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卫生保洁制度范文

农村卫生保洁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卫生保洁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卫生保洁制度

第1篇:农村卫生保洁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把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卫生清洁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着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综合规划,科技帮扶”的原则,把垃圾处理问题作为农村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逐步改善全镇卫生环境。

(二)坚持分类处理,重在管理的原则。根据各行政村(居)和自然村(组)的不同情况,根据垃圾的自然分类和自然村所处的地理位置,综合考虑垃圾的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问题。要重在管理,着眼于长期运行,建立和完善确保长期运行的机制。

(三)坚持村(居)主导,农(居)民主体的原则,切实做好农(居)民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农(居)民的积极性,逐步改变农(居)民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推进全民参与。

三、目标任务

年,全镇范围内全面推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四、基本标准

(一)镇区达到“六有四无”、“六有”即有可供10年以上使用的垃圾填埋场;有专业保洁队伍;有专用垃圾清扫清运工具;有固定的环卫经费;有单位住户“门前三包”制度、市场管理保洁措施及督促检查制度;有领导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四无”即“沿河无乱倒、乱堆垃圾现象;路边无成堆的暴露垃圾;无放养家禽、家畜;路边无乱堆杂物、乱停车辆。

(二)自然村应达到“六有二无”。“六有”即:户有“两桶一袋”、有不污染水源和群众生活的垃圾池、有机肥窖;有专职清扫员;有明确的保洁职责;有爱国卫生《村规民约》并定期开展卫生评比活动;有相对稳定的保洁经费。“二无”即:无露天乱堆、乱倒垃圾;无随便放养家禽、家畜。

五、组织领导

成立镇农村卫生清洁工作领导小组。镇新村办、城建办、综治办、爱卫办、环卫所、环保分局、卫生院、财政所、民政所、文化站、有线电视站、农技站、水管站、林业站、畜医站、公安派出所、供销社、食品站、供电所、电信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镇农村卫生清洁的指导、督促、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委委员、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新村办、城建办、综合执法队抽调。

六、工作要求

(一)科学合理规划。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益化”的原则。在镇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行政村垃圾填埋场选址达到如下要求:不造成二次污染,不影响村民生活,离村民居住点直线卫生距离不少于500米;渗水系数小,取土方便,便于垃圾覆盖压实;交通相对方便,确保使用年限1年以上。

(二)组建专职队伍。镇环卫所和综合执法队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切实履行好职责。每个自然村(村民小组)至少要有一名专职保洁员,具体人员配备数量由各自然村(村民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加强农村废品收购人员管理,积极发挥其作用,按照人口在1500人以下配备一名,1500人以上配备2名的标准,合理安排,持证上岗,对工作出色的财政可以“以奖代补”方式给予奖励。各村综治专干兼任建设助理员,直接负责建设报批及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

(三)配齐保洁工具。各村(居)都要配备必要的保洁工具,有条件的村可购置垃圾清运车,暂不具备购车条件的,可聘当地农用车定期清运。各自然村应配备扫把、铁铲、板车等必要的清运工具。

(四)健全规章制度。各行政村要建立和完善垃圾清扫、清运等日常管理规章制度,自然村要制定村规民约,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经常组织指导、督查、评比、考核,使农村卫生保洁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五)经费保障。按照政策性资金安排一点,受益单位和居民筹集一点,包村单位和有关部门帮扶一点,有条件的村自筹一点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工作经费到位,镇村两级保洁人员工资发放到位,保洁工具购置到位。行政村可向其所在地受益单位筹集卫生费,自然村可通过村规民约形式收取卫生费。

七、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乡村卫生清洁工程,实现乡村垃圾集中填埋,抓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是改变广大农民群众露天堆放垃圾传统陋习的有效措施,是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村容村貌整治的具体要求。各村要高度重视,每村要有一条永久性固定标语,各自然村要刷写标语,广泛宣传发动,要通过会议、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其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村民文明意识,努力形成全镇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责任分工。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纳入镇在村挂点领导责任内容,城建办负责镇垃圾填埋的技术指导,环卫所负责对全镇垃圾处置进行统一监管,并按要求指导各村规范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三)强化督查落实。镇领导小组负责对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督促;协调指导,并具体组织考核评比。检查督促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对检查结果进行排位。

第2篇:农村卫生保洁制度范文

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汤原县率先实行了农村专职保洁员制度,初步实现了村屯卫生环境的长效管护,探索出一条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日,汤原县委、县政府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暨设置专职保洁员工作的实施意见》、《汤原县农村专职保洁员管理办法》等政策意见,成立了专门的推进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新农村办,由新农村办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考核等日常工作,确保这项工作落实落靠;每个自然屯设置1名专职保洁员,在2000人以上的自然屯每增加1000人,增配1名专职保洁员。各乡镇、村屯根据村屯人口规模实际,合理确定保洁员数量,保洁员实行公开选聘,择优录用,并将保洁员信息报县新农村办备案,确保保洁员队伍信息可查、方便管理;汤原县制定了农村专职保洁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标准,实行划区分片管理,每个保洁员负责责任区内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和处理,做好主要道路、边沟及公共场所的日常保洁及树床花草栽植的日常管护,确保路面无垃圾、无积水、无堆积物,树床花床无杂草,边沟渠道畅通无淤塞。从春季到九月末的五个多月的时间里,保洁员每天要在责任区内工作,不得脱岗;保洁员的基础工资,由各乡镇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解决,原则上每人每年不少于1万元,按年兑现。县财政安排“以奖”专项资金用于补充农村专职保洁员绩效工资,以自然屯为单位,按照每年每个自然屯匹配1万元,2000人口以上自然屯每增加1000人口增加1万元的标准,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基础工资加绩效工作保证了专职保洁员的收入,也稳定了队伍,为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五是考核常态。坚持常年检查考核,根据保洁员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工资浮动、人员动态管理。对乡村,实行“三包三查一考核”,即乡镇领导包片月查、乡干部包村周查,村干部(书记、主任、会计)包街道日查。由县新农村办牵头,半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结合日常检查,确定等次。考核结果名列前三名的乡镇和前十名的村屯,乡镇领导、村干部、保洁员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对任务完成不好的村干部,除扣发绩效工资外,全县通报、限期整改。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汤原县农村专职保洁员制度日趋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基本做到了村屯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花草树木日常管护及时,农村卫生环境全面改善。目前,汤原县正按照今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会议的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标准,完善设施配套,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第3篇:农村卫生保洁制度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

xx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聊城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规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杜一同志任主任的爱卫会,定期组织检查爱国卫生工作,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并制定了爱国卫生工作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和创建卫生镇实施方案。

二、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办事处成立了组织,制定了工作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九亿农民健康行动”制订了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农村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0%、卫生知识知晓率80%,卫生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高度重视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开课率达100%办事处广播站定时播放卫生知识。主要街道、卫生院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公共场所设置禁止吸烟标识。

三、办事处驻地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卫生基地设施纳入了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远近期具体规划。主要街道硬化率达到100%,街巷道路铺装率达到70%,排水设施配套齐全,设立固定垃圾处理场2处。主要街道建有无害化公厕1处,专人管理,清洁卫生。设有垃圾箱5个,果皮箱30个,垃圾及进清运。办事处成立了4人的专人保洁队伍,并制定了卫生制度,清扫保洁覆盖率达100%,沿街各单位实行了“门前三包”;小城镇建筑物外形完好、整洁;户外广告栏、标语牌、门头装璜美观整洁;主要街道畅通,无乱倒垃圾、乱排污水、违章建筑、乱设滩点等现象;集贸市场划行归市,经营场地整洁卫生;主要街道行道树整齐美观,绿化覆盖率达24%。

四、农村卫生改水、改厕工作效果明显

办事处驻地自来水普及率达95%,水质符合饮用水主要卫生指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90%。村庄环境、家庭卫生整洁,草堆、土堆、粪堆等按规定堆放;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卫生村庄达30%以上。

五、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得到明显改观

食品卫生经营单位,公共场所环境得到彻底整治。环境整洁,卫生设施齐全,室内外卫生整洁,物品摆放整齐。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制度健全,管理严格,各类饮食店餐具消毒率达90%以上,连续三年无集体食物中毒。

六、除害防病工作扎实有效

第4篇:农村卫生保洁制度范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升农村居民文明素质为根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传统,着力开展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激发广大农村居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为“发展、平安、幸福、美丽”提供坚强保障。

二、主要工作内容

1、加大环卫设施建设维护。每个行政村根据地域面积,配备垃圾池,垃圾池应覆盖全村;创建村每户配备好2个垃圾收集桶(筐),一个用于装可焚烧垃圾,一个用于装不可焚烧垃圾;3-5户配备一个垃圾沤制池、户用垃圾焚烧炉。对已损坏的池(炉)要及时撤除或维修;所有户用焚烧炉要调整布局,切忌一味搞“路边花”,按方便投放和便于清运的原则合理布局。

2、落实农户分类减量措施。由农户对垃圾进行初次分类处理,利用宣传手段引导农户对瓦砾砖块、煤灰土渣等无污染垃圾就地填埋,对菜叶果皮等有机垃圾就地发酵堆肥,对可回收垃圾通过废品回收机制有偿回收。加强指导和监督,真正做到能填埋的填埋,能回收的回收,能焚烧的焚烧,能沤制的沤制。

3、完善垃圾处理网络体系。以行政村为单位,迅速确定和优化保洁员队伍,组织进行上岗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将公共区域和路段的管理责任细化到保洁员,确保农户垃圾不出户,村内垃圾不出村。公共区域和单位的保洁员要实施常态化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建立健全保洁员报酬保障体系,采取政府补助、各村自筹的办法筹集保洁员工资。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保洁制度和考核办法,实施严格考核,奖罚兑现。

4、扎实开展清洁评比活动。驻村干部要每月下村组织开展好“清洁日”卫生清扫整治活动。各村要开展好每季度的卫生评比活动,由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作红、黄、绿三色评比标志,分别为最清洁、清洁、欠清洁,按评比结果悬挂到农户。清洁评比活动结果纳入每月农村清洁工程各村的评比当中。

三、保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各村要逐组组织群众观看垃圾分类处理的科教片。以乡为单位,统一制作入户宣传标示,垃圾分类处理操作办法示意图等,张贴到农户的显眼位置。各行政村要制作一批永久性的公益宣传栏、宣传墙、宣传牌,其中永久性宣传牌10块,农村清洁工程宣传栏1个,广泛持久的宣传农村清洁工程。

2、强化工作责任。各行政村和乡直各部门要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农村清洁工程。乡党委将成立由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郭环球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包片负责督促全乡清洁工程工作,联村干部负责督促村上的清洁工程。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农村清洁工程的第一负责人,联村干部实行包片责任制,纳入对干部的目标管理考核当中。联村组长包村,其他干部分别负责各片区卫生。分管村干部为直接责任人。乡直有关部门(国土所、派出所、林站、电管所、信用社、中心校、卫生院、动检站、渠管站)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搞好本单位和门前责任区域内的清洁卫生。各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方案,组建专门的保洁队伍,保证平均1000人有一名保洁员,保洁员待遇不低于500元/月,其中100元进行绩效考核,并要求保洁员制度上墙。各村要有真实有效的保洁员合同,作为半年度检查内容。乡村两级共同对保洁员合同进行考核,并制定考核细则。

3、加强宣传监督。各村要建立宣传监督员队伍,宣传监督员由各村有责任心、有威望、热心公益的村民小组长或党员担任,其职责在于参与每月卫生评比工作,督促落实农户家庭门前“三包”。开展各辖区宣传工作,宣传卫生常识,制止农户不良的卫生行为及乱扔垃圾的现象。

第5篇:农村卫生保洁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以统筹乡村发展、实现乡村一体化为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构建环境整洁、生态优良、民风文明、社会和谐的新农村。

二、工作目标

通过在全乡范围内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作,逐步提高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逐步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逐步建立乡村一体化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确保20*年全乡实施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村达100%,使全乡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三、运行模式

根据我乡实际,因地制宜,采用建立垃圾焚烧炉的运行模式:

1、集中收集。每个村根据实际情况聘请卫生保洁员负责将村内垃圾存放点的垃圾统一收集到村垃圾分拣处理场。

2、就地分拣。保洁员将垃圾分拣场内的垃圾进行按类分拣。先分出有机物和无机物,再把无机物又分成可利用的和不可利用的两类。

3、集中焚烧。将分拣出的垃圾进行集中焚烧处理。

四、扶持政策

全乡各行政村全部列入农村卫生环境长效管理,乡政府考核到村。卫生保洁考核达标(95分以上)的,按每人每月1元补助到村。未达标的按每人每月1元×得分数%计算补助到村。

五、实施步骤

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要求,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1、宣传发动,全面部署阶段(4月1日--4月底)。主要任务是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广泛宣传发动,召开工作会议进行部署。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阶段(5月份)。主要任务是已通过村庄整治验收的村在5月10日前。未通过村庄整治验收的村在5月底前建立并实施垃圾收集分类机制。

3、督查落实,总结提高阶段(6月份)。主要任务是检查评估,建章立制,完善长效考核机制。

六、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协调。实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工作是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一个重要抓手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针对当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所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各村和乡属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务必抓出成效。各村和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做好村庄保洁员的选聘;制定完善人员、车辆和设备管理制度;搞好各村卫生保洁情况督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顺利开展。

2、深入宣传发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切实转变广大农民的卫生观念,让农民真正了解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益处,逐步提高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自觉主动地搞好日常保洁和垃圾收集,配合支持村保洁人员工作,夯实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工作深入开展的群众基础。

3、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支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乡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所需资金进行补助、奖励。各行政村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并积极探索建立垃圾有偿清运机制。

第6篇:农村卫生保洁制度范文

2020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将村容村貌整治作为主攻方向,力求找准抓手,创新举措,动员村民广泛参与,集中整治村庄“脏乱差”问题,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一)全面安排部署。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先破后立、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且便于操作执行的配套措施、工作方案、规章制度,深入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制定印发了《天祝县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天祝县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方案》《天祝县2020年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方案》《天祝县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奖补资金分配方案》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方案。

(二)广泛宣传发动。今年以来,通过村庄广播、微信、短信、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和疫病疫情防控的有关内容,倡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清扫相结合,累计开展宣传198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8000余份,累计发动群众参与20000余人次。通过宣传,农牧民群众对疫情防控和环境保护有了深刻认识,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大幅提升。

(三)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2020年,按照“大干多支持,小干少支持”的原则,县财政以奖代补分配落实奖补资金2000万元,同时落实村庄清洁行动省市奖补资金326.4万元,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四)完善农村公益设施共管共享机制。组建理事会174个,并制定理事会章程等相关制度。按照“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对行政村内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的公益性设施进行全面登记,建立村级公益性设施台帐,落实管护责任。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6321名,其中保洁人员2852名,实现行政村保洁队伍全覆盖。对专项基金实行乡管村用、专账管理,健全完善管护基金管理使用办法,确保基金合理安全使用,落实省、市、县级配套资金376万元。

(五)明确整治内容。以开展“四个归整”、推进“五项清理”、实施“六化治理”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截至目前,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5000余吨,清理乱搭乱建,依法拆除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舍等4000余处,整齐堆放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1900余处,完成通道绿化120.5公里、义务植树102万株。回收废旧农膜700余吨,回收率达69%;有效利用畜禽粪污88.05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85%;秸秆综合利用17万吨,利用率达85%。创建“清洁村庄”86个。

(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0年,全县计划改厕1286座,卫生旱厕实验示范300座,制定印发了《天祝县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行动实施方案》,《天祝县2020年农村卫生旱厕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截至目前,累计发动群众1690人参与,落实市级财政第一批奖补资金已下达6.6万元,完成卫生农厕新建改建931座,在天堂镇、哈溪镇等5个乡镇完成卫生旱厕试验示范212座。

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帐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还不明显,参与环境整治的主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行动自觉还没有形成。

下一步,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垃圾革命”“厕所革命”“风貌革命”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增强农牧民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必要性。

二是按照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严格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支持,与脱贫攻坚、产业培育、乡村治理紧密结合,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有效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

第7篇:农村卫生保洁制度范文

一、乡镇环卫所基本情况

我县各乡镇通过与县环卫处的积极配合协作,靠近年来的努力,已全面完成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阶段性任务,并形成卓有成效的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

(一)健全组织机构。我县结合县情,构筑了县、乡、村、组四级网络化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卫生保洁管理体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各乡镇均成立了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由当地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下设环卫所,实行乡镇领导挂村、一般干部蹲村,分工负责,对各村委会环卫保洁进行监管,并将挂点村环境卫生作为考核乡镇干部的内容之一,村“两委”对全村环卫保洁负总责,村两委成员对每个自然村实行责任包干,负责监管村庄环境卫生。各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能明确职责,建立议事制度、工作协调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督促检查制度等工作机制,使清洁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二)建立专业队伍。以每50户左右配备一个保洁员的标准,组建保洁员专业队伍,圩镇按每4000平方米(或按乡镇镇区人口的3‰)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组建环卫队伍,负责圩镇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拖运等。

(三)完善基础设施。根据乡镇和村庄区位、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合理确定区域内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规模及分布,科学安排垃圾焚烧炉、填埋场、建筑垃圾堆放场、垃圾中转站(房)和沼气池等村庄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布点。结合改水改厕等工作,统筹考虑沤肥沼气池建设,确保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安全环保。乡镇财政对必备的垃圾清运车、焚烧炉、村中转站、自然村垃圾池、手推垃圾车及清扫工具等给予了坚实保障。

(四)强化督查考核。各乡镇通过实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四定二保”(定目标、定时间、定责任、定奖惩,确保推进快、效果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到村,时间明确到月,责任明确到人,奖惩明确到单位。实行分片包干,对所包村组不定期督导,并将督查结果进行及时通报,以推广典型,激励先进,纠正偏差,勉励后进。年度工作结束时,采取统一的尺度和标准,进行自下而上的逐级量化考核。实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一票否决,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不过关的乡镇和村,不能评为新村镇建设先进单位,按评优罚劣机制,对考评较好的,在下年度资金安排中给予重点倾斜。

二、各乡镇城管执法工作情况

作为加强乡镇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局及时与各乡镇签订了行政执法委托书,将行政处罚权及时延伸到各个乡镇,并指导各乡镇城管中队的组建及执法培训工作。

(一)组织机构

我县各乡镇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分别成立了乡镇城管执法中队,其隶属为乡镇政府直属机构,依法独立开展工作,县城管局负责相关业务培训指导工作,管理体制实行双重管理,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受城管局委托,以城管执法的名义行使执法权,各乡镇政府及时做好了各城管中队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执法设施设备等的保障工作。

(二)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培训、监督机制。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各乡镇城管执法中队,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严格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拟录用为执法人员的,统一参加法制部门组织的公共法律知识考试,考试合格者,由法制部门颁发行政执法证件,并参加专业法律培训,经考试合格者,颁发执法证。通过这些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三、开展圩镇居民的“五种垃圾分类”培训

在抓保洁机制建设的过程中,我局联合各乡镇政府、环卫所始终坚持“垃圾是资源,分类是关键”的工作理念,一手抓环境整治,一手抓培训教育,广泛宣传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意义和要求,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面对面的教育,手把手的传授,引导农民进行垃圾分类,实现农户“要我分类”向“我要分类”的转变,把农村垃圾分类转化成为农民的一种自觉行动。通过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农村妇女家庭保洁、学生保洁知识宣传、“卫生文明户”创评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培训,让更多的人从“垃圾减量分类”入手,将“低碳生活”落到实处,让天更蓝、水更绿、地更净、家更美。

五种垃圾分类:将垃圾分为沤肥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建筑垃圾、封存垃圾、焚烧垃圾,整个农村垃圾分类建立在“两桶一袋”基础上,即一个沤肥垃圾桶、一个焚烧垃圾桶、一个废品回收袋,实行农户家所有垃圾源头分类,垃圾无害化处理则按照5类垃圾分门别类处理。

(1)沤肥垃圾:就是指易腐烂有机垃圾,如菜叶(根)、剩饭剩菜、瓜皮果壳、树叶、人畜粪便、动物内脏、动物尸体等。处理办法为:主要是用作沼气原料。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每个省扶建设点不少于20%的农户建成沼气,并作为村庄整治的硬性指标来考核。沼气池可以单户建,也可以联户建。

(2)建筑垃圾:主要是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废土、废砖、废石以及废陶瓷和煤渣等。处理办法为:采取集中堆放,然后指定地点填埋。可全部用于本村庄和农户的填塘平地、修道铺路等。

(3)可回收利用垃圾:主要指可回收利用的无机垃圾,如废泡沫、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废电器、废铜烂铁、废旧衣服和鞋子等。处理办法为:以供销系统牵头负责,采取市场运作,建立县、乡、村、组网络,形成“县供销回收龙头企业+乡(镇)回收中心+自然村回收站(点)”的农村可利用废品回收运行网络和回收经营模式,合理布局废旧品收购网点和专业收购人员,做到应收尽收。

第8篇:农村卫生保洁制度范文

五年来,通化市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

新村貌不断提档升级。按照先基础设施、后环境整治、再提升田园景观的建设步骤,下大力气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开启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示范。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型、民俗特色型、旅游兴村型和环境优美型”四种模式建设新农村,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完善,现已形成了像通化县大泉源乡新设村、集安市清河镇清河村的产业发展型;通化县快大茂镇向前村、辉南县楼街乡龙光村的民俗特色型;辉南县抚民镇榆树岔村、东昌区金厂镇夹皮村的旅游兴村型;柳河县安口镇烧锅村、二道江区铁厂镇四道沟村的环境优美型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群。同时,坚持科学发展,量力而行和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地域、资源、民俗和文化等优势,全面启动了创建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建设活动。五年时间,全市建设省级示范村230个、重点村63个,打造集中连片的样板村群185个,评选出30个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创建美丽庭院5万个和干净人家6万户。通过创建美丽乡村、评选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等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新设施不断得到加强。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加大力度推进路、水、电、气、房建设,补齐农村“短板”,实施了创建标杆村、打造魅力乡村、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程,加大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五年来,累计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5275项,完成投资62.9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627个,完成投资50.29亿元;社会公益事业项目1648个,完成投资12.7亿元。建设农村水泥路5403公里;修建边沟2021公里;修砌围墙1.5万公里;修建统一大门9.8万个;改造农村危旧房6.1万户,农村住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完成96%的村部改造和升级,建成集村办公室、村卫生室、村文化科技活动室、村图书室、村警务室、村广播电视室、村多功能室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

新环境不断整治清新。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紧紧围绕“三线一环”开展了村屯整洁、绿美化栽植、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重点以“八清一禁止”为工作目标,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加大连片整治和整村、整屯、整县的整治力度,全面推进整市绿化美化全覆盖工作,加快农村道路建设与排水、院墙大门整修、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配套建设步伐,强化村容整洁与畜禽养殖小区、清洁能源、保护水源等统筹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前清后乱、前建后脏、前管后弃的局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五年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3656个,完成投资13.94亿元,建设垃圾场648个,配备垃圾箱1.3万个、垃圾转运车1683台(套),卫生厕所12.8万座;安装路灯(含太阳能)2.5万盏;种植绿化树734万棵,绿化公路里程达到2825公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新机制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机制,全面开展了市委常委联系县(市、区)、市级领导包点、部门帮扶、企业帮建的帮扶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一村三帮”“村企共建、村企互赢”合力共建新农村的工作格局,实现了高层带动、上下联动、全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促进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层次、高站位发展。不断探索和建立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结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推广以通化县“户定点、屯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为主要模式的垃圾生态处理方式,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进程。充分调动农民的主体作用,按照“谁受益、谁买单”的原则,落实保洁经费,成立保洁队伍,配齐专业清扫工具,统一服饰,设立固定的工作场所,制定完善保洁环卫工作标准、检查评比、监督管理和考核奖惩等各项规章制度,确定时限目标,规范化运作。目前,全市685个行政村成立保洁队伍691支,有保洁人员2321人,其中,保洁人员纳入公益性管理岗位42人,纳入财政统一_资170人。

第9篇:农村卫生保洁制度范文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以农村垃圾治理为突破口,通过建立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加大农村环境管理力度,着力解决当前农村环境的脏、乱、差问题,使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逐步养成,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形成村民卫生、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新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目标

整治农村垃圾问题,在长效机制建立上必须达到五个到位:领导责任到位、机构人员到位、及时收运到位、监督保洁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在治理成效上达到“五无五净”目标:无暴露垃圾、路面净,无禽畜放养、庭院净,无乱堆乱放、公共场所净,无污水溢流、沙井水沟净,无杂草丛生、绿化花带净。

三、管理机制

1、区成立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处理领导小组,由区领导任组长,卫生、建设、农业、宣传、民政、教育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领导、协调、督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区爱卫办合署办公,协调、督促工作落实。

2、各镇(街道)成立爱卫办,各村委成立爱卫工作小组,负责统筹、组织、监管、督查辖区内各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3、以行政村为单位,根据住户多少,采取有偿承包的形式,由各村委会自行聘用上门收运垃圾承包人(简称“清洁员”),双方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工作范围、工作标准、工作时间等,确保按承包合同完成垃圾收运任务和公共地带保洁工作。

四、经费来源

1、按照区、镇(街道)、村三级负担和每一名清洁员负责上门收取100户—120户左右垃圾的原则,区财政给予每1名清洁员每月200元劳务补助,资金按各镇(街道)上报人数经核定后由区财政拨给镇(街道)统筹。镇、村二级根据各自情况制定出台对清洁员的劳动补助标准,确保清洁员责任到位,任务完成。

2、各村按照“一事一议”规定,向属地住户(含租住户)收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费。对贫困家庭和“五保户”等特殊群体可考虑适当减免垃圾收运费。收费标准原则上每户每月按市政府有关规定不超过8元,具体由各村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事一议”原则自行确定。有条件的村或村民小组可以给农户适当补贴。垃圾收运费由各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统一收取,统一管理,专项用于清洁员的劳务补贴、公共地带垃圾的处理和保洁工作的监督费用等。

五、收运方式

1、各农户(含出租屋)住家产生的垃圾由各村聘用的清洁员按合同每天一次上门收取,并按各镇(街道)和市环卫局共同商定的要求运至指定地点。

2、公共地带(含道路、巷道、沟渠、空闲地等)由清洁员按承包合同规定的范围负责清扫、保洁、管理,确保不出现乱堆乱放垃圾现象。

3、对各镇(街道)、各村范围内的建筑工地产生的垃圾由各镇(街道)、各村委按有关规定进行监督,并促其堆放至指定地点,实行有偿清运,严禁乱堆乱放,随处乱倒。

4、各镇(街道)、各村所收运的垃圾由市环卫部门每天按时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5、对极个别“三不管”地带的卫生死角,由区爱卫办协调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组织力量进行不定期清理。

六、保障措施

1、各镇(街道)对辖区内的垃圾处理工作负总责,必须结合实际迅速制定可行的落实措施,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方法,在5月底前先抓好国道、省道、旅游景点、重点企业附近行政村的垃圾处理工作,6月份后逐步全面铺开。区委、区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在4月底进行督查,5月底进行检查,对不按要求完成任务的镇(街道)、村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落实。

2、各镇(街道)、各村委应层层建立工作实绩与经费挂钩制度,并每月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层层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