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知识改变命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改变命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改变命运

第1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知识改变命运的老话在今天依然会被众多的家长老师挂在嘴边。但是今天能够改变命运的“知识”已经远远不限于书本上的铅字,而是拥有了更加广泛的定义。要想了解今天那些改变命运的“知识”所指为何,让我们首先来看看两个秘书的故事:

故事1:某公司新招聘的秘书A在为总经理贴发票报销时,为了方便信息的检索和归类建立了一个表格,将所有总经理报销的数据按照时间、数额、消费场所、联系人、电话等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一份数据统计, A渐渐地发现了总经理在商务活动中的规律。比如:针对某一类的商务活动,经常会选择哪种档次的场合,费用预算大概是多少;总经理的公共关系常规和非常规的处理方式等。慢慢地,总经理给秘书A布置工作时,即使没有告诉她非常详细的安排信息,秘书A基于整理报销数据所总结掌握的规律也能够处理得十分妥帖。很快总经理放心地把更加重要的工作交代给秘书A,不久秘书A便获得了提拔。

故事2:转岗来为总经理贴报发票的秘书B在一直带有情绪,心里不断地为自己做这种机械重复的工作感到不值。渐渐地,机械地贴发票的工作让她越来越麻木,觉得这样的工作完全没有成就感可言。不久,秘书B被辞退了。

两位秘书坐的都是贴发票报销的工作,处理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职业前景。秘书A通过贴发票了解的信息总结出了总经理商务活动的规律,商务活动的规律就是“知识”,它指导着秘书A的工作并获得了经理的赏识。秘书B让发票信息白白流失,自己处理事情的经验没有增加,“知识”没有增长。秘书A通过掌握的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那么,究竟什么是知识呢?知识和信息有何区别?

信息是关于度量的事实叙述。例如新闻、财务报表都属于信息。知识是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知识是转化为行动的能力。知识和信息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影响行动。

举例来说,超市的促销广告、商品陈列位置信息和商品的销售数据等都是信息。超市中商品如何定价更有竞争力、商品如何摆放有助于销售等内容属于知识,因为这些知识能指导促销广告和摆放商品的设计,获得更好的效果。知识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对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可以产生知识,知识指导行动后能够产生新的信息。知识具有显性和隐形两种形式,显性知识指文档化的知识,隐形知识指头脑中的价值观、经验、技巧等无法被文档化的知识。

获得知识之后,如何让知识改变命运呢?

知识改变命运,最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知识获取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从方式上,知识获取可以通过学习、实践等多种方式,处处留意皆学问。我们即可以从外部获取知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总结领悟反省中获得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把外部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为我所用,避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 从心态上,要快速的学习知识就必须抱着“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劲头,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要注意避免做重复发明轮子这类无用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步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3) 从内容上,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要有选择的获取知识而不是信息。即使看到了信息之后更要去思考信息背后的知识。

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乔布斯利用在大学业余时间学习的美术字知识设计了Macintosh电脑的精美印刷字体。象牙塔出来的学生因为不知道如何应用知识就很可能会成为“书呆子”。知识通过应用才能不断地被检验和更新。知识也可以被跨界应用,许多看似不同的领域其实遵循的规律是相通的。

第2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作者:麻秀甲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成就未来”“我们要做一个社会上不可多得的人,不要成为社会的累赘”。在刚踏进四(2)班的那天,班主任老师就对我们说了五句话。当时我压根就不懂何为颜如玉,何为黄金屋、千种粟之类词语的意思。但这位帅气老师的最后两句话我倒听进去了。我觉得老师的话说得很在理。想住进温馨舒适的房子、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得好好的读书。我们都是农民家庭出生的孩子,如果现在我们不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我们还会和父母一样,整天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劳作就是像一个小孩似的在厂里被老板呼来唤去。为了摆脱贫穷、掌控命运,我们就要拼命地学习,做一条跃农门的鲤鱼。

不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想提高学习成绩,除了得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以外,你还得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今天学习差一点没关系,只要我们有恒心,皇天是不会辜负有心人的。积少成多、积薄为厚,最后我们就会成为一名学富五车的小学者。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行为习惯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走向胜利的彼岸。纵观历史,展望今朝,大凡成功之士,他们身上都有一些良好行为习惯。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最后使他登上了我国文学巨匠的宝座。莫言先生,年少时就屡屡受挫,可他还是咬牙挺过去了。面对命运的捉弄,他坦然面对。每天仍坚持看书写作。有心人,天不负,2012年他荣获了文学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的历史,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由此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未来的成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第3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搬运工、建筑工、木工、清洁工、工厂流水线普工、送货员、司机、服务员……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工在广东人心目中的典型职业形象。而今,珠三角民工群体,已经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掌握了高技能的技术工人与管理人员,其中有自学成才者、中专生、大专生,也有本科生。通过不懈努力,他们在入城多年之后实现了收入及职务的大升级。这些外来工中的佼佼者,大都有着共同的经历:从普工干起,因为不甘心一辈子低人一等,于是努力学技术、学理论,考职业证书,考大学文凭,而这些东西又与他们的工资收入、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他们是“新生代民工”,年龄18―25岁,典型的80后个性――雄心勃勃、自信满满,身上具有特定的时代特质: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吃苦耐受力较低。他们的工作不再是最脏最累最低档的职位,不再省吃俭用攒钱寄回老家,更不会挣够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当他们觉得工作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或受到资方歧视时,会马上炒老板鱿鱼。

他们为什么可以这么牛?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信财富靠自己争取,坚信幸福靠自己创造。而这种坚信的背后,有着“知识改变命运”的资本和靠山。当初,他们开始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想到,会有多少人在获得知识之前其命运已发生了转折。

从技术骨干到车间主管

与父辈相比,新生代民工自我期待值更高,他们外出打工不单单是为了钱,更注重学习技术,职业也更有规划。

当年,来自江西赣州的小丁怀揣500元钱,忐忑不安地来到深圳找工作。刚从广深直通车下来,一个骗子就问他是不是找工作,他还以为遇到了工厂的招工人员。那个家伙把小丁带到了一个职介所,说交纳100元中介费后马上就有工作。初来报到的小丁不知有诈,结果100元等于肉包子打狗。小丁人生地不熟,只好哑巴吃黄连。晚上住10元店他又被窃贼偷去300元。当他找到月薪600元的合金厂的普工职位时,“全副身家”仅剩57元。

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小丁累死累活地干了半年,也仅仅增了200元工资。想到自己高中时理科成绩不错,他决定学习电焊、电工和机电修理技术。他首先从书店买来《电工基础》、《电子电路》等书籍研读自学,然后物色“偷师”对象。厂里有个田师傅为人和善,氧焊技术非常高超,小丁就拜他为师。田师傅晚上加班,他也跟着端茶倒水,递接扳钳。有个程师傅对铜焊、切割很在行,但脾气大,经常骂普工,别人都躲得远远的,可小丁却经常围着他转,虚心请教。老板的亲戚是机电修理行家,小丁经常给他打下手,用心学艺。厂里机器出现故障,其他普工都走开休息,只有小丁留下来为师傅“义务劳动”。三个师傅对小丁的上进心很欣赏,都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

入厂两年半之后,小丁的电工、电焊、机电维修技术进步很快,先后考取了电工证书和焊工证书,逐渐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月薪涨至2500元。2003年,他升为机修班长,月薪2900元。2005年,小丁跳到东莞一家台资五金长任车间主管,月薪3400元。三次加薪,收入不算低了,但小丁说除去买吃饭、娱乐、人际交往外,所剩不多,至今存款还不到2万元,爸妈老劝他别乱花钱,要多攒钱,以备日后成家立业。他说:“广东人说辛苦得来自在食,我觉得很有道理。辛辛苦苦干活为了什么?还不是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

从劳力到智力的转型

饱尝没有文化之苦的第一代民工,把供孩子上大学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有的人甚至不惜倾全家之力培养孩子。一定要走出家门,“知识改变命运”已成为贫困地区青少年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和选择。

打工妹蔡玉是安徽人,如今在广州一家进出口公司做文员。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如今蔡玉已经换上了时髦的OL套装,坐在写字楼里,从事令许多外语学院毕业生都羡慕不已的外贸工作。在此之前,她用打工挣来的血汗钱,重圆读书梦。她说,不是父母非要她上学,而是自己真切感受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威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你不读书不努力就会被社会淘汰,从劳力向智力的转型一直是我的奋斗目标。”

蔡玉家在偏僻小乡村,父母都是农民,兄妹多,经济困难。1995年,她正在读高中,为了弟妹能继续学业,不得不忍痛放下课本,南下佛山,成为一家塑胶厂的流水线工人。虽然每月工资微薄,但她总是克勤克俭,尽可能攒起来。她有一个目标:攒够学费回去考大学。每逢业余时间,工友们都去逛街了,只有蔡玉留在宿舍啃课本。一年后,蔡玉带着3000多元积蓄回到家乡读高中。1998年,她如愿以偿考取合肥的一家职业学院。

2001年,蔡玉大专毕业了。她又来到了广东。不过,这次她的身份是大学生。最令蔡玉感到骄傲的事情,就是在人才市场上,她以出众的面试和笔试成绩,击败了众多名校的本科生,进入了广州一家进出口公司。如今,她在岗位上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开拓着事业的版图。她从贫困的农家女儿变成家庭的经济支柱,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尽管房子只有60多平方米,但她可以将父母接到身边小住,让两个老人家逛逛广州的北京路、上下九;她翻新了家乡的住房,添置了家电,资助弟妹求学、成长,她的父母逢人便夸生了这个女儿是前世修来的福……她已经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但她说安徽家乡还有很多期盼改变命运的孩子,她资助了2名贫困学生,“有的地方实在太穷了,有的家庭连十多元的学费都交不起。”“两个学生的成绩很好,只要把书读下去,就有希望改变命运。”

技术和耐性是他们的“口粮”

在珠三角,“知识改变命运”的外来工个案,还有许许多多,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讲出一串故事,他们本身就是现代都市的一道风景――

第4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比赛演讲稿:知识改变命运 岗位成就事业

演讲稿:知识改变命运 岗位成就事业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靠的是良好的员工队伍,一个良好的员工队伍,来源于员工过硬的自身素质,而素质的提高就需要员工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和过硬的技能。我们公司发展到今天,就说明我们的员工队伍是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是一支有良好素质的队伍,是一支能够撑起中国矿业明天的队伍。

矿工,在某些人眼里,也许是五大三粗、一身蛮力的憨大形象。然而今天的矿山人,具有岩石一样的性格、大山一样的朴实,是一代有文化、有知识、有无穷智慧的人。看,在那飞溅的焊花下,一条条笔直的焊缝,流淌着年轻焊工辛勤的汗水。在那抢修现场,一道道的技术难题,显示出员工超人的智慧和深厚的技术功底。在那联办矿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大量涌现,下了挖掘机上铲车,下了铲车上推土机,设备出了故障,又能拿出工具熟练地进行修理。

就是这些矿山人,他们用昨天的青春的音符,谱写了今天一首首动人的乐章。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有这么一个员工,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由于意外事故工亡,母亲改嫁,他随着爷爷奶奶长大****,参加工作后,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刻苦学习技术,很快就成为生产中的技术骨干。作为一个年轻人,他有自己朴实的想法:现在正是自己学习知识的大好时机,能够多掌握几项技能,以后就会有更大的生活空间。他凭借着从小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格,契而不舍的追求,永不言败的精神,利用工作之余,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自费去郑州参加无线电培训班的学习,并买来了大量的有关书籍进行自学钻研。他成功了,他不但熟练地撑握了各种家用电器的维修技术,而且在理论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他没有去从事第二职业,而是利用这种技术解决工作中出现一些疑难问题,同时又利用自己的技术为矿山人提供无偿的服务。根据他的技术特点,单位对他的岗位进行了调整,使他在新的岗位上迸发着光和热。他生活的更加充实了,在追求新的目标上更加自信了。他的追求反映一种精神,体现了一种价值。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矿山人奋发向上、求知探索的精神吗?体现的不正是我们矿山人无私奉献的自身价值吗?俗话说: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没压力轻飘飘,我们每一个人,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如若感觉不到压力的存在,危机的存在,只认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整日混时间,那么这种人终将一事无成,必将为竞争所淘汰。

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必需自我加压,超越自我,迎接挑战,要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在90年代初,有一个科室,是清一色的年轻人,活泼好动,每日工作之余,不是在球场奔跑,就是打牌或喝酒。年轻的科长上任后,看到这种情况,深感忧虑:长期下去,会把他们毁掉的。只有初中文化的科长,在长期的工作中,深感知识之重要。因此,他就对在办公室的六个工作人员定下了“科规”,宣布了他经过深思熟虑的打算:从即日起,六人全部参加****法律自学考试,并定下了奖惩办法。从此后,办公室再也听不到喧闹声了,只有静谧的灯光到夜半。六人中有三人都是初中或初中没毕业的文化程度,啃起书本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学赶帮超的互助精神,使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每次统考,有及格二门课程的,三门课程的,更有甚者,一次就及格了四门课程。五年过去了,六人全部拿到了自学考试法律专业大专文凭。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六个人,目前有一个处级,三个科级,二个是现岗位上的管理人员。宝剑利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辛勤的汗水,付出的心血,最终在事业上得到了回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这激烈竞争的浪潮中,谁主沉浮?企业的兴衰成败,谁执牛耳?残酷现实的回答:人才!

第5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时间:1996年6月

背景:这两位书生正预备体验:“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阵势——高考。

第一幕

张力:(埋头苦干,咬着笔杆,紧皱眉头)这题怎么这么棘手呀?

赵林:(翻阅着动漫,嚼着泡泡糖,高跷二郎腿)哎,不会做就别做了呗!动漫多好看呀!

张力:(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兄弟,现在可是关键时期,咱们马上就要经历“一考定终生”了,多花点心思学习吧!

(话外音:看潮起潮落,赏花开花谢,高考在考生们的提心吊胆中已经过去,丰收的秋天,北京大学迎来了又一批学子)

张力:(怀着无限憧憬,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北大西门前)啊,我魂牵梦绕的圣地,末名湖,博雅塔,我来了!

赵林:(穿着一身名牌,慢慢驾奔驰轿车经过北大西门)咦,你怎么在这儿,张力?你考下了北大吗?

张力:(万分惊喜)对呀,这是我梦开始的地方。你呢?在你父亲的北京分公司做经理吗?

赵林:(万分惊喜,十分自豪,拍了拍胸脯)我是黑鸟木头市场的总经理呢!

张力:(十分钦佩)恭喜恭喜。

话外音:两个铁哥们又在北京相遇,一个选择了书,另一个选择了经商,5年后,他们的境遇如何呢?

(在北京一家微软公司的门口)

张力:(匆匆忙忙正摸索着钥匙,欲驾车回家)喂,赵林,好久不见,还好吗?我是张力!

赵林:(忽然转过身,看见旧友,激动不已)赵林,我现在好后悔啊,父亲的公司已经被环保局命令关闭了!现在没有文凭的我只能为别人打工了!书,真是一笔财富!

张力(微微一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生命飞翔的羽翼!没关系,趁现在还年轻,再读些书,为自己铺设通往明天的道路!

第6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诸事不顺想改变命运?关键是是改变自身,了解真正的自己!一个人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除了改变外部环境的因素,比如风水布局等,白龙王许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是改变自身,真正的了解自己。因为平常我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会影响我们的运气,如果你了解自身优势劣势,知道如何正确的去改变自己,达到真正的修心、修身、修行为,都会为我们带来好运,从而改变自身的命运。

改变自己也能改变命运。易学风水专家许少峰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秉性和气场,然而有的人确实在这方面有一些阻碍成功或影响幸福的缺陷。假如能够了解并正视,且勇于去改善或改变自己,或是通过信仰的力量如何正确的摆放风水吉祥物、风水环境的力量、学习知识的力量提升自己,很多时候是能够改变不利的境遇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改变自己也能改变命运。

命运并不是由天注定的,而是以某件事为起点开始书写,想要改变命运只有改变这件事的支点。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一、学科渗透:为学生参与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首先要考虑教什么?对文本和内容要吃透并充分理解。教师要吃透教材,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要把文本玩得像做烧饼师傅手上的面团”。这不仅需要教师吃透本学科的教材,还要熟悉并利用不同教材对历史与社会课进行有效渗透,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更精彩,更有效。

比如,八下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与七下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一课第二目《学习改变命运》这两课,主旨都是突出教育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知识就是力量,学习能够改变命运。前者强调教育,后者强调学习,如果从主体出发,都是学生。所以八下思想品德的教材资源可为七下历史与社会所用。如八下思想品德教材中培根的“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就对“知识就是力量”做了很好的阐释,便于学生理解。还有,笛福的孩子是否接受教育对他们命运的影响也可运用到《学习改变命运》的教学中,学生会积极设想,因而教材资源更充足,课堂教学更丰满。

运用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渗透教学,还有许多例子。

如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七上语文课对该曲意境的分析与描绘可运用到八上历史与社会的《文人的世界》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并鉴赏中国古代史学、文学、艺术的成就”;给学生广泛的想象空间,品味其幽远沧桑萧索的意境,便于学生理解“作品是作者所处社会的写照”“从娱乐、信仰、礼俗和语言文字等方面,了解民众的精神生活状况及其变化”,理解作者产生这种心境与当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史不分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术课对《蒙娜丽莎》的欣赏也可运用到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二课第一目《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体会达・芬奇睿智的同时,品味蒙娜丽莎的微笑美,从而理解文艺复兴运动蕴涵的人文精神及其性质和意义。

教师融合多门学科的内容,沉淀并积累,上课做到胸有成竹,富有文化底蕴,给学生展示的教学内容与创造的教学意境,都会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美,品味其中的味道,从而乐学、好学,快速成长。

二、情节假设:为学生主动学习插上隐形翅膀

上海毓秀中学在《课堂教学改革100条建议》中提到:“当代各种先进教学流派的共同特点是: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机会为主要原则,以引导学生走自学之路为主要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为教学思想的核心。”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情节假设、续写故事等办法给思想插上翅膀,在课堂里快乐地飞翔。

在《学习改变命运》一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讲了放羊娃的故事,针对“放羊――挣钱――娶媳――生娃――放羊”的故事链,结合“学习改变命运”这一主题,请学生假设其中某一环节发生了变化,而后放羊娃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发言热烈。我综合了一下,大致上有以下几种思路:

思路1:放羊――挣钱――娶媳――生娃――让孩子接受教育――孩子考入大学――找到好工作,获得高收入――改变贫困状态。

思路2:放羊――挣钱――娶媳――生娃――让孩子接受教育――运用高科技养羊,增加羊群数量、羊奶产量、羊毛质量和产量。

思路3:放羊――挣钱――娶媳――生娃――让孩子接受教育――孩子考入大学――到国外养羊(能卖好价钱)。

思路4:放羊――借书、买书、读书――高产养羊――成为百万富翁――投资,改行养猪(猪肉价更高)――亏了或更赚――打工或上市。

思路5:放羊――挣钱――买书――养羊专业户――继续学习――办多种养殖厂(鸡、鸭、猪、牛等)。

教师借助情节假设,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并阐述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解放学生的脑和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学生通过情节假设,感受“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学习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领悟本文宗旨,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享受着学生想与说带来的乐趣,而且轻而易举地变枯燥的说教为学生主动地学习。

陶行知先生要给儿童“六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多学一点感兴趣的东西,多干一点高兴干的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上去扩大视野。我提倡再加上“一解放”:解放儿童的心灵,让他们在自由想象中展翅翱翔!

三、抛砖引玉:为学生热爱学习搭建精致平台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学会抛砖引玉,“砖”抛得好,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得到真正的“玉”。那这“砖”是什么呢?就是问题。学生一来劲儿,就把问题变成了辩题。

如《学习改变命运》这一课中,教师归纳学生对放羊娃命运的设想,大体上是两种思路,挣钱后先娶媳生娃还是先受教育?即让孩子受教育来改变命运还是自己学习来改变命运?教师抛出这一问题,学生又炸开了锅,对此进行了争辩。赞同前一观点的学生认为等放羊娃挣了钱再受教育,年龄偏大了,再等他致富后娶媳生娃太晚了,要四五十岁了。赞同后一观点的学生认为放羊娃还是娃,是接受教育的最佳年龄,可以借书,可以自学养羊知识,先致富,才能娶到好媳妇,才能有更好的条件培养娃,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听听,还真有见地!

在这一课的教材中还有一个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讨论,教师直接设问:“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哪个更重要?”

学生又辩论开了:

生1:实践比书本重要,书本知识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没有实践,哪来的书本知识?

生2:书本知识更重要,它可以让我们少犯错误,比如学车,不学理论,光靠实践,立马就上车,撞坏10辆车可能还没学会开车,学习理论知识后,再去练开车,损失就会小得多。

生3:实践知识更重要,没实践过,怎么总结经验教训,怎么总结理论?

生4:书本知识更重要,有些事情是不能重复实践的,比如轰炸某个地点,需要模拟,需要计算精确,才能实施轰炸。

生5:实践更重要,有些技巧从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只有在实践中反复摸索、锻炼才能学会的,例如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结果在战场上就一败涂地了。

生6:书本知识更重要,没有书本知识,我们就不能学到古人的经验,我们不可能什么事都亲自去尝试,书本知识让我们学得更快更多……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辩论,我们已经知道,实践知识和书本知识都很重要。实践出真知,书本知识源于实践,但反过来又指导实践。CCTV-10有一栏《我爱发明》的节目,如果我们能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多些发明,就能造福更多的人,知识的力量就更强大了!

教师抛出了“砖”,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同学交流思想,找出藏在其中的“玉”, 学得积极、主动、快乐!这比教师照本宣科唱独角戏要有效,课堂也更生动有趣!

第8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正方:寒门子弟应该读研

文 中国科学院 宋元明

“知识改变命运。”不管这句话如何被后人调侃、解读,但在中国这个上升通道相对狭窄的社会里,对于寒门子弟,改变命运最为公平有效的一个途径还是教育。

高考是寒门子弟靠教育改变命运的第一次机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研究生考试是他们的第二次机会。研究生考试本身当然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它给予考生的是再一次深造、进修,提升个人修养乃至培养人脉的机会。难道在工作中就不能学习吗?当然可以,但是成本很大,需要权衡经济、时间乃至个人职业发展的机会成本。一个相对公平、低成本改变人生的机会,为什么不去争取呢?

所谓寒门,说白了就是经济条件不佳的家庭。虽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但笔者还是愿试分析,读研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个人的经济状况。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2年青岛市研究生的平均月收入达到3704元,本科生仅为2490元。广州市2012年招聘企业提供的薪酬标准为本科学历工资水平约在2200~4800元之间,研究生以上学历工资水平在4000~6500元之间。毕业生起薪的差距仍然可以吸引不少本科毕业生积极投入硕士研究生备考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本科生在很多领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甚至是不能进入这个领域。从历年大型金融机构的招聘简章来看,特别是投资银行,基金公司,风险投资企业,没有名校的硕士学位,难以入围;公务员招录中本科生能报的职位逐步减少;重点中学甚至一般的中学招收教师的学历要求也变成了硕士。如此看来,门槛的巨大限制也是低学历人员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抛开物质层面的东西不谈,退一步讲,读书深造、研究学术是每个学子都可享有的权利。在当下物质丰盛梦想稀缺的时代,无论出身如何,有梦想,我们都该为他鼓掌。

反方:寒门子弟不应该读研

文 大历山人

“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纵然很美好,可这个梦想是建立在读研的成本上的,成本的巨大投入并不是普通寒门学子所能承受的。

读研路漫漫,花费不菲。从2012年中山大学硕士招生专业的学费标准来看,大部分理学和工学专业,部分医学专业,硕士的学费标准是1万元/年,部分与市场需求结合更为紧密的文科专业,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则为1.3万元/年,英语翻译等专业为1.5万元/年。这基本上也是大多数高校学术型的硕士收费水准,专业硕士的学费更昂贵。

第9篇:知识改变命运范文

我是到了高中阶段后才开始有了大学的概念,但除北大、清华、复旦、人大和华科大外基本不知道还有什么大学。当然这个并不是什么志向问题,而完全是信息封闭之下蒙昧状态下的无知。高中毕业报考大学,一下子看到那么多闻所未闻的大学名称,完全不知如何选择,直到填志愿时才不无遗憾地匆匆确定。

我本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高考的,当时自认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回头看来的确是开始形成了,但所形成的只是一个初始状态,是在书本上形成的,并非是生活体验形成的。那个时候对社会没有认识,对人生没有什么深入思考,对就读大学的理解大概没有超出安身立命这个范围:为了吃饭,找个好工作。

事实上。有不少学生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吃饭,谋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或者是因为周围的人都上大学,自己也得上。其实,这样理解上大学的真正内涵是不准确的、是片面的。如果是为了前者。恐怕很多人都会很失望。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时才发现面临的选择只是进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拿一份微不足道的工资,节衣缩食地还一份几十年的房贷,或者咬着牙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壮士、烈士、圣斗士等等(生生不息,愿赌服输),又或者干脆找不到工作,只是“被就业”。

当然,虽然很多人读完大学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就像那句坊间流传很广的话:我用一麻袋的钱去读书,换来了一麻袋的书,我用一麻袋的书去卖掉。结果卖掉的钱还不能买一个麻袋!但是很多人还是会觉得比大学毕业没找到工作更糟糕的事情是没有被大学录取。 因此,上大学依然是学生们的优先选择。

在一般人眼里,上大学有两大目的:一是求知,为未来发展做准备;二是求职,为以后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通常情况下,好的职业都是建立在知识的底座上的,很显然求知的作用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