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式园林风格的设计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景观植物;园林造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植物造景的重要性
栽花种草、植树造林是在城市环境中创造生命之绿唯一的途径。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植物,植物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已慢慢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植物造景可以更好的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2景观植物造景的内涵
园林植物主要为栽培种植以及留在公园绿地、林间以及庭院、道路旁、地面之中,极具观赏价值,且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物种。其形象的展现需要借助自然界环境中的植被、生长群落或是个体完成。人们则可在感官作用下令大脑皮层产生一种真实美感与丰富联想。植物造景不但包括多学科知识内容,同时为一类综合丰富的创造过程。不但应考量科学性,同时应注重艺术效果。应契合人们日常生活习惯。总体来讲,通过植物造景可构建山水、建筑以及街道同植物有效融合的综合景观系统。
3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1)以生态发展为依据,最大限度的发挥“绿”的效益。“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绿”的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合理的植物造景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绿”的效益。(2)生活性、自然性、艺术性、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绿色是都市中的人们所向往的,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因此,在设计景观时,植物造景应综合考虑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艺术的、科学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之中,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3)鲜明的景观地域特色。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先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立意,好的立意是产生好的作品的前提。在景观设计的立意上一定要有地方性的特色,以地方性的文化作为基础,化平庸为神奇,避免景观设计都一样。(4)因地制宜,合理的引进树种。我国有有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树种也有较大的地区差异,适地适树,设计者首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以本地树种为主,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合理的选择树种,与此同时,我们要合理科学地引进外来观赏价值高的树种,进行驯化以丰富物种的多样性。引进适应性强的外来树种增加当地园林植物种类。
4植物与景观设计中各元素之间的结合
(1)植物与周围建筑的结合。建筑与植物的结合是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的功能、风格、质感、体量与色彩,使植物与建筑和谐统一。同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选择种植植物的位置,避免植物生长受到建筑的遮挡影响。植物的线条往往较活泼、柔和,而建筑的线条却往往比较硬直。动态与静态均衡构图,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更为协调。(2)植物与水体的结合。园林的灵魂是清澈、明净的水体,而园林水体又是借助植物来丰富水体景观。水旁、水中的植物在丰富水体景观层次的同时,其色彩、姿态及所形成的倒影都增加了水体的美感。结合植物与水体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当的种植位置,才能确保形成水体景观。(3)植物与地形的结合。传统的园林景观建筑设计追求量体建筑,使建筑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形成有机的整体,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适当的控制,尽量尊重原有地形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景观建筑的设计,同时,景观建筑的设计一般要顺应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建,与原有地形和谐统一。现代建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地形,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周边的地形以及环境,采取埋入或者是半埋入地下的方式,来与周围的地形和环境进行融合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
5不同设计风格中植物的配置特点
(1)中式园林风格。中式园林具有悠远空灵,浑然天成的特点,通常会用到流水、假山、太阳花、翠竹、桃树、美人蕉、梨树等。中式园林把山水、建筑、植物融合到一起,模拟自然美景,创造出自然环境与人协调共生的艺术,而且,我国古典园林特别重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物比德,寓义于物。(2)日式主题园林。日式主题园林应用常绿树较多,一般由日本黑松、红松、雪松、罗汉松、花柏、厚皮香等;落叶树中的色叶银杏、槭树,尤其是红枫,樱花、梅花及杜鹃等。在栽培容器方面,石器是比较传统的,可摆放在庭院中关键的位置。日本传统庭院中的真、行、草布局手法,则表示了由繁到简、由仿真到拟意的不同风格样式。(3)英式、法式园林风格。东方园林风格与西方园林风格具有非常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东西方的独特气候、地理、历史、文化形成的,欧洲设计庭院的特色是贯穿的水景营造。比如,英式园林将人工造景、居室庭院以及自然园田水融,理性温和、自然收敛;法式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秩序及中轴,突出了端庄、雄伟,凡尔赛宫就是法式园林的主要代表作,其以园林的形式表现皇权在上的思想,通常把府邸中心修建在园林的至高点,以表示控制着全国,等级制度在花园的本身也有体现,在植物方面,阔叶乔木被广泛的运用,院内道路上在交叉路口或者路边设置水池。
6植物风水的应用
(1)植物有阴阳。植物存在阴阳属性。如果把喜阳的植物种植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则该植物会无花,无果,体弱或死亡。如:玫瑰、白兰、杜鹃、茉莉、等这类阳性植物,需要一千八百个勒克斯光照度,才能正常生长。而龟背竹、文竹,绿萝、蓬莱松、巴西铁、万年青等,在一百个勒克斯光照度条件下,也能正常的生长。(2)开花结果的植物,喜欢异性同栽,不宜同性片植或孤栽。孤阳不长,孤阳不生。如银杏树,雌雄栽在一起,便会结出白果。苹果如果单独栽种就会减产,这些已成为为果农的常识。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我们要合理的选择种植植物之间的搭配。7植物种植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1)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例如,杜鹃、茶花、红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种,适于PH值5.5至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而黄杨、棕榈、桃叶珊瑚、夹竹桃、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PH植7.5至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2)植物于光照的关系。光照不足也会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有影响。光合作用是很多植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阴性植物和阳性植物对阳光的需求性也有很大的差异,然而在一些园林绿地中,没有很全面的考虑到植物的不同特性,导致一些植物生长不正常。(3)植物与气候的关系。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以地处亚热带地区为例,最新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乔木类有无患子、栾树等。植物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影响降水量。某些植物的叶可吸滞尘埃,吸收有毒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结束语
跟着经济的疾速发展,大家忙于应对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需要跟着增加,也愈加期望回归到天然中。这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象规划提出了新要求,也使植物造景项目愈加受到重视。植物造景关于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含义,一方面植物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形状,再加上植物自身的共同姿态,为城市修建增添了魅力,并且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空间视觉作用;另一方面植物对环境保护有着明显的作用,给大家营建了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可是,要想最大程度上表现植物造景的作用,不只要考虑到植物的生存条件,还要顾及到艺术美感和视觉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双彦,牛政.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5:103-104.
[2]李焕明.景观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3,03:115-117.
关键词:园林博览会;欧式展园;植物景观;景观空间营造
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欧式展园景观设计
1.1 基本情况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欧式展园(以下简称欧式展园)是北京园博园的一个国际展示园。北京园博园位于北京西南部丰台区永定河以西地区,是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的核心区域,总面积约267hm2。北京园博园东临永定河新右堤,西至鹰山公园,南起梅市口路,北至莲石西路,依托永定河道,与卢沟古桥遥相呼应,历史文化氛围浓郁,地形多变,山水相依,颇具特色。欧式展园设计地块位置位于园博园2号门内,总占地面积54210m2。
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 场地规划
欧式展园设计地块为不规则梯形,结合周边环境情况及道路交通流线,将展园分为主活动区、迎宾区、儿童活动区和会展区4个主要区域,主入口设置在地块西侧,次入口设置在地块西北角。展园区内设有普通停车场及VIP停车位,人行、车行流线分开。
2.1 设计理念
以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及园林风格为核心,多种欧式经典园林为辅助,增加游人可进入参与性,突出玫瑰主题,增加浪漫色彩,并以模仿加创新的设计手法进行设计。将法国古典园林、意大利台地园林及英式园林三种西式园林融为一体的造园手法,展示欧洲园林的精华元素所在。
2.2 功能分区及特点
主活动区(花园区):规则、活泼,有序列感。迎宾区:热烈、秩序,满足功能。儿童活动区:活泼、趣味,引人入胜。会展区:轻松、自然,绿色背景
2.3 主要设计内容
从入口处进入欧式展园,眼前规整的树阵和对称式的主建筑,打造仪式与尊贵感。以严谨的几何图形作为布局的依据,以建筑物构成园林的主要景观轴线,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秩序严谨的几何网络结构和数学关系,主次分明,轴线强烈。
主活动区(花园区)采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维朗德利城堡中典型的模纹花坛元素,体现西式园林的对称式美感。在中轴线上,利用花坛、雕塑、许愿池等加以重点装饰,打造仪式感与庄重感。道路尽头屹立一座欧式城堡宫殿。建筑分上下两层,主体建筑采用法国诺曼底城堡的建筑手法配以维朗德利城堡中的尖顶,廊柱的设计仿造卢浮宫的典型设计手法,象征着爱情的玫瑰花台阶镶嵌在城堡两侧,漫步台阶之上,可以感受法国古典主义的浪漫与情怀。
在会展区则采用英国风景式园林为背景,设计上更加自由灵活、不守定式,尽可能避免直线条、几何形状及中轴对称等规则形式,完全取消了花园和林园的界限,自由式的景观种植,园路迂回蜿蜒,让人们倍感轻松,更加亲近自然、融于自然。
3 硬质铺装景观
欧式展园外部为林园区,内部为花园区,以此构成了景观的空间骨架。硬质铺装景观相对放松处理,庭院内基本上没有一块硬质铺装,与相对丰富的植物景观相比,纯粹而统一,采用厚度10cm、粒径为5mm灰色沙石铺装,这种柔性铺装,统一完整,亲人尺度,人性化,而且有利于快速排水,不会积雪、脚感舒适。
4 软质植物景观
4.1 设计理念
模仿与创新 舒适植物空间的营造
4.2 种植原则
(1)借鉴意式、法式园林中的特色植物,结合欧洲园的绿化风格要求,选择在欧洲园林中所使用,在北京地区表现良好的植物种类,再配合本地乡土树种。(2)充分考虑植物四季的景观效果。(3)有区域特色,根据每个区的不同定位,确定种植特点,自然过渡。(4)园林布局: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与建筑轴线呼应。(5)相近的绿植元素:植物规则修剪,行列式庭荫植物,模纹花坛,开敞草坪,密林做绿化背景。
4.3 分区种植控制
林园空间:整体景观的绿色背景,采用复层种植结构,大尺度感的自然式种植形式;花园空间:简洁、规整、有序列感规则式种植,形成轴线空间
4.4 植物配植
总体上植物配置由外向内,由自然向规整过渡,由粗旷向精细过渡,由高大向低矮过渡,由绿色向彩色过渡。中心绿地的篱带也分为两种是大叶黄杨篱带,内侧中心区域是更加细腻的小叶黄杨篱带。
林园空间(会展区):种植形式以林带片植为主,选择大规格的常绿、落叶乔木为主,适当点缀花灌木,形成密林草坡的自然式种植景观。常绿乔木占总的乔木布置总量的1/3,形成厚实的绿色背景。
植物品种:白皮松、雪松、油松、云杉、元宝枫、白蜡、银杏、国槐、白玉兰、栾树、七叶树、海棠、紫叶李、西府海棠、丁香、紫薇、碧桃、木槿、紫薇、榆叶梅等。
花园空间(主活动区、儿童活动区):种植形式以修剪绿篱为主,配以不同色彩的花卉,主要通行道路以法桐作为庭荫树列植,整体风格规整,有序列感,是规则式种植。绿篱修剪区域分为四大主题,分别是浪漫、温馨、热烈、永恒,形成4个主题小花园,每一个小花园由不同的线条空间和不同的色彩花卉组成。
浪漫:以蓝色、紫色为主色调,选用:薰衣草、蓝花鼠尾草、风信子和郁金香等。
温馨:以粉色、香槟色为主色调,选用:蔷薇、德国鸢尾、郁金香、锦带花等。
热烈:以红色、橙色为色彩体现,选用:蔷薇、矮生美人蕉、月季、孔雀草等。
永恒:以白色、黄色为色彩体现,选用:三色堇、矮牵牛、雏菊、风信子、郁金香等。
植物品种:法桐、修剪桧柏、大叶黄杨篱、小叶黄杨篱,各色花卉等。
除此之外,考虑的季节与花期的问题,还进行的各色花卉的备选。
在用地的东侧结合形状条件,布置了一个儿童迷宫,采用了高120cm的侧柏篱带,适度的高度和柔软的叶片,不会对儿童造成身体伤害,同时又吸引他们去探索、去发现。迷宫的特别位置与形式,貌似对整体园林结构的破坏,实则,不仅充分利用了地块,而且增加了园林的灵活性与趣味性。
5 植物景观的空间营造
用绿色植物营造景观空间,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不同形态的植物种类,可以塑造不同的城市绿色景观空间。植物景观构成的景观空间更加柔和、宜人。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主要可分为围合空间、垂直空间 、覆盖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
结合欧式展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我们就利用不同形态的植物进行景观空间的营造,形成了良好的视觉节点,植物布局疏密有致、高低错落、达到借景、框景、障景的景观效果。
不同的空间类型营造,展示了不同的景观效果,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植物景观的丰富层次感、四季季相变化、姿态色彩和质地的艺术美感是景观空间营造的主要体现元素。
6 结语
欧式展园的设计充分考虑景观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从林园区到庭院花园区,从高层次到低层次,从自然式到规整式,从绿色到彩色,从整体到细节,形成完整的逻辑关系,利用统一的处理手法,将浪漫、温馨的主题充满全园,时刻体现人文气息。
从本次项目植物景观设计中也可以看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景观空间的营造是密不可分,紧密关联的。植物景观构成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时也将不同类型的空间整合,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展示不同节点景观。不同植物景观体系可以组合、变化,构建出整体景观框架,形成一个景观系统。因此,植物景观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景观空间营造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人性化、居住区、
一、目前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却只有40多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殊不知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随着房地产的蓬勃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在居住小区中盛行,但这些园林景观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没有考虑到小区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
二、了解居住者的需求特征当然,设计一个具有人性化空间的居住区首先必须了解居住者的行为需求,生活习惯及其精神境界。居住环境是为人而创造的,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设计的。当然,不同人需求的层次是不同的,并且这种需求随着时间、地点和场所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在居住环境建设中,必须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出发,使环境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安全性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是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一种意识,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表现在日常安全系统、防灾系统、防盗系统等方面。 (二)健康性 居住环境健康性指标包括空气、日照、噪声和环境等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居住环境空气要保持清新、自然,防止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的深度超标。同时,健康性还要求身心健康的设施和空间配套齐全,满足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 (三)舒适性 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创造,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 (四)通达性 通达性保障着居住环境各种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达的可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实现多样需求的目标。通达空间的层次决定了通路的性质和等级。私密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低,交通性弱,通达性也小。(五)识别性 居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居民要求所处的环境具有识别性,让居民分辨出自己的住宅以及自身在空间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方向,进而掌握环境的构成模式和组织规律,以便按不同时间和场合需要,以最佳的方式到达自己想去的位置,参加自己想参加的活动。强化识别性,需要赋予外部空间以视觉上鲜明的个性和标识性。(六)领域性 居住环境不同于一般公共环境,它的领域性要求强烈,层次多样。美国学者斯卡・纽曼提出的这个空间概念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要求相适应的领域范围。他把居住环境归结为由公共性空间、半公共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四个层次组成的空间环境,认为领域在空间上是固定的,不随人的移动而移动。(七)多样性 多样性的要求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龄、职业、喜好、修养、文化等要素而产生的,而且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空间的创造、设施的设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国造园艺术谓之“造园无格、借景有因”,说的就是无需固定的格局、法式,要因地制宜地将景观组织起来,各种景色皆可为我所用。
(八)和谐性 多样的外部环境各要素之间做到和谐统一,避免不同形式、风格、色彩的要素产生冲突和对立。同时,环境构成要素作为实体来构成空间,空间才是主角,各要素需要以环境和谐的整体利益限制自身不适宜的夸张表现,使各自的先后、主次、从属分明,共同构筑协调、统一的环境景观。
(九)连续性
在居住环境景观空间中,应注意居民在居住区内不同时间、空间、方位的视
角和活动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景观设计,努力创造步移景异、延绵不断的效果,尤其要注重节奏、形式、色彩与空间的协调,使居住区的景观具有生活的气息。
(十)文化性 居住环境的文化性体现在地方性和时代性当中。应当充分考虑传统生活方式
的特点,寻找与现代居住空间环境的契合点,以不同的方式,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延续文化脉络。(十一)生态性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引入自然界的山、水、绿化,模拟自然风光,也是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具有生态性的居住环境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感寄托,人与大自然共生共栖,才能体验到永恒的真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三、重归人性的场所,塑造美好的记忆 当满足了环境的一些基本特征后,我们开始考虑何为人性化的居住区。当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人内在的体验,设计师作为一个内在者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设计的对象具有功用和意义时,我们方可为这人性的场所,塑造美好的记忆。所以,进行景观设计时,作为设计者应做到: 1.认识人性。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爱采摘和捕获;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嘹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汀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2.阅读大地。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渎;大地也告诉我们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纹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恨,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因此,阅读大地是在认识自然,而更重要的是认识人自己。用人的情感,感知大地 ,从而获得大地上超越自然的心灵感受。3.体验生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边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车,就不理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含义;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就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4.聆听故事。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时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不管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 5.寻回童年的记忆。童年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而且大多数人经历过相同的童趣。在设计里融入一些童年记忆的痕迹,让居住者忆起童年时光,这也是体现居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表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营造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人为本,综合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各学科之技术精华,力求做到“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