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的专业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论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职业院校金融专业实训教学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3051446,主持人:裘伶。
作者简介:裘伶,高级讲师,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金融理论与实践。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必须强化实践教育。实训是实践教育的主要形式。为使职业院校金融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金融专业的关键技能和职业能力,顺利就业,职业院校应该充分注重金融专业课程的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和完善金融专业实训教学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职业院校;金融专业;专业实训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D912文献标识码: A
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其要有适合自己特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金融业由众多环节和多个专业方面组成,其从业人员中的70%――80%是具体的操作型岗位,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金融行业仍需要大批临柜的、具有熟练技术技能的操作型人才。结合金融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较为完善的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确定适用的教学内容,以及选择适宜的实训教学模式都显得尤为重要。
1 金融职业院校实训课程体系概述
根据职业教育特定的教育功能,金融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是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突破口,围绕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通过实训课程设置而建立起来的内容体系。该体系与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主要包含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两大方面。
1.1实训教学
实训主要是指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于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专业知识,使职业技能熟练化。根据这一概念,金融专业实训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金融业务处理能力进行训练的教学环节。如商业银行柜面操作技能(包括点钞技术、货币真伪鉴别、计算技术、中文输入技术、传票数据输入技术、数字书写规范训练、金融综合技能业务训练)、储蓄与出纳业务、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信用卡业务、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国际结算实务等课程(理论+实践)中的实践部分。
1.2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包括专业社会实践、观摩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际的金融企业环境中了解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并掌握岗位工作能力,通过在金融企业从事业务工作,学生可掌握岗位分工、工作流程、业务处理等知识,既能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又能提高职业素养。
2职业院校金融专业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实训课程体系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课程定位不准
课程定位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前提,而金融职业院校对于金融实训课程的定位尚不明确。如“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从课程名称的字面上理解,应是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业务处理能力的独立型实践类课程,但其理论基础知识来源于其他金融专业课程,例如财务分析、银行柜台业务、国际结算、银行法规等,同时自身又存在独立性。
2.2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不能很好对接
绝大多数金融职业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的甚至是脱节的。再者,金融业不对教学单位开放和学校实训设备不足,使学生在校期间无法很好地进行金融业务的操作训练,导致学生职业能力达不到要求,操作技能没有特长,择业能力、发展能力低,不能适应金融事业发展的需要。
2.3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的层次性不明显
目前,多数金融职业院校的金融实训课程主要集中在金融业务基本流程的再现上,课程内容比较单一,作业形式简单。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课程定位不准所致,割裂了实际业务处理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能力培养之间的连接关系,没有搭建起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有层次的立体化课程架构体系。
2.4专业实训性课程模式单一,不能实现与金融岗位实际技能的零对接
“三段式”课程模式是指,利用校内配备的模拟实训场所,按着教学进度计划,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然后期中、期末或基础理论全部学习完毕后,利用一段时间在教室或实训室的模拟平台上,完成所谓的实际业务操作和实践技能训练。“三段式”课程,人为地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结果是既满足不了金融岗位的需求,又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金融职业院校实训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原则
3.1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针对金融职业院校而言,其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满足职业能力或岗位群能力的要求,要紧紧围绕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相应的人才规格,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来实施进行。
3.2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原则
金融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将现有金融理论和金融管理技术,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的营销、操作和处理,转化为具有一定功能,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金融服务,这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特点,因此金融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必须是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重在实践。
3.3实用性和动态性原则
金融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贴近金融实践,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金融创新发展的变化需求,了解金融企业在金融服务领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在此分析基础之上安排实训内容,构建新的体系,不能闭门造车。
实践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过程。金融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重视传统的基本业务模式,同时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改进金融实训课程体系,使其内容和结构能随时代的发展而动态变化。
4设置金融专业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课程体系
金融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性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对学生的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和核心技能的培养。所以,课程设置要在通过金融行业专家共同分析论证,对金融专业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一线岗位技能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层次结构的设计。
4.1遵循金融专业的特点,构建“三”字型整体课程结构
由于金融业包括了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行业的活动,造成金融专业专门化方向较多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金融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从整体上可以采用“宽基础、活模块”,搭建 “山”字形课程结构(如图所示)
上述“山”字形中,横向的“一”字由职业素质基础课程(专业通识课程)模块组合而成,纵向的“I”由金融专业课(职业技术课程模块和职业技能课程)模块组合而成,几个“I”表示该专业有几大职业技术支柱。
第一模块是职业素质基础课程(专业通识课程),包括金融学基础、国际金融基础、证券基础、保险学基础、基础会计、经济金融法规等。这些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金融和相关科目的基础知识,为今后的专业实际运用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第二模块由专业课(职业技术课程模块和职业技能课程)模块组合而成,主要是根据金融专业的不同专门化方向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其重点是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和职业核心技能。
职业技术课程是在对金融专业所涵盖各专门化方向的业务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与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其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组织设计的课程。以银行事务专门化方向课程为例,包括:储蓄与出纳业务、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信用卡业务、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国际结算实务、金融法规案例、银行产品销售与服务、理财咨询与服务、会计电算化等。
职业技能课程是对金融专业所涵盖各专门化方向的一线业务岗位(群)核心技能分析的基础上,以其一线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为依据来设计的训练课程。以银行事务专门化方向课程为例,包括:商业银行柜面操作技能(包括点钞技术、货币真伪鉴别、计算技术、中文输入技术、传票数据输入技术、数字书写规范训练、金融综合技能业务训练)、金融职业服务礼仪等课程。
4.2以提升岗位职业能力为重心,构建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程体系
构建金融专业实训教学的课程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首要问题就是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专业实训课程门类体系的重新建构。对此首先要深入金融企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工作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设计出金融各方向的基本的核心专业实训课程门类,建构一个有层次的专业实训课程门类体系。其次还要注意把金融企业的最新业务、最新手段等金融创新,充分体现到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中,促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工作技能协调发展。
构建金融专业实训教学的课程体系,还必须重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在建构起一个有层次的专业课程门类体系后,还应根据各专业实训课程所涉及各类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和核心能力,对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划分选取,并清晰地界定各门专业实训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内容嵌套、课程实实训与独立实训课程有效衔接等核心问题,避免出现教育内容冗余,教学资源利用冲突或者闲置的问题。
构建金融专业实训教学的课程体系,实现提升岗位职业能力的目标,还必须改革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倡导“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开展实施。在实训教学体系设计中,从金融行业一线的需要出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加大加强金融专业课程中的“一体化”实训项目教学,并将其系统化。实训中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为方法,通过模拟的交易环境,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处理业务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知行合一,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十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彭勤革. 构建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
[2] 欧阳玉祝.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0
[关键词]金融管理;企业转制;积极促进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38-0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关键是要改变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的方面。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率低下,缺乏自主能力和活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推动企业进行改革,转变经营的方式,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经营制度。我国国有企业也需要顺应这种发展趋势,针对企业中的金融配套措施进行改革,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1 国有资产的战略调整
国有企业关系着国计民生,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它与民营企业不同。民营企业不具有公益性质,不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问题,所以应当允许民营企业在这些领域内进行自由竞争,而国有企业应当主动退出这些领域,将这些行业交由民营经济和合作经济来经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竞争性行业中相互竞争,不能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的优势,也难以实现高效率的生产经营。国有资产应当从这些竞争性的领域中退出,要退出这些领域应当选择适当的方式。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拍卖、出售的方式将经营不佳的国有企业转变为私有企业,改变企业的所有权关系和企业性质,这不是单纯的产权关系调整,在改革过程中要结合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经验,在国有股出售前要成立独立于政府的私有化立法与政策委员会,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国有企业还可以将自身拥有的经营网络和社会关系、客户群转让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要收购这些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需要的价格要低得多。
经营较好的优质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内部职工集体筹资形式将企业转变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使企业成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的性质仍然是公有性质,但是产权发生了转变。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应当通过企业转制的方式将企业转变为合作经济或者集体所有制经济,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促进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转,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
2 企业转制的必要性
企业转制就是将企业的所有权从政府手中让位出来,实现以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听命于政府的命令,不能适应于市场的需求。企业转制能够促使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使企业的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企业的经营和生产能力。企业转制重新界定了企业的产权范围,建立了以股份制为主的不同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经济形式,使投资者共同享有企业经营成果。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当与政府划清界限,减少上级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涉,防止领导的错误指挥导致企业遭受损失,最终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3 企业转制需要有关金融管理措施的配合
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运营出现了比较多的弊端,且依靠自身体制已经难以使境况得到改善,致使许多企业权责不明,经营效率比较低下,企业内部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经营资金通常都是通过银行解决的,导致很多企业的资金运作机制难以与市场经济相配合。所以,企业要想成功实现转制则离不开有关金融措施的配合。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资金的运作机制不能完全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转制前的企业资金使用率不高
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运作效率通常不高,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自身运作效率较低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难以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转制前的企业通常都存在或大或小的权责不清问题,企业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上得不到有力的监督,并且转制前的企业资金一般情况下找不到合理的投资渠道,致使企业资金的使用率不高。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以往的企业需要改变其不合理的资金运行方式,从而为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做好铺垫。
3.2 转制前的企业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资金的运作一方面依赖本企业的资金积累,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依赖银行贷款。这使得转制前的企业过分的依赖于银行贷款。其消极后果就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自身运作的自主性,企业稳定的资金流难以实现,这样下去必然会阻碍日后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同时,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也使得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来面对国家宏观的经济政策调控所带来的风险,致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3.3 转制前的企业资本结构不甚合理
转制前大多数的企业的资本结构都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此外,转制前企业的新增资金贷款许多都是通过非正常的占用方式流失的。其危害结果一方面使得企业出现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在银行的呆账、坏账比例,给发放贷款的银行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4 能够促进企业转制的金融管理措施
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企业依照市场要求来安排日常的生产经营工作,探索并逐步建立起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资金运作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企业之所以转制的目的正是要革新以往落后的企业运作模式,建立起一个权责明确,经营运作效率高,有着高效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管理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金融杠杆、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金融信贷和管理方式等手段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转制。
金融管理手段对企业转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4.1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可以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上市融资与银行贷款相比,限制要相对少许多,如果企业选择上市融资,对于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问题是个非常适合的解决方式。通过上市融资解决了资金问题,企业则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有价值的项目中去。革新旧的融资方式需要金融管理的大力支持,加强直接融资渠道的建设将会大大地促进企业转制的进行。
4.2 革新计划经济体制下落后的金融调控方式
以往的金融调控方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配套使用的,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需要探索并确立新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调控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调控部门的任务主要是为市场运行提供完善、公正、透明的金融环境,其角色并不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而是市场守夜人。
4.3 间接融资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摊机制
以往的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其信贷方式所受限制多,在相对复杂得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贷款银行需要放松对企业资金使用上的过多限制,从而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若仍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加以不必要的束缚,则难免大大地增加了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对风险的难度。
4.4 综合多种融资方式
企业改制的资金运作方式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十分重大,企业改制可以借鉴已经经过检验的其他有效方式,包含现代企业通过BOT、TOT、BT等经常运用到的资金运作方式,发挥金融管理对企业改制的促进作用。
4.5 建立配套服务
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金融措施的转变,还需要到位的配套服务,金融部门不仅需要转制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给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资讯服务、资产评估服务和方便的资金结算服务等,使企业成功实现转型,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5 结 论
企业转制能够让政府出让或部分出让企业的所有权,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转制是企业市场化的行为,国有企业能够通过金融管理方面的改革推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的调整,释放企业的活力,更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也能够实现更好的经济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新宁.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管理观察,2014(5):52-53.
[2]尉敏.解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4):85-86.
【关键词】金融专业学位硕士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模式
一、引言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仅仅理解为学科课程的开设,这是不够全面的。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规定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当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教学,而课程设置又是教学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因此,合理合规的课程设置对于提升研究生整体能力来说意义重大。
在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教指委”)的指导下,从2011年开始,全国高校掀起了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收热潮。为了区别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学位,实现学生金融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较好融合,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此类高校设置了金融硕士专业研究生的相关课程。几年来,金融专硕的课程设置在不断摸索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多方调查之后,我们发现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改善,比如金融专硕课程设置学术化的倾向,对实践性、应用性重视不够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影响到我国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深入了解当前有关课程设置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开设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并发现目前金融专硕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已有体系基础上提出一套更加完善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新模式,这对于充分发挥课程在金融人才培养的有效作用来说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金融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研究我国专业型硕士的教育问题。如:丁笑炯(2011)通过研究发达国家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给我国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提供良好的借鉴。第二,探讨专业学位硕士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高明国(2011)提出调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在教学体系中引入职业领域的要求。魏剑锋(2014)指出由于体制和历史等原因,校企合作渠道单一,或合作缺乏稳定性,是产学研难以有机结合,难以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周艳荣(2015)提出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面临一些困难,实践基地缺乏导致金融专硕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第三,探索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如:贺强、李俊峰(2012)对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和金融学学术性学位研究生课程O置体系进行比较,指出了专硕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应多采取课堂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等等。周春喜(2014)提出应优化课程体系,增加专业技术课程的比重。周艳荣(2015)提出多数金融专硕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中,理论性课程所占比例过高,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较少,没有凸显出金融专硕培养特色,达不到高层次复合型金融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
国外学者针对这一问题也有一些研究。例如Milton,Constance L(2003)对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Sven Junghagen(2005)提出推进校企合作,根据市场变化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Joy Gaston Gayles,Bridget T.Kelly(2007)专门研究了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对学生能力的促进作用等等。
以上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加深对金融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问题的认识有着较大帮助,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核心课程、选修课程、方向课程的配比和学分设置方面,很少涉及课程设置其他方面(如校外课程设置、校内课程设置的其他方面等),而且关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的具体研究比较缺乏。
三、当前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华东地区可授予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以南京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华东地区非211、985高校为主),通过查阅高校中课程设置情况相关资料,并实地调研这些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而对华东地区金融学专业型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一般来说,课程设置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设置和校外课程设置两个方面,因此,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校内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校内课程设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选择的自主性和课程的质量等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合理。首先,多数金融专硕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借鉴参考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学术化倾向严重,缺乏与金融业界对金融人才需求的有效沟通。通过比较多个学校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金融学学术型学位的课程,我们发现两种学位的大部分的课程内容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核心课程设置上具有一致性是必然的,但是其他课程的设置也没有将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注重实际能力的特点凸显出来,而且理论性课程所占比例过高,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较少,没有凸显出金融专硕培养特色,达不到高层次复合型金融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缺乏足够的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其次,一些关联性较高的专业课程在设置方面有些冗余,内容重叠。通过调查,不少学生反映,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核心课程中分别开设了财务报表分析和公司金融两门课程,但是由于任课老师的不同、参考书目的差异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内容缺失、讲解不到位,而有些内容又重复多遍,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第二,课程选择方面,学分制的弊端和课程设置固化削弱了研究生在课程方面的自主选择权。在多数金融专硕培养单位中,学校研究生处决定了研究生的大部分课程,学生对于课程的自主选择权较小。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制挂钩的机制大大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金融教指委对专业课程的详细规定有利于实现学生金融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较好融合,培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都与学分制挂钩。比如,浙江财经大学就规定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所修的课程学分不低于41分,其中,核心课不低于18学分,专业方向课不低于13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我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中,核心课程修满共计18学分,专业方向课修满共计13学分,选修课修满共计14学分,据此可得,培养方案中除了选修课有一定选择余地外,其他课程都由学校事先设定。
其次,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的相对固化制约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根据金融教指委的指导,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该至少学习掌握以下12门选修课程中的8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这12门选修课程分别是:固定收益证券、私募股权投资、金融服务营销、金融法、行为金融学、金融史、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企业并购与重组案例、金融危机管理案例、财富管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金融企业战略管理。并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各高校根据所在地区人才需求与自身特色相应的增加选修课。但是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各培养单位与原指导性意见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各高校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不一定会全部开齐12门课程,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所开课程不足12门。二是,各校针对金融硕士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所开设的课程不一样,学生可供选择的范围也不尽相同。例如,有的学校出于对师资力量和金融硕士专业各方向研究特点的考虑,只开设了10门选修课,缺少行为金融学、金融史。同时,学校又根据各方向的特征对这10门选修课进行分类,每个方向的选修课只有7门,这使得学生在课程选择上缺少一定的灵活性,比如说,固定收益证券这门课只针对资本市场运营和证券投资方向的学生开放,并计入其总学分,其他方向选择不计入总学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选课的积极性,限制了选课的自主性。
第三,n程质量方面,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学内容上,理论和实务脱节严重。目前,课堂教学指定的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学术化倾向严重,缺乏金融学前瞻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应用性和启发性。这就导致很多教师侧重理论教学,较少涉及实际运用方面。教学方式上,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而对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涉及比例较少,缺乏互动性和可操纵性,没有凸显出金融专硕培养特色。考核方式上,沿袭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即以传统的期末考试、日常出勤率及平时上课情况为主导,缺少对专业硕士针对性的考核方法。由于很多课程都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老师不好衡量学生日常出勤率和平时上课情况,而且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不利于督促学生对课程的掌握。因此,在建设课程体系时,应该充分重视考核方式的灵活化和多样化,这样有助于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第四,课时设置效用有待提高。课时设置效用指的是每门课课程的课时实际对学生能力提高的作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中,公共核心课程(如:英语、马克思等)和专业选修课的课时占比较大,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占比较小,专业核心课的课时少,因此专业核心课的授课老师无法全面系统的讲解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导致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尤其是一些跨专业的学生无法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
(二)校外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校外课程设置的问题主要在实习的落实上得以体现,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具体来说校外设置中的问题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实习企业选择的随意性、实习过程的非专业性、实习考核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相应监督的缺失。
第一,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比较随意,缺少金融专业的针对性。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该突出金融实践导向,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根据相关规定,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在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行业协会等金融相关岗位接受职业训练,并且实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通过熟悉相应的业务技能,初步培养接受实践活动信息的一般能力,加深对已学学科基础课的理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但是,在实际中,有些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都有一定随意性,没有结合专业来进行慎重考虑,而且调查结果显示,很多研究生的实习期仅有一个月左右,这显然达不到实习的目的。
第二,实习内容缺乏业务指导性。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具体实习的过程中,实习内容基本限于打杂跑腿,学生很难接触到相关专业方向的核心业务,只能了解到金融业务的皮毛,无法深入了解相关的金融业务,不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第三,缺少实际有效的实习考核机制。实习审核是衡量学生实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建立有效的实习审核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实习的效率,切实达到实习的目的。目前的考察方式大多局限于填写考察表、上交小论文等,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不够深入。而且,实习指导老师与学生利益相关性不大,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探究学生的实习效果,缺乏有效的监督。
四、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建议
在分析了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一)校内课程的设置方面
第一,依托金融教指委的指导意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首先,为了区别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学位,实现学生金融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较好融合,应该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如:适当增加案例教学课程,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工具,将系统的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案例相结合,通过收集国内外典型金融案例及视频资料,强调提供一些具有特点的故事、独特的故事、全新的故事,教学时将案例资料按照案情――设问――解决的形式穿插于课堂讲授内容中;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模拟课程,通过创设与金融实际工作部门以及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进行模拟训练,把金融理论知识的学习、思维的训练、技能的提高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化金融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提高。其次,对关联度高的课程进行适度整合,优化课程结构。比如,财务报表分析和公司金融的整合,财务报表分析是公司金融中重要组成部分,把财务报表分析纳入到公司金融课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对这一课程的掌握程度。
第二,从课程设置和学分制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权。首先,处理好学分制和课程设置的关系。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来选课,在最低学分的基础上多修学分,学校学院并予以适当奖励,比如:奖学金推优加分,就业优先推荐等等。其次,有选择的增开特色选修课。结合各培养单位办学特色、地区优势以及金融前沿形势,鼓励培养单位从自身已形成的人才培养特色和积累的优势学科实际出发,有选择的增开特色课程,促进学生把握本专业发展趋势。同时,放开学生选课的专业方向限制,在保证达到本方向课程选择要求时,可自主选择其他方向课程并计入总学分。
第三,丰富教学方式,完善课程考核机制,保证课程质量,可采取如下措施: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运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专题讲座、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金融实验室模拟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课程考试不仅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性质,可以推行“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口试”、“课堂作业+笔试”、“平时作业+笔试”、“小作业+大作业”、“模拟训练+模拟考试”、“实践考核+课题设计”、“课程论文+小组答辩”等多种考试方式。特别是在一些金融应用软件课程的考核上,应当注重考察学生能否用该软件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单考核相关概念。
第四,调整核心课与选修课的课时设置,提高课时设置效用。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适当减少一些专业选修课的课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跨专业的,他们的金融基础相对薄弱,适当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有助于研究生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性认识。同时,有些专业选修课课时可以缩短,多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g完成相关的练习和实践,加深对这一课程的了解。比如,案例分析课可以把学生课下准备相关材料、课下思考和课堂讨论结合起来,这样就大大节省了上课的时间。
(二)校外课程的设置方面
第一,完善校内外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实习选择的机制,督促学生选择恰当的实习单位。鼓励学生自发寻找与专业方向和职业规划一致的实习单位,确定实习意向后,征求校内外导师意见。专业方向不突出的,校内外导师及时劝阻,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给学生推荐相关的实习岗位。
第二,校企联合,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推行产学研联动。加强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等机制提高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责任感,形成多层次、有序化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合作教育实践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效率。
第三,建立健全实习考察机制,提高实习质量。完善实习考核的方式,除了实习考核表外,鼓励学生完成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成果,如实践性的论文以及实用的新方法、新方案等等。
参考文献
[1]杨明全,时花玲,王艳玲.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07:57-61.
[2]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7:59-63.
[3]吴晓求.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1:48-51.
[4]魏剑锋.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3.
[5]周艳荣.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5,02:121-123.
[6]林立洪,刘刚.校企协同模式下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5,01:67-70.
[7]巩东辉,李雅丽,赵秀娟,司万同,李春霞.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一点思考[J].科技视界,2016,27:287.
[8]Milton,Constance L.A Graduate Curriculum Guided by Human Becoming:Journeying with the Possible[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03:214-218.
[9]Joy Gaston Gayles,Bridget T.Kelly.Experiences with Diversity in the Curriculum:Implications for Graduate Programs and Student Affairs Practice[J]. NASPA Journal,2007(1):19-25.
一、国际金融职业教育现状对比
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采取的是单轨制教育,虽然正在逐步完善、模糊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界限,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促进教育平等的举措,但是仅限于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国的职业教育就显得较为“窘迫”,被人们视为“工人的摇篮”“失败者的聚集地”,在中国,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于本科的存在,因此,国际金融职业教育在中国也就四处碰壁。与此同时,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困难,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行业,金融行业的实践性人才较少,从业人员在工作前期的培养问题成为制约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难题。而实践性较强的国际金融专业的高职学生却往往因为学历因素被金融企业拒之门外。我国的国际金融职业教育陷入了一个随大溜的误区,和普通本科一样,职业院校也设置了各种各样的专业,甚至比一些“211”“985”名校设置的专业还要齐全,有些高职院校的国际金融专业干脆直接照抄本科院校的国际金融课程设置,甚至出现了聘请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兼职代课的乱象,办学模式趋同,造成了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什么都学,结果什么都学不精。而且高职国际金融专业的设置根本没有考虑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高职招收渠道,用高考模式招收教师,结果高职院校学不到本科教育的精髓,同时也丧失了自身的特色,结果造成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金融专业成了四不像。
我们将目光聚集到其他国家的高职国际金融教育,以英国为例,要研究其高职国际金融教育的现状,就不得不提到英国的高职教育制度以及选拔方式,英国是明显的双轨制教育国家,在英国,国家资格证书框架(NQF)是由教学大纲及学历管理委员会(QCA)制定的,能够与英国高等教育资格证书框架(FHEQ)对应。简而言之,英国的职业教育可以和同等级的高等教育完全画上等号,具有同样的含金量。例如,在资格证书与学分框架体系(QDF)中获得职业证书文凭八级和在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与高等教育资格证书框架中的博士学位完全相等,七级QDF和五级NQF相加等同于硕士学位,六级QDF和四级NQF等同于大学本科学历,并且可以类推到普通中学教育乃至以前的完全式双轨制教育。
英国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了同等地位,职业教育培养实践性人才,高等教育培养理论性人才,并且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以理论促进实践不断发展。也就是说,英国高等教育所承认的FHEQ学历和英国高职教育所对照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可以完全等同,受用于英国国民教育体系的终身教育。英国的职业教育已经相当完备,职业证书到了八等级的时候可以等同于博士学位。除了英国的双轨制教育制度以外,英国的职业国际金融教育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呈良性发展态势。
二、由西方国际金融高职教育反观我国同领域的不足
西方国际金融高职教育由来已久,可以追溯至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双轨制教育是教权一轨、国家权力一轨,而后国家权力高于教权,沿袭双轨制,变成了贵族一轨、平民一轨,最终发展为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最终,由于近代金融知识总量成指数爆炸,渐渐出现了银行、证券、原油、贵重金属、股票等概念,进而分离出了实践和理论两轨道并沿用至今。犹如大树的两个分支,理论与实践平等且茁壮成长,由于历史积淀,西方完善的高职院校林立,双轨制教育制度极其完备。通过颁发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大量的人提供直接就业的可能性,造就了大批优秀的金融方面的实践家和资本大亨。而且西方的高职国际金融教育十分偏向于培养学生的金融实践能力。例如,教授学生炒股技巧、大盘走势的解读和分析,分析具体的企业金融融资问题等。而中国强调的产、学、研相结合,西方的高职国际金融教育一直都以这一思路实践着,高职学校和各个金融企业有着密切的来往。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渣打银行、花旗银行以及汇丰银行等都与高职学校联系紧密,学校培养的优秀的金融高职学生,可以与这些银行乃至证券公司直接对接,立即上手工作,因为每个高职学生都是金融行业的熟练手。通过学校和金融公司的对接,国际金融专业的高职学生接触到的每一个例子都是真实的工作案例,解决的是工作中真正出现的问题,通过这种让高职学生在金融企业实习的方式,既完成了高职教师实践教学的难题,也解决了在英国国际金融行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针对我国国际金融高职教育,社会观念落后是导致高职教育在中国发展困难的原因;单轨制的教育制度,加之国人观念里的重理论、轻实践,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增加了难度。想要效仿双轨制的英国金融教学,却没有施展的空间;我国的金融企业不认可金融高职学生,高职院校和金融企业的实践往来也就无从谈起;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师资力量普遍薄弱,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出现了本科生、研究生兼职代课的情况;国家财政拨款较少,造成软硬件双重缺失。长此以往,高职教育呈现出了封闭的状态,造成高职国际金融教学实践乏力,只能照抄本科课程的设计方案,照本宣科、因循守旧。而最主要的是,长此以往,国际金融专业的高职学生将会出现学习乏力的情况,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主观上会认为自己前途渺茫,甚至会出现大规模的退学情况。
三、认清高职国际金融教学制度与西方的差异并实施改正措施
通过分析英国的高职金融教育,我们发现,案例教学法是其常用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再加之与金融企业对接实习实践,这是英国大多数高职国际金融教育的教学手段。这种方法可以广泛地运用于我国的高职国际金融教育中,国家可以采取强制性命令手段,保障高职学生的实习操作对接,长期坚持下来,可以培养出大量的实践性强、上手快的金融能手和实践专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真实的经济案例,帮助学生透彻地分析,综合分析我国大的经济环境,授人以渔,总结性地分析案例,并在实践中再次联系相关知识,教给高职学生归纳总结同类金融和经济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国家要积极地实践并完善双轨制教育制度,广泛地学习英国的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机构认定制度,同时广泛汲取德国的双轨制,日本的短期大学、专门学校等其他国家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双轨制教育制度,使广大学生受益。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国际金融高职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只要我们扬长避短,不断学习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双轨制教育制度,反思自身制度存在的不足并且不断前行,那么我国的国际金融教学制度就会逐步趋于完善,从而培养出大量的金融人才。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金融;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1-0085-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1.21
农村金融在当代农村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如何构建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从未间断过。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改革深化,整个金融体系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迫切需要金融支持,但是当前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因此,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关键不在于片面的改善金融供给或缓解金融需求,在于寻求实现农村金融供需平衡的契合点。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总体呈现出发展势头迅猛、服务内容拓宽、组织功能提升、带动作用增强的良好态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为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提供了抓手,成为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有效切入点。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洛南县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进行专项调研,深入了解洛南县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三农”事业发展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当前影响金融支农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从整个机构组成来看形成了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等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以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补充的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从实际运行来看,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要供给者,但很难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较大
首先,农业是弱质产业,抗风险能力低,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且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单一,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经营效益普遍低于其他产业,经营风险大。其次,由于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低,农户的经济活动信息无法在市场上得到反映,农村信用体系尚未健全,导致农户和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金融机构难以掌握贷款申请人的真实资信状态,加大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二)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仍处于农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发展阶段,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户,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小,信息不灵,由此决定了农户贷款“小、散、多”的特点:首先,分散经营条件下,农户的贷款需求多为小额贷款。其次,对农户提供贷款需要较广的营业网点设置和足够的信贷人员配置。最后,随着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户的贷款用途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建房、子女上学、看病医疗、婚丧嫁娶等生活需求以外,对生产性资金的需求在不断上升,农户的小额贷款需求不断增加。农户贷款的以上特点决定了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贷款的成本较高。一方面,为农户提供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有足够的业务覆盖能力,需要设置较多的营业网点、配备足够的信贷业务员,金融机构的营业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未完善的条件下,农户的分散分布将增加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而为了防范道德风险,金融机构需要付出较高的监督费用和契约执行成本,大大增加了金融机构对农户放贷的成本。
(三)农村金融的资金使用效率低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不能实现农产品在当地的精深加工,只能作为农产品原料基地,而将农产品收益较高的加工、销售等环节让了出去,未完成“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在没有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条件下,农产品生产的收益率不高,农户的增收渠道较窄,收入水平较低。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只能投入到农产品的原材料生产环节,限制了信贷资金的投入产出水平,大大降低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形式及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顺应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大潮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它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是继农村以后又一重大的农村经营制度创新。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牵头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1)农民自发合作型,即由生产大户或农村能人牵头发起的,以“合作社+农户”为运作模式创办的合作社;(2)村集体组织牵头型,即由村集体组织发起的,以“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为运作模式的合作社;(3)龙头企业(公司)依托型,即由龙头企业(公司)牵头发起,依托龙头企业(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为运作模式的合作社;(4)政府牵头型,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实现农业院校或科研单位与农村能人的合作,这一类型的合作社可以以“科研单位+合作社”或“科研单位+合作社+农户”等为运作模式。
以上对于合作社类型的划分只是将具有代表性的合作社运行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合作社可以在发展过程中进行自我升级,例如第一类合作社可以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引入企业或科研机构的参与,升级为其他类型的合作社,从而实现新技术、管理经验、销售网络的优势组合,推动优势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金融支农的优势
一是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机构支农的信贷风险。以规范合作社运行机制为基础,借助合作社对“三农”领域实施金融支持,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及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发展,一方面可以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广提供载体,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具有组织保证,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成为将社员利益连为一体的纽带,使社员之间形成了横向监督机制,一户违约各户有责,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有利于构建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有效减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二是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集中信贷支持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以政府配套政策为支撑,对合作社开展信贷业务,可以产生规模效应,节约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政府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建立风险基金等形式,撬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合作社发展,有利于合作社集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民、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及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发展。金融机构以合作社为单位开展授信工作,将之前对农户“一对多”的信贷业务转变为对合作社“一对一”的信贷业务,相当于间接对农户提供了“批量贷款”,节约了之前向农户发放贷款所需信息费用、监督费用和契约执行成本,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
三是通过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可以有效提高金融机构支农的信贷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以重点扶持优秀合作社为突破,对合作社进行信贷支持,可以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合作社的专业性可以有效发挥组织力量,集中开发当地优质资源,将区域内最具优势的农产品特性充分开发和利用起来,通过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的创建,使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得以提升。同时,合作社的内部自律机制可以有效整合家庭经营的主动性,发挥合作组织的整体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典型案例分析
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陕西省洛南县积极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组织形式,通过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动当地“三农”经济发展。
(一)洛南县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
1.政府牵头、组织有序,分阶段开展
洛南县政府牵头成立了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领导、县人民银行行长、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以《关于推进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洛政办发(2011)139号)为指导,分阶段有序推进试点工作进行。试点工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调查摸底阶段,重点是摸清现状,研究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切入点;二是前期筹备阶段,重点是探索建立经济档案,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研究贷款授信和抵押物设定工作,并开始有选择的加大信贷扶持力度;三是具体实施阶段,按照“支持一批、推进一批、培养一批”原则及优惠贷款信贷办法进行扶持;四是反馈总结阶段,通过总结回顾,修订管理制度,建立一整套可操作、易推广的信贷管理、操作流程、风险防范机制。
2.信贷倾斜、财政支持,协调配合推进
首先,人民银行洛南支行在运用支农再贷款时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在向农信社发放支农再贷款时,都要求拿出一定额度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如2011年度向农信社发放的2亿元、2012年度向农信社发放的3.0115亿元支农再贷款中,都明确要求信用社预留一定金额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次,洛南县在运用财政贴息资金时,也要求涉农金融机构预留一定金额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度洛南县将700万元财政贴息资金分配给农信社500万元,鼓励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信贷助推和财政激励,共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3.重点扶持,树立典型,发挥引领示范效应
洛南县金融机构通过建立完整的筛选和评估程序,对当地合作社进行了认真的筛选,将在当地具备农业资源优势,对当地经营管理规范,农户辐射较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支持。在2012年国家农业部官方网站公布的农业部等12个部委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名录中,洛南县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榜上有名。已公布的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将在涉农项目安排、财政奖补将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金融机构通过对优秀合作社的大力扶持,使其成为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先进典型,并在当地产生引领示范效应,为下一步继续推进合作社带动“三农”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洛南县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效果
1.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降低了农户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
洛南县合作社多为“农民自发合作型”合作社,主要是生产大户或农村能人牵头发起,以“合作社+农户”为运作模式创办的合作社。这种由生产大户或农村能人带头组建的合作社的一大优势就是以传统的“熟人社会”为基础组建,农户和合作社之间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利于形成内部监督制约关系,组织体系较为透明、稳定,实现了信息对称。以洛南金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例,该合作社的显著特点就是理事长黄广金正是洛南县高耀镇三条岭村支书,由他带头组建合作社,一方面由于他对当地农户较为熟悉,在筛选社员时本身就对农户的资信情况进行了把关。另一方面,作为民选代表,他得到了当地农户的信任,在当地农户中威望较高,对社员的行为极具约束能力。因此,由他带头组建的合作社成为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和节点,有效消除了农户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2.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农民合作社提高了支农信贷投放效率
金融机构通过对管理规范、具有发展潜力的合作社的重点支持,可以提高资金投放效率,降低支农信贷资金的投放成本。以洛南县农信社为例,洛南县农信社通过认真筛选,全面评估,选定古城亿丰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王岭红薯粉条专业合作社、洛源豆腐干专业合作社等10户发展较为规范,在当地具备农业资源优势,对当地农户辐射较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支持。2011年末,洛南县农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达1280万元,较2010年末增加了880万元,增幅达2.2倍(不包括合作社旗下的农户贷款),贷款户数50户,较2010年末增加了20户。以合作社为对象开展信贷业务,大大提高了农信社的支农信贷资金投放效率。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农洛南县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拓宽了途径。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快速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辐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2012年6月末,全县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201家,注册资金7318.89万元,总资产9715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覆盖了全县25个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项目涵盖畜牧养殖、种植、农机、农产品加工、食用菌、设施蔬菜、中药材、薯类加工等10多个产业领域,在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窗口13个,注册商标13个,认证无公害基地27个、认证产品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总数达到2.3万,辐射带动3.1万多农户。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经验
通过对洛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的调研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三农”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双重纽带”作用。一方面,合作社是解决农民生产困难,建立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发展合作社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农民在生产经营者的主体地位,促进农户与市场的对接,它是联系农户和市场的纽带。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合作社发展在降低信贷风险、较少信贷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合作社是联系农户和金融机构的纽带。二是政府支持是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金融服务供求缺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带来的高风险及高交易成本,政府的作用是支持金融机构发展,为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创造良好的宏观和法律等外部环境。”(Yaron,1997)政府通过完善农业风险补偿和保障等机制,建立抵押和担保机构等措施,创造良好的金融支农环境是金融支持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洛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其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我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
当前部分合作社的管理制度章程不够规范,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农户与合作社的连结较为松散,不能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既不利于合作社自身发展,也不利于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工作的开展。
2.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调研情况看,合作社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能力仍较弱。大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不在农业领域,开展涉农信贷业务积极性不高;农业发展银行由于缺乏配套政策,未能有效开展对合作社的信贷支持;虽然农信社对合作社开展了贷款授信,但因大部分合作社没有足够的资产做抵押,又缺少为其提供担保的经济组织,农信社的信贷支持功能不能完全发挥。
3.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贴息资金的倾斜运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但是在税收优惠、土地供给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仍没有跟进,这将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张杰.中国农村金融服务_金融需求与制度供给[J].西安金融,2006(3).
关键词: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属于财经大类,学制三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面向商业银行一线业务岗位,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掌握金融基础理论知识与临柜业务、产品营销、客户理财等业务操作处理专业技能,能从事个人储蓄业务处理岗、现金出纳业务处理岗、对公结算业务处理岗、银行卡业务处理岗、授信业务客户经理岗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结合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的课程体系结构,该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银行基本技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会计实务、金融营销技能。此类课程都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理念来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毕业综合实习三个环节,结合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具体分析以下实践教学环节。
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一)教师以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为基础,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学生为主体或学生能够参与的教学环节,如,在该专业的基础课金融学的授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每组学生画出网上购物及付款的全过程。这个任务是以学生平时在网上购物过程中了解的知识为基础,结合教材中关于网上银行的申请与支付的内容来完成的,因为平时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不是很完整、很专业,因此在这项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就针对每组学生出现的“漏洞”来作出解释和说明,使学生能够彻底掌握新知识。
(二)教师依托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具有高度集成性、良好交互性、信息容量大和反馈及时等特点,将多种信息同时或交替作用给学习者,从根本上防止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使学习更加趣味化、自然化和人性化。如,认识其他国家的货币,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不仅让学生认识了新货币,而且也为货币的兑换做了直观的教学说明。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专业的银行业务人员的点钞技能与专业手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技能。
二、校内实训室教学软件操作
银行业务校内实训室是培养该专业人才的校内基地,绝大多数院校对该实训室的建设都以计算机为依托,通过引进相关的银行业务实训操作软件来展开实训,其特点是直观性强、操作性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地给予反馈,极大地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银行业务模拟教学软件的实训使学生掌握银行对公业务及个人业务的计算机操作流程,因此受到师生的良好评价。
结合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所开设的银行柜台业务课程,校内实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对银行业务的手工操作实训环节,要求学生以相关教具为依托来完成。主要有银行业务相关凭证、仿真银行业务印章、点钞机、捆钞机、票据打印机、指纹仪、密码器等银行业务设备,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凭证的处理、票据的处理以及银行业务中基本的技能。
三、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
与金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学生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对口企业主要包括各地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学生深入金融机构实习,具体内容涉及学生在校期间所开设的银行服务礼仪、银行产品、财金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主要实习的工作是从银行的接待开始,逐步涉及金融产品营销,最后涉及关于银行基本的柜台业务,形成系列性的实习环节,有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相关专业技能。
[关键词] 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高端技能型人才
前 言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铁路工程类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传统的骨干专业,也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专业。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使之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动力。自2008年起,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根据铁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在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形成了符合专业实际、切合行业发展需求、具有铁路特色的“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学工融合”为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课程标准与铁路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知行并进”是指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通,强调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将学生培养成为“懂设计、精施工、善维护、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一是以“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铁路施工企业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和铁路运营企业线路工、桥隧工等职业岗位,按岗位能力和职责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以工作过程分析为切入点,采用“专业+项目+服务”的模式,以培养铁路施工与维护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三是适应生产一线,试行“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灵活组织教学,采用“九周学段制”,学习与工作交替、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涵
一、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以生涯为目标——确定改革方向。使学生能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能力,并拓展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技能鉴定项目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涵盖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新教学载体,实施项目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4.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系统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5.以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能力。
二、改革现行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实行每学年四小学期制,即每半年分两个小学期(亦称学段),每个学段为9个教学周,原来的寒暑假时间不变。上半年以“五一节”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下半年以教学周9周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三年按12个学段安排教学,每学段按9周安排,不包括放假及机动。1~4学段采用并行排课(独立实践课程除外),5~10学段(顶岗实外)根据专业特点串并结合,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一般在一个学段安排完成。
三、充分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校企文化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秉承“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以校园文化传承铁路铁路文化,培养学生适应铁路“半军事化”管理的职业特质,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设计,将企业文化、学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习,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素质,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四、建立“三维度”教师考评体系,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建立教师执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整合社会资源能力的三维度考评体系,促进教师扎根课堂、深入一线、放眼行业,打造掌握高职教育规律、引领技术前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五、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形式多样化、校企联合一元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设高速铁路检测省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高速铁路实训工区、铁路轨道养护实训室、工程软件训练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场景,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实践效果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就业呈现高质量
2009年,我们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09级的学生中遴选40名学生组建了“试点班”。随后,在2010级组建2个试点班、2011级6个班级全面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试点班的师资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组成。课程教学内容采用自编的工学结合学材,按照课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将铁路行业39个技术标准融入14门课程标准中。
教学实施采取模块化的形式进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结合工程进度灵活施以“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现场教学,安排学生分别于第5学段在中铁一局西宝客运专线项目部,第6学段在中铁七局巴达铁路项目部,第7学段在中铁十九局合蚌客专十一工区进行3个月的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专业课现场教学、技术服务;第11学段设置顶岗实习,将40名学生分至中铁八局20个工程建设项目部。实践表明,“专业+项目+服务”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2.创新“两联合、三共享、三对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
根据铁路行业特点,以企业和学校的共赢为出发点,充分实现“两联合”,即联合开展工程技术研发、联合进行专业人才的全过程培养;“三共享”,即人力资源共享、物力资源共享、品牌资源共享;“三对接”,即系部与分公司对接,教研室与项目部对接,专业专任教师与技术人员对接。试点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活动,全程与铁路企业进行了多层次紧密型合作办学,校企深度合作呈现出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性格局。
3.专业成果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历经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训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8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隧道工程》教材荣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铁路隧道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2010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级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铁道工程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高速铁路检测基地被列为省级实训基地。2011年,主持铁道部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和“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
截至目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全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43家,学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率在93%以上。
4.综合素质
通过在铁工专业9个班的改革实践,涌现出大批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心素质及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超过98%、实践教学成绩普遍提高30%以上;学院三好学生96人、优秀学生干部94人、优秀学生180人;优秀团员156人、优秀团干19人;国家奖学金3人、励志奖学金57人,特等和一、二、三等奖学金累计达360人。
结 语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在全国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2011 包头)、人民交通出版社主办的铁道工程类专业与教材建设研讨会(2011 北京)、铁道出版社举办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2010 石家庄)等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兄弟院校的好评;受到了省内外同类高职院校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来我院交流、学习。
2012年,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鉴定和铁路企业反馈后,一致认为该模式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并为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典范,对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2]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青年报, 2012-02-13.
[3]马树超.能力·理念·基础·水平——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特点评述[N].中国教育报,2007-04-17.
[4]陈飞强.关于高端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12-14.
【关键词】民族地区 金融专业 双语教学 SWOT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使得英语成为金融领域中使用越来越普遍的工作语言。推行金融学专业若干主干课程的中英文双语教学,可以训练学生在金融领域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并根据工作场景和业务沟通对象的需要,在中英文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是培养既精通金融专业知识又懂得英语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部也多次发文鼓励相关高校在金融学专业率先进行双语教学。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通过多种渠道突破了师资、教材、教学支持政策等制约金融学双语教学的障碍因素,培养了大批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端金融人才,取得了学校、学生、金融企业(用人单位)、社会多赢的效果。然而,民族地区的高校由于种种原因金融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普遍滞后,这不仅加大了与发达地区高校的差距,还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加剧了就业难的问题。
一、民族地区高校金融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掌握金融学领域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接触理论前沿
民族地区高校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如果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可以直接将金融学学术研究较为深入和金融业较为发达的英、美等发达国家最新出版的教材引入课堂,可使学生直接学习精通国际主流的金融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和专业知识,感知金融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发展的趋势;学生还可以掌握最新的统计数据、系统的国外文献资料、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学科发展动态,这样民族地区的高校就可以和国内知名高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民族地区高校金融专业和国内知名高校之间的差距。
(二)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英文原版教材的英语语言地道纯正、表达准确规范,直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中英文双语教学,创造了一个实际的英语语言交流环境和沟通氛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金融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其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在中英文双语教学环境中,通过反复持久的英语解说和互动交流,使学生不断熟悉金融学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述方式和运用途径,再加上对专业知识本身的理解,学生们就可以逐渐以双语形式掌握金融学的专业知识。此外,英、美等国出版的原版教材具有极强的人性化特征,非常注意教材的方便易用,特别重视编者与读者双方之间的沟通互动。在内容体系的编排上,除了编写的主教材外,许多原版教材还配备了完整的教学辅助材料,包括配套的习题集、学习手册、教师教学指导手册等,甚至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供编者与读者互动沟通,这些辅助材料的广泛运用,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三)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区高校的排名
为促进双语教学的开展,2001年1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第八条明确规定“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强调要在金融学等国际性较强的六个专业率先实行双语教学;2008年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批准了1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并给予每门课10万元的建设经费;2008年教育部把双语教学的规定纳入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并明确规定外语授课时数要达到总时数的50%,课程数目要多于课程总数目的10%。民族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开展顺利,那么在教育部最新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就可以提高总分数、升自身的排名、吸引较好的生源,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力位置。
二、民族高校金融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
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方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能够客观而准确的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或者地区现实情况的方法。民族地区高校金融专业在制订双语教学规划时,应对其优势因素(Strength)、劣势因素(Weaknes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威胁因素(Threats)有清醒的认识。SWOT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出最佳的发展策略,它是任何一个组织在制定发展策略时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以下部分将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别从内部和外部环境对民族地区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进行评估,找出其优势和劣势、分析其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行动路线,从而为民族地区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平稳起步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民族地区高校金融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优势(Strength)分析
1.民族地区高校金融专业可以借鉴内地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高校特点的双语教学模式,民族地区高校可以以上述高校金融专业的模式为模版并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2.金融专业的教师的英语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经过教育部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博士、硕士项目的推进,民族地区高校金融专业教师的学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与之相对应的是教师的英语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初步满足了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要求。
3.金融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随着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金融作为经济核心的功能逐渐得到大家的公认,金融学专业也成为当今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虽然大多数民族地区高校属于二本院校,但金融专业却成为二本院校一本分数线招生的专业,因而民族地区金融专业学生的素质较高,英语程度也较高,可基本满足开展双语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 广西财经学院;大学生;金融投资;金融专业
[作者简介] 聂勇,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副教授,博士,广西 南宁,530003;黄秋惠,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陆艳莎,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李灿恒,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李维婷,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苏 博,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覃燕媚,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 F83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1-0024-0004
一、前 言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大学生投资和消费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金融投资活动中,金融专业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金融投资行为应该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因此,全面了解大学生投资状况,提倡健康合理的投资观,对大学生养成良好投资习惯和树立正确价值观有着深远意义。本次调查中,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对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学生发放问卷360份,收回352份,回收率达97.7%。
二、金融投资现状分析
(一)有无金融投资经验
调研显示,该院学生有无金融投资经验比例分别为29%和71%。各年级学生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30%、15%、23%、41%,无金融投资经验比例分别为70%、74%、77%、53%。结果表明,各年级无金融投资经验学生比例均高于有金融投资经验学生比例,并且大二年级学生有无金融投资经验学生结构占比差异最大,大四年级学生差异最小。
(二)有金融投资经验学生金融投资资金来源情况
“父母支持赞助”和“积攒零用钱”是该院学生进行金融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是“打工赚来的钱”和“金融投资赚来的钱”,较少部分学生依赖“奖学金”和“借款等其他方式”(见图1)。从图1来看,大一学生金融投资资金主要来自父母,采用借款等方式较少;大二学生对各种资金来源途径期望都比较高,但该阶段的学生几乎没有通过借款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投资需求;大三学生对各种资金来源途径期望差异明显;大四学生主要资金来源途径较集中于父母、自攒和打工,这跟该阶段学生面临就业形势等有相关性;“父母支持赞助”和“积攒零用钱”两种资金来源途径在各个年级表现差异不是很明显,其他四种资金来源途径差异较明显。
(三)如果进行金融投资,有关金融投资工具选择情况
该院学生对金融投资方式的选择与其专业所学课程内容安排先后和深浅度有关,主要以储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理财产品、期货、黄金等投资工具为主,但对于信托、外汇等投资工具,由于学生进入该市场的局限性和自身经济能力等问题,对其选择学生比例相对小(见图2)。
年级越高,对专业知识学习就越深入,其对金融投资方式的选择就越向所学专业领域靠拢。从大一到大四,选择储蓄投资方式的学生比例逐渐减小,而选择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理财产品、期货、黄金等投资方式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加,说明了金融专业大学生会根据自身条件的不断成熟而拓宽其金融投资工具。
三、影响大学生金融投资行为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选择金融投资工具的因素分析
1.金融投资工具本身的特性
调研显示,影响该院学生金融投资的因素主要是本金安全和收益等,交易门槛和手续费等对其金融投资行为影响也比较突出。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对保本的硬性需求程度越降低,相反更注重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而既想保本又希望利用较低风险实现基本收益的学生比例在各年级表现几乎无差异化,但风险因素在大二阶段表现得较敏感。
2.投资理念
调研显示,该院学生稳健型、保守型、风险偏好型、风险中性型投资者所占比重分别为52%、18%、16%和14%。越往高年级,保守型投资者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稳健型投资者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大一阶段,风险中性型与风险偏好型所占比重持平;大二阶段,有一部分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过渡为风险中性型投资者;大三阶段,一部分风险中性型投资者转变成了风险偏好型投资;大四阶段,风险中性型和偏好型投资者所占比重达到持平。表明其投资理念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等而做出改变。
3.金融投资心理诉求
该院有28%的学生以实现本金收益最大化为目的,46%的学生以不亏本为前提,26%的学生以获取投资经验为首选因素,这部分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他们还没有毕业前事先体验自己毕业后的投资生活,比别人更早获得其中的经验。但是,大部分学生把金融投资当作赚钱的途径,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影响大学生金融投资决策与业绩的因素分析
调研显示,该院有6%的学生期望投资年报酬率为2%~6%,34%的学生期望年报酬率为6%~10%之间,29%的学生期望年报酬率为10%~13%,20%的学生表明其期望年报酬率为13%以上,只有11%的学生表示不明确其金融投资年报酬率(见图3)。
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其金融知识面越宽广,金融投资技能也越高,因此对金融投资期望年报酬率越趋明确。
(三)影响金融投资结果因素分析
影响该院学生金融投资决策和业绩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其次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但受幕后交易和虚假信息等因素影响较少。调研结果反映出金融类专业学生能比较理性看待自身金融投资决策和业绩与自己内在因素息息相关,但对国家政策、市场信息、交易规则等方面的了解欠缺主动性。调查数据表明投资经验和知识不足一直是制约该院学生金融投资的主要因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幕后交易、市场环境等因素对大一、大二学生表现得不是很敏感,但对大三和大四学生影响则比较突出,反映了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学生对金融投资市场信息了解的主动性与程度会加深。
(四)投资计划分析
该院43%的学生表示未来投资计划主要视工作情况而定,明确将增加投资的学生有32%,表示“维持现状”、“减少投资”和“逐步撤出”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6%、5%和4%。从大一到大四,表示“增加投资”和“逐步撤出”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大,在这个过程中,达到预期收益的学生不断增加投资,达不到自己预期收益的学生则减少投资;表示“维持现状”、“视工作情况而定”和“减少投资”的学生比例逐渐减小。表明金融专业学生随投资经验的成熟而不断增加投资,部分学生则根据自身情况而逐步撤出,说明金融专业学生进行金融投资决策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渐理性化。
四、大学生金融投资实践中存在问题
(一)金融投资风险认识能力不高
该院53%的学生将炒股作为金融投资的首选工具。作为学生,即使是本专业类学生,其主观意识仍不够成熟健全,客观方面资力经验不足。他们凭借自身一些专业知识及高昂的热情和充分的自信欣然跃入市场,他们的资金来源多由父母支持,他们金融投资决策受羊群效应、个人偏好、专业推动、满足欲望等因素影响,并且期望投资年报酬率高。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高风险投资工具,甚至不惜采取借款、拖交学费等方式满足其投资需求。投资失败的结果不仅给学习生活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还会滋生不良思想等。
(二)金融投资行为缺乏理性
74%的学生明确其进行金融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赢利,这样的投资观念容易使他们形成投机的心理,时刻让投资市场的变动左右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只有少数表明赚钱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可以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实践化,并获取一定的金融投资经验。为了追逐利益,40%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自身金融投资结果,认为导致自己投资失败的不是自身专业技能不足、投资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而是受政策、市场等因素的不利影响。投资失败的学生容易促其产生赌博的心理,投资成功的学生则容易表现出自大的心理。
(三)对自身权益相关信息了解的主动性不强
22%的学生表示,如果金融投资过程遇到权益受损则不会进行维权,42%的学生表示对与维权相关信息完全不了解。从一定程度上讲,即使金融专业学生,也并非能充分利用自身对该市场的基本了解进行自我权益的维护,甚至有部分学生采取默许的态度。这种被动式维权表现不利于学生自我观念的发展。
(四)学校、培训机构有关金融投资的指导更多停留在理论上
30%的学生表示,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的一些与金融投资有关的讲座,更多地是停留在金融投资理论层面上,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真正的心理诉求是提高金融投资技能和实践能力。
五、相关政策性建议
(一)以学业为主,强化自身专业知识
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厚实的专业基础,注重培养经济意识,提高理财能力,合理调配学习和参与投资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金融投资大厦的根基。
(二)培养理性的金融投资思维
金融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制定理性金融投资计划的能力,在掌握金融投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主动了解各种金融产品,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注重自身投资技巧、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虚心求教于经验丰富、投资技能高的投资者,逐步培养主动的投资意识,确立理性的金融投资理念。
(三)提高自身获取投资资金的能力
调查发现,67%的学生金融投资资金来源于父母的资助,但大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双休日和寒暑假求职、社会兼职等方法进行资金积累,在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减轻父母的负担。
(四)积极参加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的有关讲座与活动
通过参加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的有关讲座与活动,实现金融投资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风险意识、避险能力。在拓展自身金融投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金融投资能力,减轻金融投资带来的负面效应。
(五)主动了解与金融投资有关的市场信息
作为金融类专业学生,应该养成时刻关注财经时事的习惯,提高对影响金融投资市场变动相关信息的嗅觉力。例如,提高自身对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竞争环境与幕后交易、市场虚假信息等因素的分析辨别能力,有助于提高自身金融投资的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斌,郭迎欣,李晖.大学生投资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0,(6).
[2]刘靓.对大学生炒股的理性分析[J].新财经(理论版),2010,(4).
[3]谢楠,陈鑫,牟昕盼,刘思伟.当代大学生投资意识及行为分析——以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例[J].现代商业,2010,(12).