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地理特征范文

自然地理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地理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地理特征

第1篇:自然地理特征范文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地方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一、地方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优化的必要性

自然地理学是地方高校多个专业的基础课,由于不同高校这些专业学科发展背景、依赖的重点学科不尽相同,不同专业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的知识需求也不一样,但各地方高校往往忽略这种差异,导致自然地理学教学存在以下问题:①教材问题。不同高校,大多采用了伍光和教授主编的第四版《自然地理学》教材,有些专业开设的与自然地理相关的课程没有相应的教材,也应用这一教材,同一教材不能适应各高校、专业自然地理学基础教育;②教材涉及内容较多,涵盖面较广,教材内容与专业其他学科重复严重[1];③自然地理学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授课往往受任课老师的知识背景影响,很少考虑不同专业的需求;④地方高校主要担负着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专业人才,针对性自然地理学教学开展不够;⑤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学生自然地理学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地方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要针对不同专业及学生的实际,灵活取舍教学内容,重视教学内容优化,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

二、地方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原则

1.遵循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原则地方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优化要结合学生就业,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不同的地方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有自身的特点,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目前,桂林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主要以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规划为发展主线,兼顾地质灾害环境评价、土地估价,同时培育发展土壤地球化学、土地数据库管理等新生方向。培养方案主要涉及地理学和土地管理学两方面的课程。自然地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土地规划、管理与环境评价涉及的自然地理学知识教学的重点内容。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减少,全球气候异常频发,地球水土资源、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日趋严重。当代大学生对高质量生存环境的需求日益强烈,有认知自然地理的特征及发展规律,掌握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人地关系问题探讨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人地关系论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或可能论和协调论或和谐论。协调论或和谐论的产生是地理学者对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长期研究的产物,是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人与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因此,人地和谐的理念和理论教育要作为自然地理学教学过程中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自然地理知识和理论,以满足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和需要。3.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的原则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比较宽泛,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及整理,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自然地理学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人才,其中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人才专业发展中通常涉及以下自然地理学知识的应用:①自然条件分析。自然条件是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与评价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与评价要求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生物、土壤等自然条件要素进行分析和介绍,以便对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和概括进行全面把握。一般本专业报告、设计或论文中通常要求对项目(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和自然地理条件进行介绍。②土地适宜性、地质灾害环境评价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及整治要求结合自然条件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评估,对项目开展的适宜性及可行性进行评价,从而保证项目开展的科学性、可行性,为土地规划及整理等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了避免自然、地质灾害给土地利用带来损失,土地开发和利用通常要考虑地质灾害、环境灾害的影响,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及经济安全。③土地规划、管理、评价分区的主要依据。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总体布局、管制分区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要考虑不同区域土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发挥不同自然条件土地的优势。土地整理的规划、土地复垦的复垦方向、不同区域地质灾害等级划分都离不开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与评价。4.结合地方的自然地理特征实际的原则不同地区自然特征不同,地方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往往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自然地理学教学应该考虑区域差异和特点,需要联系地方实际,教学要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尤其是实验和实习课,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让学生走进自然,认识地方地层、地质构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及生物等自然要素,分析其组成、分布特征,揭示其相互联系和形成机制,提高自然地理学教学效果;同时有利于节约实习、实践地点过远造成的时间和经费浪费。

三、桂林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优化

为了提高自然地理学教学效果,依照以上原则,桂林理工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在选择伍光和教授主编的自然地理学作为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性的讲授和学习自然地理学知识,并注重编写本专业实验及实习教材,对自然地理系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优化:1.理论授课内容调整与优化措施。由于培养方案中没有植物学方面的课程,同时自然地理学教材植物学内容涉及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植物地理学及植物学基础知识”内容;为了促进学生人地和谐的理念,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全球环境问题及全球气候变化”内容,增加一次学生讨论会“如何保护自然地理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让部分学生了解自然地理学相关科研内容和项目,增强学生的科研思维,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开讲座1次,并要求参加自然地理学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简单介绍其科研项目和思路;针对地方岩溶地貌发育的特点,岩溶地貌、水文及植被特征作为重点学习和讲授内容。由于培养方案有基础地质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删减“板块构造学说、岩石矿物”的相关内容;由于土地规划、管理与环境评价主要涉及陆地环境水文、水资源,教学过程中删除了海洋水部分内容;由于培养方案开设有土壤地理学,适当削减土壤形成及分类相关的课程;在各章节中向学生介绍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特征,删减“自然地理区域性及整体性”相关内容;简化“天文地理学”“生态系统”教学内容.2.实践教学内容调整与优化措施。自然地理学实习主要结合当地的岩溶地貌发育的特点,对岩溶地区孤峰、峰丛、溶洞等地貌、岩溶红色石灰土土壤、岩溶灌草丛植被、岩溶地下河进行调查,岩溶地区地下溶洞、地下漏洞形成的崩塌、岩溶地质下陷等地质灾害进行评价。结合校园处在岩溶发育地区的实际,实验课充分利用校园自然地理特征,要求学生对校区自然特征进行调查,进行综合描述;为了巩固植物学相关知识,结合校园园林植物种类丰富的特点,收集雁山校区植物名录,了解植物命名原则及不同种类植物特征;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体、月球;为了促进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探索和求知,开展“显微镜观察植硅体”实验项目,了解植硅体的形成及其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苏英.高师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初探.咸阳师范学院学报[J],2003,18(6):71-74.

第2篇:自然地理特征范文

【关键词】自然地理 3S技术 野外实践 教学改革 柳江盆地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1B003)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K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76-02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的特征、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1],其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内容主要涉及地质与地貌、土壤、植物、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2-4],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最重要的途径[5]。就目前而言,自然地理学正处在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变,由经验科学到实验科学的转变时期[6], 且其传统的实践教学存在一些弊端,使其不能充分地发挥自然地理野外实践的作用,需要进行指导方法的改进[7]。随着空间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以“3S”技术为代表的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已在地学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8],由于自然地理学的野外实习数据具有明显时空分布特点,因此,将3S技术引入到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采集更加精准的野外观测数据[9],表达一些野外看不到或不明显的地质现象,进而丰富野外实践教学内容, 在改变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研究区域概况

二、研究方法

由于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根据此特点,通过点、 线、 面相结合,结合“3S”技术,完善并改进沿途考察、记录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其具体的过程如下:

其次,在整体了解实习线路的基础上,对沿途实习的地质观察点进行讲解、观察,特别对于一些重点设置的观察点,并借助GPS实现对野外数据的采集,除了记录地理位置和海拔等数据外,还主要包括野外露头上的岩性(沉积岩、岩浆岩)、地貌、地质现象、地质边界线、水文、土壤和植被等数据,通过GIS创建与地理位置相对性的空间数据库,借此培养学生的获取第一手数据的能力。

最后,将实习的点线相结合,在掌握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到的自然地理现象和对事物进行成因分析,逐步推动学生学会综合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推动点、线、面的实习结合,在学会运用和绘制有关地理图表的基础上,通过对外地质现象的跟踪和解释,撰写出具有自己一定见地的实习报告,通过改进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尽可能的培养出具有综合、创新的科学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学生。

三、应用实例

本文以鸡冠山实习区为例,在获取该区域的遥感影像、地质数据和地形图等数据的基础上(见图1和2),完成该区域实习路线的确定和实习观察点地质现象的记录。

对于A观察点而言,主要观测的石英砂岩。上部为紫红色粉砂质页岩夹粉、细砂岩;中部为褐灰色细粒含岩屑英砂岩;下部为浅灰色厚层中-粗粒硅质石英砂岩;底部为含砾粗粒石英砂岩。

B观测点主要观测的花岗岩。是岩浆侵入所形成,属于深成岩。表面呈红色,主要是由于风化作用,雨水侵蚀和铁氧化所导致而成。结合地质罗盘和GPS,对岩层进行倾角、倾向和方位角的测定。

C观测点主要观测的沉积岩。主要掌握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在寒武纪至奥陶纪中期,主要进行的是碳酸盐岩、页岩和粉砂岩为主的海相沉积,晚石炭世至二叠纪呈现海陆交互沉积,中生代至新近纪地层,主要进行陆源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等陆相沉积,并识别页岩和泥岩。

D主要观测地堑。鸡冠山地堑位于柳江盆地西南边缘,在此可以观测整个地堑的全貌。地堑是一组近南北向的正断层组合而成,汤河河谷就是沿地堑构造中心部位发育的,其特点是两断层面相向倾斜中部地体下降,两侧地体上升,多形成河谷地貌。组成地堑两侧的岩石,为新太古界变质花岗岩或上元古界龙山组石英砂岩,中部台阶仍为新太古界变质花岗岩和上元古界龙山组石英砂岩组成,在当地被称为大平台。

E观测点主要观测是山顶的一片湿地。对于植被而言,主要是一些主要湿地植被,包括香蒲和芦苇,这些喜水植物主要靠天然降水补给,在降水减少的情况下,主要靠地下水(裂隙水)补给。通过对该点的观察,由湿地而言延伸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水文方面的内容。

四、结语

柳江盆地既是野外教学的基地,也是科学研究的基地[11]。本文将“3S”等技术应用到自然地理的野外实践教学中,可为今后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并为野外地质教学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教学研究方法,有利于实现对自然地理学全面和系统的综合研究,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的理论和方法,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等院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程东来.野外实习的意义、作用和建议——以自然地理实习为例[J].咸宁学院学报,2005,28(1):109-111.

[2]于耀先.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 15(3):73-74.

[3]邢俊利,刘玉振.嵩山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25-127.

[4]朱高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 (6): 131-134.

[5]熊晚珍.九宫山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 183-186.

[6]刘富刚,高岩.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98-100.

[7]张树明,郭福生,孟显云,等.地学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方案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3(3): 54-56.

[8]王鹏. 21世纪地理科学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6(21):126 -130.

[9]倪杰,龚建周,林淑玲,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课程优化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 2010,13(3):177-179.

[10]武雄,胡伏生,刘明柱,等.秦皇岛柳江盆地水文地质专业教学实习改革初探[J].中国地质教育,2008,4,164-166.

[11]李小明,尹尚先,王永建,等. 秦皇岛柳江盆地 地质野外教学基地——地质特征和教学特色[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9(1):103-105.

第3篇:自然地理特征范文

桂林理工大学是以地学为背景的综合性大学,最早为1956年,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1978年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桂林工学院,2009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是从地球化学专业转型而来,跟地学有紧密联系,考虑到知识传承,同时也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专门人才需求,为广西产业特点的有色金属行业培养环保人才,因此开设了地学类相关课程,自然地理学即为地学类课程之一。本着对环境科学专业的要求,对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实践。

一教学改革思路

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及具有较全面的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及一定的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的科学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等环境保护事业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

相比来说,环境科学专业后续专业课程安排着重在具体环境科学知识的教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自然地理学,开设在先,一方面侧重学生宏观环境意识的培养,比如: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人与环境;人一地关系观察认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应侧重解决本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带来的系列环境问题的知识教授和能力培养。由此针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

二教学改革实践内容

1.教学内容改革

自然地理学课程主要包括地球概论、气象气候学、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内容。考虑到我校地学背景和环境科学专业及人才培养目标需求,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加强了矿产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部分内容的案例讲授教学,同时鉴于广西及我国西南地区为岩溶广泛发育特色地区,授课内容也加强了石灰岩地区环境、生态环境及土壤发育等相关内容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则侧重桂林周边漓江流域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区土壤发育特征及结构观察、南岭山脉主峰之一猫儿山地区生态环境观察等内容。

2. 教学方法改革

(1) 强调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环境及生态环境的综合作用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强调各种自然因素的环境、生态环境作用的同时,提醒学生关注,近年来的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很多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自然因素固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某些自然地理想象的产生,人类活动已经能够越来越成为主要因素。例如,在南方岩溶石山地区广泛发育的“石漠化”现象,其成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往往是二者的综合作用成因。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6%。

作为自然因素:强烈的岩溶化过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因素、植被生长环境等都是石漠化发育形成的基础条件。而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4%,主要表现为: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不合理放牧都是形成石漠化的重要因素。

(2) 灌输全球环境、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紧密相关紧密结合的观念

鉴于环境科学专业开设主要专业课程主要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具体环境问题相关的课程,如何将所学课程与现今全球性环境问题相结合,对学生培养非常重要。例如:全球变化、全球变暖、臭气层空洞,酸雨问题,结合自然地理学气候气象学、宏观环境,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的尺度来理解这些具体环境问题。

(3)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结合课堂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在课堂上除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做好多媒体课件、根据专业特色,适当取舍组织使用教材、课堂上认真教授外,近年来我们还积极查阅有关的影像视频材料,采用边观看、边讲解、边讨论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教授内容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乏味的常见课堂现象。

3. 实践教学改革

自然地理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教学环节,对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和整个课程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学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掌握区域综合调查及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

(1)加强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做好实习路线选择。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区的环境特征直接影响着实习内容及实习效果,所以要真正搞好野外实习,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和实习效果,必须充分论证,选择好实习路线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十分重要。根据课程特色,理想的实习地区应该具有自然地理组成与结构的复杂性、鲜明的地带性、交通便利性和经济可行性。

我校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实习时间为期三周,通常安排在第二学期期末(18-20周)具体时间根据年度教学安排确定,实习路线主要有桂林气象局、桂林猫儿山、桂林条山、桂林灵川大圩-大境、桂林-漓江-阳朔、桂林唐家湾-森林公园、桂林灵川潭下-青狮潭等九条线路。主要内容包括:河流地貌、岩溶地貌、花岗岩地貌、气候气象观测及大气观测、石灰岩地区植被生态环境、花岗岩地区植被生态、碎屑岩地区地貌植被、岩溶地下水、环境地质等。其中野外实习两周,室内整理和编写实习报告一周。主要实习路线及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桂林气象台大气及气象观测观测参观调查

位于桂林市北部,为国家气候基准观测站,拥有目前国内常规气象及大气观测全部仪器设备,能人工和自动进行各种气象要素的观测,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地温、降水量、蒸发量等。比较先进的有:多普勒气象雷达、L波段大气观测雷达。另外还能进行与大气环境有关的大气成分测量,目前主要可自动监测大气黑炭和气溶胶。结合学习各种天气现象及气候基本知识。大气监测、气象观测的主要要素,观测方法及监测、观测仪器设备。天气预报会商、气象数据采集及传输等。

第二,漓江实习路线(岩溶地貌及溶洞)

起点龙船坪码头终点阳朔。漓江发源于兴安的描儿山,由桂林沿漓江到阳朔大约是83km的水程,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风景的精华所在。桂林到阳朔的如画美景主要是由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和清澈晶莹的漓江流水构成的。漓江由桂林至阳朔段沿岸岩溶地貌发育,类型多样,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桂林市区附近为孤峰平原。桂林市区以南至阳湖,逐渐转变为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地貌。沿江可以看到较多的溶蚀边槽和多层溶洞,如象山、七星岩、穿山、月亮山等溶洞。它们分别对应着桂林地质历史时期的四次较大的地壳抬升运动。在冠岩可看见地下暗河。溶洞内多发育各式各样的石幔、石忡钟乳。石笋。沿江出露的地层有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信都组(D2x)、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上泥盆统(D3)及下石炭统岩关组(C1y)和大塘组(C1d)。除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信都组(D2x)为砂岩及粉砂岩以外,其余均为石灰岩及白云岩。尤其是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和上泥盆统融县组(D3r)的层厚质纯的石灰岩为岩溶地貌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沿途还可看到河漫滩、边滩、心滩、河流阶地、褶皱构造、大型的节理面及单面山地貌。

第三,猫儿山实习路线(花岗岩及土壤剖面分带)

(1)沿盘山公路观察土壤和植被分带特征。根据1996年国家气象局的气候区划,猫儿山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但其同时受海拔高度、山地地形和森林等地理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表视为明显的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成土母质为花岗岩,从山脚到山顶,其土壤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400m标高以下为山地红壤、400-700m标高为山地黄红壤、700-1200m标高为山地黄壤,1200-1400m标高为山地生早棕壤、1400-1800m标高为山地黄棕壤、1800-2000m标高为泥炭土(主要在八角田一带)、2000m标高以上为山顶矮林土。猫儿山林区是我同中亚热带保存较好并有一定代表性的天然林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植被的垂直分布较明显,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出现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叶人士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山顶矮林和山顶灌草丛。

(2) 编写野外实习指导书,提高实习质量和效率。编写实习指导书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和收集实习基地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几年我们编写了实习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材及实习指导书,一方面教师能够全面系统地有根有据地向学生讲解实习地区自然地理特征,避免空泛的—般性介绍,从而使学生对实习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较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收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对实习范围、路线和具体内容事先有较系统的了解,使实习过程化被动为主动。因此编写野外实习指导书也是提高野外实习质量的重要_环[4。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观察,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野外实习是教学中的主要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野外实地工作能力和有关基本技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感性认识。例如为使学生充分理解土壤和植物这一部分知识,选择了土壤和植被垂直地带性都明显的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实习路线,先鼓励学生自主观察不同海拔的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要求学生讨论它们在形成上的相互影响,教师总结讲解,将课堂上和书本上对自然地理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引入现场观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并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创新精神。这种学生观察、讨论、发言、教师重点讲解的现场教学模式,收到了明显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三结论与建议

1. 环境科学专业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面向广西及西南岩溶区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必须。通过理论学习及典型地区野外实践教学,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加强。学生在专业知识阔展,野外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环境保护专业工作打下较好基础。

2. 加强与完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经过几年实习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使得桂林邻边地区气象局、猫儿山及漓江等几条自然地理实习路线初具规模;实习内容逐年丰富,有较完整的教学大纲与计划。但仍有一些科目的实习内容不能开展,部分实习点、路线还不太理想,需进—步调整。

第4篇:自然地理特征范文

1.城市的精神理念

城市的精神理念是城市文化动力的内核,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每一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精神理念。城市形象标志是城市精神理念的视觉载体,因而可以将城市精神理念这一抽象的概念融入城市形象标志图形设计,通过简洁的视觉元素使城市精神深入人心。这种与城市精神理念相统一的城市形象标志图形往往更能唤起人们的认同感。重庆市的城市形象标志图形将两个欢乐喜悦的人设计成简体的“庆”字,道出重庆名称的历史由来,标志图形以“人”为主要视觉元素,展现重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传递出重庆人“广阔”的开放胸怀和“双人成庆”美好吉祥的寓意,又喻示两人携手并进、迎向未来,蕴含政府与人民心手相连、共谋重庆发展的内涵。

2.城市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某个地区相对其他地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化。一个城市通过历代传承造就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一种文化差异性特色,即形成了一个城市独具个性的人文色彩。地域文化是城市的本源和血脉,一个城市会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而显得与众不同。这些经过岁月积淀的地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精髓,是城市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它具有很强的识别性、时间性和广泛的接受性。因而,在进行城市形象标志图形设计时,可以将城市特有的历史典故、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当做图形设计的创意元素。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城市形象标志取材于“龙蟠虎踞”的典故,点明了南京的历史文化。标志图形采用中国传统金石,红底白质,似一方印章,画面上下分别有篆刻的龙、虎之形,龙四爪攫伸,似乎要破框而出;虎则舒展身姿,正仰天长啸。整个标志含而不露、古朴典雅,体现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3.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

每个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和地貌特征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是指该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理、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方面的特征和关系。自然地理特征是由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具有唯一性。每当提到一座城市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想到其自然地理特征。北方城市与南方城市在自然气候上完全不同,内陆城市与沿海城市的自然风光也各有特点。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不一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明,如山城重庆、冰城哈尔滨、水城苏州等。

因此在设计城市形象标志图形时,城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元素都可以被合理采用。桂林以其特有的山水闻名天下,桂林的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便采用了桂林市最有代表性与象征性的象鼻山及其倒影为设计元素,充分体现出桂林山清水秀的城市地域风貌,视觉冲击力强,易于识别,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视觉记忆。总之,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要紧紧围绕“城市”这一主题,将城市的精神理念、地域文化、自然地理特征等元素融入城市形象标志图形的视觉要素,体现城市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使之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最”的城市视觉符号。

二、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原则

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作为标志设计的一种,其图形设计同样应具有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特点,但其应比其他图形设计更集中、更强烈、更有代表性,以单纯、简洁的形象表达信息。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应遵循以下三方面的原则。

1.简洁精练

城市形象标志是利用图形符号传达信息,图形简练、严谨是标志艺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越简练的图形视觉传达力度越大,因而设计师在设计中要反复推敲、去粗取精,使其成为简洁精练的图形,从而体现出匠心独运、耐人寻味的效果。简洁不等于简单,形简而内涵丰富是简单的升华。

2.新颖独特

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应突出“新”“奇”,要有自身的特色,避免与其他标志图形雷同,更不能模仿他人的设计。在进行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时,设计师应围绕创意元素,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抓住表现对象的本质特点,深入理解与此相关的概念,并用适当、崭新的艺术形式确切地表达出来。在设计中合理使用夸张、重复、节奏和抽象的方法,能够使城市形象标志达到易于识别、便于记忆的效果。

3.单纯有力

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要求单纯有力,设计师在设计中可以删除一切可有可无、可用可不用的细节,用最单纯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段进行图形设计,绝不多加一点一线。这样的城市形象标志高度单纯而又具有高度美感,能够带给观者强有力的视觉感受。

三、结语

第5篇:自然地理特征范文

“世界地理”作为一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课程,其研究内容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较好地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世界地理”课程从总论到专题,涉及大洲、地理大区、数十国的自然和经济,研究内容多、范围广,加之近些年全球自然与社会经济文化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使课程的内容日益庞杂。课程合并之后内容缩减,课时减少,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为协调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矛盾,推动“世界地理”的教学改革,诸多学者进行了多样化的研究与实践。赵媛、陆亚中提出将教学重点放在地理事物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区域综合分析上;葛岳静、王静爱以学生小组活动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式等学习方式为参照,设计了一系列知识竞赛、课堂讨论、模拟区域经济合作论坛、模拟考题等教学环节;仇奔波从教育理念创新、课程结构创新、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等不同维度探讨了“世界地理”课程改革策略与方法;娄昭、李宪荣从教育理念、课程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不同角度,提出世界地理课程改革的对策与方法。本文在上述学者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索“世界地理”课程课堂教学、课外学习、自我提高的基本内容,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1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必要性

全球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求“世界地理”课程教学进行数次革新。其原因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环境变化与社会经济问题日益凸显促使“世界地理”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全球变暖、陆地生本文由收集整理态系统多样性减少、陆地水资源日益短缺、沙漠化和森林草原退化、自然灾害的负面作用加强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石油经济、世界财富增长、世界贫富差距扩大、国际经济关系不断调整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众多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制转轨等问题延展了世界地理课程关注的内容,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通过课程的内容、传授方式、传授渠道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教学内容与全球环境与社会经济变化保持一致;二是“世界地理”课程教学资料的稀缺,有必要通过课外或其他途径丰富更新现有的教学内容。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是杨青山、韩杰、丁四保主编的“世界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除之前刘德生教授主编的《世界自然地理》和陈才教授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之外,新近出版的有郑胜华、潘海颖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韩中安主编的“世界地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杜德斌、冯春萍、李同升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000年以来,新出版的教材有四部。申玉铭教授采用问卷调查的办法对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世界地理课程教学进行调查,发现世界地理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旧、偏、繁突出,时效性较差、教学内容宽泛,探究性不强、与中学教材的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对该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适度更新已是当务之急。

2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内容构成

本文以通用的杨青山、韩杰、丁四保主编的“世界地理”教材为基本分析蓝本,将“世界地理”课程按照教学和学习内容进行划分。整部教材包含绪论、总论、七个大洲、大洋共10个章节,大体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全球自然地理环境部分。主要阐述各组成要素的主要特征、分布格局和类型分区,包括全球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全球陆地自然带、全球海洋等专题;②全球经济活动空间部分。该部分着重讨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合关系,也即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包含人类活动的地域格局、制造业(钢铁、汽车)、金融与区位、跨国公司地理、投资与贸易等专题;③地理大区主要包括东南亚、中亚和西亚,以及欧洲地理分区、非洲地理分区、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地理分区等部分。由于各大区的重要性不同,因而内容的多寡也有所区别,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校和教师取舍也有所不同;④国家部分。主要包括日本、韩国、印度、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埃及、南非、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由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所区别,在教学过程中仅挑选部分国家进行讲述;⑤世界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金融危机、荒漠化等问题。五个部分基本上覆盖了全部应掌握的知识。

3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

因授课时数相对有限,课堂讲授内容遂亦有限,因而需要通过课堂授课、课外辅导、自学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依照“世界地理”教学目标和知识能力要求,本文将该课程教学划分为三个模块,即课堂模块、课外模块和自学模块。三个模块相互联系,同步进行,使课程教学摆脱依靠教材及有限的教材限制,提高课程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课堂模块是基础,是其他两个模块的先导;课外模块和自学模块是课堂模块的辅助、补充和提高。课堂—课外—自学三维一体的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立体式课堂—课外—自学模块构建示意图

31 课堂教学模块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确定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并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该部分内容归类为课堂教学模块。如下表所示。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模块划分及模块包含内容

章节 课堂模块 课外模块 自学模块

转贴于

绪论 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学科特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地理科学体系基本内容、发展历程 世界地理在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续 表

章节 课堂模块 课外模块 自学模块

世界

总论 地理环境结构及分布规律;全球人类活动格局,地球表面形态、各自然地理要素及综合体特征,自然地理环境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 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世界民族与文化分区的基本格局 人地关系时空变化对全球环境影响及引发问题;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灾害问题

亚洲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和地域差异,亚洲的工业化与地域格局,日本和印度的经济地理特征及发展变化规律 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点,亚洲的居民、国家和分区;西亚石油经济绘制亚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区域性人地关系的基本特点与问题;日本工业走廊;经济比较

欧洲 欧洲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特征及成因;欧洲人口、民族和文化特征;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 政治地图演变进程;经济地域格局形成与扩散,现代经济地域格局;绘制欧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欧共体,欧盟,鲁尔区,英国和法国能源资源比较,欧洲近代技术发展进程

非洲 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及成因;人口地理特征及分布规律;社会动荡、经济落后和居民贫困成因 政治地图演变;优势产业构成及布局;分区概况,绘制非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非洲的单一经济结构改造;矿产资源地位

北美洲 北美洲自然地理特点;美国人口、民族与种族、文化和城市等特征,美国产业及布局特征,美国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美国城市经济地域系统演化,墨西哥资源环境和经济状况、主要产业及布局;绘制北美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美国产业结构变化、对外贸易特点;加勒比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

南美洲 南美洲自然地理的基本特点,巴西自然条件的特点、经济改革成就与问题、主要产业及其布局 各国经济改革成就与问题、产业布局,经济地域差异;绘制南美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自然地理环境对南美洲经济影响;南方共同体市场;巴西的体育经济与文化

续 表

章节 课堂模块 课外模块 自学模块

大洋洲 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地形结构、矿产资源,半环状的自然带结构及形成原因,经济开发进展 大洋洲自然地理特征,大洋洲政治地图;融入“亚太地区”的经济和贸易;绘制澳大利亚专题地图 大洋洲“地理发现”;新西兰自然和人文、经济概况,大洋洲畜牧业、旅游业

南极洲 南极洲的自然条件,南极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南极洲的生态系统 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人类在南极洲科学考察和探索的历史进程,南极洲保护的相关法律文件

世界

大洋 四大洋自然地理特征,洋流成因;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 海洋划分与地理分布特点,海洋自然资源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32 课外模块

在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范围之内,但不是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以及训练、提高学生识图与绘图能力的部分,归类为课外模块,如上表课外模块部分所示。课外模块是在充分运用学校教学和科研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研习平台,将以往课堂内解决的问题在课后解决,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33 自学研习模块

自学模块具有较大开放性,该模块既包括教学大纲要求了解和知晓的内容,又包含补充和更新知识、课程教学深化和提高内容,以及通过组成科研小组,进行相关选题研究的部分,如表1自学模块所示。该模块的实现途径是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及外部网络的支持下,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用大量的网上信息资源来弥补教科书的信息滞后性。同时,利用网络教学,能更好地体现地理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既能进行整体协作教学,又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将传统的学习模式和现代的学习模式有效结合起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4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路径设计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首先需要设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将原有的全部内容进行相应的模块划分,再确定每一模块具体的教学和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以检验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其次在进行模块化改革过程中,要获得必要的外部支持,比如国家宏观层面课程改革政策、经费支持;所在学校政策、经费或相关部门支持等,这是保证教学改革的重要条件;最后要建立必要的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方法创新、内容更新机制,以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具体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路径示意图

5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

“模块化”课程建设,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师教学任务的细分,在满足知识与能力并进的基础上,易于进行教学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实现规范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本文笔者所在学院“世界地理”模块化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处于探索阶段,诸多环节有待于进一步通过实际教学进行检验目前对“世界地理”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51 合作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最初将“世界地理”课程划分为自然地理部分和社会经济两大部分,由两位教师分头承担,而后进行总结,现将按照课程章节划分为总论、大洲、大洋部分,由三位教师分头承担,三位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所承担的章节。这样每位教师均能够保持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得到学生的一致肯定。

52 网络互动教学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本文笔者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和互联网资源,在为学生提供大量资源的同时,丰富了课程内涵。学生在通过网络资源获得大量有价值信息的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授课的压力,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第6篇:自然地理特征范文

关键字: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127-02

21世纪是教育、知识和人才需求的时代。在知识经济发达的时代,其本质是“创新”,“创新”对教育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重要的是树立“教育创新”的意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各专业在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目标上更需要不断地创新,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狭隘专业观、课程观、学时观等,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上,要与时俱进,适时地增加国家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新项目,让学生更早的接触科研,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获取最新的知识技能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才,根据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笔者根据长期以来从事自然地理教学的经验,就如何对自然地理学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提出探讨。

一、课程性质

自然地理学是全国高等院校地理学各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1]。自然地理学也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学科[2]。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受到人类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人为环境和自然面貌没发生变化的原始环境,要求人类要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奥秘和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自然地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与很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因此,自然地理学课程的体系和性质决定其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二、问题

1.课程和体系结构不合理。中国现行的教育课程体系,是在学科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构建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理论教学内容比例过大,缺乏反映当今科学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内容。因此,导致自然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较少,缺少人文精神的培养,实践教学和能力的培养薄弱,教育类课程过于理论化,脱离中学自然地理课程改革实际和不易操作的弊端日益显现,政治理论性太浓,脱离实际严重,缺少针对性综合性应用性,需要整合。

2.实践教学观念落后[3]。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无论是自然地理教学还是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注重教学理论轻视实践的观念已习以为常。通过调查,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占专业课总学时数极少,其中包括自然地理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教师带领学生野外实习;第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室内试验;第三,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其中以室内实验为主(这种室内实验占总课时很少),很少进行野外实习,致使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实践教学的目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然而,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把课堂所学到的学科原理、方法和内容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技能。因此,要加快改变实践教学观念,以此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实践应运能力。

3.教学模式陈旧。在很多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即老师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是教学的指挥棒,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教学的被动者,教材是教的内容,课堂则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总之,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于受被动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依赖于老师和盲目崇拜书本的思想,也形成了一种不爱提问、不想提问,更不知道提问什么的思维习惯。这种被动式学习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在这种压抑的学习环境中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改革

1.改革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教材结构是否科学、完善,教学内容是否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向,教材体系是否适合学生的思维模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每个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如何,其本质上讲,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了什么课程,并从所学课程中学得了怎样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地理学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其理论和应用方面的重点知识大多涉及我国目前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人地关系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关的提出、生态文明理念等理论提出后,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具有指导作用。地理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人类社会中迫切、急需的实际问题,因此,要求自然地理教学要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1)自然地理学教材修订应当注重从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视角出发,把当前社会最新的观点、多种学科融合、综合和交叉的思路与方法贯穿于整个教材内容中;(2)应将系统的观点、区域的观点、全球变化与可加强学科内容融合,进行综合研究,以培养学生全局意识和辩证的思想;(3)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研究成果颇丰,可以适当的将研究成果增加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加强对地理学应用的学习;(4)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和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教学内容需要适当补充和更新,并且与实践紧密结合。只有内容新颖,逻辑关系严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新的知识和方法,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2.以学生为本,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创新,自然地理学的战略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其目标是:重新修订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培养适应新世纪、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4]。国家对自然地理学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但同时对地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不足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其学习激情,但却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实践能力,只有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随着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管理的深化,自然地理的实践教学也应时代的要求进行变革。在教学方式上,除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之外,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的课题,适当的撰写有关自然地理课程的论文,鼓励学生大胆的参加各种大学生技能大赛等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培养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学科思维[5]。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对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创新思维有巨大的影响。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当掌握熟练地掌握与自然地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要了解最新的科研知识和实践方法,并且要具备亲和力和好奇心,要引导学生对实践内容进行交流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教师交流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同时配备齐全实践教学设备,以激励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最终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有所用。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熟练地应用课堂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深记忆。可运用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方式:如普通的自然地理学室内实验、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小组野外考察、区域专题调查等实践方式[6]。通过上述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环境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在野外实践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但最重要的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实习内容和区域的详细资料,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挑选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可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探究性和综合性实验。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组合,熟悉所实践的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进行实际观测和现场讨论,通过教师的现场指导、归纳和总结,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撰写实习报告进行。以此通过实践教学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是建立自信、团结协作、自我提高、增长才干的有效措施之一,达到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满足社会对地理学人才的需求。

四、结论

由于科学发展观、知识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的提出,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通过对自然地理学的不断地改革,会取得以下的成效:(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不断提高学生洞察事物的能力;(3)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有所用;(4)拓宽思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5)提高教师的教学和道德水平,培养适合国家的人才。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和老师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伍光和.从综合走向和谐自然地理学教学的感悟[J].中国大学教育,2007,(7).

[2]何彤慧,李龙堂,陈晨.自然地理学教材体系的变动与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3,(5).

[3]陈季,黄秀英.对高等师范地理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6).

[4]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现代自然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1999.

第7篇:自然地理特征范文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晖(1981-),男,河南南阳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王月(1980-),女,辽宁沈阳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教改重点项目“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79-02

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各高校都在逐步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实验教学的前沿性和创新性。[1]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开设的专业基础课。[2,3]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球概论等分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加强理论教学外,还要通过野外实习、室内实验等实践教学的强化训练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直观认识,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顺应时展对地理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1]

一、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国内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高校普遍开展了以增加基础课课时、压缩专业课课时、重视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学改革。[4]在改革过程中,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由原来的按照分支学科设置课程,如“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学”、“气象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5]转变为设置综合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或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受地理学科本身特点所限,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还存在着开设的实验项目少、实验课时不足、创新性实验项目较少、实验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优化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提高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的效率和前沿性、创新性。

2.广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现状

广西师范大学自2008年开设地理科学专业以来,将“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学”、“气象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地球概论”等自然地理系列课程列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通过近5年的教学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实验、实习教学体系,建立了地质地貌(灌阳)、生态土壤(猫儿山)、气象水文(桂林市气象局和水文局)等稳定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但受实验课课时及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开设的实验课程中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较少,还以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如各类矿物、岩石的观察与鉴定,土壤剖面观察,常规水文观测等。然而,验证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基本的仪器操作能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效果较差,满足不了当前基础教育对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需求。

二、改革目标

以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突出“创新”主题,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构建了创新的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增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建立了虚拟网上实验室,将实验教学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将室内实验与野外实习相结合,实现了自然地理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的创新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另外,还要提高学生参与地理实验的兴趣,使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改革内容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互联网网络资源改进以标本观察为主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进为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增设开放实验室推动综合性实验教学,同时将实验项目的设置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兴趣;将实验与综合野外实习相结合,寻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1.实验课程设置

(1)气象学与气候学。利用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环境科学背景优势,将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和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学概论等课程有机地结合,共享实验资源;增设创新性实验,并尽量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原有实验在场地和天气条件方面的局限性,如云的识别以及看云识天气等内容,通过建立虚拟网上实验室,让学生可以随时对所学知识进行识别及印证。

(2)水文学。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实验资源共享,建立开放实验室,开展水文分析与模拟、蒸散发计算分析、土壤水分变化分析和地下水动态分析等开放性实验项目,使学生在对流域水系、常规水文观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等认识性实习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水文现象及其影响因子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理解,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拓展知识视野,为未来从事科学研究、中学地理教育或社会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3)地质与地貌学。结合高师院校地质与地貌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努力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地质地貌学教学,通过引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运用自我设计教学法和应用主成分分析教学评价方法,实现实验教学从验证性到设计性的转变、从单科性到综合性的转变、从认识性到研究性与创新性的转变。以往地质地貌的实习,学生通常需要步行1~3小时到观察地点,教师再讲解,可学生已经体力耗尽,听课和实习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在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习路线与实习内容,并与教师共同完成,提高了学生的实习兴趣。

(4)土壤与植物地理学。本课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土壤与植物地理实验室分析、结果计算、数据处理的技能和技巧。土壤和植物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其他课程密切相关,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可以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可以与气候特征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充分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2.实验课程考核

实验项目的设置与教师的具体科研项目相结合,学生可自由选择,考核由所选实验项目的任课教师来完成,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修满2个创新性实验学分、参与1项以上创新性实验项目才可以毕业,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自主创新的兴趣,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3.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中有很多实验项目由于受到场地和环境条件、天气条件等的限制,无法在室外进行与开展。因此,有必要借助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建立虚拟网上实验室和野外实习训练,打破场地和天气等条件对实验课与野外实习的限制与约束,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近距离拥抱祖国的壮丽山川,见识地理科学的魅力,探索自然的真知。

4.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和培育具有高水平教学和实验能力的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师,鼓励教师多申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以整体提升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要求教师要将学生吸纳进各自的科研项目中,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单独完成课题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

注:王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张绪良.优化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的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04-108,137.

[2]张绪良,付炳中,韩同欣.基于综合野外实习的自然地理研究型课程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28-131.

[3]张绪良,明世顺.海岸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的设计及实现[J].高师理科学刊,2006,26(2):106-109.

第8篇:自然地理特征范文

关键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

1.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相对应开设的课程有: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等。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源泉,而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国家实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全面提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任务。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教育而言,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专业特点。但如何深化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成为本专业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本身发展规律看,这是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与实践。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市场竞争来看,就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既极为充分又日益趋向国际化。国际化的竞争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懂得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型人才。

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

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就业需求及其学科性质而设立,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特别要针对以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准,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专业定位过高,与市场需求不紧密,使学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动手和实践的锻炼,影响了学生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9]等。因此,“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既要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地理科学基础扎实且应用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又要明确专业方向定位——“土地测量技术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还要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即继续深造及成为“地质气象研究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环保研究和开发单位”。

2.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新培养方案中,优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树立“强化基础课,特化专业课,优化实践课”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次,确定合理课程体系的判别标准,即必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适用性,具有“宽、新、适”的特点:“宽”是指专业要求的基础知识面要宽;“新”是指课程设置要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要获取最新的知识;“适”是指课程设置和内容要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上述基本指导思想和判别标准,构建“三个层面、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见下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个层面”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面,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是技术支撑,后者是前二者的应用;“五个模块”是指“综合地理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技术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五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技术课程模块属于专业技术课程,后三者属于专业方向课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重任。

基础课程模块包括管理科学、环境经济学、资源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计算机制图、人文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旨在通过探讨地理、土地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理过程、土地的变化(景观变化)和环境变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环境资源保护等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通过课程设置学习三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最终确立科学的研究观念、思想方法,拥有专业素养,具备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基本素质。该模块课程教学为基础科学,是其他课程模块的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遥感图像处理、GIS设计与应用等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计量分析等现代技能,学会数据获取、遥感影像解译、数学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等实践技术。该课程模块在培养模式层次划分中属于技术科学,既以理论课程模块为基础,又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技术支撑、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综合自然地理课程模块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土壤生物地理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环境的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对于重点内容,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内容的实验与实习,特别要加强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观察土壤、生物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进行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通过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与管理、土地利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主要课程,不仅让学生熟悉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开发的相关理论、具体要求、流程、方法和技术等,而且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价值和应用,学会从较宏观、系统的角度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问题。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

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和环境生态学等主要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自然资源保护原理与方法、国际环境规范及各类规范的相互联系,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术,又需要熟悉主要行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其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专业方向。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环境设计院、环境设计公司、环保局、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部门等单位及相关领域里实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环境与资源治理、保护技术方法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贡献,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本文所构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资环专业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1)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课程体系清晰了,各门课程的老师进一步认清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效避免了过去“大杂烩”的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毕业的就业渠道;(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能提高在自然地理实习方法、掌握环境治理技术与法规,而且可以参加全国GIS技能大赛、计算机大赛,参与测绘实际工作。本文所介绍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对本校本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体系及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特色而构建的,希望可为其他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3]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等.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5]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以云南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6]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79-550.

[7]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3-64.

[8]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7(4):85-88.

第9篇:自然地理特征范文

【关键词】枣庄市;行政村名;自然环境要素;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K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130-03

地名是人类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等特征。近现代以来虽然人们对对地名的研究逐渐重视了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角度对地名的分析与研究还很少。本文通过对枣庄市行政村名进行整理与分析,借助统计法、分类归纳法等方法来研究枣庄市行政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地名命名规律。

一、山东省枣庄市基本概况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跨东经116°48′―117°49′,北纬34°27′―35°19′。东与临沂市之平邑县、费县、兰陵县接壤,南与江苏省徐州市的铜山县、贾汪区、邳州市为邻,西濒微山湖,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东西最宽56公里,南北最长96公里,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2.97%。境内所辖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滕州市等5区1市,设18个街道、44个镇、2个乡。

二、枣庄市行政村名的统计及空间分布分析

枣庄市境内所辖有5区1市,据统计行政村名总共2101个,其中滕州市1038个,峰城区284个,山亭区251个,薛城区234个,台儿庄区196个,市中区98个。

将枣庄市行政村名进行自然因素分析,其中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水文、气象、季节、矿藏、土壤、岩石、植物、动物、方位、颜色、距离。此外部分行政村名的命名时,考虑了多种地理要素,但不影响行政村名的分析。

(一)统计与分析方法

在统计和分析中主要采用EXCEL,对各类别自然因素的行政村名数量做了统计以及其所占百分比,然后进一步对各类别中小类别进行了相类似的统计,最后将其数据汇合在一起,以便清晰地分析枣庄市不同自然因素行政村名的分布状况。

(二)自然因素与行政村名

自然地理要素是人类在命名地名时重要的参考因素。在枣庄市的行政村名中,自然要素可分为12小类(表1),共计1830个,其中“方位”“地形”“水文”最为突出,占到统计总数的77.10%。

1.方位与行政村名

枣庄市方位类行政村名为763个,方位因素包括半、前、后、上、下、东、南、西、北、左、右、中、内、外、里、中、阴、阳、腰、边等,在地名命名中,通过采用方位因素,人们可以巧妙地进行记忆,并且精准地到达目的地。

由图1可以得出,枣庄市以方位命名的行政村名数量中,“东”“西”两个方位最为突出,分别占到总地名个数(以方位因素命名的总地名个数)的20.94%和22.88%。例如西陶庄,原名小陶庄、西泉长子、柳树园等山下小村,后因煤藏丰富,有人在此开煤井,渐成集镇,名陶庄,后分为几片,此村居西,故名;庄里西,旧名彭庄,后于此设里正,演变为庄里。1950年分东、西两村,改今名。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枣庄市东西两个方向的地形差别,以及人们对地名命名时采用的整体策略。

由图2可以得出,以方位来命名的地名大多位于滕州市,这个市地名数量占总地名数61.86%,说明枣庄市在东西两方向地形差异明显的地区位于滕州市。

2.地形与行政村名

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属于黄淮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呈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境内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形成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滩、沿湖洼地等多类型地貌特征。

枣庄市地形类行政村名为435个,地形因素包括山、沟、梁、凹、洼、坡、埂、崖、垅、嘴、坎、穴、岗、滩、坂、窝、底、涧、口、峡、掌、岔、顶、谷、套、湾、头、坝等。

由图3可得,枣庄市地形因素地名以“山”“沟”为主,分别占到地名总数的26.90%和14.94%,说明枣庄市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地形较为复杂。例如,张三湾村,明代立村,因村坐落在张山麓山弯中,故名张山湾,后演变为今名;西石沟,明初建村。因位于石沟营西,村内多沟得名。

由图4可得,枣庄市以地形来命名的地名大多位于滕州市和山亭区,分别占地名总数的42.07%和25.75%。说明枣庄市境内山亭区和滕州市比其他地区地形地貌更为复杂多样。

(三)水文与行政村名

枣庄市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运河水系。大小河流共有24条,京杭运河枣庄段为大型河流,横穿市南部,境内全长39公里。中型河流(伊家河、峄城大沙河、城郭河)3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流域面积在30至100km2的河流12条。除京杭运河枣庄段为南四湖泄洪河道外,其它主要河流均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分别流入南四湖和运河。

枣庄市水文类行政村名共213个,水文类别包括泉、河、瀑、溪、江、井、洋、海、川、湖、溏、潭等。

由图5可知,枣庄市水文因素地名以“河”为主,占到总地名数31.92%。例如西薛河村、西七里河村、苏河村、双河村、尚河村等,充分说明枣庄市境内河流等水系的广泛分布状态。

由图6可知,枣庄市以水文来命名的地名大多位于滕州市,占地名总数的42.72%,说明枣庄市水系在滕州市的发育状况较其他地区更好。

三、结语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得知枣庄市行政村名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枣庄市行政村名的命名以“方位”“地形”“水文”为主,其中受“方位”的影响最大,占总体41.69%,且在方位中以“东”“西”为主,结合以地形因素命名的行政村名的分布状况,反应枣庄市地形的复杂多样。

2.枣庄市台儿庄区以各自然地理要素命名的行政村名比例比其他市区差异性更大,其中以“方位”因素最为突出,反应此地区地势的差异之大,从而为台儿庄区成为中国南北文化“分水岭”的提出提供一定的依据。

通过对枣庄市的行政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分析,揭示出人们在对枣庄市行政村名命名时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遵循的一定的规律,使得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地理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地名条[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2]任建兰,公平.浅析地名的地域性[J].世界地理研究,2011,20(3): 163-170.

[3]崔乃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