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范文

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

第1篇: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范文

专家界定: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教师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指导自己此后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孔子曰:“吾日三省五身”!在教学实践中,我非常重视教学反思,并着重在计算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总结出“三结合”教学反思策略:

策略一:课前质疑反思、课中分析反思、课后归纳反思相结合

1、课前质疑反思

在设计好每节课之际,课前总是多问问自己这样设计合理吗?教学目标能达成吗?差生能掌握新知吗?教学重难点能突破吗?这样的课前反思会让我们能有意识的去细致斟酌自己设计的每个细节,从而减少设计的盲目性,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开始设计的把情境图全部呈现出来,但设计好后我仔细反思,这样设计会不会很长时间都引不到新知去。于是我就把与新知相关的情境出示出来,不相关的情境想办法遮盖起来,学生就从有效的情境收集信息。结果实践证明我经过反思而修改的设计是合理的。而之后我听了一个同事上此同样的内容,他就采用了全部呈现情境的方式,结果教学时间大量被耗在情境的引入上,教学效率大大降低。由此可见:课前质疑反思能大大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2、课中分析反思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被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课堂行为牵着鼻子走,有时很被动,甚至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时如果我们进行课中分析反思,时时注重对每个环节的把控、对教学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对非预设情况发生的处理进行反思,及时、尽力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因势利导,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例如,我在教学《24时计时法》关于“求经过时间的计算”,在小组汇报自己探究的方法时,一个同学的方法非常好,但他的讲解同学们半天听不懂,于是我即刻反思发现其中原因是,用教具钟面进行演示,开始时刻不能记住,从而求开始和结束时刻之间的经过时间就让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抽象。于是反思后我立刻调整教学设计,立刻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钟面,发言的学生在钟面上标出开始时刻,再标出结束时刻,用曲线标出分针的路径,通过这样同学们都从直观的图上理解了发言同学的思路,掌握了方法。如果不通过反思,而让那个同学一直讲自己的思路,并且直到同学们明白的话,可能教学时间会大大的耗费,教学实效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课中分析反思非常重要。

3、课后归纳反思

在上完一堂课后,我总是在归纳反思这节课中印象较深的收获和愦憾是什么;反思哪个环节设计不合理、处理得不妥,哪个环节比预设的还好。这样提升了对教材把握的认知,也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下次再教学此内容就多了一份得心应手。

例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时,教材例1先教学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如324÷4。在学生基本掌握算法后,再教学例2,除数比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如528÷2。结果学生对于百位上余下的数总是遗漏记不住把它写下来,并且感觉理解它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用十几个十去除以除数的算理有些困难,从而造成学生作业错误很多,计算正确率非常低,同年级的教师都有同样的感受。于是我静下来进行分析和思考反思后决定:下次教学先教学例2,在学生掌握了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后,再教学例1,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结果学生理解起算理来容易多了,计算方法掌握得也非常好,作业正确率和教学实效大大的提高了。如果没有我课后的反思,那在下次教学此内容时,用同样的方法反复讲反复练来达到教学目标就走了弯路。可见,课后反思能帮助我们调整教学设计,让教学再设计更得心应手。

在课后归纳反思这个环节中,还要特别注重把反思到的问题,及时用进练习设计和巩固提高中,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提高练习的实效

策略二:个体比较总结反思和集体对话行动反思相结合

1、个体比较总结反思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个体比较总结反思即:同课异构个体设计,即同年级每个教师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而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公开课,并请其他年级的教师来听课,其他的教师针对每个上课教师提出2加1的评议。上课教师教研课后进行反思总结写出反思文稿。

例如在教学“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时,同年级的四位教师中的其中三位教师都根据同一个教学内容进行自我独立设计,然后利用教研课进行公开教学。课后上课教师说说自己设计中和另外两位教师最成功的地方和设计不太合理的地方。再请其他年级的教师作出评价。最后这三位执教教师写出反思文稿交给第四位教师让他反思总结为再设计作准备。

这样个体比较总结的反思对教材的把握更广更深。通过对比反思,教师感受颇深,受益很大,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就知道该怎样去做更合理。

在教学中,我很注重自己对自己的个体总结,对于一个课题,自己有个设计构思,然后再听其他教师上同样的课题,特别是看名教师上同样的课是怎样处理的,看看他们和自己有什么不同,这样进行个体对比总结反思,我从中常常是受益匪浅。

2、集体对话行动反思

个体的眼光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个体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教研组进行集体对话:讨论这节课每个环节该怎么样设计更合理,这样的集体对话行动反思,找出了“得”与“失”,也找出了问题的症结,然后综合大家的意见再进行优化的设计。再把通过集体对话研讨出来的较优化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行动反思。反思后的课堂教学实效非常高。同时,通过多次集体对话行动反思活动,全体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

策略三:思考总结记录反思和实践运用推广反思相结合

1、思考总结记录反思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容易遗忘,所以收集、整理、记录就显得特别重要,把反思变为可贵的教学体会与教学经验。那么我们的教学失误就会更少,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但很多教师就不善于记录、特别是不能坚持记录、也不知记录什么。记就要记成效高之处;记成效低之处,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记学生精彩发言等任何有价值的课堂生成性资源都要记。总之,教学反思的记录,我们要养成随时记、坚持记、节节课都记;我们要记在数学书上、记在笔记本上、记在备课本上;还要分时段归纳整理收藏。这样长期的反思记录可使我们的教学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也是一笔可贵的教学资源财富,更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2、实践运用推广反思

学校教研组常常举办年级教研组反思活动,把所有的反思而得的经验很快的进行同年级资源共享:教学进度快的教师把反思后的好的资源和教学进度慢的教师分享,老教师反思积累的资源与新教师分享。

综上几种反思策略不能只运用一种就能达到反思的实效,必须几种反思策略相结合才能更有效的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的全面的达到反思的实效。

第2篇: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教前反思 教中反思 教后反思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们可以通过反思,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加强研究课堂教学的讲授方法,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使教学更加完善、更加完美,这是教师教学的追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追求。

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批判地审视和分析本人所教学科,对学生学习的规律,对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对经验的认识,发展自我专业水平,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反思不能只停留在对教学实践行为、教学经验的反省,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教学实践经验活动。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不仅要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目的、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内容进行反思,还要在设计前、设计中、设计后、实施后进行多层次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和重组,对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再编排,对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改造重构的过程,是教学设计更加优化的过程,也是实现教学设计创新的过程。它能更加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增大教学效益,还能促使教师从“经验性”教学走向“合理性”教学。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都要转变。教学策略以学习者为中心,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主动获取知识和对知识价值的真正理解。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的“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在三个不同阶段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更新,使我在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1、 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家庭、学生个性、兴趣、爱好,学生的知识体系,学生的变化发展进行反思,教师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能够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教学中才能取得实效,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教师就取得了学生的理解、支持和尊重,才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前的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2、教学中反思

师生在校时间的80%是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度过的。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师在教学教程中,面对超出教学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捕捉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按照新课程的预设目标,以变应变,对症下药,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期生成超出课堂预设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潜能,都可以发展成为个性健全、富于创造的人,教育的作用就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反思解题思路的程序性,反思解题过程的条理性,反思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反思解题结果的规范性。

3、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第3篇: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范文

1、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设计能力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和设计能力。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教学重在准备,要把足够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程序上。年轻教师在这一环节上应狠下苦功,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性和自觉性,立足学习者的需要,做到有备而教。

1.1反思教学主体的基本情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最终受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无法成功。年轻教师在教学前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已有知识及认知 规律 进行反思,探索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活动设计易于学生学习,预测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思考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样才能设计出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才能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1.2反思教学平台的模块处理;作为教学的第一平台,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设置了很多模块,其中“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这两个模块最能体现新课程提倡的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理念。鉴于学生能力训练的不同要求,年轻教师在处理这些模块时,有时方法可以较为灵活,不一定都是先观察后思考或先活动后探究,同样可以颠倒处理,只要有效地设置好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解决问题的疑惑,引起思维冲突,激起学习情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笔者对苏教版《化学2 察与思考:电解饱和CuCl2溶液》做了这样处理,先给学生这么几个问题:①标出 电子 流动的方向;②写出CuCl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③标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流向方向;④说出阴、阳极所有可能析出的物质;⑤如何粗略验证析出的到底是哪一种物质;⑥再如何加以精确验证。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加以论证,最后让学生自己填写课本上的空格,感觉效果不错。

1.3反思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教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轻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处在借鉴模仿的阶段,容易被左右而缺少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学设计上往往存在这些问题:形式单一、条框较多,细节处理、重难点突破不够到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注重。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完善教学设计中的知识体系建构,主要还是从知识的系统性上下功夫。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前除了多方借鉴教案和课件外,还需进行大量针对性的练习,以练促教。只有通过解题训练,才能掌握系统、全面的知识,掌握细节上的处理,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这样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才会比较完整、合理、有效。

2、强化教学中的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2.1反思课堂气氛;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活而不乱”。①年轻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时,应尝试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②有的课堂表面看起来气氛异常活跃,但也要注意一定程度上是否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分析,是否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是否肯定是学生内化后参与的一种真实表现。

2.2反思学生反馈;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认知习惯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爆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错误。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年轻教师要善于聆听并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根源及时作出解答,鼓励其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出色的课堂答题,年轻教师要善于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加以肯定与赞赏,激励其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回答或板演的错误,年轻教师应抓住机会积极利用,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为课堂教学服务。

3、落实教学后的反思,提高评价、总结、能力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 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年轻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年轻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3.1反思成功之处;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年轻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①新课导入是如何承上启下、富有创意的?②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如何最大程度辅助教学的?③板书设计是如何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④采取了什么方法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⑤采取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⑥采取了什么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4篇: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 反思 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41-01

反思是指人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质是一种理解和实践之间的对话,它反映一个人对其身心状况的认识。教学反思又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我们怎么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呢?

1 课前要有前瞻性反思

课前的反思包括对生物学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等的反思。《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其中具体包括:(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2)“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3)“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教学设计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顾教学设计情况,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改革,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因此,在设计好教学方案后,就应通过反复考虑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各知识结构安排是否得当,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能否达到教学目的等等,从而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例如:植物细胞在不同的情况下吸水或失水这部分内容,开始教学设计是让学生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植物吸水或失水的现象,以总结植物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或失水。后通过教学反思,觉得这还是较抽象,不太符合学生的实际。因而决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用新鲜的萝卜放在清水及不同浓度的盐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的现象,这样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之后再让学生结合实际以巩固和加深理解。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2 课中要有监控性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得失、成败都可成为反思的对象。可以反思教学定位、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效果、反思教学得与失、成与败的原因、反思教学智慧。因此,一个成功的生物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成熟的过程。

课堂中的反思教师可以看是否关注知识的热点,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革新快。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捕捉一些高新科技的热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同时看看是否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实际、生产实践来活化课堂。学习的目的就是把知识运用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宗旨。学生对自己自身实际有用的知识学习热情是高的。社会分工的细化,需要合作。合作,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未来社会人必要的素质之一。反思学生是否参与教学,在合作中自己主动去思考着学习。一些重大成果取得和新产品开发都是通过合作而完成的。还要考虑到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表现看看是否知道学生的学习困难,如何改进,如何调整自己今后的教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心灵的“互动”,需要相互了解,需要“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教学。

3 课后要有批判性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还要对上过的课从新进行思考,从中找出亮点,缺点和偶得,以便从中学习,总结经验,用于今后的教学中,从中不断提高,改善。

3.1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会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所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就是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做法。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都会产生一些能达到预先设想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作法,如巧妙新颖的引入、形象贴切的比喻、教学难点的突破、直观教具的合理运用、画龙点睛的小结、留有悬念的结束语等在教学上的得意之作,如在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可把复杂、繁琐的知识用简明的文字组成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数”。这就有助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将这些记录下来都是教学后记,目的是为了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3.2 同时还要记录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有疏漏失误之处。课后反思也可以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下来。如没有成功的演示实验、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步骤繁琐的解题过程、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等。教学后记要对形成败笔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探究,既要找出客观原因,更要正视主观原因,要使这些教学后记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并在以后的教学时改进和纠正。

3.3 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偶得”

第5篇: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范文

首先,作为教学引导的老师要认真备课,优化教学设计。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教学除了要把握时效性,还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一般讲评课是在试卷批改后进行教学,只强调了教学的时效性,忽略了教学设计,老师备课不充分,只重视讲解,忽视学生知识的吸收,教学质量低。老师在批改完试卷后,应该充分了解考试情况和试卷各题的错误率,了解学生错误答题的思路,进而纠正其答题思路;对于概念和规律上的理解错误,老师在讲评课上要分析其错误,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分析错误率高的题目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是知识性失分还是技巧性失分,分析错误原因;重视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只有认真掌握学生的考试情况,充分做好教学设计,在试卷讲评课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自评。试卷批改后,先把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查漏补缺。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主动矫正的积极心理,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总结解题思路,加深对该知识层的掌握,完善知识网络体系。

在试卷讲评前提供答案,让学生对答错的题目先行改正。然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解决疑难困惑。老师根据学生资质分组进行小组交流,分析解题错误的原因,交流解题思路和技巧,巩固解题思维。分组交流对不同资质的学生掌握知识更具针对性。利用学生差异资源进行小组合作,组内讨论、分析解题错误的原因,交流解题思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说明自己的见解与认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帮助他人纠正错误认知、矫正错误技能的同时,不仅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效率,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同时,对于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可能出现不屑于进行小组交流的情况,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互补交流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交流观念;部分学习较差的同学则可能自卑,羞于暴露自己的缺点,老师要揣摩学生心理,巧妙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学习经验和解题思路及技巧。再次,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归纳拓展。物理试卷评讲课,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因此,在评讲课中师生应共同探究拓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物理思维。

教师在讲题过程中,避免就题论题,重视问题和知识层的联系,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分析试卷考查的重点及次要知识点,多个知识层的联系,题目解读及解题的关键、规范答题步骤,对题目进行知识层概念和规律的归纳与总结,寻找一定的答题模式。重视常规错误,强调典型错误,考后可针对性对知识层进行深化和巩固,引导学生用发散性物理思维进行读题解题,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的物理发散思维。最后,师生反思总结,深化和巩固知识。试卷讲解完后,教师要重视学生知识层的查漏补缺和深化巩固学习。知识的查漏补缺和深化巩固,不是重复做一遍错题,而是旧题换新题,多角度解答题目,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与个性化跟踪学习检测。

只有深化和巩固知识,才算最终达到试卷评卷的效果。故在试卷讲评完后,师生应共同反思与总结,老师要反思此次讲评课的教学质量是否达到目标;学生在讲评完后应反思是否掌握了错题的知识层,是否巩固了综合题的多个知识层。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试卷评讲课的模式要求教师重视教学设计,强调培养学生的物理发散思维,归纳解题规律和思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化和巩固知识的查漏补缺。改变传统单一的评讲课,只有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评讲,才能真正提高试卷评讲课的教学效率。

作者:赖眺 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

第6篇: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范文

一、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发端在学生,终极目标也是学生,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支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数学教学活动安排也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使学生成为教学设计的主动参与者,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及时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达到教师学生思维能够同步。同时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把握起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分清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把知识引入深处,大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统计观念及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开放式问题作用,设计时让问题尽可能吸引人,允许学生有足够时间去完整探索问题,交流看法并要求学生列出尽可能多的回答。

三、尊重个体差异,潜心钻研教材

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学情境设计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本班学生认识特点及学习能力做出科学分析,尊重个体差异,设计实施最佳教学活动方案。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地施教,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在学好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四、重视反思,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第7篇: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探索遗传物质过程;教学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1-03

一、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思考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忽略了对教学目标的研读,很多教学案例都是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及重构实验的实验原理、过程的分析,并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忽视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总结经典历史实验探究的过程。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化为:运用探究实验的一般思路去分析历史实验;通过对三个经典实验的分析总结出科学探索的一般过程,并得出实验总结论。

二、对学习方法的思考

本节课主要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课内外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生动、活泼地“学进去”和自信、正确、个性地“讲出来”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主要观察指标,探索有效教学方式。

三、对教学过程的思考

1.对引入的思考

课堂的引入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二,顺利引出课堂主题。导入常见的形式有图片导入、问题导入、文字导入(社会热点问题)、视频导入、复习导入等;导入常见的问题有时间过多、偏离主题、材料陈旧、学生兴趣不浓等。因此本节课可以用“探索遗传物质过程”的相关视频导入,也可以用社会热点问题如亲子鉴定、地震死者身份鉴定等展开讨论,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视野。因此教师要勤于搜索和收集相关的素材,善于积累和思考。

2.对教学环节的思考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教学的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课型、学段灵活变通,“探索遗传物质过程”的授课可以设计为五个环节,即导学引领展示交流精讲释疑当堂检测质疑反思。

(1)导学引领。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过程等知识设计为自主学习填空;也可以设计为表格,对概念、原理从多个层面进行辨析比较。

(2)展示交流。展示交流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梳理小组学习成果,并在班级内展示。这一环节教师设计要注意的问题是:将自主学习很难完成的问题设计为小组讨论题;注意讨论和展示的时间。

(3)精讲释疑。精讲释疑是教学深化的环节,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把小组交流尚未解决的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此环节是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并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

(4)当堂检测。一堂课要合理安排当堂检测,讲与练密不可分。当堂检测主要涉及时间的安排问题。检测可以穿插在每个环节之后,也可以安排在一堂课的最后十分钟。学生先定时训练五分钟,然后黑板上写出答案,进行展示交流;也可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答案,教师针对习题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不仅要对教学进行创新设计, 还要对教学设计不断进行思考,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技巧才能得到质的飞跃。“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内容抽象,学生很难把握各实验之间深层次的联系,此外很难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去分析经典实验。要突破这些困难,教师唯有分析教材、研读课标,对教学过程进行巧妙设计,梳理出一堂课的知识线索,并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效果才会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第8篇: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物理 教学 反思 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可以成为一个名师。”的确,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主要措施,借助于反思,教师可以明确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需要加强教学反思,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相对比较陌生,而且物理知识面进一步拓宽,为物理教学增加了难度,因此加强物理教学反思,对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教学反思的内容

1.1 反思物理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的的是为了培养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培养对物理学的终身钻研精神,并通过物理学的研究来实现人生理想,实现对国家民族的振兴。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偏离了这个目标。

还要反思教学方式中新理念的运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认为物理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探究,而不是教师的教,因此必须反思教学中是否有旧瓶将装新酒的情况,是否有冠以新课改之名,行旧教学之实的现象。

1.2 反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教学技能等内容。因此反思教学设计需要从多角度进行。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转变学习方式,转变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必须为提高这些能力而服务,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高效、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等。例如:

教学过程也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程序也是知识,合理科学的程序有助于提高效率,发展能力,物理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由浅入深,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体现了物理学的知识等。

1.3 反思教学效果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有两类,一是近期效果,表现为学生的成绩,一是远期效果,表现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对物理学的热爱、对物理的探究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急功近利,必然采取杀鸡取卵式的教学方式,而忽视对远期效果的重视。因此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做到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互相兼顾,尤其要重视远期效果,因为近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师到学生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1.4 反思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再也不是从前的师道尊严型的师生关系,也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中的首席。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传统的沿续,还是真正转变了角色,改变了师生关系。这种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师俯下身子对学生,而是把学生还原为成长中的人的角色,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转变,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体验民主意识。

2 教学反思信息的来源

教学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反思信息的来源也有多种,反思的方式是比较多的,常见的反思方式有以下几种:

2.1 课堂观察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的学习表现都在课堂中反映出来,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发现学生的各种不同表现,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观察课堂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观察学生的表情,观察学生手中的动作,观察学生的眼神等。

2.2 师生交流

师生交流也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包括课内交流和课后交流,当然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师角色,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交流才会有实效,学生才会信任教师,向教师说实话,教师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信息。课内的教学互动,课后的师生交往,这些都是了解学生学习的渠道。

2.3 作业反馈

作业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巩固和检测手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习惯都会程度不同地表现在作业中,教师在批阅作业时都会发现学生的学习表现,因此教师要善于记录作业问题,及时总结,由作业引起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学生作业的中各种错误都是学生学习的直接表现,只要认真总结记录,就能发现学生学习中规律性的东西。

2.4 案例分析

学生学习的个案,许多具有代表性,包括某一学习环节的案例,也包括具体学生的案例,分析学习案例,既可以总结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指导,也可以总结教训,为下一次教学提供警示。例如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个别学生特别喜欢物理或不喜欢物理课等。

2.5 试卷分析

学生的检测试卷也是发现学生学习问题的主要渠道,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养成情况、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会在试卷中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阅卷中要及时记录试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2.6 实验表现分析

学生的物理实验是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学生平常的习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在学生实验中表现出来,例如:学生在实验中是否积极动手,大胆参与,是否对实验要领掌握得准确,是否有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对实验中出出的现象如何分析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反馈内容。

2.7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更直接全面的反思措施,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习惯已经比较熟悉和了解,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调查题目,为反思教师提供更直接的依据。

第9篇: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范文

任教学科:四年级 数学

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个人子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1、通过《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总结并形成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网络资源的教学应用方法。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讨,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网络条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应用的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3、本学期我准备重点学习模式三网络资源教学应用十法中的“视听资源创境法”。

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计划:

三月份:

(1)学习学校课题组的总计划。

(2)写好《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

(3)撰写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4)丰富博客内容,充分利用的博客向同课题组教师学习。

(5)认真准备课题组安排的课题实验课,及时反思总结。

四月份: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有关《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理论知识。

(2)认真阅读课题组王道兵老师研讨课的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五月份:

(1)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2)认真阅读课题组上课教师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和个人博客。

(4)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上传个人博客。

六月份:

(1)认真阅读课题组上课教师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2)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和个人博客。

七月份:

(1)撰写课题组子课题小结。

(2)撰写个人课题小结,并参加校课题小结交流。

(3)收集、整理课题组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和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