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政金融培训总结范文

财政金融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政金融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政金融培训总结

第1篇:财政金融培训总结范文

一、专业建设起步阶段(2002-2004年)

投资与理财专业成立于2002年,当时理财这一行业刚刚被人们知晓,我们看到了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并聘请专家论证,可以说该专业的设立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的,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开设此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该专业设立之初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的社会认知度低,当时大多数人都不大了解该专业,使得在当年招生中,生源的质量低于其他专业,2002年第一期招生的21名学生大多数是第二志愿录取,而且还有降分录取的学生。二是没有一套成熟的教学计划,由于该专业是新设专业,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资料,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在参照会计、金融保险等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再结合本专业特点,并多次征求行业专家意见,制定了投资与理财专业的教学计划。三是专业定位还不是很明确,虽然在专业设立之初,我们已看到了该专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但具体到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大家的认识还不是很明确统一,加之投资与理财这一行业在我国也是刚刚兴起,因此2005年的第一届毕业生虽然全部实现了就业,但专业对口率并不高。

二、专业初步发展阶段(2004-2006年)

经过几年的发展,财政金融系的专业教师对理财专业市场需求和专业教学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随着学院2005年教学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在“以评促建”的原则指导下,投资与理财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这个专业迈上了新的台阶。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把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能力明确地写进了教学计划,围绕专业能力开设所学的课程,这就使得课程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根据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及学院已具备的条件,设计出了相应的实训课程,并编写了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新修订的教学计划更突出了该专业的特色,使之更贴近行业的需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即金融产品的投资分析能力;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及家庭理财规划能力,其中核心能力是家庭理财规划能力。三是教师经过各种形式的理论、实践培训,理论和实践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四是我们主动走出去,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根据本专业情况,我们多次带学生们到证券公司参观,还聘请公司的专业人员为学生现场进行证券行情分析。我们利用寒暑假,根据事先设计的主题,织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银行、储蓄所了解当前金融机构的理财品种及收益情况,分别对各种理财产品进行比较和分析。根据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来自京郊的学生较多的特点,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设计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问题调查问卷,要求学生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填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既能够深入实际,了解本行业实际情况,又能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此外,还通过参观国际金融博览会等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也使这些相关的金融机构了解和认识了我们的学生,为今后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专业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经过近5年的发展,投资与理财专业已迈进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该专业在全社会已具备了较高的认知程度。2007年北京市专科录取分数线文科为320分,理科为340分,而该专业录取的新生中,文科最低分为390分,最高分为402分,理科最低分为393分,最高分为428分,而且大多数考生都是第一志愿被录取的。二是专业教师整体教学科研水平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专业教师有多篇在专业期刊和报纸上,在全校评教工作中,本专业教师整体排名位于学院前十名。财政金融系领导和专业教师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及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证书考试。2007年国家劳动保障部刚刚推出助理理财规划师考试,我们就立即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并组织学生参加了当年11月份的考试,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理财工作提供了条件。在本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投资与理财专业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被评为学院先进科室。三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从本专业职业技能要求入手,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解,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重点突出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核心应用能力或面向工作过程的能力为依据,构成系列课程链。在课程设置上,以应用为宗旨,明确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2007年底,针对行业发展趋势,我们又再次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增大了实践课所占的比重,增加了与职业证书考试相关的教学内容,并与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商定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保证相关课程之间能够相互衔接。2008年在财政金融系统一安排下,2008届投资与理财专业毕业生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营业部顶岗实习4周,实习结束后,双向选择决定学生的就业问题。2007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为100%,签约率为100%,专业对口率达到了91%。

四、对今后投资与理财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经过几年的发展,投资与理财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看到,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老专业和重点专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完善。目前,尽管“订单式”培养方式在高职教育中呼声越来越高,但在北京地区人才济济,除个别专业外,很难真正实现“订单式”这种培养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创出自己的品牌,使我们的这个专业在本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口碑,“信誉”就成为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要注重做好以下几点:

1•强调实用型、创新型,以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高职教育是一种技能型教育,学生除应具备本专业的技能外,还应具有其他相关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及应用文写作能力等。在教学中还要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其中,使学生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

2•进一步强化综合技能训练课的教学。目前我们的实训课教材及案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市场上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教学教材很少,而适于高职学生的教材就更难找到。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在借鉴国内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案例及实训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和总结,撰写出实用的实训教材,以提高教学质量。

3•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模拟教学。目前,由于本专业学生深入到证券公司等金融单位实习很困难,社会上的相关行业不愿意接受学生进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这就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任务局限在了学校。因此,我们要认真进行实践教学方式的研究和探索,尽快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模拟教学成为最主要的手段,如证券投资业务、银行柜台业务等实训课程,在学院和系里的支持下,在模拟实验室通过特定的软件和网络,学生可以完成相应的业务操作,取得真实的岗位实习的效果。

4•尽量给学生创造参观考察的机会。参观考察是非常必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感性认识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尤其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行业和岗位的感性认识,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针对性地参观考察,使学生通过看和听,得到真实的、深刻的和全面的感性认识。这样获得的感性认识对学生的岗位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2篇:财政金融培训总结范文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及局党组《八项规定》,动员和组织全局各涉企处室(单位)送政策,指导企业用好扶持政策;送温暖,帮助企业破解难题;送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助推企业经济发展。同时,完善监督体系,健全督查机制,强化有效监管,形成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各种涉企“三乱”行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成长壮大,为“四大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活动内容

(一)主动上门送政策

1、全面收集,分类梳理。紧密结合财政职能和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收集、认真甄别、分类梳理国家、省和市制定出台的扶持企业发展的各类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做到不缺不漏,适用有效。

2、整理汇编,上门宣传。将收集汇总的各类优惠政策分门别类,由局工贸发展处牵头整理汇编。采取编印资料、制作板报、专栏宣传、网络查询,以及信息、上门宣讲、专题辅导等多种方式,把梳理汇编好的优惠政策无偿送达到企业和服务对象手中。

3、加强指导,释疑解惑。要组织熟悉政策并具有一定宣讲能力的业务骨干,以培训班、座谈会以及深入企业等形式免费开展专题培训,为企业解读政策,答疑释惑,提供咨询,帮助和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使国家、省和市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真正让企业看得见、用得上、有成效。

(二)主动作为送温暖

要充分发挥财政部门职能,在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排出一批重点骨干或成长型企业实行结对帮扶。要在积极履职的同时,突破常规、主动作为,强化协调、延伸服务,重点在资金等生产要素供给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帮扶,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产品开发,生产运行,市场营销,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用主动、热忱、有效的服务为企业雪中送炭,助推发展。

(三)创新举措送服务

1、努力争取专项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沟通协调,深入了解国家、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及扶持政策倾斜方向,认真做好企业项目论证,加大推荐力度,为企业最大程度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或政策支持。

2、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的信贷投放。努力发挥财政政策杠杆作用,全面落实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新增贷款考核奖励政策,完善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与财政性资金存款挂钩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3、建立财政金融联动机制,促进成长型科技企业加快发展。用好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银行风险补偿资金,努力发挥科技银行作用,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

4、着力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安排专利发展专项资金,对专利申请、管理、保护、实施给予补贴,鼓励和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对科技经费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发挥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规范科技经费管理,支持科技计划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网上评审,进一步提高资金分配的透明度。

5、积极贯彻落实省扶持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和撬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涉农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

6、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入,支持服务企业加快发展。根据各银行对实体经济贷款存量、增量的变化情况,调整财政资金在各银行间的存款额度,引导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7、支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积极利用国际金融公司等国际金融资源,促进节能减排等环保和科技领域信贷投放。

8、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围绕降本增效组织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主动深入企业指导,帮助企业制定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新措施。

9、扎实抓好控减涉企项目收费政策的落实工作,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做好收费管理目录汇编、收费项目标准公开工作,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抓好已经取消的各类涉企收费政策的落实。按照我市全省收费最低的要求,研究落实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努力减轻企业负担。

(四)严禁各类涉企“三乱”

根据财政部、财政厅的统一部署,对涉及企业的会计质量依法依规进行检查,查前向市纪委、监察局报备。计划外的涉企检查报市纪委、监察局审核后方可实施。由于时间紧迫或保密要求不能及时报备、报批的检查,在检查活动实施后3个工作日内报市纪委、监察局,并说明没有进行报备的原因。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或进行罚款。

三、活动步骤

整个活动从3月份开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中旬至3月底)

召开局“三送三禁”服务企业活动动员会议,对活动作全面动员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局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局领导为副组长,工贸发展处、财监处、监察室等相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局相关处室(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制定出具体活动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上旬至9月底)

根据活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狠抓落实。要明确目标,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自行设计或参与市里每月组织开展的“三送三禁”服务企业专题活动,不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认真落实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措施,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同时,要突出重点,根据结对帮扶对象当前在生产运行、项目投资、要素供给、市场开发等方面所遇到的现实困难,一企一策,协作攻关,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三)测评评议阶段(10月上旬至11月底)

市政府纠风办将从三季度开始,组织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从办事公开、依法履职、服务效能、公正执法、清正廉洁等方面,对各涉企服务部门开展“三送三禁”服务企业活动情况,以及服务经济,推进发展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和民主评议,并根据测评结果公布各部门服务企业满意度排名。局相关处室(单位)要认真做好充分准备迎评,力争取得佳绩。

(四)总结提高阶段(12月上旬至年底)

局相关处室(单位)要对“三送三禁”服务企业活动开展情况,特别是服务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的落实情况及效果进行总结,形成专题材料,于12月6日前报局监察室。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为企业优质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要高度重视“三送三禁”服务企业活动,牢固树立心系企业、服务企业的公仆意识,狠抓落实,在“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上下功夫,真正做到知企情、排企忧、解企难。

第3篇:财政金融培训总结范文

作为新组建的部门,在部长的努力下,完善部门内管理机制,合理协调同各部的合作及分工问题,积极研讨策划发展方案。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学生社团活动总结范文文章,提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总结一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奋斗者们永远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继续前行,继续奋斗。我们一直围绕着“实践”这一条道路,开展着自己的活动。但是在这之前,我们有必要做一些理论与思想上的准备。这一个月我们在理顺社团本学期发展规划,做好思想准备之后,将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因此本月社团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

1.2月25号,社团干部会议

在新的一学期里面,社团的发展面临新的问题。那就是在社团人数慢慢减少的情况下,怎么样将我们的社团发展起来;让我们的会员能够在社团里面得到充分的锻炼。针对以上问题,作为社团的干部,我们经过讨论,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先要做的是就是增进社团会员之间的交流,其次多搞一些有实质性的内容,再次就是让会员有机会实践锻炼自己。

2.3月4号,社团本学期全体会员大会

本次大会对社团本学期的主要活动做了详细的报告,报告中包括活动的大致内容,活动的大概时间,活动的大致形式及活动的组织安排。本学期社团主要活动为:干部培训、讲座、春游、社团文化学习、创业知识讲座、暑期工兼职、新生机校园、星光二外策划、武汉智通人才市场暑期工等其他非常规活动。

3.3月11号,社团“市场策划部 ”成立启动仪式

伴随着社团向外发展的需要,社团需要更加紧密的与外界企业,商家之间的合作。所以我们成立了这个部门,该部门的成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与外界的合作。该部门的职能为:校园,商家在校宣传,兼职暑期工联盟,产品推广等其他职能。我们相信该部门的成立,对社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4.3月18号,社团播放视频

此次活动为大家播放了创业视频和电影,旨在为了增加大家之间的交流和对社团文化的认可。社团文化是我们每个奋斗者的行为准则,我们的社团是我们的家,在奋斗这个集体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梦想,那就是创业奋斗。

3月是我们思想活动焕发的一个月,在下面的一个月我们将用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的奋斗者们继续奋斗,不断的去锻炼自己,让自己在奋斗者这个家庭里面能够使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

总结二

从x月份开始新的成员加入了协会,策划部也迎来了几位新成员,为策划部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作为策划部的新成员之一,带着一些新鲜感,更带着对策划部工作的热情展开了部门安排的工作。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加入策划部的第一个月里我所做的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参与制定策划过程时,在部长的指导带领下,努力思考,尽自己所能将想法和创意写入策划,按时完成两份策划。积极参与部门制定策划过程,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为策划的制定提供了一些创意。

二、在总结协会迎新活动和新老生交流会时,由于是第一次写,迎新活动总结没能很好完成。但在积累了经验之后第二份关于新老生交流会的活动总结取得一些进步,受到部长表扬。在活动之后的部门例会上,就活动策划总结和改进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就活动总结进行了讨论。

三、参与了协会和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准时参加协会主办的迎新活动和新老生交流会直到活动结束。参加了策划部和网络技术部组织的出游活动,增进了同本部同学的了解,也结识了网络技术部的几名同学。

四、通过对本月工作的反思,我发现自己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策划方面,基本格式虽已掌握,但不够注意细节,关于策划的表述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这些问题一一改正。

五、关于今后的工作计划。进一步增加对策划写作的知识,在写策划的过程中突出创意性,可行性,注意细节,使策划书进一步完善。同时,增加心理知识,为制作协会活动策划打下基础。

今后的工作中,在会长和部长的带领指导下,我会不断改进,以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努力完成协会工作,为协会的发展与壮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结三

社团部是20xx----- 20xx学年第一学期年由财政金融系党总支和团总支批准,财金系团总支学生会新组建的一个部门,社团部为我系广大同学提供了提升,锻炼自我的舞台,与此同时积极整合我系各组织资源,对各组织进行人性化的监管。并把握了各组织的发展方向以及日常工作,工作运行状况及其活动的性质,过程和结果。

下面就社团部在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做总结性回顾:

一、完善部门的建设

作为新组建的部门,在部长的努力下,完善部门内管理机制,合理协调同各部的合作及分工问题,积极研讨策划发展方案。同时选拔了一批合格的干事,严格要求每位社团部成员,部长带头,努力做好工作。

二、组建并监管我系各组织

经上级团总支领导及学生会主席团批准,社团部下设有主持组,礼仪组,裁判组为系内各活动培养并选拔主持,礼仪和裁判,并监督我系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和监管辩论队。使之有组织,有纪律的开展活动,并积极争取系内学生会的支持,为我系各组织的各项活动提供有保障服务。

三、 积极筹备成立新组织

根据我系需要和我系学生的优势及特长,策划了新社团的方案,例如xx爱心社及xx协会社团,为社团提供各方支持,并积极努力寻求支持。其中xx协会社团正在批准中。

四、积极开展外联工作

结合我部外联资源,建立有关的信息档案,搜集外界资料为学生会各部门,各项活动的开展,及对外联工作提供信息服务。现同xx市12所高校已建立良好的合作,其中作为嘉宾参与乐兰大等5校开展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五、积极筹备开展特色活动

社团部于10月积极与xx公司及xx四校洽谈,预与xx公司合作,同xx市39所高校联合举办xx首届校园职业经理人挑战赛,由于甲流的影响,我校封校的限制,活动最终未能得以实施。

但我们社团部没有气馁,利用一月时间积极策划并筹备了12.1预防艾滋病大型公益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做好了外联工作,得到了xx省红十字会,xx省卫生厅预防艾滋病委员会,xx省疾控中心,xx省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协作组织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本次活动,提供防艾折页,青少年防艾知识册,农民工读本,防艾海报及扑克,红十字会预防艾滋病调查问卷,近千余物品,并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及提出好的建议,而且邀请了兰州大学红丝带爱心社长期从事艾滋病宣传的志愿者来我院进行艾滋病知识宣讲及青少年同伴教育的讲座,使我财政金融系团总支学生会的本次公益活动能圆满的举办。其次,在我院系领导,院团委的各方协调下,在各个方面都予以支持使得这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六、立足校园文化,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作为我系学生会的一部分,社团部积极配合各部,参加了各项活动及赛事。其中在迎新杯系列体育赛事中,协同各部,积极为我系学子提供服务,加油助威。

同时在学院及我系活动中,例如校园歌手大赛,校纪校规知识竞赛,12.1防艾活动,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表彰大会,部分讲座,会议中等,提供主持及礼仪工作,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工作中我们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

1、我部发展方向及开展工作任务不够明确;

2、工作当中分工不够明确,计划欠周密;

3、工作的前瞻性和灵活需要加强;

4、部内干事的培养有待加强;

第4篇:财政金融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基层国库;国库资金;核算方式;风险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国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三者所组成的国库“3T”系统近几年来成功开始运行,它在实现三种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的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国库业务进入到了信息化的时代。国库“3T”有着很显著的效果,它减轻了国库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使得信息更加规范化并且大幅度提高了国库业务的工作效率,使得国库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凡事都有双面性,在其带来好处的同时同样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则针对这些风险展开讨论并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基层国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基层国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国库风险管理是很重要的,主要表现为基层国库这一部门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权机关的正常运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党的执政能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而且据有关数据统计,大部分国库资金有关的案件,发展地大多都是县级机构这些基层机构。

2.基层国库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在基层实施国库风险管理主要是因为基层的国库风险意识都较淡薄,工作人员的处理工作是很敷衍的,上级不查就置之不理,只有当上级要检查的时候才会认真对待一下,这是很不良好的风气。基层的对于风险识别也比较迟钝,一般不能提早发现风险的苗头,所以提前避免不了国库的风险。而且他们的管理方式也相对落后,没有先进的管理方式,工作的设备比较落后而且人员的知识老化,不利于国库资金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基层国库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当前基层国库资金中出现的风险

1.制度风险

国库资金的安全要得到保障,就要有完备健全的国库规章制度。所谓的制度风险就是由于国库的制度存在着漏洞或者有制度中没有涉及到的部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制度也需要随着不断修正。以前的制度显然已经不能完全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当今的国库资金安全的需要制定出更高层次的国库安全法律制度。而且,国库的制度规定一定要与实际的国库工作相匹配,不要设置的岗位过多,造成很多岗位的空缺;也不要设置的过少,使很多方面没有具体的人来管理,这两种现象都极易造成风险隐患。

2.操作风险

工作人员如果不按照账号、户名、金额、接收行这些具体的要素准确的进行办理,就很容易出现操作风险。而且由于国库单一账户体制的建立使得国库的原有库款支拨核算方式发生了改变,其中国库拨款的监督对象由各级的财政机关变成了银行;监督重点则由原来的财政性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变成了银行业务的规范性。支付行为越来越多造成了国库资金支付的风险问题。

3.管理风险

很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刚刚入职的工作人员常常对新业务不熟悉,使得资金的及时入库或者直拨到位出现问题。或者是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造成其他成员更加不注重风险问题,不能严格的按照制度进行,心里没有明确的岗位制约制度,很多制度意识淡薄的人更是肆无忌惮,这就造成了基层国库资金中的风险管理问题。

4.监督滞后的风险

现在的国库支付系统很先进,通常几秒的时间就能完成一份交易。但是在完成交易之后的监督程序却没有系统来执行,只能依靠手工。然而监督的内容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并且通常只能在业务处理完成之后的第二天来进行,这样就不利于及时的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进而影响国库工作的下一步发展。再加上狠毒监督人员同时具有监督和会计两重身份,真正工作起来常常会有顾此失彼的现象,使得他们对于事后的监督工作并不是很重视,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因此也造成了风险。

三、防范国库风险的主要措施

1.强化制度建设

完备的国库安全制度是防范国库风险的重要保障。国库制度需要跟上现在的社会发展状况,不能落后。我们需要严格的根据国库制度的变革对现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的梳理,并且根据国库发展的具体需要制定出更加科学安全的国库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国库资金的风险。

2.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操作风险通常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才产生的,要想避免此风险,需要我们雇佣或者培养高素质的国库管理人才。我们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结构,加强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让他们在熟练掌握具体工作的同时也有较强的敏锐性和判别能力。

3.完善监督体制

国库的工作的提升不能只靠支付方式的改变,也得依靠事后的监督体制的完善。这就需要我国尽快的开发出一套完备的国库事后监督系统,并且与国库会计数据进行共享,这样就可以实现监督的电子化,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的对国库进行监督。国库的管理层人员要按时的对基层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检查,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监督滞后的风险。

四、总结

国库制度的改革既带来了好处,又带来了风险。它使我们的体制更加公开、更加直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其带来的风险更是不容小觑,这就需要国库的管理层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同时具有高度的风险防范意识,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及早的发现风险,并在发现风险之后针对风险采取具体地防范措施。有的风险要早进行防范,才能防范于未然。相信,我国的国库事业一定会得到健康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艳荣.新形势下构建基层国库资金风险防范体系路径探析――以宁夏为例[J].时代金融(中旬),2014,(12):314-314,321.

第5篇:财政金融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 金融学专业 校企合作办学

一、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高校培养金融应用型人才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作为经济活动剂的金融业的市场化也在加速推进。金融业的市场化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动手能力的学生已经不适应快节奏高竞争的市场环境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尽快改革这种以书本理论知识为本的灌输式的纯粹课堂教育模式,积极引入各种能培养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实践教学方式(例如:校企合作办学),使得高校能培养出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重技能、会外语、善交往、能合作,符合金融学发展潮流,适合我国金融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由此可以缓解地方高校的招生压力。地方高校的招生比较集中,而生源又在不断缩小,只有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才有发展的前途。   

2.能为金融企业的发展输入适用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金融业是个以货币为经营对象,以财经、营销、法律和计算机等综合知识为经营的手段,风险性、竞争性和市场性极强的行业。高素质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是该行业发展的根本。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面对国外优秀的金融企业的强大竞争压力,我国的金融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加强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通过盲目的市场招聘获得的人才,往往不能马上适应岗位的需要,用人单位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来培训,这无疑不利于金融企业的发展。如果金融企业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投资教育,向高校提出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高校则可有针对性地更新、拓宽教育内容,为其培养所需人才。例如:嘉兴学院就与五矿期货签订了联合培养期货人才的协议,这对于我国金融期货行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有利于校企资源的整合利用从而降低教育成本

校企合作,可以在办学设施,训练场馆,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等方面弥补高校独立办学的不足,金融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训基地,同时还能提供即懂得理论又会动手操作的技术人员,以丰富的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金融企业可借助高校的人才、图书资源集中的优势,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解决职工技能培训等实际问题,这使得双方都能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达到降低双方教育成本的目的。

二、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开展校企联合办学面临的问题

1.校企合作办学使高校面临较大的改革成本,校企合作方案难以推进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环境都凸显出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特色,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方法以及管理方法,高校都习惯了这种封闭式的运作方式。如果要推行校企联合办学,高校就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培育新型的教学环境和管理模式,这必然会增加高校的经营成本,如果高校将这一成本增加到学费中,必然增加学生的负担,进而会影响地方高校的招生能力。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下,高校对校企合作的态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校企合作的规模难以扩大。

2.校企合作缺乏对金融企业的足够利益驱动,金融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积极性

在金融专业的校企合作中,地方高校和金融企业是两个具有不同目标的机构,学校以育人为目标,追求社会效益,而金融企业则以赢利为目标,追求经济效益。金融业由于待遇优厚,职业的社会地位高,一直是热门的就业方向。面对供不应求的招聘局面,金融企业会对毕业生设置层层障碍,其中毕业高校的知名度就是很重要的一项,因此在校企合作中,金融企业也会更偏向选择更有知名度的高校合作,这使得地方高校在寻找合作单位时,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有金融企业愿意和地方高校合作办学,金融企业也会因为在该合作中不能获得丰厚的利益,而没有动力投入足够的精力,这都使得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方案难以展开。再者,金融业的技能性强、风险高,在校生由于缺乏经验,很难在金融企业的实训中接触到专业核心的工作,而往往被金融企业当做免费劳动力,从事端茶倒水、整理文件和跑腿的工作,使得学生的实训目标难以实现。最后,被学校聘请的企业兼职“双师型”教师,一方面要完成企业内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完成学校里的兼职教学工作,由于这两种工作的性质、要求和管理机制等都有很大不同,两种工作会经常产生冲突和矛盾,而且往往难以协调。

3.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在我国,政府对校企合作缺乏有力的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使院校与企业合作缺乏依据和潜力。校企双方的合作一般由双方协商决定,政府和其他行业协会很少参与,在法律层面上没有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的充分协调。

三、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推进策略

1.政府及高校决策层要积极制定推动校企合作的各项法规和政策

要尽快完善我国校企合作办学的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或科研机构各方在实施联合办学中的责任与义务。政府要做好合作的“推动者、利益的协调者、过程的监督者、成果的评估者”等角色。

2.高校要尽快提高认识,与企业协商拟定校企“双赢”的激励方案

面对市场需求的转变,高校在思想认识、政策、计划和管理上要尽快适应市场的需要作出调整,首要的就是协调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改革经费的来源上,地方高校可以积极争取各种教育基金或地方政府的支持,即使难以获得外部支持,高校也要认识到这笔改革经费的投入是为了高校长远发展的必要投入,将校企合作提升到高校的首要发展计划的高度。

地方高校在校企合作中要积极主动和企业沟通,使其充分认识到参加校企合作对企业所带来的种种益处:可以直接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企业依托学校资源,在员工培训、技能提升、技术成果转让孵化等方面成本都将大大降低等 。同时,地方高校还要充分的利用在金融企业担任要职的领导与高校的校友关系或过往的科研合作经历这一人情纽带,争取成为企业选定的校企合作伙伴。

在合作模式上,高校可以采用让企业参股或与其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进行,对企业的投入予以一定的经济利益的补偿,增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高校与企业共同拟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在制订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要有合作的金融企业的参与,高校要深入金融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对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出准确的分析,与金融企业共同探讨适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还需要校企共同拟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合理的课程体系安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要注意几点:一是课程安排要紧盯系金融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需要;二是对于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要有充足课时安排,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课程安排要多元化,既要满足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兼顾专业之外知识的丰富。可以通过选修课或聘请相关专家讲座的方式补充。四是课程教学内容要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资格考试的内容挂钩,有利于节约学生的复习考证时间。五是要为校内实训课程拟定规范的实训指导书,实训内容要与金融企业的业务流程及操作规范挂钩,以提高学生校外实习的动手能力。

4.高校要积极培育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当前的高校任课教师普遍存在“理论水平高,实践水平低”的特点。在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如果高校教师在课程讲授中不能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那么学生就会失去一个难得的提高工作适应能力的机会。因此,高校应该积极的创造各种机会,让高校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或让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来培养一支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教师队伍,提高校内模拟实训的指导能力,为校外实习奠定稳固的基础。

5.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对于实务性较强的课程要采用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协作的教学方式,即由校内教师先讲授理论基础部分,再由企业技术人员负责实务部分。实务的内容可以由企业技术人员在课堂上或在模拟实验室或到企业观摩的方式讲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授课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基本原理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同时还应该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东升.公立高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透视[J].高等教育,2009(12).

[2]马赞军.金融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8(3).

第6篇:财政金融培训总结范文

1.构建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高校教育要以明确教育理念为前提,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侧重于以人才培养为目的。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因材施教、取长补短、查漏补缺,让他们有针对性、有选择地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最真实的诉求,学生要努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开展工作,努力做到零障碍沟通。同时,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走在行业的最前沿,第一时间把最新潮、最时尚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时刻与时代同步前进。各高校之间要加强交流互动,进一步交流学科建设和教学经验、理论方法,以求共同进步,不断推动学科全面发展。高校要定期举办论坛、讲座活动,聘请行业精英,让他们把最新的行业动态传授给学生,讲述他们艰苦创业的励志故事、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开阔学生的思维和眼界,让学生及时请教一些不懂的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

2.学生多途径寻找发展机会

当今社会,机遇无处不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发展,大学生不能故步自封或者随波逐流,而要奋发图强,自己寻找发展的机会。可以成立学生作品工作室,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每年都有许多毕业设计作品,将这些作品连同平日的优秀设计作品在此展出并销售,同时提供定制服务,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申请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利用便利的场地和经费支持,不断广开销路、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利用便捷的信息网络,成立淘宝店铺,进行线上设计销售,开通微博营销、微信营销,设计制作专业APP手机客户端。这样多途径、多渠道、多方面地构建营销平台,拓展服装设计作品营销的广度和深度,使高校学生服装设计作品推广又好又快发展。

3.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

政府应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提出和落实,积极发挥政府引领和配置的作用。落实好相关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支持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加强高校创业孵化园及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跨上新台阶。要进一步在高校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搭建创业平台,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要积极研究完善现有政策措施,简化申请流程,进一步提高操作性、针对性;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方式方法,促进“以创新推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落实。

4.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

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要明确自己所具有的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者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尽快步入正轨,少走一些弯路。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要唯学历论,而要给更多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一个机会,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倡导男女平等。服装企业可以不定时地举办季节性服装款式设计比赛,让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参与进来,把更好的设计理念引入市场,同时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带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品牌商场可以为服装设计专业大学生提供场地廉租的优惠措施,让他们在市场前沿自产自销,寻找一条合适的创业之路。政府可以联合高校、相关企业创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演练地和实战场。投融资机构要全面掌握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了解其融资需求和意愿,分析其发展趋势,研究创业企业如何高效实现差异化融资。金融机构要准确定位优质创业企业,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链问题。

5.其他各方一定要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的

多方面、多途径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创业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谐健康发展。总而言之,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今天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设计作品推广的问题,整个大学生就业创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并且经过多年的教育,往往背负着社会和家庭的期望。在现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也自然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现象。

二、总结

第7篇:财政金融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

    一. 引言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也称衍生工具或衍生证券;它是对未来某个时期特定资产的权利和义务做出安排的金融协议,在性质上属于风险转移和风险管理工具。金融衍生品按原生产品不同,分为远期合约、期货、期权、互换;其中,期货、期权、互换可以认为是远期合约的延伸或变形。

    金融衍生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杠杆性。杠杆性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最显着特征之一,以较少的资金成本可以获得较多的投资,以提高投资收益。其二,是融资性。融资性是指金融工具所具有的融通资金特征,利用少量现金或有价证券作保证金,获得相关资产的经营权和管理权,没有相关资产所有权的转让,以出让保证金方式,对融资双方进行约束,从而实现融资的目的。其三,是高风险性。是指一般情况下金融衍生工具至少存在价格风险、交割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其四,是虚拟性。虚拟性指证券所具有的独立于现实资本之外,却能给证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特性。

    二. 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 市场规范化建设不足

    我国金融产品在当今社会中起步较晚,金融衍生产品在社会中国的全面发展,不仅没能够全面做到规范起步,而起在其内部所实施的监督管理,仍然是处于一种混乱不清的状态。首先表现在衍生品的监管主体分散。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应该是由政府、行业协会和交易所三者共同建立的三级监管系统。但在我国,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及沪深证券交易等所都享有一定的管理权,导致没有明确监管部门的责任、市场政策缺乏稳定性、交易所之间不平等竞争,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监管体系。监管主体的分散性导致了政策方法的不协调、不稳定导致监管效率低下。

    (二) 市场均衡价格缺失

    由于衍生产品的派生性,任何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都要有成熟完善的现货市场作保证。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是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和市场均衡价格相差很大。金融衍生品的价格与基础性金融产品的价格有密切联系,我国对金融价格和外汇管制很严,所以国家政策很大程度上主导了金融衍生品的价格;而且人民币在目前资本项目下无法实现自由兑换,导致了衍生品的价格不是有市场控制的价格,增加了金融风险。

    (三) 产品设计存在缺陷。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是转移风险。然而实践表明,多个品种的运用中风险并未有效转移反而扩大。这是由于金融衍生品自身特点决定的。如国债期货,此产品的设计功能之一就是规避利率风险,但由于我国利率的非市场化,国债到期价格是固定的,这使国债现货的买卖并无风险可避。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国债期货就变成了一种投机手段。产品设计不合理还表现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同质性较高上。我国的衍生品产品明显偏少,主要是在借鉴和模仿外国金融衍生品的基础上推出自己的产品,在设计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

    产品设计上的缺陷反映出现阶段我国缺乏金融创新能力,未形成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以适应我国金融市场风险。

    (四)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信皂披露制度不完善,信用评级制度缺乏独立性和透明度。交易信息匮乏、交易信息对公众价值不大,不仅发行人信息披露不全,而且缺乏投资者审慎评级机制。我国目前采取政府批准的模式,但银行间市场产品基本无信息披露。同时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等基础性金融衍生产品价格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对金融价格管制较紧,金融产品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国家政府对金融产品价格变化影响很大,并且与重大信息的披露和财政金融政策的公布有密切关系。同时,在金融创新中,各金融机构都把其金融产品的创造过程看作是商业机密,加上这些产品本身的复杂性,即使专业的投资者也往往感觉眼花缭乱,无法做到真实披露有关信息。

    (五) 市场参与者素质不高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是个人或者机构。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参与者的素质普遍偏低。对金融衍生品的预期判断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理性的判断,盲目的投资和跟风行为加剧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稳定和风险性。

    三. 新形势下我国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

    (一) 建立健全的金融衍生市场立法和监管体系

    金融衍生工品,其结构的脆弱性明显,这要求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建立全面的立法和监督体系。首先,针对不同种类的金融衍生产品分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各类规范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再者,制定统一的金融衍生品的监督法规,保证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稳定和持续,以保证金融监管框架的稳定性、持续性和一致性。

    (二) 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协调发展

    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稳妥建设现货市场建设,对于扩大衍生品市场规模,丰富交易品种,改善市场结构,完善市场功能,优化资源配置。乃至对于稳定资本市场,增强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现货市场交易量的扩大会大大刺激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衍生品市场反过来也会促进现货市场的发展。从交易市场发展来说,打造现货和衍生品融为一体的市场,提供一个完整,价值链是市场发展的主要取向。

    (三) 鼓励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创新是金融衍生品能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新产品创新能提供新机会、新的交易手段和新的盈利模式,从而促进交易量的持续增长。在产品创新思路上,总结目前市场金融衍生产品经验,提高自身研究水平,推出符合中国金融市场实际情况的衍生产品,丰富衍生产品品种。

    (四) 完善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交易的透明度

    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重大的信息披露及有关政策的公布均有严格的程序,泄密者和传播谣言者将会受到严惩,以保证交易公平、公正、公开。金融衍生品必须相应披露信息,揭示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和风险,并且将信息披露与反欺诈条款相联结,亦即申请人信息披露义务原则。探索新的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也是防范衍生品市场风险的重要举措。对于各种社会需求的回应,我国急需发展衍生品市场,创造更多的衍生品。金融衍生品的最大意义是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工具。对生产企业来讲,需要控制原材料价格剧烈上涨风险,需要防范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风险,需要规避利息支出突然上升风险,需要遏制外汇收入不断损失风险。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则需要能为手中的有价证券提供套期保值的工具。

    (五) 提高投资者素质

    政府应该通过对各类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普及基本理论知识,引导理性投资。通过培训和加强学习,对金融衍生品投资者进行金融衍生品市场和金融信息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培养对金融衍生品的应用和管理能力。

    让金融衍生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服务。这应是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的最终目标及方向。稳步推进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为了实现我国衍生市场与世界衍生市场接轨,我们应当在借鉴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将国外的理论、实践与中国的资本市场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能实际解决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存在问题,适合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谭正航,尹珊珊. 引导民间金融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以湘西地区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01)

    [2] 彭芳春,耿康顺. 中国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交互作用研究[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11(01)

    [3] 王霄岩,钱海刚,于遨洋. 促进我国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09(22)

    [4] 中国人民银行广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四川广安638000,张文斌. 基于欠发达地区农户人均收支及金融资产变化研究农村金融改革[J]. 西南金融.

    [5] 朱世宏,胡国松,丁欣. 节能与新能源产业金融支持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篇:财政金融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发展改革 能力 素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改委不仅承担着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战略研究等促进经济发展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推进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的重大任务,是落实深化改革的主要职能部门之一。作为新时期的广大发展改革干部,其能力素质能否适应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的需要,能否经受经济体制转型的风浪,能否傲立经济高速发展潮头,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能力素质的广泛定义

广泛意义,“能力”是指完成一定任务的本领,包括智能、潜能、技能等。“素质”是指经过长期锻炼、学习所达到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基本特质,一般反映在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道德涵养、处事方略等等。能力和素质相辅相成,能力印证素质,素质通过能力体现。本文所指的发展改革干部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是指发展改革干部在行使行政权力,履行公务活动中应具备的本领和人格特征。

二、发展改革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国家人事部于2003年下发了《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该框架提出了中国公务员要具备的九项通用能力: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发改干部能力定义除应具备上述这些外,还应根据工作特点和性质,应重点包含以下几方面能力:

(一)纵览全局、把握重点的能力

有一句话叫“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发改部门作为一个经济综合部门,是国家和地方省市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必须要树立大局意识,从国家层面、省级或市级层面出发,考虑各种各样的综合因素,比如政策出台所影响的各个行业之间的关系,审批一个项目对当地的经济、未来规划发展的影响等。发展改革干部对经办的工作,要善于从全局着眼,站在全局的高度观察,把握矛盾的重点来处理各项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具体工作和全局工作的发展步调一致、协调发展。

(二)总结提炼、归纳分析的能力

发改部门作为经济综合部门,业务面非常广,接触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既有经济形势信息,又有社会发展信息;既有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又有未来发展规划;既有地区经济分析,又有产业发展政策。如何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对当前形势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就要善于总结提炼和归纳分析,从复杂的现象中洞察事物的本质,在科学判断形势的基础上,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措施,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敏锐性。

(三)改革创新、拓展思路的能力

改革创新能力对发改干部尤为重要。首先是由发改委担负的历史重任决定的。发改委承担着促进发展和深化改革两项职能,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发挥着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的作用。面临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都需要发展改革干部具有改革的意识、创新的能力,这样才能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另外,发改委在工作中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时代课题,如很多高新技术产业,往往是前所未见、无路可循的,这就要求发改委干部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才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四)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的能力

发改委要给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就需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发展改革干部在工作中向领导提出政策建议时,不能靠闭门造车,要结合工作需要,经常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搞一些调查研究,真心诚意地向基层取经,向群众学习,掌握第一手材料。作为一名发展改革干部,如果不知道基层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就难以保证研究制订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所以,发展改革干部要多接触基层,充分了解国情、社情与民意。只有把基层情况摸准了、摸透了,才能真正体会到所提的意见、建议和所做的政策规定,到底是不是符合实际,是否真正解决问题,是否真正得到基层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五)公文撰写、文字表达的能力

公文撰写、文字表达能力既是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也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发展改革干部而言,编制规划、课题调研、项目申报批复、政策建议、各种提案的办理等等,各项工作都要体现在文字上。如果文字能力不行,就难以胜任发展改革工作。文字能力不仅仅是写作的问题,还包括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政策修养能力,是一个人对问题、事件、现象的调查、分析、综合、思考,从而提出解决办法的过程。

三、发展改革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目前国内对什么是公务员素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将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健康素质作为一般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干部要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坚持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科学文化素质要求干部要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还要具备政策法规知识和行业知识,以及外语、现代办公设备操作知识。业务素质要求干部要熟悉和精通业务,及时掌握国家在该项业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并且能够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更新自己的观念,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健康素质要求干部生理、心理健康,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发改委的干部除了应具备以上四方面的素质外,在业务方面还要具备以下素质:要有较丰厚的经济理论素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财政金融和国际贸易知识;要具有较高的经济政策水平,特别是要依据国家政策和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配套性政策;要熟悉当地经济情况,善于独立思考和调查研究.并且能够在了解当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措施,献计献策.促进经济的发展;懂得有关的经济法律知识和法规,有较高的法制观念,在具体工作上做到依法办事。

四、如何提高能力与素质

提高发改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既是发改干部的内在需求,也是促进单位建设的重要举措,需要在内外结合上下功夫,在机制规范上作文章,把个人自学与外部培训结合起来,以规章制度为依据,相互补充、相互推进。

(一)立足内因,开展业务能力自学

唯物辩证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的、第一位的原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个人的内在动力和对知识的渴求是提升自我的主要途径。发改干部要提高能力素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就需要树立远大理想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律和自学,不断充实自己。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发展改革干部如果不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谋划好发展改革工作。发改干部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变化,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努力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既要学习自己本职工作方面的业务知识,还要涉及综合知识,不断增加知识面。同时,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二)健全机制,开展能力素质考评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和辅助,内外因同时发挥作用事物才能向前发展。要提高发改干部的能力和素质,除了要加强个人自学以外,还要健全各种促进培训和学习的约束性规章制度。必须加强对发改干部的考评力度,建立健全竞争和激励机制,完善发改干部的各类制度。组织人事部门要把能力和素质作为考评、选拔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在干部考评、选拔时增加能力和素质测评环节,对原有干部考察方式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干部选拔考察更加深化、全面和科学。同时,要把干部的能力素质工作纳入组织部门的工作体系,成立干部能力素质工作机构,将干部的能力素质测评情况归档备查,定期比对分析,进一步完善干部考评体系。

第9篇:财政金融培训总结范文

(一)绩效审计起源与发展 绩效审计发端于西方国家。20世纪40年代诞生绩效审计(阿瑟・肯特,1948),发展于20世纪70-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经过50多年的探索,已实现了由传统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绩效审计体系。我国绩效审计1982年起步,200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积极探索开展绩效审计”后,专家学者致力于实践与探讨。虽然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20多年从不停步,但因在基本政策的顶层设计上尚未把绩效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审计类型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践与探索,因此研究成果不多,但也不乏成果,例如:罗美富等(2004)介绍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杨锡春(2006)从国家审计层面分析我国绩效审计面临的十大难点;戚振东等(2009)认为我国绩效审计应开展多样化评价而不是过分注重“3E”内容;吴勋(2011)解析转型期绩效审计实施瓶颈,研究绩效审计技术支撑与治理机制;蔡春等(2011)提出拓展绩效审计目标等10项推进我国绩效审计创新发展的思路;候晓红等(2012)探讨基于免疫机理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李曼等(2013)运用藕合理论研究内部审计绩效评估模型。

(二)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不足 通过对国内学者绩效审计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仍存在较多不足。一是绩效审计评价侧重于3E内容,缺乏对后发展区域高等教育资金使用、资源利用,以及环保、社会责任等更深层次探究和全面分析评价;二是偏重于理论研究,缺失必要实证研究及成果;三是侧重于静态研究,忽视绩效管理的多变量互动系统;四是研究视角敏锐延伸幅度较窄,缺乏对绩效审计各分支领域和相关领域的整合与研究。这些不足正是当前绩效审计和本课题急待研究解决的基本任务与问题。

二、高校绩效审计现状

(一)高校绩效审计理念淡薄 据2010年统计,教育部直属72所高校中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35所,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33所,与财务合署办公的2所。直属高校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不到一半,地方高校比例更低。笔者抽查广西教育厅及其管辖的22所本科院校,结果显示: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厅本身没独立设置审计机构,而是与财务合署办公;22所本科院校中三分之一的高校设立审计部门,三分之一是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审计人员很大部分是从财务岗位劝退转型,一部分审计人员还兼任学校其他管理岗位;某些校领导审计观念淡薄,内审工作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认为公立高校属于全额拨款预算单位,不象企业存在风险问题,内审工作可有可无,没必要设立独立部门和配备专职专业人员;只有9%高校开展绩效审计工作,而且也仅就某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90%以上的高校内审工作仅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日常物资采购询价、资产验收。高校绩效审计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

(二)高校绩效审计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撑 目前,《宪法》(法律类)、《审计法》(法规类)、《审计准则》(部门规章类)三个层面的有关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仍是空白。尽管《审计法》(2006修订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间接说明了绩效审计的重要性;《中国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2009)第五条明确指出“高校内部审计应关注学校资源,对本单位利用资源、开展业务、取得绩效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但上述仅是绩效审计的宏观层面的法律依据,对于如绩效审计实施细则尤其是科学、合理、规范、具体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至今尚未建立健全。开展包括高校绩效审计在内的绩效审计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执业准则。

(三)高校绩效审计手段与信息化建设落后 笔者抽查了广西22所本科院校,其中不到10%的高校使用审计软件,而且绝大多数高校审计人员思想观念仍然停滞在以纸质资料为基本的传统审计思路与方法上,甚至审计目标定位仍然是手工作业下的查账找错。对于审计软件以及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等信息一体化的“数字化校园”处于似曾相识的模糊阶段,与审计相关的数据采集、内控评价、管理规定、数据库巡检报告等涉及信息系统以及系统网络拓扑结构、业务流程及电子数据往来传输和应用系统的基本功能与数据接口等技术,更是望而生畏。传统的手工审计必定影响绩效审计工作效率及效果。

(四)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缺乏 评价标准是关乎绩效审计能否有效进行的最直接的因素。西方国家开展绩效审计时,都相应研究制定并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200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采用国际通行惯例,组织专家筛选出投入评价指标14项、产出评价指标16项。这些评价指标比较适合教育部直属高校。目前,高校绩效审计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构筑一整套用以科学、客观、合理、权威、公允、切实可行的评价效益的指标体系。

(五)高校绩效审计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绩效审计目标停留在3E(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ss)评价上,忽视对高校外部性社会责任的监督评价;二是绩效审计内容局限于某项财政专项资金,巨额贷款风险、重复建设、闲置浪费、资金使用率低等“隐性消耗”这些隐蔽性强的深层次问题及其根源成为绩效审计评价的盲点;三是绩效审计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没有整合其他审计方式方法,来促进绩效审计效果最大化;四是绩效审计职能局限于一般性的评价和监督上,而且缺乏切实可行的建议性的措施建议。

(六)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绩效审计要求 在我国,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各行各业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技能素养和综合素质较差的现象较普遍,懂会计知识的人员占多数,掌握审计专业知识以及财政金融、计算机、法律、管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审计相关学科知识的人相对较少。这种审计队伍结构已成为制约绩效审计发展的瓶颈因素。笔者抽查广西22所本科院校审计人员信息了解到:高校现有审计队伍存在量少质差工作难开展的现象,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及综合能力等方面与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种人员配置及其综合素质,不利于绩效审计开展及对审计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

(七)绩效审计理论研究薄弱 作为审计发展的高级阶段的绩效审计,具有综合性强、内涵丰富、审计方法多样化等特点,而且我国绩效审计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绩效审计开展的时间较短,实践经验不足,仍缺乏一个成熟、规范的可行性模式。因此,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具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相当缺乏,急待探索、研究。

三、高校绩效审计发展对策

(一)更新高校绩效审计理念 一是高校领导更新观念,重视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合理配备多元化的审计人员。尤其是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设立审计处,既起带头作用又起一条线直管指导协调作用;二是高校把绩效审计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把绩效审计评价作为学校绩效管理重要内容和抓手;三是高校内审人员要转变工作理念与作风,通过学习培训和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内审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找准绩效审计突破口和落脚点,把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投资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对高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尤其是资源配置、资金使用和管理效果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

(二)加快绩效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建议借鉴国外绩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基础上,总结我国30多年来绩效审计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考虑在《审计法》、《审计实施条例》、《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等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明确绩效审计的概念、原则、内容、目标、方式、范围、标准、程序等,以指导审计人员科学有效地开展绩效审计工作。

(三)加快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效率 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财务管理现代化系统的普及,对包括高校内审在内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工审计的“解放”是信息时代对审计工作的深层次变革。通过开发审计软件、建立审计信息门户、数据中心和审计网络库,构筑起汇联网查询、远程监控、实时监查、数据采集、审计分析、审计报告、审计管理、资源共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并利用该平台,及时采集数据、及时预警分析、及时测试评价、及时督促整改,实现从审计计划、实施、报告、后续跟踪等审计全过程模板化、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完善的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将促进绩效审计效率进一步提高。

(四)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在建立健全我国公共机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修改完善《中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报告》中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与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的高校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成果和经验方法,综合考虑我国各类高等院校的个体差异,分门别类地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既要反映高校资源配置、资金使用情况,又要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以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等,并且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性分析指标与定量分析指标、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

(五)提升高校绩效审计内涵 一是绩效审计目标上升为5E (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ss、公平Equity、环境environment)评价,重视对高校外部性社会责任的监督评价,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时对周边生态环境及周边居民影响度的监督评价。二是丰富绩效审计内容,不拘泥于某项财政专项资金,目前绩效审计重点可以定为基本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以及这些重大项目对教学科研的贡献度等审计评价,扫除诸如政府投入不足与资源铺张浪费、重投入轻管理、巨额贷款风险、重复建设、闲置浪费、资金使用率低、“三公”经费等“隐性消耗”这些隐性问题及其根源的绩效审计评价盲点,不断延伸绩效审计视野。三是围绕绩效审计模式,聚集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环境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的协同创新,形成由人力资源、资产、资金、管理责任、管理控制以及治理结构等每个环节绩效审计评价子体系构成的大动脉系统,资金为主,统筹兼顾,来促进绩效审计效果最大化。四是进一步发挥绩效审计职能。在发挥评价和监督作用时,努力实现内部审计的免疫、增值的职能,即对绩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责任划分,级级问责,层层措施,步步提高,从而超越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功能,以促进高校资源优化配置、资金使用率提高、防范风险和价值增值的整体效应。

(六)加大高校审计队伍建设力度,提高高校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一是充实专业审计人员,形成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二是加大审计人员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后续教育,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增强绩效审计能力;三是严格审计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奖励制度与问责机制相结合,以此激励审计人员士气、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责任、提高绩效审计效应。

(七)积极开展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推动绩效审计理论与实践结合 审计教务工作者和审计实务工作者要适应绩效管理时代需求,投入时间与精力借鉴国外成熟理论和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对绩效审计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理论体系和行业绩效审计运行机制。以绩效审计科研带动审计实践实务,促进绩效审计在我国各行各业全面地顺利地开展,以释放更大的审计价值增值功能。

[本文系中国教育审计学会2013-2014年度教育审计科研课题《广西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编号:中教审通[2013]第11号)和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财务专项课题《广西高校绩效审计研究》(编号:桂教科学[2013]15号)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