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

第1篇: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1.实践案例教学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案例情景描述下的实践活动。通过引入生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感性认识由浅入深地理解、掌握审计学理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

2.随堂模拟仿真操作

仿真操作常被运用在会计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这也是实践教学形式的一种。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在接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采用仿真操作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可以更形象、深入地领会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内涵式专项实践课程实验

内涵式课程实验是指将一门课程划。分成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进行讲授。具体来说,是将课程的总学时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学时,另一部分是实验学时。当然,在时间方面也可采取灵活性原则,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将内涵式课程实验安排在某章理论内容讲授完毕之时,也可安排在全部理论内容结束之后。

4.独立集中实践实验课程

我院会计学专业一般会开设《财务会计模拟实验》等独立的实验课程,往往采取集中实践教学的方式开展,开设周数常达到3-4周之久。这种典型的实践教学方式往往容易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因为一方面学生有了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和平台,使感性认识达到相对的高峰值,另一方面学生在开展模拟实验时可以与同学相互合作,一起学习、交流、切磋和进步。

5.假期实践和毕业实习

假期实践和毕业实习作为直接实践的方式,在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大都会有安排,一般来说假期实践形式尚不具备在内容上结合较深会计专业程度的条件,而毕业实习则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实习,也是毕业上岗之前的必要训练和经历。

二、我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实践课程的设置缺乏体系

从目前我院开设的实践计划看,主要注重的是独立实验课程的开设,缺乏体系化建设的思想,各门实验课程之间缺乏系统化,导致各门实验课程的内容缺乏良好的衔接,课程内容出现重复,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也无法得以较好的体现,进而可能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实践教学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首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比例体现出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以及教师的授课内容方面存在着偏重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的倾向。

3.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仍显薄弱

从师资情况看,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且实务经验不足的问题。我院教师的教学任务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像内涵式课程实验、案例教学、毕业论文指导等实践教学活动一般教师都可以胜任,但是专业综合性实验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还需要对企事业单位的现行实务操作非常熟悉。

4.忽视实践教学成果的总结与交流

我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年年都在进行,可是却往往忽视了对教学成果的及时总结和广泛交流。实践教学的成果是教师从事实践教学活动的智慧结晶,应当得以妥善保存和充分交流。而教学成果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总结和运用往往会影响日后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5.实践教学的渠道尚待拓宽

由于我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渠道涉及面较窄,导致学生缺乏运用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在不同行业开展会计实践训练的平台。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待于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来拓宽实践教学的渠道。

三、优化我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1.重视实践课程的优化设置

高职院校对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考虑。第一,注重对实践课程体系的合理规划。可以将课程实践教学划分为专业课程实验和集中实践课程。第二,实践课程内容要充实,衔接要合理。专业课程实验的内容应紧密围绕相应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使实验内容充实且紧凑。集中实践课程一般属于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比较复杂,可以参考多元化、集团化经营的企业的实务,将成本核算、合并报表、财务与管理分析等较复杂的实务内容纳入到综合模拟实验中去。

2.重视实践教学

鉴于实践教学在会计学专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第一院领导和从事会计学专业教学的教师均应重新审视、考量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第二要增加对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须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第三设计和运行实践教学方面的质量考核标准与机制,促进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3.重视实践师资建设

加强会计学实践教学需要充分重视从事实践教学教师的选聘和培养,否则实践教学的开展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和师资数量:第一,聘请企业的资深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CPA)的人员担任兼职实践教学的教师。第二,邀请上述专业人员对从事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师作相应的指导或进行定期培训。第三,安排实践授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或到外校取经,参加进修培训。

4.重视校内会计实验室的建设

会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考虑分别建设会计实验室、审计实验室、信息化实验室等。实验室的建设不是仅仅安置好一两间教室、添置一些桌椅及其他基本设施就算得以建成了,而是需要根据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从软件、硬件上加强建设,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使用现代化的设施获得专业化的训练,以便将来更好地步入工作岗位,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

5.重视校外会计实习基地的开发与建设

第2篇: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基础会计学 学业成绩改革

应用型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在培养规格上,它不是以培养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最终目的,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型本科以适应地方经济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型”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基础会计学是财务管理专业核心基础课,学生的入门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不能让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滞后性让学生对该专业产生厌学的情绪,为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对基础会计学的考核方式进行研究改革,从而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研究。存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全面性:通过考核办法的改革,能够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水平;自主学习性:通过考核办法的改革,能够督促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改变;选择性:通过考核办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在考核方式上让学生进行选择,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二、现阶段《基础会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学生理解――学生实践,虽然具有讲解速度适宜,学生易于理解,课堂思维框架清晰、易记等诸多优点,但由于课堂信息量上不去,课时紧张,造成有些内容不得不删除或无法详讲,同样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形成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标准上一直采用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闭卷成绩=3∶2∶5,平时成绩主要是看学生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情况。

(三)长期以来,高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课考试采取传统的考试模式,教师命题和阅卷工作量极大易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等习气,特别在实践环节出现抄袭或现象,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三、学业成绩评价标准改革内容: 一选择、四模块

(一)引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以宁波地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例,宁波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采取无纸化考试,一年分两次考试,上半年时间安排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举行,下半年时间安排在10月15日起至11月中旬结束,学校安排《基础会计学》教学任务在大二的第一学期,时间在9月到次年的1月,所以下半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刚好在这个时间,只要在10月15日起至11月中旬通过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在期末考试闭卷考试中可以申请免考,成绩的认定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基础会计的成绩。让学生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与学校组织的期末闭卷考试进行选择,作为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期末闭卷考核模块或会计从业资格考核模块,在这两个模块中选择其一称之为“一选择”,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学会学习,喜欢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求知欲。

(二)利用网络课程实现理论考试模块内容的整合

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进行理论考试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将理论考试试题在规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开放,在有限时间内学生完成考试并上传,一般在期中的时候进行这部分内容的考核。一方面有利于网络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的考试,提高网络课程的利用率。

(三)将专业认知实习模块整合到基础会计学课程中

专业认知实习的过程是了解实习单位财务管理相关专业岗位的基本业务程序和处理手续,着重了解企业的会计核算、资金的运行特征等基本内容;了解制造业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单位经营过程中的成本与效益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基本素质要求、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对所在地区金融机构单位的调查与分析,加强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增强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感性认识,重点了解银行以及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典当行等)的业务经营环境、业务经营范围、业务产品内容、业务服务特色等,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专业认知实习是学生在还没有学习专业课之前选择工业性企业和金融企业进行认知学习,实习结束后可以根据要求完成认知报告。此项内容的融入性可以使得学生重视专业认知实习,从目前来看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都是在应付,没有真正起到专业认知的作用,将专业认知实习作为基础会计学的一项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在专业实习之前对专业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四)加强实践操作模块的应用,形成实践考核试题库

此部分内容可以说是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将课堂上的实验内容和最后的实验考试相结合,体现应用型本科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一边教学一边进行实验指导,期末进行实践考核。

四、改革的创新点

(一)考核方法选择性。让学生在考核中进行选择,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构建创新性的模块教学知识体系。“基础会计学”课程在会计学科领域中具有奠基作用,为后续的教学打好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针对知识体系中各部分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小模块内容对每个大模块进行知识的整合,利用研究查找、讲授法+案例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实践教学法、认知教学法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学会分析,进行管理。

总之,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选择性考核中没有针对每个学生,有失公平。由于是网络课程中进行理论考试,使得教师批改工作量加大。在专业认知实习的小论文上,由于学生数量巨大,在批改上带有教师的主观性。以上存在的问题也是后续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促动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参考文献】

第3篇: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一、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力要素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主要从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会计专业而言,应以培养掌握高级会计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使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形成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使毕业的学生一进人工作岗位即能很快适应并能进行会计的账务处理等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在会计教学时要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培养要关注其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探讨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以宁渡工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对该校会计学专业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调查内容侧重于工作以来的感受;在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吻合程度。在校进行的实习实验是否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校形成的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等,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方法进行。

(二)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力要素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后,又聘请了宁波市不同行业的9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了研讨,确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素,主要包括6大能力,即:准则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遵循职业道德和养成职业价值观能力。以上6大能力领域又可细分为143项专项技能。其中的能力领域是相关专项技能的任意组合;专项技能是每个学生利用其所学知识和技能去有效地从事某一具体工作的能力。专业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仿效、学习、练习反馈等过程掌握各项专项技能,由不会到会到熟练,从而达到自动化式的定型。当然,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大学四年期间,通过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修正、优化、整合,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掌握或基本掌握职业能力框架中的大部分专项技能。从而形成相应的会计职业能力,达到对接社会市场、培养有用人才的要求。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成与内容

就会计学专业学生来说。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对其职业能力的形成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时,应以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前提。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设计,具体可通过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社会实践两种方式进行。

(一)校内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可分为手工模拟和计算机模拟两个环节。其中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分为平时的课后模拟和综合的实验室模拟。课后模拟是针对课程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单独进行的模块实验。它以会计理论课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为依据,按理论教学进度分阶段组织实验,以解决专业课学习中某一方面的实务操作问题。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充分理解会计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专业学习中的某些关键点和难点。课后模拟侧重于知识点的巩固,它将实验教学融入到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等专业课之中,将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综合的实验室模拟就是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对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来源于企业)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计算成本、利润和编制会计报表,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和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综合的实验室模拟的重点是识别、审核和整理原始凭证,根据经济业务正确地编制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编制科且汇总表,进行成本核算,设置并登记总分类账,期末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综合的实验室模拟能增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模拟实验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是经过认真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经济业务,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定期轮换实习内容,达到实践的系统全面性,因此,模拟实验可以说是一种在仿真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相对真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可以起到和社会实践相同的教学效果,甚至还能克服社会实践的某些不足。对学生掌握具体会计准则的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模拟实验是组织学生利用会计模拟实习软件系统,在计算机上根据模拟实验资料进行会计处理。其主要内容有输入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开设并登记总分类账户、编制会计报表。在目前会计信息化普及的背景下,学生应当学会在计算机上从记账凭证输入到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的整个会计处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

(二)棱外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包括参观观摩和在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可通过以下环节实施:感知实践、工商实训、诃研实训、毕业实习等。感知实践和调研实训是组织学生到企业、事业、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单位参观调研,了解其经营管理活动、生产工艺流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内容。通过参观调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鼓励学生善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工商实训、毕业实习等是指让学生到实习现场,实际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操作。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条件下得到真实的业务技能训练,促使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职业判断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有利于职业价值观的养成。

以上实践环节内容的设计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与本学期开设的理论课程密切相关,二是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各环节的具体安排如下:第2学期安排2周的感知实践、第3学期安排2周的工商实训,以提高学生认知社会的实践能力;第4学期安排2周的文献检索、第5学期安排2周的调研实训,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第6、7学期安

排4周撰写学年论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书面和文字的表达能力,并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奠定基础:第8学期一般安排4周专业实习、8周毕业实习并提交毕业实习报告,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毕业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同时,第8学期还安排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此外,还设计了一些其他实践环节作为对以上实践内容的补充。如:文献检索方法应用;经济大讲堂;ERP模拟训练;职业经理人大赛;财会信息化竞赛;暑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从不同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组织与实施

为了实验有效进行,有必要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并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加以保障。

(一)制度保障对每个实验环节都编写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并制订《会计模拟实验室管理制度》、《会计信息化实验室管理制度》、《校外实践指导教师职责》学生每完成一个实践环节,都要填写详细的实验手册,强化实践过程中的计划、管理与控制,以增强社会实践的有效性,为此编写了实习指导手册。在内容安排上,涵盖了财务会计、审计及理财等方面最基本的会计相关工作。学生写出的实践总结报告,教师给予细心指导和批改,最后由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谈收获、谈改进,再由教师进行相应的总结。

(二)条件保障加强校内实验室软硬件条件的建设。学校建成了专门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作为会计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本专业的会计电子模拟实验、会计信息化实验、会计手工模拟、ERP模拟训练等。其中的《会计实验》和《会计信息系统》是校内实验的两门主要实验课程,都具有综合性实验的特点,分别在第4、第5学期开设,采用的实验教材和实验应用软件不断修订、不断更新,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为了实施以上实践环节,学院和教研室积极拓宽与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等的联系。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签定合作协议。目前已与宁波地区近20家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帮助其进行科研攻关,向企业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企业则每年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实习,形成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从而使企业成为学校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场所。

(三)实施组织在每个环节的组织形式上,都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实行合作性学习方式。分组操作时,遵循混合编组的原则。既关注每个小组学生的成绩差异、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家庭背景--差异,又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各具特色、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注意组员必须分别承担互补的、有内在关联的角色,并分别制定各自的主要职责。每个实践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的是学生,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组织、实施、完成整个实践过程。指导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提供建议、适当的介入与干预、游走与观察、总结评估与反馈等,是指导教师在实践管理中的职责。

合作性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完成实践教学规定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合作中得到全面的发展。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实践;培养学生健康向上、敢于探索、积极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宽容大度、团结合作、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增强自信与团队观念,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相互合作与沟通。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合作性学习形式的实践环节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实现。

(四)考评机制加强并优化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主要考核动手能力;主动性;熟练程度;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二是实践报告,主要考核文字表达能力;材料组织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等。对第一部分主要是由实践小组的组长和班委会成员对每位同学考核;对于第二部分主要是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考核。考核一般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制。每一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后,都将测试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方式多样化,一般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个人和小组相结合。考核时间分为平时和实习结束后,并多注重平时的测试,测试不一定是卷面形式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某一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案例分析、也可以是自由讨论的笔录。考核类型与题目不一定要有+标准答案,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余地,注重测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融会贯通的能力。

第4篇: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会计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5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正面临着社会环境和会计行业本身的快速变化,会计职业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高专会计学专业未来素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突出三个方面:一是要突出学生职业道德的做人要求;二是要突出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融合;三是要突出学生常规本领和复杂应变、开拓创新等特殊本领的培养。为此,我们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核算、理财、管理和营销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1]。

1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管理学科,会计方法与技术是会计学的核心内容。普通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等,其中,“会计学原理”(也称“基础会计学、会计学基础、初级会计学”)是专门阐述会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及其相关基本理论(基本道理)的会计学科“基础课程”。基础之意,是指“事物之肇端或本原”。“奠土为基,立柱为础。”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会计学原理是学生进行会计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必须做到:亲历亲为、善于思考、撰写报告。

1.1 亲历亲为

亲历亲为,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积极参与模拟过程,承担具体岗位角色,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岗位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以获得会计工作的亲身经历。事实上,如果学生能亲历亲为,定会有较大收获;即使模拟中犯了许多错误,这些错误会给自己留有沉痛记忆,但伴随着错误被纠正,自己在实务技能方面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如果不能亲历亲为,只作旁观者,则难以掌握会计实务的方法技能,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会落空[2]。

1.2 善于思考

学贵善思,尤其对于会计专业课程这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来说,更是如此。善于思考,要求学生面对陌生的企业概况、期初数据、真实的经济事项及其处理要求,必须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分析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然后再开始做,做过之后再反思“做得怎么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会计专业课程的主体,才能从根本上掌握会计实务技能,才有可能发现新的技能。平日里,会计人员会经常和数额较大的金钱打交道,如现金的收支,费用的摊提,成本的计算,收入的汇总,预算的编制,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在这当中都包含着复杂而又大量的数学计算。其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需要数列知识;风险大小的衡量,需要概率知识;预策决策分析,需要统计知识等等。所以,想要保证会计后续工作顺利进行,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快速、准确计算能力和技巧。

1.3 撰写报告

撰写报告,要求学生在整个会计专业课程结束后,撰写并提交一份《会计专业课程报告》。报告的内容由如下五个部分构成:模拟的目的、模拟的内容、模拟的方法步骤、模拟的结果(列出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模拟的心得体会等。报告的质量可以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人员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核算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水平,而且要具备熟练而规范的操作技能[3]。通过开设会计核算基础、企业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税务会计实务等核算课程,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处理会计业务的本领;同时,通过开设会计模拟实习课程,使用与企业完全一致的凭证、账簿、报表、印章,设计不同的会计岗位,营造出企业财会部门工作的场景氛围,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2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2.1 全面更新教育观念

会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衡量会计专业教育质量的水平,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掌握了多少会计方面的知识,而更看重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否在各种情况下随机应变,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是否具有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般说来,没有一定量的知识积累,就不可能有较强的能力,没有多种能力的综合作用,就不可能体现出高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中,必须贯彻素质教育原则,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应当在制订与实施教学计划、编写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全面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的教育观念。

2.2 加强会计实务教学资源的开发

会计实务或会计工作的岗位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两类,包括: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以及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等。每一岗位都有其明确的职责。单位具体岗位设置则取决于多种因素,并且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从事会计工作或担任会计工作职务,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4]。

会计工作离不开书写,尤其是阿拉伯数字、汉字大写数字、汉字金额等。会计书写的质量,既直接反映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水平,又直接影响会计工作及会计信息的质量。理解、遵循并熟练掌握会计书写规范,有利于提高会计实务书写质量及会计工作的质量。

会计专业课程是指面向工厂、商店等真实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资料,由学生扮演具体的会计人员岗位角色,完全依靠自身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分析理解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并完成相应的账务处理等会计岗位工作,旨在提高会计实务技能,巩固会计专业理论,培养会计创新素质,增强职业竞争能力。会计专业课程,从方法上讲,可以采用单人全岗和小组分岗等多种方式实施。总体流程是:基本书写技能模拟训练,分析企业概况及期初数据完成建账模拟,分析经济业务事项完成会计循环模拟,会计档案立卷、装订和保管。应当遵循:数据统一性、处理规范性、体验式学习和点评式讲授等基本原则。

会计专业课程作为一门课程教学,包含了模拟、体验、点评、案例等多种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尽量做好组织准备、检查督导、点评总结等工作;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亲历亲为、善于思考、撰写报告[5]。

2.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就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了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学习小组的组建是会计专业课程课堂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会计专业课程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会计专业课程水平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团结、民主平等,体现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例如,在学习企业的利润的计算方法时,可以运用会计的基本知识,企业的股权资本收益(表现为税后利润或每股收益)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而给企业股权资本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财务杠杆风险,是指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可能导致股权资本所有者收益下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因资不抵债而破产的风险。企业的目标是多重的,不能用唯一的数量指标来表达。传统融资方式是指一个公司利用其本身的资信能力为主体所安排的融资。外部的资金投入者(包括公司股票、公司债券的投资者,贷款银行等)投资或贷款的主要依据是该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资产负债、利润及现金流量的情况。另外,也正是由于债权人的有限追索权,加之项目融资涉及的当事人多,使得项目债务风险由与项目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的各当事人分担,从而分散了项目的债务风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而对企业预算中的利润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

2.4 建立新的学生实习模式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在教学上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应当在全程教学活动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处理好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培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问的关系。具体说来,应当从下列三个方面入手。

2.4.1 结合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全面推行案例教学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案例教学,可使学生通过对来自实际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增进对相关会计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起来。从国内外目前开展案例教学的情况看,开展案例教学,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在各门专业课程中贯串案例教学,即结合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设计若干案例,穿插在有关章节中讲授;二是专门设置会计案例课程,放在各门专业课之后开设。从实施的效果看,第一种作法显然优于第二种作法,因此,我们主张采用第一种作法,即在会计专业的主干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行案例教学。

2.4.2 进一步完善会计实验中心的功能,强化模拟会计实践的效果

目前,绝大多数院校均建立了会计实验室(或中心),在实验室里,让学生在模拟的会计环境里,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模拟处理会计事项,编制会计报表。实践证明,这一作法是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一种新模式,收到了一定的实习效果。但是,在会计实验中心内,由于缺乏真实的会计环境,所有学生使用的是同一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人们往往对同一问题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加之,会计上还存在着大量的职业判断问题,因此,应尽可能多收集一些实际案例,供学生的在实验室模拟,使学生在实验室实习具有较为实际的模拟环境。

2.4.3 建立毕业实习基地,拓宽学生社会实践渠道

目前,高职高专由于实习经费匮乏,实习单位难找,实习时间与求职时间的冲突等原因,学生的毕业实习只得采取由学生自找实习单位的“放羊”式的实习方式,使得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效果欠佳。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应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改变这种令人堪忧的状况。在经费方面,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调增高职学生的实习经费,高职高专应从自筹资金中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这两条渠道加以解决;在实习单位方面,高职高专应拓宽与各类公司、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机构等单位的联系,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由这些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由学校为这些单位提供财务咨询和人员培训,使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在现实的财务环境中,去接触、感受和从事会计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结论

学生在本课程学习阶段掌握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熟练程度、关于会计学科特性的思维定式以及对会计学专业学习情感的培养等,都将直接关系到其他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影响到学生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水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要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确保高职高专学生能够有一技之长。

参考文献

[1] 史永红.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初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4-26.

[2] 王,乔雪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6):213-214.

[3] 郭滨辉.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东盟博览,2013(7):46-47.

第5篇: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会计既是一门专业,又是一种职业,会计的专业教学要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职业而服务。因此,在会计教育中强调实践教学,符合会计职业特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会计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高校会计学专业一直致力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相继开设了模拟试验、课程实习、业务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课程,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会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及技能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进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与其他信息进行整合,这就使原有的会计实验赖以存在的实验环境发生了变化。

第二,从最近几年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录用标准来看,用人单位已不满足学生只会简单的借贷记账工作,要求学生除了能够熟练应对日常工作以外,还要能够根据一定的会计理论处理日常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如对会计报表的分析、财会制度的设计、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等工作。

第三,虽然会计学专业已经开设一系列实践环节的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从近几年的授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会计实践系列课程内容没有考虑系统性和完整性;由于经费等原因,教学手段和方法没有紧跟会计环境变化而调整;由于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业务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等。

因此,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不断进行革新,因为只有通过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会计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科学设置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是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会计学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有其独特性。关于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设,各高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对国内重点财经大学等高校会计学专业调研结果及网上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会计专业实践环节的课程目前主要包括校内模拟实验和校外实习两部分。大部分院校模拟企业会计工作环境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在学生完成一定的会计课程的基础上,由教师提供模拟实验教材,集中进行实验。国外一些院校采取问题授课方法,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并要撰写报告。

近年来,随着会计学类专业人才数量的增加,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各高校都比较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实力不同,实践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性研究,因此多数高校的会计实践课程停留在模拟实验上,没有形成科学体系。

二、趋势分析

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提供社会所需的会计人才,高校今后的教学改革趋势可概括为:科学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不但教会学生记账、算账和报账的基本技能,而且提高学生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能力,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由于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之间具有协调性和系统性,有的课程内容具有时效性,实践课程的内容,必须以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为原则进行构建。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要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没有好的指导老师,就没有好的学生,可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也是至关重要的。引导学生自学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素质。

三、解决方案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主要包括构建科学的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编制与会计改革步伐一致的教材及修订教学大纲、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设计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培养学生素质等6方面的内容。

(一)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

从最近几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来看,其需要的是理论+技能型人才。笔者认为,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和研究结果,结合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在现有的实践课程体系基础上,可从以下四个层次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1.基本技能训练层次,主要指的是操作性实验层次。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且加强实验能力的训练,起到巩固和深入的作用。

2.主动学习训练层次,即设计性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把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设计的结果可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3.融会贯通技能训练层次,其目标是让学生到实际单位实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4.研究能力的培养层次,即研究探索性实验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以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为原则,编制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

1.整体性: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是会计学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为贯穿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始终的会计实践活动,其教学内容应从整体性进行考虑安排,以避免重复,提高效率。

2.协调性:在设计实践内容上,协调好各门课程的关系,使实践内容能将各门课程联系起来。

3.有效性: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及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不断推新与修订,会计的理论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会计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也要符合时代要求,不断进行调整,保持有效性。

(三)针对不同的实践课程,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体系

由于实践环节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不一样,应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研讨会、课堂教授、模拟练习、演示、指导性自学、实践、问题教学等。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应针对每一门实践课程的不同内容设计一套教学方法体系。

(四)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

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教学改革得以推行的必要条件。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先行者,也是领导者,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必须首先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要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教师压力,让他们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新知识,跟上时展的步伐。对个别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学生反映极差的教师,不能姑息迁就,否则将影响教学改革的整个大局。当然,高校要保证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如:准备充足的技术资料、配备必要的实验条件、派出进修学习、聘请学者来校讲课培训、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讲座等。总之,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采用各种方法培养一支相对稳定、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五)构建考核体系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要求,大三、大四学生一般会忙于考研、找工作,而会计学实践课程大部分分布在此阶段。鉴于这种情况,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采用“文件夹”控制法,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考核过程包括实践过程和结果两方面,为学生建立考核文件夹档案,以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记录实践过程和结果。

(六)引导学生自学,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按照学生掌握了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多少这一个标准来衡量,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另外,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也不可能做到在课堂上讲解得面面俱到,应引导学生自学一些内容。

由于会计理论和实践类方面的书籍种类繁多,可选定几本作为课后自学教材。一般在课堂上着重讲解会计概念、原理及分析方法,而对于理论的应用,可采取按课程单元和实验相结合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改革就是逐步完善事物的过程。任何事物的改革都需要经历试点摸索、总结经验、修正完善、全面推行的过程,决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把改革看得过于简单。同时,不也能搞花架子,片面地以为修改一下教学或考核方式、课堂上讲授一点新知识、能进行出一两个新实验就自认为是改革,更不能全盘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他人的做法只能借鉴,具体怎么去做,应当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摸清各方面的情况,初步制订出可实施的改革方案;然后,逐步进行改革尝试,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改正并调整方案,使方案更趋合理和完善。对那些条件还不具备的环节应暂缓改革,努力完善条件后,再开始着手推进改革。

教学改革没有终点。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更深层次的问题将会逐渐显露出来,还会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就需要人们展开探索,总结经验、教训,以丰富和发展有实际意义的教育理论。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逸平.对会计学科实践性环节的评价方法初探.会计之友,2006,3(上半月).

第6篇: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7)01-0075-03

一、问题的提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国家211重点建设的大学,也是全国54家拥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1994年开始招收会计学本

科生,2000年取得会计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正在努力争取会计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我校自1999年开始首先进行了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出版了教材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5年4月份我们启动会计学精品课程群建设项目,重点建设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3门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对这一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我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相长;减少和避免任课教师不按教学大纲讲课的现象;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会计学专业研究团体的形成;规范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逐步构建会计学教学文化;规范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评估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校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会计学精品课程群建设既是一项教改的创新,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我们在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始终把教学改革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观念、内容、方式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会计学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

1.教学的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必须从观念转变开始,没有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就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观念转变要从领导及师生3方面同时进行,领导的观念转变就是应制定教学的原则和目标,不要制定过于细化的规定,一切都用制度和规定确定了,教学改革就成为违禁的事情了,就不可能有较好的教学改革效果。领导的教学改革应主要放在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方面。教师的观念转变就是要以学生为上帝,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提高教学的责任心,教改中要讲求效果,根据不同的课程以及不同的授课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避免单一的灌输式讲学方式,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学生的观念转变在于根据市场需要和自己预期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方式,以公正的心态和实际的效果对任课教师实施评价,以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

2.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任课老师和学生都得到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教学方式的特点,保留其有效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直观、清楚、节约课堂时间等优点。加强互动式教学,进行超前性授课。会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无论是会计工作还是会计理论都会长期处于变动之中。需要任课老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任课老师在进行授课时,还要根据会计学的特点,掌握本课程的发展趋势,使授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客观上决定了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都要经历一个研究现有教学状况、提出教改方案、认真组织实施、逐步总结提高的过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多方面的,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除增强理论知识和能力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会计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表现在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理论上的内容改革取决于所选择的课程,但由于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都是丰富的,既有边沿性的内容也有前沿性的内容,具体内容的讲授以及讲授的实际效果取决于任课教师的能力、责任心等等。实践内容的改革,既有原有实际会计问题的解决,也有经济发展产生新问题的会计问题改革,既有国内企业会计问题的解决,也有国外企业会计问题的解决。教学内容的改革不能流于形式,应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术水平的实践能力,根据实习需要和效果进行改革。

4.考试制度的改革。长期以来以笔试为主的会计学考试方式束缚了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在会计学精品课程群建设中,逐步改变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把笔试成绩和平时作业、实习和实验过程中的成绩、创新性表现等各方面的成绩综合在一起,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确定最后的课程成绩。同时,对笔试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也进行改革,形式上主要是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适当选用开卷考试、案例分析、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在内容上主要是在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实务性内容以及可发挥性内容,同时在考试内容的选取上,采用试题库的方式,采用随机的方式从试题库中选择考试内容,以体现考试的公平性。

5.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提高,传统的评价方法以指标评价和定性评价为主。我们在进行会计学精品课程群建设中,引入综合评价方法,把学校制定的多种评价指标和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并针对不同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其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正在构建过程之中,评价的检验有待于在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下一阶段进行应用、检验和修正,以不断完善我校的考核评价制度。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对策

提高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高校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其中对任课教师的选择与评价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从我国高等学校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应适当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1.加强对会计学主干课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中实行淘汰制度是一种必然趋势,但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在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应同步提高,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普遍提高,这需要广大教师、管理人员和各级领导统一认识,只要大家的认识统一了,认识到了会计学专业学生打好基础理论和掌握会计技能的重要性,提高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也就成为必然。

2.选择理论水平高,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任课。任课教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会计学主干课程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就必须要把最优秀的老师选配承担主干课程的讲授,由于会计是一种职业,讲授人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选配任课教师时也应充分考虑实践能力。

3.合理选择所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前会计学的教材有很多版本,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想出版自己的教材,但实践证明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教学的影响很大。好的教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差的教材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给教师授课带来一定难度。许多教材由于出版比较仓促,再加上作者水平和实践经验所限,另外有的作者出版教材只是为了晋升职称的需要,目的不在于教学,就使得所出版的教材千差万别,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提高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效果要从教材的选取开始,尽量选择著名学者编著的教材,以减少因教材差错影响教学效果以及给授课带来的麻烦。

4.通过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改革是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应积极鼓励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不要无目的地进行,应充分考虑教学的需要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改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教学形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可以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改革的范围也是多方面的,从授课过程到学生的作业以及考试,只要是有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都可以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学改革要讲求效果,反对不讲效果的任何改革方式,也不能假借改革之名,减少授课时间和内容,变相减少教学工作量。

5.建立稳定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基地。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具有相对固定的实习和实验基地,主要是由于会计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制度化和合法化,不同水平的实习和实验基地对学生培养的效果有很大差别。因此,要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实验基地。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有一定影响的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型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事先与之签订相关的合同,尽量为学生争取一点报酬,使学生在实习中就能体会到社会的需求以及市场经济的竞争特性。

6.改革考试制度。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对学生的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这对促进学生刻苦学习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出发,高等学校应改革考试制度,对品学兼优,通过注册会计师、内部注册审计师、资产评估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应对相应课程实行免修、免试的制度,考试的形式也应该由单一的闭卷考试,向开卷考试、课程论文、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转化,使考试制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任课,有利于促进会计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7.建立、健全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制度。对任课教师实施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评价工作应根据各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从评价的要求来看,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包括学生的评价、同行教师的评价、督学的评价、领导的评价和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要综合各方面的评价结果,得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结论,使评价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四、结论

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和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会计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把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进行,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应进一步地进行建设并积极推广这一有效的做法。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本文介绍了我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进行教学改革的经验,并针对我校会计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提高教学效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高等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参与和长期建设,更需要教学改革和创新,本文研究的目的也就在于探索提高我国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施晓秋,薛伟.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1):90-91.

第7篇: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尽管今天是第一天实习,没有学到关于会计的知识,但是经过会计人员的介绍与对公司的了 解,我对公司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我想在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会更努力的学习,更好的掌握公司的会计知识,为我以后的会计论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会与 其他的会计人员好好的相处,争取学到更多的会计知识与做人的道理。

会计学专业实习周记(二)

今天我进入成品车间了解了企业的产品情况,三利毛纺厂作 为三利集团的支柱产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技术队伍。经过多年的研发,现已形成了投放市场的九大系列51种畅销产品。例如三利精纺休闲手编 绒线本系列产品柔软顺滑,有羊绒般手感,同时色彩自然明畅,光泽柔和悦目;下午主任助理又带我去了成球车间了解了一些毛线的生产情况按纺织系统分类可分为 精梳绒线、粗梳绒线、半精梳绒线。精梳绒线是采用长度较好的原料经精梳毛纺系统加工而成,毛线强力好,光泽悦目,线条均匀光洁、毛粒、草屑、死毛少,是绒 线中的主体。粗梳和半精梳毛线在生产加工中未充分梳理,羊毛中杂质较多,纤维平行度差,纱疵发毛,抗起球性能不理想。在车间主任助理的讲解中,使我更进一 步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

通过在生产车间的学习,使我学习到一些与会计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我没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当我进入车间我一下子明白 了,生产车间的发生的各种耗费与产品有关的记入生产成本,如生产毛线的所用的羊毛,羊绒等记入生产成本;打包毛线所用的标签也应记入生产成本;而质检车间 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应记入管理费用。尽管今天在车间里忙活了一天,但我对企业的生产产品有了具体的认识,我想在我以后接触会计账本时对库存商品的记载时,不 会因为产品数量多又杂而感到不熟悉了。

会计学专业实习周记(三)

今天在财务办公室熟悉了财务部的一些情况,财务主管和其他的会计工作人员。本企业的 电算化软件用的是用友财务软件。财务部门分工明确,设有一个财务主管和财务经理,其他的会计人员各有不同的工作权限,设有两名出纳人员。下午查询了一下财 务部门的规章制度。以下为财务部门的规章制度:

1、工作有目标,有计划,讲时效,重落实。

2、雷厉风行,操作到位,精益求精,不达不休。

3、艰苦奋斗,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

4、遵章守纪,做执行纪律的模范。

5、作风严谨,工作时不干私活,不打私话,不上网聊天。

6、收入磊落,不收受一分不义之财。

7、热爱企业,关心同事,不拉帮结派。

8、团结协作,有效组合,步调一致,集体活动军事化。

9、谈吐得体,举止文雅,尊重别人。

10、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

本企业的会计的内部控制还比较健全,尤其是财务保全控制。严格控制限制无关的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还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且建立了内部控制报告制度,畅通相关人员交流的渠道。

经过这一天的作凭证,我回忆了在我大二的时候,我们所作的会计试验。在当时我经常出错,当主任助理让我做凭证时,我觉得还比较得心应手。所以今天作的比 较成功,她还夸奖了我一番,作任何事情一定要认真,尤其是会计工作。我想她今天的一番话会让我的。我在学校里学的是会计专业,这门学科要求我们作 帐时要谨慎认真,尤其是出纳人员,再跟钱方面打交道时一定要仔细认真。会计教给我如何和人们沟通,好多时候都要自己去判断,去决定该如何做,在社会上只能 依赖一个人,那就是自己,不要指望别人帮你做点什么,要看看你能帮别人做什么。

会计学专业实习周记(四)

今天通过王XX的介绍使我加深了对以前学的货 币资金管理的有关内容地了解。我感觉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很好,就得应该这样,特别是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实行岗位轮换,因为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可以相互制 约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舞弊,实行岗位轮换是针对那些长期从事一个工作的,尽管有的岗位不相容,但长期的从事一个岗位有利于滋生舞弊意念,实行岗位轮 换可以说达到,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效果。

会计学专业实习周记(五)

经过昨天做的工作,让我觉得做会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应付拉,感到这次实习还蛮 轻松的,我想主任助理昨天叫我写凭证,今天应该叫我做其他吧,谁知道她今天还是让我做凭证,只是数量比昨天多了一些.可能是我心高气傲的原因因吧,认为自 己都会做了,根本就没有复核过,写完就交给了她,结果她检查完就错了一半,我还以为会被骂呢,但她并没有说我什么,就是叫我改正错的地方。

下午我还是继续写凭证,但经过了上午的教训,我知道一定不能再马马虎虎了,要认真做才行,做凭证时认真计算清楚数额,完成后也一一检查.确认没有错误了,才交给建云,她看了以后,发现没有错误,就对我笑了笑,叫我储存到电脑里面。

主任助理对我说,凭证虽然容易做,但也是容易错的,就算是那写做了十几年的会计师,做了不审核,也都是会有错误的,因为会计是要计算的,没有复核是不会 知道是否正确的,所以做会计一定要认真细心,不能太过于相信自己.她的一席话让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要我做这么多的凭证.原来就是这个原因,真是让我得益不 少呢。

会计学专业实习周记(六)

今天主任助理给我介绍给了王会计,跟随王会计实习时,她告诉我公司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产品商品、安全生产法等法规,该公司生产毛线等为主,需要遵守好多 国家的政策法规,该公司比较正规。刚跟随王会计实习时,会计不是很高兴我去实习,可能是怕我添乱吧,帮不上她的忙,还要弄乱东西,后来由于我的耐心等待, 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会计态度缓和了,让我看她处理业务,还给我看了公司的凭证,原始单据,以及明细账和总账等,让我总结了出纳的理论与实际的不同处以及 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的不同处。理论知识不是很牢固,有好多地方都很模糊,不知具体该如何做,还需要翻看以前所学的,要把它深入扎根不是很容易啊,还得靠以后 工作了在实际操作上去把它扎在心里。

跟随会计实习,需要提出一点,公司员工也代表公司的形象,以人为本,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处理好同 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紧张而温馨的工作环境,工作起来才会比较愉快,效率才会有所提高。我们还未步入社会,好多事情尤其是工作上的事没有具体处理过,不知 会不会做好,能不能圆满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要足够了解,有的工作可以直接说我可以做到、可以做好,但有的工作心里不是很有底时就要好好客观衡量 自己,看能否完成。

会计学专业实习周记(七)

今天还是没有学新的内容,依然是整理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等等。我知道,大多数时候,会计都是每天做 着重复的事情,虽然每天做重复的事情,但我们也应该认真负责,不能敷衍了事。因为明天是妇女节的原因,下午公司给女员工发生活用品等。我也不错,给我发了 一袋洗衣粉还有卫生纸牙膏等。发完东西主任助理建云让我下班了。我回家了,本来还以为可以在家看看电视休息一下.

会计学专业实习周记(八)

尽管今天是第一天实习,没有学到关于会计的知识,但是经过会计人员的介绍与对公司的了 解,我对公司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我想在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会更努力的学习,更好的掌握公司的会计知识,为我以后的会计论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会与 其他的会计人员好好的相处,争取学到更多的会计知识与做人的道理。

会计学专业实习周记(九)

今天我进入成品车间了解了企业的产品情况,三利毛纺厂作 为三利集团的支柱产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技术队伍。经过多年的研发,现已形成了投放市场的九大系列51种畅销产品。例如三利精纺休闲手编 绒线本系列产品柔软顺滑,有羊绒般手感,同时色彩自然明畅,光泽柔和悦目;下午主任助理又带我去了成球车间了解了一些毛线的生产情况按纺织系统分类可分为 精梳绒线、粗梳绒线、半精梳绒线。精梳绒线是采用长度较好的原料经精梳毛纺系统加工而成,毛线强力好,光泽悦目,线条均匀光洁、毛粒、草屑、死毛少,是绒 线中的主体。粗梳和半精梳毛线在生产加工中未充分梳理,羊毛中杂质较多,纤维平行度差,纱疵发毛,抗起球性能不理想。在车间主任助理的讲解中,使我更进一 步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

通过在生产车间的学习,使我学习到一些与会计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我没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当我进入车间我一下子明白 了,生产车间的发生的各种耗费与产品有关的记入生产成本,如生产毛线的所用的羊毛,羊绒等记入生产成本;打包毛线所用的标签也应记入生产成本;而质检车间 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应记入管理费用。尽管今天在车间里忙活了一天,但我对企业的生产产品有了具体的认识,我想在我以后接触会计账本时对库存商品的记载时,不 会因为产品数量多又杂而感到不熟悉了。

会计学专业实习周记(十)

今天通过王XX的介绍使我加深了对以前学的货 币资金管理的有关内容地了解。我感觉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很好,就得应该这样,特别是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实行岗位轮换,因为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可以相互制 约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舞弊,实行岗位轮换是针对那些长期从事一个工作的,尽管有的岗位不相容,但长期的从事一个岗位有利于滋生舞弊意念,实行岗位轮 换可以说达到,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效果。

会计学专业实习周记(十y)

经过昨天做的工作,让我觉得做会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应付拉,感到这次实习还蛮轻松的,我想主任助理昨天叫我写凭证,今天应该叫我做其他吧,谁知道她今天还是让我做凭证,只是数量比昨天多了一些.可能是我心高气傲的原因因吧,认为自 己都会做了,根本就没有复核过,写完就交给了她,结果她检查完就错了一半,我还以为会被骂呢,但她并没有说我什么,就是叫我改正错的地方。

下午我还是继续写凭证,但经过了上午的教训,我知道一定不能再马马虎虎了,要认真做才行,做凭证时认真计算清楚数额,完成后也一一检查.确认没有错误了,才交给建云,她看了以后,发现没有错误,就对我笑了笑,叫我储存到电脑里面。

主任助理对我说,凭证虽然容易做,但也是容易错的,就算是那写做了十几年的会计师,做了不审核,也都是会有错误的,因为会计是要计算的,没有复核是不会 知道是否正确的,所以做会计一定要认真细心,不能太过于相信自己.她的一席话让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要我做这么多的凭证.原来就是这个原因,真是让我得益不 少呢。

会计学专业实习周记(十二)

今天我的主要任务是翻看公司以前的账目,因为之前我们做的都是与凭证有关的事情,所以今天建云拿出来的都是账簿。我 知道,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可以如实、正确地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但是凭证的数量太多,信息也比较分散而且缺乏系统性,所以会计账簿的设置可以使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全面、系统、连续地进行,还可以通过设置会计账簿,记载储存会计信息、分类汇总会计信息、检查校正会计信息以及编报输出会计信息。设置 和等级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翻看会计账簿的过程中,我发现账簿中 如果出现书写错误,就会有红线在错误的数字或文字上划上一笔,在红线的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且还发现在更正处都有盖章,这个我知道是为了明确责 任,这是一种更正错误的方法,我在课本上也都有学过,可是已经记不清了,下班回家翻书才知道,更正错误的方法不只是有着一种,而是有三种,分别是上面说到 的划线更正法、用于更正凭证上出现的错误的红字更正法、还有专门用于凭证上金额登记出现问题时所使用的补充登记法。这三种更正错误的方法根据各自的具体情 况而定。

会计学专业实习周记(十三)

今天还是没有学新的内容,依然是整理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等等。我知道,大多数时候,会计都是每天做 着重复的事情,虽然每天做重复的事情,但我们也应该认真负责,不能敷衍了事。因为明天是妇女节的原因,下午公司给女员工发生活用品等。我也不错,给我发了 一袋洗衣粉还有卫生纸牙膏等。发完东西主任助理建云让我下班了。我回家了,本来还以为可以在家看看电视休息一下.

第8篇: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基础会计学》,教学模式,实践,思考

电视大学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开拓者与实施者,其突出特点是:教育真正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社会大众;既可提供学历教育,又可提供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有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多选择,学习方式更为方便灵活,所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能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普及,远程网络教育的形式对边远贫困山区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使电大成人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教学模式由原来比较注重理论教学转化为注重应用实践,转变过去学识考试测评向注重学员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测评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转变,因此电大教师的素质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具有了全新的内容。作为电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实践者,更是研究者,应在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经过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逐步形成一套为学员广为接受乃至喜欢的教学模式。下面就对《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电大《基础会计学》课程性质与要求

《基础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员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从《基础会计学》知识结构体系来看,其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及技能、会计业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等。实践教学包括:会计模拟实习与形成性考核。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员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本理论能力,熟悉会计学基本理论和操作流程,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2)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个别化学习能力,掌握自主学习后续专业知识的方法与手段;(3)专业实操能力,掌握会计业务实操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能基本胜任会计实际工作,为后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拓展与延伸做好准备。

自1997年春开始,笔者就《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总结,在遵循远程教学理论和传统的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结合课程特点和学员实际情况,突出“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的新型教学关系,以学员的能力提高为目标,以学员的学习效果为切入点,全面优化教学环节,不断总结提炼课程实践,归纳课程教学模式,并在课程教学辅导中予以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基础会计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

在《基础会计学》教学实践中,发现该课程实际教学辅导经常与教学目的要求相背离,主要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考评体系不尽合理;不重视实操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因而不能满足培养实际会计人才的需要和经济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因此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进行改革,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和增强学员的专业技能能力、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

(一)传统教学模式忽略学员的群体差异

由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员来自社会各个层面,方方面面的差异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在学习《基础会计学》的过程中,由学员的群体差异导致的学习效果上的差异表现的更加突出。因为《基础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集教学理论与实践于一身,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因此其重要地位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是不言而喻的。而据新生入学调查:入学前接受过中等教育会计学基本知识与原理的学员约占10%,但一些中专技校或职业中学的学员所学的会计学基本知识与原理并不系统、不扎实,没有经常接触实操,操作方法遗忘得差不多。从总体上看约占90%新生都没有接触过会计学基本知识与原理,更谈不上会计操作实践,可见学员学习起点这一群体差异非常明显和突出,而传统教学模式忽略这一差异,针对性不强,势必导致学习效果的差异突出。因此在现代开放教育中对《基础会计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围绕构建起学员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模式是课程改革探索的关键。

(二)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不利于专业技能的提高

不可否认,传统的课程考试方式曾经为筛选人才发挥过应有的作用。过去传统考试内容始终停留在较低的学识层次(理解、记忆),忽略对学员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已知知识转化为技能能力不理想,测评考试的效果差。但在目前形势下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考核模式显示出较大局限性:考试主要考察学员对知识的记忆而不是运用知识的能力;考试题类也多是只有一个答案,不利于考察和训练学员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考试不注重考察学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不利于考察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既不符合现代信息时代的能力要求,也不利于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受传统考试方式这一“指挥棒”的影响,教学方式多以“应试”为核心,目前许多电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员主动性,也不利于提高专业技能和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对于《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由于会计改革的深入变化,对课本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要深化理解,这更需要老师与学员共同去探讨、去发展,因此应采用更为开放的教学模式,而不应一味遵循这种单向灌输的封闭式教学方式。

(三)对模拟实习不重视,形成性考核过程不理想

由于《基础会计学》是电大会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很多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却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们通过刻苦的自学,认真完成形成性考核的作业,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提出这样那样的专业问题,逐渐成为开放教育学习中最适合自主学习的主体。但是也有相当大比例的学员,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为文凭而“学习”,满足于60分。因此对模拟实习与形成性考核等过程学习采取消极应对办法,没有意识到模拟实习、形成性作业是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学习过程,抄袭形成性考核的作业现象严重,不参加会计模拟实习这样的实训机会,期末考试不严肃,甚至考试作弊。

(四)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足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势课改的实践要求,现在电大许多专业教材都配备了相应的CAI课件。但现在许多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都比较简单,有的只会用PowerPoint作一些简单的幻灯片,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只是把书上的图片、文本简单地转化到计算机上演示,有的课件只是一些简单的题目,这样的课件与传统的小黑板无异。而真正起到解决难点又反映多媒体特点的课件很少,不能真正体现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主要问题有:

1.课件系统性差。没有体现《基础会计学》知识体系与章节关系;内容简单,材料不完善,没有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会计工作实操流程缺乏系统展现。众所周知,现有的《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往往就是照搬书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只不过搬上了计算机,配上了声音图像罢了,成了“电子书”。

2.针对性差,交互性不强。教学面对的是学员,由于不同群体、不同的学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各有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各有特色。但是课件开发难于突破差异教学这一屏障,课件不一定能适合每位学员学习。而且许多课件的呈现的方式单一,交互性不强,这样使学员容易被课件牵者鼻子走,影响教学效果。

3.课件的开发与教学内容不协调。目前电大教师普遍缺乏课件设计开发能力,只能依靠计算机技术人员进行课件开发设计,而开发设计人员又缺乏专业教学能力,没有课堂实践经验,所以制作的教学配套课件往往不能和有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真正配套起来,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很难配合使用,甚至有的课件上出现了错误的情况。

(五)传统教学模式中培养目标不明确

电大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不是“理论研究人才”,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对于开放教育“宽进”的学员的实际水平,如何设法为他们开辟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是电大老师应尽的责任。对于《基础会计学》的教学,应当立足于现实,针对《基础会计学》的学科特点,科学地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就目前《基础会计学》多媒体一体化教材十分便于学员自学的特点来看,如果教师将少而精、系统而又适用的知识融入《基础会计学》教学实践,可为大量的学员在短时间内创设自主学习的起码条件,从而扩大《基础会计学》的适用群体,有效地避免生源流失。

三、对《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思考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能力培养”为中心教学模式

结合电大《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提高学员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心理素质、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电大教育应重视学员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电大老师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那种妨碍学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不要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员。

1.利用“学识层次分类法”,确立能力考核评价导向。课程考核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员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员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员独立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员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学识层次分类法”主要根据认知进行分类。而且这种方法仍被广泛地用来指导如何改进教学。学识层次分类法由于认知意味着获得、储存知识和开发智力,掌握与某学科有关的知识主要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因而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该方法将认知行为分为以下六个层次:①理解;②应用;③知晓;④分析;⑤综合;⑥评价。根据认知行为的六个层次,在教学设计时涉及的两个方面分别是教学内容和学识层次。这个方格可以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包括学识层次和教学内容间的平衡、以及不同学识层次的分配等。通过教学实践操作,学员不仅在教学中掌握了账务处理的方法,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会计准则,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2.教学辅导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电大开放教育学员大部分为业余学习,要想在有限的教学辅导课时里,使学员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又不增加学员的负担,就必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对丰富的材料进行去繁就简,把最有价值、最精华的内容传授给学员,做到“厚积薄发”、“画龙点睛”。同时注意把课堂教学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能力的训练,着重分析解题的思路以及探索专业实践操作,让学员思考、讨论,最后再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和规律。使学员掌握“看现象,找规律,抓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对一些章节内容则少讲或不讲,让学员自学和阅读。

(二)注重学员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基础会计学》课程必须贯彻专业系统性、应用性原则,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对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加深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辅导模式,侧重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根据《基础会计学》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员将来就业岗位时的要求,把学员分成若干组,每一组负责对财务部门的某一个岗位的业务范围、岗位特点、流程以及内控制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辅导,小组成员的工作由每一小组组长来分工协调,调查可以采取走访、互联网、电话等多种形式,最后形成书面报告。这种辅导与小组学习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员的学习个性能力得到极大发挥和张扬,真正形成“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辅导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还应采取口试、实验、参与实操、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员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员。侧重学员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辅导中,突出学员收敛思维的同时,注重学员的发散思维培养,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答案。

2.根据专业胜任能力,选择教学内容。基础会计学对于学员来讲,是一门极为抽象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员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才能理解知识要点。在教学时,应本着“先易后难、先原理后实务、先基础后专业、先核算后分析”的原则进行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员感受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会计如何为企业的分析、管理和决策服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在教学中加入大量鲜活而贴切的事例,力求讲课深入浅出,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做出区分,大量陈述性的知识少讲或是不讲,而侧重去展现思考的程序,讲授程序性知识。

3.注重会计案例的使用,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具体形象。在教学中应注重会计案例的使用,培养学员主动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帮助学员成为决策者,这种思想贯穿教学的始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一些企业的实例,模拟了现实环境,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学员感觉到,学习会计并不枯燥,会计活动就在我们的周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讲解和练习题中还引用了一些真实公司的数据资料,这些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公司名称可以使课程更加生动,并且能更方便地说明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4. 注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统合。适当和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保证教育成功的基础,不适当和不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能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甚至会导致教育的失败。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原则应是:一要结合专业教育的特点,二要结合教学内容,三要结合教学对象,四要结合教学目的。笔者认为,多样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想发挥其功效,关键在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统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统合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所选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范围,还要熟知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程序和所需的约束条件。基础会计学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包括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五讲教学法)、实验法、案例法和讨论法、自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其中讲授法具有系统性、条理性、重点性、信息量大、启发性强等特点,适合集中讲述大量重点、难点问题;讨论法具有主体性、发散性、探究性的特点,适合学习争议性较大的知识点;自学指导法具有独立性、广泛性与经典性,适合应用于学员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总而言之,在批判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条件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中加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在电大教学中越来越广泛。在会计学的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教学,特别是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可以把教师从简单、重复的教学环节当中解放出来。如利用PowerPoint软件设计《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电子教案,不仅在设计方面更加灵活,而且在文字及图表的处理上更加丰富,还避免了教师在授课时低效、重复的板书过程。教师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与学员展开更加灵活的讨论,对学员进行启发式教育,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员录的被动局面。通过精心制作电子教案,选择适当的教案播放方式和节奏控制,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员思考提问,使整个授课方式交互式进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员并不满足于辅导时间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还希望在课外能与老师随时联系,以得到在学习上的帮助。为此在网上设立了课程教学论坛、E-mail答疑、电话答疑,供师生发表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随时答疑。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开拓了学员的视野,又培养了学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还加强了教与学的交流。

(四)加强专业模拟实习与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电大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了加强对学员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评价,根据中央电大《关于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统设必修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意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按阶段安排学员完成相应作业,及时对作业里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使形成性考核与自主学习、面授辅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通过《基础会计学》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够用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宫兴国.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会计之友,2008,1:68-70.

[2]程淮中.基础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罗其安.基础会计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王莉华,李士涛.基础会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第9篇:会计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软件工程(会计学) 复合型 会计信息化 人才培养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云会计等概念或名称的出现适应了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在管理学科下,目前设置有会计学(会计信息化)、审计学(审计电算化)等专业。与此同时,在大连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院校明确设有软件工程(会计学方向),该专业方向在质疑声中走过多年,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道路上创新出了一种新的模式。

二、“软件工程+会计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及隐含的问题

“软件工程+会计学”在实际教学中可趋向于两个方向的培养,即具有软件背景的会计学方向和具有会计学背景的软件工程方向,无论学生选择哪个方向,其人才培养都具备一些特点和不足。

(一)专业的新颖性

相比授予管理学位的会计学(会计信息化)专业而言,软件工程(会计学)是在工科背景下探寻出的一种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创新模式,是将软件工程技术赋予会计行业背景,使其具有了专业生命力,符合时代的要求。可以说,软件工程+背景方向培养模式的新颖性决定了该专业在目前环境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在目前环境下还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主要表现为高考报考时的“无目的填报”和就业、考研时“尴尬专业定位”。目前,软件工程(会计学)主要是授予工学学位,被认为是计算机类专业,因此报考公务员、银行、事业单位时不能填报会计岗位。但是,我们要坚信背景方向的复合培养模式具有时代先进性,适应了当前和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将迎来更大的机遇。

(二)学科复合性和交叉性

软件工程(会计学)横跨工科和管理学科,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学知识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融合了软件工程、计算机程序语言、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法律、经济等多学科知识。早在2009年,财政部就提出了要打造一支熟悉国际规则、掌握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和会计业务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的要求,而软件工程(会计学)的复合性完全符合了这个要求。

但目前在实践教学中,软件工程和会计学复合性及交叉性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1)受学分限制,复合型课程数目和学时数有限,难以深入学习;(2)计算机课程和会计学课程往往是完全独立的体系,日常教学中易呈现“两张皮、无交叉”;(3)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教师队伍薄弱;(4)目前大多数学生只是单纯地学完计算机和会计类课程,没有主动将两者有效进行结合的意识;(5)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高端有效需求还比较弱,大多数只是停留在会计软件的应用操作上。

(三)专业课程的难度性

1.课程设置的难度性。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计算机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交叉类课程,其设置难度系数较高,主要表现为:(1)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的学分相对于其他专业较多,具体表现为课程多且很多都是高学分的课程;(2)目前在高校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3)课程设置偏重于计算机类还是会计类没有准确的定位,各分一半显然效果不佳,但过分偏重一方,另一方则会较弱,以致无专业深度;(4)软件工程专业偏重于实践应用环节,往往大四一年是在外实习,从而使在校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课程设置难度大大提升,很多课程更处于很难取舍的状态。

2.课程学习的难度性。从学生的角度看,学好跨学科专业难度较大,特别是这种横跨工学和管理学两个大学科门类的专业,这是因为:(1)学习该专业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为文科生,学习离散数学、C语言、Java语言等相关计算机课程难度较大,有的无兴趣,勉强通过考试而已;(2)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课程较多,很多是高学分,这也无疑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一个学期内要吸收和消化平均十几门课程知识,难度较大。

3.学习思维的跨度性。计算机相关课程知识多属于显性知识,且结构化特征显著,而会计管理类知识多属于隐性知识,很多是需要经验的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势必会造成初学者无法适度地转化学科意识,从而增加学习的难度。

(四)课程学习的基础性

大学四年的课程中涉及计算机类和会计类的核心课程,课程量大,学分高,难度较大,但是并不是“难不可攀”。因为开设的是专业核心课和基础课,对基础知识的考核要求较高,考核难度性较大和专业深度较高的学科知识占较少比例,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完全可以顺利通过考核和很好地掌握基础性知识。而且,未来的工作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正是建立在这些基础课程之上,更深度的知识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摸索。

(五)课程学习易出现“尴尬现象”

软件工程(会计学)目标是培养出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最佳效果是培养出“强计算机、强会计”的人才,但没有学科思维跨度和因兴趣偏向,易造成“强会计、弱计算机”和“强计算机、弱会计”,最差效果是“弱会计、弱计算机”。因此,在学习中切忌只关注某一个方面,或眼高手低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在课余时间自我充电,注重专业的深度,防止这种“尴尬现象”的产生。

(六)就业前景乐观

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国际软件市场、财会管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管理、高级会计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IT行业从事软件系统分析、开发和维护等软件项目管理工作,也可在证券公司、银行、保险等公司和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领域从事软件开发、运用及会计、财务管理等工作。

(七)专业继续深造可扩展性强

软件工程(会计学)作为复合型专业,其毕业生在进行继续深造时可选择的专业面较大,包括:(1)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会计学和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其中最适合的研究方向为会计学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2)管理学科与工程学科下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3)会计专业硕士(MPACC);(4)软件工程专业下的企业信息化方向(学术和专硕皆可);(5)其他相关专业,如金融学等。

(八)应用性强

软件工程(会计学)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通过交叉性课程进行理论上的融合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地培养出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在软件的开发和设计实践中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三、优化“软件工程+会计学”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一)提升专业认知

随着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软件工程与行业背景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政府、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都应逐步达成共识:无论是从哪个学科复合而来的会计信息化毕业生,都应该可以和传统学科专业一样,在毕业时享受同等待遇的同时可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作为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专业的特殊性和复合性,应“韬光养晦、居安思危”,坚信一个理念,即复合型专业的明天是光明美好的,而走往美好明天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断推进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和深入。

(二)校企合作创建应用型特色班

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将有大部分学生从事会计软件相关工作,因此学校有必要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将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商务软件企业引进学校,走向课堂,实现“校内培训、校外实习、推荐就业”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模式。还可以仿照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大型软件工程共建会计信息化特色班,在每个学期1-2门课程由软件公司的工程师进行授课,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接轨,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会计信息化工程师。

(三)推进双学位式培养模式

鉴于本科四年制的限制,学校可采用双学位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对于那些有精力和能力的学生而言,可以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二学位,着重开设非会计核心类的其他相关课程,本着不重复设置课程的原则,在学生修得一定学时,获得相应学分的前提下授予管理学第二学位。毕业工作时,工学和管理学双学位证书势必会缓解软件工程(会计学)类似专业的尴尬局面。

(四)适时转换学科的思维模式

作为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课学习中,应学会在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中进行思维的灵活转变,对计算机学科中的结构化知识加强记忆并总结出规律,对管理学科中的非结构化知识应加强理解并与实践案例相结合。

(五)注重交叉性课程的学习

在学习计算机课程和会计学课程时,应防止“两张皮”和单一地偏向某一个方面的学习,应注重交叉性课程的学习,将计算机的思想与会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相融合。而且,在进行交叉性课程学习时,应淡化知识的简单叠加,强化知识的整合和交叉,应突出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管理知识的特色,应重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并通过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强化知识的整合。

(六)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虽然软件工程(会计学)的课程较多且难度较大,但是学科基础知识足以撑起学科的框架和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应“眼高手低”,更不应该“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而失去专业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