使企业家真正做到行为长期化,狠抓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带动技术体系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不仅能够带动产业升级,而且能对产业结构的布局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改变以往产业结构调整以政府为主体的不规范现象,使产业结构的调整真正依赖于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来进行。

(二)通过大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源要因,技术体系的变动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技术体系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R&D是技术创新的源泉,而R&D投入低、技术人员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低利润—R&D投入水平低、高素质人员缺乏,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依靠。因此,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关键。而大企业由于其本身的实力雄厚,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相对于小企业来说都占有优势。因此,在技术创新上也占有相对的优势,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在一个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形成竞争协作的关系,大企业的技术进步势必形成技术扩散,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三)以大企业的发展,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有很多途径,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外部扩张的方式,其中又以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重组为主要方式。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要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依托,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产权转移的过程,而产权转移又涉及生产诸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优势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生产诸要素的重组,逐步实现生产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来调整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结构,将生产资源进行再优化配置。同时,按市场经济原则组建企业集团,加强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控股等活动,通过企业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的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能够打破地区、部门分割,修正地方政府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各地区和部门原来分散的矛盾和利益变为集中和统一的利益,促使地区和部门对企业的管理真正向间接管理转化。为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提供途径。

第4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关键词:安徽;产业结构;工业化;建议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施行了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而长期以来,以安徽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一直走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边缘地带上。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中部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部地区的安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和考验。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密不可分,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引起众多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于安徽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着眼于2方面:第一,安徽产业结构现状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一般通过分析安徽三次产业构成及其与全国的差距来体现安徽产业结构不合理且升级缓慢的现状,进而阐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第二,某些因素对安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如外商直接投资、信息产业的发展等,多通过计量分析来探讨相互间的因果联系及各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

本文通过计量分析来更深入地剖析安徽的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性,通过工业化程度的测算提出加快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紧迫性,从而进一步探讨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二、安徽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化

(一)安徽产业结构现状

纵向相比,安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1978年安徽的GDP总量仅22.5亿,2007年达到7364.2亿元,增长了327.3倍。与全国横向相比,安徽仍有很大差距,总量处于中游,远远落后于东部各省。2007年全国人均GDP18934元,而安徽人均GDP只有12045元,与全国人均水平相差36%,且在中部六省中位于末位。在GDP总量上,安徽落后于河南、湖北、湖南,位于第四。安徽在经济较不发达的中部地区处于中游偏下。而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下面具体来看安徽产业结构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的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最低,特别是近三年均低于20%。但与全国相比,安徽的第一产业占三个产业的比例比较高,因为安徽省在传统意义上是一个农业大省。1995-2007年,安徽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下降了16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并且稳中有升,然而安徽并不是一个工业大省,第二产业和其他两次产业所占比例差距并不是太大。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产业单从份额上看,与全国(甚至发达省份)的差距不大,但是就整体水平而言,差距非常明显。

这些数据表明,安徽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较快,但目前安徽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高,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更别提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了,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为了探讨安徽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大小,我们以安徽GDP增长率Y为因变量,以安徽第一、二、三产业增长率x1、x2、x3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06-2008年,选取1990-2007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3.1软件对所选数据做回归分析。通过分析相关系数矩阵及散点图,考虑建立如下线性回归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ε。消除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后,得到如下方程:Y=0.025+0.31x1+0.53x2+0.18x3。

(17.02)(12.62) (4.53)

R2=0.979,调整的R2=0.974,D.W.=2.358,方程拟合较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每增加1%,GDP分别增长0.31%、0.53%、0.18%。也就是说,1990-2007年间,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较大但是其增长率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小,这与其发展水平有关。可见,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与其比重不相当,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

(二)安徽工业化程度

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的经济指标主要有4项,即人均生产总值、工业化率、城市化率、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即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阶段。以下通过钱纳里标准来测算安徽工业化阶段,以此来判断安徽是否咎待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见表2)。

如表3、表4所示,赛尔奎因衡量产业结构具体标准是:当第一产业的比重低于20%,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且在GDP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工业化则到了结束阶段,即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

为了解安徽工业化阶段,我们分别计算安徽2005-2007年人均GDP、城市化率、工业化率、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见表5)。

通过与钱纳里各项指标比较而知:单从工业化率来看,安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结合其他指标总体来看,安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正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时期。因此,安徽亟待采取各项措施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结论与建议

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下,产业结构不合理。鉴于安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迫切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升级。应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同时要不断提高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与质量,协调三次产业之间的发展。具体从以下3方面着手:

第一,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步伐,打造工业强省。通过模型可以验证第二产业与安徽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是最高的。要实现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工业化。

第二,发展好现代农业,由农业大省转为农业强省。安徽是农业大省,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

第三,挖掘第三产业潜力。安徽省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但发展水平不高。可通过旅游业带动安徽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商业、金融业、保险业、现代物流业和科技、教育、卫生等事业,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

2、戴培昆.中部崛起安徽怎么办[J].安徽科技,2005(6).

3、蒋晓岚.改革开放30年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协调性研究――以合肥为例[C].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08年年会十七大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

第5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一、现行税收政策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现行税收政策,在实施产业调控时,涉及了生产、分配、消费、投资等各个环节,实施的税收优惠包含了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扣除)、先征后退(返)、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诸多方式。在税种的选择上,所得税在调节资源流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调控功能也有所发挥。

1、税收政策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业税收优惠政策,诸如对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免征增值税,提高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的出口退税率,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等等,尤其是农业税政策的调整(“十五”时期,我国累计减免农业税454亿元①),有力地扶持了农业,扶助了农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第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总产量和亩产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和平稳发展态势,“十五”时期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第二,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向纵深推进。农业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继续提高,大宗农产品继续向优势产区集中。第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技术、超级稻、矮杆小麦和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大,重点推广了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十五”期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比“九五”期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第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比2000年增加了1002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3209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2365万人②。

2、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了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第二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

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为了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我国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持续时间长、适用范围广、优惠力度大的税收扶持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从内容上看,有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鼓励企业研发与创新的;有推动科技成果转让的;有加快科研机构转制和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发展的;有激励科研人员的;有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等等。从涉及的税种来看,几乎涵盖现行税制的各个税种。从形式上看,既有间接优惠,如税前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也有直接优惠,如减免税,但主要体现为直接减免税。从期限来看,一些主要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对技术转让的优惠、对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优惠、对促进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优惠等,自政策出台之日起一直执行至今,有的已实施了20多年。从优惠力度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达511亿元③。

3、针对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促进了资源有效利用,支持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最近几年,随着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出台了多项具有环保意义的税收政策,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实行差别税收政策。如对汽油区分含铅量确定适用高低不同的消费税税率(额),对低污染排放的机动车减征消费税,等等。

(2)长期坚持实行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3)环保产业所得税优惠。为了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我国专门编制了《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对目录所公布的8类环保产业设备(产品)可以享受投资抵免、加速折旧或免税等税收优惠。

(4)对一些环保技术(如风力发电)、产品(如新型墙体材料)给予投资抵免的优惠政策。

(5)支持环保事业的税收措施。例如,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环保单位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环保部门使用的各种洒水车、垃圾车船,环卫部门的路面清扫车、环境监测车,免征车船使用税。

4、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大大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

为了支持和鼓励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1)可按产业政策在一定期限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如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行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取得的技术收入暂免征所得税;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等等。

(2)对一些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福利单位和教育、卫生部门给予免税;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采用低税率,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文化体育等。

(3)支持了金融业的发展。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金融、保险、证券业的税收政策,涉及各类银行、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经批准从事金融保险业务的机构从事贷款业务、融资租赁、金融商品转让、金融经纪业、其他金融业务和各类保险业务及其相关的项目、业务和收入,优惠税种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等。

二、现行税收政策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缺陷

诸多税收政策聚焦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还很艰巨,现行税收政策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仍存在一些缺陷。

1、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

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逐步让位于市场,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与此同时,财政领域也正在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方向改革。但由于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失灵的客观存在,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范围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但是,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地方各级政府都是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决策主体,是导致各地争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规模小,地区产业发展趋同化的根本原因。分散投资一方面形不成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造成地区产业发展趋同化。目前国内纺纱、塑料、化肥、钢铁、卷烟、化纤、洗衣机、汽车等热点产品生产企业几乎每个省市区都有,照相机、电冰箱、洗衣机、录相机、微波炉、空调器、复印机、彩色电视机、微型电子计算机、汽车、摩托车、中成药、化学原料药等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大都低于一半,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

并且,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使地方政府更愿意发展那些见效快的制造业,而不愿意发展基础产业和需要长期培育的新兴产业。在以GDP为主导的政绩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更青睐那些资金密集型产业。这有悖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初衷。另外,这种体制也使得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地财政收入、就业的考虑,往往会容忍甚至鼓励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由此可见,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动力不足,甚至存在阻力。

2、税收优惠政策区域导向突出,产业导向薄弱,尤其是外资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加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偏差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地区倾斜为主,辅之以产业倾斜,交错使用降低税率、定期减免税和再投资退税等多种优惠手段的税收优惠体系,对我国引进外资、促进沿海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国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逐渐形成,这一税收优惠体系的潜在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

我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有着明显的区域导向特点,也就是由沿海到内地,税收优惠程度由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放区――-其他地区依次递减,其政策效应是诱导资源向东南沿海和经济特区及经济开放区流动。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格局已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尤其是不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性优惠政策在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是必要的,但是,当特区启动并有了较高程度的发展以后继续享受优惠政策,对于中西部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来说就有失公平。并且,东部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之后,其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发达,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这种条件下,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也会大打折扣。而与区域导向突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税收优惠的产业导向比较薄弱。以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为例,除对投资于农、林、牧、石油、天然气等少数行业的外资企业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外,只笼统地鼓励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对投向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外资企业却没有给予应有的税收优惠。

引进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它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外商在华投资三大产业之间分布结构不尽合理,2005年,第一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所占的比例仅为1.19%,而第二产业比例为74.09%,第三产业为24.72%,第二产业占很大比重,在第二产业中FDI过度集中于消费品工业,据统计表明,三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中,轻工业比重为58%,重工业为42%。另外在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中,外资过多地流向商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业利润较高的行业,2005年这几个行业在第三产业中实际利用外资所占的比重为48.52%,而流向交通运输、地质勘探、水利环境和科教文卫部门等部门的就较少,2005年它们的比重为17.79%④。

从外资投向的产业分布来看,外资主要投向了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中的一般加工工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于处于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国家亟需发展的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则严重不足。由此可见,外资的实际产业投向与政府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与我国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导向有很大关系。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尚未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吻合。如目前行业性税收优惠主要是围绕“生产性”而制定的,范围的界定极为笼统,导致一些属于“生产性”的但并非属于国家鼓励的,而一些传统意义上属“非生产性”的却是国家所鼓励发展的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诱导下,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的产业倾斜(投资集中于二产中的工业部门,对一产投资规模很小,对三产的投资比重偏低)表现得愈加突出。相当数量的外商投资集中在投资额小、回收期短、回报率高的轻工、电子等行业,投资结构轻型化、短期化的倾向十分明显。外商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

总之,区域税收优惠政策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特点不明显。在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没有区别不同类别的产业和不同规模的项目,也没有考虑投资周期、利润水平、风险系数等因素,从而使一些并非先进技术,甚至带有投机性的中小资本大量涌入,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投资周期短、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了相当比重,形成了不合理的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初衷相悖。

3、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着对产业结构逆向调节的内在机制

目前,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予抵扣。这种由增值税计税规则的内在机制决定了其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缺陷。增值税纳税人实际税负的高低取决于所能抵扣进项税额的多少。生产型增值税只能就购进的材料消耗部分抵扣税额,意味着资源消耗型企业的实际税负较轻,而具有同等获利能力,但有机构成比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人力资源投资较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实际税负相对较高。越是采用高科技的产业,所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就越少,实际税负就越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1)由于对固定资产购进价值存在重复征税,因此,生产型增值税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大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不但不能起促进作用,反而会加重这些行业的负担,从而对产业结构产生了逆向调节。

(2)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高新技术,这就必须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上有很大的投入,相应地,能抵扣进项税金的直接材料成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这必然导致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企业所承担的增值税税负高于一般的生产加工企业,严重影响了企业进行资本积累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正是因为生产型增值税难以有效均衡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间的实际税负,从而阻碍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逆向调节。

4、消费税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消费税是通过征税对象的选择,差别税率的确定来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我国现行消费税在配合国家产业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税调节功能多元化,弱化了其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我国目前的消费税承载了太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对产业的激励或抑制功能弱化。比如,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可以看出,汽车、摩托车属于我国现阶段鼓励发展的产业,对汽车、摩托车征收消费税,有延承历史的因素。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这两件耐用消费品在当时的中国都属于高档消费品,对其征收消费税,更多考虑的是调节收入分配。而现在,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上发达国家比较起步较晚,还属于迫切需要鼓励发展的幼稚产业,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上质优价廉的汽车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对我国尚不发达的汽车工业产生强大的冲击。目前对汽车消费征收的消费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产汽车的消费。特别是小轿车进入家庭,是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之一。如果继续对排量较低的小轿车征收消费税,必将对小轿车进入家庭产生抵触,也不利于国内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摩托车在1994年的中国也是高档消费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摩托车的大幅度降价,摩托车已不再是高档消费品了。近几年来,摩托车的市场已经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继续对摩托车征收消费税,对这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当然,目前对汽车、摩托车仍然征收消费税,主要是考虑了财政收入、环保等多种政府目标。

同样的情况在消费税税目中还有,如对部分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征收消费税虽然兼顾了消费税聚财的功能,但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同时也违背了消费税的立法精神。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内容之一。例如,现行对工业酒精、医用酒精征收消费税,这些中间产品本身就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作为下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材料,这就违背了消费税对最终消费品征税的立法精神。

5、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存在缺陷

(1)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缺乏针对性。首先,优惠政策范围过窄,没有随着经济发展的状况及时调整。比如,现行政策规定,只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企业才能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区外高新企业不能享受。这种开发区内外税收差别待遇,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纷纷挤进开发区,甚至在开发区内进行假注册,有悖于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初衷;其次,税收优惠对象针对性不强。以企业为主而不是以具体的项目为对象,一方面使得一些企业的非技术性收入也享受了优惠待遇,造成税收优惠泛滥;另一方面使得一些经济主体的有利于技术进步的项目或行为难以享受税收优惠,造成政策缺位,最终降低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

(2)制定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时以国内需求为主,较少考虑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规则或国际惯例对我国税收政策的影响。在WTO的众多协议中,除了原则性的总协议外,对国内税收优惠影响最大的是《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ASCM)》。协议中将政府补贴分为;禁止性补贴、可控告补贴和不可控告补贴共三种类型,采用交通灯中的“红灯”、“黄灯”和“绿灯”来描述,简称“交通灯”模式。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则有悖于补贴专项性限制原则。如《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集成电路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进口自用设备等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的人员工资和培训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等优惠政策。如果上述行业的产品涉及出口,必然会受到黄灯管制。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政策建议

1、逐渐弱化区域优惠政策,代之实行以产业税收优惠为主导的政策

(1)税收优惠政策要突出国家产业政策目标。要明确产业发展序列,强化税收产业政策的产业导向功能,引导资金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因此,税收优惠政策应当加强对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优惠,缩小税收优惠政策的梯度差,使全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2)在确定税收优惠的大方向之后,近期重点要促进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与产业税收优惠相互协调。对东部沿海各类经济开放区域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应以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为主确定优惠税率,下一步应逐步取消对东部地区的区域税收优惠,鼓励其向高、精、深方向发展。针对西部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税收优惠政策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应用,搞好深加工增值,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3)深化对外开放,涉外税收优惠要配合政府引资目标的转变,由注重外资引进规模转向重视外资引进质量,有选择地引进外资项目,减少一般性产业项目的引进,限制高能耗、高耗材、高污染项目的引进,鼓励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

2、积极推进企业重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具有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愈来愈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力量。从我国的情况看,尚没有形成一批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跨国公司,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快推进企业重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大批“经济航母”。从税收政策看,相应的应采取区别对待,重点扶持的原则,努力推进企业的并购重组。具体而言:

(1)可借鉴西方国家处理企业并购行为中通行的连续性原则,严格弥补亏损的条件,这样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经营。

(2)对于有助于资源配置优化的并购行为,应给予税收优惠,即允许并购中的亏损额由并购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的所得弥补,从税收上支持企业发展。

(3)应完善并购过程中的印花税、房产税和契税,适当减免产权转移过程中的财产税负,包括:

①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产权转移书据免征印花税;

②对企业改制过程中重新办理法人登记的,对改制前已贴花的资金免征印花税,只就增值部分征税;

③对企业资产评估增值而新增加的资本公积免征印花税;

④企业并购过程中房产按照评估后的价值计征房产税。

在2005年世界500强排名中,我国内地共有15家企业入选,排名靠前是中国石化排第31位。中国石化当年销售收入为750.77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世界500强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公司年销售收入的26.06%。经过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企业自身的改革,如果未来10年内我国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中能增加12-15家企业,并有1-2家企业进入前20强的话,就能够极大地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利

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

3、税收政策要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以全面提高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在充分贯彻《国务院关于实施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建议税收政策还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倾斜:

(1)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产业应用研究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

研究开发方面的补贴是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所允许的,按照协议规定,国家对基础性研究的资助不在限制之列,对产业(基础)研究和研究开发活动不超过合法成本的75%和50%的补贴为不可补贴。应该将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定位于产业研究和开发阶段,采取拨款和贷款贴息为主、税收减免为辅相结合的支持政策体系。税收政策作用的范围应不限于列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企业自主开发,而应包括所有行业的企业对高新技术的自主开发,不仅包括高新技术自主开发,还包括这些自主开发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2)建立对风险投资的税收倾斜政策。

①对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收入,免征营业税,并对其长期实行较低的所得税率。

②对法人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获得的利润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居民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获得的收入免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同时,对企业投资高新技术获得利润再用于高新技术投资的,不论其经济性质如何,均退还其用于投资部分利润所对应的企业所得税。

③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允许企业特别是有科技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按其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以弥补科技开发可能造成的损失,并对科技开发基金的用途和管理进行规范,规定准备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更新和技术培训等与科技进步的方面,对逾期不用或挪作他用的,应补缴税款并加罚滞纳金。

4、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经过了高速的增长,2005年对外贸易额达到14219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62%;世界贸易额排名由1980年的第32位上升到了第三位,但总体上仍属于数量扩张型粗放的外贸增长方式,出口产品普遍存在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状况,企业出口的经济效益不佳,甚至经常发生企业之间低价竞销的矛盾,给国家利益带来了巨大损失。所以,我国一定要改革外贸体制,完善进出口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从出口退税政策而言,必须充分反映国家宏观调控意图,一是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以及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予以税收优惠;二是通过降低直至取消出口退税率,对高能源、高污染和资源类产品的出口予以限制,从而从机制上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2004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力度,一是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结构调整;二是加大了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将进口两税增量部分首先用于出口退税;三是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四是基本解决了历史欠退税问题。2006年9月,国家又大规模地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对1576种的退税率进行了调整,其中有255类商品取消了出口退税,有1130类商品降低了出口退税,有191类商品提高了出口退税。从调整的情况看,国家鼓励出口的科技产品、生物医药、机械设备等行业,提高了出口退税率;而对于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一些行业,如煤炭、锌、锡、钢材和水泥等行业,取消或下调了出口退税率。这次调整的导向是十分明显的,既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又有利于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其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下一步,可以更加灵活运用出口退税工具,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5、科学设计我国的能源税制,通过税收手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能耗水平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认为,目前是从总体上科学规划我国能源税制的时候了。设计能源税制是一项复杂、艰巨而又紧迫的工作,应有计划、按步骤进行。国家的能源政策一方面鼓励节能、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加以限制。能源税制的设定也应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考虑,鼓励与限制并举,更好地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现阶段如何统筹设计我国能源税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改革现行资源税。一是提高征收标准。我国的资源长期在政府控制下实行低价政策,目前我国的资源税主要是级差调节性质,未能体现资源本身价值,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此外,适当提高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的资源税率,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产品课以重税,从而限制它们的不合理的开采和使用也是是非常必要的。二是改变资源税的计税依据。由现在的按企业产量征收改为按划分给企业的资源可采储量征收,促使企业尽量提高资源的回采率。三是调整资源税的征收办法。改革现行对原油征收资源税的计税办法,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使国家能从原油价格上涨中分享部分收益。将税率与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情况挂钩,按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指标确定相应的税收标准,资源开采率越低,环境修复程度越差,资源税率就越高。

(2)适时开征新的能源税种。一是尽快开征燃油税。目前,我国新增石油需求的2/3来自于交通运输业,我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增势让石油供应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经验表明,高燃油税政策,一方面通过高油价限制了对石油的过度消费,另一方面,刺激了节能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二是研究开征碳税。征收碳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鼓励减少使用矿物燃料,尤其是含碳量高的燃料,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采取碳税是一种以价制量的策略,其优点是可以合理反映环境与社会外部成本,具有减少二氧化碳排量的经济诱因,可促使厂商更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能够促进能源系统从高碳排放矿物能源向低碳或非碳能源转化,也将有利于我国天然气和核电的发展。

6、对鼓励、限制、淘汰的产业和产品分别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

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持环境、产业结构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限制和淘汰类的产业和产品,应充分发挥税收的制约功能。尤其是对于一些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除采取严厉的行政制裁措施之外,应加倍征收流转税和所得税,并建议尽早开征环境税,同时采取严格的税收管理措施,加大税收检查和处罚力度。具体而言,对于国家鼓励类的产业,主要包括农业、能源、交通、水利、装备制造业、金融、保险、物流、信息、法律、咨询服务等,应配合国家的整体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税收优惠的力度。对于限制类和淘汰类的产业,主要包括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产业,应该在国家全面实行行政、经济和法律制裁措施的过程中,税收政策上需要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关措施。对于后者,我国尚未获得比较成功的经验,我们建议采取强化税收管理,辅之以提高税收负担的办法,双管齐下,综合治理。尤其是在税收管理上,必须加大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提高处罚力度,同时要将相关信息通报政府主管部门,以提高政策合力。

总之,税收政策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总体目标,更好地综合运用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方式,不断改革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服从和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战略,以充分发挥税收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

注释:

①新华社2006年2月27日消息:《“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迈出新步伐》。

②农业部:《全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2005年农村经济形势与2006年展望》。

③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全国税务统计》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第6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现况问题;技术进步;政策建议 

 

2007年底,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经济急剧衰退。为了应对这严峻挑战,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的多方面结构变化,以扩大内需为主、消费与投资拉动相结合,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统一。虽然遏制住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但经济回升的态势不稳定不平衡,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尤其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将经济建立在“产业链最低端”,从而致使中国经济具有脆弱性和波动性。要使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至关重要。而调整的关键则在于技术进步和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促进下,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进行较大的变化。分别表现在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上升,增速高于第二产业,并且突破了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中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 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传统农业基本格局尚未改变 

(1)农业结构尚待优化,特别是品种、品质结构陈旧,农产品优质率较低。传统农业仍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种子供应、品种咨询等前农业与储藏销售、收购加工等后农业发展缓慢。多数农产品市场价格虽高,但是质量不高、品种不优,缺乏竞争力。 

(2)农业现代化程度落后,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地区差异明显。农业生产中更多依赖自然资源等这类简单的知识应用,不能有效的利用先进设施,进行较低层次的生产活动。 

(3)农业区域布局不合理。一方面地区优势发挥不明显,不能形成鲜明特色的区域结构;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盲目的追求特色发展,不顾自然条件和发展环境,使生产环境恶化。 

(4)农业收入结构不合理,长期偏大的工农剪刀差使得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农民获利很少,出现弃耕弃荒现象,农业产出停滞不前。 

2 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失衡严重 

(1)产品附加价值低,处于价值链的中游。价值链的上游主要包括r&d,原材料,采购,设计等相关产业,下游包括品牌,渠道,物流,金融等,而我国的制造业主要处于价值链的中游,集中做加工,组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的非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的生产,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提高,收益颇微。 

(2)产品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我国工业技术落后,产品开发能力弱,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低。由于研发投入严重匮乏,产业技术研究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导致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高度依赖,企业无法在品质等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只能靠低成本维持收益。如我国在彩电、手机、汽车等依托高科技的行业都无法实现突破性发展。 

(3)地区结构分布不合理,大量基础性设施重复建设,个别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专业化分工程度低较低,地区优势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 

3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1)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小。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占7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而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不到40%,大大低于国际标准。 

(2)结构不合理。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是以生产服务业或信息业为主,传统的个人生活服务业除了质量提升之外,比重提升缓慢。而我国的服务业仍是传统的生活或个人服务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比重较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撑基础薄弱,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偏低。 

(3)服务业质量偏低,产品创新能力受限。由于受其发展基础制约,制度保障不完善,投资力度不足,相关知识能力严重欠缺,致使其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关行业相比都难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4)产业发展模式不合理,以粗放型为主,经济增长以高物耗,高能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代价。资源的过度消耗短缺致使重要原材料、土地的价格上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本上升,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环保成本上升,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同时,人力资源与资本价格上涨,产品成本全面上升,导致了收益空间更低。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严峻。库兹涅夫曾指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不是投资,而是’基于科学的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效率的迅速提高”。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弊端在这次金融危机面前暴露无疑。要想经济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关键性因素。首先,技术进步能够创造出新的产业,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式会伴随技术进步逐渐产生,并且原有的产业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会发生分化,分离出某些生产阶段能够形成新的产业形成的新产业,同时,技术进步也会对原有的产业部门进行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其次,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各个产业进行的重置投资采用的是更新的技术,提高生产率,增加产品产量。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会向平均利润高的行业流动,而在原有的生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会随着技术进步而减少,游离出来的劳动力会向劳动力需求上升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转移,这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即第一产业劳动者比重不断减少,而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最后,技术进步引起成本降低,使得处于价值链中游的制造业利润空间增大,产品附加值不断向价值链的上下游转移,同时,技术进步使资源消耗强度下降,使可替代资源增加,能源结构调整,缓解环境压力,同时生产需求结构也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关注点更多的应该落在如何通过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即降低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对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与此同时,汽车、住房、建材、通讯等行业会有长足发展,从而带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重化工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其所占比重,以新兴产业发展为主,提供高效能服务的金融、保险、专业化咨询等。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技术进步成为重中之重。在这样的环境下,以下几点显得尤为重要: 

(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所需的自有资金,加大r&d的投资力度。通过不断完善投资管理制度,使得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形成“提高效益——资金积累——技术创新——提高效益”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创新中的资金问题。 

(2)技术引进。 

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国际技术转移的趋势,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在引进技术的选择上,要尖端技术、先进技术和中间技术相结合。通过向国外购买新设备、新产品并加以复制或者从国外购买专利权或者生产许可证,在国内生产的方式,进行技术引进。同时,不仅引进现今的科研成果和生产技术,而且要注意引进“软”技术,如现代管理技术、教育和培训技术等,加强人员的交流,学习现代化管理方式。 

(3)加大教育事业的投资,改革教育制度,开发人力资源。 

第7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31-02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其中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对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们的这些中小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国内的竞争,还有来自于世界范围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取胜,甚至茁壮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中小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涉及到企业必须进行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问题,因而以江苏省某市为例来对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

该市是江苏省建市最晚的几个市之一,在建市之前,由于没有完整的市政建设、企业发展规划和资金导向政策,导致了该市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分布层次较低,主要分布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升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层次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严重滞后

近年来,该市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就总体而言,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层次低等问题。

(一)投资面窄,扎堆现象严重

该市下辖多个区和县级市,由于各经济区域内各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基本相同,而所选择的投资产业也基本相似,投资同一个或相近的产业,有些甚至是相同的产品,一旦这个产业受到市场销售的影响,就造成同起同落的境地,这样不仅会影响产业的优化进程,也会导致产业与产品恶性的重复。

各区域内中小企业大部分的规模小,由于其经济和技术实力有限,在产业投资选择上也往往是以投资服装、商业零售与批发、餐饮、房地产等见效快、投资少、附加值高而技术含量低的项目为主,投资科技项目的企业则不多。

(二)中小企业的投资层次较低

传统产业如建筑业、普通制造业、商业零售与批发业、餐饮服务业在中小企业收入中占大多数。虽然近年来在区域内崛起了一批新兴产业部门,如第二产业中的生物医药、精细化工、通讯技术设备,第三产业中的电子信息业、技术开发与咨询服务业等科技含量较高和附加值较高的产业,但是比重还是较低。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在科技投入和发展水平上仍然落后,另一方面则受到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如在邮政、通讯等利润率高和垄断性强的产业准入政策的限制,这无疑对中小企业的产业优化升级是一大制约因素。

(三)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不够

中小企业涉及的第三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而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现代服务业相当落后,制约了工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旅游业和现代物流、工程咨询、金融服务、信用担保、信息产业等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劳动力主要转向生产率较低的社会服务业,而生产率较高或对产业升级起促进作用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同时,无论是在组织规模上还是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服务企业都显得比较弱小,再加上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之间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对改善民生带来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二、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缺少自主品牌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费用偏低、缺少自主品牌,成为影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中小企业初加工、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少,产业链条短、资源综合利用不足。二是缺乏自主品牌。很多中小企业采取随大流战略,产品没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在一个行业中,企业数量众多,产品趋同。三是创新能力薄弱。以2009年度为例,该市市区中小企业仅有5项发明专利新产品,这远远落后于省内的其他同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小企业行业和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在行业共性技术或关键技术方面表现尤为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低下导致企业技术能力低下,众多中小企业不愿意、也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中小企业自身创新不足,没有完全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许多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从而难以与强劲的对手抗衡。自身创新力的长期缺乏,非常容易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三、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受担保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该市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数量较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目前,全市金融机构中除中行、交行和信用合作银行外,其他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均很少开展业务合作,银保合作水平不高。目前全市现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数量不足70家,受担保企业的数量与中小企业的总数相比处于较低的比率。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和融资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的起步资金短缺,影响许多新企业、新项目的生成。二是运行资金短缺,导致诸多的中小企业耗费巨资形成的产业设施难以正常运转,大量市场前景好的项目难以尝试。三是长期资金短缺,导致那些投资长、回收慢的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项目难以运转。

没有充足的银行贷款,该市中小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就成为空谈,因为资金对中小企业非常重要。中小企业要想把自己的附加价值做出来,就需要资金,但所急需的资金却受到宏观调控的空前影响。如果拿不到资金,也就谈不上做附加价值的产业结构转型,也就不能保证维持高就业的状态。

四、现代管理方法和竞争手段落后

(一)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缺乏

该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逐步增加,对吸纳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市乡镇工业企业转移劳动力约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40%。但是,这些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从业人员中的20%,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更是只占1%。该市大多中小企业处于创业和二次创业阶段,缺乏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和核算制度,沿袭家族化的管理模式比较普遍,企业文化建设、人员培训重视不够。多数企业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中小企业中的部分家族企业有排外倾向,老板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但往往导致顾头不顾尾,难以保证企业高效率、井然有序地运转。管理人员结构老化后,没有新的 “血液”及时注入,无法引进更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企业要向更高层次发展,管理水平的滞后是一大障碍。

(二)企业缺少有效的竞争手段

面临竞争是中小企业最长采用的就是降价这种途径。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逐渐成为新的国际代工承接地。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欧美地区对中国廉价产品设立的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薄利化和倒闭的危机。低端产品的订单日前已经大量流失到成本更加低廉、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印度、越南等国家。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由于国际市场的萎缩,这一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那些不注重技术研发、一门心思拼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中小企业最终将会被残酷的市场吞噬。

五、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少

该市有制造业、医药业、化工业、造船业和新材料五大产业集群。大企业之所以享有规模与范围的优势,是因为它们处于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这些行业拥有广大的市场,使之能够通过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收回高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投资。中小企业从规模来看,远不如大企业的生产流量大;在业务范围上也大大小于大公司。因此,在规模与范围上中型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中小企业就应该与大企业多联系、多交流、多合作。但是,中小企业受传统观念等方面的限制,习惯于自我满足,习惯于关起门来办企业,企业间的沟通合作少。不仅是不同行业间,就是同行业企业间的沟通合作也很少,互相不通信息,不能综合利用现有资源。如机械零部件的众多小企业,家家重复买设备,重复制作模具,不但占压了资金,浪费了资源,而且互相压价,导致谁也发展不大不快。跨行业的重点企业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信任,使企业在融资、信息、管理等方面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这也是制约该市中小企业迅速成长的原因之一。

六、行业竞争力不强

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往往是与企业经营“全”和企业之间联系“散”结合在一起的。多数中小企业虽然经营规模比较小,但却几乎要独自完成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强,如同“一盘散沙”。核心企业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关联企业不多,企业“扎堆”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小而全”、“小而散”,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有效利用分工协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的“小而全”、“小而散”,往往导致其经营粗放,从而加剧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这在冶金、建材等能耗高、污染大但利润较为丰厚的行业中表现得尤为严重。

结束语

虽然该市中小企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要想进一步发展,在国际和国内竞争中生存,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但是,产业机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所面临的上述诸多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迎来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巧绒,王礼力.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内生优势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1).

[2] 熊远光.基于创新视角的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8).

[3] 朱未萍.中小企业规制建设及政策思路[J].管理世界,2006,(12).

第8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关键词:恩施州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可持续发展

该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族自治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研究》(课题号:10BMZ045)的部分成果。

一、引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中心课题。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快速增长,矛盾也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恩施州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新情况,凸显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欠缺, 资源能源利用率低, 服务业发展滞后等,这些带普遍性的问题虽然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恩施州在这些方面也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如何彰显其比较优势是当前恩施州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关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致使我们对产业结构变迁的总结尤其值得关注和深思,特别是在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即以第一次产业为主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继而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转变,人均收入变化引起劳动力流动,进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变化;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部门都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三大规律的指导下,恩施州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转型是当前乃至于今后努力的主方向。

因此,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认识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各地方政府根据产业结构自身的特征,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优化升级出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行为。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重点研究课题的情形下,恩施州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很有必要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很好解决的中心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二、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现状描述

(一)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概述

恩施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做法为: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发展思路,以改善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大力推进州域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由农村经济为主向城市经济为主转变,由内生型经济为主导向开放型经济为主导转变,由整体解决温饱向全面建成小康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成全国先进自治州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恩施州经济结构以民营化为主体,民营经济比重达到80%;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卷烟工业、水电工业、富硒绿色食品加工工业、药化工业、建材工业,同时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实施园区战略,集团化战略和名牌战略,做强五大工业,把恩施州建成鄂西南重要的卷烟工业基地、洁净能源基地、富硒绿色食品工业基地、药化工业基地和建材工业基地;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烟叶、茶叶、林果、药材、畜牧、特色蔬菜等六大绿色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建设绿色产业州。

(二)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证分析

从2009年来看(这里选择2009年作为参照年份,主要是因为2009年恩施州产业结构首次由过去的“一二三”转变为“三一二”型,截止到2012年末仍然还是“三一二”型,以下同),全州生产总值(GDP)为249.18 亿元,是1952年0.86亿元的290倍,是1978年5.8亿元的43倍。扣除价格因素,1953~2009年年均增长5.6%。其中1953~1978年平均增长3.4%,1979~2009年年均增长7.5%。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4.91亿元、164.42亿元和192.86亿元,分别比1952年增长156倍、630倍和50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分别增长3.5%、9.1%和8%。其中,1953~1978年年均分别增长3.1%、5.9%和5.5%;1979~2009年年均分别增长3.9%、12%和10.3%。2009年,全州人均GDP为6337元(按公安户籍年平均人口计算),比1952年的46元增长137倍,比1978年增长33倍。扣除价格因素,1953~2009年年均增长4.2%。其中,1953~1978年年平均增长仅为1.4%,1979~2009年年平均增长6.4%。解放初期,恩施州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二、三产业极不发达。经过近60年的艰苦奋斗,历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按照“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要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恩施州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52年的66:12:22调整为2009年的37.7:23.6:38.7,57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8.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11.6和16.7个百分点,特别是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顺序首次实现由一三二排列向三一二排列的转变,第三产业比重首次比第一产业比重高1个百分点,打破了长期以来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从表2来看,恩施州三次产业的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但扩大的速度不一样。通过表中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第一产业产值由2002年的52.19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79.3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4%,其环比增长速度从2003年到2009年呈现出W型,其中2004年达到最低点,2006年达到最高点,两者相差30.3个百分点,说明恩施州第一产业的发展不稳定,具有很大的波动性;第二产业产值由2002年的29.50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49.6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5%,其环比增长速度从2003年到2008年都处于缓缓上升趋势,但从2008年到2009年开始出现下降状态,但环比增长速度还是达到4.6%;第三产业产值由2002年的36.67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81.3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1%,其环比增长速度除2005年之外,每年都超10个百分点,而且从2003年到2007年长达5年内的环比增长速度都几乎趋于10.8%的水平。这说明恩施州第三产业发展是很平稳的,到了2008年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好转,恩施州旅游业不断提升,恩施州第三产业开始出现快速增长期。

因此,从三次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恩施州三次产业规模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规模增加的幅度最大,从2002年到2009年增加了近1.2倍多。也就是说,恩施州三次产业从2003年到2009年期间,产业规模都在增加。然而,从各自的环比增长速度来看,恩施州三次产业的环比增长速度的变化状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其中第一产业呈现出太大的波动性,这说明恩施州农业的发展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太大,甚至可以说恩施州农业的发展基本上没有一个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从而导致其发展表现出不可持续性,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特点;第二产业总体来看还比较稳定,从2003年――2008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来看都趋于逐步上升态势,只是到2009年有所下降,但是发展的速度不大。由此可以基本判断恩施州的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前进性,但其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速度不高,这对恩施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太有利,更不太有利于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绿色转型;第三产业相对第一、第二产业来看,其发展水平是最稳定的,除了前面提到的交通条件的改善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之外,还说明恩施州在第三产业发展中有引起了一定的重视。这多少有利于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的实现。

三、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理性判断

产业结构合不合理直接关系着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般而言,一定区域的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越高,其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越好。同样的,一定区域的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又会直接反应出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程度,也就是说,一定区域的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越合理;反之,则相反。因此,判断某一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的质量状态加以判断。为此,从恩施州三次产业内发展的质量水平来加以具体认识。

(一)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表2中的数据,我们通过计算得到恩施州农业内粮食、烟叶、畜牧、茶叶、蔬菜、林果、药材等几大主导产业的环比增长速度的统计数据如下表3所示:

说明:该表中的数据是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计算而得,其中药材平均增长速度只算到2004――2008年间

根据表3所表现出的数据,总体上看,恩施州农业在2003年到2009年,这8年的发展过程中,7大支柱产业除粮食生产和烟叶生产两大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处于负增长之外,其它5大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都趋于正增长状态。可是,从各自的环比增长速度来看:从2003―2009年,恩施州的畜牧、茶叶、蔬菜、林果、药材的增速基本处于良性增长,而粮食和烟叶都处于波动状态,特别是畜牧、蔬菜、林果和药材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茶叶基本上处于平稳增长状态;关于粮食和烟叶的增长,之所以具有波动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方面受到国家政策的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受到产业布局的影响。 纵观恩施州农业内七大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来看,农业产业的发展总体质量在不断攀升,产业内的结构水平在不断提升,从过去以粮食、烟叶生产为主逐步向以茶叶、畜牧、蔬菜、林果、药材等综合性发展为主的方向发展,突破性发展药材、林果和蔬菜产业,重视畜牧和茶叶的生产,不放松粮食的生产,结构性减少烟叶的生产,根据自身优势,努力实现恩施州农业综合化、规模化、一体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工业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表2 中的数据,我们通过计算得到恩施州工业产业内业内卷烟、电力、建材、矿产、药化、食品等几大主导产业的环比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统计数据如下表4所示:

说明:该表中的数据是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根据表4所表现出的数据,总体上看,恩施州工业在2003年到2009年,这8年的发展过程中,六大支柱产业除卷烟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处于负增长之外,其它5大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都趋于正增长状态。从各自的环比增长速度来看: 建材、食品加工和矿产业地增长基本处于良性之外,其它产业都或多或少处于波动状态,特别是建材业的发展增速是很快的,矿产业除了前两年增速是负值之外,其它时期都是正增长,并且增速很大;卷烟、电力的增速的波动性是很明显的,这一方面受到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资源开发的限制。总体来看,恩施州工业的发展表现出不环保、不持续,外生增长强、内生增长弱,科技含量偏低、资本密集度偏高的特点。因此,恩施州第二产业内结构优化升级亟待解决。

(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根据表2中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恩施州服务业产业内商贸、交通、房产、金融、旅游、通讯等六大主导产业的环比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统计数据如下表5所示:

说明:该表中的数据是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根据表5所表现出的数据,总体上看,恩施州服务业在2003年到2009年,这8年的发展过程中,六大支柱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趋于正增长状态。并且旅游业和通讯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00个百分点,甚至于通讯业超过了400个百分点。可见在这一期间,恩施州的第三产业发展是非常迅猛的。从其环比增长速度来看,除了金融业的增长具有波动性之外,其它行业的发展都大致趋于稳定上升态势,特别是通讯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是很快的,而房地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次之,商贸和金融业的发展就相对滞后一点,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相对来说就严重滞后了。

四、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及对策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恩施州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恩施州产业结构在转型时期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突出的表现在农业发展不稳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太大,表现出不可持续性,并且产业内主导产业也表现出不明显的状态;工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速度不高,特别是产业内个主导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还是普遍存在着;服务业的发展虽然表现出突飞猛进,但发展的基础薄弱,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造成服务业的内部出现太大的瓶颈。因此,当前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新的机遇下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何迅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改变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无法缩减的困境,扭转结构升级与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拓展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等。基于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需要,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举措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实力,提升利用核心技术资源的能力, 加快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此,针对恩施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这一现实状况,特别提出如下个人几点建议:

(一)建立产业间协调联动机制

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化升级的现实需要都促使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是产业间协调联动机制的建立,充分利用产业间联动机制,紧密围绕主导产业,平衡各产业之间的发展水平及规模,这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势所趋。当前,产业发展的规模日益壮大速度越来越快,也势必要求各大产业在充分发挥传统产能的前提下,实现产业间合理机制的建立,从而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最终实现产业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坚持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动力。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这三个“缺乏”集中起来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被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自主创新,不是放弃技术引进,而是要强化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而且还包括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自主创新,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重点跨越。

(三)充分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

各县市要按照恩施州调整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加强对全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要完善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合理引导各类投资的方向。配合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先后制定出台了汽车、水泥、电解铝、钢铁等行业的产业政策,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和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扩张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积极合理地引导投资的流向

在积极引进资金的同时,也要通过有关政策措施的导向,使投资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调要求基本上趋于一致,改变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格局。由注重引进规模转向重视外资引进质量,有选择地引进外来项目,减少一般性产业项目的引进,限制高能耗、高耗材、高污染项目的引进,鼓励设立研发中心。

参考文献:

[1]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刘勇.经济发展与地区产业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江小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新阶段和新任务[J].财贸经济,2005

第9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2009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2008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实际利用外资达900.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连续17年居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首位。但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继续减少,全年新设23435家,同比下降了14.83%。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2009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下滑,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分别下降20.56%和14.98%。第三季度,一方面世界经济出现复苏势头,另一方面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实施效果明显,宏观经济表现较好,外商直接投资下滑的趋势得到遏止并恢复增长。第四季度,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45.74%,其中12月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3.06%。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的制定实施对促进外资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我国外资结构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的格局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制造业方面,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有所下降,但全年来看降幅持续收窄,其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仍在50%以上,略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

在地域上,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外商投资区域结构的优化面临挑战,东部地区仍然是外商投资聚集地,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相对较少。

二、当前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吸引外资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全球流动性和跨国企业经营状况逐渐改善。同时,我国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较为完备、生产要素成本低廉等优势依然存在,我国将继续保持对外资较强的吸引力。但是,另一方面,国际引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萎缩,股权投资的下降尤为突出,跨国公司对长期投资缺乏信心。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09年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2009年全球投资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下降到略高于1万亿美元,下降了39%,波及到全球各类经济体,发达国家吸引外资再次大幅下挫了41%,而流入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外资则分别下降了35%和39%;从地缘格局分析,欧盟吸收外资量下降29%,亚洲下降32%,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下降41%,非洲下降36%。为促进经济增长,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引资力度,通过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等方式吸引跨国投资。比如,印度和马来西亚分别放宽了出版业、金融服务业外资股比上限;日本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取消资本利得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大幅提高了外国投资审批限额。

同时,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发达国家舆论认为本国企业海外投资导致了就业流失,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提出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调整政策吸引本国企业海外资金回流。2009年4月,世界第四大对外投资国日本实施了新的税收措施,对日本跨国公司海外收入调回国内免征所得税,以刺激国内投资和就业。5月,世界第一大对外投资国(也是第一大吸引外资国)美国提出税改方案,拟取消本国企业海外投资延迟纳税的优惠政策。

(二)优化外资结构的难度有所加大

各国对自身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的调整,将催生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我国利用外资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过程中,我国优化外资结构也遇到一些新问题。

一是部分行业产业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从我国当前产业发展状况看,结构调整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进展不快,各地区、各行业也不平衡。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其中包括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以及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这对我国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出了挑战。

二是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的政策作用减弱。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相比,我国对高新技术等鼓励类外资的政策吸引不足。例如,韩国对外商投资467种高新技术行业(包括高新技术制造环节)和111种生产业给予企业所得税、关税、特别消费税、增值税等优惠。而我国增值税改革后,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进口设备从以前的增值税减免变为抵扣,资金成本反而上升,并与允许类、限制类项目基本享受同等待遇,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弱化。同时,现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侧重于研发企业,缺少对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鼓励,也不利于引导外资投向,增加了外商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难度。

三是中西部地区承接外资转移面临考验。劳动密集型外资对我国稳定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吸收的外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但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土地资源趋紧,劳动密集型外资发展空间不大,存量外资也面临逐步转移的问题。就我国家利益而言,为保障就业,应培育中西部地区(以及东部欠发达地区)成为劳动密集型外资新的承接地。但是,中西部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资转移面临越南、印度等周边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这些国家在经营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相仿,同时借鉴我国经验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本次金融危机中又进一步优化了投资软环境。而我国近几年大幅减少了外资优惠政策,中西部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资刚起步就面临政策吸引力不足的困境。

(三)热钱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等问题对我国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全球经济对国内发展的影响也逐步增强,国内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变化的敏感性也进一步明显,维护经济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一是热钱大规模进出显现。受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走弱、我国经济率先复苏等因素影响,人民币面临新一轮升值压力,可能引发热钱大规模流入。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新增4531亿美元,其中有1670亿美元不属于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和实际利用外资(900.3亿美元)。部分国际热钱通过外资企业增资或借用境外银行和股东贷款、甚至假贸易合同等方式流入,用于非生产性用途的投机套利,加大了我国际收支失衡压力。

二是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国家采取多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措施,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反对保护主义是2009年G20峰会的一项重要共识,《20国集团贸易和投资政策报告》旨在落实G20峰会做出的避免保护主义,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承诺。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范围内仍出现一些贸易保护主义倾向。2009年,美国对我国产品共发起10次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2起反倾销调查,1起特保调查,欧盟和印度也都针对我国使用了多项贸易救济措施。此外,各国出台的经济刺激方案中,有很多投资保护主义倾向,其中包括不鼓励本国企业对外投资,限制本国跨国公司将资金用于海外分支机构,或在贷款方面对外资主体有所限制。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的不断升级限制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的要求更加突出

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对我国运用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吸引和管理外商直接投资体制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现行管理体制有待改进。现行的外商投资项目核准主要依据是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有的项目核准权限和部分具体管理条款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简化程序、下放权限、提高效率。同时,新的利用外资方式如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企业的出现,也给现行的外商投资项目管理方式带来了挑战。

二是规范和促进开发区发展的长效机制还需建立。2003年至2007年,国务院部署开展了清理整顿开发区工作,有效纠正了开发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初步解决了开发区过多过滥的问题。由此各类开发区的新设和扩建基本暂停,部分开发区发展面临土地制约,一些外商投资项目因开发区土地问题而暂时搁浅。亟需建立起开发区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开发区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开发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引领、产业集聚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2010年需进一步做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工作

从国际环境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严重衰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大幅放缓。各国纷纷采取各项政策措施以摆脱危机、恢复增长。目前来看,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主要经济体经济有所好转,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加快;国际金融市场逐步趋稳;经济活跃度有所加强。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持续,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一是全球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目前各国经济好转主要依赖政策刺激,市场投资意向不强,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使得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受到影响;二是金融领域深层次风险尚未消除,发达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本损失、流动性紧缺和偿付能力不足问题依然严重,其去杠杆化过程和剥离有毒资产进展缓慢,银行慎贷惜贷状况难以改变,外资企业的资金来源状况不宜乐观;三是各国经济刺激政策面临调整压力,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发达国家逐步对财政、货币政策进行微调,增加了实体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影响了对华投资的增长。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将不断释放。为应对金融危机相继出台的扩大国内需求、保持金融稳定、推动产业振兴和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措施,将为外商投资提供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但是也要看到,我国进一步扩大需求存在制约,特别是外需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加大了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产业引导压力。

因此,2010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将会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增长。从走势上看,随着国际国内形势趋好,外商直接投资有望延续2009年下半年增长的势头,总量继续保持攀升。从产业结构上看,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望由下降转为回升;服务业除房地产业外,其他行业受国内消费较快增长支撑,外商投资增长将较为稳定。从区域结构上看,东部沿海地区仍将是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主要地区,总量也将保持稳定;随着产业、土地、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的深化落实,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占全国总量的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

为进一步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10年吸收外商投资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统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产业转移,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开放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同时,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进一步强化对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在税收和土地方面优惠政策的力度,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二)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

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结合中部地区崛起的方针,鼓励外商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政策开放和技术资金配套支持力度,促进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三)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

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依法实施反垄断审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善退出机制。积极研究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问题,由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和地区逐步推行开展。

(四)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制度,大幅度提高地方政府核准权限,调整审批内容,简化审批程序,增强审批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