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旅游开发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开发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开发的建议

第1篇: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摘 要: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之一,但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一些生态问题。本文以内蒙古旅游开发为例,对内蒙古旅游发展中造成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旅游开发;农业生态;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29

1 内蒙古旅游开发带来的问题

1.1 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

内蒙古旅游开发中过度重视经济利益带来了资源环境过度开发问题,而内蒙古当地的草原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加之过度开发必然会对当地的草原造成破坏,造成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更加严重;内蒙古旅游中对当地自然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影响当地自然资源的循环再生,甚至造成当地自然资源的枯竭;内蒙古旅游开发中的一些游客的不合理的旅游活动如乱扔垃圾,也会给当地的环境保护带来一些影响,而且如果游客过多超出本地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利于当地资源环境的再生和维护。

1.2 农业生态的问题

内蒙古的农业资源丰富,约有0.067亿hm2耕地,人均耕地面积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然而内蒙古旅游的开发,必定会给当地的农业带来影响。旅游开发中势必会出现占用农业耕地、过度开发农业耕地或是破坏当地植被资源降低当地土壤的再生能力等问题,从而破坏当地农业生态的平衡,影响当地的农业发展,影响当地人民的正常农业生活。

1.3 居住环境和方式的问题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内蒙古的游牧生活很少受到外界干扰,有着固定的居住环境和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内蒙古旅游的开发,一些新的、不同于他们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的出现,势必会对当地人民的传统的居住环境和方式带来影响。受外来方式的影响和渗透,当地传统建筑物及特色的生活方式慢慢被同化,从而失去当地的特色,失去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2 在内蒙古旅游开发上的建议

2.1 对内蒙古资源环境进行保护

以旅游资源保护为第一要务。缺少保护的旅游经济发展是短期的恶性的。保护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内蒙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发展有重大意义。要抓好“护林护草”工程;要强化对内蒙古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在旅游发展上由于内蒙古地区的发展起步比较低,所以不能一蹴而就,要实施目标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内蒙古旅游文化生态的发展目标;要开发其他具有一定旅游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这种人与资源紧密结合,注重旅游发展上的连锁效应,不仅可以让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也能把生态持续的保护下去。例如,在内蒙古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护,防止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2.2 对内蒙古农业生态和特色居住方式进行保护

内蒙古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其农牧产品在各省中也名列前茅。在内蒙古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将当地的生态农业纳入旅游的特色之一,进行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旅游行程。在旅游的过程中将农业的基础建设、科学的播种、收割技术、一体化的农业管理、农产品的特色等,一一进行展示,还可以进行品尝农产品的环节,让游客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了解当地的生态农业,从而达到当地生态农业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如此一来不仅保护了当地的农业生态,还给当地带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造福内蒙古当地的人民。还要保护当地人传统的居住环境不受破坏,以及尊重当地特色的生活方式,让其成为旅游发展的特色之一。

2.3 重视政府在内蒙古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内蒙古旅游开发起步晚、基础低,在市场调控方面缺乏经验,仅靠市场本身无法进行资金配置功能,所以在市场调控机制完善之前,需要政府的协助。政府制定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广开各种资源渠道,高效率的完成资金的融集工作;要注意资金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旅游资金管理系统,对国内国外的资金支持进行合理分配,尤其是国家专项建设资金,更要合理利用。有效的分配资金,将为我们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要进一步分析协调内蒙古旅游企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确定好资金分配的比例,从而避免资金的浪费,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损失。例如,国家对内蒙古旅游开发进行各种扶持,对旅游开发中的资源进行保护和监管,对资源浪费和破坏的行为进行惩罚。

3 总结

在让晒怕糜慰发上,要高度重视内蒙古当地生态保护问题,积极保护当地的非物质遗产和物质遗产。我们应该正视旅游开发中暴露出的问题,积极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保护内蒙古旅游开中的生态文化,共同促进内蒙古的旅游业发展,从而实现生态文化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第2篇: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真实性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和核心。文章基于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对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对策和建议(即范围选定、符号提升、帷幕设置、社区参与、动态建构),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社会旅游资源 真实性 建构主义真实性

引言

随着“深度游”的兴起,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游览单一的旅游景点,更希望能接触到旅游地真实的社会生活。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把那些跟人们当下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资源纳入旅游资源开发的范畴。

然而在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方兴未艾之时,部分地区的开发却受到了质疑。社会旅游资源开发不仅需要满足游客的真实性体验需求,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伦理和日常功能等方面,只满足单一需求的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无疑是片面的。有鉴于此,本文从建构主义真实性的角度,提出了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与策略,以期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指导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性

社会旅游资源是指“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当代人类,及由当代人类所创造的、不以旅游为主体功能的,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活动”。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社会旅游资源反映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具有真实性的内涵。为保障社会旅游资源的主体功能,这个“真实性”是需要被重新“建构”的。

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认为,绝对真实是不存在的,真实是社会建构的结果。绝对客观的、静态的起源或“原物/作品”是不存在的。真实性是旅游产品生产者和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想象、期望、偏好、信仰和权力赋予旅游产品的某种真实。建构主义真实性将真实性理解为一种“象征”的真实,是社会建构的结果,适宜作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建构主义真实性契合社会旅游资源的“真实性”内涵。社会旅游资源的“真实性”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真实,它往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体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因此社会旅游资源的真实性是时代建构的结果。

其次,建构主义真实性契合旅游者对社会旅游的预期。旅游者在社会旅游中追求真实性体验,但是否体验到真实取决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预期和想象,而旅游者的预期和想象是可以通过宣传等方式建构的。

最后,真实性建构的过程契合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是开发者和旅游者对真实性互相探索并最终认可的动态过程。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者需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根据旅游市场真实性需求,不断建构和完善社会旅游产品的真实性。

基于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的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范围选定:“真实性”代表甄选

“真实性”代表甄选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步骤。经过甄选的社会资源应反映旅游地真实的社会状况,符合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预期与想象。具体原则应立足以下几个方面:

1.代表性。社会旅游资源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充分展示当地人民生活、社会建设成果或地方形象,帮助旅游者了解旅游地真实的社会文化状况。比如浙江杭州市在甄选代表时,从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六大领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社会文化、社会政治和节庆会展等)选出了100个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就具有典型的杭州特色。

2.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能否持续经营的前提。由于旅游者存在着个体差异,具有不同的真实性期望,对社会旅游产品会形成不同的真实性体验动机。开发者应根据市场调研, 选择出具有针对性、有市场需求的社会旅游资源。

3.整合难度。社会资源由于功能属性、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整合难度各有不同。真实性开发过程中会影响社会资源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从而会加大开发和整合的难度。如北京市在甄选代表时,最初将110指控中心列入开放点,但由于公安部门的可进入性不强,整合难度大,最终只能放弃。另外,由于社会资源隶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旅游部门只能通过其主管部门协同管理,因此,开发者还需考察社会资源点的管理体制,评估其整合难度。

4.社会伦理及道德。社会旅游资源有别于自然旅游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当地的生活、信仰和文化习俗,涉及社会伦理和社会道德的领域,因此并非所有的社会资源都适合进行旅游开发。开发者需要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选取的社会资源应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的规范。如上所述,巴西将贫民窟作为旅游资源,就是一个反例。

(二)符号提升:“真实性”符号建构

社会旅游产品因其独特的真实性属性而具有吸引力,但这种真实性仅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通过符号提升,使社会旅游产品成为真实性符号代表,并借助市场营销手段被旅游者认同,才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的关键。具体而言,对“真实性”符号的建构可分符号提炼、景观命名、功能改造、宣传推广四大步骤。

1.符号提炼。首先,社会资源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应该被赋予某种价值与意义,这种价值能使其成为真实性的符号代表,并符合旅游者的真实性预期,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将社会旅游资源进行价值赋予的过程是符号提炼的过程,也是旅游产品定位的过程,为以后的社会旅游资源开发各环节奠定了基础。

2.景观命名。其次,将社会资源冠以某种名称,使符号的价值得以彰显。景观命名的原则,一是主题明确,符合旅游产品定位;二是易于宣传,通常可从典故、历史、人文、习俗等方面考虑,景观命名应具有丰富的外延,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

3.功能改造。再次,对筛选的社会旅游资源进行功能改造,以使其更符合旅游者的真实性体验预期。社会资源主体功能并非旅游,当确立其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便要在保持基本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其旅游的功能。在改造的过程中,应以提炼的符号为准绳,以景观的命名为参考,增加缺失的符号元素,凸显已有的符号元素,使“真实性”更加饱满和立体。

4.宣传推广。最后,根据建构的符号以及旅游者的心理认知,借助市场营销手段,通过旅行社、网站、海内外组团社、编印宣传手册等进行推广。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社会旅游资源分散,如果依靠单位或者个人力量进行宣传营销,难以形成鲜明统一的旅游形象。应借助政府的力量,将形象宣传推广提高到城市文化建设与打造文化品牌的高度。

(三)帷幕设置:“真实性”时空营造

随着游客的涌入,或多或少会造成对社会旅游资源主体功能的冲击(如北京胡同游的尴尬),“帷幕设置”则有助于解决这个矛盾。所谓“帷幕”是“前台”与“后台”的一个“缓冲区”和过渡空间,其功能类似于舞台上的帷幕。 “真实性”帷幕设置可防止过度旅游化影响社会旅游资源日常功能的正常运转,保障其功能属性和政治安全性,弱化政治敏感度。具体而言,帷幕设置有两种形式:时间帷幕和空间帷幕。

1.时间帷幕。时间帷幕主要是指社会旅游资源点在特定的开放时间,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形成一段特殊的缓冲及准备时间。如北京市设立旅游开放日的单位在每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和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免费开放。其他时间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这便明确了游客的参观时间。

2.空间帷幕。空间帷幕主要是在特定开放区域通过设置 “帷幕区”,形成后台的缓冲空间和保护性空间。如北京市金融资产交易所在正常工作不扰的前提下,对交易大厅进行适当整修,并设立接待区、参观通道、休憩点和游览标识,明确了游客参观范围。与此同时,空间帷幕的设置不仅仅是单纯的隔离开放区,还可以通过符号运用、文化主题设计等形式来营造真实性体验氛围,引导旅游者的真实性体验,满足游客的预期。

(四)社区参与:“真实性”体验塑造

社区居民及工作人员的参与对于真实性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为增强旅游者真实性体验起到了独特作用。社会旅游资源开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将当代居民生产生活的常态以特殊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只有充分尊重当地居民(包括旅游从业人员)的意见,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才满足旅游者真实性互动体验。

具体而言,社区参与可通过背景及知识讲解、社区文化展示、游客互动参与等形式来创造体验氛围,增强体验效果。需要强调的是,为调动单位及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政府应引导资金投入及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1.背景及知识讲解。旅游地社区居民,尤其是旅游从业人员的人文背景介绍和专业知识讲解在旅游体验塑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从服务方面保证旅游体验质量的基础。在人文背景介绍上,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介绍的全面性、深入度、自豪感和投入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旅游体验氛围的“人气”营造和旅游者对“真实性”的判断,进而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在专业知识讲解方面,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讲解员的专业讲解程度、敬业精神等因素也直接关系着旅游者的“真实”感知。因此,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培养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引导社区居民加强对历史及社区文化的了解。

2.社区文化展示。社区居民是社会旅游资源社区文化及当地生活的活性载体,他们的生活习惯、服饰语言、生活习惯本身就是真实性的旅游载体,而且他们本身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因此,可在社区居民生活基本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发挥社区居民(包括志愿者、单位职工等)的积极性,鼓励开展社区表演、体育、娱乐、比赛活动。如杭州市珠儿潭社区,组建了10支文艺团队及16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招募志愿者940人,既丰富了社区文体生活,又为旅游者真实性体验营造了良好氛围。

3.游客互动参与。旅游者通过各种互动参与活动可刺激感官知觉,加深记忆,从而提升真实性体验效果。因此,社会旅游资源开发应加强互动交流环节,并注重互动参与的文化性、愉快性、体验性。如北京在开发四合院旅游产品时,有意识的加入了拉家常、包饺子、对春联、贴窗花、扭秧歌等参与互动活动,增强了游客对老北京生活的认知和体验。

4.资金投入与利益分配。在资金投入上,旅游开发初期,政府可设置鼓励社会旅游发展的专项基金,对有开发前景的重点社区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及资金扶持,减免相关税收及行政事业收费;在中后期,以政府主导、自主发展、利益分享为原则,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在利益分配上,要确保参与的社区居民或工作人员能公平的分享到旅游开发的经济成果。

(五)动态建构:“真实性”建构的提升

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真实性建构应该是一个不断更替与循环的动态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者的真实性需求会出现新的趋势,社会旅游资源内涵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不断充实。基于此,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不断自我优化,与时俱进,动态地实现真实性建构的不断提升。

结论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是社会旅游产品真实性建构的过程。本文从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真实性”入手,引入了适合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并据此提出了开发对策与思路,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野并提供了实践指导方向。但由于社会旅游资源涉及面较广,功能属性与载体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针对各专项社会旅游资源如何进行真实性建构以及对社会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各利益相关主体(政府、社会资源点、专家学者、媒体以及旅行社等)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能,还需做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毛卫东等.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及范畴探析[J].企业经济,2008(7)

第3篇: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八景;人文建筑景观;旅游开发

一、八景的起源与分布

天下最早传世的“八景”是“潇湘八景”。宋代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对此曾有详细的记载:宋迪是北宋文人画派的代表人物,尤其善于描写平林山水之景,表现萧远疏旷的意境。其代表作有山市晴岚、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这些画面生动地表现了潇湘一带的美景。南宋的书法家、诗人米芾看到这些情景交融、气象万千的作品后大加赞赏,即配画题诗,称为“潇湘八景图曲”。当时的宋宁宗皇帝看到后情有所触,又丹笔御书“潇湘八景组诗”,后又在湖南长沙专门设立了八景台,将诗画陈列其上,供人观赏,从此“潇湘八景”名扬天下。随后的宋、元、明、清时期不少文人仿照“潇湘八景”,定出了当地八景,如“燕京八景”“羊城八景”等等。从此,八景之称便风行各地。

中国的“八景”数量较多的依次为:华中、华东、京华、中原旅游区。这四个区的“八景”占全国“八景”景观的62%。而这几个区正是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相对密集、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由此看来,“八景”景观的地域分布与当时的人口分布呈正相关关系。

二、“八景”中人文建筑景观的特点

第一,崇尚人文与自然的融合。这一观点,也曾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风景区的建筑。“八景”文化中所表现的山水之美,一年四季不同,一日四时也不同,晴天雨天风格各异。要全面领略山水之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是不行的,只有长时间地生活于其中,或者在春秋佳日,月夜雨天亲临观赏。因此,亭台楼阁、茶坊酒肆等的旅游建筑景观也就应运而生了。而这些建筑景观作为景观欣赏的一部分,大多数都是十分讲究的。所以,研究各地八景中不同的旅游建筑景观风格和特点,对于今天各地旅游业的发展,一定会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

第二,注重人的实践活动。自宋以来,“八景”文化在全国各州、县乃至镇都有所发展。这些八景,尽管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都在人们聚集地附近,呈现出“一个中心,多个衬托点”的特点。这也应该是我们今天发展区域性旅游的一个很好的典范。

三、“八景”中人文建筑景观的开发利用

考察中国的旅游史,尽管经历了的摧残,以及外文化的冲击,信而好古的旅游文化,尤其是与人文建筑相关的旅游文化,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更上一层楼了。当代中国旅游业中的形形的仿古街、仿古城,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更有今人穿着古人的衣服进行仿古旅游活动,尽管有的地方由于主办者的文化水准不够,弄得非驴非马,招致各方批评,但应当承认,这一股仿古风的出现,并且经久不衰,绝不是偶然的。而面对旅游业中所存在的仿古热,“八景”中的人文建筑景观,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地理价值的旅游文化资源,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是时代的召唤。

“八景”中人文建筑景观的开发,首先,要做到的是充分研究八景文化现象。八景中,无论是宗教建筑景观,还是以观景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景观,不仅能充分地体现自然与建筑的融合,而且它们的修建也是十分讲究的,以亭、台、楼、阁这些以观景为主的旅游建筑为例,它通常要求:①建筑物必须与山水协调,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②建筑物应具备可行、可游、可居的综合功能。③建筑物本身的色调朴素自然而不能雕饰过分。对于“八景”文化中这些建筑景观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今天旅游开发过程中建筑景观的修建提供一个很好的现实依据,从而更大地丰富今天的旅游建筑景观。

由前文所述可知,“八景”大多出现在人类聚集地,这也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可以通过对“八景”文化的研究,建设内容更为丰富的山水园林城市。并以“一个中心,多个依托点”的八景文化思想为指导,发展区域性的旅游,从而带动当地及其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注重对于“八景”中一些重要的建筑景观的恢复。从“八景”文化兴起至今,由于历史久远,一些景观今天已经无法寻找了,有些在当时已经不复存在了。但通过八景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景观存在的时间、原因、方式等。为今天旅游业中的仿古热提供一些更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而对于那些确有重大旅游价值的八景景观应该逐步进行恢复,这样可以丰富风景区的旅游价值,恢复时应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防止出现建设性的破坏。

综上所述,八景中的人文建筑景观,一方面表现出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给我们今天的旅游景观欣赏及建筑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现实依据;另一方面,它又是今天的区域性旅游开发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常江.数字合称辞海[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820-899.

[2]罗滋柏,杨国胜.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延银.传统家谱中“八景”的文化意义[J].国家图书馆,2004(4).

[4]赵夏.我国的“八景”传统及其文化意义[J].规划师,2006(12).

[5]何林福.论中国八景的起源、发展与旅游文化开发[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2).

第4篇: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旅游开发。通过开发式的保护,才能提高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力,已成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然趋势:

(一)提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从经济的角度分析,通过旅游行业,一方面可以“自给自足”,譬如将旅游点门票作为旅游收入,而不再需要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更多的民间个人、组织和企业参与到旅游开发行业当中,提高旅游开发资金的投入水平,从而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足够的资金。

(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经济和文化的融合,将非物质化遗产作为旅游经济的产品,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使得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更加充分地挖掘。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以提高人们对文化价值地认识和接受程度,提高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实现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

(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所需

旅游业带动一个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当当地居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自然会更加重视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适时所采取的保护手段都是自发和自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针对未来外来游客对文化产业的需求,通过挖掘、整理、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很多民间的工艺品、戏剧、曲艺、传统食品、风俗等在旅游开发模式中得以可持续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将文化遗产转换成为特色的旅游消费产品,因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需要抓住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并将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一)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观赏性、趣味性、互动性等特征,包括戏剧、杂技、歌舞、竞技等,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可采用“俱乐部”的模式,集中所有表演的艺术爱好者,以主动自愿和互助互惠的基础上,提高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参与程度。这种模式的构建思路包括:1.当地负责挖掘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开发和设计“俱乐部”的模式,并定期安排“俱乐部”的活动;2.旅游者参加“俱乐部”的活动,自自费的方式,享受“俱乐部”的活动和提供的食宿。俱乐部的模式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趣味性、知识性等元素融入到旅游活动当中,以现代娱乐的方式,更能调动旅游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二)民间美术和民间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民间美术和民间技艺具有观赏性、收藏性、参与性等特征,既有习俗文化的特点,也有日常生活的迹象,对这些非物质文化的旅游开发,可采用集市式、博物馆式、生态文化村三种模式:1.集市式开发,这是一种短时间的周期性市场模式,相当于“搭台唱戏”的流动性模式。这种开发模式投资成本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体验性、互动性的特征。譬如临时性租赁场地开办“书画展”,在固定的周期内在不同的地点展示书画作品,使得不同的旅游者都有可能参与。2.博物馆式开发。顾名思义,这种模式集收集、保管、研究和陈列于一体,在不同的地区,通过对不同工艺美术和工艺技艺的细分,建立具有区域特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譬如剪纸博物馆、酒文化器具博物馆、传统服饰博物馆等,或通过导游详细讲解、或者通过LED屏播放相关历史、或提供说明的图册,满足游客观光的层次性需求。3.工艺生态文化村开发。利用现有的工艺美术工厂、技艺作坊等,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文化村,譬如桂林水酒的制作工艺,可以利用水酒现有的作坊,将其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建立桂林水酒生态文化村,旅游者通过文化村,可以参观、品酒、赏酒、购酒,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旅游业、游客等多方受益。

(三)民间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民间风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旅游开发模式有文化村和节庆式两种:1.文化村开发,目的是展示当地民族的文化生活和民俗风貌,同时可以帮助贫困民族地区脱贫,利用民俗生态村旅游业改变当地的经济。文化村开发讲究的也是因地制宜的模式,一般是在当地现有民俗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修葺当地的民俗建筑,为游客提供当地的土特产、服饰、歌舞等,譬如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村,为游客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2.节庆式开发,提高民俗活动的参与性,这种模式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节律性,譬如傣族的泼水节、阿昌族的火把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式的旅游开发,需要将当地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作为活动主题,慎重选择举办的地点,重点突出当地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为游客提供娱乐性较强的参与旅游活动。

(四)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独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被开发,譬如文学艺术旅游资源、医药知识类旅游资源等,共同构成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都是旅游开发的潜在资源。譬如潮汕地区独有的功夫茶,可以采用茶馆式的旅游开发模式,提供集品茶、聚会、休闲、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饮茶场所,游客可以一边坐在八仙桌上烹茶,一边欣赏民间讲古和潮剧。总之,利用旅游开发的模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在于引起游客的共鸣。

第5篇: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旧城更新由政策驱动型向效益驱动型转变,历史街区保护的价值准则正趋向文化、社会、经济的多元化。与一些城市采取房地产商介入,整体功能置换、提高容积率,破坏建筑风貌相比较,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的手段。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规模和力度越来越大,很多历史文化街区变成了旅游景区,当历史文化街区变成旅游景区后,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面临新的压力,特别是资金方面的压力。于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开始推行收费政策,向游客收取类似于门票的保护费。然而,这些收费政策却一直阻力重重。有来自游客的阻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商户的阻力。2016年6月1日上午,云南丽江古城约千名客栈和商铺关门停业,以此抵制古城保护管理局日前增设多个收费卡向游客征收每人次80元的古城维护费。而2016年5月,“草原天路”开始收取费用,同样阻力重重,收费方案也仅仅执行23天便宣告流产。

诚然,旅游开发是历史文化街区一种有效的保护和复兴的手段,一些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实践也证明,它不仅能够充实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保护力度,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改善居住设施,而且可以发挥历史、教育、美学等功能,实现其文化价值。然而,屡屡出现的收费和抵制收费现象说明虽然旅游开发是手段,保护是目的,但是如何利用旅游开发这一手段来实现保护的目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国内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模式基本上是政府出资模式,即由政府组建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制订综合整治方案对建筑物或街区整体环境进行保护。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会成立旅游开发运营公司,负责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政府部门会借款对历史文化街区中沿街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地段先进行整治和开发,对这一部分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再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商户入驻,同时进行旅游方面的宣传促销,将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不同等级的旅游区。接下来,政府部门通过收取商铺出租费用、街区内置景区、景点的门票收入,还有自营的一些旅游设施收入等用于街区的保护、基础设施的改造等。这种模式能保证在街区整治时对历史建筑、街区环境和历史格局进行很好的保护,并且能够在短期内使历史文化街区重现活力。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这一模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资金问题

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已经破败不堪,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修复古建筑,进行环境改造。为了开发旅游,在“食、住、行、游、娱、购”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当历史文化街区变成旅游景区后,收入来源变得单一化,单纯的依赖旅游收入不能解决资金上的缺口,而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设施方面的投入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收益。因此,很多街区保护部门都是负债运营。例如,根据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介绍,截至2015年底,古城维护费累计征收入库27.7亿余元,但丽江古城的保护投入已累计达66亿多元,当地至今仍背负着15.68亿元的债务。巨大的资金缺口势必会影响历史文化街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地段,而不是最需要投入的地方,从而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片面性。

(二)商业气息过浓,商户参与保护的积极性不高

政府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后,会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来开发旅游商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地方政府部门会将开发后的一些旅游地段以招投标的形式对外招标,形成小吃一条街、工艺品一条街等。这些商铺的经营者多是外来商户,他们很难对历史文化街区产生除了经济利益以外的情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特别是文化传承方面的保护对他们而言并不受重视。他们关心的是游客数量的多少,租金的多少。而政府部门也未对这些商铺进行合理规划,没有将文化内涵贯穿于商铺经营中。因此,在经营方面,多是经营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旅游商品同质化、商铺之间恶性竞争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例如,丽江古城几乎每走三五步就能找到一家鲜花饼店、银器店或手鼓店,每家售卖的商品也是大同小异。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对于这些商品的购买力越来越低,商铺在收入减少,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下很难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和维护,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做出一些抵制保护的行为。同时,政府部门为了控制游客容量方面的努力也会受到抵制。

(三)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与保护缺乏正确的认识

当历史文化街区变成旅游区后,政府各方面的宣传都是以发展旅游为中心,游客数量的多少成为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创建几“A”级景区的过程中,街区内一切都以发展旅游为目的。外来商户和旅游者“喧宾夺主”成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主体,一些本地居民需要外迁以便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出空间,而传统文化仅仅用于展示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另一方面,旅游开发也确实给街区居民带来了收入增加、居住环境改善等实惠。面对旅游开发的利益和代价,很多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越来越模糊,他们不希望旅游者人数过多,觉得这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旅游者减少会影响收入。而政府部门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有效引导。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担心旅游下滑影响收入的居民更多一些,因此,对于政府收取门票,一些居民也不理解,采取抵制的态度。

三、对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旅游开发是历史文化街区实现保护与复兴的最重要手段,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实践证明,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开发模式。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旅游开发为中心,实现多业态发展

旅游开发是历史文化街工保护与复兴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历史文化街区把旅游开发视为唯一的手段,完全依赖旅游开发来实现街区的复兴并为街区保护提供资金。这一做法增加了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脆弱性。解决办法是以旅游开发为中心,发展多种业态,减少历史文化街区对旅游发展的依赖。目前,虽然历史文化街区不能采取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方式,但是可以以街区所在城市或周边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进行适当的商业开发,以发展城市休闲产业。政府部门可以引导当地居民和一些投资主体对历史街区建筑进行综合利用,形成包括沿街的商业店铺、休闲酒吧、餐厅场所、民俗文化展览馆、艺术表演中心等场所,利用多样化的街区功能,聚集人气,增强街区活力,延续历史街区传统的城市功能。例如,扬州市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发展城市休闲产业和文创产业,其打造的1912街区,已经成为市民主要的休闲场所,多种业态的发展也实现了街区保护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二)增加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旅游收入乘数效应

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在变成旅游区后,吸引的大部分是“到此一游”的游客,游客基本上是来逛一逛,吃些特色小吃、买点小工艺品,停留的时间非常短,花费也很有限,要增加旅游收入,就要增加游客数量。实际上,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来说,不适合建成大众观光式的旅游景区,而应该是文化体验式的,休闲度假式的,收入增长方式也不应该是粗放式的,而应该是高效集约式的。

1、开发“游住结合”式的传统民居客栈,让游客能够住下来,悠闲地体验街区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游客住下来,停留时间长,其旅游消费自然会比参观式的消费多些,而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会更大,从而减少历史文化街区的飞地效应。另一方面,传统民居客栈可以充分盘活历史街区的古民居,增加居民的保护意识,让街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获利,增强街区居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促使他们在街区保护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2、发展一些文化传承类的需要“静生慢养”的业态。为了迎合商铺投资者的需要和增加游客容量的需要,很多古城、古镇、古街区在旅游开发时总是开发小吃一条街、工艺品一条街、酒吧一条街,很多需要“静生慢养”的业态就被挤了出去。这些业态可能在短期内不会获利,或者不会通过游客购买等方式直接获利,但是对于提高历史文化街区的吸引力、增加游客停留时间方面的作用比较大。另一方面,如果游客来历史文化街区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文化,那么相信他也不会因为门票而去别的地方。受社会发展的冲击,这些传统业态很多在慢慢消失,赢利性不强,需要政府部门充分挖掘,并给予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扶持。

四、结语

第6篇: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古村落;游客体验;石塘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54-03

体验经济是一种以提供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为舞台,用商品做道具,通过感觉和记忆让消费者对某一事物留下深刻印象和特有记忆的经济类型。[1]旅游业作为体验经济时代的先锋,由于其核心理念与体验的本质相统一而天然成为体验产业,能够比其他行业更快进入体验经济时代。[2]近些年,个性化、体验化的旅游方式和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和关注,古村落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它所蕴含的体验性,而人们对于休闲古村落旅游青睐有加而又毁誉参半的原因也往往在于其体验性的欠缺。[3]现以广东最美古村落石塘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古村落本身具有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从游客体验角度探讨石塘村体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国内古村落体验旅游研究进展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古村落以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活态”的原生态风貌,成为体验旅游的理想之地和学者们的研究对象,主要从三个不同角度对古村落的体验旅游进行研究。一是从游客体验角度。吴文智、庄志民(2003)提出了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创新的系统框架;[4]张健华(2008)探讨了游客到乡村旅游的体验动机、体验类型以及体验管理等问题;[5]胡红梅(2010)从挖掘文化内涵、营造体验环境、设计体验活动项目和体验活动的整体和谐性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古村落体验旅游开发的建议。[6]二是从古村落体验旅游开发角度。孟明浩等人(2008)以浙江兰溪市诸葛村为例,探讨古村落体验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方法;[7]谭春霞(2009)根据诸葛八卦村的旅游资源特色,提出深度体验型的古村落旅游产品开发建议;[8]涂远芬(2011)从旅游者体验的角度,提出真正实现古村落旅游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9]秦春林(2014)以广西灵川县江头村为例,分析了古村落体验旅游开发的意义、原则和建议。[10]三是从体验旅游项目设计角度。隋春花(2010)从旅游功能角度对客家古村落旅游体验项目进行设计;[11]赵承华(2011)提出采用娱乐型、逃避型、教育型、审美型等四种模式对乡村文化体验进行设计 ;[12]吴铜虎(2013)探讨挖掘温州古村落文化旅游的体验方式。[13]

二、石塘村旅游发展概况

(一)建村历史悠久

石塘村位于广东省韶关仁化县城西南方20公里,占地面积80平方公里,目前人口有3 400多人。石塘村从明朝洪武年间开荒建房到现在已有640多年的历史,逐步形成塘下、楼下、竹园背、蔡屋、火冲、礼园、梨树下、高门槛、大园、早禾田、门前巷、三角街等12个阁。到清代咸丰年间已发展为千家村,成为仁化县最大的自然村。[14]石塘村共有古建筑133座,保存完好的有106座,传统民宅大都是青砖马头墙的徽派建筑,房内梁架藻井的结构却带有浓郁的闽派风格,是周边范围内历史最悠久、古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村落。它的地理位置优越,周围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集古屋、古巷、古井、古寨、古风、古韵于一体。在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二)特色旅游资源多样

石塘村传统文化遗产丰富,特色旅游资源多样,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最具特色的历史物质遗产、红色文化深厚的古建筑“双峰寨”,是广东省现存最大的碉堡式建筑之一,是大革命时期震撼北江的双峰寨保卫战的发生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石塘村中历史街巷形成独特景观。以曾经最繁华的商业街“三角街”为主,巷道相连,纵横交错,外地人走进去就像进了迷宫很容易迷路,因此被当地人戏称为“祝家庄”。还有太平巷、司马第巷、长巷、门前巷等,这些街巷大都用鹅卵石铺成,风貌保存依然完好,相互之间连通,曲折复杂,呈现出与周边山水自然肌理和农田田垄相似的形态特征。第三,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唱了数百年的“月姐歌”,还有令整个石塘村飘香的堆花米酒及其传承150多年的酿造工艺等都独具特色。

(三)旅游发展前景良好

典型的石塘古民居呈正方形,错落有致,古朴典雅,随处可见古屋老巷、陈风古韵,漫步古村让人仿佛来到一处被时间遗忘的隐世桃源。近些年,随着石塘村知名度不断提升,游客越来越多,以散客为主,一般可逗留三个小时左右。整个古村落中,除了双峰寨景点会适当收取门票作为建设与维护费,其他都是免费游玩。2011年,成立了仁化县石塘古村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几项工程陆续展开,如对双峰寨周围护城河淤泥的清洁处理和挡土墙的除险加固,石塘古村蝴蝶园广场在紧锣密鼓进展中,公司已与部分村民达成租赁协议,陆续对古村落进行美化、绿化等工程。石塘村的旅游开发主要围绕特色景点包括双峰寨、三角街、门前巷等进行,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参与性的古村民俗文化旅游线路。

三、石塘村体验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一)体验旅游所受关注度不高

近年来,石塘村旅游发展以保护和挖掘文化遗产、建设历史文化品牌为主要内容,努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努力把石塘村打造成为融自然风光、红色历史、人文景观、影视拍摄、民俗饮食为一体的旅游精品景点。[15]先后请多个大学的专家学者完成了《韶关仁化石塘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韶关市仁化石塘双峰寨勘察维修设计方案》《石塘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石塘古村落保护深化设计方案》和《石塘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方案。从这些调查资料可以了解,当地的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石塘村的资源保护规划和文化旅游方面很重视,但是在对基于游客体验方面的旅游项目的设计不够关注,导致石塘村体验旅游开发相对滞后,满足不了游客更高的体验需求。进而使石塘村的旅游形象得不到更好的认可,影响到整体旅游推进。

(二)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

调查发现石塘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周边可供游客消费的场所、让游客休憩游玩的娱乐设施和饭店都不多,零星有几家小卖部和酒庄,难以满足大多数游客的休闲需求,导致游客在此停留的时间相对短暂。石塘村青草盈盈,古韵悠悠,是一个让游客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的地方,但古村落内部建筑潮湿阴冷,某些房间内堆满垃圾,有些道路卫生需要改善,看不到垃圾桶,部分街道长满杂草、青苔和蜘蛛网,呈现出一片荒废景象,难以给游客休闲放松的体验。

(三)体验旅游氛围不浓厚

石塘村的旅游文化资源相当丰富,然而旅游开发缺乏创新意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没有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游客走马观花,缺少古村落的体验氛围。同时,石塘村当地居民缺乏对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很多的年轻人都已经离开本村外出打工,只有老一辈的人还居住在此,造成一些传统文化资源的逐渐消失,存在非物质文化传承难的问题。居民是古村落文化旅游的载体,当地居民对石塘村旅游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导致游客无法从当地居民的身上深刻体验和感悟古村落的文化魅力。

(四)体验旅游项目少而单调

石塘村的旅游开发与大多数的古村落开发相似,活动内容少而单调。到石塘村的游客基本上都是逛逛古街巷,参观双峰寨,看看蝴蝶园,到酒庄品尝堆花酒,欣赏周边的自然山水,听听导游讲解,参与性旅游项目较少,满足不了游客的体验需求。成熟的游客到古村落游玩是想寻找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体验不一样的怀旧生活,而石塘村独特的“月姐歌”、“堆花酒酿造技术”、“双峰寨”等文化内涵没有很好的呈现出来,游客无法感受其博大精深的古村文化,吸引力不足,回头率不高,整个旅游难以可持续发展。

四、石塘村体验旅游开发建议

(一)重视体验旅游发展,统筹整体规划建设

首先,当地的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对石塘村的体验旅游项目开发给予一定的重视,在当地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石塘村的体验旅游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做出整体项目实施的部署,避免与其他古村落开发的同质性。其次,积极引导各个旅游相关部门参与进来,例如可以与旅行社合作,结合石塘村特有的文化资源和自然山水风光来设计相关的旅游线路,通过体验旅游项目展示出石塘村特有的魅力,满足游客不一样的体验需求。最后,对于石塘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重视。一方面,对于原有的基础设施要懂得保护与维持整洁,适当请一些清洁工经常进行卫生打扫和维修。另一方面,在不破坏本村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投资建设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例如建设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古村落旅馆、餐厅、购物、休闲场所等。

(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古村落旅游

如果说文化是古村落的灵魂,那么古村落的社区居民就是灵魂的载体,是他们的祖先把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然后通过他们把文化展示给广大游客欣赏与感受,村民本身也是古村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石塘村开发旅游要正确引导当地居民重视本村的体验旅游建设,并鼓励他们参与进来,使社区居民以古村落为荣,把保护开发古村落当作已任,在旅游发展中能够更积极地参与、支持旅游和保护古村落,把石塘村特有的文化内涵展示和传承下去。同时,挑选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居民进行培训,提高旅游服务意识和古村落讲解水平,带领游客游览与体验本村落的文化内涵。

(三)提炼文化主题,营造体验旅游氛围

石塘村文化内涵深厚,通过深入挖掘,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围绕主题,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适当规划,打造特定的体验环境气氛,凸现石塘村特有的景观和文化意象,加深游客体验感受。例如石塘村的红色文化主题比较鲜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双峰寨,建议通过对双峰寨周边环境的维护、适当利用和主题烘托,投资建设可供旅游者消费感知的红色文化主题配套基础设施、餐厅和宾馆等,基础设施设计风格应与石塘村文化主题相匹配,尽量让其融为一体。最后,石塘村应该利用“广东最美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传统村落”等名衔,做好石塘村景区对外主题宣传工作,营造有特色的古村落旅游体验氛围,令旅游者“听了就想来,来了不想走”。

(四)充分挖掘文化内涵,设计体验旅游项目

从功能体验角度出发,结合石塘村的特色旅游资源,从四个角度设计体验项目。一是游览角度。在石塘村举行绚丽多彩的客家民间工艺品展览,或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重要又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先民的故事,把村落知名的人物事迹在明显的地方展出,设计一些让游客猜古建筑图案代表含义的有奖竞赛性质的项目等,不断增加游览的兴趣点。二是娱乐角度。目前,石塘村有两支月姐队,共有六十余人,“月姐歌”仪式表演从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开坛”到八月十五“收坛”,一直持续十五天。表演期间晚上,大多数村里的妇女都会相约在“月姐歌堂”里一起唱歌、跳舞和做游戏。[16]策划石塘“月姐歌”大型歌唱表演的体验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到魅力文化“月姐歌”的对唱中,一起载歌载舞,体验“月姐歌”的深刻内涵。三是购物角度。旅游购物是旅游消费中最有弹性的因素,针对石塘村“堆花酒”和各种土特产进行设计,积极引导当地有酿造堆花酒和各种土特产的村民,在石塘村最繁华的三角街进行摆摊,展示各自的特色产品,让游客品尝、观赏与购买,恢复三角街往日的繁华,推动石塘村旅游整体发展。四是交通角度。尽量保持石塘村原有的鹅卵石小道,利用古色古香的街道将各个古居连接起来,合理保护利用村道和古桥,让游客领略古村落青砖古道的同时增强体验性。[11]

参考文献:

[1] [美]约瑟夫B,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23-140.

[2] 王 帆,赵振斌.基于游客体验的古村落旅游景观展示研究――以陕西党家村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2009(9):71-78.

[3] 李国精.我国休闲乡村旅游中的体验性探究[J].农业经济,2015(10):101-102.

[4] 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6):66-70.

[5] 张健华,陈秋华.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J].福建农林大学旅游学院,2008(1):175-177.

[6] 胡红梅.基于游客体验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J].经济研究导刊,2010(35):102-104.

[7] 孟明浩,俞益武,张建国.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研究―以浙江兰溪市诸葛村为例[J].商业研究,2008(1):195-198.

[8] 谭春霞,顾敏艳.体验经济时代下诸葛八卦村古村落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8):767-769.

[9] 涂远芬.古村落体验旅游产品设计的策略初探[J].农业考古,2011(4):392-394.

[10] 秦春林.古村落体验旅游开发的思考――以广西灵川县江头村为例[J].广西农学报,2014(6):102-109.

[11] 隋春花.客家民居的旅游价值及其体验旅游项目设计[J].嘉应学院学报,2010(12):23-27.

[12] 赵承华.基于文化体验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1(1):116-118.

[13] 吴铜虎.古村落旅游与文化体验研究:以温州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2):66-70.

[14] 王群英.粤北仁化县石塘古村“月姐歌”的艺术特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3):45-51.

第7篇: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旅游开发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市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形式,旅游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启动后,桂林正在按“世界水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要求,着手将桂林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处在“区内”的龙胜又是“全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文化旅游大县”,应抓住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带来的契机,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在城市化建设中,让旅游产业充分融合其中,特别是小巧精致的龙胜县城,山清好养生休闲、水秀好游乐其中、民俗文化好深入探究、城市亮丽可尽情观赏。把龙胜县城打造成“休闲度假极佳、民俗文化独特、生态环境优良” 的优秀旅游山城。

一、现实形势及环境要求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

城市以现代化、多元化的特征使其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此,实现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是城市主政者应该认真思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城市化步伐加快让城市急速扩张、面貌日新月异。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12585万人。在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平均需增长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至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中国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投入,大约在40万亿~45万亿元的数额,相当于每年平均投入8000亿至9000亿元[]。仅龙胜这个只有17万人口的小县,“十二五”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达到5.1万亿元,年均1万亿[]。龙胜县城北岸原是稀散的农户零星分布于斜坡上,村民进城靠小木船摆渡。自县城北岸开发后,仅4、5年时间,架了三座大桥,北岸就建了整齐街道、商店、学校、车站、美食城、体育活动中心、五星级酒店------。一座座高楼大厦使县城北岸由乡村变成了县城最为亮丽的新城区。仅接着,又将在新区的下游二三百米处进行北岸的二期开发。县城周边的其它方向,也在不断向外延伸。

生活水平提高、节假休息时间增多使出行旅游人数增多。一是现代人收入的增加,素质的提高,以及观念的更新,外出休闲观光度假,了解历史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情文化的人多了,给旅游产业带来了商机;二是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交通的便捷,为出行旅游相对缩小了距离,节省了时间;三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繁荣发展等政策的实施贯彻,营造了旅游产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十一五”期间,龙胜旅游接待从63.62万人次增至2010年的133.2万元人次,平均年增长20.85%,旅游营业收入从2006年的2.07亿元增至2010年的10.8亿元,平均年增长48.58%[]。近两年到龙胜旅游的游客人数增加更快,2011年旅游接待170.1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12.97亿;2012年旅客达到224.37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达到19.04亿元[]。可以预料,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龙胜未来接待游客数量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快速增长的出境旅游让国人痛失商机。据资料显示,2012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同比增长12.1%,同期国内居民出境人数8318万人次,增长18.4%。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达到519亿美元。出游境外消费总额达1020亿美元,比北京一年财政收入还多[]。从绝对数量而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已超德国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游客巨额资金境外消费,致使国内有限资源向外流失,反而助推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其根源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滞后造成。

二、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中不相融合问题普遍存在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最有条件成为旅游活动的目的地和集散中心。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城市建设注入了活力,但现实城市建设与旅游产业开发不融合问题非常普遍。

首先是轻规划。一方面是轻视规划的制定。一些城市领导者对规划认识不足,自以为是,上面没要求,就拍胸脯定调;上面有要求,就把规划交给没资质的部门随意编制应负。另一方面是随意否定或变更规划。由于我国地方官员变动频繁,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于是一些城市领导者上任后,为了突出自己政绩,往往搁置上届规划方案,重提新举措、新方案。而新举措、新方案也会围绕任期内政绩目标行事,就会不顾长远,只顾眼前。至于城市转型升级、未来发展定位等长远目标全抛脑后。城市建设与旅游产业融合自然不会考虑。龙胜近年县城市建设扩展较快,但至今尚未建有让游客在县城停留的旅游项目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次是轻文化内涵。部分官员在城市建设中常常是盲目、重复、粗放地进行,只顾城市扩张,没能表现不同地域建筑风貌的差异性,没把当地文化涵养在里面,结果是千城一面,让人不屑一顾。 龙胜有 “龙”的传说,因“龙”而得其名,龙胜的几座桥中,有白龙桥、青龙桥,但均无龙文化内涵其中;另外,众多的建筑中也未有体现 “各族”文化的内涵。

再次是轻旅游开发。重城市扩张,那是当政者眼下最容易获取的政绩,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将来的事。因而,在城市建设中常常轻视甚至忽略旅游开发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就会出现城市建设时没有旅游产业开发,没有可供游客选用的旅游产品,旅游开发无地可用,甚至可能还会因城市建设使原有的旅游资源遭受破坏。龙胜有龙脊梯田、矮岭温泉两个4A景区,一个在南面,一个在北面,龙胜县城处在两景区的中间,可每年两百多万人次的游客过往,很少在县城停留,原因就在历届领导对前景美好的“低碳”经济旅游产业不看好,导致只顾建造高楼大厦,没顾及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三、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城市旅游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城市旅游的发展可以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旅游开发,使之为城市形象的重塑,给城市文化产业、服务产业、交通业、娱乐业、康体休闲业等发展以新动力,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可谓作用巨大,意义深远。如何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中融合旅游开发,这里结合龙胜县城实际提几点建议。

(一)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融合旅游开发内容。龙胜县城尚未进行旅游项目开发,但要尽快着手科学规划,请有资质的城市旅游开发机构做策划,让龙胜的县城建设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并向市民宣传,把宜作主题公园、休闲场所、公共绿化地等旅游用地及城区自然生态做绝对保护,把建筑体量、高度、造型、色彩等要求都做严格规定并让市民清楚。如龙胜城郊的勒东、双洞两个村子。勒东寨近县城,环境优越,群众基础好,又在多年的农家乐建设中尝到甜头;双洞村子所处地形好,非常适宜开发民俗主题公园、游乐(陆、水)园、休闲度假山庄,相关部门要提早拿方案并加以保护。

(二)提出城市建设中旅游开发的发展定位、形象定位、功能定位。首先,龙胜旅游区位优势明显:龙胜位于桂林市西北部,与兴安、资源、三江等旅游大县相邻,与湖南省城步县的南山景区、通道县的万佛山景区相近,县城距桂林城区仅86公里,国道321线、厦城高速公路都过城区,是湘西南、黔东南与四川进入广西之咽喉与物资集散地。其次,龙胜旅游资源丰富:目前龙胜有4A景区2个,3A景区1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的“北壮楷模”村1个,国家级景观村落2个,国家级特色旅游名村1个,被誉为“天下第一长发村”1个;有优良的生态旅游资源,如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山牧场、彭祖坪自然保护区等已初步开发;还有民族歌舞、民族建筑、民族节庆等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依上所述,可提出龙胜城市建设中旅游开发的基本构想:

发展定位:县城是旅游集散中心、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形象定位:龙胜有“龙”的传说,因“龙”而得名,可以“龙”为主题形象,创建“龙”的图腾、“龙”的广场,让“龙”无处不在,并依托区位优势、民俗风情、山水风光,打造精美灵秀旅游精品山城。

功能定位:

——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民族文化、旅游服务、商贸物资集散等多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心,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及辐射周边产业新的动力引擎;

——在县城建立旅游服务中心,发挥旅游集散地作用;

——以“龙”的形象建造主题公园,休闲山庄,并在公园、山庄内展示龙胜各民族众多节日庆典活动,表演小数民族歌舞;

——以民族风情装点城市建筑、街道、洒店宾馆,营造浓厚民俗风情,突显民族文化特色。如让侗族的鼓楼、掉脚楼、风雨桥渗透于县城建筑中,让小数民族的工艺产品摆上商场的柜台上,让小数民族的风味食品走进县城的餐馆里等等;

——做足山水文章,增加游乐情趣。龙胜县城的水与城已构成一幅优美的图景,特别是夜间,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是迷人。但仅有这些还不够,游客的参与性、娱乐性不强。还应在县城近两公里的清澈湖面添上水车、客用龙舟,增加诸多水上娱乐项目;应把勒黄的石山(龙门)打造4A以上等级的“龙门公园”,公园包括龙头寺、龙门岩、银水侗寨(银水龙宫)、水库。该景区以烧香拜佛、攀岩登山、高空索道行走、水上娱乐或竞技运动、龙宫瀑布胜览等,夜宿龙宫掉脚楼。

(三)加强城市管理提高融合质量。我们知道,城市的发展要努力做到宜居、宜商、宜业、宜游。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宽敞的街道、繁华的商场、高档的宾馆饭店、高级的游乐场所的同时,还需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营造文明和谐社会环境,才能提高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融合的质量。一是塑造市民内在文化素质,展示良好精神风貌,让市民心灵与城市风景同美好;二是热情好客,诚实守信,让游客留念,使商贾云集;三是要有整洁的市容市貌,以文明卫生良好形象让游客舒心;四是保障城市的安全有序,让游客体会到城市文明的高质量;五是要优化景点的管理,让游客在游玩时放心、开心。

我们知道,每个城市都由于所处地域不同而各有千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而各有差异,只要我们在城市旅游开发中注重发现和抓住亮点,做出特色,我们离成功就会不远。龙胜县城因小巧而玲珑,因山水而秀美,因多民族而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因生态优良而令人向往。龙胜就象当地出产的红碧玉一般,只要工匠稍加雕琢,就会绚丽璀璨;只要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有效融合,就能成为中国有名的旅游优秀城市。

[参考文献]

1、《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2、《龙胜各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3、龙胜各族自治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8篇: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旅游开发;民族村寨;珞巴族;琼林村

珞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以南的珞瑜①地区。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国内的珞巴族仅有3682人②。由于珞巴族长期生活在交通闭塞、远离现代文明的崇山峻岭之中,因此外界对珞巴族的了解非常少,对其社会文化的研究也十分有限。2003年,云南大学、大学的师生组成调查组,前往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开展田野调查,后出版《珞巴族:米林县琼林村调查》一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珞巴族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十年过去了,珞巴族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迁?近年来的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怎样做好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着这些问题,当年的调查组成员于2013年再次来到琼林村开展了追踪调查。

一、南伊乡琼林村旅游开发概况

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是我国目前仅有的3个珞巴民族乡之一,位于米林县城东南5公里处,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乡政府下辖南伊、才召、琼林三个行政村,其中,琼林村是我国珞巴族居住较集中、传统文化保留较好的民族村寨之一,全村41户189人,其中珞巴族171人,占全村总人数的91%。琼林村地处的南伊沟景色秀丽,气候湿润,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和天然牧场,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07年,米林县政府与内蒙古一家公司签订合同,共同对南伊沟进行旅游开发。2009年,南伊沟景区正式对外开放,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现有景点包括扎贡沟、琼林村、沙棘岛、小拐弯和天边牧场等。游客沿途可以欣赏南伊河畔的秀美风光、体验珞巴人家的民俗风情、感受森林牧场的天然生态,获得自然与人文的双重享受。

目前,景区由米林南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该公司共有166名员工,其中80%是米林县当地居民,有17名珞巴族,6名来自琼林村。公司在旅游开发中主要有以下做法:一是优先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二是在景区内修建免费的摊位,为村民摆摊设点提供便利;三是规定观光车在村民开设的接待点轮流停靠,保证每家接待点都有游客前来消费;四是从每张门票中抽取2元作为旅游惠民资金,平均分配给南伊乡三个村的村民;五是当村民与游客发生矛盾或利益受到损害时,及时予以调解或赔偿;六是组织村民进行旅游接待培训。通过以上措施,公司与村民建立了较好的互利合作关系,村民大多对当地的旅游开发表示接受和认可。

二、旅游开发对琼林村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琼林村地处偏远山区,可耕种的土地和农作物有限,加之国家实行封山育林政策后,全村林业收入锐减,一度成为米林县最贫穷的村庄。南伊沟的旅游开发,为琼林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与广阔的商机。村民们通过开办农家乐、家庭旅馆和摆摊出售土特产品,经济收入大幅增长,快速实现脱贫致富。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9.38万元,人均纯收入10200元,一跃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的村庄。如今村民家中普遍有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部分村民还新建了住房、购置了小轿车,生活质量大为提高。

2、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琼林村位于南伊沟景区内,是游览线路的必经站点。为了更好地迎接四方来客,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村里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如新修自来水管道、实施道路硬化、安装路灯等。目前村民们全部住上了宽敞、明亮、舒适的新房,全村安居住房工程完成率、通电率、通讯及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村内道路硬化达90%,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3、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当地政府实施了珞巴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在琼林村建成了珞巴族文化展厅、风情文化广场,对珞巴族服饰、歌舞、竹器编织等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建成了珞巴民族特色优势产业园,对特色旅游文化产品进行开发和商标的注册;部分村民也有意识地将传统的珞巴服饰、生活器具收集起来,陈列在家中供游客参观,等等。这些做法客观上促进了珞巴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

(二)消极影响

1、与外界矛盾冲突增加。以往的琼林村是个相对封闭的珞巴族村寨,村民们彼此熟悉,亲密融洽,极少发生矛盾。近年来旅游开发后,大批游客涌入,难免与村民产生各种摩擦和冲突。例如,景区出现了多次旅游车辆将村民撞伤甚至致死的车祸,引发了村民们的强烈不满,好在村干部及时劝阻,旅游公司或游客承担全额赔偿,事态才得以平息。还有的游客认为珞巴族是未开化的民族,言行傲慢、缺乏尊重,伤害了当地珞巴人民的感情,激化了村寨与外界的矛盾。

2、村民关系日渐疏远。旅游开发带来了无限商机,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更多地围绕游客来转,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就变少了。村委会主任提到:“以前村民们比较懒,没事就坐在一起喝酒聊天;现在旅游开发后,村民们白天都忙着摆摊赚钱,晚上也很少聚在一起,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了。”尽管村民们表面上一团和气,没有公开翻脸,但背地里却暗中较劲,各有各的小算盘。由于村民们从旅游开发中获得的利益不均,有的村民觉得不公平,产生嫉妒、怨恨心理,导致村民关系出现了裂痕。

3、民族文化遭受冲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琼林村珞巴族与外界的接触日益增多,在强势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珞巴传统文化正在面临失落与消亡的危机。如今大多数村民说的是藏语,也会说简单的汉语(出于旅游接待的需要),但是会说珞巴语的村民已经越来越少。此外,珞巴族的日常服饰、节日习俗、房屋建筑、等都在向汉藏文化靠拢,原有的珞巴文化已经难觅踪迹。村中唯一的“米剂”(珞巴族巫师的一种)、85岁的达果老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持悲观态度,因为年轻一代不相信也不愿意学习过去的占卜术,一旦他去世,珞巴族的传统宗教也就后继无人了。

三、珞巴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珞巴文化的挖掘与展示

在琼林村,大多数接待点只能看到珞巴人家的家居陈设,仅有调查组居住的“珞巴族部落山庄”收集了较为齐全的传统服饰、狩猎工具、以及不同部落的图片和文字介绍。由于村寨对珞巴文化展示不够充分,给人一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感觉。未来,建议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学习借鉴其它民族村寨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对珞巴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例如制作宣传片、发行图册和明信片、生产珞巴人装束的卡通模型等,在接待点展出,供游客观赏和购买。这些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既可以增加珞巴族村寨的经济收入,又能够起到宣传和推广珞巴民族文化的效果。

(二)健全利益协调与矛盾化解机制

如前文所述,旅游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当地村民的利益,如优先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门票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村民等。但无论如何,村民在旅游开发中始终是最缺乏话语权的一个群体,景区怎么开发、利益怎么分配,是由政府和旅游公司说了算,村民只能被动地接受。例如南伊沟景区每张门票210元,村民只能从中抽取2元,还不到1%,但在调查中,村民并没有对这一分配方案提出质疑,即使有,他们也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与政府和旅游公司抗衡。未来,琼林村“两委”应当更好地履行起自身职责,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将分散的个人意愿整合成组织的利益表达,对外与政府部门、旅游公司协调,维护村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合法权益;对内处理好利益分配,避免恶性竞争与分配不公,及时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通过建立健全旅游业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与矛盾化解机制,尽可能减少旅游开发对村寨和谐的负面影响。

(三)提高村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如今,琼林村的珞巴族从语言、服饰到日常习俗,都在向汉族和藏族靠拢。原来的珞巴文化象征(如弓箭、猎物头角、熊皮帽等)大都已封存在展览馆或居民家中;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夹金夹”歌谣、杀鸡看肝的占卜术等)也面临失传的危机,珞巴民族文化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一个民族村寨如果失去了民族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旅游业的发展也会遭受致命打击。未来,珞巴族村寨应当加强对当地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村寨可定期组织开展具有珞巴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如射箭比赛、歌舞表演等,本地村民与外地游客都可参与,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也能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和谐,让古老的珞巴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展现出新的魅力,实现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双赢。(作者单位:四川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 龚锐,晋美.珞巴族――米林县琼林村调查[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彭俊杰.南伊沟珞巴族社区旅游开发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3

[3] 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4] 田敏,邓小艳.近十年国内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述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月第32卷第6期

[5] 孙文振.珞巴族群众:吃上旅游饭过上新生活[N].中国民族报,2013年9月10日

注解:

第9篇: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婺源模式

1 “婺源模式”开发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它不仅拥有秀丽的山水风光,还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婺源旅游启蒙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主要通过外界散客,尤其是摄影团体的传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中国最美的乡村”——从少数游客的感受,通过民间口耳相传和互联网多媒体传播,逐渐成为婺源的旅游形象和地区形象。2001年,婺源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历了从市场自发经营向“放手民营、政府主导”转变的第一次跨越,无论是游客数量、门票收入还是旅游综合收入都急速提升。

2007年,是婺源旅游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分水岭,有两个标志:一是在内部经营管理上,按照“一个公司、一张门票、一大品牌”的思路,通过全县旅游资源整合,组建婺源旅游集团,增强了婺源旅游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婺源旅游走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和资本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二是在旅游形象和品牌运营上,作为江西省县域旅游品牌的唯一代表,婺源被评为中国旅游强县,为对外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创造了先机。

2 “婺源模式”的形成及影响

从婺源乡村旅游发展进程来看,旅游业的“婺源模式”,简言之,就是将一个县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打造,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集团开发,形成“一个公司、一张门票、一个品牌”的格局。由一个企业做一个县的旅游业,这在全国都很少见,婺源旅游从零起步,经历了起步、放活和整合三个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市场自发到政府主导,从社会分散经营到资源整合运作的两次大跨越。婺源旅游已经进入了提质提速、转型升级新时期,旅游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支柱地位更加明确,成为统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核心产业。

自从2007年组建婺源旅游集团并成功运作一年之后,2008年,《中国旅游报》推出《婺源之路》长篇报道,首提“婺源模式”。2011年6月下旬,央视财经频道在婺源举办了“婺源模式”高层论坛,“婺源模式”推行以来,“中国最美乡村”的品牌唱响大江南北。婺源已建成3条精品线路、10多个景区,其中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7个,是全国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县、首批中国旅游强县。截止2012年5月止,全县共接待游客350万人次(最高日接待量16万人次,创历史最高),实现门票收入9589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

3 “婺源模式”开发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3.1 引入先进的开发模式,统筹规划

在婺源旅游开发启蒙时期,主要是个人或单位的自主开发形式,其别是农民自主开发比较盲目和急功近利。比如一家开饭店,有点前景,其他村民就跟风而上,饭店遍地开花。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管从2001年起,婺源旅游业经历了从市场自发经营向“放手民营、政府主导”转变的第一次跨越,但笔者认为此次旅游开发模式的改革还不够彻底,婺源旅游开发可以引入武汉市黄陂区开发旅游的一种模式:“四主”开发模式。即:武汉市黄陂区通过有效的政府组织和市场运行机制,把政府、企业、农民和行业主管四者联系在一起,共同开发旅游事业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这种旅游开发模式对婺源的旅游开发同样有效。由婺源地方政府主导本地旅游开发,通过对本地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调查进行旅游规划,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对旅游产业开发的企业和个人予以扶持,并对项目开发建设过程进行组织、协调、服务。而企业则通过政府招商进入婺源旅游市场,在遵循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实行自主开发、自负盈亏,企业也可以和农民、政府联合开发,企业承担主体投资,农民和政府则以土地等资源入股经营,各方按比例获取报酬;或者通过租赁或购买方式获取经营权,独自开发经营。当地农民则通过土地、人力、房产等资源主动投入开发,既可与企业联合开发也可以自主经营。只有政府、企业、农民和行业四方的力量联合在一起共同开发婺源旅游业才可以保证婺源旅游业迅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3.2 合理地整合旅游资源,真正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2007年,婺源地方政府按照“一个公司、一张门票、一大品牌”的思路,通过全县旅游资源整合,组建婺源旅游集团,制定了景点联票制度,确立了“中国最美乡村”的旅游品牌,增强了婺源的旅游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但是,笔者认为实行景点、景区联票的做法方面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婺源景点联票价格180元,5天内有效。包含了除古樟园和石城以外几乎所有的景点。宣传资料上的理由是方便群众、减少排队、优惠游客。粗略一算,即使花上3天整的时间也只能匆忙游完联票所列的这些景点。长途外来的旅游者大多时间紧张,就现有的资源来说,是很难在婺源呆上3-4天的。如果时间所限,那么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接受联票和强制消费,为你不想去或不能去的景点买单,二是放弃所有的景点、败兴而归。经过网络调查,这一做法引起了许多旅游消费者的不满,一定程度上也损坏了婺源的旅游声誉。在这一点上婺源可以借鉴桂林的做法,桂林景点的门票就有3个景点、5个景点联票和单点门票多种,由游客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3.3 着重打造趣味性和参与性强的“农家乐”旅游产品

现代乡村休闲旅游是以绿色生态休闲为主的水果采摘、塘边垂钓、郊外野炊、园艺习作和农事耕作等。而这些在婺源并不多见。笔者认为,婺源可以利用乡野的自然氛围、宽敞的农舍以及丰富的农产品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玩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特色旅游产品。一方面,可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农民来说,发展“农家乐”旅游可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使得家庭收入多元化。所以,大力发展婺源“农家乐”旅游对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 加强全民环保意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从需求的角度看,乡村旅游源于人们对工业化、城市化负面效应的腻烦和对乡村恬静、温馨、纯净环境的向往回归。所以说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当地政府应当通过举办文化下乡或发行环保小册子等手段,加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是一种特色旅游方式,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可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方式,培养一大批从事农村休闲旅游接待的专业人才。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礼貌待人,诚实守信,才能保持对游客的吸引力。实现婺源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婺源模式”开发乡村旅游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婺源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改变了婺源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我相信,随着“婺源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婺源的乡村旅游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赛江涛,乌恩,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河北林果研究[J],2006。

[2]张辉,九江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与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J],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