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医学研究范文

现代医学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医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医学研究

第1篇:现代医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药现代化 证 疗效评价 中药新药

1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联系

   

中医药学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科学,在历代医家不懈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所谓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中的体现。中医药学非常重视人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认为人体的每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部分,都具有整个生命的全部信息;另一方面注重人体与环境的统一性,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规律相统一。这种观念贯穿于中医学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理性认识之中。近年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科研上的焦点问题,学者们力图用现代科学方法论来衡量和改造中医药学,却出现了中医药学在现代科学面前无法证明其科学性的尴尬局面[2]。这都是由于现代医学的方法论与中医药学的方法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鸿沟,中医药学研究用的是整体思辨的网状思维模式,它注重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事物本身,因而其知识结构是综合的、整体性的;同时,中医药学善于把人与环境因素综合地加以考虑,其思维呈网状结构。而现代医学研究是还原分析的链式思维模式,它是建立在实验分析基础上的,注重研究事物本身的特性,往往忽略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其知识结构是分析性的、局部的。然而,人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体的复杂性及疾病的联系性,与中医的整体网状思维模式接近现代医学,也正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由单一性向系统型转变。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后基因时代”,而系统生物学研究是后基因时代的最主要研究任务。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都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别从基因、mRNA、蛋白质层面探寻生命的活动,然而,代谢物是生命活动的最终产物,代谢物的水平可以被看作是基因或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作出的最终的应答,正如Oliver Fiehn所认为的“代谢物是基因型到表现型之间的桥梁”[3],“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告诉你可能发生什么,而代谢组学则告诉你已经发生了什么”[4]。因此,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终点。总之,代谢组学属于全局系统生物学(Global systems biology)研究方法,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相对应;且代谢组学研究的目标是代谢物,而“代谢物是基因型到表现型之间的桥梁”,其研究更接近表现型,由此,代谢组学用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2  代谢组学与“证”的现代研究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证”是辨证论治的起点和核心。所谓“证”,是指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内外环境各系统之间相互关系发生紊乱所产生的综合反应,是反映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诊断概念。因此,“证”的现代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核心任务。近年来,学者们对“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证候的标准化、客观化、证候的本质、计量诊断、证候的动物模型等方面。其中证的标准化、规范化是进行“证”的其它方面研究的基础,如果对证候没有一个客观的尺度加以评价,其它方面的研究也就无法进行。每一个证候都有其外象(外候)与内涵,证的标准化研究中,对其外候的研究主要是根据中医文献及临床资料,并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制订某些证的诊断标准,使辨证达到规范化,并将现代医学的实验指征结合到证的研究标准之中;但外候是用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而得,很难量化,即使用流行病学方法加以分析,亦是靠专家经验打分,最多亦只是半定量。这种诊治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生的诊疗经验,无论在准确性、稳定性、敏感性等方面都更多地受到医患双方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从证的内涵方面去制定“证”的诊断标准十分有意义。近年来,学者们致力于探索证候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的指标,试图建立证候实验诊断单个金指标,然而,由于证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异病同证、同病异证等特征,不可能用单一指标作定性、定量、定位的说明。据此,证候客观化研究采用综合指标,精选非特异指标进行特异组合,建立能反映证本质并能区别它证的定性、定量、定位综合实验指标,辅助四诊,确定证候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谢组学正具备反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组”、“群”、“谱”集成的分析功能。它能够通过检测不同时间患者的尿液或血液,对这些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不同的证所对应的代谢组,使“证”可以得到客观化的表述。另外,利用代谢组学方法,通过研究代谢物图谱随时间的变化,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疾病过程中“证”的变化与机体内物质的代谢途径和代谢状况的关系,还有助于疾病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和辅助诊断,使诊断、治疗达到个体化。其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性能,可以提高诊治的科学化、定量化,避免了人为因素的误诊。

第2篇:现代医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中医药现代化

1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多年兴起的中药药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它对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药药动力学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必不可少的环节。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和毒理效应分析提供依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毒性试验观察到的毒性反映往往不与剂量相关而与血药浓度相关,如果高浓度的药物剂型不利于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药量与剂量不成正比,就有可能造成毒性剂量评估上的偏差。众所周知,进行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会有不小的困难,因此,更需要广大的医药学工作者集中力量,找出中药作用中有代表性,有规律性的机理或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方法学,使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更科学、更系统,更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的要求。

2 中药复方的自身特点及中医对药代动力学的认识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发挥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并用辩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来处方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复方药效的发挥并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而是方中药物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药或改性等作用,使复方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对复方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药理效应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虽然也引用了一些西药药理学手段,但仅表现在对几个特异性指标的观测上,且重复研究居多,所研究的中药复方组成不稳定,药效重现性差,难以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复方药物的作用机制,这使得国内复方制剂稳定性差,质量标准不高,较难与国际医药市场接轨。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即使是单味药物,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也达数种之多;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又是以复方制剂给药。许多中药到目前为止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加之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含量很少,并且还有不少结构相似的类似物。来源产地不同,不同季节采收,不同方式加工等特点,使得常规的化学分析以及数据的解析产生困难,实验结果不易重复,给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

3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现状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与西药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按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两种情况来进行评述。

3.1 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现状

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与西药类似。随着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目前许多中药特别是单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已相当明确,据统计在九十年代前就已对120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过研究[1]。并已对相当一部分进行了体内外代谢的研究,且得出了明确的代谢产物,并对其体外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如毕惠嫦[2]研究了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指出了参与丹参酮Ⅱ_A体内代谢的肝微粒体酶。艾路等[3]对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LC-ESI-MSn)法检测出5种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陈勇[4]等对葫芦巴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推测,从大鼠尿中检测出原药及其三种代谢产物。3.2 中药复方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或因化学结构不明,或由于是混合物而非单体,无法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因而给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带来困难。大部分人用复方或其制剂中的某一单体来代替整方的药物代谢过程。如李再新[5]等将补阳还五汤水提醇沉液给予家兔静脉注射后,以川芎嗪为指标来测定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但此法只能说明此单体在体内的过程而不能说明全部成分的代谢过程。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往往十分复杂,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化学成分组合库,用其中的一具或数个化学成分作为检测指标,得出的药动参数与药的实际药动学相比可能有一定的偏差。也有人采用生物效应法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但此法不够精确,只能粗略看出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过程。生物效应法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体内药量与药物的效应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药效的变化可以推知不同时间内体内药量变化。常用的生物效应法有以下几类:

(1) Smolen。此法是目前我国医药研究者最为广泛采用的一种进行中药单味药及复方药药动学研究的方法。其要义是将量效关系曲线作为用药后各时间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的换算曲线,从而推算出药动学参数。卢贺起[6]等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药理效应指标,对家兔进行了四物汤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四物汤属静脉外给药一级动力学消除,开放的一室模型,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

第3篇:现代医学研究范文

现代研究表明:红花集药用、食用、染料、油料和饲料于一身。红花油是世界公认的具有食用、保健、美容功用的功能性食用油。红花油在国际上被作为“绿色食品”,其亚油酸含量是所有已知植物中最高的,达80%,号称“亚油酸之王”。并且在医药工业上,红花油常常用作血液胆固醇调整、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剂及预防剂的原料。适用于各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并可用作脂肪肝、肝硬化、肝功能障碍的辅助治疗。红花油还广泛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维生素D的稳定剂。红花油酸值低、黏底小、脂肪酸凝点低、油色浅、清亮澄明,可作为药用注射油。红花花冠不但可作为药用,还可提供天然食用的黄色素、红色素,是理想的食品添加剂,还是高档化妆品、纺织品的染色剂,且对人体有抗癌、杀菌、解毒、降压及护肤的功效。饼粕中制得蛋白质浓缩粉和分离物,可作为食物的强化剂。

1化学成分

目前红花中已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有60多种〔2〕,其中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炔类等,有药效的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包括红花黄色素(saffloryellow,SY,有些文献亦称之为红花总黄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yellowA,HSYA)等;脂肪酸:红花中含有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红花多糖:该成分是由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中乳糖以β键连接的一种多糖体。1906年日本龟高德平从我国河南产德红花干花中首先分得红色素,含03%~06%;含红花黄色素(SY)查耳酮类化合物为20%~30%〔3〕。为进一步揭示红花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开发其活性成分,尹宏斌和郭美丽等对红花进行乙醚和乙酸乙酯提取,并对所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出了18个化合物。红花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B、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铁、锌、铜、磷、硒、钙、钾、钠、铬、钼等,而且还富含多糖和腺苷等物质〔4〕。

2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21对心功能及血管的影响

小剂量红花煎剂对蟾蜍心脏有轻微兴奋作用,使心跳有力、振幅加大,对心肌缺血有益;大剂量对蟾蜍反而有抑制作用,而扩张体冠动脉及股动脉。此外,还能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并增强耐缺氧能力,阻止血栓进一步发展并逐步缓解血栓,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能较好地改善心肌及脑组织的微循环障碍,起到治疗冠心病及脑血栓的效果〔5〕。

22降低血压、血脂的作用

红花煎剂对狗、猫均有较持久的降低血压的作用〔6〕。口服红花油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非酯化脂肪酸血症。

23抗凝血、血栓的作用

SY可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能显著提高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使局部血栓溶解,从而起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7〕。

24抗炎作用

Toshihiro等〔8〕认为红花中的长链6,8双醇化合物是抗炎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SY对甲醛性大鼠足肿胀、对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的通透量增加及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炎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炎症过程及肉芽增生。红花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影响免疫,拮抗PAF受体,提高体内NO水平,清除氧自由基,还能拮抗多种炎症因子,有效好的抗炎作用。

25镇痛和镇静作用

SY红花黄色素对小鼠有较强而持久的镇痛效应,对锐痛(热刺痛)及钝痛(化学性刺痛)均有效。

26兴奋子宫的作用

红花煎剂对小白鼠、豚鼠、家兔、狗、猫之离体和在体子宫均有显著的兴奋作用〔9〕。

27耐缺氧作用

SY有显著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能明显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并增加离体家兔心脏和心肌缺氧的冠脉流量,改善心脏的缺氧、缺血病理状态。

28保肝作用

红花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离体灌流、肝灌流液中的GPT的升高,使流量增加并接近正常,有利于改善肝功能。

29免疫抑制作用

陆正武等〔10〕研究结果显示:SY可降低血清溶菌酶含量、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和血清溶血素产生、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和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减少脾特异性玫瑰花形成细胞。体外应用SY,可抑制3HTdR掺入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降低白细胞介素2水平及其活性,抑制T细胞的产生及其活性,表明SY以剂量依赖方式降低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效能〔11〕。

3小结

红花及其成分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毒性小,其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成果已经得到广泛确认。另外还具有抗炎,耐缺氧,免疫抑制,镇痛、镇静等作用。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普遍而严重的疾病,且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因此,开发红花系列制剂及产品,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大而且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兆木世界红花种资源评价与利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

2薛晓珍,张敏新疆红花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利用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2(1):403

3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8995

4尹宏斌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1;32(9):776

5郑为超,陈铎葆,张雷,等红花黄色素对缺血心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8):97880

6刘发,魏苑,杨新中,等红花黄素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J〕药学学报,2002;27(10):7857

7陈琼,顾仁樾,周瑞藏红花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的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8):3723

8ToshihiroA,HirotoshiO,ToshitakeT,etalErythohentriacontane6,8dioland11otheralkance6,8diolsfromcarthamustinctorius〔J〕Phytochemistry,1994;369(1):105

9董玉睿浅谈西红花的药理研究概况〔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0;19(6):535

第4篇:现代医学研究范文

1998年由教育部主持更改学科和教学专业目录,以“艺术设计”取代用了近50年的“工艺美术”专业名称。以管窥豹,中国的现代设计教学在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切断了文化的根脉,在发展中怠慢甚至忘却了民俗化等源远流长的本土化精髓。具体来说,缺失本土化内涵的现代艺术教学有以下突出的特点:第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长期以来,从事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和实践创作的业内人士重实践、轻理论的歪风一直存在,其深层原因在于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轻视和不了解;第二,漠视本土文化的精品,对民俗文化、历史渊源等一知半解,这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悲哀,也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悲哀;第三,缺失有特色的本土教材,使现代艺术教学脱离了自我的独有视角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多少年来,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真正能体现民族色彩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专著很少,我们在理论上缺乏传承和创新,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盲区”。不难想象,没有高水平的本土专著为引领,很难在教学中形成一个浓厚的研讨氛围,教学实践会因此束缚手脚,这样就无法探究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规律性的问题;第四,文化精神的失落——我们在对外来文化赞不绝口的同时,恰恰是失落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失落了民俗化的精华成分,惨痛的教训给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能漠视传统的民俗化这个瑰宝;第五,缺失和谐的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教学环境,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团队、精品课程、课题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强势的框架体系。尽管现在一些专业院校已经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打造和创建,但仍然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文化品位不高、缺乏特色等问题。总之,上述特点决定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在本土文化、多民族特色以及风格迥异的独特民俗等方面或多或少地缺失了本土化的内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长足发展的内力。

二、民俗化艺术是丰富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重要内容

(一)民俗化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源泉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源远流长的5000年的文化积淀夯实了民俗化的深厚底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56个民族风格迥异的民俗传统和民俗习惯、民俗工艺等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翔实的素材。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的民俗文化瑰宝浅尝辄止,在教学和创作中忽视了对民俗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探究。面对现代艺术设计新的浪潮,探究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民俗化的丰厚营养,进一步发展、创新和提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综合实力才是根本。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一些高等院校的知名学者非常重视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包括对民俗美术作品的总结与学习、研究、挖掘和积累,有的院校相继开办了民间美术系。譬如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的段文杰先生堪称研究民俗化的集大成者。段先生对敦煌石窟艺术的挖掘与执著追求应该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人员学习的典范,在他的研究与教学的影响下,甘肃省敦煌研究院和西北师范大学的敦煌艺术学院相继成立,这说明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艺术是有生命力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光有题材还不行,目前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善于开辟、发现与拓展民俗化的形式,结合时代来丰富民俗的深远内涵。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不是缺乏民俗化的题材,而是缺乏发现的眼光和探究的勇气。

(二)厚实民俗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式

既然民俗化是中国现代设计教学的重要元素之一,那么就应探究风格迥异的民俗艺术形式,从中汲取营养以寻求发展的新路子,这是厚实民俗化底蕴的最终目的。目前,有的高等院校选取某一地方的特有民俗进行教学和科研攻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中走出了一条路子,其方法是可取的。譬如新疆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选取著名的龟兹壁画艺术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研究,将传统的龟兹菱格画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平面设计中,形成了感人至深的、强烈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因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形式进行研究,是厚实民俗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独特模式之一。另外,我们要加大独特的民俗化教材编纂的力度,在教学中业内人士深深感到现代设计教学目前最缺乏的是系统的、权威的民俗化设计的专业教材。专业教材的匮乏是制约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研究的瓶颈,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该专门组织一部分专家、学者来撰写专业教材,这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民俗化教学研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再者,还要规划现代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与民俗化教学研究的和谐教学环境,制定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教学研究的总体框架,组建专业群体和学者构建独具特色的民俗化教学平台。

(三)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形式,进行专题化、民族化的个案研究

纵观我国的特色民俗,其代表形式有贵州民间刺绣、的民间唐卡、黑龙江的鱼皮服饰、徽州的民间图案和客家的民间图案艺术等。譬如黑龙江的鱼皮服饰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的三江平原上和同江、抚远、饶河等沿江地带,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这种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赫哲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取向,食鱼肉、穿鱼皮并用鱼皮加工制作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成为他们亘古不变的风俗习惯,这些也为人们留下了研究赫哲族民俗文化的广阔空间。如剪纸艺术家傅清泉把娴熟的剪纸技艺和鱼皮工艺结合起来,通过对赫哲族图案及鱼皮衣服、鱼皮制品、鱼皮装饰物等生活用品的研究和创作,为保留赫哲族民族图案、吸收汉民族艺术精华、发展北方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开拓了思路。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好的民俗题材,还没有系统化地纳入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民族化的范畴,这个领域的空白必须要填补。还有,如客家民间图案和徽州民间图案艺术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区域特征。但是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还没有将系统的民间图形艺术研究纳入了课程计划,相关教学还没有跟上。从上述不胜枚举的传统民俗化形式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中国在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教学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理论化的氛围尚未形成,民族化的色彩还不够浓厚等。另外,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民俗的研究还不够重视。有资料可以为证:在亚洲日本的民俗研究最早,韩国其次,而中国的民俗研究起步最迟。从总量上分析,日本民俗研究已达总量的百分之七十,而中国的民俗研究仅占百分之三十。鉴于以上因素,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需要加大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形式的力度,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进行专题化、民族化、理论化的实例研究,这样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与民俗化的教学研究就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四)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俗化合二为一

2007年,一场由张艺谋导演的世界音乐盛宴在天安门城楼下拉开帷幕:世界四大男高音歌王与京剧名家同台演唱,其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让全世界叹为观止,这就是国粹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艺术完美融合后产生的效果。这种完美结合给予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启示是:把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俗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两者互补有无,其结果必定是双赢的——民俗化和本土化会重新勃发异彩,而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也会真正实现本土化、民俗化。1.民俗化、本土化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相融合,这要求在教学中要探究民俗化、本土化的深刻内涵,探寻民俗形式背后的“意”。从一定程度上把颇具民俗内涵的“意”延伸出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比较得力的方法。大家都知道,联通公司过去采用的是蓝色的“中国结”标志设计,但是蓝色的设计不容易凸显吉祥、沟通、团聚的主旨。后来联通公司决定重新设计公司标识。相关设计专业人士根据中国过年的传统风俗,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和经过大量的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红色最能凸显吉祥、沟通、团聚的氛围,于是将标识改用红色。这样就使联通公司的标识更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意味,充满着吉祥而现代的气息。2.保持和追求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使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在本土化、民族化和国际化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教学中灌输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深厚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内涵,同时也可以规避学生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盲目崇拜。只有如此坚持下去,才能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族化合二为一,真正实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本土化和民俗化。

三、结语

第5篇:现代医学研究范文

【摘要】:搜集整理相关文献,探讨现代医学对睡眠机制研究的现状。研究表明,现代医学对睡眠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激素调节机制、免疫调节机制、神经递质调节机制、NO调节机制、肽类物质调节机制等几大方面。本文对睡眠机制的深入研究及镇静催眠药物的药理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睡眠机制;镇静催眠药

睡眠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理行为,也是保障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在睡眠过程中,全身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都得到恢复和休息。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睡眠不足已成为当今都市人的普遍现象。近年来,随着镇静催眠药物应用的加大,对于睡眠机制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激素调节机制、免疫调节机制等几方面。本文针对近年来现代医学对于睡眠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睡眠机制的深入研究及镇静催眠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1 激素调节

1.1 肾上腺皮质激素

夜间睡眠的早期慢波睡眠(SWS)占优势,此期也是一天当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ocortic axis, HPA轴)分泌活动显著受抑,体内促皮质激素(ACTH)和考的松浓度最低的时期。睡眠早期特别是SWS期间,垂体-肾上腺应答受到抑制,确切原因还不清楚,可能是其它激素抑制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的分泌,或下丘脑分泌了某种未知的ACTH抑制因子。向大鼠脑室内注入CRF可剂量依赖性地缩短非快动眼睡眠(NREMS)和快动眼睡眠(REMS),延长觉醒。将白细胞介素-1(IL-1)与CRF先后(间隔10分钟)注入脑室内,CRF可取消IL-1延长NREMS和缩短REMS的效应,提示IL-1刺激产生的CRF可能作为一种负反馈机制,抑制IL-1的中枢及外周效应。

1.2 褪黑素(melatonin)

褪黑激素是由松果腺分泌的一种胺类激素,其产生与睡眠同步发生,在调节人体昼夜节律和睡眠方面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体内褪黑激素水平的提高可导致睡意产生,且能提高睡眠质量。褪黑激素通过与褪黑激素受体MT1和MT2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MT1和MT2分别由350和362个氨基酸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 000。MT1分布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CN),可调节睡眠周期及褪黑激素的产生;MT2分布于SCN和神经元视网膜,故而不仅可调节睡眠节律,还可调节视力。当褪黑激素与其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减少环腺苷酸(cAMP)的形成,继而导致蛋白激酶A(PKA)的活性降低,阻止细胞核内第三信使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转化为磷酸化的CREB(P-CREB),下调神经营养因子(BNDF)的表达水平,最终使神经细胞活性受到抑制,促使睡眠开始。

2 免疫机制

2.1 白细胞介素-1(IL-1)

Hori(1988)等发现,IL一1可增加下丘脑室旁核中冷敏神经元的放电,而减少热敏神经元的放电;Shibata(1988)也描述了下丘脑神经元对IL一1?的敏感性;Yamashita等(1992)的实验表明IL一1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视上核神经元,从而影响神经内分泌激素的释放。另有研究发现,异丙肌苷、转移因子、胞壁酰二肽等免疫增强剂在使脑内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分泌增加的同时,也延长了家兔的睡眠时间;应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降低家兔免疫功能的同时,可明显抑制SWS。IL-1的产量与睡眠有关,在SWS期间活性达峰值,在睡眠剥夺期间产量增多。外源性IL-1可在兔、大鼠、猫、猴等动物诱发睡眠,尤其是SWS。IL-1受体拮抗剂或抗IL-1抗体在抑制内源性IL-1活性的同时,可抑制兔的自发睡眠,还可抑制睡眠剥夺后“反跳现象”的出现。

2.2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 IL-2),又叫T细胞生长因子,具有多种神经生物学特性。Born 报道睡眠时血清IL-2水平是增高的,并且有着明显的昼夜节律性。有资料表明睡眠剥夺时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升高是由IL-2介导的,后者使β-肾上腺素受体激活。在鼠第三脑室或脑室蓝斑处注入鼠IL-2或重组人IL-2可诱导睡眠,同时脑电图也有相应变化,其效应约维持25~140 min ,与剂量相关。然而,将重组人IL-2注入兔的脑室或静脉内,对睡眠无影响。因此,IL-2对睡眠调节的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

2.3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NF)参与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中枢的星形胶质细胞均可产生TNF。以前的研究已证实,TNF经静脉注射或脑室内注入均可延长家兔睡眠时间,其中以SWS为主。TNF促进大鼠、小鼠脑内5-HT的合成,提高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的含量,这可能是它促进SWS的机制。

3 神经递质机制

3.1 γ-氨基丁酸

它是经典的神经抑制性递质,一直被认为与睡眠有关,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镇静促眠作用是因为它能增加GABA 受体的亲和力以加强GABA与识别位点的结合。一些药物能通过抑制GABA的分解以提高其在脑内的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SWS。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最重要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对神经元的活动分别具有兴奋性及抑制性调控作用。 

3.25-羟色胺(5-HT)

20 世纪 50 年代末 ,科学家首次提出了5-HT与睡眠有关,随后40多年5-HT与睡眠关系的是非争论至今未有决断。60年代的一些实验结果证实了5-H T参与睡眠的调节,如电损毁猫中缝背核(DRN)后SWS 消失,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后SWS和异相睡眠 (PS)均完全消失 ,PCPA 所致的失眠效应可被腹腔注射5-羟色氨酸(5-HTP)或L2色氨酸所翻转,因此DRN的5-HT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诱发SWS中起调节作用的观点一度被大家所接受。80年代后,Sakai等运用电生理方法研究发现DRN的5-HT能神经元在觉醒期放电最为活跃,而在SWS期开始减少,在PS期放电几乎完全停止。 

4.结语

第6篇:现代医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五蕴理论;现代医学;精神心里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2-0102-02

傣医学这一独特的传统医学传承发展已有2500年的历史,起缘于佛教思想的傣医“四塔、五蕴”理论作为一种认识生命,阐述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及精神心理活动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1],其方法论与现代医学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理论基础能否用以解释或验证现代医学现象,关乎到这门医学体系的生命力及创造性。本研究以五蕴理论的概念、内涵为依据,运用“五蕴”理论解释现代医学所界定的人体神经系统反应及精神心理现象,探讨“五蕴”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相关性,阐明傣医“五蕴”理论的现代内涵及应用价值,进而探究傣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契合点。

1傣医学五蕴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借鉴佛教“四大”理论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规律后,傣医学又引入升华了佛教“五蕴”的教义,用以解析心理情志与躯体的关系。傣医学认为,人作为有情世界的代表物种,其繁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一切生命活动除与四塔的共栖平衡息息相关以外,还与体内蕴藏的5种要素密不可分,傣医学将这5种要素称为“五蕴”,“蕴”指积聚,蕴藏之意。人体五蕴分别为色蕴、识蕴、受蕴、想蕴及行蕴。五蕴的特性及作用见表1。

2傣医五蕴理论的现代释义

五蕴之中色蕴即指由风、火、水、土四塔所构成的整个人体及所有脏腑器官,识蕴为感知刺激后的第一判断,受蕴为感受刺激后形成的情感体验,想蕴是人体在初识、感受之后的综合分析,行蕴则为识、受、想蕴之后的决断意志。

3五蕴理论解读人体精神心理活动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通常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机能反应,神经系统是人体感知刺激、传导信息、形成分析、传达意志、做出反应的总指挥部,人的意识、思维及精神心理反应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只不过这种精神心理活动不但与人的躯体有关,同时也与自身的思想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这就是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按照傣医学对五蕴理论的解读及释义,细胞及器官之中虽有四塔,形成了细胞及器官自身的“色蕴”,但由于细胞及脏器不具备识、受、想及行蕴的功能,也不会有情感或心理活动,故细胞及器官的生命活动由四塔体现而不能以五蕴解释。而人作为有思想及情感活动的生命整体,其精神心理活动按照傣医五蕴理论的解析,则即与人体本身(根)有关,也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境、尘)有关,还与人的心理(意)有关。五蕴对躯体与情志关系的描绘与现代医学神经系统的反射弧原理颇有相似之处(见图1),但前者为“以意导行”、“以意生念”、“以意造业”,由意识驱动行为反应,而后者则明确指出人的行为反应是神经系统活动主导的结果。

五蕴描绘的人体情志现象与现代医学中感觉神经系统的反应对比可见下表(表2),从表中看出,虽然五蕴情志与人体感觉神经系统反应各自认识及关注的角度明显不同,但内容却高度关联,且相互之间可以转化,只是五蕴理论涵盖了“意”这一心理精神现象,而现代医学则将心理精神现象与神经系统活动进行了清晰的区分及切割。

5讨论

依照五蕴理论所解析的躯体与精神心理关系,不但c现代医学神经系统所对应的功能十分契合,而且傣医五蕴理论中的对意(心理活动)的描述恰好暗合了大脑的部分功能、由意识、意受所继发的想蕴及行蕴也间接验证了现代医学中有关心理活动与大脑机能的联系,说明早在2500年前的傣医学就已经通过四塔、五蕴理论注意到了人体(生物)与社会(境、)及心理(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及联系。因此,“五蕴”理论不但完好解释了由现代医学所界定的神经系统功能,还在无意中构建了最原始、粗放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雏形。

总之,傣医学五蕴理论虽然采用了与现代医学完全不同的认知方法,但对人体精神心理现象的描述竟能达到如此高的相似度,说明傣医学五蕴理论作为一种哲学体系,不但能良好揭示生命物质的本质及运动变化规律,同时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及实用性,因此其理论体系在当今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仍有进一步研究及开发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现代医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Web前端技术 项目化 微课

一、推进实施IT专业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和意义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教。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运作流程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这种“工”与“学”的交替、将工作与学习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的建构和发展,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赋予现代学徒制的新内涵。

《Web前端技术》作为IT专业的职业方向课程,多年来,一直深入长三角、无锡国家软件园和江阴地方IT企业进行交流和调研,结合IT企业的人才需求目标,实现课程校企共同建设和开发,积极将工作岗位中的真实项目引入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模拟仿真企业员工岗位情景,为地方IT企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Web前端工程师,课程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Web前端技术》获无锡市精品资源课程和《Web前端开发项目化教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

二、传统教学视频和微课建设的不足

08年《Web前端技术》课程在建设中,按照课程教学内容和项目化实施录制了教学同步视频,每个视频课件时长为45分钟,每个视频大小在400M左右,视频总容量在20G左右,由于教学同步视频以上的特性,直接决定了学生在课后预复习和项目实践操作中无重难点,并且在观看、传播等方面出现了不人性化等障碍因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等问题。

近年来,在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日益盛行的趋势下,微课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微课的“短小精悍”很好地解决了学习者的问题,把教材内容进行碎片化、情景化、重组整合,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同步视频带来的问题。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微课资源都以知识点来组织和拍摄,虽然能够有效地为学习者解决某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但是,对于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课程学习并非是最有力的保障措施。因此,围绕现代学徒制下“工”、“学”交替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工作项目标准化过程,分解项目任务,以任务技能知识和操作为重难点的同步教学微课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项目化微课开发和应用流程和步骤

(一)课程实施项目导入,任务驱动

《Web前端技术》课程经过多年深入一线IT企业对Web前端工程师等岗位的调研、交流及校企共同建设,积极引入了企业真实项目――叮当网上书店电子商务平台作为课程教学导入项目,遵循IT软件开发的标准化工作过程,精心分解任务和组织教学内容,模拟仿真IT企业员工岗位工作情景,开展情景化教学实施,于2015年2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Web前端开发项目化教程》,教材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分解任务技能知识技能,拍摄项目化同步微课

以《Web前端开发项目化教程》的任务8(“叮当网上书店”页面布局与定位)为例,本任务主要实现“叮当网上书店”各页面的功能模块的浮动定位的页面效果。本任务中的任务技能知识和操作的重难点主要有CSS盒子模型的理解和文档流浮动定位的实现两个,因此,针对以上重难点,课程组教师和超星公司结合“叮当网上书店”首页的功能模块,录制了项目任务制作和实现过程中的两个配套同步微课,有效地帮助了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本任务的制作实现。其他任务的项目化同步微课,同上流程进行录制和开发。

(三)通过云视频平台和二维码等媒介,充分利用项目化同步微课

随着校园信息化和移动应用等学习模式的不断深入,课程组将已有的项目化同步微课视频,通过云视频平台进行,实现了基于多终端响应式访问和学习交流模式。为能够更加结合《Web前端开发项目化教程》教材的同步学习效果,课程组将云平台上的微课视频访问地址生成了二维码,后续将联系清华大学出版社进行教材改版发行,将同步配套的微课视频二维码融入到每个任务中去,让学生在纸质教材学习的同时,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扫描二维码观看同步微课视频,将固定不变的纸质教材跟实时动态的微课视频有机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现代学徒制和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最终任务8中文档流浮动定位的微课访问二维码如下图所示: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以及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日益盛行,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终将会渗入到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要实现以上目标,项目化微课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尤为举足轻重,它终将会成为实现以上目标的保障利器。本文旨在通过《Web前端技术》课程为例,为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作抛砖引玉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玮璐.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室内PS课程微课设计[J].艺术科技,2016,(03).

[2]瞿新忠.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微课开发研究――以《Flas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7).

第8篇:现代医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张仲景;胁痛;臌胀;黄疸;现代肝病

中图分类号:R2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805-03

ZHANG Zhong-jing Clinical Theory Research Based on Modern Liver

Diseases Treatment Fields

TAN Chun-yu, LIANG Hui-feng, ZHU Yin, HUANG Ying, ZHANG Ning, FANG Li-x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CM Literature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 201203,China)

Abstract:To demonstrate the medical treatise related to Hypochondriac pain, tympanites, jaundice and other diseases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Medical Treasures of the Golden Chamber, we believe that ZHANG Zhong-jing treated hypochondriac pain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wing its etiology to excess-evil blocking liver and gallbladder channels and vessel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relieving secondary symptoms in acute cases,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 aiming at the principal aspect. Regarding to tympanites, owing its etiology to blood and Qi stagnation, blood stagnation could be induced by cold obstruction, damp-heat, scarce of essence , while Qi stagnation by cold obstruction, turbid phlegm,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imultaneous application of purging and nourishing therapeusis. In conclusion, when Zhang Zhong Jing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modern liver diseases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wing disease sites to liver, gallbladder, spleen and stomach, emphasizing invigorating liver, gallbladder, spleen and stomach, deficiency should be treated by supplementary therapy, stagnation should be treatment by promoting, treating heat syndrome with cold therapy, cold disease should be treated by warm therapy. All in all the treatment principles would be nourishing and invigorating the Qi of related Zang and Fu organs, also regulating and harmonizing them.

Key words:ZHANG Zhong-jing;hypochondriac pain;tympanites;jaundice modern liver diseases

收稿日期:2010-11-20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0305,S3030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GS090502)

作者简介:谭春雨(1972-),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医史学术流派研究。

传统中医没有现代解剖学范畴的肝病观念,从病症对应分析,现代医学范畴的各类急慢性肝病大体包含于胁痛、臌胀、黄疸等传统中医病症之中。本研究主要通过探讨总结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胁痛、臌胀、黄疸等病症的相关医论文献,试图比较系统的阐述张仲景有关现代医学肝病相关病症的临床辨证论治思想特色,以期“古为今用”,为现代中医肝病专科研究提供宝贵的理论实践经验启迪。

1 张仲景胁痛临症学术思想特点

仲景胁痛病机主要责之于肝胆,病因主要则之于外感。证候上,仲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实邪阻滞肝胆经脉,气滞不通,导致气机不通的实邪有热邪、痰浊之邪、瘀血之邪、寒邪等多端,治疗上强调化邪理气,兼以扶正固本;二是精气虚损,肝经失养,多为久病所致,治疗上强调固本培源,补益精气。

1.1 实邪阻结胁痛

实邪阻滞肝胆经脉,气滞不通者,治疗总以化邪理气为原则,佐以扶正固本。

风热郁结者当散化风热,方选小柴胡汤;如《伤寒论》说:“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痰浊痹阻者当散化痰浊,方选小柴胡汤加栝蒌实、茯苓等;瘀血阻滞者当化瘀散结,方选小柴胡汤加牡蛎。如《伤寒论》说:“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胁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小柴胡汤方中,柴胡透解肝胆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半夏散浊和胃;人参、炙甘草、大枣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宣化正气,鼓邪外出。若痰浊痹阻者,小柴胡汤加化痰渗湿的栝蒌实、茯苓;若瘀血阻滞肝脉者,小柴胡汤加软坚化瘀之牡蛎。

寒邪凝滞者当温化寒邪,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如《伤寒论》说:“跗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与温药服之”;“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中柴胡疏肝理气,桂枝、干姜温中散寒,栝蒌根润燥化浊散结,牡蛎软坚化瘀散结,黄岑清化瘀热,炙甘草补中益气。

1.2 阳虚精损胁痛

肝阳虚衰,精气虚损,肝经失养者,治疗以温通肝阳,培源益精为法,方选当归生姜羊肉汤。如《伤寒论》说:“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本方羊肉滋补肝肾精气,当归养血活血,生姜宣精布散肝脉。若寒邪较甚者加重生姜用量;脾虚气机不利者,加橘皮理气,白健脾。

2 张仲景黄疸临症学术思想特点

黄在五行脏腑理论中为脾胃本色,所以仲景认为黄疸病症病位多在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之化源,所以仲景认为,脾胃受损,病变常常会波及三焦,特别是湿热互结脾胃之邪为病,由于内外气机不通,更容易引起弥漫三焦。黄疸在病因上,仲景责之于外感内伤两端,外感多责之于风热、风湿;内伤多责之于饮食不调、酒色过度等。病机多责之于湿热蕴蒸、寒湿凝滞、瘀血阻结、气血虚损、气机不利等。治疗上仲景强调急性期治标,治标当随病因病机而宜;慢性期治本,治本多从补益脾胃入手。

2.1 湿热互结黄疸

湿热郁结脾胃,熏蒸三焦则发黄。仲景认为湿热黄疸有热轻湿重、热重湿轻、湿热并重之分。热轻湿重者多趋下焦;热重湿轻者多趋于上;湿热并重者多结于中。

2.1.1 热轻湿重 偏在下焦 湿为阴邪,其性沉降,所以热轻湿重黄疸,除了身目鲜黄之外,还伴有比较明显的下焦症候,如腹胀、腹满、小便黄浊不利等症,治疗上除了通利中焦之外,尚需清化渗利下焦,方药用栀子柏皮汤、大黄硝石汤。如《伤寒论》说:“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栀子檗皮汤方中,栀子苦寒,清化弥漫三焦热邪;黄柏苦寒,清化下焦湿热,导湿热从小便而出;炙甘草甘温,顾护中焦脾胃。栀子檗皮汤方用在湿热偏在下焦,中焦湿热不甚者。大黄硝石汤方中,硝石咸寒,润化中下二焦湿热结浊之邪;大黄苦寒,通利大便,导湿热从大便而出;黄柏苦寒,清化下焦湿热,导湿热从小便而出。大黄硝石汤方用在中下二焦湿热并重之症。

2.1.2 热重湿轻 偏在上焦 热为阳邪,其性升散,所以热重湿轻黄疸,湿热多趋上焦而趋表,临床上除了周身黄染如橘色之外,还常伴有发热恶寒,无汗身痒,甚则咳嗽等症。治疗上除了清化中焦之外,还需散化上焦,方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如《伤寒论》说:“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中,生麻黄辛温,宣散上焦气机;连翘根苦寒,清泻上焦邪热;苦杏仁苦温,润燥化浊,通利上焦;赤小豆甘寒,清热化湿,通利三焦;生梓白皮苦寒,清化三焦湿热;大枣甘温,顾护脾胃之阴;生姜辛热,宣统脾胃气机。

2.1.3 湿热并重 互结中焦 湿热并重则最易阻结中焦。临床上除了身黄如橘色之外,还伴见大便不畅,脘腹胀满,口渴胸闷,不欲饮食等症。治疗以清利中焦,通利大便,行气导滞为法。方药可选择茵陈蒿汤或栀子大黄汤。如《伤寒论》:“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酒黄疸,心中懊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中,茵陈苦平微寒,寒能清热,苦能燥湿,既能发汗使湿热从汗而出,又能利水使湿热从小便而去;栀子苦寒,栀子苦寒,清化弥漫三焦热邪;大黄苦寒泄热,荡涤胃肠,协助茵陈、山栀导湿热之邪从大便而出。本方适用于湿热互结,水谷不化者。栀子大黄汤方中,栀子苦寒,清化弥漫三焦热邪;大黄苦寒,通利大便,导湿热从大便而出;枳实辛苦微寒,行气化湿散解郁热,淡豆豉辛甘微凉,清化中上二焦郁热。本方适用于湿热阻滞脾胃气机者。

2.2 湿浊阻滞黄疸

湿浊阻结脾胃,肝胆气机不行,也可导致黄疸形成。本型黄疸色泽多晦黯如烟熏,伴见食纳不佳,脉沉,舌苔淡黯,胎白等症。治疗以淡渗利湿,健脾行气为基本思想,方药以茵陈五苓散为代表。若湿浊阻滞一身气机,伴有身目水肿、小便不利者,当以健脾宣肺,通利气机,通化水道为法,方药以越婢加汤为代表。若湿浊偏于寒化者当以温中健脾,淡渗利湿为法,仲景未明确提出关于此证的治疗方药。

如《伤寒论》:“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汤主之”;“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茵陈五苓散乃五苓散加入茵蒿而成,方中陈蒿清利,利退;白术健脾燥;桂枝外解太表,助膀胱气化;茯苓,猪苓、泽泻,健脾行气,利水渗湿。越婢加汤乃越婢汤加白术而成。方以越婢汤发散其表,白术治其里,使风邪从皮毛而散,水湿从小便而利。二者配合,表里双解,表和里通,诸症得除。

2.3 气滞黄疸

湿浊之邪外侵,内郁中焦脾胃,气机不痛,也可导致黄疸形成,气滞黄疸肤色黄泽,颜色鲜明,临床常伴见胁腹胀满,小便不利,潮热少汗,哕逆嗳气等症。治疗以疏泄中焦气机,散化湿浊郁结为法,方药以小柴胡汤为代表。

如《伤寒论》说:“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

本证小柴胡汤方中,柴胡透解邪热,疏达中焦气机;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散化湿浊;大枣甘平,护养脾胃之阴,人参、炙甘草甘温。补助脾胃阳气,生姜辛温宣化脾胃之气,鼓邪外出。诸药合用,扶正祛邪,通利三焦气机,风寒湿热结邪得以散化。

2.4 虚损黄疸

脾胃虚损日久,土气衰弱,气血不生,水湿不化,郁滞中焦,也可形成黄疸。治疗以益气健脾为法,代表方药为小建中汤。虚损后期,瘀血燥结中焦脾胃肝胆者,又当以润燥化瘀为法,代表方药为猪膏发煎。如《伤寒论》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耆汤主之”;“诸黄,猪膏发煎主之”。

小建中汤方中滋阴药与助阳药并用,饴糖、芍药滋脾阴,以甘酸化阴,补虚养血,缓解急迫;白芍配甘草甘缓和中,饴糖伍大枣滋脾阴;少佐桂枝、生姜甘温益阳,使阳生阴长,以刚济柔。全方健脾益气养阴,补虚缓急,共治中焦虚损。猪膏发煎方中,猪脂养阴,通利血脉;乱发活血消瘀,开关格,利水道。

3 张仲景臌胀学术思想研究

张仲景认为,臌胀多为胁痛黄疸日久迁延不愈所致,病位责之于中焦脾胃肝胆,病机上主要责之于瘀血气滞两端。瘀血有寒凝血瘀、湿热血瘀、精枯血瘀等之别。气滞有寒凝气滞、痰浊气滞之分。

3.1 寒凝血瘀

阴寒凝滞中焦日久,导致肝脾失运,气机不行,血不得温运而凝滞肝脉,治疗上仲景取辛温行气通阳,活血化瘀通络之法,方以旋覆花汤方为代表。如《金匮要略》:“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旋覆花汤方中,旋覆花苦辛咸温,行气化浊通利血脉;葱白辛温通阳行气;新绛多认为是丝帛用茜草染赤者,考《本草乘雅半偈》降真香名下有记:“降真,新绛也,新致陈推,降者大赤”,降香辛温,有行气化瘀之功,所以以降香为新绛,似乎更合乎旋覆花汤方证。

3.2 湿热血瘀

臌胀多有黄疸胁痛久延所致,而湿热是黄疸胁痛重要病机之一,所以湿热蕴结日久,粘滞气血,自然就成为是热血瘀臌胀之证,治疗上仲景取和中渗湿,化瘀清热之法,方以硝石矾石散为代表。如《金匮要略》说:“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所得;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硝石矾石散方中,硝石即火硝,味苦咸性寒,能入血分消瘀除热。矾石即皂矾,性寒味酸,能入气分化湿利水。大麦味甘性平,功能养胃,缓硝、矾之悍性。诸药合为养胃、消瘀、化湿之方。

3.3 精气虚损血瘀

肝脾元真之气受损日久,一方面导致精血不能化生,另一方面也导致精血不能运化输布,结果逐渐导致精枯血燥而成瘀,形成精气虚损臌胀症积之病。治疗上,仲景一方面强调补益元真之精,润燥养血而培本;另一方面强调破血逐瘀通络而治标,佐以清化郁热,方以大黄虫丸为代表。如《金匮要略》:“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肌伤、劳伤、精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 大黄虫丸主之”。

大黄虫丸方中,大黄荡下逐瘀为君;虫破血通络为臣,配水蛭、虻虫、蛴螬,以蠕动啖血之物行死血;合以干漆、桃仁增强活血祛瘀之功;佐以黄芩驱游热而坚肠胃;杏仁利气,芍药、地黄、白蜜滋阴润燥养血。芍药、甘草扶脾胃,解药毒,调和诸药。酒服以行药势为使药。共奏活血祛瘀、养血润燥之功。

3.4 寒凝气滞

阴寒凝滞肝脾日久则导致气血凝滞不痛,水谷精微结阻中焦。治疗上仲景强调温中散寒,通阳化气,方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为代表。如《金匮要略》:“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方中,甘草、大枣补益中焦脾胃精气而扶正,生姜宣散脾胃精气;附子温补中焦肝脾阳气,散化寒浊;桂枝通利血脉;细辛通阳行气,麻黄宣上通下。

3.5 湿浊气滞

湿性粘滞,痰浊水饮之邪,阻滞肝脾,也可以导致脾胃肝胆气机不通,形成湿浊气滞之机,方以枳术汤方为代表。如《金匮要略》:“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枳术汤方中,枳实行气消痞,白术健脾运湿化饮。

4 张仲景现代肝病相关病症临症学术思想小结

先天元真之气通过三焦腠理布散一身表里内外,养化脏器形质结构功能,是人体生命存续维系的精气基础,所以祖国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存续维系根本上取决于先天元真之气的盛衰。先天元真之气生化充盈丰沛,布散通畅调达,则性命根本养化保障有力,生命活动健旺,抗邪能力强,受病易于痊愈,反之,天元真之气生化不足虚衰,或布散运行受阻,则性命根本养化保障失司,生命活动低下,抗邪能力差,受病难于痊愈。

第9篇:现代医学研究范文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认为最初来源于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1-2]。2007年起开始笔者探索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并选取《中医内科学》课程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研究的试点,经过半年的教学实践后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3],设计出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的初步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河南中医学院第收集整理二临床医学院中医专业2006级中医本科1班110人为实验组,中医专业2006级中医本科2班111人为对照组。两个班属于同一水平的平行班,任课教师相同、学生的年龄、性别组成等也大体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设计

实验组作为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教学的班级,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4],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手段、方法:授课前派授课教师进行为期7 d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学习比较专业的多媒体制作;要求授课老师课前做好教学课件,包括网络采集素材、相关教学医院收集相关典型病例录像、图片拍摄,学科为授课老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等设备。授课时要求全程采用多媒体授课,包括教学录像播放、教学dvd光盘课后自学。要求学生积极浏览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精品课程网站;建议学生通过自学、网络远程学习提高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包括板书授课,不用幻灯,不播放相关教学录像,但是可以提及学生自愿上网浏览学习。

1.3 教学评价

通过1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要采取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及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具体如下。(1)《中医内科学》课程授课结束后按照学院统一安排组织考试、统一判卷,将两班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评价所有成绩按等级进行折算,其中≥90分为优秀,89~80分为良好,79~70分为中等,69~60分为合格,<60分为不合格。(2)制作简易学生兴趣调查问卷,根据总体评价分为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感兴趣,不感兴趣4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均为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ridi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成绩经ridit分析,u=2.60,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简易学生兴趣调查问卷情况

实验组110例学生成绩中,对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非常感兴趣者60例,占54.5%;比较感兴趣者35例,占31.8%;感兴趣者10例,占9.0%;不感兴趣者5例,占4.7%。通过以上数据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

3 讨论

课题组通过半年的教学实践,统计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内科学》课程整合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3.1 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ridi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实验班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

3.2 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虽然《中医内科学》为考试课,但是先前学生由于考研、喜爱西医等原因兴趣不是特别大;进行实验授课后,兴趣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的授课方式。

3.3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内科学》课程整合具有的优势

(1)可以使课本知识多媒体化,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多媒体技术使《中医内科学》这门课程变得形象化、可视化、动态化,使学生接受多种感官的刺激,因此延长了知识的保持时间。(2)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整合实验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3.4 教学实践中的发现

信息素养与学习成绩无正相关性。部分信息素养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分析原因考虑为虽然他们具有很好的信息搜索能力,但是由于没有学好《中医内科学》知识,选择、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差。学习优秀的学生,信息素养偏低。信息素养高、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太少,实验班名学生中只有几名学生信息能力强、学习成绩也好。

3.5 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不能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加给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对这种学习方法比较认可的学生,不觉得浪费时间,而且感觉很快乐;对这种学习方法不认可的学生则没有热情,强迫他们完成作业只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出现相反的效果。另外,学生的信息能力差距很大,尤其是一些信息能力较差的学生,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学习。整合过程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