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开发策略范文

旅游开发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开发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开发策略

第1篇:旅游开发策略范文

(一)金华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金华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元宵龙灯、磐安龙虎以及山茶花、火腿、酥饼、佛手等地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婺剧、道情表演等艺术文化旅游资源;赤松黄大仙、大佛寺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侍王府、宋代名刹天宁寺、八咏楼、诸葛八卦村、俞源太极村、东阳卢宅等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施光南广场、艾青故居、故居、陈望道故居、骆宾王公园、浦江吴弗之纪念馆、黄宾虹公园等名人文化资源和双龙洞风景区、浦江仙华山景区等文化山水旅游资源,如表1所示。结合金华市的旅游现状,可以将金华的文化旅游产品形态划分为民俗风情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艺术文化旅游、名人文化旅游、山水文化旅游等。从资源禀赋上来说,金华文化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其中诸葛八卦村、赤松黄大仙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发展文化旅游具有较好的基础。

(二)金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

许志晖等[10]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后发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六种:整合提升型开发模式(即整合一个区域的旅游文化资源或者多个区域的多种旅游文化资源,集中包装、提炼,采用人造景观的方式比拟再现传统文化的开发型模式)、复原历史型开发模式(即对已失传的传统文化,按照历史记载,挖掘题材,恢复历史面貌的一种开发模式)、原地浓缩型开发模式(即由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选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文化旅游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文化旅游的精华)、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即直接把现实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并保持其原貌的开发模式)、主题附会型开发模式(指将文化旅游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联合开发的模式)和短期表现型开发模式(主要指各种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和流动性的文化旅游表演活动)。在这六种开发模式中,以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为主的文化旅游产品一般以文化观光为主。与其相比,短期复原型、复原历史型、原地浓缩型和主题附会型等开发模式开发出的旅游产品,由于属于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提炼和重构,因此相对来说具有较强的游客参与性。目前金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仍是以直接开发利用为主,如双龙洞景区、侍王府、宋代名刹天宁寺、八咏楼、诸葛八卦村、俞源太极村、艾青故居、故居、陈望道故居、赤松黄大仙景区等。游客到这只能够通过观光的方式获得感官上的文化体验。以短期表现型为辅,如婺城“三花”节(油菜花节、茶花节、桂花节)、金华山黄大仙文化节、金东桃花节、兰溪杨梅节、武义温泉节、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永康方岩文化庙会、浦江“三果节”(蜜梨、桃形李、葡萄)等,通过参与节事活动,游客能够对文化的渊源、表现形式、物质文化类型等有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而其他类型的开发模式较为少见。在金华的文化旅游资源中,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品质,而这些精神文化仅仅靠观光和短期的场景再现是无法获得深入体验的,因此,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层次的体验式开发。

二、金华体验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体验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要遵循个性化、情境化、真实性、创新性、高度参与性五大原则,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深层次挖掘文化旅游产品内涵

金华的武阳春雨茶叶、佛手、酥饼、火腿、木雕等地方特色产品都是以旅游商品的形式出现。虽然这些旅游商品的开发已经颇具规模,亦形成了众多知名品牌,但其文化内涵却仍流于表面,未被深入挖掘。以茶叶为例,观赏茶园具有赏心怡情的功效,茶叶自身具有多种保健功效,除可饮用之外,亦可做出茶膳,而茶艺更是讲究“和、静、清、寂”,研习茶艺能使人心境平和,减轻压力。因此,以茶叶为主题,可以开发出众多体验式文化旅游产品。如到茶园赏茶,亲自采茶,然后在茶园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炒茶、制茶,并可学习茶艺,亲身体验茶道的深邃内涵,还可研制一些以茶入味的茶膳,从而让游客得到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多重感官的深入体验。再以木雕和火腿为例。东阳木雕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东阳市政府为发扬东阳木雕而投资兴建了大型的东阳木雕城,但游客多是逗留片刻就走,体验不深,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可采用“前店后坊”式,让游客看到木雕的制作过程,同时向游客讲解木雕鉴别的要点,并可按游客的要求来制作木雕,还可让游客亲自制作一些简单的木雕制品,加深游客的体验。火腿亦可开放部分制作空间,让游客学会如何鉴别火腿好坏,并亲眼看到火腿制作的工艺流程。此外,也可以教游客烹制火腿相关的菜肴,增加对火腿的感官认识。此外,金华地区的道教文化历史久远,氛围浓厚,道教人物和道教遗迹众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就是享誉海外的黄大仙。各地信奉黄大仙的,均以金华为“仙乡”,以赤松观为“祖庙”。黄大仙祖庭位于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区附近的金华山上,目前对于黄大仙道教文化的开发仅限于让游客“到山上看看,往观里转转,让导游讲讲”而已,道教的博大精深和黄大仙的文化精髓都未能被深挖出来。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经典、道教的教义、传说自然是博大精深,游客很难在短时间里理解、体会、领悟,但道教的法术、礼仪、养生之道、武术、音乐、饮食等,却可以被充分开发出来让游客看、听、学、品、练,深层次的体验道教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给游客传授一些简单易学又实用的养生功、太极拳(如八段锦)、调息的方法,教游客制作并品尝典型的道教养生膳食,让游客体会到道教的实用之处,即增加了游客的体验,又更好地传播了道教文化。

(二)节事与旅游协同发展

近年来,节事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地方形象和提升城市知名度以及拉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西班牙的斗牛节、西红柿节,威尼斯的面具节,巴西的狂欢节,慕尼黑的啤酒节等,每年都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前去体验一把。而国内的青岛国际啤酒节、盱眙龙虾节、南宁国际民歌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南京的秦淮河庙会,无锡吴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亦是成为当地的文化旅游热点项目。这些节事能让游客趋之若鹜的原因就在于强大的群众参与性,每个人都是活动的主角,都可以卸下种种负担,或享受美食,或欣赏表演,或参与其中,从而获得平时工作生活中难得的轻松体验。金华物华天宝,风俗多姿多彩。春节庙会、斗牛、元宵龙灯、浦江迎会(抬阁)、永康《十八蝴蝶》、磐安龙虎大旗等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引人入胜。可以对金华的这些民俗风情进行整合和精心编排,选择1~2个节事活动,重点成节事精品,形成规模效应,在项目设计时注重群众的参与性、娱乐性和文化性,从而让游客获得深层次的文化体验。

(三)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形式

戏曲、舞蹈等艺术文化作品以及其他的民俗风情往往因形式陈旧和文化阙限而让外人难以身临其境,领悟其真谛。但近年来的“印象”系列、少林寺的大型歌舞剧“风中少林”,却一举打破了这种局面,以情境化的歌舞剧的方式创新性地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少林文化,使观众获得了绝佳的审美体验。婺剧作为浙江地方名剧亦广受当地人欢迎。但与所有戏剧种类的现状相似,婺剧也因节奏慢,曲辞较地方化等原因而难以走出“曲高和寡”,“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婺剧可效仿昆曲,在保留婺剧内核的基础上,从形式上、表演艺术上等进行大胆改革创新,迎合新时代年轻人的口味,并对婺剧的舞台展示效果进行包装,亦可将婺剧的表演场地搬到室外,像“印象丽江”、“印象西湖”一样,让游客在真山真水间品味婺剧的独特神韵。除了婺剧之外,金华的道情、永康《十八蝴蝶》均可采用这种方式来开发体验式文化旅游产品。

(四)将隐形文化旅游资源外显化

金华的名人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李清照、李渔这样的古代名家,又有艾青、之类的当代名家。但能够让游客看到的,却只是几间故居而已,且这些名人故居、景点多分散各个市县,难成气候。可参照杭州宋城、吴文化公园的做法,采用整合开发模式,将金华市所有的名人先贤都聚在一起,建一个名人文化园。婺城文风鼎盛,名人大家当中也以诗词名家为主,因此可突出诗词主题,在园中设一些游人均可参与的项目,例如填词,写对联,题词等,增加游客对这些名人的了解和对诗词文化等的理解和体验。

(五)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科技含量

第2篇:旅游开发策略范文

【关键词】旅游决策 萍乡 武功山 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194—02

一 旅游决策模式

旅游决策是旅游者出于特定的旅游动机收集和加工有关旅游目的地的各种信息,提出并选择旅游方案或计划,最终实施所选定方案或计划的过程。旅游者的决策过程一般分为七个阶段,即产生旅游需要或动机收集相关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目的地或线路旅游预算选择出游方式决定是否出游实施出游决策。对旅游决策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旅游开发工作的深度开展,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明确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与动机,有利于改善旅游供给;二是迎合旅游者的旅游偏好,有利于准确定位目标市场;三是认识旅游产品的特殊性,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旅游市场营销模式。

二 武功山旅游开发现状

1.武功山旅游资源概况

武功山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和宜春市袁州区三地的交界处,绵延120公里,总面积达260余平方公里,海拔1000~1500米,主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是江西省境内的第一高峰。武功山景区分为金顶观光休闲区、羊狮幕观光游览区、九龙山宗教文化区、发云界游憩娱乐区、大王庙原始生态区五大核心景区,包括100余个景点,其中,10万亩高山草甸碧波连天、一望无际,四季风情各异,呈现出“春夏绿油油、秋天金灿灿、冬天白皑皑”的景色,堪称“江南一绝”。武功山奇峰罗列,地质地貌类型多样,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可以概括为山景雄秀、瀑布独特、草甸奇观、生态优良、天象称奇、人文荟萃。

2.武功山旅游开发现状

第一,“一山多治,多头管理”阻碍了旅游开发。武功山地跨萍乡、宜春、吉安,行政上属于三地共管,资源共生现象较为普遍,除部分景点属各地单独管辖外,大多数景区都为两地或三地共同所有。在实际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经济利益的冲突,常常出现互相排斥、相互拆台的现象,最终导致部分资源的破坏性开发。第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随着旅游者人数的不断增加,武功山景区的接待设施落后带来的不便已日趋明显,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景区休息厅、购物场所、宾馆饭店等接待设施尚不完善,不能充分满足旅游者的“食、宿、行、游、购、娱”六大需求。第三,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武功山拥有“十里峡谷,百处古迹,千亩梯田,万顷草甸”等优势资源,在大多数旅游者心目中就是江西省境内海拔最高的山。武功山的整体旅游开发中,既缺乏体验性和参与性的旅游项目,也没有完善的旅游产品,短期内很难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武功山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 基于旅游决策模式的开发策略

1.合作共建,发展“大武功山”

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旅游决策模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历年来,武功山属三地共管,萍乡武功山、安福武功山、宜春明月山分别确立了各自的旅游形象,导致旅游者对武功山究竟地处何方产生了困惑,直接接影响旅游者的判断和选择。因此,为了武功山旅游的更好更快发展,三地必须牢固树立发展“大武功山”的现念,加紧制定景区总体发展规划,协同合作,做出特色,做旺人气,做响品牌。

2.加快建设,完善旅游设施

要大力发展武功山旅游,就必须留住本地和周边地区的旅游者,并吸引更多的远途旅游者,形成“日日有人来,人人住下来”的良好局面。从有利于资源保护、有利于功能发挥的角度出发,武功山应贯彻现代山岳型风景区“山上游、山下住”的发展理念,对武功山下麻田、新泉等古镇进行集中规划,吸引当地闲散的民间资金,如建成古风古韵、酒旗飘摇的“古镇宾馆”、“农家餐馆”一条街,使“住古镇小店、吃紫红米饭、尝农家土菜、饮大安冬酒、品武功甜茶”成为武功山游客的独特享受。

3.丰富内涵,打造创新旅游产品

第一,找准市场,准确定位。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武功山须依托特有的风景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形成以高山草甸为特色,以峰林地貌为亮点,以道佛文化为底蕴,以温泉休闲为引力的旅游发展格局,定位于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以科普教育、宗教朝拜、探险运动为辅的绿色生态风景区,努力建设成为江西省及华东、华中、华南地区著名的区域风景名胜区。第二,创新产品,打造品牌。独特的旅游形象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是影响旅游者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武功山应本着“有题必作、大题炒作、小题大做、无题创作”的现代旅游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云中草原、户外天堂、养生仙境”这一品牌形象,深入挖掘景区文化资源,强力打造特色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一是以景区良好自然景观为依托的观光休闲生态文化旅游产品;二是以温泉资源、道教遗存和康体微量元素为依托的养生文化旅游产品;三是以红岩谷瀑布景观和观音岩草原风光为中心的户外运动时尚文化旅游产品;四是以羊狮幕景区的峰林地貌、金顶景区岩崖景观资源为依托的地质科普文化旅游产品;五是以石鼓寺、中庵、白鹤峰、古祭坛为依托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

第三,大力宣传,立体营销。旅游者产生出游动机之后,就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旅游信息,为了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和兴趣,武功山应全面实施强势宣传促销战略。一是继续做好南昌、萍乡、宜春、新余、长株潭地区等湘赣一日游市场,巩固长三角、珠三角现有客源市场,开拓广州、上海、湖北、浙江等大中城市市场,并且向全国旅游市场延伸和扩散。二是继续通过报刊、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宣传并在高速客车、列车、航班上景区的平面与视频广告,全方位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扩大景区的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三是继续构建和拓展自驾游、车友会、户外俱乐部、大型旅游公司等市场营销渠道。四是加强与湖南景区景点并线,与仙女湖、天沐温泉等景区开展区域联合营销。五是继续举办“武功山国际帐篷节”、登山比赛、摄影大赛等大型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家磊、李芳辉.浅谈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类型与特色[J].体育时空,2011(6)

[2]刘向东、易淑清.江西武功山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与发展战略[J].中国商贸,2009(9)

[3]江春发.武功山旅游品牌的营销与推广策略[J].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第3篇:旅游开发策略范文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

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在乡村的生态环境中,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旅游资源基础,通过综合运用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产品开发理论以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等对当地农业资源进行整体的布局和规划,将其开发成为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生态农业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的主要内容,它的发展既要依靠生态农业的科学建设,也离不开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的健康运行,是从生态农业旅游系统的角度对三者的优化结合。

二、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类型雷同、缺乏特色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往往投资之前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做出周密的发展规划,只是一味模仿他人,进行了重复建设,导致很多开发的项目类型单一,地域特色不突出,缺乏文化内涵,很难形成长久的吸引力。

(二)对乡土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

乡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美。但是许多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只是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旅客,没有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作物、动植物、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手工艺品及劳作方式进行深入的挖掘,结果导致没有形成生态农业旅游应有的乡土特色。甚至有的经营者将原本古朴典雅的乡土建筑拆除,以新建的现代设施和现代服务接待游客,缺乏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美。

(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

一些开发商和经营者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对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无序过度地开发,对环境任意破坏,更有一些开发商打着“生态农业旅游”的招牌开发一些一般的旅游项目,使自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一些游客素质不高,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在旅游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随意摘花采草、随地吐痰、随处吸烟、乱丢垃圾等,忽略了对生态的保护,与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宗旨背道而驰。

(四)行业监管不力,市场混乱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很多都是农村地区的村民,他们缺乏旅游、营销知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理念,而相关的旅游管理机构也没有为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制定出统一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条例,导致经营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可依,随意性强。许多地方发展的并不是真正的生态农业旅游,只是打着“生态”的幌子,一味迎合旅游者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靠一些娱乐设施、餐饮美食等随处可见的项目充数,宣传与实际产品不相符合,“生态”仅存于项目表面,缺乏深刻的生态内涵建设。还有部分商家进行恶性竞争,经常出现“宰客”、“欺客”现象,造成经营者与游客之间的矛盾纠纷,给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带来极其消极的负面影响。

(五)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改善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薄弱,硬件不足、软件缺乏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因为,一些主要的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大都离市中心较远,需1-2个小时车程,景点分散、点多面广,旅游交通不甚发达,雨雪天道路泥泞不堪,造成散客出行难。旅游区内水电、通信、卫生间等设施也不够完善。再则,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较低,精品度不高,绝大多数产品重复,游客的兴趣和重游率不高。此外,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从业者中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特别是旅游规划、营销、外语、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人才不足,这些都是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发展的“软肋”。

三、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策略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生态农业旅游设置的项目、定价、提供的服务等都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在建设时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目标,不能破坏自然的乡村风格,污染当地环境。在设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本地的资源、气候、经济、社会条件,考虑到居民的需求情况,因地制宜,做好开发设计规划。各经营者不能盲目重复建设,要遵循生态学和工程学原理建设具有大连特色的项目,并且使旅游区内的人、景、物合理组合运转,既要提高整个旅游区的经济效益,又要兼顾景区的美观和生态环境。

(二)保持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

景区建设必须十分注意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避免使之成为城市公园的乡村版。游客到旅游地来就是为了寻找与城市生活完全不同的乡村味,体验乡野乐趣、田园风光,假如将生态农业旅游区建成与城市公园相同的模式就会失去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景区布局与设计都必须从“土”字出发,从“新”字着眼,下功夫营造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环境空间。

(三)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保护

首先,经营者应保护生态坏境,保持旅游区的农村风味、乡土气息,“农业区内的布景不适宜效仿城市,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避免农业生态环境城市化”,突出绿色、自然、传统的特点。在开发旅游项目之前要制定合理的规划以及相应的规定,使游客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其次,经营者要科学预测旅游区游客容量,严格控制好游客数量,以保证旅游区内生态环境的质量。最后,经营者应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景区醒目位置张贴提示标语,在游客游玩的途中不断强化环境保护教育。

(四)完善政策法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增强约束。

政府必须尽快出台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有关生态农业旅游的地方法规和政策,以此来确实保证生态农业旅游从项目审批到开发经营一直有政府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首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贯彻旅游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采取生态保护型的开发模式,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把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其次,要建立定期环境监测与预报制度,即通过定期的预测与预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第4篇:旅游开发策略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典型案例;比较研究;应用策略

一、乡村旅游涵义

在中国,近年乡村旅游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高峰期。它的兴起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放松的场所。乡村旅游不同与其他旅游产品,它的实质内涵主要是体验乡村生活和深入了解乡村。刘德谦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地方旅游规划指南》对乡村旅游的界定是“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可见乡村旅游的涵义应包括两个方面,即:乡村旅游的范围和活动内容。首先,从乡村旅游的范围来看,乡村旅游主体行为应发生在乡村地区,其行政建制应落实到村、屯,而不应包括都市人眼中的县城、县级市及以上建制单位。其次,从乡村旅游的活动内容来看,乡村旅游应是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农业生产及其环境为基础开展起来的旅游活动。其活动内容是以乡村生活、生产为特色的,也是以其为限制的。如果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过于泛化,则既会混淆不同形式旅游活动的开发,也会影响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认识、记忆和需求。许多建立在城市地域的农业观光园、或者地理位置在乡村,但其游览活动内容与农村生活、农业生产毫不相干的风景名胜区是不能划为乡

二、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典型案例研究

我国的乡村旅游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起步。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其发展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探索阶段,由初期的村村相似到现在的各有特色。90年代末至今,我国乡村旅游已经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其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也各有不同,本文依据乡村旅游的内涵,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类型和成功案例将乡村旅游开发分成了种模式,并做以相应探讨。

需要明确的是以下几种模式并不是单一的、绝对的,大部分乡村旅游的成功是多种模式的融合,但往往有一种方向为主导,这一种主导方向往往就是其发展的独到之处。

(一)生态―观光型

此种类型的乡村通常将“生态-观光-休闲-专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乡村旅游的综合旅游功能。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1.以生态科技为活力

该类型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体现在在生态产业的开发方面,科技含量较高。而这一点也正满足了特定旅游市场的需求,如修学旅游市场的开展。这一类型乡村旅游的开发在其旅游产品设计中通常至少包含两大主题,即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有的还可结合具体的地域性和乡村性开展特色旅游项目。发展较早的宁波腾头村是这一类型的旅游开发中比较成功的例子,其成功之处在于保持“乡村性”的基础上,腾头把最适合环境保护的苗木业、绿色蔬菜业、生态旅游业作为全力发展的产业。和其他乡村旅游不同的是,腾头走的是以“旅游养生态、以生态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其具体旅游项目的开展中,创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谐旅游”的特点。

2.以自然风光为基准

这一类型的乡村自然景观丰富,游客在选择其作为旅游目的地时多是因为其自然审美价值,或开阔视野,或陶冶情操,但其开发中也多结合各有特色的乡风民俗。纵观当前乡村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村落,其成功之处一方面在于其丰厚的景观资源,另一方面则在于借助乡土资源成功的造势。前者往往具有资源的独占性和垄断性,其审美价值相当于风景名胜区,但又并非单纯的风景名胜区。如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婺源的自然景观包括多种组合,如山、水、竹、石、滩、舟渡、古民居等,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形成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游览区。目前,婺源已成为江西省金牌旅游产品。后者则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结合乡村特色塑造乡村旅游的品牌,如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重庆走马镇金马村凭借一年一度的桃花节让乡亲们的生活步步登高。在连续举办了多届“走马观花文化旅游节”之后,走马镇已经今非昔比。

(二)民族民俗型

民俗文化观光是依托乡村居民、人文遗迹、古建筑、文物、家居生活物件等物质形态以及地方民间文艺、民俗节庆活动、地方民间文化庙会等文化形态,开展可参与的观光游览活动。我国民俗乡村旅游的开展主要依托独到的民族民俗风情,比较成功的有云南、贵州的乡村和北京的民俗村等。此类地区开展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就是原生态的民风民俗,而这也正是其乡村旅游开发的亮点。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当前这类乡村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交通条件、卫生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在贵州乡村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乡村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优势,即具有完好的自然生态村落景观及保持完好的农村传统习俗,同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黔东南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和安顺屯堡乡村旅游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在接待国内外游人时颇受好评。这两处旅游区成功的关键就是避免乡村城镇化和商业化。

(三)休闲娱乐型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的感受已不再满足于观光、审美,自我意识的觉醒使游客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旅游过程中来,并借助旅游环境自己创造快乐的休闲体验。乡村旅游是现代都市人为了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利用假日外出进行令精神和身体放松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娱乐需求成为旅游者基本的旅游需求之一。国外在开发乡村旅游时积极开发娱乐性强、互动参与性大、表现形式新颖的休闲娱乐项目以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该类型的乡村旅游主要以 “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为特色,注重游客在旅游过程的休闲体验,以成都“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通常属于这一类型。针对“农家乐”发展的特殊性,需要注意的是“农家乐”的发展不能过于粗放化。如我国部分乡村农家乐的主打项目只是吃饭和打麻将,这样的旅游开发一没有特色,二没有生命力,很容易被替代,另外也需要继续完善旅游环境的整治工作,加强农家乐休闲旅游设施的建设,并加强细节的管理工作,包括卫生、交通、娱乐各个方面。

(四)复合开发型

乡村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原生态性和它的原野性。在具体的乡村旅游开发中,结合不同的资源特色,往往存在复合开发这一特征。即依据资源特色,组合出多种复合型乡村旅游空间为人们所感知,并开展体验、游憩活动,唤起人们对乡村空间的场所意识、乡土意识,赋予乡村空间新活力与生命力,以实现乡村旅游开发的最终目标。如北京市周边乡村的乡村旅游最早也是和民俗旅游结合在一起,但它的旅游吸引力不仅仅依靠民族民俗,而是以历史古迹或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地址公园为依托,在对需求的适应类型上,属于复合型。

(五)特色资源型

这种类型是对上述几种模式的一种补充,这类乡村旅游开发的依据除了一般的乡土资源之外,还拥有独到的资源特征,且多是历史、人文资源。如我国的红色旅游根据地,以其拥有的浓郁革命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另外一些具有独特个性的乡村也属此列,如濮阳的东北庄村是全国闻名的杂技之乡,号称“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东北庄耍杂技,人人有一手。”凭借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东北庄村的旅游业也逐渐开展起来。

三、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立足根本,保持乡土特色

乡村旅游的“立命之本”就在于不同于城市居民日常居住环境的差异性,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应注意对其“乡土性”的保持,使“乡土”、“乡趣”、“乡味”真正成为乡村旅游的特色。

1.“乡土”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乡土”即为保持乡村旅游的地域特征。在旅游乡村的设施建设方面,应力图在保持其特色的基础上改善相应接待设施。

2.“乡趣”

“乡趣”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中游客亲自参与的部分,如原始农具的使用、“渔家乐”中对海产品的捕捞和垂钓,生态观光园中农产品的采摘等。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应保证游客自由、舒适、干净、专业等多种快乐体验的获得。

3.“乡味”

“乡味”主要反映在乡村旅游六要素中“吃”――“农家菜”特色的保持这一方面。从各种反馈来看,乡村旅游者对农家菜的要求不在于“精”,而在于“香”,所谓“乡土香”正是体现了农家菜的特色。除乡土特色外,农家菜的基本保证则是干净、卫生,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

(二)政府适当引导扶持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可采用多种模式,但就目前来看,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必不可少,政府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其着重要的作用,如制定多项惠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以农促旅,以旅带农。如从宏观调控上,北京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设立了可行的行业规范,使北京市的乡村旅游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其乡村游的品位和档次将因此得以提升。有的乡村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政府投资开发的公有模式、或政府主导模式等。

(三)明确乡村旅游的收益者

乡村旅游的收益者应包含当地居民,政府需要通过相应措施保护当地农民的利益。只有农民在旅游发展中致富了,才能更好地激发农民有保护自己文化的积极性,乡村旅游才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要畅,卫生要净。

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就近原则在其目的地的选择中往往体现得很明显。尤其在乡村旅游的初期发展阶段,交通往往成为第一影响因素。另外,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最大担心之处往往就是卫生条件,这种担心或是期待贯穿整个旅游过程,大到食宿、道路交通,小到厕所。

(五)依托资源,结合客源,准确定位。

乡村旅游的开发多以近距离中心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在其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应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游览时间通常为一日一夜,活动内容的设计应突出游客的亲自参与和自娱自乐。对于资源特征突出,旅游影响力达到全国甚至世界范围的旅游乡村在其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可充分展现其独特的地域和乡土资源特色,主要依托附近中心城市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联合开发,其产品的地方乡土性和综合性更浓,在时间的安排上可稍长一些。

四、结论与启示

对乡村旅游的分类标准不同,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就不一样。本文主要结合资源的类型和游客的参与程度对乡村旅游类型进行了划分。鉴于旅游资源,尤其是乡村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动态发展特征,因此开发模式没有最佳的模式,没有万能的模式,也没有终极的模式。整体来看,乡村旅游现已成为新世纪我国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 年我国的旅游主题为中国和谐城乡游,其宣传口号是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这充分肯定了乡村旅游对于我国农村经济以及城乡互动的作用。但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乡村都可以开展乡村旅游并获得成功,其影响因素众多,如特色、资源、环境、人文文化等。故乡村旅游的开发不能一轰而上,在同一地域环境内尤忌产品雷同。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有统一的旅游规划,在具体开发中应有层次、有方向、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21(3):12-19

[2]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 55.

[3]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2):38-42

[4]刘丽君,郭宏杰.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16) :6907- 6908)

[5]吕连琴,刘爱荣.我国乡村旅游高级化的产品设计导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1(4):69-72

[6]孟琳琳.空间导向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09 年第5期:182

[7]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第二期:38-42

[8]乡村旅游:中国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新华网,2004年10月19日

[9]石培基,张胜武.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述评[J].开发研究,2007年4期:105-107

第5篇:旅游开发策略范文

关键词:温泉旅游;IE矩阵法;湖南省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休假制度的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休闲度假意识明显增强,温泉旅游作为休闲度假的主要类型之一,已从个别性的休闲项目,逐步转化为温泉沐浴、桑拿、按摩、SPA、药浴、健身、体检等结合的休闲产业链及康复疗养产业链的双产业交织结构形式。湖南省作为全国温泉资源大省之一,有必要充分认识自身资源,合理科学开发,确保温泉旅游在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湖南省温泉旅游内部环境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政府大力支持温泉旅游开发。省委、省政府对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温泉旅游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旅游发展战略,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温泉旅游发展措施: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打造旅游品牌,加强旅游交通基础建设等。

2、交通优势。湖南省南临粤港澳,北接中原腹地,东联长三角,西达川贵渝,是沿海与内地经济往来的桥头堡。全省先后建设与投用武广铁路、衡茶吉铁路、湘桂复线改造、衡邻高速、厦蓉高速、二广高速、宜凤高速、道贺高速等,并规划建设怀邵衡铁路、京珠高速复线湖南段等,构建着立体、高效、快捷的现代交通网络。

3、优质的温泉资源。温泉资源是温泉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无论是从数量、水温、流量还是水质来看,湖南省都拥有优质的温泉资源。从数量上看,全省拥有30℃以上的温泉85处(据温泉旅游调研小组统计);从水温上看,全省的温泉水温以40℃-60℃为主,属于优质型温泉资源,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汝城温泉温度更是高达98℃;从流量上看,全省温泉流量较为稳定,受季节性和降水的影响较小,有32.5%的温泉最大流量超过2000m3/d。

(二)劣势(weakness)

1、温泉旅游缺乏龙头城市的带动或带动力度不强。省会城市长沙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是要带动整个湖南省温泉旅游发展显得力量不足;张家界旅游资源丰富,但城区建设落后,要作为湖南温泉休闲旅游的龙头城市仍显得乳臭未干;郴州虽为温泉之都,但整体经济能力及基础城市配套设施,也还不足以成为龙头城市。

2、温泉旅游服务水平偏低,服务人才匮乏。温泉旅游是一种休闲旅游,原则上对服务要求要高于一般的旅游服务,然而全省温泉度假区服务人员绝大多数是本地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服务水平不能满足顾客需求,严重影响旅游整体质量。

二、湖南省温泉旅游外部环境分析

机会(opportunities):第一,国家政策支持。随着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研究的开始,休闲度假越来越被国家关注,2008年“国民休闲计划”出台,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大大地刺激着人们的休闲需求;于上海举办的“首届国际休闲旅游博览会”,力推温泉旅游为休闲旅游主打项目,均为温泉旅游发展提供了良机。第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温泉旅游升温。随着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消费型的转型升级,也带动了旅游消费的升级,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拉练式的观光旅游,更多地开始追求身心愉悦的休闲度假。温泉旅游作为集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形式,成为众人休闲度假旅游的首选。

三、湖南省温泉旅游开发对策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新温泉旅游开发模式

建议以“双核模式”为主要开发模式,即温泉+X开发模式,一方面以温泉洗浴为中心,强调温泉文化;另一方面则依据实际情况,或以会议,或以娱乐,或以康体健身等功能为主。同时,在温泉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开发衍生产品,通过温泉培育文化产业,健康产业,养生产业及休闲房地产业等等。

(二)打造核心竞争力,树立温泉旅游品牌

湖南省作为全国知名的山水州城、鱼米之乡,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但是目前而言还没有很好的口碑,还没有太大的魅力吸引回头客,因此建议将湖南省优质的温泉资源整合起来,树立整体形象与产品主题,挖掘温泉历史内涵,突出产品品牌吸引力,加强对外促销的力度;打破本位主义观念,与周边旅游区域(如川、黔、鄂等)积极协作,打造温泉专项旅游,吸引省内省外的游客。

(三)建立人性化服务体系,提高温泉旅游服务

服务,最重要的是态度及效率。任何时候都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消费者的利益,设计人性化的服务体系,如专人为顾客在浸泡温泉之前,讲解具体的泡温泉知识;专人为顾客递送干净毛巾、茶水等。聘请高素质、好形象的员工,定期进行员工培训,保证“微笑服务”,为顾客温泉旅游提供良好氛围;时刻体贴顾客,为顾客排忧解难。

参考文献:

1、杨卫武.我国休闲旅游业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J].旅游科学,2007(3).

2、王华,吴立瀚.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

3、王艳平.中国温泉旅游[M].大连出版社,2004.

4、朱玉华.福州温泉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6(3).

5、王仁庆,刘桂文.湖南休闲旅游品牌战略研究[J].消费导刊,2008(4).

第6篇:旅游开发策略范文

关键词:城市;个性;旅游;苏南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南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一体化研究――基于江南文化视角”(编号:2013SJB630055);江苏省社科运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全域旅游视角下江苏省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策略研究”(编号:16SYA-009);江宁区软科学研究计划“供给侧视角下的江宁区全域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编号:2016E04)

城市旅游需要领略城市的个性特点。而城市的个性可以类比为艺术作品的风格,因为“一座城市具备一件完整艺术品的全部构成要素――这里的艺术品既具有隐喻的意义,又具有字面上的原意”。城市的个性归根到底是一种审美的个性,那么包括苏南城市在内的当代中国城市个性的丧失,也可以在“个性与共性”“熟悉与陌生”这两组概念的辨析中寻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旅游开发的方式。

一、城市的个性与共性概念辨析

苏南城市既然称为“城市”,自然具有“城市”的共性,以区别于荒野和乡村;同时又需兼备“江南文化”的个性,以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城市。可见,“共性与个性”在苏南城市美学特征的彰显中是同时存在,彼此交织的。

以共性与个性在“典型江南城市”中相互统一的观点来审视当代苏南城市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统一性的剥离正是造成当代苏南城市典型性不足的内在动因。从共性角度而言,除了城市作为“人类居住与生活”之地的功能性亘古不变以外,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城市之间也必然存在着某种审美特征的统一性。这是由这一时代的特定矛盾、所盛行的趣味风尚、所涌动的精神情绪所决定的。就像雪莱所言“在任何时代,同时代的作家总难免有一种近似之处,这种情形并不取决于他们的主观意愿。他们都少不了要受到当时时代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某种共同影响,只是每个作家被这种影响所渗透的程度则因人而异”。在现代性语境下,面临着用地紧张,资源枯竭的现状和人类在“认识一切,改造一切”的启蒙主义自信心鼓动下追求高科技的运用,讲求城市设计的“现代体系”,提倡直耸云霄的高楼大厦对纵向空间充分利用的时代风尚。因此,在这一时代审美共性的场域之中,苏南城市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都市一样呈现出一定的现代性风貌,本是必然的,也是无可厚非的,是时代性发展的要求。但是,共性的彰显并不意味着个性的泯灭,这是百余年来美学大师们历尽艰辛寻觅到的规律与真理。因此,中国的民族特色以及更为微观的,苏南的地域特点也同样需要在当代城市的建设中加以体现,并与时代的共性特征彼此和谐统一,相互交融,以达成“典型性”的要求。但事实是,当代苏南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者往往只注重共性,而忽略了个性特征,在“走向国际”“融入世界”的口号中,迷失了自我。这种偏执的行为是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不自信,也是对“个性与共性”美学关系的误读。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指出“典型的普遍性是符合事物本质的规律性,类型的普遍性只是数量上的总结或统计的平均数”。只关注共性,而忽个性的城市建设,实现的只能是“类型”,而并非“典型”。 因此,只强调与国际大都市的共性,一味模仿、盲从而打造出的城市,充其量只能是现代性语境下面貌模糊,千城一面的“广普城市”,而不会是那个草长莺飞,个性鲜明的“典型江南城市”。

二、城市的熟悉与陌生概念辨析

“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要求如何在苏南城市的构建中实现呢?别林斯基“熟识的陌生人”的观点为我们指明了思考的路径。别林斯基指出“创作中的典型是什么?它同时是一个人和许多人,一副面貌和许多副面貌,这就是说,它是这样一种对一个人的描绘,其中包括多数人,即表现同一理念的一整系列的人”。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它应该使审美者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共性的存在,陌生是由于个性的彰显。正是由于城市间的共性所产生的“熟悉感”使得审美者不会在一座新的城市面前显得手足无措,而在惊慌失措的恐惧中失去了审美的平和心境;而一座城市的个性所带来的“陌生感”又会使审美者不因美学特征的雷同,产生审美的疲劳,反而被激发起主动探寻的兴趣。当然,“陌生化”本身也是有限定性的,一味标新立异,嗜怪求僻也同样不能被审美者所认同,所以对于文艺作品而言,无论结构布局、语言技巧、修辞手法如何有个性,也必须在一定的规范和法度的制约之下,这一规范和法度就是作为艺术作品自身的共性要求。一味追求个性的“陌生化”,全然不顾共性的制约,只会对艺术风格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城市作为“巨构”的艺术品,也同样应该用个性审美特征所体现出的“陌生化”来激发起审美的主动性,用共性审美特征所表现出的“熟悉感”来维护城市美学的基本规范。

当代苏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往往注重了“熟悉性”而忽视了“陌生感”,从而使得共性的特征完全取代个性的彰显,导致城市审美意象的雷同。巴里・萨德尔对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个性丧失问题痛心疾首,他指出“景观必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转变。但是令人忧虑的不是那些千奇百怪的造型和那些难以言状的人工元素的泛滥,而是它们之间精心地相互复制……大多数北美城市景观,在市中心毫无特色,而在郊区中又相互雷同……即便那些保留一定视觉连续性和人性尺度的城市区域也遭受玻璃与混凝土的袭击……在城市的边缘,单结乏味、毫无修饰的建筑样式被毫无顾忌地大量复制,毫不考虑与该处环境的和谐”。无穷无尽的复制和对复制品的再复制,使得城市的设计与建设仿佛成了流水线上的作业,在程式化、快餐化的进程中丧失了地域性的差异。而当代江南城市的营造无疑必须打破这一印刷式生产的怪圈,实现鲜明的、独特的地域个性同集中、深刻的现代城市共性的统一,成为城市审美者眼中“熟识的陌生人”。

三、苏南城市个性彰显与旅游开发策略

影响城市个性的要素是多样性的,但起主导作用,最为鲜明和突出的,我们认为是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的人文景观、城市的生活空间这三个方面。对于旅游开发而言,也同样需要从这三个角度出发。

(一)苏南城市自然环境个性彰显与旅游开发

先天赋予城市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等等自然风貌不但本身是醒目而鲜明的城市个性特点,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城市的别称通常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美学个性特点,通过对一些中国著名城市别称的梳理,可以发现很多别称都直接体现了城市自然风貌的个性特征。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苏南城市个性的彰显要符合江南地区自然风貌的特点,顺应自然的要求,做到因地制宜,以在个性鲜明的“本底”上绘制出更具魅力的画卷。

(二)苏南城市人文景观的个性彰显与旅游开发

城市的文化是城市个性的灵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虽然代表着两个时间段,但是在文脉传承的维度上,是一脉相承的,共同塑造着一座城市的审美个性。即使是苏南城市群内部,不同的苏南城市之间在拥有“苏南城市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审美个性的区别,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文景观个性的打造,为当代苏南城市群审美个性的丰富性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苏南城市生活空间的个性彰显与旅游开发

城市的生活空间也同样塑造着城市的美学个性。城市本身是生活的容器,生活的方式和需求对于生活空间的打造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所以通过一座城市的生活空间,就可以探析到在这座城市中所展开的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城市的生活空间往往能够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功能性。城市的功能是复杂的,很难找到功能单一的城市,但其最突出的功能却又是很容易辨识的,因此,旅游开发需要注重城市的生活空间个性。

综上,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生活空间是从城市与自然、城市与文化、城市与生活的三个角度切入城市审美个性特征分析的。这三者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融合,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了城市个性的主要维度,呈现出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共同彰显出城市的个性魅力,而旅游开发也要从这些维度入手。

参考文献:

[1]鲍世行.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吕文强.城市形象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尹继佐.世界城市与创新城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旅游开发策略范文

关键词: 广州漱珠涌 历史文化景观 旅游开发

广州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漱珠涌,甚至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过。但是漱珠涌沿线区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这也是由于广州老城区改造和保护引起的。只是历经数年,这方面的改造政策却仍未落实下去,许多规划还停留在纸面上。因此,为了让漱珠涌的历史文化为大众所了解,保护我国此区域的历史文化,就有必要研究漱珠涌历史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方案。

1.广州漱珠涌

1.1历史文化背景

漱珠涌在清朝属于广州海珠区域最早形成的街区,因其地理位置与四面环水的因素,当地人称呼其为“河南”。漱珠涌城区最初从西北角开始发展,至晚清末期此地发展仍局限在西北版块。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这期间,可以说是漱珠涌发展历史长河中最繁华的时期。清朝时期曾有许多文人骚客为这里的景象谱词,清代还将这里对外开放,成为有名的旅游景区,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在此定居,发展生意。

1.2漱珠涌崛起的原因

综合漱珠涌崛起的内外因素,大致上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

(1)交通方面其属于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漱珠涌地处海珠区域西北角,南延海珠涌,北接珠江,涌口对十三行商馆区。此处江面并不宽,因此人们过江较方便。西侧是方阔的白鹅潭,属于珠江南北航道的交互点。海珠区南侧番禺所有乡产出的粮食与农副品均需过海珠涌与漱珠涌才能运至省城[1]。

(2)自然条件很有优势,古时此区域水面比较宽阔,有很多小岛与沙洲,后因淤积使得岛、沙洲连在一起,形成如今的海珠区。这与广州其余河涌成因存在较大的差异,也正是因其独特的成因使得该河涌两头均与珠江相通,水位伴随珠江涨落,受潮汐限制。这般密集的水道网,就给水上便利的交通提供了基础条件,形成非常典型的岭南水乡景观。

(3)此处属于堪舆家心中的“风水宝地”,由于古人受风水理念的影响,多愿意在此地建住宅、开商铺等。这对此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意义。

(4)十三行繁盛给漱珠涌崛起带来了发展机遇。清代对外开放政策使得外国人多是集中在广州区域,十三行更是一枝独秀,这就使和其仅隔一河的漱珠涌地带被规划成对外开放的旅游区,如此特殊的环境给漱珠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2.古代漱珠涌与现代漱珠涌的对比分析

2.1漱珠涌曾闻名海外

漱珠涌在清代作为仅有的几处对外开放场所,给了众多外国人探寻并了解我国的机会,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其中不乏摄影师与画家之类的,将彼时漱珠涌的盛景摄下来,或者是留于画上,闻名海外。正是这些比较形象资料的存在,使人们如今还能够窥得漱珠涌清时的繁盛景象。某些图画和照片也曾在香港明信片的图形上,声名远播。直到上世纪初,漱珠涌的发展开始滑坡,最后销声匿迹。

2.2现今已经遗忘的漱珠涌

二十世纪中叶开始,伴随经济的快速进步,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升,海珠区域人口的迅猛增长,众多工业企业的迁入,使漱珠涌地带受到污染,并逐渐加重。直至六十年代末端被掩盖在历史河流里,成为地下渠,消失于地图之上。漱珠涌这个称呼渐渐被众人遗忘,昔日的繁华景象也被臭水沟之类的描述所覆盖。漱珠涌地带当年极为出名的几家茶楼,如今仅剩下成珠楼还支撑着,只是经历了1985年的火灾后,也一蹶不振了。曾经古香古色的建筑逐渐被拆,仅留成珠食品这个不大的铺面还在出售着闻名中外的成珠楼美食之一的小凤饼。因各种因素,曾繁盛的海幢寺在民国时期已被改为公园,面积一再缩减,许多土地被用作其他用途。比如说南武中学、市红十字会医院之类的场所就曾属海幢寺范围。“”期间,海幢寺遭严重破坏,显赫一时的伍家、陈家之类的巨商也已不在,仅存留下来的潘家大院如今成了居民大杂院,被破坏得非常严重,最终被地产开发商建成高楼大厦[2]。

3.漱珠涌历史景观旅游开发方案

3.1重现可能性较高,保护与重建工作得到民众支持

现今,漱珠涌的历史风貌基本上被破坏殆尽。但仍有幸运的一面,抛开此地带少有的几座高楼之外,大片区还属于低矮的房屋建筑。其中某些比较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也被划入市级文物保护行列。类似潘家大院之类已被大肆破坏的古建筑,还保留着主体结构。还有部分已消失的古建筑也依然有迹可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海幢寺已被重修,作为公园与寺庙这两种身份存在着,接受八方游客与信众,并且,此地民众对于历史文化区的保护与建设很是赞同,这也使此地保护与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附近民众的支持。比方说,就曾出现某居民将自身收藏几十年的“漱珠”石匾给贡献出来,此石匾曾是镶嵌在漱珠桥上面的。民众这种支持的做法还具有很强的带动性,给漱珠涌区域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工作营造出良好气氛,能够很大程度提升漱珠涌历史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成功的概率。由此可见,想要成功让漱珠涌历史文化景观旅游得到开发,不仅需要分工做好古建筑重建与修复工作,还需要加大重现漱珠涌历史文化风貌的意义与作用,以此获取广大民众的支持与帮助。

3.2加大规划落实力度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广州城市面貌变化较大,老城区改造进展较快,留给人们回忆的古风貌已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漱珠涌就有了被人们铭记的价值与意义,因此需加大漱珠涌历史文化景观旅游开发,让更多的人参观游览。几年前,学术界就针对南华西街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等相关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规划部门更是制订规划,只是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保护范围内仍然存在部分高楼建筑在继续赶工,可见含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建筑很需要加大力度进行保护,需要加大关注力度与规范力度,杜绝此种现象再次出现,将保护与开发规划措施具体落实,这就要求赋予《规划》足够的权威性,才能成功加大其执行力度,保障其切实执行。

3.3将保护与开发工作进行有机结合

漱珠涌想要实现历史文化景观旅游开发,单纯进行保护或者是单纯依靠开发,均很难达到历史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的目的。因此,必须将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达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目的,形成双赢局面。同时,此地旅游开发工作,可以借鉴国内外老街区改造的先进经验,比方说创建RBD,政府只要监管严谨,不需要过大投入。

南华西街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建设初期可将漱珠涌沿线作为纵轴,将横向的南华西骑楼街作辅轴,进行重点建设。在建设工作开始时,必须对漱珠涌揭盖复涌的可能性作出科学合理的研究,保护改造区沿线古建筑时可引入资金,根据已制定规划,按历史风貌沿河涌兴建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建筑与庭园,以作休闲娱乐餐饮旅游开发。

4.结语

针对漱珠涌历史文化景观旅游开发,许多人士已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要重现漱珠涌的风采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同时必须加强方案编制,同步实现开发与保护,以便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第8篇:旅游开发策略范文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当前形势下,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旅游业。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要能够基于民俗文化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要能够探索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开发之路,能够通过旅游弘扬民俗文化,通过民俗文化的融入,有效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开发效益,这对于宣传我国的民俗文化,发展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对民俗旅游的认识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去,观赏其他地方的民俗事物,以民俗事物为依托进行产品开发而发展起来的文化旅游活动。民俗旅游和自然风关旅游,名胜古迹旅游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是具有特色旅游项目。在在当今形势下,民俗旅游也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民俗旅游的项目资源是地方文化,旅游地的局面通过出售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方式,吸引顾客,获得经济利益。民俗旅游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旅游者到民俗旅游地主要是为了感悟民俗风险,体验民风民俗,从而获得一种审美体验与感悟。民俗旅游的开展必须要能够开发自己的民俗旅游产品,个地区根据地区文化的不同,可以从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民族特色的多方面开发旅游产品。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受到当地民俗态度的豪华,民族素质的高低的影响,也就是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为载体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吸引游客体验地方文化的旅游活动,民俗旅游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很多游客猎奇的心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开发民俗旅游的价值与意义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其开发价值和意义是伟大的。具体而言,民俗旅游的开发价值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俗旅游的开发能够发扬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各种民族的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等等,这些都是民俗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具有纯真质朴的特点,既是民俗产物,也是艺术珍品,这种民俗资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开展民俗旅游文化游客能够在观赏体验这种民俗资源的基础上,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能够将这种民俗文化带出去,是我国的民俗文化得到发扬。

(二)民俗旅游文化能够满足游客的娱乐需要。从游客角度上讲,他们参与旅游活动是为了娱乐,为了的放松娱乐,而开展民俗旅游正好可以满足游客进行身体上和精神上娱乐的需要。比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民俗旅游活动,这种活动娱乐性加强,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了解这个地方的民族文化,并且可以在这种民俗活动中进行有效的互动,满足游客娱乐的心理需要。

(三)民俗旅游文化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这种民俗文化世代相传,具有丰富的内涵,有效地传承了民族感情。在民俗旅游过程中,游客可以从发参与体验各种活动,可以真切地感悟到不同地区的民风民情,感悟民族文化,这种旅游活动,可以满足游客更高层次上的精神需求。

(四)民俗旅游能够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

民俗旅游活动场所大多在较为封闭落后的地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人们生活贫困,信息流通不畅。而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利用地方文化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具有很强地域特点,这些旅游产品是很有新意的,能够满足游客猎奇的心理需要,因此,地方旅游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另外,一个地区的民俗旅游发展的好,可以为地区人民创作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围绕游客需要,可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为游客提供方便,这样,地区人民就可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多的发家致富的机会,因此,民俗旅游对地区经济发展,对地方人民创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民俗旅游开发能够满足游客不同层面的需求,同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但如果开发不当,会对民俗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破坏地方民俗文文化。具体而言,在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民俗文化同化现象。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对地方民俗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方民俗文化可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一种文化模仿现象,这样,会影响到民俗文化的本质,影响到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导致民俗文化庸俗化现象。民俗文化旅游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主要是其民俗文化具有神秘性,淳朴性和高雅性的特点,参与旅游的人,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观光旅游,了解参与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开阔眼界,感悟纯真的美。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会出现对淳朴民族风情的错读和歪曲,导致民俗文化出现庸俗化情况,这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很不利的。

(三)民俗文化商品化现象。目前,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俗文化的情况是很严重的,这种手段,能够有效刺激游客,增加民俗旅游的经济效益,但其致命弱点是,民俗文化的商品化后,民俗文化原有的精神内涵就散失了,这样,民俗文化之传承与发展的本质就失去了。

(四)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仿情况严重,缺乏新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非常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素来都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这说明我国民族地区的民风民俗是存在差别的,地区民俗旅游要能在这种差别的基础上研发自己的民俗旅游产品。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多民族地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上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民俗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都很类似,这种盲目模仿现象严重阻碍了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

旅游产业在发展挖掘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起经济利益,同时还要重视民风民俗的保护,能够对民俗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这样,才能使民俗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才能保证民俗特色旅游之路能够长久走下去。具体而言,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如下:

(一)加大民俗旅游的宣传活动

民俗旅游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宣传活动。因为,民俗旅游资源大多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要能够使这些资源发挥作用,吸引到游客,必须要进行宣传活动,没有宣传,民俗旅游很难真正的火起来。因此,地方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宣传本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地方旅游单位要能够根据市场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要能够成立民俗旅游开发专家组,对市场进行分析,通过多种途径,对地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地方民俗特色旅游文化的影响力,保障民俗旅游的有效发展。

(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开发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这种民俗文化资源是稀少的,是宝贵的,如果过分开发,不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这种民俗文化资源就会枯竭甚至会消失,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资源的保护,要能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组织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制定民俗文化、环境包括策略,能够把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另外,要能够积极做好游客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宣传,是游客能够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另外,要引导民族地区人们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民族文化,引导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他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庸俗化或者是异化的情况发生。

(三)因地制宜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开发

我国地域广泛,民族众多,民俗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如何使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发挥作用,能够招来游客,是民俗旅游开发者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民俗旅游开发要研究地方民俗文化特点,制定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对民族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对原有民俗旅游资源加强保护与建设,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在产品开发中,要能够从地方资源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地方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进行产品开发。比如,一些地方的建筑很有特点,就可以围绕建筑进行民俗资源的开发,进行产品设置,再比如,一些地方的民族服饰或者是饰品、歌舞等具有特色,就可围绕这些进行产品的开发,要能够扬长避短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够通过产品把一些淳朴的,文明的,能够表现地方民主风情,积极的正面思想和精神展示给游客,满足游客精神方面的需求。

(四)把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及民俗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旅游开发

民俗旅游活动活动场所是灵活的,作为旅游活动的策划者,可以在本地区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同时,还可也把民俗旅游活动进行挪移,把民俗旅游活动,移动到具有绮丽自然风光的地方或者是移动到一些旅游城市。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域,有很多民风民俗是颇具吸引力的,民俗活动也是非常多的。因此,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是很有资源的,如何提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相关旅游开发者要能够把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进行结合,有效地提升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可以将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放在著名的自然风景区,或者是放在名胜古迹之所,甚至可以移到国外的一些地方,开发固定或者是流动性的民俗旅项目,这样,才能有效满足顾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才能使民俗文化与自然丰谷和文物古迹相得益彰,有效提升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升民俗旅游的影响力。

(五)通过立法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目前,我国针对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物、民族乐器等大部分民族文化资源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包括,但还有很多民族文化资源没有制定专门法律制度进行保护,这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如果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不当,或者是地区为了赢得短暂的经济效率,不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就会对民族文化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使民族文化发生变质。因此,通过立法保护民族旅游资源,保护民族文化是很重要的。

第9篇:旅游开发策略范文

关键词:寒山寺;宗教旅游;深度开发

宗教与旅游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类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苏州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宗教文化特色鲜明。不仅有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还有著名的佛道教寺观。佛教名胜西园寺、寒山寺、灵岩山寺和道教玄妙观等,都以独特的自然风姿和各异的建筑,历代都成为诱人的旅游佳境。对苏州宗教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不仅有助于提高苏州的旅游和文化地位,也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1 对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认识

宗教旅游是指通过修复和建设具有名胜古迹意义的宗教建筑, 并使其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 举行一定的宗教仪式, 让信徒参拜, 并加以开放以吸引更多的非信徒在内的游客观光、游览, 以朝拜、求法为主要目的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2].

宗教旅游资源是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与宗教有关的各种形式(包括宗教仪式、设施、建筑等),能为旅游界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作为文化旅游资源重要的一个分支,宗教旅游资源以其自己重要的特征吸引着旅游者。寺观教堂内的仪式、设施、活动等,都包含有超现实的神秘感。正是这种神秘的氛围、旅游的猎奇心理,促使人们把对旅游的兴趣与对宗教的兴趣结合在一起。

2寒山寺宗教旅游资源概况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

2.1寒山寺宗教文化活动的开发

现有的寒山寺开发的文化活动有: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持续了三十一年,经久不衰,且不断深化发展,形成了寒山寺文化;文化研究活动,设了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并每年举办寒山寺文化论坛;又设了寒山寺国学院,有1个本科,3个专科,130多位国内外学生;人文教育活动,每逢中秋节和重阳节时,举办古诗朗诵会,教育下一代,回归人文精神。

2.2寒山寺现有旅游景观

文化景观,包括一座寺、一座塔、一座钟、一首诗,塔影、钟声、诗韵是文化的结晶,大钟大碑是和谐的神坛。寒山寺,寺内的钟以及著名诗人张继留下的诗篇《枫桥夜泊》都是文化的经典。意境景观,包括一条古运河和二座古桥,指寒山寺两侧大运河上的江村桥和枫桥,即张继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这两座桥。这是当年张继诗中的意境展现。 历史景观,即一座关,位于大运河和上塘河交汇处的铁铃关,建于1557年,为明代抗击倭寇的关隘,城楼雄伟,现设抗倭史迹陈列室。是爱国主义教育历史遗址。人物景观指寒山与拾得。寒山、拾得有佛、圣、仙三个封号,体现了佛、儒、道的融合。

3对于寒山寺宗教旅游开发的分析

3.1寒山寺旅游开发所取得的成绩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上佳的服务质量,使寒山寺跻身全国十大名刹之列,据苏州旅游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寒山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二百多万人次。尤其是新年听钟声的活动,受到中外游客的广泛关注。

3.2开发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寒山寺作为苏州乃至中国的旅游品牌,如何同周边地区(包括枫桥景区)的旅游资源更好地整合,发挥“品牌”效应,值得进一步探讨。

问题二:从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来看,寒山寺的旅游资源还可继续挖掘。比如调查现状发现,只有两家素斋馆,寺内寺外各一家。其次是住宿问题,寒山寺的游客大多是选择苏州的若干景点,走马观花几天逛一遍,所以在寒山寺也不会停留太久。那么,是否可以借鉴古代寺院的做法,适当接待游人住宿,让游客参与到寺院的生活中,体验一种出家人的生活。

问题三: 寒山寺开发的旅游纪念品,有碑帖、铜钟、佛珠、字画、人物雕像等等,但是价格较贵,且无特色,故效益不好。

问题四:寒山寺周边的一些沿街商业大多是一些经营低档的丝绸制品和紫砂为主的小店。跟苏州大部分的旅游商品店一样,并没有体现出寒山寺的特色。

3.3对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4寒山寺宗教旅游深度开发的策略研究

4.1深度开发的原则

对于寒山寺宗教旅游深度开发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原真性原则,即深度开发的过程中,要维护旅游资源的原真性。科学性原则,即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现实中的宗教问题及宗教现象,对于所有涉及宗教的问题都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综合论证、分析,不能盲目更不能想当然的去操作[3]。历史性原则,对宗教旅游资源场所尽量以提升文化品味为目标,并尽量保持原有形态、风格、结构等历史特征。效益性原则,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

4.2深度开发的策略

寺院自古就不仅仅是信徒从事宗教活动的地方,还是人们住宿、学习、娱乐和购物的场所,其功能比现在还要丰富。其一,它有食宿、修学的功能。唐宋时期,不少寺院,因房屋较多,环境清幽静谧,成为民间办学的理想场所。其二,它有游憩、购物的功能。在我国,游览佛寺、道观的人自古就多,寺观的游憩功能显著。例如佛教圣地五台山,从古至今,每年六月大会时,各路僧尼、八方香客蜂拥而至,钟声、铃声、木鱼声、诵经声此起彼伏,香客们争相围观法会,法事。中国的传统,庙会一般会设在寺观极其附近。明清时期,北京城隍庙会、上海城隍庙会、南京夫子庙会都是闻名全国的大庙会。

有此可见,寺院作为功能多样的游览地,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下面结合寒山寺的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一些宗教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策略。

第一,适度留宿游人,开展宗教体验游、文化游等多种旅游项目。

目前,我国寺观开发的旅游项目多以参观建筑、雕塑、壁画为主,内容比较单一。目前,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的佛寺较少。如果借鉴古代寺观的食宿功能,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接待游人住宿,让游客参与佛、道功课,聆听舒缓的宗教音乐,品尝特色食品,体验出家人的生活,不仅能满足游客的宗教情感需求和好奇心,还能让他们拥有一次难忘而美好的经历。拿寒山寺来说,留宿游人,也是可行的,比如寒山寺外的寒山别院,可以开发一些接待游客住宿的客房。其实游客住宿寺观,为的是体验返璞归真、超凡脱俗的感受,不是为了享受豪华舒适的生活,所以这个开发力度不必太大。其次就是增设一些素斋馆,调研发现寒山寺内外仅有两家素斋馆,这样就不能满足游客品尝素斋美食的需求了。

宗教的文化游项目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宗教文化的观赏、体验和交流,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称得上一个成功的案例。除此之外,可以在寺院内定期举办讲座,讲解宗教知识,宗教教义,让游客切身感受宗教的魅力。

第二,美化寺院环境,提高它的游憩作用

良好的环境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清静幽雅的寺庙堪比一座秀美的园林。寒山寺作为苏州寺院的领头军,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寺院内古树参天,环境清幽,是休憩的好场所。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烧香拜佛的香客众多,这样会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视觉污染。不过烧香拜佛是香客们的需要的一种“仪式”,将其取缔是不太可能的,建议可以限制每天的香客的数量,这样对保护环境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三,弘扬传统,开发具有特色的寺观旅游产品

调研发现,寒山寺出售的旅游产品多为神像、佛珠、木鱼等与宗教相关的纪念品,品种单一,跟全国各地的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且收益不高。北宋相国寺内的庙会上,孟家道院王道人制作的蜜饯,各寺院尼姑们绣制的服饰、帽子、花朵、头饰,成为特色商品,佛寺、道观通过庙会,收入不菲。所以,寒山寺可以效仿古代寺观的做法,结合苏州本地特色开发一些有苏味儿的旅游纪念品。

5 结语

在寒山寺旅游开发已经取得骄人成绩的前提下,通过对它的宗教旅游资源的进一步的整合以及深度开发,相信会让游客更能体会到它深厚的文化精髓,获得不一样感受的宗教旅游体验。

参考文献:

[1] 明世法. 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旅游开发与共赢理路[J]. 云南社会科学,2008,6:88-92.

[2] 崔凤军, 刘家明, 杨新军. 泰山宗教旅游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9:377-382.

[3] 梁增武,蓝群辉. 浅议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J]. 旅游项目开发,2012,1: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