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会计实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体现。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国内各个企业对于财务会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有所提高。高职财务会计专业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高职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实施,从而提升财务会计人才的质量。
[关键词]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与实施
前言
高职学校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职财务会计专业当中,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出高能力、高素质的审计、会计、出纳等人才。在当前社会中,对于这些方面人才的要求是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因此,结合高职学校的办学宗旨以及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的,应当结合当前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和创新,推动高职财务会计的发展。
一、高职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在当前很多高职财务会计专业当中,一些任课教师会反复的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从而造成了知识点的重复讲解,极大的浪费了教学时间。同时,由于长时间学习同样的知识点,学生也容易失去学习积极性,产生厌烦的情绪。在当前常见的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是对这方面的知识被动接受,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按照教材进行,缺乏对实际工作情况的联系,甚至与实际工作不相符。这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融合与协调。此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学,对于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训练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枯燥、抽象的财务会计知识往往难以被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并且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来说,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高职财务会计教学创新的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财务会计课程,能够掌握财务会计的相关方法和理论,提升学生的会计工作核算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过,在当前很多高职学校中,采用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照搬本科学校财务会计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当中,主要包括了负债、收入、利润、费用、资产、所有者权益着六个会计要素。在各个要素当中,对于会计账户经济业务进行分别阐述,最后对编制财务报表的方法进行介绍。在当前的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当中,学生仍然延续着传统应试教育的学习习惯,对于知识,习惯于被动接受,并且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经济业务、工作情景等,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导致很多高职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实际工作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固然会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在课堂和考试中有良好的表现。但是,一旦其毕业步入社会,在实际的工作岗位当中,往往就会不知所措、毫无头绪。因此,对于原有的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和创新,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对实践操作的能力基于更大的重视,从而推动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
三、高职财务会计教学的模式的创新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
结合高职学生的感性认识规律,应当在实际工作环境当中,对完成工作任务所应当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教育。在传统的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下,在每一章的教学中,都是先理论、后实践,先介绍相关概念,然后确认要素和计量方法,进而学习账户设置、账务处理等知识,最后进行举例和总结。对此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难以进行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模式的创新当中,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职责设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首先取得原始凭证,然后对其进行审核,在对记账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最后登记账簿和传递凭证。
(二)课程体系的重构
在高职财务会计教学当中,对于职业能力、岗位能力等,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以当前市场中的中小企业为例,其中的会计部门工作主要包括出纳、工资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往来结算、稽核、内部审计、财务分析管理、税务会计、档案管理、总账报表、资产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产物资核算等。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对以上的会计工作职责进行分解,从而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基于会计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和要求,能够提升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实践环节的构建
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当对实践环节的构建加以重视。在教学中,要确保学生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的一致性,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当中,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环节。首先在讲授课程知识之前,在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会计岗位中进行认知实习。然后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在校内外的实习基地进行会计岗位实习,或是在校内实训室进行会计分岗实训。最后,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可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或是在校内实训室进行综合模拟实训。
四、高职财务会计教学创新模式的实施
(一)学习实习一体化的仿真工作岗位
在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下,应当同时进行分岗会计实训课程的配套开设。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在实训课程中设置不同的实验,主要包括往来结算、工资核算、资金核算、总账会计、成本会计、财产物资核算、出纳等不同岗位进行设置,让学生根据相关的资料和要求,独立完成这些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最后,以某个小型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为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来进行操作。根据班级学生的数量,可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个会计岗位的核算工作。教师将原始凭证下发给每个小组,小组在完成岗位业务核算之后,将编制完成的凭证继续向其它岗位传递。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仿真工作流程
根据不同的会计岗位,在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下,分别设置了仿真的工作流程:首先对原始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然后对记账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最后进行账簿的登记和凭证的传递。在教学之前,先将企业真实的原始资料展示给学生观看,然后从原始凭证的填制开始,进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在教学当中,通过教师的基本讲解,对工作思路和工作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自行对业务内容和业务性质进行判断。最后,以原始凭证为基础,让学生尝试对账簿资料、记账凭证等进行编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和工作中,实现了一致的账务处理流程,从而达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
(三)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融合
根据不同的财务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主要包括往来结算、工资核算、财务成果核算、总账会计、资金核算、成本会计、财产物资核算、出纳等岗位。因此,在组织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将这些工作岗位作为导向,根据不同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分别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然后将工作任务作为驱动,对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列举。在融合了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之后,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融入财务会计的知识点,同时加深学生对岗位的了解。
(四)工学交替的真实工作岗位
在高职财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当中,应当安排学生到学校内外的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例如,学生可以到学校的电子阅览室、体育馆等收费项目的工作中,担任会计记账、出纳等相关岗位。在学校超市,则可担任会计记账、仓库管理员、收银等工作岗位。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实习课时,学生完成实习之后,由教师和实习单位领导相互沟通对学生进行打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到很多实用的技能和经验,例如填写收据、盘点存货、月末结账、日常记账、假币辨别等账务处理方法和技能。可以将几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每一组负责一套账的。通过这种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整套账务处理流程,实现良好的工学交替,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和吸收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财务会计能力的全面提升。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社会中,对于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会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作为面向社会培养财务会计人才的重要渠道,应当充分认识到过去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并且进行积极的创新和良好的实施,以确保高职财务会计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财务会计人才。
作者:吴湘 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素玲.《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研究———基于国际化管理型人才培养模式视角[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8-131.
[2]刘峥,范莹莹,蔡文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22):136-137.
关键词:高职教育;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与实施
高职院校承担着向社会企业输送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担,在财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培养有会计核算能力、实际操作技能、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形势的严峻也就业压力的增大,企业对财务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断要求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具备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还要具备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希望招聘的人才是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就要改变传统落后教学模式,积极寻求教学创新和实施,培养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专业人才。
一、高职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围绕重点理论知识反复讲解,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学生产生厌倦和反感,既浪费教学时间又使得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同时教师忽略了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和沟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也不清楚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一些都在盲目跟风中进行着,对学生会计专业能力培养很不利。
二、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
(一)教学内容创新
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之前,应该对会计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和了解,掌握会计专业发展动态,明确在工作中需要用到的会计专业知识,然后根据教材基础,调整教学内容,并在教学活动中增加社会实例,让学生对会计行业有更加直观和形象地认识。
(二)课程体系创新
在财务会计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还要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等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让学生对当前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出纳、工资核算、往来账务结算、财务成果核算、稽核、内部审计、财务分析管理、税务会计、档案管理、资产和宿舍那以及财产物资核算等工作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知。
(三)实践活动创新
当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后,教师应该结合理论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保证学生在校内学到知识与社会工作要求保持一致性,同时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锻炼,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专业训练,增强自身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和水平。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积极组织适合学生能力要求的社会实习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锻炼机会,也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提高自身社会交际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财务会计教学创新模式实施
(一)学习与实习双管齐下的仿真工作岗位
在财务会计教学创新模式实施中,应该设置学习和实习的双重工作岗位,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机会,培养他们在实践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可以根据社会中某一案例为蓝本,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体验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与提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和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借助模拟会计软件,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软件,独立进行财务会计工作训练,教师对其训练过程要给予及时指导和点拨,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会计人员所做工作。同时校方要积极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会计师来校为学生开设演讲活动,让学生掌握更多实践操作技巧,学生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提出令自己困惑的实践问题,提高每一位学生专业素质。
(三)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校方要想综合提高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应该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经验地积累、财务会计工作能力的提升。校方借助企业实习机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企业通过与校方合作,可以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类型,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条件,对于学生来说,经过学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践学习能够有效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素养,对今后参加工作具有很明显的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
四、小结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要求也逐渐严格,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要立足社会经济发展,教学脚步要跟上时展地变化,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和缺陷,除上述文中总结的创新之法和实施之道,教师还应该结合时展特点和学生自身能力发展,制定适合学生成长的改革方案,以提升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作者:尹丽娟 单位: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湘.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与实施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6:134-135.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一方面,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与成本会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以说,管理会计起源于成本会计,它们所依据的经济理论是相同的,如科学管理理论等,它们的很多基本方法也是相同的,如标准成本制度、责任会计、作业成本制度等;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目标都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因此,完全可以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合并为一门成本管理会计。
一、合并开设《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的优势
(一)优化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中,财务会计一直是4个学分,在课程建设方面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合并开设成本管理会计,也定为4个学分,这样财务会计代表对外报告会计,而成本管理会计代表内部控制及预测决策会计,二者平分秋色。这将提升成本管理会计的地位,改变会计专业学生重财务而轻管理的专业认知意识,也可以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二)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节约了教学资源。从教学内容来看,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有许多重复交叉现象,如成本会计中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均包含于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中。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合并为成本管理会计,将原管理会计学中的投资部分全部放到财务管理学中,这样成本管理会计就由以下主要内容组成: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包括完全成本计算方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经营决策、全面预算和标准成本制度、责任会计、作业成本制度和战略管理会计。这样使成本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更加紧凑,逻辑性更强,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了教学质量。将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合并为成本管理会计,实际上是将成本管理会计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与传统理论及方法更紧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进行对比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发展的轨迹和脉络,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例如在成本计算这个模块中,可提供几个行业不同、生产组织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的企业案例,并设置在不同成本信息要求的背景下,由学生讨论、分析、比较、判断应该选择什么成本计算模式和成本计算方法,组织和完成成本计算过程,最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在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过程中,锻炼学生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成本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国的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借鉴西方的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课程内容体系基本上是照搬西方的一套,国内的成本管理会计学者也往往致力于介绍和推广西方成本管理会计最新发展成果,而对我国成本管理会计实践成果总结不够,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教材内容偏重技术方法、数学模型,应用价值不足,这就造成一种奇怪的现象:学校教的是一套,而实际工作中做的是另一套。
(二)缺乏适合国情的系统的案例教材。现在图书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是国外会计教学案例译著,而由国内学者编著的会计学或成本管理会计学案例难得一见。虽然近几年来中国会计学会有相关研究课题,也开展了管理会计学方面的案例研究,但总的来说过于抽象、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要系统地用于教学之中有一定的距离和难度。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生产(专业)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组成,其中前三个部分重点在培养学生财务会计实际操作能力;毕业实习中,学生可根据毕业论文选题或就业意向灵活选择实习内容,完成实习任务,从历年毕业实习情况看,85%以上的会计专业学生都选择了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实习单位或岗位。可见,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属于两门并列的主干课程,但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弱势是显而易见的。
(四)教学考评方式不配套。考评制度对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有较大的作用,现有的教学考评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一张卷,一支笔,只能使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不能让学生把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利用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实证研究,密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风险也进一步扩大,企业成本管理、战略管理、绩效考评等新问题亟需新的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的指导。因此,必须深入调查并掌握成本管理会计学科的各种技术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情况,通过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分析其对决策者行为的影响,不断修正、完善现有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促使成本管理会计学科日臻完善,真正做到实践促进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密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二)加强成本管理会计教材建设。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现在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修正和完善,编写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成本管理会计教材、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案例教材,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学以致用,形成完善和规范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会计学 创新实验 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提出应该"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加快"以学科融合为基础的技术集成与协同",推进"政产学研用的融合发展"。随着会计国际化的不断深化,会计学与企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金融、国际贸易以及税收等学科知识融合越来越紧密,社会对应用性强的复合型"全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培养复合型"全素质"会计人才的关键体现在与相关学科知识点紧密融合的会计实践环节上。目前高校会计实验基本上是以财务会计为中心的单项实验,基本上没有涉及与计算机技术、财务管理、投融资以及国际贸易等内容相互融合的综合实验项目,不能满足新经济时代对创新会计人才的全素质能力需求。因此,必须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能力需求,按照会计实验内容综合、联系紧密和分层递进的原则设计创新型会计实验项目,才能扩大会计专业学生知识面,提高会计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二、目前会计学专业创新实验问题分析
在会计创新实验研究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有益探索。英国高校一般是按照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两个层次设计会计实验项目,在注重会计学生会计知识综合运用的同时,不断通过小组团队实验项目完成综合会计实验。美国则强调按照市场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设计综合型会计实验。在我国,会计学专业实验基本上只是针对会计理论课程知识进行补充与完善的单项实验,而能显著提高会计学生综合能力的创新型实验往往被认为"学术价值不高"而不被大学会计教师重视,导致会计创新型实验项目研究不足,更谈不上满足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市场化现实需求。
(一)缺乏具有管理创新能力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
我国的会计专业教育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验教学往往被看作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加之现行高校专业培养方案学分总量的限制,导致会计实验教学课时偏少,只能设置满足会计基本要求的验证性会计实验,而没有学分设置税收筹划实验、ERP综合实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等具有综合型、创新型会计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内容单一,实验项目之间也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递进性。不能形成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一套财务管理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更不能满足会计专业学生多层次的实践能力需求。
(二)会计实验忽视岗位协作和财务管理能力
在企业实际会计业务工作中,会计人员基本上都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一整套账,而是必须与企业内外部相关岗位业务人员经过一定会计业务流程与岗位协作共同完成企业财务工作。而在目前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方便会计专业学生考评,要求每个会计专业学生独立完成一整套包含会计业务所有岗位的工作,从而强化了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忽视了会计人员的岗位协作能力和财务管理分析能力。
(三)会计学专业实验考核方式单一
会计实验课程考核是会计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会计教学效果的优劣。大多数高校会计实验项目由于只是一些缺乏连续性、层次性、系统性、相关性和递进性的单项实验,往往通过简单的会计实验考勤与单项实验最终结果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而没有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实验总结与答辩等过程性考核内容,导致会计实验考核单一,不能真正考核会计专业学生的财务会计综合能力。
三、会计学专业创新型实验的构建
会计学专业创新型实验的构建必须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在注重各会计课程对学生能力的支持性培养的前提下,理清各会计课程之间的融合与递进关系,设计出满足市场化需求的创新型会计实验课程体系。
(一)建立会计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实现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应明确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将会计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学制期间,建立多层次、多方式、校内外结合的会计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图一)。在实践教学模式上体现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实践相结合;在实验安排上按照"会计学原理课程实验成本会计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财务管理实验企业会计综合实训ERP沙盘模拟实验财会案例分析会计学专业科技创新实践"等由内容简单到综合分层递进,在实习方面按照"会计学专业认识实习会计学专业岗位实践会计毕业实习"等逐层深入;在实验项目安排上实现由单项实验到综合实验、创新设计型实验逐步递进,从而实现将实验实习类型由演示型、验证型向创新型转变,进一步提高会计学生会计、管理、税收和金融等知识点的集成融合能力。
(二)整合会计实验教学资源,建立开放实验室
高校应该按照会计应用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市场化需求,明确不同会计实验课程与其它学科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不断调整和优化实验教学资源,构建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收和金融等内容为一体的会计创新实验项目,比如企业内外部沟通实验项目、资金周转突发困境事件实验项目、投资融资实验项目开放项目等,提升会计学生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力。同时,由于培养方案的学分限制,可以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让学生结合会计专业知识,自行设计创新型探索型实验,为学生自主实践和研究性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三)构建高水平创新型实验教学科研团队
只有能够进行会计、金融、税收和管理等知识有效融合与集成的高水平会计教学团队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化需求的高水平会计学生。构建高水平会计实验教学团队必须培育和引进并举。一是培育高校"双师型"会计教师。高校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支持和促进会计教师成为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会计师、经济师和注册会计师,并通过"以研导教、以研促教、以研强教、教研结合"的教育思路,进行教学领衔与学术领衔,全面指导会计学生科研训练、科技竞赛、创业教育以及会计专业认识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提高会计教师的会计实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二是引进国际知名教授以及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小企业财务总监等高层次人才,通过开设有关国内外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税收筹划、信息化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题讨论会等形式,拓宽会计专业学生的财务会计视野。这样,运用培养与引进并举方式建立的高水平会计实验教学科研团队,不仅优化了会计实验教师结构,还提高了会计教师的实践教学研究水平,为培养创新会计人才提供了可靠智力保障。
(四)综合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会计实验教学主要是一种演示型教学,培养的是同质无差异"会计产品"。为应对新经济形势下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全能性需求,会计实验教学方法也应该由以教师为主的知识传授型转向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型,在会计实验课程教学的不同环节综合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集成应用会计、管理、税收和金融等学科知识点。情景教学法是模拟企业真实环境,让会计学生身临其境感知会计核算体系、成本管理控制、税收筹划技巧与方法以及会计角色定位与转换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财会模拟情景,启发学生通过实验综合分析企业会计核算、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以及税收筹划等方面出现的难点,提高会计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法是在会计学生掌握一定财务会计、管理、税法、金融和外贸等知识点的基础上,让会计学生分组多岗位轮岗形式完成一定会计期间的综合会计模拟实验。这样既发挥了会计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分析判断和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还培养了会计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中小企业财务问题的能力。
总之,坚持在不同教学环节综合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可集成融合会计学生财务会计、企业管理、金融和税收等多学科知识,提高会计学生会计业务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建立完善的创新型实验考核体系
高校建立了创新型会计实验项目后,还应该建立和完善创新型实验考核体系,从多维度对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计划、实施和效果做出综合全面的判断。
高校的会计教学不是单纯考核学生会计核算技能,而是综合考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对会计学生的能力考核必须采用多阶段多方式,将知识考核、能力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将校内会计实验考核与校外实验基地实习考核相结合,按照会计实验纪律、实验笔记、实验操作、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会计实验总结和会计实验答辩等六个方面设置不同权重,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创新型实验考核体系,从而综合考察会计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总结、运用以及会计职业判断力。
总之,通过建立会计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与考核体系,构建创新型高水平实验教学科研团队,综合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创新型实验项目,将会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协同创新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财务管理分析能力以及会计与税收、金融等学科知识的融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艳婷. 高校会计仿真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 2012 年第 6 期(下)
[2]胡晓.工科院校会计专业实验教学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 2013 年第 2 期(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对财务会计的要求不断提高,就职人员必须有极高的财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傍身,才能够很好地胜任这一份工作。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改革还是要以理论为基础,再重点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中专;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经济不断发展、时代不断变迁,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中专学校的财务会计专业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解决现阶段财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模式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的职业要求。笔者以自身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对中专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析。
一、现阶段我国中专学校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滞后的教学观念
强调实践能力是中专学校财务会计专业区别于财经类高等院校的一个主要特点。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的毕业生与高校毕业生相比没有研究理论上的优势,也没有学历上的优势,唯一的优势就是动手能力。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中专学校,虽然宣称以实践教学为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活动。这在学校财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虽然,中专会计专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不断进行修改和添加,导致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很多中专学校财务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都是依靠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的,思维比较固化和陈旧,教学方式也比较固定,没有新意,无法适应不断更新换代的会计教学内容。而一些新教师,很多都是毕业之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经验,无法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能科学合理地进行运用,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按照课标安排和课本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并且,教科书的内容编排也无法做到与时事动态随时同步,在很多时候是滞后于时代的,加之教科书内容枯燥无味,事例也是多年以前的,教师从课本中无法全面地获取教学所需的相关资料,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扰。
(三)落后的实践环境
会计工作的综合性很强,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赋予了财务会计专业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为了辅助会计实践教学,很多中专学校都建立了相应的会计模式工作实验室。但是,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从建立以来装备几乎都没有更新过,老旧的设备根本达不到仿真的效果,也与时代格格不入,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学校实验资金的匮乏,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引进和更新设备。另外,大多数中专学校都没有专门的实践单位来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就算有实践单位,但是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从来不进行亏本的买卖,他们考虑到效率的问题,学生几乎是没有机会上手工作的,这就造成学生虽然实习了,但是依然没有动手操作的经验。
(四)师资水平滞后
当前,我国中专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师要么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要么是刚毕业的新教师,他们在理论教学上几乎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并且学校也没有对教师提出会计实践工作能力的硬性要求,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去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这就造成教师的理论教学总能够讲得神采奕奕,但到了实践教学却普遍无从下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对中专学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路径选择进行的探索
(一)对学科内容进行科学整合,编写校本教材
中专学校是三年制教学,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实习,为了使学生在这两年的时间内会计能力更为扎实,必须在课程安排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尽量将一些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从简处理,抓住重点,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能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在一年级的时候,一定要重点抓学生的基础理论,比如,基础会计、出纳、统计等课程,根基扎实,楼才能更为巩固。到了二年级,就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以及一些较难的课程训练上,并且要开始着手准备学生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安排,课程尽量安排像会计务实、会计法规、审计、财务管理之类的课,留给学生足够的实验时间。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课程中有大量的重合内容,比如,《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这两门课程,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就要在经过大量的教研研究之后,大胆地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节省不必要的课程安排,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此外,因为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与时代接轨,学校应该制定专门教师,组成教研组研制本学校的校本教材,在符合最新的会计制度的同时,也考虑到了本学校学生学习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就业岗位的需要。
(二)方法多样的教学模式
学生是具有个性的人,教学内容也是具有动态性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从始至终都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不能基础会计使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统计学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这样会耗尽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此,笔者列举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
1.研讨型教学方式。教师要时刻关注会计业的最新动态,在将理论知识讲解完毕之后,选择合适的实际事例,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提出自己观点、想法、解决方法,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总结。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现场教学的方式。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会计教学一般都在教室中进行,学生无法直观地感受会计工作的真实环境,对实际操作步骤也缺乏相应的了解。如果能够进入会计工作的一线场地,由专门的会计从业人员边实践边进行相关步骤的讲解,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并且亲自动手实践,其教学效果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学校应该尽一切努力联系企业,尽最大可能为现场教学提供可能。
3.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而走进教学课堂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其声形并茂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更为形象、生动、直观地将相关知识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多媒体的运用还可以补充课堂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会计工作的相关流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增强印象。
4.教师快乐教学。教师的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绪。研究发现,人在愉快的情绪中,工作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反之,工作效率则会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直板着脸,而是应该多使用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实际小故事来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个相对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三)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教学工作也不能再墨守成规。中专学校的教师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财务会计教学工作,如,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讲授统计工作的相关过程和细节,使课堂更为生动、形象、直观,也可以进行手工做账的方法模拟,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工作流程。实践能力对中专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是他们进入社会的唯一竞争力,因此必须要做好学生的实践工作。首先,健全学校的会计模拟工作实验室,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之余能够到实验室进行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再次,政法方面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各方利益的保障。最后,学校方面应该积极联系企业,落实学生的实习工作。
三、总结
财务会计是社会各行业都不可或缺的一个职业,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岗位对就职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双高的人才才能够完全胜任。这一要求在给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也给这一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人才市场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教育意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用最科学合理的先进教学模式来保证财务会计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适应现代人才市场的需要。
作者:冯家安 单位: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迟荣.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会计之友,2013(2).
[2]任玲玲.构建完整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1).
关键词:转型;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安康学院
一、引言
据初步统计,全国有531所本科高校开设会计学专业[1]。“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构成了会计学专业课程的主干知识体系。其中,“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企业的具体业务相结合,该课程除了具有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外,还具有“内容繁多、课程难度大;知识零散、时效性强、准则调整快”[2]等特点。掌握好这门课程知识将为后续“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等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不仅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是目前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称考试以及会计专业研究生考试的主要科目和基础课程,还是学生就业后胜任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保证。目前,摆在大多数高等院校面前最突出的挑战是“国家将引导部分本科高校特别是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安康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2014年12月成为陕西省首批省属公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学生学好会计学专业课程,改变“学不致用,学不能用”的现象;如何转变“中级财务会计”这一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思路和理念,提高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目前,无论是学术型、应用型高校还是职业技术学院,但凡开设有会计学专业的院校,都必然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但各校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所用教材的内容体系等却都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学校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面对转型发展要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到底教什么、怎么教?这是各类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现有教材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教材作为知识和技术的直接载体,在学生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显著。教材选取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质量。一方面,“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关联度密切。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会计核算与国际接轨,促使会计制度和准则不断更新,《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内容必须及时变更修订,这给“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维持教材内容稳定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增添了难度[3]。国家的税收法规对《中级财务会计》的账务处理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实务中涉及税收方面的处理必须遵循最新的税收法规[4],而《中级财务会计》教材通常无法做到实时更新。另一方面,非应用型教材制约了教师的教学,制约了课堂学习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现有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普遍以最复杂的股份制企业(制造业),尤其是以上市公司为样本来阐述与之相关的经济业务。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度很大,尤其是对其中的金融资产、借款费用资本化、所得税会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更是觉得很难理解和掌握,而且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多数是中小企业,有在企业、医院、行政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有在金融部门工作的,等等。学生所学习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中的业务类型与实际工作中接触的业务有一定的差距,给毕业生尽快融入工作带来了压力,导致一些毕业生认为大学所学习的很多知识不能在工作中拿来就用,学了和没学一样。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研究型本科高校的区别在于尽量让学生能够在毕业时做到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5]。很明显,现有教材难以满足这一需要。
(三)师资力量尚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目前,各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院校毕业即到各院校任教的,极少有在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工作的经历。这些教师专业理论功底较扎实,但实践经验较少,在教学中对所讲授的内容缺乏深入了解,更多的是照本宣科的讲授。
(四)生源质量整体不高
一方面,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的知名度、办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会计学专业招收的学生普遍存在入学分数较低、自控能力较差、自学能力较弱、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不够、比较依赖教师的课堂教学等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在入校之前,没有任何会计专业基础,只知道有一种职业是“会计”。入校后,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前,学生也只是学习了会计核算方法,面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呈现出的知识点多、内容庞杂、涉及范围广、业务处理复杂等特点,业务处理时,经常出现“一步错、步步错”的现象,学生普遍感觉到学习压力很大,畏难情绪严重,极大地影响了“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质量。
(五)课时受限与内容繁多矛盾突出
目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按照规定大量压缩了专业课程学时,面对内容繁多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师要把教材的所有内容在规定学时讲完是很困难的。通常的作法是对教材的部分内容做出较多的取舍,特别是对一些诸如所得税会计处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复杂难理解的知识点(它们在后续课程中基本不再涉及),多是粗略介绍或者一带而过。但在实际工作中,这部分内容却又是财会岗位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这样一来,就会使教学理论与工作实际相脱节。
三、提升“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
结合转型要求以及学生就业去向,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明确了“面向地方、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基层岗位”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会计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中级财务会计”实际教学中,结合人才培养定位,根据工作岗位和就业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二)尽快编写实用型《中级财务会计》教材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由于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学生对会计业务处理知识的掌握,大部分要依赖在校学习获取,一本贴近实际应用的教材无疑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因此,针对现行教材普遍存在的不足,教育机构应组织一些院校、专家与企业合作,编写出一部基于财务工作环境的、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院校使用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该教材中应配有工作流程图等大量的图表,使教材图文并茂,以改过去纯文字的枯燥模板,让学生在使用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了解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将来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三)多渠道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学院首先实施了“出校门、到地方、进企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鼓励教师社会兼职、挂职甚至创业,建设一支知识和能力结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小企业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一支真正意义上“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其次,学院还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为学生进行常规授课或专项培训,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学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学院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学习锻炼。
(四)加强学生“会学习”能力培养
经济环境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会计业务工作产生影响,因而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比,会计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程度的滞后,有的知识在学生未毕业时就已经陈旧。学生在校学习时可以依靠教师进行讲解辅导,但学生参加工作后,如果学习能力不够,面对不断更新的会计知识,不能很快理解和掌握,就必然会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1.强化读书笔记的作用。针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知识系统性强、内容多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勾勒各章节及知识点的内在关系,把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比如让学生对银行结算方式进行总结、将金融资产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进行总结对比等等,使学生不仅对知识进行了梳理,而且锻炼了学生图表、文字的表述能力。还可结合一些专业问题,课后让学生查阅文献,做读书笔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而且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分析文献,给出自己的意见,使他们真正“学会学习”。2.引导学生进行“延伸学习”。由于教材不可能将实际工作中的所有经济事项的类型都进行诠释,因此可以鼓励学生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借助权威报纸、杂志、网上期刊等资源进行“延伸学习”。比如“预计负债”的教学,教材中的业务往往是预计的金额与发生的金额数额一样,此时,就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当初确认的金额与实际发生的金额不一样呢?”再比如,教材在对“出租出借包装物的业务处理”描述时,只描述了包装物的出租出借若不能按时归还时的业务处理。在讲解这个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出租出借的包装物按时归还,企业该如何对验收入库的旧包装物进行账务处理?”如此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业务的多样性有了一定的了解。3.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规划不同内容的社会实践。例如,大一学生由于其所学专业知识有限,可以让他们利用寒暑假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如商场导购等,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大二、大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可以让他们利用假期做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基础工作,如收银员等工作;也可以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调研工作,如调研“对于过期、腐烂变质的商品,超市是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的?”“对于违约合同,企业是怎样进行账务处理的?”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去走访超市、企业等,看看这些超市或企业的处理方式与课堂上所学习的处理方式是否一致,并且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四的学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锻炼自己。通过上述活动,一方面能让学生所学知识更贴近实际,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践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予以弥补,从而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胜任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五)多角度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课时受限与内容繁多的突出矛盾,教师应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多下功夫。1.调整课程结构。结合《中级财务会计》教材的具体内容,在合理规划教学总课时的前提下,可以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分为“中级财务会计1”和“中级财务会计2”两大部分进行授课。“中级财务会计1”主要讲解资产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级财务会计2”主要讲解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及报表编制等内容。将原先“中级财务会计”一学期96课时的教学安排,变为两学期共128或112课时完成。一方面,课时总量适当增加,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将该课程分为两学期学习和考核,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2.增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习”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的掌握,应在完成“中级财务会计”理论教学之后,再增设一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习”课程。在这门课程里,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仿真材料,3~4人组成一组,分岗位进行实训。这样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业务核算流程的认识,检验其学以致用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尽量使用“接地气”的案例。从地方问题、学生所处区域问题、中小企业和基层岗位实际问题等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避免使用一些“假、大、空”的资料。例如,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要求学生以所了解的某一具体企业的某一财务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教师也可以从中挑选整理一些案例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师和学生都能真正走出校门、走向地方、走进企业。4.拓展课堂教学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邀请企业财务人员作报告;邀请已毕业的学生开座谈会,谈学习经验和体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关于销售返点”的处理,就是已毕业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提到的,它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充分利用课程平台。在建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平台时,除了一些诸如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案、习题库、案例库、教学录像等基本的、常规的教学资源外,还可以增加“学习帮手”“财经法规”“文献解读”“视野拓展”“焦点关注”“参考资料”等栏目,以增强教学资源的可读性和可视性,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总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应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一致。当然,教学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而且随着时代变化和经济发展,“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也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开设会计学专业本科的院校[EB/OL].(2012-07-05)[2017-01-06].
[2]蔡旺清.地方本科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新会计,2015(1):40-42.
[3]龙丽霞.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7):150-151.
[4]薛静.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财会通讯,2011(11下):158-160.
在财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这么久,一定或多或少有了自己的一下见解和感悟吧,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工作心得范文集锦,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财务工作心得范文集锦一
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中的一门较难的课程,学习它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才行,这门课程的业务性很强,而且很深入,主要内容是会计处理的各种业务方法,包括企业合并,期货会计,集团内部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报表折算,所得税会计和破产清算会计等几部分。
对有一定会计基础的学生来说,初学高财时可能感到好奇,但更多的感觉是难学和有点枯燥,以前学的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都是会计的基本内容,较好理解和把握,但高级财务会计中很多知识打破了原来的会计基本假设,需要以一种新的思维去理解,而且不同的章节之间关联性很强,如所得税会计中对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理解和区分在很多章节中都有用到,而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这两部分内容在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比着理解,不然很容易混淆。
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参考以前的教材,同时在导师指导下选学一些参考资料,如《财务与会计》、《会计研究》等刊物上的文章以及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加深对教材基本内容的理解。对于一些与实践联系较强的知识点尽量与老师进行有关方面探讨。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一般的学生即使以前有过实习经验,但大多数人在实习时也几乎接触不到有关高级会计的东西,因为很多企业的会计还做不到这点,只是停留在一般会计的层面,而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曾经在大公司做过财务,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而对高财中的理论知识也有着更好的理解,并且熟悉这些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所以和老师经常探讨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个会计专业的研究生,我想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被动的接受老师所教知识的层面上,而应该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对财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制度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善于并乐于与老师和同学探讨,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在必要时通过写论文等表达出来。
最近在上王志成老师的预算管理课,非常喜欢他说的一句话:研究生教育主要是教会你们怎样去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被动接受知识。我想学习高财也是这样,它之所以叫高财,必定有它高的地方,无论在知识层面上还是在深度难度上,而且越是有深度,越是与时俱进的知识(如长期股权投资,外币折算等)往往越有需要探讨和争论的东西,作为会计学的研究生我们有必要对这些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实践中的应用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对于准则中规定的知识点不仅要知道它是什么,而且要去思考为什么这样规定,财政部这样规定对哪些群体有利,对哪些相关者不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思考和探讨的地方,当然作为一个学生,我们更多掌握的是理论上的知识,而会计在很
大程度上需要在实际中去操作,需要经验,因此研究生期间也可以尽量利用假期时间去争取一些实习机会,在做具体业务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感悟课堂上学的高财的应用,并且对在实际中与所学的知识不符的地方进行思考和总结。
同时在学习高财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一些国际上大公司的有代表性的案例,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这些公司的案例的分析,从而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会计作为一个专业,有它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如果将这个专业会计部分看作一个金字塔的话,高级财务会计无疑是它的塔尖,它需要以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以及成本会计等做基础,所以我们要学好这些基础的会计知识,但同时它又高于它们,难于它们,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并结合案例和期刊文献资料等以求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财务工作心得范文集锦二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系统的掌握了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并有了以下的深刻体会。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重要的
通过实习过程我发现,单单是掌握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够的,从刚进大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会计理论,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很吃力,感觉自己好像从来没学过会计知识,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实践对工作的重要性。
二、工作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会计工作本来就很繁琐,实习过程中我更是深有体会。在开始实习的时候,整天对着枯燥无味的账目和一大堆密密麻麻的数字,让我很头痛,以致于简单的填写凭证、记账都会错漏百出,试算不平。出错越多,越是心浮气躁,越是心浮气躁,出错就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到后来,指导会计师找我谈话,悉心的教导我,加上我自己的努力,我终于可以独立耐心的完成任务了,因此,我体会到,在会计行业切忌粗心大意,心浮气躁,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
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在大学的时候,我总觉得我的理论知识已经很扎实了。主观的认为所有工作都大同小异,只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就都能应付。但是在会计实习过程中,我才发现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平时所学的根本不够用,细节方面更是错漏百出,例如:书写的技能,如金额的大小写、日期书写的规范性等等。还有就是根据相关的实习数据资料,在填写原始凭证、记账、编制各种账表时屡屡受阻。想想原因,多半是因为平时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啊。这也是我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个教训,所以扎实的理论是前提。
以上就是我这次会计实习的心得与体会,这次实习丰富了我的阅历,让我能全面的了解这个社会。我相信,只要努力奋斗,我的未来一定会很美好。
财务工作心得范文集锦三
时光如斯,三个月实习时光如流淌的河水一般,悄无声息的就划过了我人生的一阶段。回顾我来到_学校作为一名办公室会计人员来参加工作的这些日子,我有颇多的感慨,也有颇多的收获。接下来,我就来说一下,我从毕业之后来到这里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其实,在我毕业的那个时候,我对我大学的母校还充满了恋恋不舍的感情。因为在那所学校里,我整个大学四年青春最美好的时光都留给了它。离开了学校,我的青春也留在了那里,我不再可以是一个无所事事玩耍的学生,我不再每天去上课,每天和同学们坐在一起聊天、学习,那么无限美好的生活就这样离我而去了。所以,后来,我就想尽办法要应聘到我们学校办公室的会计岗位。但是,还是因为我能力不强的问题,而把我淘汰掉了。面对这一结果,我当时感到十分的受打击和失落。但是很快我又重新的振奋起了精神,来到我现在所工作的学校来面试。我以为这次的结果又会不好,但是没有想到我居然通过了考核。并在第二天就开始了我的实习工作。
对于这份工作的突然降临,我即感觉到了它的来之不易,又感觉到了一份惊喜之情。所以,在来到_学校进行工作后,我就十分的珍惜这份工作岗位。我的能力不行,我就利用各种时间来学习和掌握好会计的知识和技巧。我跟不上工作的进度,我就日日夜夜加班熬夜来完成我的工作任务。虽然在那段时间里,我每天的睡眠时间都只有五六个小时,但是我却能够感受到我成长的快乐,收获到我进步的喜悦。
我要我感谢_学校领导能给我这次实习的机会。虽然我最后还是没能够去到我的母校工作,但是在这所学校里,我也依旧能够感受到青春的气息,依旧能感觉到年轻的活力,每每看看同学们在操场奋力奔跑追逐的样子,就又会让我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又会让我对每天的工作充满了激情。
虽然我的大学时代已经结束,但是我的另外一所大学生活又即将开始。在以前的大学里,我是作为一名学生的身份,而在现在的这所大学里,我是作为一名办公室会计从业者的身份。不管是何种身份,我都要为明天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和奋斗!
财务工作心得范文集锦四
财务会计实训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做分录,填制凭证到制作账本来巩固我们的技能。通过财务会计培训,使得我们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我们每个人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其实,这次实训的感受就是累,填凭证很累,登帐很累,填表也很累。首先是建账,总账和日记账一般采用订本式。选购时结合企业业务量的大小,尽量使选用的账页满足一年所用。账簿封面的颜色,同一年度应力求统一,每年应更换一色,以便于区别。各种明细分类账按照二级科目设置账户,记录经济业务的明细情况,是对总分类账的必要补充。会计账簿应设置封面、标明单位名称、账簿名称及所属会计年度。账簿的扉页,应设立账簿启用表。账簿的第一页,应设置账户目录并注明各账户页次。账簿中的总账是按会计科目的名称和顺序设立的,每一个科目设立一个账户。明细账原则上每一个子目设立一个明细账户,但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或删减。其次是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是根据已经审核无误的原始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对经济业务的内容进行归类整理,用于编制会计分录,直接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会计凭证。然后是登记账簿,登记会计账簿时,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人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登记完毕后,要在记账凭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已经登账的符号,表示已经记账。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应在簿页格子上留有适当空间,不要写满格子,一般应占格距的1/2。登记账簿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者铅笔书写。各种账簿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跳行、隔页,应按规定方法进行纠正。其纠正方法有两种:一是从空行或空页的“摘要”栏到“余额”栏,用红笔划交叉对角线予以注销,并由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在交叉处签名或盖章。二是在跳行所在行盖上“此行空白”字样印鉴,在隔页处盖上“此页空白”字样印鉴,并由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最后是编制报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必须根据经过审核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进行,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任何人不得篡改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篡改财务会计报告的有关数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认真编写会计报表附注及其说明,做到项目齐全,内容完整。单位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的依据应当一致。
看过有人说:做会计难,做男会计更难甚至有人把男会计归为了第四类人了(男人,女人,女博士,男会计)。都说男会计是很苦逼的,但还是有很多人挤破头要学这个专业,要从事这项职业。人们都只会看到任何东西光亮的一面,都看不到他们背后的辛苦和汗水,只有像我们这种正在路上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苦辣。经过这次实训,我知道了会计也不是想象中在办公室吹吹空调,算算钱这么简单的事了。作为这行里比较弱势的男性,更要把握好自己的前途,继续努力。
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态度都是最重要的。有了好的态度,才会有好的想(中秋晚会串词及主持词)法,才会有好的作为,才能把事情做好。会计如此,以后的路还很长,好的态度可以帮助自己走的更好。
其次,在这条路上,有一个好的引导者也是十分重要的。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像经管其他的专业一样宽泛。所以,这就要指导老师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再好的老师再怎么努力的教学,还是要自己努力,自己自觉。自己在课堂上要认真,在课后也要都看书。
财务工作心得范文集锦五
我学的专业是会计,为了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本学期初,我在一家建筑公司进行了专业实习。
建筑公司的会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个财务部长,一个出纳,两个会计员,而教导我的是老会计_。刚到会计部_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
总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也正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_让我尝试制单的良苦用心。于是实习时只能晚上回家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
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记帐做好准备。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
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
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账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
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_很要耐心的跟我讲解每一种银行帐单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什么时候才使用这种帐单,有了基本认识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通过在建筑公司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使我第一次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经验,同时又获得了许多理论知识中所没有的实践经验,这不仅丰富我的工作经验,更加提高了我的业务理论水平。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
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财务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其业务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教育部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目标的定位是“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教育部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提出的业务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在培养要求上强调的还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这与“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并不一致。但在教育实践中,我国很多高校参照教育部的这一标准,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且标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上。
笔者认为,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目标的上述定位已经脱离了目前的教育现状。目前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本科大学生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而且从目前我国“五大”专业教育层次(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分工来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与此相适应,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而非传统定位的财务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与毕业生就业市场所传递的信号是一致的。据报道,江苏省内的技工学校毕业生现在是灸手可热,泰兴技工学校今年的毕业生就早早被春兰等大企业“抢购一空”;无锡市高级技工学校每年培养的几十名大专学历技工型人才,也往往提前一年就被大企业“预订”。与此同时各地大学生就业却成为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容乐观。这种现象固然是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技工人才的大量需求所致,但应届生就业经验的缺乏也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屡屡因“经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这与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方法不无关系。
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即使是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本科生也只能说是具备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一定基础。这样的职业定位才能避免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
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设计基本上采用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的模式,这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设定的主干课程基本一致。①产生“初一中一高”这种模式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虽然现代西方财务学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资产组合理论,有着深刻的金融学背景,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发业,其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基本沿用会计学专业的模式。我国的多数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基本上都设在会计学院(系)内,只有少数高校将财务管理专业设在企业管理系或金融系内。财务管理专业的这种“初一中一高”模式正是套用“初级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一中级财务会计一高级财务会计”的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其二,“初一中一高”模式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思维方式。
但是,这种“初一中一高”的主干课程模式并不适合于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原因在于初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这两门课程在课程内容的界定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其一,与初级会计学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对象、要素、科目、账户、凭证、复式记账等)和方法相一致,初级财务管理也应主要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但纵观财务管理的全部内容,其核心概念可以归结为现值原理(或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有关筹资、投资、股利分配等财务活动的基本理论很难以“初级”的形式予以介绍。可以说几个财务模块都涉及到财务管理的重要理论,如资本结构理论、资产组合理论、股利政策理论等。甚至像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这种基本的财务学观念也涉及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因此,从已经出版的有关初级财务管理的教材内容安排上来看,与中级财务管理基本无差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初级财务管理的内容体系很难界定。
其二,与高级财务会计专注于解决特殊业务的财务会计问题不同②,现有的高级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两类:特殊业务的财务管理和特殊组织的财务管理,前者如企业并购、破产、重组、清算等,后者如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等。其中涉及到特殊组织的财务管理部分占高级财务管理教材的多数内容。这些特殊组织的财务管理虽有其特殊性,但并不意味着其具有理论层面上的探索性和操作层面上的复杂性。以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为例,中小企业虽然在融资渠道上有别于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但其资本结构、投资选择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政策制定的复杂程度远不及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③因此,就现行高级财务管理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冠名《财务管理专题》或许更为恰当。
基于当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存在上述问题的考虑,笔者认为设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应包括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专题、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案例。
财务管理:将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为《财务管理》一门课程,增加其课时量,有利于本科生掌握扎实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模型和方法。这种设计模式也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从美国出版的财务管理教材来看,基本上不存在《初级财务管理》课程,一般统称为《公司理财》(Corporate Finance)。②这些教材有两个特点:其一,编著者大多为财务理论素养很高并且财务实践经验极其丰富的财务学家,因此教材的学术含量很高;其二,一般从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着手,循序渐进,理论描述与案例剖析相结合,同时补充有关财务理论的实证研究成果,使得教材的理论性和应用性达到很好的结合。
财务管理专题:无论是特殊业务的财务管理,还是特殊组织的财务管理,纳入《财务管理专题》都具有包容性。事实上,很多按照“初一中一高”模式安排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高校,其《高级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专题》两门课程往往在内容上重复面很大,造成实际教学无所适从。因此,直接以《财务管理专题》替换《高级财务管理》,既可以保证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又可以增加实际教学的可操作性。
国际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主要讲授国际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外汇市场风险和国际转移定价等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媒介,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应能够阅读、理解财务报表,并能对其进行分析、加工获取决策有用的信息,属于从业的基本能力要求。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全面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中提炼有用信息的能力培养。
财务案例:通过开设《财务案例》课程,可以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的财务管理问题,最终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财务案例》的教学具有信息量大、主观性强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案例教学为了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式,应全面引入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之中,即应将案例教学的思路和方法贯穿于各专业课程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案例》一门课程。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创新,从内容上应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案例分析,即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选择相关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析总结,最后由主讲教师进行点评,案例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考察财务管理中投资、融资、股利政策等理论的实践基础;另一类是案例设计,即根据一定的背景资料设计出决策方案。例如证券组织选择设计,可以由教师给定若干种现实证券,安排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应用资产组合理论,设计出最优证券组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二类案例教学的方法比第一类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创新,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前提。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备课。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唱主角,教师似乎充当配角,但课前案例的选择以及课堂讨论结束之后的评论无不需要教师密切关注财务理论和实务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另外,为了保证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和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对学生进行精心设计分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模拟实习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专业学习(现场实习)作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尤为重要。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安排所有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已不是易事,实践中专业实习很容易流于形式。而且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强调财务决策的特质,其专业实习更难落实,财务管理专业实习最终演变成为会计专业实习是现实中常见的情形。当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实践性教学目的时,模拟实习作为专业实习的替代或补充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必须指出的是,模拟实习不应是案例教学的翻版,案例教学侧重于财务管理的专项内容,而模拟实习是对财务管理业务的系统、全面、连续的情影模拟训练,模拟实习可以借助相关财务管理实战模拟软件实现。
通过模拟实习,特别是沙盘实战模拟演练,使学生可以从财务的角度透视企业经营管理,体验不同经营策略对财务状况的深刻影响;从财务的视角出发应对竞争与挑战,合理平衡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与发展能力;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和财务安全意识;理解财务决策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模拟实习不但与现场专业实习相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通过模拟企业运营,使学生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学习各种财务管理的技巧与方法,知识性和趣味性达到统一,实习效果更佳。
注释:
①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设定的主干课程包括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在此将《财务管理》理解为《初级财务管理》。
②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合并报表会计、所得税会计、外币折算、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等特殊业务的财务会计问题.这在不同的教材中基本达成共识。
③正因为如此,西方的财务管理教科书一般只涉及公司理财。这就如同会计学专业的财务会计课程只须以制造业为模板编写,其他行业(例如服务业、建筑业等)的财务会计至多只能以专题或选修的形式出现,更不谈列入“高级”教程的范畴。
④Brealey和Myers合著的《公司财务原理》(Prindples of Cor-pomm Filance)虽然名为“原理”,其实际内容却非常深刻,甚至提出了10个目前仍在研究的财务学难题。
参考文献:
[1]Brealey,M.,and Myers,Stewart C.,Principles of CorporateFinance,New York:McGraw-Hill,1996.
[2]陈志勇:《论中级财务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陈志勇:《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期。
关键词:“岗证一体”;“教、学、做一体”;“政、行、校、介、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广州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定位为“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服务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型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个目标,广州商学院通过《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校企协同模式下的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改革特色简称为“岗证一体”、“教、学、做一体”、“政、行、校、介、企合作”三大模式。
一、“岗证一体”模式
“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盯住岗位,瞄准证书,实施精细化管理。
盯住岗位是指盯住岗位群,包括企业财务岗位群、企业会计岗位群。我院根据会计职业特点,优化课程设置,注重专业基础课,突出专业主干课,扩大专业方向选修课,强化实践实训课,加强能力培养课。大一、大二专业基础和专业骨干课程,大三突出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可设置若干模块,如税务会计方向、审计师方向、会计师方向、金融企业会计方向等。结合专业方向设置若干相应的课程组(包括理论与实践课程)供学生选择。
瞄准证书是指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助理会计师资格证。我院教学紧紧与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助理会计师资格证挂钩,对课程建设、教材使用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适合我院的办学特色。加强能力培养课设置专业创新学分,根据专业特色,要求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及会计初级职称资格证书,鼓励学生参加注册会计师及注册税务师考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实现“岗证一体”模式目标,我院开设了两个实验班,构建了“岗证互通”的课程教学框架。在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课的基础上,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大一就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从试点班来看,通过率比以往明显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院将《中级财务会计》改《中级财务会计》(上)、《中级财务会计》(下)并且采用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试教材,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经济法》并且采用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试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大二就能参加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试,同时经过大三、大四的努力,让学生都能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50%的学生获得助理会计师资格证。
建设精细化质量管理文化。从课程、教材、考证与竞赛、师资、学生管理、实习实训、就业指导、项目教学、毕业论文等方面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主要措施有:第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已经通过立项的有《审计学》,正在积极准备的有《基础会计》;院级精品课建设,正在进行之中的有《税法》、《经济法》。第二,教材建设,编写《基础会计实训》教材。制定精细化管理措施,开展项目教学和精细化质量管理培训,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编写突出职业操作内容的特色教材。
二、“教、学、做一体”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以实践应用能力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实现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学做一体化。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学做合一”,使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构建双轨双循环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多模块、全方位、全过程实践教学模式。将“教、学、做、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贯穿教学全过程,强化基本操作训练,不断提高学生专业动手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
多模块,全方位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七大模块。
1.课程实训模块。主要进行会计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的实训,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递进,伴随各门课程的教学,学做结合,边学边做。实习方式运用实验室各仿真实习模块,分为单项实训、专题实训和课程综合实训。如:基础会计侧重基本技能实训,要求学生进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实训。中级财务会计结合授课进程实行阶段性专题实训,如存货业务实训、固定资产业务实训,销售业务实训等。
2.岗位实训模块。应对学生就业竞争上岗的能力需求,在学生主要专业课结束,毕业走向社会的前一个学期开设:出纳业务实训;纳税业务实训;审计业务实训;成本核算岗位实训;财务案例分析实训、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实训等适应社会专业能力需求的实训模块,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3.综合实训模块。模拟一个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综合业务,进行整个专业知识的综合实训,需要学生将所学各门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加以应用,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能力综合化,全面提升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
4.行业特色业务实训模块。开设商品流转业务实训、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核算实训模块、金融企业会计实训模块等,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就业面向。
5.校园网开放案例实训模块。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的开放式案例实训。学生在宿舍、实验室、图书馆等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克服时间、地域等限制。
6.双重会计实验教学模块。电算化会计实训,利用同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实验手段,并将其紧密结合,进而实现同一套数据、两种实验,取得双重效果。
7.专业调查。实行专业调查与短期带着问题进行实际岗位实习制度,例如,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专业调查或专业实习内容,学生回校后上交专业调查报告或实习作业,学生的实习作业均在实习单位有经验的实业界人士指导下完成,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与沟通、社会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
三、“政、行、校、介、企共建”模式
推行“政、行、校、介、企”多主体参与的校企协同专业建设模式。会计学五维(5W)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政(府)、行(业协会)、校(学院)、介(事务所)、企(业)等参与进来,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校内实践课程、校内实习环节、校外实习环节、校企协同、专业比赛等五个方面。要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完善五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特别需要加强校外实习环节与专业赛事的开展与管理,进一步促进校企协同培养的实习基地的建设,以推动五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深入落实。
“政”代表会计主管行政机关,即财政厅、局,它们对本区域的会计工作负有监督和管理的责任。还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与指导,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在专业建设上的作用。
“行”即行业协会,包括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学会,也要让它们参与到我院会计专业建设。
“校”即指学院,责无旁贷地对会计专业建设负有直接责任。
“介”特指会计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记帐公司、会计事务咨询公司、会计培训学校、会计劳务派遣公司等。它们既是中介机构,又是企业,具有双重身份。借助它们可以实现专业实习,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就业的快速通道。
“企”指各类企业、单位,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归宿,是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场所。
实行“政行校介企”多主体参与专业建设,有利于会计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升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实现学校培养与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
推行“校中有所、所中有校”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
以校内实验室建设为基础,吸纳社会资源,探索建立“校中有所、所中有校”形式的会计实践教学基地。由学院提供场地和设备,引进会计师事务所,组建校企联合组织的实践教学,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工作过程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会计师事务所密切合作。
四、结语
在校企通力合作、学校大力支持、师生共同努力,历时近2年的《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校企协同模式下的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取得了一定成功,形成了较丰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课题组还要进一步深入总结本次教改的经验,从理论到实践、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更高层面,再用几年的时间,使之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赵溪.论会计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学理论, 2013(06).
[2]王亚萍,王远利.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模式优化[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05).
[3]蒋瑞红.国外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