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期末汇报方案范文

期末汇报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期末汇报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期末汇报方案

第1篇:期末汇报方案范文

为了提升师生们的阅读质量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引领老师、同学们陶冶情操、修养品性,发展人性,提升境界,丰富生活,愉悦身心,努力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推动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的建设,特举办一常德朗州科技职业学校“书香人生路”的读书活动,这次活动的重要目标是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二:活动主题 书香人生路

三:活动时间 4月4日——6月20日

四:活动目标

1:4月,按照“书香校园”特色方案,整体构建书香氛围,构架学生,老师, 学校职工三个读书体系。

2:5月,持续推进书香校园行动计划,凸显校园“书香特色”建设书香校园主要措施

3:6月,全力营造书香校园环境,让校园内外充满书香

五: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具体实施计划(4月8日——6月20日)

1在校园的宣传栏,过道布置师生作品,名人名言,在学校的 后花园布置富有人文气息的标语

2通过班级宣传栏布置,设计“书香班级”,教室里设置“读书台”,读书台上的 书定期到学校图书室更换,也可以自己买,与全班一起分享.

3加强学校过道宣传栏建设,为师生展示读书成果提供平台,精心设计校宣传栏,张贴学生书法与绘画作品,为学校增添书香气息。

4创作学校专刊{蓝天白云下},发表学生习作,将学生优秀收集整理的习作,将好的 作品向报刊推荐。

5由学生科、教务科主持,成立专门的书香小组定期督促检查读书活动;

第二阶段:汇报、表彰(6月10日——6月20日)

1、在老师、学生当中评选“书香老师”、“书香班级”、“十佳读书明星”等集体、个人奖项;

2、 刻录《 “书香人生路”活动集锦》光盘给全校学生和学生家长观看。

附:评选依据:

① 一期结束以班为单位或老师个人汇报活动方案和总结;

② 各班提交的读书活动相关文字等原始资料;

③ 教务科、学生科、检查师生读书活动的过程性记录

六:活动内容

学校统一安排部分:

1、分年级提供师生读书参考书目。

2、老师、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学生科,教务科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3,活动结束的时候,会为做的好的班级,个人及老师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附:师生读书汇报推荐活动

1、“读书改变了我”(我和书的故事)征文活动(师生)

2、“书香人生路”演讲比赛(师生)

3、“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

4、“读书日记伴成长”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5学生科,教务科可组织读书手抄报展览等读书活动。

6、读书沙龙

7、“我为朗科添风采”捐书活动:每名同学可为灾区同学 捐一本书。

以上活动仅供参考,学生科,教务科可根据实际情况策划汇报方案。

学生活动部分:

1、 “每天必读,读中积累”读写活动:教育学生每天都要阅读自己选定的图书,并能够随时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和积累本相结合。以此帮助学生养成每天读书、注意积累的好习惯。

2、“书海流韵”交流活动:每月最后一周班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读书活动阶段汇报、展示、交流。同时,根据各班阅读活动情况,由教务科推荐,随时进行班级读书活动典型的全校交流展示活动

3、“好书推荐”活动:评选出中学生最喜爱的书籍并向全校同学推荐。 。

教师活动部分:

1、 “每天必读,读中积累”读写活动:老师每天都要阅读自己选定的图书,并能够随时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形式不限,但要标明作笔记的日期。

2、“好书推荐”活动:评选出老师最喜爱的书籍并向同行推荐。

3、“书香人生路”汇报活动:教师进行本学期完了要进行读书总结、汇报、展示活动。

七:活动要求

1、多方紧密配合,营造读书大环境。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广播站要为本次读书活动服务,开辟专栏,及时报道信息,使读书节活动既丰富多彩又扎实有效;

2、 认真制订活动汇报方案,方案要重过程、重落实、可操作;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详细写出读书的内容、时间、读书笔记的要求、每月读书汇报的形式、读书活动的形式及要求等。

3、读书汇报活动要求做到立体和平面、有声和无声、阶段和汇总相结和,开展有特色的读书活动,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第2篇:期末汇报方案范文

关键词:能力构建;管理会计;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81

1引言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我国下一阶段教育改革战略的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人才培养要做到三个坚持,具体要着力提高三大能力,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一句话,能力的培养才是对教学成果进行客观检验的标尺。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公报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即将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士,而是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广泛调研所知,在高校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中,案例教学法被广为推崇,原因有三:一是可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改善教学效果;二是可以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三是能够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但多种因素所致,案例教学法尚未在管理会计学科得到较好的嫁接与植入。管理会计作为一门金融管理学与会计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与评价的职能,培养的是能够为企业提供综合管理能力的新型会计人才,即充当好企业发展的军师、谋士。管理会计直面具体的企业实践,因此在教学中需特别注重“校企对接、校企融合”,师生要进入企业、企业要搬进课堂,显然,实践教学是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要特征,而实现管理会计的实践性教学目标必须植入案例教学法。因此,如何将案例教学法有效的融入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当前,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的“三重三轻”现象(重理论、轻实践;重台上、轻台下;重课内、轻课外)较为突出,即:教师比较注重的是加强基本理论和原理的介绍、管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抓好课本内知识的传授,但自身下企业、下基地实践较少,课外与学生的互动不浓,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鲜见,大多采用老套的“一卷定成绩”的考核评价方式;而且对管理会计师(CMA)执业引导较欠缺,导致学生重对外财务报告会计学习、轻内部经营管理会计学习,培养出来的多为核算型财务人员,满足不了企业对经营型财务人员的需求。总之,“三重三轻”的教学现象,不切合我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适合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规律与特点。《管理会计》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应以能力构建作为课程培养目标,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研究分析能力等复合能力作为课程的培养目标,推行符合“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教学理念的案例教学模式,将整个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贯穿在案例的研读与探究中,将整个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划分为若干项学习任务,在每个学习任务中,让学生在“案例导学――知识学习――案例探究――能力拓展”四个阶段中自主发现知识,深入探究知识,实践运用知识,以课程的学习为抓手,培养学生直面实际问题时所具备的分析力、判断力和决策力。

2编制了一套紧扣能力培养目标的案例库并积极落地实践

通过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编制了一套基本符合“四阶段”和“三结合”要求的管理会计案例资料库。在收集整理编制案例时,坚持五性:(1)多样性;(2)适应性;(3)启发性;(4)针对性;(5)生动性。

设计的“四阶段”和“三结合”相融的案例教学模式,已进行了两阶段的积极尝试与实践:第一阶段是初步尝试和探索,在财务管理专业133、134班进行试点,选择成本习性和变动成本法这两章内容开展案例教学,设置学生课程学习小组(每组5-6人),上课以案例导入、结合案例讲解新知识点,课后布置4个案例交由课程学习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专门安排2次案例分析与汇报课,各小组以PPT方式进行汇报,任课老师进行提问和点评。这次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参与性较高,课堂的互动很强,但打酱油现象比较普遍,并未实现学生的完全参与。带着对第一阶段初步尝试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第二阶段的“案例教学模式”的改进与深化。第二阶段选择财务管理专业141、142班进行实践,相比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进行了如下改进和深化:一是扩大了讨论案例的范围,将“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标准成本法、全面预算和责任会计”等内容均纳入案例讨论课,由原先的四个案例增加到15个案例,案例教学已成为管理会计的教学模式;二是改进了案例课的案例汇报形式,案例汇报小组6人一起上台,由老师当场随机指定主要汇报人(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此举虽然不可能完全做到根除打酱油现象,但是较好的消除了一部分学生准备打酱油的想法,使得课外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能够落到处;三是增加了学生点评环节,即在一个小组汇报完后,鼓励其他组学生对汇报组的汇报情况(包括汇报的PPT制作水平、案例分析方法、案例分析结果、表达能力等)进行全面点评和补充,目的就是尽可能避免讲台上的汇报组唱独角戏现象,让所有组学生都能做专心看戏的观众,认真关注汇报组学生的表演,并能有参与其中的欲望和机会,此尝试在财务管理141、142班的案例讨论课中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效,完全没有出现冷场,各小组争先恐后上去汇报,积极大胆的进行点评和补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一个不能无的配角,适时穿插其中,掌控现场,记录评分。

3构筑了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案且已初见成效

案例教学的宗旨是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在案例导学和知识学习阶段,学生以个体和小组成员的双重身份参与进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所研究案例的背景、行业环境、经营状况、拟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应用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在案例探究阶段,学生则需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并进行小组研讨,并在案例讨论课上汇报交流,最后再进行总结、完善,形成分析报告。在能力拓展阶段,每个学生一方面要通过大习题库(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训练来更好地探究和巩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红石梁基地或实践创新园区的一家感兴趣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对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整个学习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都与解决实际案例相联系,渐渐做到知识的学以致用,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发现型、归纳型、创新型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文字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协作与协调能力、研究与分析能力等。

4设计了基于案例教学的课程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且已初步尝试

为了在管理会计课程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主导作用,并能对案例教学的成效进行检验,课程组认为“一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模式轻过程重结果,与倡导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模式背道而驰、相向而行,必须舍得弃之,转而采用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强调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经过反复的讨论调研,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设计了充分体现我校校情、学情的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评价方案。该方案的中心思想是最终的总成绩必须能够反映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况,由“课堂行为成绩”(10%权重)、“小组项目成绩”(30%权重)和“期末考试成绩”(60%权重)三部分构成,其中,(1)课堂行为成绩采取“倒扣制”:①每生在100分的基础上,旷课一次扣10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5分,其他不符合课堂规范的行为一次扣5分;②一个小组每累积扣分达30分时,小组各成员扣5分;③每生剩余的分值便是其课堂行为成绩,此成绩以10%的权重记入每生总成绩。(2)小组项目成绩:①小组研究案例可由教师提供或学生自主寻找、设计;②各小组必须按时完成分阶段研究任务,每阶段任务必须分解到各小组成员,并及时记录和形成阶段研究成果(小组成员任务分配和成果统计、阶段研究成果电子文档);③组长根据每位组员完成阶段任务的情况,在0~1范围内为其打分,作为每位组员的权重分;④教师根据各小组分阶段研究情况和最终项目研究成果的质量判定各小组项目成绩(0~100分);⑤小组项目成绩×组员权重分×30%记入每生总成绩。(3)期末考试成绩:①采用“机测+纸测”形式,并以60%的权重记入每生总成绩;②机考是面对客观题部分(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利用我校《管理会计》课程网络考试平台,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客观题大题库的日常训练,任课教师可随时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基本上每周统计一次反馈学生,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管理,期末对客观题实施机测,随机形成试卷,机考试卷卷面成绩40分(单选20分、多选10分、判断10分),即占期末考试成绩的40%,实现部分内容的考教分离,夯实学生管理会计的基础知识;③纸测是面对主观题部分(包括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纸测卷面成绩60分(计算题部分20分、案例分析题部分40分),即占期末考试成绩的60%;此举效果显著,考核的不再是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而是倡导过程的学习、合作的学习、创新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5结语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高校如何培养出创新创业人才已是大势所迫、学情所趋、改革所逼。如何在新的要求下调整并完善各个学科的目标定位与教学过程是目前各个学科更为具体而迫切的任务。立足于浙江树人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引领下,厘清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路,小到具体的一门课程或一个实践项目,都必须努力尝试,积极探索。基于此,管理会计的教学改革必须做到与时俱M,加强案例教学方法在管理会计课程中的探索、改进、深化和完善,培养出既有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既会传承又有创造的学生,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第3篇:期末汇报方案范文

(一)主题培训,系统设计。从2009年9月开始,开展了每学期一个大主题,八次小主题的培训活动。我校的校本培训有着完善的体系和思路,不仅每年培训有大主题,而且在一年当中还分着不同的小主题,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线,以教师论坛、沙龙活动为研修模式,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主题,以个人经验介绍、研讨论辩和专家点评为主要内容开展系列专题的研修活动。在教师沙龙论坛活动中,老师们围绕某一个主题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是教学反思、育人感悟、教育故事、学习心得等等,不仅让自己在发言过程中受益,更是引起其他老师的一种共鸣。

(二)干部先行,全体参与。在教师培训的基础上,我们又把培训引向管理层面。于2010年上半年开展了主题为“探索有效途径,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干部培训先行,教师培训跟进”的培训活动。精心策划每一次活动,带给思考,引领行动。如第二次干部培训活动的方案专题为:“尊重理解,和谐发展。”内容包括目的、时间、形式、用具、过程等。首先,首师大专家郭友让干部每人填一张多元智能自测表,通过展示和活动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使干部们不仅在活动中增长了智慧,并且对活动策划又有了新的认识。

(三)结合实际,不断跟进。加入优质校工程后,从2009年7月的第一次活动到现在,每次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的实施都是根据向教师代表进行征集,在进行充分的研讨后进行的。例如:2009―2011学年第二学期的校本培训,我们采取了“干部先行,教师跟进”的方式,是因为我们在对2009―2010第一学期进行总结反思时,发现干部培训落后对教师培训起到制约作用,不利于教师培训的开展。2010―2011学年集团总体进行课改,所以这一年校本培训紧紧围绕课改进行,课改进行中的问题,通过校本培训有效的解决。因而,在首师大专家的指导下,两年多来,我们的校本培训活动始终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始终对上一学期活动进行反思,不断跟进。

(四)广开资源,立足校本。我校的校本培训活动包括校级培训形式,教研组培训形式,个人自学培训形式,全力利用优质校工程广开资源,立足学校实际,因而实施主题参与式校本培训只是我校校级培训方式的一个典型代表,除去这一方式,学校还有外出学习汇报式校本培训。几年来,我校为教师外出学习提供机会,希望通过实地考察,让教师与名师、名班主任和优秀学校管理干部零距离接触,达到了解最前沿课改信息、学习先进教学和管理方法、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同时为实现学习成果共享,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制定了“学习汇报式”校本培训制度。规定:外出学习教师回校后要及时将学习情况进行汇报。通过汇报课、讲座等多种方式在学校内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新信息、谈出新感受,使全体教师都受益。例如:学校向项目组请求多派一名教师学习,回来后进行学习汇报交流、上课,对教师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精心策划,关注生活。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末的时候,我们在专家郭友教授的帮助指导下,研讨制定了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的活动方案,这个方案是对以前校本培训的改进和完善。从这学期开始,我们更加注重每次活动的精心策划,更加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

本次校本培训我们实现了:1.培训内容整合。培训内容首次将班主任培训与任课教师培训有机整合在一起,既关注了教师的培训,更关注到班主任的培训,把教育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班主任的培训放在尤其重要的位置,体现一种理念: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办学质量。2.策划主体转移。策划主体由学校向年级、教研组转移。每个教师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从策划到实施,改变了“我让你动,你被动应付”的状态,教师参与更加深层次。3.活动主题跟进。每次活动有小主题。学校有学期活动方案,年级组或教研组有具体方案。主题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4.形式多样创新。不拘泥于形式,不断创新,校本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情景剧、三句半、学习唱歌、新闻播报)5.培训过程完整。有启动,有总结,有表彰。(设计问卷、进行调查、总结表彰)

总之,我校的校本培训活动,在优质校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形成了体系,使我校教师在教育理念上有了升华,行动上有了方向,落实上有了目标,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我校校本培训之路上最精彩的地方,使当前校本培训更加给力。可以说没有两年的系列校本培训活动就没有“杨二”今天的发展。

第4篇:期末汇报方案范文

为贯彻落实好9月10日召开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即召开了三个会议,制订了一个工作计划,出台了七个工作方案,成立了三个督查组。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召开了三个会议

1、中心学校领导班子会。9月11日我们召开了中心学校领导班子会,进一步学习、领会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重点,理清工作思路,研究工作计划,商讨工作分工,提出工作目标,分头制订工作方案。

2、街道教育工作会。经精心筹备,我们于9月16日召开了由各学校中层副职以上、年级组长、学科教研组长参加的街道教育工作会。传达贯彻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心学校的工作计划及有关工作方案,同时要求各学校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与方案。

3、学校全体教职工会议。各学校于9月17—19日召开了由中心学校分包领导参加的全体教师会议,传达贯彻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明确目标任务,给全体教职工指明工作方向,加油,加压,鼓劲。

二、制定了一个计划

结合辖区学校实际,中心学校制定了本年度教育教学的工作计划。对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保证每项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取得实效,以使整体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三、出台了七个工作方案。

1、目标考评方案。

根据教体局的考评办法,制定了街道学校的考评方案。并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明确在同类学校中应占的位次及奖惩措施。

2、质量监测方案。

本学年中心学校计划在今秋及明春的期中、期末对学校进行四次全员质量监测,每次都实行统一监考,统一评卷,统一登分,统一总评,四次得分之和为年度得分,奖优罚劣。

3、第四届课改标兵评选方案。

我们计划以赛课为基础,把期冠军作为培养对象,最终计划评出10名第四届街道课改标兵,扩大教学排头兵的群体。

4、课改示范校创建方案。

我们在辖区三所学校开展课改示范学校评选活动,今年计划评出一所示范学校,评出的示范校申报县课改示范校。

5、好习惯养成教育示范学校评选方案。

中心校在辖区学校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示范学校评选活动。并制定了评估细则。同时要求各学校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示范班级评选,班级开展好习惯养成明星学学生评选。

6、“六项关键”工作推进方案。

中心校制定“六项关键”工作推进方案,该方案主要以督查、观摩、比赛等方式促进学校扎实开展六项关键工作,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7、名班主任评选活动方案。

我们制定了开展名班主任评选条件细则及奖励办法,以此推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成立了三个督查组。

由中心学校班子成员带队,成立了三个督查组,分包到校,责任到人,不定期到学校督查学习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工作进度,中心学校每周召开督查反馈会。通过督查,辖区各校均按照工作要求落实了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5篇:期末汇报方案范文

红河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应用型人才;适应学校教育信息化、网站设计、广播电视、数字媒体、广告传媒等行业的人才需求。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从2004年起在总结专科办学经验基础上对本科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创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以学习共同体理论为指导,构建实践共同体,创建实习场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场所,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服务地方教育信息化。

二、指导思想

学院坚持“培养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理念,以“学习共同体”理论为指导,不断改善实验教学设备与环境条件的同时,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包括实验课程设置、实验类型、实验教学评价等;严格按照教育部本科水平评估要求,开展验证(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教学,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创建实习场,使学生与校内外教师结成实践共同体,实行长、短期实习实践教学,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支持。实现学校教学与实践基地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向作用相结合,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实践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促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培养措施

(一)改革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主要指本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我们重点对实验课程设置、实验类型、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课程设置也随着毕业生就业的变化,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做了改进,增加部分方向的课程及其实验学分。增加的课程包括《教育技术项目实践》《三维动画设计》《影视》《非线性编辑》《电视专题片创作》等。在2007年以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委员2006-2010指导性专业规范关键思路增加实践课程《教育技术项目实践》(Ⅰ-Ⅲ)共4学分,在3个学期开设;2008和2009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教育技术项目实践》课程学分变为6学分,在4个学期开设。实验学分的所占比重逐年增加,2004至2006年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学分47,实践学分12,占专业学分的25.53%;2007年版专业课学分43,实践学分22,占专业学分的51.16%;2008至2009年两个版本中的专业课学分43,实践学分24,占专业学分的55.81%。

实验类型设计方面,我们依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要求,把以往的实验划分成验证(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三类。基础型实验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或独立地按照实验项目既定的方法、步骤和实验设备,完成实验全部过程,通常是实验、训练,获得一定的设备操作技能。综合型实验需要学生综合学过的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抑或是多学科的内容,在基础型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拟订实验方案,实验、观察、分析、判断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类实验通常在一门课程的几个实验项目之后,安排一次小型综合实验,或在学完几门课程之后,安排一次时间较长的大型综合实验。

设计型实验,学生可以自由选题也可由教师拟订题目,根据所学内容,确定实验方案,查阅相关资料,拟定或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选用仪器设备,独立操作完成实验,并进行综合分析,写出实验报告。这类实验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基础。

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在原有的期中、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含实验成绩)三部分以外,增加了课程设计、期末成果展示这两种表现性评价,课程设计是设计型实验的重要表现形式。从成绩比重上看,实践性考核占期末成绩的50%以上,部分课程达到70%,重点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变化。通常教师会在课程开始之初或是期中考查阶段给出一个相对宏观的课程设计范围和要求,学生在给定的范围内按照要求完成选题、规划、设计等工作。整个设计过程中他们需要把本门课程甚至是其他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到该课程设计中;并定期向教师汇报课程设计的阶段性成果、疑难、困惑等,接受教师非持续性的指导;完善课程设计,最终提高自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成果展示环节展示的是学生在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学习结果,要求他们对某一门课程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并汇报交流。成果展示前要求教师要了解哪些预期目标得到实现,学生生成了哪些问题,结果怎样,学生准备以怎样的形式汇报成果,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把握成果展示的方向。展示过程中师生要总结交流,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其目的是为了交流他们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在交流中激发兴趣,进行思维碰撞,点燃创新火花,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激励探索,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6篇:期末汇报方案范文

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学,发现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完善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考核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为学生学习今后的课程、撰写毕业论文、参加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乃至实习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市场调研与预测;教学改革;教学内容;课程考核

2007年包头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开始招生,中间停招3年,2011年恢复招生,重新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其中《市场调研与预测》是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强、应用型广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了促进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进一步发展,突出专业特色,适应课程改革的趋势,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为学生学习今后的课程、撰写毕业论文、参加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实习和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果欠佳。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任课老师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低。课程的应用性在教学内容中体现不强,学生的执行力不够,编写的调研报告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现问题、及时思考并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实践教学内容欠缺,与培养方向脱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课程内容设置主要分为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两部分。市场调研包括市场调研的内容、市场调研常用方法、问卷设计技术和抽样调查。市场预测包括调研数据的整理、统计描述和定性的市场数据分析预测。但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为文理兼收,在选教材以及课程内容设置时,定量市场预测内容较少,定量市场预测的原理介绍较浅,在运用分析软件时只涉及EXCEL数据分析中的部分内容。课堂案例教学中,医药产品调查、医药环境分析和医药客户满意度等内容穿插较少,与学生就业方向联系不紧密。

(三)考核方式结构不合理,过程性考核不显著。由于该门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考查课,所以结课形式采取非闭卷考试的形式,主要是以学生交一份老师的命题作业为主。课程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30%+期末成绩(作业形式)70%。在考核方式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没有具体进行量化,而且以作业形式的期末成绩相对占比较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应加强过程性考核。

二、《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与“十三五规划”的培养方案相匹配。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学校制定“十三五”规划,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各个专业及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改革。《市场调研与预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需具备市场营销学、概率论与数据统计、西方经济学、医药消费者行为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同时也与后续推销理论与实务、营销策划、商务谈判等课程的学习联系紧密。因此在修改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将市场营销专业该门课程设置在第6学期,54学时,3学分,为整个专业课程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契合。我校为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为医药营销方向。根据毕业生就业的情况看,有50.6%的学生在从事医药营销相关工作,半数以上面向医药企业、医院、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业。工作种类主要有OTC代表、医疗器械营销专员、医药企业行政人员等岗位。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还需与学校办学特色和未来就业趋势相契合。

(三)与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相适应。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调研,68.7%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单项式、灌输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学生不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配合科学的课程考核,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

三、《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方法。引入项目导向教学法[1],在学期初,要求每位学生仔细思考想要调查了解的项目内容,每人上交一个题目,根据题目的相关程度,将班级学生分组,一般每组5~8人,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利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分组进行教学活动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小组成员全程的教学活动,加强运用课程内容,有利于掌握所学知识要点。小组在设计调研方案时避免小组成员中有搭便车的现象,要求说明每名小组成员的具体职责,并在期末根据小组成员对一组项目调研报告中自己负责部分完成情况给予单独打分。小组的活动主要是确定调研主题、制定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开展调研活动,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及预测,撰写调研报告并制作PPT进行汇报。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准确定位,增加医药环境、医药品牌研究、医药产品调查、医院顾客满意度等内容和相关案例[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切实加强与学生培养方向和就业趋势的联系,体现特色专业中课程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课上教学,另一部分是课下学生活动。将课上与课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先用6学时介绍市场调研的内涵,包括基本概念、重要性、特征、原则和内容以及调研方案的设计。在第7学时上课时,要求小组确定调研主题,并针对调研主题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确定主题后,小组进行调研方案的制定。调研方案的设计中需要列出小组调研的主题、时间进程、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注意事项等。然后讲授市场调研的常用方法和问卷设计技术。在第28学时上课前,要求学生完成问卷的设计,在上课时对学生问卷的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全面性进行分析,帮助各个小组确定问卷内容。在第28~34学时期间,要求学生运用投票平台问卷星等网络调查方法或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调研并收集问卷。在第40~52学时,要求学生对收集的问卷运用SAS、SPSS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预测并开始调研报告的撰写。在课程的最后2个学时要求学生提前做好PPT并在课上进行汇报。通过课上内容与课下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边学边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符合培养目标和更好适应社会的人才。

(三)课程考核。根据学校培养方案和课程考核方案的要求,《市场调研与预测》为考查课,在课程考核过程中更应该体现过程考核。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将个人最终成绩由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综合确定。个人期末最终成绩=个人成绩(50%)+小组成绩(50%)(具体内容见表1)。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一半。个人成绩主要是由出勤、课题表现、作业、参与小组项目的积极性和个人负责项目内容的完成情况确定。小组成绩由调研目的与方案设计、问卷制作及数据分析、撰写调研报告并用PPT进行汇报构成。对小组进行打分时,根据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及PPT的规范性、完整性、合理性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确定学生本门课程的期末成绩。

四、结语

教学改革内容在2013级市场营销(医药营销方向)《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中的运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每个小组对项目市场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共有4组学生以课程调研项目为基础设计作品参加了2016年“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业大赛,其中2组参赛作品获得包头赛区铜奖。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对课程学习成果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市场调查的能力。《市场调研与预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需要结合当地市场特点和市场调查的知识体系展开教学改革,建立一种动态的更新机制,形成在理论上、方法上较完备的科学体系[3]。教学实践改革是高校任课教师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不断实践———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再实践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学质量和水平才能不断上台阶,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人才。

作者:安慧琳 单位:包头医学院

【参考文献】

[1]詹立平.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78~79

第7篇:期末汇报方案范文

【关键词】CBL PBL 康复治疗学

目的:分析CBL联合PBL模式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校2013级1班与2班学生作为本次实验观察样本,1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2班采用CBL联合PBL模式进行实践教学。比较两种方式教学效果。

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理论成绩平均分以及技能操作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措施,以减轻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其得到整体康复而重返社会。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的是康复治疗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教学中应将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CBL(case based learning)即“以典型病例为基础的研习”。这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CBL联合PBL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临床实际病例为导向,以问题为基础,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自主探讨,在问题中进行学习,再通过实践得出结论[2]。笔者将“CBL联合PBL模式”应用于康复治疗学专业《神经康复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并与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初步探究CBL联合PBL模式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资料和方法

(一)实验对象

选择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生2013级1班(47人)、2班(4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包括男性学生24名,女性学生23名,年龄在19~22,岁,集中分布在(21.07±1.06)岁。2班包括男性学生24名,女性学生24名,年龄在20~23岁,集中分布在(21.57±1.94)岁。两班均在第三学年上学期开设神经康复学课程,两个班学习内容授课教师相同。经课程开设情况、性别、年龄等方面资料比较,两班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用于本次比较试验。

(二)实验方法

1. 2013级1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

2. 2013级2班为实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开课前将学生随机分为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安排一名高年资中级职称的主管技师作为导师,由导师根据本次课程学习任务给出相关的典型病例,学生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对病例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后做出初步的康复评定、设计治疗方案及治疗目标,并由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身份的康复治疗师(如康复评定、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心理言语治疗师、传统康复治疗师、假肢矫形治疗师等)对患者进行评定治疗以验证上述讨论结果,然后导师对本次方案加以点评,学生再次自主查阅资料并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深入治疗室进行临床实践,最终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最后小组合作进行案例讨论并总结汇报。如脑卒中的康复,要求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导师提供的病例,将病例的病因、预防、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及治疗目标为问题点,学生深入康复治疗室,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和方案,进行治疗并撰写报告。然后,每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进行病案汇报,在做汇报时其他小组学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和质疑,该小组可在其他同学的建议及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和完善[3]。最后,由教师对各个病例的重难点进行总结,对讨论不足和由于这几例病例的局限性导致学生未掌握到的知识进行补充讲解。

(三)观察指标

对两班级学生理论成绩平均分以及技能操作平均分进行统计。

(四)统计学方法[4]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试中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平均分来进行分析。其中计量数据采用t检测,并依照(±s)表示,若P

二、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期末理论成绩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分见下表。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PBL模式为近几年运用频率最高的临床教学方法。该方法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问题作为教学起点。通过探讨的形式由学生自己发现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由教师作为引导,帮助学生自行解决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一教学方式,可使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打破常规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受教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其综合能力。而CBL教学模式,则主要以临床案例作为引导,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各项案例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5-6]。

运用CBL联合PBL模式教学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引入了临床实际病例并围绕病例提出问题与假设,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临床进行技能操作验证讨论结果及假设,不仅使教学变得直观真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CBL联合PBL模式进行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教学时,对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极强的见解,更需具备极强的沟通、组织能力,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需要对学生所发表的各个观点进行分析,及时指出错误或者存在缺陷的观点。同时,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学生对该教学方式可能表现出不适应的特点,需要教师耐心给予指导,并鼓励同学间互相帮助,建立良好学习氛围。

总之,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期末理论成绩平均分和技能操作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CBL联合PBL模式能显著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汤幼平,周曙光.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28-30.

[2]杜林.CBL联合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125-127.

[3]李艳.“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运动疗法方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5(5):72-73.

[4]杨静悦,高琳,孙飞等.CBL联合PBL模式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526-529.

第8篇:期末汇报方案范文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本文从《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特点与目标入手,通过对常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分析、常规教学方式的改进,详细阐述本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操作过程与细节;文章最后论述了突破常规的“真实”实践教学的具体实现方法并提出了思考方向。

关键词 《人员素质测评;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1 《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特点与目标

《人员素质测评》通常作为人力资源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①。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测评的各种方法与技巧,并能在实践中熟练的运用。与其它课程相比,具有操作性强、对技能培养要求高的特点。该课程需要达成三个教学目标:

(1)提升就业能力。这是一个总的目标是解决课程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探索中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技术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2)认识企业需求。让学生认识到人才素质测评是如何帮助企业经营者准确了解员工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使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帮助在职员工或求职应聘人员全面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和确定自己的成功指数。

(3)完善人格修养。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自我心理素质、能力倾向,适应职业的方向和发展目标,对测评者本身在匹配岗位、提升自我、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提供评价和并提供发展建议。

2 常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分析

《人员素质测评》是建立在心理测量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因此首先要了解心理测量的原理、方法和各种评价指标,如信度、效度等;其次要掌握常用人才测评技术,如心理测验、面试和评价中心,其他还有申请表、背景调查、履历分析等方法。

在人员素质测评实践教学中,武芳辉提出的“三段一体化”教学模式②。实践内容主要围绕是心理测验、面试和评价中心技术来展开。面对三项技术,主要采取了常规的三种形式来开展教学:

(1)模拟性教学。这种教学在人员素质测评教学中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2)纸笔测验与网络测评软件相结合。心理测验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依据确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③。主要包括人格测验和能力测验。可以用纸笔测验与心理测评软件实现。

(3)案例分析、讨论与汇报等。这种方式主要是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得以运用。

3 常规教学方式的重设计

3.1 重新设计实践方案

3.1.1 实践方案重实现

实践方案是从整体上来设计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组织学生自主性学习,推动教学。常规教学教师往往成为主要的推动者,而此次的方案设计,首先是教师设计框架和大致的内容,在具体操作上,与学生讨论完善方案,逐步形成师生共同完成的实践方案。比如在设计方案中,一般采取小组形式,对小组的人数、搭配、任务分配、组长权限等细节处进行沟通。

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分为两部分来完成:个人完成部分、小组完成部分。这两部分的设置是对实践完成情况加强监督和控制,尽量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做到真实、平等的考核。在个人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体现上,主要通过个人完成作业部分和知识性考试来考核;在合作、管理等社会能力的考核上,通过小组完成部分来体现。

3.1.2 实践内容重操作

在实践方案设计过程中对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以学生操作为主。个人完成部分是对测评工具与方法的掌握,主要涉及到对履历分析(纸板或视频)、心理测评问卷、评价中心技术中的具体技术、素质测评报告的撰写。

履历分析主要集中在简历筛选与写作上,对有能力的可以尝试简历视频化的操作。

心理测评问卷,涉及测验人格测验、能力测验、职业适应性测验、心理健康测验。心理测验我们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了解,主要指九型人格、罗夏墨迹测验等;第二个层次是运用,需要学生完成的测验,主要包括:经典的自陈式人格测验,包括16PF、EPQ、MMPI、MBTI、气质测验;管理中运用较广的投射测验中的绘画测验,比如房画树人等的分析;管理方面的各种能力测试;职业适应性测验主要完成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等;心理健康测验主要是常用的SCL-90、抑郁量表等。

在评价中心技术掌握上,主要是完成经典的公文筐测试,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一份制定的笔头测验,对无领导小组技术的掌握采取小组情景模拟完成,每位学生写出自己在无领导小组活动实施中的记录与总结。

在个人完成部分,需要完成15项的任务,其中规定完成的心理测验10个,学生选择完成心理测验3个,公文筐测验1项,无领导小组技术的记录与活动1项。

小组完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合作来完成,具有综合性特点强的特点,主要涉及面试技术模拟和人员素质测评方案组合与设计两个部分。面试技术主要是情景模拟,小组组织完成,需要形成招聘方案,模拟实施与总结;而人员素质测评方案组合与设计主要是对某一具体的对象制定一份具体的实施方案,包含对具体技术的应用与组合。

3.1.3 实践考核重过程

在考核上实现过程化的考核,在比例上进行调整,常规考核比例是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调整后考核成绩比例:平时考勤20%,个人完成部分30%,小组完成部分30%,期末知识考试20%。突出形成性评价的比重。

对平时考勤,在实施过程中按照事先分成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考勤汇报,实行组员缺勤,小组扣分制,在学习时间上得到保证;在个人完成部分设计具体的完成项目,根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来进行评分,比如课堂汇报发言,作业完成情况;在小组完成部分,主要完成实践性的大作业来衡量,实行小组成绩共同完成,教师只考核组长和小组的完成情况,对每个学生占这一部分成绩的70%,组员由组长考核完成占本部分的30%;期末的知识性考试采取开卷考查形式,主要是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基本掌握程度。

3.2 打造实践环节的实现平台

3.2.1 测评汇集成册

分个人完成部分与小组完成部分。对于个人完成部分,制定了统一的格式模板,主要包括项目(量表)名称、介绍、学生基本情况、结果(效果)分析、备注五个方面。小组完成部分,设计主要内容模块6个,包括测评方案的名称、测定人员的确定、测定要素的确定、测评工具的选定、测评过程的安排、统计分析、建议。

3.2.2 创建网络学习博客

这是为了呈现学习过程建立的专门博客平台,每一次小的作业完成都必须在博客中呈现,由小组组长对本组来进行评价和指导,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与交流,保留平时在学习中的所有资料,以便后期有汇集成册整理;同时网络平台也可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这种方式加强了交流、沟通与指导,教学效果更为有效。

4 突破常规的“真实”实践教学

打破传统的常规教学的方式,就是真实的测评工作的观摩和参与。很多教师都在尝试走进企业,或者是让学生走进企业,实地调研,设计方案。学生可以参观某个企业,了解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结构和共组开展,而在人员素质测评上却是很难做到的。

在经过几年的摸索后,初步形成了一条可以长期稳定实现的途径。可以与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沟通,形成一个合作项目,在学校的人事招聘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①实地观摩。对于学校的真实招聘,如何让学生实地观摩呢?主要是对人数的限制和场地的选择,在高校的行为观察室可以实现这一点,让学生在观察室里通过单面镜来了解真实的招聘时如何操作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并事后写出过程与总结。②亲身参与。这个的实现主要是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后,在对教师的招聘可以设计一个学生提问环节,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设计问题,提出自己对应聘者的评价。除此之外,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中去,比如在招聘方案的撰写,会议的记录,简历的初步筛选,面试中的事务性工作等。

这种方式是可以实现教学的可操作性,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也紧密相连,保证实践教学真实性有效实现。这种方式从整体对人员素质测评课程,高于学生实地调研的效果;这种观摩效果也会远远超出通过分享视频来了解招聘及相关的测评技术。

对于《人员素质测评》课程思考,还可以结合更多现代网络平台来实现,比如“微信”。在这门专业课程教学中,这种继承传统教学的优势,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优势,必须本着一个原则,就是教师需要开拓,善于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素质,教师具有信息的开放性与时代性,为课程教学提供更多的实现方式与平台。

参考文献

[1]傅端香.人员素质测评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3(3):57-59.

[2]武辉芳.“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总290期:165-166.

第9篇:期末汇报方案范文

(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吉林长春130052)

摘要:航空服务专业的形体训练是提升学生形象、气质,加强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渠道。但在形体与体能训练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达到航空服务人员的形体与体能标准,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航空服务专业;形体与体能训练;教学方法;情景导入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52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5) 08-0111-02

伴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乘坐飞机的人日益增多,对航空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及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有了较大的增加和提高。许多航空公司在招聘时不仅对身高、视力、形体有严格的要求,对形体美、心灵美的内外统一及体能素质方面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形体与体能训练就是从外练形体、内修气质出发,使内在美与外在美达到和谐统一,有助于学生提升气质、养成美的意识以及培养能够承担职业能力需求的良好体能素质。

形体与体能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训练方法来改变形体的原始状态,以提高灵活性、增强可塑性为目的的素质练习,是外塑人体与组织形象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航空服务员,必须具备优良的体态和身体素质、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些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完善的。形体与体能训练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提高素养的重要课程。目前,我国中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的形体与体能训练课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就课程内容的设置来看,没有体现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内容,没有开发出能达到民航乘务员岗位初级职业标准的工作任务:教师还在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没有充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没有将情景导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运用自如,从而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形体训练呢?这是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将情景导入作为先进的教学模式

在形体与体能训练课程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形体训练,从而达到民航乘务员岗位初级职业标准呢?首先要先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形象比普通专业学生好,因此,他们有了职业优越性,充满了幻想,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优秀的航空服务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这时可请航空公司乘务员走入课堂,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将别是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辛苦。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情景导入的教学模式,以模拟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点,充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针对航空服务人员的职业特点,把课程设置成一次主题活动,模拟职业场景。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基本姿态的练习(站、坐、走等)。在练习完毕后,开始进入模拟客舱演练,模拟实际工作过程。

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单一训练形式,教师教,学生学,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一节形体课(舞蹈)是这样上的:

目标:学生能创造性地完成藏族舞蹈组合。

方案:首先由教师对藏族舞蹈的基本步法进行示范及讲解,将学生分成8人一组,每组设有组长并自创队名。由组长带领,对舞蹈步伐进行巩固学习,然后对步伐顺序的排列及队形进行自由创编,创编成有自己风格的舞蹈组合,并评选出优秀组。

过程:首先,由教师介绍本次教学活动的方案。其次,让学生清楚本次教学活动的目的,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好。再次,选组长,定队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最后,组长带领团队巩固知识并进行队形及顺序的编排,组合编排要有自己的风格,同时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难点,学生在没有学习舞蹈创编的情况下,自己进行创作。教师边观察边解决问题,对进展慢的小组给予意见。在荣誉感的驱动下,学生会更加团结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结果: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认真程度和学习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自由练习时间结束后,每小组分别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观摩并邀请班主任及同学当评委,对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通过小组学习,形成良性竞争,有利于学生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习兴趣也有了提高。

三、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我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进行校外教学和实践活动,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课外的教学活动及实践,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关于形体与体能训练方面的知识。很多学生对健身舞蹈、现代舞蹈、体育舞蹈及器械健身等很感兴趣,按兴趣把他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学习,定期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不能满足他们的兴趣时,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

四、通过期末自创式汇报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成就感

期末自刨式汇报是前面三项的融合。有了前面的基础,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任务。把每学期期末的测试变为汇报演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表现为:

(一)在荣誉感的驱动下学生都想在舞台上展现最好的自己,因此,课上课下都会更加努力地进行练习。

(二)教学内容经过学生的二次创作,在动作编排及表现形式上更加细腻。

(三)每组都有自己的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练习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学会了如何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些对他们日后在乘务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