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哲理故事大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学创作;艺术性;思想性
文学创作不仅能够为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同时也能够让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另一种人生和风景。因此文学创作不仅能够影响读者同时也能够带给作者以情感的体验。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提升,同时在精神文化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阅读作为人们消遣闲暇时光的重要手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阅读是一种体验,体验必然要有一个好的对象,因此文学作品是否具有较高的品味就成为许多读者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成为所有作者都关注的问题。如何提升文学作品的品味,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新社会背景下,文学作品的品味同时包含了趣味性、娱乐性、艺术性以及思想性。一部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吸引读者的文笔、内容、逻辑,同时也应该带给读者以正面积极的力量,这种正面积极的力量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思想性。但是目前许多文学作品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艺术性和思想性难以得到真正的和谐统一,现在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文学作品,要么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文笔逻辑让人津津有味,但是故事所展现的思想内涵比较肤浅,大多是都市人的情感琐事、风花雪月。而一些极具思想性的文学作品又给人一种正襟危坐、传道授业的感觉,让一般人都提不起兴趣仔细研读。因此现在甚至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尤其是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不可兼得的,要么你当一个讲故事的人,要么你当一个传道授业的学者,你无法将这两者都集于一身。但是单一追求艺术性就总难免被具有更高超艺术表现手法的作品所取代,因为这不过是一种技巧。单一追求思想性的,最终也难逃进入象牙塔乃至最后被束之高阁的命运,因为即便是学术研究,人们也希望能够以一种更轻松愉悦的状态进行。固然要做到将艺术性与思想性紧密结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数十年乃至数百年来仍然被人津津乐道的文学巨著,又有哪一部不是实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呢?如中国的四大名著、西方的莎士比亚。这些都是将艺术性与思想性进行完美融合的典范。
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
不论什么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作者都必然想要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一个意思,或高深或浅显,或积极或无奈。其实从广义上来说,没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因为作品都是人写出来的,只要是人就必然会在创作过程中渗透进自己的所思所想,想要通过作品来引导读者或者跟读者进行探讨。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是通过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对细节的刻画乃至对风景的涂抹来表现出来的。但是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思想性应该是深藏不漏却又呼之欲出,就好像优秀导演的作品不会通过大段大段的旁白来引导观众跟随自己的思维,而是通过剧中人物的一言一行来让观众心领神会。虽然从广义上来说每一部作品都必然有其思想,但是思想也要分会分为浅薄与内敛,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与精髓,而作品则像是承载灵魂与精髓的躯体,如果思想陷入消沉、阴暗、负面的氛围当中,必然也会给读者乃至作者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这种思想性我们宁可不要。我们所呼吁的思想性应该是积极、正面、阳光的,虽然这么说起来好像会给人一种主旋律作品高大全的感觉,但是不论是否是主旋律作品,思想的积极向上必然会给社会造成正面的影响,而且积极正面的思想也是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真正需要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对提升正面思想嗤之以鼻,不能认为不写点另类、偏激的观点就显得自己没有特点。而且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也应该用更为开阔的态度来加以认识,思想意识不是单单指政治思想,思想性也包括了作者对他人的关心、对事物的关注、对积极兴趣的培养以及作者在哲学、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所给出的良性引导。如果我们仅仅将思想性的表现领域局限于政治领域也是非常狭隘和肤浅的。
二、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是文学作品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如果缺少了艺术性,那么文学作品就不能被称其为文学作品,顶多是教材、辅导或者学术专著之类。文学作品艺术性的高低体现了作者创作能力的高低,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才能与写作技巧。想要凸显一部作品中的艺术性就必须通过准确的表述、鲜明的刻画、生动的表达以及通过对整部作品的结构合理安排和表现技巧的灵活运用来实现。艺术性是形式与主题的结合,是承载工具与具体内容的统一。而艺术性的体现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使用生涩、连篇的词组以及采用别人所没有使用过的表述方式和结构安排,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符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脱离我们的惯常思维与认知范围,艺术性才能够被人们所领会和挖掘,否则就好像在一张白纸上随意涂抹,如果不是特别了解这位作者的思想情况的话,一般人是很难看懂画作的内容的,虽然许多人认为文学创作是发泄作者情感的途径,其他读者的认知并不影响作者的自说自话,许多所谓的先锋作者更是以说常人所不能懂为自豪,认为自己层次水平高人一等,但是她们却忘记了一个道理,只有别人能看懂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只有能得到大众共鸣的作品才是成功的作品,否则就如同作者的私人日记一般,别人读不懂,也不愿意读。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通过我们前文所提到的种种观念和分析论述来看,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是可以得到和谐统一的,而且许多中外知名作家及作品也很好的验证了这一说法。但是为什么当今社会的众多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却很难实现这一结合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作家生活阅历的原因、知识水平的原因、个人思想状态的原因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原因。但是不论别人如何,我们作为想要创作出好作品的积极创作人来说,必须认真分析思想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来提升作品的高度、加深作品的内涵,在获得大众好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作品的主题,让自己的作品能够内外兼修。
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部分大家都比较明白,而对于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联系许多作者乃至读者都不是非常能够区分。在那些真正出众的文学作品中,思想性与艺术性是合二为一的,我们无法将她们真正的分解开来,两者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西方艺术界有几句名言“艺术的整个美都是源于思想的,艺术来自于作者的所思所想,来自于作者的创作意图”、“一切都是思想,一切都是象征”。所以不论我们看到多么倍受感触的作品,其感动来源都不在于作者有多么精妙的文笔和多么了不得的结构,而是在于作者具有非常充实的思想和精神,只有作品中充满了思想,文笔与结构才能够真正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不过虽然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条理清晰的分析论述,但是载现实生活中,好多作者却还是无法真正把握好这两者的辩证关系,从而在创作过程中显得失衡,要么就是深度够了,作品本身乏味缺乏可读性,要么就是专注于趣味营造而让整部作品在思想意境上显得比较
肤浅。
四、加强思想性与艺术性相容的思考
(一)坚持文学创作的正确价值引导
正确的价值引导就是前文所说的思想性,不论是古代作品、近代作品还是现代作品,优秀的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正确价值观引导性。前文我们也提到过,不存在没有思想的作品,区别只在于这种思想是否先进或者落后。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应该宣扬正确的积极的思想,积极的面对人生、工作和他人,积极的促进自己的人格独立、思想独立,积极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交融。这种意识不仅仅存在于高大全作品以及主旋律作品当中,更应该存在于各种类型的作者心目当中。只有端正了自己的思想,才能够带给人们以启迪,才能够在这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之下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二)加强创作者自身的修养提升
文学创作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就是作家在给大家讲故事。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听故事,肯定每一个人也都有给别人讲故事的经历,但是故事怎么才能讲得好、讲得妙,能从讲故事当中让读者产生共鸣就绝非易事了。文学创作者们想要讲好故事,尤其是想要在讲故事的同时体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读者参与到思想内涵的谈论当中就必须不断加强我们自身的素质提升。在作者自身修养提升的问题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重视周围的生活以及人事物,要用充满探索精神的头脑去看待周围平凡而普通的一切,要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要了解现代人的所思所想,并且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够创作出既有生活气息,又不乏人生哲理的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有趣的故事。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速发展,许多新兴作家喜欢坐在家里独自创作,但是创作工具及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并不能成为作家不走入社会、不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第一手材料的理由,虽然许多资讯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但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我们在获得间接经验的时候并未有亲身经历,虽然看到的东西和说出来的话可能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如果连作者本人都未能深刻感悟,又如何能写出富含思想与哲理的作品呢?所以文学创作工作者来说,必须走入寻常生活,必须用充满智慧的眼睛以及头脑来摄取生活中的养分,必须不断学习与借鉴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必须开阔自己的眼界与学识,从而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付诸笔端。进而带领读者走进自己营造出来的世界,与自己一起探讨人生的哲理与生活的真谛。
五、结束语
文学创作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充满浪漫色彩的、轻松愉悦的事情。但是对于真正从事文学创作工作的人们来说,文学创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文学创作要以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基础,要以扎实的创作基本功为辅导,同时还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创作出好作品的目的。才能够真正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在美与真之间--老庄诗学悖论与沈从文的城乡二元对立叙事模式 刘保昌 2011 学术交流 .
人,在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经历一些东西。尽管别人也清楚的告诉你,这些是错误的,但是,你还是会不自觉的进行着这些事情,有什么办法呢?可没关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一切都会过去作文8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切都会过去作文800字1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故事:有位国王,梦见上帝给自己说了一句最富有哲理的话,而自己又想不起来了。就召集全国上下所有的智者挑选最富有哲理的话,全国的智者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挑选出了整整一房子的书,国王看着那一房子的书,笑了笑说,太多了。于是那些智者有用了几年的时间,将厚厚的一本书交到国王的手中,国王又笑了笑,说,还是太多了,并摘下自己象征王权的钻石戒指,告诉那些智者,如果挑出来了,就把那句话刻在自己的钻戒上。当国王在那到那枚钻戒时,上面刻了一行字:“Tomorrow is not Sunday”用中文翻译过来就是:“一切都会过去的”。
是呀,那句话包含了太多的人生哲理,不管你所拥有的是什么金钱、名利、健康等等,都会有失去的那一天,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去看待他。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有的人却等着地下的火烧”。为了名利,有些人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而有些人却将名利看的分文不值。我被这首诗中的两种人带入深深地思索之中。我常常探索人为什么而活着,难道是为了名利吗?
在我看过开头那个故事后,恍然大悟,其实并不是的,因为一切都是会过去的,每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那些名利就像一闪而过的流星,虽然明亮,但也短暂。
那么对于名利,我们该抱有怎样的态度呢?不以物以,不以己悲,无欲无求,值身于名利之外,值身于世俗之外,过一种老庄式的小国寡民的原始生活吗?不,我们不愿丢掉现代文明回到人类的蛮荒年代,另外我们也不能回到那个时代,社会也不能回到那个时代,名利其实没那么可怕,只要你善待它,它就会是你人生中一笔意外的财富,名利也不应是我们的刻意追求。
也许有一天,当你渐渐淡忘了名利的存在的时候,它却会降临到你的身上,而苦苦追求它的人,却只能望洋兴叹,但无论你是否能得到它,请你记住:一切都会过去的。只有摆正名利的位置,善待名利,你的生命才有可能变得光彩。
一切都会过去作文800字2
没有跨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再大的辉煌到最后总会成为过眼云烟,成为不可挽回的过去。
“一生曲折,旷达传千秋;亘古辉耀,文章成四家。”苏轼的生命携着明丽的色彩,他本该是北宋文坛上最闪耀的一颗星。可太耀眼的光芒引起小人嫉妒的目光,卑劣的小人们媚笑着走来,历史的阴霾从此就羁绊了苏轼一生,“乌台”的暗流褪尽了昔日的荣耀,颠沛流离取代了曾经的风光霁月。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样的挫折他始料未及,这样的遭遇注定他一生坎坷。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在“月出于东山”之夜,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他用“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心中的豁达,他用“大江东去”的豪迈,唱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只是这样精彩的人生到底成为了过去。
“一代文豪,蓬莱文章建安骨;千古豪情,青莲居士谪仙人。”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于盛唐之中走来。他有满心的政治抱负,渴望在朝堂中大展身手,然而却始终不得重用。最终他毅然决然离开长安,游于名山大川之间,酿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酿出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秀美;酿出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奇俊,酿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澎湃。
只是这样传奇的人生到底也成为了过去。
苏轼与李白的一生,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可最终他们都不过化为一抔黄土,只留下史书中几段文字与他们的作品,而是非功过,留予后人评说。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数不清的文人墨客,有说不尽的精彩篇章。然而他们早已在历史的长流之中被无情淹没。正如王朝更替,胜利者的荣耀便取代了失败者的落魄。是的,这也会过去,一切都会过去。正如苏轼的幸与不幸,李白的遇与不遇,在千百年后的今日,那些人生中的潮汐,大起大落的悲欢,最终都成为一卷卷束之高阁的古书,代表过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切都会过去作文800字3
时间的流逝,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看似沉寂着的海水,真如其表面一般平静麽?总有一些声音,从千百年风霜雕磨成的圆滑下,穿透而出,一切都不会过去!
千百年来,数不尽的人杰被光阴积淀下来的尘埃所掩埋,即使当年他们的呐喊响彻整个世界,即使他们的成就如此伟大,也难逃岁月的侵袭。他们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再也不会被记起。然而,人们可曾想过,究竟是我们遗忘了他们,还是他们抛弃了我们?
凡高的太阳在百年前就已死去,但你依然可以见到树下几个青年在谈论凡高的话题。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他在世间的每一个动作都影响着未来的参数,他的每一次凝眸,每一次提笔,都预示着后印象派的走向,他真的死去了吗?当初,太阳用黄金刀子在他身上划满伤痕,让他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痛苦。也正因为这样,文森特。凡高那用苦难的画框装饰的坚强与不屈永远挂在了人们心中。麦田上的那声枪响,是一声沉痛的叹息,不时回荡在人们耳边。这会过去吗?金色的向日葵最后的一次怒放,如太阳般强烈的光芒,永远刺痛着人们的双眼。
如果说不平凡的人的离去是对平凡人的抛弃,那麽人们脸上表面的冷漠原来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其实,他们从未离去。孔子留下了儒家学说,老子留下了《道德经》,尼采留下了信仰,他们的灵魂如银色的梨花绽满我们头顶上的星空,谁也不能够否认这一切都不会过去。阿兰德波顿说:“一块石头基座上的盒子也能唱出精神与文明的赞歌。”我们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构成了泪与笑交织的时光,它是我们今生今世存在的证据,这一切都不会过去。
时间总是想不留痕迹地抹杀一切,但那些早已被打磨通头的光辉事迹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的。就如庄子,他的思想穿透历史,突破时空的阻挡,与当今世界依然能产生共鸣。他从未离去,他化作蝴碟,永远守护着人们,以至于人们在高枕无忧时不会迷失,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他在空中独守着那轮明月,光阴冉冉,明月依旧。
为此,草堂小学立足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为核心目标,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
国学开启智慧大门
诗意浓浓的国学经典赏析课 学校成立了国学研究室,主要工作是组织协调草堂诗社、班级读书会、习惯连锁店等学生社团,深入研究国学教育教学方法,发掘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收集整理学生的活动形式,表彰国学活动先进个人和集体,推广国学活动先进经验,推进全校的国学教育活动。各年级结合学生特点各自开展年级课程,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研讨活动,促进老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与此同时,推出了系列国学精品课。
2012年2月,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国学课程之二十四节气,这门课程以国学教育为基点,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线索,以经典的真善美教育人,体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本课程为活动性、体验性、创造性相结合的综合国学校本课程。课程设置结合我校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与我校的诗歌文化教育特色相融合,以课本剧表演、自创节气诗、手绘节气画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起源和发展,反映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对天、地、人的独特认知,他们用自己的想象,构建出刻有中华民族印记的神话之路。为此,学校开设国学课程之神话校本课程。每周一的集体朝会,也是呈现给全校师生的一场悠远而神秘的神话视听盛宴,从开天辟地到女娲造人,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神龙尝百草到大禹治水,学生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自创剧本,自导自演。神话独有的魅力与神秘,让全校师生沉醉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之中,叹服于神话这朵灿烂的智慧之云。
丰盈充实的实践活动 自2006年起,每年正月初七,即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百名草小学子都会应邀参加杜甫草堂“人日”诵诗活动。学生身着唐装,手捧诗卷,肃立在杜甫像前,在绵绵春雨中用清亮的童音,齐诵一千多年前高适与杜甫“人日”唱和的诗作。至今,“人日”唱和已成为学校一项极具成都味道的特色实践活动。
2012年9月,位于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的青少年国学教育基地、诗歌教育基地—仰止堂正式启动使用,并对成都市所有大、中、小学生开放。草堂小学作为首批试点学校,率先在此开展诗歌教育活动。品茗论诗,探秘繁体字,走进一个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每周二下午都准时到仰止堂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活动。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2012年9月,在杜甫的寓居地—成都草堂博物馆,草堂小学师生和中外来宾齐聚在草堂博物馆,纪念杜甫1300周年诞辰。仰止堂内,草堂小学的师生一同为来宾们展现了颇具古典韵味的茶艺,大家在茶中品味诗韵,在诗中品味茶情,也在俯仰之间欣赏着草小学子的诗歌、绘画、书法、摄影、手工等作品。与此同时,来自草堂小学的小诗童们在活泼、欢快的音乐韵律中开始了别具一格的诗歌“闪读”,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多游人也加入了“闪读”的行列,过足了诗歌吟诵瘾,草堂内顿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诵读之声。草小孩子用他们的热情真诚和对诗歌的热爱,为大家呈现出了一场诗歌盛宴。
书香成就智慧人生
在草堂小学的校园里,你会发现,书与诗在每一步阶梯上,在每一处楼梯转角处,在每一面长长的诗歌墙上,在每一方小小的漂流书栈里,在每一间教室的书吧里,在每一棵茁壮的草堂树上。
与书为友,成就书香娃娃 建设书香校园是我们为孩子构建的一个最理想的文化生态,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就是书香校园建设的载体。三月天,读书天。孩子们最渴望的盛典—第二届校园书香节便拉开了序幕。看,“淘书乐”的场面更是盛况空前。经过前期的自主设计、策划,各家书店的店名、书目推荐表、宣传海报已经一一到位,店长、收银员、导购员也已准备就绪。这一次,前来淘书的孩子们也是有备而来,专购科普书、中外名著、历史小说、儿童绘本……我们欣慰地发现,孩子们在淘书乐活动中真正感受到了买书、卖书、换书的乐趣。
书林探宝谁最行,科普世界我做主。2012年3月,学校组织“读书—淘书—品书”系列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读书欲望,使课堂知识得以扩展延伸,同时形成了一种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学风。那一张张凝结着读书智慧的海报就是证明,那一句句饱含着激情和哲理的言语就是宣告。
与书为乐,成就书香家庭 与书为乐,是每一个家庭的美好愿景。我们把书作为磁石,用书连接彼此,一个个书香家庭便萌发生长。
这是一位家长在荣获成都青羊区“书香家庭”称号后所写的感言:“女儿很小就会自己看《儿童故事大全》了。如今,她恨不得走到哪里都要抱着本书。我想,小小年纪的她应该是找到了读书的乐趣。书已经成了我们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世事多么纷杂,我想我们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一片净土!”
每逢语文考试,同学们都会对语文的各个考试点或多或少存在担心,有些同学不擅长些作文,有些同学不善于文言文背诵,又有些同学担心阅读理解拿不了高分,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些考试中的难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审题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 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答题
(1)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
(2)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 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3)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 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4)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三、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考生经验
阅读理解的困难之一,主要表现为对文章中一些关键词语的正确理解。它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意义明显的,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解释;另一种情况是意义隐晦的词语,虽然在语言环境中有具体的内容,但作者并没有把它用文字明确地表示出来,需要应试者调动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归纳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解答这些题时,考生应把握以下三点:
(1)首先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一个词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其确切含义,只有依照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把词义理解准确、透彻。对字义、词义的理解,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把选项中的词代入句中,默念一遍,找语感。通过上面对语文注重对文章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答题技巧的知识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很好的掌握,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3)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考生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这个目标:
①首先应对整篇文章有完整、准确的理解,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
②要善于抓住文中关键句子或关键词,它们有时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有时也会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或中间;
③要对文章的引申含义进行分析和深加工;
④从选项与原文在意思上是否一致入手。
通过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大汇总这篇文章的阅读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于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考试中能够发挥的更好,考出理想的成绩。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 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 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 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关键词] 《猫和老鼠》;幽默;中美文化差异;汤姆猫;杰瑞鼠
“幽默是在人们期望中或认识中的状况与笑话、俏皮话或插科打诨之间的矛盾,是矛盾的产物。”幽默对于动画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元素,甚至可以说是动画片与生俱来携带的本体要素。我国引进了大量动画片,它们共同的特点在于其中所包含的浓浓幽默感。其中,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的动画系列喜剧《猫和老鼠》,更是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在各电视台轮番播映、经久不衰。如果我们深入分析这一动画剧作所包含的幽默元素,可以发现其中蕴涵着美式幽默的独特特征,由此鉴证出中美文化差异对于幽默的不同诠释。
一、《猫和老鼠》概述
(一)最受欢迎的动画剧作
《猫和老鼠》是由弗雷德·昆比制片,威廉·汉纳和约瑟夫·巴伯共同执导、创作的系列动画喜剧,自诞生以来先后7次赢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6次奥斯卡提名,可以说它是好莱坞动画史上获奖最多的剧作。同时《猫和老鼠》被100多个国家引进,陪伴了成千上万来自不同的国家、种族、语言、文化传统的少年儿童一起成长,给世界人民带来无限欢乐。
(二)内容简介
《猫和老鼠》电视版140集,电影版10集,每集一个小故事。剧集以闹剧为特色,采用汤姆猫和杰瑞鼠“领衔主演”。故事基本围绕家猫汤姆捉老鼠的故事,它永远试图抓到或驱赶不约而至的同居客——杰瑞鼠,却始终不能如愿,在猫与老鼠的追逐中,上演着命中注定的失败。
剧作没有真实动物世界你死我活的残酷生存竞争,有的只是两个不和睦邻里之间琐碎的纷争。不论斗争多么激烈紧张,杰瑞必然有惊无险、化险为夷;而汤姆永远百折不挠、屡败屡战。动画片通过强弱之间的错位和斗争中所穿插的无数幽默滑稽、令人捧腹的片断,既满足了观众扶助弱小的心理需求,又让人感受到难能可贵的轻松快意。
(三)角色分析
汤姆强大、自负而愚蠢,杰瑞弱小却机智灵活。他们之间的追与逃、欺压和抗争充满闹剧色彩。汤姆通常被聪明的杰瑞算计,几乎每集结尾都以洋洋自得的杰瑞作为胜利者,反衬汤姆悲惨的失败,从而烘托出强烈对比的幽默效果。
《猫和老鼠》先后出现过116个角色,每一集选取其中2至3个角色搭配故事情节。其中主要配角有斗牛犬史掰及它的孩子小不点儿、杰瑞收养的小灰鼠弃儿蜡烛、从未显露真容的汤姆的非裔主人等,共同推进故事情节发展,并在制造幽默效果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东西方幽默的差异
《猫和老鼠》在全世界备受欢迎与其承载的幽默内核不可区分。如果细细品鉴可以感悟到中美文化的差异本质所在以及文化在幽默这一独立侧面所表现的特有的艺术魅力。幽默虽然是一门全世界通用语言,但在不同国家、地区也存在口语、行为等的差别,而这与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独有的异域风情密不可分。
(一)浮于表面的特点
美国是一个历史短暂的国家,具备多元化文化特征。美国文化因其独特历史、传统有积极的一面;但文化的多样性在另一侧面却体现为表达粗疏、浅显与直白。美国民族因为移民原因,缺乏整体统一的文化基因,没有核心主导文化,从而在传播与传承中缺乏较深层面的感染和共鸣,而更多体现在较浅层面的表达与感受,再加上崇尚自由、个人主义、重商主义等因素“推波助澜”,由此衍生出的美式幽默同时显现粗糙、浅白、不耐人寻味的快餐式特点,如果说美式文化真有一种永恒的精神,那便是持续不断地将人望之期盼推向无尽巅峰,而一旦西西弗斯的石头滚落,将是“美国梦”的谢幕时刻。
(二)肢体、行为的具体表现
相较于中国式主要体现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幽默,西方更注重肢体表现,通过行为引发喜剧效果。中国文化相对含蓄收敛,认为说话时向对方打手势、手舞足蹈是极不礼貌行为,有悖于君子之道;而西方文化更讲究在交流时通过肢体动作配合语言。文化观念的不同导致了幽默观上顺理成章的差异性。
西方人对幽默的欣赏很大成分源于滑稽、夸张甚至狼狈的形体动作。默片之王、喜剧大师卓别林,就是肢体喜剧表演的高手。在西方流行百年以上的滑稽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动画,比如说《一张幽默滑稽的脸》这部鼻祖级的剧作影响了历代美国动画风格。
(三)嘲讽对象的差异
在不破坏原则的情况下通过自嘲幽默地表现出品格甚至骨气,是西方常见的幽默表现。但自嘲不意味着自轻自贱,反而是一种健康心态。同时勇于自嘲也是内心自信的表现;不够豁达、乐观、大度的人,才相对羞于暴露自己的缺陷,而且缺乏足够的心志圆满地表现幽默效果。
这种基于自信内心的自嘲式幽默在美式幽默中体现突出,这是由民族特点和基本价值观衍生而来的。美国人信奉个人主义价值观,他们富于开拓冒险和创新精神,这些冒险精神使美国人空前自信和强悍,内心的自信又使他们勇于自我嘲讽,体现在平常开玩笑时习惯于用自嘲的方式,而呈现到文学、影视之中表现为一种无人能及的讽刺精神。
而中国人缺乏自嘲的勇气,更多的是嘲讽别人或社会现实,以此获得幽默的效果。因为中国人在嘲讽别人时往往觉得事不关己,同时无力改变社会,甚至也不期望改变,而通过嘲讽来获取一点心理上的优越感,这其实是一种内心妥协,中国人在历史长河中时常感觉到人为的无力,所以通常选择与现实的妥协来获得表面平静的生活。
(四)不同的功用性
中国文化讲究“文以载道”。文可以指文章,也可以升华为文化,中国人素来把文化传承提升到民族传承的神圣高度,这是我们民族对于文化功能性的认知。于是中国人永远承载厚重的使命为文艺形式及内容披上“道”的外衣,即使是娱乐也必须寓教于乐,否则可能“大逆不道”;而美国人因缺少文化传承,无须承担重如落基山般“传道”使命,因而百无禁忌,可以自得其乐并自娱自乐,因此在幽默上可以用层出不穷的手段翻新各种内容花样,搞笑的效果直接显著。
三、体现在《猫和老鼠》中的美式幽默
(一)一触即发的笑点
《猫和老鼠》是典型的美式动画剧集,它以情节为中心、角色为亮点,引领观众走入美妙的动画世界。从《猫和老鼠》中观众可以轻松感受到其中的笑点。比如汤姆多次犯的错误,像把猎枪塞进小洞要打杰瑞,却没留意杰瑞弯曲了猎枪使之从上穿过,以至于“啪”的一枪,汤姆成了焦炭,这种笑点极低的幽默常使观众“意未至,笑已出”。
在这么一部基本没有对白的剧集中,其中所要表现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就能生动而直白传达给观众,正如全面侵袭中国的麦当劳、肯德基一般,这种通过《猫和老鼠》所体现出的美式快餐幽默,以其特征鲜明、情节曲折和角色生动等征服了国人的心。从本质上说,《猫和老鼠》是一种“快餐文化”的表现,在具备趣味性与亲切感的同时,穿插全剧的各种幽默浅显而直白,但这也是它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鲜明的角色,夸张的表现
动画片中的角色是画家笔下虚拟的演员,通过画家的笔画出一系列的动作,从而给角色以生命及性格特征。在《猫和老鼠》中,猫在表现好奇时总是伸长脖子;而表现骄傲时,则高高抬头显示昂首挺胸的气势……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示出汤姆表面骄傲自大却内心孱弱的鲜明形象。
而且,观众同时可以通过各类画面,感受到一种自然流畅的动画效果。比如说汤姆在追杰瑞的时候,突然遇到没盖的下水井,汤姆要紧急停住却来不及了,这时它的上半身由于惯性向前探,身体因为重力的作用垂直落下。画家在这里大胆使用时间和体态的夸张,表现汤姆的头因惯性保持悬浮空中的姿势,并留几秒的停顿时间,汤姆的脖子好像橡皮筋似的拉长……这一情景让观众既感觉到汤姆追赶杰瑞的速度之快、降落时冲量之大,又因为其中表现出的幽默效果而捧腹,而画面的表现却流畅自然。
对比汤姆猫的形象,我国的《黑猫警长》中警长永远是严肃面孔,当有坏人出现时,更是一种招牌式的刻板表情“眼睛瞪得像铜铃,耳朵高高竖起,大手一挥开始抓捕坏人”,虽然十分威武,但却缺乏动画片应有的趣味生动性。
(三)颠覆认知的讽刺
美国人对于平等的追求,使他们勇于颠覆所有的规则和权威,在《猫和老鼠》中,观众看到的杰瑞机智可爱,而汤姆暴躁可憎,但聪明的杰瑞也时常做一些愚不可及的事情,而汤姆虽然总是做傻事,但也有灵光一闪的时候,并且汤姆还是一只有良心的猫。比如说圣诞节,因为汤姆强大的“良心”它救了杰瑞;当它认为杰瑞可能要死了,汤姆惊慌失措并想尽办法挽救杰瑞;而杰瑞表现有时候面目可憎,比如杰瑞以不断制造“事故”使汤姆在睡梦时也下意识伤害自己。
《猫和老鼠》通过对正面角色的无情嘲讽颠覆观众的认知,使观众意识到人无完人。而这样的塑造角色幽默手段,就与中国人“高大全”的思维惯性截然相反;可见美国虽然个人英雄主义泛滥,但即使正面角色也可以随时被嘲讽、被颠覆。
(四)商业化运作下的直白幽默
不同于中国动画片总在讲蕴涵深刻哲理故事这一习惯,美国的动画剧集完全是商业化运作,无论是情节设计还是角色创造,都是为了达成商业目标。所以美国的动画片在幽默表现上突破了文化差异和国界限制,通过直白显浅的幽默俘获观众,获取商业利益。
《猫和老鼠》虽然诞生于70年前,但在情节开展、画面处理和音乐配置等方面,即使放在今天也不逊色于通过高新技术手段生成的作品,其中经典笑料更是脍炙人口。《猫和老鼠》的商业化幽默特点,使得这类美国动画片在进军中国市场时,完胜刻板生硬、带说教功能的中国动画。
四、结 语
《猫和老鼠》历经了时间考验,在不失审美水平的情况下置娱乐于首位,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浅显直白的笑点、出人意料的讽刺等,为观众烹制出豪华视听享受盛宴。通过它的广泛传播可以看到,幽默是一种可以超越时空界限、无须语言载体并弥合文化差异的力量。
《猫和老鼠》中所体现出的美式幽默与我们5 000年文化传承下含蓄君子式幽默截然不同,这也是中美文化差异的体现。从《猫和老鼠》的成功之道上,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的动画作品如果想获得更多的认可,甚至走向世界,就应该学习美国。而对于由美国文化繁衍出的美式幽默,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真对待两国文化差异,从而探索中国动画的出路。
[参考文献]
[1] 高放.迪斯尼动画电影的造型特征[J].电影艺术,2001(03).
[2]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海底两万里全书读后感范文大全,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古老的大海是一片灰白而忧郁的原野——布赖恩特。
这是布莱恩特对大海的描述,海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人们说,海是巨大的宝藏,因为多,更因为大。只是从现在开始,我才知道,哦!大海!原来你如此奥妙!
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于海之魅的领略微乎其微,因为视觉的狭窄,我们对海洋了解太少,他那么神秘,那么神奇,那么不可思议,如果你还是那样固执认为,海洋就是数不胜数的水滴汇成的话,那我真替你感到遗憾。我第一次与海相遇,他的开阔,就让我忘掉了所有的不愉快,但是这一点只是喜,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惊喜在后面。因为他,我好像才认识了海,原来海最美的是在水之深处。
他其实就是一本书——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是一部生动神秘的海洋百科总汇,是他用巧手解开了海洋挡在世人面前的帷幕,望见了还有面纱遮掩的神秘,海洋奥秘无穷,至今也是有未解之谜,或许在等“有缘人”吧。
《海底两万里》是讲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因偶然机遇登上了尼摩艇长的“鹦鹉螺号”,并开始环游海洋,饱览海洋的无穷奥秘。最后不告而别的传奇故事。
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因为在那样一个先进的潜水艇里,畅游世界,将海洋一览无余,即使是所写下的文字也没有亲眼所见的更深刻,恐书中只是一星半点。海的蔚蓝,海的色彩,五光十色全部被笼罩在了透明的蔚蓝之下,梦幻而又真实,朦胧而又确切,哦,海洋你如此美丽!千奇百怪的海底生物,成群结队的小丑鱼,这是热带的海洋;或是庞然大物却仍然一批批一群群的抹香鲸,这是高纬度的海;当那枪乌贼侵袭“鹦鹉螺号”时,我才知道原来章鱼竟然可以有6尺长,有250个吸盘,在靠近南极大陆时,一群抹香鲸袭击长须鲸时,我才明白海洋也存在生物之间为生存的残酷与血腥,庞大的章鱼与之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我们别看珊瑚的美丽,当船只遇上暗礁,可就是晦暗了。这就好像晴空万里中的海洋,怡人而又可爱,暴风雨中的海洋就似发了脾气,使人心中一颤。哦,海洋你如此多变。
人们知晓海的魅力,更是知晓海的利用价值,所以大肆开发,过量的捕捉生物,诸多生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这对人们,对海洋是多么巨大的损失!日久夜长,我们的海还会可爱吗?还会使丰富多彩,拥有无穷奥秘吗?所以,保护海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那一句公益广告词: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海,是河流交汇处,生灵的家园,我们爱他,更要呵护他,让世人永远都会叹一句:哦,大海!原来你如此的奥秘、可爱!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2风从东方而来,徐徐拂过我的脸庞,带来了海的气息。你说,是不是有一艘“鹦鹉螺号”在那片蔚蓝的王国之中自由畅游?
尼摩船长说:“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如果非要说什么主子的话,那应该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是国王,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嚣张跋扈、为所欲为。
在1867年第二届巴黎世博会,凡尔纳第一次见到了潜艇。从此,一本风靡全球的《海底两万里》诞生了。
尼摩船长可以说是个天才。他连同少数志同道合的同志,制造了“鹦鹉螺号”,驰骋大海。
他彬彬有礼,对待俘虏相当优越。他带着阿龙纳斯教授、康纳斯和尼德进行海底探险,给他们展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对待他们,他像是他们的朋友,一个博学的朋友。
在采珠场,他帮助可怜的采珠人回到陆地,并赠送给他一大袋珍珠。他帮助长须鲸,与狡诈的抹香鲸搏斗……他的怜悯之心在这些地方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让阿龙纳斯教授等人对他改变了看法。
他对自由万分崇尚,为此,他甚至不愿靠近他所谓的“肮脏的大陆”一步。然而,这自由也只是建立在小集体的利益上,他也有他自私的一面。如在“水中人”一节中,尼摩船长对阿龙纳斯等人说:“你们来到我的艇上知道了我的秘密,那是我一生的秘密!您以为我会再把你们送回到陆地上去吗?那永不可能!现在我所以要把你们留在这儿,并不是为了你们,实在是为我自己!”
无论何时何地,自私是永远不被认可的。世博会上,各国文化、科技的交流也都是想借鉴些许外来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自己得到丰富和发展。
世博会上展现的各种新奇发明,如同尼摩船长,带领着我们去探索各种不同的领域。即使“鹦鹉螺号”潜入1600米的海底,潜艇的钢板和厚玻璃全被压弯了,他也依然选择前进。
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教授实际上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他们之间的对话都很富有哲理。无论其他人怎样看待尼摩船长,他对自由的向往与他的探索精神将永远激励我前进。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3这个寒假,我读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 凡尔纳是法国十九世纪一个想象力惊人的`科幻作家,他的惊人之处不但他所写的内容很夸张,动人又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更惊奇的是,这本书中所写的故事,在我们现在的时代已是不足为奇,但在他那个时代里,还没有潜水艇呢!但凡尔纳以他惊人的想象力与丰富的知识底蕴在《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中成功地塑造了“ 鹦鹉螺号” 潜水艇,还有兰可夫探照灯。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在他的作品中,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使他的作品闪现着永恒的魅力。所以凡尔纳被誉为“ 科幻小说之父” 是当之无愧的。
书中的主人公探险者、教授阿龙纳斯先生和他的两个同伴康塞尔与尼德· 兰,一起乘坐“ 鹦鹉螺号” 开始了海底之旅。鹦鹉螺号的主人是尼摩船长,他是个性格古怪,性情忧郁,知识渊博的人,船上的人都以一种阿龙纳斯先生和他的两个同伴听不懂的语言交流,阿龙纳斯先生感到十分奇怪,为什么只有尼摩船长听得懂三个人的语言。尼摩船长邀请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及南极与北极。遇见了许多见也没见过的海底动植物、海底洞穴、暗道与人们至今没发现的遗址。
书中包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地理、文化、地质学,这么多的知识,这本书里都有,作者通过阿龙纳斯先生的仆人,知识面很广的,爱给动物分类的康塞尔,告诉我们海洋的知识,与海洋里的奥妙。如红海一种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它分泌
出的黏液是造成红海的颜色像血一样的红的原因。还有许多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通过这本书我都知道了。阿龙纳斯先生对尼摩船长的无可伦比的才华与学识产生了钦佩,我也同样对尼摩船长的才华与学识产生了敬佩,并且我下定决心多看海洋知识的书,体会海洋的奥妙与神奇,探索深海的宝藏与财富。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搭上这艘奇妙的潜艇,去看看海底森林、珊瑚王国、神秘的出国留学网宝藏和沉船,并且勇敢地和大章鱼作战,设法从南极冰壁间脱险。还有很多很多新鲜、刺激的遭遇等着我们去领略。来吧!我们一起去探索!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4海底,是人类奋斗几千年才得以接触的一片神奇空间,提到海底,一般人都会觉得这是一片死气沉沉、了无生机的生命荒原。其实不然,目前已发现21万种海洋生物,实际数量,应为210万种!如果你还没有感受到海洋世界的魅力,这本《海底两万里》一定能让你对神奇的海底世界魂牵梦萦。
《海底两万里》中,作者用科学家敏锐的目光和文学家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洋画卷,其中关于潜艇等高新科技高瞻远瞩的目光以及精彩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海底两万里》一经出版,被多国竞相翻译,一时洛阳纸贵。
初看《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吸引我的是海洋世界中多种多样的生物:长达五百多米的墨角藻、浑身散发莹光的磷虾、性情残暴的抹香鲸。每一种海底的神奇生物都让我难以忘怀。
如今,再度拾起《海底两万里》,我的目光被莫奈艇长—一个“不存在的人”吸引了。一开始,莫奈那种不苟言笑的严肃感和“故弄玄虚”的神秘感让我对这个角色有点迷茫甚至是厌恶,。但故事情节继续推进后,我对奈莫艇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剥开他冷漠的外表,这位艇长先生在与章鱼搏斗时的勇猛、对革命者的慷慨资助、追求正义和自由的精神都让我无比钦佩,尤其是在珊瑚墓地,当他的船员重伤致死时,他从心底流露出的悲伤,更是令我动容。但就在我对奈莫艇长肃然起敬时,他又用一场血腥的大屠杀树立起了他残暴的“复仇者”形象。
奈莫艇长对一艘不知国籍的军舰发动了一场惨无人道的进攻,致使整整一船官兵葬身海底。正如阿罗纳克斯教授所言“不管他在世人那边受到过何种痛苦,他也没有权利这样惩罚人。”奈莫艇长在被奴役者面前是仁慈的,面对“压迫者”他又是冷血无情的。“但愿仇恨在他凶狠的心中平息下来,但愿观看到这么多的奇迹使他的复仇思想泯灭!”这声感叹不仅是阿罗纳克斯教授的想法,也是作者儒勒.凡尔纳以及万千读者的共同心声。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一朵文学史上的奇葩,不管你是喜欢海底世界还是喜欢奈莫艇长、阿罗纳克斯教授,内德.兰德、贡塞伊等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都可以乘起我们的“鹦鹉螺号”一起去乘风破浪!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5《海底两万里》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说。每当有空余时间时,我都禁不住拿起书,津津有味地品味着书中海底世界的奥妙。
这本书的主要故事是在1866年,海上经常出现有怪物袭击船只的事情。于是,生物学家阿龙纳猜想这可能是一只大的独角鲸,他便带着自己仆人和一名捕鱼手去追捕海上“独角鲸”。不过在追捕过程中出了意外,阿龙纳教 授和他的助手、捕鱼手被冲进了大海,进入了那个“独角鲸”。通过那里的主人了解到这是一艘潜水艇,外面全部是钢板,所以捕鱼手的鱼叉才会变弯。船长自称尼 摩,这艘潜水艇名叫鹦鹉螺号,原来一系列的船受袭击的事故都是鹦鹉螺号造成的。而尼摩船长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复仇。船长尼摩便带着他们周游海底世 界,途中遇到许多有趣、奇怪、惊险的事情,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了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足足有两万里。
这本书的科学性是最令人喜欢的。凡尔纳将科学知识融入到作品中,让人喜欢读,读的进去。书中涉及了许多生物知识和部分物理知识,例如说:动物的分类、鱼类之间的天敌……故事情节非常精彩,不仅使我们开了眼界,还让我们对不熟悉的海底世界有所了解,而且也让我爱上了科学,真是受益匪浅啊!
最让我感动的一幕出现在海底。那天,尼摩船长带阿龙纳教 授潜入印度海底去采珍珠,正当他们高高兴兴回来的时候,发现有个印度人也在一旁采珠。突然间,一只目光贪婪、张牙舞爪的巨鲨出现在印度人的上方,猛地向他 直扑过去,他往旁边一闪,鲨鱼的尾巴向他一扫,他摔到了地上。正当鲨鱼想吃掉他时,尼摩船长主动出击,展开了一场人鲨大战。他拿起一把鱼叉,向鲨鱼进行攻 击。却一直没有刺中要害部位,而鲨鱼张开它那如同大剪刀一样的大口,将船长掀倒在地上。这令我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尼摩船长说过,他已经跟大陆断绝关系,但 在关键时刻,却为一位普通的印度采珠人和鲨鱼搏斗。我有些怀疑尼摩船长是个不诚实的人。但他后来对阿龙纳教授说:“那片土地就是我的家园。”这时候,尼摩船长的身世之谜已经水落石出了,从他的那句话可以看出他是印度人,所以,教授和助手上船时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从这件事表现了尼摩船长对自己家乡有很深的感情。
关键词:《十日谈》;爱情观;根本特征;人的天性;一体
中图分类号:13546.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3-0089-04
“爱情”被作家们称颂为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文学作品中都少不了爱情的内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文学巨著《十日谈》,更是以爱情的描写和歌咏著称于世。有人作过这样的统计,在《十日谈》的100个故事中,讲述爱情的故事占73个。那么《十日谈》的爱情观与一般文学作品的爱情观相比较,有何根本特征呢? 《十日谈》爱情观的根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把爱情升华为人的天性,一是把爱情与融为一体。
一、爱情是人的天性
爱情是什么?诗人墨客对它作出过各种想象、各种言说、各种规定。薄伽丘却对此作出了一种特殊的回答,认为爱情是人的天性。为什么爱情是人的天性?薄伽丘没有采取论说的方式来回答,而是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来回答,“因为这些虚构故事的美能吸引哲学证明辞令说服所不能吸引的听众。”
薄伽丘在《十日谈》第四天序言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佛罗伦萨,有一个叫腓力・巴杜奇的男子,他一心侍奉上帝,发誓抛弃红尘,带着他两岁的儿子到深山生活,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儿子除见到父亲外,未与任何人接触过。可是儿子长到十八岁那年,第一次进城来,看到一群漂亮的女人,便问:“这些是什么东西?”腓力不许儿子看这些女人,急忙说:“它们都是祸水”,“叫做绿鹅”。可是儿子觉得,从来没见过这样美丽、这样可爱的东西,非要带一“只”回去不可。“那老头儿这时候才明白,原来自然的力量比他的教诫要强得多了,他深悔自己不该把儿子带到佛罗伦萨来”。借这个故事,薄伽丘发表了这样的议论:“凡是有理性的人都会说:我爱你们,就跟别的男人爱你们一样,是出之于天性。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谁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
薄伽丘在这个故事中所说的“人类的天性”也就是“人性”。他不仅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爱情观,而且提出了一种特殊的人性论。著名历史学家布克哈特指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由于它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人性最深奥的本质及其一切典型的表现不仅由于准确的观察已为我们所知,而且被不朽的诗歌和艺术作品所表现”。《十日谈》就是其中不朽的文艺作品之一。
薄伽丘虽然不是采取哲学论证来说明“人性”,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揭示“人性”,但他使用的概念并非是随意的。如果把《十日谈》中的一个个故事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些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并有它一以贯之的新颖的思路。
薄伽丘在《十日谈》第四天序言的故事中,之所以把爱情这一人性称为“人类的天性”,在他看来,是因为爱情是源于自然、与生俱来的合乎规律的根本特性。他认为,人类的根本特性主要包括爱情和理性,其基础是生命。在生命活动的基础上,爱情和理性并行不悖。薄伽丘借以上故事说明: “凡是有理性的人都会说:我爱你们。”也就是说,凡是有理性的人都懂得爱情,这是人的自然生命活动所固有的,是合乎规律的。
在第四天“菲亚美达的故事”中,薄伽丘借绮思梦达之口说: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同样的效用、同样的德性。”这已表明,人是自然物质构成的自然存在物,人与动物之不同在于人有灵魂即理性,人是理性与肉体相统一的自然存在体,人身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合乎自然规律的。薄伽丘在《十日谈》序言中说:“万能的天主根据万古不易的法则规定尘世万物均有终期。”故“哲学家断言,不论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一切事物都有必然规律。”既然上只能“根据万古不易的法则”决断凡间事物,“一切事物都有必然规律”,人就更应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行事,所以,“我们不妨假设神明不干预人间事物”,用规律来解释和理解一切吧。
薄伽丘认为,爱情是青春的规律。《十日谈》第二天“爱米莉亚的故事”中有这样的情节:仆人贾诺笃与主人居那度的女儿史宾娜产生了爱情,并暗中私通,被主人发现,而贾诺笃“凭着他那光明磊落的胸怀,侃侃而谈道:大人,我绝不是为了看中你的权势,贪图你的钱财,或是为了别种动机,用阴险的手段来陷害你或是欺骗你。我本来爱你的女儿,现在还是爱她,将来永远爱她,因为她真值得我爱慕。要是在世俗的眼光里,我做了对她不起的事儿,那么我的罪过是跟‘青春’手挽着手联结在一起的;你要消灭这种罪恶,那首先就得消灭人类的青春。”爱情永伴青春,美好的爱情不是罪过,而是青春的规律。
薄伽丘指责“世上有些人坐井观天,自以为是,不但拒绝接受别人的意见,甚至连自然规律都要加以反对……他们这样做,一点用处也没有,只有叫自己碰得头破血流而已。在所有的自然力量中,爱情的力量最不受约束和阻拦;因为它只会自行毁灭,决不会被别人的意图所扭转、打消的。”爱情既然是“自然力量”、“自然规律”,人们就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规律;若与“自然规律”作对,只会“碰得头破血流”。
薄伽丘以爱情为人性的一个重要立论依据是人的自然生命。《十日谈》的第一天开始,十个男女青年虽然住在赏心悦目的园林之中,但是,他们却难以忘却离开佛罗伦萨时那幅阴暗的画面:丧钟长鸣、尸体纵横、十室九空、人心惶惶、死神不断夺走人的生命,仿佛世界末日已经到来。在这个时候,似乎谁也顾不了谁,“女人本是最富于同情心的,可是现在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竞不惜违背了她们的本性”。当他们在潘比妮亚的领导下,各自随意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大家仍然把话题指向了人的自然生命。他们认为,保存和维护自己生命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本能,“尽力维护自己的生命原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利”;“认为维系我们的生命与肉体链条”是人的本性。而爱情是生命的来源,没有爱情就没有男女的结合,就没有生命的诞生;没有爱情,也就没有生命的延续,人的生命链条就会中断。爱情与生命是紧密相联的,维护爱情与维护生命一样是人的本能和本性。爱情是人的自然本能,也是人的自然本性。
薄伽丘在以上故事中所揭示的人性理论具有普遍的意义,这与我国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告不害所提出的人性理论是相一致的。《孟子・告子上》引用了告子的人性主张:“性,犹杞柳也”;“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告子认为,人的本性犹如在自然界中生
长的“杞柳”,人的自然生命就是人的本性,饮食以维持自然生命,男女之事以延续自然生命,故“食色”就是“人性”。
因为爱情是与生命直接联系的,所以爱情的力量超过理性的力量和道德的力量,是无可阻挡的。薄伽丘在第十天“菲洛梅娜的故事”中,借当事人蒂托之口说:“爱情的力量大于一切。它非但能摧毁友谊,而且能打破神圣的伦理原则。”在第五天“潘比妮亚的故事”中写道:“今天以及前几天所讲的一些故事,都叫我们看出爱情的力量有多么伟大;人们一旦坠入了情网,你便是叫他移山倒海,赴汤蹈火,他也在所不惜。”薄伽丘还通过种种故事,让人们从“故事里可以看出,爱情的力量有多么神圣,多么伟大,可以给人带来多么大的好处。”
薄伽丘对人间,歌颂爱情;对天上,推崇爱神。他在第五天关于“西蒙”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天本来在西蒙宽广的胸怀中赋予了颖慧的资质,却遭到命运之神的妒忌,把他这些资质紧捆牢缚在他心田里最狭窄的一角,幸亏爱神比命运之神更其神通广大,来解除了他的捆绑,又执行了对西蒙点化的职司,使他天赋的颖慧资质从昏蒙迟钝的状态中苏醒过来,摆脱了黑暗,重见天日。可见得凡是爱神所主宰的生灵,不管怎样愚顽鲁钝,他都能用他的万丈光芒照引着你走到绝顶聪明的境界。”这里所说的“爱神”是人的爱情的别称,是人性的升华;“命运之神”是神意的体现,即“神性”的别称。“爱神比命运之神更其神通广大”,爱神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这是在提高人性,贬斥神性,认为人性高于神性,从而把人和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置于首要的地位。
二、爱情与一体
《十日谈》爱情观的第二个根本特点是,把爱情与融为一体。在什日谈》的爱情故事中,始终贯彻着这样一个重要观点:欲是爱的根源,爱是欲的产物,爱与欲是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这一观点的立论依据仍然是他的自然本性论。
薄伽丘在《十日谈》第四天“菲亚美达的故事”中,年青寡妇绮思梦达向他的父亲陈述了这样一段话:“我是你生养的,是个血肉之躯”,“我按捺不住这片青春烈火;我年青,又是个女人,我情不自禁,私下爱上了一个男人”, “怎怪得我春情荡漾呢?”在薄伽丘看来,人都是自然物质构成的血肉之躯,必有七情六欲和各种需要,这是人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如前所述,这种自然的“力量大于一切”、“不可阻挡”。他还借故事中的当事人之口说: “爱情的力量不是你我所管束得了的”,并指责“有些人还道自己的力量比人类的七情六欲还要大”。
他又借第九天“爱莉莎的故事”说明,谁想阻挡人的“七情六欲”只会让自己出丑。故事是这样的:女修道院院长抓着一个犯了的修女,正要把她严办,不想被修女指破她头上戴的是一条裤子,不是头巾。女修道院长知道自己已经出丑,而且是众目睽睽,再也无法掩饰,只好用温和的口气说: “不过硬要一个人抑制的冲动,却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所以只要大家注意保守秘密,不妨各自去寻欢作乐吧。”这个故事向人们说明,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会有欲,都会有爱,“的冲动”必然引起“爱”的行为。
正因为上述原因,薄伽丘对教士修女表示同情。他认为,教士、修女也是人,他们同样有“”,也同样有“爱”,可是教义、教规剥夺了他们“欲与爱”的权利。在第三天的第一个故事中,他一开始就这样写道:“亲爱的女郎们,不少愚蠢的男男女女以为,一个年轻的姑娘只要披上白头巾,穿上黑长袍,就不是女人,没有女性的要求,仿佛一旦做了修女就石头似的没有七情六欲了。如果他们听到一些与他们的想法相反的事,就火冒三丈,似乎人家犯了什么伤天害理、穷凶极恶的大罪。”这一故事就是要让人们懂得,爱情这一人的天性是不可改变的。在第七天第三个故事中,里纳尔多教士对他钟情的一位夫人有一段真情的表白: “夫人,假如我脱掉这身法袍――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我就不是教士,而和任何男人一样了”。薄伽丘在第三天“菲罗美达的故事”末,用了这样一句话作为故事的总结: “我但愿慈悲的天主,容许我、和普天下有情的天主徒,及早进入那幸福的乐土吧!”
薄伽丘最痛恨的是教会的虚伪、违背人的天性,自己却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他们用“打进地狱,永劫不复”去威胁别人;“他们谴责人们心中的念,就是为了把这班罪徒从女人身边吓跑,那娘儿们就好归他们自己受用”。他指责罗马教会的教皇、红衣主教、大主教和其他主教,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贪色’的罪恶”,“罗马不是一个神圣的京城,而是一个容纳一切罪恶的大溶炉。”
纵观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进程,它以人的发现确立起人文主义的发展方向。“人文主义”(Humanism)一词,中文可译为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从词源来看, “Humanism'’起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这反映出人性论是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人文主义是人性论的理论延伸,这正如前面引述的布克哈特的话:意大利文艺复兴“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富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这时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们,都以他们所探讨的人性来规定人,塑造人。
但丁这位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恩格斯以他作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新纪元的开端”的“标志”,认为“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神曲》可以认作是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奠定之作。但丁指出,《神曲》的“主题是人,人们在运用其自由选择的意志时,由于他们的善行或恶行,将得到善报或恶报。”又说: 《神曲》的“主角是人,这一点贯穿全书”。[11162但丁认为, “人类的特性就是理解的能力”;所谓“理解的能力”,就是人运用“理性”进行“自由选择”的能力;人总是“先有思想的理解力,然后由思想发而为行动,由行动达到其目的。”在但丁看来,理性是人的根本特性。
但丁由于坚持理性主义人性观,也必然坚持理性主义爱情观。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先举起爱情这面旗帜的人。他认为“爱”是移山倒海的力量,是“全宇宙的结”; “我看见宇宙纷散的纸张,都被爱合订为一册”;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他的爱情观也是理性主义的。他认为,爱情是发端于理性,又受制于理性。人虽然有的需要,但人有理性,有“选择爱的善恶之标准”的能力, “贝亚德称这种能力为自南意志”。因此, “即使一切的爱是生于必然的需要”,人也不会脱离理性的支配;那些“屈服于而忘记了理性”的“荒之人”,必受到地狱的“刑罚”。以上可见,但丁以理性为人性,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创了一种理性主义爱情观。
但丁是薄伽丘十分敬重的前辈,他深入研究过但丁的代表作《神曲》,并在佛罗伦萨大学开设《冲曲》讲座,还写了一部《但丁传》。但他却突破和超过了
但丁的学术思想和创作原则,由理性主义转向非理性主义,以非理性主义的人性论和爱情观作为他《十日谈》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原则。
[关键词]意境;表意空间;创构
“意境”是为中国古代诗学所特有、用来表示诗本身表意空间的一个用语。在后来的使用中,并不局限于诗,在绘画的品评中也被经常使用。被视为我国古代文艺作品评鉴的最高境界和最高准则。
从中国古代诗学的发展来看,“意境说”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无论就其历史形成,还是就其本身的丰富内涵来看,意境的含义都不是简单地指对外在物象的单纯描摹或单层面的自然再现,而是一个“意义层深”,即“表意空间的创构和拓展”。
关于这种创构和拓展,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诗论中曾有过一个相当精彩的概括:“有形发未形,无形君有形”。在这个概括中,包含着三个层次:有形、未形、无形。在此之前,关于中国艺术意境的构成从未有过这样凝炼集中的概括。因此,把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解为三个层面是比较合理的。这三个层次也即中国诗论中经常提到的境、境中之意和境外之意。王国维是中国古代意境论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意境说,实际上也是包含了这样三个层面。可见,“意境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特别注重作品表意空间的创造性建构。
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认为,人和宇宙是融为一体的,人是融于大自然之中的,大自然也融于人的心间。人总是追求现实空间的无限扩大,因此,总是希望能够有尽可能丰富的体验,尽可能广阔的时空。而意境则是这个空间的极致。
一、意境:电影表意空间的创构和拓展
电影是一种影像――声音的综合性媒介手段。其综合性具有极其复杂的构成。这一特性,使得电影成为了诗、画、音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并且能够恰到好处地吸收其他各种艺术的元素和精神。
然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而言,这种综合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巨大创新和发展的空间,然而另一方面,它过于复杂的构成、过于丰富的元素和过于微妙的关系,也使得大多数创作者和欣赏者都在面对电影形式、结构、手段、内容等等“有形”或者“未形”的对象中,而忽视了对于 “无形”这样更深更广的表意空间的创构和探索。
因此,对电影意境的把握,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情景交融,即景非单纯的景,情非直露的情。正如王夫之所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第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所谓“超以象外”:“象外有象,景外有景”;第三,真切自然,巧夺天工。
更值得注意的是,“意境”说并不是仅仅针对创作者而言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叶嘉莹女士在考证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一说之后,指出:“境界之产生,全赖吾人感受之作用;境界之存在,全在吾人感受之所及。”这个感受,既包括了艺术作品创作者的感受,也包括了作品欣赏者的感受,更包括了创作者与欣赏者思想的碰撞所激发出的奇妙共鸣。
因此,从电影作品创作与欣赏的全过程来说,意境的建构实际上有两个维度。其一,从创作者和表现对象的关系来说,强调的是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和作用,不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不论是表现人物还是表现景物,都是如此。其二,观众与电影作品的关系来说,强调的是观众通过作品产生某种联想,而且想象的内容越丰富,越广阔,越深刻,其审美价值就越高。与此同时,观众的情感和思想就会得到陶冶,得到升华,即观众的审美趣味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电影意境的创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首先,实际上,意境本身就是一个从古到今始终众说纷纭的话题。其次,中国文化从《易经》开始,就一直强调一种整体观和全息观,而意境更是这种观念的集中体现,从任何角度孤立地来谈意境,或者说把意境拆分成各种因素,都是同意境的基本精神相冲突的。
因此,一部电影作品,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意义层构,大到整个风格的和谐,小到某个细节的表达,都可以是意境的体现。要看一部作品是否有意境美,一方面是要看它是否具有整体和谐的风格,另一方面是要看它是否具有完美的元素。更要看元素之间的配合是否和谐,是否有助于整部作品特征的体现。
二、典范:从经典影片看电影意境的创构
电影的意境追求,是电影创作者的一种重要的审美追求,具体体现在电影时空、画面、声音、叙事、风格等方方面面,可以看作是衡量一部影片特别是中国影片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美学标准之一。
1.电影时空与意境的创构。
电影的巨大魅力之一,就是可以为人们提供超越现实的时空以外的别样空间。也就是说,运用电影所特有的蒙太奇、跳切等等表现手段,创造出瑰丽、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构筑电影意境的首要因素之一,就是如何打破现存的电影空间,构建出更加广袤而自由的时空。
历来追求意境的中国诗歌、戏曲和绘画,在时间和空间方面,有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这种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已经成为我们宇宙观的特色了。”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能够把这种时空意识通过电影最成功表现出来的,却还是被誉为日本电影天皇的黑泽明。这种对境界的营造在他晚年的作品《梦》中发挥到了极致。面对生态失衡、生存危机、灾难频繁等等现代人命运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一个深谙东方文化精髓的老人,黑泽明很自然地选择了寓言的方式,从自己的记忆和幻想中选择了“八个梦”,把它们连缀在一起,既各自独立,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运用丰富的电影手段表现了他的主题动机――人类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理应是归顺自然,只有保存自然,保存艺术和美,才能保存人类自身。
作为一个电影艺术家,黑泽明倾向于采取一种冷静的态度,客观地表达自己潜意识的主观愿望和情绪。因此,他选择了“梦”这样一个可以衍生出无限想象空间的载体,以做梦者的视点展示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心理的各个阶段,从而拥有了更多的表现张力和自由,并且轻而易举地产生让人信服和震撼的力量。在《梦》里,传说与生活、幻觉与现实的界限被巧妙地打破,它不再是对某个故事的阐释,而成为了引人深思的严肃话题。没有人会对事情的本源发出怀疑,因为此时的传说和幻像都已经变成了某种人类生存状态的比喻,并且将观众引入到一种奇特的想象和氛围之中。黑泽明彻底摒弃了惯常的讲故事的方式,而是仿佛一位先知,像巫师吟唱通灵的歌谣般向我们描述出他心中的预言,令人深深地感到震撼与恐惧,并且沉浸在这种情绪中久久不能自拔,深思再三。
2.电影画面与意境的创构。
众所周知,电影是主要用镜头来讲故事的艺术。然而,作为诗和画的结合,“情”与“景”真正交融的艺术,电影更具备利用动态的画面营造意境的优势。正如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所说:“电影画面含有某种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的延伸”,“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
从传统美学“意境”说的角度,来审视电影画面,是一件很有意味的事情。因为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对某部电影留下的深刻印象,其实并不在故事本身,也不是故事的立意有多高,反而往往就在某个画面,或者某个画面所构筑出的意境之中。
台湾导演李安在这一点上颇有造诣。在他的影片《卧虎藏龙》中,就成功地运用画面营构出了一种含蓄的意境。这一点从影片对李慕白弥留的那场戏的处理便可见一斑。
李慕白中了玉面狐狸的毒箭后躺在俞秀莲的怀中,先是两人的近景和全景,脸上打上一束光,随着李慕白向死亡的步步进逼,镜头越拉越远,两人的光影越来越小,逐渐融入到茫茫的夜空之中。这些以冷色调为主的,略显压抑的镜头较好的处理了这对相互倾慕已久,却又为传统伦理束缚而不愿表达的恋人的生离死别,同时也成为“英雄”李慕白壮观谢幕的仪式。
另外,影片中的武打场面不追求单个动作的形式感,而是力图造成一种节奏感,营造一种整体氛围。不能不提及的是“竹林比武”,这是玉蛟龙对李慕白产生感情的重要契机,一个目空一切的骄傲女子被男子的才华所征服,感情发生转变的微妙过程。竹林迷蒙的绿色之中两人的白衫若隐若现,有一种淡淡的暧昧;在竹林之颠两人轻盈的跳跃、翻腾、追逐更显示出了某种微妙的节奏,像恋爱中的双方在互相来回纠缠,若有若无,却又触动心弦;在这个打斗中不断插入玉蛟龙面部的特写,由一开始的凌厉、凶狠,慢慢地显示出柔和、迷惘,尤其是突然一失足往下坠时脸上的一丝惊恐,被李慕白拉起后掩饰不住地出神,彻底暴露了小女子内心的微妙变化。李安巧妙地将中国功夫的美妙身段、安西竹林的绝美风光和一对男女由相争到相惜的微妙感情变化结合得天衣无缝,极富东方特色的竹林的意象以及长镜头、大全景的使用,使影片产生了一种舒缓的节奏和氛围,一种如饮醇酒般的东方美学韵味油然而生。
3.电影声音与意境的创构。
传统的电影理论研究,往往对影像比较重视,而对声音比较轻视。人们忽视声音的原因在于,声音往往是抽象的、辅的,当观众的注意力被画面和情节所吸引时,往往会忽略声音的存在。然而,一部优秀的作品,在触动人心时,往往是充分调动了一切手段的。由于声音直接通过听觉作用于观众的意识层面,因此,就更容易产生出属于观众自己的、更为广阔和深远的意象。
从意境的角度看电影音乐,不得不提及香港的鬼才导演徐克。尤其在影片《青蛇》中,深得中国文化精髓的才子黄和灵气飞扬的作曲大师雷颂德通力合作,在此片中融入印度音乐和电子音乐的元素,营造了一种空灵、幻灭和非人间的氛围,和徐克所强调并表现的那个“用法术变出来的,不真实的世界”尤为吻合。
影片的主题曲《流光飞舞》,以一段清丽的古筝开场,立马给人光彩流动的感觉。彼时白蛇与许仙的爱情,青白二蛇的友情都恰到浓时,正如江南草长莺飞、春光明媚。一派柔媚空灵、心旷神怡的景象。
然而,“情”之一物,原本就是天堂与地狱的混合,可以美艳如盛放花朵,又可残酷血腥如杀戮。因而整部影片的音乐风格也呈现出了两种基调:一个是以古筝、箫、笛等中国传统乐器构成的,属于描述“人”的层面,代表爱的美丽与忧伤的情怀。“思情”、“初遇”、“流水浮灯”、“柳腰细裙儿荡”、“识情”、“寻夫”,清新缠绵的旋律伴随着一幅幅仿佛水墨彩绘渲染而成的画面流淌而出,清纯美丽的气韵神境充满了不染红尘的真诚之情。
然而,既然误堕俗世,情字背后就必然是甩不开的祸患。于是,从“人间魔域”开始了另一个基调。唢呐、鼓、法螺,敲击乐中混杂的民乐器极有气势,甚至还有寺庙的钟声和僧人的佛号声,构筑出了一派妖气冲天群魔乱舞的诡异景象。尤其是“斗法”一段,在唢呐和锣鼓急促而乐声中,许仙引路降白蛇,合钵收妖镇雷峰。其实白素贞无惧于死,又何惧于镇?只是看着心爱的人后退的身影,看着缓缓落下的钵盂,该是怎样无法言喻的绝望和悲戚。越来越强烈的鼓点和越来越尖锐的乐声变得尤其猛烈,直叫人不堪忍受。然而,鸩一样的孽情,从相遇的那一刻起,便已毫不犹豫地饮下了,再念西湖初遇时,碎裂世间痴情缠绵!万念俱灰之时,响起的竟又是开头时“流光飞舞”的曲调,彼时曼妙的撩人情怀,到得此时徒留爱恋嗔恨万千。最后的一阕“人生如此”,更将电影主题点了个通通透透,也更加引人深思 ――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缘生缘死,谁知谁知……”所谓情爱,多么回肠荡气,多么惊天动地,过尽千帆,却终究不过沧海桑田,就如同影片的始与终都作为象征的那一滴清泪,虽铭心刻骨,却也只能随流光飞逸。
4.电影叙事与意境创构。
“情节”与“意境”说来仿佛是一对矛盾的命题。因为情节在电影中,多半表现为人物一连串起伏跌宕的外部动作,,尤其在情节片里,观众差不多完全被银幕上人物的外部动作所吸引,这种快速的推进,几乎很少留给观众较多的感受、体会、思考的时空余地;而“意境” 则相反,银幕上给我们看到的东西,基本上是相对静止的画面,为其表面上的“静止”,观众才可能感受“静止”后面的波澜,思想的悠远;才可能细细体会它的无穷韵味。因此,如何经过巧妙的艺术处理使“情节”与“意境”融为一体,从而产生自由和谐的整体美,就成了相当关键的问题。
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影片《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并且通过细腻感人的影象深深地印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永远不变。
其中少年藤井树站在轻纱浮动的窗边看书的一幕,堪称整部影片意境之经典。仿佛有水一样的绿光在空气中浮动的晴朗日子,少女在不经意中抬头张望,微风轻轻拂动着薄如蝉翼的白色窗帘,少年优雅的身影在随风飘扬的轻纱中若隐若现,鹅黄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淡淡地洒在少年的脸上,微风轻轻地撩拨着他额前的头发……少男少女暗生情愫的微妙过程,通过这样一些唯美细腻的镜头语言被表现得丝丝入扣,在清新纯净的色彩书写的青春记忆中,一种恬淡、含蓄而略带感伤的东方韵味扑面而来。
而在影片最后,当女藤井树看到男藤井树当年在借书卡背面所画的她少女时代的素描像时,于刹那间明白了一切。年少时的羞涩终于在明媚的阳光下一览无余,只是事隔多年,恍若隔世,此物虽在,故人已去,如同少年当年还给少女的那本书一样――《追忆逝水年华》。在学妹们灿烂笑脸的映衬下,淡淡的钢琴声在唧唧喳喳的少女们柔嫩的嗓音中慢慢流淌出来,鹅黄的阳光从屋外大树上倾泻而下,如多年前一样纯净美丽,女藤井树微笑着,流下了百感交集的泪水。缺憾是一种让人心痛的美丽,“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原本有些过于戏剧化的情节在这样的意境之中,显得自然而美好,《情书》也因此成为了许多人青春记忆中永恒的经典。
5.电影风格与作品整体意境的塑造。
风格是对作品整体特征的表达,是一种感受性事实。也就是说,当电影的时空、画面、声音和叙事等元素因为某种内在的联系而被高度统一、完美、协调地发挥作用,并且产生了可以被感受到的整体特征的时候,电影的风格也就产生了。这个风格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一部作品的整体意境。
和谐、完整、统一,这是任何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也是更本质的。我们要求整部影片应当是和谐的完整的,而它的每一个镜头则是这部影片完整的局部、元素。这些局部或元素必须是服从影片整体的需要的。因此,有的作品,每个元素看起来好像都平淡不经,一旦组合起来,却产生了奇妙的节奏和韵味,轻而易举地将观众代入到某种意境之中。
比如费穆导演的巅峰之作《小城之春》。据影片编剧李天济讲,费穆是按坡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意境和韵致构思全片视听形象的。词中写道,“花褪残红青杏小,子燕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声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词境中的哀怨感伤,黯淡怅惘,化为《小城之春》的淡墨山水小品,仿佛苦涩的茉莉香片。“色淡而隐然可见内里颜色,味苦正如离乱年代坎坷人生”。
费穆说,“必须是使观众与剧中人的环境同化,如达到这种目的,我以为创造剧中的空气是必要的”。此中“空气”,即为“氛围”。影片中孤寞萧瑟的小城,残破颓败的家园,杂草漫生的蜿蜒小道,让人“触目愁肠断”。而三角恋情中一双男女“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含蓄蕴藉,辅以徐缓节奏,低沉情调,看来凄凄惨惨戚戚,却闪烁着颓靡之美。描摹出特定历史环境中,一幅关照人们生存状态、精神面貌和文化心理结构的灰色画卷。
费穆毕生所追求的,是中国画与中国旧剧那种奇异的美,他曾指出“中国画是意中之画,所谓‘迁想妙得,旨微于言象之外”――画不是写生之画,而印象确是真实。”他所追求的这种意境,其实就是“虚实相生”。因此,有评论者称它为“东方电影”的经典,“体现了我们东方人对感伤经验、感伤文化的态度……迷而不乱,恨而不惘”。影片隐隐透出的雅文化性,整体的压抑和封闭感,精到的人物心理刻画,恰到好处的情绪渲染和环境气氛营造,无不显示出十足的中国古典美学写意风韵。
三、意境美,中国电影的突围之路
具有意境美的中国诗歌在历史上曾达到极高水平,或者说诗歌中的意境始终被视为诗歌的极致。“意境”作为我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是东方艺术精神的核心范畴之一。
电影本身就其本性而言,同样也具有传神写意的魅力。这种淡化了情节、以意境和哲理给人带来情感震撼和思考愉快的电影样式,是完全有可能形成一股独特而有力的艺术潮流的。因此,当中国电影经过了百年的摸索,却仍然被奥斯卡遥远的光环折腾得跌跌撞撞找不着北,当中国电影正在谋求一条自强振兴之路的时候,我们更有必要从我国传统美学“意境” 说的角度,对电影做一个反观,寻找一些启示,进行一些探索。
中国文化为我们的电影提供了如此独特而丰厚的资源,中国的电影真是没有理由不有所作为啊!
[参考文献]
[1] 王夫之.《古诗评选》.[M].卷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2] 王夫之.《唐诗评选》[M].卷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3] 叶嘉莹.《及评论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P153-154.
[4]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P252-253.
[5] 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P4-7.P18-21.
[6] 费穆.略谈“空气”.载《时代电影》1934年11月.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3-0126-08
回溯人类的历史与文化,我们可以发现:在全球化、一体化来临之前,全世界的主要民族,其文化发展的历程都走过了一条大致相同的道路,即由“原始思维”而进入“近代思维”,由“形象思维”而进入“抽象思维”,由“前科学”而进入“科学”,由“野蛮”而进入“文明”,由“巫术”而进入“宗教”,由“宗教”而进入“哲学”。
众所周知,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想。哲学是时代思想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精华。黑格尔(G. W. F. Hegel,1770-1831)指出:一个没有哲学的民族,就像一座神庙里没有神像。①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断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
中华民族是有哲学的民族,中华文化是有理论思维的文化。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在哲学思辨层面、理论思维领域的建树颇为丰硕,而原其大端与指归,则可以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三者为代表。
清人云:“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一)本文据以考察三大思维的资料,除少量经书外,其主体就是子书(含道教、佛教和中医文献)。
一、整体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整体思维方式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外,其内部也呈现出多种因素、多种部件的普遍联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部件发生变化,都会引起整体的变化;任何一个环节或部位受到损害,其整体都会受到伤害,从而影响其正常的运作。西人所说的“关联思维”(correlative thinking)①、“关联宇宙论”(correlative cosmology)〔2〕、“有机宇宙哲学”②或“有机主义宇宙观”③,今人所说的“系统思维”〔3〕,实际上就是“整体思维”。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④,“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嵇康认为这是“自然之分”⑤);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乾・文言》)。“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突出的共同命题”,“《易经》对这一命题的发挥无疑起了历史性的作用”。〔4〕
|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列子・说符》),“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正蒙・乾称下》)。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了宝贵的“民胞物与”思想⑥,为合乎德性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⑦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医学(中医),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观念为立论的理论依据,并且将这一整体思维观念具体化、实践化。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的、互为作用的。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因此人之保健养生等都应合乎天地之道、日月之行。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反对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辩证论治,亦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治病必求于本”。进而言之,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亦即人体-自然-社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生态伦理),代表着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根本特点的整体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国著名哲学家、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在对西方的天人观进行深刻反思之后,对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表示了由衷的敬佩与赞赏。他认为,这种哲学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的最高的生态智慧,是“最丰富和无所不包的哲学”。〔5〕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中国先贤在阐述“天人合一”思想时,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类比法(analogy)。他们所枚举、所阐释的天地、万物与人、我的关系,是基于丰富的联想与独特的比附(“类”),所揭示的往往不是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只可意会而不可实证。虽然在立意与眼光上有其沉潜与高明之处,但与近代科学的精神主旨、研究方法是格格不入的。
二、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和重要方面,古代中国、印度和希腊都曾有过极其丰富、异常发达的朴素的辩证思想。
中国古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万事万物既相互对立而又趋于统一。这都是合乎辩证法的重要思想。其中,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思想堪称中国辩证思维的主流。
古代中国的这一辩证思维,广见于东周以后的历代典籍,如道家和道教的《老子》、儒家的《周易》、兵家的《孙子兵法》、法家的《韩非子》、医家的《黄帝内经》以及佛教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百论》等。贯通诸家诸派的阴阳学说,有集古代中国辩证思想大成之势。〔6〕诚如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称》所说,“凡论必以阴阳〔明〕大义”。〔7〕
老子的辩证思想复杂而有系统。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讲的都是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而存在、相互对立而统一,并且矛盾双方又可互相转化。老子所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则合乎质量互变规律。
魏晋唐宋时期的道教重玄学派(以成玄英、李荣等为代表),吸收佛教三论宗和天台宗的思想阐发老子思想,发展了道教的教理教义,使其更具思辨性和理论性。李荣著有《道德真经注》等,但其书业已亡佚。蒙文通(1894-1968)耙梳钩稽,多有所得,详见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蒙文通文集》第六卷),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另外,蒙文通又命笔撰文,先后写成《辑校〈老子李荣注〉叙录》、《校理〈老子成玄英疏〉叙录》等文,详见蒙文通《佛道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蒙文通对重玄学派著述之钩稽、思想之表章,有导夫先路之功。成玄英对《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所作之疏,“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道德经义疏上》)〔8〕,是道教重玄之学的经典言论。
《周易》所讲的“八卦”以及两卦相叠而为六十四卦的学说,就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矛盾对立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周易》经文所说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易・泰》九三爻辞),所强调的即是“平”与“陂”“往”与“复”的对立统一。对于《周易》的辩证思维,郭沫若(1892-1978)给予了高度评价,“《易》的出发点原是一种辩证观”〔9〕,“从《易》的纯粹的思想上来说,它之强调着变化而透辟地采取着辩证的思维方式,在中国的思想史上的确是一大进步”。〔10〕见诸《系辞上》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语,既是《易传》辩证思维的核心命题,更是彪炳青史的千古绝唱。朱伯(1923-2007)极度褒扬“一阴一阳之谓道”命题,它“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两点论的代表”,“是对先秦以来辩证思维发展的总结”。〔11〕
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之道”,亦是典型的辩证思维。《礼记・中庸》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又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执两用中”)。所谓“时中”,即“随时以处中也”;所^“用中”,即“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12〕总之,所谓“中”,其确切含义即孔子所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更详细的论述,请参看吕绍纲《论孔子“中”的哲学》,《庚辰存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40-53页。“中庸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对立统一起来”,“这也是辩证法的实质”。〔13〕
先秦以后的儒家(尤其是宋明理学家),对辩证思想多有继承与发扬,如张载(1020-1077)的“一物两体”《正蒙・参两》:“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在《横渠易说》一书中,张载又集中表述了“一物两体”思想。另外,张载在描述事物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时,提出“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的著名论断(《正蒙・太和》)。这就是说,“气”是统一的物质实体,“一”是矛盾的统一性,“两”是矛盾的对立性,“参”是矛盾的既对立又统一,“反其为”是矛盾的一方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就渊源而言,张载的“一物两体”思想,来源于《易传・系辞上》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程颢(1032-1085)的“物极必返(反)”朱熹《近思录・道体》引程颐曰:“如《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元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朱熹(1130-1200)的“理一分殊”(或“一本万殊”)朱熹论说“理一分殊”的文字比较多,如《朱子语类》卷十八、二十七、九十四等。等。王夫之(1619-1692)继承和发展了张载“一物两体”的辩证思想,认识到事物都有矛盾对立而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一之体立,故两之用行”,“非有一,则无两”(《张子正蒙注・太和篇》);并且,凡是相对相待的东西都不是绝然的对立,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天下有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之物乎?求之于天地,无有此也;求之于万物,无有此也。……金炀则液,水冻则坚,一刚柔之无畛也”(《周易外传・说卦传》)。
《孙子兵法・势》所说“奇正”“日月”“四时”“五声”“五色”“五味”等,都无一例外地揭示了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闪烁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科学理论的基础”。〔14〕其中,“奇正”具有普遍意义,“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其后,《李卫公问对》又补充了“奇正相互转化”的内容,阐述了“奇正”和“虚实”的辩证关系,“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以奇。苟将不知奇正,则虽知敌虚实,安能致之哉”(《李卫公问对》卷中)。
战国末年,韩非用“矛盾”故事就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描述和概括(详见《韩非子・难一》、《难势》),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以反映事物自身的矛盾和人类思维中的矛盾。当然,韩非的矛盾学说,也有过分强调对立,把斗争绝对化的倾向,这也是不能忽视的。
阴阳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内经》虽然确立了中医的阴阳学说,但没有给阴阳下定义。明朝末年,张景岳(1563-1640)为阴阳下定义,“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张景岳为阴阳所下定义的“一分为二”四字,“抓住了阴阳的要领”,“可谓高度抽象、概括,揭示了阴阳最一般的规定性”〔15〕,“清楚地阐明了朴素的辩证观点”。〔16〕
中国佛教亦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思想。比如说,三论宗对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的阐发、宗密对“遮诠”与“表诠”的思辨,便深具辩证色彩。三论宗依龙树(Nāgārjuna)《中论》卷首“八不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意,以显发中道实相。《中论・观四谛品》所说“三是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便是通过对空、假二谛的审视而归诸中道。三论宗所说“中道”(madhyamāpratipad),意在揭示缘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但不是除去缘起的事物而后说空。诚如《十二门论・观因缘门》所说:“众缘所生法,即是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圭峰宗密(780-841)对“二诠”(“遮诠”与“表诠”)妙义与奥旨的畅论与思辨(详见《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等),可谓深得“辩证思维”之个中三昧。吕(1896-1989)指出,宗密“把当时佛学最高思想统一于自身”,“代表了中国佛家最高峰的思想”,“也代表了当时正统佛教的最高学说”。〔17〕
克罗齐说:“在直觉中,我们不把自己认成经验的主体,拿来和外面的实在界相对立,我们只把我们的印象化为对象。”(〔意〕克罗齐著,朱光潜等译:《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页。)古代中国的阴阳学说,用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来说明天地万物的产生和变化。阴阳学说认为,天文气象、时令变化是由阴阳二气交感引起的,世界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一切世事的变化都与阴阳二气这两个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分不开。在中国先哲看来,阴阳虽然相互对立、关系紧张,但绝非水火不容、你死我活,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①;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先哲还认为本来相互对立、关系紧张的阴阳亦可互济互补,从而通过动态运动以至达“和合”的和谐状态②,这“证明了中国人倾向于在一切事物中寻求一种根本的调和与统一而不是斗争与混乱”。〔18〕质言之,“阴阳”一开始就是一组对立概念(相待而有),“二分对比”的思想是阴阳观念的本义。若就中西之比较而言,西方是倾向于排他的“二元对立论”,中国是倾向于互补的“二分对比论”。〔19〕
中国的辩证思维以追求和谐、协调、统一为目的,讲求“不偏不倚”的中庸哲学,崇尚矛盾的调和统一,不太注重矛盾对立面之间的差异、排斥、斗争,尤其不提倡矛盾对立面之间的水火不容、你死我活。这种思维的优点是有利于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类的和平发展;弊端是片面追求和夸大矛盾的同一性,忽视斗争性,容易导致思想的封闭保守,阻碍新事物。
三、直觉思维
所谓“直觉”(直观感觉,intuition),即未经逻辑推理而得的认知,是将“自己置于对象之内”,交融于对象之中的体悟③,“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朱子语类》卷九十八)。具体说来,“直觉是一种经验,复是一种方法”,“为方便计,可以简略地认直觉为用理智的同情以体察事物,用理智的爱以玩味事物的方法”。〔20〕
所谓“直觉思维”,是相对于“逻辑思维”而言的。“直X主义”(intuitionism)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思潮与流派之一,其主要代表是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和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86-1952)。直觉主义者推崇“直觉”而贬低“理智”,肯定“直觉”是比抽象的“理智”更根本、更重要、更可靠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认为“理智”必须依赖“直觉”才有意义(克罗齐),故哲学应以“直觉”为基础(柏格森)。这种思维的特点在于,它不需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不需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也不需经验的积累,而是凭借主体的神秘的自觉、灵感、体验、感悟,在瞬间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人类认识的两者基本形式,二者其实并非水火不容。就本文论题而言,“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特色之一。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1907-1981)看来,“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在于直觉的领域”,“这是一种敏感或机灵”。〔21〕
中国作为逻辑学的三大发祥地之一(另外两大古典逻辑是古希腊的形式逻辑和古印度的因明逻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逻辑思想、逻辑理论,它们表现在惠施、公孙龙、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等人的著述中。但由于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逻辑在中国古代并未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并未成为人们思维方式的主流。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特别重视的是经验,而分析性的逻辑则被排斥在主流之外,逻辑思维在中国始终不发达。相反,直觉思维则有长足的发展和广阔的市场。在中国古代,道家、佛教以及儒家都特别重视直觉思维。
道家最先提出并且首先运用直觉思维。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界的本原、至上的存在、唯一的终极,但“道”是不可闻见、无以名状的,是不能用名言、概念认识的,只能靠直觉或体验加以感悟或体认,是为“悟道”“体道”。《庄子・知北游》:“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作为先秦道家学派重要代表的庄子,倡导“心斋”和“坐忘”。所谓“心斋”,就是排除一切知识之后,保特心的虚静(“虚者,心斋也”),从而对“道”予以全体把握、整体感悟(《庄子・人间世》)。所谓“坐忘”,就是“隳支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即毁弃四肢百体、屏黜聪明心智,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从而造成一种心理上的浑沌状态(“旷然与变化为体”),以便全体把握、整体感悟大全之“道”(《庄子・大宗师》郭象注)。究其实,这就是一种自发状态下的神秘直觉。
佛教也重视直觉思维。佛教所讲的“般若”(prajn~ā),其实也就是一种直觉思维。佛教的直觉思维,既排斥感性认识,又排斥理性认识,强调通过“般若”的虚静智慧而一览无余地洞察真理的特殊智慧。禅宗吸收了庄子和玄学的方法,并与佛性的本体论相结合,提出了“本性是佛”“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顿悟成佛”理论(相对于北宗的“渐悟”而言)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要做到不迷而悟,必须在思想上恪守“三无”(“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在修行方法上,禅宗提倡“顿悟成佛”,“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以上引文,均出自流通本《六祖法宝坛经》),把直觉思维发展到了极点,从而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禅宗的“顿悟成佛”理论,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宋明理学,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儒家也很重视直觉思维。先秦时期,孔子所说的“默而识之”(《论语・述而》),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知天”以及“良知、良能”(《孟子・尽心上》)《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都具有直觉思维的显著特点。宋明时期,程朱所说的“格物致知”(《大学章句》),陆王所说的“求理于吾心”(《传习录》卷中)等等,更是直觉思维的展示。梁漱溟(1893-1988)指出,“孟子所说的不虑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在今日我们谓之直觉”,“此敏锐的直觉,就是孔子所谓仁”。〔22〕贺麟(1902-1992)进一步指出,“陆王所谓致知或致良知,程朱所谓格物穷理,……是探求他们所谓心学或理学亦即我们所谓哲学或形而上学的直觉法”,“朱子与陆象山的直觉方法,恰好每人代表一面。陆象山的直觉法注重向内反省自己的本心,发现自己的真我。朱子的直觉法则注重向外体认物性,读书穷理”。〔23〕
直觉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有效地突破认识的程式化,为思维的发挥提供灵活的想象空间,对于伦理学、美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甚至对于注重实证的自然科学而言,直觉思维亦有其用武之地。比如,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1934)之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其中就不乏“大胆的直觉”(bold intuition)。1935年11月23日,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在悼念居里夫人的演讲中说,“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德〕爱因斯坦著,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339页。)科学史家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1884-1956)曾经敏锐地指出,“科学知识不只是理性的,其中有相当比重是体力的和直觉的”。〔24〕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11-2009)亦尝明言,“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钱学森:《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一封信》,《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按:钱学森所说的“灵感”,即直觉思维。物理学家汤川秀树(1907-1981)热情展望,“如果我们更加注意直觉或大胆的想像,来作为不可避免的抽象化趋势的一种补充,基础物理学的又一次返老还童就是可以期望的”。〔25〕
直觉思维是思维过程没有中间推理阶段,不进行逻辑论证就直接得出结论,具有直接性、自发性、非逻辑性等特点。虽然说直觉思维具有逻辑思维不能替代的优势与特质,但同时又不得不指出的是,直觉思维重灵感、轻逻辑,重体验、轻思辨,重直觉、轻论证,容易导致思维的模糊和不严密,不利于思维向形式化、定量化发展,容易导致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还有可能妨碍自然科学的发展。
张岱年(1909-2004)曾经指出,朱熹所说的“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事实上就是一种直觉思维,这种直觉思维“只是一种主观的神秘体验”,而“真正进入物中究见其理,只能通过科学实验”;可惜的是,“中国传统中缺乏近代的科学实验方法”。〔26〕蒙培元进一步指出,直觉思维“必须同逻辑思维相结合,以逻辑思维为前提,才能发挥其创造性作用”。但非常遗憾的是,“中国的直觉思维恰恰缺少逻辑思维作为前提条件,因而具有整体的模糊性和神秘性”。〔27〕也就是说,由直觉思维获得的认识,还必须进行逻辑的加工和整理,同时接受实验的检验。如此,方能由知识的毛坯,升华而为科学的成品。
总w而言,中华民族的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尤其深重。许多研究者在解答“李约瑟难题”(Needham Puzzle,即中国虽然在15世纪前的科学发明和发现方面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但欧洲却在16世纪以后诞生了“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在亚洲却最终没有产生出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28〕)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于中国的传统思维。比如说,在中国传统思维中,重视整体思维而忽视分析思维(长于综合而短于分析),注重辩证思维而忽视实证思维(重思辨而轻实验),推崇直觉思维而忽视逻辑思维(重模糊而轻定量),凡此等等。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颇多,在此不便详细胪列。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阅以下评述文字:范岱年《关于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二十一世纪》,1997年第12期;胡化凯《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二十讲》第二十讲《中国未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年,332-348页。诚如何兆武所说,“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撇开机械的分析而径直要求把握道体之大全。这或许就是中国之所以没有能自行步入近代科学殿堂的思想上的原因了”。〔29〕
〔参考文献〕
〔1〕〔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摘录)〔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7.
〔2〕〔美〕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363-368.
〔3〕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的透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谢维扬.至高的哲理:千古奇书《周易》〔M〕.北京:三联书店,1997:165.
〔5〕〔法〕史怀泽. 敬畏生命〔M〕. 〔德〕贝尔,编.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25-127.
〔6〕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7〕余明光,等.黄帝四经今注今译〔M〕.长沙:岳麓书社,1993:201.
〔8〕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M〕//蒙文通文集:第六卷.成都:巴蜀书社,2001:377.
〔9〕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0.
〔10〕郭沫若.青铜时代〔M〕//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93.
〔11〕朱伯.易学哲学史:第一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80-81.
〔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9,20.
〔13〕庞朴.中国文化十一v〔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6.
〔14〕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21.
〔15〕杨学鹏.阴阳――气与变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54,53.
〔16〕任应秋.努力发扬中医学〔M〕//任应秋论医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9.
〔17〕吕.《华严原人论》通讲〔J〕.社会科学战线,1990(3).
〔18〕〔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M〕//科学思想史.北京・上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01.
〔19〕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94-95,507,521-524.
〔20〕〔23〕贺麟.宋儒的思想方法(1936年)〔M〕//近代唯心论简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3,77;69,78.
〔21〕〔25〕〔日〕汤川秀树.创造力与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周林东,译.戈革,校.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52;119.
〔2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梁漱溟全集: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452,453.
〔24〕〔美〕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文明史论集〔M〕.刘BB,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5.
〔26〕张岱年.中国文化的改造与复兴〔M〕//文化与价值.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79.
〔27〕蒙培元.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J〕.哲学研究,19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