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徐志摩陆小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往事随风,斯人早已远去,只有秋千在摇摆。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相遇是巧合,只是两人开启了一扇错误的爱情大门。陆小曼以有夫之妇的身份如飞蛾扑火般与徐志摩陷入热恋,只因他能与她共舞,能与她在长夜里促膝谈心,能陪她打牌听戏画画,两人可谓郎才女貌,情投意合。
可以说陆小曼在遇到徐志摩之前生活得并不开心,她是那个时代受过最好教育的女子之一,连当时的大名人都曾经说过:“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可她与第一任丈夫王赓的婚姻是父母之命。于是婚后她一直过着隐瞒性情、忍泪假笑的生活。也许徐志摩的到来是场解救陆小曼的苦雨,他似天外来客,激起点点涟漪:“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可说是标准的文艺青年了。他与林徽因的故事被世人津津乐道,但却很少有人提起他与陆小曼的事。可能这件事本身并不光彩,也可能陆小曼早已被人冠上之称,不如林徽因的形象来得光艳照人。多可惜,这样一个才情横溢的女人,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而众叛亲离、受人诋毁。
在陆小曼眼里,徐志摩“那双放射神辉的眼睛照彻了我内心的肺腑,认明了我的隐痛,更用真挚的感情劝我不要再在骗人欺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毁灭前程,他那种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转换了方向,而同时也就跌入了恋爱”。于是她顶着巨大的压力选择与徐志摩在一起。但憧憬中的神仙眷侣般生活却没有到来。她习惯了大手大脚,生活向来优渥,又因身体原因吸上了那个年代的奢侈品――鸦片。但徐志摩只是一文化人,如何供得起陆小曼的生活,于是他不得不为维持生计而四处兼职,长年累月地辗转于京沪等地。
后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去世,世人将她视为罪魁祸首,甚至连徐志摩的葬礼徐家人都拒绝她参加。年仅二十九岁的她,被丧夫之痛和自责、谩骂包围着,但她默默忍受外界的非难,没有一句辩解之词。她简居素服,绝迹欢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惩罚自己曾经的任性挥霍与荒唐。她着手收集出版《徐志摩全集》,几经周折,吃尽苦头,为此耗费了毕生心血。
这份“证婚词”,便是梁启超在其爱徒、中国近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婚礼上当众讲说的。
梁启超“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6岁中举,18岁拜康有为为师并参与“”,23岁发起“公车上书”,后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兼京师图书馆馆长。身为新月诗派代表的徐志摩对梁启超极为崇敬,便在北大拜梁启超为师。
梁启超虽爱才如命,但却性格刚耿,率真诚挚,他喜欢爱徒徐志摩,但却看不惯徐志摩的私人生活。徐志摩留学英伦期间,结识了好友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徐对林一见钟情,便向发妻张幼仪递交了离婚通知书。
梁启超闻讯后,写信对徐志摩的草率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但徐志摩离意笃定,一句“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便将恩师的规劝置之脑后。 后来,因林长民父女均对徐志摩的人品“表示疑虑”,林徽因便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徐志摩随即转而追求京城有名的交际花、北京大学教授王庚的妻子陆小曼。
徐志摩经常陪陆小曼出入灯红酒绿的场合或游山玩水,一来二去,两人便产生了感情。陆为了徐而同王庚离了婚。不久,陆小曼便同徐志摩举行了婚礼。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坚决不同意儿子娶陆小曼。一是他不喜欢陆小曼,认为这样的女人品行轻薄;二是觉得儿子离婚已属大逆不道,再娶一个有夫之妇更是有辱门风。
后经、刘海粟等人斡旋,徐父才勉强同意儿子再婚。但他提出:婚礼必须由做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否则不予承认。
1926年10月3日(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上,梁启超霍然站起,宣讲了有史以来“最坦诚”、“最直率”、“最另类”的证婚词:“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朋友们私下聊天,有朋友说:我觉得陆小曼活得更潇洒,不比林徽因差。她有爱情、自由;她快乐、轻松;她提前过上了自由选择的休闲生活,不受限制,没有压力。朋友在说这些时,露出羡慕的神情,觉得陆小曼比我们这些职业妇女活得都好。
真的陆小曼活得比谁都好吗?
自由――是陆小曼追求的。当初与王庚结婚,王庚限制她外出活动,她很不高兴,因为不自由要逃出牢笼,因而离婚。和徐志摩结婚以后,徐志摩要求她读书、写作、画画,不要唱戏、跳舞、抽鸦片,她觉得徐志摩又在限制她的自由。她很不满意地对王映霞说:“志摩对我不但没有过去那么好,而且干预我的生活,叫我不要打牌,不要抽鸦片,管头管脚,我过不了这样拘束的生活。我是笼中的小鸟,我要飞,飞向郁郁苍苍的树林,自由自在。”是的,陆小曼追求自由的生活,而且是没有节制的没有限度的自由。
1931年,徐志摩到北京大学任教后,曾经写信责备陆小曼说:“你真的不知道我曾经怎样渴望和你两人并肩散一次步,或同出去吃一餐饭,或同看一次电影,也叫别人看了羡慕。但说也奇怪,我守了几年,竟然守不着一个单个的机会,你没有一天不是有约会的,我从来没有私生活过。到最近,我已然部分麻木,也不想望那种世俗幸福。”从徐志摩这些怨愤的话中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陆小曼几乎每天都要外出,每天都有约会。她外出约会的内容是:听戏、跳舞、打牌、吃饭。怪不得朋友羡慕陆小曼,陆小曼过得轻松、快乐、自由、潇洒,不用工作、赚钱、奔波,没有压力,所以朋友提出这样的问题:陆小曼与林徽因:谁过得更好?
陆小曼确实有过一阵让朋友们羡慕的自由生活,连我们现代的女性也没有她那样自由轻松的日子。既有男人为她拼命赚钱、买单,她还可以对这个男人和家庭不负责任。但是,这样的生活能长久吗?自由是有条件的,如果这自由是你创造的,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如果这自由是由别人提供和施舍的,这自由随时可能被收回。可惜的是,陆小曼一辈子都不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而是一个寄生的人。所以,她的自由,不由自己掌控,随时可能因与她依靠的人发生冲突,而失去自由。她自己也说:“我是笼中的小鸟”。一个一生没有职业,没有人生目标的女人,一个依赖他人生活的女人,当然是笼中的小鸟。与王庚结婚时,她是笼中的小鸟,王庚限制她飞出去的次数和时间,如果她飞出去的次数和时间超出了他能够接受的限度,他将不再为她买单。与徐志摩结婚以后,她被尊为“皇后”,虽然她的笼子大了许多,但如果她的自由超出了“皇帝”给出的限度,“皇帝”将不再买单。因此她的没有边际的自由,因为不是自己一手创造的,所以不可能长久。
再说,一个女人生活的好坏应有一定的标准。是不是吃喝玩乐、醉生梦死、沉沦迷醉的生活就一定幸福?事实是,吃喝玩乐、醉生梦死、沉沦迷醉正是生活没有目标和无聊的标志。陆小曼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生活?是因为她没有其他的生活目标。一个有才智,而没有生活目标,又在两性中极受欢迎的人,容易滑入这种依靠社交造成的热闹假象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被需要和价值。
陆小曼的求学和学画都是名媛身份的一种表示,是增加自身“价值”的一种手段。并不指向一定的人生目标。
而林徽因则不同。林徽因从小被教育要有改造社会的理想。18岁随父亲从英国回来后就确立了自己的终身职业――建筑师。终身为追求做一个著名的建筑学家孜孜奋斗,她一生都为这个人生目标做准备、去追求。她去美国深造,她游览世界各地,回国后去东北大学任教,组建东北大学建筑系,她从事各种设计,她到各地做古建筑调查与维修,她写作、研究,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接受国徽和人民纪念碑的设计,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做一个建筑学家的目标。
林徽因有自己的职业、事业、人生目标,有追求、理想、志向,而且有能力、有信心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人的一生才是充满幸福感的一生。
关键词:徐志摩;爱情诗;意象;情感
徐志摩诗歌中对爱情的追求让人感动中敬佩,他的爱情诗歌玲琅满目、优点很多,尤其在选择典型意象折射情感方面独树一帜,可圈可点,这种独特的意象选择让其爱情诗歌更朦胧,更有意义,更高妙地表达自己的隐秘的心绪。
一、用墙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追求
徐志摩曾经用墙这个意象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起造一座墙》是徐志摩对爱情的追求誓言,所追求的是陆小曼,诗歌中徐志摩用墙这个意象来代表两个人的感情,这堵墙如钢似铁,能抵挡外来的干扰。用蕉衣这个意象代表爱情,来包裹着心,不仅与平常人一样爱的真,还比一般人爱的更加炽烈。芭蕉树是有心的,没有了心的芭蕉就会枯萎,对于诗人来说,爱情是生活必需品,而不是调剂品。
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
在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
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
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
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
――《起造一座墙》节选
在半封建社会,追求一个有夫之妇,是被整个社会唾弃的,但徐志摩坚信真爱无罪。他遭受了诸多的磨难,仍旧高擎着真爱的大旗。诗人在这首诗里展现了他的大无畏的爱情精神,为了爱披荆斩棘,为了爱冲出牢笼,诗人在现实中的爱情也确实经历了许多的牵绊,受到了许多折磨,在没有爱情土壤的情况下,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二、用雪花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礼赞
徐志摩用雪花来对爱情进行崇高的礼赞。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随着接触的日益着增多,感情也逐渐加深,最后陷入了爱恋的漩涡,浪漫的徐志摩为陆小曼写下诗歌。在这甜蜜的爱情滋润下,徐志摩往日诗歌里的忧愁和伤心都被明快的色彩取代,1924年的《雪花的快乐》就是其代表作。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融,消融,消融――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乐》节选
在这首诗里有着丰富的想象,徐志摩把自己比作一朵小雪花,在空中飞舞,在空中不停地飞着,就像恋爱一样眩晕和热烈,诗人在诗歌中再三强调自己飞的方向,雪花多情,但不随风而舞,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它避开了幽谷,避开了山麓,也避开了荒街。这首诗里充满了爱和自由、快乐。柔波,朱砂,都是美好的,让人心驰神往,不能自已,恋人相会,如同神仙眷侣,一切都是那么都是美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徐志摩用典型的意象把难以言说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爱情与意象都有了高洁的品质,雪花代表着纯洁,爱情代表着美好,用雪花的意象表达出爱情实现的欢乐。这是心灵的花火,是明丽的灵性。
三、用新墓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忧伤
1923年,林徽音不辞而别回国,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希望破灭,写下《希望的埋葬》来诉说自己难以言表的忧伤。
我唱一支惨淡的歌,
与秋林的秋声相和;
滴滴凉露似的清泪,
洒遍了清冷的新墓!
我手抱你冷残的衣裳,
凄怀你生前的经过――
一遭不幸的爱母
回想一场抚养的辛苦。
我又舍不得将你埋葬,
希望,我的生命与光明!
像那个情疯了的公主,
紧搂住她爱人的冷尸!
――《希望的埋葬》节选
徐志摩万分难过,用新墓、冷尸等意象发出哀哀切切的断肠之音。希望是如此的渺茫,结局使他悲痛莫名,他舍不得林徽因,但林徽因是如此绝情,他们的爱情变成了尸体,只能被埋葬。
四、用风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迷茫
徐志摩用风的意象来折射自己对爱情的迷茫。《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写出徐志摩的迷茫,徐志摩而对自己历经艰辛追求的理想爱情,到头来带给自己却是无尽的伤痛,他迷茫了。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节选
这首诗歌里,徐志摩用风、梦等意象诉说着自己内心的呜咽,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情绪,完全是个人感情生活的投影。妻子的日益堕落,流言蜚语漫天,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内心的苦痛浓的可以凝成水了,心碎成了雨点。
徐志摩的爱情诗主要是写给林徽因和陆小曼的,给林徽因的以追求和失恋为主,给陆小曼的有追求有热恋也有伤心。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徐志摩的情感是不同的,这些情感特征借由一些典型意象折射,他的爱情诗歌情感像天上星,时而明亮眨眼,时而隐秘无踪,如果要了解徐志摩的爱情诗特点,用意象来切入,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方法,用意象做指南针探究它们的象征意义,可以得见徐志摩在爱情诗歌方面投入的思绪和情感特点。
参考文献:
诗人有诗人的浪漫与自由,徐志摩反对旧式婚娴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如汹涌浪涛中的一叶扁舟,缺乏艨艟的沉稳与踏实。他为了“自由恋爱”的观点,轻率地丢掉了丈夫的职责,逃避婚娴带来的责任。风花雪月之后,冰雪消融水流尽,烟消云散终无影。几场恋爱都在纠缠萦绕中结束,留下的,只是空虚和彷徨。作为诗人,他轻狂。
至文末,我不禁臆想,若徐志摩不把传统婚姻的怨气发泄到张幼仪的身上,而是既来之则安之,夫妻俩好好儿生活,是否也会日久生情呢?很多事,别人强加给你,一时确实难以接受。但如果你真正沉下心,认真对待时,就如同品茶一般,会从苦涩中品出丝丝的清甜。
我不知道什么是浪漫。是风花雪月的数段恋爱史,还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然,我们不能全怪隆徐志摩。他是诗人。纵观古今,有几位诗人不风流、不多情、不浪漫呢?他们是理想和美好的追随者,自然不得不放下沉重的责任和负担。因此,我们也不能过多地求全责备。
文末,作者说,“小脚”不光指“三寸金莲”,还包括整套循规蹈矩、克己复礼的传统观念。窃以为稍有不妥。小脚,又何尝不是指在日趋开放与自由的年代,张幼仪始终小心翼翼坚守着的传统中国人认真负责、踏实行事的原则呢?这,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
零落成泥碾作尘。张幼仪的爱情之花凋落了,在陆小曼、林徽因爱情芬芳的浓郁侵袭中化为尘土,鲜为人知,但那清香如故,馥郁至今。
佳作点评
曹子桓有谓“文以气为主”,甚为高妙。以此衡文,此篇蕴藉多味,少有偏锋,柔缓中藏有自家识见,是温雅多思之读书人文章。
浮世嘈嘈,多好轻薄,慈悲深刻之论往往乏人问津。徐张之事,浮薄者多以文人韵事视之。寻常论述之中,多有林徽因、陆小曼抢镜,张氏向隅之味,鲜有慈悲持平之论。作者能不随俗流,怀着一颗同情之心,来重翻旧案,为张氏,可谓有见识。只是,若细思徐志摩之同代墨客,不禁为难:鲁迅、许广平之属,、江冬秀之伦,又当如何?只可掩卷而叹罢了。
张幼仪生于1900年,与冰心、凌叔华同龄,她12岁入读江苏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5岁时听从父母安排,辍学待嫁。1915年,引领学生们革新求变的《青年杂志》刚刚刊行;1915年,被青年人奉为偶像的娜拉尚未登台;1915年,公立女校仍尚待普及,此时,对于任何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女而言,父母的决定就是她们的选择。可以想象,如果张幼仪生在冰心那样开明新潮的家庭,或者张幼仪有着萧红那样尖锐固执的个性,相信她也会成为民国的一代才女,无奈,假设终究是假设。
徐志摩是四哥张公权为她选择的夫婿。据说张公权在担任浙江都督秘书时曾到杭州府中视察,发现一个学生的作文不仅文风酷似梁启超,而且书法也透出不凡的才气,又探得该生出自硖石名门望族,便托人说了这门亲事。张家亦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两家联姻可谓门当户对。然而,几年后,新青年们为追求个性和自由而倡导“自由恋爱”,徐志摩身体力行,向张幼仪提出离婚。
许多年后,面对自己失败的旧式婚姻,张幼仪仍然坚持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青年人可靠的婚姻选择。在儿子长大成人后,她同样依照传统的方式来选择儿媳。在她看来,只有时刻惦记儿女福祉的父母双亲才会为儿女选择家世、门楣、声望、性情都相当的伴侣,而“自由恋爱”中的青年人往往会失去理智,也难免将婚姻的责任义务抛诸脑后。换言之,她信任父母的选择,认可“门当户对”才是双方婚姻美满的前提。不过她也尊重儿子的意见,在选定准儿媳后主动安排年轻人见面,给他们互相认识的机会。确认儿子没意见,才着手安排准儿媳修习一些课程,让小夫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求新求变的新青年徐志摩要通过“恋爱至上”获得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循规蹈矩的旧式妻子张幼仪看到的却是婚姻中的责任和义务。嫁入徐家,便首先是徐家的媳妇,所以她像所有受过良好家教的媳妇一样,每日晨昏定省,节制自律,敬上怜下。张幼仪是个标准的好媳妇,即便在离婚后也视徐家二老如同自己的双亲。旅欧期间,尚未完成学业的她应徐家要求回国,只是为了向二老证明自己已经离婚,而且同意陆小曼嫁入徐家;二老和陆小曼处不来,跟着张幼仪北上南下,张幼仪上下都打点得周到得体,既不让徐志摩尴尬,又不让老人为难;徐老太太过世时,徐家没人能操办丧礼,又是她让老人走得平静体面;徐志摩和徐老太爷先后过世,还是她继续供养陆小曼,直到陆有了新的生活依靠。
在婚姻关系中,张幼仪首先看重的也是双方的责任,她觉得包办婚姻并不表示夫妻间没有爱情,双方在互尽义务的同时会日久生情。无奈,徐志摩并不这么认为。求新求变的徐志摩碍于父母之命接受了这段婚姻,却将怨气转移到张幼仪身上,他始终认为她是“乡下土包子”,看她的眼神总是掠过她的头顶飘向远方。他从一开始就杜绝了双方成为心意相通的夫妻的可能。徐志摩婚后不久便出洋留学,两年后张幼仪也留下了两岁的幼子远赴英伦与丈夫汇合。然而异国他乡的二人世界并没有增进两人的感情,反而映衬出诗人的冷酷和自私。在朋友面前,徐风度翩翩、生机勃勃,面对自己的妻子,则沉默寡言、忧郁冷漠。张幼仪再次怀孕,徐志摩坚持让她堕胎,并且丢下她不告而别。张幼仪在二哥张君励的帮助下辗转德国生下次子,这段时间徐志摩一直没有出现,只是寄来一封正式的离婚信函。这封信函只字未提幼子的教育、父母的养老、以及妻儿日后的生计,只是一串串冠冕堂皇的口号:“无爱之婚姻无可忍,自由之偿还自由,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
张幼仪一直信赖这桩婚姻,也敬重徐志摩,这并非因他是才子诗人,而是因为他是兄长为自己挑选的夫婿。即便徐对她不理不睬、甚至无情地坚持要她去堕胎,她都尊重他为丈夫而听从他的安排。但张幼仪并非一味地逆来顺受,她有自己的家庭观。当徐志摩丢下怀孕的妻子不告而别,逃避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时,她骨子里的倔强和自尊也让她很快在离婚书上签了字。对于一个不尽义务的丈夫、不履行责任的父亲、不孝顺的儿子,当然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
当然,同意离婚并带着幼子独自在德国生活并不意味着她因此成了一个新潮人物,她的想法和处事态度依然非常传统。张幼仪尤重“母职”,这与受过西学教育的陈衡哲、冰心在观念上十分相近。在德国时,曾有人向她示好,但是她认为在没有善尽母职之前不应改嫁他人。1953年,张幼仪下嫁在香港行医的苏纪之,再婚前她依照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征求了兄长和儿子的意见。早已在美国学成的儿子手书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儿子的理解和体谅足以让张幼仪欣慰。
张幼仪在处理家庭事务时非常传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只能主内不能主外。她在经营自己的事业方面精明能干,处处表现不俗。定居上海后,她先在东吴大学教了一段时间德文,随后又受聘上海女子银行副总裁,同时还在南京东路经营一家名为“云裳”的服装行。当时张公权任中国银行副总裁,并主持上海各国银行事务,张幼仪管理的这家银行主要是帮助上海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做一些相对稳妥的投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她人头熟,又可以利用四哥的关系,因而给银行带来信誉保证。至于“云裳”服装行,是她八弟张禹九和几个朋友投资的产业,徐志摩也有一些股份。这家店铺集成衣和订做于一身,常常以别致的设计吸引顾客。由于良好的人缘和人脉,许多人都来捧场。张幼仪很有经营头脑,在股市上赚了不少钱,徐老太爷后来也几乎将所有产业都交给她打理。在战争年代,张幼仪的生活也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反而通过囤积军装染料赚了很多钱。
张爱玲为出版小说《传奇》,着奇装异服去印刷所校稿样,使整个印刷所的工人停了产。张很得意,对跟她聊天的女工说:“要想让人家在那么多人里只注意你一个,就得去找你祖母的衣服来穿。”女工不解,问:“穿祖母的衣服,不是穿寿衣一样了吗?”张说:“那有什么关系,别致就行。”
陆小曼自幼过惯了挥金如土的生活,与徐志摩结婚后积习难改,一个月要花去洋银五六百元。如此庞大的数字,一介文人徐志摩自然承受不了,只得在南京、上海各大学兼课,并拼命写稿,以贴补家用。然而杯水车薪,其所得仍不能跟上陆小曼的消费速度。
陆小曼同徐志摩结婚后,怕他移情别恋,就对徐说:“志摩!你不能拿辜先生茶壶的比喻来做借口,你要知道,你不是我的茶壶,乃是我的牙刷,茶壶可以公开用的,牙刷是不能公开用的!”但是陆很快就出轨了。(注:辜鸿铭主张多妻,即一个茶壶可配上几个茶杯)
吕碧城在12岁时写了一首词:“绿蚁浮春,玉龙回雪,谁识隐娘微旨?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把无限时恨,都消樽里。君未知?是天生粉荆脂聂,试凌波微步,寒生易水。浸把木兰花,谈认作等闲红紫。辽海功名,恨不到青闺儿女,剩一腔豪兴,写人丹青闲寄。”“诗论大家”樊增祥看后惊叹不已,断不敢相信“夜雨谈兵,春风说剑”的辞章竟出自一个小女孩之手!
1923年秋天,石评梅接到高君宇的一封来信,信中夹着一片心形的红叶,红叶上题着两句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此时的石评梅依旧沉溺在与吴天放的过往纠结中,考虑再三,遂在红叶背面回了一行字:“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石评梅曾为情所困,她在日记中写道:“情感是个魔鬼,谁要落在他的手中,谁便立刻成了他的俘虏。”在诗中写道:“心头的酸泪逆流着,喉头的荆棘横鲠着,在人前,都化作了轻浅的微笑。”高君宇有次问身边的石评梅:“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哪里?”石评梅说:“就是我站着的这地方。”
陈衡哲给写信称先生,回信说:“你若‘先生’我,我也‘先生’你。不如两免了,省得多少事。”陈女士回曰:“所谓‘先生’者,‘密斯特’云也。不称你‘先生’,又称你什么?不过若照了,名从主人理,我亦不应该,勉强‘先生’你。但我亦不该,就呼你大名。还请寄信人,下次寄信时,申明要何称。”回:“先生好辩才,驳我使我有口不能开。仔细想起来,呼牛呼马,阿猫阿狗,有何分别哉?我戏言,本不该。下次写信,请你不用再疑猜,随你称什么,我答应响如雷,决不再驳回。”
康梁一起变法,曾亲如兄弟,但康梁的性情又差别很大,康有为多少有些趋炎附势,喜欢到处捧场,梁启超则疾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
军阀吴佩孚过50大寿,给康梁都发了请帖,梁启超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拒不捧场;康有为不仅亲往捧场祝寿,而且绞尽脑汁,送上贺联:
“百岁功名才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极尽吹捧之能事。
虽得了吴佩孚的欢心,被敬为座上嘉宾,却为时人轻之,梁启超也羞于与康为伍。
梁启超的不捧场,还表现在他在徐志摩、陆小曼的婚礼上的那一番“不近人情”的讲话中,人家敬他是名人泰斗,请他主持婚礼,本想借他盛名以振声威,没想到他劈头盖脸竟是这样一番教训:“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虽没梁启超脾气大,但也是个有原则的人,决不轻易给人捧场。
学者谢楚桢写了一本《白话诗研究集》,找到老同学,希望他能过过目,帮忙说几句好话。读完,认为这本书写得太差劲,根本没有出版的必要。但后来,《白话诗研究集》还是出版了。谢又来找,请他在报纸上介绍一下这本书,再次拒绝了。没办法,谢楚桢自己在报纸上登了个广告,并拉来沈兼士等名人,写了一大堆动听的话。对此很不屑,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
“我生平对于社会滥用名字的行为,最为痛恨。社会既肯信任我们的话,我们应该因此更尊重社会的信任,绝不该滥用我们的名字替滑头医生上匾,替烂污书籍作序题笺,替无赖少年作辩护。”
初唐诗人王勃的不捧场,更是传为佳话。滕王阁修好了,要找高人写序纪念,这可是个出名的好机会。当地最高长官阎都督要给自己女婿长脸,把此机会留给了自家姑爷,大家也都是来捧场的。会场热热闹闹,人声鼎沸,就等着阎家东床出来献艺作秀,偏是心高气傲的王勃不捧场,凭着满腹才华,奋笔疾书,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试想,如果王勃也随大流一起捧场,只喝闷酒,不发异见,我们岂不是会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失之交臂吗,那该是如何的惋惜啊!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知何故,每次赴京参加书画拍卖,都怀着同样的心情。往来奔波了十几年,总喜欢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一是不敢叨扰京中的朋友,二是囊中羞涩,文人玩赏的小襟意识愈来愈顶不住飞涨的拍卖行情。浅尝辄止,偶尔也只带走几张尺牍之类的小纸片,基本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年前,当翻开快递公司送来那本嘉德四季拍卖的古籍善本图录,仍禁不住怦然心动,那是我渴望已久的徐志摩手札,小小几页笺纸,短短两百余字,写得疏密有致,读来文采斐然、字字珠玑。原本抱着“曾经我眼即我有”的信条早已烟消云散,再看估价则五万起拍,顿生染心,终于忍不住再次踏上征程。
我已身陷其中,无法自拔,横竖要了这件价格不菲的志摩书简,一槌下来,竟然四十五万!如此心仪之物或许可遇而不可求,价昂价廉倒要看运气,活该你喜欢!
陶太太:
别来忽已两匝月,时光真快。蜜饯的日子更飞得快,早想奉书总是懒惰。小曼又病目不能写字,故京友处竞未通一字,想已遭怪不少,你们一家小好吗?小芳久久不见,最念。能写信来甚慰,孟和近况何似,乡居完全闭塞现代,久不见,无从知朋辈功力如何?
南方天冷未可轻视,前晚西风如虎,微霰满庭,小曼冻得像刺猬,一步不能移动,幸有壁炉小火慰情,聊胜无。北京花窖中红梅想已艳放,北海溜冰或已开始,大好阳光今年没我们的分,怅极!
北新李小峰曾函来嘱转求《玛丽》译本,如无特别困难,何妨即交付排印,此番必不致白叨也。学术讲演竞成事,孟和功不浅,《赣第德》已译完,想试写小说,令弟曾在京否?希代道念。
志摩敬候 曼附
初六日
收信人是陶太太,是陶孟和夫人沈性仁,民国名媛、嘉兴沈氏三姐妹中的老二。早岁赴日本长崎留学,后入北京女高师,1917年与北大教授、社会学家陶孟和结婚。五四期间,她把外国话剧《少奶奶的扇子》译成白话语体《遗扇记》在《新青年》上发表,一度搬上舞台演出。1925年翻译房龙的《人类的故事》,曾在国内掀起过“房龙热”,此后她还与徐志摩合作翻译了《玛丽・玛丽》,引起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特别受到好友林徽因等人的激赏,哲学家金岳霖戏赠一联:“性如竹影疏中日,仁是兰香静处风”,足见其才貌倾倒一时。抗战军兴,沈性仁随陶孟和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战乱与困苦使她的身体受到极度耗损,生命之舟在劫难途中倾覆,1943年3月年仅48岁的沈性仁遗下三女一子,撒手人寰。
注:陶孟和,原名陶履恭,浙江绍兴人。曾留学英国,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历任北大教授、文学院院长等职,建国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赣第德》为伏尔泰名著,徐志摩译,1927年6月由李小峰主持的北新书局出版。
令弟即沈性仁三弟沈怡,抗战后任南京市长,联合国远东防洪局长。去台后曾任“交通部长”、“驻巴西大使”等职。
惦记着今年1月16日是徐志摩诞辰115周年的纪念日,总想写点什么,也不知写什么好,没想到正好翻着志摩的一封书简,此信写于1927年2月7日,从内容看像是志摩婚后发出的第一封信,显然重要,不然也不会花大价钱买回来。不难看出,其笔底温情间夹杂着几丝愁绪,曼摩恋爱胜利后的喜悦消失殆尽,字里行间不免留恋与京中挚友相处的快乐时光,案头一册志摩日记,检之《眉轩琐语》恰好印证这段时期志摩的几许落寞与惆怅,不妨拈录数句,权作一番稽考吧。
1926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九)
蜜月已经过去,此后是做人家的日子了。回家去没有别的希冀,除了清闲,译书来还债是第一件事。
至于我的译书工作我也不奢望,每天只想出产三千字左右,只要有恒,三两月下来一定很可观的。
按:志摩始译伏尔泰《赣第德》约四个月译竞。
1927年1月51日(农历十二月:寸八)
再过三天是新年,生活有更新的希望不?
1927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一)
愿新的希望,跟着新的年产生,愿旧的烦闷跟着旧的年死去。
《新月》决定办,曼的身体最叫我愁。一天二十四时,她没有小半天完全舒服,我没有小半天完全定心。
给我勇气,给我力量,天!
1927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六)
乍起怕冷贪懒,东偎西靠,被小曼逼下楼来,穿大皮袍,戴德生有耳大毛帽,一手托腮,勉强提笔,笔重千钧,新年如此,亦苦矣哉。
按:此即是复“陶太太信”之时耶?不得而知!惟信所署日期即是当日。
爱的出发点不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厌恶的出发点,也不一定是身体,但厌恶到了身体也就到了顶点。
最容易最难化的是一样东西――女人的心。
今年我要出一本文集一本诗集一本小说两篇戏剧。
按:合信中所述“《赣第德》已译完,想试写小说。”
1927年5月11日(农历二月初八)
闷极了,喝了三杯白兰地,昨翻哈代的对句,现在想译他的《瞎了眼的马》,老头难得让他的思想往光亮处转,如在这首诗里。
天是在沉闷中过的,到哪儿都觉得无聊,冷,
读到这里,恍似隔雾观花,一鳞半爪的文字不时渗出片片愁云,隐隐的有些无奈,我感同身受,心情也变得怅惘起来。谁会相信,新婚伊始,刚刚才过了两三个月,偏偏有了这番言语,大概小曼定是做不来居家太太、曼摩也断断成不了柴米夫妻的吧。爱情与生活的矛盾就此产生。
青年时代,崇拜过徐志摩,认真读过他的诗集,还曾摘取其令人心醉的经典语录,抄来博取恋人的芳心,三十以后几乎搜罗了他的全部著述,更是萌生邂逅志摩手泽的奢望,志摩情结源自乡贤陆小曼,而坊间大都视小曼为红颜祸水,仿佛志摩的罹难,全是小曼所累,那年他才34岁,是天妒英才呢?还是志摩心中时刻放不下京中的林徽因呢!我无言以对。
今春多雨,申城依然淅沥下个不停,我独自踱进书房,向隅兀坐,心好像也没有暖起来的希望,蓦地又想起一件说来可笑、常被人嗤笑奚落的伤心事来。
十几年前,我有一帧曾在陆小曼卧室挂过的志摩相片,据小曼表妹吴锦回忆:小曼不止一次跟她讲过这件奇事:志摩坠机的那天中午,悬挂于客堂镶有志摩照片的镜框突然掉落下来,框摔碎了,玻璃划破了志摩的相片,小曼预感这是个不祥之兆,嘴上没说,心却跳得厉害,第二天一早,果然传来了志摩机毁人亡的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