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火星历险记范文

火星历险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火星历险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火星历险记范文

于是,在我和迈克斯的调停下,火星人和M57星球的人签订了和平建议书,火星人说:我们也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家园,不受其他星球人的控制和干扰,火星人把地球上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外星人再也不是一个谜了,其他星球的人一起和平相处,变成了一个和平外星世界。

M57星球的人说:“我们愿和你们结为朋友,希望了解你们地球和人类,希望把地球和人类的资料给我们看一看,我和迈克斯高兴了一会(迈克斯这时已变成了一个英俊的英国年轻人)决定用特殊的机器接通了联合国宇航总局的密线,希望得到总局的批准和同意。

第2篇:火星历险记范文

关键词:脱附 活性炭纤维 反应

工业化的发展造成了剧烈的能源消耗,同时对大气的污染也十分严重,近些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针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倍受关注。我国工业排放的废气主要以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硝酸根离子气体为主,这些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或会形成酸雨、硫化雾霾等现象。目前我国处理大气污染主要采取活性炭纤维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吸附性纤维材料,它具有表面织孔纤维吸附力强,吸附量大、再生容易等特点。所以我国开展了针对活性炭纤维技术的大范围研究。

一、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及性能

活性炭纤维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它的前身来自高性能碳纤维,并且由高性能碳纤维像粘胶基活性炭纤维、酚醛活性炭纤维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今天的活性炭纤维。在活性炭纤维发展的历程中,诞生了粘胶基、酚醛基、聚酰亚胺基等多种类型的活性炭纤维,这也使活性炭纤维的用途更加广泛。

活性炭纤维的生产原料主要由聚丙烯腈纤维、酚醛纤维、沥青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粘胶纤维等人工纤维和天然纤维进行混合形成,不同活性炭纤维在应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针对大气污染要使用正确的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纤维最大特点在于吸附力强,它的最大吸附能力能够达到1000~1500m2/g,甚至2000m2/g以上,同时它的表面积很大,能够很好的完成吸脱,不容易被粉化出现二次污染,其物理性能能够适合大多数环境和温度下的压力,并且节能性很强。在化学性方面,能够在酸碱环境下使用,并且十分稳定,可以进行多次循环使用,其使用后材料可以被土壤进行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于低浓度气体的吸附能力更是优秀,这也使活性炭纤维成为了治理大气污染最为有效的法宝。

二、活性炭纤维的使用应用机理

活性炭纤维能够对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硝酸根离子气体进行有效的脱除,所以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治理中被广泛的使用。以二氧化硫为例,活性炭纤维在氧气和蒸汽环境下能够完成对于二氧化硫的氧化脱硫。首先它对气体物质进行化学重组,使二氧化硫与水蒸汽反应变为硫酸,在使用洗涤的方法使硫被脱附出来,这种方法在于使用二氧化硫转变为三氧化硫,使二氧化硫被很快氧化。这种反应方法使水具备了双重作用,在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和水合硫酸,这使活性炭纤维在去除 性上更加快速,整个去除过程如下:二氧化硫和水的吸附二氧化硫氧化形成吸附的三氧化硫三氧化硫的水合形成与硫酸,这一过程完成后可以通过水合的形式被洗脱,并且使活性炭纤维能够完成连续的吸附。这种反应机理需要二氧化硫被界定为能和气体、水蒸汽反应的物质,二氧化硫在转化的过程中水合硫酸最先被吸附,可以直接完成活性炭纤维表面全覆盖,这样就为水稀释水合硫酸提供了空位,使硫物质被近一步的脱附。在实际工业应用中我们发现,当废气中水的浓度越大,二氧化硫被转换的就越彻底,这也就证明,水量和二氧化硫转换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水也是活性炭纤维进行脱附的必备物质之一,有研究发现如果二氧化硫被水催化后,在经过活性炭纤维,就不需要进行更换,可以完成活性炭纤维的自行再生,同时对二氧化硫的去处能力将会得到更加显著的提高。并且这种研究直接被应用到室内的二氧化硫去除中。二氧化硫是室内装修过程中生成的主要有害气体之一,在去除这种物质使,需要保证室内的一定湿度,然后在使用空气过滤设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活性炭纤维对多种物质的去除率

有研究表明通过氟氧化物处理的活性炭纤维去除氨离子的效果十分有效。随着表面处理时间的延长,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与微孔体积稍微有所减少。然而,氟氧化物处理的活性炭纤维使得活性炭纤维表面含氟和氧的极性官能团如C-F、C-O、COOH等增加,从而提高了活性炭纤维对氨的去除率。

使用活性炭纤维可以提高对苯废气的吸附率和活性炭纤维自身的再生。当活性炭纤维吸附后苯废气后,就可以与气体中的水蒸气进行反映,并且效果良好。同时在活性炭纤维过滤苯废气后可以直接通过过滤尘粒的同时吸附气体苯,结果表明,50%活性炭纤维对甲苯废气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对废气中的尘粒有较好的过滤效果。活性炭纤维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去除。活性炭纤维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而且可再生。在实验条件下,对活性炭纤维样品重复吸附和脱附,其吸附性能无明显降低。使用活性炭纤维吸附氯仿废气的研究中。活性炭纤维对氯仿有良好的吸附性,活性炭纤维再生后仍保持良好的吸附性能。使用活性炭纤维对氙吸附性能的研究。在活性炭纤维上负载适量的贵金属,可以显著提高活性炭纤维对氙的吸附性能。就目前看来活性炭纤维能够具备十分优良的脱硫脱氮性能所以在工业中可以广泛的应用到治理大气污染,以适应我国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四、结束语

活性炭纤维凭借良好的吸附作用已经在很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小到家庭冰箱去味,大到治理大气污染,目前我国活性炭纤维技术十分成熟,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并且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但针对大气污染的质量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这是因为大气污染的控制性十分困难,需要对活性炭纤维进行技术上的改进,所以针对活性炭纤维科技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新型的活性炭纤维已经从纤维的种类、来源、活化机制等方面进行提高,并且提高了活性炭纤维的使用次数、活化机制、吸附效率等,随着活性炭纤维技术的研究,我国在大气治理方面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使我们的天空更加的蓝,空气更加新鲜。

参考文献

[1]李永贵,赵苗,梁继选.国内活性炭纤维的应用研究与开发[J].纺织学报.2006年06期

[2]王建英,胡永琪,赵瑞红,李建军,康文通;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环保领域的研究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2004年04期

第3篇:火星历险记范文

绘画凝结着时间和空间的形象,画家必须用自己所熟悉的技术创造出一个构成它自己存在的空间,以便他人可以从中看到生命的活生生的延续和成长,就像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物。如何使一根线一笔色彩再从一张画面到能打动别人,那取决于绘画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线条、色彩、形体。

绘画艺术语言中的第一要素是线条,是最基本、最主要、最生动的部分。线条是绘画的骨骼和轮廓,更是绘画的气势与神韵之所在。正是在线条的运行与变化之中,形体与色彩融合一体又交相辉映,因此,在绘画艺术中,线条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是绘画艺术家从万千世界中提取出来的赋予了艺术生命的高度抽象化的艺术符号,也赋予了生命之“呼吸”。

不同形态的线条,往往引起人们不同的感知,如水平线使人感到平稳、安静;斜线使人感到烦躁与不稳定;曲线给人一种流畅柔和的感觉。而绘画都始于勾线,后来西方绘画虽然向以面为主体的造型发展,但凡是有所成就的画家仍然重视线条。“西画的线条是抚摸着的肉体,显露出凹凸、体贴轮廓与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象”(宗白华语)。和西画相比,在中国画中线条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被一些大师认为是中国画的根本。中国画一向坚持以线造型的原则,并赋予线条以内在的生命力和个性特征。有著名画家石涛把线条称作“画之法”,把“赋形”的手段归于“一画”。认为山川人物之秀丽、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均离不开勾画的“一画”,“自一以至万,自万以至一”,“亿万工笔画,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

色彩是绘画语言中最具覆盖力、最具表现力、最富情感力的部分。如果说线条是绘画的骨骼和神韵,那么色彩就是绘画丰腴的肌肤和饱含的情感,给已有的呼吸充实了血液,从而去转向一种真实。绘画艺术中的色彩是画家眼里的万千世界,更是画家胸臆中的情感,艺术家正是通过各种色彩的组合搭配和浓淡轻重的变化,使画面形成不同的色调。从客观上说,色彩是增强画面逼真感的重要手段;从主观上讲它又是传达作画者感情的重要手段。“色彩的美感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人的视觉对色彩有一种经验感受,不同的色彩往往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从而使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这也说明色彩具有表情性和寓意性。审美时把这种联想分成两个层次,即具体联想与抽象联想。具体联想如从红色想到火,从白色想到雪,从蓝色想到天。抽象联想则是在具体联想基础上升华出的抽象观念,如绿色代表着生命、希望,黑色代表不幸、终止等。进一步则更为抽象,它唤起感觉,或冷或暖,或激越或舒缓,常重视描绘对象的真实感,强调绘画的模拟状物功能,看一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画家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提香的《玛利亚》、库尔贝的杰作《石工》,运用古老技法,强调色彩为绘画的灵魂。现代主义画家认为色彩自身就存在主观色彩,把色彩的审美价值提至相当高度,如凡·高的《向日葵》突出了色彩的生动感和表现力。凡·高的画完全解放了绘画的整个灵魂,后来现代绘画中整个表现主义绘画流派,直接受到了感召。中国画的色彩在运用上主张“随类赋色”,比如自隋唐迄今,山水画多用石青色填色,所谓“青绿重彩,工细巧想”。这种赋色方法,一般不是为了客观地描绘对象,而主要是为追求画面的艺术效果。

绘画艺术语言中最具辩证关系的是形体,也最具隐喻倾向,因而也是最见功力的部分。在绘画艺术中,形体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状”与“体量”。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它更主要的是一种关系,是一种寓意,一种倾向。它从宏观上、全局上设置辩证与统一的整体效果,这种效果不仅是外在的、直观的,更主要的是内在的、象征意义上的。构图的目的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按一定的章法在画面上设置和处理表现对象的位置关系,把各种形象有机合成一个艺术整体。构图不是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堆砌,而是艺术家自觉地通过运用实践形成的均衡、对比、同一、数比、节奏、韵律等基本规律。这些规律很大程度上来自人们的视觉习惯,比如向心式的构图,常常给人一种凝重、庄重、紧张的感觉;离心式结构则给人一种轻松、奔放、活泼的感觉,因此不同的构图必须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向和艺术氛围。如果说色彩是“血液”,那么形体构成则是“骨架”。通过线条的“呼吸”,那么一幅完整的画面通过这些绘画语言走向真实。画面整体性的效果最终达到形体的写实性与象征性的融合、静态与动态的融合,达到了艺术家深层次审美取向的追求。

第4篇:火星历险记范文

关键词:资贷危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房地产市场上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贷危机”是自2007年初开始,由于“次级债”大量逾期违约引发全面性的信用危机。特别是2008年,随着华尔街贝尔斯登、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五大投资银行的全军覆没,将危机推向了,已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在这场危机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遭受重创,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时期。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了信用的滥用,给社会经济埋下了祸根,引发了次贷危机。如何认识和应对这次危机,就成为我们金融内审工作者当前探讨、分析的热点问题。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机理

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消费的过度膨胀。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形成了以美金为本位的信用货币体系,而美国则进入了无约束的美金泛滥时期。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除了以上大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原因:

一是政府对经济运行缺乏必要的监管。美国一度放纵经济泛滥增长,在宏观层面对经济运行缺失必要的监管,甚至在某些领域没有实施监管。无政府状态是导致次贷危机的根本条件,由于对房贷市场缺失必要的监管,使其无限膨胀,形成了巨大经济泡沫。美国是世界经济,在当今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个巨型经济泡沫一旦破灭,势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二是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十分脆弱。盲目追求扩张发展,追逐高额利润,忽略了风险管理,使次级抵押贷款标准降低,并一降再降,最终导致风险失控。

三是过度扩张金融衍生产品。在前几年美国楼市最火爆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为了扩张业务,牟取更高利率,介入了次级房贷业务,从而促使金融新产品无限度的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和隐藏了次级房贷的危害性。特别是次级房贷证券化,信贷违约掉期等不透明的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推波助澜,构筑了房地产市场空前的虚假繁荣。

四是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缺乏尽职调查。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和非常火爆的销售市场,使房地产开发商不顾社会实际需求状况,没有重视必要的市场调查,盲目扩张业务。很多金融机构也没有实施可行性的市场需求调研,在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下,忽略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及日益俱增的市场风险控制,不断推出新金融衍生产品,最终使这些金融业务纯粹变成了金钱游戏,与分散风险的初衷背道而驰,更加加剧了信用危机。

五是各个环节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特别是在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导致信息披露不全面,不准确,层层失真,包括发行人、承销商、资产管理人、信用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很难获得足够真实的信息。

六是信用评级严重脱离实际,使评级结果不够真实、准确。在经济利益诱导下,信用评级机构受自身利益驱动,在主观上存在听任自然的不尽职尽责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房地产市场异常旺盛,使各类经济实体以往的经营业绩普遍向好,由此形成的风险管理模型和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所反映的是好时期的数据,数据具有片面性,提供的信用评级结果是虚假的,没有真实地反映经济实体机构的经营状况及本来面目,从而潜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界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借鉴,特别是对我们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及内审工作来说,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是金融企业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金融业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流程设计等多方面的制度基础。次贷危机引发了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与以往历次危机相比,次贷危机的不确定性、扩散性、加速性更加明显。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趋势,加速了全球金融一体化。特别是世界经济结构及金融市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复杂关系,导致金融危机的全球化已成必然。近几年,我国工、农、中、建、交五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工、中、建、交四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已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农业银行目前也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在积极准备上市。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已与国际接轨。如何加强风险管理,进行多元化经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美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构建并发展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体系,而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美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却不堪一击,一筹莫展。面对当前的这次金融危机,我国金融业应当很好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内控管理经验,也要从次贷危机中汲取深刻的教训。特别是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要研究如何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屏弃陈旧落后的不适应国际化经营管理模式。要把国际金融业最成熟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我国优秀的传统管理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风险管理和经营方略上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能重蹈美国的覆辙。

(二)深刻研究和认识金融业务发展与金融产品创新。多年来,我国大型金融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的,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银行业的兴衰决定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命运。因此,我国金融业一直受到国家积极保护和高度监管。就目前金融危机影响来看,我国银行业受到全球金融动荡的冲击较小。但是,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步伐及对外开放步骤的日益加快,与国际化接轨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必然趋势,我们在看到内在优势与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看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许多不足。我国金融业今后将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银行业必将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其经营模式或业务模式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格局,使银行业处于多元化的业务竞争当中。我国金融机构应及早与国际接轨,探索混业经营的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对策与措施,在综合化经营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产品必将得到大力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金融业务发展及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为适应金融业务国际化需要,今后,我国必将加快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创新导致的信用过度扩张。因此,我国应高度警觉和及早控制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三是国家对金融业的监管模式及银行业务管理手段必将进行革新。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家对金融业监管模式必将进行重大变革。在金融业内部应尽快探索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机制。

(三)亟待探索和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过去,我们总认为美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是最先进的,近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和借鉴美国内控管理经验和模式,并引进了许多管理理念和内控管理方法。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来看,美国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内控管理机制,并不是完善可靠的,还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尤其对风险隐患揭示和控制还缺乏必要的手段,以致引发了金融危机。同时,从世界各国来看,近年来,虽然国际风险管理技术大力发展,各国对风险管理都有所重视和加强,但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也未幸免于难。因此,必须改革和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在国际上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以及建立适度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标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另外,我国要积极探索和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能够适应国际金融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在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轨道上健康稳健运行。

三、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审时度势,应最大限度的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及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强化金融监管力度,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业务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和个人,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非常重要,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我们国家应借鉴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研究和制定适合当前金融全球化模式的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促进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力度,严防突发性、扩散性等重大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应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商业银行应把风险控制当作首要任务。特别是要加强内控管理基础性工作,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要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使风险管理工作融人到银行业务的每个环节。特别是要调动员工参与并推进内控建设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完善内控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不仅是防范控制金融风险、保障业务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保障。一是要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内控优先的理念。内控理念是内控体系的灵魂,只有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认真主动地把内控理念贯彻落实到银行各项日常工作及每一个业务环节,才能提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内控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是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商业银行要按照“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超前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要根据我国金融管理的基本法规,参照国际金融惯例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对重要业务及重点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制定出规范合理,适度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以严防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三是要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切实发挥“三道防线”的功能。第一道防线是自控防线。要完善对各个业务操作环节的监督防控机制,注重对银行从业人员道德素质的修炼及制度观念的培养。第二道防线是互控防线。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筑起对全部业务操作过程的监控体系。业务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检查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对该控制的风险点都能不疏不漏地进行有效监督。第三道防线是监控防线。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要对各个营业机构、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实施现场或非现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和审计检查。

(四)发挥内审合规部门的功能。内审合规工作承担了监督、评价的职责。特别是对风险政策的执行情况、业务规章制度合规情况等评价,这对于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内审合规部门要坚持对各项经济指标完成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长期不懈地检查鉴证。不仅有问题要开展检查,没有问题也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和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作到警钟长鸣,积极督促各部门把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第5篇:火星历险记范文

关键词 非线性动力系统;交叉传染;Logistic 模型;货币危机

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标识码 A

A Dynamic Cross Contagion Model of Currency Crisis

ZHANG Yi, HUI Xiaofeng

(School of Management,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Heilongjiang 150001,China)

Abstract The increasing evidences have proved that the financial market is a multilevel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 constituted by financial subsystems coupling with each other on extensive connections.Thus the nonlinear and complex properties of the system would transmit the contagion instantaneously while financial crisis erupt. In this paper we set up a dynamic differential model of currency crisis cross contagions between two countries by expanding the generalized Logistics model. According to the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Qualitative Theory, all kinds of possible singular point and the stable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and financial contag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ases: controllable situation and uncontrollable situation.

Keywords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s; cross contagion; Logistic model; currency crisis

1 引 言

自9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每次危机都愈趋严重,更具有向其他地区蔓延的危险性。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的不断深入,传染效应越发突出,一国发生的危机通过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等迅速传染到其他国家,而受传染国家发生危机后,又会反作用于传染源国家。各种渠道的传染效应交织在一起,使金融危机的演化过程呈现出高度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这使我们迫切地需要寻找出有效的方法来动态的刻画金融危机的演化过程,捕捉金融危机传染的证据,更好地建立金融危机的预警、跟踪和防范机制。

自从早期的经典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理论形成后,学者们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进一步揭示货币危机传染的机制及路径。Olivier Loisel和Philippe Martin(2001)[1]提出了基于宏观经济变量的模型表明在一个完全垄断竞争部门中,政府为了提高全球贸易中的份额而有使本币贬值的激励,该模型同时表明贸易竞争越重要,越容易产生自发性投机危机。然而,区域合作模式虽然能增加参与国的福利,却会使彼此之间更具有贸易依赖性,一旦发生危机会导致危机传染效应更突出。Helmut Stix(2007)[2]研究了1992―1993年欧洲货币危机期间法国政府的干预效果并建立了马尔科夫转换模型来估测市场从平稳状态向危机状态转化的可能性。Li Gang,Pan Haomin和Jia Wei[3]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次贷危机的传染路径进行了研究,得出传染的主要路径有地理位置因素,G7团体,贸易关联因素及开放资本项目。Thijs Markwat等(2009)[4]构建了一个基于多元线性Logit回归排序模型,发现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股票市场崩盘后以骨牌效应的形式传染到东南亚各国,在利率、汇率等共同作用下形成金融危机。Kim(1999)[5]等通过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以前的经济指标对金融危机预警系统进行训练与检验,发现使用人工神经网络预警韩国金融危机可以起到理想的效果。Phillips(2010)[6]用美国金融市场上的长期数据证实了金融泡沫从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蔓延到贷款市场引发美国次贷危机,再通过商品市场和汇率市场传染到其他国家的过程。

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总结,发现国内外关于金融危机传染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从实证的角度来检验金融危机传染效应,对金融危机传染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性及市场之间的交互影响现象解释不足,缺乏从数理的角度建立危机传染的模型来动态刻画金融危机的传染过程。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建立基于Logistic模型为基础的两个国家汇率价格交互影响模型,以期对危机传染做出新的解释。

2 模型

Logistic模型最早是应用于种群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经典数学模型[7]。近年来,其被大量引入到社会科学、心理学及经济学的研究中来。在文献[8]中,建立了一个基于Logistic模型的金融危机传染微分动力学方程,本文将其作为基础模型进行进一步扩展,原始模型如式(1)所示:

dxdt=γ1x[1-xk1+α1y],

dydt=γ2y[1-yk2+α2x]. (1)

对式(1)进行简单的扩展,可得到:

dxdt=γ1xk2α1-x-α2yk1-α2y,

dydt=γ2yk1α2-α1x-yk2-α1x. (2)

在本文中,考虑建立一个基于式(2)的货币危机在两个国家交叉传染的非线性微分动力学模型:

dxdt=γ1xk2α1-x-α2yk1+β1x-α2y,

dydt=γ2yk1α2-α1x-yk2-α1x+β2y. (3)

对模型中的变量解释为:

第6篇:火星历险记范文

关键词:教育管理;伦理性;现实生活;解决对策

现代教育管理既有一般管理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特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动态管理活动,具有其他管理所不具有的教育性、复杂性、延续性、动态性和可控性等。

一、对现代教育管理伦理性的理解

教育管理从本质上说,就是教育管理者以社会基本原则和教育活动本身的规律性为要求而提供的一种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教育活动。所谓教育管理的伦理性就是指教育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基本道义精神。

二、现代教育管理伦理性的具体体现

从大多数受教育者的不满中可以看出,当前我们的教育离正义和公正还有一段距离,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教育的危机已经慢慢转变为文化危机、伦理和道德危机以及价值观的危机。教育伦理在很多情况下处于两难境地,比如:如何以有限的精力关怀每一个学生、如何处理特殊和公平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关爱、尽量公平,用自己认为合乎道德的方式教学。教育管理伦理性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中得以体现。

1、教育过程中的信任缺失

什么是信任?国内学者指出,"信任是一种态度,相信某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它不是认识论上意义上的理解,它处在全知与无知之间,是不顾不确定性去相信"。国外学者对"信任"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信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信任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善意;二是信任他人时,自己不在乎是否收到了伤害。[1]

提起伦理,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道德。伦理道德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交流的基石。然而,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有太多的虚假、不真实呈现在我们面前,导致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老师之间出现越来越多的猜忌。

教师因为信,才能生成威,继而生成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情。信任是合作的前提,教育本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等整个教育系统的合作关系。没有了信任,一切都将于教育的初衷相背离,也正是因为在平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处理突发的教育教学情境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对教师、教师与教师等整个教育系统中出现的众多相互不信任的现象,所以才出现了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不敢管等教育问题。

2、教育过程中体罚学生

体罚一般被认为是教育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丑陋、不文明行为,并且被社会给予了强烈的否定。即使在那些法律上默许对学生进行体罚的国家,体罚学生也受到了世界各界舆论善的谴责和伦理上的批判。比如:发生在2011年,广州一老师逼迫迟到的学生互扇耳光上百下。老师的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更是违背了一名教师应有的最基本的关爱学生的职业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老师因为各种原因体罚学生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对好学生进行表扬对差学生则另眼相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认定"坏学生"就该受到处罚,"好学生"就该受到表扬。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一切,甚至老师和家长都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家长口中的"好孩子""坏孩子",以及老师嘴上的"好学生"、"差学生"根本就不应该简单的用好与坏将其明显划分开来。家长角度的好坏之分无非就是听话与否,老师视角的好差无非也就是成绩的优劣,每个人都是有多面性的,因此全面的了解起来是有难度且十分复杂的,这种划分是思维简单的表现。

3、教育过程中存在侵犯个人隐私问题

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隐私问题一直是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要问题,随着法治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法律而不是道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这种现象值得赞许,但同时忽略了"人情",即道德、伦理、社会公德等。比如:校园里四处可见的监控。有了校园监控,学生的人身安全也相应有了保障,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忽略了自己的隐私?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每个人都无时不刻的在众多"电子眼"的监督下活动。又比如,某学校一老师因为家里的一些琐碎小事可能违背了道德,引起社会不好的反响而被学校开除,对于这种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公域和私域问题,是否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规定?

针对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这些违背伦理性的问题,教育管理系统需要及时发挥其随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性特征来改革相应的管理方法方式,找到有效地解决措施。

三、解决违背伦理性问题的几点措施

1、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

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首先要从教职工入手。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育人"大于"教书"。学校里的主要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切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这两种角色的协调处理,只有在教职工中强化伦理教育,提高教职工的职业素养和基本的道德素质,才能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学习和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对学生体罚等破坏和谐的现象出现,才能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彼此信任的关系,最终促进学校管理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2、强调社会公德和个人素养的重要性,重视伦理道德底线的提高

在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中,提及伦理性并不排除使用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它们是伦理的最低要求。即便如此,人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应该以伦理为视角去审视、观察和处理问题,要以最起码的良心作为底线,以道德作为准绳,不能无视社会基本要求,触犯道德底线。总而言之,教育教学活动中强调社会公德和个人素养的重要性,重视伦理道德底线的提高不仅是教育管理伦理性发展的要求,更是整个社会基本道德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少因为道德的缺失而造成的很多本可避免的教育事故。

3、建立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更好的保护人权

针对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是既有道德上的说服教育,又通过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个人行为,明确规定什么是公域什么是私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国家法律"保护人权"的思想。也许只有这样我们公民的法律意识才能逐渐伴随着道德一起得以强化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完美结合。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情境、每一位教育对象、每一节教学内容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教师的讲述、演绎来完成的,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把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一位老师的愉快工作、每一所学校能真正成为老师和学生的精神家园作为教育管理系统改进的方向和追求。所以,教育管理活动重视伦理道德精神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和谐幸福的教育教学文化氛围中,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更深层的提升和进步,这才是教育管理活动最为基本和现实的追求。

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不仅要求教育管理者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要求等来制定决策,更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道德伦理判断和行为。教育管理者只有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社会道德伦理,才能制定出既合情合法又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好政策。

参考文献:

[1]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00.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第7篇:火星历险记范文

摘要: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对管理决策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同于财务会计核算,在管理会计中存在大量的非货币性计量信息,这些信息比货币计量信息更加难以获得和反映,却对管理会计提供的决策信息的全面性、恰当性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明确非货币性计量在现代管理会计中的应用领域,对于丰富管理会计内涵、扩展管理会计外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 非货币性计量

一、引言

对于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不同的学者曾提出过不同的观点,其中李天民教授提出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应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的时间价值”“为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成本分类”和“效益最大化”。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应该与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区分开来,其中就涉及到货币计量问题。从李天民教授对管理会计六个假设的分析来看,并不包括财务会计中的货币计量这一假设。在现代管理会计中,由于规划、控制和考评企业经济活动时,除应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外,还要广泛采用其他非货币性计量单位,例如标准实物计量单位、质量综合计量单位、创新程度、市场占有率等等,货币计量不再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笔者认为李天民教授提出的标准实物计量单位、质量综合计量单位、创新程度、市场占有率等是管理会计中非货币性计量的内容,其中实物计量单位在成本核算等方面应用甚广,市场占有率是进行业绩评价及决策时经常用到的内容,以上是虽不能货币化但是可数量化的部分。质量综合计量单位、创新程度的信息不仅不能货币化也不能全部数量化。如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提高增加的直接成本是能用货币计量的,但其降低的废品率是能数量化但不能货币化的,由于质量提高可能带来潜在的市场青睐度或是品牌认可度的提高则不能够货币化甚至不可数量化。创新程度信息更是很难货币化或是数量化的信息。

随着管理会计在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需要更加全面、准确的管理会计信息来支持管理层决策,这就促使在现代管理会计范畴内,越来越多地涉及到非货币性计量的部分,具体表现在与成本相关的非货币性计量和与业绩评价相关的非货币性计量两个方面。

二、与成本相关的非货币性计量成分

在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要提高管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至少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充分考虑非货币性计量信息的影响。

(一)非货币性计量在人力资源成本中的应用。近年来,一个新兴的微观会计分支――人力资源会计热度增加。在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中,一个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问题,而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非货币性,决定着计量问题是不容易解决的。成本核算中的人力资源成本通常就涉及到不可货币计量的部分,该部分信息影响着决策质量。

目前,成本核算中的人工成本只是货币计量的部分,比如说计件工资、计时工资。然而在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有观点指出,人力资源的成本不应以实际耗费的货币支出为基础,而应以人力资源的产出价值为基础形成一项人力资产,在以后期间摊销计入成本。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涉及货币计量与非货币性计量两个部分,这时工资只是人力资源的补偿价值,并不完全等同于人力资源的价值。工作条件的好坏、职工的工作态度等非货币性计量因素无一不影响着人力资源的价值,从而影响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如果用人力资源的价值核算人力资产,再分期确定人力资源成本对于管理决策是重要的,那么将人力资源的非货币性计量部分一起考虑是恰当的。

(二)非货币性计量在环境成本中的应用。环境成本也是会计研究领域新兴的内容,传统环境管理会计只关注企业内部发生的货币支付的环境成本,如废弃材料的损失价值、废物管理成本、污染环境的罚款支出等。然而,众所周知,企业生存与发展所处的环境不是真空的,企业都存在一定的外部性。另外,外部利益相关者也会对企业提出要求,要求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企业存在的众多外部性中,对环境的影响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表现在不同的生产决策可能存在很大的外部环境成本的差异。有些外部成本能用货币计量,而有些成本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如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外部成本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有时是不能立即体现出来的,更不能用货币来进行核算。这部分成本不是企业所直接承担的,所以传统环境成本会计并不考虑外部成本,但是从趋势上来看,笔者认为现代企业越来越关注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那么这些外部成本也可能成为企业决策的信息组成部分。

(三)非货币性计量在企业文化成本中的应用。这里所指的企业文化成本是指用会计计量创建、维护、控制企业文化时所付出的代价。企业文化成本的核算也是现代管理会计中相对新兴的内容,一些学者前辈对于文化成本的研究在几年前才初见纸端。由于文化具有抽象性和无形性,造成了准确计量文化成本工作的难度很大。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企业文化划分为深层文化、中层文化、表层文化三个层次,其中对于深层文化成本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计量方法加以计量,文化成本的计量主要局限在中层文化与表层文化的计量层面上。如企业制度、规章代表的是中层文化,统一的员工着装、产品形象等属于企业表层文化。那么企业文化成本主要表现在构建与维护有效企业规章制度所付出的成本,为员工购置的工作服饰所付出的代价,以及维持产品形象所付出的成本等多个方面。

要想准确核算企业文化成本是一项有难度的工作,一是怎样界定哪些工作或作业是由于构建和维护企业文化所耗费的;二是这些耗费怎样计量,因为这其中就涉及到很多不可货币计量的部分。如影响企业文化成本的因素包括内部耗费与外部整体的文化环境两个部分,内部的耗费还可以大部分货币化或是数量化计量,但是外部整体文化环境的改善很难用货币计量,而这部分又是不能忽视的。又如在内部企业文化影响因素中对员工的培训支出、教育支出等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但是对于工作条件的好坏、选择一种类型的企业文化而放弃其他类型企业文化的机会成本、文化转换时发生的抵制成本等等用货币来反映明显是困难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有时优秀的企业文化可能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关注企业文化所带来的利益的同时管理者也要充分关注其产生的成本。有些情况下建立企业文化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建立此种文化将产生超越其带来利益的成本,那么建立此种企业文化显然是不可行的,这时准确计量和反映企业文化成本就是必要的。

三、与业绩评价相关的非货币性计量成分

涉及到非货币性计量的另外一个比较大的部分是在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分析的时候用到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管理会计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大体上可以将这部分非货币性计量的应用分成两类。

(一)相对数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企业进行业绩评价一方面能够让管理者充分掌握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是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关键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业绩评价有利于员工和部门的薪金激励策略的制定。在进行业绩评价时,由于绝对数不能剔除不同投资规模的影响的固有局限性,一般采取相对数指标,如成本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等比率。这些相对数指标一部分是由货币计量指标做一定的运算计算得到的,如成本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另一部分是根据货币计量指标结合非货币性计量指标计算得到的,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回收期等。

传统的管理会计中使用相对数指标来代表公司或部门的绩效评价,还停留在财务绩效的层面。现代管理会计对绩效评价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超越单纯的财务指标,向着综合性的绩效评价方向发展,如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而在平衡计分卡中非货币性计量是主要的计量方法。

(二)非货币性计量在平衡计分卡中的应用。平衡计分卡被视作企业业绩评价与战略管理的有利工具,不再像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那样只使用财务指标评价业绩,而是运用四个维度――财务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客户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来综合反映企业业绩表现,使企业内部业绩评价更加全面、准确。在平衡计分卡包括的四个维度中,财务维度多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反映,虽然大部分采用的是相对数指标,但也是基于货币计量指标计算得到的,然而在其他的三个维度中多采用非货币性计量的指标来反映,如在客户维度中客户满意度、客户保留度、新客户增长率、客户盈利率、市场份额占有率等指标;在学习与成长维度中员工平均培训时长、员工保持率、员工满意度等指标;在内部流程中产品质量、完成订单时间、生产率等指标。尽管最终企业的目标还是以实现财务目标为主,但财务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客户的认可、内部流程的完善、学习与成长能力的支持,四个维度紧密相连,构成全面绩效框架体系。以上都反映了非货币性计量成分在平衡计分卡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而且这种重要性越来越得到管理者的重视。

四、结论

现代管理会计中涉及到的非货币性计量成分比重是非常大的,上述提及的在成本核算及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比较典型,旨在论证在现代管理会计中可以实现货币计量的部分固然重要,但是非货币性计量部分信息的重要性亦不能忽视。只有不断完善管理会计体系,使管理会计反映的信息更加全面、公允、适当,才能发挥管理会计更加充分的管理职能,这才是管理会计今后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关注非货币性计量信息的质量对于不断丰富发展管理会计的内涵、扩大管理会计的外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推动管理会计向前发展的一个角度。S

参考文献:

1.李天民.对管理会计若干原则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1994,(2).

2.吴裕舜,葛丹,甘琳.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2).

第8篇:火星历险记范文

一、商场市场火灾危险性分析

(一)营业厅的面积非常大,功能多元,结构复杂。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建筑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以及人们经营理念的改变,现代商场的建筑面积动辄上万平方米,甚至十几万,几十万平方米,面积非常大,而且功能多样,很多大型商场不仅限于购物,更多的是趋向于多元化,在商场内设置电影院,小吃城,儿童游乐场,电玩游戏厅,美容院等。超大的面积和复杂的结构,多元的功能,使得商场分区繁多,结构复杂,在商场内部各个功能区之间设置必要的隔墙、隔断,部分区域为了空气流通和采光,还要设置中庭,不熟悉的人在商场内很容易找不到出口。

(二)用电量大,致灾因素多。据统计,近些年80%的火灾事故都属于电气火灾。而现代商场市场中,用电设施设备非常多,照明、取暖、空调、电梯、室内外广告,有些还经营电器,电器设施的演示更需要大量的用电,大量的用电设施设备,都是可能引发火灾的危险源和致灾因素。

(三)可燃物种类繁多,数量大。商场经营的商品多为可燃物,如服装、鞋帽、箱包、装饰品、儿童玩具等,此外,很多商场的隔断、固定货架等装修也都是可燃材料,造成商场内可燃物种类繁多、数量大,形成了很大的火灾荷载。大多都陈列在货架和柜台上,立体堆积。

(四)火势蔓延迅速。正是因为商场营业厅的面积非常大,功能多元,结构复杂,可燃物品数量多,给火灾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商场内可燃物表面积大,加上商品的立体堆积和摆放形式的立体组合,商场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向货架的上下层之间蔓延形成小区域的立体火灾,然后进入猛烈燃烧阶段,在本层迅速蔓延,继而通过楼梯间、中庭、管道井、自动扶梯等向上下层蔓延,形成大面积立体火灾。

(五)人员集中,疏散困难。商场内人员密集,由于建筑面积大,结构复杂,功能多元,再加上顾客平时惯用扶梯、电梯,对用于安全疏散的楼梯等安全出口不熟悉,加之有些商场出入口不明显,通道狭窄,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导致人员惊慌混乱,找不到安全出口,或是大量人员同时涌向扶梯、电梯附近的安全出口,导致拥挤踩伤致死事故。

(六)产生大量有毒及高温烟气,不利疏散及扑救。据统计,火场中大约80%的亡人都与高温烟气有关系。大型商场内商品种类繁多,大量的棉、毛、化纤织物、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及高分子内装修材料等起火后,不仅产生大量烟雾使能见度降低,而且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氰化氢(HCN)、一氧化碳(CO)等,使疏散人员在短时间内中毒窒息,无法逃生,被大火吞噬,同时给火灾扑救带来极大困难。

(七)经常进行局部装修,施工期间容易发生火灾事故。商场除了每隔几年有整体装修外,经常出现摊位调整,商家变更等情况,此时都需要进行局部装修。装修期间,往往大量可燃装修材料堆积,有些还要违反规定动火动电,甚至动用电焊,很多特大火灾都是因为装修施工引发,如唐山林西百货大楼火灾、洛阳东都商厦火灾。

二、商场市场消防安全管理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商场火灾危险性很大,需要在平时加强对消防安全的管理,在对商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按照《消防法》的规定,在商场的主体建筑或内部装修施工前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或备案手续,防止因为设计问题形成先天性火灾隐患。施工完毕投入使用前,办理建设工程消防竣工验收或备案手续,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合格证,确保各项消防设施设备和疏散等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二)加强对用火用电的管理。严格控制用火用电,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电气线路和电器产品,不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不违规增加大量大功率电器产品,超负荷用电。严格控制火源,严禁在营业期间动用明火和电气焊,全面禁止商场内人员吸烟,从源头上防止火灾发生。

(三)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法定代表人为商场的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协助法人作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使商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商场的消防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第9篇:火星历险记范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多媒体超文本性和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优化教学过程。对教学信息实现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的学习需求,给学生构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情感体验平台,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为此,本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谈几点看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研究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最好的感悟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讲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更多地让学生直接接触教材外,还应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利用媒体直观、形象、生动、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的特点,借助媒体呈现教材,从可视、可听、可感等各个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创设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觉得文本中的人、事、景、物就是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景、身边的物,从而激发起与之交往、交流的研究兴趣和欲望。

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文中的“圆明园”感到陌生,于是我把从网络上找来的有关圆明园建造史的网页,并运用Flas出示有关课文的重点语句以及《》的影视片段,以及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圆明园的图片、资料,先出示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的景观,再出示配有悲壮音乐残垣断壁的圆明园的图片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跟踪而毁灭的影视片段,创设情景后,板书“毁灭”两字,引导学生读题质疑:此时的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研究问题:如仙境般的圆明园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为什么会被毁灭?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大家对课文中的圆明园有了感性认识,对于文章的朗读、理解就得心应手了,紧接着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利用网络资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并交流自己的感受,学生真实地去体验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再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教学,在导入部分让学生观看Flash,用生动的画面、感人的音乐方式创设研究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丑小鸭的境遇,交流讨论自己对丑小鸭境遇的看法。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主题研究。

小学生学习语文,不应该局限于狭隘的教室之中,不应该局限于课堂40分钟之内,不应该局限于几节语文课上,而应突破教室的局限,把视野放得更宽,延伸到室外、校外,延伸到课前,拓展到课后,使课堂变得博大、丰富、生动。

如在教学《月球之谜》前,我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月球情况,进一步感受月球的神秘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起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引导学生以“探索月球奥秘”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指导学生利用图书和互联网获取资料的方法,大量搜集月球的相关知识和月亮文化:①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及观察天文现象;②搜集人类开发月球、登月、月球与人类的关系的材料;③搜集积累月亮方面的诗文、成语、谜语、对联、故事等,了解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然后再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需要,制作非常有实效性的幻灯片,要求内容丰富、页面漂亮,如月亮诗句的收集,登月图片和资料的收集,月球其他相关知识的整理和提问,人类对未来月球的计划,分类型分板块的进行幻灯片制作,使学生在交流与扩展时能快速地进入。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能把冗长的网上文字资源提炼成自己所需要的、非常精练明了的一段话或一句话,使人一看便明白,信息能立即输入大脑,使学生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迅速接受许多课文以外的新信息。

课堂里针对课文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有效的为文本服务,推进文本的发展。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充分展开交流与对话。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根本,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使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充满浓郁的语文的芬芳。

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众所周知,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及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教学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知识的发散性、综合性和立体性。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可采取采访调查、资料查找、处理信息等多种体验探究活动。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