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三农问题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三农问题的理解

第1篇: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

乡镇干部卻很少为自己辩解,在“众口铄金”的效果下,乡镇干部在三农问题中的“罪魁祸首”身份就这样被确定了。实际情况是怎样呢?作为乡镇干部,我从所了解的农民亲戚家庭情况,来谈一谈三农问题。

农民负担的构成

我没找到对“农民负担”一词的科学解释,目前大家把农民必须向政府交纳的实物或现金,当作农民负担来看待,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农民负担应该理解为,农民在正常生产和生活中所必须支出的资金和实物,包括农民必须向政府交纳的税费、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子女读书的教育费用、日常生活的各项支出、进行生产支付的生产成本、子女结婚所付出的费用、房屋等生活环境改造的费用、参加红白喜事等人情支出,这些支出项目一起构成了农民的负担。即使在税费改革前,每户农民向政府交纳的税费也是在200-500元之间,税费改革后农民所交纳的税费减少了一半。

所以,即使政府不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农民们也只是每年少支出几百元钱,这完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负担问题,而且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远远大于向农民收取的费用。社会大众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把眼光死死盯在农民向政府交的这些税费上,不少人偏激地认为向农民征税大大加重了农民负担,而为了“养活”乡镇干部又不得不向农民征税。所以,他们就得出了乡镇干部“吃”垮了农民,不要乡镇干部农民就会富起来的谬论。

近年来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的。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农民有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以前让农民幸福万分的有田种有房住、能吃饱穿暖的生活,现在只能算作最低生活要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让农民必须付出更多的金钱,才能够很好地进行生产和过上好生活。如今,各项费用都在上涨: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教育费用从以前的中小学每年交几元钱到现在每年交数百元,中专、大学由以前的国家供养到现在每年数千元;农民的医疗费用更是一笔让农民最害怕的支出,一旦生大病便可能倾家荡产;农民参加亲戚邻居的婚丧嫁娶等活动的人情支出,也由以前的几元钱到现在的数十元上百元。

农民的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在十数年中向上翻了数倍。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缺陷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当时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而产生的。以家庭为单位独立进行生产是其主要模式,生产粮食、猪肉、棉花为其主要内容。另外,只有生产没有经营是农业最大特点,农民只是原材料生产者,而获利最大的卻是加工和最终销售者。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可以政策性地提高农产品价格,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卻只能由市场来决定农产品的价格。传统的粮猪型已经供应过剩的农产品,又普遍存在着农药残留等污染重、品种过时、口味差、营养低、无包装等质量低下的特点,其本身在市场上价值就不高。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存在这些缺陷,农业为农民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便非常低。虽然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农民较好地生活和进行生产所必须承担的负担翻了数倍,但是农业卻没有随之发展,反而由于生产资料涨价使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又不断降价而导致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但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提高,反而下降了。这样的矛盾才是形成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而不是人们错误认为的乡镇干部“吃”垮了农民。

需要改革的方面

第2篇: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主要面对的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高职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等,他们跟普通的在校学生有着很大不同。首先年龄跨度大(从18 ~ 55 周岁不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差异较大,其次他们又是边生产边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同时他们有一定实践经验,但缺乏技术指导。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这个特殊群体,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改变传统的概念、作用、特点、应用、练习等程序式的教学模式,实行边学习,边实践,边致富、农闲时间集中上课,农忙时兼顾学习和生产的组织方式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实践与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大竹特色的教学模式。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学方法

2.1 根据学情不同,因材施教。

传统教学方法常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新型农民培养必须按照不同阅历、不同经验、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根据培训的内容、目标、时间的不同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2.1.1 培育内容不同,培训的教学方法不同。

培训的内容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例如在培训水稻种植技术的时候,可以由专家对水稻的栽培技术进行详细讲解,市场营销、合作社账务管理等课程由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对于种植技术讲解的时候可以采用实地参观、具体操作的教学模式,出现问题立刻解决,直观性强,容易理解。

2.1.2 培训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不同。

培训的教学方法,也要根据培训的目标而发生变化。例如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及社会服务型的侧重点不同,教学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教法。生产经营型主要采用考察及经验交流的方式来学习管理和市场操控知识;专业技能型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掌握生产技能;社会服务型主要侧重学习沟通和做好服务,以实训课程为主。

2.1.3 培训的时间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

根据当地的生产实际情况,农闲的时候学习理论知识,集中上课;农忙的时候,兼顾生产,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培训的时候尽量把培训地点设在农民的家门口,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又可以及时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2.1.4 根据学员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学员的年龄、基础、文化层次、理解能力都不一样,在学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区别对待,比较集中的问题课堂上统一讲解,个别的问题及时做好课后辅导。还可以采用相互帮扶的学习方法,年轻的、理解能力强的学员在课后帮助年龄偏大、学习能力差的学员,直至掌握为止。考虑到学员中以妇女居多,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养生保健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如怎样与孩子沟通、如何科学饮食、黄瓜的腌制技术等知识,大家既感兴趣,又觉得非常实用,还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2.2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优质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让资源共享成为现实。利用网络上的视频、动画等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化,使学员容易理解。学员在课后还可以利用网络来自学、自测,提高和巩固课程教学效果。网络教学还可以让农民随时点播,使培训效果大幅度提高。网络教学,丰富了新型农民培训手段,延伸了农民学习链条,使新型农民培训覆盖面更广,受益群众更多,也为实现全民终身教育做出了有益尝试。除此之外,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通讯设施,保证和学员的沟通,随时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而且随叫随到,为学员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第3篇: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

近年来,“三农问题”引起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人对“三农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何在?为什么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为“三农问题”所困挠?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为什么“天生”表现为弱质产业、农民“天生”成为弱势群体、农村经济往往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为什么多年来我国主张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而实际上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和生活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赖于对“三农问题”产生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工业化进程中农业与工业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动趋势,以及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等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和探讨。

一、探源之一:产生背景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发端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以及农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有其特定的经济历史背景。自从产业革命导致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城市的兴起,就整体而言,农业这一曾经作为农业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就开始逐步被新兴现代制造业所替代,与此同时,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随之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因此,除非一国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有意识地对这一弱势产业和群体加以保护,否则,农业停滞、农村落后,以及农民生活的相对贫困似乎就成为产业革命,以及由此引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后果。这是因为,第一,作为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发现产物的现代新兴制造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有着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它的产生使人类生产活动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的巨大转变,使人类得以用较小的劳动消耗获得较多的劳动成果,从而在社会财富的创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成为一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第二,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与工业将互相促进、相互影响。但现代工业对传统农业将产生更为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表现在,在工业化初期,传统农业为现代制造业的兴起作出了包括粮食、原料、劳动力和资金,以及市场等方面在内的贡献;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制造业,将以其技术和制度方面的明显优势,转而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更为强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

第三,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现代制造业以其较高的生产率水平,不仅成为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绝对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而且在其相对份额增长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现代制造业以其较高的产出率和收入水平,以及较高资本积累率或投资率创造出广泛的劳动力需求和就业机会,从而吸引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制造业部门的大量转移。

最后,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农业的相对地位(即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相对份额)将呈下降趋势。与此相对照,工业部门则成长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随着农业相对地位的下降,在人们心目中,其绝对地位似乎也在下降,由此产生了工业化过程中的“唯工业化倾向”,它使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呈现不断强化和加剧之势。

二、探源之二:“先天劣势”农业生产技术、产品和组织

与现代制造业相比传统农业在生产技术、产品以及农民组织等方面处于“先天”劣势。这方面的较早研究可见之于中国留美学者张培刚的早期著作《农业与工业化》。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年版,第⒉⒋章。该书在论及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与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农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时,深刻揭示了农业和农民的不利处境。张培刚在论述农业的“产品贡献”时指出,由于工农业产品供求关系变动引起的工农业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往往对农业和农民不利,即当工业品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下降时,作为工业品生产原料的农产品价格也将随之下跌,而其下降幅度却往往超过工业品价格;另一方面,当农产品价格由于欠收或供给不足而上涨时,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价格也将随之上涨,且涨幅往往超过农产品价格。由此不难看出,在工农业产品的相对价格(即贸易条件)变动中,农业和农民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另外,在阐述农业的“市场贡献”时,张培刚认为,农业和农民在向工业化作出市场贡献时,自身作出了巨大牺牲:即当农业和农民作为工业品的购买者,往往面对“卖方垄断”市场”,由于价格由卖方决定,因而被迫支付较高价格;而当农民作为农产品的出售者,又面临“买方垄断”市场,由于价格往往由买方决定,因此不得不被迫接受较低价格。显然,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农业和农民无论作为买者还是卖者,总是处于不利地位。

此外,农业和农民的相对劣势地位,可以经由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以说明。

其一是农产品的特性。由于农产品是有机的生物产品,这种特定的自然属性使其容易腐烂、变质,不易储存和运输,因此,生产者往往希望能够尽快出售产品,以减少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浪费,这样,在

出售农产品时,不得不被迫接受低价。

其二是传统农业中农民组织的涣散性。这种组织上的涣散性使众多个体农户,在直接面对市场时(无论作为买者还是作为卖者),客观上都将使另一方具有某种垄断优势。因为,无组织的个体小农户不仅难以形成利益共同体,相反,容易形成彼此竞争、相互对立、互相削弱的内部冲突之势。这样,在面对数量较少的卖方和买方时,农业和农民的失利就成为必然。

由上述因素导致的不利结果,并非不可克服。其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现代化中的技术进步以及组织和制度方面的建设。如果将现代制造业提供的先进技术(包括储存、运输和保鲜技术)运用于农业,由农产品的生物特性引起的诸多问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克服。另一方面(即更为重要的方面),是使农业和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保护自身利益的组织。这样,市场结构将会随之改变,农民为维护自身利益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能力及劣势地位就会根本改善。当然,所有这些条件的最终改善将取决于人的认识和努力。

除了农产品的特性和农民的组织性两方面因素外,农业和农民的不利处境,还可以经由农产品的供求弹性以及来说明。首先看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可以说,迄今为止,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仍然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加上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从而导致农产品的供给呈现较低弹性。这样,当农产品需求增加以及由此引起价格上升时,农业生产却不能相应地快速增长,从而使农业难以通过增加供给以获得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增长的好处。另一方面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看,由于凯恩斯“基本心理法则”(“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和“恩格尔定律”(“食品消费支出在人们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愈来愈小”)的双重作用,加上现代合成材料技术的进步,农产品的需求也呈较低弹性。这就意味着,随着经济进步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增长和发展从需求方面获得“拉动力”的空间也相对较小。或许人们会说,这种分析排斥了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的确,如果加进技术进步的影响,农业生产或农产品的有限的供给弹性将获得相当程度的改善,而且,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变,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也将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农产品作为初级产品,与制造品相比,其供给和需求弹性均较低是不争的事实。另外,与制造业产品相比,在农产品价值构成中扣除各项成本之外,新增价值(“附加值”)部分比重较小,加上其有限的后序“加工”过程又往往被制造业“包揽”和“垄断”,因此,农业虽然为其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和空间,自身却囿于比较利益劣势的局面而难以迅速发展。

最后,还由于农业的技术进步相对缓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弹性相对较低,以及农业部门的资本积累率以及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张率也较低,因此,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现代制造业等非农产业的兴起,如果一国政府对农业缺少明智的扶持和保护措施,听任经济生活中的比较优势法则和优胜劣规律的作用,那么,农业停滞、农村落后和农民贫困将不可避免。

三、探源之三:“后天不足”中国工业化战略中的“重工轻农”倾向及其农业负效应

前面,本文从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以及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与工业相互关系的角度,对“三农问题”的起源作了一般意义的探讨,然而,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表现为农业与工业的双双进步与现代化?为什么有的(尽管是少数的)发展中国家在战后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成功地避免了“三农问题”的困扰?……显然,问题的答案还需从各国的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选择中去寻找。

众所周知,由于对工业化内涵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我国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战后工业化起步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始终推行以牺牲农业换取制造业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从其推行的开始,就对发展中国家战后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起着强化和加固作用。从另一种意义而言,这种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又必须以强化“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前提和手段,由此形成了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工业化”“城乡分割”与“工农对立”“二元结构强化”的“累积性因果恶性循环”。因此可以说,不恰当的工业化战略,是我国“三农问题”得以产生、并形成并呈“积重难返”之势的重要的和直接的原因。因此,对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制定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加以反思,为走出“三农困境”寻找出路,就显得十分必要。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分割”、“工农对立”、“二元结构强化”的倾向集中表现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政策各个方面,包括收入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提供政策、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等。

()从收入分配政策看,我国自推进工业化以来,一直采取向城市居民倾斜的收入分配政策。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生产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这种情况一度有所改善,然而,自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明显拉大。统计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占我国总人以上的农村居民,其收入在国民收中所占份额还不到,而总人口中不到的城市人口,其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超过刘书明等“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的几个重大判断”《财政研究》,年第期。,而且据测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改革前的倍左右,增加到目前的倍左右。

()从价格政策看,为配合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战略,我国长期实施“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政策,即通过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以使工农业产品交换条件有利于工业部门的积累和扩张。改革开放后,尽管多次调整农产品价格,但由于工业品价格提高更快,因此,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有资料显示,年间的年里,以“剪刀差”方式流出的农业收入达到亿元。年均流出亿元,是改革前(年均亿元)的倍。“剪刀差”这种“暗税”给农民增加的负担已超过农业税(“明税”)负担(同前注)。。

()从税收政策看,我国城乡居民税赋也呈现明显的“城乡倒挂”现象。依据我国目前税法和现行税制,城乡居民税赋负担严重失衡。从所得税方面看,城市居民所得税起征点为月收入元及以上者,而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民年纯收入不到元,却必须履行纳税义务。从增值税角度看,城镇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起征点为年销售收入元者,然而,尽管一般农户远远达不到该收入水平,却户户必须交纳农业税。另外,现行税制对城镇个体工商户实行五级超额累进所得税率,年应税收入不到元者,税率为。而在农业方面,对主要农作物征收的每亩实际税收负担率(税金纯收益)则分别为:稻谷;小麦;玉米;大米,均明显高于城镇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率刘书明等“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几个重大判断”《财政研究》,年第期。。另外,城乡税收征收方式及其(依据)也存在明显的于农于不利和对农不公现象。从理论上说,税收是基于经济收入的一种派生性收入。而我国农业税普遍采取“税跟地走”(“地跟人走”)的均摊式征收方法,以至于许多农户在几乎没有纳税基础和能力的情况下也被迫成为纳税对象。

值得提及的是,若不是刚刚在全国农村推行的旨在为农减负的“费改税”政策将多年来使农民不堪负重的税外“费”赋减了下来,使农民负担有所减轻,城乡居民的税赋差别就更为显著。

()从政府投资政策(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提供政策)方面看,其“城市偏向性”同样十分明显。

一方面,在政府投入方面,我国一直采取向城市和工业建设倾斜的投资政策,改革开放后,虽然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有所增加,但相对量却呈下降趋势。例如,年,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即分别为:、、、、、和;年回升到,年又下降为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财贸经济》,年第期。。另外,在政府对农业投入增加的同时,农业税和乡镇企业税则逐年增加,结果两两相抵(不考虑“剪刀差”形式的间接流出),农业和农村的资源净流出远远超过净流入。另外,在政府固定资产投入中,城乡差别也十分明显。例如,在年的政府固定资产投入中,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占,人均达,元,而对农村集体经济投入的人均水平仅为元(同前注)。。最后,从我国农业产值比重与政府支农投入比重两个指标看,也不难发现两者间的失衡。目前,我国农业产值占的,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仅占总财政支出的(同前注)。。

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和公共物品提供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相当明显。公共物品应由政府(全部或部分)提供,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物品提供方面采取明显的城乡差别待遇政策。

农村的公共物品也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前者包括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大规模土壤改良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江大河治理,防治病虫害、环境保护与公共卫生设施,通讯和文化设施建设,以及年义务教育普及等。后者包括区域性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如:电力、能源、水利、交通、通讯等设施建设);高中及职业技术教育、农村医疗以及文化设施等。

“纯公共物品”理应由中央财政提供,而“准公共物品”则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财政共同提供。另外,农户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尽管在性质上被界定为“私人产品”,但由于其产品(尤其是大宗农作物产品)及其产量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具有明显的“外溢性”,政府也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借助于价格、税收、以及投资政策等直接和间接手段,帮助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并增加收入。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提供长期向城市尤其是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倾斜,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提供严重不足,从而造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提供体制上的“二元结构”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政府财政预算解决,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则主要由农民出资负担。其后果是: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投入不足。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始终难以提高;水利设施长年失修、建设滞后,大江大河治理不利,导致水患频繁、干旱不断,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改变;农村能源交通条件改善缓慢,公共卫生设施和标准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面临严重资金短缺,从而使占人口近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不能迅速提高。

()从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看,我国社保体制“城乡差别待遇”更为明显。城镇居民享有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的保护;城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享有“三条社会保障线”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政府举办的“再就业工程”等措施的关怀和保护;此外,城市居民还不同程度地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保制度提供的好处。而在农村,除了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唯一保障外,农民的生老病死别无其他保障。农民生活的目的和全部意义变得如此简单,那就是为生存着而“活”着。

第4篇: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

第一,在第一轮单元复习中,分微观建构、中观建构和宏观建构三个层次构建整个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升应考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第二,在第二轮时事专题的复习中同样以“三观”建构理论为指导,从整体了解重大时事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切入点,更准确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在第三论复习中根据考纲,通览全书,建构宏观知识体系,把夯实基础与提高能力相结合。

关键词:三观建构理论;政治高考备考

如今政治学科是文科综合的一部分,在强调“以能力立意”的文综高考在考查政治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跨学科知识渗透,这就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形成较强的学科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可以运用“微观、中观与宏观”建构理论为指导的复习方法,扎实基础,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可以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独特的“微观、中观与宏观”建构理论为指导的政治学科复习方法,对高三备考复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在第一轮单元复习中,分微观建构、中观建构和宏观建构三个层次构建整个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升应考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高考测试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设置新情境、新问题,测试考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因而高考的解题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即运用学科知识,按照试题要求,提取并处理试题信息,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在复习别注重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能力的培养。由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应该是一个由微观至中观、再由中观至宏观,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和扩展的过程,因而从“三观”(即微观、中观、宏观)的层次逐级建构知识体系,可以逐渐形成系统地、有条理地把握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复习经济常识的过程中,可以把其知识体系分为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对外贸易、家庭消费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共十几个微观建构,然后又分为经济常识的基本理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五个中观建构,最后从整体上找出经济常识的宏观建构。在复习过程中,首先是复习微观建构,如微观建构一:商品;微观建构二:货币;微观建构三:价值规律;微观建构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微观建构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全面细致地把握它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主干知识。在此基础上过渡到中观建构:经济常识的基础理论,找出五个微观建构之间的网络构建和知识间的联系。按照这一方法,以此类推,从每一个微观建构到中观建构,最后找出经济常识的宏观建构,即找出整个经济常识的网络构建和综合解读主干知识。同时,每一个微观建构、中观建构和宏观建构都配置有考题赏析、能力演练,以巩固和消化所复习的知识。通过这个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单元复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具有连贯性、完整性和条理性,增强了学生的整合知识的能力。

第二,在第二轮时事专题的复习中同样以“三观”建构理论为指导,从整体了解重大时事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切入点,更准确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时政性是高考政治的一大特点,高考试题中往往根据重大热点问题为背景设置新情境,测试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对热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做到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且要求以第一轮复习中以掌握知识为主,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而不是死搬教材,死背书本。所以,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微观至中观、再由中观至宏观循序渐进的知识建构的过程。从热点专题复习中,先选择某个社会问题为主题,再探讨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其它问题,再宏观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这是对待时政热点复习正确价值取向。例如,在复习三农问题时,可以把这一主题分为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及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这三个微观问题,再从中观上整体把握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最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为时代背景,宏观把握三农问题。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训练了学生们思想和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感。

第三.在第三论复习中根据考纲,通览全书,建构宏观知识体系,把夯实基础与提高能力相结合。

第5篇: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农民素质 对农电视传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所以农民的整体素质能否得到提高,直接决定“二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民素质是农民在生产经营和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体系。素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素质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健康素质、智能素质、操守素质。在其中,健康素质只是农民脱贫致富的自然的物质基础:操守素质是人的一定行为准则,它受社会制度、心理因素、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智能素质主要由文化、科技素质组成,它直接反映了农民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的程度、掌握文化科技知识量的多少和质的高低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对健康、操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影响。在=三个素质中,智能素质是农民素质的核心。而根据权威部门统计调查分析,我国农民智能素质状况不容乐观。

其一是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民文化程度和受教育年限是衡量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准。根据农业部2004年统计,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4.8亿,但是平均接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同期城镇人均接受教育年限为9.43年。全国92%的文盲和半文盲都集中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直接影响了农民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二是农民科技素质不高。受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不强,不能有效掌握农业科学知识和技能并将其熟练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

关于如何尽快提高农民素质,笔者以为,充分发挥传媒优势,特别是利用当代第一强势媒体――电视,开办专业对农电视频道或者专栏节目是可行之举。

大众传媒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已有公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更需要大众传媒充分发挥信息桥梁、舆论调控等作用。大众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更新农民思想观念,引导农民破旧立新,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接受现代观念意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传媒可以通过报道农村经济新闻,提供各类科技致富信息,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引导农民合理消费,监督农村经济秩序等手段,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调控农村社会舆论,传媒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正确引导农村舆论,化解各种矛盾冲突,顺利完成由传统农村向新型农村的转型,营造健康和谐的农村舆论环境;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唤醒农民政治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政、议政,保障农民合法民利;建构新型农村文化,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封建迷信等陋习屡禁不止,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又侵袭农村,如何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新型农村文化,已成为大众传媒的历史责任。

而从电视媒体自身特性来看,它是大众传媒中,最适合农村实际,最贴近农民生活,也是最有可能影响、改变、提高农民素质的媒体。

电视媒体自诞生以来,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可以说电视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看电视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

从有关部门对我国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数据来看,电视接触频率最高,最受农民青睐。据中央电视台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在五大媒体当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杂志),农村受众媒体接触强度均低于城镇观众,但是其中只有广播和电视两种媒体的接触程度与城镇差距非常小,仅在2个百分点内。“看电视”是农村受众最主要的休闲时间分配方式,比城镇观众更加集中。可见“在多种大众媒介对受众竞争激烈的今天,电视近乎垄断地掌控了农村受众市场,稳居‘霸主’地位”。。

学者王玲宁、张国良在“国家发展与大众传播”课题组调查数据基础上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电视在接触率、接触频率和接触时间上,均与报纸、广播拉开很大的距离。在接触率上,电视的稳定接触率(指几乎每天都接触的受众百分比)为70.7%,分别比报纸和广播高出60.3%和63.5%;在接触频率上,电视为4.5,报纸为2.2,广播为1.8;在接触时间上,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80分钟,读报为9,5分钟。(参见表一和表二)。根据王玲宁、张国良的研究,我国农村受众媒介观念现代化程度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为:消遣娱乐不再是农村受众接触媒介动机的首选,代替的是了解国内外大事,农民注意兴趣由娱乐转向新闻资讯、天气预报等信息,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农民渴望突破封闭保守的传统农村,开始关注外界开放、多样的世界。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对农电视传播也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经已经形成无线与有线并存,卫星电视与地面传输相结合,卫星直播电视与加密频道业已开发的多元传播局面。在我国现代对农电视传播体系中,各级电视媒体开办的对农电视频道或者栏目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截至2006年末,全国有对农专业频道8.5个。其中省级电视台开办的农村专业频道有:吉林电视台的乡村频道、山东电视台的农科频道、河北电视台的农民频道、浙江电视台的公共,新农村频道和河南电视台的新农村频道,地市台开办的农村专业频道有山东临沂电视台的农村科普频道、安徽毫州电视台的农村频道、湖北随州市电视台的农村频道。中央电视台把农村、军事合设一个频道。这些专业电视频道的设立对加强新时期农村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和农村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各省级电视台开办对农电视节目的也有20多家,一些地市级电视台和县级电视台也根据本地情况创办了一些农业节目,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现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对农电视节目有央视七套的《致富经》、《每日农经》、《聚焦三农》、《科技苑》等,省级电视台有山东电视台的《乡村季风》,湖南电视台的《乡村发现》,吉林电视台的《农村俱乐部》、《乡村四季》,北京电视台的《京郊大地》,广东电视台的《摇钱树》等栏目。也涌现出一批为广大农村受众所喜爱的节目主持人,如金话筒奖得主李兵、肖东坡、尹兴军等。对农电视节目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卫视播出、本地电视台,有线覆盖以及无线覆盖等多台,多形式播出渠道的格局。这大大增强了对农电视节目的影响。大力宣传党的农业政策、普及农业知识、提升农民素质、转变农民观念,为三农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阶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部署,相继出台减免农业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等惠农政策,全社会形成支农重农的氛围。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感召鼓舞下,广大农民自身的创业致富热情也被点燃。他们渴望致富,渴望了解接触社会,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2005年“农村电视信息服务现状”调

查显示,农民最需求的信息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实用技术(99.8%)、农业政策(99.7%)、新品种(99.6%)、人才招聘(97.2%)、教育培训(96.4%)、市场信息(40.7%)、气象信息(30.5%)法律(17.6%)文艺娱乐(8.6%)其他(2.2%)。在调查中发现,农民获取宏观类(农业政策)、文化知识类、市场信息类的信息主要依靠电视媒介来获取,农民最需要实用技术类信息主要靠人际渠道(亲戚朋友)和组织渠道(政府推广)来获得。另据吴志斌等人与山东师大传播学院广播影视系2004年合作在山东地区对农民进行收视调查公布的相关数据,我们能够发现,电视媒介对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的影响情况:农民对电视媒介信息的需求与现实情况电视媒介所提供的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例如,新技术类信息是农民最需求的信息之一,但是电视媒介传播农业新技术的效果不佳,如在山东调查,超过半数的农民(51.4%)认为自己只是有过“按照电视里说的学着做做看”的念头,明确表示“从来没有想过”的农民占了23.6%,真正作过的仅为17.2%。农民承认,电视媒介对农民的观念、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有着其他媒介无与伦比的影响优势,比如开始关注健康、注意卫生等。

对农电视传媒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现有发展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不能达到国家政府和广大农村受众的期望。主要表现为:政府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和舆论环境对对农电视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对农电视节目从信息容量、节目样态、播出时段、制作规模、覆盖范围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与政府要求和受众期望还有较大距离。此外,由于收视率杠杆的指引和所在电视媒体的定位关系,即便是一些制作精美、富于个性的对农电视节目也同样面临生存的危机。如曾经连续四年荣获湖南省政府“名专栏奖”、主持人李兵获“金话筒奖”的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栏目,也曾经一度被管理部门因不符合湖南卫视“娱乐中国”的定位而退出荧屏达一年之久。

在国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对农电视传媒肩负着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历史任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发挥现代传媒优势,在时代大潮中推进这一历史进程成为传媒人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对农电视传媒有能力也有责任应该在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说来,对农电视传媒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农电视传媒应该做涉农政策、农业法律法规的宣讲者;

近年来,国家相继修订和重新制定了很多与三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涉农政策,例如退耕还林、减免农业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这些信息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为便于农民接受、理解这些重要信息,对农电视传媒应针对特定受众,开辟专栏,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对法律法规以及涉农政策进行详细的解读,培养农民的法治观念,提高农民遵纪守法的意识,促进农民形成依法行事的习惯。

对农电视传媒应该做先进、实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者:

由于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低,所以接收新鲜事物和应用掌握农业科技的能力就很弱。导致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困难。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0%左右,而我国仅为30%左右,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农民现已基本都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具体应用方面仍然顾虑重重甚至畏缩不前,对农电视传媒可以发挥电视媒体声形兼备、直观性强的优势,将实用技术细节在荧屏上予以充分展现,帮助农民理解吸收农业科学技术。这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

对农电视传媒应该做国内外涉农市场信息的权威者;

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农民在获取各类信息特别是准确的市场信息方面困难重重,而当农民步入市场之后,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让农民应接不暇,农民自身较低的文化素质缺乏对信息的认知、判断和整合能力,个别机构和个人利用农民急于致富的心理虚假信息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对农电视传媒应该联合有关部门,整合、梳理、权威的国内外涉农市场信息,以满足农村受众的需要。同时加强农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农民的判断能力。

对农电视传媒应该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理念的引领者;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和农业经营管理者,如果没有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经营管理素质。农业生产很难有质的飞跃。传统的农业和农民高度依赖土地,完全凭借经验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受自然经济思维影响很深,农业生产仅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不能以市场为导向,简单生产初级产品,缺乏竞争力,也难以承担竞争的风险。由于农民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封建传统诸多因素的影响,市场意识淡薄,信息接受和反馈能力差,缺乏科学经营、勇于承担风险的创业精神。对农电视传媒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比如形成推介少数成功农民的致富经验等行事,引领农民跳出传统小农生产的藩篱,树立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对农电视传媒应该做现代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近年来,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与提高,但是与物质财富迅速发展相反的是,一些不良封建思想遗风在农村地区又有所抬头。一些陈旧的、腐朽的生活方式和迷信落后的现象仍然极为普遍,例如修建豪华坟墓、跳大神治病、聚众赌博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但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治安,也阻碍了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据统计,84.7%农民的择偶范围不出县,57.0%的农民不出乡,30.0%的农民不出村。77.8%的农民不懂得食品卫生和合理膳食知识。“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民生病后,大多“得病自医”或“有病自扛着”。此外,农村可供农民锻炼身体的设施和活动几乎没有,生活方式极不科学。对农电视传媒应该采取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倡导现代科学的、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变农民思想观念,使农民具有与生活富裕相适应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以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二十字方针”中“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应有之义。

对农电视传媒应该做农民健全人格、公民意识的营造者;

第6篇: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科普电视;农民;素质;对策

由于电视机的普及和电视传播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电视成为当今中国民众接触最为广泛的传播媒体。农村人口对于电视有着更高的依赖程度,电视节目在农村的作用比城市更大。特别是,许多科普拦目都办得很好,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报道科技动态,推广农牧业技术,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和普及科技知识等,深得群众喜爱。科普类电视节目随着科教兴国政策的实施和三农问题对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在促进农民素质提高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科普电视对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

(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教兴农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现代科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构建合理的农业人力资源结构;要提高农民的年培训率,提高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和农民专业户、示范户的素质,强化对农村各种专业户、示范户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教育;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教育等等。通过收看科普类电视节目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涉及面广、经费投入不足等带来的困难,促进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实现科教兴农。科普电视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教兴农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推广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人们的生活与电视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代社会离不开科学,科学的普及离不开科普电视节目。全国13亿人口中9亿是农民,而农民的大多数已拥有电视机,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就已显示,99.89%的中国家庭拥有电视机,电视机在中国居民家庭基本普及。所以,通过科普电视节目推广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最经济、最有效的规模化传播途径,可以让几亿农民同时收看科普节目,迅速把科学技术、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推广到全国各地。广大农民通过长期收看科普电视节目,就能不断积累科学技术知识,逐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只有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提高,社会才能发展与进步。

(三)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三农问题的症结之一。农民收入的增长途径有两个,一是农民农业收入的增长;二是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收入的增长,两者都有赖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仅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及以上者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研究表明,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科普电视是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普电视让农民掌握实用技术,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科普电视在农民非正轨教育、业余培训等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媒体无法企及的优势。

(四)促进农民经营管理素质的提高

由于科学文化素质低、组织程度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较差,市场意识较淡薄,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教育与培训,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科普电视节目能够提供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例,并且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易于为广大农民理解和接受,对农民经营管理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科普电视节目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介绍,可使广大农民懂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懂得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方式和机制,自觉地按照市场需求来配置农业资源,开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活动,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二、办好科普电视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一)增加科普电视频道和节目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在06:23的农业新天地节目,CETV-2在18:48良种繁育技术、森林保护节目,安徽电视台科教频道在00:00的科技探索节目等,这些节目办得非常好,是农民最需要的。但是,这些节目的播出时间段是否与农民工余时间匹配值得调查研究,而且,播出次数少,不利于重复收看,尤其是涉农教育电视节目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全国各地农民的需要。因此,要考虑增加专设的科普电视频道和节目,在每天早中晚农民收工吃饭的时间段重复播出3次,提供反复收看学习和选择收看的机会。如中央电视事农业频道(7套)的“致富技术”在早中晚多个时间段播出,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教育电视的作用,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服务。

(二)科普电视运行机制“栏目化”

国外科普电视的经费一般由3方面组成,1/3来源于国家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公益经费;企业赞助的基金占1/3;另外1/3靠自己成功的商业运作。国内的科普电视由于受经费限制,只能希望用较低的成本达到较高的效果,但是,投资运作恰恰困扰着科技电视。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靠传统机制拨款拍片使制作人员缺乏市场意识,发行环节的缺失,也限制着科普片更好地进入节目交流市场。“栏目化”为科教片的经费和传播提供了很好的保证,北科影的《消失的大河桥》、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是科技专题片“栏目化”的集中体现。《科普法》第16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开设科普栏目或者转播科普节目;影视生产、发行和放映机构应当加强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和放映……国家对科普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但在各个环节上落实的情况参差不齐。资金永远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制定科普电视栏目化的规划,借鉴国外的经验,办出我国特色的科普电视。

(三)更新创作理念

传统意义上的科普节目,比较强调知识性,节目中科技含量比较重大,许多观众反映看得累,看不懂。其实讲解科技知识只是科普的一方面,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介绍科学方法,宣扬科学思想正成为当今科普工作的定位。许多成功的作品都是以充满人文精神的创作理念赢得观众的,国外科普电视节目的故事性、娱乐性是我国科普电视更新创作理念的很好借鉴;国内娱乐电视节目与现场观众的互动也是科普电视创作的很好借鉴。科普并不一定要灌输完全确定的知识,也可以让公众参与和体验,科普应当有多种形式,应当允许各种各样的探索,应当努力把人气提升到娱乐节目的水平上,或者让科普教育渗透到娱乐节目中去,使我们的电视节目处处弥漫着科普教育的信息。

(四)结合网络技术

科普节目本身的质量很重要,在现阶段对科普的必要扶持也非常重要。如果说科普节目永远被安排在半夜播出,很难设想它们能够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要充分认识农村受众,尊重他们的收视习惯。农村观众的“黄金收视时间”集中在晚上8-10点之间,对农科普节目应尽量安排在晚上10点之前播出。更要看到:现在是读图时代,用电视来普及科学比较形象,容易吸引人,门坎相对低一些,可以发挥的空间仍然很大;现在是数字时代,利用三维动画科技、数字影象合成、虚拟电子手段可以演示各种科学机理和动态功能,使科普电视的表现形式跟上时代要求;现在是网络时代,电视的多媒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开放性、非线性、交互性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科普电视应该率先实现与网络技术的结合,把科普电视节目选择和播放的自交给观众,实现让任何农民在任何时间、任何电视终端可以反复收看学习任何科普电视节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普电视的作用,最大可能地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万长军.农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集团经济研究,2007(25).

2、于建荣.论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J].桂海论丛,2006(3).

3、贺福中,田文利.农业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9).

第7篇: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其意义重大深远。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

一、农民增收滞缓的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粮食总产量仍然呈增长态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民并没有因农产品丰收而增收,相反出现收入下降趋势,出现了粮食增产不增价,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我们调查走访了卫辉市狮犳头乡水峪村、封邱县黄德镇、辉县市盘上村、沁阳市紫陵镇坞头村,尽管这里的农民千方百计挖掘土地潜力,像绣花一样耕耘土地,但收入了了。的确,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单纯依靠增产已经难以成为农民增收的因素,财政投入对农民增收的边际效应降低,利用提高农产品价格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和作用越来越弱,农民收入增幅明显回落,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历史的经验证明,农民收入上不去,就会农业衰退,农村落后,这时即使城市有些现代化,根基也不稳,甚至使整个社会不稳定。由此可见,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迫在眉睫。

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制约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因素,是自然条件、历史沉积、体制机制、政策安排、工作方法、人的素质和领导意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恶劣的地理环境及旱、涝、虫等自然灾害;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面广,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产品市场波动剧烈,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农业人口多、人均资源量少,生产分散经营;和农民信息不灵技能缺乏;农业生产成本高,利润薄;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不足;非农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城镇化进程滞后,非农收入较低,劳动力转移困难,增收渠道不宽等等因素。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但是,抛开个别地区的个别情况,我们将以上影响农民增收的共性制约因素分门别类,划分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一)社会因素(Y1)1.农业人口多、人均资源量少,生产分散经营(Z1)。2.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不足(Z2)3.非农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城镇化进程滞后,非农收入较低劳动力转移困难,增收渠道不宽(Z3)。(二)自然因素(Y2)1.恶劣的地理环境及旱、涝、虫等自然灾害(Z6)。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面广,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Z5)。3.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与市场波动剧烈的矛盾(Z7)。(三)经济因素(Y3)1.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和农民信息不灵,技能缺乏的矛盾(Z4)。2.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与市场波动剧烈的矛盾(Z7)。3.农业生产成本高,利润薄(Z8)。

三、农民增收制约因素的定量分析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其中,哪些因素是主要原因哪些是次要原因,需要我们作深层次的分析,然后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对症下药。解决好“三农”问题。在此,本文根据上述分析,建立农民增收制约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定量分析农民增收问题。(一)分析建立如下农民增收制约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原因或者说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往认为的农产品供给充裕,价格下跌造成的,更主要的则是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农产品供求结构格局的变化(Z7),非农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与城镇化进程滞后,农民非农业收入锐减(Z5)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Z3)等。这些因素排在前列,构成了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自然灾害、政策资金支持、农业生产成本等责任和社会因素排序靠后,已经不再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而退居次要地位。由上面结论知,该模型分析的结论与农民增收制约因素的作用大小现实相吻合较好地反映了现阶段中国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状况和特点。当然,中国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不仅只有如上八个,例如,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观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也是制约因素,还有一些特殊地区的特殊制约因素等。即便是本文所列的上述八个因素中,在特殊地区某个因素也可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例如在西部地区,干旱这一自然因素可能就是主要因素了。这些情况,因其不具有一般性,故不再本文分析之列。

第8篇: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农村;文化内涵;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98-02

ExplorationonConstructionofRuralCultureConnotation

AN Yong-ru

(School of Management,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The measures of enhancing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connotation were elaborated,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related issues.

Key wordscountryside;culture connotation;construction measures

广大的中国农村,生活着全国人口60%的农民。加强当前农村文化内涵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1-4],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先进技术和举措与落后的农村文化素质矛盾的主要办法,是解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从而为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5-6]。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地深化改革,为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增加收入而实施不少农业扶贫政策和改革方案,但农村文化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素质低,使得农村的很多工作存在推动速度慢,工作成绩不佳,发展不连续等问题。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是农村发展进步的保证。农村农民文化内涵建设的成果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改革的成败。为此,搞好新时期农村文化内涵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与薄弱的农村文化的矛盾,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绊脚石,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1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业转业培训

要发展三农,核心是如何解决好农民的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化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更事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要解决此矛盾,必须得解决农民的从业培训问题,解决沉重的人口负担,转为非农产业和城镇的人力资源并非就舍去了三农的发展,相反能更进一步促进三农的发展,通过从业、转业培训到就业,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以此自然地链接城市与农村市场,通过培训实践就业对加强农村文化内涵建设、发展三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改变

制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文化基础薄弱,跟不上当代农业发展的步伐。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首先应该把如何提高农民农村文化内涵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当然在这个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运行成本和工作阻力较大,但是可以搞试点逐一推开来进行,或者转变政府职能、市场管理工作和通过政策引导优势行业反哺农业的发展。

3保护和挖掘农村历史风俗文化,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长廊作保障

历史上以农村为主体的中国社会,曾是众多民间文化与工艺的舞台中心。民间的手工制作、戏曲、传统习俗等,都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文化,有的需要继承和发扬,有的需要发掘和保护,更需要的是充实其符合时代进步的内涵。尊重和发展好农村历史风俗文化,对有技巧地抓好农村文化内涵建设,发展三农有着非常大的意义[7]。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长廊,要让农民自己充分认识其宝贵性,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特殊文化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民间的传统的手工制作、戏曲、传统习俗可谓无价之宝,政府要进行引导和开发,并使其体现出具体的价值,让农民感到实惠。同时,进一步加工和包装,用来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代表性作品来抓,带动地区区域化特色经济的发展。

4支持和引导村民和村干部参加学历职业教育

要切实抓好农村文化建设,抽取部分年轻农民、村干部、农村妇女参加学历教育,切实做好文化扶贫。2006年,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与安顺市西秀区区委联合办学,成功举办了西秀区各村村干部“农业技术与农村行政管理”专业中职学历班,学员人数达342人,已于2008年完成第1期村干部学历教育培训班。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了村干部的素质;2007年,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又与关岭县举办了2007级学历教育班。通过这些学历教育,提高了村干和村民的素质,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5建设乡村数字信息系统,切实做好“三百工程”

建成农村数字信息系统,实行村村通宽带,培育新型的信息化农民,使他们能利用现代互联网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市场信息、农业区域定位等方面的知识,组建自己的市场信息系统。成就自主农业发展,降低行政成本。同时,整合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开展“三百工程”是新时期“惠民、富民”实践中提出的具有一种典型意见的农村科技创新模式,它既具有科技服务的统一指挥职能,又具有科技服务的分散指导特点,其核心是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科学技术的指导需要有诚信的企业、专家和科研院校去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为农村生产力服务。文化扶贫要结合产业扶贫并驱进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6建设科技示范园,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示范园是采用先进的设施、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可使农民、学生、游客等领略到现代农业全新发展模式。同时,生产的瓜果蔬菜、畜产品堪称绿色食品,倍受游客青睐。使园区成为科研、教学、实习、培训、推广、旅游的基地,是对农村文化内涵建设进行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为切实抓好“三农”工作,2007年,顶云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全乡大力推进土地“打包经营”模式,探索土地增效空间。在这个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政府发现规模经营土地不仅是整合土地问题,关键是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养殖技术水平跟不上,于是引进安顺市安科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顶云乡石板村建成了1个4 hm2的生态示范种植基地,取得很好的成效,带动全乡搞了多次农民科技种植示范培训,带动全乡农户种植蔬菜逾200 hm2,切实为顶云乡建设完成颇有成效的科技文化示范。目前,已有一批教授、专家进园开展科研、教学、生产活动,并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旅游参观者络绎不绝。这种模式对于抓好农村文化内涵建设在培训效果上直观而迅速,有效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8-10]。

7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新时代的农村文化,需要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赋予其新时代的主题。要引导广大农民,学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社会基本知识;要引导他们有一种放眼国家发展,关心外部世界的思维;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要引导他们培养法治观念、民主思想、公德意识和科学文化技术,使他们正确理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并为这个目标自我服务。中国农村最需要的是一种以开放思维、进取精神去做好新时期农村文化内涵建设。

8参考文献

[1] 赵学清.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N].人民日报,2008-01-15.

[2] 朱启臻.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15.

[3] 朱启臻,鲁可荣.乡村旅游与农村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21.

[4] 聂华林,张贡生,李泉.中国西部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5.

[5] 蔡.民生经济学:“三农”与就业问题的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5.

[6] 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就业创业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5.

[7] 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4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4:1-7.

[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7.

第9篇: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土地纠纷;新农村;应对政策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农业、农村、农民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搞好土地建设才能帮助国家有力的发展。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纷争,人人都看中土地带来的收益,争先恐后的分抢土地这一块大肉,纠纷是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新农村正值建设的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也开始重视三农问题,出台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业、农村、农民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调动了人们依靠土地生活的积极性,但是也激化了土地的抢夺,新的问题既然已经出现,那就要刻不容缓的解决。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人们也在追求和谐社会的发展,要创造和谐社会,就要降低社会矛盾,合理解决土地纠纷的问题,使土地制度稳定发展。只要土地制度稳定发展,土地纠纷逐日减少,成功的建造社会和谐就指日可待了。

1 土地纠纷的类型与根源

1.1 土地纠纷的类型

1.1.1 土地权属纠纷

我国土地权属纠纷十分的复杂,简而言之,可以总结为:当事人就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土地侵权及派生权利主张存在对立冲突或争议的状况。根据主体的不同,土地纠纷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村落之间边界土地分界不清、全村集体土地与国家政府机构之间所属权不清、村民之间的土地权属不清。

1.1.2 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土地承包合同是发包方和承包方之间达成的关于土地利益关系的协议。土地承包合同又可以分为3个方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纠纷、当国家政策发生改变时产生的纠纷,最后一方面是历史与农民所处的现状冲突引发的纠纷。分配承包经营权是一个十分繁琐的工作,而且难以做到绝对的公平,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也是土地纠纷类型中较难解决的一种纠纷类型。

1.1.3 经济利益纠纷

经济利益纠纷也可以称为土地征收补偿纠纷。土地征收补偿纠纷是国家强制征收土地时产生的纠纷,这不仅仅是土地用途改变的过程,它还是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其本质是土地归属权的转换。当土地征用范围过宽、土地征用程序不公开、利益补偿不合理、征用补偿标准过低时,都会产生经济利益纠纷。

1.1.4 基层管理混乱

村中的干部滥用私权对土地进行一系列不公平的分配、发包、补偿时,产生的土地纠纷。这一纠纷类型属于主观型,是人为所造成的纠纷,管理严格是可以控制的。

1.2 土地纠纷的根源

1.2.1 社会发展经济增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对于三农问题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对于农业的发展问题也是大力的支持。大力发展农业,农民的收益才会跟着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促使农民想要获得更多的收益,收益的主要来源就是作物产量,产量要增加就要有更多的土地,抢夺土地诱发纠纷。经济增长,需求量加大催化了土地的纠纷。

1.2.2 农民依赖土地

我国虽是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导致每个人能分配到的土地少之又少。这样一来农民自然就会对土地产生强烈的依恋,土地就是他们的赖以生存的方式,对土地的感情越来越深,竞争就越来越激烈,当自己的土地不能属于自己的且又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土地纠纷就开始了。

1.2.3 基层干部乱用私权

基层干部乱用私权是指村级干部或政府职能部门利用自己的权利,在土地分配过程中为自己或亲人谋福利,损害农民的利益的一种做法。基层干部在土地分配、土地流转、土地补偿等一系列的环节中,都拥有着十分强大的权利,在权力的运用中产生不当的操作,损害农民的利益,就会产生纠纷。

1.2.4 政策管理的漏洞

政策管理的漏洞,是引发土地纠纷的重大问题。相比基层干部的乱用私权,政策管理漏洞的问题更为严重一些。如果国家没有法律,人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土地分配问题也是一样的,相关政策文件故意回避土地分配利益上的问题,使其产生模糊,词意不清晰,当土地分配不均时,没有明文的规定要怎样进行使用或补偿,没有严格的程序要件,纠纷自然就会产生。

1.2.5 利益冲突

利益的不均是土地产生纠纷最本质的根源。农民对于土地归属权的争夺也是利益引发的,自己获得的土地面积大,就会有相应高产量的收益,当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或发生不公平的分配时,利益受到损害,就会发生土地的纠纷。

2 治理政策

2.1 制定条例清晰的文件

在土地分配的过程,没有严格的程序要件,是产生纠纷的必然原因。笔者觉得要改变农村土地纠纷问题,要制定规例清楚的相关文件,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就是文件内容的心脏,稳定发展是其出发点,民主协商、政府进行调解组织,将土地纠纷的问题妥善化解。

2.2 顺应时代建设新农村

土地纠纷自古就有,土地资源日益减少,人口逐渐上升,本来就稀缺的土地,变的更加的缺乏。虽然用地在减少,但为了农作物产量不减少,农民应该顺应时代,种植高产量的作物,使收益提高,土地纠纷问题也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3 结语

关于新农村土地的纠纷,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解决方法,都是要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稳定维护农民利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现有问题的解决政策和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仅仅只是缓解了当下问题,同样的纠纷还是会重复的发生,所以说,强大有力的政策是关键,相关文件或规定出台时,应该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要标本齐治才可以。农村土地的纠纷是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科学的解决这一问题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最大限度的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利益是永远不变的宗旨。

参考文献

[1] 崔朝栋.论中国农村城镇化中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