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开发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旅游发展状况解决措施
文化旅游指的是利用旅游活动,以感受、体会、了解人类文化的内涵为基本任务的活动过程。一般指的是欣赏异域特色,传统文明,找寻文化遗迹,参与文化活动等。文化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了旅游行业大力推行的项目之一,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对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与制约。
一、我国文化旅游开发的发展状况
现今,我国文化旅游的发展情况还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需求,一些具有浓郁文化底蕴的旅游环境,因推广力度不够,仍不受人民关注。文化旅游的发展情况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牌效应相对较弱
对于当前的文化旅游项目发展来讲,其存在品牌效应较弱的问题。文化旅游项目中缺少具备国际品牌效应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从形象推广逐渐向产业推广所转变,仍过多的偏重与形象宣传,在思想理念及行为动作方面都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造成了我国当前文化旅游项目品牌效应相对较弱的情况。
(二)产业化理念相对欠缺
因为我国旅游行业长时间推行的经营管理模式为计划管理,注重对形态功能的体现,而忽略了对文化经济功能的表达,进而造成许多相关管理部门理念片面,对怎样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合理使用文化资源等问题欠缺深入思考。
(三)商品特色相对较差
我国文化建设有着浓厚的底蕴,但却无法运用旅游资源进行很好的表现,造成了人文资源同文化之间的差距。旅游行业对产品的开发及利用缺少专业性及创新性,商品的地方特点及文化特色体现不足,每一个旅游场所都没有统一的商品品牌,且质量也相对较差,所以,就为文化旅游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
(四)发展观念相对薄弱
当前,文化旅游作为一个广受关注的新兴的旅游项目,需要对发展前景及旅游景区进行细致的、专业的、系统性的、全面的规划。但现在各个旅游景点应用的规划多适用于对经济的开发及利用,没有过多的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事情。筹划的旅游路线及选购到了旅游商品特点不明,相似度较高,参与性项目较少,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旅游的基本期望。
(五)科学技术相对较少
现今,文化旅游中项目的创新性体现不足,存在着大量相似或雷同的问题。在现实旅游过程中,一些景点所进行的活动都一样,参与内容也相同,并没有将当地特有的文化进行很好的展现,旅游主题不清晰,科学技术应用少,对文化内涵没有深入讲解及开发利用。
(六)服务人员相对较差
在文化旅游项目中,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及服务人员们的整体文化素养都有待提升。当前,他们的一些思想观念及工作能力无法满足文化旅游的需求,仍停留在对客人的简单接待层面上,所以在文化旅游中,无法进行良好的文化讲解及开展服务工作。
二、我国文化旅游开发状况的解决措施
(一)向创新方向转变
当前,文化旅游项目想要长久的进行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就应向创新方向进行转变,包含对模式进行创新、管理进行创新、机制进行创新等。文化旅游在运用体制、内容表达、发展等方面仍具有很好的创新空间。部分旅游行业也正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更好的为消费者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在项目中体现创意元素
现今的文化旅游,在某些方面上看,已冲破了传统资源的拘束,可以更灵活的利用各种条件,如:资源、市场、环境等进行创造,添加创意的元素。商品体现创意也必将是未来旅游项目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创意文化旅游就是指将文化旅游作为原始基础,添加创意商品及创意元素。文化是创业的根本,创意是文化的升华。文化为创意提供基本的素材,创意将文化更好的进行展示。二者相互辅助,没有文化,创意会略显枯燥,很难实现;没有创意,文化旅游将失去灵动力。利用文化及创意的融合,可以更好的帮助旅游行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整体发展,同时,更好的为消费者提供全面服务。
(三)以科学技术作为发展根本
当前科学技术为旅游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及更全面的观念,同时促进了一种新形势文化的形成。科学技术在文化旅游中实行的深度及广度也同步提高,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发展成一系列科技型旅游行业、科技型旅游城市、科技型旅游景点、科技型旅游部门等。当前高水平的科学技术被广泛使用在旅游行业的节目表演中,对演出形式的创新有着推进的作用,提高了节目的创意质量。旅游科学技术在表演中不断的施行,就会使游客更全面的感受文化内涵,同时也增强了相关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
(四)将延展型消费作为主导经济收益
在当前文化旅游项目的推行过程中,逐渐重视时空的延展性,利用时空的拓展来延伸旅游人员的消费。从经济方面看来,延展消费时间,必然可以增进经济收益,从文化角度看,延展消费时间,可以更好的感受地域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旅游模式的“白天拍照、夜间睡觉”,更好的优化消费者的旅游时间及消费时间。文化旅游可以将传统旅游消费的12h延展为24h,在夜晚也增加相应的经济活动。夜间活动不应局限在对景点的欣赏层面上,而是转向文化底蕴更浓的书屋、风土体现明显的酒吧等交流场所,不但可以更好的同当地住民进行沟通及交流,同时可以刺激消费,增加企业收益。
(五)将旅游活动进行丰富
当前文化旅游正逐渐向休闲方面及娱乐方面进行转化。传统的旅游模式以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为轻松灵动、寓教于乐的旅游模式才更能满足市场经济及旅游人群的需求。
总结:
文化旅游不但可以更好的让人们体会旅游的乐趣,同时可以感受当地文化的内涵及风土人情。文化旅游的发展是经验的总结,伴随着市场经济及经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久的未来,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企业之一。因此,对我国文化旅游开发的发展状况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是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马慧琴,李优锋.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生产力研究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性开发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的中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有11个少数民族,西部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县城。特别是康乐乡,以美丽的康乐草原而出名。一年一度的祭鄂博仪式在此隆重举办,还有大型的民族歌舞表演、赛马比赛等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友人。极大地推动了康乐乡民族旅游业的开展。但是,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境。
一. 祭鄂博仪式的简单介绍
裕固族祭鄂博,又称“敖包”,为祭神之所。是生活在戈壁深处的裕固族牧民企盼风调雨顺,人畜兴旺,通过祭鄂博这种仪式,来祈求天地之神的保佑。
在开始举行仪式的这天清早,部落的男女老少,都要穿新衣,戴新帽,骑马者要给马备上新鞍,背上煨上藏用的柏树枝,上山者都要用一尺新白布包上青稞、酥油,带上牛奶和酒。当喇嘛念完经后,祭祀的人们就开始上山,人人都往高处望,并且都要争先恐后往高处走,意为从此不走下坡路。人们走到鄂博处,拿起木制尖头的木椽,意为箭,木杆用红绿油漆画上木纹。拿上箭后,站立等候,发出插箭令后,插箭开始,人们都把箭插上鄂博,并拿起白色石块堆在鄂博根底,人们围着鄂博转圈,把拿来的粮食倒入煨藏台,把柏香点燃,顿时鄂博周围香烟缭绕。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祭鄂博仪式开始不断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现在肃南很多地方的仪式结束后,相关的文化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年轻人便相约赛马、摔跤、赛跑,意为迎接喜种。这也是草原上开展传统民族体育活动的极好机会。
二. 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祭鄂博仪式是生活在边地的各少数民族在文化、生活、宗教等方面千年交融的一个独特风俗而被代代传承。它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蕴含着一种古老的神秘和韵律。
1.史学价值
鄂博被裕固族视为民族的保护神,祭鄂博仪式是裕固族先民原始——萨满教的一个重要仪式。祭鄂博仪式历史悠久,是裕固族远祖时期产生的,是随裕固族发展变迁而不断丰富的。裕固族先民改信佛教后,祭鄂博仪式也随之演变,成为两种信仰的有机结合。因此,祭鄂博仪式是裕固族现实生活中呈现的多样宗教交错相识的最直接的反映,既反映了裕固先民对日、月、雷、电和天的原始崇拜思想,也反映了由信仰萨满教向信仰藏传佛教的演变痕迹,对研究裕固族形成发展历史,研究西部民族文化交流,尤其是宗教文化的交流融合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2.经济价值
祭鄂博仪式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业重要资源。在民族旅游开发中,裕固族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特性和良好的观念、宗教文学、艺术等,势必能够发扬光大。裕固族的建筑、服饰、饮食、生活方式等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到此观光,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所以,民族文化的开发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三.民族文化的现状
在对祭鄂博仪式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年轻人的参与度很低,祭鄂博的参与者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几乎没有。而在祭祀后的娱乐活动赛马、摔跤、赛跑和歌舞表演中年轻人居多。在被访谈者中,有些年轻人因为从小在外接受教育,对传统的祭鄂博仪式了解甚少,作为本民族的人,却也只是以观光者的身份到此。
而且,肃南县的101个村落中只有极少部分村落有祭鄂博习俗,而且越来越简便化,传承人也呈现老龄化,有的甚至无人愿意传承。以前裕固民族地处穷僻地区,与外界交往少,生活相对封闭,独特的民族文化得以较完整的保存下来。但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异族异地文化异族人才的引入,还有教育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会造成该民族文化有可能被淡化、同化甚至消亡,特别是民族的建筑、服饰、发型、饮食、节日、生活方式等汉化现象严重。而且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人为制造的垃圾会污染草原的环境。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全面推进,肃南县各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已经做出了充分的工作,其贡献有:(1)各乡村投入一定资金,在祭鄂博时组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其不断丰富、健康发展;(2)为保护裕固族祭鄂博的习俗,当地政府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其发展历史沿革及研究价值等;(3)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和数字化处理,并出版相关光盘、书籍等;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使其在保护的基础上得以延续和传承;(4)目前已经开始建立集抢救、挖掘、保护、研究、培训、传承为一体的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村,创建以开发裕固族祭鄂博等传统文化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公司,大力提倡和开展裕固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并定期举办相关展览、交流、论坛等活动。
四. 结论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保护和开发是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所在。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所有者是民族文化最根本的保护主体。对于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一定要符合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做到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一方面,在开发中进行保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族文化,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民族文化,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就会中断。因此,要保证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世世代代的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在保护中合理开发。通过多种形式把民族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虽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不能因此而拒绝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业。保护并非保守,裕固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要想世代延续,发扬发展,必须不断传播。
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是民族旅游开发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面对本族文化的汉化和传承困难的境况,有关部门要非常重视,让当地民众加入到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任务中。尤其是对年轻人的教化,家庭和学校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充分让年轻人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民族旅游业的开发中,保证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是与一定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生计体制、社会组织及价值观念因素有关的。如果不重视它的自然生态,文化与其他因素不能很好的共存。而且祭鄂博仪式的核心理念是自然崇拜,保证风调雨顺、人畜兴旺,裕固族特别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所有的参与者都要尊重当地的习俗,遵从民族制度规范,积极保护自然环境。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之现代化。也就是说,在物欲充塞的社会生活中,整个价值体系是理性的。人作为社会中最活跃的因素,文化观念是人的灵魂,支配着人的行为和一切价值取向。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在母体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综合,保留它的个性和特征。最后,民族文化是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的重要因素,且作为维护社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机制,更要在理性准则的基础上发挥其力量。(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华夏出版社
关键词:多元文化;凉山;体育旅游;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48 -03
21世纪是休闲体育的时代,人们不仅仅只满足传统的旅游、休闲方式,慢慢地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向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方式转变,更加注重自我参与、自我感受、自我超越的方式发展,这种方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体育旅游。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些未来学家对未来的预言认为,娱乐和旅游业将成为人类新的发展浪潮。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州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众多的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凉山体育旅游资源对带动凉山州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开发凉山体育旅游资源为游客实现自主参与原生态、人文特色、提高旅游档次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多元文化视角合理利用及开发凉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对提高凉山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运用多元文化视角对凉山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景点、少数民族风情、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立足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先后在阿坝师范学院图书馆,通过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搜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筛选、整理,找出对本研究有用的素材以及前人研究的不足,其中,主要参考文献有孙德朝写的《凉山旅游资源开发及对策研究》、周晓梅写的《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大概三十余篇。另外,还搜索了百度,搜狗等关于凉山体育旅游的资料。这些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理论参考。
2.专家访谈法
本研究立足四川凉山地区,在体育旅游研究方面,西昌学院、阿坝师范学院很多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因为这些高校地处民族地区,经常与凉山州的学生交流,对凉山州及凉山体育旅游资源非常了解。另外,成都体育学院柳伯力教授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主编了两本关于体育旅游的专著《体育旅游导论》和《中国西部体育旅游开发――理论探讨与对策研究》,通过走访这些专家,获得研究需要的第一手资料。
3.田野调查
针对本课题研究的对象,特采用田野调查法,本人亲自去凉山体育旅游景点体验、感悟,如亲自体验彝族火把节的盛大、彝族摔跤、射箭、安宁河漂流等活动。在这期间,通过日常观察与交流,了解体育旅游的开展利用状况,取得研究需要的第一手资料。
4.逻辑分析法
运用多元文化视角,采用人类学、历史学、哲学的学科理论,运用归纳、总结、类比等逻辑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四川凉山体育旅游资源特点
四川凉山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特点显著,归结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民族性特点鲜明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的“三州”之一,幅员辽阔,辖17个县市,人口众多,其中彝族182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有彝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皆有不同,形成了很多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我们在开发凉山体育旅游资源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其民族特点,做到区别对待,做到独一无二,打造出富有凉山体育旅游特色的旅游品牌,突出民族特色,如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藏族新年等活动来吸引游客。
2.地域性特点显著
凉山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地势落差大,为喀斯特地貌,民族种类多,风土民情差别大,素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差异。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再加上要和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地域差异性很显著。我们在开发凉山体育旅游资源的同时,要立足本地资源特色,突出地方特点!
3.功能性齐全
凉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并且体育旅游资源功能齐全,一方面它把体育健身与娱乐相结合,让人们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既参与了健身也获得了愉悦。另一方面,很多民族体育旅游项目简单易学,更加吸引游客。
(二)四川凉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1.凉山体育旅游气候条件
气候指的是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气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体育旅游的效益,大部分的体育旅游都要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另外,气候通过降雨、土壤等因素,形成一定的自然地貌景观。适宜的气候使旅游者心情舒爽,愿意去尝试、去消费,反之,游客则不愿意参与消费。凉山冬暖夏凉,全州每年平均气温16℃,最热的7月份,日平均气温为23℃,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9.3℃,凉山州府西昌,气候条件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落,冬暖夏凉四时春”之美誉,另外,西昌风清月高,被誉为“月亮之城”。凉山具备四川少见的旅游气候条件,对调节四川旅游淡旺季具有重要的意义。
2.凉山自然生态旅游景观
凉山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山川、河流、森林等,这些自然资源都为体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凉山地区主要的自然生态景观:盐源高山峡谷风光、盐源宝清森林公园岩洞、盐源公母山、冕宁白玉林、喜德小山、金沙金河谷、西昌邛海湿地公园、龙眼井、木里菩萨洞、越西金马山、树河天生桥、德昌群英沟峡谷、冕宁麻哈渡出水洞、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螺髻山自然保护区、安宁河谷的阳光、沪沽湖的日出、金沙夜月等。
3.凉山地区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资源一般指的是人们创造的文明古迹、风俗习惯。凉山西昌有卫星发射基地、彝族风土民情、甘洛藏族苯教文化、盐源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文化以及各地的古城、古文化遗址。
4.凉山地区特色体育旅游项目
凉山地区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很多,譬如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斗牛、赛马、彝族摔跤、射箭、斗鸡、斗羊、水枪、秋千、投掷石头等,另外还有邛海水上运动项目、安宁河激情漂流项目。
(三)凉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于全国其他省份,四川省GDP的增长相对较慢,人均收入偏低,更不用说凉山等贫困地区了。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丰富的物质资源作为基础,而相对落后的经济严重阻碍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凉山州财政收入较低,在财政支出中对体育旅游的支出比重不大,致使一些开展体育旅游的基本设施缺乏,并且很多器材已陈旧老化,基本无法使用,这样导致体育竞赛很难在凉山地区开展。
2.思想观念落后
要想使体育旅游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创新观念。目前凉山地区的体育旅游还是照搬其他地方旅游业“同构化”道路模式,没有很好地挖掘凉山特色,走出一条新路子。目前,西昌彝族“火把节”,安宁河漂流,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带动了凉山旅游业的发展,但对于整个凉山地区来说,其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与发展体育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上还是不相匹配。下一步我们要将体育与旅游、文化相融合,以促进凉山体育旅游的发展。
3.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能力、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直接影响到体育产业的规划、开发、决策。当前凉山地区最缺乏的是既懂得体育旅游市场开发和研究、又熟悉体育产业和旅游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校开设游泳课的普遍比较多,但对于新兴的体育旅游项目譬如:登山、攀岩、漂流、滑雪等项目开设课程的高校比较少。据走访调查,凉山地区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培养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的专业。据相关资料统计,凉山地区体育旅游管理者85%是业余的,只有15%是受过高校体育或者旅游专业培训的大学生。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凉山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4.体育旅游硬件设施差
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观要想吸引游客,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近年来,凉山州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特别是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与体育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还是不太相配。由于凉山地区体育硬件设施较差,制约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5.宣传力度不够
体育旅游归属于旅游业。体育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参与某项体育活动的旅游活动,其好坏直接能够影响游客的多少。体育旅游产品是无形的,不可转移的。这就注定了必须依靠宣传来增加知名度。体育旅游不仅仅要通过图片文字宣传,更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来宣传。
6.民族体育项目尚未充分开发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我们要继承和保护。凉山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传统体育项目丰富,而且很多都充满趣味性、竞技性。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多都是体育旅游资源,完全可以对其开发利用。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凉山民族传统体育只是在盛大的节庆才会举行,比如“火把节”上的摔跤、斗牛、斗鸡比赛。另外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缺乏与外界的交流。
7.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凉山体育旅游业发展较快。但由于体育旅游在四川省起步较晚、其计划经济形成的管理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体育旅游的发展。目前,凉山体育旅游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区域间的合作开发意识淡薄。
(四)对凉山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的建议
1.提高认识、创新发展思路
体育旅游已成为当今一种时尚。凉山地区的体育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前景非常好,另外加上体育旅游人数的增多,体育旅游在体育产业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下转第16页)(上接第49页)角色。体育旅游在体育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务必要引起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旅游产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凉山地区体育旅游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民族特点。我们要根据凉山体育旅游的特点,立足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体育旅游产品。更新发展思路,全面统筹体育旅游资源,不断提高全州体育旅游档次、效益。
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凉山体育旅游协调发展
体育旅游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加快凉山体育旅游的发展。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的体育旅游政策法规,加大体育旅游部门的执法力度,提高体育旅游管理的法治化水平,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改进政府部门的服务方式,使其更加人性化、提高办事效率、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对交通的建设,为体育旅游产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体育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入。树立凉山旅游品牌,加大宣传力度。
3.努力培育和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凉山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我们要建立健全凉山体育旅游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施精品工程,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产业链。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如探险、滑雪、漂流等体育旅游项目,不断完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
参考文献:
[1]曾秀端.贵州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孙德朝. 唐山市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5.
[3]胡良玉.凉山民族地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才智,2013.
[4]邹勇,张会.凉山州开发体育旅游的可行性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2009,(09).
[5]秦容.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旅游发展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中国商贸,2010,(07).
一、烟草的历史及辽宁满族吸烟风俗
烟草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据史料记载,中国真正开始风行烟草及吸烟习惯,还是在明朝万历年间,烟草从海外传入以后,才为世人共知.(摘自《吸烟的历史》52页)由此可知中国人吸烟的历史已经五百年了。悠长的历史使广大吸烟者对烟具的喜好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有“烟嘴”、“烟斗”、“旱烟杆”、“鼻烟壶”、“水桶烟”、“烟袋”等等。这些都是辅助吸食烟草的工具。那么包装贮存烟草的烟具又有那些呢?天津中和烟铺(又称五甲子老烟铺),是一家历经明、清、民国三朝的老字号。那么最初的烟草包装主要是白纸包包即可。到了近代随着烟制品的种类并没有增加多少,只是吸烟的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烟具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特点:注重实用性的同时,更注意其装饰性和艺术性。出现了角质、骨质、玉石、金属、塑料、陶瓷等烟盒制品。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与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紧密相关,清代东北满族烟俗的形成与发展亦然,它与当时满族身处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东北地处寒温带,烟草自身的生物特性,为人们抵御风寒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烟草因其所具有的药物属性,在满族生产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满族人喜吸烟草,在长期吸烟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与烟紧密相关的生活礼俗。在日常交往之中,敬烟是满族人迎宾待客的主要方式之一。敬烟也是满族人尊长敬老的一种表现形式。满族是有着敬老传统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对老人的尊重和爱戴。烟在东北满族的婚姻礼俗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满族婚姻礼仪中,有一项重要的仪式——“装烟礼”,一般是由女子向男方的长者敬烟,礼毕后,尊长要将事先准备好的钱送给女方作为酬礼,谓“装烟钱”。由此可见明清时候烟草刚刚传入中国在辽宁吸烟的风俗已经形成,并且成为辽宁地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俗。
本文介绍的这款“烟跳”是一款比较新颖的烟盒设计。在保持原有贮存香烟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取出香烟的功能。在注重增加新功能吸引消费者的同时不断加强了对烟盒本身设计的装饰性和艺术性以及地域的文化性。以提高设计中的情感因素。那么设计中情感因素往往会成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烟跳设计中的情感因素都有哪些。
二、烟盒设计中情感因素对设计的影响
消费者的情感具有复合性,对于一个产品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感觉。正是因为对于产品的评估我们有着多元的影响因素,产生的情感通常不会是单一的一种。光是在功能的设计中的创新往往是不够的。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了目前比较昂贵的红木材料,如:花梨木、紫檀木、红酸枝木,楠木等珍贵木材。中国是一个木材木使用比较多的国家,对于木器的加工工艺也是历史悠久。皇家帝王对高档的木材的使用选择也是相当考究。民间对于木料的种类、品种、价值的认知度也是比较高的。那么在烟跳设计材料的选择大大提高了产品本身的价值,再经过中国传统的木器加工工艺如榫卯工艺、雕花等工艺的使用以及传统图案的运用,在提高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艺术价值以及产品的的收藏价值。
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具有时效性: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个人的期望目标、衡量标准、态度也随之变化,对于同一产品在不同的阶段也经常会有不同的反应。红木等材料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也会随着时间、环境的改变产生变化。如红木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及使用者的不断抚摸也会产生颜色的变化,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深色泽光亮,显得很沉稳饱满,具有历史的沧桑感。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金镶玉”。在烟跳的设计中加入玉石和金箔也为整个设计增添璀璨的一项,尤其玉石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石本身会变得更加圆润。使产品的本身的艺术价值得以进一步的提高。产品采用的主要材料是紫檀木,以及产品花纹是嵌入的是青海玉和金子,花纹都是采用的古典象征祥和福瑞的图案。在材料的选用方面使产品大大的增加了它的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收藏价值,花纹都是采用的明清象征福气花纹式样。
关键词:沿海地区;房地产;开发规划
一、旅游地产概要
从字面意思看来,旅游地产是旅游业与地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旅游地产具体来说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相关房产物业的综合,是一种新型的地产模式。旅游地产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度假地产、旅游商务地产以及旅游住宅地产。景点地产是指在景区内为提供游客旅游活动而建造的相父建筑或关联空间,例如主题公园等。度假地产是指在旅游景区内修建的专门提供游客休闲度假的相关建筑和空间。商务地产是指在旅游景区附近修建的通过商务活动来提供旅游服务的相关建筑。而住宅地产则是指与旅游景区相关联的住宅建筑物。
旅游地产受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季节性要求强烈,景区多集中在沿海城市,而且消费档次较高,但投资的回收率也极高,并且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和游客的需求不断膨胀,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及运作方式等越来越十富且多元化,能提供的旅游服务越来越全面、系统,这些都是旅游地产发展的特点。
二、沿海旅游地产开发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开发导致大量存量房难以卖出。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的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在沿海地区进行旅游房地产开发,他们为牟取更多的利益,没有对当地的环境、经济条件等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对旅游地区进行盲目开发,导致大量的存量房难以卖出,既会造成建筑资源的浪费,又会导致当地经济的大量损失,有悖旅游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
(二)旅游地产商业化,对沿海地区过度开发。
大多数沿海地区的旅游地产开发商在对沿海房地产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都只站在商人的立场上,只以赚钱为目的,热衷于在沿海风景区进行餐馆、商店、酒店等旅游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在旅游景点的核心区域大肆修建娱乐休闲会所。这种只注重利益的房地产开发商,通常会忽视对旅游景点环境的保护,他们甚至会牺牲生态功能多样化的自然景观,将沙滩、岸线等公共资源私有化,破坏沿海旅游景点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人为修建过多的人造房地产景观。这些都会使得沿海地区旅游景点的自然景观趋于城市化和商业化,使得沿海地区旅游景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能带给人们和谐的视觉感受,换句话说就是旅游地产商业化气息过重会造成视觉污染。
(三)沿海地区政府为求财政收入,大量卖地,导致海边高层建筑密集。
沿海地区政府为了得到更多的财政收入,将沿海的土地大量出售,地产商们花高价将这些地区改造成高楼大厦和娱乐休闲场所。一些开发商在沿海地区旅游景点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为满足游客的视觉心理,随意开辟旅游景点,忽视了景点本身的景观效果。不少开发商在当地建设的房地产服务设施的格调很难与当地景点的景观达成一致,大量高层建筑的建设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旅游景观的整体效果,与此同时,景区商业化气息过重,也会对原本纯真、恬静、怡然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使得景区缺乏观赏性。
三、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
(一)对沿海旅游房地产开发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对房产开发进行合理的规划是实现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所有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都必须与该地区旅游景点的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致,在房地产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当地的旅游房地产规划,地产商决不能因谋取利益实施规划中没有的项目,严格按照规划执行施工任务,以确保旅游地产项目的布局合理。从长远考虑,对于海边的房地产开发要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对建设控制界限进行严格的划定,注意环境保护,防止过多的破坏性开发建设行为的发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障沙滩、岸线等公共场所的生态环境不遭到破坏。这样能使沿海旅游房地产开发的效益和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发掘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优化等有力的结合起来,在实现地产商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沿海地区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实现景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不得,违反当地的旅游建设规划制度,要充分考虑沿海地区的经济状况及景区所具有的环境承载力,严格按照当地的旅游房产规划实施旅游房产开发项目,以免出现大量存量房滞销的情况,造成沿海旅游景点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对沿海旅游景点的房地产项目进行精心设计,努力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氛围。
为避免沿海旅游景点的房地产项目过于商业化,地产商们在进行旅游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摒弃贪大求全和零星开发的习惯,在进行商业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要重视当地的环境保护,为游客营造出舒适的生态景观环境。目前,我国沿海旅游景点兴建了大量的度假酒店,环境优美,是人们休养生息、调心养性的好地方,度假酒店的适度兴建有利于景区整体人文气氛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注重对沿海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将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导入到房产开发的整体规划中,保护好沿海地区旅游景点的沙滩、岸线等,在景区一定的距离内设置垃圾收容处,防止游客随意扔垃圾,以免旅游景区的海水污染和环境污染,提高游客文明意识的同时,使得沿海旅游胜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地产商在进行每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时,都必须充分考虑其功能是否完善,设备是否齐全,安全性能和舒适度是否良好,使得沿海地区旅游房地产项目更加完善。
(三)政府相关人员应依法建设沿海地区旅游房地产项目,注重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
近几年来,国家虽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禁止违法建设项目的施工,但仍然有一部分沿海地区的政府相关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旅游地产项目规划进行地产开发,收受贿赂,造成景区房地产开发项目泛滥,兴建大量高层建筑,对景区的生态景观造成负面影响,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并干扰着当地的旅游房地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了有效保护沿海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对政府内部人员素质的培养和监督,避免政府相关人员实行“掠夺性开发”,开发商应尽量减少人工景观的建设,加强对沿海旅游区生态和谐的重视。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要注重沿海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和旅游景点开发的协调发展,以免沙滩环境遭到破坏。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对沿海地区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完成旅游景区地产开发项目滚动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目标,并且在盈利的基础上使得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地产商在进行房产开发时也要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营造出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政府在开发更高级的旅游景点时,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严格执法,并坚决杜绝违法建设现象,才能规范沿海地区旅游景点旅游房地产开发市场,实现沿海旅游房地产项目的合理化目标,在维护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房地产项目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近几年来,沿海地区旅游景点的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已然成为一种地产热,很多地产商都只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不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状况,大肆开发房地产项目,造成沿海地区景区大量存量房滞销、景区商业化氛围过重、景区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现象。沿海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以身作则,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不随意。地产商也要严格按照当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建设高层建筑和人工景观,以维持沿海景区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主要目标,打造出环境优美、居住舒适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度假胜地。
[参考文献]
[1]刘会燕。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及制约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05(12).
【关键词】成都锦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也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中也有着深刻的内涵,其中承载着民族风情、地域特色、传统节日和特种工艺等,将诸多的内容浓缩在文化旅游产品之中,更好地促进当地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也能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对于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成都文化产业的相关计划中提出了集中培育城市文化品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就有打造锦里文化一条街的计划,现如今锦里文化一条街已经打造完毕,但是想要实现长远发展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之上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不断的发展中让成都锦里的“名片”走向世界。
一、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价值
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是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进行全方位分析后,发现其价值是多方面的。进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
众所周知,文化旅游资源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是特定区域内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够更好地将当地的文化特色融入产品之中,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形成,旅游资源包含当地的民俗、民风、文化等诸多特色,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灵感与素材,也让当地人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正是在多重作用的影响下,文化旅游产品依托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设计和开发,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
(二)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
文化旅游资源是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不仅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还能带来吸引力,正是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下,才使得大众对于文化旅游心向往之,想要一睹它们“本尊”的风采。
(三)发展社会经济的功能
进行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让人们感受到文化旅游独特的美,对文化旅游以及当地特色有全方位的认识,从而更好地领略地域之美。进行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为文旅产品的经营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实现了文化旅游资源向着社会经济资源的转变,而且当地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旅游之上,进行诸多文旅资源的整合发展,树立起一个城市或者地域的整体旅游形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二、成都锦里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想要实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需要对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全方位的认识并且进行资源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为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成都锦里为了促进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进行多方位的资源整合,为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一)进行成都锦里文化主题形象的确定
锦里文化街立足于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的基础之上,有了2000 多年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条拥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其中“锦里”二字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成都作为天府之国有着诸多别称,比如:龟城、蓉城、锦城,而“锦里”在取名时,选择了“锦城”中的“锦”字,而这一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的蜀锦远近闻名,并且设立了专门的“锦官”管理蜀锦的生产工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锦城”,而当时生产蜀锦的国家工厂集中在锦江南岸,所以这里被称为“锦里”,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是整个锦城的商业中心。现在的锦里文化一条街在规划设计方面紧跟时展的趋势,以传统川西建筑为主,并且依托武侯祠以三国精神为灵魂,实现了历史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让人有一种“画中游”的感觉,如同穿梭在历史的长廊中。再加上成都这座城市有着浓厚的休闲娱乐的底蕴,这一底蕴在“锦里”中充分地展现出来,在街区里设立客栈、餐厅、小吃、工艺品、土特产等具有自身特色的小作坊,将其文化主题定位为都市旅游休闲街区,有了明确的定位,为其自身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进行功能区和产品设计定位
现在的锦里文化一条街已经成为成都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除了具有明确的定位外,还因为其进行产品功能区的划分,为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进行精准的定位。经过多方位地分析发现锦里文化一条街实现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一体化,能更好地满足旅客对于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需求,再加上整个街区实现了整体化的设计,巴蜀风情、蜀汉文化与现代风情完美结合,从而拥有自己的独特韵味。锦里文化一条街虽然只有350 米长,但是却齐聚酒吧休闲区、四川小吃区、客栈休息区以及特色工艺品展销区等,实现了功能区的明确划分,从而在进行旅游的时候拥有更好的目标性。有着明确功能区的划分为文化产品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定位,根据锦里的特点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打造更多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让旅客在看到文化旅游产品的时候就可以想到锦里文化一条街,想到成都,从而实现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承。
(三)进行经营运作模式的创新
想要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变为经济资源需要将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综合形成文化旅游资源,为后期的发展,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锦里文化一条街的经营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后发现,改变传统的运作模式实现自主经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锦里文化一条街采用股份制经营模式,从2004 年开始在政策的支持下,建立了锦里品牌,并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共享,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适合锦里文化一条街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古街带来了新的生机。为了促进锦里文化的传播,实现锦里与武侯祠的结合,买票进入武侯祠后进入锦里不需要任何费用,依托武侯祠进行锦里的宣传,实现自身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以开放的姿势迎接旅游者,形成新的锦里商圈,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提供了灵感。
三、进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应遵循的意见
进行锦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让产品发挥更大的价值,需要遵循相关的意见,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开发更适合社会的发展趋势,让文化旅游景区更深入人心。
(一)政府加强重视
政府对于锦里文化一条街的发展是十分重视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了锦里文化的发展。为了促进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和扶持力度,并且要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进行锦里文化一条街特色产业的发展,引导管理和销售,实现文化产品设计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进行文化和创意的结合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并不是在于其本身的价值,而是对于当地文化特色的浓缩与概括,其文化作品要承载着当地的自然和文化信息元素,将文化旅游产品概括为一个新型符号,在设计中进行多种特色的展示,呈现出更多的文化旅游产品。比如:锦里的文化旅游产品除了具有良好的视觉体验以外还有听觉感受,能在生活中轻而易举地想起锦里的独特之美,也能勾起旅游者当时旅游的美好记忆,在无形之中达到宣传的效果,从而让锦里文化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促进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注重文化旅游产品的质量
对于文化旅游产品而言在制作时应注重其品质,因为只有良好的品质才能让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更长时间的保存,在保存的过程中发挥其促进文化传播的功效。锦里的文化旅游产品具有独特的人文气息,游客购买文化旅游产品的动机更多是为了纪念和收藏,所以锦里的文化旅游产品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应该更加精致和美好,能长期保存。本文全方位分析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价值,并且依托成都锦里文化一条街,分析了想要实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需要进行资源的整合,为其开发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还应该遵循相关原则,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旅游产品的意义,得到大众的喜爱和认可。
参考文献
[1]张行发,王庆生,郭静.旅游产品文化开发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2(01):14-18+127.
[2]刘莹.非物质文化视角下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J].福建茶叶,2017,39(04):99-100.
[3]毕海龙.基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学术交流,2014,(04):145-148.
内容摘要: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政府发展生态经济、减少资源性消耗的一种优势选择。一方面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传统价值和研究价值,具备了文化资源经济化开发的优势;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旅游市场具备天然的消费潜力,这种市场消费潜力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但是,在中国进行了多年文化旅游经济开发之后,我们需要对发展过程进行总结,对这种经济开发模式进行审视,这是本文所重点研究的。
关键词:文化旅游 经济 形式价值 目的价值 开发体制
文化旅游的内涵及现状
文化旅游的兴起是最近几年开始的,因此,文化旅游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具有可借鉴先例的产业新模式。有人认为文化旅游是消费者物质生活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追求,而市场操作者们正是基于这种消费需求,开发文化旅游。正如文化产业一样,文化旅游也是将一种无形的资源,比如历史文化,景观的观赏性等,通过消费转化为实体经济,实现其价值。目前,人们对文化旅游的定义,往往是从旅游的内容和对象进行的,比如“文化旅游就是对文化遗迹、文物展览、风景名胜和当地习俗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目前来看,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和投资者的喜爱。相对于资源性质的开发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文化旅游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环境GDP和经济GDP的价值型冲突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这是其明显优势所在。在全国范围内,几乎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旅游产业,即基于本地的一些特色开展文化旅游。
整体来讲,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化旅游产业的内容就是通过人为的开发和重现,使消费者在观赏过程之中,在精神上达到一种愉悦或者在思想上受到一种启示和教育,这就是文化旅游的本质所在。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这种旅游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旅游,这种旅游业的存在,不仅仅是地域上的特点吸引人们注意,同时,文化旅游又以其神秘性、民族性、互动性和不可复制性成为市场需求的吸引力量。文化旅游从过程上看,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化物质化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力量的推进过程,彰显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一个有内涵有价值的文化,往往在文化旅游之中,能够彰显其文化生命力内涵,进而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而一个不具备文明内涵,相对落后而无现代价值的文化,往往会成为日趋消亡的客体。
文化旅游的立体结构审视
(一)文化旅游的外在表现形式
加强文化旅游经济的开发,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在旅游业和国家经济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保护经济发展下的环境正义和环境价值利益而寻找到的最佳经济模式。从外在表现来看,文化旅游一般以特殊的经济主体方式出现并参与到经济的转型与重构。
为了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经济战略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国家文化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文化旅游可以以一种政府主导的价值观出现。在近几年悄然兴起的“重走路”,以及成为地方经济增长强有力推动点的“红色旅游”中,都用实践的方式,通过旅游结合实物,达到了经济效益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的目的。文化旅游的特殊价值,通过红色旅游能够凸显一二。
文化旅游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是隐性的。在目前的旅游行业中,单纯以文化旅游为内容的旅游模式还不是主流,而主流的模式是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以及时尚旅游等相结合,并不主张实现单纯的文化内容。实践证明这样的模式较为成功,我们可以笼统的称这种模式为“混合”模式或者广义的文化旅游。
(二)文化旅游的内在创新
文化旅游的内涵,并非对传统文化或者当地的土著文化、民族文化进行展示或者发掘,而是对当地文化或者其它特色的文化,结合现代市场消费的心里偏好和需求,加以创新,形成新型的文化旅游产品。
尽管文化旅游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开发模式,但是这并不影响到这种经济模式的定义和归类。从本质上而言,这就是一种销售的经济行为。2011年江苏省常州市旅游局局长苏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旅游,同样,没有旅游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通过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从一个工业城市转变为一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0年年底,常州接待的游客超过两千八百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三百五十亿,对整个常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以创意产业为重点的各种新兴文化业态正在常州蓬勃兴起,目前超亿元的文化企业超过17家,预计每年能创造近40亿的产值;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被吸引并融入到文化产业领域。在建的50多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300亿元,将给常州文化旅游业带来持久的动力。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以上,成为常州新的支柱产业”。直观的看待这一问题,其简单的模式就是将现有的文化或者特色因素,转变成一种精神享受,加以推销出去。如同一般的商品经济交换一样,文化旅游经济,同样销售的是一种特色和享受服务的质量,因此,创新在文化旅游经济之中,占有核心的灵魂地位。
从国际层面来看,文化产业以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例如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其文化产业的兴盛和文化旅游的开发,都透露出创意在文化旅游之中所起到的作用。这种创新,表现为一种“结合文化本色的创意活动”。2008年美国迪斯尼出品的《功夫熊猫》为国人的“创意”意识提供了难忘的一堂课。而中国人眼睁睁的看着传统文化—“功夫”和熊猫,被美国人加工,形成了熟悉而陌生的“创意”,就实现了文化产业价值的巨大跳跃,这给我国在开发文化产业、以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着眼点。
(三)文化旅游经济的纵向认识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简单的历史遗产整合。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在这一文化层面的旅游经济实际上是在原有的历史遗产物质基础上,加以整合,对消费者进行历史重现的一种展示,其自身蕴含的创意力量并不深厚,因此,这一阶段的旅游经济往往并不能获得高昂的经济开发附加值。比如安阳殷墟的开发,其本身并不创造附加值,只是变成博物馆等公益形式,所获取利益是有限的。第二个层面,加以现代艺术的文化展示。这种文化展示是揉和了现代市场因素,在展现传统文化艺术的时候,同时展示了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本文所列举的《功夫熊猫》案例,正是这种文化产业的一个典型代表,但是具体到文化旅游产业,我们应当打破思路,将这种文化加工的模式结合当代的文化旅游进行思考,比如,在某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之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改换,用技术将原本属于荒漠沙土的地方,改造为荒漠的绿洲,结合当地的少数民族神话传说,开发出特色旅游,这样的例子,可以参考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第三个层面是传统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的展示,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这种文化的展示是一种宗教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具有神秘性和新颖性。对于外来的游客而言,欣赏这样的文化传统,是一种“猎奇心理”所在,是享受一种对陌生环境的探索和认识,在体验这种文化传统过程中,接受并消费当地文化传统;第四个层面,即最后一个较为高深的层面,是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这个文化层的构成相对较为复杂。在一些专家的论述过程中,这样的文化旅游开展需要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当地文化的科学筹划。这种以更高文化层级展示的文化旅游经济,是目前文化经济的特殊形式。
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的机制
(一)立法机制
文化旅游经济的开发,不能够脱离立法机制的护航。从世界层面来看,经济的开发无法脱离法制体系,否则这种开发会陷入到一种自发盲目的模式。对比欧美等发达地区和国家,文化旅游经济的开发都有完善的立法机制。立法机制在文化产业的开发之中有着以下几点作用:
从文化角度而言,无论是以书本知识产权出现的著作权,或只是以显示的旅游客观实体出现的文化传统及其艺术表达形式,都是一种无形的产权资本。法律在这一方面所体现的作用是功能性的保护作用。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要想取得较快的发展,完善的文化保护制度是必不可缺的。联合国制定的文化保护政策以及在WTO体制之下对原产地以及旅游服务提供地的“特殊保护”,正体现了国际层面对文化旅游的保障。
完善的立法机制,对于文化产业经济开发所起到的作用,最终可以归结为促进。除了上文我们讨论的保护作用,我们应当从深层次的促进作用出发,认识到法律,尤其是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机制,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先见的指导作用。政策的制定,尤其是有关于经济方面的立法,都是针对现有市场所存在的弊端和市场失灵时政府有目的的调节手段。在政策的促进和规范之下,我国的文化旅游经济,能够进入到有秩序的竞争和发展之中,实现产业的合理构架和发展。
(二)行政机制
文化产业要在市场之中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市场行业,要靠文化产业自身具备的开发潜力和市场融合潜质。当然,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积极的参与推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这种“过于热心”的参与,对文化产业的长久影响,是值得商榷的。
政府调控的力量,如果能够恰到好处的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失灵”现象起到补充作用,这样各司其职的配合,能够对文化产业的运行提供全面的保护,即实现微观与宏观调控的协调。
而值得指出的是,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之中,往往会取代产业本身的经济主体,成为经济的参与者。根据《2011年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手册》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只有具有创新科技技术的产业,比如“动漫”等产业能够容纳非政府主体的参与,而即便在这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也极度热心的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建立国家产业基地,实现政府对动漫产业的伦理要求、内容审核,然而动漫产业也并非当初设想像那样走向世界。至于其他的文化产业开发,则因为严格而复杂的审批制度,政策与政治目的的混合,使这一问题沦为政府意志主导下的产业。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如果成为地方政府以经济发展为考核重心的“政绩”工程,就改变了文化旅游作为“经济模式”的开发初衷。
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机制的展望
本文以为文化产业是未来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经历了传统的消耗资源环境取得经济发展的时代,中国的消费者也日趋理性。在选择消费的时候,会避免再次回归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模式。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定要独树一帜的开天辟地进行新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把握文化旅游经济的核心概念创意,提高文化旅游在国际市场的有效占有率,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实质的物质财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当逐渐淡出文化旅游经济开发领域,而将这样的产业发展交付当地团体或者组织,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毕竟,在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之中,政府只是公共政策的提供者,而不能越俎代庖的成为市场开发的指导者。
参考文献
1.杨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文化势差”[J].社会科学家,1998(4)
2.高蒙河.历史文化旅游的几个问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4)
3.吴季松.知识经济[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
4.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5.肖星.中国旅游资源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冯学钢,于秋阳.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12)
游客满意度是以游客为中心,从旅游者的角度对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竞争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受众评价,是游客对旅游的期望与实际体验的心理比较过程及结果。满意度调查和评价对于了解游客期望、旅游目的地现状、和游客满意程度,具有直接的反馈效能。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调研结果来制定旅游开发的策略,探寻旅游开发方向,对于提高旅游开发水平,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意义重大。
一、山东文化旅游概述
(一)中华文化发祥地
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在山东境内可以追溯到四五十万年以前,先人们在此创造了灿烂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山东历史底蕴深厚,自先秦开始,政治、经济和文化就很发达,因此素有“齐鲁之邦”的称誉。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最早的城邦、现存最古老的长城、世界上第一所官办私营的高等学府、中国最早的甲骨文都在本地区被发现。
(二)圣人及名人故里
中国历史上许多杰出的名人大家诞生在山东。“文圣”孔子生于山东曲阜,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有着重大影响。“兵圣”孙武的故乡在山东广饶,他的《孙子兵法》中外推崇。另外,“五帝”之一的舜帝,政治思想领域的孟子、墨子、庄子、管仲,发明家鲁班,医学家扁鹊、农学家贾思勰,军事家吴起、孙膑、诸葛亮、戚继光,文学家刘勰、孔融、蒲松龄,著名词人辛弃疾、李清照,书画家王羲之、颜真卿、张择端等也在齐鲁故地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三)自然文化遗产众多
山东省内山岳河海与文化古迹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旅游吸引物。著名的山岳有“五岳独尊”的泰山、“革命圣地”沂蒙山和“道教圣地”崂山等。有代表性的水景有“泉城济南”、“帆船之都”青岛、“蓬莱仙境”,以及“水泊梁山”、“运河古都”等等。其中东岳泰山乃“民族之魂”,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另外,境内还有马山、黄河三角洲、长岛、贝壳堤岛与湿地、荣成、昆嵛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处。
(四)其他特色旅游文化
山东的鲁菜文化、齐鲁礼仪、封禅祭海、民间艺术等齐风鲁韵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独具特色。这里气候温和,经济发达,物产丰饶,质量优秀,拥有全国品牌之都、宜居城市等一批特色名城。山东名优特产繁多极负盛誉,如青岛青啤、海尔电器、烟台苹果、莱阳梨、苍山大蒜、章丘大葱等。山东半岛凸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黄金海岸绵延数千公里,海域广阔,岛屿众多,滨海旅游发展迅速,沿海水域盛产对虾、刺参、鲍鱼等海鲜珍品。因此山东在开展民俗文化风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二、问卷的设计
(一)调研目的
就普通游客对山东旅游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筛选出有重要价值的因子,深入挖掘这些因子的内在联系,判断这些因子对山东旅游的影响程度,从而改善旅游开发效能,提高山东旅游的影响力,为区域旅游管理和服务提供建议。
(二)问卷设计方法与逻辑
本文选取18个游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作为因子,分别是:人文特色、景观特色、资源数量、资源规模、特色餐饮、本地娱乐、游程安排、服务质量、特色商品、游览环境、旅游餐饮状况、气候舒适度、水体质量、空气质量、居民友好程度、山东民居建筑、山东民俗、路况。根据李克特量表法(Lik-ertscales)编制问卷,对因子进行调查和信息采集,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降维处理和因子归类。
(三)样本特征描述
向省内的团队游客和自驾游客发放了430份调查问卷,收回401份,回收率为93.3%。其中有效问卷371份,有效率92.5%。问卷的发放、填写和回收情况,符合设计要求。
从性别结构来看,被调查者中55.2%为男性,44.8%为女性;从旅游次数来看,61.6%的游客有至少3次旅游的经历,30.3%的游客进行过2次旅游,8.1%的游客进行过1次旅游;从教育程度来看,50.3%的游客有大专及以上学历,20.2%的游客有高中或中专学历;从旅游者的年龄来看,40岁以上的游客占48.5%,30-40岁的游客占31.7%,30岁以下的游客占29.8%。由此可见,被调查者旅游经验多、素质高。
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一)问卷信度检验
本文针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信度的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18个动因变量,其Cronbach,s Alpha系数值为0.899,大于0.6,为可接受的水平(Carmines&Zeller,1979),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二)问卷效度检验
四、问卷结果分析
(一)主要变量提取
从表1中的均值看出所有变量均值的得分均大于中位数3,说明所选的18个变量都对旅游开发具有影响作用。其中“人文特色”、“景观特色”、“服务质量”、“游程安排”、“游览环境”五个变量的均值都高于4.75,说明这五个变量是影响旅游开发的重要因子。
(二)公共因子归纳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降维”将18个变量因子浓缩提炼出几个综合变量,对提取因子解的方差、旋转因子解的方差以及初始因子的总方差进行分析。表2将特征根大于等于1的六个公共因子进行了列示,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42%,也就是说,63.42%的总方差可以由上述六个公共因子来解释。然后,提取和旋转这六个公共因子,从得到的公因子方差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所有的变量的共性方差都大于0.5,说明原18个变量的基本信息能够被上述六个公共因子较好的反应出来。
(三)公共因子排序
根据问卷内容和旋转结果,按顺序由大及小,排序并命名六个公因子,分别是景观特色与形象、资源数量与规模、本地产品、旅游公司服务、自然条件、本地的接纳性,见表3。18个因子变量在原问卷中的位置是随机的,通过因子检测和分析,根据原变量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将原变量自动归类,出现了明显的聚集,分别集中于六个综合性因子中(表3)。
提取方法:主成分。
旋转法:是具Kaiser标准化之正交旋转法。
a.旋转在6次迭代后收敛。
b.*代表某个因子中依据因子载荷值排列之最大值。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景观特色与形象”公因子是游客最关心的问题。山东最引人注目的旅游景观是儒家圣地曲阜三孔、泰山和半岛黄金海岸,深入挖掘、提升这些景区、景点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充分宣传,打造品牌,是山东旅游开发的首要内容。
(二)提炼本地产品
通过分析,游客最为关心的第二个公因子是“本地产品”。提炼本地产品,包括本地的旅游商品、餐饮美食、运动休闲、文化体验和娱乐活动等,使游客能够融入当地社会,并在旅游期间通过消费本地产品,体验当地文化,是山东旅游开发的第二个主要内容。
(三)加强旅行社管理
“旅游公司服务”公因子是游客最为关心的第三个问题。加强旅游法规与制度建设,规范旅游经营行为,为游客合理安排行程、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品质,是山东旅游开发的第三个主要内容。建议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监督机制,提高旅游管理效率,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
(四)扩充旅游资源
游客最为关心的第四个公因子是“资源数量与规模”。山东省旅游资源潜力巨大。如,宽广的海域、湖泊、江河等,可借以开发新型旅游资源,为开展水上和滨海(湖)、滩涂旅游提供便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将向着文化和自然两个维度更深入的发展,因此发挥潜力,进行深度挖掘,是山东旅游开发的第四个主要内容。
(五)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条件”公因子是游客最为关心的第五个问题。当前游客越来越注重目的地的气候、水体、空气等自然环境,保护当地的旅游环境,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同时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做好综合的治理,创造出适合游客旅游、观光、生活的环境,是山东旅游开发的第五个主要内容。
(六)提高居民素质
关键词:嫩江流域;旅游纪念品;少数民族文化
一、民族文化缺失对嫩江流域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影响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繁荣与旅游业的不断进步,促使当今旅游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驱使着人对领略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的身心需求与日俱增,因此作为旅游业的附属品--旅游纪念品也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步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并且在地方民俗文化传播及推动与加速旅游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纪念品的含义是产品本身有地方民俗特殊性并且拥有代表该地区独特记忆、有纪念意义的商品。这也是旅游纪念品区别于其他一般的商品的不同之处,旅游纪念品不仅承载着旅游者对这一时期的记忆,而且它的存在可以映射出旅游地本身的民俗风情以及当地的文化特色。旅游纪念品是极具独特性的商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代表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甚至是历史背景,它被看作是旅游地的缩影。就目前在国内旅游纪念品的销售市场中举例,云南省在拥有地域、民俗特殊性的开发上做的相对完善,从行业规划到政府指导甚至是服务质量都在国内堪称一流,也是因此才有“七彩云南”这个品牌,而且对于这个品牌而言还有相当高的信誉度,让游客可以放心的购买这里的旅游纪念品并往往给予很高的评价并且直接推动了云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是一方面,但在另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看中国的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还是有混乱的一面。在中国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基地”大多是私营性质的,而且大半是个体的小工厂以及个人来进行制作以及进行销售。在这种情况制作生产出的形形的旅游纪念品,贴上制作好的地域标签发往国内多处的风景区或旅游景点进行贩卖。也就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发生以至于索然不同旅游地以及旅游景区虽然持有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但旅游纪念品却从样式及其品种近乎雷同的情况发生。而且由于有这样的“生产基地”而导致旅游纪念品的无法得到质量的保证。无论是在旅游纪念品的制作生产,或者地方的经营方法以及管理都缺少行业规范。具有地方特色及民俗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具有推动地方经济的作用,作为商品进行售卖的旅游纪念品,它的存在会影响到地方旅游经济的收入,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虽然其行业在某些中国的旅游城市得到了重视,随之伴随着一定规模的发展,但是相对的,在其他的一些国内城市,旅游业相对来说发展较为缓慢,并没有得到较为系统的发展,其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类型也没有得到开发,所以这样的缺欠就体现在了旅游纪念品这一地域、民俗文化色彩浓重的特殊属性的商品上。从而造成了在“生产基地”制作生产的旅游纪念品取而代之,到目前为止仍有不在少数的城市有着近乎全国属性的旅游纪念品,而且其造型设计与功能作用在本质上基本趋于雷同。在相当一部分的旅游景点见到相同或相似的纪念品,像这样的现象并不利于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随之而来也会影响地方对旅游经济的发展。从游客的角度来看,“旅游”的含义通常是作为地域性概念体现的,旅游纪念品的研发和制作,理所当然应该从地域特色的角度出发。然而目前的情况来分析,旅游纪念品市场真正缺少的正是这种具有地域特征的开发与设计。在通过调研了解后,可以看出在国内的诸多旅游城市、风景区、旅游景点,仍旧存在着许多由私人或个体经营的“生产基地”所制造的雷同或相似的旅游纪念品,这些旅游商品毫无新意可言。就像在沿海城市的旅游景点,在很多地方随地摆放着瓷器,儿童玩具甚至西安的兵马俑也位列其中。然而在内陆的旅游景区内,贝壳项链、手链、珍珠制品、玉石珠宝、钟表首饰随处可见。这样便使游客在购买旅游纪念品的时候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买到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而像这样的情况的发生,致使游客对旅游纪念品提不起兴趣,这样恶性循环,游客对旅游纪念品逐渐失去购欲望,迫使旅游纪念品市场经济发展缓慢。在创作与开发拥有地域特点、民俗特点的旅游纪念品中,嫩江流域拥有鲜明且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民俗特色,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其中重中之重的一部分,他们在对嫩江流域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中具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将嫩江流域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进嫩江流域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中,使其更加有底蕴、更具地方特色、更能吸引游客,从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并推动地方经济这样就促使本文的研究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嫩江流域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研发中的影响分析
1、少数民族文化在政策上对嫩江流域流域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中的影响
在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及文化所开发的旅游业仍属于新兴阶段,而且随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针对这一部分的法规与政策日趋完善,也正是这一状况使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得到大力的支持。在这些法规与政策的支持下,使各地区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少数民族的地区生态、民族文化、人文资源以及独特的手工艺技法。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使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得到更全面的完善及支持。在设计与研发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中可以融合进更多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及底蕴的旅游商品,少数民族的独特手工艺技法也可以更全民的融合进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中,使设计与研发少数民族旅游纪念品的道路更顺畅,使生产出的旅游商品更加独特,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及韵味,变成独一无二的旅游商品,而且对于本地区的文化发展可以起到推进作用,在旅游纪念品中融入民族文化,使得民族文化更快速的进入大众视野,从而振兴民族工业。而在针对少数民族旅游产业中我国对其经济政策方面也有优惠政策支持,使其在发展中得到资金的注入,更快更完善的发展起来。针对少数民族旅游业的资金注入在旅游业快速蓬勃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就嫩江流域一大民族特色“克东满绣”来说,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就为其创办了锦绣手工艺品厂,从而可见在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与扶持下,研发与设计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就可以从更多方面入手,更深入的了解到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族文化也可以宣传地方文化,此为在研发与设计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的政策优势。
2、少数民族文化在内涵上对嫩江流域流域旅游
纪念品设计开发中的影响现如今在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很多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习惯及发展历史,在民族发展中很多地区都留有当时在民族所在地发生的故事传说等,有着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性。就嫩江流域而言少数民族就占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口比例,也有很的民族文化在这里发源,如萨满文化、站人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在今天并不能使很多人耳熟能详,但如果在旅游业方面加以推广,将其理念注入到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中却能使得其更充实与饱满。而民族手工艺方面,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在嫩江流域的很多地方都有着浓重的少数民族风情及手工艺制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蓝印花布,现如今存在世界上年数久远的蓝印花布也仅存在一些满族的年长者手中近乎绝技。还有典型的满族住宅“三铺炕”,大布染蓝靛等手工艺技。在嫩江流域的两个独有的民族鄂伦春的桦树皮手工艺技及赫哲族人的鱼皮画等都是在现在很难看到及发展的民族独有的手工艺技法。而恰恰是这些独有的手工艺技法如果融入到少数民族旅游纪念品设计与研发中,可以使得旅游纪念品在设计方面独树一帜,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也可以在售卖的同时宣传这些手工艺技法。嫩江流域有着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存在,在设计与研发嫩江流域特色旅游纪念品中将其与文化资源相融合使设计本身更加饱满并富有文化内涵,不但在推广嫩江流域的同时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也可以带动地方及民族的经济发展,很多地域文化的渐渐消失是一种损失,将其带到旅游业并设计到旅游纪念品中去对两者的发展都有很大助力,在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特殊技艺都很难传承,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快速传播的途径,设计与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两者相辅相成,使其变成设计与研发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中的不可或缺的优势之一。
3、少数民族文化在资源上对嫩江流域流域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中的影响
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代社会很多旅游资源被开发,而嫩江流域很多少数民族至今仍有着天然的手工业材料,嫩江流域地处较为偏僻,很多资源没有被开发与污染生产多重绿色优质农作物,嫩江养育的这方水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被誉为绿色食品之乡,而在嫩江流域更是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最基础的自然环境保持着少数民族的原始生态,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没有过度开发与污染的嫩江流域中有很多独特的材质都是绿色、天然、低碳、可降解、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在研发与设计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这些材料上的资源使得在研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中也可以充分体现地区特点,并且具有少数民族特色传播少数民族手工艺技法。例如嫩江流域独有的鄂伦春民族的人们有特有的用桦树皮来制作生活中的很多用品,桦皮船、桦皮桶、桦皮盒等,在这些独特的制品上还有不同的样式的雕刻图案和颜色;赫哲族人民也有着独特的鱼皮手工艺技法,独特的鱼皮为材质在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时是别具一格的材料,鱼皮用来作画,做衣服鞋子在赫哲族人眼里都很平常,但作为嫩江流域特有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手工艺技法运用到旅游业作为推广,不仅使旅游纪念品独具风格,更在此同时宣传少数民族文化,推广少数民族的手工艺技法。经过调研研究发现鱼皮画在市场上被很多人所喜爱,但价格不一,上到几万十几万下到几元十几元都可以买到,从而可见鱼皮并不是很难获得的材质,同样桦树皮也如此,这些绿色天然、可再生降解并低碳的材质对于研究与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保证了材料绿色环保的同时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也是在设计与研发嫩江流域特色旅游纪念品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优势。综上所述,其三点影响在研发与设计嫩江流域特色旅游纪念品中都可以得以体现,政策上的支持使研发与设计嫩江流域特色旅游纪念品更加顺畅,而具有历史底蕴和少数民族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则作为研发与设计嫩江流域特色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助力使其更加富有内涵,最为关键的材质及手工艺技法也可以为研发与设计嫩江流域特色旅游纪念品提供优质绿色、可再生的自然物质资源。
三、结论
本文通过整理归纳嫩江流域传统文化和嫩江流域传统文化元素,调研分析内嫩江流域旅游纪念品销售市场现状,分析游客对嫩江流域民族旅游纪念品的消费需求诉求点和消费心理,结合产品设计的具体方法和现代设计理论,探索将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应用于嫩江流域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具有实践指导性的方法。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在现今大力弘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凸显出来,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的独特民族特色凝聚着历史积淀的文化魅力,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闪耀的艺术瑰宝。如若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与运用,那必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创造出惊人的艺术价值。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化的高效平台,在不断的探新摸索过程中己经形成了较好的发展模式,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一个地方的民族特色文化经济,带动当地的整体经济环境的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邢瑜骐 张建平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晓燕.文化性与旅游纪念品设计[J].大众文艺,2009,(6).
[2]宇.《从文化结构反思中华文化特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7-19.
[3]邢义杰.黑龙江省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