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开发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机制研究;产业要素
对于南岳地区来说,其之所以能够完善开发茶文化旅游活动,正是由于在该地区,具备了丰富而完善的茶文化氛围,无论是其中,所具备的资源内容,还是整个资源体系内,所具备的文化内涵,都具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可以说,对于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开发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就必须从系统化认知该地区所具备的茶旅资源分析入手,通过创新产业优势,完善综合资源利用,从而为整个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奠定相应基础。
1南岳云雾茶文化的资源状况分析
对于南岳地区来说,这里不仅仅有着丰富完善的宗教文化资源,同时也有着完善的茶文化资源,随着当前人们对旅游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如今我们在开展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过程中,积极构建全新消费模式,创新消费理念,优化茶文化旅游开发机制。因此,创新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开发机制,就极其必要。当然,随着当前人们对整个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展的价值和要求不断提升,相对于传统的观光式旅游活动而言,如今人们在参与旅游活动时,深度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内容,因此结合这一时代变化,创新旅游深度开发机制,完善旅游深度开发模式,就成为结合当前人们消费旅游习惯背景下,丰富完善茶文化旅游开发机制的客观要求。当然,想要实现整个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机制,还要在完善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模式的同时,完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机制就极为必要。
同时,还要完善与茶文化旅游开发活动相关的其他元素,尤其是完善与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各项内容,比如消费机制、住宿、交通等一系列内容,通过完善各项消费元素,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最佳效果。事实上,随着当前人们消费水平不断发展,如今整个旅游市场所具备的资源与整个人们所实际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想要充分有效满足当前整个社会化发展的具体目标,就必须深层次挖掘旅游资源,而想要实现整个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效果,就必须转型旅游开发思路,丰富旅游开发思维,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理想效果。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如今,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开发也具备了相应的资源和优势。因此,通过有效开发市场化旅游模式,不仅仅能够提升人们的旅游活动效果,更重要的是适应了整个茶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具体而言,之所以能够实施差异化旅游深度开发,这与当前成熟的旅游市场发展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还与人们的消费理念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等多项原因有着重要关系,所以,认知当前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具体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开发这一资源。
2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背景分析
具体而言,该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背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当前整个旅游消费市场不断变化,结合整个行业经济发展模式,不断优化调整,无论是经济发展的速度,还是整体发展结构,都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旅游业作为整个第三产业的核心,其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日益明显,尤其是随着当前整个市场发展不断优化,如今传统单一的旅游产业开发模式的弊端就日益突出,而想要实现理想的旅游开发效果,就必须将传统的市场需求矛盾与整个现有的旅游开发活动相结合,通过创新旅游开发理念,从而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如今,整个旅游模式已经从传统单一的观光体验逐渐发展为参与式体验,所以构建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模式,就极为必要。
其次,当前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这也为整个旅游业开发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如今,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无论是鼓励旅游投资,还是整个旅游开发,都具备了一系列丰厚的优势,因此,在整个旅游政策利用过程中,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对于南岳云雾茶文化开发来说,其在本土就具有历史优势,所以,开发茶文化深度旅游模式,不仅仅能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也能够为该地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开展提供有力帮助。因此,可以说,茶文化深度旅游模式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开发基础。此外,当前整个旅游市场发展需求中,其需要对现有的旅游产业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尤其是要注重对其供给侧和需求端进行改革。如今,人们将旅游消费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重点和核心,这已经发展成为社会普遍共识。而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可以发现目前所具备的旅游资源,已经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客观消费需求,所以说,想要满足人们最大限度的消费理念,就必须深层次构建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而这正是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和要要求。
最后,当前整个旅游市场在开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也与消费者个人消费水平的理念的变化有重要关系,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而在这一过程中,完善健康养生度假需求,满足人们多元的消费理念,优化旅游活动开发模式和投资模式,就成为整个南岳云雾茶旅游开发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3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价值作用
在整个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整个产业创新与创意元素的融入,在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完善整个云雾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具体思路,随着当前整个旅游市场开发不断成熟,人们参与旅游活动需求增加,而且其具体要求也进一步提升,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和思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这个时代的要求。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必须对现有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深层次改造。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融入丰富的创意和创新内涵,就成为当前整个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要求。所以,要在充分满足整个市场发展需求前提下,通过增强旅游产品的元素和创新内容表现形式,从而满足旅游深度开发的具体要求。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人们对该地区旅游活动的要求不断提升,旅游活动品质不仅仅是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同时更是对该地区茶文化资源进行最大限度保护的要求,通过丰富产品类型,从而提升整个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进而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从而实现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理想效果。
4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具体思路
对于南岳云雾茶旅游开发过程来说,充分发挥该地区所具备的旅游产业优势,构建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从而能够为整个茶文化深度旅游开发奠定重要基础,就必须打好融合牌。通过将茶文化与旅游文化以及民族地域文化等一系列文化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而想要做到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做到以下内容:首先,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要将开发与保护共同实施,对于南岳地区来说,其云雾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最大的优势就是这里有着完美的自然风景,而整个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有着良好的空气资源和水资源等等,同时这里也是自然风景极其优美的风景区,所以,自然资源能够成为我们开发茶文化旅游模式的基础。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自然资源就成为满足人们健康养生的重要资源之一,而在该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不仅仅要在注重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还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维护和保护,尤其是要对其中优美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度开发时,必须尽最大可能的实施保护。
其次,要充分注重完善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茶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在充分完善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内容的形式的基础上,将茶文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结合,通过将最时尚的元素融入其中,确保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相应的消费市场,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南岳地区茶文化资源开发起步较晚,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经验,因此,要向浙江地区等先进的旅游景区或者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进行学习,通过集中打造现代化的茶文化旅游服务区。此外,在投资模式上,要注重引进专业的投资公司,降低整个财务投资运营风险,通过合理完善的市场背景调查,从而实现整个地区的南岳云雾茶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本高效应用。
5结语
对于南岳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模式来说,通过充分注重完善茶文化体系内容,提升整个茶文化旅游的品质,从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通过对南岳云雾茶文化所具备的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想要实现深度开发的理想效果,不仅仅要对茶文化自身资源的开发,同时还要注重完善茶文化旅游开发相关的各项元素。比如,住宿、交通、饮食等等各项产业元素进行完善,通过丰富旅游产品类型,从而满足整个消费市场的具体需要。
参考文献
[1]郭亚妮.彭祖山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及产品开发研究[J].旅游科学,2013(5):151-153.
[2]李徐明.茶文化旅游开发—以某市茶文化旅游开发为例[J].商业经济,2014(11):101-103.
[3]王协斌.金华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旅游市场,2015(2):67-71.
[4]季少军.临安市生态旅游的茶文化开发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5):182-185.
关键词:文化景观;古城;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114-03
一、 文化景观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文化景观所涉及的“整体环境”,不仅仅是指实体的环境,更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非物质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一个更为广大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研究问题。第二,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核心是“人和自然的共同作品”,其强调的价值在于文化和自然之间、在于人和环境之间深刻的长期的相互作用。在文化景观的视野下,人们创造场所的意识形态、日常的生活方式、传统,以及丰富的生活文化场景都是十分重要的。第三,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第二个子类——有机进化的景观,表明文化景观是动态的、演变的、有文脉地脉的;第三个子类——关联性文化景观,则重点关注非物质性的,与自然因素相关,具有强烈的宗教、文化或艺术性质的价值。动态的、持续演进的概念为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优秀的历史遗产不应凝固,而应在发展中成为一部持续的活的生活史。非物质性价值的引入,则要求我们不能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独特的精神联系。
概括而言,文化景观方法论包括整体观、动态观、强调独特的人地关系等内容。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古城旅游开发中,文化景观方法论有着显著的启示意义。
二、 文化景观视野下我国古城旅游开发的再审视
(一)文化景观方法论于古城旅游开发
在性质上,古城与文化景观两者之间存在显然的可比性,古城是一种文化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一种文化景观,因为它正是受制于自然环境的物质性,由人类在持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条件下创造而成的,是“人和自然的共同作品”;在内容上,文化景观所关注的要素与古城旅游开发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大程度的重合,都涉及街市的肌理、建筑的形制、植栽的树种与方法、水系的形态与功能、生活方式、传统作业、活动的场景和意义等方面。可以说,在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领域中,文化景观的所有方法论要点在古城旅游的开发上都是适用的。
(二) 我国古城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观的失控——对古城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
对于古城价值认识上的偏差是我国古城旅游开发存在的首要问题,对于实物遗存的片面关注导致了古城旅游开发在整体观上的失控。我国古城旅游开发实践中的“整体保护”,往往是指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古城的全部价值都被放在了具体的“实物遗存”上,相应地,这样的认知导致了在旅游开发中仅将建筑或格局一类的实体性要素作为旅游的吸引物,游客看到的古城变成了一种博物馆式的景观。文化景观方法论强调对非物质环境的关注,对应于古城的价值,非物质环境体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态、风俗、信仰之中。对于非物质性价值的忽视,正是我国古城旅游开发对于古城价值认知的偏差所在。
2.“特色”的误读——旅游开发的着力点偏离了古城文化的核心
我国古城旅游开发已经开始自觉地寻求自身的特色,而在实际操作中,“特色”往往被等同于“新鲜”。新鲜的建筑细节、新鲜的风味小吃、新鲜的“原住民”服装,人们感受到的仅仅是没有内容的视觉特色罢了。
文化景观方法论强调独特的人地关系,同样的,不是环境,也不是人,而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了古城深厚的文化价值。这种“关系”是古城文化的核心,是古城自身的特色所在。旅游开发抛开内在的文化核心而向外在的表现形式寻求“特色”,无疑是竹篮打水。
3.动态观的缺失——忽视了古城自身演进、变化的需求
文化景观强调遗产地的持续演进,认为古城的文化价值不应凝固不前,而应在不断演进的人地关系中传承下去。但在我国古城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古城的价值似乎停止了累积,人们看到的永远是古城的“曾经”。这些“曾经”包含着的是古人聚落随时间演化而形成的场景,没有后继生活形态的叠加,古城在后世只会以木乃伊的姿态出现,没有灵魂和活力。古城不是化石,而是一部持续演进的生活
史,无视古城自身发展的旅游活动将成为断送古城未来的元凶。
三、 古城旅游开发的新思路
(一) 整体观
1.古城价值认知上的修正
在文化景观的视野下,古城不仅仅只是一座“城池”,更是特定文化族群在具体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所创建的生活样式。古城的整体环境不仅仅涉及简单的物质维度,还涉及文化和社会的维度。对于物质维度上的古城价值已无需多加强调,因为对于“实物遗存”的保护观念早已深入人心;需要修正的是对文化和社会维度上古城价值的认知,非物质性价值必须被纳入到古城价值的范畴里。这些非物质性价值包括古城居民的生活方式、驱动人们创造场所的意识形态以及体现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场所精神。
2.旅游开发中的整体观
其一,在规划的层面上应当重视原住民的话语权,让原住民参与到规划的决策中来。在旅游开发中,原住民的加入能使本土形态最大程度地呈现,同时也让古城的非物质性价值更容易识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开发的完整性。其二,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要尽可能地挖掘与古城文化相关联的价值,使完整的古城价值在旅游活动中被发挥或解说得更好。此外,旅游产品应当覆盖观光、休闲、娱乐等不同门类的活动,并贯穿于“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基本环节中。
(二) 强调人地关系
强调人地关系是文化景观方法论最为重要的主张之一,在古城旅游开发上,需要被重点关注。特定的人地关系是古城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关键因素,亦是古城的“特色”所在,这种“特色”可以借由场所精神和地方认同感在旅游开发中凸显出来。 神的准确展现
人地关系形成于具体文化族群与环境之间长期的相互塑造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的价值,这些价值最终凝结成了场所精神。场所精神只有被主体所感知,其意义才会被放大。在古城旅游开发中,要使游客能感知到特定的场所精神,其前提是场所精神能被准确地展现出来。一方面,场所精神的准确展现有赖于对古城价值的承载要素作出准确的判断,明确旅游开发需要突出的价值应该放在哪些要素上。明晰相关要素的重要程度,对于我们理性地决定哪些要素需给予重点关注,哪些要素需要给予一般关注,以及哪些要素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被牺牲掉,是关键的。另一方面,为了使需要展现的场所精神更能打动人心,旅游开发应突出大众的、日常的整体关联场景。
2.建立地方认同感
地方的认同感由物质形态、可见的活动和功能、符号和象征意义三个相关因素构成,缺一不可[注:relph 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m].london: pion,1976.]。首先,物质形态方面,原真性将被不可避免地被提及。原真性应当是多维的,包括区位和环境、形式、材料和设计、使用和功能以及“无形的”或本质的特性。第二,可见的活动和功能与高品质的游憩体验息息相关。费勒认为文化景观必须让人们说得出“体验”、“回忆”和“观点”(如“科学之集大成”,“充满回忆”,“令人向往的目的地”等)[注:fowler p. cultural landscape: great concept, pity about the phrase[m]//the cultural landscapes: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partnership between people and place. london:icomos-uk,2001.]。同样的,没有体验,古城的文化意义就无法建立,游客对古城的认同感也就无从谈起。“体验”体现的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古城旅游开发应着力打造体验性旅游产品,使游客在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对于古城的认同感。最后,符号和象征意义则涉及到了文化层面的可读性,即文化体验的有效性。为了让普通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到古城的文化,在景观和旅游产品的设计上,一些显性的处理是必要的。
(三) 动态观
古城旅游开发中的动态观,就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引导旅游活动融入古城生活形态,赋予古城以与其场所精神一脉相承的活力,实现古城的持续演进,而不是将其原封不动地存放以供展览。
1.破除游客与原住民之间的二元对立
风景游憩地规划与管理的lac理论(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认为只要有游憩使用,就有游憩冲击的存在,就会产生环境的改变和社会的改变,关键是这种改变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可以被接受的。lac理论的观点于我国古城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已经有所体现,一般认为,旅游的介入必然使古城的资源发生改变,而旅游开发要做的便是将这些
改变控制在“可以被接受”的范围内。这种观点有一个潜在的认定,那就是认定旅游活动与古城的“常态”之间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于是在古城旅游开发的问题上,游客和原住民被放到了对立面上。
然而以文化景观方法论来看,“改变”是古城自身发展固有的性质,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它是在动态演进之中的,来自于历史的和现时的具体文化族群将共同完成古城的动态演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古城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可能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人的需求,一方面古城的原住民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古城自身也需要不断演进、变化。旅游开发和古城自身的发展之间不存在天然的排斥,游客与原住民之间也没有天然的对立。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游客可以成为演绎古城生活形态的主角。原住民和游客是古城演进过程中现时的具体文化族群,在特定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下,二者将共同创建属于这一时代的古城聚落生活样式,旅游开发的职责就是引导这种生活样式不偏离古城自身的场所精神。
2.提供富于生活性的旅游体验
游客到古城旅游,无非是想体验一种有别于惯常生活的生活形态,因而旅游活动的生活性是至关重要的。旅游活动生活性的发挥需要“浸入”式的深度体验,丽江古城的旅游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丽江古城,许多游客住在民宿四合院之内,游走于各式公共空间之中;他们向原住民打探丽江的性格,与素不相识的“游友”相谈甚欢;他们忘记了自己原来的生活节奏,仿佛自己就是这座古城的主人。泡吧、参加火塘音乐会、觅友结伴同游等行为并不是丽江古城固有的生活形态,但这些活动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慢节奏、近人的尺度、生动的人际交流。这些特点与丽江的场所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传承精神的同时,新的人地关系悄然出现,古城的文脉获得了连续感和时间感。
在丽江的例子中,游客已经成为古城演进过程中现时的具体文化族群之一,这正是笔者所提倡的。为了使游客能够加入到创建古城生活样式的共同体中来,旅游开发中必须要大力发展度假体验游,引导旅游活动从走马观花式的“过把瘾”观光向细水长流式的休闲度假转变。在度假体验游的设计上,要有意识地加重生活性旅游产品的比重,将游客的注意力吸引到情景度假上来,进而引导游客的活动融入古城的生活形态中去。鼓励家庭旅馆、私房菜餐厅的发展,增加公共交流场所的配置,培植创意民俗节庆活动等都不失为很好的举措。
古城旅游的开发必须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并传承古城的文脉地脉,文化景观方法论是实现上述目的的一座灯塔。整体观、强调独特的人地关系、动态观的观念应当贯穿于古城旅游开发的各个层面之中。当然,我们借助的只是文化景观这个概念的视野和方法,在古城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具体工具的使用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推敲。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town in terms of cultural landscape methodology
zhuang lu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200092, china)
【关键词】 “竹林七贤”;文学旅游;集聚式;旅游开发
文学名人旅游资源有着诱人的魅力,然而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却有诸多困难,由于文学名人历史遗存少、文学作品自身具有无形性、与旅游产业默契点少等原因,使国内文学名人旅游开发相对成功的案例较少。分布在豫北地区魏晋竹林七贤资源十分丰富,在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境内有大量遗存,笔者以竹林七贤资源为个案,对文学名人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
一、国内外文学名人资源旅游开发述评
目前学术界对文学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关于文学与旅游开发,如崔建勋[1](2010)对河北省藁城市民间文学的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陶少华[2](2006)从体验经济视角对文学作品的旅游开发进行探讨。第二类是关于名人与旅游开发,如李卓文[3](2003)对三峡名人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李久昌[4]等(2004)对河南省名人名胜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研究。
纵观以上文献,从旅游开发的视角认识、评价、开发文学名人的旅游资源的文章还未出现,笔者将运用现代旅游规划的理念,以豫北竹林七贤文学名人为个案对文学名人资源旅游开发进行理论探讨。
二、豫北地区竹林七贤主要旅游资源特征分析及价值评价
(一)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竹林七贤”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豫北境内的焦作和新乡一带。文献[5]记载 “竹林七贤”经常“游于竹林”、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山阳即今焦作修武。新乡市获嘉县亢村东刘固堤的刘伶墓、刘伶店、刘伶井、刘伶祠、刘伶寺庙等遗存以及关于“竹林七贤”和刘伶的传说故事[6]。
文学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不同于一般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带有更多的文化气息,其馥郁的文化气息给旅游开发带来了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
1、名人精神贯穿旅游产品
竹林七贤文学名人旅游资源集中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活情趣,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是魏晋风度的形象代言人。他们富有情趣的游憩方式、热爱生命、亲近自然、率性而为的生活方式可以融进旅游产品规划之中,使文学名人的精神渗透到旅游产品中去。如将嵇康在《酒会诗》其二中展现的:“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微啸清风,鼓檝容裔。放棹投杆,优游卒岁。”对大自然的亲近、对自然美的追求精神融进旅游产品中。
2、旅游产品洋溢文学气息
文学名人是以文学成就著称于世,所以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名人的文学作品会以物化或者声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把嵇康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打造成古典音乐或旅游纪念品,这种开发模式使得旅游产品处处洋溢着文学气息。
3、文学名人与游客融动
“山以贤称,境缘人胜”,中国人的好古意识使得文学名人成为强有力的吸引物,游客急于了解竹林七贤的传说故事、风物遗存,名人因游客的到来而名声愈噪。游客因为游览竹林七贤景区,吸收文学营养也会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提高其精神享受。文学名人和游客之间融合、互动,具有其他名人资源开发所不具备的特征。
(二)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1、游憩活动体现了旅游的内核,与现代旅游精神吻合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品已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发展,旅游活动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旅游者追求回归自然,对旅游的参与性需求旺盛。竹林七贤亲近自然,隐逸竹林中饮酒、行散、清谈、养生、弹琴、吹箫、长啸,与现代旅游精神相吻合,对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竹林七贤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旅游的追求。
2、回归自然的旅游方式与生态旅游观念不谋而合
作为常规旅游的特殊方式,生态旅游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发展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理念。竹林七贤纵情山水的乐趣,在山山水水中逍遥忘返,享受精神世界的自由自得。其旅游方式和现代提倡的生态旅游观念不谋而合。竹林七贤的游居地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实际需要,也延续了竹林七贤的天人合一的精神。
3、文学艺术为旅游开发提供坚实基础
竹林七贤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在文学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阮籍著《咏怀》诗82首,存赋6篇;嵇康诗今存53首, 嵇康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影响深远的诗歌意境——韶秀清玄、高超隽妙;向秀[7]的《思旧赋》、刘伶的《酒德颂》也是传世名篇;嵇康不仅是文学家,还是音乐家,精于音律,善鼓瑟,创作了“嵇氏四弄”,并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其临刑前,“索琴弹之”,曰:“《广陵散》于今绝矣!”成为千古绝唱;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擅长演奏,精于作曲,唐代流行的《三峡流泉》据说是他所作;他还善弹直颈琵琶,直颈琵琶后来改称为阮咸。
竹林七贤的文学创作、音乐贡献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开发发掘,能弥补竹林七贤旅游资源的“没有说头,没啥玩头”的不足,可使旅游资源“很有看头,很有说头,也有玩头”。
三、“竹林七贤”文化名人资源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豫北文学名人资源具有分散性和无形性、游憩性与自然性、本真性与精神性的特征,有着丰富的内涵,必需找到适合其开发的思路。
(一)集聚式旅游开发的内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分类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民俗类遗产早在我国旅游业开发之初就融入其中,并获得了一定成功,因此国内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时,经常以民俗旅游的开发模式来进行研究。事实上,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对策及模式也有较大差别。
从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上来看,不外乎包括:“食、住、行、游、娱、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即是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合理组合与包装,形成旅游产品的六大要素形式来进行合理的表达。显然,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内涵、承载形式的不同,其旅游产品的表达形式上是不一样的。针对某一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形式来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关键所在。
本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结合我国在2005年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以及本文研究所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类、仪式节庆类以及文化空间类等五大类型,来分别探讨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对策及模式。
一、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民间文学是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社会,足以反映民间社会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作品。其又可以分为散文体和韵文体两大部分[1]。散文体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等,韵文体文献包括史诗、叙事诗、歌谣、谚语等。在历史上民间文学类非物遗产很少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进行商业化经营乃至实行产业化开发。因此将民间文学类非物遗产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也不是不可能。
1.通过编辑、出版的方式将民间文学转化为旅游商品,从而实现民间文学本身的商业化经营。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目的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编辑成民间故事集、神话集、史诗集、歌谣集等集结出版,以民间书籍的旅游商品形式进行售卖;将民歌、民谣、叙事诗等转制成VCD、DVD商品形式出版和售卖。
2.与表演艺术类非物遗产结合,通过改编,使民间文学以一种更符合旅游者口味形式展现出来,实现其旅游产品的转化。事实上,很多表演艺术类非物遗产的核心内容均来自于民间文学,表演艺术类的非物遗产是最容易开发为旅游产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将民间文学内容通过表演艺术的方式予以展现。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其一,改变成影视剧。通过将民间文学改变成影视剧,并将其搬上银幕,一方面拍摄该剧的基地将会进一步转化为一个吸引旅游者的旅游景区,另一方面,影视剧本身也是吸引旅游者观看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如云南路南石林,通过将其民间传说《阿诗玛》搬上银幕后,不但该景区因此而一炮而红,这部电影也是很多旅游者去旅游过程中选择必看的一项旅游活动。杭州西湖千古流传的“白蛇传说”以及动人心弦的“梁祝”都是民间文学类遗产很好的融入旅游开发的典范。其二,改变成歌舞剧。歌舞剧,是现代旅游活动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表演活动形式,很多旅游目的地都将其反映本地的民间故事、神话等文学内容通过歌舞剧的形式进行展示,这也形成了非物遗产进行开发的一项重要模式——舞台化模式,并在业界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其三,改变成故事,形成茶馆文化。很多茶馆文化的说唱艺人,其内容的来源均与本地民间文学类非物遗产有重要的渊源。文学茶馆不仅成为了很多旅游目的地的一个重要活动点,近年来甚至被搬上电视银幕,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四川电视台“摆龙门阵”等节目。
将民间文学融入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中,通过景观的设计、景点的文化包装将反映该景区的民间文学的内涵融入到景区的开发中,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和档次。民间文学类非物遗产是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和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文化包装元素,规划师们,往往将反映当地经典的民间文学故事的内容,通过景观设计和景点文化包装融入其中,从而增加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凸显其神秘性。例如,陕西省城固县南沙湖风景区开发过程中,就很好地将当地传说的地母文化融入到景观和景点的打造中,根据《地母传》叙述内容,打造了诸如“梅花岭”、“杏花村”、“桂花城”等景点,据此还包装了“天皇岛”、“地皇岛”、“人皇岛”等名称,取得一定的成功[2]。
二、表演艺术类非物遗产旅游开发分析
表演艺术类非物遗产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通过唱腔、动作、台词等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演唱者内心世界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1],包括民间说唱、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以及体育竞技等内容。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中,除了传统手工艺以外,表演艺术是最容易走入市场与旅游开发接轨的。许多的民间小戏、杂技、曲艺等通过搭建草台班子的形式,从其产生之初就留下了厚厚的商业气息。对于表演艺术类的非物遗产通过商业演出的模式与旅游活动进行结合是其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因为只有通过商演,才能确保这些非物遗产不失去其原有生态,使其活态传承。正如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所说:“京剧不是博物馆艺术,要讲究活态传承,只有在不断的演出中,这个剧种才更有生命力”[3]。
(一)表演艺术类非物遗产旅游产品转型模式
[作者]陈兴贵(1979―),男,云南省会泽县人,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助教,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民族文化研究。
摘要:民族旅游日益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开发过程中要立足自身实际,适当超前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当地居民为主体,旅游项目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注重民族旅游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民族旅游;开发;问题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3-0096-05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旅游日益成为一种极具经济开发价值的旅游方式,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民族旅游的开发创造了优越的自然和文化条件。民族旅游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旅游的新型旅游方式,它是一种把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态环境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的旅游活动,它的发展与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民族旅游开发在遵循一般旅游开发原则的基础上,更要遵循一些特殊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民族旅游开发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成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在立足实际、量力而行的基础上适当超前发展
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制约,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一些地区在经济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都不是很充足。旅游开发是一项投资高、回收慢、长期性的项目。如果民族旅游开发不能够看到自身的实际状况,盲目地开发一些不成熟的旅游项目,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用于开发短期内不能带来效益的旅游项目,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将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增加人民群众的负担,使旅游成为一个难以摆脱的包袱。因此作为民族地区来说,发展民族旅游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规划,对自身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和旅游资源以及未来的经济收益作出客观的科学的预测和评估,切勿好大喜功盲目上项目,毫无节制的开发一些效益低、条件尚未成熟的旅游项目,更不能将旅游作为塑造政府形象和地方形象的“形象工程”,而是必须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现有的基础条件和文化、自然资源状况,在现有财力、物力和人力允许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项目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开发,以保证民族旅游开发能够为民族地区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
现代旅游发展日益突出文化的内涵、生态的效益,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的主要方式,民族旅游的兴起和发展正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许多民族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为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使民族旅游的发展成为可能。民族旅游因其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对游客吸引力强,能够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所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旅游业中必将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民族地区现有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开发,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只要能够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开发,民族旅游定能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的情况下,要看到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对民族文化的旅游经济价值充满信心,充分认识到民族旅游的发展前景和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对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逐步开发一些具有开发价值,能够引领本地旅游发展趋向的新型旅游项目,对一些尚未开发且又属于独有的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在时机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逐步开发,以保证本地旅游项目的不断更新。同时还要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开发一些新型的旅游资源,发展“我有人无,人有我优”的旅游项目,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保证民族旅游的长期发展。鉴于民族地区基础条件薄弱,民族文化资源又极为丰富的现实。民族旅游的发展既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又要适当超前发展。前者保证旅游开发能够为民族地区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为当地居民带来最大的实惠;后者保证民族地区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能够不断开发新产品,占领市场,保证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民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保证民族旅游发展既能照顾民族地区的当前利益,又能保证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族旅游开发应倡导政府引导、居民参与的模式
民族旅游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群众的参与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当地群众才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旅游开发给他们带来的实惠,进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旅游开发和管理中,为旅游的发展创造坚实的群众基础。对民族旅游来说,群众的参与才能保证旅游发展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为民族旅游其资源主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态资源,而各民族群众又正是这些资源的拥有者和创造者,失去这一群体的参与,实现民族旅游的目的和发展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理理事会联合制定并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该议程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将当地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并把他们的参与作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1](P243)
当地居民参与到民族旅游的开发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首先,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并从中获取利益,可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必将成为民族旅游开发的积极支持者。其次,居民参与到民族旅游中,可以为民族旅游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保证民族旅游长久不衰,具有更强的可开发性,进而吸引游客,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再次,居民参与到民族旅游中,作为直接受益者,必然对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自觉的保护,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进而保证了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居民参与到民族旅游中,在旅游中受益,这将极大的刺激居民的创造力,不断发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为民族旅游增加新的内容。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70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我国进入“十二五”计划以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越发重视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力度,相继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这不仅要求我们务必要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还要严谨对待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坚持以保护旅游文化遗产资源为前提,坚持走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新世纪的休闲时代背景下,把文化做为主导的休闲产业逐步成为当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主旋律。文化旅游产业近年以来发展速度迅猛,尤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聚居地区尤其是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与规划,已经逐渐成为旅游规划研究的热门主题。文化旅游即指旅游者深入参与体验当地的文化元素,消费当地旅游产品化的旅游资源和要素的行为过程。在民族地区,村寨已成为人们历来的传统居住场所,具有外形独特、品质高等优势使其具有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当下,诸多地区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有助于开拓珍稀型旅游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的新方向,并且有效的启发广大旅游学者研究新方向。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将会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无尽的珍贵遗迹,在不同地区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特色文化和珍贵艺术。随着现代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受到诸多关注和重视,旅游文化资源内涵的深入研究己成为我国文化旅游的中坚力量。然而,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无疑将会对古村落的保护和民族文化遗产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为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民族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在体现文化遗产价值的同时加强宣传和保护的作用也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合理开发具有珍贵价值的古村落文化遗产提供一个有效的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改善偏远民族地区村民的居住环境,增加当地的旅游吸引力,促进民族地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同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中渡古镇的具体情况,为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提出合理可行的规划方向,希望通过本文促进全社会对民族地区古村落的重视,增强对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
1.2.2 研究意义
(1)文化遗产旅游是旅游开发学科的重要构成部分。
文化开发是旅游开发的核心,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遗产开发又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化遗产的旅游产品化是旅游规划中当地文化主体的基本表现形式,在旅游规划中以旅游产品化的形式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环境中,对旅游规划学和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内容的丰富具有积极意义。
(2)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和当地文化资源保护。
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非常注重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有利于旅游文化元素在旅游开发中的全面转化和表达,突出了文化作为旅游规划过程中的核心的重要思想,推进民族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于发扬和继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对鹿寨县中渡古镇的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是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中渡古镇的旅游开发的实证研究,通过对鹿寨县中渡古镇的旅游资源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调查研究,得出将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贯穿于旅游开发的每个环节,包括空间区域划分、景区线路设计、旅游项目设计和配套设施分布等方面,达到以古镇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做为前提,在对民族地区资源进行的开发过程中实现更好的传承和利用。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民族文化:广义上讲民族文化指的是某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存中一起创造并且依靠其生存的不同形式的所有文明成果;从狭义上讲,民族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精神生活上的创造。
旅游文化开发:是指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旅游文化资源的意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对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进行创新性整合的过程。旅游开发的重点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整体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基本开发思路的指导。
文化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规定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等;具有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关联的建筑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复合工程和保留有古迹的地区。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知识交叉运用的综合性创新过程,以技术和创新作为手段,对目的地的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加工以及避免损害的过程,从而使目的地资源能够得到永久保护和持续利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平衡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涉及的主要基础学科包括景观生态学和系统论等。
2.2.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能够满足眼前的需求,又不损害长期进行旅游开发的需求的能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不损坏当地的旅游资源并且保护性开发的现有资源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旅游开发带来的社会、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的负责任的旅游开发。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分析法
本文借鉴已搜集到的文献资料,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思考,对本文的选题视角、整体思路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做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
3.2 实地调研法
读研期间,参与导师组织的鹿寨县以及中渡古镇的多次调研活动,实地调研经历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同时,本文以广西鹿寨县中渡古镇为实证案例,在调研过程中采用了实地调研、专人访谈、资料收集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的搜集和掌握了本文所需的实证资料,为文中的个人观点提供支持。
4 研究综述
我国旅游业的起步相对比较晚,针对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开始着手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开发研究,陈传康(1996)最早提出在旅游业的规划开发中应当注重目的地旅游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并提出当代旅游开发的根本就是旅游文化的开发的观点;在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系统研究上,吴必虎(2001)最早对国内和国外旅游规划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性梳理,并结合自己的切身实践成功编写了一套完整的旅游规划理论体系;于希贤,于勇(2005)对民族地区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详细的说明了地区文化的应用是旅游规划的创造性艺术。
贾玎(2007)总结了旅游文化保护性开发的五种模式同时提出对于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规划与开发应当分层分类、互动发展。赵勇(2008)采取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系统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对于古村落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杨昌儒(2008)以贵州布依族为案例探讨了民族文化的重构问题,指出民族文化重新组合是实现民族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新方向;王大悟、郑世卿(2010)指出民族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坚持共性与个性、传统与现代、居民与游客、观光与休闲相统一协调的关系;陈瑜(2010)以清明上河园为案例,以园中民俗文化的展示形式来论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模式;王平(2011)从民族旅游文化遗产的修整以及民族传统服饰与当地民俗风俗方面研究了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从我国对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规划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方面来看,最初主要从经济角度侧重旅游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比较重视旅游文化在宏观上的经济属性,欠缺在微观层面上对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化方面研究。针对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能够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的更好,一方面能够保证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又能够通过合理有序的规划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扬,满足民族旅游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实践与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本文将把握好在微观和宏观上相结合的方式,以期对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式开发研究做出一点有价值的探索。
5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
5.1 基本目标
(1)通过恰当的宣传方式引导人们的态度和意识,从而形成符合遗产旅游标准的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2)明确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规划准则,将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控制在适宜的程度上。(3)尽一切力量满足当地居民合理的的基本生活需求,防止对文化遗产进行盲目的掠夺式开发,以文化遗产相关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取得支持,使当地居民都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得相应的回报。
5.2 基本方式
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方式大致分为以下三种:(1)修旧如旧,按照历史记载原貌进行维修;(2)对残存的文化遗产遗迹进行保护并运用高科技的保护式旅游开发;(3)对于已彻底毁灭的古建筑,参考其原貌进行重建。
6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实证研究
6.1 鹿寨县中渡古镇概况
中渡千年古镇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西北部群山之间,行政区域面积374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自三国时代立县至今,历经174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保存着明清时期特色鲜明的古民居群落、古建筑等遗迹。深入古镇之中,少数民族古色古香的气息迎面而来。近年来,在中渡镇政府和古镇居民的精心呵护下,古镇的民居、商号、码头、客栈、会馆等古建筑遗迹均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置身其中,恍惚与世隔绝回到了古镇的古代时光,宁静而美好。
6.2 中渡古镇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中渡古镇是鹿寨文明的发源地,素来享有“历史文化名镇”的美誉。境内仍保存有以京观石、香桥岩、古镇武庙、千年古榕等为代表的洛清江文化。同时,这里至今仍保留有古城门、明城墙、老商号、粤会馆、旧码头,这些遗址遗物保存,佐证了古镇历经岁月沧桑,如中渡镇粤东会馆旧址,位于鹿寨县中渡镇南街老粮所处,为民国时期所建,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此会馆为当时广东商人在此地的联络、聚会点。
中渡镇武庙,位于鹿寨县中渡镇北街和东街的交汇处,为一砖木结构建筑。殿内供奉关羽神像,右为城隍像,右边耳房供奉观音大士像,正殿走廊左右墙上有两幅彩绘壁画。
中渡镇地处汉族与壮、苗、瑶等南方少数民族居住区的交界地带,中渡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境内的民间传统活动包括百家宴、舞狮、舞龙、舞火把龙、唱彩调、对山歌等。追溯到古镇清代年间,这些活动已颇具规模,民国时期及解放后仍然相当活跃。
6.3 中渡古镇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6.3.1 主要问题
(1)旅游资源产品开发有待完善,缺乏竞争力。
(2)旅游形象宣传营销力度不够,影响力有待加强。
(3)当地旅游市场供给混乱无序,游客满意度有待提高。
6.3.2 中渡古镇开发策略
(1)根据中渡-香桥岩旅游区资源分布情况,结合旅游项目设置和线路安排,总体规划形成“三区一廊”的空间格局,力争做成主题突出、各有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区。三区分别是指:中渡古镇文化体验区、香桥岩休闲养生区、香桥岩地质公园游览区。“中渡古镇文化体验区”旨在以古镇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古镇古建筑游览和风俗体验感知项目。
(2)依托中渡镇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通过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打造,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型的旅游休闲体验。充分利用青砖灰瓦木质构架的老建筑,将古镇要素修旧如旧,控制改造新建筑,逐步恢复中渡古镇原有的历史风貌,延长街区范围,使来到中渡的旅游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感受中渡千年古镇的文化和魅力。
(3)中渡千年古镇文化旅游活动:以中渡镇悠久的千年历史文化为基础,以岭南民俗风情为点缀,打造丰富多彩,意义深刻的民间活动,把中渡千年古镇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广西乃至我国具有特色的长寿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民间活动的举办,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中渡古镇的知名度,使中渡旅游发展具备更坚实的有形载体。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濒危的困境,实现自我生存的重要途径。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我国共有38个项目入选其中,国家级非遗总数达到1372项。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任务是艰巨的,尤其是濒危遗产的保护。旅游开发是重要的非遗资源市场利用方式,通过提升文化遗产的市场需求,反向促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经济效益,能够减轻政府在遗产保护方面的压力。国内非遗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存在开发方式不当的问题。对旅游市场普遍存在的开发模式进行梳理,认识不同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和创新型模式,有助于指导实践。
开发模式评述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日益凸显,许多国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旅游开发的范畴,如韩国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意大利傀儡戏木偶等都成为当地最著名的旅游产品①,由此开始对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的探索。我国是非遗资源大国,旅游市场对于非遗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初具规模,总结现今市场的开发模式,主要有舞台表演②、博物馆模式③④、主题公园⑤、旅游综合街区、旅游商品开发⑥、节事旅游、体验旅游七种模式(见表1)。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弊端,加深对开发模式的认识有助于在市场应用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吸引力。
开发模式策略优化
舞台表演开发策略。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影响力,是地方传统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内容,所以社会普及度和受欢迎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地方文化土壤和文化生态环境。舞台表演应该借助其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形成互补效果,比如舞台表演和自然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可以达到自然观光和文化体验的融合,丰富游客旅游活动内容。舞台表演和其他文化旅游模式的融合,无论是主题园区、旅游综合街区还是文化旅游线路都可以加入舞台表演的内容,形成“观、听、尝、触”多样性的旅游体验活动,有利于加深游客对文化体验的深度。
舞台化呈现不能够损害文化内涵,非遗的原型应该得到“记忆性”保存。演艺类非物质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受到的最大质疑和诟病的是关于其舞台化过程中的原真性问题,即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而渐渐呈现出变异了的文化遗产会使遗产的文化内涵受到损害。进行资源筛选是进行舞台开发的前提。第一,具有宗教、祭祀、信仰仪式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进行舞台化开发;第二,节庆仪式性质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慎重开发;第三,群众参与性舞蹈、表演性舞蹈作为舞台表演重点开发内容。对非遗的原型应该进行明确的完整的“记忆性”保存,做好文化遗产在地方的文化土壤的保护,以博物馆、影音录像等形式进行记忆保存。舞台表演作为商业化形式,其本质就是要进行艺术性和舞台化的呈现,所以内容可以通过艺术加工达到更高的审美水准。
博物馆旅游开发策略。提高博物馆展示内容的丰富性和展示方式的多样化。博物馆展示以固态的静物展示为主,适于手工艺类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性”为重要特点,静态展示并不能够充分展示出非遗的吸引力。应该打破静态展示的陈规,以现场展示、过程展示、前馆后厂等方式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能够看到制作过程,增强体验性。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苏州制扇厂就是采取前馆后厂的方式,展馆内有女工进行扇子的拉花等工艺,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个性化、主题化的小型博物馆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从游客体验的角度讲,博物馆并非越大越好,精巧而个性化的小微博物馆越来越受到欢迎。首先,小型博物馆可以布局于社区或村落中,布局的局限性小,空间利用性强。与乡村旅游、社区旅游、古村落旅游等线路的结合十分自由。其次,小型博物馆可承担多种文化传播的功能。
主题公园开发策略。就传统文化类主题公园而言,由于具有文化移植和文化加工的痕迹,所以不真实是影响游客体验的关键问题。鉴于主题公园的性质,在开发过程中想要营造原汁原味的文化环境难以达到效果。打破仿造文化场景的思路,开发基于地方文化又富有现代创造力和创新性的项目,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呈现,可以为文化类主题公园开辟新的道路。通过非遗和现代创意的结合,不存在文化失真的问题,因为本身就是利用创意对文化再加工的成果,不会影响游客体验。除此之外,可以使主题公园的功能多元化,作为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的孵化地。
旅游综合街区开发策略。旅游综合街区既能吸引旅游者又具有城市商业街区的性质,可以聚集多种性质的旅游吸引物于一身,包括古建筑、博物馆、旅游购物、商业表演、特色餐饮等,是复合型旅游体验目的地。典型的旅游综合街区,如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苏州的平江路步行街、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福州的三坊七巷等等。旅游街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大多只是手工艺商品销售和当地表演类文化遗产的小剧场商演,利用方式单一,产品衍生性不够,没有充分挖掘和展示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精髓。比如手工艺旅游开发忽视了制作过程展示这一有观赏性的展示内容,游客对手工艺知识不能满足游客对于手工艺制作过程的探求欲望。
从制作过程展示、技艺技法学习、历史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手工艺类非遗。旅游街区开发应该鼓励手工艺商品店铺进行过程展示、专业鉴赏讲解和游客体验制作过程等活动,鼓励“前店后厂”的模式,向游客展示手工艺人的制作场景,增加游览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实现“文化宣传―现场展示―专业解说―亲身体验―互动交流―旅游购物”链条化的传统手工艺旅游开发模式。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而言,是旅游真正承担起文化宣传和文化传播职责的表现。
旅游商品开发策略。采取“手艺人+设计师+运营商”的模式,打造专业品牌。中国的旅游商品市场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合理问题,部分传统手工艺商品属于高端奢侈商品,超出了普通游客能够消费范围,属于小众化商品。而较为普及的旅游商品则存在质量低劣、仿造、非本土化等问题,不受游客欢迎。旅游商品市场需要通过批量化生产,实现从小众商品向大众化的中端旅游商品的转变,通过品牌化经营达到造型和工艺水准的保证。“手艺人+设计师+运营商”的模式已经在市场上崛起,由手艺人提供技艺技法,由设计师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商品设计,由运营商进行商品生产和品牌运营传统技艺、现代设计理念和品牌运营相结合,打造地方文化的特色品牌。
改变传统手工艺非遗开发过程中“唯购物化”的现状,避免形成商业化过重的氛围,增强公益性文化宣传内容。商业化气氛过重使游客产生负面的旅游体验,应增加公益性的展示与文化宣传内容,以加深游客对非遗的理解。虽然游客对于获取非遗知识有着强烈的兴趣,但是支付费用的意愿很低。所以手工艺品知识宣讲应该作为公益活动融入到旅游活动中,不宜作为旅游经济的来源。
节事旅游开发策略。让游客成为节事活动的主角。参与性强是节事旅游的特点,如何调动起游客的积极性去投入到节事气氛当中往往是节事设计的最难点。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西塘汉服节的做法值得借鉴。首先,让每一位游客都成为演员。特色的汉服营造了一种古典的气氛,换上汉服的游客越来越融入到仿古的氛围当中,加深了体验的深度。其次,通过多种非遗活动的组合式、场景式展示,构建“真实的舞台”。从旅游社会学的角度而言,舞台构建是所有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打造与活动设计的方向。就主题型的节庆活动而言,新奇的、另类的、怪诞的活动设计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生活化、文化性强、有熟悉感又新颖的活动设计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兼具文化性和生活化的节事舞台是节事旅游的发展方向。
体验活动开发策略。体验式开发是非遗旅游开发的大趋势,将体验活动融入到其他旅游开发模式中去。在越来越追求旅游深度和旅游体验水准的趋势下,旅游体验活动是受到游客欢迎的方式,比如亲身体验制作过程、亲子手工制作等等。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体验活动是培养遗产旅游者的有效方式,尤其是专门化游客。专门化游客是以往旅游活动中被忽视的群体,但是有着对文化遗产最浓厚的兴趣,最容易转变成为严格的遗产旅游者。专门化游客包括特别爱好者、收藏爱好者、修学旅游、科研工作者等。专门化游客虽然属于小众游客,但是通过技艺学习课程、爱好者沙龙等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环境,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创新型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城市社区旅游
社区旅游是在具有文化原真性和生活功能的开敞式区域,以文化体验为目的,以地域文化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组织方式。其特点在于:开敞式的空间,没有景区范围的明确界限;地方居民与游客近距离接触;旅游过程中有地方生活方式的真实呈现;居民生活空间和游客的旅游空间在这一区域交汇。
在生活化的社区融入非遗旅游,将地方文化与地方生活风貌真实呈现,是体验式旅游的创新发展。第一,社区旅游增强了旅游过程的真实感。让游客置身于真实的地方生活风貌中,比如北京胡同、成都的巷子,能够看到地方居民的生活风貌,增强了旅游过程的真实感。非遗的展示拥有了天然的原生态展示场景,让游客感到生动、生活化和亲切感。第二,社区旅游可吸纳多类型旅游吸引物,具有很高的自由度。休闲文化、时尚文化、民族文化、创意文化都能够在社区旅游中有所体现,而非遗的引入可以和这些旅游吸引物相结合,衍生出具有创意的旅游产品。第三,社区旅游是深入体验地方文化的旅游组织方式,可进行的展示活动和体验活动比较丰富,符合非遗旅游的展示要求。如北京的杨梅竹斜街已经形成了街区戏剧、家庭博物馆、地方文化故事、手工艺人交流沙龙等社区旅游参与活动,以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方式让游客与地方文化深入接触,这是未来非遗旅游的趋势。
选择有文化底蕴的片区,为非遗艺人提供经济实惠型的创作与展示场所,将非遗艺人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转化为具有观赏性的旅游产品,切实提高非遗艺人的生活水平。但是很多艺人的生存状况和经济收入不容乐观,高昂的房租会阻碍这些手艺人的入驻,这是旅游吸引力的流失。吸引非遗艺人进驻社区必须为其提供价格低廉的生活和创作场所,同时对创作空间进行设计,保障可观赏性和实用性。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②曹诗图,鲁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第4期。
③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以大型天然溶洞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为例”,《旅游科学》,2007年第4期。
④陈炜,唐景薇:“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前沿》, 2010年第15期。
⑤张春梅,袁建林,易兰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以河北省为例”,《科技信息》,2009年第6期。
关键词:林业;生态旅游;开发;问题;对策
前言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出现在国际上并且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它的优势体现在不仅不拿环境的破坏作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代价,还在旅游的过程中使旅游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浏览建立起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林业生态工作的开展。但是,我国的林业生态旅游现状不佳,使得林业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违背了初衷。为了使林业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发更加具有科学性,笔者选择林业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
1 林业生态旅游开发现存问题分析
1.1 生态旅游规划建设不合理 生态旅游的规划与建筑工作对于我国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发挥有重要作用,但是,受到生态旅游规划建设工作质量的影响,许多林业生态旅游资源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性。就我国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工作的现状来看,许多生态旅游资源都因为建筑规划的缺乏与不合理而被破坏。拿我国的首个森林公园业举例说明,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的建设由于缺少科学的规划,造成许多植被因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惨遭破坏,这对当地的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来造成了不利影响。一部分风景区的管理者对于生态旅游规划工作并不重视,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一切建设工作都按照自己的感觉进行。规划工作也成为他们向上级申请资金的一种凭借,景区的升级化使得林业生态景区的建设具有城市化的风格,造成生态旅游开发质量的下降。
1.2 生态旅游管理方式不合理 一些林业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不到位,往往使得旅游人数超过了景区本身的承载能力。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他们将林业生态旅游的开发作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企图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无限制的开发,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经济收益。一些景区的管理者与经营者对于旅游资源的管理认识不足,使得旅游资源被粗放的开发。这样的管理方法与模式大大损害了生态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不仅影响了景区的旅游质量,更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另外,一些旅游景区的负责人为了提高经济收益,对于旅游者可谓是来者不拒,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
1.3 生态旅游利用方式不合理 选择生态旅游的人对于自然都有一种真心的向往,这就使得许多不是林业生态旅游的景区将生态旅游作为一个绿色标签进行使用,加大其景区的吸引力。一些旅游中介机构更是如此,在自己都没有弄清楚什么是林业生态旅游之时,就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营销,吸引许多消费者选择林业生态旅游路线。更有一些旅游景区,对于景区内部没有进行任何科学有效的规划与管理,就称这里是林业生态旅游景区,乱收门票,使得消费者对于林业生态旅游产生误解。
2 林业生态旅游开发改进对策分析
2.1 加大森林公园建设力度 对于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工作来讲,森林公园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森林在陆地上是规模最大的生态系统,更是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与物质的转换场所。因此,森林公园不仅是自然保护的重点,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出发点。所以,作为林业生态旅游的开发点,要认识到森林公园对于生态旅游开发事业的重要作用,加强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使更多的旅游者可以正确认识与欣赏大自然的美。
2.2 加大统一规划开发力度 在进行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之时,要对旅游景区当地的生物资源、地质条件以及环境水平等多种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林业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对于当地自然资源的影响。对于可能产生的破坏性事件,要先进行解决对策的制定,争取在最小的环境代价基础之上,完成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工作。其次,为了使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较高,旅游景区要按照适度、有层次、有顺序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多多开发那些对于自然环境没有不良影响的项目,使得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2.3 加强生态旅游认证力度 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工作需要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鉴定,这一工作对于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工作的开展来讲是一项重要的限制条件。因此,要提高我国林业生态旅游开发质量,就要加强分立与健全生态旅游的资格认证体系。旅游相关部门要制定出林业生态旅游开发的标准与原则,只有符合相关标准的林业生态旅游项目才能得到批准。在生态旅游认证力度加强的情况之下,林业生态旅游市场会得到规范,旅游经营者的不法行为也会得到控制。加上生态旅游信息反馈机制的健全,国家对于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工作的控制力度也会加强,有利于保护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力度 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工作的开展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只有加强环境立法力度与环境管理力度,才能提高林业生态旅游工作的科学性。林业生态旅游开发者要尊重国家的相关法律,比如《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等。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在林业生态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之上制定更多的法律条文,对那些恶意破坏环境的开发商进行严肃处理,追究其民事与刑事责任。
3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生态旅游形式的出现,不仅满足了社会大众对于旅游业的期待,也满足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需求。林业生态旅游是将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与旅游业、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和谐统一的重要方式。面对我国林业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林业生态旅游开发行为的规范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希望林业生态旅游相关部门可以规范自己的开发行为,利用林业生态旅游来引导当代大众正确认识与保护我国的林业生态资源。
参考文献
[1] 李继梅,党恒邦.海东地区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318+321.
[2] 王亦秋.关于昭通市生态旅游开发问题的讨论[J].思想战线,2011,S1:59-60.
[3] 庞少静.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2004,
09:25-30.
[4] 张海燕.紫鹊界梯田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7,07:160-161.
一、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开发的概念
(一)历史文化名城(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是我国特有的,相当于国外的历史文化遗产(Heritage),国外一般叫作“古城”(Old City),“历史城市”(Historical City)等等,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概念叫“历史城镇”(Historic Town)。“历史文化名城”一词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仅在我国通用,这个概念国外有不同的称呼,国际上更多的是把它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来加以评定和研究。
1982年《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文化遗产制度的形成,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并正式提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概念是我国特有的,是作为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和政府的保护策略而提出的,具有明显的本国特色和实践意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定的法律概念,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备下列要素:①保存文物特别丰富;②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③是一座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④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准并公布。
(二)旅游开发的概念
旅游开发的“开发”一词,一般是指人们对资源及其相关方面进行综合开发,将资源转变为产业的社会劳动过程。关于旅游开发的定义也存在很多不同观点,
王德刚、焦连安认为旅游资源开发,就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经过人类劳动加工和创新,使其成为具有旅游功能的吸引物或目的地的技术经济活动。郭康认为旅游开发是在一定国土范围内,为吸引和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培育等综合性的社会和技术经济活动。辛建荣认为旅游开发是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事的开拓和建设。综合这些定义,旅游开发是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是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自然环境、城市风貌、古建筑和古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民风民俗和文化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环境氛围。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关系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存在对两者之间的影响使得它们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与状态。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
随着现代旅游规模日益扩大,旅游现象变得复杂并充满矛盾,旅游业的资源开发能否完全促进作为旅游接待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张松教授在《城市整体性保护》一书中指出:保护与发展是名城可持续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对矛盾,因为保护基本是对发展的一种“抗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城市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包涵了有三层涵义:①城市现代化与保护的关系;②发展旅游事业与保护关系;③更新与保护的关系;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来看待名城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他们既相互依存,又是对立统一。两者间的矛盾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也就是说在合理有效利用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情况下走名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可行的。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主要矛盾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间主要矛盾的探讨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一定的成果,专家学者已经开始关注旅游业发展对名城保护产生的影响,李芸归纳旅游城市化给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和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为:①旅游城市化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②不断蚕食和破坏风景名胜区;③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旅游环境和景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④现代城市景观与旅游整体环境意境不协调。而黎洁、李垣结合大理的情况,总结了发展旅游业对名城文物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①民族文化的商业化和娱乐化;②文物遗址重修不能保持原貌和原有的文化内涵,导致隐性破坏;③发展旅游业对当地人的意识形态、道德规范、传统文化也有影响,如导致淳朴民风有所改变等。综合这些观点,旅游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名城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内涵的隐性破坏,而城市的保护也是无形中对城市的发展(特别是物质文化遗产转化的为旅游资源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种限制,而目前看来这对“抗衡”的矛盾几乎无法避免。
(三)如何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