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统计调查的意义范文

统计调查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计调查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统计调查的意义

第1篇:统计调查的意义范文

(一)研究时间及对象

研究时间自2010年6月到2011年7月,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2008-2009级巴基斯坦医学本科学历生。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法。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是经过访谈、预调查、评估和调整几个阶段设计而成。

问卷设26个问题项,包括五个主题:一、留学生基本情况,设有3个相关问题项;二、来我校留学的原因,设有1个相关问题项;三、对中医的了解情况,设有10个相关问题项;四、目前在华学习情况,设有8个相关问题项。五、目前在华生活情况,设有4个相关问题项。每个问题不仅提供了多个选项供答题者选择,还提供了开放项让其自由表达观点,且每个问题允许进行多项选择。

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问卷总发放数为50,回收数为50,其中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92%。为了进步了解被调查者对问卷所列问题的理解,我们还对其中的留学生进行访谈。访谈问题主要是紧跟调查问卷而设计的,属于半结构式。

二、结果分析

(一)留学生基本情况

来我校的巴基斯坦医学留学生年龄普遍不大,一般在19―25岁之间,大多处于青春期。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般都接受了高中阶段的教育,有定的知识储备。入学时没有汉语基础,没有参加过汉语水平考试。

(二)来我校留学的原因

医生在巴基斯坦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且是种精英教育。入学门槛高,费用高昂。 般只有经济能力比较好的家庭才能承担。虽然在中国相对门槛降低,费用下降,但仍需要相当的经济实力才能支撑。父母的选择是决定留学生选择留学院校的主要因素。问卷中占42%,除此之外,朋友的推荐和学费的低廉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分别占16%和26%。随后的访谈也表明父母是留学院校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不过由于巴基斯坦人热情善于交际,因此朋友对他们了解外部情况,选择留学院校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有些留学生就是因为有朋友在这个学校学习,从而选择相同的学校。有趣的是有一部分学生表明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到个外国增长见识,而刚好中国是一个非常临近的国家,所以选择了中国。

(三)对中医的了解情况

在留学生来中国之前,他们对中医基本毫无了解(占57%)或知之甚少(占43%)。当问及他们对中医及中国文化的兴趣时,96%的留学生抱着种宽容,乐于试探的态度。对中医和中国文化没有排斥情绪。其中有65%表示对中医和中国文化有粗浅的了解并有兴趣进步深入了解,有35%表示虽然目前还不了解,但是有兴趣进行接触了解。对中西医的看法方面。100%的留学生认为西医是主流医学,也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向。78%的留学生对中医持宽容态度,认为值得学习,但是由于教学方面的原因不太容易学习。最有意思的是,还有9%的留学生觉得中医虽然有效但是见效比较慢。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不是因为在中国受了耳濡目染而形成的印象。在巴基斯坦也有一定数量按摩场所,但规模比较小,39%留学生对此有所耳闻,只有17%表示有相关的按摩体验,并觉得很舒服。70%留学生对针灸和推拿表示出兴趣,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学习和尝试。52%的留学生对进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了解中国文化不是很感兴趣,他们觉得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学业后回国行医,不需要对中国文化进行太多的了解,目前对中国的了解已经足够了。只有26%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比较浓烈的兴趣,并建议可以提供相关的书籍或vcd供他们了解。100%同学对中国了解比较少,平时除了必要的生活交往,一般对中国文化,环境缺乏近距离接触。100%的留学生对问卷提及的一些常见历史文化景点及常识基本上没有什么了解。目前的中医课程课程学习感觉比较吃力,9%的同学表示虽然能够听懂,但是比其它的课程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虽然在中国留学有段时间,但是57%的留学生都没有自己或朋友接受中医治疗的经历。

(四)目前在华学习情况

17%的学生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对部分中国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太适应。希望能与老师在课后有更多的交流。43%的学生希望教师的英语水平有进步的提高。还有学生建议教师应该给学生定的压力促使他们更深入的学习。最好每次上课前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复习。并希望学校在管理方面与他们进行更多的沟通交流。还有部分学生觉得目前的课程任务比较繁重。87%准备学成后回国工作。对未来前景预测比较乐观,但是对回国需要参加的执业医生考试重视和准备不够,大部分满足于拿到毕业文凭即可,主动学习动力不足。英语交流能力强,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老师,及外籍教师受欢迎的程度很高。喜欢的课程一般受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大,自主根据目标进行学习计划制定和执行的较少。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五)在华生活情况

9%巴基斯坦留学生与在中国的其他国籍的外国留学生有交往,22%的留学生与外校或中国其他省份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有密切的联系。61%巴基斯坦留学生拥有中国学生作为朋友,相互学习语言。35%的留学生对中国的生活比较适应,30%的留学生不太适应,35%的留学生正在努力适应中。13%的留学生业余生活比较丰富,爱好板球,篮球,逛街,购物,看电影等。87%的留学生业余生活比较单调,生活圈子狭窄。4%与中国当地居民有交流。但由于他们汉语水平不高,所以距实现比较自由的与当地居民交流,融入中国文化生活中还有很大的距离。

三、结论

湖南中医药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巴基斯坦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除了给他们开设汉语,西医相关课程外(生理,病理,微生物,生化,解剖,组胚,医学生物学,医学技术,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流行病学,外科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免疫学,寄生物学等),还开设了中医相关课程(如传统医学保健,针灸学,按摩学,中医学等)。招收的留学生基本在本国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进行医学本科层次学习的数理化和生物学基础。

第2篇:统计调查的意义范文

1.调查过程

1.1调查工具

编制《福建省数学中考全省统一命题的问卷调查》问卷,问卷共20道题。问卷分为四个维度:教、学、考信息;全省统一命题的利弊;命题的方式与“中考”的性质;中考试卷的创新性与选拔性。

1.2调查对象

本问卷调查选取的对象是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一线初中教师,这些一线教师所在的学校有城市学校,也有农村学校,有初中校,也有完中校,问卷范围较广,兼顾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问卷初中教师的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占83%,5-10年的占10.32%,他们具有丰富的初中教育教学经验及毕业班任教经验,对所在地区的教学情况及中考命题方向比较熟悉。

1.3调查过程

本问卷调查在每个设区市各选取一所城市学校和一所农村学校,向这些学校的一线数学教师发放问卷。共发出600份问卷,回收566份,其中有效问卷530份。

2.调查结果分析

2.1教、学、考信息

本维度主要是从教材使用版本、中考复习教材的来源及数量、学生课外作业来源、中考试卷难度评价等方面入手,了解各地区初中数学教、学、考情况。从统计结果来看,有以下几点差异:

(1)各设区市使用的数学教材存在差异。目前全省使用的初中数学教材有三个版本(如表1),分e是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华师大版。其中福州、厦门、莆田、龙岩和南平都是使用人教版的教材,三明、宁德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而泉州使用的教材是华师大版。值得一提的是,漳州地区存在两种版本的教材,其中漳州市区、平和、漳浦、东山等地使用北师大版,其它地方使用华师大版。

(2)对考试大纲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从过往经验来看,每年年初福建省教育厅会公布《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以下称“考试大纲”),为各中考学科的复习、命题及评价命题质量提供依据,而部分设区市,如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地会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及考试大纲,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本地区的“考试说明”,进一步细化中考命题的方向及要点,使一线教师的中考复习有的放矢,有效地落实中考考查目标。

(3)中考复习教材及学生课外作业的来源方面,城乡之间存在差异。从学生使用中考复习教材的数量来看,所问卷的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基本上都有2种复习教材。而复习教材的来源方面(如图1),近50%的学校都是通过教辅资料、校本自编和网络下载多渠道综合而来,而农村学校对教辅资料的依赖程度比城市学校要高,编创校本教材的研究意识比城市学校要弱。此外,学生课外作业的来源方面(如图2)与复习教材的来源情况类似,不同的是各学校一线教师“编创校本作业”的比例较“编创复习教材”明显增多,可见一线教师能根据生源实际,精选习题,将课外作业校本化,着眼于提高日常教学质量。图1是中考复习教材来源统计图,图2是学生课外作业来源统计图:

(4)中考试卷难度存在差异。通过对省内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访谈,了解到各设区市中考试卷的难度不一。以2015年中考为例,全省九个设区市的中考数学试卷难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如图3),如漳州卷难度值在0.3-0.5之间的试题比其它地区多,而泉州卷难度值在0.7以上的试题比其它地区多。

2.2全省统一命题的利弊

实行数学中考全省统一命题是《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的具体要求,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完善中小学招生入学办法,势在必行。但从“自主命题”模式切换到“统一命题”模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需要磨合和适应的问题,思考其利弊是为了能从不同角度看清问题的本质,为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维度的问卷提出两个问题,即全省统一命题的最大问题和最大益处是什么?调查问卷对每个问题设置了三个备选选项和一个开放选项,调查结果显示:

(1)认为全省统一命题的最大问题是“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有差异,全省统一命题不利于本地区教育个性化发展”占问卷总人数的一半;而“各地区教材不统一,先材,再进行全省统一命题”占36.79%;另有10.38%的一线教师担心“可能出现生源流失,生源将流向教育发达地区”;小部分一线教师在开放选项中提到“可能出现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两极分化现象”等。

(2)认为全省统一命题的最大益处是“促进全省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为高考使用全国卷打好基础”占问卷总人数的46.23%,这与实施数学中考全省统一命题的初衷不谋而合;有27.36%的受访者认为全省统一命题可以“综合省内各地区教育优势,促进各地区教育、教学、教研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还有25.47%的教师认为“中考命题将更注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一线教师由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标”;个别教师在开放选项中提到可以“统筹命题管理,节约政府开支”、“集中人力资源,提升命题质量”等。

2.3命题的方式与“中考”的性质

在数学中考全省统一命题的背景下,应重视命题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关注地区差异,减少意见分歧,科学命题方式,合理检验实效。本维度共有5个问题,从差异因素、促进因素、命题方式等角度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1)保证生源质量,提升师资水平,用好教辅教材。在“您认为数学中考实行全省统一命题时,应关注的地区差异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的问题中,66.04%的教师认为生源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有16.98%和11.32%的教师认为是“师资水平”和“教辅教材”,仅有5.66%的教师认为和“地理人文”有关。由此可见,因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导致的人口流动对各地区的生源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保证现有生源质量的同时,应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师资水平,用好教辅教材,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增强本地区的教育竞争力。

(2)全省统一命题能促进省内跨地区的教研交流及教育落后地区增加教育投入。在“您认为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后,是否会促进省内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是否会促进省内各地区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的交流?”的调查中,85%的受访者认为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将促进省内教育落后地区对教育方面的投入(如图4),而认为统一命题有助于“促进省内教育、教学,教研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则占到99%(如图5)。

(4)命题方式和“中考”性质上的观点不一。在命题的方式上(图6),有40.57%的教师认同A选项“全省统一命题1份试卷”,而39.62%的教师则倾向于B选项“全省统一命题2份试卷,由各地区自主选择”,另有19.81%的教师认为应该是c选项“全省统一命题2份试卷,由省教育主管部门指定试卷的使用地区”,支持前两种命题方式的受访者人数相当,值得相关政策实施部门关注。在“中考”的性质上(图7),41.51%的教师支持A选项“保持两考合一”,不改变目前“中考”的性质;有33.02%的教师认为是c选项“两考分开,毕业考由各地市自行组织,升学考由全省统一命题”,这一观点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需要展开研讨并在实践中检验;此外,支持B选项“两考分开,均由全省统一命题”的教师也占到了25.47%。

2.4中考试卷的创新性与选拔性

中考是一次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是高中学校招生的关键依据,为了更好的发挥中考数学命题的选拔功能,中考试卷的命题工作至关重要。《201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数学)》中指出初中学业考试(即“中考”)的命题原则包括导向性、公平性、科学性、基础性及发展性。基于福建省高考使用全国卷及发挥中考导向作用的考虑,本问卷增加了对中考试卷创新性及选拔性的调查,在本维度中设置了两个问题(如表2),意在调查一线教师对统一命题下的数学中考试卷创新性和选拔性的看法,统计结果如下:

(1)借鉴高考,合理创新,增加探究,关注实验。调查显示,77.36%的受访教师能放眼高考,觉得中考命题要“借鉴全国高考题型,合理改编中考题型,在模仿中创新”,20.25%的教师希望中考命题创新要体现在“增加数学探究题、数学实验题等”,而认为要“跨学科、跨学段命题”的教师则极少。

(2)发挥中考选拔功能,重视初高中衔接的考查,适当开放问题,关注知识应用,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调查发现有47.17%的教师认为命题的选拔性应体现在“适当增加开放题的比重”,而41.51%的教师认为要“适当增加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等知识的相关题型,有效衔接初高中数学学习”,另有8.49%的教师觉得应该“适当增加应用题比重”,少部分教师在开放选项中提到应该“改编竞赛题,选拔数学尖子”、“设置附加题、选做题,选拔数学人才”等。

3.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各设区市初中数学的教、学、考均存在差异,一线教师对数学中考全省统一命题有较强的期望,希望统一命题的方式更加科学、合理,能进一步发挥中考的选拔功能和导向作用,基于学生的发展,放眼高考,在命}上有所创新,考查出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福建数学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在总结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1)中考命题应注重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依据,引导一线教师由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标。目前省内各地区所用教材有人教版、华师大版及北师大版3个版本,虽然这些版本的教材都是基于课标编写的,但不同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解读存在差异,导致部分知识在不同教材中的能力要求也存在差异,而一线教师重教材、轻课标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要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以课标为教学依据,切实落实课标要求。

第3篇:统计调查的意义范文

【摘要】 目的:通过本研究了解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率情况,并分析影响儿童接种率的可能因素,对儿童计划免疫教育有针对性的进行普及提供依据。方法:对社区内的适龄儿童四种疫苗(简称“四苗”)以及乙肝接种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社区185名儿童调查结果四苗总接种率和乙肝总接种率均为76.8%,还显著偏低,其中本地儿童卡介苗(BCG)接种率100%、脊髓灰质炎疫苗(OPV)接种率100%、百白破三联疫苗(DPT)接种率95.3%、麻疹疫苗(MV)接种率96.8%,四苗接种率为95.3%,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3.7%;外地儿童BCG、OPV、DPT、MV接种率分别为70.2%、60.3%、68.6% 、65.3% ,四苗接种率为66.9%,乙肝接种率为67.8%。结论:外来儿童预防免疫接种率比本地儿童低,为儿童计划免疫有针对性的进行免疫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影响因素

计划免疫在传染病的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省市的流动人口也不断增加,外地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与本地户籍儿童接种率存在显著差异[2],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开展成为儿童计划免疫的重点和难点[3],为了全面的掌握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率以及影响接种的主要因素,对本市十个社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的全面开展计划免疫宣传教育。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本市十个社区内1~3岁的儿童为调查对象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姓名、年龄、户籍、家庭人均收入、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等。收回有效问卷共185份,其中本地儿童64人,外地儿童121人。

1.2 评判标准

合格接种的评判标准[4],调查的儿童有准确地出生年、月、日以及免疫接种的年、月、日的预防接种证(卡),免疫接种程序、免疫起始月龄完全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关于我国儿童免疫接种标准判断,符合以上条件者认为接种合格。否则认为未接种。

1.3 统计分析

调查表采用EPidata3.0程序录入数据,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户籍儿童免疫接种率

调查分析显示本地儿童BCG、OPV、DPT、MV接种率分别为100%、100%、95.3%、96.8%,四苗接种覆盖率为95.3%,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3.7%;外地儿童BCG、OPV、DPT、MV接种率分别为70.2%、60.3%、68.6% 、65.3%,四苗接种覆盖率为66.9%,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7.8%,本地儿童接种率比外地儿童接种率明显高,有显著差异(P

2.2 外来儿童父母基本情况

由表1可知外地儿童接种率远低于本地儿童接种率,根据调查问卷统计不同因素对于外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差别,主要包括外来儿童父母的户口、文化程度以及人均月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外来儿童父母农村户口占76.8%;文化程度在高中占80.2%;外来儿童父母多为小商小贩,人均月收入1200以下占83.5%。

3 讨论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外地儿童四苗接种率远低于本地儿童四苗接种率,分别为66.9%和95.3%, 乙肝疫苗接种率外地儿童也低于本地儿童,分别为67.8%和93.7%,外地儿童的接种率影响着总社区儿童计划接种的总水平,总四苗和总乙肝接种率均为76.8%,给传染病的流行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儿童计划免疫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调查分析其原因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首先外地儿童父母多来自农村,很多人不知道要预防接种,有部分人对于具体到什么地方接种不是很清楚;其次,外地儿童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于预防接种知识认识不足,不了解预防接种对于儿童的重要性;另外外地儿童父母收入水平都不是很高,对于预防接种缺乏支付能力。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造成外地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较低。

提高并保持高水平的疫苗接种率,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策略和措施[5]。从这次调查结果来看,应加强对外地儿童父母关于预防免疫的宣传教育、提高预防接种意识,成立专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外地儿童的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并通过电话或者上门等方式定期告知家长进行接种,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儿童采取一些政策,保证所有儿童都享有预防接种的权力,儿童计划免疫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第4篇:统计调查的意义范文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1)

摘 要:本文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大学生共同的学习需要,探求其学习动机,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要,从而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 :学习动机;理工科大学生;需要;能力;差异

中图分类号:B844;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99-03

1 引言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力,它对学习具有启动、维持及定向作用,学习动机的性质和强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方向、进程及效果.大学生学习动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求知进取、集体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及他人取向等六个因素影响较大.如果从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和成就理论看,学习动机则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包括个体特征(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个体差异(情感、兴趣、理念及信念差异)、志向水平几个方面,这些都与个体寻求挑战、乐趣、满足好奇心而参与活动倾向的高低有关;外部动机则包括社会舆论(成就动机)、家庭及学校教育环境、报酬奖励荣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则关系到个体为了活动本身以外的因素动机如关注人际竞争、追求回报依赖他人评价的动机水平高低.

如何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共同学习需求,探究其学习动机的基本规律,找到激发大学生动机和需要的切入点,以最大程度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内在需求,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探求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寻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内在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学习动机差异,针对这些差异,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水平、学习策略的现状与发展特点等进行分析,提出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高校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为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科学化的参考数据与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田澜、潘伟刚2006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该问卷基于奥苏泊尔的成就动机三成分理论模型编制而成,包含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和利他取向4个维度,共34个条目,采用李克特五点评分方法(“符合”=5分,“有的不确定”=4分,“有的不符合”=3分,“比较不符合”=2分,“非常不符合”=1分).

求知兴趣分量表反映大学生为了发展自己在专业方面的兴趣水平,努力学习的动机;

能力追求分量表反映大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水平,以期待将来能够谋求一份更好的工作,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学习动机;

声誉获取分量表反映大学生为了追求外部环境如同学、老师或家长对自己的赞誉而产生的动机水平;

利他取向分量表则反映大学生为了报答学校和家庭的培养或希望对社会作出贡献而产生的动机驱动[3].

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共选取140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问卷1005份,有效问卷为819份,有效率为81.49%.其中:男生67.8%,女生32.2%;工科73%,文科14.4%,理科12.6%;大一学生50.3%,大二学生28.6%,大三学生14.9%,大四学生6.2%.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能力追求动机高于利他取向、求知兴趣以及声誉获取三种动机

从表1中可以看到,能力追求量表层面单题平均得分高于其他三个依变量单题平均分,其次是利他取向、求知兴趣以及声誉获取,各题之间分数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P<0.01).说明大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求将来干出一番事业、增加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学习动机是其最主要的学习动机.内部动机中求知兴趣及能力追求的单题平均得分远高于外部动机包括的声誉获取及利他取向两个维度的单题平均得分.

3.2 男女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四个方面差异显著性比较

3.2.1 T检验分析

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利他取向四种动机的差异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四个依变量t检验中,只有能力追求达到显著水平(P<0.05),大学女生在能力提升方面(M=34.25)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显著高于男生(M=33.41).总体而言,四个依变量与检验变量之间效果值Eta平方小于0.06,表明其相关强度较低,即学生学习动机的四个方面,性别之间差异不大(见表2).

3.2.2 方差分析

使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年级学生在求职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利他取向的四个方面学习动机的倾向性(表3),若方差分析正题检验的F值达到显著,则进一步以雪费法(Scheffe’s method)进行事后比较,但由于此法是各种事后比较方法中最严格的方法,其事后比较较为保守,有时会发生整体检验的F值达到显著,但事后比较均不显著的情形.为此,研究改用实在显著差异法(honest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HSD法)作为事后比较方法,以便和整体检验F值的显著性相呼应(见表4):

(1)就“求职兴趣”依变量而言:“大一”组群体显著高于“大二”及“大三”组群体,“大四”组群体显著高于“大三”组群体.

(2)就“能力追求”依变量而言:各年级群组之间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就“声誉获取”依变量而言:“大一”组群体显著高于“大二”及“大三”组群体.

(4)就“利他取向”依变量而言:“大一”组群体显著高于“大二”及“大三”组群体.

根据方差分析,文科、理科、工科专业之间与学习动机的四个依变量之间的差异均未到达显著性.可见,各个专业之间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没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3.1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差异

本研究将动机区分为内部动机及外部动机与原量编制者的做法一致:内部动机包含两个维度,分为求知兴趣及能力追求.求知兴趣即学生为了发展自己的专业兴趣,获得愉悦体验的动机水平,能力追求则为学生学习为了提高自己面对问题的能力,并期望提升自我能力以求增加求职竞争力的动机水平.外部动机包括声誉获取及利他取向两个维度,声誉获取为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在班上的地位扩大自己在校内外的声誉影响的动机,利他取向则为学生为了取悦老师、父母所在学习上动机驱动水平.本研究表明,学生的内部动机远高于外部动机,说明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更多来自内部驱动力,内部动机中能力追求则是大学生学习最大驱动力.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目的还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以期将来成就一番事业.

3.2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女生的学习动机在能力追求方面显著高于男生,这说明女生对自己能力的提升更加的在意,更倾向于挑战一些较难的问题,以期提升个人综合能力.这与我校学生就业的总体情况有关,我校为理工科优势学校,长期以来工科男生就业率远高于女生,迫使我校女生在提升个人能力方面的压力比男生更大,其学习的目的性也更强.但学生性别与动机量表四个方面的相关性较小,说明大学生的性别与其学习动机关联性不大,这与池丽萍、辛自强等人的研究有所不同[4].

3.3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表明,在学习动机上,除了能力追求各年级没有明显差别,其余的求职兴趣、声誉获取及利他取向三个维度,大一学生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大四学生次之.这表明,学生初入校时,学习动机较强,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动机逐渐减弱,尤其是大三为最弱,到了大四的时候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就业压力的来临,学习动机有所提升.

4 结论

4.1 多数大学生学习动机从多年前的报效祖国和人民已经转变成如何提升个人能力、为自己谋得更好的前途和未来;大学生对于自我的专业认同和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及他人看法等等都不足以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本科教育阶段还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教育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各类实践教学和学科知识竞赛实际上对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还存在实践教育覆盖面小、学科相对集中等问题.

4.2 对于理工科学校而言,女生因为就业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她们学习的动力远大于男生,学习目的性也较男生更明确.因此理工类高校历年来退学的学生中男性的比例偏大,理工类高校应该从更多方面引导和刺激男性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4.3 大学生初入校时,因为高中的学习习惯和大学学习压力使得大一新生的学习动力较强,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其学习动机逐渐减弱,到了大学最后一年因为就业的压力其学习动力有所回升.因此大学四年中,大学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的学习动机最低.高校应将就业的压力逐渐前移到大二、大三年级,让学生从大二开始感受到就业及毕业的压力,平缓过度到大四.因此在大二尤其是三年级应该更多开展实践活动以提升其学习动力达到促进其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89.

〔2〕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75.

第5篇:统计调查的意义范文

方法:选取某院2004年―2012年间收治的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分别设为从X1到X17的变量,结合变量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2004-2012年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是保持持续上升状态,在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17个变量中主要存在六种支配因子。

结论:影响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治疗费和药费,加强这两种费用控制是降低费用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循环系统疾病 医保患者 住院费用 支配因子 控制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45-01

循环系统疾病是临床发病几率高的典型疾病之一,其治疗手段日新月异,治疗费用也一直不断升高,对当前持续推进改革的医疗体系来说,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费用,将会对患者产生更多的积极影响,减轻其身心负担,所以,研究此类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从多方面入手降低成本,值得大力深入研究实践[1]。为调查分析某医院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本次研究选取某院2004年―2012年间收治的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临床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选取某院2004年―2012年间收治的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1.2 方法。统计从2004年到2012年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变化情况。将患者住院医疗费用中的西药费、中成药费、特检费、治疗费、检验费、中草药费、放射费、检查费、护理费、监护费、输氧费、输血费、特检费、诊疗费、手术费、麻醉费、床位费及其他费用等数值变量分别设为从X1到X17的变量,然后结合这些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1.3 统计分析。临床数据处理使用EXCEL表格和统计软件SPSS17.0,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初始因子,因子旋转法得出共性因子,对数值变量进行分析[2]。

2 结果

2004-2012年循环系统疾病费用统计见表1。结果显示2004-2012年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是保持持续上升状态。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住院费用构成情况见表2。从医保患者住院费用构成比例来看,其中药费(中、西药费)占据比例较高,为45.72%,检查治疗占据比例31.63%。

循环系统疾病住院医疗费用因子分析统计量见表3。应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提取对医保费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X1到x6六个公因子就解释了整个医保住院医疗费用比例的77.35%,从表2中因子特征值来看,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治疗费用的公因子主要为x1到x6,分别为西药费、中成药费、特检费、治疗费、检验费、放射费,对这六个公因子进行相关矩阵分析,结果显示其互相之间关联性较小,彼此之间相互独立。

3 讨论

通过对某医院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医疗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少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致使问题分析变得相对复杂,所以本次使用成分分析法和因子旋转法得出共性因子,对数值变量进行分析,能够在避免丢失主要信息的前提下规避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问题[3]。分析结果显示,在构成医疗费用的17种变量中主要存在六种主要支配因子,抓住这六种支配因子就能够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从支配因子构成来看,药费和检查治疗费是大头,所以,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治疗费用的控制主要从这两种影响因素入手,对于降低患者经济压力有积极作用[4]。

综上所述,影响循环系统疾病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加强药费和检查治疗费用控制是降低费用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吴进军,苏汝好.10种系统疾病住院医疗费用的因子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21(1):41-42

[2] 张惠宁,辛永萍.银川市某三级医院前10位住院病例医疗费用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23(4):34-35

第6篇:统计调查的意义范文

二、明确服务业统计调查的范围和对象。服务业统计调查的范围和对象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从事服务业(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和城乡个体经营户,共有15个行业门类。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三、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业统计制度。市统计局负责牵头制定全市统一规范的服务业统计制度。按照既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又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的要求,建立完善统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统计调查有机结合的统计报表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相结合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照全市服务业统计制度的统一要求,建立本地区、本部门服务业统计调查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

四、建立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体制。服务业统计调查按照“统一制度、条块结合、分级实施、集中核算”的原则进行。统计部门是各级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牵头单位,负责服务业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工作,综合汇总、评估、公布服务业综合统计资料,并配合做好服务业绩效考核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的职能分工,加强对所属单位和行业管理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指导,认真做好本系统、本行业统计资料的布置、搜集、汇总、审核和报送工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服务业统计报表时要同时抄送同级统计部门。工商、税务、质监、机构编制、民政等部门要积极配合统计部门建立健全服务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名录库,及时提供单位增减的行政记录资料,为服务业统计调查提供基础服务。对可能存在的部门归口管理与行业划分上出现交叉的现象,由市统计局明确责任单位。

第7篇:统计调查的意义范文

笔者汇总分析了这些单位报送的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通病:一是填报统计指标时,多填或少填一位数字,造成上报数与实际数产生很大差异;二是年定报报表中,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较往年有变化的指标差错率较大;三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统计指标,因统计人员个人疏忽大意导致数据计算出错。

内审缺位是调查单位数据出错的重要成因

面对较为复杂的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等统计指标,企业都能准确计算填报,却在一些简单指标的填报上栽了跟头,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回溯近四年的统计督导和执法检查经历以及2011年底在本区发生的统计行政复议案件,笔者认为症结在于调查单位内部在统计数据上报前审核责任的缺失。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负责人未尽或怠于履行数据上报前的审核义务,这是造成统计数据错报漏报的一个重要原因。

《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了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并且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可见,统计负责人在本单位上报数据资料前应履行内审义务。

在日常的统计业务中,我们发现强化调查单位内部统计资料内审制度,对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以下三项意义:其一,在统计指标数据上报政府统计部门前,增加对预报指标数据的审核流程,有助于及时发现因统计人员疏忽大意造成的低级错误;其二,审核人员对统计制度和指标解释深刻理解体会,有助于纠正统计人员固有思维方法的弊病,特别是面对新增加或调整较大以及计算过程较为复杂的统计指标,强化审核人对预报统计指标数据的独立审查,可有效减少上报指标的差错;其三,作为审核人,通常身兼要职,严谨细致地审核预报数据能够整体上把握统计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对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经营管理的决策分析也大有益处。

数据内部审核如此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未能充分引起调查单位的足够重视。通常情况下,统计调查单位内部存在审核缺位、不到位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单位内部没有建立统计资料内部审核机制;统计负责人岗位不尽职,未规范审核流程,审核制度形同虚设;审核不到位或是不会审核,不知如何通过审核确保数据质量。

统计部门应监督调查单位建立内审制度

认识到内部审核对于提高统计调查单位源头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那么政府统计部门就有必要督促调查单位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审核机制。

首先,政府立法层面应加强对统计调查单位内部统计资料审核工作的约束性规定,推出审核岗位责任和审核过失的惩罚性条款。现行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中,要求会计主体内部应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要实行内部的会计监督,同时设置内部稽核岗位,复核会计账表和凭证。对于未按《会计法》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或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这类行为,《会计法》认定为是违法行为,对单位和直接主管人员均要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基于上述原因,单位都重视会计内部监督,会计报表中很少发现因疏忽大意或理解有误造成的核算错误。相比较而言,现行《统计法》第二十一条对于调查单位内部审核制度的约束和规范较笼统,也没有规定调查单位和统计人员未设置审核制度或未尽审核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在立法层面严格约束并督促统计调查单位内部落实审核岗位责任,对于企业联网直报情况下提高源头数据质量,意义深远。

第8篇:统计调查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连续性调查;社会经济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C8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64-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不少调查对象都在发生变化,统计调查部门需要采取连续性统计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定期性的公布,以此来形成时序统计数据。但在我国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实际应用中,连续性统计调查的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调查、估计方法比较落后,导致连续性统计调查结果无法准确反映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因此,研究连续性统计调查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应用,对统计调查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连续性统计调查概述

在统计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调查总体随着时间延续而不断发生变化,或者是总体单位特征不断变化,例如居民月收入;或者是总体结构不断变化,例如人口的结构。为了及时掌握调查总体的情况,需要采用连续性统计调查,对总体进行估计。

连续性统计调查估计的目标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某一时点、时期,估计调查总体的特征,例如估计每月人均GDP;第二,针对某一时期,估计调查总体特征的整体平均水平,例如估计每月平均发病率;第三,针对总体特征,估计其变化情况,例如估计某一措施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第四,针对某一事件,估计其变化情况,例如估计某地区上周流行感冒的发生率;第五,估计稀有总体特征,例如从连续统计调查的大样本中估计某罕见疾病的特征。

连续性统计调查的关键在于如何连续抽出调查总体的样本才能够全面、准确反映调查总体的情况,以及如何对调查总体进行准确的估计。根据调查目的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连续性统计调查分为重复、固定、轮换和分裂样本调查,其中重复样本调查指的是每次独立抽取样本,能够很好地反映总体的变化特征,适合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目标量的估计,但无法有效区分总体结构与单位特征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并且增加了调查的工作量和调查费用;固定样本调查指的是连续性统计调查一个样本,也叫做纵向调查,固定样本调查的调查间隔差异很大,可能是一周,也可能是半年甚至几年,调查期限通常持续许多年,尤其适合于上述第三目标量,并且减少了调查的工作量和调查费用,然而其增加了调查单元的负担,容易引起精度损失,同时也无法反映总体结构的变化,目前在实际调查中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调查单元的负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轮换样本调查指的是持续轮换样本单元,每个样本单位仅持续几轮调查,例如加拿大的劳动力调查便采用这种调查方法,每个样本单元持续6个月,共有6个轮换样本,轮换样本调查兼具前两种连续性统计调查方法的优点,并克服了前两者的缺点,几乎适用于上述所有目标量的估计,尤其适用于第一、第二、第三目标量的估计,不仅大大地降低了调查单元的负担,控制了无回答现象,而且更好地反映出调查总体的发展状况,还减少了调查工作量,节省了经费,只要样本轮换与估计方法科学、得当,便能够有效保证估计精度;分裂样本调查指的是结合使用固定和轮换样本调查,或是结合使用固定和重复样本调查,因此分裂样本调查有一部分不发生变化,即固定样本,另一部分发生变化,即重复或轮换样本,这种方法结合了上述三种方法的优点,并有效克服了三者的缺点,适用于所有目标量的估计,然而分裂样本包含固定样本与重复或轮换样本,估计方法十分复杂,难以进行精确的估计,在实际调查中应用较少。

在实际调查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调查方法。如果调查总体变化缓慢,可以使用固定样本调查;如果调查总体变化很快,需要使用重复样本调查,也可以使用轮换样本调查,这两种方法的确定还需要结合调查部门的自身情况;如果是社会民意调查,分裂样本调查应用的也较多,而在其他领域该方法应用的较少,其实际应用范围较窄。

二、连续性统计调查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应用

虽然我国早已经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采用样本轮换等方法来开展连续性统计调查,然而还存在样本轮换不合理、调查数据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不仅造成了大量重复性的浪费,还使得调查结果缺乏准确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我国在连续性统计调查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比较滞后,相当多的科学理论和可行方法都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制约了连续性统计调查作用的发挥。因此,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连续性抽样调查体系是我国统计调查领域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该体系的建立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结合我国国情,需要改革调查组织体系,改革抽样调查机构与项目。改革机构能够明确相关机构、人员的任务、经费来源、权利、数据评估办法、数据分析机制等内容,使统计调查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为连续性统计调查提供组织保障;改革项目能够合理调整调查项目,明确调查机构、人员在调查项目上的分工职责,使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结合我国国情,需要改革调查方法体系,建立动态更新的抽样框,选择适宜的样本抽取与轮换方法、数据搜集与处理方法、抽样估计方法等等。

只有结合组织体系改革与方法体系改革,才能使连续性统计调查得到理论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实现适应我国国情的转变,使连续性统计调查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研究做出更好的服务。

三、总结

连续性统计调查是我国社会经济研究的重要手段,将其应用于社会经济研究领域还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抽样调查体系,才能使我国统计调查工作快速与国际接轨,推进统计调查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慧,刘建平.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连续性抽样调查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03).

第9篇:统计调查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规范 事业单位 统计工作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统计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重大宏观经济领域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重要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现有的统计数据作为基础和参考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统计工作是国家制定有效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各级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际间、区域间的经贸合作日益频繁,企业发展不断壮大,企业的形式和构成也日趋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也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也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工作过程中认真加以解决。

一、当前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中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法规制度

统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的管理制度作为前提,这样才能使统计行为和统计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加具有权威性。但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缺乏完善而有效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导,各个单位对统计工作的意义、影响缺乏有效的认识。有些单位从各自的工作性质出发,制定了仅限于本单位执行的法规,但这样的法规一般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不能对本单位的统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约束,就使很多事业单位的统计行为无法有效开展。同时,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致使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单位之间对于统计工作的理解不尽相同,对于统计工作的开展也缺乏一致性,极大地制约了统计信息的共享。

2.缺乏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国家对于企业和个人如何遵守和配合统计工作还缺乏明文的规定,对于统计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也十分有限。因此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由于企业和个人对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就使接受统计工作的企业和个人对事业单位开展统计工作产生抵触情绪,进而不配合统计工作的开展。同时,作为统计工作的执行者,由于对统计工作缺乏清醒的认识,对统计工作采取敷衍了事的方式,没有围绕和针对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来开展统计工作,只满足于按部就班的进行统计调查,导致统计信息陈旧落后,缺乏真实性,统计面窄,信息缺乏代表性等问题,也制约了统计工作有效的开展。

3.缺乏严密的调查程序

统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开展统计调查的时候,必须要按照严格的调查程序来进行,不能随意进行统计活动。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接受调查的对象,都必须按照调查程序配合调查工作,这样才能确保统计信息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可是,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统计工作没有建立完善严密的调查制度,工作人员在进行统计调查的时候存在工作方式随意,工作方法不规范等行为,这样就会导致统计调查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影响统计工作的高效运转。

二、规范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有力途径

1.加强对于经济运行的统计调查

统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必须有的放矢,必须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工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有力的参考和依据。要注重对于统计数据的采集,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和研判。事业单位的统计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于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开展统计调查,掌握第一手数据,并加强对统计信息的分析和整理,并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使统计信息发挥应有的参考作用。要注重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注重发现趋势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要及时进行预警,向同级的党委政府做出反馈,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2.拓展和扩大统计信息源

应该看到,我国一些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存在统计面窄,统计区域局限等问题,统计部门没有和其他部门、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致使很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信息无法及时反馈上来,严重制约了统计工作的发展。因此,统计部门必须要审时度势,注重开拓统计面,与重要的经济企业和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注重最大限度地获取有价值的统计信息,加强自身研判工作的真实性。要借助市场的力量,采取多种的手段,获取统计信息,可以通过与民间的统计力量合作,拓展统计工作的辐射面。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增强统计工作力量,促使统计工作取得跟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