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对旅游开发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旅游开发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旅游开发的建议

第1篇: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摘 要: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之一,但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一些生态问题。本文以内蒙古旅游开发为例,对内蒙古旅游发展中造成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旅游开发;农业生态;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29

1 内蒙古旅游开发带来的问题

1.1 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

内蒙古旅游开发中过度重视经济利益带来了资源环境过度开发问题,而内蒙古当地的草原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加之过度开发必然会对当地的草原造成破坏,造成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更加严重;内蒙古旅游中对当地自然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影响当地自然资源的循环再生,甚至造成当地自然资源的枯竭;内蒙古旅游开发中的一些游客的不合理的旅游活动如乱扔垃圾,也会给当地的环境保护带来一些影响,而且如果游客过多超出本地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利于当地资源环境的再生和维护。

1.2 农业生态的问题

内蒙古的农业资源丰富,约有0.067亿hm2耕地,人均耕地面积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然而内蒙古旅游的开发,必定会给当地的农业带来影响。旅游开发中势必会出现占用农业耕地、过度开发农业耕地或是破坏当地植被资源降低当地土壤的再生能力等问题,从而破坏当地农业生态的平衡,影响当地的农业发展,影响当地人民的正常农业生活。

1.3 居住环境和方式的问题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内蒙古的游牧生活很少受到外界干扰,有着固定的居住环境和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内蒙古旅游的开发,一些新的、不同于他们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的出现,势必会对当地人民的传统的居住环境和方式带来影响。受外来方式的影响和渗透,当地传统建筑物及特色的生活方式慢慢被同化,从而失去当地的特色,失去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2 在内蒙古旅游开发上的建议

2.1 对内蒙古资源环境进行保护

以旅游资源保护为第一要务。缺少保护的旅游经济发展是短期的恶性的。保护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内蒙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发展有重大意义。要抓好“护林护草”工程;要强化对内蒙古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在旅游发展上由于内蒙古地区的发展起步比较低,所以不能一蹴而就,要实施目标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内蒙古旅游文化生态的发展目标;要开发其他具有一定旅游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这种人与资源紧密结合,注重旅游发展上的连锁效应,不仅可以让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也能把生态持续的保护下去。例如,在内蒙古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护,防止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2.2 对内蒙古农业生态和特色居住方式进行保护

内蒙古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其农牧产品在各省中也名列前茅。在内蒙古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将当地的生态农业纳入旅游的特色之一,进行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旅游行程。在旅游的过程中将农业的基础建设、科学的播种、收割技术、一体化的农业管理、农产品的特色等,一一进行展示,还可以进行品尝农产品的环节,让游客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了解当地的生态农业,从而达到当地生态农业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如此一来不仅保护了当地的农业生态,还给当地带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造福内蒙古当地的人民。还要保护当地人传统的居住环境不受破坏,以及尊重当地特色的生活方式,让其成为旅游发展的特色之一。

2.3 重视政府在内蒙古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内蒙古旅游开发起步晚、基础低,在市场调控方面缺乏经验,仅靠市场本身无法进行资金配置功能,所以在市场调控机制完善之前,需要政府的协助。政府制定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广开各种资源渠道,高效率的完成资金的融集工作;要注意资金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旅游资金管理系统,对国内国外的资金支持进行合理分配,尤其是国家专项建设资金,更要合理利用。有效的分配资金,将为我们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要进一步分析协调内蒙古旅游企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确定好资金分配的比例,从而避免资金的浪费,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损失。例如,国家对内蒙古旅游开发进行各种扶持,对旅游开发中的资源进行保护和监管,对资源浪费和破坏的行为进行惩罚。

3 总结

在让晒怕糜慰发上,要高度重视内蒙古当地生态保护问题,积极保护当地的非物质遗产和物质遗产。我们应该正视旅游开发中暴露出的问题,积极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保护内蒙古旅游开中的生态文化,共同促进内蒙古的旅游业发展,从而实现生态文化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第2篇: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熊耳山;形成机理;旅游开发

一、熊耳山简介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枣庄市山亭区东南部,主峰海拔483米,东西延绵6公里,南北宽两公里,其主峰远看像一只大熊耳,故称之熊耳山 [1]。熊耳山隶属沂蒙山区,是泰沂山脉南部的岱崮群体。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以熊耳山为主体,集双龙大裂谷、溶洞群、龙抓崖等自然景观为一体,堪称“天造地设、鬼斧神工”之作,是“山东仅有,国内罕见”的石灰岩地貌奇观。

二、熊耳山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研究

地质旅游是指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利用地质遗迹进行旅游活动,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尤其是地质遗迹的形成、演化和发展规律,以期提高人们的地学知识和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对其旅游开发的深入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概念、分类、资源及建议等方面法规建设、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还不成熟。结合中国地质公园科技旅游的开发现状,借鉴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旅游开发经验,寻求地质旅游开发的理论和规范,探讨开展地质公园旅游的方式方法,对保护资源环境、释放资源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旅游规划忽视地球科学的指导,缺乏地质专业人才。熊耳山地质公园只重视对游客的服务,而忽略了景区中广泛分布的地质资源,在景区的规划、设施设计和布置、游客的安全和教育、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等方面,常常对地质因素缺乏考虑和说明。 把地质公园的开发仅仅停留在观光旅游上。熊耳山只是把游客引进来但对地质地貌演变过程、特点、成因没有进行科学的解释,对地质景观的地质结构、形成机理等没有较详细的说明,游客只是觉得惊讶却没有实现地质公园的真正价值。 市场开发方面,科学价值被白白浪费。目前熊耳山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商业价值的开发上,还存在市场的拓展能力弱、促销机制不完善、促销手段单一、促销经费不足等问题。未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等高科技开展地质旅游促销,没有独立网站,电子商务。

四、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模式与选择

借鉴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地质旅游开发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熊耳山地质公园地质旅游开发应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1.生态科普与地质旅游并重模式。该模式适合于原生环境极好且几乎无破坏、地质构造及其他自然景观构成并重、地质环境奇特、地质特征独特且科研价值及资源品质极高、人文景观较缺乏的地质景区,兼具国家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特质。 以地质旅游为主,辅以生态及其他旅游项目的混合模式。该模式适用于生态环境处于原生态且较为粗放、地质构造占主体、地质内涵独特、人文景观丰富的地质公园。该类景区可进入性好,人类活动较多,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尤其是旅游生命周期进入发展、巩固阶段的地质景区。地质科技旅游以地球科学知识普及为主要目的,适当建立相关的自然地质科学、人文历史及风俗民情博物馆等设施,如某些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与以地质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 以生态科普为主,地质旅游和其他旅游项目为辅的混合模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极好、地质特征较为普遍、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欠缺的地质公园可利用该模式进行开发,重点保护,地质科技旅游以自然生态教育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目的,开展观光、探险、漂流等项目。根据熊耳山地质景观特色,旅游发展阶段,熊耳山旅游开发应采取第二种模式即以地质科技旅游为主,辅以生态及其他旅游项目的混合模式,建立一些人文历史及风俗民情博物馆等,开展一些人文旅游,弥补熊耳山景点太少的缺憾。

五、熊耳山开发建议

1.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建立地质公园,开发地质旅游产品,开展地质旅游。为了保护公园的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观原貌,达到永续利用之目的,应该对公园实行限制性低密度利用,限制公园游人及其服务设施的数量和分布范围。 健全管理体制。世界上建设好的国家公园一般都设有公园管理局,全权管理国家公园,有管理机构和相应的人员,同时还有公园警察,有的还有武装警察巡逻,保护公园资源免受损害。因此,我们也应该建立相关的公园管理体制,对公园实行统一管理,理顺管理关系。 多方筹集资金开发旅游产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旅游的积极性。在不破坏旅游资源、不违背公园总体规划和统一管理、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政策,积极引入外资和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公司的资金,进行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旅游接待服务与旅游娱乐设施建设和经营。

六、结语

在合理选择旅游开发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形象,提高其在同类地质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真正实现熊耳山地质公园经济、科学价值的双赢。

[1]丁霞,徐春堂.枣庄乡土地理[M].济南:齐鲁书社,1996:20.

第3篇: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水满村黎寨

0 引言

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追求淳朴洁净,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1]。

目前,国外有关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并不多见,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民族旅游的研究框架,内容则主要围绕民族旅游的基础理论、发展对策及旅游开发的影响等方面[2-4]。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民族村寨旅游对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旅游产品优化等[5]。在社区参与方面,李广宏、刘韫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了居民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对策与建议;梁玉华等基于实证研究以贵阳市镇山村布依族苗族村寨为例,通过对该村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罗永常从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分配现状及其原因出发,提出了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武晓英等以西双版纳民族村寨基诺山寨、傣族园、勐景来为例,通过分析居民参与旅游的不同阶段的利益分配机制,得出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利益分配启示。综上所述,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现有的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研究以定性方法为主,定量研究较少;从实证研究的案例选取上来看,多以云贵川三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为主,而以海南和黎族为研究主体的论文较少。因此,以海南黎族村寨开发为背景的社区参与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研究区域概况

“水满”是黎语,有“至高”之意。水满村是五指山市水满乡的一个黎族自然村落,是海南省海拔最高,距离五指山最近的村庄,也是五指山市政府首批批准建设的旅游开发项目之一。水满村分为水满上村和水满下村,村寨布局依山起落,视野景观好,山上长着几百年的野生水满茶,山腰有人参形状的半山瀑布和云桥,村前有水满河,村后有“七仙女”洞,村中潭水古树,梯田层叠房前舍后,为典型的世外桃源。近年来,该村在乡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全村已实现“三通”(通水、通路、通电),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开办家庭旅馆、特色餐厅和旅游商品小卖部等,鼓励本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业发展。目前,已经开发的旅游项目包括五指山最佳观山点、五指山热带雨林观赏栈道、五指山河谷漂流、五指山蝴蝶生态牧场以及邻近的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等。

2 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

研究主要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内容主要围绕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影响感知、参与旅游开发的态度以及参与旅游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问卷的编制则主要通过专家头脑风暴法并参考已有学者的相关主题研究,开发设计出符合本次旅游研究情境的居民旅游影响感知量表、居民旅游开发参与态度量表和居民旅游开发参与影响因素量表,要求被访居民根据其对问题描述的同意程度进行赋值,值域范围为1分至5分,分别代表很不同意、较不同意、一般、比较同意、完全同意。

2.2 问卷发放与数据回收

问卷的调查时间为2016年9月15日至9月18日,发放地点为水满村市场、车站和老爸茶馆等当地居民聚居地区。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93份,其中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为96.77%。数据的分析工具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9.0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期能够反映当地居民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方面的特征。

3 研究结果

3.1 被访居民的基本情况

在性别方面,男性占48.89%,女性占51.11%,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在年龄方面,18岁以下的被访者占11.11%,18~35岁的被访者占52.22%,36~60岁的被访者占31.11%,60岁以上的被访者占5.56%,以中青年群体为主,这也是参与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受教育程度上,小学文化水平的被访者所占比例最高,为40%,其次是初中文化,所占比例为36.67%,高中或中专文化水平的占18.89%,最后是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所占比例为4.44%,可见目前水满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以中小学为主,高素质的本土人才较为缺乏;在家庭月平均收入方面,1000元以下的占17.78%,1000~2000元的占37.78%,2000~3000元的占36.67%,3000元以上的占7.78%,家庭月收入集中在1000~3000元,还有部分为贫困家庭,经济收入还有待提高;在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上,考虑到本地居民家庭收入的多元化,故将此题设置为多选题,通过调查发现,77.78%的家庭以务农为主,景区就业的占42.22%,外出打工的占23.33%;旅游商店所占比重为16.67%,住宿、餐饮所占比例较小,此外,还有部分居民通过三轮车拉客、民俗表演等方式参与旅游业的发展,获取经济收入。可见,水满村居民家庭收入还是以务农为主,参与旅游行业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3.2 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感知

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或多或少都会对目的地的环境、经济、文化等带来各种影响。通过将完全同意和比较同意合并为同意,将较不同意和很不同意合并为不同意后发现:在经济方面,分别有64.44%和68.89%的被访者不同程度上认可旅游的发展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和就业机会,但也有部分被访者由于未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或参与的层次较低等原因表示不赞同。此外,66.66%的被访者认为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居民之间的关系开始注重物质利益;在文化方面,66.67%的被访者同意旅游的发展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提升了自己的思想观念,但同时也导致了本民族传统文化被同化,同意率为34.44%;在环境方面,91.11%的被访者认为通过发展旅游业改善了本村的基础设施,但同时也有32.22%的受访者认为旅游开发造成了当地环境的污染;总体来说,83.33%的被访者认为旅游的发展利大于弊。

3.3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态度

与居民对旅游的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感知相比,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态度并不是非常积极,通过赋分计算平均值,发现居民对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态度为3.64分,低于总体旅游影响感知的4.31分。具体来讲,65.56%的被访者表示非常愿意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25.56%的被访者持中立态度,8.86%的被访者不愿意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在是否愿意为景区的发展提供建议方面,53.33%的被访者表示非常愿意,37.78%的被访者持中立态度,8.88%的被访者表示不愿意;在是否自愿参加旅游资源的保护方面,37.78%的被访者表示非常愿意,55.56%的被访者持中立态度,6.66%的被访者表示不愿意;在旅游地的形象维护方面,41.11%的被访者表示会积极地参与其中,53.33%的被访者对此持中立态度,5.55%的被访者表示不愿意。

3.4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

水满村社区居民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受自身文化水平、社会关系、资金以及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支持引导等因素的影响。调查显示,65.55%的被访者同意自身参与旅游的程度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12.22%的被访者认为并不受此影响;在是否依靠社会关系方面,31.11%的被访者不同意没有社会关系就无法参与旅游,22.22%的被访者认为这会影响到自身能否参与旅游;在资金方面,75.56%的被访者认为缺少资金是自身不能更好地参与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仅有12.23%的被访者表示不同意;此外,62.22%的被访者同意由于缺少政府支持及相关组织的引导使自身参与旅游业受阻,仅有4.44%的被访者不同意此说法。可见,资金是居民参与旅游的重要影响因素,然后是政府及相关组织的支持引导和自身的文化水平,社会关系对其影响较低。

4 研究结论

(1)在旅游影响感知方面,总体来讲,水满村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负面影响感知较弱,认为旅游发展利大于弊。在正面感知中,收入的增加明显低于就业机会的增加,说明目前居民参与本地旅游的发展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因此可以通过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建立分层次、多角色的分配途径,增加居民参与旅游的广度和深度,并使其获益。在负面感知中,居民对环境和文化方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表明居民对本地生态环境及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因此应加强环境宣传与教育,并增加对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投资,让居民认识到只有承担起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民族村寨旅游才能可持续发展。

(2)水满村居民对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态度较为积极,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愿意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但在为景区发展提供建议、参与旅游资源保护及形象维护方面的意愿相对较低,表明本地居民未充分意识到社区积极参与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此应建立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地方发展的宣传引导机制、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利益分配公平机制,如旅游收益分红制度,让社区居民集体入股,以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的积极性。

第4篇: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有着“地球之肾”的美誉;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拥有数量巨大的濒危珍稀动植物资源,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湿地生态旅游就是把湿地资源作为客体从事观光游览、科学考察、休闲娱乐等旅游活动,要求在旅游发展的同时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社区经济效益等一系列的功能,是一种生态旅游[3,4]。洽川湿地作为秦东地区最重要的湿地景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诗经》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具有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先天优势。作为一种新兴的湿地生态旅游风景区,洽川湿地生态旅游符合现代人们休闲体验旅游的观念,有着空前的发展前景。笔者以洽川湿地景区为例,研究了湿地旅游的开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对于洽川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与湿地的和谐共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洽川湿地旅游发展概况

洽川湿地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以东20公里的黄河之滨,200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地形东南低、西北高,以平原为主。景区内的黄河湿地“万顷芦荡,千眼瀵泉,百种珍禽,十里荷塘,一条黄河”,自然风光非常迷人;洽川又是《诗经》文化的发祥地,文化源远流长。

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为洽川湿地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秦东地区乃至秦晋豫三省交界地带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洽川湿地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成效显著,目前,已经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亲子体验和文化旅游等特色项目,吸引了不同的游客群体。

二、洽川湿地生态旅游对当地居民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洽川湿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合理开发以及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有利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提高,以至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洽川湿地旅游的开发,当地一部分农民通过经营农家乐、在景区出租营马匹或者电瓶车、从事景区导游和环卫工作以及小商品零售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并从中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从而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调查得知,?营农家乐的农户每年主要营业的时间为5―10月,通过经营他们平均可获得40 000-60 000元的年收入,这远远高于他们之前从事农业种植获得的收入。

(二)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方便居民生产生活

随着洽川湿地旅游的发展,景区及周边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以交通为例,以前的土路改为如今的柏油马路,人们出行的时间距离明显缩短,这不仅使得游客到达景区具有极高的可进入性,同时也使得居住在景区及周边的居民在从事生产生活等日常活动方面更加的方便。另一方面,交通的改善,使得农户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与外界交流和接触,更好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也有利于当地居民观念的改变。

(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湿地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湿地的合理开发以及有效利用不仅有利于满足现代旅游者对湿地资源环境审美的需要,同时也能为居住在湿地周边的居民提供一个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民不再需要像传统社会时期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闲时期和茶余饭后农民们也有了休闲娱乐的需要。洽川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对于湿地周围的农民来说,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不仅提高了居民的收入,而且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

(四)有利于当地居民环保意识的加强

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是湿地周围居民经济落后造成的,经济落后必然导致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洽川湿地旅游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湿地景区周边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基础设施环境,增强了湿地周围居民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利于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湿地旅游开发利用对当地居民的消极影响

尽管洽川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多数居民对湿地旅游的参与度不够,生活水平提高有限

在洽川湿地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通过经营农家乐、出租营马匹或者电瓶车、从事导游工作的一部分农户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提高了生活水平。多数农户则只能通过偶尔零售一些游客日常的生活用品获得有限的收益,甚至还有部分农户的生产生活和旅游开发没有任何的联系,因此,只能通过种植小麦和玉米获得微薄的收入。可以看出,洽川湿地的旅游开发对当地大部分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影响有限。

(二)当地居民力量薄弱,只能被动接受各项旅游决策

中国当前在旅游开发中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模式,政府和开发商联合决定旅游开发行为[5]。对于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居民来说,由于他们自身的经济生活水平低、政治地位低下,没有机会和能力参与制定旅游开发的“游戏规则”,只能被动地接受各项旅游决策,因此,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以洽川湿地旅游的开发为例,湿地旅游的开发需要建设相应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因此要征用一定的土地。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当地的农民并没有主动决定权,只能被动服从。

(三)湿地旅游开发利用过度,引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湿地是一种比较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到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在旅游开发中,人类不注重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就会导致湿地生态的破坏[6]。在洽川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景区公路建设把湿地分成了彼此分离的块状,条状,破坏了湿地的完整性,景区建设中的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过处理就排到了河中,污染了水体,使得湿地水质下降,威胁湿地动植物的生存;景区周边农家乐、民房、超市、餐饮店等的建设也破坏了湿地景区原生态的景观风貌。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洽川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对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基础设施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还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增强了湿地周边居民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利于人类与湿地环境的和谐共生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当地居民文化知识水平有限。旅游开发能够提供的工作机会不足等,造成多数居民对湿地旅游的参与度不高,能够从旅游开发中获得的收益有限;经济生活水平与政治地位的低下,也使得当地居民无法参与制定旅游开发的决策,致使他们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开发商过度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对污染不加处理或处理不足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和破坏了湿地原有的生态环境,这些都有可能会对湿地生态旅游长期可持续地发展产生威胁。

(二)建议

1.提高当地居民参与,实现旅游扶贫

一方面,由政府出面组织为当地居民进行各类旅游培训,提高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认识和参与旅游开发的能力,同时从村民中选取致富能手,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另一方面,联手华山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多个热点旅游景区,利用旅游集群效应,扩大对洽川湿地风景名胜区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游客知道和了解洽川湿地风景区;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如利用广告媒体(报刊、杂志、广播),室外广告(广告牌、空中广告、交通工具广告)、印刷品广告(招贴画、宣传册、旅游手册、地图、线路图)、制作VCD风光片、聘请旅游形象大使等进行形象宣传,让客源市场了解洽川湿地景区,以此改变游客市场来源单一的现状,扩大景区的客源来源和数量,从而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居民对旅游的参与度,扩大居民从旅游开发中获取的收益。

2.扶持并培育民间力量,维护居民权益

与政府和开发商相比,当地居民是比较弱势的群体,这就造成居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政府和开发商联合制定的各项关于旅游开发的政策,即使这些政策可能会使居民的权益受损。因此,在洽川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扶持并形成一个类似于“生态保护志愿者联盟组织”之类的第三方力量,帮助弱势的当地居民,制衡政府部门,制约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同时,为政府部门和开发商提供政策咨询,这不仅能够维护当地居民从旅游开发中的获益,同时也有利于平衡居民与政府、旅游开发商之间关系的和谐,实现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开发利用,加强湿地污染治理与修复

第5篇: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襄汾县尉村跑鼓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20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尉村跑鼓车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根据对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文献的总结分析,本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各样的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并且世代相承的实践、表演、知识体系和技能以及工艺品、实物等。它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经验、技艺、精神,“活态流变”是其显著的特点。

(二)尉村跑鼓车概述。尉村跑鼓车始源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尉村,史称“鄂公堡”,据《晋史》记载,公元前718年,因曲沃庄伯公进攻晋都,晋鄂公逃至“鄂邑”(今乡宁县),为防追敌,晋鄂公在今尉村北门处筑城堡,故名“鄂公堡”。此后,“鄂公堡”的驻军脱离了军队建制,变为平民。但擂鼓进军的演练仍保持了下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赛事,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跑鼓车文化。尉村跑鼓车,兴盛而不衰,并逐渐成为一种民俗活动。

尉村鼓车以院分为五鼓,五鼓形态各异,差异明显,每种图案都代表中国古代某一标志性文化。西北院鼓,画二龙戏珠;南院鼓,画秦琼打虎;东院鼓,画神兽角端;庙巷鼓,画和合二仙;后院鼓,画八卦图。跑鼓车比赛更是异彩纷呈,通常由一人撑起鼓辕,两人抱住鼓辕,上百人拉起稍绳进行比赛,时间不限,直到后面的鼓车的鼓手将稍绳拴到前面的鼓车上即为胜利。比赛过程相当激烈,周围群众欢声雀跃,感染力极强。

(三)尉村跑鼓车开发现状。近年来,尉村跑鼓车越来越受到上级政府的重视,其旅游开发正处于蓬勃发展期,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开发现状表现在:首先,尉村跑鼓车的旅游开发模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随着对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深入以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开发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其次,尉村跑鼓车的开发主要以节庆方式为主,通过举办各种遗产节、旅游节来表现跑鼓车的独特之处;最后,尉村跑鼓车的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且开发的深度不够、宣传不到位,而且当地居民对跑鼓车的旅游开发理解不足,不能很好地支持开发工作,增加了开发难度。

二、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一)表演类非遗旅游开发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第一,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包括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等等,旅游开发应优先选择旅游价值高的遗产项目;第二,遗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资源的开发条件是其最终能否被开发的核心因素,这主要涉及到该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等等,具体而言,即它目前的保护状况、旅游吸引力等等。

2、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第一,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国民收入总值、居民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水平、对外联系程度等。一个地区对外联系程度越高来往的游客就会越多,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越高无形中也就会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第二,旅游腹地,即该旅游资源所能辐射到的目标客源情况,其中距离远近和市场大小无疑是影响该旅游项目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三,空间集聚与竞争,将同一地区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协同开发,优势互补,造成对游客意想不到的旅游吸引力。

(二)表演类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对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必须以旅游资源的特性为基础,表演类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其旅游开发必然要采用不同于一般性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本文通过借鉴其他非遗项目的旅游开发模式,将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分为节事旅游、休闲演绎和主题公园的开发模式。

1、节事旅游模式。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因此要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必须通过一系列动态艺术表演来展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并且提升它们的旅游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开始采用这一模式,这些地方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旅游文化节来展示文化产品,这对提高当地非遗的知名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节庆旅游一般所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大,传播面广且游客的参与程度高,是现如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

2、休闲演绎模式。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表演类旅游产品也出现了井喷式发展,而优秀的地域文化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它们才能在本地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通过对它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进行挖掘,并将其搬上舞台,最终完成表演类非遗休闲演绎产品的旅游开发,这对提高该资源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

3、主题公园模式。毋庸置疑,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可以先给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一个主题,围绕着这一主题创建一个可供旅游者休闲和娱乐的活动空间,将那些可以展现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呈现在这一活动空间中,让游客能够真正融入到当地环境中去体验具有独特韵味的表演艺术。此外,还可以在主题公园中加入狂欢元素,刺激旅游者的感官,从而调动起其旅游的积极性,刺激旅游需求和消费。

三、尉村跑鼓车旅游开发建议

(一)尉村跑鼓车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

1、尉村跑鼓车在临汾市非遗中的地位。临汾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故而其历史文化遗产相当丰富,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不胜数,而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占比重最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襄汾县的尉村跑鼓车以其历史悠久、鼓法独特享誉全市乃至全省,是临汾市一项极其重要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晋鄂公的兵败,尉迟鄂国公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壮大,胜利后的欢庆,到后来改革开放的激情,跑鼓车逐步闻名于山西、河北、陕西等北方省份,这在全国绝无仅有。尉村鼓车文化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尉村跑鼓车在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2、尉村跑鼓车旅游开发的必要性。襄汾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山西乃至全国的文化资源大县,其旅游资源更是数不胜数。不仅有丁村民宅、汾城古镇、普净寺等几处极其珍贵的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双龙湖湿地公园和龙澍峪景区等风景名胜区,其中的风光秀丽、古代建筑更是气势恢弘,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绝佳选择;丁村的万亩白莲令人赏心悦目。晋作家具制作技艺、天塔狮舞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精彩绝伦;赵雄花腔鼓、太平面塑、北许锣鼓等八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襄汾县的这一文化大背景为尉村跑鼓车的旅游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将尉村跑鼓车与这些旅游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形成集群效应,实现共同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知名度还有利于全县的文化建设。从另一方面来看,襄汾县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经过全县上下不懈努力将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县到帝尧文化之都的重大转变。对尉村跑鼓车这一全县乃至全国赫赫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无可非议。

3、尉村跑鼓车的旅游价值

(1)历史价值。尉村跑鼓车始于春秋时期,由古代战事中发展而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这项民俗活动对于研究古代军事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这项活动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鼓车与各种用具也具有相当重要的考古价值。

(2)美学价值。跑鼓车的鼓面有八卦图、飞禽走兽以及民间民俗故事等图案,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在跑鼓车的比赛过程中,选手们个个英姿飒爽,鼓车在选手们身后隆隆作响,场面极其壮观,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激扬清脆的鼓乐之美与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的完美融合,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3)人文价值。尉村跑鼓车这项竞技运动需要很多人的默契配合才能完成,它提倡团队协作精神,无形中将人们的意志凝聚在一起,展现一种团结的强大力量。同时,又达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增强了人们的体质。跑鼓车从古代传承至今,代表着一种文化的源远流长,对当地的民俗风情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尉村跑鼓车旅游开发优劣势分析

1、尉村跑鼓车旅游开发优势

第一,尉村跑鼓车是一项优质旅游资源。首先,尉村跑鼓车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军事色彩鲜明,群众基础深厚,属于典型的草根文化,这些优势都大大提高了尉村跑鼓车的旅游价值;其次,它的原真性保存较为完好;最后,其旅游参与性很强。综合各方面,尉村跑鼓车是一项极其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

第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其保护与开发。作为临汾市一项重要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些年尉村跑鼓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襄汾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为其旅游开发铺平了道路。

2、尉村跑鼓车旅游开发的劣势

第一,旅游开发思想还不成熟。目前,襄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还处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没有与周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达不到集群效应。此外,缺乏吸收外地来客、将本土文化推向外界的思想。

第二,群众的保护开发意识淡薄。虽然尉村跑鼓车的旅游开发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当地群众并不接受以旅游开发方式对尉村跑鼓车进行保护,没有群众的广泛支持,尉村跑鼓车的旅游开发很难顺利进行。

第三,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不高。当地的民间文化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方式单一,游客缺少对跑鼓车文化的深入了解,无法理解其精髓,因此旅游传播效应不明显,文化及社区知名度不高,不足以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旅游发展。

(三)尉村跑鼓车旅游开发策略

1、因地制宜,寻找合适的开发模式

第一,节事旅游模式。首先,尉村跑鼓车作为一项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绝无仅有的特点,其游客参与性很强且规模庞大,因此节事旅游模式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尉村于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举办鼓车节,在举办鼓车节之前应加大宣传,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方式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尉村跑鼓车并吸引其前来观看,另一方面,在临汾市举办各类旅游节期间可以将尉村跑鼓车加入其中,在游客中间进行跑鼓车表演,扩大影响力。其次,应对尉村跑鼓车的传统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将其发展成一种体验型旅游产品。游客可以扮演成鼓手,穿着特定服装参与跑鼓车的表演,不仅可以拉鼓车而且还可以进行敲鼓表演,这样游客更能深切体会尉村跑鼓车的内涵与人文价值,相比较简单的参观,这种参与模式更能使游客玩得尽兴,这样对游客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最后,鉴于尉村跑鼓车恢弘的气势和庞大的规模,可以采用狂欢节庆模式对其进行开发。狂欢的深层意义是人的快乐与自由,体现了对人本主义、自由主义的追求,因此将狂欢精神融入到鼓车节及临汾市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之中,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节理念,也有助于增添欢乐氛围,使游客受到极大的感染从而扩大其旅游传播效应。

第二,休闲演绎模式。采用休闲演绎模式对尉村跑鼓车进行旅游开发主要方式是将其搬上舞台,作为鼓车节里的一个鼓乐表演节目,由鼓手进行独特的敲鼓表演,其次还可以增加一些其他乐器类表演配合演出,例如长笛、琵琶等,不仅能够展示跑鼓车的恢弘气势、传播其文化与历史内涵,还可以让游客欣赏到独一无二的鼓乐表演,一定会加深游客的印象。

2、将跑鼓车与当地物质文化旅游相结合。襄汾县的文化资源丰富,有丁村民宅、汾城古镇、普净寺等几处珍贵的文化遗迹,还有双龙湖湿地公园、龙澍峪景区等风景名胜区。尉村位于汾城镇,与丁村相毗邻,因此可以以襄汾县文化为大背景,将尉村跑鼓车与丁村遗址、汾城古镇相结合进行开发,游客来到尉村不仅可以欣赏到流传了上千年、具有独特风韵的跑鼓车,而且还可以游览参观丁村国家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历史与现代感相结合的旅游景区,旅游行程丰富,对游客易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此外,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通过对各种文化资源的了解,会唤醒人们对于非遗的保护意识,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另一方面,历史文化资源的聚集容易吸引考古及文化型旅游者的到来,这对于襄汾县的文化大繁荣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扩大宣传,发展当地经济,改善周围交通。目前,尉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阻挡因素主要是文化知名度不高、周围交通不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这也是临汾市整个旅游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今后的旅游开发应着重解决这些问题。第一,利用媒体、网络、节会展、文艺演出、影视等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深入宣传悠久的文化、历史、旅游资源,加强与旅行社的沟通联系,使景点全部融入省、市特色旅游线路,扩大尉村跑鼓车的社会影响、增强旅游吸引力。此外,吸引更多的旅游业高素质人才服务于跑鼓车的旅游开发;第二,通过政府引导、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使得政府与市场可以共同服务于文化大繁荣,扩大文化消费,释放文化发展活力,加快尉村跑鼓车的旅游开发步伐,将襄汾县尉村打造成闻名全国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第三,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促进尉村跑鼓车的旅游开发,必须加快发展工农业经济、扩大招商引资、提供政策保障等等。此外,针对当地交通不便的局面,政府部门应积极修路建桥,改善交通环境,拓宽客源市场。

四、结语

襄汾县尉村跑鼓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保护和开发价值,本文通过分析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和开发原则,借鉴了其他非遗的旅游开发模式,在对尉村跑鼓车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探讨其开发的可行性以及优劣势,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跑鼓车的旅游开发策略,希望对其发展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凤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8.

[2]刘建平,陈姣凤,林龙飞.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7.3.

第6篇: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一、区域概况

抗战时期,重庆为战时首都,数以万计的企业、学校、近8万吨黄金搬迁至此,是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二战时期,它作为中国的战时陪都和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战场的指挥中心名扬海内外,同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四大历史名城。八年抗战,为重庆留下了数以百计的抗战陪都文化遗址。

歌乐山山洞片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南部,区内林木茂密,被誉为“山城绿宝石”;时期,随着政府西迁,山洞地区行政机构、要员公馆林立而成为事实上的战时行政中心,被誉为“小陪都”。

二、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根据普查,确认的旅游资源单体共 98 处,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旅游资源的分类,山洞所占主类资源的汇总情况统计如下(表 1)。

从表中可以得出,山洞人文资源远大于自然资源的比重,其中遗址遗迹类比重超过 50%,历史文化价值颇高,是旅游开发的重点所在。

二、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一)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山洞片区含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既有历史文化类资源,又有自然生态类资源,是一个乡镇、山地森林、抗战陪都文化集中的区域,最突出的几大类资源是抗战陪都文化、袍哥文化、山地与森林景观。而本区因其历史原因,抗战陪都文化名区久负盛名,在大文化背景下,每一类旅游资源都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质。无论从整个区域的知名度还是部分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山洞抗战文化遗址在全市甚至全国、海外都有较高的声誉,如官邸、美龄楼、马歇尔公馆、林森公馆、美龄舞厅、林森墓等。

(二)自然旅游资源以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山地森林景观为主要代表

山洞背靠沙坪坝区天然大氧吧――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山洞地区植被密集,空气清新,具有丰厚的山林乡村资源,自然资源覆盖地文景观、生物景观、水域风光和气象气候四大主类。

(三)人文旅游资源以陪都文化为突出代表

山洞地区人文资源相对突出,拥有范围覆盖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和旅游商品四大主类。据统计,山洞辖区抗战文化遗址共79处,现存遗址36处,包括市级文物6处,区级文物 15 处,待定文物 15 处(保存完好但未定级的 11 处,急需修复且未定级的 4 处),其余 43 处已被毁。由此可见陪都旅游资源类在人文旅游资源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三、开发现状

(一)文物遗迹破坏严重,未得到有效保护

山洞陪都遗迹居多,但得到有效保护的不多,大量抗战历史遗址遗迹失管失修的情况严重。除极少数革命历史文物外,其他遗址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基础配套设施落后

山洞旅游资源相对完善,但地区的可进入性差、周围旅游环境恶劣,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在旅游区域没有看到景区标识牌、信息引导牌等基本旅游设施。

四、山洞旅游开发建议

(一)结合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对该区旅游开发进行精准定位。

先前的旅游规划多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较少考虑旅游市场需求因素,与旅游市场脱轨严重,造成旅游项目无市场,旅游规划未能落地实施。在此后的旅游规划中应从市场角度出发,对接游客需求,从市场定位、旅游形象定位上吸引游客。

(二)旅游开发要重视资源的挖掘和保护

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旅游资源有物质形态的,也有非物质形态的。对于物质形态的资源,如遗址、遗迹、文物,要保护;对非物质形态的资源,文学、艺术、精神等,要挖掘、弘扬。山洞抗战陪都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有大量物质形态遗产,而且有大量的非物质形态遗产(如文学、戏剧)。在旅游开展过程中开发与保护并重,增加抗战陪都文化旅游的内涵,不至于形成“ 空壳”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资源开发应重点突出,彰显旅游特色。

资源开发循序渐进,主次分明,对体现陪都文化、寻根文化、民俗文化的资源点(片区)重点开发,开发过程中结合旅游规划目的,准确包装,充分体现旅游特色。

(四)与周围景区协作,打造精品旅游环线。

山洞周围旅游资源富集且品质较高,有国家AAAA级景区――歌乐山森林公园、磁器口古镇、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山洞资源比较单一,凭一己之力很难将市场做大,与周围景区加强合作,共同打造集陪都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古镇文化、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山洞抗战遗址――歌乐山森林公园――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磁器口”精品旅游环线。

(五)旅游营销信息化,通过开展节事旅游来增加市场知名度。

第7篇: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类型齐全,质量较高。青岛市既拥有上述五大类别的宗教资源,又具备丰富多样的资源形式:宗教建筑、宗教雕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和宗教传说等。这些宗教资源不仅数量众多,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资源质量较高。2011年的数据显示,青岛市的宗教资源中有国家AAA级以上景区4处,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青岛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凝聚在这些资源中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艺术都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特色鲜明,参与性强。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每一地的宗教都是与当地文化融合的产物。因此,宗教繁盛之处,必有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青岛的宗教亦带有鲜明的青岛特色,比如人们对即墨灵山老母的祭拜、“秃尾巴老李”这一宗教传说的诞生、形形的宗教活动还有数量众多的庙会节庆。这些使得青岛的宗教资源具备了不可复制的特性,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宗教,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魅力。当地居民自然对于这种本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能够轻易融入其中;而对与外来旅游者,这种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恰好能够激起强烈的好奇心,也会参与到这当中来。

分布相对集中。笔者在资料搜集中,参阅青岛市文物局最新公布的81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青岛国家级风景区名录以及2010年6月的青岛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在对青岛各区市重点宗教资源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将青岛市已用于旅游开发以及尚未进行旅游开发但具备良好开发条件的宗教资源进行了统计,共计43处。通过对这43处宗教资源的分布分析(见图1)发现,虽然青岛的宗教资源在各辖区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青岛市内四区和即墨,这就使得宗教专题的旅游开发成为可能。

青岛宗教资源旅游开发评价

1历史文化价值

青岛的宗教历史悠久,作为宗教文化内涵载体的宗教资源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已久。各种宗教建筑、宗教活动是宗教在青岛历史传承的见证。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文化意义上,但文化又与历史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资源越古老,历时越悠久,文化内涵就越深厚。青岛即墨灵山的庙宇最早修建于周元王5年(公元前471年),即2480多年前。这样历史悠久的庙宇在全国来说都是十分稀有的。虽然庙宇在清道光年间曾遭毁坏,但是当地居民对于灵山崇拜与信仰却一直没有中断,直至今日,修复过的灵山庙宇香火仍然旺盛。为数众多的庙会,动辄吸引几十万的人们前往参与。这些宗教资源不仅具有考古价值,也参与了当地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延续,同时对于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艺术观赏价值

艺术与宗教有一种内在的亲近基础,纵观艺术史、宗教史乃至文化史,不难看出,正是由于宗教的刺激,才使艺术园地绚丽多彩。如果没有宗教与艺术的结合———宗教艺术,人类艺术史以致文化史都将黯然失色[5]。宗教艺术作为宗教文化形态之一,也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形式,并不时采用、选择并创新各种风格的形式来对外适应环境变迁的需要,对内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青岛地区不同时期的宗教雕塑或是建筑,在艺术形象、题材还有风格上都有一定的变化。但宗教的保守性又对宗教艺术作品的保留、传承起到了重要意义。在青岛市的宗教资源中,众多的宗教建筑、宗教传说、宗教雕塑乃至宗教音乐都是宗教艺术的杰出代表。宗教资源的艺术观赏价值正是凝聚于此。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崂山的道教音乐和蒲松龄的小说艺术。崂山道乐涵盖功课经韵、应风经韵及琴曲道歌乐三部分,融合了各地民歌雅曲,尤其是琴曲,形成了独特、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在全国的道经韵曲中独享盛誉。2008年崂山道教音乐正式入选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崂山道教音乐中最具感染力的当属“崂山韵”,无论曲风还是结构特征都融入了浓厚的地方特色,这些经曲多是从上古的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来。演奏时,众道士操琴鼓瑟,游客则置身于山海之间的太清圣境,聆听崂山道教音乐的同时更可观赏崂山钟灵毓秀之美好河川,感悟东夷民俗风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志怪小说。道教名山崂山为信奉正一道教的蒲松龄提供了无限创作灵感,名篇《崂山道士》和《香玉》正是在崂山创作的。至今,崂山仍保留着蒲松龄写书亭以及《香玉》文中“绛雪”的原型———树龄四百年的红山茶。除此以外,各宗教场所的石刻题字、宗教壁画,环绕在宫观庙宇周围的园林花木也都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3科学考察价值

资源的科学考察价值是指资源的科学内涵或是某一方面的研究功能。宗教资源的科学考察价值则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文化历史性当中。对青岛市的宗教资源进行科学考察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通过对宗教建筑资源、宗教艺术资源和宗教节事资源进行整体考察,研究青岛地区宗教发展的历史渊源。由于宗教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应,可以由此探究青岛地区古往今来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则是将宗教资源进行归类,划分为宗教建筑、宗教雕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宗教文化、宗教传说、宗教活动等。在资源细分中分门别类地考察,进而研究与之对应的建筑文化、雕塑文化、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等专门学科。青岛宗教资源种类丰富,其用于科学考察的领域十分广阔。

青岛宗教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宗教旅游热”,各省市都意识到开发宗教旅游的重要性,青岛也不例外。于是,但凡有宫观庙宇、庵塔教堂存在的宗教场所都有意识地进行了旅游开发,比如青岛天后宫、崂山太清宫。同时,旅游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新建的宗教景点也赶来分一杯羹,比如2009年落成的黄岛开发区小珠山的菩提寺,现在已是整个青岛地区以及江北最大的佛教寺院。这些旅游开发推动青岛市宗教旅游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的宗教旅游狂潮至今,青岛对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虽然在开发的资源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大部分资源的开发目前尚停留于物质开发层面,难以体现宗教的文化底蕴及青岛的城市特色。宗教文化旅游活动中对附加值高、内涵丰富的宗教文化的开发、挖掘非常不充分,能够展现宗教旅游特色的文化型、参与型的旅游活动缺乏[5]。大多数宗教旅游景点仍停留在对宗教观光这一基础层次产品的开发上,忽视了游客亲密接触与亲身参与的需求,而仅仅进行一些固定设施的建设,如塑佛像,建庙堂,设置功德箱等,很少进行宗教义理、宗教故事的内涵挖掘和哲学传播,致使游客在游览时无法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从而降低了这些宗教景点对部分游客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宗教资源管理混乱

青岛的宗教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缺少整体的规划指导,在开发的过程中管理混乱。“天下名山僧占多”的俗语反映出宗教与生态景区结合的特点。目前青岛的宗教资源分别由宗教、园林、文物、文化、景区、村委会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这些部门间的职责相互交叉又缺少联系,而旅游部门在对宗教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又没有权限对其进行沟通协调,致使宗教资源的开发管理十分混乱。这种管理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宗教资源开发的无序。而这种无序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商业化过重。即墨灵山是A级景区,景区由旅游部门管理,无需门票。但是山上的诸多庙宇,则是由当地村委会管理,如圣母殿、聚仙洞、凌霄宝殿等,每一处都要单独出售门票,而景区内却几乎没有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本来景区的门票收入有一部分是用作景区的维护,但是这样一来,门票收入由村里管理,可村里不负责景区的维护,执行维护开发的景区又没钱进行维护,长此以往,景区的发展前途可想而知。

3宗教旅游开发不足

青岛市对宗教资源开发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宗教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国家AAA级以下的宗教资源大多缺乏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更为关键的是青岛市对宗教资源只停留在视觉观赏层面,而忽略了宗教体验。同时,部分有价值的宗教资源尚未进行开发,比如众多的庙会资源,不仅参与性极强,而且保留了胶东的风土民情,是体验性、特色性极佳的宗教资源,只可惜尚未加以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是开发形式流于观光游览的传统,内容枯燥,形式单调,游客普遍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状态。景点内的导游人员善于讲解,但是对宗教知之甚少;宗教景点内的专职宗教人员知之虽多,但又基本不与游客作交流。因此游客在这几个宗教景点游览时基本上是以观光或从事一些迷信活动为主,无法得到更深层次的满足。

青岛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与利用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正面临着一个瓶颈期。在对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与利用中,切忌随意、盲目开发。为了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历史遗存,一定要警惕“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1青岛宗教资源旅游开发利用的原则

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宗教资源是旅游开发与利用的基础,在其开发利用过程难免会对宗教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宗教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历史遗存下来的古迹遗址,一经破坏,便难以复原。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利益,“为了开发而开发”,而要转变开发的角度,转变为“为了保护而开发”。这就要求在对宗教资源的开发前做好一系列的考察、评估、规划,避免盲目开发。在开发中遇到利益冲突时,要以保护为前提。

原真性原则。原真性源于“Authenticity”,意为原本的、真实的。原真性是旅游开发之本,旅游开发是原真性的发展与延伸。宗教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重点在于文化,只有在开发的过程中保留宗教资源的原真性才能突显青岛的文化特色,既实现对宗教资源的保护,又体现出青岛宗教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在对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上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坚持适度开发,在宗教资源,宗教人员、教徒的心理承受力和旅游开发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因为宗教开发毕竟是以宗教为特色,一旦开发过度,便容易丧失宗教内涵,反而收到揠苗助长的效果。同时,要严防商业化过度,特别是严防在宗教场所内部摆设摊点的现象。诚然,旅游开发有经济效益在其中,但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试问一个丧失了静谧幽雅环境还处处充满铜臭味的宗教资源,何以获得旅游者的青睐?

2青岛宗教资源旅游开发利用的建议

着重挖掘宗教资源文化内涵。宗教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其精髓在于文化内涵。宗教中既有很多哲理、智慧成分,同时又有不少神秘超验的唯心成分与因素。开发时主要应展示优秀的宗教文化和精湛的宗教艺术,在满足宗教信徒信仰活动需求的同时,满足一般游客了解宗教知识、欣赏宗教艺术、体验宗教情感的需求[4]。青岛市的宗教资源具备优秀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以及科学考察价值,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宗教资源的这些文化优势,走内涵式拓展道路。宗教资源承载的文化内涵涵盖了历史、艺术、建筑、教义等诸多方面,而绝大多数的游客并非专业人员,必须通过极具表现力的手段,才能体现出宗教资源的文化底蕴。青岛地区的宗教资源凝聚着两千多年来的胶东民俗,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情。从秦汉时代徐福东渡的典故到“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从全真七子的崂山修行到蒲松龄的志怪小说,无不是宗教文化的淋漓体现。这些优秀的旅游资源如果能够善加利用,游客不仅会在参观之余,感悟宗教的魅力,得到心灵的洗礼,也会收获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科学知识。

合理规划与配置宗教资源。宗教资源是宗教旅游的客体,是宗教旅游展开的基础。要对宗教资源进行旅游开发,首先要提高宗教资源自身的质量,完善宗教资源的旅游配套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为宗教资源的旅游开发创造良好的前提。目前青岛市的宗教资源除了崂山景区配套设施较完善,其他景区都存在配套设施缺失的问题。建议对已开发的景区,完善其旅游相关设施;而对尚未开发的宗教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规划,有选择性的进行旅游开发。具体体现在修缮宗教建筑、修建游客休息区、在宗教资源周边开设餐厅和改善周边环境等方面。管理方面,则需要旅游部门与宗教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从细枝末节严格划分二者的职能范围,明确管理主体,以实现景区的有序管理。同时,整改在收费、维护方面的混乱局面,确保收费所得能够用于资源的维护及二次开发之中。

第8篇: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民族村寨;居民;交际能力;社会认知

【作 者】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 F5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1-0184-005

On the study of villagers’ fellowship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developed rural tourism minority nationality villages

Li Xingqun

Abstract: In developed rural tourism minority nationality villages, community village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takeholders. With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y and education, they become active or passive participants which leads to further polarization in villagers’ economy, fellowship and social cognition. On the basis of a large-scale survey on villagers’ fellowship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developed rural tourism minority nationality villages across Guangxi, the result indicat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ctive participantswho are advantaged groups and passive participants, villagers’ fellowship and social cognition have differences by independent T-test or One-Way ANOVA, andopening rural tourism businesses and educ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 which lead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Keywords: minority nationality villages, villagers , fellowship,social cognition

我国乡村旅游活动开展较晚,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整个旅游产业板块中最为重要的增长极之一。近年来乡村旅游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发表了不少论文。目前关于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中,旅游开发对乡村居民影响的定量研究比例偏低,且以个案为主,相关研究零星分散,且缺乏基于大规模数据调查和具有普适性的相关研究。本文的调研数据是来自开发乡村旅游的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数据来源广泛,涉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京族、毛南族等,对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境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2005年末,全区总人口492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98万人,占38.54%。在广西的11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情及其表现形式。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和桥是广西民族风情旅游四绝。各民族经历了世展演变,但都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成为独特的传统习俗,为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在发展规模和阶段上均位居前列,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阳朔为代表的广西乡村旅游已享誉海内外。近几年,广西旅游部门将旅游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带动,充分利用秀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民族风情开展农业观光游和农民生活体验游,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龙胜平安壮寨和金坑瑶寨的田园风光和农耕乡村景观、靖西旧州老街手工绣球、恭城新农村与生态农业旅游典范的红岩村在区内外均有较高的知名度。考虑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地域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吸引物类别、旅游地生命周期、民族特征等方面具有多样化,以比较真实反映广西乡村旅游的客观发展情况,我们选取了龙胜、靖西、东兴、阳朔、环江、恭城等地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研。居民与乡村旅游关系,直接影响着居民受乡村旅游的影响程度,其中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居民受旅游业的深度影响。鉴于此,调研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业主(简称创业组);另一类是一般家庭的核心居民(简称对照组),在同一村寨,创业组与对照组按1∶1收集问卷。正式调查采取现场座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问卷的调查质量,创业组共收集有效问卷150份,对照组169份。对收集的有效问卷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二、数据分析

(一)受访者基本特征

性别、婚姻、年龄、家庭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投资意识可以反映出受访者的个体差异。在少数民族村寨中开发乡村旅游,居民逐步分为年龄相对较低、家庭经济地位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社会阅历丰富、具备投资意识的创业组群体,年龄相对较大、家庭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乏社会阅历、在投资方面保守的对照组群体。

(二)受访者交际能力及社会认知差异分析

1.个体差异导致的差异分析

受访者性别不同,导致其对“关注旅游相关报道”、“旅游业发展前景乐观”两项指标的看法存在明显差异。而由于婚姻状况不同,导致受访者对“经常向亲戚朋友寻求建议”、“困难时亲戚朋友会鼎力相助”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另外由于受访者年龄、家庭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投资意识的差异亦导致其对交际能力及社会认知的相关指标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情况见表2。

2.旅游开发导致的差异分析

在开发乡村旅游的少数民族村寨,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以及旅游者的光临,畅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使居民获得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居民的思想、行为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讲,创业组居民由于与旅游者有更多的接触,其受旅游业开发影响较大,而对照组居民受旅游业的影响程度较低。就居民的人际关系调查,受访者“能取得亲朋信任”、“困难时亲朋会鼎力相助”这两项的平均值分别为4.12、3.99,说明人际关系比较融洽,但“向亲朋寻求建议”、“与亲朋交流商业信息”的平均值分别为3.60、3.26,说明村寨中人与人的交流还没有上升到交流商业信息,共同谋求旅游业发展的程度,即当地的商业氛围并不浓厚。创业组和对照组对上述四项指标的看法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每一项指标创业组的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值,可以认为创业组的人际交往能力远远强于对照组。

对居民的社会认知调查显示:居民普遍看好旅游业的发展,其中“旅游服务是不错的行业”的平均值为4.29,“旅游业发展前景乐观”的平均值为4.04,且创业组和对照组对旅游业的看法相当一致。总的来讲,发展旅游业的支持力度相当有限,其中“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金融部门提供贷款”、“关注旅游相关报道”的平均值分别为2.51、2.71、2.80,创业组与对照组对相关指标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创业组比对照组更加关注旅游业发展环境。另外旅游游示范效应十分明显,对成功人士的关注,以及鼓励下代自力更生都能很好促进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见表3)。

(三)引起交际能力和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开发乡村旅游的少数民族村寨中,创业组与对照组居民在个体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1),而受访者的交际能力及社会认知因个体差异而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2),同时由于受旅游业的影响程度不同亦表现出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3)。引起交际能力及社会认知差异的因素中,个体差异是主要原因,还是旅游业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分别以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因素变应变量,组别(创业组、对照组)及反映个体差异的指标为固定因素,分析主效应。结果显示:从交际能力角度看,组别、性别、婚姻、年龄、家庭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投资意识的P值分别为0.006, 0.233, 0.193, 0.326, 0.251, 0.461, 0.283, 0.291,结果显示受访者的组别对交际能力有显著影响。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看,上述P值分别为0.000,0.101,0.829,0.350,0.350,0.044,0.545,0.052,受访者的组别、受教育程度对社会认知有显著影响。因此,总的来看,开发乡村旅游的少数民族村寨中,引起居民交际能力和社会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居民是否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受教育程度。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 论

通过对民族地区的创业组居民和对照组居民的调查,发现创业组和对照组具有明显相区别的特征,其中创业组是年龄相对较低、家庭经济地位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社会阅历丰富、具备投资意识农村优势群体,而没有创办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的居民则在经济地位、教育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劣势。人口统计指标、居民是否创办乡村旅游经营实体都可能导致居民交际和社会认知的差异,但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与否、受教育程度不同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

(二)建议

民族地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全面认识,以及居民交际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并获得旅游收益。由于贫困人口受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很容易被边缘化,无法公平、公正地参与利益分享。因此,在加大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中,保障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利益的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村寨中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从政策制定、利益分配、税收调控、培训教育等多方面提高弱势群体的生存能力,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防止在村寨中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推动和鼓励少数民族村寨的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一方面要使他们能直接参与到旅游开发活动中,以增加受益机会,另一方面也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参与质量。只有提高绝大部分居民的素质和保障他们的利益,才能达到民族旅游扶贫的目的和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雨萍,邓祝仁.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生态伦理的影响研究[J], 旅游学刊,2006,21(9):79-85.

[2]李慧,苏勤.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以西递村为例[J], 黄山学院学报, 2007,9(1):48-52.

[3]肖光明,郭盛晖,汤晓敏.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以德庆县金林水乡为例[J], 热带地理, 2007,27(1):71-75.

[4]王帆,赵振斌. 旅游影响下的古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18(5):761-764,769.

[5]刘炳献. 旅游对阳朔社区居民的影响-一种权力视角的解读[J], 科技经济市场,2007, 8:84-85.

[6]刘韫. 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女性的影响研究-四川甲居藏寨景区的调研[J], 青海民族研究, 2007,18(4):30-33.

[7]陈晓艳,黄震方. 基于乡村居民参与的旅游影响感知差异分析-以南京江心洲为例[J], 江苏商论, 2007,8:85-88.

[8]刘英杰,吕迎春.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影响的感知态度实证研究-以大梨树风景区为例[J], 乡镇经济, 2007,11:34-38.

[9]苗红,陈兴鹏.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与感知研究-以甘肃马蹄寺景区为例[J],旅游科学,2007,21(5):66-72.

[10]黄娅,严兴.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培育[J],农业经济,2009,8:29-30.

第9篇:对旅游开发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滨水区;水文景观;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8-0066-03

作者简介:刘玉芝(1982-),女,山东临沂人,菏泽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乡村旅游。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西部产业结构趋同研究”,项目编号:10CJGJ38。

一、前言

水滨(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有的空间地段,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水滨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海滨等。城市滨水区的建设则可以分为开发、保护、再开发三种类型。城市中的滨水区往往因为其在城市中具有开阔的水面而成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喜好的休闲区域,规划师们往往将这一地段称之为蓝道(blueways)。它们与绿化带构成的绿带(greenways)一起,构成了开放空间与水道紧密结合的优越环境,是许多城市的点睛之作。同时城市的滨水区也是历史人文资源最为丰厚的地方,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是旅游资源中的“黄金宝地”。滨水区域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对于维持城市的生态环境,拓展城市的空间范围,扩大城市地质面貌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滨水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正在迅速发展,我国滨河区为代表的城市水文景观开发也呈方兴未艾之势。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抓住国家重视建设城市防洪堤、治理大江大河堤坝这一历史机遇,一些地方政府掀起开发滨水地区的热潮,而发展滨水区的关键在于开发与保护这两个环节。滨水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巨大的旅游价值,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等原因,在建设使用过程中,无法有效发挥其景观和生态价值,极大了限制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讨论滨水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整个城市的旅游发展程度,有些城市滨水旅游的发展与整个城市旅游的发展水平相关(如上海),有些则不相关(如北京),因此要具体分析滨水旅游资源在整个城市总体旅游资源中的地位,不是所有城市都有条件发展滨水旅游。

二、我国城市滨水区旅游资源现有开发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开发滨水旅游资源已取得一定的成功,上海的城市滨水旅游已发展到一定规模,还有更多的城市正在开发或筹办过程中,如深圳、聊城、临沂等地。与国外的开发不一样,我国滨水区开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旅游业,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城市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同时为本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一般由于我国旅游资源的国有性以及资源的非流通性,在法律上,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经营权是不可转让的,这就决定了我国滨水旅游“政府主导,间接融资”为主的开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国滨水旅开发有以下三种情形:

1政府主导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平台模式”。政府运用掌握的城市规划审批权对滨水旅游开发进行宏观管理;开发资金的投入主要依赖地方财政,但是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引入相关的市场机制,对游客收取费用(古城保护费),对具体的旅游开发项目不作干预,主要通过城市规划和行政审批来调控,这是我国滨水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

2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政府成立相应的旅游开发项目公司,相关资产以政府财政划拨的形式注入项目公司(或者以资产作价形式出资,资产所有者拥有项目公司相应的股权),项目公司以政府组织注入的资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获得的资金用于旅游项目的开发,旅游开发所获得的收益用于偿还银行借款,滚动开发滨水旅游资源。这种形式以太湖地区无锡滨水旅游最为典型。

3经营权出让模式。这方面的代表是湖南凤凰古镇,地方政府将管辖范围内的旅游景点(资源性资产)开发出来后,通过出让旅游开发经营权的方式,吸引投资商介入古镇旅游开发。由投资商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要对外融资,继续滨水旅游开发进程,政府只在行业宏观层面上对投资商(开发商)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在我国较少,如深圳市的人造景点比较典型。

我国滨水旅游的这几种开发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制约了滨水区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滨水旅游开发模式中融资渠道将会大大拓宽,通过融资模式的多样化会更好地促进我国滨水旅游的发展。

三、构建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和保护新模式的对策建议

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重要。同时城市滨水景观带又是最能引起城市居民兴趣的地方,因为“滨(沿)水地带”对于人类有着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持久吸引力,如我国有水有湖的城市——杭州、无锡、苏州等;有海的城市——青岛、珠海、三亚等都成了居民最向往的旅游和生活的城市之一。但城市滨水区也是城市生态敏感区,因而滨水区环境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无疑是最综合、最复杂,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类,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陆地上和水里的,还有水陆交接地带和濒河(湖)湿地类,“景观场地规划”与“生态景观学”关系就非常密切,而这两门学问正是现代景观学中的核心内容。汤晓敏、王云提出了以下几条开发原则:即系统与区域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自然生态原则和文脉延续原则。这些原则基本符合我国滨水旅游开发现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景观设计的整体连续性,提供观赏风景的位置。在滨水区景观的设计中,一定要运用动静结合的原则设置观景点。既要有桥、凉亭、亲水步道等静态的观景点,又要为游客在船、车、行走中观赏滨水区的景观提供方便。同时坚持立体化、多方位设置观景点,形成人景一体的滨水景观,展现滨水区景观的不同特色。

2独创性的概念、鲜明的标示凸显滨水旅游区独特地位。体现现代性、文化性、群众性的要求,具有鲜明滨水特色的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旅游观光中心和城市景观核心,特别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标志性景观,是城市滨水旅游区主要特色,也是发展滨水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3生态保护原则须遵循“生态景观学”的概念。“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从而把景观客体和“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它的基本模式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如图1:

图1 景观模式

斑块是指存在的有一定面积的自然区域,以维系一定的动、植物群体及涵养水源。廊道是指联系孤立的景观元素——斑块之间的线性结构体。基质是指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本区域所固有的物质属性。

4功能的多样性和场所的公共性。滨水区应提供多种形式的功能,做到点线面结合。线:连续不断的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贯通脉络;点:在这条线上的重点观景场所,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古树;面: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的活动绿化空间,如中心广场、公园等。这些室外空间可与文化性、娱乐性、服务性建筑相配合。要使这些地区真正成为市民喜欢的公共场所,成为全体市民的公共财富。

刘玉芝: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与保护新模式探析

刘玉芝: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与保护新模式探析

5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水的质量。水的质量是滨水区开发的关键,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开发都是从河道清污、净化水质开始的。所以在滨水旅游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水的质量,否则受到污染的水不会受到人们欢迎,也无法让人产生亲水性。所以要把防洪、治污、绿化、文化、安居和道路网六个子项联系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目标的融合,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6城市河湖滨水地区土地使用功能调整。因为各种原因形成了滨水地区比较复杂的土地使用情况,有的滨水地区因为缺乏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虽然被定位于城市的休闲娱乐区,但无法发挥其功能。对此应发挥政府规划协调的作用,对滨水地区的土地使用状况进行再规划再改造。主要就是改滨水地区的不合理、违规用地为景观滨水区所需要的公共绿地和服务性设施用地,提高整个滨水景区的环境质量,杜绝对滨水区环境的污染。同时,在滨水区建设中增加集休闲、游憩和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用地,增加客流,增添滨水景区的活力。

7突出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在进行滨水区现代式景观设计时不能完全脱离本地原有的文化与当地人文历史沉淀下来的审美情趣,不能割裂传统。应把滨水旅游区设计成一个适合当地居民和游客居住游玩休憩度假购物于一体的景观,体现以人为本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四、小结

当然我国在开发与保护城市的滨水旅游资源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国外发展较早的滨水旅游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我国发展滨水旅游资源还遇到诸如产权、环境污染等问题。但是随着旅游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相信我国的滨水旅游业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Bruttomesso R et al WaterfrontsA New Frontier for Cities on Water [M]Venice: International CenterCities on Water 1993

[2]于哲新浅谈水滨开发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8(2):43-44

[3]吴必虎,贾佳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开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2):99

[4]曹向荣,桂涛江苏历史古城护城河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