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卫保洁制度范文

环卫保洁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卫保洁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卫保洁制度

第1篇:环卫保洁制度范文

关键词 镍钛记忆合金 环抱器 肩锁关节脱位

材料与方法

2004年2月~2006年2月收治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8~48岁,平均36岁;左侧12例,右侧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小时~5天,平均3天。其中5例合并锁骨远端骨折。参照Post分级,均为Ⅲ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环抱器包括两部分:置于肩峰后下方的钩部,环抱固定远端的有齿臂部。型号具体为5种,并分左右。

治疗方法:颈丛麻醉后,仰卧位,患侧垫高。沿锁骨至肩峰弧形切开皮肤长8cm,显露远端肩锁关节和肩峰,清除关节内血肿。选用合适的锁骨钩环抱器。将其放入消毒冰水(0~4℃)中10分钟,用专有的撑开器将其环抱齿均匀撑开后,先把钩端插入肩峰后下方,下按锁骨使肩锁关节复位,再把环抱齿扣在锁骨远端上方。用40℃温水纱布外敷,使其恢复原来形状。通过杠杆原理使肩锁关节复位并固定。修补肩锁韧带,缝合关节囊。利用三角巾外固定。允许肩关节前屈后伸,禁止外展,并早期锻炼手腕及肘关节。6周后进行肩关节功能练习。

疗效标准:①优:不痛,肌力正常,肩关节活动正常。X线示肩锁关节解剖复位或间隙90°,X线示、肩锁关节间隙5~10mm。③差:疼痛,肌力不佳,活动任何方向

结 果

20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临床检查肩关节肌肉无萎缩,外观正常。X线示:无再脱位征象。合并锁骨远端骨折者均骨性愈合。其中3例未按要求及时肩关节功能练习,于肩关节外展90°以上时有轻微疼痛及牵拉感。优17例,良2例,差1例,平均恢复期3个月。

讨 论

肩关节主要靠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维持其稳定性,若全部断裂,锁骨被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移位,肩峰由于上肢的重力而下移,致肩锁关节完全脱位。临床上虽容易复位,但固定难以维持。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不能早期功能练习,容易产生肩峰劈裂,内固定物滑移、脱落或断裂等并发症,再脱位发生率较高,出现肩部疼痛及活动障碍。若行喙锁韧带重建术,优良率虽然较高,再脱位发生少,但手术创伤大,产生新的畸形,故对陈旧性脱位较适用。

锁骨钩环抱器提供了对锁骨远端持续而稳定的压力,保证了复位质量,通过杠杆作用,为周围组织愈合提供了稳定无张力的环境。穿过肩峰的钩为光滑表面设计,使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时,允许被固定的肩锁关节有一定程度的微动,符合肩锁关节微动的生物特性。使患者早期即可达到正常关节活动范围,避免长期固定造成的关节废用。

总之,锁骨钩环抱器与其他内固定法相比,具有独特的几何造型及优良的生物力学特性。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荣国威,翟桂中,刘沂,等,译.骨科内固定.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第2篇:环卫保洁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区域环境品位,建立市、街道、居委会三级联动长效环卫管理体制,实施标准化管理,逐步实现“标准统一、时间统一、管理统一”的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奖优罚劣、奖惩并举,健全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立长效环卫工作管理体系,有效提高环卫保洁质量,打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二、工作标准

(一)机构设置

1.各街道办事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落实,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做到领导责任到位,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健全。

2.各居委会成立环卫保洁队伍,人员配备依据国家城市三级道路标准,按每7000平方米配备1名清扫保洁人员的标准,足额配备环卫保洁人员。

3.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卫生管理处设立专门机构(城乡科),负责制定考核细则,对城中村环卫保洁工作的指导、督查、评比。

(二)设施建设

1.按照国家垃圾中转站配备标准,每500米—800米配备1座垃圾中转站。没有达到标准的由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负责选址、协调用地,确保足额配置到位。

2.城中村主要街道果皮箱设置间距,原则上按50米—70米进行设置。

3.专用保洁车辆配备标准,每名环卫工人配备1辆。

(三)经费保证

各街道办事处要将环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多渠道筹措环卫管理运行经费,保证环卫作业人员工资足额及时发放。

(四)作业质量

1.清扫保洁

(1)道路清扫作业实行全扫全保,全天巡回保洁。

(2)不能丢街甩段、漏扫、花扫。

(3)首次普扫必须在当天清晨前(冬7:30,夏7:00)完成。

(4)清扫的垃圾应及时清理,不得久堆不清。

(5)区域内道路下水道水箅子应保持畅通、无堵塞。

(6)垃圾必须倾倒在指定的收集点或转运车,不得倾倒和扫入河道、下水道和绿地内。

(7)不得焚烧垃圾、树叶等。

(8)被严重污染的路面,应及时进行清扫、清洗,恢复原貌。

(9)严格做好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的清扫保洁工作,彻底清除卫生死角。

(10)所辖街巷两侧商场、店铺、居民无倾倒残渣、剩饭、泔水、污水等现象。

2.垃圾收运

(1)垃圾收集沿规定线路,定时收集,不得漏收、拒收。

(2)收集运输过程中不得出现垃圾扬、撒、拖挂等现象。

(3)装卸垃圾符合要求,无乱倒、乱卸、乱抛垃圾。

(4)垃圾应拉到指定地点和垃圾中转站。

三、奖罚办法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每年在城市维护费中列支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城中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一)奖罚范围

5个街道办事处,城区所有城中村。

(二)考核评比

采用百分制考核,其中:日常检查30分,随机检查20分,季度综合检查50分。

1.日常检查: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卫部门负责,考核情况每两周要形成一次督查通报,并报送市创建指挥部办公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街道办事处。

2.随机检查: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卫部门负责组织,每周至少两次,每次随机抽查每个办事处不少于2个居委会。检查内容包括:设施设备完好率、日常作业质量等方面。

3.季度综合检查: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会同市创建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办事处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机构设置、设施建设、经费保证、日常作业质量等方面。评出3条环卫保洁示范段(街)。

(三)奖励

1.日常奖励:列支10万元,用于对环卫一线工人进行奖励。每次随机检查,对责任区内地面干净整洁、无垃圾积存堆放、环卫设施设备完好的环卫工人进行奖励,每人每次10—30元。

2.示范段(街)奖励:根据日常检查、随机检查、季度综合检查情况,每季度评选3条环卫保洁示范段(街),颁发“环卫保洁示范段(街)”流动红旗,对每条示范段(街)奖励2000元。

3.年度奖励: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卫部门牵头,根据日常检查、随机检查、季度综合检查及配合环卫工作情况,对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进行综合打分并评出名次。其中:

(1)街道办事处(奖励3个)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2)城中村居委会(奖励20个)

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2名

以上奖励资金,70%用于购置、维护环卫设施设备;30%用于奖励个人,其中:街道办事处奖励分管环卫工作的领导、环卫机构工作人员,城中村居委会奖励居委会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环卫保洁人员。

(四)处罚

第3篇:环卫保洁制度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angoudy”为你整理了这篇市容环卫服务中心近五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市容环卫服务中心着力在提升城区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体制、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创新管理,扎实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均有长足发展,使得我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连年被评为县直部门先进集体、群众满意单位,2017年被评为省总工会评为“省级工人先锋号”,2018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2019年连续被省住建部门评为全省环卫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十三五”期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环卫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

为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问题,2018年初,县两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工作的实施办法》、《城乡环卫一体化属地考核办法》,强化了对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监管考核,同时明确了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的主体责任,环卫主管部门从直接管理环卫保洁公司作业质量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发挥好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2020年下半年,针对农村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分别由2家公司承担,垃圾清运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持续提升这一问题,我们及时对农村环卫保洁体制进行调整。将全县13个镇街分成东西2个片区,分别由2家公司负责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各镇街直接与保洁公司签订合同,保洁经费直接拨付到镇街,镇街负责对环卫保洁工作进行监管,有权根据保洁质量对保洁公司进行奖惩。此举既解决了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又形成了互相竞争,提高保洁质量的氛围,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体系更加完善。

(二)城市环卫管理实现了精细化

1、推行湿式保洁、以克论净,开展道路深度保洁

一是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根据《济宁市城市道路保洁标准化分级管理工作导则》,制订了严格的考核办法,由督查考核办公室具体实施。主次干道实行“湿式保洁”,人工全天巡回捡拾,要求达到“五净、五无”,城区道路深度保洁率由62%提高至73%,。

二是采取规范的考核方式。每周抽取各片区不同等级道路,推行“以克论净”。每周考核情况存档,月底汇总后排名,以“红黄兰”三色印发考核通报,考核情况与每月的经费拨付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各保洁公司加强内部管理的积极性,保洁质量大幅度提升。

三是强化考核的精细化。对考核办法再细化,针对公厕设施和保洁管理、垃圾桶的摆放、果皮箱的擦拭与清掏、人行道杂草的清除、路沿石积尘的清洗,均制订了明确的标准,考核人员按照细化的保洁标准进行考核,使环卫保洁精细化落到了实处。

2、创新公厕管理,开发、运行了“找厕所请扫我”微信服务平台

2018年,为了助力全国文明城创建,在完成公厕升级改造的同时,大力提升公厕服务水平,精细设计开发了了“找厕所请扫我”微信服务平台。市民通过扫描张贴在公厕外面的二维码或者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打开“找厕所请扫我”程序。该程序不占用系统内存,无需安装,一次性存入手机后,随用随找,方便快捷。平台涵盖城区全部厕所、城区公共厕所和城区单位对外开放厕所三大板块,直接与导航地图实现共享连接。这一创举得到群众,尤其是来金客商的一致好评,被《农民日报》、《农村大众》、《济宁日报》、齐鲁电视台、济宁电视台、闪电新闻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并且在创城测评中加了分。

(三)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日益提升

2018年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属地化监管以来,各镇街对辖区内环卫工作监管力度明显加大,健全了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各项管理制度,在人员和资金上大力倾斜,配齐了管理考核人员,加大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县环卫主管部门每天对镇村环境卫生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导整改,检查情况汇总后报给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每月对镇街进行排名通报。对排在前3名的进行表扬,对排在后3名的进行批评;对连续3次排在后两名的镇街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在集中考核中排在后10名的村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群众对生态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公厕建设方面:2017年以来,立足高定点定位、着眼高标准规划,投资近800万元,在城区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6座(10箱),高标准公厕7座,增设果皮箱1500余个,并完成了城区所有公厕的升级改造。所有公厕增设了轮椅通道、扶手、缘石坡等无障碍设施和方便残疾人、老年人或孕妇儿童使用的带扶手的坐便器或蹲便器等设施的配置;在显著位置张贴了管理规定、须知等行业规范;在醒目位置设置文明提示标识;配置了面镜、洗手液、手纸、灭蝇灯;新增设地风机60个;安装公厕指引牌120个。

(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无害化、资源化

2019年8月份,金乡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行,该项目占地10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4.5亿元,配套装机容量为1台15MW汽轮发电机组、两台锅炉,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五段顺推”炉排炉工艺,烟气排放、危废处理均高于国标,达到国际最新的欧盟2010标准,设计日处理能力800吨。项目运行以来,共处理垃圾约19万吨,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环卫项目是民生项目,投资额度普遍较大,由于财政资金相对不足,目前欠账较多。

2、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到每一个人,与人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决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不可能短时间内来完成,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三、“十四五”时期工作计划

(一)“十四五”时期任务目标

1、巩固创城成果,进一步完善环卫管理体制,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水平。

2、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完善的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

3、建成并运营生活垃圾飞灰填埋项目。

4、完成金乡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后期处置工作。

5、根据实际情况,筹划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二)“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

1、统筹考虑,提前谋划,建设完成一批重大环卫基础设施。

第4篇:环卫保洁制度范文

针对新城市区道路的特点,道路保洁是出发点,干净整洁是落脚点,降低运作成本是着力点。新扩大的道路保洁既要区别城市道路的保洁,又要让道路的保洁形同城市道路向外延伸的展示,达到既节省运作成本又凸现新城市区干净整洁的环境形象。新增道路的清扫保洁环卫作业可采用以下方式加以运作。

由环卫部门实施清扫保洁。

环卫部门按常规的运作方式,根据清扫保洁的实际工作量,组织人员清扫保洁,负责管理和考核,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由于用工须考虑福利、保险等,此方式运作成本较高。

由当地村居实施清扫保洁。

由于道路的保洁量不是太大,道路运输大多又是当地的村运,村居可以及时协调。清扫保洁要求由环卫部门提出,村居组织人员清扫保洁,考核由环卫部门实施,环卫部门根据实际的工作量和考核的结果拨付经费。此种方式运作,工作难协调,管理不专业,负责人和清扫人员与环卫部门不形成劳动关系,人员积极性不高,长期实施较难。

由牵头人实施清扫保洁。

环卫部门的环卫作业人员熟悉了解作业量及人员的安排和管理,由环卫部门选择现有素质高、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环卫人员牵头负责某一区域范围内的清扫保洁环卫作业任务,人员由牵头人自行组织,经费由环卫部门与牵头人结算。这种方式运作成本相对较低,清扫保洁人员与环卫部门不形成劳动关系。

由环卫保洁公司实施清扫保洁。

目前实施较多的是环卫的市场化运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投标,组织专家对投标方的保洁方案和基价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环卫保洁公司对新扩路段清扫保洁。承包基价和保洁实施方案应是招标方最为关注的两大重要因素。按照清扫保洁面积和工作量及达到的清扫保洁质量要求,核定人员,再根据人员的工资、福利、保险及清扫保洁应支出的环卫设施添置、维护、垃圾清运等固定费用和运作管理费用确定基价核算实际运作成本。此方式运作成本最高。原因:一是环卫工人必须按公司运作享受福利、社会保险等;二是公司还须发生管理、税收、利润等费用。公司运作,公司变成了环卫部门的人,既是完成环卫作业任务的运动员又是对环卫工人和作业进行管理的裁判员。

新扩大的道路清扫保洁可采取以下形式,达到干净整洁的目标。

定期清扫与天天保洁相结合。

对于新城市区的道路,由它的特点决定了不同于市区繁华道路的保洁,可采取一周时间组织人员进行一到二次的清扫,以清除整个路面的垃圾;一周的其余时间采取巡回保洁,以清除重点的,显眼的垃圾。

提高意识与清除污染相结合。

对于新城市区道路,由于运输及市政、绿化、管网等施工经常污染道路,对于此类污染道路,一是实行污染申报制度,向环卫部门申报污染道路内容、线路、时间,清除道路污染的时间和达到的标准。二是加强巡查,提高保洁意识。对运输建材、渣土等车辆,引导他们采用密闭车辆、车轮清洗等办法尽量减少沿途抛撒、车轮带泥行驶等污染道路现象;对市政、绿化、管网等施工,要督促他们分段施工,分段清扫,避免大面积污染道路的现象。三是加强城管执法。对不申报、又不进行道路污染清除的施工和运输单位,要依据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第5篇:环卫保洁制度范文

关键词:村改居;环卫;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厦门市加快实施“提升岛内、拓展岛外”发展战略,对辖区城市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大量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在湖里区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区域,因此“村改居”后社区环境卫生问题成为制约湖里提升城区品质的重要因素。从2012年起湖里区对辖区“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解决环境卫生问题的办法,取得明显成效。

1 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湖里区23个“村改居”社区面积3221万平方米,背街小巷等道路面积约226.23万平方米,常住人口约9.94万人,外来人口约91万人,日产垃圾700多吨。环境卫生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财政投入不足,环卫基础设施薄弱。

长期以来,“村改居”社区的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大都靠社区自身投入或街道的资金补助,政府资金投入很少。“村改居”后,原有的村庄转变为居民社区,原有的社区环卫投入应纳入区级预算,但一方面由于“村改居”处在转型期过渡期,各级财政并没有相应的增加这部分的资金预算,另一方面,“村改居”后,居民没有缴纳小区物业费或社区管理费的意识,社区正常的保洁及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用入不敷出,再加上居住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原本就不可靠的社区环境卫生作业带来很大的负担,有的社区连垃圾桶、人力平板车等都无法及时补充、更新。与此同时,城市化后“村改居”社区的常住居民受益于庞大的房屋出租利益,大面积的搭盖、违建造成原本应该用于垃圾中转的建设用地被改变用途或因影响周边居住而迟迟无法动工。

1.2 “村改居”社区环卫管理制度不完善。

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结果使得“村改居”社区虽然在名称上城市化,但其本质仍然充斥着大量的农村管理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没有规范的甚至不存在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制。绝大部分环境卫生保洁靠村民“自扫门前雪”或社区聘请的“临时工”进行清扫,且无论是社区还是街道对环卫作业没有任何规范的管理措施。

1.3 无规范的垃圾收集转运体系。

影响社区环境卫生的关键不在于保洁,而在于垃圾的收集转运。社区不同于道路、风景区,虽然人口密集,但造成环境卫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行人的随意丢弃,而是住户随意放置的垃圾桶、垃圾包,这些随意设置的露天堆放点容易被拾荒人员或野猫野狗等搅动,导致垃圾的二次污染。同时,“村改居”社区没有合理有效的垃圾转运体系,导致垃圾不能及时清理,有的甚至放置多天也未能进行清运。并且因为堆放地点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极易造成垃圾的漏收集。

1.4 保洁作业不规范,人员不足,专业化程度低。

“村改居”社区不同于城区作业,没有专建立专业清扫保洁队伍,现有的保洁人员大都是社区内的闲散人员或老年人,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作业随意性大,没有时间观念,这就造成道路清扫时间的不确定性。二是作业人员配备不足,工人福利待遇低、用工不规范。目前“村改居”社区的保洁人员基本没有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更谈不上社医保的缴交。三是作业不规范。现有的作业人员大都是拿上扫把就扫地,没有统一的岗前培训和安全培训,对于如何作业以及相应的要求都不清楚。

2 改善“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对策及措施。

2.1 完善机制,落实责任,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

2.1.1 理顺社区环卫管理及运行机制。“村改居”社区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不适宜采用居委会、物业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街道是“村改居”社区环卫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可以结合街道、社区实际推行环卫工作专业化运作模式。街道环卫所是“村改居”社区环卫工作的直接责任单位,负责组织管理、协调、督促所辖“村改居”社区环卫工作,社区居委会则负责协助组织、管理、监督本社区环卫工作。

2.1.2 充实基层环卫管理人员。“村改居”环卫一体化的最终落实在社区,但目前社区基层环卫管理人员匮乏,没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因此,按照编制落实街道环卫所及社区环卫专职人员是首要任务。通过逐步补充缺编岗位,明确人员职责,逐渐建立起一支较为规范的基层管理队伍。

2.1.3 完善规章制度,推行网格化管理。“村改居”社区的环卫管理应该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每个网格上的人员配置、职责分工,真正做到管理面上的无缝隙、全覆盖。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大环卫”考核杠杆作用,建立起管理、监管办法,将社区的环卫工作纳入城区管理中。

2.1.4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环卫一体化就是将“村改居”社区中涉及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等的影响因素通盘考虑,统筹解决,实现“一把扫帚”的模式。例如:涉及社区道路保洁,社区内店家的占道经营,店招广告牌的摆放、安置,社区居民、店面垃圾收集运输,背街小巷路面破损修复,明沟、暗沟的疏通改造等等全部纳入进“一体化”中,统筹安排资金具体落实,提高效率,将社区管理的复杂问题简单化。

2.2 加大经费投入,规范监管,更新、淘汰落后老旧设备、设施。

2.2.1 加大财政投入,规范监管,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目前环卫行业还处在劳动密集型作业基础上,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做保证。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应该根据社区清扫保洁特点,对照建设部劳动定额标准对所需投入的人员和设备进行合理分析,测算社区环卫保洁工作经费,由财政部门予以核定,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同时,为防止社区随意使用或以其他名目使用资金,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加强资金监管,可以设立“村改居”社区环卫工作经费专项账户,区、街环卫工作经费全部拨付至专项账户,明确支出范围,独立核算,区财政、区审计局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以湖里区为例:2012年,区政府在原投入1342万元的基础上增投约2500万元(合计约3842万元),各街道再投入2500万元,共计约6342万元作为全区“村改居”社区环卫经费。其中,从区政府投入的3842万元中提取约250万元作为考评等级补助经费、300万元作为突击应急经费、3106万元作为街道“村改居”社区日常环卫作业经费。区政府投入的3106万元、各街道投入的2500万元(合计约5606万元)用于各街道“村改居”社区清扫保洁经费和上门收集转运经费、设施设备购置经费。各街道环卫所设立环卫工作经费专项账户,区、街环卫工作经费全部拨付至专户,独立核算,专款专用。区财政、区审计局坚持年审制度,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确保专款专用,落实到位。这项举措,为“村改居”环境卫生的改善和提升,注入了强大的新鲜血液。

2.2.2 更新社区环卫设施设备,建设垃圾中转站。

推进社区环卫一体化作业,设施设备的投入是保证。目前“村改居”社区由于发展过快,人口膨胀,在环卫设施设备上欠账太多,且以往的设施设备大都老旧落后,效率低下,因此迅速的更新环卫设施设备及日常作业工具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由于社区道路大都狭窄,大型转运车辆难以通行,而通过人力板车运输又效率低下。对此,可以通过二种方式加以改善:一是可以在一些合理地块推广一些安装便捷,占地面积较小的钢结构垃圾中转站。二是鼓励社区多投入一些小型电瓶垃圾转运车辆,提高运转效率。以湖里区为例。推行环卫一体化后,各街道共计更新密闭卫生容器6411个,三轮保洁车238部,各式转运车辆23部,建成钢结构清洁楼10座。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村改居”垃圾消纳问题

2.3 统一标准,推行环卫专业化运作模式。

2.3.1 统一作业标准、作业时间、用工管理。虽然各街道、“村改居”社区有其自身特点,但通过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作业时间、统一用工管理,是实现社区环卫作业规范的一项有力措施。统一作业标准:按照高于市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考评的标准来设定,能最大限度做到清扫全覆盖和垃圾不二次落地,实现城乡市容环卫一体化。统一作业时间:社区道路实行每天两普扫和18小时巡回保洁制度,与城区清扫保洁时间接轨,避免交叉污染。统一用工管理:按照住建部标准配备一线作业人员,实行用工合同制并办理医保、社保。对超龄的作业工人,给予办理雇主责任险。完善用工录用程序,提高工人待遇,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满足要求、人员相对稳定的环卫队伍。以湖里区为例,推进环卫一体化后,辖区“村改居”社区环卫工人数由810人增至 1234人,基本满足社区作业需要。

2.3.2 推行上门垃圾收运制度和垃圾“袋装化”。要从根本上解决“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问题,从垃圾的产生源头入手进行控制十分关键。对此,可以推行上门垃圾收运制度。即对“村改居”社区住家及沿街店家推行上门收垃圾制度,社区统一配备规范的垃圾桶,强制生活垃圾“袋装化”或“桶装化”。环卫作业人员定时、定点进行收集,做到每日早晚各收集一次,并运送到区环卫处指定的清洁楼或垃圾转运点。以湖里区金山街道为例,其“村改居”社区上门收垃圾采用将责任网格化和制度化的方式,将保洁人员及其收垃圾的范围及时间制作牌子直接上墙,明确责任。这样一来使具体作业人员能与辖区范围内的住家、店家形成良好互动,逐步改变了居民以前随意扔垃圾的陋习,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方式,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改善辖区环境卫生。

2.4 落实奖惩,建立考评监督体系。

2.4.1 制定考评办法,强化巡查考评力度。首先,必须制定一套合理的“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考评办法。其次,可以确立市、区考评及日常巡查考评相结合的三级考评制度。由区环卫主管部门成立市容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巡查组,实行错级管理,通过定期开展社区环境卫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书面通报、限期整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踪、复查整改情况,并将整改情况计入考评成绩。区级综合考评可以由区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特邀考评人员参与,每月1次对“村改居”社区环卫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并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

2.4.2 落实考评奖惩。有了制度就要落实。要建立管理、监管、考核环环相扣的考核机制。以湖里区为例,2012年起,区政府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作为市容管理奖励金,奖励在市、区两级考评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单位的一线管理人员。此外,每年还从“村改居”社区环卫专项经费中提取约250万元作为“村改居”社区考评等级补助经费,采用以奖代补的模式,干得好有补助,干不好要被通报直至约谈、追责,充分调动社区环卫工作积极性。各街道、社区对待市容考评的心态,从以往的“怕考评”转变为如今的“盼考评”,形成良性激励机制,促进了环卫工作水平的提高和“村改居”社区环境面貌的改善。

结语

“村改居”社区的环境卫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工程,关键在于政府部分如何引导、推动相关体制规范的建立;如何逐步增加财政的投入力度;以及如何根据实际具体分析。湖里区在这方面率先走出了一步,取得了一定经验,有效的提升了城区品质,把“村改居”社区环境卫生工作打造成造福人民惠及万家的民心工程。

第6篇:环卫保洁制度范文

目前,我县城区主街道的环卫保洁清运及垃圾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主要由县环卫所负责,县城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则由城关镇各社区220名公益岗人员负责日常保洁。县环卫所由城关镇政府实施日常管理,编制隶属住建局下属事业单位,现有正式职工30人,聘请环卫工人126人(其中:符合享受并统一缴纳“四险”人员90人),现有垃圾清运车辆20辆(其中:垃圾运输车9辆,洒水车1辆,小型垃圾收集车9辆,垃圾装载车1辆),负责城区主街道环卫保洁、所有垃圾清运,垃圾处理厂及城区38所公厕的运营管理。

近年来,县环卫所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紧、保洁面积不断扩大等实际困难,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到人、跟进监管、绩效考核”,管理模式逐步趋于规范。全体管理和保洁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主动承担县城“双创”工作的主力军,为城区居民提供干净舒适的环境付出了艰辛工作,为创建卫生县城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收入情况。

城区环卫投入分为三部分:即县财政预算、每年收取垃圾费收入和人社部门拨付的再就业及公益岗位补助,从近几年实际收入看呈逐年递增趋势。 ____年城区环卫经费收入535万元,其中:县财政预算175万元,当年收取垃圾费收入255万元,人社部门拨付再就业及公益岗位补助105万元。

(二)支出情况。

1、____年环卫经费当年实际支出528.65万元,主要分为三部分:

(1)城区环卫保洁正常支出480.65万元。其中:126名环卫工人工资184.44万元,环卫工人降温、加班及法定节假日加班费24.88万元,90名环卫工人“四险”支出107.33万元(含个人应缴部分,全部由单位负担),环卫工人劳保支出7万元,年终慰问支出5万元,环卫车辆燃油费75万元,环卫车辆维修费41万元,环卫车辆保险费6万元,果皮箱购置费15万元,收费人员工资及手续费15万元。

(2)公厕管护及水电费30万元。

(3)环卫所日常公用及房租费18万元。

从其目前收支情况看,现有的收入能够满足除垃圾处理厂运营经费外的支出需要,包括环卫所单位的日常运转和房租支出。

2、垃圾处理厂运营每年的支出需求约99万元。按____年10月2日以来试运行情况进行测算,每年垃圾处理厂运营需经费99万元(2014年只需79万元,渗沥液处理站试运行一年费用由承建厂方承担),其中:垃圾处理厂推土机填埋工时费24万元,垃圾填埋取运覆土45万元,消杀药品费用5万元,电费5万元,渗沥液处理站年运转经费20万元。

3、按政府会议要求再增加20名环卫工人年需工资27万元。

(一)城市市容环境统一管理的机制尚未形成。目前,我县市容市貌日常执法监管由规划局下属的城市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城市绿化、创建园林城市由住建局负责,城区主街道环卫保洁及垃圾处理厂运营由环卫所负责,背街小巷环卫保洁由城关镇负责,创建卫生和园林县城由双创办总牵头。城市市容环境管理由多个部门负责,随着“三镇一体化”大县城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强大县城市容环境的统一管理势在必行。

(二)县环卫所的管理体制亟待理顺。按县编办文件通知,县环卫所编制在住建局,年度考核也在住建局,而人员和经费由城关镇实施管理,目前环卫所的管理体制不利工作有效开展。

(三)城区环卫管理覆盖面需要扩大。随着我县城镇化快速推进,县城常住人口剧增,城区街道骨架逐渐拉大,目前保洁范围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逐步扩大城区环卫管理覆盖面已势在必行,保洁力量还需加强。

(四)环卫经费收支管理仍有待加强。一是政策性规费还没有按完全收缴到位。仍有部分居民、商户、企业的生活垃圾费未按政策征收到位,而城市建设路面保洁费至今仍没有启动征收。二是环卫经费支出虽然城关镇也实行了“三审一签”报账管理,但车辆维修、保险等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环卫工作经费帐务核算不太规范。城关镇只拨付环卫所正常的人员经费,应由城关镇保障的环卫所机关公用经费挤占正常的环卫工作经费。

(五)环卫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提高。近几年环卫工人工资虽有所调增,但仍显偏低。环卫所虽然制定了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按有限资金投入是否发挥对等效益来看,每天支付的环卫工资报酬应达到的环卫

标准,缺乏科学、规范、精细的考核衡量标准。 (一)建立系统性的城市管理机制。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职责,成立统一的市容环境管理工作机构,借鉴外地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共同管理好我们的家园。

(二)理顺环卫所的管理体制。建议将县环卫所的人员、经费随编制划归一个部门统一管理,环卫工作经费和机关运转经费分别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

(三)严格收费管理。一是建议政府按照相关规定尽快研究启动路面保洁费征收,每年所征收资金全部用于垃圾处理厂运营。二是要严格按标准征收居民、商户和企业的垃圾处理费。严禁随意减免,做到公平征收,确保应收尽收,所收资金全部用于保障城市环卫工作。

(四)逐步扩大城区环卫管理覆盖面。顺应城市发展需求,逐步扩大城区环卫管理覆盖面,根据需要增加保洁人员。

(五)保障垃圾处理厂运营经费。建议将每年收取的路面保洁费约100万元左右,全额用于垃圾处理厂运营,不足部分纳入县财政预算,垃圾处理厂工作人员,若再增加聘任20名环卫工人,建议从146名环卫工人中调剂使用。

第7篇:环卫保洁制度范文

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来,____镇通过多方筹资,投资建设了占地____平米的生活垃圾中转站一处,现有日处理能力70吨的垃圾压缩设备一台,镇里配备了工作人员3名。在各村在各村按照每17户一个的标准统一安置了高标准塑料垃圾箱1150个。为每户配备一个手提式垃圾桶,目前10314个垃圾桶已全部发放到位。中转站运行以来,全镇日处理垃圾量达到10吨左右,较以前提高了5倍,实现了垃圾收集处理的无缝隙覆盖。目前全镇每天产生垃圾10吨,每月投入在环卫方面的资金约为10万元,基本实现了全镇垃圾桶每天一清。作为全县率先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乡镇,____镇在过去“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处理的模式基础上,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新模式,目前我镇作为试点乡镇,与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签订了托管合同,将全镇日常保洁进行了“外包”,镇环卫中心负责镇驻地及主要道路日常保洁,各村保洁协会负责对日常保洁进行监督以及村庄“五堆”的清理,镇政府负责对全镇环境卫生总体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形成了“三级互补、上下联动、统一考核”的垃圾处理新模式。

为搞好环卫一体化工作,____镇在强化环卫宣传、健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投入和责任监督考核上下功夫,努力提供工作质量和成效。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卫意识。工作开展之初,为了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我们先后印发了《铲除废旧塑料刻不容缓》、《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还群众碧水蓝天》、《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共同维护整洁优美新____》三封致群众的公开信、在县电视台《视点》栏目宣传、各村签订村规民约、以及广播喇叭播放、宣传标语条幅张贴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宣传,同时通过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让事实来说话,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开展环境卫生治理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近期,我们又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在群众中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先后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在主干道及背街小巷等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喷绘300余处,利用宣传车、广播喇叭播放宣传材料600余次,在群众中营造了人人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是创新机制实现工作全覆盖。作为在全县较早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的乡镇,____镇在全镇23个村实现了环卫保洁全覆盖,但在具体工作中,存在“自己管自己,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在整治效果和推进力度上难以统筹兼顾,环卫工作常态化监督考核的管理机制和环卫资金统筹保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环卫工作处于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不良循环状态。为此,我们在原有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组织机关干部、各村负责人到兰陵、昌邑等先进地区实地学习考察他们的工作模式,探索创新适合____实际的环卫运作机制。今年6月,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又学习借鉴了4个统一托管乡镇的市场化运作经验,探索面向市场聘请有资质的保洁公司进行统一托管,将成熟的运作模式和保洁公司请进____来。10月份,镇政府与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签订了托管合同,将全镇日常保洁进行了“外包”,同时结合我镇之前环卫工作开展中好的做法,形成了新的运作模式。目前我镇环境卫生工作日常运行模式是:由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负责各村日常保洁,镇环卫中心负责镇驻地及主要道路日常保洁,各村保洁协会负责对日常保洁进行监督以及村庄“五堆”的清理,镇政府负责对全镇环境卫生总体情况进行考核监督。这种工作模式既为政府“松了绑”,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现在全镇每个村、每个垃圾箱都能够实现一天一清理、处处无死角,政府的监管职能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推行以来,全镇已转运垃圾2500余吨,群众的生活环境有了充分的保障。

三是加强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更好的促进垃圾收集工作,我镇为每户居民发放了手提式垃圾桶,目前10314个垃圾桶已全部发放到位。我镇根据群众的生活习惯以及人流情况对垃圾箱放置点进行了重新布局,按照每17户设置1个垃圾箱的标准,共投资27.5万元添置高标准塑料垃圾箱1150个,放置到全镇各处。同时,对之前使用的320个铁制垃圾箱进行了部分回收及重新放置,对各村自建的115个土坯垃圾池全部进行了拆除,使全镇垃圾箱放置点更加科学、密集,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日常需求。此外,我镇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村级道路硬化、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进度,为更好的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夯实基础。今年以来,先后对____三村、____四村、停庙村等12处道路及排水管网进行了施工改造,村级环境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四是舍得投入落实经费保障。____镇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环卫一体化工作,____0年,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各村工作经费,累计发出专项资金30余万元。____1年开始,我镇每月拨付专项经费8000元用于环境执法中队日常保洁。同时,每周点评,每季度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000、____0、1000元。在年度总结表彰会上,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先进村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分别奖励现金5000元、3000元、____0元、1000元,全镇23个村全部拿到了奖励。____2年,进一步完善了村级长效机制。镇政府每月拿出1万元作为专项经费,设村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基金,由镇财政按月发放,并在半年小结、年终总结时进行更大幅度的专项奖励。今年以来,扫除活动,为促进“爱我家园·清洁郯城”大扫除活动深入开展,

镇财政累计拨付给村级的奖补资金达到近50万。在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以后,我镇每月拨付给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的保洁费用7.35万元,拨付给镇环卫中心的保洁费用1.3万元。目前,我镇每月用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经费平均在10万元以上,充足的经费保障有力推动了工作的有序开展。五是强化监管确保工作效果。按照“权责明晰、独立运转、制度健全”的要求,我镇建立了镇、村、保洁公司“三方考核”体系。由镇政府组织实施总体考核,镇环卫中心对保洁公司保洁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各村保洁协会每天对村内保洁情况进行监督考核,通过交叉检查实现环境卫生无缝监管。同时,我们采取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考核、半年一考评的方式,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将每月的考核结果直接与拨付的保洁费用进行挂钩,在半年考评中由镇内“两代表一委员”进行现场观摩打分,考评不合格直接更换保洁公司,确保保洁队伍能够在政府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开展扎实工作。

一是环卫资金短缺。作为农业为主的经济小镇,____镇今年财税收入1____万,将日常保洁工作外包后,镇财政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100多万元用于支付保洁费用,而镇内主要道路的保洁工作依然需要镇环卫中队完成,此项费用每年在15万元以上,另外村内五堆清理、水域清理仍需要村级自行清理,目前各村村级财政收入很少,主要依靠镇财政给予补贴。以上花费总计每年在150万元以上,占到全镇财政的13%,而镇财政还要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这对于____镇这样的基础设施薄弱的小镇来说,负担过重,压力太大。

二是专业人员缺乏。保洁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缺乏。虽然目前村内保洁工作外包给了保洁公司,但主要道路和五堆清理仍然靠镇政府,目前镇垃圾处理厂有三名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工资低,人员工作积极性低,严重影响环卫工作的开展。

三是垃圾处理厂能力不足,垃圾转运不及时。我镇垃圾处理站垃圾日处理能力为8吨,我镇每天产生垃圾10吨,垃圾站处理能力有待加强。另外由于全县垃圾转运车数量有限,我镇每天压缩的垃圾不能得到及时清运,有时要积压3、4天的时间,而垃圾处理厂没有存放垃圾的地方,致使垃圾清理不及时。

第8篇:环卫保洁制度范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城区环卫长效管理

南丹县环境卫生管理站成立于1992年,现有正式在职干部职工25人,临时聘请人员170人,“4050”人员20人,下设办公室、收费组、管理组、车队、卫生监察组等。担负着城区80多万平方米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任务,日均70吨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任务。近年来,我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搞好城区环境卫生这个中心工作,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积极建设人民满意的环卫,为南丹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树立城区形象“聚焦点”的环卫管理部门应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创建优美环境过程所面临的挑战和所遇到的机遇,抓住有力时机,运用科学发展观,根据城市客观条件,采取分步进行实施,逐步提升城市环卫长效管理水平。我们将立足实际,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区环卫长效管理。

一、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1.全方位整治街容街貌,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与马路市场。我们在管理上必须采取标本兼治、堵疏结合的办法,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城区适宜地段(块)开辟必要的经营地点,扩大经营场所,引导经营者入点、入室、入市经营,彻底根治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与马路市场等突出问题。

2.强化监督检查职能,抓好垃圾源头管理。(1)认真搞好路面的清扫保洁工作;(2)抓好垃圾清运管理工作:①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强化生活垃圾袋装收集,试行向垃圾分类收集过渡。②对建筑(含零星)垃圾、渣土实行统一管理。③垃圾清运严格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到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工作。(3)强化清扫、清运、清卫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

3.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清洁活动,坚持周末卫生日制度。要利用周末时间,组织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理垃圾死角,维护市容市貌。

二、深化环卫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化模式,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1.加强专业化保洁队伍建设。按照“在深化整治中建立长效机制,在机制创新中提升管理水平”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针对管理难点和薄弱环节,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保洁力量,落实保洁责任,完善绩效考核,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保洁员队伍,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形象。

2.推行市场化保洁模式。按照“作业市场化、运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的环卫体制改革总思路和“政企、事企”分开的原则,逐步推进管干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3.健全督促检查机制,进一步统筹力量,落实责任,抓实抓好。完善多层面的督促检查制度,把监察队伍的经常性监督与群众监督、举报等紧密结合起来,并开通环卫举报、服务热线,设立意见箱,不断拓宽监督力度。

三、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创新模式,增强后劲

1.努力为环卫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环卫职工的作业和生活条件,调动全体干部职工投身环卫工作的积极性。

2.规范环卫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将科学管理模式应用于环卫内部管理实践中,促进管理效率的显著提高,带动环境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

3.建立环卫质量检查体系。管理人员要认真到岗检查填报临时工考核表,以达到大幅度提高城市环卫管理作业效率和质量。

4.创新模式,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创新环卫自身工作新模式,着力推广到道路清扫、垃圾压缩、垃圾清运,公厕管理服务等环卫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5.借鉴管理先进技术,创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环卫事业可持续发展。借鉴其他地区、县市的长效管理先进技术和经验,力求探索出适合城市环卫管理实际和环卫事业发展需要的科学高效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6.创造条件,逐步形成垃圾产业。努力创造条件,通过政策优惠、政府指导、企业投入等途径,建立垃圾处理厂。目前,我县垃圾处理厂的各项前期工作已就绪,估计今年年底可以破土动工,新垃圾场的建成将有效的遏制垃圾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提高环境卫生质量。

四、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素质

市容环境卫生的主体是广大市民,全面提高市民文明意识,是实现我市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根本措施。一是开办文明学校,分阶段对市民进行文明卫生教育;二是各新闻媒体设置“市容环境卫生专栏”,坚持正面教育、典型引路,也要进行反面曝光,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开展“文明卫生单位”、“文明卫生家庭”的评比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爱护商城、美化家园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四是在幼儿园、中小学中设置文明卫生课程,培养未来的文明卫生市民。

五、重视环卫规划,加强环卫基础设施

第9篇:环卫保洁制度范文

对各村环境卫生考核内容包括: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清理农村“四堆”、村庄容貌整饰、环卫经费落实、各项制度建设六部分。

1、由乡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组织每月抽查三分之一的村进行环境卫生工作考核。

2、由乡党委、政府组织各片片长组成检查组,每季对各村环境卫生工作进行考核。

3、年终由乡政府综合办公室汇总每月、每季环境卫生检查考核情况,综合评定各村年度名次。

实行百分考核制,其中清扫保洁30分,垃圾收集清运20分,清理农村四堆15分,村庄容貌整饰15分,环卫经费落实10分,制度建设10分。

1、清扫保洁30分:分村庄保洁和道路保洁两项。

村庄保洁20分:要达到“五净五无”的标准。“五净”即主街干道净、背街小巷净、公共活动场所净、居民房前屋后净,村周围环境净;“五无”即无生活垃圾、无建筑垃圾、无抛洒杂物,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

道路保洁10分:要达到“四净四无”的标准。“四净”即路面干净,边坡干净,边沟干净,绿化带干净;“四无”即无无生活垃圾、无建筑垃圾、无抛洒杂物,无有色塑料袋。

2、垃圾收集清运20分:有垃圾清运队伍,有垃圾清运车辆,有垃圾处置点,实行垃圾上门收集不落地管理,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合理处理。

3、清理农村“四堆”15分:柴堆、煤堆进院,粪堆全部清理到田间地头,料堆堆放整齐,并采取围挡等措施。

4、村容村貌整饰15分:对残墙断壁进行修补、遮挡或扫除,对墙体立面进行整修、粉饰、美化。

5、环卫经费落实10分:保洁员、清运员、管理员工资按乡政府下拨的考核工资全额发放,不得截留、挪用。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